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總結(jié)都是我們進步的機會,我們要善于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不斷提高自己。要寫一篇好的總結(jié),首先要對所總結(jié)的內(nèi)容有全面而準確的了解??纯匆韵驴偨Y(jié)的參考案例,或許能給你提供一些寫作思路。
教師的誠信故事篇一
一次,媽媽給小慶齡講了“自食其言”的故事:春秋戰(zhàn)國時,魯哀公的身邊有一個重臣叫孟武伯,他有一個最大的毛病,就是說話不算數(shù)。所以,魯哀公對他很不滿。一天,哀公舉行宴會招待群臣,孟武伯和哀公的寵臣鄭重也參加這次宴會。孟武伯向來不喜歡鄭重,在宴會上借機出鄭重的洋相,便問道:“鄭先生怎麼長得越來越胖了?”哀公聽到后,便插嘴道:“一個人常常吃掉自我的諾言,當然會長肥呀!”在座的大臣一聽就明白哀公并不是批評鄭重,是在暗中指責孟武伯說話不算數(shù)。
媽媽的故事是教育她說話要算數(shù),要謹守諾言。對此小慶齡銘記心間。
一個星期天,宋耀如準備帶著全家去朋友家作客,孩子們大都穿好了禮服就要出發(fā)了,僅有宋慶齡仍在鋼琴前彈奏著那動聽的旋律。
母親喊道:“孩子們快走吧,伯伯正等著我們呢!”
聽到媽媽的喊聲,宋慶齡立即合上琴蓋,跑出房間,拉著媽媽的手就走,剛邁出大門,突然又停住了腳步。
“怎麼呀?”一旁的宋耀如看到慶齡停住了腳步,不解地問道。
“今日我不能去伯伯家了!”慶齡有些著急地說。
“為什麼不能去,孩子?”倪桂芝望著女兒說。
“媽媽,爸爸,我昨日答應(yīng)小珍,今日她來我家,我教她疊花?!睉c齡說。
“我原以為有什麼十分重要的事情呢?這好辦,以后再教她吧!”父親說完,便拉著慶齡的手就走。
“不行!不行!小珍來了會撲空的,那多不好呀!”慶齡邊說邊把手從父親的大手里抽回來。
“那也不要緊呀!回來后你就到小珍家去解釋一下,并表示歉意。明天再教她疊花不也能夠嗎?”媽媽說。
“不!媽媽,您不是常說要信守諾言,我答應(yīng)了別人的事,怎麼能夠隨意改變呢?”宋慶齡不停地搖著頭說。
“我明白了,我們的羅莎蒙黛是一個守信用的孩子,不能自食其言是嗎?”媽媽望著慶齡笑了笑,之后說:“好吧,那就讓我們的羅莎蒙黛留下吧!”
宋耀如夫婦放心不下家中的小慶齡,在客人家吃過中午飯,就提前匆匆地回到家中。一進門,宋耀如高聲喊道:“親愛的羅莎蒙黛,你的朋友小珍呢?”
宋慶齡回答說:“小珍沒有來,可能是她臨時有什麼急事吧!”
“沒有來,那我的小羅莎蒙黛一個人在家該多寂寞呀!”倪桂芝心疼地對女兒說。
“不,小珍沒有來,家中雖然僅有我一個人,可是我仍然很快活,因為我信守了諾言?!彼螒c齡辯解道。
聽了小慶齡的話,宋耀如夫婦滿意地點了點頭。
教師的誠信故事篇二
誠信乃是一個人的品德素質(zhì)的體現(xiàn)。我們中華民族是個禮儀,我們要誠實守信,老老實實做人。誠信是一種美德,是一種源源不斷的財富。誠信是一種寄托,是現(xiàn)代文明的財富。生活需要誠信,集體需要誠信,國家社會也需要誠信。只要我們與人交往時有誠信之心,我們就一定可以得到對方真誠的回報。
可有些商家給豬肉注水,用福爾馬林泡海鮮;屢見不鮮的假煙假酒,劣質(zhì)奶粉,摧殘了多少鮮活的生命!面對那些層出不窮的騙子,防不勝防的騙術(shù),以假亂真的產(chǎn)品,在善良人們無助的背后,隱藏的,是對整個社會誠信體系的嚴重沖擊!
也許我們只是路旁的一株小草,無法如鮮花般迷人燦爛;也許我們只是山間一條不為人知的清泉,無法如大海般浩瀚奔騰;也許我們都只是蕓蕓眾生中一平常之人,無法如偉人般驚天動地萬人矚目,但也絕不可丟棄誠信這做人之本,立事之根!誠信像永恒的星輝獨放光彩才,誠信以水滴石穿的堅毅滲入人心,誠信用春風般的胸懷感召著眾人!
誠信如此矜貴,我們應(yīng)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播誠信種子于心田中,生根、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
讓誠信伴我們一輩子吧!
