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名師公開課講評教案大全(13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13 19:26:07
三年級名師公開課講評教案大全(13篇)
時間:2023-12-13 19:26:07     小編:雁落霞

教案的編寫應當符合教育教學的基本原則,既要注重理論指導,也要注重實際操作。此外,教師還可以借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大家可以借鑒其中的優(yōu)點,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情況進行適當?shù)男薷暮蛣?chuàng)新,以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記住,教案的編寫是一項重要的教學準備工作,只有做好了這個環(huán)節(jié),才能夠在教學過程中事半功倍,取得好的教學效果。祝愿大家教案編寫順利,教學工作順利!

三年級名師公開課講評教案篇一

(1)結合具體的量,理解和掌握一位小數(shù)、兩位小數(shù)表示的含義,掌握小數(shù)的讀寫方法。

(2)在探索與交流中,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類推的能力。

(3)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滲透不變中有變,變中有不變的辯證思想。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萬以內(nèi)的數(shù)、初步認識了分數(shù),學習了常見的計量單位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學好這部分知識,是學生今后系統(tǒng)學習小數(shù)的基礎。三年級的學生,都有過購物的經(jīng)驗,生活中學生對小數(shù)有大量豐富的感知,但是缺少理性的認識。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是建立在經(jīng)驗基礎之上的一個主動建構的過程,學生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接觸到的、體驗到的,都是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寶貴資源,教師要充分挖掘和利用這些資源。課上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與交流的空間,抓住生成的教學資源,利用學生豐富的原有認知,在交流對比和辨析中自主建構。

教學重點:初步理解小數(shù)的意義。

教學難點:初步感受分母是十、一百的分數(shù)與一位小數(shù)和兩位小數(shù)的聯(lián)系。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

一、活動引入:

1.用3、4兩個數(shù)字,可以組出哪些數(shù)?(組出整數(shù)、分數(shù)、小數(shù))

2.出示課題:小數(shù)的初步認識

3.生活中你在哪最常見到小數(shù)?(價簽)

活動2【講授】

二、初步認識

1、出示購物小票:介紹小數(shù)點、小數(shù)組成

師:老師帶來一張購物小票,上面有小數(shù)嗎?從哪看出是小數(shù)?

教師介紹:小數(shù)點把小數(shù)分成了兩個部分,小數(shù)點左邊的部分叫整數(shù)部分,右面的部分叫小數(shù)部分。

2、介紹小數(shù)讀法、表示的錢數(shù)

對于這幾個小數(shù),你還知道它的什么知識?(學生讀、介紹表示的錢數(shù))

小結:以元為單位時,小數(shù)點左邊表示(元)小數(shù)點右面第一位表示(角),第二位表示(分)

3、師:除了在商品價格上見到過小數(shù),生活中你還在哪見到過小數(shù)?(學生舉例)

4、老師也找了一些生活中的小數(shù),出示

(1)飲料:1.25升瓶

(2)學生身高:1.53米,體重:37.25千克

(3)電影:約1.5小時場

(4)教室:48.48平方米間(強調:整數(shù)部分和小數(shù)部分讀法不同)

活動3【活動】

三、深入理解小數(shù)含義:

1、認識一位小數(shù)

(1)師:看,這是1把米尺。多長?

小蝸牛向前爬了1小段,估一估這段有多長?(1分米、米)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估得對不對呢?到米尺上比一比,請大家邊看邊數(shù)一數(shù)(課件演示)

把1米平均分成多少份,1份就是1分米。

這一段用分數(shù)表示是多少米(米),米什么意思?

米還可以寫成小數(shù),米=0.1米

0.1米什么意思?

小結:1分米以米為單位時,即可以寫成米,也可以寫成0.1米,這三個數(shù)之間是什么關系?(相等)

(2)繼續(xù)觀察米尺,你還能找到0.1米嗎?(鞏固對0.1的認識,滲透1里面有10個0.1。)

(3)你還能找到零點幾米?怎么想的?(滲透零點幾就是幾個零點一。)

2、認識兩位小數(shù)(自主遷移)

借著剛才的經(jīng)驗,猜一猜,0.01米表示什么?(1厘米、米)

從我們熟悉的1厘米入手,把1米長的尺子平均分成多少份,1份就是1厘米。

1厘米用分數(shù)表示是多少米(米),米什么意思?

米還可以寫成小數(shù),米=0.01米

0.01米什么意思?

小結:1厘米以米為單位時,即可以寫成米,也可以寫成0.01米,這三個數(shù)之間也是相等的關系?。

3、觀察這些小數(shù),有什么不同?

讀一讀左邊的這三個小數(shù),我們把小數(shù)部分只有一位的叫一位小數(shù)。回憶一下,我們剛才把1米平均分成多少份得到了一位小數(shù)。一位小數(shù)就是十分之幾的分數(shù)。

4、反饋內(nèi)化

打開書第89頁例1,閱讀并填空

活動4【練習】

四、拓展應用

1、書p911,學生獨立完成,訂正

2、擺硬幣寫小數(shù)

3、介紹小數(shù)的產(chǎn)生

活動5【作業(yè)】

五、課堂總結

1、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還想學習有關小數(shù)的哪些知識?

2、出示課后思考題:這是一條線段的0.3,你能把這條線段畫完整嗎?

三年級名師公開課講評教案篇二

(一)課前交流:

師:學了前兩篇課文,我們知道了世界上親情的無私與珍貴,那你們在平時的生活中有過令人感動的親情故事嗎?說說看。

生自由交流。創(chuàng)設氛圍。

師:知道嗎?這樣感人的故事不僅發(fā)生在人與人之間,動物之間也有同樣的感情。今天我們就來看一個童話故事。

(二)通讀識字。

1、初讀:請同學們自己讀讀課文,邊讀邊圈出你不認識的字。

2、測字:

請同學們拿出生字卡片開始測字。把你生活中認識的字和同桌交流一下,看看交流之后你還能認識哪些字。

學生活動:學生先把生字邊讀邊分成認識的和不認識的兩部分,把認識的字讀給同桌聽,如果有同桌不認識的字互相教一教。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字。

3、教師范讀或播放錄音。

4、再讀:

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還有哪些讀不準的字重點讀讀,同時數(shù)數(shù)課文中有幾個自然段。

5、檢查認字,指導寫字。重點指導“摘、嗚、歇”字的寫法。

(三)細讀理解前七個自然段。

1、指名讀。其他同學認真聽看看你都讀懂了什么??

2、同桌互讀。畫出描寫狐貍媽媽言行的語句,同桌交流你體會到了什么?

3、學生品讀。抓住表示狐貍媽媽言行的句子,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中母愛的事例體會親情的偉大。

師:你們在父母愛的懷抱中長大,生活中一定也有和小狐貍一樣的經(jīng)歷吧?說說看!

