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孔子思想論文篇一
一、在學習的目的上主張學以致道,學以治世
在孔子的心目中,學習的最高目的還是“學以治世”,正如子夏的所說:“學而優(yōu)則仕”[1]子張即學有所成了才可以去做官。對君子而言:“不仕無義”,依據是“君子之仕,行其義也”[1]微子。對于其他目的的學習,孔子是不贊同的:故當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子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1]子張畢竟在孔子看來“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盵1]衛(wèi)靈公從中不難發(fā)現孔子認為只有學習那些治國安邦的策略才是學習的正道,而學那些農事就偏離了學習目的。在分析學習的目的時,他曾頗有感觸地強調說:“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1]子路可見,孔子學習的最高目的是“學以治世”,認為書讀得再多,如排不上“為政”的用場,這樣的學習是無用的。學習是為了達到“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1]子路的從政目的。上述事例也表明了孔子的那些弟子皆達到了學習的目的`,完成了達仕為政的神圣使命。他自己也曾表達過急于從政的迫切愿望:“諾,吾將仕矣?!盵1]陽貨這些思想也初步奠定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的倫理基礎。后世的許多讀書人皆把讀書視為是最神圣的事業(yè),看作登上仕途的理想階梯。上述這些言論都體現孔子學以致道,學以治世的學習目的。
二、在學習的態(tài)度上提倡發(fā)奮好學,虛心求學
在學習態(tài)度上,孔子提倡發(fā)奮好學,虛心求學。他本人也敘述了自己終生學習的奮斗歷程:“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盵1]為政孔子終生勤奮好學,虛心求學,從子貢對老師的評價中也可得到佐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1]子張畢竟孔子有自知之明,他深知“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盵1]述而于是越發(fā)“敏而好學,不恥下問”[1]公冶長、“學而不厭”[1]述而。他對自身好學的評價是“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盵1]公冶長對于知識的學習,他確實有那種“學如不及,猶恐失之”[1]泰伯的迫切愿望。其學習的境界曾達到“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盵1]述而的程度。
在虛心求學的態(tài)度上,孔子也是十分誠懇的,他再三強調“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1]為政同時高度贊揚孔文子“不恥下問,敏而好學,是謂之文也?!盵1]公冶長的學習態(tài)度。此外,孔子在強調虛心求學的同時,特別提出要切記“四毋”,即“毋意、毋必、毋固、毋我”[1]子罕,這是向別人虛心求教的前提。沒有這個前提,學習是不可能有很大成效的。
三、在學習的方法上堅持學思結合,學行并重
在學習方法上,孔子既重視見聞的作用,又強調思考的功能,主張學思結合。認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盵1]為政即只學不思,就會茫然而無所得的;只思不學,就會使精神疲倦。學思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學習是思考的基礎,離開了學習的思考,只能是苦思空想,收效甚微。在這點上,孔子是有切身體會的,他曾言:“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盵1]衛(wèi)靈公同時,思考又是學習的升華,經過思考得學習能達到“告諸往而知來者”[1]為政德功效,孔子對此也時很有感觸的,他曾言:“吾欲回言終日的,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fā),回也不愚。”[1]為政可見他承認得意門生顏淵不愚笨的原因就在于顏淵能在學習后獨立思考并有所創(chuàng)新,這點讓孔子是很折服的。這些都體現了孔子在學習方法上堅持學思結合,重在培養(yǎng)和鍛煉學人“舉一反三”、“告諸往而知來者”、“聞一知十”、“能近取譬”的歸納和推理能力,對當今的學習理論和教育方法也是大有裨益的。
四、在學習的內容上注重德育
孔子倫理觀的基本內容就中有“仁者愛人”和“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信條,他認為一個人只有“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1]述而,才能真正地實現道德修養(yǎng)的目標。因此,在學習的內容上,他對學生實施“文、行、忠、信”四教。其中“忠”與“信”就直接屬于德育的范圍,認為只有具備了堅強的道德信念,才能“篤信好學,守死善道”[1]泰伯??鬃釉诙叩年P系是采取了“行有馀力,則以學文”[1]學而的立場。即只有在做到了“入責孝,出則弟,謹而慎,泛愛眾而親仁”這些道德實踐之后還有余力,才用來學習文獻知識。這就說明了在孔子的教學內容中道德實踐比文獻知識更重要。
孔子還把“六經”作為教學內容,目的也在于使學生學會做人的道理和學到從政的本領,在為政治國過程中貫徹策略“為國以禮”、“為政以德”、“為政仁人”的政治倫理觀??鬃右哺嗟膹娬{道德教涵養(yǎng)的因素,正如子夏所說:“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盵1]學而對于好學之人的評判依據,孔子也是用道德標準去衡量的。他對千里馬的稱贊也是“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盵1]憲問這些都充分顯示了孔子教學內容上突出道德教育的份量。
五、在學習的作用上突出完善人格
在學習的作用上,孔子認為“學則不固”[1]學而的,即學習可以使人視野開闊,不閉塞。相反“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1]季氏。學習對人的人格完善至關重要,因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的,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盵1]陽貨仁、知、信、直、勇、剛,是當時社會人群所稱道的六種美德??鬃釉诖酥赋隽水敃r人群中的六種美德與六種劣癖的內在關系,認為本性仁愛但不學習就會狹隘愚昧,其弊病是會受人愚弄的;本性機智而不學習就會淺嘗輒止,其弊病是好高騖遠而沒有基礎;本性誠信而不學習就會目光短淺,其弊病是容易受到欺騙和傷害;本性耿直而不學習就會思路混亂,其弊病是說話辦事沒有條理,在混亂中傷害別人;本性勇敢而不學習就會胡作非為,其弊病是會滋事生亂;本性剛正而不學習就不能控制自已,其弊病是易狂妄自大。在好學的定位上,孔子也時從人格完善著手的,如“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盵1]學而只有不斷的致力學習,個人的人格才能不斷的完善,畢竟“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1]陽貨學《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1]陽貨還可培養(yǎng)“思無邪”的道德品質?!安W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1]顏淵,孔子本人也自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也矣”[1]述而“下學而上達”[1]顏淵這些事例均可說明學習對個人人格的完善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徐志剛.論語通譯[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2]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59.
