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字城南舊事讀后感實用(三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4-02 13:10:57
800字城南舊事讀后感實用(三篇)
時間:2023-04-02 13:10:57     小編:admin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感想寫下來吧。讀后感對于我們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那么我們該如何寫好一篇讀后感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讀后感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800字城南舊事讀后感篇一

然而,我多么想回憶起童年時住在北京南部的那些場景和人物!我對自己說,把它們寫下來,這樣,我寫了一本名為《城南舊事》的書(摘自《南城舊事》序言)

它描繪了20世紀20年代北京南部一個院子里溫暖和諧的英子家庭?!冻悄吓f事》曾被《亞洲周刊》評選為“20世紀中國小說百強”。它充滿懷舊的色調(diào),以自然無痕的方式展現(xiàn)出自己多層次的情感色彩。

20世紀20年代末,六歲的林瑛子住在北京以南的一條小巷子里。秀珍,一個“瘋狂”的女人,經(jīng)常站在小巷里尋找她的女兒,是英子的第一個朋友。秀珍曾經(jīng)暗戀過一個大學生。后來,這個大學生回到了他的家鄉(xiāng),再也沒有回來。秀珍的女兒小桂子被家人扔到了城里。她的生死不明。英子非常同情她。英子得知她的小伙伴女孩的故事與小桂的故事非常相似,并在她脖子后面發(fā)現(xiàn)了綠色的印記。她急忙帶她去找秀珍。在見到失散六年的女兒后,秀珍立即帶著女兒去找她的父親,卻被火車撞死了。英子一家搬到新窗簾胡同后。英子在附近廢棄的花園里遇到了另一個嘴唇厚的年輕人。他不得不偷東西給他弟弟上學。英子認為他很善良,但他分不清自己是好人還是壞人。不久之后,英子在荒地上發(fā)現(xiàn)了一個小銅佛。警察偵探發(fā)現(xiàn)了它,并帶警察逮捕了這個年輕人。這讓英子很難過。后來,被趕出家門的蘭阿姨來到英子的家。英子發(fā)現(xiàn)她父親對蘭阿姨有不良嗜好。英子非常難過,想出了一個辦法把蘭阿姨介紹給德叔叔,這樣他們就相愛了。最后,他們一起乘馬車離開了。爸爸很難過。英子九歲時,她的奶媽馬松的丈夫馮大明來到了林家。英子得知馬松的兒子兩年前掉進河里淹死了,她的女兒被丈夫賣給了別人,非常難過。她不明白為什么馬松讓她的孩子去為別人服務。馬松被她丈夫帶著一頭驢帶走了。后來,英子的父親死于肺病。英子,隨著父親的離去,真正意識到了自己的責任并長大了。

肖英姿作為主角出現(xiàn)在文章中。當她發(fā)現(xiàn)成年人的美好愿望和現(xiàn)實之間存在巨大的反差時,她天真善良的年輕心變得越來越虛弱。文章中無休止的悲劇循環(huán)更加令人震驚和發(fā)人深省,這也是文章豐富和深刻的關鍵。

800字城南舊事讀后感篇二

讀完《城南舊事》,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靜,這本書,講述了作者林海音從五歲到十三歲的童年故事。

英子五歲時,結識了所謂的瘋子秀貞和妞兒,她發(fā)現(xiàn)秀貞并不是瘋子,只是因為丟失了孩子,失去了丈夫,心里有極大的痛苦無法與人溝通而感到難過,從此一蹶不振,被人稱為瘋子。妞兒是一個得不到溫暖的孤兒,后父后母對她很不好,經(jīng)常把她打得皮開肉綻,最終,細心的英子發(fā)現(xiàn)妞兒脖子上的胎記很像秀貞所描述的,于是懷疑妞兒就是秀貞的女兒,果然如此,歷經(jīng)磨難的母女最終團聚了,秀貞帶著女兒踏上了尋夫之路。

妞兒離開了英子。漸漸地,英子上學了,在英子眼里,人太多,很難分清好人和壞人,英子和一個小偷的接觸中,明白小偷是因為供弟弟上學才迫不得已去偷東西,結果,還是被警察抓住了,看到這兒,我也和英子有同感,不僅僅不恨這個小偷,反而很同情他。

