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江蘇省景點導游詞篇一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這里,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踱步滄浪亭,未進園門便見一池綠水繞于園外,臨水山石嶙峋,復廊蜿蜒如帶,廊中的漏窗把園林內(nèi)外山山水水融為一體。園內(nèi)以山石為主景,山上古木參天,山下鑿有水池,山水之間以一條曲折的復廊相連。滄浪亭外臨清池,曲欄回廊,古樹蒼蒼,壘疊湖石。人稱“千古滄浪水一涯,滄浪亭者,水之亭園也”。
滄浪亭主要景區(qū)以山林為核心,四周環(huán)列建筑,亭及依山起伏的長廊又利用園外的水畫,通過復廊上的漏窗滲透作用,溝通園內(nèi)、外的山、水,使水面、池岸、假山、亭榭融成一體。園中山上石徑盤旋,古樹蔥蘢,箬竹被覆,藤蘿蔓掛,野卉叢生,樸素自然,景色蒼潤如真山野林。
著名的滄浪亭即隱藏在山頂上,它高踞丘嶺,飛檐凌空。亭的結(jié)構(gòu)古雅,與整個園林的氣氛相協(xié)調(diào)。亭四周環(huán)列有數(shù)百年樹齡的高大喬木五、六株。亭上石額“滄浪亭”為俞樾所書。石柱上石刻對聯(lián):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上聯(lián)選自歐陽修的《滄浪亭》詩中“清風明月本無價,可惜只賣四萬錢”句,下聯(lián)出于蘇舜欽《過蘇州》詩中“綠楊白鷺俱自得,近水遠山皆有情”句。全園漏窗共108式,圖案花紋變化式端,無一雷同,構(gòu)作精巧,環(huán)山就有59個,在蘇州古典水宅園中獨樹一幟。
滄浪亭園中最大的主體建筑是假山東南部面闊三間的“明道堂”。明道堂取“觀聽無邪,則道以明”意為堂名。為明、清兩代文人講學之所。堂在假山、古木掩映下,屋宇宏敞,莊嚴肅穆。墻上懸有三塊宋碑石刻拓片,分別是天文圖,宋輿圖和宋平江圖(蘇州城市圖)。相傳乾隆帝南巡時,曾召譽滿江浙的蘇州評彈藝人王周士于此堂內(nèi)說書。堂南,“瑤華境界”、“印心石層”、“看山樓”等幾處軒亭都各擅其勝。折而向北,有館三間名“翠玲瓏”,四周遍植翠竹,取“日光穿竹翠玲瓏”意而為名。
竹是滄浪亭自蘇舜欽筑園以來的傳統(tǒng)植物,亦是滄浪亭的特色之一?,F(xiàn)植各類竹20余種?!按淞岘嚒别^連貫幾間大小不一的.旁室,使小館曲折,綠意四周,前后芭蕉掩映,竹柏交翠,風乍起,萬竿搖空,滴翠勻碧,沁人心脾。同“翠玲瓏”相鄰的是五百名賢祠,祠中三面粉壁上嵌594幅與蘇州歷史有關的人物平雕石像,為清代名家顧汀舟所刻。五百名賢只是取其整數(shù)而言。
滄浪亭每五幅像合刻一石,上面刻傳贊四句,從中可知這些古賢的概況,他們是從春秋至清朝約2500年間與蘇州歷史有關的人物。名賢中的絕大部分是吳人,也有外地來蘇為官的名宦。名賢像多數(shù)臨自古冊,也有的來自名賢后裔,具有文獻價值。
園中西南有假山石洞,名“印心石屋”。山上有小樓名“看山樓”,登樓可覽遠近蘇州風光。此外還有仰止亭和御碑亭等建筑與之映襯。滄浪亭著名的建筑還有觀魚處等。另有石刻34處,計700多方。
江蘇省景點導游詞篇二
分峰造石當為揚州疊石的一大特色。個園是這方面的代表。該園建于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兩淮鹽總黃至筠于明壽芝園舊址重建。清時為馬曰璐兄弟二人別墅,小玲瓏山館,二馬是安徽祁門人,雖經(jīng)營鹽業(yè),但雅好書畫,尤其不惜重金收藏典籍,家中藏書百櫥,積十余萬卷,《清史列傳.儒林傳》謂其“藏書甲大江南北”。家中有叢書樓,覓句廊、看山樓、紅藥階、透風透月兩明軒,至今舊制尚存,故名仍襲。全祖望曾寫《叢書樓記》,稱:“百年以來海內(nèi)聚書之有名者,昆山徐氏、新城王氏、秀水朱氏其尤也,今以馬氏昆弟所有,幾過之。”可見其藏書之豐。可貴者馬氏并非將典籍深藏秘閣,寧飽蠹蟲,不輕易借人,而是編成《叢書樓目錄》,方便文友查閱,使書盡其用。詩人盧雅雨,學者惠棟,藏書家趙昱都曾借抄馬氏秘籍,而全祖望、厲鶚都曾長期寓此寫成了學術專著。如惠棟所贊:“玲瓏山館群疆儔,邱索搜較苦未休?!?/p>
黃雖為巨商,但也喜愛文化,人稱主人“竹”,自號“個園”,以號作為園名。
該園據(jù)說出自石濤的手筆,他一生多游歷名山大川,“搜盡奇峰打草稿”,使之在個園設計中取材自然,卻又敢破常格,因而以四季假山匯于一園的獨特疊石藝術聞名遐邇。
未入園門,只見修石依門,筱竹勁挺,兩旁花臺上石筍如春筍破土,縷縷陽光把稀疏竹影映射在園門的墻上,形成“個”字形的花紋圖案,烘托著園門正中的“個園”匾額,微風乍起,枝葉搖曳,只見墻上“個”字形的花飾不斷移動變換,“月映竹成千個字”(袁枚),你會不自覺地嘆出“活了”!
過春景,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夏山,全是用太湖石疊成,秀石剔透,夭矯玲瓏。步入曲橋,兩旁奇石有的如玉鶴獨立,形態(tài)自若;有的似犀牛望月,憨態(tài)可掬。抬頭看,谷口上飛石外挑,恰如喜雀登梅,笑迎遠客;遠處眺,山頂上群猴戲鬧,樂不可支。佳景俏石,使人目不暇接。過曲橋入洞谷,洞谷如屋,深邃幽靜,左登右攀,境界各殊。山澗石縫中,廣玉蘭盤根錯節(jié);窗前階下,雨打芭蕉玉立亭亭。人行其間,只見濃蔭披灑,綠影叢叢,真是眉須皆碧了。
秋山最富畫意,山由懸?guī)r峭壁的安徽黃石堆就,其石有的顏色赭黃,有的赤紅如染,其勢如刀劈斧削,險峻摩空,山隙間丹楓斜伸,曲干虬枝與嶙峋山勢渾然天成;山頂翼然飛亭,登峰遠眺,群峰低昂腳下,煙嵐飄隱其中,雖是咫尺之圖卻有百千里之景的磅礴氣勢。
如果夏景是以清新柔美的曲線的太湖石表現(xiàn)秀雅恬靜的意境,那么秋景則以黃山石粗獷豪放的的直線表現(xiàn)雄偉闊大的壯觀。一具北方山嶺之雄,一兼南方山水之秀,峻美、秀美風格迥異,卻又在咫尺之內(nèi)巧以樓前立體長廊相連,渾然一體而不突兀,和諧統(tǒng)一極富畫意詩情。
從黃石東峰步石而下,過“透風漏月”廳,是用宣石堆起的冬景。宣石中含有石英,迎光閃閃發(fā)亮,背光皚皚露白,無論近看遠觀,假山上似覆蓋一層未消的殘雪,散發(fā)著逼人的寒氣。山畔池旁,冬梅點點,疏影橫斜,暗香浮動,“霜高梅孕一身花”(袁枚),真是“春夏秋冬山光異趣,風晴雨露竹影多姿”。有人說景石四標準:“透、漏、險、瘦”,似乎已成定論。不!這不過是一般的疊石技巧,像個園這樣分峰造石,構(gòu)成四季假山,游園一周,似游一年,已見構(gòu)園者的不同殊俗;更可貴者,這春夏秋冬都不是孤立的個體截然分開,而是渾然天成。你看冬景雖給人以積雪未消的凜冽之感,但靠春景的西墻卻開了兩個圓形漏窗,只見枝枝翠竹過墻來,又給人們“嚴冬過盡綻春蕾”的深遠意境。整個園景猶如一幅構(gòu)制巨大的畫卷,路隨景轉(zhuǎn),景隨路換,疊山之外,園中又因勢散散落落布置一些廳館樓臺、石橋小院,配上聯(lián)對匾額,更有鳥囀鶯啼、蜂舞蝶戀,恰到好處,點到人心,構(gòu)成美的和諧。
江蘇省景點導游詞篇三
蘇州歷史文化名城遐邇聞名在于她的歷史悠久、人文薈萃、風景優(yōu)美。盤門景區(qū)位于蘇州長古城西南隅,在唐宋年間曾是南北交通要沖,加上瑞光禪院香火旺盛,形成商貿(mào)云集的繁華地區(qū),到了咸豐十年(1860年)太平軍攻打蘇州,清軍潰退縱火,使昔日繁華付之一炬,盤門逐步成為冷水盤門,但仍保存眾多古跡涵豐富,景觀獨特。
盤門景區(qū)占地24.86公頃,早在1983年蘇州市政府就立項改造盤門景區(qū),1986處重建城樓,修復城墻及駁岸各300米; 1988年起部公修復了伍相祠;1990年整修加固了瑞光塔;為了加快盤門景區(qū)的建設速度,1997年,市面上政府把這項任務交給了蘇州市國際經(jīng)濟發(fā)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并列入蘇州市跨世紀重點實事工工程之一。盤門景區(qū)建設總投資歷約3.2億元人名幣(除吳宮大酒店),整個景氏由五個部分組成: 南面為聞名中外的古水陸城門,早在春秋時期吳國伍子胥設計和督造,是現(xiàn)今全國僅存的一座水陸城門,著名學者陳從周先生曾稱道:北看長城雄偉,南看盤門秀麗。
北面是由中新合資建造的五星級賓館,耗資近十億人民幣的吳宮喜來登大酒店,目前是蘇州檔次最高,經(jīng)營較好的酒店之一。