4、表演讀。

(四)教師小結。

三年級名師公開課講評教案篇三

p.44,完成練習與應用第1~5題。

1、通過回顧與整理、練習與應用等學習活動,進一步加深對小數(shù)的意義和性質的理解。

2、通過復習和整理建立合理的認知結構,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和實踐能力。

3、在學習活動中體會現(xiàn)實生活里的數(shù)學,發(fā)展對數(shù)學的興趣,培養(yǎng)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識和能力。

一、整理和復習(有關重點知識點寫在作業(yè)本上)

1、復習的數(shù)位順序表,回答并板書成:……億、千萬、百萬、十萬、萬、千、百、十、個、十分、百分、千分。

億級、萬級、個級、小數(shù)部分、整數(shù)部分要求學生熟練掌握數(shù)位順序。并回答以下問題:

小數(shù)點左邊的是()部分,右邊的是()部分小數(shù)點右邊第一位是()位,表示幾個();左邊第二位是()位,表示幾個();千分位是小數(shù)點()邊的第()位。小數(shù)部分的最高位是()位,整數(shù)部分的最低位是()位。

(補充:整數(shù)部分的最高位沒有,小數(shù)部分的最低位沒有。)整數(shù)部分和小數(shù)部分一樣,相鄰數(shù)位的進率是10。

2、復習小數(shù)性質:

(要求一字不差的背誦并用來做相關的練習的)。

小數(shù)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shù)的大小不變。

3、求近似數(shù):

舉例:9.8125分別保留整數(shù)、一位小數(shù)、兩位小數(shù)、三位小數(shù)。

方法指導(以整數(shù)為例):

先看整數(shù)部分,是“9”,兩種可能:不變“0”,多1“10”;

再看后面一位,是“8”,那就多1是“10”。

4、復習“改寫”:指名說說“改寫”的要求:

大小不變。

舉例:5403000添上分級線,讀一讀。

改寫成萬為單位的:540。3萬(小數(shù)點向左移動4位)。

改寫成億為單位的:0。05403億(小數(shù)點向左移動8位,不夠的的位數(shù)用“0”補足。)。

5、說說分數(shù)和小數(shù)的聯(lián)系。

二、練習與應用

1、下面每個大正方形都表示整數(shù)“1”。先分別把圖中的涂色部分用小數(shù)表示出來,再讀一讀。

說一說:條形表示十分之幾,用一位小數(shù)表示;

方格表示百分之幾,用兩位小數(shù)表示。

指名說說各個小數(shù),特別是最后一個,有可能會出現(xiàn)“2.6”,要引導學生說出思考的方法。

2、你能在方框里填上合適的小數(shù)嗎?

補充另一個相似的數(shù)軸,把0.1、0.2等換成1、2學生觀察兩條數(shù)軸后說說每一小格分別表示多少。

再依次填寫各個對應的方框。書上的第一個方框有可能會出現(xiàn)0.3,要引導學生辨析。

3、寫一寫、讀一讀:學生獨立填寫后交流。

圖1:價錢一般要用兩位小數(shù)來表示。

圖2:一大格平均分成了10份,每份就是十分之幾,用0.7表示。

圖3:溫度計上的刻度由于太密,有的數(shù)簡寫了。37是人體的正常體溫。

圖4:可能會問題比較多,可一一板書后加以辨析。

特別是“13.5”,強調單位名稱的不同,前面的數(shù)也不同;

以“米”為單位的,第一位小數(shù)表示的是分米,第二位表示的是厘米,第三位表示的是毫米。

4、讀出下面各數(shù),再說一說各是幾位小數(shù)。

重點指名讓學生說說各數(shù)中的“5”分別表示多少?

5、完成書上的填空。

其中第2小題,要區(qū)別“計數(shù)單位”和“數(shù)位名稱”的聯(lián)系。

三、布置作業(yè):(略)

三年級名師公開課講評教案篇四

1、結合具體內(nèi)容認識小數(shù),知道以元為單位,以米為單位的小數(shù)的實際含義。

2、知道十分之幾可以用一位小數(shù)(零點幾)表示,百分之幾可以用兩位小數(shù)表示。

3、能識別小數(shù),會讀寫小數(shù)。

1、小數(shù)的含義。

2、認、讀、寫小數(shù)部分不超過兩位的小數(shù)。

小數(shù)的含義。

一、導入,引出小數(shù)。

1、出示商品標價牌。

師:昨天老師到超市了解了一些商品的價格:

(大屏幕上出示商品和價格牌。)

2、區(qū)別整數(shù)和小數(shù)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能不能把這些表示價格的數(shù)分成兩類?該怎樣分?

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在黑板上板書將商品價格分成兩類:

書包:45元彩筆:3.50元

文具盒:12元橡皮擦:0.50元日記本:3元鉛筆:0.80元

師:為什么要這樣分?這兩組數(shù)有什么區(qū)別?

(左邊這一組數(shù)是整數(shù),右邊這一組數(shù)中間有一個小圓點。)

師:像46.50、23.15、14.06這樣中間有一個小圓點的數(shù),叫做“小數(shù)”。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些關于小數(shù)的初步知識。(板書:認識小數(shù))

二、認識小數(shù)。

1、認識小數(shù)各部分的名稱。

2、你會讀小數(shù)嗎?

(多讓一些學生試讀以上商品價格,教師適時的引導、評價。)

3、剛才,這些小數(shù)我們都是怎么讀的?

(讓學生在四人小組內(nèi)討論,并匯報,教師引導,全班總結出:“讀小數(shù)時,先看小數(shù)點的位置,再將小數(shù)點前面的數(shù)用整數(shù)讀出(讀出數(shù)位),小數(shù)點讀作:“點”,最后將小數(shù)點后面的數(shù)直接逐個讀出(不讀數(shù)位)。

3、老師還發(fā)現(xiàn)了這樣一些小數(shù),你們會讀嗎?

(教師在大屏幕上出示其它一些小數(shù)讓學生先在同桌內(nèi)讀讀,再請學生匯報。)

5、你能找到你身邊的小數(shù)嗎?

6、你們會寫小數(shù)嗎?

(請學生在課堂練習本上,寫出教師出示的小數(shù),并請三個同學上臺板演,全班評價。)

七點一八寫作:7.18

十四點零九寫作:14.09

二十點三零寫作:20.30

7、你覺得寫小數(shù)應該怎么寫?

(先讓同學充分發(fā)言,再引導全班總結出:寫小數(shù)時,要先寫整數(shù)部分,再寫小數(shù)點,最后寫小數(shù)部分。

8、認識以元為單位的小數(shù)的實際含義。

(1)教師出示88頁情境圖,請學生讀一讀圖中所標出的一些食物的價格。

5.98元5元9角8分

0.85元8角5分

2.60元2元6角

三、教學例一

1、師:“剛才我們看了那么多小數(shù),那到底怎樣的數(shù)可以

用小數(shù)來表示呢?下面我們用這個小朋友的身高來探究一下。”

2、出示例1情景圖

讓學生說出圖意和圖中同學們提出的問題。

3、引出以米為單位的一位小數(shù)。

出示米尺:把1米平均分成10分,每份是多少分米?用分數(shù)表示是1/10米,還可以寫成0.1米。

3分米是幾分之幾米?寫成小數(shù)是多少米?

