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班禮儀活動教案(匯總13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18 13:30:07
2023年大班禮儀活動教案(匯總13篇)
時間:2023-12-18 13:30:07     小編:ZS文王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膬?yōu)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大班禮儀活動教案篇一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懂得車道的分布,知道行走時應走人行橫道。

2、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自覺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圖片基本過程:

1、導入活動:

教師出示圖片引出活動主題。

教師:“請小朋友看一看,圖片上的'小朋友在過馬路時是怎樣行走的?”

2、關鍵步驟:

(1)幼兒分辨出馬路上哪條是車道,哪條是人行道。

(2)幼兒同家長一道在馬路上行走時應走人行道。

(3)幼兒過馬路走人行橫道。

3、與幼兒討論

(2)過馬路時,怎樣做才能保證交通安全?

活動延伸:

1、戶外活動:

在戶外場地畫上行車線、斑馬線,請小朋友扮演司機或行人進行“行走”游戲。

2、幼兒操作練習:

翻看《禮儀教育幼兒用書》第五冊第45頁,請小朋友從書后找到“行人”和“騎車”的貼紙,貼在圖中相應的位置上。

大班禮儀活動教案篇二

為了培養(yǎng)幼兒必要的禮儀、禮節(jié),禮貌習慣,增強幼兒禮儀意識,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fā)展,結合 小班 幼兒 年齡及認知特點,擬定活動方案如下。

1.學習一些文明用語、并在交往中運用

為了培養(yǎng)幼兒必要的禮儀、禮節(jié),禮貌習慣,增強幼兒禮儀意識,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fā)展,結合小班幼兒年齡及認知特點,擬定活動方案如下。

活動目標

1.學習一些文明用語、并在交往中運用文明用語。

2.學習一些文明禮儀的知識,逐步養(yǎng)成文明行為。

3.形成初步的規(guī)則意識,游戲、活動中能自覺遵守游戲規(guī)則。

建立文明用語意識,能遵守游戲規(guī)則規(guī)則。

1 少兒禮儀錄像(早晨到校、放學離校等等的情景)。

2、幼兒有序活動課件。

3、相對情景畫面。

2、教師和幼兒互相問好。

3、幼兒和幼兒互相問好。對做得好的引導幼兒評價予以鼓勵。

請幼兒指出那個行為正確,那個不正確為什么?滑滑梯一定要有秩序,上下樓梯的靠右行等等。

1、老師示范講游戲規(guī)則。

2、按規(guī)定輪換貓和老鼠。對按規(guī)則做游戲的孩子進行導向性評價。

在這次有關禮儀教育的社會活動中,給幼兒一個實踐練習的機會。通過教師示范、師幼練習、生生練習多種方式對幼兒使用禮貌用語進行訓和建立游戲規(guī)則。教師看到有很多幼兒在禮貌方面進步很快?,F在班級中絕大部分幼兒早上來園時都能跟老師問早、問好還對家長說再見。但離園時,孩子們看到自己的家長來接時,都非常激動、興奮,離園時跟老師說再見的小朋友不是很多,在游戲時、大多幼兒都能遵守游戲的規(guī)則。

大班禮儀活動教案篇三

1、觀察并學習謙讓和分享的行為,懂得同伴之間要互相謙讓和分享。

2、初步懂得為他人著想,體驗謙讓和分享所帶來的樂趣。

懂得同伴之間要互相謙讓和分享,懂得為他人著想。

體驗謙讓和分享所帶來的樂趣。

1、故事圖片《山羊過橋》。

2、平衡木一個。

3、歡快的音樂。

一、聽音樂做律動,以游戲的方式進入主題,激發(fā)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教師:聽著歡快的音樂,你的心情怎么樣?

教師:現在我們來做個“過獨木橋”的游戲吧!瞧,這里有一個獨木橋,

現在分兩組進行游戲,看哪組小朋友能順利過橋,而且一個都不掉下來。(幼兒開始游戲,等游戲結束后教師進行點評。

二、通過看圖聽故事《山羊過橋》,引導幼兒了解與朋友相處時要懂得謙讓的道理。

1、教師出示圖片,講述故事。

教師:有兩只小山羊,他們要過獨木橋,我們來看看他們是怎么樣過橋的吧?(教師講述故事)

2、幼兒聽完故事后,教師提問:

教師:小山羊是怎么過橋的?最后的結果是什么?