教師的誠信故事篇三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十分窮的老人,他有一個兒子,名叫誠實,在他即將去世的時候,他對他的兒子說:“你們千萬不能違背做人的準則,必須要做一個勤勞、善良的人。”誠實看著父親,點頭答應(yīng)了。父親微笑著閉上了眼睛。
父親去世后誠實在小河邊拾了許多的鵝卵石,拾了許多的小石塊蓋起了房子來到小山坡上蓋起了小房子。
誠實一向勤勤懇懇的勞動,沒有忘記父親臨終的話。
這一天,小山坡上來了一位老爺爺,他拄著拐杖哈著腰,老爺爺來到誠實的門前摔了一跤,痛了直咧嘴。誠實看見了連忙扶起了老人,將他扶到床上躺了下來,老爺爺見僅有誠實一個人就開始刁難他,說自我此刻受傷了,回不了家,誠實必須照顧他,直到他完全康復,誠實只好點頭同意,誠實在旁邊搭了一張小床,以便于照顧老人。
每一天誠實都會在山上去摘一些新鮮的果子到集市上去賣,由于誠實老實,誠信,所以每次誠實的果子都會被搶購一空,而誠實每次都會在籃子里留下一個給路邊的瞎眼老奶奶,并且用賣果子的錢買了魚肉回家給老爺爺補身子,他一向盡心的照顧著老人,可老人的身體一向不見好,總也下不了地。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了,誠實每一天都做著相同的事,摘果子賣果子送果子買食物照顧老爺爺。
有一天,瞎眼老奶奶要求誠實帶她去小山坡感受一下新鮮的空氣,誠實答應(yīng)了,他扶著老奶奶帶到了自我的家,并把自我的小床讓給了老奶奶。
老人照顧得十分好。
你看看我們?nèi)钦l?”誠實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抬起了頭,只見一位士兵拿出了一件華麗的衣服給老人換上了,而此時老奶奶也掙開了眼睛,換上了華麗的衣服。誠實嚇得目噔口呆,老人說:“我是這個國家的宰相,和你父親從小就是好友,可你父親不愿做官,也不愿理解我的照顧,如今你父親已經(jīng)去世,你就和我們回家吧?!闭\實剛從驚訝中醒過來,就對老人說:“多謝您的好意,既然我父親不愿做官,我也不愿做官,我覺得在那里挺好的?!辈还芾先巳绾蔚膭裾f,誠實都不愿離開他的小山坡,老人無奈帶著他的一隊人馬離開了。
幾天后,老人親自坐轎來到了小山坡,他給誠實帶來了兩個好消息:第一:皇帝聽說有誠實這樣一個人,決定從此刻起皇宮的一切水果均由誠實種植并上貢;第二:老人把自我的小女兒許配給了誠實,和誠實一齊過日子。
誠實干活越來越勤奮了,他每一天在外面干活,家里面由妻子照顧,一家子過得可開心了,不久他就有了一個兒子,他給兒子取名叫“誠信”,期望他永遠做一個有誠信的人。
教師的誠信故事篇四
韓信是中國古代一位有名的大元帥,輔助劉邦打敗楚霸王項羽,奠定了漢朝的基業(yè)。民間流傳著一些以韓信為主角的有關(guān)聰明人的故事,下面就是其中的一個。
據(jù)說有一天,韓信騎馬走在路上,看見兩個人正在路邊為分油發(fā)愁。這兩個人有一只容量10斤(1斤=500克)的簍子,里面裝滿了油;還有一只空的罐和一只空的葫蘆,罐可裝7斤油,葫蘆可裝3斤油。要把這10斤油平分,每人5斤。但是誰也沒有帶秤,只能拿手頭的三個容器倒來倒去。
韓信騎在馬上,了解情況以后,說:“葫蘆歸罐罐歸簍,二人分油回家走?!闭f完了,打馬就走。兩個人按照韓信的辦法倒來倒去,果然把油平均分成兩半,每人5斤,高高興興,各自回家。究竟是怎樣倒來倒去的呢?三種容器各自裝油斤數(shù)的變化過程,可從下面的表中看出。
韓信所說的“葫蘆歸罐”,是指把葫蘆里的油往罐里倒;“罐歸簍”是指把罐里的油往簍里倒。通常分油要把油從大容器往小容器里倒,這時卻把小容器里的油往大容器里“歸”。往油葫蘆里倒油,只能得到3斤的油量;把葫蘆里的油往罐里“歸”,“歸”到第三次,葫蘆里就出現(xiàn)2斤的油量。再把滿滿一罐油“歸”到簍里,騰出空來,把葫蘆里的2斤油“歸”到空罐里;最后再倒一葫蘆3斤油,“歸”到罐里,就完成分油任務(wù)了。
解:先用油葫蘆連裝三次,共裝9斤,將7斤的瓦罐注滿后,油葫蘆里還剩2斤。然后將瓦罐的7斤再全部倒入油桶,這時油桶里是8斤油。再將油葫蘆內(nèi)的2斤油全部倒進瓦罐。最后用空葫蘆在油桶里灌滿(3斤),倒進瓦罐。這樣,油桶里剩下的油和瓦罐中裝的油都正好是5斤。雙方各分其一,恰好各人所得完全相等。
教師的誠信故事篇五
合上《播撒誠信的種子》一書,我的腦海里不時浮現(xiàn)出明朝宋濂連夜抄書的形象:隆冬季節(jié),寒氣逼人,抄寫的小手凍得僵硬,“難道非得明天把書還給主人家嗎?遲一天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母親的勸告無濟于事,“一意孤行”的小宋濂一直抄到天亮,總算把書全部抄完,并按時把書還給了主人家。正是小宋濂的“一意孤行”激起我深深地思索。提起“一意孤行”,總讓人想到它那帶有貶義色彩的代名詞:武斷、我行我素、固執(zhí)己見、執(zhí)迷不悟、頑固不化等,其實不然。有了“一意孤行”,商鞅才能順利變法。
有了“一意孤行”,齊桓公才能成就春秋霸業(yè)。有了“一意孤行”,宋濂才能贏得人們的信任,成為一代文豪。漢朝蘇武愛國、為人忠貞,才智過人,在出使匈奴任務(wù)即將完成,準備返回時,因匈奴上層發(fā)生內(nèi)亂,蘇武在內(nèi)的所有出使人員被強行扣留。單于一心想留下蘇武為匈奴效力,于是高官厚祿、軟硬兼施,但都動搖不了他回國報效祖國的決心?!澳阍趺茨敲匆灰夤滦?,難道你不怕死嗎?”“如果我忘恩負義,背叛祖國、就算活者回來,也沒了顏面”,這是何等的豪言壯語。為了向游說者表明自己的立場,他竟用佩刀刺進身體,鮮血噴涌而出,這又是何等的英勇壯舉。
這一切的一切為了什么,就是為了實現(xiàn)報效祖國的堅定理想。在19年苦難的煎熬中,蘇武以堅忍不拔的毅力、堅如磐石的信念和忠于祖國的氣節(jié)終于回到了祖國??梢?,蘇武的“一意孤行”,是那種堅定愛國信念、忠于祖國且一以貫之的行為。你說,這種“一意孤行”難道不應(yīng)該稱頌嗎?翻開歷史的畫卷,又有多少堅定信念、堅持真理的“一意孤行”者在上面彩筆重繪。楚國的屈原懷著對楚國的無限忠誠和熱愛沉入了汨羅江;義務(wù)修車工孔勝東18年如一日,履行著他對社會作出的“為人民服務(wù)”的莊嚴承諾;楊利偉從小就立下了“保家衛(wèi)國”的.志向,以自己的刻苦努力、奮發(fā)向上實現(xiàn)了心中的諾言,成了“中國航天第一人”;鄭培民“將做官先做人,萬事民為先”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也作為對黨對人民的承諾,終于為黨和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毛澤東更是以懷著解救人民大眾于苦難的高尚情懷,歷經(jīng)無數(shù)磨難終于締造了新中國而向人們詮釋了對理想的“一意孤行”。
朋友,讀到這里你明白了嗎,“一意孤行”也有它那帶有褒揚光環(huán)的代名詞:誠實、守信、真誠、正直、愛國、愛民……試問,你用“一意孤行”信守了你的諾言了嗎?你用“一意孤行”結(jié)下你友誼的種子了嗎?你用“一意孤行”實現(xiàn)你心中美好的理想了嗎?如果沒有,那就讓我們做蘇武那樣的“一意孤行”者!