孔子思想論文篇二
論文摘要:十分有必要對傳統(tǒng)文化中的圣人觀作進一步的梳理,重新發(fā)掘圣人傳統(tǒng)在今天的現實價值。本文簡單追溯了“圣人”觀念及其歷史演變,分析了朱熹、明的成圣觀點,并總結了圣人觀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積極作用和消極影響,有助于人們更全面地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圣人觀。
一、“圣人”觀念及其歷史演變
中國人的圣人觀念是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逐漸萌芽、形成、發(fā)展、凝聚而成的。
圣人原指聰明、有智慧的人,并不像后人說的那樣祟高無比。所以,古人如果自視甚高,也稱自己為圣人。而《現代漢語詞典》對“圣人”的解釋是:“舊時指品德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物,如孔子從漢朝以后被歷代帝王推崇為圣人;封建時代臣子對君主的尊稱?!?/p>
但是,整個中國文化的發(fā)展過程所呈現的圣人觀念,卻遠非原初概念所能涵蓋?!笆ト恕庇^念一直在發(fā)生演變與累積。
“圣人”被崇高化、理想化、神秘化肇始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春秋戰(zhàn)國時期,周天子的權威名存實亡,諸侯兼并稱雄,戰(zhàn)爭頻繁。這是一個需要英雄和創(chuàng)造英雄的時代。于是諸子百家爭相創(chuàng)造符合自己理想的英雄,人們均稱之為圣人。儒家高揚人倫道德絕對至上的精神,塑造了“博施”、“濟眾”(《論語·雍也》)、“修己以安百姓”(《憲問》)、“人倫之至”(《孟子·離婁上》)的圣人。而墨家所塑造的圣人則是這樣的英雄人物:“制為節(jié)用之法,制為節(jié)葬之法”(《墨子·節(jié)用》),“兼愛天下之百姓,率以尊天事鬼”(《法儀》),“列德而尚賢”(《尚賢》),“唯以尚同為政”(《尚同》),“兼相愛,交相利”(《兼愛》)等等。道家主張無為,因此他們心中的圣人是這樣的:“圣人之治,虛其心,食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老子》)法家一切任法,認為圣人治理天下,是通過“正明法,陳嚴刑”的手段,“將以救群生之亂,去天下之禍,使強不凌弱,眾不暴寡,省老得隨,孤幼得長,邊境不侵,君臣相親,父子相保,而無死亡系虜之患”(《韓非子·奸劫拭臣》)。總之,各家有各家的圣人形象,所同之處是各家都倚仗自己的思想原則去重新塑造圣人形象。于是,隨著歷史的發(fā)展,圣人觀念被附著了越來越多的含義??傮w來看,體現了以下特征:
第一,圣人被智慧化。圣人原本表示聰明者、智慧者,但在演化過程中,圣人原初內涵中表示聰明、智慧的要素被充分擴大和強化了。
荀子:制天命而用之。圣人要清天君、正天官、備天養(yǎng)、順天政、養(yǎng)天情而全天功!要做到這些自然要具備超人的智慧和能力,要“知通乎大道”。這就把“圣人”和“道”直接聯系在一起,構成其整個圣人觀的基本內核。中國古人對于“道”、對于圣人的情感均是非常虔誠的,他們將“道”視為貫穿整個自然宇宙和社會人生的普遍準則,而將圣人視為這種普遍準則的最高體現者,認為“唯圣人究道之情,唯道之法”(《鵑冠子·環(huán)流》),甚至認為“道便是無軀殼底圣人,圣人便是有軀殼底道”(《朱子語類》卷一三《本朝四·自熙寧至靖康用人》)。惟圣人能夠體現“道”的精神、把握“道”的真理,那么圣人無疑是天地間智慧最高者。
第二,圣人被神秘化。中國歷史上“圣”、“神”二字經常連在一起使用?!渡袝ご笥砟酚醒?“帝德廣運,乃圣乃神”?!吧瘛焙汀笆ァ被ハ嘣\釋,代表著一種偉大、崇高、玄妙、深邃的氣氛。孟子說,“大而化之可謂圣,圣而不可知之謂神?!倍陶f:“圣不可知,謂圣之至妙,人所不能測”。朱熹說:“圣人,神明不測之號”。圣人被賦予神妙無方、妙不可測的品格。
以“神”釋“圣”使圣人帶上了神秘而不同凡響的靈光。圣人原有的聰明、智慧的內涵被夸大為能夠知往測來、料事如神。兩漢時期更是發(fā)展出了徽緯之學—巫師方士以迷信方術附會儒家經義,假托天意圣教以助統(tǒng)治,影響深遠。
第三,圣人被政治化。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圣人就被賦予了政治色彩,當時諸子百家塑造的圣人幾乎無不具有王者品格。墨家說:“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圣人治天下,首先應該知道天下之亂的根源在于人們不相愛、交相惡。如果勸導人們兼相愛、交相利,便能實現天下大治。這樣的圣人無疑就是擔當著治理天下之重任的王者。
儒家對圣人加以政治化的傾向更為明顯?!皟仁ネ馔酢敝敝甘ネ?,圣人需要“博施”,“濟眾”,“修己以安百姓”,圣人的使命就是使“天下得序,群物安居”(《韓詩外傳》卷三)。
道家則認為“圣人之治,虛其心,食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老子》)同樣希望圣人出世治天下,“無知”、“無為”即為其妙法。
所以說,圣人觀念從具體經驗直觀上升到了一般抽象的普遍規(guī)定,圣人的存在、言行也逐漸具有了形而上學意義上的價值。一方面,圣人變成了廣泛意義的價值標準的化身:圣人是道的載體,是天下的最高智慧者,是制作萬事百工、社會制度的英雄,甚至被視為救世主;另一方面,圣人成為最高精神境界的象征。儒家的圣人境界論正是由于包含了強烈的治國平天下的色彩,揭示了人人成就圣人境界的邏輯必然性和現實可能性,才被人們所普遍接受。
二、圣人難為與圣人易做
本文僅就朱熹和明的成圣之道加以簡述。朱子和明,前者說圣人難做,后者說圣人易為。這是因為他們的“圣人”具有不同的內涵,成圣之法也有異。
朱熹說:“某十數歲時讀孟子,言圣人與我同類者,喜不可言,以為圣人亦易做,今方覺得難”。朱熹年少時覺得“圣人易做”,不惑之年則“方覺得難”。這是因為他理想中的圣人是德性、才能與事功兼?zhèn)渲?。在朱子看來,做圣賢不易,做后世圣賢更難。因為后世圣人既要德性完美,還要有能力治國平天下:“裁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
朱熹的圣人觀是對孔子圣人觀的承繼和發(fā)展。在孔子看來,圣人必須具備“仁智統(tǒng)一”的品格,必須是“博施于民而能濟眾”,“修己以安百姓”之人。修己—內圣,博施濟眾、安百姓—外王??鬃訉ⅰ笆ト恕崩斫鉃橐环N理想人格境界,而現實中的人很難達至這一境界,以至現實中未有一人被孔子視為圣人,即使堯舜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圣人,“堯舜其猶病諸”??鬃幼约阂矎牟灰允ト俗跃樱f:“若圣與仁,則吾豈敢。圣人之于孔子亦是一個當作目標追求的境界。朱熹繼承了孔子圣人觀“仁智統(tǒng)一”、內圣外王的內涵,并賦之以新的意蘊,同時認為堯舜是圣人,給現實中的人以為圣的榜樣和信心。
朱子集仁德、才智和事功于圣人一身:首先,圣人必須具備“德”和“人倫”的至上品格?!笆ト巳f善皆備,有一毫之失,此不足為圣人?!蚀笏礋o一毫厘不是,此所以為圣人,不然,又安是謂之舜哉。古之圣賢別無用心,明明德便為無一毫私欲?!?御)其次,圣人具有知識、才力等智者品位。朱子曰:“圣人,神明不測之號?!?,川“自古無不喚事情底圣賢,亦無不通變底圣賢,亦無關門獨坐底圣賢。圣賢無所不通,無所不能,那個事理會不得?!允ト私倘艘W?!贝?御”)并認為。圣人自是多能。再次,圣人還具有“治者”、“王者”風范。朱子曰:“天只生得許多人物,與你許多道理,然天卻自做不得,所以必得圣人為之修道立教,以教化百姓,所謂裁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是也。蓋天地做不得底,卻須圣賢為他做?!?/p>
可見,在朱子眼中,圣人既是盡善盡美的仁者、無所不能的智者,又是德治教化的王者。換言之,圣人之所以為圣人,就在于他既要尊德性,又要道向學,還要能輔相天地之化育,做這樣的圣人,當然“今方覺得難”了。
然而,對朱子來說,“為圣”雖難,但并非不能為。為圣之路雖然艱辛,但只要堅持正確的途徑、方法,就可以成圣。
