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道士塔節(jié)選閱讀題答案三篇(模板)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4-03 11:17:44
2023年道士塔節(jié)選閱讀題答案三篇(模板)
時間:2023-04-03 11:17:44     小編:zdfb

在日常學(xué)習(xí)、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道士塔節(jié)選閱讀題答案篇一

(一)閱讀下面的語段,按要求答題。

(a)不逢北國之秋,已將近十余年了。(b)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c)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甲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乙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d)從槐樹葉底,朝東丙數(shù)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 或在破壁腰中,丁對著像喇叭似的牽牛花(朝榮)的藍(lán)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覺到十分的秋意。(e)說到了牽?;?,我以為以藍(lán)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f)最好,還要在牽?;ǖ?,叫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xì)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

1. 在下面所列的詞語中,給文中空缺處甲、乙、丙、丁選擇恰當(dāng)?shù)脑~。

煮、泡、沖、燙;聽得、聽見、細(xì)聽、聆聽;漫、細(xì)、忙、點(diǎn);靜、直、面

甲處( ) 乙處( ) 丙處( ) 丁處( )

2. b句中作者列舉了五處飽含秋意的景觀,但用筆極簡,其原因是( )

a. 這些景觀雖富于秋的特色,但都為人所寫過,作者要另辟蹊徑,故而一筆帶過。

b. 這些景觀雖富于秋的特色,但不足表現(xiàn)作者的情感,僅以此襯托,故而用簡筆。

c. 這些景觀雖富于秋的特色,但一般人只是感覺得到卻說不出來,故而一筆帶過。

3. 作者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來描繪清晨在院中見到的景象,讀來親切感人。這是因為作者把個人的心情與故都的秋色自然地融化在一起,________的眷戀,_________的落寞。

4. d句中說:“自然而然地感覺到十分的秋意”,那么,e句中的評議是否多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作者在f句中要求在“牽?;ā毕逻€需有“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xì)且長的秋草”作為

“陪襯”,是因為( )

a. 只有這樣,才構(gòu)成一幅完整的圖畫,秋天的氣氛才會顯得更加和諧。

b. 只有這樣,才能讓人更加體會到秋的意韻,理解作者無可奈何的心情。

c. 只有這樣,才能顯出牽?;ò簱P(yáng)的生命力,借以比喻作者不息的追求。

(二)閱讀下文,完成1—7題。

斯坦因他們回到國內(nèi),受到了熱烈的歡迎。他們的學(xué)術(shù)報告和探險報告,時時激起如雷的掌聲。他們在敘述中常常提到古怪的王道士,讓外國聽眾感到,從這么一個蠢人手中搶救出這筆遺產(chǎn),是多么重要。他們不斷暗示,是他們的長途跋涉,使敦煌文獻(xiàn)從黑暗走向光明。

他們都是富有實干精神的學(xué)者,在學(xué)術(shù)上,我可以佩服他們。但是,他們的論述中遺忘了一些極基本的前提。出來辯駁為時已晚,我心頭只是浮現(xiàn)出一個當(dāng)代中國青年的幾行詩句,那是他寫給火燒圓明園的額爾金勛爵的:

我好恨

恨我沒早生一個世紀(jì)

使我能與你對視著站立在

陰森幽暗的古堡

晨光微露的曠野

要么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

要么你接住我甩過去的劍

要么你我各乘一匹戰(zhàn)馬

遠(yuǎn)遠(yuǎn)離開遮天的帥旗

離開如云的戰(zhàn)陣

決勝負(fù)于城下

對于這批學(xué)者,這些詩句或許太硬。但我確實想用這種方式,攔住他們的車隊。對視著,站立在沙漠里。他們會說,你們無力研究;那么好,先找一個地方,坐下來,比比學(xué)

