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難忘的那座橋篇一
橋下是一條永遠不知疲倦的河流,偶爾會躍起幾條大小不一銀光閃閃的魚。被橋連著的兩邊河岸長滿了一棵棵柳樹,在風大時會顯得張牙舞爪。
橋上是高邈的天空,橋下有漁人撐著篙,橋總是靜靜分辨著竹篙劃過水的聲音和鳥兒清麗婉轉(zhuǎn)的鳴聲。
盡管橋身上總是斑斑駁駁的,也曾在晚間和河流訴苦過,但它平素也不在意。橋上的人來來往往,它感受著步行的力度,聽著上方的談話聲,熟識橋上的每一個人。橋會思念那些許久沒過橋的人,也會為新的腳步聲而驚喜。附近的人每天都要走過這座橋,到達另一河岸,橋認為自己也是他們中的一分子,在心中默默地向他們打招呼。
橋很喜歡孩子,蹦跳的步伐讓它感到被陽光照徹的感覺;橋也喜愛小年青,厚重的足音讓它感到脈搏般跳動的力量;橋也聯(lián)系老人,遲緩的腳步讓它覺得莫名的安心。夜幕降臨,月光讓橋身上的磕磕碰碰柔和了許多,柳樹被晚風吹來的幾片枯葉也讓它如獲至寶,伴著星光,橋入睡了。
橋已經(jīng)這樣好多年,橋以為還會這樣很多年……
巨變從河邊的柳樹開始,毫無預兆,刺耳的電鋸聲和樹倒地時不甘的怒吼聲,這讓它似乎被困在一層隔膜中,等它沖出時,就只剩孤零零的樹樁了。
滄海桑田,待橋意識到時它真的成為只是跨越一條河的結(jié)構物。車輛在它身上川行,無論晝夜,月光傾泄時也照不到它身上。永不停歇的忙碌讓它思維混亂,只能偶爾在堵車時記起從前高邈的天空。
難忘的那座橋篇二
我的家鄉(xiāng)是永春,它是山里的一個大縣城。這里山清水秀,名勝古跡眾多,有東關橋、云龍橋、魁星巖等。我最喜歡的是東關橋。
據(jù)說,東關橋又稱“通仙橋”,東關橋始建于南宋紹興十五年(公元1145年),是閩南絕無僅有的長廊屋蓋梁式橋,全長85米,寬5米。
東關歷來是交通要沖,在泉永德公路通車之前,是永春、德化、大田通往泉州的必經(jīng)之地。古時,這里山路崎嶇,騾馬車輛不便駕駛,兩岸居民來往,最早靠的是木板架起來的便橋,但是貨物多的商人卻不敢從這里經(jīng)過。歷代經(jīng)過保護重修,東關橋在數(shù)百年間一直是南來北往的必經(jīng)之地。東關橋廊橋兩邊有供人休息的長條木凳,許多人喜歡坐在上面聊天。
據(jù)載,南宋年間,這座橋是敞天橋,后來,為防止雨水侵蝕橋板及供行人歇腳,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當?shù)厝嗽跇蛏辖ㄔ?0間木屋,屋架、椽角和兩篷,這些建筑都是木隼結(jié)構?,F(xiàn)存東關橋為清光緒元年(1875年)復建,1929年進行過修建。雖然經(jīng)過復建和修建,但橋依然較完整地保留著宋代橋梁的建筑特點。
夏天,陽光和煦的近午,走近隱藏于深山中的東關橋廊橋內(nèi),一陣清涼之氣迎面而來。碧水朱橋橫跨,東關橋很獨特,說是廊橋,但非木拱,橋墩石筑如舟;說是普通橋,但橋身全為木頭,有木廊、木檐、黑瓦。橋基采用“睡木沉基”,船形橋墩以上部分為木材構造,技藝之精湛,構造之奇生特實屬罕見?,F(xiàn)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被載入《中國名勝詞典》。
月是故鄉(xiāng)明,人是故鄉(xiāng)居”,這是句懷念故鄉(xiāng)的古詩詞。著名作家余光中就是我們永春人,他的《鄉(xiāng)愁》體現(xiàn)了他的愛鄉(xiāng)之情。
難忘的那座橋篇三
家鄉(xiāng)有座風雨橋,橋中間是由一塊長十多米的青石板構成;橋下是潺潺流水,有棵百年紅豆杉,邊上有一口清澈甘甜的古井。