出處 XUeFEn.CoM.cN
動聽的鋼琴音樂聲響起,是我在用心地演奏?!昂贸晕顼埩耍?/p>
”“等會”“好吃了,你怎么那么一意孤行呢?”……聽了媽媽講的“一意孤行”心里甜甜的,因為我就是要做“一意孤行”者,實現(xiàn)自己心中美好的理想,做一個誠信的人。
教師的誠信故事篇六
城里住著三位年輕人,他們是商人,并且是兄弟仨,一齊做買賣,平分利潤。在金錢至上的社會里,他們唯利是圖,什么事情都干得出來。
有一次,他們準備到很遠的地方去做生意??墒?,家里的錢怎樣辦呢老三說:“這樣吧,我認識一個農(nóng)民,他很窮,但很誠實。我們請他給我們把錢保管一下,回來取就是。怎樣樣”
老大老二表示同意。于是他們就把錢交給農(nóng)民,他們與那個農(nóng)民約定:僅有他們兄弟三個一齊來取錢時,才能把錢交還。
這兄弟仨人把錢送到農(nóng)民的手里,然后放心地去了。過了三年后,他們做了很多買賣,賺了很多錢,然后又回到家里。他們決定取回他們存放在農(nóng)民那里的錢,就來到了替他們保管錢的那個農(nóng)民住的村子。
老大說,“先別急,想一想,這個農(nóng)民為我們做了好事,我們怎樣向他表示敬意呢”
老三思忖了會兒說:“我記得每逢禮拜天他總是坐在窗前看大街,明天是禮拜天,明天一早我們從他窗前走一趟,我們一齊向他打招呼,脫下帽子向他揮動一下,再向他深深地鞠一躬,然后就能夠去拿錢了?!?/p>
這三個吝嗇的商人兄弟興高采烈地笑了,都覺得這個主意不錯,因為這不需要花他們一個銅子兒。
那個誠實的農(nóng)民說:“當初說好的需要你們?nèi)齻€人來取才行。”
老三說:“我是兩個哥哥派我來向你把這個情景說一說的,讓你把錢交給我。我不騙你,明天一早我們兄弟三個一塊到你窗前來向你脫帽鞠躬為證,我大哥和二哥還會特地向你揮動一下帽子,表示是他們同意的,然后我再來你這兒拿錢?!?/p>
第二天一早,農(nóng)民就坐在窗前等候。就在太陽出來時,這三個商人果然來到了他的窗前,他們摘下帽子,老大和老二向他揮動著帽子,然后一齊向他深深地鞠了一躬。在分手前他們兄弟三人約定:中午在飯店吃飯,飯后再一齊去找農(nóng)民取錢??吹嚼洗罄隙谋秤白哌h后,分手后的老三很快又到了農(nóng)民家里。
老三說:“怎樣樣,我沒騙你吧快把錢給我吧?!?/p>
農(nóng)民以為他真是他哥哥們派來的,二話不說就把錢給了他。老三拿了錢后,馬不停蹄地逃走了。
兩個哥哥在飯店里點好了菜坐在那里等,等呀,等呀,可一向等到午時卻不見弟弟來。他們預感到事情不妙,就跑到農(nóng)民家里,問那個農(nóng)民看見他們弟弟沒有。農(nóng)民將他弟弟拿走錢的事如實說給他們聽,當他們明白弟弟已取走了錢,氣得要死,狠狠地罵了農(nóng)民一頓,并威脅農(nóng)民不把他們損失的錢給他們,他們就到法院告他。農(nóng)民拿不出錢來,僅有上法庭打官司。法官認為農(nóng)民失約,判決農(nóng)民賠錢,不然就要他拿出全部家產(chǎn)作抵押。老實的農(nóng)民為了保存他們的錢不僅僅沒得到好處,還要賠償損失,心里難受極了。
經(jīng)過幾天的痛苦思索后,他最終想出了一個主意。
商人雇了一位有名的職業(yè)律師。在法庭上,商人的律師先開腔,把農(nóng)民說得像真的犯了大罪一樣。
農(nóng)民不慌不忙地說:“法官先生,剛才商人的辯護律師所說的都是廢話,沒有根據(jù),他們的錢并沒有被他們的弟弟拿走,此刻就在我的口袋里,我隨時能夠還給他們。他們的弟弟根本沒到我這兒來取走錢,我之所以不將錢給他們,是因為我們之間還有這么一個約定:我把錢交出來時,必須有他們?nèi)嗽趫?。這樣吧,讓他們兄弟三人一齊來,他們立刻就可把錢取回去?!?/p>
法官一聽,覺得有道理,便要老大老二去找老三。可是老三早已失蹤,兩個商人找了城市的各個角落也沒找到,他們的發(fā)財夢破滅了。
歷史和現(xiàn)實漸漸把很多人的善心磨損了,心腸變得堅硬和漠然起來,為了自我的利益不惜去傷害別人。個人的力量抵制不了道德的滑坡,但我們也不能隨波逐流。如果誠實面臨陷阱時,我們不妨像這位被騙的農(nóng)民一樣,用智慧救自我。