朱子認為:“圣人是為學而極至者,因此,他發(fā)展了程頤的“格物致知”說。朱子的“格物致知”說,既是認識論,又是方法論。他在《大學或問》中說:“若其用力之方,則或考之事為之著,或察之念慮之微,或求之文字之中,或索之講論之際,使于身心性情之德,人倫日用之常,以至天地鬼神之變,鳥獸草木之宜,自其一物之中,莫不有以見其所當然而不容已,與其所以然而不可易者,必其表里精粗無所不盡,而又益推其類以通之,至于一日脫然而貫通焉,則與天下之物皆有以窮其義理精微之所極,而吾之聰明睿智亦皆有以極其心之本體而無不盡矣?!边@段話概括了朱子方法論的基本環(huán)節(jié):第一,由博反約,在博學的基礎上獲得規(guī)律性認識。朱子認為:“聞見孤寡不足為學也。他強調博學多聞,是由于他意識到了“理”(道)內在于事物之中。“形而下之器中,便各有個道理,此便是形而上之道。第二,“嚴密理會,株分毫析。”川(御)強調分析的層次性,注重慎思明辨。第三,“推類以通之”。朱子認為,把握一類事物的本質,不必事事都要一一理會過,可以通過“類推”來實現。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人們對“格物”的誤解。
朱子的格物致知說為成圣提供了方法、途徑,然而這一達圣之方卻非常人所能運用并運用得好的,當時被陸象山等人譏諷為“支離事業(yè)”。
明繼承發(fā)展了陸象山的“心同理同”的思想,立足于“良知”理論,通過肯定“圣人”與“眾人”所具有的良知無異,從而肯定眾人皆能成圣。
明在貴州龍場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認為不能將心與理分析為二,人心中自有先驗的道德,求理、達圣只須向內用功。明說:“心之德本無不明也,故謂之明德。有時而不明者,蔽于私也,去其私無不明矣。日自出地,日自出也,無無與也。君子之明明德,自明之也,人無所與焉,自昭也者,自去其私欲之蔽而已。
成圣之道,是去掉心中之私欲,讓心中之理發(fā)揚光大的過程,是向內用力的功夫。這一點陽明與朱子有相通之處。朱子曰:“古之圣賢,別無用心,明明德便為無一毫私欲?!贝?御,)然而朱子之學不僅“尊德性”,而且“道問學”。陽明則將“尊德性”推向極至,只講“尊德性”。明認為,既然“圣人之道吾性自足”,那么“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誤也,他認為朱子的“希圣之方”即物窮理,過于支離、煩瑣,不是一般人所能企及的;同時也意識到朱子達圣之路徑過于漫長、曲折,令人望而生畏。為了不使儒家的圣人觀流于空疏,他另辟蹊徑,構筑了一座圣凡相通的橋梁。
明在象山的基礎上,構建了一套心學體系。他說:“人者,天地萬物之心也。心者,天地萬物之主也。心即天,言心,則天地萬物皆舉之矣,而又親切簡易,故不若言人之為學,求盡乎心而已。把人視為天地萬物之中心,而“心”為天地萬物之主宰,天地萬物都包容于心中,“位天地,育萬物,未有出于吾心之外也。他還深有感悟地說:“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緣總在心。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這樣一來,明認為達圣只須向內用功夫,去除人欲,“人到純乎天理方是圣”。
在明那里,圣人的內涵就是“尊德性”?!安帕Σ煌?,而純乎天理則同,皆可謂之圣人。無怪乎黃宗羲如是說:先生之學以尊德性為宗。摒棄了圣人內涵中的知識、才力,也就自然廢棄了朱子倡導的格物致知、即物窮理的達圣之方,只須“簡易功夫”、“致良知”,亦即訴諸內心體認和自省方法就行了。從人的內心道德上規(guī)定圣人之所以為圣,那么,圣人就是人人可為的。于是,陽明就從內心發(fā)出了“滿街都是圣人”的贊嘆。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朱熹的圣人觀為達圣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具體方法;明的圣人觀則為成圣敞開了大門,激勵人們在達圣的征程上,以十足之信心勇往直前。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雖然在今天看來,朱熹、明圣人觀的內涵不乏封建糟粕,但他們孜孜以求的理想人格,注重對人生精神層面的提升,對社會、百姓傾注的愛心,卻包含著諸多對精神文明建設有益之因子。同時,其為圣、為學之方,也為今天的學者做人、治學,提供了可供借鑒的成分。因此,吸取其圣人觀之精華,揚棄其糟粕,是極有意義的。
三、圣人觀之利弊
1.圣人觀之利—對人的肯定
圣人可學、圣人可至的思想,在中國哲學中隨處可見。孟子主張“人皆可以為堯、舜”,“堯、舜與人同耳”,周敦頤主張“希圣、希賢”,程伊川主張“圣人可學”,張橫渠主張“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朱熹認為教育的目的主要在于促使一般學者立志做圣賢,他認為青年學子須以“圣賢”自任。朱子曾說:“凡人須以圣賢為己任。世人多以圣賢為高,而己別是一樣人,則早夜孜孜,別是分外事,不為亦可,為之亦可。然圣賢桌性與常人一同;既與常人一同;又安得不以圣賢為己任?自開辟以來,生多少人,求其盡己者,千萬人中無一二。只是滾同枉過一世?!薄八^學者,始乎為士者所以學而至乎圣人之事也?!彼?,所謂教育,一言以蔽之,其目的在于培養(yǎng)圣賢。朱熹認為,“存天理,滅人欲”是實現“圣人”人格的基本手段。朱熹說:“圣賢千言萬語,只是教人明天理,滅人欲。”“學者須是革盡人欲,復盡天理,方始是學。”這就是說,滅除人欲,就能存得天理。
為什么圣人可學,圣人可至呢?在中國傳統(tǒng)中,有一個邏輯結構就是人人擁有先天之性,也就是天命,“天命之謂性”。天命按照自己的方式運行,展示出天道,達到了這個層面就是圣人?!皬娜葜械?,圣人也?!边@里所說的道是天地之道,是左右萬事萬物的,對事物和人都起作用。因此《中庸》說:“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边@個道是天地萬物共同遵守的道,因此人也要照天道而行,對于不能照此而行的人則需要修養(yǎng)和教化。人要德配天地,妙贊化育,生命之自然秩序與天道的精神相契。因此“君子,不可以不修身”,這是圣人教化常人,常人學習圣人的依據。《中庸》說“夫婦之愚,可以與之焉,及其至也,雖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在這里,《中庸》充分肯定平常人是可以達到那個完美的境地的。
修養(yǎng)教化的過程,就是“誠”的過程。所謂“誠”,也就是發(fā)現并且按照天道的方式運行。通過“誠”,人可以達到現狀與天性的合一。宇宙與人,合和無間,人的終極目標要達到圣人,其功夫在于存養(yǎng)、盡性、明心見性,人一切價值選擇,取舍從違,都是依理而行,最終德配天地,參天地之化育。個人生命與天地和諧,與人人感應,與物物協(xié)調,以這種精神待人持家,都會同情交感,一體同仁,大我小我,一脈融通?!吨杏埂飞鲜鏊枷氤蔀闅v代中國思想家教化民眾的理論依據。
中國哲學在邏輯上肯定了人的作用和意義,并沒有把常人視為不可教化者。其積極的意義除了說明教化本身之外,還在于對常人地位和尊嚴的認可。
2.圣人傳統(tǒng)之弊—常人無權
在中國的傳統(tǒng)中,頌揚圣人,學習圣人,肯定人人可以為堯舜,承認了普通人的地位和發(fā)展的可能性,這是對人的一種解放。但是這種文化傳統(tǒng)并沒有肯定人人都是圣人,它所承認和擁戴的是圣人,而非將來可能成為圣人的平常人。事實上,由于對圣人的尊崇,中國歷史上是把人群分為少數智慧超人的圣人和多數從事勞動的愚人,后演變?yōu)閯谛恼咧稳耍瑒诹φ咧斡谌?。勞心者即圣人,勞力者即愚人。各個階層功能不同。這樣,在按照圣人意志行動,培養(yǎng)圣人的過程中,一個等級制的社會就形成了。中國人對圣人的愛戴和尊崇并沒有體現為社會各個層面上對普通人的愛護。
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中,規(guī)定圣人特性的同時也規(guī)定了圣人的對立面,即常人的特性。儒家的圣人觀念,一方面表現其人格的高尚,一方面又表現其人格的優(yōu)越。而在人格的高尚與優(yōu)越里,已假定了大眾都有精神不高尚的或精神低劣的成分在內。圣人和常人的關系,就是關照和被關照的關系。在這種關系中,已邏輯地預設了圣人的萬能和常人的無能。常人需要圣人的指導,按照圣人的意圖生活,那么,常人就不需要強調自己的特殊性,而只要強調服從性;不需要強調自己的人性和智慧,而只要強調自己的無知和無能。如果把這樣的關系帶人政治生活中,就是讓常人放棄自己的.政治權利,成為被圣人照顧的人。
