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江蘇省三年級語文上冊人教版(五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3-31 21:18:09
最新江蘇省三年級語文上冊人教版(五篇)
時間:2023-03-31 21:18:09     小編:zdfb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江蘇省三年級語文上冊人教版篇一

教學目標:

1、積累詞語。

2、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

3、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教學重難點:

1、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

2、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教學工具:多媒體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學生搜集中非友誼的資料。

一、圖片導入

1、出示瀑布、少年 、木雕的圖片,讓學生用所學的詞語來形容。

2、今天,就讓我們繼續(xù)走進非洲,認識這位賣木雕的少年。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齊讀課文

2、文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詞語,它出現(xiàn)了兩次,同學們能不能找出來?

3、學生匯報,找出“遺憾”。

4、出示第9自然段,學生齊讀,理解“遺憾”。

三、再讀課文,品讀“遺憾”

過渡:文中,誰在遺憾,為什么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用橫線畫出相應的句子,讀一讀。

1、自讀課文,品讀“遺憾”。

2、誰在遺憾?

生1:少年在遺憾

生2:夫人(“我”)在遺憾。

(一)“我的遺憾”

1、文中直接說到“我為不能把這件精美的工藝品帶回國而感到遺憾”,這句話怎么理解?默讀第3-8自然段,劃出相關(guān)的句子。

2、學生匯報:

生1:因為夫人很喜歡這件木雕,所以為不能買而感到遺憾。

(1)你從哪里看出夫人喜歡這件木雕?

忽然,我的目光停留在幾個坐凳上,說是坐凳,其實是一個卷鼻大象,象背上馱著一塊寸把厚的樹樁。這些坐凳構(gòu)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

我捧著象墩,仔細觀賞,愛不釋手。(理解愛不釋手,點名學生演示這句話)

生2:因為木雕是非洲最常見的工藝品,朋友讓我買一兩件木雕,所以我為不能將木雕帶回國而感到遺憾。

(2)夫人為什么不買下這件木雕呢?

正要掏錢購買的時候,我卻猶豫了:我即將回國,要帶的行李已經(jīng)超重了,怎么能再帶上這沉甸甸的象墩子?(理解心理描寫,反問句,abb結(jié)構(gòu)詞語,指導朗讀)

(3)男女賽讀第6自然段,感受夫人的心情。

(二)少年的遺憾

1、少年又為什么遺憾呢?你讀懂了嗎?誰來說一說?

學生匯報:

(1)少年因為賣不出去木雕感到遺憾。

生1:我讀懂了少年的遺憾,少年是因為賣不出去木雕而感到遺憾。

①你從哪里讀出來?——“買一個吧!”;“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誠懇地說:“夫人,您買一個吧!”

②少年在說這些話的時候,他在想些什么呢?點名學生回答,揣摩賣木雕的少年的心理。

③指導朗讀,讀出少年誠懇的語氣。

④分組朗讀。一二大組扮演夫人,三四大組扮演少年。

(2) 少年因為知道我是中國人,帶不回木雕而感到遺憾。

生2:我讀懂了少年的遺憾,少年是因為知道我是中國人后,買不了這件工藝品而感到遺憾。

①從哪里讀出來?——“您是中國人吧?”那少年望著我,猜測道。

②少年為什么要這樣問?

學生匯報:

因為中國人是他們的朋友,他希望這個買木雕的客人是他們的朋友。

③“我”是中國人,少年是非洲人,我們相隔千山萬水,從沒見過面,怎么可能是朋友?看完這組圖片,你們就會明白了。

④播放音樂,出示圖片,介紹中非兩國人民的友誼。

⑤“你是中國人吧?”少年這樣問的時候,他心里在想什么呢?

⑥出示ppt,教師解說:

也許少年想到了他村子里唯一一所學校,因為那所學校是中國出資興建的;

也許少年想到了這條坦贊鐵路,因為有了這條鐵路,少年才能來到市場賣木雕;

也許少年想到了___________,因為 ___________________

⑦同桌之間互相交流,然后點名回答。

⑧是啊,正是因為想到了這一切,少年此時多么想要彌補我的遺憾啊,請同學們默讀第10—15自然段,看看少年為了彌補我的遺憾,他做了什么?

⑨小組討論:為了彌補我的遺憾,少年做了什么?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他又是怎樣想的?

討論完,小組長匯報討論結(jié)果。

生1:少年為了彌補我的遺憾,他專門在暮色中等待我。

師:暮色中,少年坐在巖石上,正等待我,此時他在想·····(生回答)。

生2:為了彌補我的遺憾,少年送給我一個一模一樣的木雕小象。

師:少年在送木雕小象給我的時候,他說了什么?他是怎么想的呢?

