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教案一等獎(精選11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19 23:21:04
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教案一等獎(精選11篇)
時間:2023-12-19 23:21:04     小編:QJ墨客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質(zhì)的教案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教案一等獎篇一

1、認識除弊納諫在當時的積極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鑒意義,語文教案-《鄒忌諷齊王納諫》。

2、了解《戰(zhàn)國策》這部國別體史書的基本情況及其在中國文學和史學上的地位。

3、理解和掌握文中重點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4、提高借助語境推斷文言實詞意義的能力。

1、反復誦讀中對文章的寫作特色和勸諫技巧的領悟

2、本文記述了鄒忌以自己的生活感受為喻,諷勸齊王納諫除蔽的故事,初中三年級語文教案《語文教案-《鄒忌諷齊王納諫》》。如何較全面、正確地認識鄒忌這個人物形象。

1、理解和掌握文中重點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2、提高借助語境推斷文言實詞意義的能力。

課時安排 安排2課時

第 一 課 時

一、導語:

唐太宗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睔v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業(yè),身邊沒有幾位敢進諫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勸諫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賢明,二要看諫者是否注意了進諫的藝術,使“良藥”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戰(zhàn)國時齊威王非常幸運遇到了這樣一位賢臣——鄒忌。而這位以雄辯著稱的謀臣的諷諫之法更是令人叫絕。今天,我們就欣賞選自《戰(zhàn)國策》的歷史散文《鄒忌諷齊王納諫》。

二、解題

1、標題“鄒忌諷齊王納諫”巧妙地用一個兼語句式點明了文章內(nèi)容地兩個方面:鄒忌諷齊王,齊王納諫。

2、鄒忌,齊國的謀臣,歷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進諫和善辯著稱。

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教案一等獎篇二

中學古文教學,以往的程式為介紹作者、背景、解題、翻譯、串講、歸納段意、總結中心等。本設計試圖從引導學生領悟前人結構文章的妙處入手,啟發(fā)學生積極思維,深入探究,舉一反三,學會汲取我國古典文學的精華。

這篇教學設計為提要式,由三方面組成:

1、《鄒忌諷齊王納諫》(以下簡稱《鄒》文)的整齊美;

2、《鄒》文的參差美;

3、《鄒》文的哲理美。

《鄒》文字淺顯,高中學生自己能夠讀懂,所以在指導學生自讀了前面的“提示”及注釋之后,即可進入下面的導讀。

1、鄒忌有三問:問其妻:“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問其妾:“吾孰與徐公美?”問其客:“吾與徐公孰美?”

2、其妻、妾、客先后有三答:“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不及君之美也?!?/p>

3、鄒忌解蔽,當晚有三思:“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p>

4、鄒忌入朝見威王,有三比:以“臣之妻私臣”,比“宮婦左右莫不私王”;以“臣之妾畏臣”,比“朝廷之臣莫不畏王”;以“臣之客欲有求于臣”,比“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然后得出推論——“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5、齊王納諫,下令有三賞:“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于寡人之耳者,受下賞?!?/p>

6、納諫之后,齊國有三變:“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薄叭儭敝?,達到了內(nèi)政修明、國家強盛的目的,從而出現(xiàn)了“四國朝齊”的“國際”局面。

也許是無意為之的巧合,作者把整個故事組成了“三疊排比”的奇特結構,敘事如江水東下,十分暢達,并且前后呼應,上下關照,使文章具有一線貫穿、曉暢淋漓的特點。這樣的結構,不僅使文章從全文看來有一種整齊的美,而且使其內(nèi)在韻律有一種進行曲般的節(jié)奏美。這樣寫,看來有些過于理想化,但仔細斟酌,卻又完全合乎事理,合乎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

《鄒忌諷齊王納諫》不僅是整齊美。請再讀一遍課文,比較一下“三問”、“三答”、“三比”,在表述上有無區(qū)別;若有,說出原因。

1、“三問”:鄒忌問其妻,自稱“我”,用較隨便的口語化的自稱;問其妾,自稱“吾”,用較莊重的書面語化的自稱,端著架子;問其客“吾與徐公孰美?”還是端著架子,但句式通俗多了。

2、“三答”:其妻不假思索,脫口而出:“你漂亮得很(先是正面肯定鄒忌之美),徐公哪比得上你呀(再與徐公比較)?”從文章開頭描寫看,鄒忌稱得上是美男子——身材魁梧、儀表堂堂,再穿上華貴的官服,更顯得風度瀟灑、氣度非凡。他的妻子也肯定為這樣一位外表英俊而且才能卓越的丈夫而驕傲,再加上是結發(fā)夫妻,恩愛之情更是溢于言表。而妾在家中的地位較低(從“妾”字構成上可看出,妾,立女也),只是附和著學說了半句:“徐公何能及君也?”雖只比其妻少了三個字(君美甚),但足可看出,妾對鄒忌不如妻那樣發(fā)自內(nèi)心的贊美。接下來,面對在齊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國相,其客說:“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就更是一句奉承討好主人的話,語氣也比其妻妾的回答平淡多了。這三問三答,雖然未寫一個字的個人心理、神態(tài),但每一處問答,每一個人的表情乃至內(nèi)心世界,都能使讀者描摹出來,真可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我們再來看“三比”。從第二節(jié)開始,鄒忌以他策士善辯的風格,首先向齊王說明“臣誠知不如徐公美”,然后一連串地說出他的妻、妾、客分別“私”、“畏”、“欲有求于”他而都說他“美于徐公”的事。這里的每一句話都各自概括了上一段一個層次的意思,這一組排比句即涵括了上面一整段文字的內(nèi)容。這樣寫,既避免了重復,又使行文顯得參差變化而且簡潔明快。正當齊王充滿興趣地聽他講“比美”故事的時候,鄒忌適時切入主題,以家事比國事,一一比照對應,用妻、妾、客的“私臣”、“畏臣”、“欲有求于臣”,比喻齊王“宮婦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內(nèi)”的莫不“私王”、“畏王”、“有求于王”,指出齊王身邊種種易受弊的情況,并得出推論:“大王所受的蒙蔽一定很嚴重啦!”鄒忌雄辯的口才和巧妙委婉的諷喻,使齊王如夢初醒,立時了解到了政治積弊之所在,從而痛下決心,懸賞納諫,廣開言路,進行改革,這才出現(xiàn)了政通人和的大好局面,使齊國逐漸跨入了戰(zhàn)國七雄的行列。