東、中、西區(qū),97年市委、市府決定由蘇州市國際經(jīng)濟發(fā)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負責實施改造,通過近二年的建設,搬遷居民七百戶,單位近十家,投資近二億人民幣。目前已建成東部商市區(qū),占地2.1公頃,仿明清古建群1.2萬m2。中部也就是我們所處的位置,中央庭園占地113畝,投資近1.2億元,自98年10月開工,至99年9月竣工,恢復、修繕景點二十幾處。 西部為高檔別墅區(qū),依園傍水?,F(xiàn)已投資四仟余萬元,用于拆遷和基礎設施改造,建成后高檔別墅為70套,高檔公寓1.2萬m。九九年建成開發(fā)的中央庭園,位于景區(qū)中部,傳承“一池三山”的造園思想,園中挖地成湖堆山,水面與內(nèi)城河連成一脈,水路貫穿景區(qū)各個景點,重建的塔園、麗景樓、四瑞堂、濤隱翠野及鐘鼓樓、瑞光勝跡牌坊、白牛助役、白龜聽禪、放生池、水上蓬萊、綠坪廣場、雙亭廊橋、碧波夕照、春水宮影、聽楓拜月、千年夾石、蟠龍迎貴等二十多處重要景點,山池亭榭、湖光山影、綠地草坪、古樹名花,和歷史文物盤門水陸城門、瑞光塔、吳門橋等構(gòu)成一個極富江南特色的盤門景區(qū)。 請大家看那座高大的牌坊,這是進之景區(qū)的標志性建筑。
牌坊作為一種用以紀念先賢,旌表功德之外,已引申用來表示儀注,引導游客進入游覽勝跡的象徵。牌坊高 8.8米,寬12.8米,8、8、1、2、8皆音是發(fā)、發(fā)、要、你、發(fā),象征欣欣向榮,不斷發(fā)展。牌坊采用吳地之傳統(tǒng)風貌重檐四柱三間三樓石木結(jié)構(gòu),坊頂兩精飾開口哺龍脊,合角處、戧脊上分別塑飾12只雄師和12條飛龍,象征中華騰飛。正間坊前額為譚以文書《瑞光勝跡》,后為酈方書《赤烏遺蹤》,告訴人們:盤門景區(qū)瑞光勝跡源自三國時期赤烏年間,額書雄渾紋飾,牌坊檐角高挑,群昂飛動與古塔相得益彰。
穿過牌坊,來到莊重肅穆的將軍門樓,大門兩側(cè)為高低錯落的仿古建筑組成的明清商市區(qū),位于塔圓的東、南、北三個方位的三座將軍門樓由1.5米高的仿宋式塔園圍墻相連接。
入東將軍門即是塔園,聞名中外的瑞光塔是國家級保護文物,由于塔基比外面路基低近一米,因此塔院呈下沉式,有石階拾級而下。瑞光塔高53.57米,其中塔剎9.14米,為七級八面樓閣式佛塔,塔作為一種佛教藝術,是名勝古跡的重要標志之一。
蘇州建塔的歷史悠久,造塔初衷是為了存放佛祖和高僧的舍利子。佛教界認為:舍利是佛的象征,具有列比圣潔和崇高,供奉舍利就是供奉菩薩,所以要先造廟后建塔,塔必須造在廟的旁邊。塔從印度傳入我國后,受我國建筑藝術的影響,塔的形式大都以樓閣式佛塔為主,而塔的層次與平面圖形受到了中國陰陽五行思想的影響。林家數(shù)數(shù)看,瑞光塔有幾層?對,應該是七層。為什么是七層,而不是六層或八層呢?因為按照五行陰陽學說:偶數(shù)是陰,奇數(shù)為陽,陰為地,陽為天。塔的平面圖形在地,應為偶數(shù);塔的層數(shù)是往上朝天,則應為奇數(shù)。一般塔的層數(shù)以七層為多,所謂“七級浮圖”就是塔的同義詞。
瑞光塔起源舍利塔,據(jù)史志記載:赤烏四年(241 年),西域康居國(地處中亞西亞)高僧性康,千里迢迢來到三國時期東吳郡講經(jīng)說法,吳大帝孫權為迎接他,特在盤門內(nèi)建一座普濟院。六處后即赤烏十年(274年),建十三級舍利塔于寺中,以報母恩,這是瑞光塔前身,也是蘇州歷史上最早建的塔?,F(xiàn)存的瑞光塔建于北宋真宗景德元年(1020xx年),于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竣工,歷經(jīng)二十年余時暗。宋宣和年間(1119-1120xx年)朱緬貲重修,賜額瑞光禪寺。靖康兵毀,宋淳熙十三年(1186年),法林禪師重葺,復塔七級。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曇芳再修,永樂元年(1420xx年)、十五年(1420xx年)兩修,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乾隆四年(1739年),道光年間三次修建。咸豐十年(1860年)又遭兵毀,禪寺全毀,僅剩孤塔。古塔從此形影相吊,年久失修,塔體發(fā)生傾斜。從1979年開始,蘇州市政府組織國內(nèi)專家、學者對古塔進行了測繪、考試,制訂出科學的維修方案。
1987年由市修塔辦公室組織施工,1990年竣工。修復后的瑞光塔,內(nèi)有樓梯和回廊可直上頂層。外立面恢復宋塔風貌,每層均有平座,勾欄和伸展深遠的飛檐角,檐角下懸銅鈴,風吹便會發(fā)生清脆的鈴聲。
瑞光塔作為一座七級八面磚木混合結(jié)構(gòu)的樓閣式佛塔,無論是營造技藝,裝飾藝術,還是塔藏的稀世珍品,都是古代匠師專的智慧結(jié)晶1978 年4月在塔的第三層塔心窖穴曾發(fā)現(xiàn)一批極為珍貴的五代、北宋文物,其中以真珠舍利寶幢(俗稱珍珠塔)最為珍貴,已定為國家級文物。真珠舍利寶幢僅珍珠就用了四萬多顆,技藝之精,用材之貴,造型之美,是國內(nèi)在古塔中發(fā)現(xiàn)的最精美的工藝品,堪稱列價之寶,現(xiàn)珍藏在蘇州博物館。
江蘇省景點導游詞篇四
各位游客,您們好!歡迎各位親蒞國防園參觀游覽。
南京國防園始建于一九九二年八月,總占地300畝。現(xiàn)在大家看到門樓上五個鍍金大字是在建園前專門為公園題寫的園名。
國防園的所在地,遠在公元前333年楚威王修建的金陵邑城堡;其后,東吳孫權鑒于石頭山地勢險要,為扼守建康門戶,于公元220xx年在金陵邑舊址上筑石頭城,建烽火臺;東晉義熙年間,又建造“入漢樓”,成為建康軍事重鎮(zhèn);唐末再修石頭城,到明朝,朱元璋又擴建了中外聞名的南京城墻,對石頭城進行了加固和修復?,F(xiàn)在山的西面腳下有一公里多的城墻,是歷史的原物。城墻上有塊巨石,因大自然的風化,酷似猙獰恐怖的鬼臉,所以這段石城遺址又名鬼臉城,是著名的石城風景區(qū)重要組成部分,已被列為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九七五年,時任國務院副的鄧小平同志專程陪同朝鮮首相金日成前來參觀。
昔日的軍事重地,召集已成為南京市著名的國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場所。她由國防教育館、軍兵種館、英模館、國防科技館、重兵器場、模擬演練場和軍體娛樂園等組成。“國防教育館”名有原軍委副主席劉華清題寫;“軍兵種館”名由國防部長遲浩田題寫;張愛萍、江渭清、杜平、向守志等領導也分別為國防園題了詞。
右側(cè)大草坪上的雙擁模范城紀念碑,是南京市1993、1994、1997三年榮獲全國“雙擁模范城”稱號后,收集了鄧小平同志的手跡專門鑄成的。石塑的兩手緊握,象征軍民攜手并進;她像一個嘴巴,象征軍民唇齒相依。
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展覽館二樓,正是新近對外開放的“神舟”號飛船展示廳,廳內(nèi)展出我國發(fā)射回收成功的“神舟”號載入飛船模型,它按照原物尺寸的三分之一,由國家航天工業(yè)總公司特為南京制作,這是全國首次公開展出的“神舟”號仿真模型,是尋常人不易看得見的。這個模型與“神舟”號飛船原物一模一樣,這次可以請大家親眼目睹并仔細參觀拍照留念。這個展覽館內(nèi)還同時展出了大量的長征火箭和宇宙飛船的大量實物照片及文字資料。這種參觀機會也是不多的。
在展覽館的后面一座館,正是大家最感興趣,也是最有刺激的新近開放的“太空遨游館”。它通過國家航天部特制的大型動感平臺和寬銀幕電影,運用高科技的聲、光、電、3d動畫和仿真模擬等手段,使觀眾隨著座椅左右、上下、前后搖擺振動,加上配合默契的銀幕視覺技術,您就仿佛逼真地乘在太空飛船里,進行緊張而又舒暢、驚險而又飄渺的“太空遨游”,使您產(chǎn)生身臨其境,前所未有的感覺?!板塾翁?、其樂無窮”。各位游客請不要失去這個難得的機會,不妨去親自體驗一下。
太空遨游館的旁邊是軍休娛樂園,它是依據(jù)部隊和警校體能訓練的方式建成的新潮娛樂項目。園內(nèi)設有各具特點的步云橋、飛越天險、爬網(wǎng)、醉橋、走鋼絲、獨木橋、晃橋等,在娛樂和運動中培養(yǎng)青少年的膽量、意志和體魄,既驚險又富有刺激,深受廣大青少年的喜愛。同時,又分別架設安全網(wǎng)和防護設施,可使游客安全、方便、樂而忘返。
接著,我們來到重兵器場?!皷|風二號”地對地導彈是經(jīng)北京總參首長特批后陳列,全長21米,射程1300公里。轟-5飛機、殲-5飛機及直升機二架,“26型”魚雷快艇、t-34坦克及各式火炮,都可供廣大游客親手操作和進入機艙登艇觀摩。
位于重兵器場的東南山腳下,是本市第一家大型野外燒烤場,依山而建,置身于山林樹蔭之中,既可燒烤又可品嘗火鍋,一次可接待500人。特色佳肴,別有風味,便宜實惠,機會難得,特別適宜青年學生和團隊旅游就餐和野外活動。
各位游客,您還可以看到杜鵑園,連同滿山坡的映山紅,構(gòu)成了我市最大的杜鵑花專類園,每當春夏之季,火紅的杜鵑花開滿了國防園,許多青少年在作文中寫道:映山紅在革命老區(qū)是先烈鮮血澆灌的紅花,在國防園游樂中,我們又一次受到了傳統(tǒng)教育。各位游客,當映山紅盛開的時候,我們?nèi)绻行以俅谓哟鷤兦皝碛^賞游樂,將是我們極大的快樂。
最后,我們熱忱歡迎您們來國防園參觀游覽,祝愿您們游好,玩好,身體好,謝謝大家光臨!
