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八年級物理知識點總結歸納(匯總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4-01-07 09:36:08
2023年八年級物理知識點總結歸納(匯總8篇)
時間:2024-01-07 09:36:08     小編:紫衣夢

總結的選材不能求全貪多、主次不分,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和總結的目的,把那些既能顯示本單位、本地區(qū)特點,又有一定普遍性的材料作為重點選用,寫得詳細、具體??偨Y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質的總結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總結歸納篇一

但是不能單純的聽,而要用心聽懂老師的思路、分析方法、推導過程,不要一味機械地記筆記,聽懂了遠比記在紙上重要。

重視實驗。

物理實驗是學習物理的基礎,開展科學探究是學習物理的重要方法。老師在課堂上做演示實驗時,要認真觀察、積極思考。參加學生實驗活動時,從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方案、動手實驗到分析、討論、得出結論,都要積極參與。如果只在旁邊看熱鬧、只在最后記下小組同伴們的實驗結果,就失去了許多學習機會。

重視筆算能力的培養(yǎng)。

筆算能力是學好物理一項基本技能,在中考、高考、物理競賽中都不允許使用計算器,就是為了考察學生的筆算能力,因此在平時的學習中要盡量少使用計算器等輔助工具。

學會科學的研究方法。

在物理科的學習中,常常要用到一些科學的研究方法:控制變量法、等效替換法、分類法、模型法、轉換法、理想實驗法、比較法、類比法、逆向思維法等。

例如:

1.控制變量法:通過固定某個因素,研究另外幾個因素之間關系。比如:研究電流、電壓、電阻這3個量之間的關系;研究壓強、與壓力、受力面積的關系等。想要了解更多請點初中怎樣學好物理。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總結歸納篇二

興趣就是學習開始的動力,你喜歡什么你才去干什么,所以,要想學好一門功課的話,就應該把他培養(yǎng)成自己的興趣。這個時候呢,家長應該和孩子一起來學習,不然孩子會覺得學習是枯燥無味的。可以和孩子一起在網(wǎng)上搜索視頻來看,或者是搜一些物理題來做,從小培養(yǎng)孩子物理的興趣,是孩子從小就對物理感興趣。之后對于初中,高中的學習,物理也沒有任何的阻礙了。

第二、要學會會提前預習功課,把不會的標注下來。

預習功課呢,是學好每一科目的最好的保障。當然,物理也不例外,可以經(jīng)過預習,了解知識的大概內容,然后,讓明天老師講課的時候,你能都清楚老師在講些什么,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初中物理會出現(xiàn)的物理現(xiàn)象很多,所以,在預習當中需要注重的看一下,并且這些現(xiàn)象是非常好理解的,你也是能看懂的。

第三、需要認真仔細的聽講,不要開小差。

上課的效率是直接能夠決定你的孩子的學習成績的。在上課的時候,孩子必須要跟著老師的思想走。老師講到哪,他就得聽到哪,并且孩子的腦子要跟著一起思考問題,不能只跟著老師的思想走,不思考問題。這樣跟沒上課是一樣的效果。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總結歸納篇三

4、學生的實驗探究分析和基本技能,要求知曉環(huán)節(jié)、增強探究意識,并且理解實驗過程。

八(4)、(5)班學生大多數(shù)學生能參與學習,但缺乏主動學習性。一些好的學習習慣和有效的學習方法沒有養(yǎng)成,答題規(guī)范性存在大量的問題。八(6)由于基礎問題以及學生的個體差異等問題,參與學生的不是很多。

第七章(力):。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圖、彈簧測力計的使用、重力的大小計算公式、

第八章(運動和力):牛頓第一定律、二力平衡、摩擦力。

第九章(壓強):影響壓力的作用效果、壓強、液體壓強的特點及公式、大氣壓強。

第十章(浮力):求解浮力的四種方法、物體的浮沉條件。

第十一章(功和機械能):功及功率的定義、公式。

第十二章(簡單機械):掌握幾種簡單的機械:杠桿、滑輪等、會計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1、梳理各章節(jié)基本知識,形成結構,便于學生記憶和理解;