問高低。什么都成,就是不能這么悄悄地運(yùn)走祖先給我們的遺贈。

我不禁又嘆息了,要是車隊果真被我攔下來了,然后怎么辦呢?我只得送繳當(dāng)時的京城,運(yùn)費(fèi)姑且不計。但當(dāng)時,洞窟文獻(xiàn)不是確也有一批送京的嗎?其情景是,沒裝木箱,只用席子亂捆,沿途官員伸手進(jìn)去就取走一把,在哪兒歇腳又得留下幾捆,結(jié)果,到京城時已零零落落,不成樣子。

偌大的中國,竟存不下幾卷經(jīng)文!比之于被官員大量糟踐的情景,我有時甚至狠狠心說一句,寧肯存放在倫敦博物館里!這句話終究說得不大舒心,被我攔住的軍隊,究竟應(yīng)該駛向哪里?這里也難,那里也難,我只能讓它停駐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場。

我好恨!

1.“常常提到古怪的王道士”的“古怪”,其含義是( )

a. 斯坦因他們覺得王道士脾氣古怪,行禮行的鞠躬禮,稱呼稱什么“司大人諱代諾”什么的。

b. 斯坦因他們覺得王道士頭腦好簡單,編幾句瞎話,他就相信了。

c. 斯坦因他們覺得王道土連一點(diǎn)經(jīng)濟(jì)頭腦也沒有,得一點(diǎn)小利就心滿意足。

d. 斯坦因他們覺得讓王道士這么一個蠢人,這么一個對文物毫無知識的道士掌管敦煌的稀世之寶,是令人詫異的。

2.“他們的論述中遺忘了一些極基本的前提”,這些“極基本的前提”是什么?

答:。

3. 解釋“要么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要么你接住我甩過去的劍”在文中的含意。

答:。

4. 引用的詩句表達(dá)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答:。

5. 一批洞窟文獻(xiàn)送京的情景說明哪些問題?

答:。

6.“寧肯存放在倫敦博物館里!”一句,是狠狠心說的,又覺“終究說得不太舒心”,這樣的思想感情怎樣理解?

答:。

7.“大哭一場”表達(dá)什么感情?

答: 。

(三)閱讀下文,完成1—5題。

① 不知愁的少女,最喜歡的總是寫淚與愁的詩。有一次看到白居易新樂府中的詩句“莫染紅絲線,……知君銷不得?!贝蠹叶枷矚g得顛來倒去地背。老師說:“白居易固然比喻得很巧妙,卻不及杜甫有四句詩,既寫實,卻更深刻沉痛,境界尤高,那就是:‘莫自使眼枯,收汝淚縱橫。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p>

② 老師又問我們:“眼淚是滾滾而下的,怎么會橫流呢?”我搶先回答:“因為老人的臉上滿布皺紋,所以淚水就沿著皺紋橫流起來……”大家聽了都笑,他也頷首微笑說:“你懂得就好。但多少人能體會老淚橫流的悲傷呢?”

③ 人生必于憂患備嘗之余,才能體會杜老“眼枯見骨”的哀痛。如今海峽兩岸政策開放。在返鄉(xiāng)探親熱潮中,能得骨肉團(tuán)聚,相擁而哭,任老淚橫流,一抒數(shù)十年闊別的郁結(jié),已算萬幸。……那才要嘆“未老莫還鄉(xiāng),還多須斷腸”。這也就是探親文學(xué)中為何有那么多眼淚吧。

④ 記得兒子幼年時,我常常為他的冥頑不靈氣得掉眼淚,兒子還奇怪地問:“媽媽,你為什么哭呀?”他爸爸說:“媽媽不是哭,是一粒沙子掉進(jìn)她眼睛里,一定要用淚水把沙子沖出來?!焙⒆由点躲兜孛覞M是淚痕的臉,他哪里知道,他就是那一粒沙子呢?

⑤ 想想自己幼年時的淘氣搗蛋,又何嘗不是母親眼中催淚的沙子呢?