江蘇省景點導游詞篇五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_x,今天將由我?guī)ьI大家參觀游覽棲霞山。
“金陵名藍三,牛首以山名,弘濟以水名,兼山水之勝者,莫如棲霞”。棲霞山古稱攝山,因山中盛產(chǎn)中草藥,可以滋養(yǎng)攝生,故名。棲霞山位于南京東北郊十八公里處,山有三峰,中峰最高,名三茅宮,又稱鳳翔峰,最高峰等,海拔286米;東峰綿延向東形似臥龍,名龍山;西峰突兀江邊,狀如伏虎,名虎山。棲霞山外形似傘,因此古時又稱為傘山。至于“棲霞”名之由來,至少有兩種說法:一是山以寺名,二是因山中漫山紅葉,每當深秋時,猶如晚霞棲落,蔚蔚壯觀?,F(xiàn)棲霞山為我國五大紅葉觀賞風景區(qū)之一。
古人云,“會游游棲霞,不會游游天下”。可見棲霞山獨具魅力,首先棲霞山兼山水之勝,被乾隆皇帝譽為“第一金陵明秀山”,且自古以來就是戰(zhàn)略要地。其次,棲霞山以其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被專家稱為濃縮了半部金陵文化史,是南京六朝文化的重要代表和見證地。第三,棲霞山(古稱攝山),自古以來以盛產(chǎn)中草藥而聞名于世,在我國中草藥資源寶庫中獨樹一幟,葛玄、葛洪、李時珍等名人曾多次來棲霞山。第四,對于國內(nèi)外地質(zhì)、地理工作者而言,棲霞山富有地質(zhì)之勝,棲霞山是我國東半部地質(zhì)情況中南方類型的“模特兒”,現(xiàn)在國際地質(zhì)學界還把一些地層名字冠以“棲霞”二字,此外,棲霞山還盛產(chǎn)金、銀、錳、鋅等礦產(chǎn)。第五,就自然景觀而言,獨特的山巒奇石,二澗四泉,加之春桃花、秋紅葉,確實為一引人入勝的風景名勝地。
乾隆皇帝與棲霞山
乾隆皇帝六次南巡,除了第一次外,后五次他都來過棲霞山,并在棲霞山行宮前后駐蹕四十五天,描寫棲霞山各名勝的詩有120首,匾聯(lián)44副,佛贊一篇,對其偏愛的棲霞十景,行宮、彩虹明鏡、紫峰閣、玲峰池、萬松山房、珍珠泉、德云庵、疊浪巖、幽居庵、天開巖,不僅寫出許多贊美的詩聯(lián),而且并畫下這個十景當時的盛況。乾隆皇帝第一次來棲霞山就寫下了贊譽棲霞山美景的詩《游棲霞山》,“第一金陵明秀山,所欣初遇足空前,畫屏云庵紫峰閣,乳竇春淙白鹿泉,梵業(yè)鐫碑尚隋代,凈因舍宅自齊賢,更誰鑿壁名紗帽,只恐平原意未然”。
哼哈殿
哼哈殿位于景區(qū)主入口,于20_年9月15日建成。一般寺廟都設有三個門,亦稱“山門”,象征解脫人生、痛苦的入口。殿內(nèi)兩側(cè)通常供奉兩尊金剛神像,威武驃悍、露牙睜目,就是“哼哈二將”。他們的俗名一個叫鄭倫,一個叫陳奇。鄭倫是商紂王的督糧大將,他只要用鼻子一哼,便能使人魂飛魄散,因得名“哼將”;陳奇原也是商朝的督糧官,他張嘴一哈,黃氣噴出,嗅者當場喪命,二人一個哼鼻,一個哈氣,各顯神威,故稱哼哈二將。
他們是“封神演義”里的人物,后因得到了佛教的認可,也順應了世俗百姓的習慣與愛好,所以就成為佛教中的守門神了。
“彩虹明鏡”與月牙池
過了哼哈殿可見一個小巧的明鏡湖,真象是透明的玻璃鑲嵌在綠色的地毯上,當湖水盈盈之時,可見寺門及兩側(cè)崗丘前的古楓綠樹倒映水中,漣猗驟起,波光浮動,山林古寺就象映在銀幕上,景色比岸上更勝三分,即所謂“彩虹明鏡”為棲霞之一景也。
鼓 樓
明鏡湖向前數(shù)步,可見鐘鼓樓,棲霞鼓樓沿古寺主建筑中軸線與鐘樓完全對稱,而建筑結(jié)構(gòu)、尺寸、材料、色調(diào)、外形與鐘樓保持一致,形成南有千禧鐘,北有太平鼓之完臻格局,鐘樓之聲更添古剎之莊嚴,實乃太平盛世之殊勝因緣也。大鼓腰直徑二點五米,鼓面直徑二點一米,厚一點八米,重約四百公斤。
鐘樓
棲霞山鐘樓建于1999年12月,“鐘樓”二字出自于著名書法家林散之之手,樓下供地藏王菩薩,佛教中認為他是地獄中的神,鐘聲響起時能解脫罪惡的靈魂,樓上的千禧大鐘總重量為9.6噸,每年新年來臨人們在此舉行敲鐘活動以祈禱來年平安幸福。
寂然法師像
在鐘樓后方豎有一寂然法師像,寂然法師弱冠之年出家于壽圣寺,一九二一年來棲霞奉事剃度師振禪和尚,法師悉心照料體事入微,若舜和尚深為感動,遂請法師擔任監(jiān)院。
一九三七年,南京淪陷,日軍燒殺奸淫,暴行肆虐,寂然法師留守棲霞,得大本、志開二位法師建議與協(xié)助,以大慈悲之心,于寺中設佛教難民收容所達四月之久,救護難民二萬三千余人,并掩護抗戰(zhàn)將領安全脫險。為賑濟難民,又設法四處告貸募化。一九三九年秋終因積勞成疾,心力交瘁,壯年早逝。
法師一生,愛國護教、濟世救民,實為佛門楷模。
白蓮池
鐘鼓樓向前數(shù)步為白蓮池,呈半月形,故名月牙池,供游人或佛門信徒放生之用,俗名放生池,沿池的漢白玉欄桿,雕刻水禽花卉,頗有藝術情味。關于放生池的由來,尚有典故可尋,這里從顏真卿說起,南北朝時佛教在中國進入盛期,梁武帝蕭衍是歷史上顯赫一時的佛門天子,是一個以佛化治國的皇帝,在位時極為倡導佛教,主張?zhí)煜律窠猿运厥常杌实蹤嗤?,自作“斷酒肉文”,強令各地寺院?zhí)行,從此形成了中國佛教素食的制度。放生池的設置亦在此時。素食與放生是一脈相通的。
二億年前的碑材——明征君碑
棲霞寺山門廣場左側(cè)即是棲霞一寶明征君碑,明征君碑是唐代高宗皇帝李治在上元三年4月25日(公元676年)為紀念明征君(明僧紹)將自己的宅第捐獻給佛門,創(chuàng)建棲霞寺而立,至今有1300多年,現(xiàn)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碑文為唐高宗(李治)所撰,出自唐初著名書法家高正臣手筆,筆法俊逸清秀,剛?cè)嵊兄?,可見當時風格特點,碑面除碑額篆書“明征君碑”四字外(四字為王知敬手書)均為行書,共二千三百七十六字,現(xiàn)尚存二千三百六十三字,僅缺十三字,字跡清晰可辨、碑陰有“棲霞”兩個大字,據(jù)傳為高宗親筆。其字體歷來有兩種說法,其一,筆力遒勁,雄渾;其二,字體并無遒勁,瀟灑之感,倒有柔弱疲軟之貌,如果說字如其人,那它不正是李治自身的寫照么!要不然他的政權怎么會落到武則天的手中去呢?此碑也是南京地區(qū)保存得最完美的唐代碑刻,在全國現(xiàn)存唐碑中,是極罕見的珍品。
棲霞寺歷代僧人都稱碑材為“梅花石”。現(xiàn)此碑經(jīng)古生物專家考證,屬于沉積巖類的“海百合莖石灰?guī)r”,朵朵梅花是海百合莖等動物化石,全碑正面約有海百合動物化石2萬2千多個,距今已有2億零5百多萬年。具有這么多可見的動物化石制成碑的如此大塊的標本,在全國甚至全世界也是罕見的,因此,棲霞山的明征君碑不僅是文物古跡之珍品,而且也是地質(zhì)界收藏的化石標本之珍品。
六朝古剎—棲霞寺
棲霞寺座落于棲霞山中峰西麓,龍山、虎山相抱,前有南象山、北象山,南齊永明七年(公元489年),由隱居于此的高士明僧紹(字征君),舍宅為寺,始稱棲霞精舍,由高僧法度居之,即棲霞寺之始創(chuàng),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唐高祖時規(guī)模宏大,與湖北玉泉、山東靈巖、浙江國清并稱為我國“四大叢林”。
棲霞寺寺內(nèi)建筑
步入山門過草坪登石階,一派褚紅的高墻迎面壁立,中間大門的額墻上書“棲霞古寺”,兩側(cè)門額上各書“六朝勝跡”和“千佛名藍”八個字,黃金的字面被深蘭色的底襯托出來,格外莊重耀眼,從此便把你引進這座已有1500多年歷史的古剎了。走進山門即彌勒殿,迎面坐著一尊彌勒佛像,袒胸露腹,縱情大笑,令人想起平常在此佛龕兩側(cè)寫著的一副楹聯(lián)“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慈顏常笑,笑世間可笑之人”妙語警游人,使人大增游興,彌勒像后站立著威武的韋陀天將,據(jù)說他是全寺的保衛(wèi)者,兩側(cè)為天王殿。
穿過彌勒殿是一方形寬敞的天井,兩廂為客堂、齋堂及補助堂,向正中步上臺階,即宏偉的毗盧寶殿,金碧輝煌,佛象莊嚴,神臺上端座毗盧遮那佛,象高近五米,連須彌座在內(nèi)高達8.6米,通身貼金,莊嚴端重,其兩側(cè)侍立著梵天、帝釋兩菩薩,兩邊站立聽經(jīng)的二十諸天也是點金著彩,光澤耀眼,顯示出一派肅穆的佛國景象。殿后塑立著南海觀世音,她站在鰲頭上,其左右為善財和龍女像,足下海濤澎湃,頭上彩云飛舞,她的背后是眾多的大小菩薩,此為觀音三十二應化身。觀音殿內(nèi)再現(xiàn)瀛洲三山仙島。值得注意的是大殿后側(cè)原來供文殊,普賢座像處是兩座金光燦爛精工細雕的大型佛龕,到處是神龍飛舞的畫面,一般民間寺廟是不曾見過如此豪華的建造,這是后從中南海運來的皇家之物。
對門即方丈室,門額上書“方丈”兩字,這兩塊匾額出自近代著名書法家蕭嫻的手書,大門兩側(cè)一副篆書楹聯(lián)“獅子窟中無異獸,象王行處絕狐蹤”意思是指文殊,普賢兩菩薩普救眾生的事跡。方丈中門進入藏經(jīng)樓,藏經(jīng)樓是全寺的最高處,藏經(jīng)樓的正中佛龕的供奉著一座釋迦牟尼玉佛。由漢白玉雕琢而成,其形象與國內(nèi)常見者頗異,這是緬甸僧人早年贈送的,室內(nèi)兩側(cè)放置著整齊的木柜,即七十二函匣為藏經(jīng)之處,有佛教的經(jīng)、律、論書籍,其中最名貴的是貝葉經(jīng),采用多羅樹葉烙印著梵文,但很少有人認識他。
棲霞山標志性建筑——舍利塔
棲霞寺東南方方門之外,千佛巖前廣場之上聳立著一座石塔,這就是有著一個千年歷史的舍利塔,所謂舍利是梵語,意思是和尚修行成佛(死)后,其身體在火化時化為結(jié)晶,即成“舍利”。棲霞寺舍利塔相傳初建于隋文帝時,據(jù)說隋文帝楊堅在當上皇帝之前曾遇見一異尼,其預言楊堅日后必然顯貴,位尊_,佛教也將重興,并贈予舍利一袋。楊堅即位后,深信是佛保佑了自己,于是大力興佛,仁壽元年(620_年)甚至下令各地建造塔,而棲霞山的舍利塔就是其中的一座,為南京市內(nèi)四座寶塔中最負盛名的一座。
現(xiàn)存舍利塔始建于隋文帝仁壽元年(601),重建于南唐(公元937~975年),根據(jù)塔身為五層密檐形式,塔平面呈八角形,下有塔基和須彌座,以為是五層寶塔,但也有人加上塔座和塔基一共為七層(七級)。塔周圍欄桿皆由白石建成,仿木結(jié)構(gòu),塔基兩層,在第一級有釋迦牟尼八相圖的浮雕構(gòu)成八幅連環(huán)畫,每幅圖畫的構(gòu)思都富有想象力、人物情態(tài),刻畫逼真,雖是雕刻,卻表達了雕刻與繪畫藝術的密切聯(lián)系。舍利塔對于研究佛教建筑史、佛教史和石雕藝術都是極好的實物。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連綿千佛巖