風雨橋是村里通往外界的必經(jīng)之路,記得小的時候經(jīng)常在橋上乘涼,睡懶覺。農(nóng)忙季節(jié),橋上人來人往,相互打著招呼;有挑有扛,有說有笑的。也有一些沒事做的人坐在橋上釣橋下面水塘里的魚;好不悠閑。
我是屬于沒事做的人,父母都不怎么叫我做農(nóng)活;也許是因為在家中是排行最小的原因吧,總是這樣的愛著我,事情都是哥哥姐姐們做,我可以做我自己喜歡做的事;而我喜歡做的事就是來橋上跟伙伴們下五子棋和畫畫。
我們會去找些紅色的,白色的,黃色的石頭;然后在橋上畫著五子棋的圖像,于是幾個小腦袋擠在一起玩五子棋。有時候我是不會認輸?shù)?,哪怕是輸了也會爭得面紅耳赤,他們也拿我沒有法子,都會讓我。
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畫畫,拿著五顏六色的石頭;在光滑的石板巖上畫小鳥,花草,鴨子,和小人。路過的大人會時不時的夸獎兩句,我不理他們,繼續(xù)沉迷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面:繼續(xù)畫著不成畫的畫。
后來鄉(xiāng)村搞建設,另外開了一條水泥路進村;繞過了風雨橋,橋下的水塘也被開采出來的泥石給填了,沒事做的人再也不能在那里釣魚了。而兒時的玩伴現(xiàn)在也都長大,都出去找事情了。再也不能像小時候那樣在風雨橋上玩耍了;那口古井現(xiàn)在好像也不冒水了,很久沒有喝到那甘甜的井水,我想以后都不會再喝到那樣的水了吧。
好懷念童年的時光,可時間太匆匆,再美好再難忘的童年始終回不去了。
難忘的那座橋篇四
頤和園那座大名鼎鼎的十七孔玉帶橋,橋的造形優(yōu)美,遠遠望去,好像一條金玉帶飄落在昆明湖上。
而我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卻是我姥姥家古城新區(qū)廣場的十七孔橋。
這座十七孔橋,雖然沒有那么大名鼎鼎,但也非常美麗:橋的圍欄如同白玉做的一樣,雖然沒有頤和園的十七孔橋上那些千姿百態(tài)的石獅,但上面雕刻的花紋也是精致絕倫;而那十七孔也甚是漂亮,如果能夠折疊起來必是分毫不差;那湖中的倒影雖然模模糊糊,但卻有一種朦朧的美。
既然橋這么美,那它周圍的景色肯定也差不了。十七孔橋中間正對著噴泉,如果運氣好還可以看見“一飛沖天”的超級噴泉,能噴幾十米高呢。而噴泉的形態(tài)也是千變?nèi)f化,有皇冠,有風車,還有好似風吹垂柳的形態(tài)……無奇不有。
廣場上還有亭子、小木橋等各種仿古建筑,在這里和表姐一起租一輛雙人自行車邊騎邊賞景,那才是悠閑啊!
這美麗的廣場是一片水泥森林里的一小塊“凈土”?,F(xiàn)在,古城新區(qū)越來越現(xiàn)代化,高樓大廈林立,到廣場來走一走,還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氣息。到了晚上,這里有跳舞的大媽們,有一對對的戀人,還有很多嬉戲的孩子。
在這里,我感受到了中國古建筑文化與現(xiàn)代建筑文化的融合,我仿佛在現(xiàn)實與夢幻之間穿梭,白天,它看起來樸實無華,而到了夜晚,在流光異彩中,它散發(fā)出了迷人的氣質(zhì),一下子變得絢麗起來,仿佛來了一個華麗的大轉(zhuǎn)身,讓人沉迷其中,仿佛置身于月亮上的廣寒宮一般。
無論是頤和園的十七孔橋,還是古城新區(qū)廣場的十七孔橋,哪一座十七孔橋,都有著它獨特的魅力,各有千秋,我們尋找美,何必舍近求遠?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2247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