在傳統(tǒng)中國社會,誰是圣人的現實體現呢?皇帝。上古文獻《洪范》就強調“天子作民父母,以為天下王?!碧旎蚓醯臋嗔Ρ凶蕴臁_@一思想在《尚書·泰誓》中更發(fā)展成了:“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其克相上帝,寵綏四方”,“惟天惠民”。儒家最為突出地繼承與發(fā)展了上述思想。這使中國古代的政治生活中出現了人們對作為圣人代表的君王命令的絕對服從,以及常人無權的局面。帝王集王、圣、父于一身。在現實社會中,儒家“圣人為王”的理想被徹底地置換與顛倒為“王者為圣”,儒家所開創(chuàng)的“自律型之慎獨倫理”被徹底地異化為“他律型的順服倫理”,成為奴役與專制的有力工具。于是“圣人為王”觀點不僅不能限制君權,反倒幫助帝皇擴張成無限的絕對專制權力,開啟了絕對皇權的時代。帝王對其子民猶如父親對其子女擁有極大的支配權力。一方面是無限的權力,另一方面是毫無權利可言的被支配者。這就把圣人和常人的理論設想現實化了:現實中的常人是沒有權利的人,唯有等待圣人的安排。
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傳統(tǒng)思想認為,百姓的權利由明君賦予,君王的權力高于百姓權利,當兩者發(fā)生沖突時,前者要無條件地服從君王的權力。百姓的權利永遠處于一種不確定狀態(tài)中,權利有哪些,何時有權利都由帝王權力來隨機決定。所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連生命權這一基本權利都得不到保障,更不用說其他權利。在國人數千年的生活中,幾乎無人不曾領教權力的威勢。君王權力以及權力的肆虐甚至成為國民的基本生活樣態(tài),全面而深刻地滲透到了國民的思想之中。
即使在清官明君的時代,百姓的地位也沒有突出的體現,而為民做主成了歷代官員的使命。百姓的命運掌握在帝王將相文武百官手中,百姓的愿望集中在希望代代清明當中。這種文化歌頌的都是明君良相,該邏輯之前提仍是百姓的無知無能、百姓是需要治理的對象,而揭竿而起的人、要求自己權利的人,又大多以身敗名裂為結局,成為背負罵名的亂臣賊子。這樣的文化體系體現的是集權向心的特點,個體的權利被抹煞了。這樣的政治文化統(tǒng)治中國兩千年,影響深遠。在這種背景下,人民的權利意識是不可能形成的。沒有權利意識,就沒有民主可言。
所以,中國推進民主政治的一個必要環(huán)節(jié),就是要打破圣人政治傳統(tǒng),停止對圣人的渴望和頌揚,轉而發(fā)現和認可自身的權利與價值。
孔子思想論文篇三
摘要:在東方的教育發(fā)展史上,孔子是不可不提及到的人物,他的教育思想至今對我們產生影響。解讀他的教育思想,對當今社會教育具有啟發(fā)和教育的重大意義。
關鍵詞:孔子《論語》因材施教仁教學思想啟示
孔子(約公元前551-前479年)是我國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
孔子學說的核心是“仁”和“禮”,提倡“仁者愛人”、“克己復禮為仁”、“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強調忠孝和仁愛。
教學思想與教學方法是承認先天差異,但更強調“學而知之”,主張“有教無類”,重視因材施教,這些思想在《論語》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孔子的教育思想從多方位的分析和總結,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教育思想,了解他的思想,對于教育的發(fā)展意義重大。
一、教育對象:有教無類
據記載,孔子門生三千,而孔子生活的春秋時代,教育沿襲著“學在官府”的傳統(tǒng),教育被貴族子弟壟斷,平民子弟是沒有機會接受教育的。
之所以有這么多學生,是因為孔子首次提出“由教無類”認為世界上一切人都有享受教育的權利。
無論貧賤之人,還是富貴之人,都有接受的權利??鬃诱f:“自行束以上,吾未嘗無誨焉”(《論語述而》)。
“束修”是一條臘肉干,是當時贄見老師的禮物,只要有愿行束修之禮的,也就是愿意在孔子門下接受教育的,孔子是不會拒絕的。
這并非孔子受他的禮,而愿意教他學習,只是“束”是當時人們都能承擔的,任何人均可到他們下接受學習。
這是其中之一,另一個故事跟能說明孔子對待受教育者資格的要求。有一個名為互鄉(xiāng)的地方,此地之人不善,難與言。
互鄉(xiāng)一童子求見孔子而孔子接受了,門人非常疑惑,孔子解釋說:“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
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論語述而》)這就是說,只要一個人肯進取,不管其曾經怎樣,只要現在能潔身自愛,以求獲得教育機會,我們就不可以剝奪他受教育的權利。充分說明了有教無類的教學思想。
二、教育方法,內容和目標
1.教育方法
在孔子的教學思想中,“因材施教”和啟發(fā)誘導是教育的基本方法。
因材施教,根據學習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體情況進行不同的教育。
孔子說:“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論語子路》)這就體現了孔子對學生的了解。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也。”(《雍也》第21章)意思是教學上要根據不同學生,不同的智力水平,教授難度不同的教學內容。
此舉雖無“因材施教”四字,但在朱熹的《四書集注》中“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充分說明孔子教人,因材施教。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意指:一個人不到他傾全力去嘗試了解事理,但卻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我是不會去啟示他的。
不到他盡全力想要表達其內心的想法,卻想不到合適言詞的程度,我是不會去開導他的。
如果告訴他一個角落是這樣的,他還不能推悟出其它三個角落也是一樣的,那我就不會再多說什么了。句中一“啟”一“發(fā)”充分體現了孔子的啟發(fā)式教學。
這個方法對當代教育具有啟示的作用。
2.教育內容
孔子教育內容:“孔子教學繼承了西周六藝教育傳統(tǒng),教學綱領是“博學于文,約之以禮”,基本科目是詩、書、禮、樂。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論語述而》)其中道德教育內容:仁與禮、孝悌、忠信。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意指:人心若沒有了仁,把禮來如何運用,人心若沒有了仁,把樂來如何運用。說明仁禮在教學的重要。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論語里仁》)意指侍奉父母,他們若有過失,要婉言勸告。
話說清楚了,卻沒有被接納,仍然尊敬他們,不要違逆對抗,繼續(xù)操勞而不怨恨。
這是孝悌充分體現。子曰:“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意指人沒有信用就沒有立足之地。
一個國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強調忠信在教育上重要性。
他向學生講授“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孔子儒學思想中教學內容后又增加“六藝”,包括為禮、樂、射、御、書、數。
包含了道德修養(yǎng)、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yǎng)和訓練。孔子教學不以書本為學習全部資料,而是在書本學習同時,在生活中也同時學習。