教師的誠信故事篇七
阿迪和魯?shù)婪蚴峭g的兩兄弟,因為家境貧寒,從小兩兄弟就跟著父親學修鞋,而不像其他孩子一樣整天到處玩耍。12歲那年,他們基本上都能不依靠父親的指導而完成整個修鞋工作,只是在出價還價方面還得靠老到的父親。這一天,父親有事外出了,留下兩兄弟在修鞋攤上。這時,一個衣著不太光鮮的年輕人來領(lǐng)鞋,阿迪找出他的那雙已經(jīng)補好的鞋,兩只鞋的鞋底都斷裂了??赡贻p人卻拒絕換掉整個鞋底,他只吩咐阿迪在斷裂的那半邊鞋底上墊一塊車輪膠皮,因為這樣可以省下不少錢。
阿迪收取了年輕人5馬克費用,年輕人換上那雙修好的鞋,謝過兩兄弟就離開了。
這時魯?shù)婪蛞荒樢苫蟮貙Π⒌险f:“昨天晚上父親不是說這雙鞋得收取8馬克嗎?兩只鞋底都斷裂了,鞋面還有幾個破洞,先不說我們花了差不多一個小時的時間,光成本也不止5馬克啊?阿迪,你是不是記錯了?我去把他追回來吧?!?/p>
阿迪坐下來喝了口水,然后對魯?shù)婪蛘f:“那么破舊的鞋還拿來讓我們修補,而且補好了以后立刻就把它穿上,我們少收了那3馬克,說不定對他會有很大的用處呢!你放心好了,魯?shù)婪?,要是父親問起這件事來,我會用自己的零花錢補上的。”
正是擁有這種助人的勇氣和善良的愛心,阿迪在以后不斷地取得成功,最終創(chuàng)立了如今全球最大的運動用品生產(chǎn)企業(yè)——阿迪達斯公司。創(chuàng)業(yè)者對顧客的真誠,亦即企業(yè)的誠信,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這一點,阿迪12歲時就已經(jīng)學會了。
教師的誠信故事篇八
他是一位農(nóng)民,又是一位慈父,為了深愛著的兒女,他辛勤勞作,經(jīng)過多年的努力,成為富甲一方的莊園主。他的土地富饒肥沃,面積很大,邊界是一處陡峭的懸崖,崖下是潺潺的河水。
一天,他把最小的兒子帶在身邊,到莊園里去查看。孩子才5歲,見什么都新奇,趁父親不注意就溜到園子里,一個人玩開了。正午時分,他發(fā)現(xiàn)兒子丟了,四處尋不見,最后,在小河里發(fā)現(xiàn)了兒子的尸體。
遭遇如此不幸,他簡直要發(fā)瘋了。為了能夠天天“看見”兒子,他在莊園里壘了一個小墳冢。每天黃昏,他都步行到陵墓前,佇立在風中懺悔,傷心欲絕。
過了很多年,他家道中落,不得不出賣自己的莊園。出于對兒子的愛,他對承買人提出了一個要求:我兒子的陵墓必須作為土地的一部分,永遠不要毀掉。他將這一要求鄭重地寫進了契約。
墓草青了又黃,黃了又青。一年年過去,土地的主人換了一茬又一茬。在百年流轉(zhuǎn)的過程中,孩子的名字都流失了。但是這個無名孩子的陵墓在一張又一張契約的保護下完好無損。
幾十年后,這塊風水寶地被政府圈定為格蘭特將軍的陵園。紐約市政府遵守關(guān)于墓地的契約,把這個無名孩子的陵墓保留下來。格蘭特將軍就安葬在這個無名孩子墓的旁邊。孤獨百年的孩子,有了一個偉人做伴。格蘭特將軍是美國第18任總統(tǒng),這么一個英武的將軍,改變歷史的風云人物,死后竟與一個無名孩子毗鄰而居,這不能不算是世界一大奇觀。
在1997年,即孩子死后的200周年,時任紐約市市長的朱利·安尼來到已是河濱公園一部分的格蘭特將軍陵園,隆重紀念格蘭特將軍逝世120周年。與此同時,朱利·安尼市長作為土地主人的代表親自簽約,承諾要讓無名孩子的墓永遠存續(xù)下去,并把這個故事刻在墓碑上,豎在無名孩子陵墓旁。如果孩子父親在天有靈,知道契約流轉(zhuǎn)百年依然不變樣,一定會含笑九泉。
誠信如金。無疑,這個孩子和他的父親是幸運的。誠實守信,對于整個人類來說,也是一種莫大的幸運。
教師的誠信故事篇九
那是星期天的一個下午,我匆匆的走過南湖,在不經(jīng)意的一個回頭間,我的目光略過了四個個蒼勁有力的大字,那是近年來,人們呼聲最高,最渴望得到的一個詞:文明誠信!