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教案一等獎篇三

中學古文教學,以往的程式為介紹作者、背景、解題、翻譯、串講、歸納段意、總結中心等。本設計試圖從引導學生領悟前人結構文章的妙處入手,啟發(fā)學生積極思維,深入探究,舉一反三,學會汲取我國古典文學的精華。

[設計提要]

這篇教學設計為提要式,由三方面組成:1.《鄒忌諷齊王納諫》(以下簡稱《鄒》文)的整齊美;2.《鄒》文的參差美;3.《鄒》文的哲理美。

[說明][所據(jù)版本:人教社高中語文第一冊]

《鄒》文字淺顯,高中學生自己能夠讀懂,所以在指導學生自讀了前面的“提示”及注釋之后,即可進入下面的導讀。

[設計實施]

一、《鄒》文的整齊美

[討論明確]

1、鄒忌有三問:問其妻:“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問其妾:“吾孰與徐公美?”問其客:“吾與徐公孰美?”

2.其妻、妾、客先后有三答:“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不及君之美也?!?/p>

3.鄒忌解蔽,當晚有三思:“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p>

4.鄒忌入朝見威王,有三比:以“臣之妻私臣”,比“宮婦左右莫不私王”;以“臣之妾畏臣”,比“朝廷之臣莫不畏王”;以“臣之客欲有求于臣”,比“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然后得出推論——“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5、齊王納諫,下令有三賞:“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于寡人之耳者,受下賞?!?/p>

6、納諫之后,齊國有三變:“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薄叭儭敝?,達到了內(nèi)政修明、國家強盛的目的,從而出現(xiàn)了“四國朝齊”的“國際”局面。

[點撥]也許是無意為之的巧合,作者把整個故事組成了“三疊排比”的奇特結構,敘事如江水東下,十分暢達,并且前后呼應,上下關照,使文章具有一線貫穿、曉暢淋漓的特點。這樣的結構,不僅使文章從全文看來有一種整齊的美,而且使其內(nèi)在韻律有一種進行曲般的節(jié)奏美。這樣寫,看來有些過于理想化,但仔細斟酌,卻又完全合乎事理,合乎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

二、《鄒》文的參差美

[引導]《鄒忌諷齊王納諫》不僅是整齊美。請再讀一遍課文,比較一下“三問”、“三答”、“三比”,在表述上有無區(qū)別;若有,說出原因。

[明確]1、“三問”:鄒忌問其妻,自稱“我”,用較隨便的口語化的自稱;問其妾,自稱“吾”,用較莊重的書面語化的自稱,端著架子;問其客“吾與徐公孰美?”還是端著架子,但句式通俗多了。2、“三答”:其妻不假思索,脫口而出:“你漂亮得很(先是正面肯定鄒忌之美),徐公哪比得上你呀(再與徐公比較)?”從文章開頭描寫看,鄒忌稱得上是美男子——身材魁梧、儀表堂堂,再穿上華貴的官服,更顯得風度瀟灑、氣度非凡。他的妻子也肯定為這樣一位外表英俊而且才能卓越的丈夫而驕傲,再加上是結發(fā)夫妻,恩愛之情更是溢于言表。而妾在家中的地位較低(從“妾”字構成上可看出,妾,立女也),只是附和著學說了半句:“徐公何能及君也?”雖只比其妻少了三個字(君美甚),但足可看出,妾對鄒忌不如妻那樣發(fā)自內(nèi)心的贊美。接下來,面對在齊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國相,其客說:“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就更是一句奉承討好主人的話,語氣也比其妻妾的回答平淡多了。這三問三答,雖然未寫一個字的個人心理、神態(tài),但每一處問答,每一個人的表情乃至內(nèi)心世界,都能使讀者描摹出來,真可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我們再來看“三比”。從第二節(jié)開始,鄒忌以他策士善辯的風格,首先向齊王說明“臣誠知不如徐公美”,然后一連串地說出他的妻、妾、客分別“私”、“畏”、“欲有求于”他而都說他“美于徐公”的事。這里的每一句話都各自概括了上一段一個層次的意思,這一組排比句即涵括了上面一整段文字的內(nèi)容。這樣寫,既避免了重復,又使行文顯得參差變化而且簡潔明快。正當齊王充滿興趣地聽他講“比美”故事的時候,鄒忌適時切入主題,以家事比國事,一一比照對應,用妻、妾、客的“私臣”、“畏臣”、“欲有求于臣”,比喻齊王“宮婦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內(nèi)”的莫不“私王”、“畏王”、“有求于王”,指出齊王身邊種種易受弊的情況,并得出推論:“大王所受的蒙蔽一定很嚴重啦!”鄒忌雄辯的口才和巧妙委婉的諷喻,使齊王如夢初醒,立時了解到了政治積弊之所在,從而痛下決心,懸賞納諫,廣開言路,進行改革,這才出現(xiàn)了政通人和的大好局面,使齊國逐漸跨入了戰(zhàn)國七雄的行列。

