2023年《百年孤獨》讀后感1200字(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4-05 11:46:16
2023年《百年孤獨》讀后感1200字(5篇)
時間:2023-04-05 11:46:16     小編:zdfb

讀后感是種特殊的文體,通過對影視對節(jié)目的觀看得出總結后寫出來。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優(yōu)秀的讀后感范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百年孤獨》讀后感1200字篇一

這部30萬字的《百年孤獨》,很好看,你會時而放聲大笑,時而眉頭緊鎖,當時重復率最高的表情是“瞪大的雙眼”因為據說本書是公認的魔幻現實主義文學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馬爾克斯對于生活也許是一個悲觀主義者,他筆下的人物,不管是性格開朗還是封閉,是堅毅向上還是墮落腐化,不管他們的生活是積極向上還是紙醉金迷都給人一種深深的孤獨無奈感,他們都不可避免坦然淡定的走向死亡。他筆下的世界雖然經歷了上百年的發(fā)展卻還是愚昧落后沒有任何進步相反還逐漸走向沒落。

人與人之間并不是一旦遇到悲涼的心境就需要有人出來安慰,因為你體會不到他的孤獨,你那善意的勸解反而更加刺痛他孤獨的感傷,使他倍感孤獨,適宜的離開也是一種默默的關懷。也許他需要一首悲傷的樂曲,也許他需要一段文字,他需要的無非就是將他的孤獨表達出來的藝術,而這期間只有他自己明白。

孤獨希望與安靜和黑暗為伍,但人卻要面向陽光,否在會在無限的孤獨里被黑洞吞噬。

《百年孤獨》讀后感1200字篇二

《百年孤獨》看完了。

有烏爾蘇拉在真好,再怎么不幸也能頑強支撐著,整個家族唯一正常并且時刻保持清醒和警惕的人,有她在的時候,家還一直是家。

其實提取大綱出來體系也沒有多復雜,上校的戰(zhàn)爭事件作為大篇幅也著重在背景渲染,厲害之處在于無處不在的魔幻之筆。

馬孔多布恩迪亞家族的第一代害怕生出豬尾巴孩子,到最后一代被螞蟻運走的豬尾巴孩子,就連那搖搖欲墜層層打補丁似地疊加了一層又一層時代風霜的承載了無盡孤獨的大房子也將被即將到來的颶風所卷走,布恩迪亞家族將不復存在。

有種命運嘲弄般的氣憤、無奈到無所謂,那在每一代不曾被完全放棄破譯的神秘莫測的羊皮卷,其實就是記載著整個家族變遷的預言,但永遠也稱不上預言,破譯出來的時候已經到了歷史盡頭。如果能早點破譯出來那么能改變歷史么?或許沒有關系。從每一代沿用第二代名字開始就意味沒有一個正常人和歷史重演,烏爾蘇拉曾經試圖按著教皇的目標培養(yǎng)一個純正的子孫都失敗了。

《百年孤獨》讀后感1200字篇三

高中時看《百年孤獨》看得我很凌亂,只記得人能詭異地長出豬尾巴來。最近這本書又掀起了一股熱潮,看看馬爾克斯的傳記有助于加深對這部偉大作品的理解。

加西亞馬爾克斯總把它和外公外婆以及兒時的記憶聯系在一起。

據加西亞馬爾克斯回憶,大屋的很多房間是空著的,其所以空著的原因是它們的居住者死了可能是哪個親戚,比如他的舅老爺拉薩羅科特斯、姨奶奶佩特拉科特斯或者姨媽瑪爾加麗塔。為了紀念他們,房間一直空著。后來孩子們長大了,房子不夠住了,外婆就請人加建幾間。因此,實際上,房子由四部分組成,建成于不同時期。

住在那么一座大屋里,加西亞馬爾克斯難免感到既渺小又膽怯,尤其是在黑夜來臨的時候,房子變得靜悄悄的!

多年以后,當加西亞馬爾克斯不得不離開阿拉卡塔卡時,大屋就成了他最大的精神負擔,因為他想用文學成就它,一半為了忘卻,一半為了紀念。他后來多次提到的那部萌生于青少年時期的長篇小說,指的就是《大屋》《百年孤獨》的雛形。

《百年孤獨》讀后感1200字篇四

對科學的誠愛,對情人的瘋愛,對生活的`濁愛,對家族的任愛,幾代人,一直努力著,追尋著那個時代的自己,為想要的東西,或生或死,到最后,一切卻又回歸到原始的起點。

請及時的享受當下生活的點點滴滴,因為生活一直在繼續(xù),只是走著走著,有些人回到了原點,有些人走到的峰頂,有些人還繼續(xù)走在前往或者回去的路,那又怎樣,不論發(fā)生什么,路還在我們的前方,請繼續(xù)走下去。

《百年孤獨》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巨著"。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鎮(zhèn)馬孔多的百年興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個世紀以來風云變幻的歷史。作品融入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現實與虛幻,展現出一個瑰麗的想象世界,成為20世紀最重要的經典文學巨著之一。

故事也很簡單,但是幾代人加起來就不是一個簡單的故事。情感很簡單,但是幾代人加起來就不是簡單的情感。

閱讀之后,生命到底是什么?信仰又是什么?沒有人會告訴我們答案,我也不能給自己一個確切的答案,活著,好好的活著也許就夠了!

《百年孤獨》讀后感1200字篇五

最后幾章一口氣讀完,讀到最后奧雷里亞諾破譯羊皮卷時,卷里所預兆的結局和現實世界如鏡像般重疊,實在震撼。

如此生命力蓬勃,欣欣向榮,擁有遠大前程的龐大家族,一代又一代里性格長相的復刻以及人生軌跡的雷同,卻無法帶來綿延的福祉和不盡的子嗣。伴著布恩迪亞們以各種各樣稱得上匪夷所思的死法,魂歸馬孔多揚塵的土地,作者早已暗示了他們無可挽回的衰頹命運。極盛轉衰的家族史詩讓人聯想起曹公筆下的紅樓。

家族內且做且毀的祖?zhèn)鲪毫?,情欲世界中的沉浮,以及層出不窮的宏偉事業(yè),從一開始的斗雞到之后的香蕉帝國,都只是為了讓布恩迪亞們在這永無止境的重復和分裂中找到精神寄托。但即便如此,孤獨仍然無可避免的在早已預設好的地方如蛛網般密不透風地把他們籠罩。

正如書中所言:“過去都是假的,回憶沒有歸路,春天總是一去不返,最瘋狂執(zhí)著的愛情也終究是過眼云煙?!惫鼟度朦S土的,只有那將回憶的長詩拋灑于過往后的醍醐,和頓感天地渾然而自我無比渺小的悵惘。百年孤獨。

佳作!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2308077.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