教師:想一想,他們要怎么樣過橋才不會掉下去,并能順利到達對岸呢?

教師小結:小白羊和小黑羊通過互相謙讓才順利地過了橋。所以呢,我們在今后做事的過程中一定要學會互相謙讓,這樣事情才能更加順利地進行下去。

三、。

教師:故事中,兩只小山羊成了好朋友,你有好朋友嗎?他是誰?為什么喜歡和他做朋友?

教師:小朋友能說一說與朋友分享有什么感受嗎?遇到事情時,謙讓同伴有什么感受?

教師小結:朋友多了就會覺得快樂,我們班的小朋友都能有禮貌地交朋友,有的和好朋友分享玩具,有的互相謙讓還有的幫助別人,我們只有會怎樣才會有很多的好朋友哦!

大班禮儀活動教案篇四

1、通過圍餐,讓幼兒認識中國的飲宴禮儀,認識圍餐的上菜順序。

2、在進餐過程中實踐所學的禮儀,從而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進餐習慣。

3、讓家長配合,在家進餐時也讓幼兒“練習”,讓幼兒在習慣中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

4、初步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5、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一、進餐前,介紹中國傳統(tǒng)的飲宴禮儀。

1、介紹上菜的順序。

涼菜-冷拼,花拼。

熱炒-視規(guī)模選用滑炒,軟炒,干炸,爆,燴,燒,蒸,澆,扒等組合。

大菜-(不是必須的)指整只,整塊,整條的`高貴菜肴,比如一頭乳豬,一只全羊,一大塊鹿肉什么的。

甜菜-包括甜湯,如冰糖蓮子,銀耳甜湯等。

點心-一般大宴不供飯,而以糕,餅,團,粉,各種面,包子,餃子等。

水果-爽口,消膩。

2、講解進餐禮儀。

(1)、客人入席后,不要立即動手取食。而應待主人打招呼,由主人舉杯示意開始時,客人才能開始;客人不能搶在主人前面。

(2)、夾菜要文明,應等菜肴轉到自已面前時,再動筷子,不要搶在鄰座前面,一次夾菜也不宜過多。使用筷子不能交叉;夾菜應先揀離自己最近的菜下箸,夾菜時不要在碗碟里亂翻找。

(3)、要細嚼慢咽,這不僅有利于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禮儀要求。決不能大塊往嘴里塞,狼吞虎咽,這樣會給人留下貪婪的印象。不要挑食,不要只盯住自己喜歡的萊吃,或者急忙把喜歡的菜堆在自己的盤子里。

(4)、用餐的動作要文雅,夾萊時不要碰到鄰座,不要把盤里的菜撥到桌上,不要把湯潑翻。不要發(fā)出不必要的聲音,如喝湯時“咕嚕咕嚕”,吃菜時嘴里“叭叭”作響,這都是粗俗的表現。不要一邊吃東西,一邊和人聊天。嘴里的骨頭和魚刺不要吐在桌子上,可用餐巾掩口,用筷子取出來放在碟子里。掉在桌子上的菜,不要再吃。進餐過程中不要玩弄碗筷,或用筷子直向別人。不要用手去嘴里亂摳。

(5)、湯和食物如果太熱,不可用嘴吹。等湯和食物涼了,才去吃。

二、進行圍餐,在進餐過程中教師不斷地指導。

三、進餐后,教師獎勵做得好的幼兒,讓他們在以后的進餐中也能有更好的禮儀。

大班禮儀活動教案篇五

活動目標:

1.通過小實驗,培養(yǎng)小朋友慢慢吃,細嚼慢咽的文明進餐習慣。

2.通過情景表演,培養(yǎng)小朋友正確的進餐姿勢,飯前洗手,保持小手干凈,桌面清潔、衛(wèi)生的良好行為習慣。

3.在游戲情景中引導小朋友積極參與游戲,培養(yǎng)鞏固文明進餐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米飯、餃子、玻璃管、塑料袋,草莓、菠蘿、蘋果等胸飾若干,餅干、水果、盤子若干,智慧帽。

活動過程:

1.念兒歌《吃飯時》、《小瓷碗》,激發(fā)小朋友的興趣。

2.小實驗(1)把面包渣放進“食道”(玻璃管)里。

(2)怎樣才容易把面包塊放進“食道”(玻璃管)里。

(3)讓小朋友比較,面包渣和面包塊哪種更容易進入“食道”。

(4)小結:所以我們吃東西的時候,一定要慢慢的吃,通過牙齒把食物磨碎嚼細,也就是細嚼慢咽,這樣才容易消化。

3.情景表演:小動物“進餐”(1)小兔和小貓表演“進餐時”,小朋友們仔細觀察。

(2)小朋友們說說小兔和小貓進餐時表現一樣嗎?