[點撥]《鄒》文既有相對整齊的結構美,又有錯綜變化的參差美;在這變化錯綜之中,又從人物語言的角度,十分恰當?shù)卣凵涑隽巳宋锏纳矸?、心理和情態(tài),確實起到了言簡意賅、出神入化的效果。我國古代文學簡練典雅的風格,由此可見一斑。

三、《鄒》文的哲理美

[引導]通過鄒忌比美、設喻諷諫,使齊國走向強盛的故事,我們能夠從中吸取哪些教益呢?請大家再讀一遍課文,進行思考,試從領導者、被領導者和普通人這三個角度進行分析(也來個“三”)。

[討論明確]1、作為下級,既要勇于進諫,又要善于進諫。忠言不一定都要逆耳,像鄒忌這樣,幽默風趣、娓娓到來、順理成章地使國君納諫除蔽,從而達到使國家政治清明、繁榮昌盛的目的,豈不美哉!2、作為領導者,也應樂于納諫。聞過則喜、從善如流,是古往今來那些胸懷寬闊、雄才大略的領導者的優(yōu)秀品質(zhì),齊威王也算其中的一位。相反,如果沒有虛懷若谷的氣度,沒有為國家的長治久安、為百姓的安危禍福著想的胸懷,不但逆耳的忠言聽不進,就連順耳的勸諫也難說聽得進的,那就只剩下一意孤行、孤家寡人了。3、作為普通人,也應有自知之明。鄒忌之所以“三問”,徐公來了之后又“窺鏡而自視”,終于發(fā)現(xiàn)自己“弗如遠甚”,可見鄒忌一開始就不相信自己比人家徐公美;大家不約而同地捧他,也沒把他捧暈乎。所以,才能“暮寢而思之”,悟出背后的根由:他們之所以“美我”,是由于“私我”、“畏我”、“有求于我”呀!這叫什么精神!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概括得很精當:“人貴有自知之明?!保ㄟ@句千古名言,就是從本文中歸納出的)

[點撥]《鄒忌諷齊王納諫》通篇都閃爍著哲理的光輝。如果,我們所有的被領導者都能勇于并且善于進言,各級領導都能樂于納諫,人人都有自知之明,則我們的國家幸甚,我們的民族幸甚!

附:板書

問、答、思整齊善于進諫

三參差樂于納諫“三”

比、賞、變哲理自知之明

四、訓練設計

(一)選擇題,指出下列各組中,與例句加點字意義相同的項:

1、鄒忌修八尺有余

a.外結好孫權,內(nèi)修政b.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

c.臣修身潔行數(shù)十年d.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主

2、朝服衣冠,窺鏡

a.一朝而滅,莫之哀也

b.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

c.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唏

d.秦王聞之,大喜。乃朝服……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a.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結友”

b.于兆人萬姓之中,獨私其一人一姓乎?

c.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丹不忍以一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

(二)判斷題,下列說法,有錯的一項是:

a.“門庭若市”的“庭”與“拜送書于庭”中“庭”的本字不是同一個字。

b.“納諫除蔽”的“蔽”不是“興利除弊”的“弊”。

c.“暮寢而思之”的“寢”,在古文中同“睡”、“眠”的意思一樣,都表示躺在床上睡覺。

d.“地方”在本文中是兩個詞,“地”指領域、領土;“方”是周圍或縱橫,修飾后面的“千里”。

(三)背誦題(生源好的班級,當堂背誦)

1、先用半分鐘時間,背誦第四節(jié)。

3、用八分鐘左右時間,全體背誦第一節(jié)[先男生一句女生一句讀,再交替一句一句背,造成對話式情境(老師可充當解說)最后全體背誦]。

4、全體同學背誦全文,或抽查背誦全文。

昔有人將獵而不識鶻(打獵用的兇猛的鳥),買一鳧(野鴨子)而去。原上兔起,擲之使擊。鳧不能飛,投于地;又再擲,又投于地。至三四,鳧忽蹣跚而人語曰:“我鴨也,殺而食之,乃其分;奈何加我抵擲之苦乎?”其人曰:“我謂爾鶻,可以獵兔耳,乃鴨也?”鳧舉掌而示,笑以言曰:“看我這腳手,可以搦得他兔否?”(選自《艾子雜說》,運用擬人手法,說明要有知人之明,用其所長,才能人盡其才)

(五)作文題。任選一,課下完成:

1、善諫與納諫2.自知之明與知人之明

附:客觀題答案

(一)1、d2、c3、b(二)c

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教案一等獎篇四

1、進一步落實本文的字詞句,掌握易讀錯的字,理解重點字詞。

2、朗讀課文,初步感知文意。

3、通過探討本文記敘的故事、人物形象等,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

4、引導學生初步學會委婉勸說別人的能力。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培養(yǎng)學生委婉勸說別人的能力。

練習法、朗讀法、討論法

一課時

一、檢查詞句

(一)讀準易錯的字

(二)理解標題中的“諷”、“諫”兩個字意思

1、諷,這里是動詞,諷,這里是動詞,諷諫,用暗示、比喻之類的方法委婉地規(guī)勸。

2、諫,這里是名詞,指批評意見。

(三)鞏固其它字詞

(1)修

(2)尺

(3)明日

(4)美我

(5)地方千里

(6)王之蔽甚矣

(7)面刺

(8)雖欲言

(9)皆朝于齊

(四)翻譯以下各句:

1.我孰與城北徐公美2.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4.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5.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二、再讀課文,感知文意

(一)提問:結合本文,說一說怎樣朗讀,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朗讀課文

三、整體把握課文

1、你能講一講本文記敘了一個什么故事嗎?