⑥ 沙子進(jìn)入眼睛,非要淚水才能把它沖洗出來,難怪奧爾珂德說,“眼因流多淚水而愈益清明”了。

⑦ 記得有兩句詩說:“玫瑰花瓣上顫抖的露珠,是天使的眼淚嗎?”想象得真美。然而我還是最愛阿拉伯詩人所編的故事:“天使的眼淚,落入正在張殼賞月的牡蠣體內(nèi),變成一粒珍珠?!逼鋵嵤悄迪牉榱伺ε懦w內(nèi)的沙子,分泌液體,將沙子包圍起來,反而形成一粒圓潤的珍珠??梢娚趭^斗過程中,是多么艱苦!這一粒珍珠,又未始不是牡蠣的淚珠呢?

⑧ 最近聽一位畫家介紹嶺南畫派的一張名畫,是一尊流淚的觀音,坐在深山巖石上。他解說因慈悲的觀音,愿為世人負(fù)擔(dān)所有的痛苦與罪孽,所以她一直流著眼淚。

⑨ 眼淚不為一己的悲痛而是蕓蕓眾生而流,佛的慈悲真不能不令人流下感激的淚。

⑩ ……這也就是奧爾珂德說的“眼因流多淚水而愈益清明”的原因吧!

(摘自《淚珠與珍珠》,有刪節(jié))

1. 第一段中“我”對“老淚橫流”的理解準(zhǔn)確嗎?為什么?

答:

2. 第③段中說:“探親文學(xué)中”“有那么多的淚水”,這反映出人們怎樣的感情?作者意在說明什么道理?(第一問不超過35個字;第二問摘錄原句作答)

答:

3. 通觀④~⑥段,作者是從什么角度來寫“淚水”的?(不超過25個字)

答:

4. 簡要分析文章中所描摹的幾種不同的“眼淚”的深刻含義,并概括其共同的意蘊(yùn)。

(1)母親的眼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牡蠣的眼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觀音的眼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筆下的淚水共同的意蘊(yùn)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下列對本文所作的評點(diǎn),不恰當(dāng)?shù)膬身検? )

a. 體味憂患與苦痛的價值,探尋親情與人生的真諦。

b. 七十老嫗仍具少女情懷,足見淚珠可以使人永葆青春。

c. 珍珠是牡蠣的淚珠——動人的聯(lián)想,升華了文章的情思。

d. 宕開一筆寫觀音流淚、耶穌滴血,旨在增添文章的神秘感。

e. 珍珠貴重亦有價,純潔真摯的淚珠凝聚的情義卻無價。

道士塔節(jié)選閱讀題答案篇二

第一, 解題指導(dǎo)的答案哪弄的?

語文教材上的題目怎么與答案不同?該“教師教學(xué)用書”練習(xí)三、四題是哪條的答案啊?因為沒有這兩條題目啊!這種低級錯誤比語文教材第94頁的“斷章”還丟人啊。不止這些。明明練習(xí)二的答案解讀了四句話,而題目前卻說“這三條題目……”請問校對的人有沒有腦子?此外,對練習(xí)二第四句話的解讀也欠考慮,有腦子的教師不會輕易相信的受騙的。這個參考答案“權(quán)威”嗎?能用嗎?

第二,“伯希和”的材料咋整的?

令人氣憤的是,該書從96頁開始到100頁用了大量的篇幅對伯希和作了詳細(xì)介紹(盡管文前還意猶未盡的注明“節(jié)錄”,我到寧愿一點(diǎn)也別錄,因為沒用!),這真浪費(fèi)備課教師的閱讀時間。我請問尊敬的編書專家,我們教授《道士塔》的目標(biāo)是告訴學(xué)生伯希和是好人,伯希和拯救了敦煌文化嗎?那這篇課文還怎么教學(xué)啊?是不是把批判余秋雨的論據(jù)拿來啦?曲解了文章的本義還大言不慚的自詡為“教師教學(xué)用書”不丟人嗎?

第三,《道士塔》的解讀文章一篇都沒有嗎?

