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物體(二教學反思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不足之處實用(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4-01 14:09:22
觀察物體(二教學反思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不足之處實用(9篇)
時間:2023-04-01 14:09:22     小編:admin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觀察物體(二教學反思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不足之處篇一

《觀察物體》的教學,我讓學生經歷觀察的過程,體驗到: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后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同時通過學生的活動,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合作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教學時我跳出了課件和課堂的局限,決定把學生帶到教學樓前去觀察我校的大型雕塑:走進新時代。我把學生分成四組,分四個不同的方向讓學生觀察,并把自己觀察到的形狀講給大家聽,這樣就產生了分歧。同組的同學同意他的看法,但其他組的同學不同意,為什么呢?然后我讓其他三組到他們那組去看,同學們自己認識到,觀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狀也不同。再讓他們前后交換、左右交換,體會有什么不同。通過實物觀察,學生自己發(fā)現了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并積累了辨認從正面、側面、后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的經驗。

本節(jié)課主要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教學。通過學生合作探究、相互交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把數學課帶到教學樓前去學,學生感到新奇有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望。讓學生在質疑中,讓學生初步感知到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物體形狀是不同的。然后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站在不同角度觀察物體,讓學生進一步體驗到,站在不同的位置看物體的形狀不同。通過本課教學,再一次給了學生與伙伴合作、交流的機會,培養(yǎng)了學生學會合作、交流思維的能力。

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幾何知識的教學重要的是建立空間觀念。由實物抽象出實物圖形,是幫助學生建立間間觀念的一種有效途徑。教學時教師先出示實物紙箱,讓學生親自走到不同的位置看一看它的形狀,感知到站在不同位置,所看到的物體的形狀是不同的,從認識物體的前面、后面和側面。在此基礎上教師出示抽象的實物圖形(長方體和正方體),讓學生進一步認識物體的正面、上面和側面,并能從這三個面觀察到物體的不同的形狀,從而幫助學生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不過,本節(jié)課也有一些值得我思考的地方:學生對于面的概念不是十分清楚,不知道這幾個面的具體含義,我由于課前對學生的知識基礎沒有正確的預設,對這方面沒有給學生一個明確的說明,使學生在表達時出現了錯誤。

觀察物體(二教學反思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不足之處篇二

在本課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意識得到了充分的張揚,創(chuàng)新的思維火花、熱烈的氣氛都有利于學生全面和諧的發(fā)展。具體體此刻以下幾個方面。

(一)主體性

張揚、培植受教育者的主體性,理應成為現代教育追求的目標。培養(yǎng)、發(fā)展人的主體性,是教育改革的一個主題,也是深化當前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突破口。基于這一指導思想,本課的設計始終圍繞著“自主參與──獨立學習──深刻體驗”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增強自主意識,從而主動去獲取和領悟感性材料中的簡單數學問題。如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并配以輕柔愉悅的音樂,讓學生不由自主地進入學習活動中,繼而讓學生獨立沉浸在豐富的學習材料之中,有玩具,也有生活用品,鼓勵學生自我選擇觀察的方向,再畫一畫,畫好后又讓他們離開自我的座位,從不一樣的方向去觀察所畫的物體,最終,經過小組合作交流,互相啟迪,體會到在實際的生活中,幾乎所有的物體都是立體的,而觀察的方向不一樣,看到的形狀也就不一樣。

(二)探究性

本節(jié)課注重為學生營造探究條件,一方面讓學生自我?guī)|西到課堂上來,有玩具汽車、飛機、水壺、鐘、塑料椅子、絨毛玩具等物品,再從中選取信息探究新知;另一方面我也參與到學生的探究活動之中,如應用拓展的練習“擺正方體”,看著組合圖形的三視圖把圖形擺出來,這樣的操作活動對于需要教師點撥指導的學生來說,既能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又能經過他們的探索逐步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三)實踐性

