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的一畝三分地的散文匯總免費下載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2-11-29 06:05:40
2022年我的一畝三分地的散文匯總免費下載
時間:2022-11-29 06:05:40     小編:zdfb

范文為教學(xué)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的一畝三分地的散文篇一

從小到大我喜歡讀書,這卻是事實。不管是逢年過節(jié)的走親戚或是平常日子去人家里玩,也總是要想方設(shè)法翻尋出一本書來,如果這家實在沒有,或者是沒有我所喜歡的,頓感無聊,迫于無奈方才會去和小伙伴們玩耍打鬧。那時還小,熱衷的自然都是些連環(huán)畫,我們稱之為“娃娃書”,帶圖片,帶精短的文字解說,橫64開,裝口袋里也挺方便。識字稍微多點便開始搜羅一些神話故事,乃至大部頭小說,沒什么固定目標(biāo),逮啥看啥,但也似乎與寫作還扯不上半毛錢關(guān)系,不曾專門、自覺地提筆寫過文,也只是做做老師的作業(yè),好使自己不至于在教室后被罰站。

上了初中,不知怎么就忽然迷上了寫詩,自己釘個小本,精心設(shè)計了封面,并給我的所謂詩集取了個文雅的名字,倒還真寫了些七言或五言的東西:懷念逝去的奶奶,懷念小時候在老家的生活。文筆稚嫩,詩詞規(guī)則啥都不懂,自然做不出好文章,這個本也早已不知丟哪兒去了,有時候忽然想起還真是可惜,雖然從文字水平來說確實沒有保存的價值,卻終歸是一份記憶,一份生命中難以抹煞的美好記憶。

除此之外還寫了篇小說,似乎挺長,卻也是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寫在作文本中上交了。那時候武俠小說風(fēng)靡神州,章回體特別的流行,看了那么幾部,忽然便有了寫作的沖動,模仿也是必然。文章的標(biāo)題早忘了,只記得是孟姜女和萬喜良的故事,每個章節(jié)的開頭還加了首自個寫的不記得是五言還是七言的詩,不過沒有得到老師的認(rèn)可。如今想起這或許應(yīng)該是我比較自覺地,也是較認(rèn)真地完成的第一篇的所謂的文學(xué)作品。初中之前的我文字表達能力一般,滿分40的作文一直在30分左右徘徊。

確切地說喜歡上作文并且每每讀書之后總有寫作的沖動當(dāng)是瓊瑤女士的作品在大陸風(fēng)行之后,那個時候我已經(jīng)在讀高中。緊跟著席慕蓉、張曉風(fēng)、洛拜、汪國真等等一大批作家的作品涌進了校園。書讀多了,文字能力自然有所提高,也寫了幾篇像樣點的東西。并且還有幸擔(dān)任了校文學(xué)社副社長。

其后從軍,工作,閑暇時也會偶爾動筆,斷斷續(xù)續(xù)寫了點小東西,自娛自樂,如此而已。沒有遠大的理想,也沒想著成為一個作家,甚至有十年之久可說是一個字沒寫。書倒是在讀,也基本上沒偏離純文學(xué)的主題,當(dāng)然偶爾消磨時間,快餐文也是看的,但終歸不是太喜歡。

日子過得平平淡淡,和同學(xué)們也很少聯(lián)系,因為嘴笨語拙的緣故,聚會之類的活動本是不愿去的,卻忽然間心血來潮,參加了那么一次,如此有幸見到了我的一位同學(xué),在其鼓勵下使我忽然萌生了成為作家的念頭,其實說“忽然”,說“萌生”似乎也不大確切,因為這個所謂的念頭它最早應(yīng)該追溯到高中時期,也就是說在讀高中的時候我已經(jīng)就“忽然”了,已經(jīng)就“萌生”了,后來因為種種原因而最終放棄了。