小兔是怎么表演“進餐”的?

小結:小兔:餐前沒有洗手,大口大口的吃,跪在凳子上,還用手抓食物,米飯、餃子撒在桌子上,到處亂跑。

(3)小貓是怎么表演“進餐”的呢?

小結:所以我們進餐時應該像小貓那樣,做到餐前洗手,保持小手很干凈、衛(wèi)生。坐在位置上,左手扶碗、右手拿勺,不撒飯粒,保持桌面清潔。

4.觀看小朋友進餐畫面小朋友們互相討論、交流。

問:小朋友們在做什么?哪些小朋友做得對?哪些小朋友做得不對?為什么?

小結:我們小朋友不管在家里還是在幼兒園,都要養(yǎng)成文明,衛(wèi)生進餐的好習慣。

5.玩過家家的游戲(1)分角色(五個家庭)(2)過家家、吃點心。(3)比一比哪個家庭進餐習慣最好,最講文明、講衛(wèi)生。(4)評選出表現最好的家庭,并頒獎。

大班禮儀活動教案篇六

1、讓幼兒學會與人交談的禮儀,禮貌待人的`好處。

2、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能正確用“請”字。

1、文明禮儀課件,文明用語圖片。

2、課前預習一半故事。

一、理解故事內容,體會“請”字的神奇。

提問:金花會找到李阿姨的家嗎?(讓孩子自由發(fā)揮,各抒己見)金花是怎樣找到李阿姨的家的呢?引出故事:

提問:金花順利地找到了李阿姨,是因為她用了一個神奇的字,小朋友知道是什么字嗎?

二、引導幼兒學習用“請”字。

1、讓幼兒用“請”字說一句話:小朋友在一起游戲時怎樣用“請”字。

幼:我的車開到路邊,我想倒車,我會說“倒車請注意”。

幼:游戲開始,請小朋友注意安全。

2、集體談話:自己遇到困難需要別人幫助時應該怎樣說。

3、幼兒自由討論:生活中什么時候還會用到“請”字。

幼:買東西時會用到。

幼:坐車的時候會用到。

幼:我和媽媽去提水時也用到了,我說:“爺爺,請你先來?!?/p>

三、情景表演,鞏固禮貌用語。

1、播放文明禮儀課件,讓幼兒仔細觀察。

2、將文明用語圖片貼在教室四周,供幼兒自由進行情景演練。

大班禮儀活動教案篇七

1. 使幼兒學會有禮貌地做小客人,練習使用禮貌用語進行交往。

2. 使幼兒懂得一些做客的簡單禮節(jié)。

做客前 約在先 說人數 定時間 如約至 勿早晚

小禮品 人喜歡 入座后 坐相端 主人物 不亂翻

主人忙 要適時 先致謝 再告辭

1. 與本班一幼兒家庭聯(lián)系有關做客事宜。

2. 電話兩部。

老師要帶xx小朋友去xx小朋友家做客,比一比看誰是最

有禮貌的小客人。

1. 學習有禮貌地問候主人。

到了主人家輕輕地敲門,見了主人會禮貌地問候,學說“你好”。見了不同的人會使用合適的稱謂。

2. 學習有禮貌地與人交往。

(1) 對于主人的招待,如請客人坐,請客人喝茶,請客人吃東西,客人都要有禮貌地說“謝謝”。

(2) 在別人家不隨便翻看,拿走別人的東西。

在別人談話時,不隨便插嘴。當別人提出問題時,要大方地回答。說話時,聲音輕一些,不大聲喧嘩。

(3) 與主人要友愛相處。

(4) 學習有禮貌地與主人告別。

(5) 臨走時,向主人說“xx,再見”,還可客氣地邀請

別人去自己家做客。

小朋友在別人家做客時很有禮貌,會說“您好”、“謝謝”、“再見”,并且不隨便亂拿別人的東西。以后到別人家去做客也要做到這些,做個有禮貌的小客人。

可通過角色扮演和行為辨析的方式對幼兒進行拜訪做客的教育。

(1) 甜甜敲門時很用力,她這樣做好嗎?