數學是一種工具,一種將自然、社會運動現象法則化、簡約化的工具。數學學習的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學會建立數學模型,用以解決實際問題。所以,在這節(jié)課中,很多地創(chuàng)設條件,讓學生把課堂中所學的知識和方法應用于生活實際之中,“學以致用”,讓學生切實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如上課伊始的猜冰箱,課中觀察玩具、用品,給熊貓照相等,都采用了貼近學生生活的材料,旨在聯(lián)系生活,開闊視野,同時延伸學習,使學生能從看到的物體的某一個面,聯(lián)想到整個物體的形狀,培養(yǎng)其觀察立體實物的本事,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fā)展形象思維。本課的所有教學環(huán)節(jié)都注重借助學生生活中常見的事物為知識載體,意在讓學生感悟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生活離不開數學”。

“觀察物體”的資料主要是對簡單物體正面、側面、上頭形狀的觀察,所以本節(jié)課選擇了很多生活中的實物讓學生觀察,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但同時,生活中有些柱形體的幾個面沒有明顯的區(qū)別,這些物體的觀察又如何與本課的學習目標有機結合,它們的尺度該如何把握,都是有待進一步探究的問題。

本節(jié)課課末的拓展練習中已涉及觀察三視圖后擺出組合圖形,這個要求有必須的難度,但對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卻是極其有效的。課堂上四人小組經過討論思考,都能擺出正確的結果,可見一年級學生已能基本到達此要求,那么在今后的學習中“圖形的認識”又該如何編排?如何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呢?這也有待教師進一步思考。

觀察物體(二教學反思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不足之處篇三

《觀察物體》的教學,我讓學生經歷觀察的過程,體驗到: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后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同時通過學生的活動,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合作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

活動是低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的方式,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知識,本節(jié)課在這一點上體現得比較突出。在上課之前我反復的研究教材和已有的多媒體課件,總覺得有些欠缺,后來我發(fā)現不管如何直觀都沒有具體的實物直觀。于是我跳出了課件和課堂的局限,決定把學生進行分組活動排列座位,整節(jié)課堂以活動為主,以實物觀察和動手實踐為主。我把學生分成四人一組,分四個不同的方向讓學生觀察,并把自己觀察到的形狀講給大家聽,這樣就產生了分歧,讓無法理解的進行換位觀察,通過實物觀察,學生自己發(fā)現了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并積累了辨認從正面、側面、后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的經驗。

本節(jié)課主要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教學。通過學生合作探究、相互交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把數學課商城活動課,學生感到新奇有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望。讓學生在質疑中,讓學生初步感知到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物體形狀是不同的。然后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站在不同角度觀察物體,讓學生進一步體驗到,站在不同的位置看物體的形狀不同。發(fā)揮的學生的空間觀念,讓學生通過觀察想象站在物體不同位置的人看的的物體形狀,然后進行觀察圖形的判斷。通過本課教學,再一次給了學生與伙伴合作、交流的機會,培養(yǎng)了學生學會合作、交流思維的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活動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最后的游戲活動中,進一步體驗,增強學生空間觀念。

活動一:讓學生能正確辨認出物體的正面、側面、后面。

活動二:通過觀察小猴子不同面,進一步加深對物體正面、側面、上面、下面及后面的認識。

活動三:通過讓學生運用學具小組活動,體驗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形狀

活動四:通過照片進行判斷是從哪個方向看到的?站到相應的位置去。

活動五:進一步進行活動,通過照片和站好的位置進行判斷是誰看到的。

觀察物體(二教學反思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不足之處篇四

《觀察物體》,設計意圖是,這部分資料是在學生已經能觀察2~3個小正方體擺成的物體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觀察4個小正方體擺成的物體。在學習活動中,多次讓學生參與觀察活動,鼓勵學生能根據指定的視圖要求進行擺物體的活動,發(fā)揮各自的想象力,探索不一樣的拼擺方法,從而使學生的直觀思考本事和空間想象本事得到更為充分的鍛煉。在觀察、比較、實踐中,幫忙學生進一步積累經驗,從而深化對實物與視圖關系的認識,發(fā)展空間觀念。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施,形象直觀地對物體進行觀察,提高學習效率,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

從上課的效果來看,基本到達了教學目標,就是學生在語言描述上還欠缺,學生的主動探究欲望不強,以及我的教學語言組織得不夠簡潔,嚴密。

以下是我對這節(jié)課的一些體會和思考:

教參上這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是例題和想想做做1—2,可是如果就這些教學資料,整節(jié)課就顯得比較單薄,沒有訓練的深度和廣度。此刻我們應當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教材,不再是教教材,所以我增加了這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教學例題和想想做做1—4,從上課的情景來看,正好是一節(jié)課教學時間,比較充實。另外對書上的題目進行了改良,例如想想做做3,書上原先是從上頭看到的是三個橫著的正方形,