這樣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打下基礎。
3.教育目標
君子道者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論語憲問》)意指一個真君子做到了內心的仁、知、勇,從而就少了憂、惑、懼。
這體現了孔子在教育人學習要達到的教育目標。而在培養(yǎng)目標上,孔子注重“舉賢才”為國家培養(yǎng)人才也是孔子教育的目標。
“學而優(yōu)則仕”(《論語子張》)與孔子的舉賢才是一致的,從這句話中就體現了孔子為國家培養(yǎng)人才的目標。
孔子告誡學生“不患無位,患所以立”(《論語里仁》),孔子推薦學生擔當政治事務,在舉薦人才時有原則,首先,學習不優(yōu)異,不可做官:其次,要在國家政治開明時才可做官,否則寧可隱退。
所以在孔子教育思想中只有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和“修己以安百姓”(《論語憲問》),才達到了教育的目的。
孔子教育思想對歷史的貢獻,提出“有教無類”的教育方針,擴展了教育對象;“因材施教”和啟發(fā)式的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果;;重視文化的傳承,對教材進行建設,為后世儒家奠定了進經籍教育體系的基礎;更提出了“終身學習”的思想,“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通過他自己證明了這一說法,對教育的啟示:在教學中,教師不放棄每一位學生,了解每一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思想,從而選擇適合學生方法進行教學,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做到“活到老、學到老”,終身學習。
從而孔子的教育思想對于社會和個體的發(fā)展都有重要的意義,對于教育的發(fā)展做出的貢獻更是不可磨滅的。
參考文獻:
[1]朱熹(宋).《論語集注》[m].濟南:齊魯書社,1992
[2]劉嘉銘.《教育公共基礎筆試》[m].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2011論文期刊:
[3]曲紅艷.《孔子教育思想淺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1期
孔子思想論文篇四
教育學思想:有教無類的教育觀,因材施教、啟發(fā)式的教育方式??鬃铀幋呵飼r期,在春秋之前,在當時平民百姓是沒有資格去讀書,獲得教育的權利的,“學在官府”、“官師合一”、“政教合一”、“不官則無所授書”,教育、學術皆由“官府”世守,那時候的教育是“有類”的。到了春秋時代,“天子失官,學在四夷”,文化下移,下層平民希望獲得受教育的權利??鬃禹槕獨v史發(fā)展潮流,創(chuàng)辦私學,實行“有教無類”的辦學方針。無論學生是怎樣的身份、地位、民族都愿意去教他們,所以在孔子三千學生之中,來自當時各個國家地區(qū)的不同身份的人,絕大多數出身貧賤??鬃訉ψ约旱茏拥慕逃椒ú皇悄欠N一味的灌輸式教育,不管學生是否接受只管老師我說??鬃訉γ恳晃坏茏右虿氖┙蹋屆恳晃坏茏涌梢愿鶕陨戆l(fā)展去接受教育,在因材施教的同時結合啟發(fā)式教學方法,用孔子的話說,就是“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他要求學生達到“憤”和“悱”的心理狀態(tài),然后再施以“啟發(fā)”的方法,幫助學生打開思路。所以他的弟子當中各種各樣的人才都有,七十二賢士。他的這些思想在《侍坐》當中得以體現。
美學思想:孔子的學說中最重要的就是“仁”,所以的孔子的美學思想以“仁”為中心,孔子強調善與美相聯系。他認為美與善是密切聯系而不可分的,甚至是善的同義詞,如“里仁為美”(和有仁德的人在一起,這樣才算是善的、好的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幫助和贊成別人做好事,不幫助和不贊同別人做壞事)等。這里所謂的“美”是和善、德一個意思,二者可以混同使用。在中國孔子是最早提出美育思想的人,孔子的美學思想以“詩”為基礎,提倡“詩教”,即把文學藝術和政治道德結合起來,把文學藝術當作改變社會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并且孔子認為,一個完人,應該在詩、禮、樂修身成性。在《侍坐》篇中可以看出他關注的是具體社會中的人。文質彬彬,是孔子典型的美學思想,它強調內容與形式的統(tǒng)一。文與質的關系體現孔子所推崇的君子的的理想人格。這文與質的關系,禮與仁的關系都是孔子美育思想的體現。
二、蘇格拉底的教育學思想和美學思想
教育學思想:蘇格拉底終身從事教育工作,具有豐富的教育經驗并且有著自己的理論。蘇格拉底一些教育思想與孔子極為相似。他沒有建立自己的學校,他的課堂可以在任何一個地方,對于學生如同孔子一樣有教無類。無論是乞丐、農民、有錢人、貴族等等,都可以是他的學生。無論是誰只要去請教他,他都施教。當時智者施教是需要收取費用的,蘇格拉底是不收取任何費用。蘇格拉底教育目的是培育人才,這一點與孔子的目的相似,孔子提倡“學而優(yōu)則仕”。蘇格拉底倡導圣賢治國,認為群眾缺乏理智和政治能力,治理國家只能依靠那些少數優(yōu)秀人物。蘇格拉底以培養(yǎng)造就有知識的治國人才為己任,把全部精力和時間都花在了哲學和教育事業(yè)上。他希望通過教育培養(yǎng)出一大批治國人才。在教學方法上,蘇格拉底采用“產婆術”,包括諷刺、助產、歸納和定義。這個方法在柏拉圖的《大希庇阿斯》篇中得以體現。他認為真理是潛在地存在于人的內心之中的,教師的任務不是灌輸既成的知識,而是通過師生之間的交談和討論,消除錯誤的見解,形成正確的認識。,他在教學中,常用設問方式提出問題,讓學生運用已有的認識加以回答。如果回答錯了,他就用暗示性的提問適時引導,使學生得出正確的答案。他認為這樣可以檢驗青年人的心靈。
美學思想:在《大希庇阿斯》篇中,通過希庇阿斯和蘇格拉底的對話,對美本質的討論,區(qū)分美本身和具體美的事物,提出美本身是“一切美的事物有了它就成其為美的那個品質”,最后得出結論:美是難的。在西方哲學史上,蘇格拉底被稱為是道德哲學的創(chuàng)始人,他號召人們把目光從自然界轉向人自身。蘇格拉底從目的論和美德論出發(fā),提出了他的美學思想,其核心觀念就是美善同一說,是西方美學史上美善同一說的開拓者。在蘇格拉底看來,美就是善,美與善是同一的。接著,他還談及是美善同一的基礎就是功用?!胺彩俏覀冇玫臇|西如果被認為是美的和善的那就都是從同一個觀點——它們的功用去看的”也就是說,美的和善的事物,應該很好地發(fā)揮其功能。功用不僅是美善同一的基礎,也是判斷事物美善的標準。同時他還對傳統(tǒng)的和諧說作出了一定的貢獻。他指出了和諧的合功用、合目的性基礎,從而實現了和諧的客觀規(guī)則向主觀功用的轉變。蘇格拉底賦予了和諧說以目的性,并且也使和諧包含了主觀性。
三、從蘇格拉底和孔子探討教育學和美學結合的意義與可能性
1、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型人才。二人雖然相隔萬里,但是二人對于人才的培養(yǎng)都是一致的。美育的發(fā)展,更加有利于發(fā)展全面型人才?,F在的教育都希望學生能夠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美育對其幫助很大。
2、教學方法的改革。二人都注重啟發(fā)式教學,對于那種只注重灌輸不管學生是否理解的教學方法,在學生這方面是更加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接受的。注重因材施教,在全面發(fā)展的同時能夠突出學生自己的個性與特點,不會抹殺學生的天賦。
3、注重道德。道德觀在二人的美育觀中都有體現。一個人不只需要知識,更需要道德的熏陶。
孔子思想論文篇五