2、鄒忌是怎樣成功說服齊王的?

3、討論:鄒忌和齊王分別是個怎樣的人?為什么?

四、拓展延伸

提問:鄒忌的勸說方式對我們今天的人際交往有什么啟示?

五、學一學勸說

語境2:小英時不時的`在看男同學寫給自己的信,假如你是母親,你將如何與女兒談話?

六、作業(yè):

1、完成課后練習二。

2、發(fā)揮想像力,以鄒忌或齊王為第一人稱改寫這個故事。

3、課外選讀《戰(zhàn)國策》中的《狐假虎威》《畫蛇添足》《鷸蚌相爭》等寓言故事。

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教案一等獎篇五

一、談話導入

二、初讀感知

通讀

1、請同學們通讀課文。(全體)

2、文章講述了一個什么故事?能用簡單的話概括一下嗎?(自由)

再讀:分角色讀第一自然段(讀對話)

3、鄒忌在生活中提出了一個怎樣的問題,他是怎么操作的?(自由)

三問:妻、妾、客

再讀:讀第一自然段(讀他人之心)

4、妻、妾、客的回答有什么異同?出發(fā)點各是什么?(小組討論)

三答:妻、妾、客

(讀自己的內(nèi)心)

5、在獲得贊譽之后,鄒忌為什么沒有陶醉?他在追思一個更大范圍、更深層次的問題,你覺得是什么?(小組討論)

三思:思妻妾客之言

再讀:分角色讀第二自然段(讀懂國君為民之心)

6、鄒忌是怎么跟齊威王諫言的?(語言描述,并簡單概括)

三比:妻妾客之私,與宮婦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內(nèi)三比

再讀:分角色讀第三自然段(讀懂國君理政之心)

7、鄒忌諫言的效果如何?(怎么體現(xiàn)這一點)

三賞:上中下賞;

三變:門庭若市、時時間進、無可進者

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教案一等獎篇六

中學古文教學,以往的程式為介紹作者、背景、解題、翻譯、串講、歸納段意、總結中心等。本設計試圖從引導學生領悟前人結構文章的妙處入手,啟發(fā)學生積極思維,深入探究,舉一反三,學會汲取我國古典文學的精華。

這篇教學設計為提要式,由三方面組成:

1.《鄒忌諷齊王納諫》(以下簡稱《鄒》文)的整齊美;

2.《鄒》文的參差美;

3.《鄒》文的哲理美。

[說明] [所據(jù)版本:人教社高中語文第一冊]

《鄒》文字淺顯,高中學生自己能夠讀懂,所以在指導學生自讀了前面的提示及注釋之后,即可進入下面的導讀。

一、《鄒》文的整齊美

[討論明確]

2、其妻、妾、客先后有三答: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不及君之美也。

3、鄒忌解蔽,當晚有三思: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4、鄒忌入朝見威王,有三比:以臣之妻私臣,比宮婦左右莫不私王;以臣之妾畏臣,比朝廷之臣莫不畏王;以臣之客欲有求于臣,比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然后得出推論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5、齊王納諫,下令有三賞: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于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6、納諫之后,齊國有三變: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三變之后,達到了內(nèi)政修明、國家強盛的目的,從而出現(xiàn)了四國朝齊的國際局面。

[點撥]也許是無意為之的巧合,作者把整個故事組成了三疊排比的奇特結構,敘事如江水東下,十分暢達,并且前后呼應,上下關照,使文章具有一線貫穿、曉暢淋漓的特點。這樣的結構,不僅使文章從全文看來有一種整齊的美,而且使其內(nèi)在韻律有一種進行曲般的節(jié)奏美。這樣寫,看來有些過于理想化,但仔細斟酌,卻又完全合乎事理,合乎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

二、《鄒》文的參差美

[引導]《鄒忌諷齊王納諫》不僅是整齊美。請再讀一遍課文,比較一下三問、三答、三比,在表述上有無區(qū)別;若有,說出原因。

[明確]

1、三問:鄒忌問其妻,自稱我,用較隨便的口語化的自稱;問其妾,自稱吾,用較莊重的書面語化的自稱,端著架子;問其客吾與徐公孰美?還是端著架子,但句式通俗多了。

2、三答:其妻不假思索,脫口而出:你漂亮得很(先是正面肯定鄒忌之美),徐公哪比得上你呀(再與徐公比較)?從文章開頭描寫看,鄒忌稱得上是美男子身材魁梧、儀表堂堂,再穿上華貴的官服,更顯得風度瀟灑、氣度非凡。他的妻子也肯定為這樣一位外表英俊而且才能卓越的丈夫而驕傲,再加上是結發(fā)夫妻,恩愛之情更是溢于言表。而妾在家中的地位較低(從妾字構成上可看出,妾,立女也),只是附和著學說了半句:徐公何能及君也?雖只比其妻少了三個字(君美甚),但足可看出,妾對鄒忌不如妻那樣發(fā)自內(nèi)心的贊美。接下來,面對在齊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國相,其客說: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就更是一句奉承討好主人的話,語氣也比其妻妾的回答平淡多了。這三問三答,雖然未寫一個字的個人心理、神態(tài),但每一處問答,每一個人的表情乃至內(nèi)心世界,都能使讀者描摹出來,真可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我們再來看三比。從第二節(jié)開始,鄒忌以他策士善辯的風格,首先向齊王說明臣誠知不如徐公美,然后一連串地說出他的妻、妾、客分別私、畏、欲有求于他而都說他美于徐公的事。這里的每一句話都各自概括了上一段一個層次的意思,這一組排比句即涵括了上面一整段文字的內(nèi)容。這樣寫,既避免了重復,又使行文顯得參差變化而且簡潔明快。正當齊王充滿興趣地聽他講比美故事的時候,鄒忌適時切入主題,以家事比國事,一一比照對應,用妻、妾、客的私臣、畏臣、欲有求于臣,比喻齊王宮婦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內(nèi)的莫不私王、畏王、有求于王,指出齊王身邊種種易受弊的情況,并得出推論:大王所受的蒙蔽一定很嚴重啦!鄒忌雄辯的口才和巧妙委婉的諷喻,使齊王如夢初醒,立時了解到了政治積弊之所在,從而痛下決心,懸賞納諫,廣開言路,進行改革,這才出現(xiàn)了政通人和的大好局面,使齊國逐漸跨入了戰(zhàn)國七雄的行列。