(同桌討論,并請同學匯報。)

4、引出以米為單位的兩位小數(shù)

教師指著米尺問: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厘米?用分數(shù)表示是1/100米,還可以寫成0.01米。

3厘米是幾分之幾米,寫成小數(shù)是多少米?18厘米呢?讓學生把答案寫在課本上。

通過剛才的練習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十分之幾可以寫成零點幾,百分之幾可以寫成零點零幾或者零點幾幾?!保?/p>

5、小組討論

王東身高1米30厘米,寫成小數(shù)是()米。

全班交流,寫成1.3米和1.30米都是對的。(因為30厘米也就是3分米。)

6、學生類推

完成課本第89頁“做一做”,請同學匯報,全班訂正。

7、通過剛才的學習,你發(fā)現(xiàn)怎樣的數(shù)可以用小數(shù)來表示?

四、課堂練習(機動)

1、完成練習二十一第1題,鞏固對小數(shù)含義的認識。

2、完成練習二十一第2題,鞏固小數(shù)的讀法,并讓學生說說你在題中獲得了哪些信息。

五、小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數(shù)?小數(shù)該怎么讀?小數(shù)該怎么寫?

六、作業(yè)

1、尋找身邊的小數(shù)。

2、《數(shù)學練習冊》認識小數(shù)相關練習。

三年級名師公開課講評教案篇五

1、導入:我們祖國山河壯麗,處處都有迷人的景色。今天我們就一同去游覽一下我國東北的小興安嶺。

2、板書課題:小興安嶺。

3、教學多音字“興”,一起讀。

(二)創(chuàng)設情境,加深印象。

1、設疑:小興安嶺是什么樣的呢?我們一起去看看。

(板書:()小興安嶺)。

2、多媒體播放小興安嶺四季迷人的風光。(學生欣賞)。

3、說說:小興安嶺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預設:樹木茂盛的潔白的美麗的景色宜人的)。

4、補充課題:美麗的小興安嶺。

5、齊讀課題。

(三)初讀課文,自主識字認詞。

1、自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正確。

說自然段,分段讀。

師:請用你的手指告訴老師,課文有幾個自然段?(6個手指)。

師:那就請6個小朋友來讀讀課文。

2、自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正確。

(1)出示會寫的字:

匯欣賞映視線獻藥材擋浸軟舌刮。

a指名讀,請生說說看到這些字的拼音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分小組讀,開小火車讀。指名說說你是怎么記住這些字的或在寫這些字的時候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全班齊讀。

b書寫指導,請生把自己認為最難寫的字提出來,師生共同解決。重點指導“賞”教師一筆一劃的示范給學生看。

(2)出示會認的字。

融漲蔥縷劍舔。

指名說說讀這些字時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全班齊讀,男女生分讀。

(3)出示詞語。

全班齊讀開火車讀小組比賽讀。

(四)學習第一、六自然段。

1.學習第六自然段。

齊讀讀第六自然段。

2.學習第一自然段。

指名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師:讀了第一自然段,小興安嶺給你留下什么印象?(樹木很多。)。

師:看看圖片,哪張最能體現(xiàn)。

(出示電腦課件,一幅只有一棵樹,一幅有十幾棵樹,一幅有幾十棵樹)師:誰能用朗讀輕重變化體現(xiàn)樹的多嗎?(指名讀-生評-齊讀)。

3、小結。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知道小興安嶺是綠色的海洋,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那到底什么才算綠色的海洋,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課后希望同學先把課文讀一讀,我們下節(jié)課再一起走進美麗的小興安嶺。

(五)布置作業(yè)。

1、寫生字2、朗讀課文。

三年級名師公開課講評教案篇六

(1):知識與能力:通過品味、修改、模仿等活動,讓學生掌握三種常用的寫作技巧。

(2):過程與方法:通過練習,鞏固當堂所學知識,逐步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讓學生認識到運用寫作技巧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三種讓作文語言靚起來的方法。

一、導入:

1、同學們,云想衣裳花想容,孔雀靠一身亮麗的羽毛吸引人,牡丹靠雍容華貴的麗姿傾倒人,作文靠什么吸引人呢?今天老師就和同學們一共探討美化語言的招數(shù),讓我們的語言靚麗起來。(出示課題)。

2、出示學習目標:

我們一起讀一讀。

(1)、學習美化亮化語言的技巧。

(2)、能運用所學方法進行寫作。

3、怎樣的語言才是靚麗的語言呢?

靚麗的語言就是運用具體可感的表現(xiàn)手法和描寫方法來寫人、寫景、寫物,寫事,從而達到一種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之效的語言。

二、方法歸納:

那么,怎么才能使我們的語言靚麗起來呢?(板書:靚語言)。

第一招:活用修辭靚語言。

1、請對照閱讀兩段文字,語言方面有什感覺?

前幾天,我臉上長出了十幾個青春痘,我并不在意,哪想到越長越多了。

修改比較,找出修辭。

前幾天,我這只有零星幾粒痘痘的臉上‘蹭’地又冒出十幾粒,我并不在意,認為這些‘小丘’很快就會消失的,哪想到,這些小家伙頑強不屈,前赴后繼,只幾天工夫就星羅棋布地在我臉上泛濫成災了。

(借用比喻、擬人、夸張的修辭,寫出了臉上的“青春痘”越來越多的的情形,語言生動、活潑)。

2、高手支招。

這就是我們要學的第一招:活用修辭靚語言。

師:我們的文學大師朱自清很懂得運用修辭的方法扮靚語言。在《春》那篇文章中他引用大量的修辭使文章的語言變得很生動。

3、改寫個句子。

要求使用比喻的辭格,把孩子的“又臟又瘦”與“又白又胖”具體地狀描出來:你也帶孩子,人家也帶孩子,你帶的'孩子又臟又瘦,人家?guī)У暮⒆佑职子峙帧?/p>

4、實戰(zhàn)演練。

同學們喜歡油菜花嗎?請大家以"油菜花"為內(nèi)容寫句子,用上兩種修辭寫幾句話。(50字左右)。

5、小結。

修辭用與不用,確實有著天壤之別!多用并非越多越好,我們千萬不能抓來就用,強按,硬套。修辭一定得用得自然、貼切,精妙,方能起到形象生動的作用,否則只會給人矯揉造作的感覺。(板書:活用修辭)。

第二招:推敲字詞靚語言。

(設計問題引入第二版塊):再問,除了修辭,你還能想到別的辦法讓你的語言靚起來么?

