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教案(優(yōu)秀五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6-06 15:32:06
小學二年級教案(優(yōu)秀五篇)
時間:2023-06-06 15:32:06     小編:zdfb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基本條件。寫教案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二年級教案篇一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祖國的偉大。

3、有熱愛祖國的感情,對三字經(jīng)這種語言形式感興趣。

學文中認識本課生字,掌握“夕、與”等字的寫法。

1、同學課前收集祖國各地風景圖片、少數(shù)民族資料,做詞語卡片。

2、多媒體課件。

2課時

第一課時

1、多媒體播放歌曲《大中國》

師說:是啊,誰不愛自身的祖國呢?祖國是我們的母親,我們是祖國的小朋友,我們都愛偉大的祖國。今天,我們就要學習一篇描寫祖國山河的三字歌。

2、板書課題,齊讀。

1、同學自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圈出來,對照下面的拼音讀一讀,還可以問問同桌,注意把字音對準。

2、卡片檢查生字的字音,正音。

4、合作學習,識記生字。(出示生字)這些生字里面有沒有你已經(jīng)會認的字?還沒學呢,你是怎么認識的?(同學介紹課外識字方法、途徑。)

6、多媒體,讀去拼音的詞。

7、讀通課文。生先自由練讀,在四人合作讀并正音。

8、質(zhì)疑:課文我們讀通了,你有什么不懂得問題嗎?

1、師說:我們中國在古代又稱神州、華夏,我們的祖國山河壯麗,風景如畫。想去看看嗎?(多媒體)

2、你看到了什么?你到過哪里?

3、邊看多媒體邊介紹有關(guān)黃河、長江、長城、珠峰的知識。指導朗讀第一、二句。

4、看多媒體介紹臺灣。

在我國東南部有一座寶島―臺灣島。它雖然遠離大陸,但與我們大陸卻是一家的。它自古以來就是我國不可分割的神圣領(lǐng)土,但由于歷史原因,臺灣至今還沒回到祖國的懷抱。指導朗讀第三句。

5、多媒體展示全國各族人民奮發(fā)向上的精神面貌,指導朗讀第四句。

6、師生交叉朗讀全文。

神州大地,山川壯麗;

黃河長江,奔涌不息;

寶島臺灣,隔海相望;

中華民族,奮發(fā)圖強。

1、多媒體出示:夕、與。(點名讀)

2、觀察:這兩個字都是我們學過的熟字的一局部,是哪兩個?

同學討論說出“夕、與”的重點筆畫。

3、教師范寫,同學臨寫。

第二課時

1、抽讀生字卡(去拼音個別讀,男女生讀,分組讀,齊讀)

2、認讀詞語

師說:同學們可真棒!下面我們來做個“讀詞語登山峰”的游戲。(出示多媒體)

只有又對又快的把這些詞語全部讀對,才干勝利的登上珠穆朗瑪峰。

同學自由練讀、開火車讀詞

3、有感情齊讀課文

師說:是啊,我們偉大的祖國山河壯美,不只有珠峰,還有黃山、黃河、長江等許多秀麗的景色,讓我們一起再來看看吧!同學們要邊看邊想課文。(放多媒體)

我們的祖國美嗎?(美)那我們一起美美的把課文讀一讀吧!

1、小組內(nèi)展示各自收集的祖國山川名勝圖片、資料,并當小老師帶讀自身做的詞語卡。

2、評選出“祖國山河錦繡圖”投影展示圖片和詞語,并作介紹。

3、多媒體出示香港、澳門、臺灣的圖片讓同學了解,滲透課外識字。

4、師說:我們的祖國山河錦繡,文化悠久,是誰將我們的祖國變得這樣繁榮興盛?(56個民族人民的一起發(fā)明)

5、問:你了解那個民族?說說看

6、多媒體出示有代表性的民族服飾和相關(guān)詞語。看看圖,認認字,讀讀詞。

1、多媒體出示:川、州、臺、爭、民、族

生觀察分析,同位間互相讀讀、記記生字,說說怎樣把字寫好。

2、指名說,相機組詞。

3、師重點指導“民、族”

4、同學練習書寫。

1、問:同學們都是祖國的小朋友,我們能為祖國做些什么呢?