緊鄰舍利塔旁即千佛巖,又名千佛嶺,雕鑿始于大佛閣,據(jù)說棲霞精舍的開創(chuàng)者明僧紹曾與友人法度研習無量壽經(jīng)。某日夜半,攝山西巖石壁上突然放光,光環(huán)中輝映顯出無量壽佛和佛閣寶殿的景象,明紹僧等人即試圖在此石壁上鑿石為像,卻未能實施,明僧紹逝世后,其子仲璋變賣家產(chǎn)和法度一起在西巖雕鑿佛像,這時正值齊武帝永明年間,他們一共雕鑿成三尊巨型佛像,即無量殿或稱大佛洞,又是三圣殿,是所有洞龕中之最大者。殿內(nèi)正中是無量壽佛象,兩側(cè)為觀音,勢至兩菩薩,棲霞山千佛崖石窟是南京地區(qū)現(xiàn)存的唯一六朝佛教石窟遺跡,20_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棲霞寺的千佛巖石窟造像,僅較大同云崗推遲31年,即開創(chuàng)于齊武帝永明二年(公元484年)而我國另一處重要的石窟造像即河南的洛陽龍門,比之棲霞山千佛巖要遲20_年。
整個千佛巖大小佛龕總共為三百四十九個,包括所有的大小造像共為五百一十五尊,鑿像或五六尊為一龕,或七、八尊為一龕,遙望之如鴿房峰舍,故有千佛巖之稱。這些佛像藝術品長時間的暴露于天下,極易剝落風化,所以經(jīng)歷了千百年以后已經(jīng)凋敝不堪,尤其是頭部五官手指等纖細的部分最易破壞,無法觀看眉宇間的神氣,甚至有不少頭部和手臂都斷缺了。
在諸多的佛龕中,還有一個獨特的并且長期為人稱道的石匠殿,石匠殿位于無量殿左側(cè)角落中,龕洞高僅2米龕中雕鑿的不是佛像,而是一解衣持錘的石匠,關于石匠殿有種.種推測和傳說,較為普遍的說是一位石匠真身所變,據(jù)說這位能工巧匠是在造千佛巖石窟石佛時,迫于期限將至連夜開工,直至最后一夜天將破曉卻還剩最后一座佛像來不及雕鑿,石匠情急生智,跳入佛龕化身為石,立地成佛,留存至今。
江蘇省景點導游詞篇六
棲霞山位于南京城東北22公里,又名攝山,南朝時山中建有“棲霞精舍”,因此得名。棲霞山有三峰,主峰三茅峰海撥286米,又名鳳翔峰;東北一山,形若臥龍,名為龍山;西北一山,狀如伏虎,名稱虎山。棲霞山古跡名勝很多,她的深秋紅葉,特別是20_年發(fā)現(xiàn)的“東飛天”石窟,成為蜚聲海內(nèi)外的旅游勝地。棲霞山?jīng)]有鐘山高峻,但清幽怡靜,風景迷人,名勝古跡,遍布諸峰,被譽為“金陵第一名秀山”。尤其是深秋的棲霞,楓林如火,漫山紅遍,宛如一幅美麗的畫卷,素有“春牛首,秋棲霞”之說.棲霞山馳名江南,因為不僅有一座棲霞寺,更有南朝石刻千佛巖和隋朝名構(gòu)舍利塔,還因為它山深林茂,泉清石峻,景色令人陶醉,被譽為“金陵第一明秀山”,民間素有“春牛首、秋棲霞”。山西側(cè)稱楓嶺,有成片的楓樹,深秋的棲霞,紅葉如火,登高遠望,甚為壯觀,景色十分迷人。
棲霞山風景區(qū)的第一景是明鏡湖,有“彩虹明鏡”碑立于湖邊,它位于棲霞寺大門西面,面積約3000平方米,是清乾隆年間興建的,湖中有湖心亭,并有九曲橋與岸相連,造型精巧,向東有月牙池,向前就來到棲霞寺大門。
棲霞寺座落在棲霞山中峰西麓。南齊永明元年(483年),隱士明僧紹舍宅為寺,稱"棲霞精舍",后成為江南佛教三論宗的發(fā)祥地。棲霞寺是南京地區(qū)最大的佛寺,現(xiàn)有山門、天王殿、毗盧殿、藏經(jīng)樓、鑒真紀念堂等主體建筑。
棲霞寺座落在棲霞山中峰西麓。南齊永明元年(483年),隱士明僧紹舍宅為寺,稱“棲霞精舍”,后成為江南佛教三論宗的發(fā)祥地。),唐代時稱功德寺,增建了殿宇40余間,規(guī)模很大,與山東長清的靈巖寺、湖北荊山的玉泉寺、浙江天臺的國清寺并稱天下四大叢林。清咸豐年間毀于火災。清光緒三十四年(1920_年)重建,現(xiàn)主要建筑有山門、天王殿、毗盧殿、攝翠樓、藏經(jīng)樓等,為南京地區(qū)最大的寺廟。
千佛巖在鳳翔峰西南麓。聞名遐邇的“東飛天”就在中102號佛龕中。南齊永明七年(489年),明僧紹之子與智度禪師合作開鑿三圣像以紀念明僧紹。梁大同六年(540年)三圣像佛龕上出現(xiàn)佛光,驚動齊梁貴族,于是紛紛前來鑿石造像,從南朝齊永明二年至梁天監(jiān)十年(484-520_年)逐漸開鑿而成。又據(jù)傳,棲霞寺創(chuàng)建人僧紹曾夢見西巖壁上有如來佛光,于是立志在此鑿造佛像。
他病故后,其子在南齊永明二年(484年)開始與僧智度禪師在西壁上鑿佛龕,鐫刻了三尊佛像,這三佛合稱“西方三圣”,該殿也稱“三圣殿”。所有佛像或五六尊一龕,或七八尊一室。佛像始有515尊,分鑿于294個佛龕中,望之如峰房鴿舍,號稱千佛崖。
后來,唐、宋、元、明各代相繼在紗帽峰都有開鑿,連南朝在內(nèi),共有700尊。佛像大者高數(shù)丈,小者僅盈尺。其中“大佛閣”為開鑿時間最早、規(guī)模最大的一座石窟,鑿于南齊永明七年(公元489年),正中無量壽佛坐像高達12米。
20_年南京旅游界要說有什么大事恐怕只有棲霞山發(fā)現(xiàn)“東飛天”,各大媒體更是抓住這一熱點進行大量報道,學術界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使“東敦煌”、“東飛天”蜚聲海內(nèi)外,很多人慕名而來?!皷|飛天”位于中102號佛龕中。
這個洞龕非常小,共有5座佛像,洞頂?shù)膬山M飛天為橙色,線條清晰可辨,中間佛像頭頂?shù)幕鹧骐[約可見。雖然僅有這么兩對飛天,但這是我國所發(fā)現(xiàn)的最東部的“敦煌遺跡”。最近又傳來消息稱在千佛巖旁的舍利塔上又發(fā)現(xiàn)了飛天浮雕,其所用技法和人物線條皆與敦煌相似,據(jù)有關報道稱,這一發(fā)現(xiàn)進一步豐富了"東敦煌"的文化內(nèi)容。
舍利塔始建于隋仁壽元年(620_年),始為木塔,后毀于唐武宗會昌年間?,F(xiàn)存之塔系南唐時高越、林仁肇建造。從棲霞寺南側(cè)圍墻外山路向東行不遠,就可看到舍利塔,該塔用白石砌成,五層八面,高約18米。塔外壁上刻有浮雕,形象姿態(tài)生動傳神。
塔基上刻著釋迦牟尼出家修道的故事,依次是托胎、誕生、出游、苦行、坐禪、說法、降魔、涅般。該塔為五級八面密檐式石塔,高18.04米。塔基上浮雕釋迦八相圖和海石榴、魚、龍、鳳、花卉等圖案;塔身刻有高浮雕天王像、普賢騎象圖和文殊菩薩像,像上還刻有“匠人徐知謙”等題名。
塔檐下雕飛天、樂天、供養(yǎng)人等像。第二層以上每面都刻兩個圓拱形龕,均內(nèi)雕一酋跏趺坐佛,共計64尊,雕刻精細,甚為生動。全塔造型典雅、秀美,雕刻細膩、精湛,裝飾華麗,為佛教藝術在江南的代表作,在中國古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1988年舍利塔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棲霞山還有若干自然奇觀,饒有情趣。如棲霞寺東北,平山頭的南坡上有一處青灰?guī)r石,表面呈波浪狀,人稱“迭浪巖”,十分罕見。此外還有“青鋒劍”、“天開巖”、“一線天”等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觀。
南朝石刻
體現(xiàn)南京南朝古都神韻的藝術瑰寶——南朝陵墓石刻,在江蘇省內(nèi)共有32處,其中南京地區(qū)有19處,分布在江寧、棲霞等處,其年代最早始于南朝劉宋,距今約1520_年,19處陵墓石刻中,帝陵共3處,另有失考墓7處。
這些陵墓大多取坐北朝南方向,石刻距陵墓約千米左右,一般都包括鎮(zhèn)墓神獸、神道石柱、神道碑等幾種。鎮(zhèn)墓神獸分雙角天祿、獨角麒麟與無角辟邪三種,形態(tài)基本相似,均體形高大,昂首挺胸,口張齒露,目含兇光,腹部兩側(cè)刻有雙翼,四足前后交錯,神態(tài)威猛莊嚴。天祿與麒麟僅限用于帝陵,辟邪則專用于王侯墓前。
江蘇省景點導游詞篇七
各位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淹城春秋樂園參觀游覽!我是本次為您提供講解服務的講解員小#,衷心祝愿各位能夠度過一次愉快的春秋文化之旅!
春秋樂園是依托淹城遺址而建。而淹城是一處距今約2800多年的春秋古城遺址,以其獨特的三城三河形制享譽海內(nèi)外,可與古希臘、古羅馬的遺址相媲美。整個樂園取材于春秋時期的政治、軍事、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是我國首家以春秋文化為主題的夢幻樂園。
眼前大家看到的這座巍峨壯觀、氣勢雄偉的大門,是采用春秋青銅文化藝術建造的。大門高23.8米,寬88米,中央裝飾的是青銅饕餮神獸。饕餮(tāotiè),傳說是龍的第五個兒子,外形似狼,頭大、嘴巴大,生性貪吃。古代青銅禮器上常用它來作裝飾,是權利和地位的象征。兩邊的主題雕塑分別表現(xiàn)了春秋時期戰(zhàn)火紛飛的列國爭雄和百家爭鳴的文化繁榮兩大特征。下面就請大家一起隨我穿過這座大門,去領略濃郁的春秋文化意蘊。
春秋戰(zhàn)國屬于我國歷史上的東周時期,距今約2700多年到2200多年。那春秋的名稱由何而來呢?它主要得名于孔子編撰的魯史《春秋》,所謂春秋無義戰(zhàn)(春秋時代沒有合乎義的戰(zhàn)爭),在短短的242年里共發(fā)生大小戰(zhàn)爭480多起,大家所熟知的“春秋五霸”便是在這個時期產(chǎn)生的。位于廣場一旁霸王狩獵群雕,凸顯了春秋文化的政治背景是諸侯爭霸?,F(xiàn)在就讓我們跟隨“霸王行獵”的足跡,回到那個風雷激蕩的時代。
(春秋樂園分為五大功能區(qū),分別是:入口服務區(qū)、諸子百家園、春秋文化演藝區(qū)、春秋民俗文化區(qū)和春秋文化體驗主題區(qū)。)前方大家首先看到的是呈現(xiàn)春秋文化的諸子百家園。由于周王室在春秋時期已走向衰微,失去了中央集權控制,這反而使人們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出現(xiàn)了諸如老子、孔子、墨子、韓非子、莊子等一大批在中國歷史上非常有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古希臘的蘇格拉底,古印度的釋迦牟尼,以色列的猶太先知,與我們的先秦諸子出自于同一時代,這是歷史的巧合還是冥冥之中的安排,我們不得而知。諸子百家園主要展現(xiàn)的是著名的春秋十二家的思想和成就,請各位隨我一同來品味春秋文化的饕餮盛宴。