我把它改成了從正面看到的是三個橫著的正方形,一字改動,提高思維的難度,調動了整個教學氣氛,原先僅有三種擺法,改了一下就有8種擺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進取性。

爭對以上的教學資料,如何有機的結合,使之渾然一體,我在教學設計上體現了練習的層次性。首先我在進行例題教學時,讓學生在觀察三個不一樣的物體時,先讓學生擺一擺,從正面,側面,上頭進行觀察,把觀察到的形狀畫在表格里。然后交流發(fā)現,得出不一樣形狀的物體,分別從正面、側面和上頭看,看到的形狀可能是相同的,也有可能是不一樣的。之后我安排了連線練習(想想做做2),這部分是使學生溝通視圖與物體的聯(lián)系,然后觀察三個不一樣的物體,(想想做做1),提高了觀察的要求,要求:形狀相同的畫一個圖形,形狀不相同的畫三個圖形。立刻給出許多不一樣的物體,(想想做做4),要求找出形狀相同的面,以上練習只是根據由4個小正方體擺成不一樣的物體來觀察形狀,深化了實物與視圖關系的認識,發(fā)展了空間觀念,這部分資料教學較簡單,最終我練習了根據視圖來擺出不一樣的物體,這部分知識相對較難,這樣設計練習有坡度,體現練習的層次性,由易到難,由淺到深。

在教學語言的描述上,本節(jié)課我力求做到了語言規(guī)范,在學生上臺用教具擺物體時,盡量在語言描述上表達得清楚,如:三個小正方體橫著擺成一行,然后把一個小正方體擺在左邊小正方體的前面,從視平線上觀察物體的三個面……

這節(jié)課,我準確把握了教學要求,每個學生我準備了學具,切實組織好活動,使每個學生都能真正參與進來,學生經過,操作,觀察,比較,強化了視圖與實物的認識,做到不以教師的演示來替代學生的操作,不以對教材中的插圖觀察來替代對實物的觀察。

對于根據指定的視圖要求拼擺出相應的物體,我鼓勵學生思考不一樣的擺法,鍛煉學生的直觀思考本事和空間想象本事,讓學生自主探索,然后小組交流,啟發(fā)想象,在交流擺法時,我肯定了不一樣學生的擺法,有的學生擺了4種,有的學生擺了6種,有的學生上臺擺出了第七種擺法,第八種擺法,我都對學生進行了表揚,但我沒有讓所有學生都能拼擺出八種不一樣形狀的物體,這體現了新課標的理念,讓不一樣的學生在數學上有不一樣的發(fā)展。

觀察物體(二教學反思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不足之處篇五

案例:

小學數學北師大教材,三年級上冊,《觀察物體》一課教學片段。

一、創(chuàng)設情境復習學過的觀察物體的知識

1、出示課件,讓學生仔細看圖,說說你從圖上看到了什么?再拿出自己的玩具小汽車,從不同角度觀察,你會發(fā)現什么?

生:從上下左右前后觀察小汽車,發(fā)現從不同角度觀察到的小汽車,看到的形狀都是不同的,并說出自己的發(fā)現。

2、肯定學生的回答,并用一句話進行總結,同一物體從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的形狀。

生舉出生活中發(fā)現的類似現象。

二、引導學生搭建立體圖形

1、拿出準備好的立體圖形,并講解本課的主要內容:這節(jié)課我們要用這些正方體搭建不同的立體圖形。

學生拿出正方體積木,積極動手進行搭建。

2、給學生示范書中的搭建過程,邊操作邊講解。

認真觀察老師的搭建過程,發(fā)現問題可及時提問。

3、同學們明白了嗎?現在大家來分組做練習,一名同學說要求,另一名同學搭建。

學生認真配合,聽清要求的內容,爭取搭建出正確的立體圖形。

4、對搭建有困難的同學進行指導,搭好的學生進行鼓勵和表揚。

學生多多進行練習,搭出幾種不同的立體圖形,做到搭得又快又準確。

三、引導學生觀察搭建好的立體圖形

1、引導學生觀察剛感剛剛搭建好的立體圖形,(生認真觀察搭建好的圖形)師提問:應該怎

樣觀察呢?