停下腳步,站在這個神圣的詞語前,我的心仿佛被一塊大石頭所壓制,感覺呼吸一下子急促起來,看著那兩個字,我的思緒仿佛如潮水般涌來,令我想起了一件因為隨便而反悔違背了誠信與文明的事件,它好像一只大手,緊緊的掐住了我的心。
小鄭是我們班的一位同學,他的數(shù)學成績不錯,但特別的丟三落四,自理能力也挺差,書包亂得一塌糊涂,也沒有鉛筆盒,什么筆都隨便向書包里丟,時間一長,就一支筆也沒有了,只好向同學借,剛開始大家都大方的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但是小禎卻還保持著隨便的心理,別人借的筆依舊隨手一放。我經(jīng)常在他的課桌椅下?lián)斓揭恢еe人的筆。而那些借他的同學也一個個找上門來,向他那回筆,他只好答應(yīng)明天還,第二天到了,他又說忘記了,后天再拿來,以后的日子便一拖再拖,一點也沒有還給大家的意思。到后來,干脆就急躁的罵人說臟話,不肯還。很快,大家便孤立起他來,見他一來借筆,便以各種理由搪塞過去,待他一轉(zhuǎn)身,便議論起他來,使他的作業(yè)也拖拉了起來,一日復一日,他的作業(yè)與成績就下滑了,而他卻摸不著了頭腦,覺得奇怪:“為什么沒有人肯借他筆、與他一起玩了呢?”
教師的誠信故事篇十
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說話算數(shù),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濃厚的友情。當時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這就是成語“一諾千金”的由來。)。
后來,他得罪了漢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結(jié)果他的舊日的朋友不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著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他,使他免遭禍殃。一個人誠實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獲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誼。反過來,如果貪圖一時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實惠”。但為了這點實惠他毀了自己的聲譽,而聲譽相比于物質(zhì)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無異于失去了西瓜撿芝麻,得不償失的。
春秋晉國有一名叫李離的獄官,他在審理一件案子時,由于聽從了下屬的一面之辭,致使一個人冤死。真相大白后,李離準備以死贖罪,晉文公說:官有貴賤,罰有輕重,況且這件案子主要錯在下面的辦事人員,又不是你的罪過。李離說:“我平常沒有跟下面的'人說我們一起來當這個官,拿的俸祿也沒有與下面的人一起分享?,F(xiàn)在犯了錯誤,如果將責任推到下面的辦事人員身上,我又怎么做得出來”。他拒絕聽從晉文公的勸說,伏劍而死。
教師的誠信故事篇十一
一個農(nóng)夫把斧頭掉進了河里,他坐在河邊悲痛地哭起來。財神便跳進水中幫他打撈,很快拿出了一把金斧頭,農(nóng)夫卻搖頭說:“這不是我的。”財神又拿出一把銀斧頭來,工人還是搖頭。最終,他拿出了一把鐵斧頭,農(nóng)夫說:“這才是我失去的斧頭?!必斏窬桶呀鸶^和銀斧頭一齊送給了他。
一個貪心的家伙明白了,他故意把斧頭扔進河里。很快,財神拿出一把金斧頭來,沒等財神問他,他立刻說:“這就是我丟失的那一把?!必斏駞拹核徽\實,就和金斧頭一齊消失了。這個人最終連自我的斧頭也找不到了。
許多人都認為欺騙、說謊話是一種有利的行為,以為欺騙的手段是很值得使用的。所以許多聲譽好的商店,也往往要掩飾自我商品的缺點,登載各種欺騙顧客的廣告。有些人甚至以為,在商業(yè)活動中,欺騙的手段與資本一樣必需。
他們不明白,在他們多得到一分金錢的同時卻損失了誠實的品格。他們的錢袋中或許有所增益,但最終他們會損失更大!
并且,世間不知有多少人會在日后覺悟到,欺騙的行為是靠不住的,是要失敗的!所以從實現(xiàn)愿望這一點研究,誠實也是一種最好的策略!翻閱商業(yè)歷史,你能夠看出,50年以前的大商店,在今日依然存在的幾乎是寥若晨星。
那些大商店,當時如雨后春筍一般冒出來,爭相刊登各種欺人的廣告,做各種欺人的宣傳,真是盛極一時,然而它們的壽命同樣不能持久,因為它們?nèi)鄙僬\實的后盾。它們終究是不可靠的,一時的欺騙雖能得逞,但不久便會原形畢露。到最終它們就要受到冷落、衰退,直至失敗。
天下沒有一種廣告能比誠實的美譽更能得到他人的青睞。
欺詐者是墮落的人!這樣的人因為不誠實,不能夠與人相處長久,更不能達成自我幸福和成功的愿望。
誠實是人生的一種美德,盡管誠實的人有時會被人嘲笑,但最終會像斧頭掉進河里的農(nóng)夫那樣得到獎賞。
待人應(yīng)以誠信為本。不虛美,不隱惡,有一是一,有二是二。宋朝丞相張知白向朝廷推薦年輕的晏殊。朝廷召晏殊來到宮殿,正逢真宗皇帝殿試,就命令晏殊參加考試。晏殊見到試題后說:“這首賦我在10天前已作過,請皇上另出別的試題。”他的誠實博得了真宗的喜愛。之后,晏殊擔任了館職。有一天,太子東宮缺官,內(nèi)廷批示授晏殊擔任。主事官不明白是何原因。第二天皇上對他說:“近來聽說館閣里的巨僚,沒有一個不宴樂玩賞的,僅有晏殊與兄弟埋頭讀書,如此謹慎持重,正能夠擔任東宮官。
”晏殊理解了任命,皇上又當面向他說明任命他的原因。晏殊聽了后,說:“臣下不是不喜歡宴樂和游玩,只可是是因為貧窮玩不起啊。臣下如有錢,也想去玩的?!被噬蠈λ恼\實備加贊賞。宋仁宗時,他最終做了宰相。
雖然有些實話可能引起對方的不快或誤會,但終究會被人理解,博得對方的信任。
誠實是待人處世的絕妙法寶。雖然對人誠實,你可能付出必須代價,但日后你得到的,將遠比付出的多得多。
教師的誠信故事篇十二
誠信值千金。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中國古代的誠信故事,一起看看吧!