春秋時代屬青銅文化時代,現(xiàn)在大家看到前方祭臺中心擺放的是青銅文化的代表——鼎。鼎原本是古代的一種烹飪器具,后來逐漸成為一種重要祭祀禮器,成了權利和地位的象征。傳說大禹在建立夏朝以后,用各地官員所貢的金鑄成九鼎,象征九州。在我國還有九鼎之尊、問鼎中原的說法。在祭臺周圍每天定時會有盛大的春秋祈福表演。
請各位跟隨我的腳步繼續(xù)參觀。從春秋開始,中國大部分的哲學流派就此形成,各行各業(yè)的領軍人物也從此產(chǎn)生。如木匠的祖師爺魯班,商人的祖師爺范蠡、教師的祖師爺孔子、廚師的祖師爺庖丁等。另外各家各派的思想還以寓意深刻的成語形式流傳至今。這里大家看到的雕塑群便是成語典故區(qū),它栩栩如生的再現(xiàn)了諸如掩耳盜鈴、高山流水、濫竽充數(shù)等故事。話說春秋時期有一個笨賊,他想要偷走富人家的一口鐘,可是就在他用錘子想去把鐘敲碎的時候,那口鐘發(fā)出了很大的聲音。于是,笨賊趕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來,以為自己聽不見,別人也就聽不見了。說到這里各位肯定已經(jīng)猜到,門下這個人演繹的就是“掩耳盜鈴”的故事。這也算是一個典型的自欺欺人的代表。
“高山流水”講述的是“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這個典故發(fā)生在常州武進一個叫奔牛的地方。據(jù)常州志書記載,春秋時期,晉國大夫俞伯牙乘船返鄉(xiāng)。八月十五那天,船行到奔牛便靠岸停泊,美麗的中秋夜色激起了俞伯牙的琴興,他迎窗而坐彈奏起來,出神之時竟然將琴弦撥斷。忽然,聽到岸上有人拍手叫好,不覺驚奇。岸上的人說,自己是個樵夫,名叫鐘子期,是被這動人的琴聲吸引而來。鐘子期能深刻領會琴聲中高山流水的意境,令伯牙欣喜若狂,如遇知音,兩人相約來年中秋再會。后來伯牙再來尋訪鐘子期時,子期已死,伯牙痛失知音,于是摔琴絕弦,從此不再彈琴。“高山流水”也因此成了中國十大古曲之一。這背靠假山,正在彈琴的是俞伯牙,而在一旁仔細聆聽的是樵夫鐘子期。
成語用短短幾個字涵蓋一個寓意深刻的典故,這不禁讓人感嘆中華文化的魅力!漢字起源于圖畫,最早的文字是象形文字。相傳漢字的創(chuàng)始人是上古黃帝時代的史官倉頡,上天為表彰他的功績,以下谷雨的形式作為獎勵,這便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谷雨的由來。從距今3000多年前殷商時期的甲骨文開始,漢字經(jīng)歷了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等形態(tài)。春秋時期的文字是大篆體,所以園內(nèi)的文字大多為篆體書寫。
濫竽充數(shù)的故事,出自《韓非子·內(nèi)儲說》。話說戰(zhàn)國時,齊國的國君齊宣王非常喜歡聽吹竽合奏,他手下有300個吹竽的樂師。有個不會吹竽的音盲南郭先生,看準時機混進了這三百人的樂隊之中,裝模作樣地捧著不出聲的竽,搖頭晃腦起來。這懵吃懵喝的好日子一晃就是三年多,齊宣王死后,齊湣王即位,而他喜歡聽獨奏。這下南郭先生再也混不下去了,他連夜逃出了皇宮。這則寓言告訴我們沒有真才實學,早晚會露餡。
春秋游樂主題體驗區(qū)是春秋樂園最富動感和活力的區(qū)域。這里的每個項目都和一段歷史故事有關,游客可以親身體驗春秋時期的戰(zhàn)爭實景和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
廣場的一旁是春秋特色嘉年華營地,您可以去體驗鬼斧營緊張的斗智斗勇;中軍帳有趣的古代蹴鞠、投壺游戲和神弓營激烈的競技射箭。在體驗歡樂的同時,還可以贏得精美的禮品,有興趣的話不妨試試。
前方這個由假山堆疊而成的城堡,就是高科技的“4d動感影院”。由國際著名導演何平執(zhí)導,將淹城內(nèi)的實地拍攝與動漫技術相結(jié)合的4d動感電影《淹城傳奇》,每天都會循環(huán)播放數(shù)次,180度環(huán)幕立體高清技術將帶給大家全方位的感官刺激和娛樂享受。
這個八角亭其實是一個娛樂設施叫做迷旋。來到這里,你一定要挑戰(zhàn)一下旋轉(zhuǎn)極限。
左邊的那個是“孫武點將臺”。這是我國第一臺擁有自主知識產(chǎn)權的游樂項目。取材于春秋時期孫武點將的故事。有“兵圣”之稱的孫武每次出征前都會聲勢浩大地點將布兵,盡顯大將豪氣。整個“孫武點將臺”由高55米的空中飛行島構(gòu)成,一次性可容納80人,而且可以公轉(zhuǎn)、自轉(zhuǎn)360度,其高度與臂長挑戰(zhàn)國內(nèi)樂園之極限,游客能夠從高空領略淹城遺址三城三河全貌。
在孫武點將臺的一邊將會建設一些水上項目,包括傳說中的水上梅花樁,云中漫步,等待著大家一起來探險。位于右邊這條古色古香的街市是春秋九坊。是一條美食街?!熬拧笔侵付嗟囊馑?,可見,美食街小吃品種之多。旁邊的湖中小島上還有春秋王宮,在這里可以體驗到春秋時期的宮廷文化。
過了橋,大家首先看到的核心建筑,也是整個游樂區(qū)的地標——“九龍問鼎”。這是一個48米的高空飛翔項目,充滿驚險感受,其高度與動感飛翔弧度堪稱亞洲第一。相傳西周末年,各諸侯為了問鼎中原,一統(tǒng)天下,紛紛攻城略池,爭奪九鼎。坐上九龍問鼎,大家就可以感受到問鼎中原的霸主氣魄。
眼前這個游樂項目就是“伍子胥過昭關”。它是以春秋時期大將伍子胥過昭關的故事為藍本,經(jīng)過加工演變而成的大型水上漂流項目。其漂流總長度為國內(nèi)第一(400)米,游客在山洞峽谷中激流勇進,過關斬將,體驗別樣的艱險與刺激。
這個銅墻鐵壁一般的巨大城堡,就是大型動感室內(nèi)仿真乘騎項目“鐵血春秋”。它集動感運動車、災難仿真、特技表演等國際主流娛樂技術于一身,再現(xiàn)了春秋列國爭霸戰(zhàn)爭場景。穿行其中能夠感受到古代戰(zhàn)場激烈的廝殺。
“歌舞升平”項目的娛樂方式等同于“旋轉(zhuǎn)木馬”。
前方的藍色球體是穹幕電影,播放的是專題影片《夢回春秋》。它是中國原創(chuàng)、國內(nèi)首家,以春秋文化為主題的空中飛行影院??扇菁{100名游客的座位懸浮在18米的高空,通過高科技手段全方位展示春秋時期燦爛文化和列國爭霸歷史背景。其中如雄鷹般飛躍喜馬拉雅山,穿過奔騰的黃河等場景都可以讓游客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臨場效果極其震撼。這些項目都由淹城春秋樂園自行設計,好萊塢合成和編輯。
“吳楚決戰(zhàn)”是一個高空波浪翻滾項目,配以烽火臺、擂鼓、戰(zhàn)車、攻城器,不斷挑戰(zhàn)你的神經(jīng)極限。
“水軍訓練營”來源于伍子胥訓練吳國水軍戰(zhàn)勝楚軍的故事。其實是多維旋轉(zhuǎn)的激情體驗。
春秋樂園的參觀游覽到此結(jié)束,謝謝大家!
江蘇省景點導游詞篇八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你們來到常州觀光游覽。
常州是一座有著2500多年文字記載的文化古城,也是一座新興的工業(yè)城市。素以“物華天寶”和“人杰地靈”而著稱。她位于江蘇省的南部,長江金三角的中心,枕著長江,連著太湖。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使她自古就享有“中吳要輔"“江左名區(qū)"的美稱。另外,還有“三吳重鎮(zhèn)”“八邑名都”之譽。這里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是一個典型的魚米之鄉(xiāng)。
歷史上常州曾有過延陵、毗陵、晉陵、蘭陵等名稱,隋文帝開皇九年,定名為常州,一直沿用至今。常州還有個名稱叫龍城,是因傳說弘智和尚智救龍?zhí)拥墓适露鴣?。至今仍有許多以龍命名的地名。每年五月初五還有“云溪競渡”的風俗。
常州歷代文人薈萃、名人輩出,歷史上共出過五位皇帝,其中有兩位是開國皇帝。一位是南北朝時期的齊高帝蕭道成,另一位是“菩薩皇帝”蕭衍。根據(jù)當代繆進鴻先生對全國400多個城市杰出的學者、專家、名人分布的統(tǒng)計,常州位居第四。北宋文豪蘇東坡11次客居常州,最后終老于常州藤花舊館,也給常州文學史上帶來了極其輝煌的篇章?!俺V萑堋宾那锇?、惲代英、張?zhí)?,畫家劉海粟,?shù)學家華羅庚,實業(yè)家劉國鈞等都為祖國的各行各業(yè)做出巨大的貢獻。
1986年,常州就被列為全國重點旅游發(fā)展城市,20_年獲得了“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的稱號。擁有綠色仙境天目湖、主題公園中華恐龍園、唐代古剎天寧寺、道教圣地茅山等8個4a級景點。這些景
點也組成了常州的四大精品旅游線-----“好山好水好地方,龍城龍園龍文化,古寺古塔古運河和名人名館名建筑”
常州是“中國城市綜合實力百強”城市中排名第26位和“中國城市投資環(huán)境50優(yōu)”城市之一,20_年常州市被有關部門命名為“國家衛(wèi)生城市”。常州有發(fā)達的產(chǎn)業(yè)基礎,初步形成了工程機械車輛及配件制造、輸變電設備制造、汽車及配件制造、和新型紡織材料等等。常州交通也非常發(fā)達,自古有“舟車會百越,襟帶控三吳”之稱,水陸空交通便利,20_年1月1日開通了快速公交(brt)是江蘇省內(nèi)首個快速公交系統(tǒng)。
游客們,常州物產(chǎn)豐富,一大批特色旅游工藝品如亂針繡、常州梳蓖、留青竹刻等也享譽國內(nèi)外,來常州看一看,你一定會發(fā)覺不虛此行!
各位游客,常州既有古代的風威和文化底蘊,又有現(xiàn)代的榮譽和時尚,既有高亢英爽的氣概,又有精深博大的胸襟。今天的常州正以嶄新的姿態(tài)笑迎來自各地的朋友。希望你們通過我的講解加深了對常州的印象,通過我的服務,感受到常州人民的熱情與好客,最后祝大家在常州逗留愉快!
謝謝!