作家這個稱呼對于我本是遙不可及的,不過我可以夢想,我完全可以憑著我不是很敏捷的思維無所顧忌地再做一次我美麗的夢。卻已扔得太久,詞語生疏、句式生疏、乃至小小的標(biāo)點也需思量半天,終于點上卻也不知是否正確,筆底笨拙,自然鴨行鵝步,又加之瑣事繁多,如此愈加緩慢,卻也沒見慢工出細(xì)活。

人們常將做文章稱之為寫作,我卻從沒將我的所謂寫作稱之為寫作。我總覺得寫作它應(yīng)該是神圣的,那是應(yīng)凈手素箋,雖然不至于要焚檀香制造怎樣的氛圍,但是那種境界卻是我很難達到的;我也從沒將我所寫的東西稱之為文章,文章應(yīng)該是篇篇錦銹、字字珠璣,我卻也是做不到的。離開學(xué)校已經(jīng)二十余年,但我依然頑固地將我所寫的東西稱之為作文,當(dāng)然已經(jīng)沒有老師再為我挑燈修改、斟酌評點了。寫作似乎也只能是一種自娛自樂的行為,偶爾我也會鼓勵自己一下,我是夢想著有朝一日成為一個作家的,有朝一日我的行為可以名正言順地稱之為寫作,我的東西可以名副其實地稱之為文章。

我時常將沒事寫點小東西比作侍弄莊稼,這種比喻是否恰當(dāng),我是懶得深究的,猛然心中蹦出這個想法時,我是莫名其妙地笑了一下的,這“笑”我自己都無法判斷它的感情色彩。我想象我是一個掮鋤下地的農(nóng)人,我的筆無異于農(nóng)人肩上的鋤頭,那一頁頁被我涂滿各種文字符號的紙張便成了我的一畝三分地,我在這潔白的紙張上耕作,但若真要如此來比喻,我卻是一個懶散的農(nóng)人。我沒有四時的觀念,沒有搶收搶種的緊迫感,雖然有時也渴望得到那秋后沉甸甸的收獲,我想那掛于枝頭鮮紅的果實一定是討人喜歡的,那因自己的努力而生的果子一定有著香甜可口的味道,即使只是捧著,即使只是靠近鼻端,不必張口品嘗也可以沉醉其中。

鋪開一頁紙,太陽略有暖意的光從玻璃窗外怯怯地輕撫著我,我便有些醉了,我擺弄著手中的筆,同樣怯怯地寫下一行字,而后我的思緒催動著我的筆尖,我的筆尖引導(dǎo)著我的思緒,我可以寫點自個經(jīng)歷的,也可以寫點自個渴望經(jīng)歷的;我可以寫點真實的故事,也可以憑空虛擬一個,或者信手將其合而為一,穿插交錯。我不受約束,也沒人約束我這小小的筆尖,它在紙上隨意地走著,當(dāng)然它展開的是我的思維翅膀。不管這種行為是在寫作還是寫字,不管如何去定義它,它的整個過程都是使我開心的,令我感到愜意的,是的,這是一種使我感到愜意的行為!

當(dāng)那一個個簡單的詞匯被有規(guī)則地串起,一行行排列在潔白的紙張之上,它們本是毫不相關(guān),沒有生氣、沒有活力的,卻在我精心地組合之后開始講起了一個結(jié)滿哀怨的故事,可令自己為之落淚,可使他人為之傷感;也或者我開心了,那么我的故事也就開心了,故事中的人物快樂著他們的快樂,我也快樂著我的快樂,讀到我的故事的人因著我的快樂故事而快樂。

一篇文字起了頭,便想著盡可能地將它寫好,盡可能地使其趨于完美。我的快樂就來自于這不斷地追求完美的過程中,相同的詞可以用同義詞或者近義詞去替換,這樣也就沒了重復(fù)之感;而沒有波瀾的行文則可以用不同的句式,不同的語氣去改善,一句話這樣說也行,那樣說也不錯,它們各有各的效果,各有各的妙處。往往在如此的替換與改善中驚嘆于漢語言文字的美麗,也便愈發(fā)熱愛了寫字或者也可以稱之為寫作吧。

文字真是個奇妙的東西,這種奇妙不喜歡文學(xué)的人他是永遠都體會不到的。我在我的一畝三分地里忙碌著,體會著這種美妙,沉醉于這種美妙,或許我的耕耘還不能稱之為寫作,或許我那微不足道的收獲也不能稱之為文章,卻也無妨,我撩起衣襟揩一把額頭上的汗,在我的一畝三分地的地頭快樂著我的快樂!