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為新法。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國都市南門,招募百姓有能把此木搬到北門的,給予十金。百姓對這種做法感到奇怪,沒有敢搬這塊木頭的。然后,商鞅又布告國人,能搬者給予五十金。有個大膽的人終于扛走了這塊木頭,商鞅馬上就給了他五十金,以表明誠信不欺。這一立木取信的做法,終于使老百姓確信新法是可信的,從而使新法順利地推行實施。
清代乾隆年間,南昌城有一點心店主李沙庚,最初,以貨真價實贏得顧客滿門。但其賺錢后便攙雜使假,對顧客也怠慢起來,生意日漸冷落。一日,書畫名家鄭板橋來店進餐,李沙庚驚喜萬分,恭請題寫店名。鄭板橋揮毫題定“李沙庚點心店”六字,墨寶蒼勁有力,引來眾人觀看,但還是無人進餐。原來“心”字少寫了一點,李沙庚請求補寫一點。但鄭板橋卻說:“沒有錯啊,你以前生意興隆,是因為‘心’有了這一點,而今生意清淡,正因為‘心’少了這一點?!崩钌掣形?,才知道經(jīng)營人生的重要。從此以后,痛改前非,又一次贏得了人心,贏得了市場。
分析:人心是一筆無形資產(chǎn),是一筆不可忽視的巨大財富。對于企業(yè)、商家而言,經(jīng)營人心是事業(yè)健康、持續(xù)發(fā)展的關(guān)鍵。此事亦可看出鄭板橋的智慧與幽默。
李苦禪是我國當代著名畫家,他為人爽直,凡答應(yīng)給人作畫,從不食言。有一次,有位老朋友請他作一幅畫,李苦禪因有事在身,未能及時完成。不久,當他接到老友病故的`訃告后,面有愧色,即趨作畫,畫了幅“百蓮圖”,并鄭重其事題上老友的名字,蓋上印章,隨即攜至后院,將畫燒毀。事后,對兒子說:“今后再有老友要畫,及時催我,不可失信啊!”
分析:真正的畫家、藝術(shù)家都是些感情真摯而豐富的人。他的不虛偽造作,講誠信,從不食言,真可謂畫品如人品。
教師的誠信故事篇十三
由于繁重的勞動,司各特曾經(jīng)病倒過。在病中,他經(jīng)常對自己說:“我欠別人的債還沒還清呢,我一定要好起來,等我賺了錢,還了債,然后再光榮而安詳?shù)乃??!?/p>
這種信念使司各特很快從病中康復了過來。兩年后他靠自己的勞動還清了債務(wù)。
季札,春秋時期吳國人,是吳國國君的小兒子。他博學多才,品行高尚,甚至是自己在心里許下的諾言,也要竭盡全力去做。
一次,季札遵照國君的旨意出使各諸侯國。他中途經(jīng)過徐國,受到徐國國君的熱情款待。兩人意氣相投,談古論今,十分投機。
幾天后,季札要離開徐國繼續(xù)趕路,徐國國君設(shè)宴為季札送行。宴席上不但有美酒佳肴,而且還是優(yōu)雅動聽的音樂,這一切令季札十分陶醉。酒喝到興處,季札起身,抽出佩劍,一邊唱歌一邊舞劍,以助酒興,表示對徐國國君盛情款待的感謝。
這把佩劍不是一般的劍,劍鞘精美大方,上面雕刻著蛟龍戲珠的圖案,鑲嵌著上等寶石,在燈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精致。劍鋒犀利,是用上好的.鋼制成的,看起來寒光閃閃,令人不寒而粟,揮舞起來更是銀光萬道,威力無窮。徐國國君禁不住連聲稱贊:“好劍!好劍!”
徐國國君心里明白季札的難處,盡管十分喜歡這把寶劍,卻始終沒有說出,以免讓季札為難。
臨分手的時候,徐國國君又送給季札許多禮物作為紀念,季札對徐國國君的體諒非常感激,于是在心里許下諾言:等我出使列國歸來,一定要將這把寶劍送給徐國國君。
幾個月后,季札完成使命,踏上歸途。一到徐國,他顧不得旅途的勞累,直接去找徐國國君。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徐國國君不久前暴病身亡。
季札懷著沉痛的心情來徐國國君的墓前,三行大禮之后,對著國君的墓說:“徐君,我來晚了,我知道你喜歡這把寶劍,現(xiàn)在我的任務(wù)完成了,可以將這把劍下佩劍,雙手敬到墓前,然后鄭重地把劍掛到了墓前的松樹上。
跟在一旁的隨從不解的問:“大人,徐國國君已經(jīng)去世了,你把劍送給他,他也看不到,你這么做有什么用呢?”
季札說:“在離開徐國之前,我已經(jīng)在心里許下諾言,要將這把劍送給徐君。從那時起,這把劍已經(jīng)不屬于我了。這段時間以來,我只不過是借用,現(xiàn)在是來把劍還給徐。”
自古以來,“誠信乃立身之本”。在中華民族的五千年歷史長河中,許許多多的名人前輩都曾為我們做出了表率。
教師的誠信故事篇十四
山鷹與狐貍互相結(jié)為好友,為了彼此間的友誼更加牢固,他們決定住在一起。于是山鷹飛到一棵高樹上面,筑起巢來孵育后代,狐貍則走進樹下的灌木叢中間,生兒育女。
有一天,狐貍出去覓食,山鷹也正好斷了炊,他便飛入灌木叢中,把幼小的狐貍搶走,與雛鷹一起飽餐一頓。狐貍回來后,知道這是山鷹所做,他為兒女的死感到悲痛,而最令他悲痛的是一時無法報仇,因為他是走獸,只能在地上跑,不能去追逐會飛的鳥。因此他只好遠遠地站著詛咒敵人,這是弱小者唯一可以做到的事情。
不久,山鷹的背信棄義的罪行也受到了嚴懲。有一次,一些人在野外殺羊祭神,山鷹飛下去,從祭壇上抓起了帶著火的羊肉,帶回了自己的巢里。這時候一陣狂風吹了過來,巢里細小干枯的樹枝馬上燃起了猛烈的`火焰。那些羽毛未豐的雛鷹郁被燒死丁,并從樹上掉了下來。狐貍便跑了過去,在山鷹的面前,把那些小鷹全部吃了。
這故事說明,對于背信棄義的人,即使受害者弱小,不能報復他,可神會懲治他。
一天,狼吃東西的時候太心急了,誤吞下了一塊骨頭,十分難受,四處尋訪醫(yī)生。他遇見了鷺鷥,談定酬金請他取出骨頭。鷺鷥把自己的頭伸進狼的喉嚨里,叼出了骨頭。便向狼要定好的酬金。狼回答說:“喂,朋友,你能從狼嘴里平安無事地收回頭來,難道還不滿足,怎么還要講報酬?”