四、 拓展延伸,感受“友誼”

(1)齊讀第13-15自然段,理解“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我們是朋友”兩句話的含義。

(2)小練筆。

①默讀課文,畫出描寫少年言行的句子,讀一讀。

②同桌分角色朗讀少年和“我”的對話,指名學生分角色朗讀。

③ 通過這些朗讀,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少年形象?說一說,寫一寫。

五、作業(yè)

1、積累四字詞。

2、夫人回國之后,想到這位賣木雕的少年,想寫一封信來贊美這位少年,請你以夫人的身份,寫一封信給少年。

江蘇省三年級語文上冊人教版篇二

《她是我的朋友》

教學目標

1、了解人物復雜而矛盾的內(nèi)心活動,體會人物精神品質(zhì)。

2、理解課文內(nèi)容,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并體會重點詞語和句子。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體會阮恒復雜的內(nèi)心活動,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質(zhì)。

2、指導學生體驗并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初讀,切入重點,感知人物外在表現(xiàn)

1、快速地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題目中的“她”和“我”分別指誰?這篇課文講述了“她”與“我”之間的一件什么事?

2、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把描寫阮恒在獻血時動作和神態(tài)的句子劃出來。

3、師生交流。

4、自由朗讀并思考:這些句子中,阮恒的哪些動作是相近或是相同的。(板書:哭、掩)

二、再讀,突出重點,體驗人物內(nèi)心活動

1、自由朗讀描寫阮恒“哭”的句子,邊讀邊體會,阮恒每次都是怎么在哭?(板書:怎么?)

2、引導學生從“啜泣”、“嗚咽”、“持續(xù)不斷”等詞語理解并體會阮恒哭得很傷心。

3、指導學生邊讀邊比較阮恒哭的程度是越來越傷心。

4、指導朗讀并體驗阮恒內(nèi)心的痛苦。

5、出示課件,激發(fā)學生想象:以為自己快要死了的阮恒想到了些什么?

6、再次鼓勵學生體驗朗讀。

三、精讀,強化重點,感情人物精神品質(zhì)

1、自由朗讀描寫阮恒掩蓋痛苦的句子,邊讀邊思考,阮恒是怎么在掩蓋自己的痛苦?他為什么要掩蓋自己的痛苦?

2、小組合作學習。

3、師生交流。

①阮恒是怎么在掩蓋自己的痛苦?指導學生從“捂”、“掩蓋”、“竭力”等詞語體會阮恒是在竭盡全力地不讓自己哭,并指導朗讀。

②阮恒為什么掩蓋自己的痛苦?

a、小組再次討論。

b、引導學生想象,阮恒擔心別人會怎么勸他?體會阮恒復雜的內(nèi)心活動。

3、展示課件,激發(fā)學生想象,阮恒為了朋友能活下去,為了鼓勵自己為小姑娘獻血,他會不斷地對自己說什么?

4、指導朗讀,再次體驗阮恒復雜而矛盾的內(nèi)心活動。

四、品讀,回歸重點,升華學生情感體驗

1、引導學生在阮恒“怕失去生命”和“怕失去朋友”兩句話中間加一個字,來表現(xiàn)在阮恒的心中朋友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

2、引導學生體會并朗讀阮恒在輸血過程中“哭”和“掩”的句子,體會阮恒真實、樸實、感人的精神品質(zhì)。

3、引導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談談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和幫助自己的朋友。

江蘇省三年級語文上冊人教版篇三

《賣木雕的少年》

一、教學目標

識記:會認11個生字,會寫14個字,正確讀寫本課詞語。

理解:學生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運用: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

培養(yǎng):經(jīng)歷對語言的品質(zhì)、朗讀,通過討論交流,熟悉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來刻畫心理活動的方法。

二、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國人民的友誼。

2、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內(nèi)心活動。

3、積累一些四字詞組,并學會恰當?shù)剡\用。

三、所用媒體作用

1、創(chuàng)設(shè)情境,學生感受“南非”與中國在地理位置上的遙遠,與南非人民與中國人民深厚的友誼形成對比,從而導入本課。

2、課件出示探究學習的核心問題:我們來找出描寫賣木雕少年言行的句子,并想象他當時的想法。

3、課件出示游戲,鞏固字詞與課文內(nèi)容。

四、課時安排

本課教學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認識本課11個認讀生字,會寫14個生字,掌握本課詞語。

2、讀通課文,整體感悟課文內(nèi)容。

3、教學過程(略)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回顧課文,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內(nèi)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談話導入