江蘇省景點導游詞篇九
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
現(xiàn)在我們將去游覽的是位于南京城西的一處名勝古跡——莫愁湖。莫愁湖位于南京西郊的水西門外,總面積約700多畝,其中陸地面積為200多畝,水面約占四分之三。全國碧水盈盈、柳樹成行,亭臺樓閣點綴其間,是一派典型的江南水鄉(xiāng)景色。古代的莫愁湖曾享有“金陵第一名勝”的美譽,清代著名詩人袁枚曾以“欲將西子西湖比,難向煙波判是非。但覺西湖輸一著,江帆云外拍天飛”的詩句,對莫愁湖大加贊美。
現(xiàn)在的莫愁湖園內(nèi)主要有勝棋樓、郁金堂、賞荷亭、水謝、露天舞臺等勝跡,及新塑造的莫愁女塑像,湖的南岸還有粵軍殉難烈士墓。
莫愁湖名稱來歷:石城湖—莫愁湖
莫愁湖,原名“石城湖”。六朝以前,這里是長江和秦淮河下游的匯合處,兩水相聚,逐漸積成沙灘。隨著長江西移,沙灘逐漸擴展,秦淮河出口處也隨著向西北方即今三漢河一帶推移,于是在這里就留下了一些湖泊和池塘。莫愁湖就是處于當時秦淮河和長江交匯處廢河道上的一處小湖泊,因當年緊挨石頭城,所以稱作石城湖。
莫愁湖名稱的出現(xiàn)始于北宋。據(jù)當時的記載:“莫愁湖在三門外,昔有妓盧莫愁家此,故名?!毕鄠髂铣?、齊時,有一名叫莫愁的洛陽女子,生得美麗、聰慧、善良,與父親相依為命。幾歲那年,父親不幸去世,因家境貧困,無錢葬父,為換取葬父費用,賣身給建康(今南京)的一生意人盧員外作了兒媳,居住在石城湖畔。莫愁女好施樂善,長得又標致。有一次,梁武帝路過盧員外的家門口見到莫愁女,便起了邪念,先把其夫征去當兵,再下旨選莫愁女進宮。莫愁女寧死不從,投江自盡。人們?yōu)閼涯钸@位美麗善良的莫愁女,就將石城湖改名為“莫愁湖”。庭院水池中的莫愁女雕像就是根據(jù)這一美麗的傳說來塑造的,表達了古代勞動人民在那“莫愁”不能愁的時代對“莫愁女”的同情和贊美,寄托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勝棋樓—郁金堂—莫愁女雕像—粵軍殉難烈士墓
勝棋樓是莫愁湖公園的主要建筑,相傳當年的明太祖朱元璋和中山王徐達經(jīng)常來這里下棋。每次都以徐達失敗而告終,朱元璋非常明白徐達的用意,是怕勝君有罪。有一天,朱元璋事先要求徐達拿出真水平來下一盤棋。結(jié)果,徐達不但勝棋,且棋局擺得十分巧妙,用棋子擺成了“萬歲”兩字,朱元璋由驚轉(zhuǎn)喜,暗暗地佩服徐達棋藝之高超,非但認輸,還將這座樓連同莫愁湖一起送給了徐達以資表彰,勝棋樓由此得名?,F(xiàn)今的“勝棋樓”匾,書法蒼勁有力,是清代狀元梅啟照親筆。旁有對聯(lián)寫道;“粉黛江山留得半湖煙雨;王侯事業(yè)都如一局棋杯?!睒巧详愒O古樸,中堂的南北壁分別掛有朱元璋和徐達畫像及現(xiàn)代著名書法家書寫的“鐘阜開基,石城對弈”對聯(lián)。堂前擺放一張專供下棋的棋桌。
位于勝棋樓左側(cè)的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相傳這里就是莫愁女居所,因莫愁女喜歡郁金花,所以稱之為郁金堂。不過,原有建筑已毀于兵火,現(xiàn)在的郁金堂是1795年重建的。院內(nèi)有梁武帝蕭衍為莫愁女所作的《河中之水歌》詩碑,清代繪刻的莫愁女石刻像和郭沫若題寫的《莫愁歌》。室內(nèi)陳設古樸,莊重典雅。墻上掛有許多文人墨客有關莫愁女的詩畫。
在郁金堂兩側(cè),紅欄曲廊環(huán)抱著的一方水池中立有一尊根據(jù)歷史資料精心雕塑的漢白玉莫愁女雕像,發(fā)會高綰,素裙垂地,手挎?;@,亭亭玉立,神態(tài)自若,栩栩如生,是根據(jù)《河中之水歌》中的“十四采桑南陌頭”的詩意雕刻而成的。方池四周,曲廊、賞荷亭、四方亭、光華亭等建筑,相銜相生、巧妙連接,顯得格外雅致、潔凈。
莫愁湖南岸,有一座占地約370多平方米的粵軍殉難烈士墓。墓建于1920_年3月,毀于抗戰(zhàn)期間,1947年重修,1979年再次重修。這座墓是為紀念在與封建余孽張勛企圖復辟帝制的戰(zhàn)斗中英勇犧牲的粵軍烈士而建立的。墓前有孫中山先生手書的“建國成仁”墓碑,碑陰刻有黃興所撰墓志。
園以水勝,路因園名。與莫愁湖鄰近的還有一條名叫莫愁路的街道。過去人們常說,不到夫子店與莫愁路,就等于沒有來過南京。夫子廟是因曾是一個燈紅酒綠的風月場所而出名,而莫愁路則因“黑市”而聞名。據(jù)說,莫愁路上的“黑市”在明代已出現(xiàn),當時一些破落官家變賣財產(chǎn),怕人恥笑,就在黑夜之間拿來這里交易脫手。這里所交易的物品,既有小商販從民間收購來的廢舊物品,也有小偷、扒手的贓物和貪官污吏所侵吞的物資。直到新中國成立后,才取締了這一帶的“黑市”。
在莫愁路中段,能見到一座高大的石坊,里面保存有明初大典前的習儀場所——朝天宮遺址。各位游客朋友們,現(xiàn)在我們位于莫愁湖,莫愁湖是一座有著1520_年悠久歷史和豐富人文資源的江南古典名園,為六朝勝跡,自古有“江南第一名湖”、“金陵第一名勝”、“金陵四十八景之首”等美譽。園內(nèi)樓、軒、亭、榭錯列有致,堤岸垂柳,海棠相間,湖水蕩漾,碧波照人。勝棋樓、郁金堂、賞河廳、水榭、抱月樓、光華亭、曲徑回廊等掩映在山石松竹、花木綠蔭之中,一派“欲將西子莫愁比,難向煙波判是非。莫愁湖公園是一座有著1520_年悠久歷史和豐富人文資源的江南古典名園,為六朝勝跡。公園現(xiàn)有面積為58.36公頃,其中水面為32.36公頃。園內(nèi)樓、軒、亭、榭錯列有致,堤岸垂柳,水中海棠。勝棋樓、郁金堂、水榭、抱月樓、曲徑回廊等掩映在山石松竹、花木綠蔭之中。莫愁湖自古有“江南第一名湖”、“金陵第一名勝”、“金陵四十八景之首”等美譽。
莫愁湖,六朝時稱橫塘。全園面積54公頃,湖面約33.3公頃。在宋、元時即有盛名,明朝定都南京后更盛極一時。清乾隆年間,在園內(nèi)建郁金堂,筑湖心亭,遂成“金陵第一名湖”。莫愁湖內(nèi)湖面寬闊,盛產(chǎn)蓮藕,蓮花十頃更是六代名湖引人入勝之處。遠在明清,莫愁湖就栽植了大量蓮花,每逢炎夏,蓮花盛開,翠蓋紅花,香風陣陣,恍若絕代的凌波仙子,出淤泥而不染。
莫愁湖名字由來的故事:莫愁是河南洛陽人,幼年喪母,與父親相依為命。她文靜,聰明好學,采桑、養(yǎng)蠶、紡織、刺繡樣樣拿的起來。鄰居家的小孩念書,她聽著記著,不但識的些字,連詩文也能吟詠幾句,莫愁還和父親學了一手采藥治病的本領。十五歲那年,父親在采藥途中不幸墜崖身亡,莫愁因家境貧寒,只得賣身葬父。當時盧員外在洛陽做生意,見莫愁純樸美麗,很同情她,便幫助莫愁料理了爹爹后事,帶她來到建康,從此,莫愁嫁進盧家,成了員外的兒媳。莫愁婚后和丈夫恩恩愛愛,第二年生下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兒子,取名阿候。雖然生活富裕,可莫愁時常想念家鄉(xiāng),懷念父親,只有幫助窮人治病時才感覺快慰露出笑容。窮人們時常說:我們有了病啊痛啊的,見了莫愁,就什么憂愁也沒啦!長此以往,莫愁女的名字就傳開了。一日,梁武帝聞報水西門外盧家莊園牡丹花開,便著便服來員外家賞花,只見牡丹花交錯如錦,奪目如霞,梁武帝驚得如癡如醉,遂問員外:此花何人所栽?盧員外跪答:此乃兒媳莫愁所栽。梁武帝不禁怦然心動,當即令傳莫愁見駕。梁武帝見到莫愁如花容貌,不由神魂顛倒。回宮后,寢食難安,終于想出毒計,害死了盧公子,傳旨選莫愁進宮為妃。莫愁得知,悲憤交加,決心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投石城湖而死。四周鄉(xiāng)鄰得知,紛紛來到湖邊痛苦拜祭,怎么也不肯相信這么好的女子會投湖自盡。有人傳說深夜聽到莫愁的哭泣聲,也有人說看到天上落下一只小船,載著莫愁悠悠而去……人們深深懷念她,為了紀念她,將石城湖改名為莫愁湖。梁武帝聞訊,自感慚愧,于是寫下了《河中水之歌》:河中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織綺,十四采桑南陌頭,十五嫁為盧家婦,十六生子字阿候。盧家蘭室桂為梁,中有郁金蘇合香,頭上金釵十二行,足下絲履五文章,珊瑚掛鏡爛生光,平頭奴子擎履箱。人生富貴何所望,恨不早嫁東家王。在她的故居郁金堂側(cè)賞荷廳的蓮花池內(nèi),塑起了一尊二米高的漢白玉塑像,為南京標志性景點之一。
莫愁湖內(nèi)湖面寬闊,盛產(chǎn)蓮藕,蓮花十頃更是六代名湖引人入勝之處。莫愁湖公園里有大量海棠樹,每年春季,海棠花便會盛開,有紅的、有白的、有粉的......因此莫愁湖公園每年也會舉行一年一度的海棠花會。
莫愁湖公園從日本引進的大批鳶尾花卉在鳶尾專類園于游客見面。鳶尾專類園坐落在院內(nèi)北圩水榭周邊。是國內(nèi)首家品種最多、栽植規(guī)模最大的菖蒲專類園。該園占地15畝,園中菖蒲遍植,以道路為界劃分為黃菖蒲栽植區(qū)、燕子花栽植區(qū)、溪蓀栽植區(qū)、品種栽植區(qū)。園內(nèi)花卉品種豐富、色彩艷麗、花瓣各異、花型多變,形成了美麗的自然景觀。
莫愁湖內(nèi)有許多美麗的景觀,例如:
華嚴庵位于公園大門正北。公園大門1959年為松木結(jié)構(gòu),1964年重建,古典式,混合結(jié)構(gòu),高7.1米,寬11米,建筑面積40平方米,小瓦大屋頂,中門檐高4.5米,寬5米,兩側(cè)門檐高3.7米,寬2.8米,4門柱由石鼓支撐,門額“莫愁湖公園”5字系郭沫若先生1964年書題。
勝棋樓位于華嚴庵庭院北首,明洪武年問建,復建于清i司治十年(1871)。明清風格的二層樓房,青磚小瓦,建筑面積592。07平方米。在復建后之漫長歲月中,又數(shù)度遭洪水與戰(zhàn)爭損壞,至建國時已破敗不堪。建國后政府即著手保護性維修。
郁金堂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復建,咸豐六年(1856)又毀,十年(1871)曾國藩再筑。郁金堂緊鄰勝棋樓西山墻下,故有稱郁金堂在勝棋樓下者。原郁金堂臨水面北,1959年建園時改為背水面南,后沿窗下改磚砌,郁金堂共二跨六間,磚木結(jié)構(gòu),后跨為券棚式,建筑面積162.79平方米。相傳南齊時盧家女莫愁居此。
蘇合廂位于郁金堂正南,并以四合院相連接,建筑面積111.10平方米,磚木結(jié)構(gòu),1959年改建。四合院內(nèi)墻上多石刻碑銘。
通水院水院門額由錢松喦1981年隸書“到此莫愁”。蘇合廂懸掛陳祖庥1920_年木刻楹聯(lián):“賢王湯沐曠代猶存莫談桑海興亡且安排清簟蹄篆藉一局圍棋賭勝,江表風流于今未泯依舊湖山整理更收拾王代梁畫棟待雙棲燕子歸來”。
待渡亭居光華亭西側(cè),1959年建,古典建筑形式,磚木結(jié)構(gòu),建筑面積38.08平方米。設渡湖心亭游船碼頭。附建走廊面積54.6平方米,混合結(jié)構(gòu)。至老后門沿湖畔有長500米、寬2米道板路。
此外還有水榭,抱月樓,湖心亭,蘭臺宮,陽春亭,竹園六角亭,粵軍烈士墓等著名的景點?,F(xiàn)在各位游客朋友們可以觀覽莫愁湖2個小時,希望各位游客朋友們可以玩的愉快。
好了,各位游客朋友,我的講解到此結(jié)束。祝愿大家游玩愉快.謝謝大家!