這故事說明,對壞人行善的報酬,就是認識壞人不講信用的本質(zhì)。
話說誠信被那個"聰明”的年輕人投棄到水里以后,他拼命地游著,最后來到了一個小島上?!罢\信”就躺在沙灘上休息,心里計劃著等待哪位路過的朋友允許他搭船,救他一命。
突然,“誠信”聽到遠處傳來一陣陣歡樂輕松的音樂。他于是馬上站起來,向著音樂傳來的方向望去,他看見一只小船正向這邊駛來。船上有面小旗,上面寫著“快樂”二字,原來是快樂的小船。
“誠信”忙喊道:“快樂快樂,我是誠信,你拉我回岸可以嗎?”
“快樂”一聽,笑著對“誠信”說:“不行不行,我一有了誠信就不快樂了,
你看這社會上有多少人因為說實話而不快樂,對不起,我無能為力?!闭f罷,“快樂”走了。
過了一會兒,“地位”又來了,誠信忙喊到:“地位地位,我是誠信,我想搭你的船回家可以嗎?”“地位”忙把船劃遠了,回頭對“誠信”說:“不行不行,誠信可不能搭我的船,我的地位來之不易??!有了你這個誠信我豈不倒霉,并且連地位也難以保住啊!”
誠信很失望地看著“地位”的背影,眼里充滿了不解和疑惑,他又接著等。
隨著一片有節(jié)奏的卻不和諧的聲音傳來,“競爭”們乘著小船來了,“誠信”喊道:“競爭,競爭,我能不能搭你的小船一程?”競爭們問道:“你是誰,你能給我們多少好處?”“誠信”不想說,怕說了又沒人理,但“誠信”畢竟是誠信,他說:“我是誠信……”
“你是誠信啊,你這不存心給我們添麻煩嗎?如今競爭這么激烈,我們‘不正當競爭’怎么敢要你誠信?”言罷,揚長而去。
正當誠信感到近乎絕望的時候,一個慈祥的聲音從遠處傳來:“孩子,上船吧!”一個白發(fā)蒼蒼的老者在船上掌著舵道:“我是時間老人?!薄澳悄鸀槭裁匆任夷兀俊?/p>
老人微笑著說:“只有時間才知道誠信有多么重要!”
在回去的路上,時間老人指著因翻船而落水的“快樂”、“地位”、“競爭”意味深長地說道:“沒有誠信,快樂不長久,地位是虛假的,競爭也是失敗的?!?/p>
教師的誠信故事篇十五
戰(zhàn)國時候魏國第一個國君叫魏文侯,有一次,他和管理山林的人約好第二天下午一定去山林打獵練兵。到了次日,下朝后舉行了宴會,魏文侯準備宴會一結(jié)束就去打獵練兵,可誰知宴會結(jié)束后,天忽然下起了瓢潑大雨,雨不見停反而越下越大了。
魏文侯看看天色說:“打獵練兵是不成了,可是也得告訴那位管理山林的人?!北姵贾杏幸粋€自告奮勇的人說:“那好,我馬上去?!蔽何暮畎咽忠粩[,說:“慢,要告訴也得我自己去,昨天是我親自跟人家約定的,如今失約,我要親自向人家道歉才行。”
魏文侯在這件對于他來說很小的事情上都信守諾言,也正因為他這一點,才能得到臣民的擁護與愛戴,才得以使國家繁榮昌盛,做為一代君王均能如此誠實守信,作為普通人的我們也應(yīng)誠信待人,誠信做事。
教師的誠信故事篇十六
小光和小山是一對好朋友,同在第一中學讀初中,整個學校都在整頓考試作弊的學風,但是學生們并不知情,一天,上課的時候,老師要求學生在課上寫完一張試卷,這張試卷和以往的有所不同,試卷的最后一道題目是一道高中數(shù)學題目。小光和小山都在認真的寫試卷,寫到試卷最后一道題的時候,小光看到這道題目的時候傻了眼,就留了空白,小山看到了這道題,也完全不會做,但是小山覺得表現(xiàn)的機會到了,于是小山就偷偷用手機百度出了最后一道題的答案,把答案抄在了試卷上,喜滋滋的想著:"最后一道題一定能讓我和別人拉開差距。"下課鈴響,試卷就被收上去了。第二天,老師拿著小光的卷子告訴同學們:"小山拿了全班的最高分,老師要表揚一下他。"小光聽了別提有多高興了,"但是,老師同時也要批評他,這張試卷的'最后一道題全班只有他做出來了,那道題目是一道高中數(shù)學題,老師這次考試的目的并不僅僅是考察大家的水平,同時也是一次誠信考試。"小山聽到這里羞紅了臉,站起來說道:"老師,我作弊了,我認錯。"老師說:"知錯就改就是好孩子,成績不好不可怕,但是可怕的是不誠信,希望以此為教訓,大家考試再也不要作弊了。"有了小光的教訓后,班里的孩子越來越自覺了,沒人會再不誠信了。
教師的誠信故事篇十七
家里的餐桌上一直都擺放著一個漂亮的玻璃杯,這個杯子是媽媽的最愛,媽媽每天都會用這個杯子喝水。
有一天,我放學回家,我口渴極了,于是我急匆匆的想跑到飲水機旁邊,但是沒有想到的是,因為我的急躁,一不小心就將桌上的水杯撞了。一聲“哐當”媽媽心愛的水杯在地上碎成了無數(shù)的碎片。
不安的情緒漸漸的涌上了我的心頭,正當我不知所措的時候,聽到聲響的媽媽從廚房里走了過來。當時的我還不敢去看媽媽臉上陰沉的表情,只是低著頭,攪著手眼神閃爍。
“怎么回事?”媽媽出聲問道,我站在一旁支支吾吾了半天,最后脫口而出:“一只貓從這兒躥過,然后打碎了你的杯子?!蔽艺f完這句話后,臉都變紅了,心里也涌出了一種羞愧,學校里的老師每天都在說我們要守誠信,不能撒謊??墒?,此刻,我明知道這不對,可還是撒了慌。
媽媽看了我好一會,然后拿出了掃把,將這里的雜亂清理了一番。只不過,這期間,媽媽一眼都沒有看我。一直到晚飯過后,媽媽都沒有跟我說過一句話。
到了要睡覺的時候,我見著媽媽臉色陰沉,我不知道媽媽是因為她的杯子碎了不開心,還是因為她知道了我撒謊而不開心。因為,媽媽在吃晚飯后,若有若無的說了一句,這附近沒貓。
那一整晚,我都沒有睡安穩(wěn),第二天的時候,我終于下定決心,就算會被媽媽罵一頓,我也要如實說出來。因為如果不說出來,這件事就會一直在我的心里纏著我。
當我朝著媽媽說出這件事的緣由后,出乎意料的,媽媽沒有責罵我,反而因為我的主動認錯,臉上陰郁的表情一改,轉(zhuǎn)而露出了陽光燦爛般的笑容。
此后,我就知道了,誠信能給我們的內(nèi)心帶上一份坦然,能給我們帶來陽光,還能給我們帶來快樂。
教師的誠信故事篇十八
北宋詞人晏殊,素以誠實著稱。在他十四歲時,有人把他作為神童舉薦給皇帝?;实壅僖娏怂⒁c一千多名進士同時參加考試。結(jié)果晏殊發(fā)現(xiàn)考試是自己十天前剛練習過的,就如實向真宗報告,并請求改換其他題目。宋真宗非常贊賞晏殊的誠實品質(zhì),便賜給他“同進士出身”。晏殊當職時,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員便經(jīng)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內(nèi)的酒樓茶館舉行各種宴會。晏殊家貧,無錢出去吃喝玩樂,只好在家里和兄弟們讀寫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為輔佐太子讀書的東宮官。大臣們驚訝異常,不明白真宗為何做出這樣的決定。真宗說:“近來群臣經(jīng)常游玩飲宴,只有晏殊閉門讀書,如此自重謹慎,正是東宮官合適的人選?!标淌庵x恩后說:“我其實也是個喜歡游玩飲宴的人,只是家貧而已。若我有錢,也早就參與宴游了。”這兩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樹立起了信譽,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華盛頓用小斧頭砍倒了他父親的一顆櫻桃樹。父親見心愛的樹被砍,非常氣憤,揚言要給那個砍樹的一頓教訓。而華盛頓在盛怒的父親面前毫不避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父親被感動了,稱華盛頓的誠實比所有櫻桃樹都寶貴得多。同樣是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因在“水門事件”中撒謊敗露而被迫引咎辭職;克林頓也因為不光彩的緋聞案中撒謊而險遭彈劾。一個因誠實而受到愛戴和尊敬,兩位因撒謊而在政史上留下污點。