1、課件出示世界地圖,顯示:非洲與中國的距離。

2、我們看到非洲與中國地理位置上有距離,但非洲人民與中國人民的友誼非常深厚,現(xiàn)在,大家和我就走進《賣木雕的少年》一課,去感受這種友誼。

江蘇省三年級語文上冊人教版篇四

《賣木雕的少年》

一、教材簡說

課文講的是一位非洲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拔摇钡椒侵蘼眯袝r,想買一個非洲木雕做紀念,又擔心路途遙遠,木雕沉重,只好放棄了這個打算。為了不讓我?guī)еz憾離開非洲,賣木雕的少年等待在賓館前,送給我一個方便攜帶的木雕小象墩,從中可以看到少年的美好心靈。景色壯觀的瀑布,栩栩如生的木雕,晚風吹拂的夜晚,構(gòu)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也襯托了賣木雕的少年美麗的心靈。本課敘述詳略得當,作者對美麗的大瀑布風光一帶而過,而是圍繞課文重點,將筆墨放在選木雕、放棄買木雕、送木雕等內(nèi)容上。課文還準確而得體地運用了許多四字詞組,要注意讓學生積累并學會使用。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一是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國人民的友誼;二是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內(nèi)心活動;三是積累一些四字詞組,并學會恰當?shù)剡\用。這也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二、學情分析

到三年級的學生學情有如下特點:

1、學生已經(jīng)具有一定的獨立識字能力,教過的字能認會寫,但不注重識字方法的習得;還有一部分學生書寫習慣不好,主要表現(xiàn)在字跡欠工整,坐姿不規(guī)范。

2、大部分學生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但由于粵方言的干擾導致一部分學生發(fā)音欠準確,尤其是平翹舌音和前后鼻云母的字音分辨不清;

3、能用朗讀和默讀理解簡單的文段內(nèi)容,本文是一篇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內(nèi)心活動并讓孩子們領(lǐng)會非洲人民同中國人民的友誼,這離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和認知水平還是有一定的距離;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要想真正地從人物動作和語言中品味出非洲人民同中國人民的友誼是有難度。

教學中教師應做到以下兩點:

1.三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方法和技巧,可以引導他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和學習本課中較難的生字讓積累四字詞語。

2.由于感受國際友誼這樣的話題,這離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和認知水平還是有一定的距離,所以在教學時,老師應該充分做好課前的準備,搜集資料、圖片制作課件,有條件的話也可以讓學生上網(wǎng)查資料,從而更好地為上課服務,使學生感受到國際友情。課上,還要訓練學生的有感情的朗讀,從讀中感悟。

三、總體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能夠正確讀“游覽、名不虛傳、標準”等詞語。

2.積累并運用詞語,欣賞文章語言。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感受賣木雕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教學重、難點】:

讀懂課文內(nèi)容,明白少年為什么送木雕給“我”,感受他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學準備】:

制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四、重難點

教學重點:讀懂課文內(nèi)容,明白少年為什么送木雕給“我”,感受他美好心靈。

教學難點:通過人物的言行揣摩人物內(nèi)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五、設(shè)計思路

《賣木雕的少年》是一篇敘事文章,這篇課文是學生進行朗讀、積累、發(fā)展語言的很好教材,在設(shè)計這篇課文時我以課標精神為準繩,把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和對詞句的積累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點撥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過程,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

1.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興趣。在課程開始我出示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圖片讓學生欣賞,渲染氣氛,揭開課題,把學生的情感自然地帶入到課文的學習情境中,設(shè)想在學生處于躍躍欲試的狀態(tài)時,我讓學生讀課文思考主要內(nèi)容,充分調(diào)動氣他們學習的積極性,為下面的學習做好準備。

2.抓重點促表達。積累一些四字詞語并學會恰當?shù)倪\用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在教學琳瑯滿目、栩栩如生等詞語時,我把它們放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并且結(jié)合圖片讓學生理解,在此基礎(chǔ)上進行填空練習幫助學生積累詞匯。如栩栩如生這個詞我先讓學生看木雕圖片,讓后找出句子中的位置,說出這個詞是什么意思,最后在結(jié)合具體語言讓學生讀、體會、理解,并運用到說話中。