我的一畝三分地的散文篇二

離開那片土地,不算太遠,也不算太久,可是,我已經(jīng)開始忘記許多故事。

時常,總想寫一寫,想一想,努力拼湊著點點記憶的碎片,任手指一遍遍觸摸著心底最柔軟的鄉(xiāng)愁。因為我是一個黃土高原上的孩子,所以,一生都在戀著那黃土的味道。

婆婆今年離開了村子,家里的地?zé)o人照管。

我說:咱種了吧,省得租給別人。夫先是不同意,因為在縣城和村子里來回跑,加上還要上班照顧孩子,中間總怕有些力不從心。偏我就是一個固執(zhí)的人,一旦成立了某種想法便難輕易更改。最終,沒有足夠的思想準(zhǔn)備,卻還是堅決地接下了這個夢。

是啊,這也或許可以說成是一個夢,用文藝一點的方式來渲染現(xiàn)實的艱辛,也不失為一種苦中作樂了。一直懷揣著一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夢,一直想把兒時在父輩的辛勞中刻下的酸澀演繹成一種陶淵明式的田園情趣。

如今,大片的土地歸了我所有,任我設(shè)想,任我栽種希望,心情,有些小小的激動。

清明剛過,村里的親戚就打來電話,告訴我們該是準(zhǔn)備春播了。他幫著聯(lián)系好了旋耕機,讓我們瞅個星期天回去先把地耕了。我是帶著滿心的迷茫跟隨他回去的,盡管兒時的印象中還殘留著一些與此有關(guān)的章節(jié),卻早已模糊不堪。還好,現(xiàn)在的農(nóng)業(yè)發(fā)達得很快,基本全是機械化,那個旋耕機來來回回幾下就把一大片的地給弄了個平整,我們也沒費多少的力氣。然后我們又去找了村里那個親戚,實際是想和他咨詢下一步該做什么。

那位親戚給我們一步步交代著,我腦子里開始把整個春播的程序明朗了起來。因為不在村里,故而也不知道賣化肥的幾時會去,即便買了,也不能放在自家院子。偌大一個院子自從公公去世,便沒了當(dāng)初的熱鬧,加上婆婆今年也住到了城里,曾經(jīng)牽掛的家,便像一座空城般寂寞地立在歲月里。

我說:化肥,薄膜你就看著幫買吧,我們也不懂用什么肥,用多少,買了以后就放在你家院子,我們用時過去拉。親戚滿口應(yīng)了下來。我知道這除了平時我惦記著他的父母,把關(guān)系處到了一定的份兒上,還有就是農(nóng)村人的那份淳樸與熱情。這一項工作安排好以后,就等著這位親戚打電話通知我們澆地了。

澆地,可能是種玉米最繁瑣也是最累人的活兒了。夫家的村子算是一個比較富裕的地方,那里的人靠種菜和種玉米發(fā)家致富,基本每塊地的地頭或是附近都打了一口小井,這樣方便灌溉,而那井當(dāng)然有專人負(fù)責(zé),誰要澆地得先和人家打好招呼排好隊,任何事情無論大小輕重,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有個制約總是好的。