與伯希和相對的是,廣大教師最實用的文本解讀文章卻沒有!該書亂七八糟的引用了5條評價余秋雨散文的片段,卻沒有一篇完整的對《道士塔》的解讀!套用余先生的筆法,真是“偌大的中國,竟然找不到一篇解讀《道士塔》的文章,我好恨!”啊,因為《文化苦旅》1992年就出版了,到2004年已經(jīng)十年了,《道士塔》又是第一篇文章,解讀的文章有的是啊!可能又是“時間太倉促了,錯誤在所難免”吧。但這并不是三流讀物啊!

第四,王道士到底有多大罪?

限于篇幅,本文不再列舉該書“所有這些損失,大部分都與當(dāng)時莫高窟的主持王道士有關(guān)”的荒謬論點(diǎn)。眾多的一線教師清楚,查閱各種資料才敢上課的負(fù)責(zé)教師清楚,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啊!首先,余秋雨《道士塔》的主題在于揭示文化悲劇和民族之痛而絕不是問罪王道士——因為文化悲劇和民族之痛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官員的失職和文化強(qiáng)盜的無恥!其次,王道士作為一名道士,面對大量的佛教經(jīng)卷等文物,只能是當(dāng)作一文不值!為什么?因為佛道宗教水火不容,這稍有宗教常識的人都知道,只有教師教學(xué)用書的編委不懂!第三,如果王道士為保護(hù)文物而獻(xiàn)身,文物會不會因此保全呢?那僅僅“砌了一道墻,加了一把鎖”的洞就打不開嗎?我認(rèn)為,正如文章所言,王道士只是“錯步上前”的一個小丑而已,渺小得不值一提,王道士到底有多大罪?該書真是望文生義,胡亂解讀,讓我們中毒不輕啊!!!

第五,這是自讀課還是講讀課?

教材要求是自讀課文,但教師教學(xué)用書上的教學(xué)建議卻是三課時!有沒有三課時的自讀課我還真沒聽說過,也許有?從課時安排上看,是講讀課。然而,再看看那些讓我們失望的教學(xué)指導(dǎo)吧。第一課時,各部分內(nèi)容概括加補(bǔ)充材料。這補(bǔ)充材料干嘛不寫到有關(guān)資料欄目里?是心血來潮嗎?第二課時,提出了兩個膚淺的問題,沒有實用性,又劃出了16個有含義的句子卻沒有解讀,不如沒有!第三課時同樣沒有一丁點(diǎn)利用價值,可悲啊!從教學(xué)指導(dǎo)上看是自讀課,因為差的指導(dǎo)等于沒有不是自讀是什么?

結(jié)論或教訓(xùn):寫書的、編書的可以沒腦子,但廣大看書的一定要有腦子!

反正我以后是再也不敢相信這種粗制濫造的“教師教學(xué)用書”了!“盡信書不如無書”嘛。(書名用了引號是表示對該書科學(xué)嚴(yán)謹(jǐn)性的懷疑!)

道士塔節(jié)選閱讀題答案篇三

教學(xué)目的:

1、 體會抒情散文強(qiáng)烈的情感的表現(xiàn)特點(diǎn)

2、 體會本文詩化語言的美,體會本文含義雋永的語句的含義

3、 體會本文的結(jié)構(gòu)特點(diǎn)

教學(xué)重點(diǎn):教學(xué)目的1、2

教學(xué)時間:三課時

教學(xué)過程

第一課時

初讀課文,學(xué)習(xí)第一部分。

一、導(dǎo)入

1、 從中國的幾大石窟談起

2、 簡介莫高窟的來歷傳說。

公元336年,一個和尚云游四海,來到了甘肅敦煌市東南25公里的鳴沙山,到此已是傍晚,想找地方休息,正在四顧,忽然看到這座山金光閃動,象有千佛躍動,當(dāng)時的樂樽和尚,怔怔的站著,眼前是萬道金光,背后是五彩的晚霞,天地間沒有一點(diǎn)聲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籠罩,他有所頓悟,把手中的錫杖插在地上,莊重地跪下,朗聲發(fā)愿:從今要廣為化緣,在此筑窟造佛象,使此地成為佛圣地。不久,他的第一個石窟就開工了,由于他在化緣中廣為傳播自己的奇遇,使遠(yuǎn)近善男信女也紛紛來朝拜勝景,并把自己的信仰和祝禱,挖出了一個個的洞窟,天長日久,就形成了后來的敦煌莫高窟。