江蘇省景點導游詞篇十
各位朋友,來到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你們一定想去看看當?shù)刈钣忻麣?、最具特色的景點吧,到了南京,如果沒去中山陵,可以說你只看到了半個南京城。盡管南京素有“六朝古都”之稱,擁有“金陵四十景”等眾多名勝古跡,但中山陵無疑是其中最具吸引力、最有知名度的一個。
說起中山陵,當然要提到它的主人—偉大的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孫先生本名孫文,字逸仙。外國友人都稱呼他為“孫逸仙博士”。因為他在日本從事革命活動時曾用過“中山樵”的化名,所以他在國內(nèi)被尊稱為孫中山先生。孫中山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廣東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的一個農(nóng)民家庭。他少有大志,先后求學于檀香山、香港等地,畢業(yè)后在廣州、澳門等地行醫(yī)。后來他棄醫(yī)從政,并于1920_年在日本組織中國同盟會,被推舉為總理,提出了“驅(qū)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的著名綱領,及“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學說。1920_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fā)后,孫先生被十七省代表推舉為___臨時大總統(tǒng),并于次年元旦在南京宣誓就職。此后,經(jīng)歷了“袁世凱竊國”、“二次革命”、“護國運動”和“___運動”等風風雨雨,1920_年他在廣州就任___非常大總統(tǒng)。在1920_年1月廣州召開的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他將舊三民主義發(fā)展為新三民主義,提出了“聯(lián)俄聯(lián)共扶助農(nóng)工”的三大政策。同年11月他應馮玉祥之邀抱病北上討論國家大計,終因積勞成疾,于1920_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
中山陵的墓址是孫先生生前選定的。這里視野開闊,氣象雄偉,的確是建造陵墓的好地方。你們也許會問:孫先生出生于廣東,逝世在北京,畢生為革命奔波于各地,為什么要選擇南京作為自己的長眠之地呢?據(jù)說,早在1920_年孫先生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時,靈谷寺的住持和尚就曾向他推薦過這塊“前臨平川,后擁青嶂”的風水寶地。當年3月31日,中山先生為求南北和平統(tǒng)一,毅然辭去總統(tǒng)之職,4月初的一天,他與胡漢民等人到明孝陵一帶打獵,來到現(xiàn)陵墓所在地休息。孫先生環(huán)顧四周,對左右說,我將來死后,想向國民求得這塊土地以安葬(待我他日辭世后,愿向國民乞一抔土以安置軀殼爾)。當然,紫金山的氣勢風水還不是孫先生作此決定的根本原因。孫先生臨終前囑咐:“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為臨時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忘辛亥革命也?!币虼?,盡管孫先生在南京停留時間并不長,但南京對于孫先生是具有特殊意義的。他選擇南京紫金山為墓址,從根本上說,是為了紀念辛亥革命,激勵革命同仁。
為尊重孫先生的遺愿,由孫夫人宋慶齡、孫科等人組成的孫中山葬事籌備處實地察看,選好陵址,劃地20_畝修墓,又登報懸獎,征集陵墓設計方案。在眾多應征者中,青年建筑師呂彥直設計的鐘形圖案被一致評為首獎,他本人也被聘主持全部工程。1920_年3月12日孫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際,舉行了奠基典禮。歷時3年多,耗資150萬銀元,中山陵終于在1920_年春竣工。令人惋惜的是,留學美國、才華橫溢的青年建筑師呂彥直在主持建陵過程中,嘔心瀝血,鞠躬盡瘁,不幸與孫先生一樣身患肝癌,在工程臨近尾聲時病逝,年僅35歲。1920_年6月1日舉行奉安大典,孫先生的遺體從北京運到南京。從此60余年,孫先生一直長眠在這里。
中山陵的建造可以說是南京城建設史上的一件大事。當年為了迎接孫先生靈柩,南京修筑了第一條柏油馬路—西起中山碼頭,東至中山門,長達24里的中山路。直到今天,中山路依然是南京最主要的交通干道之一。同時改造翻修了明代城門朝陽門,并改名為中山門。在中山門到中山陵之間還修筑了一條陵園路。如同巴黎人以香榭里舍大道為驕傲,紐約人為第五大街而自豪一樣,南京人對自己城市美麗的林蔭大道最是得意。而這條長達3公里的陵園路無疑正是南京林蔭道的最佳代表。在這條“綠蔭長廊”兩側(cè),種植著南京最主要的行道樹——梧桐。人們習慣上稱它為法國梧桐,但追根溯源起來,它可是我們中國的“土特產(chǎn)”,只因當年法國人將它從云南移植到上海法租界,才得了現(xiàn)在這么一個土洋結(jié)合的名字。
車出中山門,沿陵園路行駛,終點便是中山陵前的半月形廣場。大家請,朝南看,廣場正南是一座八角形石臺。臺上那尊雙耳三足的紫銅寶鼎,重5000公斤,高4.25米,腹徑1.23米,是中山陵紀念性裝飾之一。此鼎鑄于1933年秋,由廣州中山大學全體師生和戴季陶捐贈。鼎一面鑄有“智、仁、勇”三個字,是中山大學校訓。鼎內(nèi)豎有一塊六角形銅牌,上刻戴母手書《孝經(jīng)》全文。
由廣場踏階而上,迎面是一座四楹三闕門的沖天式石牌坊。這座牌坊建于1931~1933年,高12米,寬17.3米。建坊用的都是大塊福建花崗巖,但采用的卻是中國傳統(tǒng)木結(jié)構(gòu)形式。大家抬頭可以望見坊額正中金光閃閃的“博愛”兩字。這兩個字是孫先生的手跡,原出自唐韓愈《原道》“博愛之為仁”一語,據(jù)說孫先生生前最愛題這兩宇送人。孫先生畢生以偉大的博愛精神致力于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為民族的獨立自由奮斗不息,可以說“博愛”二字正是對他一生的高度概括和最好寫照。
由博愛坊向前走,是一段長480米,寬數(shù)十米的墓道。中山陵的整體設計,突出中國的傳統(tǒng)風格,莊嚴肅穆,獨具特色。為了體現(xiàn)孫先生的崇高偉大,中山陵沿用了古代依山為陵的慣例,將墓室筑于海拔約160米的全陵最高處。此外,整個陵區(qū)的建筑植被講求中軸對稱,更給。人以法度莊嚴之感。請大家向前看,朝北順坡而上,依次有陵門、碑亭、祭堂和祭堂后的墓室等建筑。而墓道兩邊的這些雪松、檜柏、銀杏、紅楓兩兩相對,代替了古代慣用的石人石獸,象征著孫先生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質(zhì)。雪松是世界四大觀賞樹種之一,現(xiàn)已成為南京市的市樹。墓道盡頭是平臺。根據(jù)呂彥直的設計,整個陵墓平面為“木鐸”形。鐸,就是平常我們說的大鈴鐺。在古代它是用來宣布政教法令和戰(zhàn)爭令的。鐸的聲音宏亮,而且傳得很遠,有“使天下皆達道”的喻義。陵墓選用這樣一個圖式,讓人不禁想起孫先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名言,其用意也正在警示后人。這里的平臺廣場就是當年呂彥直設計的“自由之鐘”的下緣。這座宏偉的三拱門,是陵區(qū)的正式開端。它高16米,寬27米,進深8.8米,也是用福建花崗巖筑成的。中門橫額上是孫中山手書“天下為公”,出自《禮記.禮運》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意思是說國家___不是哪一家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老百姓的天下。這是孫先生畢生奮斗的理想,也是他所倡導的三民主義的極好注解。
過了陵門便是碑亭。亭正中這塊9米高的巨碑上,刻有國民黨元老譚延闿手書的“中國國民黨葬總理孫先生于此___十八年六月一日”24個鎦金顏體大字。當初討論立碑時,計劃由汪精衛(wèi)、胡漢民等人分別撰寫銘文、墓志銘等??苫藘赡陼r間也沒寫出來。大家都認為先生的思想功績是文字所無法概括的,于是索性不寫銘文,改用現(xiàn)在的形式。
出碑亭,迎面石階層層疊疊。南京人常說中山陵的臺階像是盧溝橋的石獅子——數(shù)不清。所以來這兒游覽的客人常常要問:中山陵究竟有多少級臺階呢?
各位朋友,大家不妨也來數(shù)數(shù)看,怎么樣?
來到臨近頂端的平臺,可以看見一對大銅鼎,上刻“奉安大典”字樣,是當時上海市政府捐贈的。大家仔細看,會發(fā)現(xiàn)在左邊那個鼎下面有兩個洞。為什么會這樣呢?原來這是1937年末日軍攻占南京時向中山陵炮擊造成的,這兩個洞就是當時留下的彈洞。如今雖時過境遷,但這兩個彈洞仍時時提醒我們莫忘國恥。距此不遠的前方還有一對仿古青銅鼎,那是.由孫先生的兒子孫科一家敬贈的。
拾級而上,終于登上頂臺。由此既可鳥瞰,更宜遠眺。置身此間,背倚巍巍鐘山,耳聽陣陣松濤,更覺偉人的浩然正氣與大自然同存。祭堂處在鐘山半山腰,從博愛坊到祭堂總共有392級臺階,高差約70米,平面距離700米。如從碑亭數(shù)起則有290級臺階。建筑師為避單調(diào),將這392級臺階分作10段,每段1個平臺,總計有大小10個平臺。更妙的是,從下向上看時一望到頂,石階連綿不斷,不見平臺;而各位現(xiàn)在朝下看時,卻反而不見臺階,只見平臺了。這392級的數(shù)字并非巧合,而是暗喻了當時全中國三億九干二百萬同胞。一路登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對中山先生敬仰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現(xiàn)在大家面對的就是祭堂和墓室,這是陵墓的主體部分。當年呂彥直督建至此,就因身患絕癥而逝,常令后人發(fā)出“出師未捷身先死”之嘆。祭堂是仿木結(jié)構(gòu)宮殿式建筑,長30米,闊25米,高29米,四周有堡壘式的小建筑物,并有兩座高12.6米的華表拱衛(wèi)。祭堂屋頂為重檐九脊,上覆藍色琉璃瓦,外墻全用香港花崗巖砌成。祭堂門額上有“民族”、“民生”、“民權”陽文篆字,這是孫先生從事革命活動最基本最概括的指導思想。居中的“民生”門楣上端,又有孫中山手書的“天地正氣”四字直額。
請各位跟我進入祭堂。祭堂內(nèi)部以云南產(chǎn)白黑色大理石鋪地。堂內(nèi)有直徑0.8米的黑色石柱12根,四周墻壁下嵌黑色大理石。大家可以看見東西兩壁上所刻的孫中山手書《建國大綱》全文。整個祭堂以黑白藍色為基調(diào),均為中國傳統(tǒng)孝色。而鑲嵌彩色玻璃的內(nèi)窗,在陽光照射下卻顯出另一番西洋風味。如此中西合壁的風格,正與孫先生融貫中西的精神氣度相契合。祭堂正中是孫中山著長袍馬褂的石刻全身坐像,像高4.6米,底座闊2.1米。這座雕像是當時世界著名的法籍波蘭雕刻家保羅.阿林斯基受孫中山葬事委員會之托,用意大利白石雕刻而成,并于1930年從巴黎運至中山陵的,全部造價150萬法郎。坐像下四面的6幅浮雕是截取了孫先生從事革命活動的六個片斷。它們分別是“如抱赤子”、“出國宣傳”、“商討革命”、“國會授印”、“振聾發(fā)聵”和“討袁護國”。經(jīng)過祭堂來到墓室。墓門分兩道,第一道是兩扇美國產(chǎn)的紫銅保險門,門上的門釘和銅環(huán)上的神獸(椒圖)極富中國傳統(tǒng)特色,門楣上刻“浩氣長存”橫額,取孫中山為黃花崗烈土墓所書手跡。第二道門為獨扇銅門,上刻張靜江所寫“孫中山先生之墓”七個篆字。
墓室是半球形封閉建筑,頂呈西式穹隆狀,以馬賽克鑲成國民黨黨徽圖案。室內(nèi)圓形,鋪以大理石,直徑約18米,高11米,四壁以淡紅色大理石貼面。正中的圓形大理石壙,直徑4.33米,深1.7米,四周圍是1米高的白色大理石欄桿。壙內(nèi)墓穴上安放著孫先生穿中山裝的大理石臥像,這是捷克雕塑家高琪按孫先生的遺體形象所作。孫先生的紫銅棺就安放在臥像下5米左右處。為什么祭堂內(nèi)的坐像身著長袍馬褂,而這里卻改穿中山裝了呢?原來當年國民黨內(nèi)左右兩派矛盾尖銳,以蔣介石為首的右派主張塑像穿長袍馬褂;而左派則主張穿中山裝。兩派意見不合,結(jié)果各搞各的,就出現(xiàn)了上述情況。
各位朋友,孫先生的遺體究竟是否還在中山陵,這是每一位來這里的游客最關心的問題。事實上,自孫先生逝世后,他的遺體的確是歷經(jīng)磨難。1920_年3月12日孫先生逝世時,他的遺體經(jīng)過防腐處理,暫時被安置在北京香山碧云寺。1920_年,被北伐軍打敗逃到北京的軍閥張宗昌,把失敗的原因歸咎為孫先生的遺體壓住了他的風水。于是他打算要焚化遺體。后經(jīng)愛國將領張學良派兵保護,遺體才得以保存,但已受到空氣侵蝕。1920_年5月28日靈柩由津浦鐵路從北京運抵浦口,6月1日運達中山陵。奉安大典儀式完畢后,即用水泥將靈柩澆入壙中。墓穴用花崗巖墊底,四周建隔墻,紫銅棺下有一特制楠木墊,棺上有一層密封著的水晶透明板。當年公祭時,站在石壙邊,扶欄即可瞻仰中山先生遺容??箲?zhàn)爆發(fā)后,國民黨政府曾準備將遺體運往重慶;解放戰(zhàn)爭后期,蔣介石又曾想將遺體遷往中國臺灣,但由于爆破墓穴勢必會損壞遺體,因而受到工程界愛國人士和國民黨左派的極力勸阻,終于使遺體得以安然保存至今。
沿祭堂外廣場兩側(cè)后壁有一道門,通向墓堡公園。中為墓室寶頂,呈覆鐘形。墓堡后墻設有“中山陵建設史料展”,近200幅珍貴歷史資料展現(xiàn)了中山陵的建設和中山先生的遺體奉安全過程。
除了陵墓主體建筑外,中山陵周圍還有一些紀念性建筑設施,包括藏經(jīng)樓、音樂臺、光化亭、行健亭、仰止亭、流徽榭等等。它們大多是1920_年奉安大典后,各界人士和海外僑胞友人捐款修建而成。另外,位于梅花山頂?shù)牟坶w,是一位臺灣同胞捐資興建的,于1993年11月12日孫先生誕辰127周年時落成。
各位朋友,孫中山先生一生為革命奮斗,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晚年又采取聯(lián)俄聯(lián)共扶助農(nóng)工三大政策,建立了偉大的功勛,也贏得了中外進步人士的廣泛擁戴和頌揚。解放后,中山陵受到國家高度重視,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如今,作為“中國旅游勝地四十佳”之一的中山陵,每年接待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無數(shù)炎黃子孫與國際友人。人們懷著對中山先生偉大精神的崇敬與景仰來到這里憑吊拜謁。在兩岸統(tǒng)一成為大勢所趨、人心所向的今天,面對目前海峽兩岸的現(xiàn)狀,海內(nèi)外炎黃子孫都衷心期盼著祖國統(tǒng)一、繁榮昌盛的那一天早日到來。彼時彼刻,倘若孫中山先生泉下有知,必會含笑長眠的。謝謝大家!