[點撥]《鄒》文既有相對整齊的結構美,又有錯綜變化的參差美;在這變化錯綜之中,又從人物語言的角度,十分恰當?shù)卣凵涑隽巳宋锏纳矸荨⑿睦砗颓閼B(tài),確實起到了言簡意賅、出神入化的效果。我國古代文學簡練典雅的風格,由此可見一斑。

三、《鄒》文的哲理美

[引導]通過鄒忌比美、設喻諷諫,使齊國走向強盛的故事,我們能夠從中吸取哪些教益呢?請大家再讀一遍課文,進行思考,試從領導者、被領導者和普通人這三個角度進行分析(也來個三)。

[討論明確]

1、作為下級,既要勇于進諫,又要善于進諫。忠言不一定都要逆耳,像鄒忌這樣,幽默風趣、娓娓到來、順理成章地使國君納諫除蔽,從而達到使國家政治清明、繁榮昌盛的目的,豈不美哉!

2、作為領導者,也應樂于納諫。聞過則喜、從善如流,是古往今來那些胸懷寬闊、雄才大略的領導者的優(yōu)秀品質(zhì),齊威王也算其中的一位。相反,如果沒有虛懷若谷的氣度,沒有為國家的長治久安、為百姓的安危禍福著想的胸懷,不但逆耳的忠言聽不進,就連順耳的勸諫也難說聽得進的,那就只剩下一意孤行、孤家寡人了。

3、作為普通人,也應有自知之明。鄒忌之所以三問,徐公來了之后又窺鏡而自視,終于發(fā)現(xiàn)自己弗如遠甚,可見鄒忌一開始就不相信自己比人家徐公美;大家不約而同地捧他,也沒把他捧暈乎。所以,才能暮寢而思之,悟出背后的根由:他們之所以美我,是由于私我、畏我、有求于我呀!這叫什么精神!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概括得很精當:人貴有自知之明。(這句千古名言,就是從本文中歸納出的)

[點撥]《鄒忌諷齊王納諫》通篇都閃爍著哲理的光輝。如果,我們所有的被領導者都能勇于并且善于進言,各級領導都能樂于納諫,人人都有自知之明,則我們的國家幸甚,我們的民族幸甚!

問、答、思整齊善于進諫

三參差樂于納諫三

比、賞、變哲理自知之明

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教案一等獎篇七

1.反復誦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2.體會古人勸諫,說話的藝術以及在今天的指導意義。

3.背誦課文。

(1)體會古人勸諫的技巧。

(2)疏通文意,理清思路。

(3)詞類活用、賓語前置。

2課時

講讀法誦讀提問法

《戰(zhàn)國策》得體例是什么?

明確:國別體

《戰(zhàn)國策》內(nèi)容?

明確:主要記載戰(zhàn)國時期各國謀臣策士游說諸侯或進行謀議論辯時得政治主張和縱橫捭闔,爾虞我詐的故事。

我國有句名言叫做:“苦口良藥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边@句話確實有道理,逆耳的忠言往往利于行,然而,我們知道現(xiàn)在有一種藥,并不苦,叫“糖衣片”,那么,有沒有不逆耳卻又利于行的忠言呢?難道忠言就一定要逆耳嗎?今天,讓我們來看一下我們的古人是如何做的。

明確:這是個兼語結構,用含蓄的話暗示或勸告為諷

明確:鄒忌用設喻的方法來進諫的。他用自己切身的感受設喻,巧妙地諷喻齊王。

明確:能用具體的事物說明抽象的道理,變深奧為淺顯,變復雜為簡明,變逆耳為順耳,委婉而有較強的說服力。

明確:(一)諷諫緣由。

(二)諷諫內(nèi)容。

(三)諷諫結果。

本文特點:

1、第一段:諷諫緣由

先寫鄒忌容貌之美:“修八尺有余,而形貌軼麗”,可謂玉樹臨風,儀表堂堂。“窺

鏡”自視,逼真地刻畫出他不無得意的神情。正是有了這點自信,才使他敢于和齊國有名的美男子徐公比美。

提問:在寫到鄒忌和徐公比美的時候作者實際了一個很有趣的小情節(jié),這個小情節(jié)是什么?

明確:三問三答

妻,妾,客異口同聲稱贊他比徐公漂亮,但是鄒忌沒有沉醉在贊美聲中。但日,徐公來,首先是孰視之,自以為不如;其次是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自己得結論和妻,妾,客的結論發(fā)生了矛盾,所以鄒忌暮寢而思之,終于悟出其中的緣由,“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敝链?,一個頭腦冷靜,實事求是,善于思考的鄒忌形象也就躍然紙上了。

同時,妻,妾,客三人得形象也就從他們各自只有一句得回答中顯露出來。

提問:三人的回答由于由于身份地位的不同,語氣上有什么樣得差別?