它是中國古代從中原進(jìn)入西域的門戶,是我國最著名的佛教石窟,石窟有許多壁畫塑像經(jīng)冊,是我國的文化瑰寶,上個世紀(jì)初,由于歷史的疏忽和朝廷的腐敗,它曾遭劫掠,這成為中國人的一大傷痛,余秋雨就是寫出這傷痛的人。

二、初讀課文

1、 作者(見教輔資料)與學(xué)生交流對余秋雨的了解,從有關(guān)書上讀他的散文中的美文選段。激發(fā)學(xué)生讀書的欲望。

2、 課文內(nèi)容疏理

1) 本文寫了什么?

2) 文物是誰賣的?

3) 題目中的道士塔是誰的塔?

4) 他賣了文物是罪人,為什么要給他建塔?(此問難度大易散開,及時收住留在后文中討論)

5) 給他建的什么塔?

6) 僧人的圓寂塔和這個道士的身份是否相符?

介紹佛、道兩教及塔

道教和佛教是在我國并行的兩大宗教,他們之間既有宗教的某些共性,也各有特色。道士的逝世稱為“羽化”(升天),死后的葬法一是坐缸,將遺體封缸后入葬,另一種是棺葬,用棺材入葬。佛教僧人的死叫圓寂,他們的遺體是要火化的,有道高僧的骨灰叫作舍利子,保存用塔。

傳說當(dāng)年釋迦牟尼的弟子問及身后之事,佛祖將袈裟疊成四方,鋪在下面,又將缽盂倒著扣在袈裟上,又把禪杖立于缽盂之上。后來的佛徒弟子就依照這種形狀建塔來保存佛祖的真身舍利。這種塔被稱為“覆缽式塔”

7) 道士管佛地,這個現(xiàn)象說明什么?(混亂,錯誤折射出時代的問題)

8) 王道士是個什么樣的人?找出文中有關(guān)他的語句

作者是從什么角度寫他的。(外貌、衣著、神態(tài)、行為)

抓住他的那些特征寫的?(愚昧)

有那些很形象的詞來描寫他?找出來并分析(土布棉衣――地位低。目光呆滯――愚蠢。畏畏縮縮――膽小。漠然――無知而無畏,犯罪而不知。憨厚――老實厚道,這里是無知的意思。達(dá)觀――對不如意的事看得開,這里是指他對洞還不是太白不過分要求,諷刺其愚昧。滿眼困惑――自認(rèn)為是做正事,對別人的干涉不理解,對自己的犯罪渾然不知,諷刺其愚昧。爽快――舒適痛快,這里指他對有人與自己崇拜的唐僧有相同的崇拜而高興,心甘情愿出賣文物的愉快心情,諷刺他的愚昧。

9) 作者為什么始終抓住他的愚昧來寫?這與文中的那一句話有關(guān)?

“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這是作者對王道士的評價,所以,恨他也沒有用,是對牛彈琴,你罵他,他反而莫名其妙。

毫無疑問,王道士的行徑是令每一個中華兒女都感到憤恨的!但是,我們能把這種責(zé)任完全讓他一個人來承擔(dān)嗎?

從1840年鴉片戰(zhàn)爭拉開中國文物流失的序幕開始,咱們國家的文物就經(jīng)受了帝國主義強(qiáng)盜一次更甚一次的劫掠。

1860年英法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對園內(nèi)四五十處殿堂文物進(jìn)行了空前洗劫,自康熙以來歷代帝王所藏的純金、鍍銀、玉雕、銅鑄佛像達(dá)10萬尊以上,自此悉失,圓明園文源閣所藏《四庫全書》包括《永樂大典》,被掠到海外。