2、重點知識內容進行細講多練,技能知識在課堂中對學生進行引導性明確;

3、注意糾正學生學習及考試中的錯誤心態(tài),規(guī)范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綜合性進行課堂練習,分析講解中加強學生的練中記憶、練中鞏固和練中歸納能力。

1、抓住課本,夯實基礎。

先由學生看課本再現(xiàn)知識,再有針對性的選擇習題,以點代面,突破學生的薄弱點,教材中的難點。完善學生物理知識結構,使前后知識聯(lián)系起來,形成網(wǎng)絡化,便于學生記憶。一般性的考點通過練習再現(xiàn),重點、難點以例題形式出現(xiàn)。

2、把握重點,專題復習。

3、針對考點,強化訓練。

4、以學生為主體,堅持精講巧練的教學模式。采用精講巧練的課堂教學模式,主要是通過學生的思考和練習,去感知知識,獲取知識,發(fā)現(xiàn)疑難并提出,教師針對學生發(fā)現(xiàn)的疑問去精講點撥。這樣既節(jié)約了時間,又提高了效率。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總結歸納篇四

基本計算沒有難題,強調單位換算、解題格式。

實驗探究初次接觸,知曉環(huán)節(jié)、增強探究意識,適當練習。

第一章:聲現(xiàn)象----聲音的三要素,超聲與次聲,減輕噪聲的途徑方法,聲速的有關計算。

第三章:透鏡及其應用——凸、凹透鏡對光線的作用及作圖;生活中的透鏡了應用;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眼睛的原理,近視眼、遠視眼的成因與矯正方法,顯微鏡和望遠鏡的原理及基本應用。

第四章:物態(tài)變化——溫度的相關知識;六種物態(tài)變化及對應吸、放熱的應用;熔點,凝固點;沸點的理解。

第五章:電流和電路——知道電荷和電流相關知識;會使用電流表;認識串,并聯(lián)電路。并能規(guī)范畫出電路圖。知道串,并聯(lián)電路中電流律。能應用于實際電路中分析。

本班沒有領軍人物,大多數(shù)同學能學習,但缺乏主動性。好的學習習慣沒有養(yǎng)成,答題規(guī)范性很成問題。所以復習中有以下的要求。

1、梳理知識,形成結構---便于記憶;

2、重點內容,細講多練---技能知識需要過手、過腦、過心;

3、注意糾錯,規(guī)范習慣---易錯點是難點,找出錯誤,分析原因,規(guī)范格式,養(yǎng)成習慣。

1月10前結束新課 ,全面進入復習階段。加上晚自習共約12課時。

第五章 計劃3 課時第四章 計劃 3課時

第二三章 計劃3 課時第一章 計劃1課時

查漏補缺、方法指導 計劃2課時

參考物理組的復習計劃。本人負責二三章的學案。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總結歸納篇五

在高中物理實驗中,常有多個因素在變化,造成規(guī)律不易表現(xiàn)出來,這時可以先控制一些物理量不變,依次研究某一個因素的影響和利用??刂谱兞糠ㄊ强茖W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廣泛地運用在各種科學探索和科學實驗研究之中。

常用的`高中物理實驗方法之等效替代法

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證某種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將實際的、復雜的物理問題和物理過程轉化為等效的、簡單的、易于研究的物理實驗問題和物理實驗過程來研究和處理的方法。等效替代法是物理方法既是科學家研究問題的方法,也是高中學生在學習物理中常用的方法。

1、實驗室常用溫度計是利用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

2、人的正常體溫約為36.5℃。

3、體溫計使用前要下甩,讀數(shù)時可以離開人體。

4、物質由分子組成,分子間有空隙,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5、擴散現(xiàn)象說明分子在不停息的運動著;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