明確:旗子對丈夫應該是由衷得喜愛,愛戀之情溢于言表,所以她的語氣應該是由衷,熱情的;妾的地位比較低下,她害怕言語不甚造成失寵,所以回答的時候語氣應該是拘謹,勉強的;客則是外人,他得語氣最為平淡,同時也不無奉承之意。

齊聲誦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指導他們讀出不同人物因為心境,身份不同造成的語氣不同。

2、第二段:諷諫內(nèi)容

鄒忌不愧是高明的謀臣策士,他不打算內(nèi)沒有因為別人得奉承而受蒙蔽,進而從自身得經(jīng)驗悟出國君納諫的重要性。于是作為宰相的他獻身說法,向齊威王陳述政見,啟發(fā)威王廣開言路。

明確:沒有!

妻私我-------------宮婦左右私王

妾畏我-------------朝廷之臣畏王

客有求于我-------四境之內(nèi)有求于王-

運用了類比和聯(lián)想的方法從而從家事擴展到國事。

鄒忌入朝以后沒有單刀直入向威王進諫,而是先從“閨房小語”談自己的感受。然后再用類比和聯(lián)想的方式委婉進諫。我們說諷就是用含蓄的話暗示或勸告。所以這一段也正是鄒忌諷諫藝術的體現(xiàn)。

正如《古文觀止》編者評價的“鄒忌將己之美,徐公之美,細細評勘,正欲于此參出微理。千古臣諂君蔽,興亡關頭,從閨房小語破之,快哉!”

3、第三段:諷諫的結果

提問:鄒忌的諷諫藝術是如此之高明,所以大家看齊威王最后有沒有接受鄒忌的意見呢?

明確:從王曰:“善”,可見威王欣然納諫

提問:接受以后威王又怎么去做得呢?起到了什么效果呢?

明確:頒布了三賞;齊國在一年之內(nèi)發(fā)生了三大變化

提問:最終的結果是什么?

明確:戰(zhàn)勝于朝廷。也就是說國勢日強,以至于用不著使用武力就使各國臣服于齊。

1、背誦課文完成課后作業(yè)。

2、請找出本文詞類活用的例子。

吾妻之美我者

明確:美,這里是形容詞活用做動詞,意動用法:“以……為美”

3、請分析這一句話“忌不自信”

明確:這是一句賓語前置,即:“忌不信自”

在本單元的學習中,我們接觸了一系列比較有名的外交辭令,象燭之武說服秦君的那一大段話,象文種去吳國求和的時候說的那一段話,大家用兩分鐘的時間分組討論一下他們的成功之處,再對照本文看看鄒忌為什么可以成功。(只要言之有理就可以)

這些都是說話藝術的反映,所以在生活中當你想象家長他建議的時候,當你想和老師提意見的時候,當你覺得你的朋友在某件是上處理不當,你想勸他改正的時候,你一定不要忘記了說話的藝術。這也許是你的意見能否被接受的關鍵。

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教案一等獎篇八

《鄒忌諷齊王納諫》是古典散文中的名篇,它生動地記敘了鄒忌婉辭勸說齊王廣開言路,博采眾議,修明政治的故事。文章敘事完整,曲折動人,說理充分而富有鼓動性。這是九年級學生繼上學期學了《唐雎不辱使命》這篇課文后,再次接觸出自《戰(zhàn)國策》的故事。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引導學生借助語境疏通文意,掌握文中重要字詞、語句的意義(重點)。

2、體會文章設喻說理和類比推理的方法,借鑒文章語言樸實而生動的特點(難點)。

3、認識納諫除弊在當時的積極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鑒意義。

4、熟讀、背誦課文。課前布置學生借助注釋讀課文,了解《戰(zhàn)國策》。

考慮到本文語言淺顯,內(nèi)容并無特別費解之處。因此,教學的基本方式以學生自讀為主,教師點撥為輔,在文本對話、師生對話、同伴對話中互補、互構、互融。教學時間為一課時。

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教案一等獎篇九

師:常聽人說: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今天老師卻要說:“良藥未必苦口,忠言未必逆耳?!睘槭裁茨?,讓我們一起走進文章就是《鄒忌諷齊王納諫》,你就會明白。下面我們請一位同學朗讀一下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朗讀課文,了解文章內(nèi)容。學習用設喻講述道理的寫法。(多媒體演示)

1、師:我們課前已經(jīng)預習了課文,那就讀給同學們聽一聽,好不好?

老師想請三位同學來讀,我們在聽讀的時候,應該注意標注出在字音和節(jié)奏方面同這位同學有不同意見的地方,可以嗎?由學生一一提出,學生合作自行解決。

師:很好,大家通過自己的預習,把課文讀得如此流暢,老師已經(jīng)感覺到同學們對文言文非同一般的解讀興趣和解讀能力了。我們一起聽一下名家范讀,感受一下文章意境。請認真聽,能不能聽出你有不同意見的地方?聽完,學生指出幾處發(fā)現(xiàn)(問之;今齊地方千里;王之蔽甚矣)。

2、師:你在結合注釋理解文意的時候,有沒有沒弄明白的地方?你可以提出來,我們共同商量商量。(由學生一一提出,學生合作自行解決。)