想想當(dāng)初,為了這個地的事也是想了許多,種菜的話,澆地次數(shù)那就無法計算了,像我們這類在城市與鄉(xiāng)村間周旋的人斷然是無法周全,更何況即便有時間,那也不是隨便就能種好的,要付出相當(dāng)?shù)男量?,也要加倍呵護。我自以為是地認(rèn)為我們這樣不入流的農(nóng)民只能種玉米,但這一切也并非想像的那么簡單。種玉米一年之中也要澆上好幾次,春播前的一次灌溉尚可,到了夏天,頂著毒辣辣的太陽在密密麻麻的玉米苗里徘徊,那份辛苦不言而喻。如果老天爺憐惜,風(fēng)調(diào)雨順了,自是能少澆一次,倒是省了錢也省不少力。因為每澆一塊地至少得整整一天時間。這還不說播種、鋤草,再加上秋收,脫粒等等環(huán)節(jié),哪一項都需要付出。

過了兩天,親戚打來電話,他說已經(jīng)排好了隊,星期日的時候我們可以回去澆地了。星期六晚上我們一家三口便簡單收拾了一下匆匆趕回了村子。北方的春天,四月依然泛著一陣陣的清冷,屋子里也是涼意陣陣,一進門我便忙著取了柴禾準(zhǔn)備生火曖家,還要收拾打掃一下。一切就緒后已是夜里十點多,不敢再浪費時間,敢緊上床入睡,因為第二天早上要很早起來準(zhǔn)備去澆地,本來是瞅著星期日這個休息天的,故而想在一天內(nèi)把工作做完。

可是,天公并不作美,它仿佛故意要給我們一個下馬威,早起時便一副兇神惡煞的樣子,鋪天蓋地的黃沙飛舞,天空上一朵朵灰暗的云也顯得猙獰萬分。此時,感覺到的是陰森與恐怖,感覺不到的半點田園閑情的愜意。

我緊緊抱著雙臂,感覺一踏出那個院子就走進了水深火熱般的煎熬,恨不得把整個人都蜷縮進衣服里,我知道自己生起了退縮的心。

我說:用我去嗎?

他說:不用了,外面太冷了,你在家好好照看“可可”就行了?!翱煽伞?,是女兒的名字。

我問:那你一個人能行嗎?能鋪開那些水管子嗎?(澆地的時候,在水井處必須要接一些水管延伸到地里,如果水井離地遠的話,要接很長一段的管子,一個接口一個接口必須要好好吻合,這個準(zhǔn)備工作一般也得一個小時左右)

他穿了棉襖,然后慢慢說:能。

就這樣,我生起的退縮被他的這番話輕易賦予了一個合理的理由,于是,又鉆回被窩想要曖曖睡上一會兒。可一想到在這狂風(fēng)肆虐的寒冷里他一個人作戰(zhàn),便輾轉(zhuǎn)反側(cè),躺那里也不踏實。索性起床,給女兒做了飯,又給他拿了點面包和水一類的就要去地里。還沒等我走,那親戚就跑了回來,說他擔(dān)心風(fēng)大我們會鋪不開管子,所以跑到地里幫忙。正好,看到夫一個人在折騰,狂風(fēng)一次次將水管卷了起來,手還冷得伸不開,他是顧了這里顧不了那里,不是親戚幫忙,真的是不知道怎么辦。那位親戚還笑著說村子里有一對夫妻也出去澆地了,但因為天氣太冷風(fēng)太大,最后收拾了東西跑回家去了。我只能無限感慨地咒罵一通老天爺。然后問他:現(xiàn)在,開始澆了嗎?親戚說已經(jīng)開始,一切正常了,就是天氣太冷。

心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了,急著要去地里,怕他一個人忙不過來。于是,把女兒反鎖在家我便走了。寒風(fēng),像針一樣扎在臉上,不時還嗆得人出不上氣來,看著滿天的烏云,心一陣陣地惱怒。好不容易到了地里,他正一個人忙活著。我問他冷不,他說還好,反正忙著??晌艺驹谀抢锊煌5匕l(fā)抖,雖然走時穿了婆婆放在家里的棉襖,還是抵擋不了老天爺這一臉的兇相。

