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物理密度試講篇一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密度這一節(jié)不僅是本章的一個重點,也是整個初中物理的重要基礎知識。密度在力學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它是在已有知識質量和體積的基礎上運用比值定義法建立的概念。課程標準要求通過實驗理解密度的概念,教材首先讓學生體會到體積相同的不同物質(木塊、鋁塊、鐵塊)的質量不等,表明物質在這方面的性質上存在差異。然后,讓學生進行“同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的關系”的探究。利用探究結果讓學生思考,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其比值是一定的。物質不同,其比值一般也不同,這反映了物質的一種性質。從而引出密度的概念:某種物質組成的物體的質量與它的體積之比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二、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質自身的一種性質,了解常見物質的密度大小。
(2)學會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的問題,能解釋生活中一些與密度有關的物理現(xiàn)象。
2.過程與方法
(1)經(jīng)歷物體質量跟體積關系的探究過程,從而理解密度概念的建立。
(2)初步掌握通過實驗研究物理規(guī)律的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科學的求知欲望,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2)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探究活動。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密度概念的建立。
2.難點:密度概念與公式的理解。
四、【教學方法】
邊討論、邊實驗探究、邊歸納
總結
的啟發(fā)式綜合教學法教學準備:天平和砝碼三套、邊長為1cm的正方體木塊、鐵塊、鋁塊各一個,10m3、20m3、30m3的正方體木塊。
(二)學情分析
教法:實驗法、講解法等
學法:合作探究法、歸納法等
(四)教學過程程設計
第一環(huán)節(jié):引入,提出問題
第二環(huán)節(jié):實驗探究,解決問題
1、出示天平和正方體木塊、鐵塊、鋁塊各一個,并告訴學生三種物體的邊長分別為2cm。請三個組的學生利用天平稱出三種物質的質量。另外三個組的學生根據(jù)邊長計算出這三個物體的體積。
2、引導學生根據(jù)測量結果分析得出:體積相同的不同物體,它們的質量是不相同的。
(1)引導學生進行猜想,(2)設計實驗:教師引導學生討論交流,設計實驗步驟。
(3)實驗驗證:請各個組的學生合作實驗進行探究,實驗中同學們要認真觀察思考,及時提出實驗中不足和需要注意事項,并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在教材坐標圖上描點。
質的質量和體積成正比,比值是一定的。
第三環(huán)節(jié):學習新知
1、在實驗結論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得出:同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成正比,比值是一定的。體積相同的不同物質它們的質量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說,不同的物質它們的質量和體積的比值是不同的。這個比值的不同就是每一種物質所特有的性質,我們用密度來表示物質的這種性質。
3、引導學生學習符號的意義及單位。單位換算:1g/m3=1×103kg/m34、讓學生自己在密度表中找出一些常見物質的密度。比如:冰、蠟、銅、鐵、煤油、酒精、水等物質的密度。并根據(jù)密度定義引導學生理解密度的物理意義,比如水的密度1.0×103kg/m3的意義是:1m3的水的質量是1.0×103千克。在說意義時著重強調:“某種物質”和“質量的單位”,學生很容易把后面的質量單位說成密度單位。并要求學生牢記水的密度,在做題時作為已知條件應用。
第四環(huán)節(jié):課堂小結
1、在實驗探究時大家應該注意什么?
2、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
鞏固練習
1.根據(jù)密度公式=m/v,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密度跟質量m成正比
b.密度m跟體積m成反比
c.密度既跟質量成正比,又跟體積成反比
d.密度大小只由物質本身決定,跟體積、質量大小無關
鐵塊1 鐵塊2 鋁塊1 鋁塊
2m/g 79 158 27
54v/cm3 10 20 10 20
m/v(g/cm3)7.9 7.9 2.7 2.7
(1)鐵和鋁兩種不同物質的相同點_______;不同點_______________。
(2)鐵的密度________,鋁的密度_____________。
(3)根據(jù)這個實驗結果,請你分析并回答:為什么說密度是物質的特性?
密度是物質的特性或屬性不同版本的初中物理教材說法不一,這是為什么?人教版教材說是“特性”,而北師大教材說是“屬性’,類似情況還有。作為編寫物理教材的權威部門,對基本概念、名詞、術語等應該統(tǒng)一。以免給物理基礎教育工作者在教學上帶來不便。
初中物理密度試講篇二
高中物理教案1
題目 :質點 參考系和坐標 一.教學目標(三維目標)
①知識目標:認識建立質點模型的意義和方法,能根據(jù)具體情況將物體簡化為質點。②技能目標:會根據(jù)實際情況選定參考系。
四.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2 3
高中物理教案2
題目 :速度一.教學目標
①知識目標:知道速度的意義、公式、符號、單位、矢量性,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們的區(qū)別。
②技能目標:讓學生在活動中加深對平均速度的理解.通過生活中的實例說明平均速度的局限性。
四.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教師活動
講述人:
計算題
1、如圖10是一種
測量小汽車油箱 內油量裝置的原
(1)當油與箱總重為600n時,壓力傳感器r受到的壓強是多
大?
(2)若油箱內油為10㎏時,汽油完全燃燒能放出的熱量是多
少?
電路中電流是多 少?(1)電源電壓u
(2)電阻r1的阻值
(3)當s1、s2都斷開時,小燈泡l消耗的功率
科 目
時間:2012年10月8日
凸透鏡成像
二、知識應用
拓展:近視眼(在視網(wǎng)膜前成像)
遠視眼(在視網(wǎng)膜后成像)
學習這課以后,我們了解到凸透鏡在生活當中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其中一個就是為患有遠視眼的人帶來便利。同時學完這課的知識,我們有幾個很重要的知識點要記住,1、凸透鏡成像的原理。2、物理在離凸透鏡不同距離時,他們各自成像的不同。3、將學會的知識學以致用,善于在生活中去發(fā)現(xiàn)物理現(xiàn)象。
我的試講完畢,謝謝!