接著是1900年八國聯(lián)軍在北京縱兵三日,紫禁城、中海、南海、北海、頤和園全部被劫。自這次浩劫,北京“自元明以來之積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珠寶奇珍,掃地遂盡”,所失“已數(shù)十萬不止”。

后來便是敦煌文物的流失,有資料表明。敦煌珍品有五萬多件,流失國外的有四萬多件。因此有人說“敦煌中國,敦煌學(xué)在國外”從這一系列事件來看,我們能夠把敦煌文物流失的罪錯全加在王道士身上嗎?不能。

作者是如何看待這事的?――“這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王道士只是這出悲劇中錯步上前的小丑”。

三、生讀朗讀課文第一段

四、作業(yè)――找出文中自己認(rèn)為不解的語句,認(rèn)為有深意的語句,認(rèn)為美的語句。

第二課時

再讀課文學(xué)習(xí)二、三、四部分,理解本文結(jié)構(gòu)特點(diǎn)

一、課文內(nèi)容疏理

1、 有人統(tǒng)計過文中外國人是如何掠奪走敦煌文物的嗎?

敦煌文物的遺失情況:

⑴1900年王圓箓發(fā)現(xiàn)藏經(jīng)洞內(nèi)藏寫經(jīng)、文書等文物4萬多件。

⑵1907年英國斯坦因以約200兩銀子掠走寫本、文書24箱,繪、繡佛畫5箱。

⑶1914年斯坦因以500兩銀子再次掠走寫本5箱。

⑷1908年法國伯希和以500兩銀子走精品5000件。

⑸1911年日本人吉川小一郎掠走約600件經(jīng)卷。

⑹1914年俄國奧爾登堡掠走一批經(jīng)卷,盜走了第263窟的壁畫。

⑺1924年美國華爾納粘揭盜壁畫26塊。

1905年10月,俄國人勃奧魯切夫僅以6包劣質(zhì)石蠟為代價,就從王道士手中換得敦煌藏經(jīng)洞珍貴寫本5大包。

2、 斯坦因他們是怎么看待從敦煌買走文物這件事的?文中有那些言辭是為這些冒家開脫的?找出來分析。

搶救出這筆遺產(chǎn)―――他們這樣說的理由是什么?(無人管理)

從黑暗走向光明―――將敦煌文化研究出來讓世人知道。

無力研究―――自己才有力研究

3、 作者寫他們來掠奪時用了幾個詞寫他們的迫不急待,找出來。

萬里沖刺――急迫,狂喜,發(fā)現(xiàn)寶貝后急于據(jù)國已有的心態(tài)。

長驅(qū)直入――無阻,國家的無能,反映時代的問題。揭示時代背景。

4、 我佩服他們什么?他們在論述中遺忘了的“極基本的前堤”是什么?

佩服他們的精神,對學(xué)術(shù)研究的精神。

莫高文化是中國人民的智慧的結(jié)晶,是中國的國寶,應(yīng)永屬中國人民,而他們的報告中遺忘了這些基本前堤。

5、 古詩引用有什么作用?

表達(dá)自己的憤恨,國人之恨。對所有侵略行為之恨,由敦煌到圓明園,擴(kuò)展這種恨。

6、 在作者看來,還有人比自己更恨得深,是那些人?為什么?

敦煌學(xué)研究者,研究自己國家的文化還要從強(qiáng)盜手中去買。

7、 他們是怎么表現(xiàn)這種恨的?

不善表達(dá),默默研究,研究出敦煌學(xué)說來,以此挽救失散的國寶。

8、 他們的研究得到了世人的認(rèn)可,你怎么看待“敦煌在中國,敦煌學(xué)也在中國”這句話?

9、 “默默地離開”有什么意思?

他們深感肩頭擔(dān)子很重,這了民族的損失,他們的路還很長,得到的榮譽(yù)使自己更感到壓力,同時,這話本身也會使人感到屈辱。

10、 作者這樣寫對主題有什么作用?

新舊社會的對比,揭露批判了舊的社會,也有對新中國的歌頌。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2178851.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diǎn)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