師:我們要注意文言知識的點滴積累,當我們的積累越來越豐厚的時候,就能更正確地解讀古代文學作品,更進一步地走進古人深邃的思想了。

1、師:我們已經(jīng)讀明白了文章的意思。誰愿意給大家說一說文章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請學生一一回答,老師歸納總結。(可根據(jù)文題歸納故事內(nèi)容。本文寫了兩個人物,哪兩個?齊王是個兼語,應理解為鄒忌諷齊王;齊王納諫。只要把“諷”和“納諫”解釋一下。)

這個時候,我們也就知道了應該怎樣用聲音傳達出這些看似相似,其實卻有相當大不同的語句了。那就試著用聲音傳達一下吧。我們可以四個同學為一組,一位作鄒忌,其他三位同學分別作妻、妾、客,聽一聽有什么不同。(生分組練習,興趣盎然)

4、師:哪一組同學愿意給大家表演一下?請到前面來。

(生四人分角色演讀,聲情并茂。此時一位演妾的女生加了個給鄒忌捶背的動作,得到了大家的喝彩。同時加了一位學生讀敘述的語句。)

師:誰愿意給他們作一下點評?

師:精彩的演讀、恰當?shù)狞c評,讓我覺得大家對文本的解讀很細致。

5、師:鄒忌聽了夸贊后,是不是心里就美滋滋的了?他是怎么想的呢?

師:于是,鄒忌進行了三……

師:對,三思。你現(xiàn)在就是鄒忌,你會怎樣想呢?請學生一一回答。

我覺得他應該想到,也就是得到一個結論,想到自己受蒙蔽了。

師:你太會想了,這才是鄒忌呢!是呀,鄒忌由妻、妾、客的贊美意識到自己受蒙蔽了(投影:悟己之蔽)

他還會想些什么呢?

生:大王也像我一樣受蒙蔽了吧?我明天要去給大王進諫。

師:真好!你現(xiàn)在是真正的鄒忌了。

生:于是入朝見威王……

師:誰給大家說一說?

生:鄒忌把自己的例子告訴威王,并拿齊王的地位同自己做比較。

師:是呀,這樣,鄒忌與威王進行了三……

生:三比。

7、師:通過“三比”,比出什么來了呢?

師:由“三思”到“三比”,由“悟己之蔽”到“推王之蔽”。(投影:推王之蔽)

8、如果你是威王,你會接受鄒忌的進諫嗎?

生:會。因為鄒忌由他自己家庭的小事想到了國家大事,他這樣關心國家,我會接受他的進諫。

9、師:是呀,誰能拒絕一位愛國之人的進諫呢?這位同學談到鄒忌用了一種很好的進諫的方法,那就是“類比說理”,把家事與國事進行類比,以小見大,推己及人。(設喻講述道理)

生:我也會,因為鄒忌沒有直接給威王進諫,他很含蓄,我會很高興地接受。

師:你的意思是說鄒忌用了委婉的進諫的方式。真好!

10、那么,威王是不是接受了鄒忌的進諫呢?

師:何以見得?

生:(齊)王曰:“善!”

師:(重復)王曰

生:(聲音漸高)“善!”

師:(板書“善!”),味道還不足,王曰

生:(齊,酣暢淋漓地)“善!”

師:“善”是什么意思?

生:(齊)好!

11、師:大王說“好”,那么好在哪里呢?我們從這一個字可以讀出什么呢?

生:大王認為鄒忌說得很對,很好!

生:大王覺得有這樣的賢君提出這么好的意見,他很驚喜。

生:大王覺得自己是一國之君,他要維護自己的尊嚴,所以只用一個“善”字表達他的思想。

生:從這一個“善”字,我們可以讀出大王納諫的決心。

生:大王是說:“好吧,就按你說的辦吧!”

(此時,提醒學生“善”字應該以怎樣的語氣語調(diào)讀?為什么?面對鄒忌的委婉進諫他為什么惜字如金,不大肆贊美?在學生偏離文本軌道時,師又及時引導:齊王的激動只是一方面,可激動的人或許更會滔滔不絕呀,作為一國之王,他還會顧及到什么?)

生:三賞。

13、師:對,于是群臣進諫。結果如何呢?

生:令初下……;數(shù)月之后……;期年之后……。

14、師:如果我們再用“三”來總結的話,那應該是……

生:三變。

15、師:威王納諫最終效果巨大啊,文中怎么說的呢?

師:正是因為有了鄒忌這樣的賢臣,也正因為威王的善于納諫,齊國成為了戰(zhàn)國七雄中最強盛的國家。

至此,我們不僅讀懂了鄒忌進諫的全過程,還領略了古代謀臣策士高超的說話藝術與睿智,見識了古代賢君的大度。

1、師:《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故事給了我們什么啟發(fā)呢?提示學生可分別從鄒忌或齊王(領導者)或其他方面回答。

歸納:看準對象,抓住時機,敢于進諫,善于提意見,講究方式方法,委婉提建議;領導者要有虛懷若谷的胸懷,要廣開言路,善于納諫;一個人,在受蒙蔽的情況下,是不可能正確認識自己和客觀事物的;一個被偏愛者、敬畏者、有求者包圍的人,可能因聽不到真話而導致完全錯誤的判斷等。

2、小結:由鄒忌的“諷”可以看出“良藥未必苦口,忠言未必逆耳”,我們提建議或意見時,應該講究一點方式方法,好讓對方心悅誠服地接受,自覺地改進。

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教案一等獎篇十

唐朝名臣魏征說過:“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亡;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睔v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業(yè),身邊沒有幾位敢進諫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勸諫能否奏效,一要看君王是否賢明,二要看諫者是否注意了進諫的藝術,使“良藥”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戰(zhàn)國時齊威王非常幸運遇到了這樣一位賢臣——鄒忌。今天我們來學習《鄒忌諷齊王納諫》。

1、一讀:疏通文意,了解大意。學生自讀課文,借助工具書理解文意,教師補充相關文言知識。

(1)“窺鏡”的“窺”,本義是從小孔、縫隙或隱蔽處偷看,又引申為觀察、偵察?!案Q”,必然是仔細的?!案Q鏡”,不是一般的“對著鏡子看”或“照鏡子”,而是對鏡端相的意思。

(2)“我孰與城北徐公美?”——我與城北徐公相比,誰更漂亮?