(2) 小客人進門時沒問好,這樣做對嗎?

(3) 亂翻主人東西好不好?應該怎樣做?

大班禮儀活動教案篇八

教學形式:團體或小組教學。教學方法:行為辨析法、游戲童謠法。

1、讓幼兒掌握自我介紹的禮儀,并培養(yǎng)幼兒在集體面前做自我介紹的膽量。

2、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

核心要素:做介紹 要大方 口齒清 聲響亮 先名字 后年齡 讓對方 更知情

教師:“今天我們班新來了一位小朋友,現在我們每個人做一個自我

介紹,讓新朋友認識一下大家,好嗎?”

1、自我介紹

a、教師示范自我介紹的方法

自我介紹時站姿應端正,聲音應洪亮

自我介紹時方法:“大家好!我叫xxx,我是男(女)孩,今年四歲。”

邊說邊拍手打節(jié)奏

當有幼兒在作自我介紹時,其他幼兒要保持安靜,眼睛看著作自我介紹的小朋友,耳朵要認真地傾聽。當這個幼兒介紹完畢時,其他幼兒應及時給予回應:“xxx,你好!xx,你好!”

b、邀請幼兒依次進行自我介紹

2、比對錯

a、老師依次出示圖片,然后請小朋友觀察四幅圖片

第一幅圖:一位小朋友在演節(jié)目前,大聲、簡潔地向大家介紹自己

第二幅圖:一位小朋友轉到了新的班級,他長篇大論地介紹自己

第三幅圖:一位小朋友在自我介紹時,忘了說自己的姓名

第四幅圖:一位小朋友在向別人介紹自己時,把頭扭向別處

3、討論

a、能常,我們都在什么時候進行自我介紹?(作客、表演節(jié)目或進入新的班級時)

b、我們應如何進行自我介紹?

可參考《小松樹》的曲調,也可自選歌曲

1、 游戲《學做小記者》

2、 自我介紹練習

a、 教師:“小朋友,請你想一想,當我們自我介紹時,除了介紹自己的名字與年齡外,還可以向別人介紹些什么?”

1、 生活中,請家長在給幼兒提供自我介紹的機會,并適當地給予鼓勵

2、 請家長平時在做自我介紹時要做到姿態(tài)和 聲音洪亮、吐字清楚,為孩子樹立榜樣

大班禮儀活動教案篇九

活動目標:

愿意學習并使用禮貌用語“請”,體驗運用禮貌用語進行交流的樂趣。活動重點:知道在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要用“請”字?;顒与y點:能準確的使用禮貌用語“請”。

活動準備:

1、排練情景表演“問路”(由配班老師表演)。

2、圖片、內容如下:(略)

3、活動室四周張貼生活中的典型場景圖片。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學習禮貌用語“請”。

1、觀看情景表演。師:今天聰聰的姥姥過生日,媽媽讓他和弟弟樂樂去給姥姥買生日禮物。聰聰想:姥姥喜歡吃奶油蛋糕。近處的超市沒有,聰聰和樂樂去新開的蛋糕超市了。師:請小朋友仔細看在路上碰見了誰?他們是怎么說的?他們的表現怎樣?(表演內容:聰聰和樂樂高興地走在路上,可他們不知道新超市在哪?樂樂去問前面的老爺爺:“喂,蛋糕超市在哪?”老爺爺好象沒聽見似的,這時聰聰趕上去問:“老爺爺,請問蛋糕超市在哪?”老爺爺耐心地告訴他,聽完后他向老爺爺說:“謝謝”?。?/p>

2、交流、體驗。

(1)樂樂是怎樣問路的?老爺爺是怎樣回答的?幼:“喂,蛋糕超市在哪?”老爺爺沒回答。

(2)聰聰是怎樣問路的?老爺爺是怎樣回答的?幼:“老爺爺,請問蛋糕超市在哪?”老爺爺耐心地告訴他。

師:小朋友你們到喜歡聰聰,因為他很有禮貌,我們應該向他學習,對嗎?

1、下面我們來看圖片,想一想圖片中的小朋友說了些什么。(看圖片,教師旁白)師:明明向玲玲借書時,他應該怎么說?幼:請借給我你的書用用好嗎?師:起床時,明明不會拉拉練,他想讓旁邊的皮皮幫忙,他應該怎么說?幼:請你幫我拉一下拉練好嗎?師:有客人來了,明明開門讓客人進家,他怎么說的?幼:請進!

