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活動計劃表 活動計劃書應該四篇(優(yōu)質)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3-31 15:57:48
2023年活動計劃表 活動計劃書應該四篇(優(yōu)質)
時間:2023-03-31 15:57:48     小編:zdfb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前方等待著我們的是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是時候開始寫計劃了。優(yōu)秀的計劃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個人今后的計劃范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活動計劃表 活動計劃書應該篇一

翻繩能翻出數(shù)千種圖案,有些很常見,如雙十字、花手絹、面條、牛槽、酒盅、魚網(wǎng)、花瓶、小魚、香皂盒、橋、喇叭、秋千、剪刀;也有很多十分復雜的,如降落傘、飛機、小汽車、烏龜、蚊子、麻花、拉鋸、松緊帶、媳婦開門等不同形狀的造型。

一根短短的且普通的小繩,由于想像的方式不同,手指翻動的方法也就不一樣,能呈現(xiàn)給我們面前千姿百態(tài)、形象各異的形狀來,真可謂妙趣橫生,其樂無窮,這正是翻繩游戲的智慧和魅力之所在。 如果你不相信在一根小細繩上能夠發(fā)生什么奇跡的話,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孫悟空有七十二般變化,而這一根看似普普通通的小繩,卻有著千萬種變化,不能不說這是一種神奇。翻起它,輕巧、文明、益智,這就是小時我們玩得翻花繩游戲。

1、鍛煉孩子們手指的靈活性,發(fā)展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力和注意力。

2、它能培養(yǎng)孩子們按步驟有順序地認真做事的良好習慣。

3、由于翻花繩的可塑性極強,可以說是千變萬化。所以通過翻花繩可以發(fā)展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翻花繩”是一種“手指游戲”,首先在活動開展前,先和孩子們一起學習各個手指的名稱,如:大拇哥、二拇弟、中鼓樓、四兄弟、小妞妞等,同時一起練習鉆繩的方法,如:大拇哥從上面鉆進去、小妞妞跳出來、手指從里繞、手指往外繞等,為后面的學習活動打好基礎。為了活動的開展,我們首先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每次在學習了一種新的玩法時,都會以“校訊通”的形式,把玩法發(fā)給家長,對那些接受能力差點的孩子就可以回家和家長一起練習。

此項活動需要每名幼兒準備好一根繩,為了孩子的安全,在繩子不使用的時候我們會嚴格要求孩子把繩藏到衣服里面,以防孩子拉、拽,存有安全隱患?;顒拥拈_展時間在每周周二或周四的下午及孩子用餐后、活動后等自由時間,等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隨時繩子進行游戲。

活動起初,由于孩子的經(jīng)驗不足,首先進行單手翻繩,要求幼兒左手撐繩,右手游戲,先進行簡單的3、4步可以完成的作品,然后根據(jù)孩子的經(jīng)驗再加大難度,如:五角星、降落傘、蜻蜓、小魔術、松緊帶等。

翻繩能有效地訓練兒童手指的靈活性、激發(fā)兒童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它可鍛煉玩者的耐心和敏捷性,能在娛樂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方式;它有助于提高幼兒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有益于增強幼兒的活動興趣、自信心和自制力。有專家說翻花繩的目的就是盡量順利完成整套動作,熟能生巧,經(jīng)常翻,不但翻出的造型優(yōu)雅美觀,而且還可能創(chuàng)造前所未有的、屬于自己的造型。

活動計劃表 活動計劃書應該篇二

為了落實校園文化建設,創(chuàng)建特色學校,全面提高學生的誦讀、寫作水平,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審美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我們將以“營造大家共同讀書,交流習作的氛圍”為思想主線,繼續(xù)致力于把文學社辦成真正培養(yǎng)同學們能力的社團。本學期,我們文學社將繼續(xù)加強社團成員的自主化管理,爭取在扎實做好文學社的基礎工作的同時,能有意識做好對外宣傳,使之成為我校社團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我校誦讀、作文教學研究一個閃光點,成為同學們的文學素養(yǎng)提高的一個舞臺。

每周二、四下午大課間社團活動時間

全體社員

在指導老師的幫助下,進行“欣賞名篇”“詩詞誦讀”“實習作文” “游覽名勝”“實地采風”等活動。

1、制訂文學社章程;各機構職責的明確,并指導其有效地組織開展活動。

2、充分挖掘社員的誦讀、寫作潛能,開展多樣性的文學及社會活動,讀寫結合,生活與習作結合,拓展他們的第二課堂,豐富他們的課外生活,營造校園文學氣氛。

3、在有關老師的指導下,定期開展活動,激發(fā)學生的誦讀、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讓學生真正感受快樂學習,快樂作文,快樂做人,快樂生活。

4、加強文學社的對外宣傳工作,鼓勵社員及時為“學校網(wǎng)站”提供高質量的稿件,擴大新荷文學社知名度。

5、加大投稿力度,定期向著名報刊投稿,本學期學生習作在市級以上報刊上發(fā)表的篇數(shù)上一個臺階。

6、組織好本校學生參加各級作文大賽。

1、每次活動由活動指導老師安排活動,由社長負責考勤登記。

2、社員按要求按時完成作品。

3、指導老師與社員共同將作品評出等級,由社長做相應登記。

4、期末評出“文學社優(yōu)秀社員”。

活動計劃表 活動計劃書應該篇三

一直以來,學校以創(chuàng)建書香校園為目標,學生通過大量的閱讀,擴大了知識面,學校也初步形成了書香氛圍,但書香校園的創(chuàng)建,少不了創(chuàng)作活動的參與。我校文學社的成立為書香校園的創(chuàng)建填補了空白、增添了活力。也為成員們的語文學習施了一針催化劑,它的輻射作用也會影響到每一位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與理解,提高閱讀和寫作水平,促進全校學生文學素養(yǎng)和個性特色的發(fā)展。