李逵,綽號黑旋風,“在梁山好漢中排名第二十位,為三十六天罡中的‘天殺星’他面貌丑陋,但正直善良,是梁山好漢中性格鮮明,頗受讀者喜愛的英雄?!盵2]被金圣嘆稱贊為“人中之寶”,他對封建統(tǒng)治者最具有反抗精神,對梁山眾弟兄愛得深切,對奸臣賊子恨之入骨。他耿直、講信義,在救柴進一事中,說“我打死了殷天錫,卻叫柴大官人吃官司,我如何不要救他”,金圣嘆在《讀第五才子書法》稱贊他的品德說“《孟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正是他好批語。”[1]2宋江做主梁山后,一門心思要招安,小說第七十一回寫到,宋江借賞菊吟詩,表露招安心意,“黑旋風便睜圓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鳥安!’只一腳,把桌子踢起,攧作粉碎?!盵1]611然而,招安之后,當他知道宋江給他酒里下了毒時仍然無怨無悔,只是流淚說:“罷!罷!罷!生時服侍哥哥,死了也是哥哥部下一個小鬼!”由此,我們更可以看出李逵對宋江的忠心耿耿,儒家提倡的“忠義”躍然紙上。
除此之外,李逾、三阮、公孫勝、雷橫等也都是有名的孝子;而武松則是“悌”的典型代表。由于無道昏君和奸臣賊子的逼迫,他們不得已而上梁山,于是就有了“犯上作亂”的罪名。
三、從出世之人看小說中的儒家思想
在《水滸傳》小說中,除朝廷和梁山英雄之外,儒家積極入世的倫理思想卻在和尚、道士及神仙這些出世之人身上也不同程度的表現了出來。在歷史上,宋徽宗作為一個皇帝,但卻奉道極虔,做出了許多的荒.唐事情,并且他還自稱“道君皇帝”,《水滸傳》作者也反其道而行,讓佛道之徒及長老仙師卻往往成為身著袈裟道服的儒者,讓人耳目一新。
小說開頭便寫“張?zhí)鞄熎砣廖烈摺?,雖然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是它已經充分證明,努力給人民解除苦難、以天下為己任的還有道教教主;花和尚魯智深和行者武松都積極入世,當不當和尚都力求奮發(fā)有為,以剛健為本,并非消極避世而皈依佛門,五臺山智真長老盡管曾以封建正統(tǒng)思想約束魯達的積極入世,但總體來說,他還是給以支持的;公孫勝和他的師父羅真人,保著宋江一直到破遼勝利之后,才功成身退,在小說前七十一回中,他們披著道袍,但信奉和 實踐的卻是以天下為己任、極積入世的儒家思想;玄女娘娘清靜而有為,但是她身靜而心并不靜,可以說,她也是個出世而又關心國家大事的神仙,她曾囑托宋江要“替天行道”,并且授予他三卷天書,要他為國為民盡心盡力,在攻打遼國的危亡之際,她又給宋江托夢,授予其破敵之法,才使他得以徹底戰(zhàn)勝遼國。作家通過一個又一個佛道人物的描寫,從側面清楚地顯示出儒家“自強不息”的倫理思想,激人奮進,讓人心潮澎湃。
四、從婦女形象看小說中的儒家思想
經歷中國幾千年漫長的封建 社會,“男尊女卑”、“男主女從”的基本觀念在儒家思想與倫理道德觀念緊密結合的過程中基本形成了。作為那個時代的文人,作者根本不可能擺脫這些束縛而超然存在,傳統(tǒng)儒家思想中婦女必須遵守“三綱五?!?、“三從四德”,服從男人意志的要求自然而然的會被體現出來。
如:作品中的正面婦女形象三位女英雄,顧大嫂是做“人肉饅頭”的,而孫二娘曾經賣“蒙汗藥”酒,都是謀財害命之徒,“一丈青”扈三娘低首伏心地由宋江主持,嫁給了自己并不喜歡的王矮虎,只是為了說明宋江的恪守信義。這些女性在她們的丈夫在沙場一一戰(zhàn)死之后,除顧大嫂僥幸存活外,其余都隨夫戰(zhàn)死沙場,其實,三位女英雄的命運,顯然受著夫權思想的主導,是“夫為妻綱”的封建倫理道德觀對作者的束縛。
潘金蓮、閻婆惜、潘巧云都是身處社會底層的城市婦女,在這些封建正統(tǒng)思想的主導下,作者把她們描寫成了不守婦道,寡廉鮮恥的淫婦,她們的被殺甚至是維護道德、替天行道的必然結果,但是仔細分析三位女性,她們的放蕩是與她們不幸的婚姻緊密 聯系在一起的。在小說中,潘金蓮受到的毒害最深,竟至于演變成為淫婦和殺人兇手,她是封建禮教的受害者。她的悲劇雖然也是出于年輕女子本身對于美好愛情的渴望和追求才釀成大禍,但是,地主大戶的殘酷報復是她不幸的直接根源。
閻婆只因為得了一口棺材和十兩銀子的救濟而“無可報答”,就用女兒閻婆惜與“只愛學使槍棒,于女色上不十分要緊”的宋江“做個親眷來往”,宋江因為門不當,戶不對,既沒有把閻婆惜平等看待,又沒有給她愛情,作者是根據封建禮教中“男尊女卑”、“三綱五常”的思想來處理二人關系的。作為生活在下層社會的一個婦女,張文遠的出現激起了她對美好愛情的強烈渴望,以至于行為偏激,最終導致理想和追求變得畸形,可以說,廉價的買賣是她不幸的來源。
作為潘巧云的丈夫,楊雄愛的只是弄槍舞棒,從來都不善對她噓寒問暖,并且楊雄一個月內有二十幾天不在家,她實際上只是家庭的擺設而已,而潘巧云與后來出家的裴如海是青梅竹馬,潘的紅杏出墻也實屬必然。與此同時,楊雄、石秀殺婦,手段竟然如此殘忍,作品中對于婦女的這些態(tài)度明顯的是受儒家封建禮教的影響。
要之,《水滸傳》的成書受到封建正統(tǒng)思想的深刻影響,因此,也就不可避免地在其中保留了較多的儒家思想的痕跡,作者甚至將其滲透到了全書的主導思想當中,無論是從作品中描寫到的朝廷、梁山好漢、出世之人還是婦女形象,無不滲透著這種根深蒂固的思想,并且在小說中被表現得淋漓盡致。
孔子思想論文篇六
孔子思想對中國哲學的影響是巨大的。中國哲學著作一般都從天命觀、歷史觀、人生觀、認識論等方面,論述孔子思想對中國哲學的影響。不過筆者認為,這些論述所注重的是中國哲學的理論內容方面,而沒有重視它的致思方向方面。實際上,孔子思想對于中國哲學致思方向所產生的影響,同樣值得我們重視。中國哲學自其產生以來,在不同的時代對于人們的社會生活都能夠發(fā)揮啟迪、指導作用。這是由中國哲學高度關注社會政治和人生修養(yǎng)問題的致思方向決定的。而這種致思方向,是深受孔子思想影響的。
中國哲學之所以被人們視為“社會哲學”、“政治哲學”、“人生哲學”,則是由它在與古希臘大致相同的時期——先秦時期所形成的致思方向決定的。對于這種致思方向的形成,孔子的思想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鬃铀枷氲暮诵睦砟钍恰叭省保咀谥际恰疤煜職w仁”。簡言之,孔子思想關注的焦點是人們的社會生活,著重探討的是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和合理的行為準則,立言宗旨是引導人們追求道德理想的實現和精神境界的提升。孔子哲學的重心在于“人”,在于社會生活中的人際關系,而不像古希臘哲學那樣注重自然事物的研究。這種狀況,對于當時正處于形成階段的中國哲學的致思方向,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先秦是中國哲學的發(fā)端和開創(chuàng)時期。作為儒學創(chuàng)始人孔子的思想,必然地對于中國哲學致思方向的形成發(fā)生了重大影響。概括地說,這種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兩點:其一,導致了中國哲學對于社會政治和人生修養(yǎng)問題的高度關注,同時也導致了中國哲學不重視自然哲學問題的研究。借用“人倫物理”這個詞來說,就是導致了中國哲學重“人倫”而輕“物理”。這是孔子思想對于中國哲學致思方向的最主要的影響。其二,時于中國哲學沒有走上宗教化的道路產生了重要作用。
孔子雖然也具有“天命”思想,但他基于對社會人生問題的高度關注而“不語怪、力、亂、神”(《論語·述而》),對殷周以來的宗教迷信采取存疑態(tài)度,所謂“敬鬼神而遠之”(《論語·雍也》),“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論?!?《莊子·齊物論》)中國哲學始終沒有走上宗教化的道路,更沒有像中世紀的西方哲學那樣成為“神學的婢女”,可以說孔子對待鬼神迷信問題的立場產生了關鍵性的作用。