2、師:小朋友,那你們說在什么情況下需要說“請”。小結:借物品、求幫忙,都要說“請”。

二、結伴表演,鞏固深化集訓。

師:我知道你們都很講禮貌,都會用“請”,請你們看一看墻上的圖片,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演一演他們說的有禮貌的話。(幼兒結伴講述、表演,經歷運用禮貌用語“請”的過程,體驗運用禮貌用語交流的樂趣。)

大班禮儀活動教案篇十

1,讓幼兒知道團體教學活動的禮儀要求.

2,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課堂行為習慣.

故事書

開始部分:教師帶幼兒做"包餃子"游戲,激發(fā)幼兒情緒.

小朋友你們看,今天來了怎么多的客人老師,咱們包個蘿卜餡的餃子給他們吃好嗎?

1、我知道咱們小一班的'小朋友都很喜歡聽故事,今天從老師就給小朋友們講一個非常好聽的故事,名字叫小兔打電話.

2、給幼兒選擇的機會:小朋友們都知道咱們做游戲時有游戲規(guī)則,那咱們聽故事也有規(guī)則,誰要是不想聽故事可以安靜的到那邊去坐(請幼兒自己選擇).

4、教師有表情的講述故事小兔打電話.

5、講完故事后提問:(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里都有誰?

(3)故事講的是一件什么事?

要求:老師提問完,幼兒可以舉手回答問題,老師叫到幼兒的名字后,幼兒可以作答.

6,根據孩子們的興趣,可以選擇講故事再講述一遍.

教師小結:今天咱們小朋友都說話算數,都能認真聽故事,而且還做到了有提問先舉手,和舉手回答老師表揚你們!

結束部分:出示掛圖請幼兒欣賞,帶幼兒大聲地,有韻律地朗讀三字兒歌.

延伸部分:讓幼兒學習其他領域團體活動的禮儀.

大班禮儀活動教案篇十一

1、以活潑、歡快的情緒,飽滿而富有彈性的歌聲,表現種樹時的愉快心情,及盼望小樹成材的愿望。

2、體會連音線在歌曲中的作用。

3、用律動的方式進行表演。

【】

1、讓學生感受了解地球是我們共同應該保護的家園,植樹造林勢在必行。

2、學生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

【】

學唱法、引導法。

【】

錄音機、多媒體設備、flash畫面、磁帶。

【】

一、復習上節(jié)課內容《苗嶺的早晨》

1、復習聽賞一遍。

2、再以網上畫面加深對樂曲的理解和記憶。

二、導入新課:

美妙的音樂將我們帶到了山清水秀的苗家山寨,生活在那里的人們該是多么幸福,具統(tǒng)計從1970年到2002年,由于地球上的森林覆蓋率下降了12%,由此生物多樣化下降了1/3,淡水資源減少了55%,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是如此嚴重,我們怎么辦?(學生討論,得出結論,教師引導植樹歌的出現)

三、學唱歌曲:

1、聽錄音《少先隊植樹造林歌》,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師帶著學生拍手、踏腳

2、教師范唱,邊唱邊拍節(jié)拍,學生跟著做,心里默唱。

3、聽歌曲錄音,學生自己拍節(jié)拍,小聲跟唱。

4、聽老師彈琴,學生拍節(jié)拍小聲唱歌。

5、歌譜學唱,注意歌曲中的連線。

6、學習歌詞,學生分組學唱并練習。

四、創(chuàng)編歌曲的律動:

1、第1、2小節(jié)拉手原地點踏步。

2、第3、4小節(jié)雙手上舉擺動。

3、第5、6小節(jié)一人蹲一人站立。

4、第7、8小節(jié)拉手雙人轉圈。

【】

在創(chuàng)編活動中,要注重學生對音樂的感受能力,一邊律動,一邊演唱歌曲,從而加深對歌曲內涵的理解,并使課堂氣憤更加活躍。

大班禮儀活動教案篇十二

教學目標:

1、通過圍餐,讓幼兒認識中國的飲宴禮儀,認識圍餐的上菜順序。

2、,在進餐過程中實踐所學的禮儀,從而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進餐習慣。

3、讓家長配合,在家進餐時也讓幼兒“練習”,讓幼兒在習慣中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

教學過程:

一、進餐前,介紹中國傳統(tǒng)的飲宴禮儀。

1、介紹上菜的順序。

涼菜-冷拼,花拼。

熱炒-視規(guī)模選用滑炒,軟炒,干炸,爆,燴,燒,蒸,澆,扒等組合。

大菜-(不是必須的)指整只,整塊,整條的高貴菜肴,比如一頭乳豬,一只全羊,一大塊鹿肉什么的。

甜菜-包括甜湯,如冰糖蓮子,銀耳甜湯等

點心-一般大宴不供飯,而以糕,餅,團,粉,各種面,包子,餃子等。

水果-爽口,消膩

2、講解進餐禮儀。

(1)、客人入席后,不要立即動手取食。而應待主人打招呼,由主人舉杯示意開始時,客人才能開始;客人不能搶在主人前面。

(2)、夾菜要文明,應等菜肴轉到自已面前時,再動筷子,不要搶在鄰座前面,一次夾菜也不宜過多。使用筷子不能交叉;夾菜應先揀離自己最近的'菜下箸,夾菜時不要在碗碟里亂翻找。

(3)、要細嚼慢咽,這不僅有利于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禮儀要求。決不能大塊往嘴里塞,狼吞虎咽,這樣會給人留下貪婪的印象。不要挑食,不要只盯住自己喜歡的萊吃,或者急忙把喜歡的菜堆在自己的盤子里。

(4)、用餐的動作要文雅,夾萊時不要碰到鄰座,不要把盤里的菜撥到桌上,不要把湯潑翻。不要發(fā)出不必要的聲音,如喝湯時“咕嚕咕嚕”,吃菜時嘴里“叭叭”作響,這都是粗俗的表現。不要一邊吃東西,一邊和人聊天。嘴里的骨頭和魚刺不要吐在桌子上,可用餐巾掩口,用筷子取出來放在碟子里。掉在桌子上的菜,不要再吃。進餐過程中不要玩弄碗筷,或用筷子直向別人。不要用手去嘴里亂摳。

(5)、湯和食物如果太熱,不可用嘴吹。等湯和食物涼了,才去吃。

二、進行圍餐,在進餐過程中教師不斷地指導。

三、進餐后,教師獎勵做得好的幼兒,讓他們在以后的進餐中也能有更好的禮儀.

大班禮儀活動教案篇十三

1、讓幼兒學會如何觀看他人活動。

2、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交往習慣?;顒訙蕚洌喊嗉壗處熓孪仁巧塘渴痉洞嘶顒拥牧鞒膛c細節(jié)。

小朋友做游戲想觀看旁邊站

不搗亂不喧嘩用心學細觀察

(一)導入活動:

直接導入活動主題。教師:“現在我要介紹如何觀看他人的活動,請小朋友認真地看?!?/p>

(二)關鍵步驟

1、教師做情景表演

(1)兩位教師扮演“小朋友”正在下棋。

(2)另一位教師走過去,對她們說:“對不起,打擾一下,我想在一旁看你們下棋,可以嗎?”

(3)其中一位教師回答:“可以,請你做再旁邊看吧?!?/p>

(4)想觀看下棋的老師搬來一把椅子,做在了一旁,安靜、專心地觀看別人下棋。

2、討論:

“當我們想要觀看別人的活動時,應該怎樣做?”

(三)結束部分:

教師總結:“當我們想觀看別人活動的時候,先要征求別人的意見,可以對對方說:‘對不起,打擾一下,我想在一旁看你們下棋,可以嗎?’如何別人同意了,我們才能做下來看別人活動。另外,再看別人活動時,要盡量保持安靜,不能打擾別人的'活動?!?/p>

1、通過說故事、團討、戲劇表演的方式學習如何看他人活動的禮儀。

2、當幼兒身體不適合或其他原因不能參加活動,需要在一旁觀看活動時,教師應隨機指導幼兒遵守觀看的禮儀。

1、家長帶幼兒到劇場觀看演出時,可以引導幼兒如何觀看他人的活動,培養(yǎng)良好的社交禮儀習慣。

2、當別人不同意孩子觀看活動時,家長應引導孩子尊重他人的意見,有禮貌地離開,而不能讓孩子在一旁生氣或說一些不友好的話。

孩子觀看他人活動時,應先征得他人的同意,在觀看過程中不能隨便觸摸他人的游戲材料,更不能在一旁做消極的評價。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9707666.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