6、密度和比熱容是物質本身的屬性。

7、沿海地區(qū)早晚、四季溫差較小是因為水的比熱容大(暖氣供水、發(fā)動機的冷卻系統(tǒng))。

8、物體溫度升高內能一定增加(對)。

9、物體內能增加溫度一定升高(錯,冰變?yōu)樗?/p>

10、改變內能的兩種方法:做功和熱傳遞(等效的)。

11、熱機的做功沖程是把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總結歸納篇六

知識點對朋友們的學習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認真掌握,物理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必備的八年級上冊物理眼睛和眼鏡的復習要點,讓我們一起學習,一起進步吧!

眼睛:眼睛中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于凸透鏡,它把來自物體的光會聚在視網(wǎng)膜上,形成物體的像。視網(wǎng)膜上的視神經(jīng)細胞受到光的刺激,把信號傳輸給大腦。看遠處物體時,睫狀肌放松,晶狀體比較薄(焦距長,偏折弱)??唇幬矬w時,睫狀肌收縮,晶狀體比較厚(焦距短,偏折強)。

近視的表現(xiàn):能看清近處的物體,看不清遠處的物體。

近視的原因:晶狀體太厚,折光能力太強,或眼球前后方向太長,致使遠處物體的'像成在視網(wǎng)膜前。

近視的矯治:佩戴凹透鏡。

遠視的表現(xiàn):能看清遠處的物體,看不清近處的物體。

遠視的原因:晶狀體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前后方向太短,致使遠處物體的像成在視網(wǎng)膜后。

遠視的矯治:佩戴凸透鏡。

眼鏡的度數(shù):100×焦距的倒數(shù)。

只要這樣踏踏實實完成每天的計劃和小目標,就可以自如地應對新學習,達到長遠目標。由物理網(wǎng)為您提供的必備的八年級上冊物理第4節(jié)復習要點:眼睛和眼鏡,祝您學習愉快!

本節(jié)較簡單,同學們明白眼鏡為什么能糾正近視眼、遠視眼就ok!不需要刻意做練習。

1、眼睛

(1)眼球相當于一架照相機,晶狀體和角膜共同作用相當于一個凸透鏡,視網(wǎng)膜相當于光屏。

(2)眼球的調節(jié):在眼球這部照相機中,光屏(視網(wǎng)膜)不能移動,但鏡頭(晶狀體)的焦距卻可以調節(jié)。當我們看遠處的物體時,物體離透鏡較遠,成的像必然在光屏之前,此時睫狀體放松,晶狀體變薄,其折光能力減弱,使成的像恰好落在視網(wǎng)膜上;當我們看近處的物體時,物體離透鏡較近,成的像必然在光屏之后,此時睫狀體收縮,晶狀體變厚,其折光能力增強,使成的像恰好落在視網(wǎng)膜上。

2、近視及其矯正:成像在視網(wǎng)膜前,所以要加凹透鏡進行糾正。

(1)特點:只能看清楚近處的物體,看不清楚遠處的物體。

(2)原因:晶狀體太厚(太凸),折光能力太強,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長,使來自遠處某點的光會聚在視網(wǎng)膜前,到達視網(wǎng)膜時是一個模糊的光斑。

加速度學習網(wǎng) 我的學習也要加速

(3)矯正:在眼睛前放一個凹透鏡。

3、遠視及其矯正:在光線還沒有會聚成一點就到達視網(wǎng)膜了,所以要加凸透鏡進行糾正。

(1)特點:只能看清楚遠處的物體。

(2)原因:晶狀體太薄或眼球前后徑太短。

(3)矯正:在眼球前放一個凸透鏡。

三、經(jīng)驗之談:

人眼的晶狀體就是一個凸透鏡,當我們看不清物體時,根據(jù)情況搭配適當?shù)耐哥R即可糾正。但是同學們近視眼戴個眼鏡始終是不方便的,雖然看上去是斯文很多,但是我們能避免就避免,在平時用眼時要注意規(guī)范,寫字不能考得太近,不要長時間看電腦等屏幕。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總結歸納篇七