3.讀中悟情,合作學習?!墩Z文課程標準》中強調(diào)讓學生朗讀課文并感受閱讀的樂趣,所以在學習課文時我通過“這么美的木雕作者沒有買成我和少年的心情是怎樣的?”這一問題帶學生進入課文學習,讓他們產(chǎn)生求知欲,激起主動讀書的愿望。在教學我抓住面對這一份遺憾,少年是怎么做的呢?讓學生自讀劃出寫少年言行的句子,然后我讓學生選擇自讀、感情讀、齊讀等多種讀的方式,讓學生讀懂,并在讀中感悟,通過一讀再讀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體會非洲少年的美好心靈以及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4.抓擴展促寫話。三年級作文是作文的起步階段,語文教學中寫話訓練尤為重要,我創(chuàng)設(shè)了讓學生寫話活動,當學生情感達到__時,在他們抑制不住想表達時我拋出話題:“朋友作為朋友,你想對他們說點什么呢或做點什么呢?”請寫在童心留言板上,讓學生的情感得到宣泄,思維潛能和創(chuàng)造精神得到充分釋放和發(fā)揮。

總之,以讀為本,激發(fā)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感悟到中非人民的友好之情的同時,讓學生感受語言的特點和積累運用語言是我設(shè)計這篇課文的初衷。

六、課時安排以及每課時的教學目標

本課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能夠正確讀“游覽、名不虛傳、標準”等詞語。

2.積累一些四字成語并運用詞語,欣賞文章語言,學習1-6段。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遺憾、一模一樣”等詞語。

2.細讀描寫少年言行的詞句,感悟文理,并用朗讀表達自己的感受。

3.通過人物的言行揣摩人物內(nèi)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江蘇省三年級語文上冊人教版篇五

《剃頭大師》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認本課“剃、執(zhí)”等10個字,會寫“表?膽”等12個字,理解相應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我”給小沙剃頭的過程和感受。

過程與方法:

1、學生反復誦讀,通過品讀,抓住重點詞句,用多種方法來理解句子,體驗情感。

2、展開小組討論,分析總結(jié)“我”和老剃頭師傅剃頭的不同之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體會“我”給小沙剃頭的內(nèi)心感受。

重點難點

1、抓住重點詞句,用多種方法來理解句子,體驗情感。

2、分析總結(jié)“剃頭大師”指的是誰。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本課“剃、執(zhí)”等10個字,會寫“表、膽”等12個字,理解相應的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認識“我”給小沙剃頭的過程和感受。

【教具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出示理發(fā)圖片。

2、提問:同學們,你們喜歡理發(fā)嗎?今天,我們來見識一位“剃頭大師”,看看他是怎么給別人理發(fā)的。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板書:剃頭大師)。

3、質(zhì)疑課題,看到課文的題目,你想知道什么?

根據(jù)學生具體情況,預設(shè)以下幾種答案:

(1)為什么以“剃頭大師”為題目?

(2)“剃頭大師”剃出的頭很好看嗎?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師:同學們自由讀課文,并標段,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請教老師或同組同學,爭取把課文讀正確。

2、聽范讀課文的錄音,要求學生聽準字音。

3、試著讀課文。

(課件出示)展示閱讀要求和提示:

(1)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畫出文中不認識的字,借助漢語拼音品讀,并反復多讀幾遍,課文中讀不通的地方多讀幾遍,做到正確朗讀課文。

學生按照要求朗讀課文。

4、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在學生讀課文的過程中,(課件出示)

剃頭執(zhí)木尺否則罵人仇人習慣受刑厘米摸耳朵

指名讀這些詞語,注意讀準:翹舌音“受、仇、執(zhí)”,前鼻音“慣”。

5、學習生字。

(1)(課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課件:)

表膽鬼理奪罵仇差付倍雖件

自由讀,指名讀,師生糾正讀音:

注意讀準:平舌音“雖”,翹舌音“差、仇”,前鼻音“膽、件”。

(2)學生寫生字。

a、識記生字

你是如何識記這些字的?

(1)形聲字構(gòu)字規(guī)律識字:膽理罵仇倍

(2)熟字比較。如:麥一表兔一鬼奇一奪著一差

(3)組詞擴展:雖然一件文件付錢付出

b、鏈接前置性學習,反饋學生自主學習情況,小組內(nèi)評價書寫。

c、小組長匯報本組內(nèi)寫的錯別字或不規(guī)范的字。

d、依據(jù)小組長的匯報,重點對以下幾個字進行范寫指導。

“表”——上面的豎壓住豎中線,下面別漏掉一撇。

“鬼”——第六筆的撇從口中而出,第七筆是豎折彎勾,第八筆是撇折。

“雖”的第八筆是提。

e、學生針對易錯的生字再次練寫。

f、展示學生作品。

6、同桌互相聽讀課文,鞏固生字、新詞的認識。

三、再讀課文,理清順序。

1、輕聲朗讀課文,要讀準字音,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義。(用生字卡片檢查)(課件出示)