小學二年級教案篇二

1、學會8個生字,會認8個字。

2、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背誦《江上漁者》這首詩。

3、通過學習課文和誦讀古詩,了解漁民勞動的艱辛,從而懂得珍惜勞動果實。

4、通過學習課文,了解詩人創(chuàng)作古詩的經(jīng)歷。發(fā)現(xiàn)詩是因景生情、因事有感而創(chuàng)作的,也能通過故事更好地理解詩意。

通過學習課文和反復誦讀文中古詩,讓學生在感受古代詩詞的意境美、韻律美、情感美、哲理美的同時,也能了解詩人范仲淹創(chuàng)作古詩《江上漁者》的經(jīng)歷,體會詩人同情勞動人民的情感,受到熱愛勞動人民的教育。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初讀課文,游戲識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

2、全班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讀生字詞和會認字詞。

2、同座互相認讀課后生字,檢查字音是否讀準。

3、全班認讀生字。

4、指名讀課文,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三、學寫生字

1、出示生字寶寶,認讀生字。

2、說說你覺得哪個字最難寫?你想提醒同學們注意什么?

3、教師范寫。

4、學生描紅。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背誦《江上漁者》這首詩。

2、通過學習課文和誦讀古詩,了解漁民勞動的艱辛,從而懂得珍惜勞動果實。

3、通過學習課文,了解詩人創(chuàng)作古詩的經(jīng)歷。發(fā)現(xiàn)詩是因景生情、因事有感而創(chuàng)作的,也能通過故事更好地理解詩意。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認識了生字,還知道鱸魚味道鮮美,很多人都愛吃,但是古時候的漁民只能在江河里才能捕撈到。

2、今天我們將跟隨著大詩人――范仲淹,繼續(xù)了解“江上漁者”的勞動艱辛,一起感受這首詩創(chuàng)作的過程。

3、齊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二、自主體驗,感悟詩文

1、指名讀第1自然段。

(引導學生通過讀課文,勾畫有關(guān)句子。)

2、請大家把自己找到的句子讀一讀。(指名學生讀出自己勾畫的句子:酒樓里坐滿了南來北往的客人,他們不住地稱贊鱸魚肉嫩味鮮。)

他聽到了什么?(指名學生根據(jù)課文描寫回答)

4、指導讀“酒樓里坐滿了南來北往的客人,他們不住地稱贊鱸魚肉嫩味鮮”這一句。想象酒樓里品嘗鱸魚的客人在稱贊鱸魚時會說些什么?(可以鼓勵學生朗讀或表演,體會“坐滿”“不住地稱贊”等詞語。)

5、剛才大家讀的這句話,老師數(shù)了數(shù),有26個字,但你們瞧,作者范仲淹卻只用了一句很簡單的句子就描繪出當時的情景。(出示詩句: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誰想讀?(引導學生讀這句詩)

6、你們覺得這句寫得怎么樣呢?到底好在哪里?

(1)學生討論,教師指名回答。

(2)你從詩中讀懂什么了?(學生邊回答.教師邊指導學生說說客人從哪里來?到哪里去?體會“南來北往”這個詞,從而理解“往來人”的意思。)

7、鱸魚是非常好吃的,這些客人大老遠地來吃鱸魚,還“不住地”稱贊鱸魚的味道鮮美。這時,范仲淹站起身來.向江面望去。他看見了什么?(指名學生讀課文這一句.相機運用評價和合作指導讀出捕魚危險的情景。)