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如正面上面等。

2、學生在組內觀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仔細的觀察,可以互相說說觀察到的不同形狀。

3、師提問:通過剛才的觀察你發(fā)現了什么?

學生實事求是地回答,鼓勵個性化語言。

反思:

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本節(jié)課充分實現了教學目標,能夠按要求搭建立體圖形;辨認從不同角度觀察到的.立體會用上下左右描述正方體的相對位置。通過搭建立體圖形,建立空間觀念及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是讓學生自己動手搭建出立體圖形,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和空間想象能力。通過觀察來發(fā)現問題,學會用上、下、左、右、前、后來描述正方體的相對位置。能夠按要求搭建立體圖形;通過搭建立體圖形,建立空間觀念及空間想象能力。讓學生自己動手搭建出立體圖形,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和空間想象能力。

觀察是認識一個事物的重要方法。本節(jié)課引導學生從觀察生活中的簡單的物體入手,讓學生自己搭建自己總結。在此過程中學生自己動手進行了各種搭建練習,培養(yǎng)了學生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

教學中充分調動了各種積極因素,設計了豐富多彩的操作活動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

學生在學習中,表現出了強烈參與欲,學的積極主動,動手能力大大提高。實踐證明,學生興趣越濃,學習質量越高。因此,在教學中,盡量創(chuàng)造生動活潑、輕松愉快的課堂環(huán)境和氣氛,讓學生在玩中學、在樂中學、增強了教學效果。

觀察物體(二教學反思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不足之處篇六

[目標預設]:

1、讓學生知道物體的正面、側面、后面和上面

2、通過讓學生觀察實物,使學生體會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學會要認識物體的全貌應從多角度觀察物體的方法策略。

3、通過多種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主動探索的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空間觀念、運用數學進行交流的能力,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實錄]:

觀看《盲人摸象》的動畫后。

讓學生說說聽后你懂得了什么?

生1:盲人摸了大象的耳朵,就說大象象一把扇子。

生2:還有,有一個人摸到腳就說大象象根柱子。

生3:尾巴細細的,他就以為大象跟繩子一樣。

[反思:學生并不能回答出部分與整體的關系。提問應更直接,更簡單:我們看物體要注意什么?]

師總結:我們看物體要全面,要從不同位置進行觀察,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怎樣觀察一個物體。

[反思:導入新課不夠自然。聽了《盲人摸象》的故事,學生并沒有說出我所預想的結果。當時我還以為是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或是我的引導不到位。其實這個故事與我們的教學目標:“認識到在不同的位置觀察同一物體有不同的形狀”并沒有直接聯(lián)系,因為盲人本來就不能“看”物體,只能“摸”物體。只能說:盲人摸到大象的部位不同,對大象的感受就不同;而我們看物體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狀就不同。而就這一點來說,二年級的學生又很難理解。]

[再設計:1、可以通過課件欣賞詩句導入。(與語文的整合)宋代文豪蘇東坡有一首描寫廬山的七言絕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薄Uf明同一座廬山,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風景也不同。2、從“認識物體的正面、側面、后面和上面”直接導入(簡潔干練)。]

1、認識物體的正面、側面、后面和上面

(1)出示玩具熊,引導坐在不同位置的學生說出你看到的是玩具熊的哪個面?讓學生認識正面、左側面、右側面和上面.再由老師引導認識后面。

(2)請學生上來摸一摸、說一說各面是什么樣子。

生1:小熊的樣子很可愛。

生2:左側面和右側面都是毛茸茸的。

生3:我們看不到小熊的后面。

(3)老師轉動玩具熊,以師指、生搶答的形式,鞏固相關知識。

[反思:讓學生說出物體的各個面的名稱:正面、側面(包括左、右側面)后面和上面,是我給這節(jié)課增加的內容,主要原因是我覺得對于低年級的學生而言,學習數學知識很重要,而且這一知識將促進后段的教學。]

2、教學第67頁的例1

(1)課件flash演示恐龍生活場景短片

師:你們知不知道現在有沒有恐龍了?