中國哲學的`致思方向既有社會經濟、政治方面的根源,也有思想方面的原因。這后一方面的原因,主要就是孔子思想的巨大影響。尤其是自漢代開始,孔于思想被尊奉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正統(tǒng)思想。就哲學而論,以孔子思想為核心的儒家哲學始終是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主流。這使得先秦時期在孔子思想影響下形成的中國哲學致思方向,變得更加確定。至于如何評價孔子思想對于中國哲學致思方向的影響,這個問題實質上就是如何評價中國哲學致思方向的問題,這是一個需要另外專門討論的問題。簡單地說,筆者認為這種影響的主要方面是積極的。毋庸諱言,中國哲學重“人倫”、輕“物理”的致思方向,導致了“德性”在中國哲學中的過度發(fā)展,而“知性”發(fā)展不足,這對于中國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尤其是近代以后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產生了不小的負面作用。但是另一方面,這種一以貫之的致思方向,使得中國哲學在任何時代都能夠對于人們的現實生活發(fā)揮啟示、指導作用,都能夠為人們的生存和發(fā)展提供智慧。以《論語》為例,人們在不同的時代都可以從中找到它與社會生活的結合點。這里的必要前提,當然是《論語》對于社會人生問題的高度關注。而這正是由中國哲學高度關注社會政治和人生修養(yǎng)問題的基本致思方向決定的。
孔子思想論文篇七
孔子教育思想論文【1】
摘要:在東方的教育發(fā)展史上,孔子是不可不提及到的人物,他的教育思想至今對我們產生影響。
解讀他的教育思想,對當今社會教育具有啟發(fā)和教育的重大意義。
關鍵詞:孔子《論語》因材施教仁教學思想啟示
孔子(約公元前551-前479年)是我國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
孔子學說的核心是“仁”和“禮”,提倡“仁者愛人”、“克己復禮為仁”、“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強調忠孝和仁愛。
教學思想與教學方法是承認先天差異,但更強調“學而知之”,主張“有教無類”,重視因材施教,這些思想在《論語》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孔子的教育思想從多方位的分析和總結,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教育思想,了解他的思想,對于教育的發(fā)展意義重大。
一、教育對象:有教無類
據記載,孔子門生三千,而孔子生活的春秋時代,教育沿襲著“學在官府”的傳統(tǒng),教育被貴族子弟壟斷,平民子弟是沒有機會接受教育的。
之所以有這么多學生,是因為孔子首次提出“由教無類”認為世界上一切人都有享受教育的權利。
無論貧賤之人,還是富貴之人,都有接受的權利。
孔子說:“自行束以上,吾未嘗無誨焉”(《論語?述而》)。
“束修”是一條臘肉干,是當時贄見老師的禮物,只要有愿行束修之禮的,也就是愿意在孔子門下接受教育的,孔子是不會拒絕的。
這并非孔子受他的禮,而愿意教他學習,只是“束”是當時人們都能承擔的,任何人均可到他們下接受學習。
這是其中之一,另一個故事跟能說明孔子對待受教育者資格的要求。
有一個名為互鄉(xiāng)的地方,此地之人不善,難與言。
互鄉(xiāng)一童子求見孔子而孔子接受了,門人非常疑惑,孔子解釋說:“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
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論語?述而》)這就是說,只要一個人肯進取,不管其曾經怎樣,只要現在能潔身自愛,以求獲得教育機會,我們就不可以剝奪他受教育的權利。
充分說明了有教無類的教學思想。
二、教育方法,內容和目標
1.教育方法
在孔子的教學思想中,“因材施教”和啟發(fā)誘導是教育的基本方法。
因材施教,根據學習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體情況進行不同的教育。
孔子說:“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論語子路》)這就體現了孔子對學生的了解。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也?!?《雍也》第21章)意思是教學上要根據不同學生,不同的智力水平,教授難度不同的教學內容。
此舉雖無“因材施教”四字,但在朱熹的《四書集注》中“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充分說明孔子教人,因材施教。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意指:一個人不到他傾全力去嘗試了解事理,但卻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我是不會去啟示他的。
不到他盡全力想要表達其內心的想法,卻想不到合適言詞的程度,我是不會去開導他的。
如果告訴他一個角落是這樣的,他還不能推悟出其它三個角落也是一樣的,那我就不會再多說什么了。
句中一“啟”一“發(fā)”充分體現了孔子的啟發(fā)式教學。
這個方法對當代教育具有啟示的作用。
2.教育內容
孔子教育內容:“孔子教學繼承了西周六藝教育傳統(tǒng),教學綱領是“博學于文,約之以禮”,基本科目是詩、書、禮、樂。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論語?述而》)其中道德教育內容:仁與禮、孝悌、忠信。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意指:人心若沒有了仁,把禮來如何運用,人心若沒有了仁,把樂來如何運用。說明仁禮在教學的重要。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論語?里仁》)意指侍奉父母,他們若有過失,要婉言勸告。
話說清楚了,卻沒有被接納,仍然尊敬他們,不要違逆對抗,繼續(xù)操勞而不怨恨。
這是孝悌充分體現。
子曰:“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意指人沒有信用就沒有立足之地。
一個國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強調忠信在教育上重要性。
他向學生講授“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孔子儒學思想中教學內容后又增加“六藝”,包括為禮、樂、射、御、書、數。
包含了道德修養(yǎng)、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yǎng)和訓練。
孔子教學不以書本為學習全部資料,而是在書本學習同時,在生活中也同時學習。
這樣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打下基礎。
3.教育目標
君子道者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論語?憲問》)意指一個真君子做到了內心的仁、知、勇,從而就少了憂、惑、懼。
這體現了孔子在教育人學習要達到的教育目標。
而在培養(yǎng)目標上,孔子注重“舉賢才”為國家培養(yǎng)人才也是孔子教育的目標。
“學而優(yōu)則仕”(《論語?子張》)與孔子的舉賢才是一致的,從這句話中就體現了孔子為國家培養(yǎng)人才的目標。
孔子告誡學生“不患無位,患所以立”(《論語?里仁》),孔子推薦學生擔當政治事務,在舉薦人才時有原則,首先,學習不優(yōu)異,不可做官:其次,要在國家政治開明時才可做官,否則寧可隱退。
所以在孔子教育思想中只有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和“修己以安百姓”(《論語?憲問》),才達到了教育的目的。
孔子教育思想對歷史的貢獻,提出“有教無類”的教育方針,擴展了教育對象;“因材施教”和啟發(fā)式的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果;重視文化的傳承,對教材進行建設,為后世儒家奠定了進經籍教育體系的基礎;更提出了“終身學習”的思想,“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通過他自己證明了這一說法,對教育的啟示:在教學中,教師不放棄每一位學生,了解每一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思想,從而選擇適合學生方法進行教學,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做到“活到老、學到老”,終身學習。