1、啟發(fā):有這樣一句詩“春風又綠江南岸”,有沒有啟發(fā)?(傳說王安石為用好這個詞,改動了十多次,從“到”、“過”、“入”、“滿”等十多個動詞中最后選定了“綠”,突出春天來臨,千里江岸一片新綠的景物變化。)。

2、高手支招:推敲字詞靚語言。

這就是我們的第二招:推敲字詞靚語言。

3、我們來看這幾個句子,品評:加點的詞語能否用括號的詞語代替,為什么?

例1、紅杏枝頭春意鬧(一個鬧字寫出了春天的絢爛與美麗,也飽含了詩人的滿懷喜悅之情。)。

(2)我費力地從里衫的袋里掏出那塊帶著體溫的銀元。(拿)。

公司為防揩油,沒縫口袋,拿出不容易;錢來之不易,我也放得比較嚴實,非掏不可。如果把“掏”換成“拿”或“摸”,那意味就相去甚遠了。

4、師:中國的文字真得很奇妙,我們每個字,每個詞語都有它獨特的意義。不信,你看!在橫線上,添上一個詞語,讓這個句子恰當?shù)谋憩F(xiàn)括號中的要求。

午后的陽光,暖暖的,我坐在那里,手不停的在琴鍵上彈著(心靜如水)。

午后的陽光,暖暖的,我坐在那里,手不停的在琴鍵上飛舞。(技術熟練,心情愉快)午后的陽光,暖暖的,我坐在那里,手不停的砸向琴鍵。(憤怒)。

明確:三個不同的詞語,表達的意思是一樣的,都是說明我在彈琴,但表達的心情,文字的魂卻炯然不同。三個詞語猶如給石頭施了魔法,使整段文字都活了起來,賦予了它生命。真是點石成金呀。

5、接下來我們也來推敲一下這里的詞語。

實戰(zhàn)演練:精心補充詞語,注意使用修飾的詞語與動詞。

描寫起晚快要遲到的情景。

天哪!要遲到了。我被子,從床上來,慌慌張張地衣服,鞋子,幾步衛(wèi)生。

間,急急忙忙牙刷,牙膏,在嘴里戳了幾下,然后下毛巾,在臉上了兩把,鉆出屋子。

6、小結:同學們,我們發(fā)現(xiàn),通過精選詞語,錘煉語言,的確可以讓語言更形象鮮明,情感表達更加充分。(板書:推敲字詞)。

(直接進入第三版塊):

第三招:名言佳句靚語言。

1、再來看這兩個句子,讀一讀,你更喜歡哪句?為什么?

品評:原文和改文,你更喜歡哪一句?

原文:春天是什么?春天是和煦的風和連綿的雨。

改文:春天是什么?春天是志南“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的和風細雨;我們發(fā)現(xiàn),改文引用了志南和尚的詩句,和原句相比,改文別具韻味,雅致而富有詩意。

2、高手支招:名言佳句靚語言。

3、舉例。

4、實戰(zhàn)練習:

接下來讓我們調出我們腦海里的詩詞儲備,修改句子,來一點詩意,

原文:走進人生,便走進了牽掛;擁有了牽掛,便擁有了感情的寄托。母親對兒子是充滿親情的牽掛;異鄉(xiāng)漂泊便溢滿鄉(xiāng)情的牽掛;好友別離便產(chǎn)生了友誼的牽掛。

“”是溢滿鄉(xiāng)情的牽掛;“”是徜徉友誼的牽掛。

5、小結:詩詞警句,其實我們也已經(jīng)積累了許多,如果我們在平時的寫作中能合適地引用,就一定能讓我們原本平淡的句子靚起來。(板書:名言佳句)。

第四招:幽默風趣靚語言。

我們再來看看這段文字。

1、出示一段語言機智幽默的文字。(片斷略)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否喜歡這段文字,并說清理由。

2、高手支招:幽默風趣靚語言。

師:怎樣才能使語言風趣起來呢,我們來看看這些片段:

4、師總結:幽默是一種智慧,魯迅先生和毛主席都是幽默大師,幽默使他們更具有人格魅力。讓我們的作文中多一點幽默的作料吧,也許就在閱卷老師的會心一笑中一個高分就誕生了。(板書:幽默風趣)。

回顧本堂課,我們探討了哪些讓作文語言靚起來的方法?幻燈小結使作文語言靚起來的方法:

1、活用修辭靚語言2、推敲字詞靚語言。

3、名言佳句靚語言4、幽默風趣靚語言。

四、學以致用:

根據(jù)所學的語言技巧,修改小作文《幸福二三事》,可以增加開頭,可以補充結尾,也可以對一些句子進行修改,力爭表現(xiàn)出自己的語言特色。

飽讀詩書多積累,走向生活勤觀察。留心處處皆學問,行文千遍筆生花。

三年級名師公開課講評教案篇七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認識生字詞,結合上下文理解重點詞句。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讀、悟、賞”培養(yǎng)學生認真閱讀和思考的習慣,逐步養(yǎng)成用心閱讀、用心感悟的習慣。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以及對大自然的探究欲望。

教學重點:

認識生字詞,理解精彩詞句。

教學難點:

通過“讀、悟、賞”培養(yǎng)學生用心閱讀、用心感悟的習慣。

教學方法:

主動探求法。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

1、同學們,當快樂的“六一”兒童節(jié)到來的時候,你最想到什么地方游玩呢?

2、同學們都想走出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向往著觀賞到美好的景物!其實,美就在我們身邊!

3、今天,我們就來欣賞我們鄉(xiāng)村里象花一樣美的園子。請同學們齊讀課題——鄉(xiāng)村里的大花園。

二、設問導標明確任務。

1、看到這個題目,你的腦海里會出現(xiàn)怎樣的畫面呢?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2、下面,讓我們一起看書上的彩圖,從圖中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3、你能用生動形象的語句描繪出這豐富多彩的畫面嗎?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欣賞作家蕭紅筆下的鄉(xiāng)村里的大花園。

三、探究交流嘗試練習。

1、師:示范讀課文。

2、生:自由讀課文要求:標清自然段,畫出生字詞,不認識的字想辦法記住它。

3、出示生字詞認讀。

螞蚱守則絨毛勇敢健康無限怎么謊花。

(1)在生活當中,你在哪見過這里面的生字詞?

(2)你有好辦法記住哪個字?

(3)猜詞游戲。

(4)認讀——開火車讀——齊讀。

四、質疑解難鼓勵挑戰(zhàn)。

1、指生讀課文。

2、整體感知。

五、品讀感悟,強化訓練。

六、拓展練習,激勵創(chuàng)造。

你從中知道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鼓勵質疑:通過讀課文,你還想知道什么?有哪些疑問呢?