“孰與”:與……比,誰……?!懊馈保浩粒稳菰~。但“吾妻之美我者”的“美”是形容詞的意動用法,意為“以……為美”。

(3)“今齊地方千里”:“方”,古代稱面積的用語,“方千里”就是“縱橫各千里”。據(jù)考證,齊國當時的面積為116500平方公里,約占現(xiàn)在山東省面積(150000平方公里)的五分之四。“地方”為古今異義詞。

(4)“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p>

“刺”:指責。能當面指責寡人的過錯的人,給予上等獎賞。

(5)“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幾個月以后,隔一段時間偶有進諫;一年以后,即使想再提,也沒有可提的了。

“雖”:即使?!把浴保赫f,批評,建議?!斑M”:進諫?!罢摺保合喈斢凇啊摹?。

2、二讀:理清思路。

教師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小結:

第一段:鄒忌與徐公比美,發(fā)覺受蒙蔽。(提出問題)

第二段:鄒忌以自己受蔽的事諷喻齊主。(分析問題)

第三段:齊王納諫除弊,內(nèi)政修明。

第四段:燕、趙、韓、魏都來朝見齊王。(解決問題)

1、文章開始由一件家庭瑣事寫起,這件家事是什么?

――鄒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與徐公比美的問題。

2、由于感情不同,鄒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問題時的口氣有所不同,注意揣摩各自的語氣所含的感情色彩。

問妻:我孰與城北徐公美?(親昵)

問妾:吾孰與徐公美?(嚴肅)

問客:吾與徐公孰美?(平淡)

3、由于鄒忌的妻、妾、客各自的身份與心理不同,所以回答問題時語氣感情色彩有明顯差異。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熱情地贊揚)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地位低微,拘謹,害怕)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逢迎應酬)

4、面對妻妾與客的贊美,鄒忌態(tài)度如何?得出什么結論?

――他并未得意忘形,很有自知之明。(從“忌不自信”……內(nèi)容可知)。

他思之的結果是“妻私我,妾畏我,客有求于我也”。

5、反復思考,分析鄒忌“入朝見威王”是如何“諷”齊王的?

――鄒忌入朝后,并未單刀直入向齊王進諫,而是將比美這件生活小事講給齊王聽,談自己體會,然后同國家大事進行類比,將妻、妾、客與齊王的宮婦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內(nèi)――類比,推理委婉地進諫,得出一個結論:“蔽甚”。(這里由生活瑣事推及國家大事采用了設喻手法。)

6、諷諫結果如何?

――最后齊王納諫。文中寫到齊王納諫決心之大,行“三賞”朝廷內(nèi)外出現(xiàn)了“三變”,使得“四國朝齊”。

1、寫法借鑒:通過對話表現(xiàn)情節(jié)發(fā)展,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文中的三問三答。

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教案一等獎篇十一

蔡雁斌

《戰(zhàn)國策。齊策》

教學目標與要求:

學習本文中出現(xiàn)的特殊字、詞、句,掌握重點實詞。

學習鄒忌巧于進諫的方法。

教學設計:

教師引導加學生自讀一課時

教學過程:

布置預習:要求學生熟讀課文,并結合注釋初讀課文,準備復述原文大意。

第一課時

導如課文:

由“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導入。

請學生復述原文大意:

《戰(zhàn)國策》簡介:

1、《戰(zhàn)國策》是戰(zhàn)國末年和秦漢間人編輯的一部重要的歷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

作者已不可考,經(jīng)過漢代劉向整理編輯,才定名為《戰(zhàn)國策》。

它主要記載了戰(zhàn)國時期謀臣策士縱橫捭闔的斗爭及有關的謀議或辭說。

它長于議論和敘事,文筆流暢,生動活潑,在我國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教師范讀課文:

請學生朗讀課文后,回答以下問題:

1寫出下列黑體字的讀音:

形貌i麗熟視之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朝服衣冠皆朝于齊燕、趙、韓、魏聞之

2、解釋下列隸體字:

教師通譯全文:

請學生再讀全文,回答以下問題:

1、指出有特殊用法的字詞,并指出其用法:

朝服衣冠暮寢而思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皆以美于徐公

能面刺寡人之過者聞寡人之過者

2、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的種類:

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君美甚。忌不自信。吾孰與徐公美?

與坐談。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欲有求于我也。皆以美與徐公。

八、文章的結構:

請學生再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1、分部分,寫大意:

第一部分(1):進諫的.緣起、依據(jù)。

第二部分(2):進諫的內(nèi)容。

第三部分(3、4):進諫的結果。

2、本文說明了什么道理?

一個人在受蒙蔽的情況下,是不可能正確認識自己和客觀事物的。

3、有什么意義?

a、作為領導,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偏聽偏信。

b、作為群眾,提建議要講究方法。

c、作為普通人,要善于接受別人的建議。

九、小結:

十、布置作業(yè):

1、完成課后思考題、《達標手冊》。

2、背誦全文。

十一、教后感: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9718408.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