歐姆定律和電功率。

一、通過實驗探究電流、電壓和電阻的關系。理解歐姆定律,并能進行簡單計算。

§1、電壓。

一、知識與技能。

l初步認識電壓,知道電壓的作用是??的原因,?是提供電壓的'裝置。電路中有電壓(電源),?有電流,有電流則?有電壓(電源)[填“一定”或“不一定”]。知道電壓的單位有?、?、?。電壓國際單位的符號是?,電壓用字母?表示。

文件大?。?19k文件格式:doc下載地址:擊本地免費下載地址。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總結歸納篇八

一、杠桿的概念:

在力的作用下,能繞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叫做杠桿。

支點:杠桿可以繞其轉動的點o。

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

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

動力臂:從支點o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

阻力臂:從支點o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

二、杠桿的平衡條件:

1.杠桿平衡:杠桿在動力和阻力作用下靜止時,我們就說杠桿平衡。

2.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實驗操作中:為什么要調節(jié)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保證力臂沿杠桿,便于測量。

杠桿平衡時,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這個平衡條件就是阿基米德發(fā)現(xiàn)的杠桿原理。

三、生活中的杠桿:

1.省力杠桿:動力臂大于阻力臂,動力小于阻力。

2.費力杠桿:動力臂小于阻力臂,動力大于阻力。

3.等臂杠桿:動力臂等于阻力臂,動力等于阻力。

第二節(jié)滑輪。

一、定義:邊緣有凹槽,能繞軸轉動的小輪,叫做滑輪。

二、定滑輪和動滑輪:

1、工作時,軸不隨物體移動的滑輪叫定滑輪。

使用定滑輪不省力,不省距離;但可以改變力的方向。

定滑輪杠桿示意圖;

定滑輪實質是等臂杠桿。

2、工作時,軸隨著物體移動的滑輪。

叫動滑輪。

使用動滑輪可以省力;

但費距離,且不改變力的方向。

動滑輪的杠桿示意圖;

動滑輪實質是動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桿。

三、滑輪組。

1、定滑輪與動滑輪的組合叫滑輪組。

使用滑輪組既可以省力;。

又可以改變力的方向。

2、原理:(杠杠原理,變形杠杠)。

fs=gh。

(f----拉力;s---拉力移動的距離;

g---物重;h---物體提升的高度;)。

3、滑輪組:拉力大小與重力大小的關系:

動滑輪和重物由幾段繩子承重,

拉力就是總重的幾分之一。

拉力與重物移動距離的關系:

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是重物移動距離的n倍。

s=nh。

四、輪軸和斜面。

1、由大輪和小輪組成的共同轉動的簡單機械,叫輪軸。

如:門把手、方向盤等。

2、斜面:直角三角形的斜邊。如:盤山公路等。

輪軸和斜面都是省力機械。

第三節(jié)機械效率。

一、概念。

有用功:直接對物體所做的功(工作目的)。

總功:利用機械所做的功(實際付出)。

額外功:由于機械自重和摩擦等因素影響,而不得不做的功(無用付出)。

二、機械效率:

在使用機械工作時,有用功在總功中所占份額越多越好。它反映了機械的一種性能,物理學中表示為機械效率。

1.定義: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

2、公式:

3.用百分數(shù)表示,總小于1。即1。

三、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實驗原理:

實驗器材:

彈簧測力計、刻度尺、鐵架臺、滑輪、細線、鉤碼。

注意事項:

豎直向上,緩慢拉動測力計。

實驗1。

保持動滑輪重一定,改變鉤碼重力。

結論:動滑輪重一定,物重越大,機械效率越高。

實驗2。

保持鉤碼重力一定,改變動滑輪重。

結論:物重一定,動滑輪越重,機械效率低。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9779608.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