(一)學習1-3自然段。

1、自由讀1-3自然段,用()畫出描寫顏色的詞語,說一說從這些描寫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提示:可以用概括性的詞語標注在書上)你能把它的美讀出來嗎?(練習讀——指生讀——品讀——賽讀)。

(二)學習第四自然段。

1、引入:大花園里美麗的花草、昆蟲,還有自然界的萬物,你知道他們的生長靠什么嗎?(萬物生長靠太陽。因為有了太陽,這個世界才有了光和熱,才有了我們賴以生活的家園)你知道這個世界有幾個太陽嗎?(雖然只有一個太陽,但是他的光芒卻能照耀世界每一個角落)。

2、引讀:太陽的光芒照射在“鄉(xiāng)村里的大花園”會出現(xiàn)怎樣的景象呢?請同學們到第四自然段中尋找答案。(默讀第四自然段)。

3、感悟詞句:“是凡在太陽下都是健康的,漂亮的?!闭埥Y合上下文或生活實際說說你的體會!(想一想“健康的”“漂亮的”景象是怎樣的畫面?)。

4、想象訓練:是凡在太陽下都是健康的,漂亮的!這里有花有(),有()有(),有()有()……熱鬧非凡,充滿生機和活力!拍一拍()!聽一聽()!

5、從作者的描繪中你感悟到了什么?你能把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讀出來嗎?

(三)學習第五自然段。

1、自主感悟:指生讀第五自然段,想一想從這個自然段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2、匯報交流:體會“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

4、表情朗讀:你能把你的感想讀出來嗎?

(四)學習最后一段。

1、齊讀“只是天空藍悠悠的,又高又遠?!?/p>

三年級名師公開課講評教案篇八

目標確定的依據(jù):

1、課程標準相關要求:

課程標準對于這部分的要求是,能口算一位數(shù)乘除兩位數(shù);

2、教材分析:

3、學情分析:

大多數(shù)學生在學習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口算之后,已經(jīng)有了口算的基礎。

學習目標:

1、通過說一說、練一練,會說出兩位數(shù)成整十數(shù)、整百數(shù)的計算過程,通過練習,及老師的引導發(fā)現(xiàn)并體會最簡單的口算方法。

2、能通過交流、討論自己總結出兩位數(shù)乘整十數(shù)、整百數(shù)、幾百幾十數(shù)的口算方法。

評價任務:

1、結合實物,體會一位數(shù)乘10,能說出一位數(shù)乘10的算理。

2、說出一位數(shù)乘整十數(shù)、乘整百數(shù)的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口算下面各題(出示口算題卡):

15×312×414×525×4。

2.指名讓學生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二、學習新知。

1.一位數(shù)、兩位數(shù)乘整十數(shù)的口算方法。

(1)出示例題,要求學生認真看圖。

(2)觀察主題圖,能發(fā)現(xiàn)哪些數(shù)學信息?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橙子每盒6個,10盒有多少個?

怎樣列式?

6×10。

怎么計算:

(3)6×10=?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4)計算下面各題,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5×10=8×10=15×10=18×10=。

發(fā)現(xiàn):一個數(shù)乘10時,就在這個數(shù)的后面添上1個0。

2.兩位數(shù)乘整十口算方法:

出示:蘋果每盒12個,20盒有多少個?

分組進行討論12×20的結果是多少,你是怎樣想的?

(3)小組交流,匯報各種想法:

3.兩個整十數(shù)相乘的口算方法。

獨立完成p42做一做,然后在組內(nèi)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12×30=31×30=14×20=32×20=。

120×30=310×30=140×20=320×20=。

小結:兩個整十數(shù)相乘,只用0前面的兩個數(shù)相乘,然后再在所得到的積后面添上兩個0。

三、鞏固練習。

四、課堂小結。

三年級名師公開課講評教案篇九

1、讓幼兒初步認識生活中常見的水生植物,了解它們的外形特征以及與人類的密切關系。

2、在觀察發(fā)現(xiàn)中學習小組合作記錄,并進一步探索它們的生長秘密。

3、從小培養(yǎng)幼兒愛護水資源,激發(fā)幼兒熱愛大自然中植物的美好情感。

常見的水生植物、ppt、記錄表。

一、導入。

1、師:在大自然中生長著許多植物,你知道有哪些嗎?(大樹、小草等)剛才小朋友說的都是生長在陸地上的植物,你知道水里會生長植物嗎?有哪些植物是生長在水里的呢?(幼兒回答)老師也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些水生植物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二、觀察常見的水生植物。

1、師:今天老師也給小朋友帶來了幾種常見的水生植物我們一起來觀察一下。

我們可以觀察它們的根、莖、葉分別長得怎樣?先小組討論一下,然后選一個小組長記錄。

2、校對作業(yè),讓幼兒一一認識。(展示在白板上)。

3、小結:這些水生植物非常有趣,有的葉子很小很小,有的葉子很長很長,有的根像老爺爺?shù)暮?,有的植物連莖都沒有。

三、進一步探討水生植物的秘密并分類。

除了小朋友剛才發(fā)現(xiàn)的水生植物還有秘密,小朋友想知道嗎?

1、讓幼兒觀察植物長在水中的位置。

2、揭示水中植物的分類。

這些植物都生長在水中,它們有的葉片漂浮于水面,叫浮水植物。有的全株沉沒于水中,叫做沉水植物。有的植株的局部挺出水面,叫做挺水植物。

3、看圖分類。

四、討論水中植物與人、動物的關系,教育幼兒保持河塘清潔。

小朋友今天了解了這么多水生植物的秘密,那么你們知道這些水生植物對我們?nèi)?、動物有什么用處呢?(藕、蓮子、菱角可以吃或做藥;水草、水葫蘆、浮萍是魚、豬、鴨的食物;水葫蘆可以凈化水、睡蓮、荷花可以美化環(huán)境等)假如河塘里沒有這些水生植物會怎樣?怎樣使這些水生植物長得更好呢?(保持河塘清潔、不往水中認垃圾、倒臟水等)。

五、品嘗水生植物的果實。

中班科學活動:小紙人跳舞。

大班科學活動:慣性現(xiàn)象。

三年級名師公開課講評教案篇十

1.認會9個生字,寫會10個漢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領悟“只要朝著預定目標堅定不移地努力,就能實現(xiàn)愿望”,從而激勵學生朝著目標,奮發(fā)前進。

3.能按分好的段落,理解每段內(nèi)容,初步學習概括段意的方法。

4.查找資料,了解沙粒變成珍珠的過程,從而了解奇妙的海底世界,激發(fā)學生探索大自然微妙的興趣。

教學過程。

(計劃兩課時)。

(一)欣賞珍珠,激發(fā)興趣。

1.師述: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恍┟利惖恼渲椋埓蠹倚蕾p。

2.出示珍珠圖片或珍珠飾物,學生欣賞。

3.師問:看了這些珍珠,你能用一個詞語來贊美或形容這些珍珠嗎?(指名說)。

生1:我覺得這些珍珠太美了,只能用一個字“美”來形容。

生2:我用“五光十色”來形容。

生3:我用“珍貴”來贊美它們。(讓學生把說得好的詞語和時板書在黑板上。)。

生4:我覺得這些珍珠各種各樣,就用“千奇百怪”來形容吧。

生5:我覺得“絢爛奪目”更恰當些。

……。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述:看來大家都很喜歡珍珠,那么你們想不想知道珍珠是怎么形成的呢?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顆沙粒的故事。