8、江面上風浪這么大,如果不小心就有可能出危險。引導學生說出可能造成船毀人亡的后果,引導他們體會漁民的艱辛和危險。

9、可是這些人只知道鱸魚的味道鮮美,卻不知道捕魚的辛苦和危險。

10、請大家再讀讀課文,你從哪兒知道捕魚的艱辛和危險,把描寫的句子好好讀讀。

11、指名學生反饋?!爸灰娊嫔喜龥坝?,一只漁船像一片樹葉,隨著風浪起伏。它一會兒被卷上浪尖,一會兒又被打入浪谷?!弊x得好,(出示課件:波濤洶涌的江面上,像樹葉一樣柔弱的小船被浪推著搖晃的情景)想想看,一片樹葉在波濤洶涌的江水中哪里還看得見,誰知道會被江水沖到什么地方去。

12、再請學生讀這一句:

說說為什么要這樣讀?評價學生:在江上捕魚真危險啊,老師聽出你很同情那些漁民。還可以由同學來評價他讀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可以給小伙伴提意見。

13、出示詩句: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鼓勵學生自讀自悟)

(2)分四人小組充分地談自己的觀感,然后全班反饋。

14、教學至此,高潮出現(xiàn)。

這時,教師在哀婉的民樂聲中用深沉而緩慢的語調(diào)小結(jié),把學生的思緒引到更深更遠:在茫茫的江面上,漁民隨時會遭強風暴雨的襲擊;江面上波浪起伏、波濤洶涌,一葉小舟行駛危險.隨時都會有翻沉的危險,可這些漁民為了生活,不得不在風浪中捕魚……這不由地又讓老師想到一首我們學過的寫農(nóng)民種地艱辛的詩――《鋤禾》,老師誦讀《鋤禾》,學生受到感染也會跟讀。

15、你們都是很有同情心的好孩子。大詩人范仲淹看到這樣的情景也和你們一樣,對漁民產(chǎn)生了同情,于是他就寫下了這首《江上漁者》。來,讓我們再來讀讀這首詩,把你的感受都讀出來吧。

16、師生一起滿懷情感誦讀全詩。

三、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大家的課文讀得這么有情感,字也一定寫得很美,讓我們一起來寫字吧。

2、出示要求會寫的田字格中的8個字:用學過的記字方法,自己試著記一記。

3、把自己不會寫的字在小組提出來.如果都會記就交流一下記字方法,用自己的好方法幫助不會的同學。教師巡視指導.及時評價好的識字方法,如:比較識字(酒一漁、宋一客);自編兒歌;字形想象等。

4、教師挑選幾個重點字在全班交流。

5、教師范寫要注意的關(guān)鍵字。

6、播放舒緩的音樂:學生練習寫字。并提醒學生注意關(guān)鍵筆畫的寫法。如:“酒”:左窄右寬,右邊的“酉”壓著豎中線寫。“站”:左邊的“立”橫變提?!熬保褐虚g一橫要出頭等。

四、拓展學習,開拓眼界

1、這一課的字,大家寫得很好,讓我們再一次回顧詩人寫作這首詩時的經(jīng)歷吧,再讀課文。

2、范仲淹寫的這首詩和我們學的其他許多文章一樣,不僅文字優(yōu)美,而且很有思想。其實我們班也有很多小作家,只要你們注意積累好詞好句,學會像范仲淹那樣注意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加入自己的情感和體驗,你也能寫出好的文學作品。

3、出示課件:

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教師簡要介紹:他的散文《岳陽樓記》也是一篇描寫優(yōu)美的美文,令人百讀不厭,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找來讀讀。

板書設(shè)計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吃魚者) (鮮美)

漁民生活

苦難艱辛

江中: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打魚人)

小學二年級教案篇三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和詞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規(guī)范書寫。

2、認識“耀、莊、稼、射”這4個生字。

3、觀察畫面,看清圖意,使學生初步了解初冬季節(jié)自然界的一些景物特點,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4、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和詞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規(guī)范書寫。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1、指導學生學會難字:初、茫、塔、厚

2、觀察畫面,看清圖意,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1、請學生聽歌曲《四季歌》,邊聽邊記憶:歌中介紹了哪幾個季節(jié)?