他說:你到車?yán)锶グ伞N艺f我給你拿了飯,你去車?yán)锍园桑铱磿核?。此時的他已然忘記了饑餓,說算了,不吃了。

我以為的澆地就是把管子放在地里讓水自由自在去流吧,直到流滿一塊地??煞蜻€算是比我能干些,往年在父母的影響下略懂一二,他在地里壘起了很多的小渠,把地分成一小塊一小塊來澆,這樣既省水又省時,倒是有模有樣,感覺有點專業(yè)的味道。

我看了會兒水,他又去別處修筑了幾個小水渠,等到開始順溜,他一個人可以照應(yīng)過來的時候,我便起身回家,準(zhǔn)備做午飯。

一進門,也顧不上歇息,忙活著做好飯,匆忙吃了幾口,又把女兒鎖在了家里,提著飯開始再次出發(fā)。下午,老天爺?shù)钠怆m然緩和了一下,但還是狂風(fēng)大作。那時我就想如果是在城里,我一定是躲在家里打死也不出去,可現(xiàn)在,就算冷得瑟瑟發(fā)抖也得堅持著,撐著。鞋子不時陷在了泥濘中,要么是風(fēng)沙瞇了眼,整個人臟兮兮的,滿嘴都灌進了黃土。

鄉(xiāng)村、田野在此刻還哪有半點詩情畫意,全是令人生厭的天氣,還有艱苦。

不過,看著水管中嘩啦啦的流水自顧自奏著悅耳的樂聲,喜滋滋地在田野里那么歡欣的樣子,我倒也感覺到了心頭漾起了一絲興奮。忙里偷閑拍下了許多的照片,還給流水拍了一小段視頻,然后再回頭翻閱看看,又或是與夫逗趣幾句,感覺這天氣也沒那么可惡了。

不覺,天黑了。井邊的水滴都結(jié)了冰,母親打來電話詢問,說一定是凍壞了吧?我直說沒事沒事,但手里已經(jīng)凍得有些伸不開。說了幾句就告訴母親我還在忙著,就急急掛了電話。就這樣,忙活完已是夜里七點多,等回到村里,他要給管井的人送鑰匙,可我有些等不及了,擔(dān)心家里的女兒,便下車自己先跑著回了家,一推門,她笑瞇瞇地在看電視,我的心便放了下來。顧不得換下滿身是土的衣服,先忙活著做了飯,吃完,我們還得趕回城里,因為第二天上學(xué)的上班的都得繼續(xù)。

回到自己的家,疲憊不堪,洗了澡便倒床上睡覺,渾身疼痛難言。

生活的節(jié)奏變得好快,好快。夫說今年都沒時間領(lǐng)女兒去放一次風(fēng)箏,眼看著夏天就來了,放風(fēng)箏的最好時光也過去了。我笑笑,然后對他說:帶她回農(nóng)村體驗生活,接近大自然不也是一種快樂嗎?

一個星期,眨眼間就過了。又到星期日,那片澆完的地也干了,該是要灑肥,然后再進行一次旋耕,把土翻下去,接著就可以播種了。

站在地頭,我手足無措,不知要從何下手。他問我:灑過肥嗎?我說沒有,又反問他灑過嗎?他說他也沒有。我大笑起來,笑他這個二流農(nóng)民帶著我這個不入流的農(nóng)民,居然還要種這么多的地。最后,還是他端起一盆肥就大步走進了地里,說:這還有什么,灑唄??粗菢幼?,我小心翼翼也拿起一把灑了出去,結(jié)果越灑越痛快,越灑越有感覺,不一會兒,半塊地就灑滿了化肥。

我說:這灑的不是化肥,是人民幣??!可又何曾不是希望?在春天,播灑下這一粒粒的希望,只等秋天的號角一吹響,便讓豐收綻滿了大地??墒乔锾欤菕鞚M枝頭的沉甸甸總是要用數(shù)以萬計的艱辛換來。