生:沒有了。

由于自然的原因,恐龍已經滅絕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都是科技工作者根據資料制作出來的動畫和恐龍玩具。

(2)瞧,小明、小亮和小紅就在觀察一個恐龍玩具,(課件出示圖片)

你知道他們看到的是玩具恐龍的哪個面嗎?

生1:小明看到的是玩具恐龍的側面,

生2:小亮看到的是玩具恐龍的正面,

生齊答:小紅看到的是玩具恐龍的后面。

(3)請男同學在小猴的角度想想和女同學在小貓的角度思考:你們分別指出看到了大象的哪個面。(課件出示圖片)

男生:小猴看到的是大象的后面。

女生:小貓看到的是大象的左側面。

[反思:在學生初步學會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以后,通過觀察對象的變化,讓學生再次參與實際觀察的活動,進一步體會從不同角度去觀察物體,會看到不同的視圖。]

1、觀察放在講臺上的教具箱

(1)小測試。

師:上課前,很多同學問我,這個箱子里有什么?我現在想用它來測測我們班上誰的眼睛最亮,誰的注意力最集中。不過有個小要求:每個同學在位置上坐直了觀察箱子。能不能左偏偏、右偏偏呢?

生:不能。

師:好,開始。測試一:這個教具箱,你知道是哪個班的嗎?

生1:教具箱是三年級5班的。

師:同意的請舉手。

這時只有左邊的學生舉手了。

師:測試二:你知道這個教具箱是生產日期嗎?

生2:是20xx年7月生產的。

師:同意的也請舉手。

這時右邊的學生舉手了,而且左邊也有同學舉手。

師提問一個左邊的學生: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3:我是猜的。

師:怎么猜的?

生3:因為首先我是看見教具箱的左側面寫了班級,所以我知道了是5班的。現在我看不到,右邊的同學都同意生2的答案,所以我猜是對的。

師:你真是個聰明靈活的孩子。

師:那么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看來在不同的位置觀察教具箱可能看到不同的面。

[反思: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讓學生有些神秘感,因為我把班級和生產日期分別貼在教具箱的左側面和右側面,我提出測試一后,左邊的同學立刻說出了答案,坐在右邊的同學有些納悶。這時如果我反問一句:右邊的同學為什么沒有一人舉手呢?就更到位了。當我提出測試二時,于是我問左邊一位同學是怎么知道的,他回答是猜的,我肯定了他的靈活。實際上,如果從數學語言的嚴謹性上而言,應該再引導學生說出他根本看不到教具箱的右側面。從而自然地得出以上結論。]

觀察物體(二教學反思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不足之處篇七

湯老師在這節(jié)課里先讓學生觀察物體,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并且把從正面、側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狀分別畫出來,這一環(huán)節(jié)為下一環(huán)節(jié)做了鋪墊,定了形。接下來提出一個具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在已拼成的物體上再添1個同樣的正方體,要求添了正方體后的物體與原來的物體有相同的正視圖(從正面看、從側面看或從上面看),這是學生從未接觸過的新問題,還是一個開放的問題。湯老師先讓學生理解問題:猜一猜、估一估可以在哪里添;然后再讓學生體驗問題:擺一擺、看一看正視圖有沒有變化;最后在交流中體會擺法是多樣的。

反思:

聽完了湯老師的這一節(jié)課,我不僅認為湯老師這樣的教學設計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

同時還油然而生地感覺到:同樣的一個物體,在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狀大小可能是不同的;在不同角度看到相同形狀大小的物體不一定是同樣的一個物體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育學生解決問題時要從多方面分析問題,不要單方面的分析問題,不然的話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例如我們教學“方程”這一概念時就要從兩個方面來理解問題,首先是“含有未知數”,然后是“等式”,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也就是說含有未知數的不一定是方程;是等式的也不一定式方程;必須要既含有未知數又是等式,才是方程。因此,在判斷是不是方程時,就要從兩個方面分析問題,否則就會判斷錯誤。

在教學中是這樣,在工作、生活中也應該是這樣。遇到問題,要從多方面要分析問題,才能正確的解決問題。認識一個人,要從多方面認識這個人,才能真正認識這個人,做到不看錯人。