2、教師出示畫面:春夏秋冬,讓學生進行初步觀察,說說季節(jié)的特點?

3、揭示學習內(nèi)容:今天老師就要和大家共同欣賞初冬的景色,板書課題《初冬》。全班齊讀課題。

1、讓學生自己讀課文,邊讀邊標出生字,畫新詞。借助漢語拼音讀一讀。

2、同桌之間開展相互間的學習:

1)打開課后的生字表,分別讀一讀,如果讀得不正確,進行糾正,還可以借助工具書查一查,讀準字音。

2)兩個人讀一讀畫的新詞,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詞意,利用工具書查一查,看看解釋。

3)學習完畢,同桌相互評議學習情況

3、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讀一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2)在讀生字的過程中,對讀得不準確的地方及時提醒。(最好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培養(yǎng)聽的能力)

3)看投影,讀詞語:

初冬田野莊稼耀眼

光芒柿子模糊 白茫茫

先讓學生自己練習讀,再指名讀:

4)結(jié)合學生遇到的難字說一說記憶字形的方法。(教師板書)

厚:先寫“廠”字頭,再寫里面的兩部分,里面是“日”不是“白”字,最下面是“子”。要寫緊湊。

塔:左右結(jié)構(gòu),部首是“土”字旁,右邊是“草字頭”與一個“合”,注意與“答”的區(qū)分。

茫、芒:這兩字的相同點是:兩字都是上下結(jié)構(gòu)的字,讀音相同;不同點:“茫”比“芒”多一個三點水旁。注意“亡”字的筆順:點,橫,豎折。

初:左右結(jié)構(gòu),左邊是衣字旁,右邊是個“刀”。

淡: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左邊是三點水旁,右邊是兩個“火”字在一起,“淡”的反義詞是“濃”。

動手書空寫一寫。(教師讓學生進行板演,易錯的地方用彩色筆標出來,提醒其他同學注意)

5)理解詞意:(結(jié)合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理解,讓學生先說一說意思,相互補充,利用工具書查一查)

1、讓學生自己練習讀課文,要做到正確和流利。

2、同桌之間進行互查。

3、與小組成員一起看插圖,說說畫面的意思,理解課文內(nèi)容,而后練習讀書。

4、教師檢查學生讀書情況:

(1)指名讀書,大家進行評價。

(2)讀完課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請大家自由地談一談

1、指導學生進行書寫:

1)讓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寫。

2)教師讓學生進行板演,進行評價。

讀一讀生字能把生字和音節(jié)用線連起來。

1、抄寫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提出不懂的問題。

小學二年級教案篇四

本課的教學從物體的前后左右等不同位置觀察物體,讓學生初步掌握觀察物體的方法。教材共安排了兩道例題,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和物體入手,有層次的安排觀察活動。第一道例題首先提供了兩張同一間教室的,引導學生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判斷哪一張照片是在教室前面拍攝的,哪一張照片是在教室后面拍攝的,從中體會觀察者的位置不同,所看到的場景是不同的。第二道例題讓學生從前、后、左、右四個方位觀察帶尾巴的玩具猴,并提供4張圖片,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觀察和圖片特點判斷觀察者的位置?!跋胂胱鲎觥币还舶才帕?題,分別讓學生比一比,連一連,說一說,進一步積累觀察物體的經(jīng)驗。

1.知識:使學生通過實際的觀察和比較,初步體會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一樣的,能辨認從某個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或能根據(jù)看到的形狀正確判斷觀察者的位置。