初中物理密度試講篇三
本節(jié)課要說的密度一節(jié)屬于第二部分,這一部分包括了后面所有八章的內容,它們形成了經(jīng)典力學的初步知識。眾所周知,經(jīng)典力學包括了質量、時間、空間三大基石。初二學生從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中基本具備了絕對的時間觀念和空間觀念。因而第七章第一節(jié)開始就進行絕對質量觀的教學,第三節(jié)的密度是對質量認識的進一步延伸,是對物質世界認識的進一步探索。
再從本節(jié)的編排看,課本首先從第二節(jié)的實驗入手,提出本節(jié)課要研究的問題:如何鑒別不同的物質?接著用實驗分析、歸納得出密度的概念,最后是密度知識的簡單應用。這種方法,體現(xiàn)了物理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現(xiàn)代教學理念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等綜合素質。
1.知識目標: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單位,會進行單位間的換算。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概括能力,學習一點研究問題和定義物理量的常用方法。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習物理的興趣和發(fā)現(xiàn)探索問題的良好習慣,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辯證唯物主義現(xiàn),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
根據(jù)大綱及學生實際,密度的概念、公式、單位是本節(jié)的重點。
教學難點:由于初二學生邏輯思維正處于發(fā)展初期,如何處理實驗中的數(shù)據(jù)進而得到密度的概念是本節(jié)的難點。
本節(jié)有關密度的知識都是從實驗中分析歸納出來的,因而本節(jié)課著重采用實驗探究法。
教具準備:每兩人一天平,砝碼,體積不等的兩個木塊和兩個鐵塊,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思維,突破教學難點,我還制作了一個課件。
1、激趣引學
培養(yǎng)學生對物理學的興趣,是新大綱規(guī)定的物理教學的根本目的。因此,課前我設計了一個來源于生活中的趣味實驗,如何鑒別水、煤油、酒精和醋?并讓他們總結辨認的依據(jù),當他們意識到可以利用顏色、味道等特性鑒別物質時,根據(jù)建構主義理論,我從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著手,拿出上節(jié)課測量過的體積相同但外表被我涂成了相同顏色的銅、鐵、鋁讓學生辨認,使學生直觀的認識到體積相同的不同物質質量不同,這也反映了物質的一種特性,這種特性就用密度表示,很自然的引出本節(jié)課的內容。
2、密度的概念
新大綱要求:實驗不僅是物理教學的手段,它還是提高學生實驗操作技能和科學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我把教材中的演示實驗改成了每兩人一組的分組實驗。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實驗中,當學生測出了質量與體積之后,我改變了教材中直接要求學生計算m/v的編排方法,鼓勵學生自己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我提出了一個極具挑戰(zhàn)性的問題:根據(jù)測出的質量和體積,仍然能得出什么結論?面對這樣的問題,根據(jù)建構主義理論,根據(jù)認識心理學,有一部分學生可能會想到直接利用這些數(shù)據(jù)去尋求某種規(guī)律,有的甚至能得出質量與體積成正比這樣的結論,還有部分學生,他們可能想到要對這些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運算。
當學生討論得出利用m和v可以計算它們的比值時,我用課件出示鼓勵性的評語,并播放一段音樂,以松緩剛才緊張的思維。然后引導學生應用數(shù)學法分析m/v的含義,利用比較法、歸納法得出密度的概念。并告訴學生:用比值法定義物理量是初中階段的一種重要方法。
在這一過程中,我還要引導學生欣賞天平平衡時的對稱美,領會物理學方法的和諧美,感受物理概念的簡潔美。促使學生形象思維的發(fā)展,進而促進學生德育、智育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感情,加深對物理學的熱愛。
3、密度的公式
①怎樣計算單位體積某物質的質量?計算密度的公式是什么?
②如何用字母表示這個公式?怎樣計算密度的單位?
④根據(jù)密度的公式,我們能說密度與質量成正比,與體積成反比嗎?利用這些問題引導學生大膽質疑,主動探索,教師適度點撥,然后讓學生自己總結。通過這樣的辦法,加深學生對密度公式的理解、記憶和應用,培養(yǎng)學生規(guī)范的解題格式和嚴謹?shù)倪壿嬎季S。這里通過對公式物理意義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現(xiàn),形成基本的、樸素的、唯物物理學思想。在學生緊張的勞動之后,課件出示“王冠”圖,告訴學生阿基米德利用密度知識鑒別王冠的故事以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不怕困難,積極探索,服務人類的科學思想。
一堂成功的物理課,不僅要讓學生學到物理學知識,還要學生學到一定的物理學方法,甚至要形成一些基本的物理學思想。小結中,我準備先讓同桌的學生相互回憶本節(jié)學過的主要內容,讓這些知識同化到學生原有的知識體系中去,以形成新的知識體系。老師再從物理學方法和物理學思想兩個方面著手,總結學生在這堂課中的表現(xiàn),肯定他們的成績,指明他們努力的方向。體現(xiàn)成功教學的激勵機制。
練習
①向自行車輪胎內打氣,輪胎內空氣的密度如何改變?
②abc三種物質的質量m和v的關系如圖所示,誰的密度大?
板書設計
為了簡明扼要的再現(xiàn)學習內容,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和思維,我采用圖表法板書。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2108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