從起始到結(jié)尾,每一個步驟都浸滿了汗水與辛勞。種地,并不是簡單的播種到秋收,并不是想像中那么唯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生活中,很多的路,只有一步步走著,才能真切感受到其荊棘。雖然現(xiàn)在農(nóng)業(yè)現(xiàn)代化相當(dāng)發(fā)達,很大程度上解放了農(nóng)民,但很多細(xì)微處的地方還是要親力親為。譬如在播種的時候,還需要在地頭兩端跟著機器裁斷地膜,然后壓土,蓋好。這看似并不繁重的勞動,卻讓我腰疼了好幾天。

回來聽婆婆說,在玉米苗兒尚未出來之前,最好不要下雨,我問多久才可以長出苗來?婆婆說二十天內(nèi)不下雨最好,要不然雨把泥皮摔到薄膜上,蓋住了嫩苗,上得時候就辛苦了,還得去地里一點點把土層攤開。再有,蓋地膜播種的時候也一定要檢查好有沒有蓋好的地方,再加點土,不然會漏氣,不保溫,或是把下面的土層風(fēng)干,種子不容易發(fā)芽。還有夏天澆地時候的細(xì)節(jié)、鋤草的細(xì)節(jié)等等,我不得不感慨種地原來也是技術(shù)活兒,土地也需要百倍的呵護。

每次回城里時,已是華燈初上,女兒躺在那里困意難消,便睡著了??粗臉幼?,我的心難免會涌出一絲酸澀來??桑@路既然選擇要走,又怎么可以回頭呢?

前幾天回去種另一塊的時候,為了等播種機,中午飯也沒顧上吃,黃昏時分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家里時,心里不免有點悵然。想想這才剛剛開始,待到秋收還有整整一個季節(jié)的距離,這一季,要把一顆幼小種子長成肥碩的希望,是何其艱巨啊?我不得不承認(rèn)當(dāng)時心里確實有些犯愁。

夫和我的嘴上都起了兩個水泡,村里的人看到就笑,說看樣子也是沒受過苦的人,才澆了兩天地就把嘴起了那么多泡。我們笑笑,不語。每次在地里干活的時候彼此看著笨拙的樣子也好笑得不行,但我偏就認(rèn)為一個能在城里打拼的人,怎么就種不好這一畝三分地?一年不行,兩年,我也許就會成長成一個出色的農(nóng)民。不會,并不是我笨,只是缺少了實踐的機會。

農(nóng)活,苦,也累,還臟??墒?,能把人生的每一個角色都演繹得出色了,何曾不是一種成功?

每一場夢的實現(xiàn),必將要跋山涉水,千辛萬苦,不是嗎?這夢,無論樸素也好,華麗也罷,終究是需要付出,才能企及。這一生,走走這路,嘗嘗那味,未曾不是一種快樂。

每次回去,母親就會不時打過電話,說她做好了飯等我過去,雖然婆婆村子離母親家并不遠,幾十分鐘的車程就可以了,然而一般情況我還是不愿去,怕她的忙碌,也怕她的勞累,她總是不知道要用多么豐盛的飯菜來接待我們,也總是不知道要有多少的東西給我?guī)喜潘銐??;蛟S,正是因為了母親,我才更愛了那片黃土地。

鄉(xiāng)土,是我離不開的牽念,是我忘不掉的溫情。那一縷縷黃土的味道已然在靈魂的深處繾綣不去。每每在地里感覺到辛苦時,我就望望遠處母親的家,用兒時那些溫暖的記憶輕輕撫慰著一沓沓煩躁。告訴自己,如此走近土地,自己的人生才更加真實,也接近了厚重;還告訴自己,離土地近了,離親情也會更近,那些在時光中被擊落的碎片終會以重生的姿態(tài)躍然生命之上。

繁重也好,田園式的恬靜也罷,就在我的一畝三分地上,我倔強地耕種著一種別樣的人生,只等,秋天一來,豐收便勢不可擋。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98373.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