春秋戰(zhàn)國時,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變法。當時處于戰(zhàn)爭頻繁、人心惶惶之際,為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并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jié)果沒人肯出手一試。于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于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tǒng)一了中國。
而同樣在商鞅“立木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卻曾發(fā)生過一場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戲諸侯”的鬧劇。
周幽王有個寵妃叫褒姒,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臺上點起烽火——烽火是邊關(guān)報警的信號,只有在外敵入侵需召諸侯來救援的時候才能點燃。結(jié)果諸侯們見到烽火,率領(lǐng)兵將們匆匆趕到,弄明白這是君王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憤然離去。褒姒看到平日威儀赫赫的諸侯們手足無措的樣子,終于開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舉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諸侯未到——誰也不愿再上第二次當了。結(jié)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虜。
一個“立木取信”,一諾千金;一個帝王無信,戲玩“狼來了”的游戲。結(jié)果前者變法成功,國強勢壯;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國亡。可見,“信”對一個國家的興衰存亡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濟陽有個商人過河時船沉了,他抓住一根桿大聲呼救。有個漁夫聞聲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濟陽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給你100兩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卻翻臉不認帳了。他只給了漁夫10兩金子。漁夫責怪他不守信,出爾反爾。富翁說:“你一個打漁的,一生都掙不了幾個錢,突然得十兩金子還不滿足嗎?”淦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來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個曾被他騙過的淦夫說:“他就是那個說話不算數(shù)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商人兩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報卻是在意料之中的。因為一個人若不守信,便會失去別人對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處于困境,便沒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難,只有坐以待斃。
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說話算數(shù),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濃厚的友情。當時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這就是成語“一諾千斤”的由來)后來,他得罪了漢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結(jié)果他的舊日的朋友不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著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他,綞使他免遭禍殃。一個人誠實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獲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誼。反過來,如果貪圖一時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實惠”。但為了這點實惠他毀了自己的聲譽而聲譽相比于物質(zhì)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無異于失去了西瓜撿芝麻,得不償失的。
教師的誠信故事篇十九
年前我曾看過一篇關(guān)于誠信的報道,主人公是一位叫徐礪寒的高中生。因為他撞壞停在路邊的寶馬后沒有逃逸,還留下了聯(lián)系方式,所以被網(wǎng)友們譽之為“最誠實的.中學生”。
我是一名共青團員,也是校學生會主席,我身上有無數(shù)重任。我必須為同學們做榜樣!學習上我嚴謹求實,力求完美中解決所有問題;同時我更注重自身的內(nèi)在修養(yǎng)。
我是劉雅文,我愛讀《古代名人誠信的故事》,我為“誠信”代言!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9874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