2.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自由選擇朗讀伙伴開火車讀,讀后評議。(主要圍繞生字認讀情況進行)。

3.再讀課文,邊讀邊想,你從課文中知道了什么?(同桌交流后指名說)。

生1:讀了課文,我知道有一顆圓圓的沙粒想變成珍珠,就鉆進蚌殼里了。

生2:讀了課文,我知道這顆圓圓的沙粒不顧同伴們的訕笑,最后終于變成了一顆閃閃發(fā)光的珍珠。

生3:讀了課文,我知道只要朝著預定的目標,堅持下去,就一定會勝利的。

生4:讀了課文,我知道沙粒要想變成珍珠,就要鉆進蚌殼里,要經(jīng)過很長的時間,才會實現(xiàn)自身的愿望。

……。

(三)分段理解,讀中感悟。

2.指名讀1―9自然段。考慮:這局部講了什么?(教師提示:可以以“誰做什么”的句式說一說)(同桌說后指名說)。

生1:這幾個自然段講了一顆圓圓的沙粒想變成珍珠,但他的同伴們都訕笑它,有的說……。

師述:用一兩句話把主要意思說清楚,就可以了。

生2:這局部講了一顆圓圓的沙粒想變成珍珠,就鉆進了蚌殼里。但它的同伴都訕笑它。

師述:你能用一、兩句話把幾個自然段的意思說清楚,真棒!

師問:同伴們的議論還真不少,假如你是它的同伴,你會說什么?(指名說)。

生1:我覺得他們不應該訕笑他,假如是我,我會說;“你真勇敢,我祝你勝利?!?/p>

生2:你有這樣的勇氣,我真羨慕你呀!

生3:你再也不能和我們玩了,我會想你的。

生4:蚌殼里黑洞洞的,你呆在里面多痛苦,真不會享受啊。

……。

師述:面對同伴的議論,圓圓的沙粒是怎么做的?(學生在書上畫出“真誠、下定決心、坦然”等詞語,同桌互相說說自身的體會后指名說。)。

生1:面對同伴的議論,他沒有動搖,說明他的決心很大。

生2:從這些詞語,我知道了圓圓的沙粒下定決心,一定要成為有用之才。

生3:我從“坦然”一詞知道圓圓的沙粒對自身能變成珍珠充溢信心。

……。

師述:大家說得很好。根據(jù)你的理解你認為這局部課文應該怎么讀?(學生自由讀,指名說、讀。)。

生1:我覺得讀圓圓的沙粒說的話要讀出堅定的語氣。(師:給大家讀一讀,好嗎?生讀后,學生鼓掌。)。

生2:我覺得同伴的話要讀出訕笑的語氣,圓圓的沙粒的話要讀得斬釘截鐵才好。(生讀)。

生3:我認為同伴的話不光有訕笑的語氣,還有替他惋惜的語氣。比方第一個說的話。(師:你讀得真認真,再給大家讀一讀,好嗎?生讀。)。

3.指名讀10―13自然段。考慮:這局部講了什么?(用上面學的方法概括)(自由說后,指名說。)。

生1:這局部講過了很長的時間,大家都忘了這顆圓圓的沙粒。

生2:這局部講了時間隨著海波逝去,這顆圓圓的沙粒被大家忘了。

師述:你知道第13自然段的省略號在這里省略了什么嗎?想一想在漫長的歲月里,這顆圓圓的沙粒在做什么?想什么?(學生假設自身就是這顆圓圓的沙粒閉眼考慮后指名說)。

生1:我想他肯定整天睡大覺,一心只想早點變成珍珠。

生2:他也許會想起外面精彩的`世界,很想出去看看。

生3:他每天都在計算時間,心想自身變成珍珠以后會是什么樣子。

生4:他每天都在努力,要使自身早點變成珍珠,實現(xiàn)自身的理想。

……。

師述:大家都能理解這顆圓圓的沙粒。時間一天天過去了,這顆圓圓的沙粒變成珍珠了嗎?我們來讀一讀14―18自然段。

4.自由讀14―18自然段??紤]:這局部講了什么?(同桌說后指名說)。

生1:這局部講了這顆沙粒終于變成了珍珠。

生2:這幾個自然段講了沙粒變成了珍珠,同伴們都覺得驚奇。

生3:這局部講采珠姑娘發(fā)現(xiàn)了這顆閃閃發(fā)光的珍珠。

師述:幾十年后,圓圓的沙粒終于變成了閃閃發(fā)光的珍珠。我們應該怎樣讀呢?自身試著讀一讀。(學生自由讀后指名讀說。)。

生1:采珠姑娘的話應該讀出驚喜的語氣,同伴們的話應該是奇怪的語氣,珍珠的話應該是自豪的語氣。

生2:我覺得同伴們的話應該讀出羨慕的語氣。

生3:我覺得同伴們的話應該讀出贊美的語氣。

生4:我覺得同伴們的話應該讀出驚訝的語氣。

……。

師述:看樣子同伴們的心情是很復雜的呀!依照你們理解的語氣自身再讀一讀。(學生自由讀后指名讀。)。

5.四人小組分角色讀。班內(nèi)指名小組展開競賽。

(四)總結課文,交流收獲。

1.朗讀課文,小組討論:圓圓的沙粒為什么能變成珍珠?(各小組派代表班內(nèi)發(fā)言)。

生1:我們小組認為圓圓的沙粒不顧同伴的訕笑,下定了決心努力去做,才變成了珍珠的。

生2:我們小組的同學覺得是他有恒心,有信心,才實現(xiàn)了自身的理想。

生3:我們認為是因為圓圓的沙粒有遠大的理想,再加上自身的努力,最終變成了一顆閃閃發(fā)光的珍珠。

生4:我們小組討論認為有兩個原因,一是他自身的原因,他很努力,下定了決心。二是大自然的功勞,是大自然神奇的力量,使他變成了珍珠。

師:說得真好,你們查找了資料,知道沙粒是怎樣變成珍珠的嗎?