過了幾年,蘭姨娘被丈夫趕出家門后,住在英子家里,爸爸對蘭姨娘產(chǎn)生了好感,卻被頭腦聰明的小英子發(fā)現(xiàn)了,于是英子制造了好多機會,把蘭姨娘和逃難的德先書搓成一對兒。

可憐的保姆宋媽為養(yǎng)家糊口,拋下自我的孩子,忠心耿耿的照顧英子一家,辛辛苦苦掙來的錢卻被她的丈夫用去賭博,并且還把自我的女兒賣掉,還死了兒子,兩個孩子都離她而去,宋媽是多么悲痛呀,我真痛恨她的丈夫,太沒良心了。在英子十三歲那年,爸爸因為得重病死了,媽媽的負擔就加重了,英子長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她逐漸擔任起了很多父親的職責。

每個人的童年都僅有一次,過去了就不會在回來了,看著這淡淡的文字,每一個故事都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作家林海音將兒時的記憶寫得如此細膩詳細,也喚醒了我太多的童年的往事。

800字城南舊事讀后感篇三

翻開一頁頁的油墨馨香,思考一個個的人生哲理,相比之下,我的童年顯得更無憂無慮,更活潑動人.這本神奇而美妙的書,讓我感悟出真實的世界,為我呈出絕美的風景。翻過此書的最后一頁,房間里飄著一股淡淡的、幽幽的古城墻的味兒,老北京的畫面,久久無法在我的腦海中散去……

半個多世紀前,小女孩林英子跟隨著爸爸媽媽從臺灣飄洋過海來到北京,住在城南的一條胡同里。京華古都讓英子感到新奇,為之著迷。會館門前的瘋女子、遍體鞭痕的小伙伴妞兒、出沒在荒草叢中的小偷、朝夕相伴的宋媽、愛花的慈父……他們都曾和英子玩過、談笑過、一同生活過,他們的音容笑貌猶在,卻又都一一悄然離去。為何人世這般凄苦?不諳事理的英子深深思索卻又不得其解。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日子,深深地印在她的記憶里,永不消退,也深深地打動著我。

也許,童年,是記憶的開始,也是一個夢的符號,它代表經(jīng)歷滄桑后的人對純真年代的懷念。讀著《城南舊事》,我漸漸地走近了書里,看著英子在城南度過的幸福童年,它們就像是一股細流靜靜地,慢慢地滲入我的腦海中,大家與英子深厚的感情,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筑成的。

當讀到英子和惠安館的瘋女人秀貞玩時,我真擔心秀貞會不會做出傷害英子的事;當看到英子知道自己的好伙伴妞兒就是秀貞的女兒時,英子不僅幫助他們母女重縫,還將自己的生日禮物——鉆石表和媽媽的金手鐲送給他們當作盤纏去尋找思康叔。此刻,我不禁為英子感到驕傲,一個六歲的孩子竟懂得友誼,懂得愛,這大概是一種來自生活的力量鼓舞著她在成長吧!讀著讀著,我時而心驚肉跳,時而輕松自在。我覺得很奇怪:難道英子不害怕秀貞嗎?看到最后,我才明白,她的童年之所以精彩,是因為她有一顆純真的心靈,正是因為她有這樣的一顆心,她的童年才那么快樂。那是真正的,無憂無慮的,不折不扣的快樂。

雖然城南舊事看后叫人心酸,可是它的每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都洋溢著溫馨的親情和友愛。雖然每個故事的結尾,里面的主角都是離作者而去,可是作者透過正面的描寫和反面的烘托,把人物的樣子寫的淋漓盡致,性格表漏無疑,即使閉上眼睛,他們的影子還盈盈浮現(xiàn)在眼前,作者的寫作世界,帶著人間溫暖的風吹遍了每個角落,吹醒了讀者和平的心靈,這是一本散發(fā)著芬芳的書,更是一本開卷有益的書,它能使人從中悟出許多道理。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2142786.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