2.能力:通過學生的小組實踐活動,使學生在觀察物體的過程中豐富對現(xiàn)實空間及圖形的認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過程和方法:通過觀察、比較、辨認、想象等活動,使學生能夠運用“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的觀察方法”辨認物體,體驗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獲得不同觀察結(jié)果的過程,發(fā)展直觀思想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4.感和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感受局部與整體的關(guān)系,滲透全面觀察事物的辯證思想,從而激起學生觀察物體的興趣和熱情,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情感。

初步體會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物體形狀可能是不同的,初步體會局部與整體的關(guān)系。

辨認從不同側(cè)面觀察到的物體形狀,及會根據(jù)看到的形狀正確判斷觀察者的位置。

1.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拍照嗎?老師這兒有兩張照片,你知道拍的是

2.引導揭題:生活中,觀察一個物體的位置不同,得出的圖片往往也是不同的。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觀察物體》。(板書課題)

1.教學例一

談話:你們知道這是在哪拍的嗎?(繼續(xù)播放2張照片,讓學生進行辨認,仔細看看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啟發(fā):拍的是同一間教室,為什么照片會不一樣呢?

得出結(jié)論:同一個教室,站在不同的位置,拍到的照片是不一樣的。

2.小組合作,探索例二

指導觀察,出示例題圖介紹“小猴”

談話:你能分別說一說“小紅、小玉、小芳、小云”各拍到了“小猴” 的

哪一面嗎?(小組討論)

引導:在小組內(nèi)把準備好的玩具擺在桌子中間,4位同學下位相互觀察。

談話交流:有哪個小組愿意上來把你們探究的結(jié)果展示給大家看?讓學生邊示范邊講解。(任選一組)

3.教師引領(lǐng),全班總結(jié)

老師引導并糾正示范:先觀察小猴的前面,從前面平視小猴看,看到的是小猴的前面;接著觀察小猴的后面,從后面平視小猴看,看到的是小猴的后面;再觀察小猴的左邊,(轉(zhuǎn)到小猴的左邊),看到的是小猴的左耳朵和左胳臂。最后觀察小猴的右邊,(轉(zhuǎn)到小猴的右邊),看到的是小猴的右耳朵和右胳臂。(強調(diào)觀察時一定不要高于小猴的高度)

談話:同學們,你們看清了老師是如何觀察的了嗎?下面請每組的四個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上觀察小猴,并找到自己看到的小猴圖片。(小組活動,教師巡視,注意糾正不規(guī)范的觀察姿勢。)

4.啟發(fā)比較:找出小猴左側(cè)面和右側(cè)面的兩張圖片,區(qū)別并判斷是哪個小朋友看到的。說一說你的想法。

5.小結(jié):把自己當做小猴,看到小猴的右耳朵和右胳臂時,是從小猴的右面看到的;看到小猴的左耳朵和左胳臂時,是從小猴的左面看到的。

6.引導:請再小組內(nèi)相互的走動觀察。說一說你又看到了什么?(換位觀察)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談話:哪一張照片是在學校外面帕的,哪一張是在學校里面拍的?讓學生談?wù)勛约旱南敕ǎ灰プ×宋矬w的特點就應(yīng)該給予肯定。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提出要求:根據(jù)圖中3個小朋友的觀察位置,把每個小朋友與他們看到的汽車形狀連一連。

3.做“想想做做”第3題

要求:請小組長拿出茶壺放在桌上,進行觀察。先說說自己看到的茶壺是什么樣子,再指出自己看到的是哪一幅圖。

引導:你能說出其他三人看到的各是哪幅圖?(著重引導學生根據(jù)壺嘴和壺把的朝向判斷茶壺的左視圖和右視圖)

小學二年級教案篇五

依據(jù)《體育與健康課程規(guī)范》,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同學的發(fā)展為本。為了推動全國億萬同學陽光體育活動的深入開展,豐富學校的大課間體育活動形式和內(nèi)容,為廣大同學提供科學的鍛煉手段,今年推出了第三套廣播體操,這套操具有鮮明的教育性、健身性、科學性、藝術(shù)性。為了更快更好的在我校全面推廣和深入開展,這節(jié)課我選用了教學廣播操為主教材,然后輔以“春種秋收”為補充教材,以游戲的形式發(fā)展同學的奔跑能力和靈敏素質(zhì),并在有趣的游戲氛圍中潛移默化滲透思想教育,讓他們學會顧惜糧食,體會農(nóng)民伯伯的辛苦。