三年級名師公開課講評教案篇十一

1、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樣子,從中受到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

2、學會本課7個生字,理解叮囑教誨等詞語的意思。

3、學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背誦最后兩個自然段。

能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理解老師通過畫楊桃這件事所說的道理。

一、導入。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通過學習,基本上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了,還初步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現(xiàn)在誰來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在圖畫課上,我把楊桃畫成了五角星,受到了同學們的嘲笑,老師教育我們看到什么樣就畫成什么樣,使我受到很大的啟發(fā)。)。

二、引導學習課文第二段。

1、是的,課文講的就是一次圖畫課上畫楊桃引發(fā)的事情。課文的第二大段以畫楊桃為主線,寫了哪幾個人物?(老師、我、同學)不同的人物在看楊桃時候,有不同的表現(xiàn)。

2、請同學們仔細研讀第二大段,選擇其中一個人物仔細研究一下。我們可以怎樣研究人物?(抓住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和心理變化來研究。)。

3、先自己獨立讀課文,仔細思考你研究的人物是個怎樣的人,然后和你的同桌交流討論,共同研究。

三、交流匯報。

(一)我是個做事認認真真,老老實實的人。

1、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2、我之所以把楊桃畫成了五個角的什么東西。,是因為____________。

(1)我的座位在前排靠邊的地方。

(2)我看到的楊桃根本不像平時看到的那樣,而像是五個角的什么東西。

(3)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3、我知道楊桃的樣子嗎?那為什么還要把它畫成五角星呢?我受到了誰的影響?(父親)(出示父親的話)他對我要求很嚴,經(jīng)常叮囑我:你看見一件什么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指名讀父親的話,父親的話怎么理解?(理解想當然)。

是圓的就,是方的就,不要把圓的畫成,也不要把方的畫成,否則就是。

練讀父親的話,指名讀讀,評議。(注意抓住提示語,讀出父親的嚴肅、語重心長)。

(二)引導學生抓住同學們的語言變化,體會同學們從誤解我到理解我的變化過程。

1、對比朗讀教師與同學們的兩次對話,體會同學們態(tài)度的變化。(嘲笑、誤解、自以為是)。

(1)出示兩段對話,學生自由對比讀兩段對話。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第一段話中同學們的答句后面都是感嘆號,表示想當然不假思索的語氣;第二段話語中多了兩處省略號,說明同學們的回答支支吾吾,結結巴巴,遲遲疑疑。)。

這幅畫畫得像不像?不像!

它像什么?像五角星!

現(xiàn)在你看看還像楊桃嗎?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像五五角星。

(2)補充提示語,在體驗中表情朗讀同學們嘲笑我的話語。鼓勵學生個性化朗讀,可以用肢體語言,如神態(tài),手勢,抓重點詞、標點、語勢等,同時說說為什么要這么朗讀?學生互相評價。

這幅畫畫得像不像?不像!同學們___________地說。(不假思索地大聲說)。

它像什么?像五角星!大家____________地說。(異口同聲)。

現(xiàn)在你看看還像楊桃嗎?不像。他________地說。(結結巴巴)。

那么,像什么呢?像五五角星。他___________地說。(他遲遲疑疑)。

(3)小結,不同的標點可以表達不同的意思,這就是中國語言文字的魅力。

2、想象說話。為什么同學們的態(tài)度會有這樣的變化呢?(老師請這幾個同學輪流坐到我的座位上觀察楊桃)。

這一看,________;這一看,_______;這一看,_________。

(1)這一看,同學們發(fā)現(xiàn)從我的角度看楊桃,它確實像個五角星。

(2)這一看,同學們知道嘲笑我是錯的。他們的神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一個個臉色通紅,說話結結巴巴。(學生表演朗讀)。

(3)這一看,同學們懂得不能想當然地嘲笑別人。要實事求是,設身處地,尊重別人的看法。

(4)這一看,同學們理解了我。他們嘲笑我的時候,我沒有流淚,而這時候,我卻熱淚盈眶,我的心里感到暖融融的,因為我得到了同學們的理解和尊重。

(三)抓住教師的神態(tài)變化,體會老師的循循善誘。

1、老師的神態(tài)為什么從嚴肅變得和顏悅色?

老師看了看這幅畫,走到我的座位坐下來,審視了一下講桌上的楊桃,然后回到講臺,舉起我的畫問大家:

這幅畫畫得像不像?

理解審視和老師為什么審視。審視是指審慎地觀察。老師之所以要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來,審視講桌上的楊桃,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對我的圖畫感到有點驚訝,也想看個究竟。

(2)對同學們的嘲笑感到不滿,想考證后教育孩子們。

(3)他是一個嚴謹認真的教師,不想當然地評價學生,他要根據(jù)事實進行評價。

2、理解嚴肅。同學們的嘲笑像一根根鞭子抽打著我幼小而敏感的心靈,我感到傷心極了。我開始迷惑不解,對爸爸的話語產(chǎn)生了懷疑。我多么希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理解!我的神情引起老師的注意,他的神情變得嚴肅,他沉默了半晌。通過剛才的學習,現(xiàn)在同學們肯定知道老師的神情為什么變的嚴肅的原因了。

a、憑想當然說我畫得不像;

b、沒弄清事實真相就取笑人;

c、老師從我的角度去看楊桃,知道就像五角星。

3、同學們,你們能猜測一下,在這半晌的時間里,老師在想什么嗎?(對隨意嘲笑別人的孩子的不滿,想辦法要教育他們)。

4、課件出示老師的話。

提起楊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楊桃的樣子也就不一樣,有時候看起來真像個五角星。因此,當我們看見別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時候,不要忙著發(fā)笑,要看看人家是從什么角度看的。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

5、老師的話說得多好啊!誰來讀一讀?應該讀出怎樣的語氣來?(和顏悅色、語重心長)指名讀。

能談談你的理解嗎?

a、同一事物從不同角度去看就有所不同;(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b、要尊重事實,實事求是。

6、為什么老師沒有在審視楊桃后就用這段話語來教育我們?(這是個循循善誘的好老師,他要創(chuàng)設機會,既保護我幼小的心靈不受傷害,又要讓其他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錯誤,自己教育自己,讓學生心悅誠服。)。

7、出示教師和父親的話語。讀后討論,教師和父親的話語那么相似。他們相同的地方是什么?(要實事求是地表現(xiàn)自己的角度看到的東西。)他們不同之處又是什么呢?(老師的話語中又提到要尊重別人的看法。)。

三、提升。

1、同學們說得很好,確實,在父親和老師的影響下,作者最終成長為一個作家。讓我們來看看他的情況。

岑桑,生于1926年,廣東順德人,我國當代著名作家。1942年開始發(fā)表作品。1949年畢業(yè)于中山大學社會學系。1950年參加工作,196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1985年當選中國作家協(xié)會廣東分會副主席。著有散文集《當你還是一朵花》、《在大海那邊》、《岑桑散文選》,詩集《眼睛和橄欖》等20余種。評論集《美的追尋》獲第二屆廣東魯迅文學獎,《岑桑作品選》獲首屆冰心兒童圖書獎等。

岑桑說:多年來,我一直腳踏實地,實事求是地做人、做事,這是從小時候老師、父親對我的教誨。幾十年來在文學上我自己留下的卻只有幾行腳印,那些淺淺的腳印為時間隨著時間的流逝,便將不留半點痕跡了。

2、讀了這段文字材料,你又有什么體會?(學生談)。

3、看來小時侯父親和老師的教誨對作者岑桑的一生產(chǎn)生了多大的影響,真的使他一生受用。讓我們再好好地來讀讀課文中老師、父親的那段話。(課件出示)。

齊讀,再一次感受。

三年級名師公開課講評教案篇十二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會寫田字格內(nèi)九個生字。