1、拓寬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在文學社實踐活動中提高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社員留心觀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

2、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交流、表達能力和文學鑒賞能力,進一步發(fā)揮學生特長,培育文學新苗。

3、深化素質教育,通過文學社開展的閱讀交流、參觀采訪、投稿發(fā)表作品等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同時讓學生體驗合作與成功的喜悅。

1、建立健全的文學社管理章程。聘請校長和社會賢達擔任文學社顧問。聘請學校優(yōu)秀語文教師擔任培訓導師。

2、加強學習培訓,提高社員的綜合素質。如:如何進行采訪報道、如何搜集整理素材,包括指導社員學會一些常用的應用文及詩歌等一些文體的寫作。

3、爭取在學校支持下,通過文學社顧問及其他熱心教育人士的幫助,落實好文學社外出采風、專題講座、習作研討、編輯社刊等各項活動按計劃有序進行。

顧問:鄭國梁 鄭培云 黃華

《福清時報》編輯

校紅領巾電視臺臺長:林明娟

總負責:高玉華

4——6年級負責人及輔導老師:高玉華 俞愛娟 林雪玲

各年級社員:25—30名

1、開展讀書活動,帶領學生閱讀經(jīng)典文學作品,學會做讀書筆記,寫讀后感。并交流觀點,展開探討,形成“求同存異”的學術風氣。

2、請校內外專家學者開展系列講座,拓寬視野,增長見識。(利用網(wǎng)絡讓學生觀看一系列的文學講座)

3、在全校范圍內以社團的名義開展寫作、辯論、詩歌朗誦等比賽,陶冶參與者情操,鍛煉參與者能力,豐富校園文化生活。

4、圍繞寫作開展一些活動,例如游戲、參觀等。文學社的社員的習作盡量和平時的周記、日記結合起來,力求不給他們增加額外的負擔。

5、在學校開展活動的時候,以小記者的身份進行采訪,試著撰寫新聞報道。

6、向學校紅領巾廣播站發(fā)表自己的優(yōu)秀作品,并積極參與本社的各項討論。

7、鼓勵學生勇于競爭,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的寫作競賽,并積極投稿。

8、學期結束,對不能履行文學社紀律要求或不能完成各項工作的社員予以勸退。

四年級:每周二早活動

五年級:每周三早活動

六年級:每周四早活動

二月份

籌劃成立文學社

三月份

1、文學社啟動儀式

2、帶領學生閱讀經(jīng)典文學作品,學會做讀書筆記。

3、交流閱讀作品后的體會,嘗試寫作指導投稿。

4、開辦校園文學社博客,指導學生上傳作品。

四月份

1、學習寫讀后感、詩歌等一些文體的寫作技巧的培訓。

2、開展“紅領巾采寫校園新聞”活動,教師指導新聞的采寫的`方法,向校校紅領巾電視臺投稿。(林明娟)

五月份

1、采訪稿及一些應用文的寫作指導。

2、交流佳作,進行作文的賞析、點評指導。

3、舉辦一場作文講座,聘請顧問主講。

六月份

1、評選優(yōu)秀讀書筆記

2、匯編習作為“評優(yōu)”。按文學社制定要求評選先進,主要從網(wǎng)上、傳媒、校廣播站發(fā)表數(shù)量為依據(jù),把半期成員優(yōu)秀習作匯編成輯。

活動計劃表 活動計劃書應該篇四

本著“人人參與,個個主角”的精神,校領導把全體語文教師分為低段和高段兩個語文教研活動組,旨在讓更多的教師能在教研活動中得到鍛煉。我們低段語文教研組秉承一貫的嚴謹務實的作風,堅持以課堂為主陣地,發(fā)揚合作鉆研的精神,注重課余的學習交流,以提升教師的全面素養(yǎng),提高教學質量。

這學期,本教研活動組在學校領導的指示下,在各位老師的建議下,推出以下幾個工作要點:

為解決教學中存在的疑難或困惑,為教師教學帶來實在的幫助,我們特安排學期初來質疑問難。每個教師負責一個問題,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注重思考、積累和整理。在學期中期安排教師解惑答疑,即針對學期初提出的問題,進行交流。

實際教學中,我們語文教師還兼任其他學科的教學。因此,校領導安排我們推出非語文學科教研活動課。我們特推出《品德和生活》與《地方課程》兩堂課,展示非語文學科的課堂教學,給同行的任課老師一個示范或研討的機會。

讀書是教師的“生命營養(yǎng)”來源。為了讓教師能讀到更多更好的書,我們規(guī)定每周教研活動討論之前,由一位教師向大家推薦一本好書。一學期每位教師盡可能輪流到一次,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督促教師注重學習。

課堂觀摩課,始終是教研活動的主陣地。這一學期,我們依然以大部分的時間來安排課堂觀摩研討課,一二三年級盡量爭取每年級開出兩堂課,包含有識字、閱讀和習作等內容。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2048733.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