從而孔子的教育思想對于社會和個體的發(fā)展都有重要的意義,對于教育的發(fā)展做出的貢獻更是不可磨滅的。
參考文獻:
[1]朱熹(宋).《論語集注》[m].濟南:齊魯書社,1992
[2]劉嘉銘?!督逃不A筆試》[m].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2011論文期刊:
[3]曲紅艷。《孔子教育思想淺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期
孔子教育思想研究【2】
[摘要]孔子作為我國古代一位偉大的教育家,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積累了十分豐富的教學經驗,創(chuàng)造了卓有成效的教學方法,總結倡導了許多寶貴的教育主張和原則,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教育思想體系。
他的這些教育經驗和原則,是中國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寶貴遺產,至今仍對我們的教育實踐有著行之有效的指導意義。
我針對孔子著名的“有教無類”、“樂學”、“因材施教”以及一些比較具有參考價值的教育思想進行淺析。
[關鍵詞]孔子“有教無類”“樂學”“因材施教”“變通”
正文: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人。
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
孔子認為治理國家最根本的要靠教育,他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孔子思想論文篇八
人生道德修養(yǎng)無論從古至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靶奚怼保布础靶藜骸?,就是要培養(yǎng)自己的理想人格。人生必須不斷的完善自我,加強內心的道德修養(yǎng)。孔子尤其注重人生道德修養(yǎng),孔子一直強調內在的一種真實和高尚境界,他把自身修養(yǎng)放在了第一位,孔子的人生道德修養(yǎng)中,提及多種方法。
一、修養(yǎng)論的方法
(一)學與思相結合的方法
孔子提出了學、思相結合的修養(yǎng)方法?!皩W而不思則罔,死而不學則殆?!边@則論語的含義在于如果一個人只是學習但是并不去對學習的東西進行思考,亦或說只是對知識和事物的感性認識,而不去思辨內在的含義,這樣就一樣還是會變得惘然而不知所措。可如果一味的妄想卻不去學習思的載體,會因為疑惑而不能肯定,因為沒有所學之事就無從談起思考。這兩者事實上是一個矛盾體,缺一不可。所以孔子主張將學與思相結合的修養(yǎng)方法,它包括對所學內容的倫理思考和對自己言行的自我檢查。君子會每日反省自己當日所為,去思考和檢查是否有誤是否符合倫理常德。孔子倡導我們內省,是對人心內在的一種探索和自我要求。通過思,我們才能學以致用,幫助我們成為一個賢德的人。特別要“見賢思齊”,就是說如果看到別人好的地方就應該向那個人看齊,發(fā)現錯的地方則自己要對照改正。通過學與思相結合,不斷提高人們自身的道德品格和內在修養(yǎng),到達仁的最高境界。
(二)內省
在孔子的理論中,內省的提出尤為突出頻繁。孔子認為內省是自我修養(yǎng)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內省就是指對自己內心的自我檢查和審視。如何能達到君子的境界就是不煩憂不恐懼,而能做到這一點就需要人們做到內心光明磊落,經常反省自己的行為和品德是否符合倫理道德與人性。這種內省并非是隨意的,而是以道德原則、規(guī)范為基準,對個人不斷的反思和總結,以達到一種心里的安寧、正直的追求和對自己行為滿意的省察。內省是人們對自己內心的一種反省和檢視,沒有外在人為的督促和逼迫,而是人們無論在什么場合都是發(fā)自內心成為賢德的信念。內省是一種心理活動,它不被人們所外在的察覺,真正的內省并非做于旁人看而已,內省是靠自己的力量完成的并不能借助于別人。
人很多時候也許并非能意識到自己行為的對與錯,而通過看到旁人的所為就可以有一個對照,然后省察自身行為,在內心批判自己的過錯而不逃避。要想成為真正有德性修養(yǎng)的人,這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種方法,但是一個人能否做到內省,也得有堅持不懈的毅力和控制力,對自己倫理道德行為的省察并不是一次兩次就足夠的,而且就算沒有旁人看,自己一個人的情況下也可以做得到這種內省。孔子提倡我們要進行人生道德修養(yǎng)就是希望人們可以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仁者,愛人?!眱仁∫罁实聻闇蕜t,沒有遵從真正的倫理道德,內省也只是一種空泛膚淺的錯誤行為。
(三)實踐躬行
人生修養(yǎng)的'形成,在孔子看來,一個有道德的人,除了能將學與思相結合再內省之外,認為還需要把這種高尚的道德意識轉化為行動,而并非僅僅是停留在理論之上,還更需要投入實踐??鬃右餐瑯又匾暋靶小?,讓個人去到現實社會中去磨礪和鍛煉,不斷在實踐中完善自己的人格,判斷一個人是否有道德修養(yǎng),不能光聽言論,還應該看他的實際行動。認知道德規(guī)范及其原則正是為了將其“道”變?yōu)楝F實而有利于國家乃至整個世界。如果道德修養(yǎng)和道德實踐的脫節(jié)只會將所謂的“德”變成偽善,把人生修養(yǎng)變成膚淺空洞的說教。一個人若想要成為君子,那么就應該躬行踐履,將自己所體悟的道德倫理思想訴諸于實踐,對人有益。孔子認為一個人需要言行一致,論語中很多描述君子該如何行事的話語,比如守孝道三年,即使父親去世也應該子承父業(yè),但是所躬行之事應該是仁義有道德的事情。他的弟子也說,用重視賢德來代替重視女色,孝敬父母,對朋友守信用。
二、人生道德修養(yǎng)的意義
人生道德修養(yǎng)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和意義。我們從自己的內省當中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在現今這個浮躁社會中,我們總是想要的太多而且誘惑太多,這樣就會讓我們變得患得患失,整日處于恐慌之中,我們最缺的就是不煩憂不恐懼來放寬心,這樣內心就可以達到光明磊落的一面。道德修養(yǎng)就是可以讓我們達到一種內心的平和與寧靜,使人們內心達到一種祥和的境界,對周圍的人總持有一種寬容的心態(tài),擁有仁愛之心,甚至于孔子將內省看成是判斷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的標志。
孔子的道德修養(yǎng)論,可以讓個人提高自身素質全面發(fā)展,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自我修養(yǎng)的達成,使得我們孝敬父母,尊老愛幼,和諧家庭生活,擁有良好的人際交往關系。道德修養(yǎng)是一種自律活動,不斷提高我們的個人素養(yǎng)和道德品格,符合中國的國情和道路,特別是對建設社會主義的精神文明,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水平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三、結語
孔子的人生道德修養(yǎng)論在傳統(tǒng)倫理思想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提倡修身通過學與思相結合,并通過人內在的省察和反省活動,最后落腳于實踐,這樣個人能夠培養(yǎng)成高尚的道德品格和修養(yǎng),而這些都對于我們個人和社會有著非常積極的影響。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9767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