3、了解航天飛機的特點,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樂于探究的科學精神以及不妄自菲薄的個性品質。

教學重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航天飛機的特點,寫一段航天飛機的自我介紹。

教學用具:

多媒體。

一、導入新課。

1、激發(fā)興趣:

同學們看過飛機,坐過飛機嗎?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歷史的巨輪前進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人類終于造出了航天飛機。

2、幻燈出示航天飛機,了解相關知識。

4、讀完課題,同學們有什么想說的,有什么想問的?學生自由發(fā)言。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努力讀準字音,讀順句子,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動動筆標上自然段的序號,標出生字詞并注音。

2、出示生字詞。

3、學生自由朗讀生字詞。

4、指名讀帶拼音的生字詞。

5、去拼音讀生字詞。

6、讀含有生字的詞語。

三、再讀課文,讀好句子。

1、讀好含有生字詞的句子——2第一句話。

出示:突然一聲呼嘯,一個龐然大物騰空而起。

(1)指名讀句子。

(2)理解詞語:呼嘯(高而尖的聲音)。

一個很大的東西騰空而起,發(fā)出高而長的聲音,這樣的聲音叫~。

(3)讀好這句話。

2、讀好含有生字詞的句子——2第二句話。

出示:只見他三角形的翅膀,尖尖的腦袋,方方的機尾,轉眼間便飛得無影無蹤。

(1)指名讀句子。

(2)過渡:剛才聽到他的聲音,現(xiàn)在看到他樣子,那“無影無蹤”什么意思?

(3)讀好這句話。

(4)連起來集體讀好兩句話。

(5)由這兩句話你讀懂了什么?(大,快,外形,板書龐然大物))。

3、讀好含有生字詞的句子——3第一句話。

出示:他找到智慧老人,想問個究竟。

(1)指名讀句子。

(2)理解智慧老人,他是一個什么樣的老人啊?

(3)“究竟”是什么意思,可以換個詞嗎?

四、精讀第三自然段。

1、智慧老人是怎樣介紹航天飛機的呢?找到這一段,自由讀。

2、智慧老人說了幾段話?請學生分別讀。

3、出示智慧老人說的第一段話。

4、第一段話介紹了航天飛機的什么特點,把重點詞語圈畫出來。

5、讀好“他比你飛得更高更快?!?板書“更高更快”)。

6、高表現(xiàn)在哪里?用書上的語言來回答。

體驗兩萬米的高度。

7、快表現(xiàn)在哪里?還是用書上的語言來回答。

體驗東海之濱到帕米爾高原的距離之長,航天飛機所花時間之短。

(東西直線距離大約4000多公里,汽車大約50多個小時,火車30多個小時)。

8、指名讀第一段話。

9、出示智慧老人說的第二段話。

10、第二段話介紹了航天飛機的什么特點,把重點詞語圈畫出來。(板書:本領大)。

11、“本領大”表現(xiàn)在哪?用書中的語言來回答。

12、出示衛(wèi)星回收的圖片,用書中的語言來說說圖的內(nèi)容。

13、指名朗讀第二段話。

14、集體朗讀第三自然段。

五、朗讀全文,學生質疑。

1、指名朗讀全文。

2、學生質疑。

六、書寫生字詞。

1、出示九個生字。

2、注意上下結構的字的寫法。

指導“慧”的寫法。怎樣寫好這個字?

3、教師范寫。

4、學生練習。

三年級名師公開課講評教案篇十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多媒體顯示:滬寧高速公路圖。同學們,經(jīng)過上堂課的學習,你知道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講了“我”和爺爺乘車到上海去,飛馳在高速公路上的新發(fā)現(xiàn)和感受。)。

(從復習的問題看,把課文當作記敘文來教,是對的。這樣的課文,千萬不要把它當作說明文來教。)。

二、講讀課文第二段。

過渡:作者發(fā)現(xiàn)了高速公路的哪幾個特點?請大家閱讀課文,用“——”畫出有關的句子。

1、整體明確滬寧高速公路的三個特點。

(1)自讀。

(2)交流。學生答后,板書:寬平長。

(3)多媒體出示三句話,有感情地朗讀。

(引導學生從整體上閱讀思考,抓住三個自然段的總起句,這樣的設計是對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2、細讀,進一步理解三個特點。

過渡:作者是怎么發(fā)現(xiàn)滬寧高速公路三個特點的?下面請同學們分小組進行學習、討論。

自學,研讀。

交流。

學生閱讀第3自然段。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多媒體分別顯示高速公路示意圖:雙向四車道的結構、分隔帶、超車道、行車道、緊急停車道和防護網(wǎng)。從而很好地理解高速公路的“寬”的特點。

指導朗讀第3自然段。

(2)高速公路“寬”的特點,是給人一眼就能看出的。那么坐在汽車上能知道它很平呢?

哪幾位同學乘坐過高速公路的汽車。你們有什么感覺呢?

(3)看到了高速公路的寬,感受了公路的平,作者又是怎么知道它很長的呢?

多媒體出示:滬寧高速公路經(jīng)過的城市圖。

介紹六個城市在我國舉足輕重的地位。

指導朗讀。我們有這么重要的一條高速公路,心情會怎么樣?爺爺?shù)脑拺撛趺醋x?分角色朗讀對話。

(引導學生細讀課文,討論作者是怎么發(fā)現(xiàn)滬寧高速公路的三個特點,又是怎么向人們介紹的。這一步的教學層次很清楚,而且把閱讀、觀察、表達的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了。)。

3、小結。

小作者坐在車上,通過看、感受和聽,了解了滬寧高速公路寬、平、長的特點,了解了它的作用。今后我們出門參觀、旅游時,不僅要用眼睛看,用耳朵聽,還要用心感受,這樣才能有所發(fā)現(xiàn)。下面讓我們跟隨作者再次感受一下高速公路帶給我們的全新感覺。

4、播放錄像。

(在這里播放全文的錄像,教學效果比較好。)。

三、講讀第三段。

1、輕聲自由朗讀,思考:哪些詞語可以看出汽車跑得很快?用線畫出來。

2、汽車跑得快了,給人們生活帶來什么方便呢?

3、指導朗讀。

高速公路給人們生活帶來了好處,創(chuàng)造了更高的社會經(jīng)濟價值,要讀出自豪感,幸福感。

四、質疑拓展。

閱讀了這篇課文,了解了高速公路的三個特點,你還想知道關于高速公路的其它知識嗎?

學生質疑,課堂交流或課后探究。

(課文介紹了滬寧高速公路的三個特點,就文章而言是夠好的了。也許同學們對它的了解還不止這些,或者同學們對它的了解還不滿足。因此,安排這樣的交流或探究是非常有意義的。)。

五、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收集、整理有關高速公路的知識。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9263517.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