二年級的小朋友自我控制和約束能力較差,但只要是讓他們感興趣的活動(游戲),他們就樂意去做,樂意去學,去鍛煉。只有讓小朋友在“玩中學,學中玩”才干符合他們的年齡特征和接受能力。

1、運動參與目標:

使同學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并大膽向同學展示自身的動作。相信我能行,告別我不行。

2、運動技能目標:

使同學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和游戲規(guī)則,發(fā)展同學的身體協(xié)調(diào)性,靈敏性和快速奔跑的能力。

3、身體健康目標:

通過做操進一步開展“陽光體育”活動,樹立終身鍛煉的好習慣。從而有效提高同學身體素質(zhì),促進身體的正常發(fā)育。

4、心理健康目標:

在學習中充沛展現(xiàn)自我,增強自信心,得到勝利的喜悅。

5、社會適應(yīng)目標:

培養(yǎng)良好的團結(jié)協(xié)作精神。不怕苦,不怕累,熱愛勞動和勞動人民。

重點:會正確地模仿動作,舒展大方,節(jié)奏感明顯。

難點: 能熟練自如地按口令做出相應(yīng)的動作。

教法:這節(jié)課我主要采用了形象直觀性原則,因材施教原則,循序漸進原則和鞏固提高原則。

學法:因為小同學的注意力容易分解,集中時間短,易接受外界干擾等特點,課中采用“講解示范法、直觀法、練習法、游戲競賽法”充沛調(diào)動同學積極主動性。

1、準備局部:同學成四列橫隊站立,師生問好,教師檢查服飾,宣布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nèi)容,然后由反義詞很自然地引到反口令小游戲做熱身運動和做模仿操。目的是使人體能夠有準備地從相對恬靜狀態(tài)逐步過渡到運動狀態(tài),提高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同時為后面的鏡面示范奠下基礎(chǔ)。

2、基本局部:

b、你們喜歡這連綿不時的春雨嗎?(不喜歡)可“春雨貴如油”是怎么得來的?誰會喜歡它呢? 讓人不得不想到農(nóng)民伯伯是喜歡這場和時雨的,他們在忙著春種呢!由此而導出“春種秋收”這個游戲。給大家介紹了游戲規(guī)則和游戲方法后,各組小農(nóng)民開始躍躍欲試。第一人持木塊跑向本隊目的地播種,把木塊放在指定的盆內(nèi)徒手返回與 第二人擊掌,第二人迅速跑向目的地收回勞動效果,撿回木塊交給第三人……以此類催,以先跑完的隊為勝。對獲勝隊獎給勞動的果實,讓他們體驗到豐收的喜悅。在教學中,我適當?shù)膮⑴c各組的練習,加深了師生的感情,融洽師生關(guān)系,使同學在輕松愉快中學習。通過游戲競賽的形式培養(yǎng)同學良好的團結(jié)合作能力。

3、結(jié)束局部: 同學與老師跳起輕松愉快、優(yōu)美歡快的集體舞《找朋友》進行放松活動, 同學在輕松愉快的情緒中結(jié)束本課。 從而達到恢復同學生理和心理狀態(tài)的目的,同時滲透美育,陶冶情操。

總之,整個教學過程體現(xiàn)了以教師為主導,以同學為主體的原則,使同學學得活潑,學得主動,學得積極,學得愉快,身體素質(zhì)得到了提高。最終在五個學習領(lǐng)域中完成水平一的教學目標,使每位同學在本節(jié)課中都有不同的收獲和進步。

木塊四個 小盆四個獎品若干個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2059887.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