噩夢:做內(nèi)容恐怖的夢,并引起焦慮恐懼為主要表現(xiàn)的睡眠障礙。

監(jiān)督:察看并加以管理。

發(fā)誓:莊嚴地說出表示決心的話。

冤家:一般指仇人,或者死對頭的意思。

耿耿于懷:有心事的樣子。不能忘懷,牽縈于心。

時髦:新穎符合時勢潮流。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并思考每一段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課件出示)

第一部分(1自然段)表弟小沙膽小,什么都怕,尤其是怕剃頭。

第二部分(2~6自然段)老剃頭師傅給小沙剃頭的情況。

第三部分(7~18自然段)“我”給小沙剃頭的經(jīng)過。

(板書:小沙怕剃頭剃頭師傅給小沙剃頭過程“我”給小沙剃頭的經(jīng)過)

四、課堂小結(jié):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10個會認的字,會寫了12個字,了解了“我”給小沙剃頭的過程,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研究。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生反復誦讀,通過品讀,抓住重點詞句,用多種方法來理解句子,體驗情感。

2、展開小組討論,分析總結(jié)“我”和老剃頭師傅剃頭的不同之處。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1、指名朗讀生字、新詞。(課件出示)

剃頭執(zhí)木尺否則罵人仇人習慣受刑厘米

摸耳朵表弟膽小鬼理發(fā)眼神差付錢雙倍雖然一件

2、談話導入:

通過上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我”給小沙剃頭的事情,現(xiàn)在,我們繼續(xù)探究“我”是怎么當“剃頭大師”的。

二、朗讀課文,重點感悟

1、自由讀文,看看剃頭師傅和“我”給小沙剃頭的過程有什么不同?從文中找出來,和同學交流。

(1)剃頭師傅給小沙剃頭的過程:(課件出示)

“老師傅習慣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會咬住一綹頭發(fā)不放,讓小沙吃盡苦頭。這還不算,老師傅眼神差了點兒,總把碎頭發(fā)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癢得小沙哧哧笑……跟受刑一樣?!?/p>

老師傅剃頭,小沙的感受是?(跟受刑一樣。)為什么會這樣?

預設(shè):因為老師傅的老掉牙的推剪,會咬住一綹頭發(fā)不放,讓小沙吃盡苦頭。

預設(shè):老師傅眼神差了點兒,總把碎頭發(fā)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癢得小沙哧哧笑。(板書:害人精:小沙吃盡苦頭受刑一樣)

(2)“我”是怎樣給小沙剃頭的?(課件出示)

“我先把姑父的大睡衣給他圍上,再擺出剃頭師傅的架勢,嚓嚓兩剪刀,就剪下一堆頭發(fā)。”

“我覺得自己像個剃頭大師,剪刀所到之處,頭發(fā)紛紛飄落,真比那剃頭老師傅還熟練。這兒一剪刀,那兒一剪刀,……我這樣隨意亂剪,頭發(fā)長長短短,這兒翹起,那兒短的只剩下一厘米?!?/p>

“我剪掉幾根翹起的長發(fā),又把頭發(fā)修了修,可惜,越修越糟,一些頭發(fā)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頭皮。一眼望去,整個頭上坑坑洼洼,耳朵邊剪得小心,卻像層層梯田?!?/p>

2、“我”和剃頭師傅誰剃得好?

預設(shè):當然剃頭師傅剃得好,因為“姑父還要付雙倍的錢”。

預設(shè):而我剃完頭發(fā)之后,小沙“一照鏡子,大叫一聲,像見了鬼一樣。”

(板書:剃頭大師:熟練隨意亂剪見了鬼)

3、“剃頭大師”和“害人精”分別指誰?為什么這樣稱呼他們?

預設(shè):在小沙的嘴里,“害人精”是剃頭的師傅,因為小沙害怕理發(fā),他們給他理發(fā),弄疼他,讓他很不舒服。

預設(shè):“剃頭大師”是我對自己的稱呼,以為自己能理發(fā),特像“剃頭大師”的架勢。

4、其實誰才是真正的“剃頭大師”,誰才是個“害人精”?

(老剃頭師傅是“剃頭大師”,“我”不會亂剪才是“害人精”。)

三、總結(jié)全文,拓展延伸

1、自由讀文,讀出感情。

2、題目為什么用“剃頭大師”為題目?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預設(shè):這里有些自嘲的成分,嘲笑自己不懂裝懂,硬冒充“剃頭大師”,結(jié)果把小沙的頭發(fā)剪得不成樣子。

預設(shè):通過這件事,是在回憶童年的趣事,表達對童年的懷念。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2060790.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