觀察物體(二教學反思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不足之處篇八

《觀察物體》,設計意圖是,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能觀察2~3個小正方體擺成的物體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觀察4個小正方體擺成的物體。在學習活動中,多次讓學生參與觀察活動,鼓勵學生能根據指定的視圖要求進行擺物體的活動,發(fā)揮各自的想象力,探索不同的拼擺方法,從而使學生的直觀思考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得到更為充分的鍛煉。在觀察、比較、實踐中,幫助學生進一步積累經驗,從而深化對實物與視圖關系的認識,發(fā)展空間觀念。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施,形象直觀地對物體進行觀察,提高學習效率,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

從上課的效果來看,基本達到了教學目標,就是學生在語言描述上還欠缺,學生的主動探究欲望不強,以及我的教學語言組織得不夠簡潔,嚴密。

教參上這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是例題和想想做做1-2,但是如果就這些教學內容,整節(jié)課就顯得比較單薄,沒有訓練的深度和廣度?,F在我們應該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教材,不再是教教材,所以我增加了這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教學例題和想想做做1-4,從上課的情況來看,正好是一節(jié)課教學時間,比較充實。另外對書上的題目進行了改良,例如想想做做3,書上原來是從上面看到的是三個橫著的正方形,

我把它改成了從正面看到的是三個橫著的正方形,一字改動,提高思維的難度,調動了整個教學氣氛,原來只有三種擺法,改了一下就有8種擺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爭對以上的教學內容,如何有機的結合,使之渾然一體,我在教學設計上體現了練習的層次性。首先我在進行例題教學時,讓學生在觀察三個不同的物體時,先讓學生擺一擺,從正面,側面,上面進行觀察,把觀察到的形狀畫在表格里。然后交流發(fā)現,得出不同形狀的物體,分別從正面、側面和上面看,看到的形狀可能是相同的,也有可能是不同的。接著我安排了連線練習(想想做做2),這部分是使學生溝通視圖與物體的聯(lián)系,然后觀察三個不同的物體,(想想做做1),提高了觀察的要求,要求:形狀相同的畫一個圖形,形狀不相同的畫三個圖形。馬上給出許多不同的物體,(想想做做4),要求找出形狀相同的面,以上練習只是根據由4個小正方體擺成不同的物體來觀察形狀,深化了實物與視圖關系的認識,發(fā)展了空間觀念,這部分內容教學較簡單,最后我練習了根據視圖來擺出不同的物體,這部分知識相對較難,這樣設計練習有坡度,體現練習的層次性,由易到難,由淺到深。

在教學語言的描述上,本節(jié)課我力求做到了語言規(guī)范,在學生上臺用教具擺物體時,盡量在語言描述上表達得清楚,如:三個小正方體橫著擺成一行,然后把一個小正方體擺在左邊小正方體的前面,從視平線上觀察物體的三個面……

對于這節(jié)課,我準確把握了教學要求,每個學生我準備了學具,切實組織好活動,使每個學生都能真正參與進來,學生通過,操作,觀察,比較,強化了視圖與實物的認識,做到不以教師的演示來替代學生的操作,不以對教材中的插圖觀察來替代對實物的觀察。

對于根據指定的視圖要求拼擺出相應的物體,我鼓勵學生思考不同的擺法,鍛煉學生的直觀思考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讓學生自主探索,然后小組交流,啟發(fā)想象,在交流擺法時,我肯定了不同學生的擺法,有的學生擺了4種,有的學生擺了6種,有的學生上臺擺出了第七種擺法,第八種擺法,我都對學生進行了表揚,但我沒有讓所有學生都能拼擺出八種不同形狀的物體,這體現了新課標的理念,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有不同的發(fā)展。

觀察物體(二教學反思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不足之處篇九

《觀察物體》是小學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三冊第三單元的教學內容,本單元是在學生一年級時學過的“從正面、側面兩個方向觀察簡單物體”的基礎上學習的。本節(jié)課的設計意圖在于讓學生通過觀察活動,體驗站在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不一樣,使學生體驗到:站在不同的位置觀察長方體,最多只能看到三個面,并能具體說出哪個位置能看到哪個面,能正確辨認長方體的上面、側面、正面,從而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為后面學習打下基礎。

我將從以下幾方面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及教學實施作以反思:

著名教育家皮亞杰曾說過:“兒童是有主動性的人,他的活動受興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動都須有某種興趣做先決條件?!迸d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學習有興趣,才能取得好的效果。為了讓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應創(chuàng)設一些情境,把枯燥的數學知識和生動的故事情境、貼近學生的生活情境、引人思索的問題情境結合起來,引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好奇心,進而引發(fā)濃厚的興趣。本節(jié)課教學中,我就特別重視情境的創(chuàng)設。課一開始,通過猜班集體中的小鋼琴家的情境,使學生生活情境和數學知識潛移默化的結合起來,增強了學生的興趣,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教學過程中,首先引出了福娃這個同學們喜聞樂見的玩具,一下吸引了學生。繼而通過福娃這條主線,很好的把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串連起來,形成了很美好的故事情境,深深的吸引了學生的興趣。特別是“祝福箱”這個情境的創(chuàng)設,更是激發(fā)起學生的觀察興趣,使學生在美好的祝福中,學到了知識。在練習時,創(chuàng)設了猜一猜的游戲情境,通過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的不同形狀猜測物體,發(fā)揮了學生的想象力,也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興趣。這節(jié)課中,學生被很多的生動有趣的情境調動著,因此學習興趣一直很濃厚。

體驗教學作為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的一條是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變被動為主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學習精神,并通過勤于動手、樂于探究的多種形式探究活動,培養(yǎng)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體驗科學的過程和方法,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學中我盡可能給學生提供觀察、思考的機會;參與、表現的機會,注意學生的親身體驗。在觀察福娃這個環(huán)節(jié),我事先準備了四個同學觀察福娃的錄像和四個方向看到的情景讓學生判斷,然后讓親自從四個方向進行觀察,學生經歷了親身體驗后,進一步感知到:站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圖像是不一樣的。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在活動中交流,同時對自己的感悟加以驗證。在體驗中學生學會避免、戰(zhàn)勝和轉化消極的情感和錯誤認識,發(fā)展、享受和利用積極的情感與正確的認識,使學生充分感受蘊藏于這種教學活動中的歡樂與愉悅,從而達到促進學生自主發(fā)展的目的。

猜想,已經成為學生當今學習數學的一種重要方式,從心理學角度看,是一項思維活動,是學生有方向的猜測與判斷,包含了理性的思考和直覺的推斷;從學生的學習過程來看,猜想是學生有效學習的良好準備,它包含了學生從事新的學習或實踐的知識準備、積極動機和良好情感。在數學學習中,猜想作為一種手段,目的是為了驗證猜想是否正確,從而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過程,使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猜想是一種探索性活動,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和方法,在探索中,這些規(guī)律和思維方法的實踐與領悟,必然會對學生智能的開發(fā)和數學思維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推進作用。

本節(jié)課教學中,我就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猜想的過程。首先,在新授課的教學中,設計了猜想環(huán)節(jié)。當學生明確了長方體的祝福箱有六個面之后,讓學生猜想,你站在一個位置上不動,最多只能看到幾個面得到哪些祝福。學生根據已有知識或經驗,對要研究的問題做出逼近結論方向的猜想。其次,在練習設計中,設計了猜想過程。教師分步出示了房子、路燈從上面、側面、正面的觀察效果圖,讓學生猜想,可能是什么?學生的思維是活躍的,想象力是豐富的,因此答案也是五花八門的,在這樣的猜想中,發(fā)散了學生思維,培養(yǎng)了思維的靈活性。

1、在觀察講臺的時候,為了便于所有的同學都能看到某位同學的觀察結果,我采用了用數碼相機拍照的形式,但是忽略了應站在學生位置以學生的高度進行拍攝,今后應注意。

2、在一位同學在桌子一個角的位置觀察講臺時,讓學生說出:這三個面的名字。這里忽略了學生是站在桌角的位置,所以,使得學生無從說起。

3、通過課后測查我發(fā)現,學生們能夠正確區(qū)分歡歡的不同方向看到圖片的時候,在區(qū)分前后兩張圖片時,100%的同學判斷正確,但是在區(qū)分左右兩張圖片時,判斷正確的同學占75.7%,也就是說,還有將近四分之一的同學在區(qū)分左右的時候還有困難,在重新備課時,要在這個地方進行調整。

在今后教學中,我要更加深入研究教材,鉆研教法,更加深入領會編者意圖,不斷提高自己教學水平,設計出學生喜聞樂見的課。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2094442.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