江蘇省景點導游詞篇十一
靈山梵宮位于靈山勝境景區(qū)內(nèi),與靈山大佛比鄰而立,是一座相當豪華的佛教宮殿,內(nèi)部有精美的裝潢和展品,值得細看。當梵宮圣壇不舉行會議時,每天還有如夢如幻的演出靈山吉祥頌,壯觀震撼,不容錯過。
靈山梵宮的外觀以華藏塔風格為主,并融合了石窟與傳統(tǒng)佛教建筑元素,大塊的石板外墻上布滿了精美的浮雕,五個金色尖頂非常大氣。走進宮殿,殿內(nèi)的東陽木雕、敦煌壁畫、揚州漆器、景泰藍須彌燈、壽山石雕、景德鎮(zhèn)青花斗彩缸等藝術珍品讓人目不暇接。寬敞的大廳四處金碧輝煌,你會看到人形的十二生肖金像,各個坐姿不同,神態(tài)逼真。來到中庭,精雕細琢的高大穹頂氣派非凡,藍色的頂端宛如蒼天;前方梁柱上有不同形態(tài)的仙人雕像,仿佛就要飛出來一般。
穿過中庭走到底,可以看到一堵閃耀著奇光異彩的高墻,這就是梵宮的鎮(zhèn)館之寶“華藏世界”。墻面有100平方米大,由160塊琉璃燒制而成,上面有浮雕,中間鑲嵌著“一大四小”五座金佛,上方是一塊木匾,寫著“妙應無窮”四個金字,整個作品可謂耀眼奪目。
再到圣壇看看,這個寬敞的會場引人注目的莫過于它斑斕的大穹頂,不斷變化的燈光讓人好似進入夢境一般。這里的靈山吉祥頌演出講述釋迦牟尼舍棄皇太子地位及奢侈的生活,出家學道,歷經(jīng)磨難后成佛的歷程,你可以坐在蒲團坐墊上來觀賞。購買了門票的游客可憑票免費看吉祥頌演出,免票群體看演出需另付50元,具體演出時間可詳見官網(wǎng)。
另外,在梵宮2樓還有一個珍寶館(單獨售票,30元),展示許多當代美術工藝大師的作品,包括玉雕、瓷器、繪畫等,可以大飽眼福。在3樓的五觀堂還可以品嘗齋飯,凈素自助餐參考價50元。
梵宮外面還有廣場、香水海、曼飛龍塔、五印壇城等佛教景觀建筑,可以細細觀賞。
魅力江蘇景點導游詞范文2
今天我們要參觀的花果山景區(qū)風景怡人,花果山位于洛陽市西34公里處的宜陽縣境內(nèi),景區(qū)總面積18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831.8米。公園內(nèi)林蔭蔽日,飛瀑高懸,猴石奇異,古木參天,素有“雄俊賽五岳,奇秀冠中原”之稱。
花果山之名始見于北宋《太平寰宇記》:“壽安縣(今宜陽縣)岳頂山在縣西南,又西為花果山,比《西游記》成書早500余年,花果山地域內(nèi)的農(nóng)家普敬孫悟空,村(地)名大多與《西游記》書中的村(地)名相重。唐伯虎、李賀、白居易等歷代名人都曾留詩花果山,唐明皇李隆基當年出巡宜陽,在李賀故里隔河遙望花果山,于夢中神游仙山而留下千古名曲《霓裳羽衣曲》。
1991年花果山被國家林業(yè)部批準為國家級森林公園。20_年來的開發(fā)建設,使景區(qū)具備了吃、住、行、游、購、娛的全方位服務條件。
大家可能看過《西游記》中的花果山,它便是吳承恩創(chuàng)作的原型,許多名勝都和《西游記》中的故事緊密連接,如孫悟空降生的女媧造石,棲息之地水簾洞,天工巧成的八戒石,勾倚參差的七十二洞以及照海亭,一線天,小蟠龍,九龍橋,南天門,各有特色,神奇迷人,當年吳承恩游云臺山時,正是因為看到了這座海上仙山的奇觀異石,靈泉湖天所啟發(fā),才有了靈感,才創(chuàng)造出一 系列故事。
20_年,《西游記》著名演員六小齡童和馬德花先生回“鄉(xiāng)”探親,并分別被授予花果山村和高老莊村榮譽村民。如今,花果山正以她靚麗的風姿鑲嵌在黃河中原旅游線上。
江蘇省景點導游詞篇十二
南京莫愁湖公園是一座有著1520_年悠久歷史和豐富人文資源的江南古典名園,為六朝勝跡。公園現(xiàn)有面積為58.36公頃,其中水面為32.36公頃。園內(nèi)樓、軒、亭、榭錯列有致,堤岸垂柳,海棠相間,湖水蕩漾,碧波照人。勝棋樓、郁金堂、水榭、抱月樓、曲徑回廊等掩映在山石松竹、花木綠蔭之中,一派“欲將西子莫愁比,難向煙波判是非。但覺西湖輸一著,江帆云外拍云飛”的宜人景色。自古有“江南第一名湖”、“金陵第一名勝”、“金陵四十八景之首”等美譽。湖內(nèi)有勝棋樓、郁金堂、賞河廳、光華亭等建筑。郁金堂院外水池中有一尊莫愁女石雕像。被譽為“金陵第一名湖”。
莫愁湖古稱橫塘,因其依石頭城,故又稱石城湖。相傳南齊時,有洛陽少女莫愁,勤勞,善良,美麗,聰明。15歲那年,父親病死,為葬父只好賣身。正巧,家住建康石城湖邊的盧員外在洛陽,見莫愁美麗聰明,就買為兒媳。莫愁葬父后,揮淚辭母南下,不久,北方邊塞受到敵軍侵犯,丈夫應征戍邊,誰料一別十載杳無音訊。純樸的莫愁把心思寄托在幫助鄰里扶危濟難的善行之中,深受鄰里稱頌。但遭公公反對,莫愁不堪誣陷凌辱,投石城湖而死,以示反抗。后人懷念莫愁,便把他住過的地方和石城湖改稱莫愁湖。1979年,在她的故居郁金堂側(cè)賞荷廳的蓮花池內(nèi),塑起了一尊二米高的漢白玉塑像,又為莫愁湖增色不少,現(xiàn)已成為南京標志性景點之一。近年來,莫愁湖公園從日本引進的大批鳶尾花卉,鳶尾專類園坐落在院內(nèi)北圩水榭周邊,是國內(nèi)首家品種最多、栽植規(guī)模最大的菖蒲專類園。
莫愁湖位于南京水西門外,相傳南齊時洛陽少女莫愁曾居湖濱,因而得名。公園面積47公頃,其中湖面33公頃,周長5公里,清代被稱為“金陵第一名勝”。湖畔勝棋樓,傳為朱元璋和徐達下棋的地方。郁金堂為莫愁故居。堂西荷花池中有漢白玉石雕莫愁女采桑立像。
莫愁湖在江蘇南京市水西門外,水陸面積700余畝。得名于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南齊時,1有洛陽少女莫愁莫愁是一位勤勞,善良,美麗,聰明的河南洛陽貧家女子。15歲那年,父親病死,為葬父只好賣身。正巧,家住建康石城湖邊的盧員外在洛陽,見莫愁美麗聰明,就買為兒媳。
莫愁葬父后,揮淚辭母南下,不久,北方邊塞受到敵軍侵犯,丈夫應征戌邊,誰料一別十載杳無音訊。純樸的莫愁把心思寄托在幫助鄰里扶危濟難的善行之中,深受鄰里稱頌。但遭公公反對,莫愁不堪誣陷凌辱,投石城湖而死,以示反抗。后人懷念莫愁,便把他住過的地方和石城湖改稱莫愁湖。
莫愁湖,六朝時稱橫塘。全園面積54公頃,湖面約33。3公頃。在宋、元時即有盛名,明朝定都南京后更盛極一時。清乾隆年間,在園內(nèi)建郁金堂,筑湖心亭,遂成“金陵第一名湖。解放后,莫愁湖畔原有建筑整修一新,并擴大了游覽園地,增建了長廊、水榭、湖心亭、露天舞臺等設施,遍植花木。今日莫愁湖,松林掩映,繁華似錦,成為南京的一座大型古典花園。現(xiàn)園內(nèi)有勝棋樓、郁金堂、粵軍陣亡將士墓等。公園兩端為花卉盆景區(qū),每年4月舉行海棠花會,游人如織,熱鬧非凡。
莫愁湖內(nèi)湖面寬闊,盛產(chǎn)蓮藕,蓮花十頃更是六代名湖引人入勝之處。遠在明清,莫愁湖就栽植了大量蓮花,每逢炎夏,蓮花盛開,翠蓋紅花,香風陣陣,恍若絕代的凌波仙子,出淤泥而不染。明初筑樓湖上,清乾隆年間建亭、長廊、曲榭。1920_年辟為公園,1979年在西岸重建“粵軍殉難烈士墓”和孫中山手書“建國成仁”碑。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句眾所周知的話中提到的蘇州,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古都”。走進蘇州,無論是大街還是小巷都彌漫著一股濃濃的古代韻味。你瞧!馬路邊的電話亭、車站都是仿古建筑,一盞盞路燈更是千姿百態(tài)。而我們今天要游覽的西山,卻是一個空氣新鮮、風景秀麗、物產(chǎn)豐富的地方。
西山座落在碧波蕩漾的太湖中,周圍圍繞著車水馬龍的西山鎮(zhèn)。別有一番風趣。當我們的汽車駛進風景區(qū)的時候,出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座長得看不到邊的大橋,聽爸爸說,這是太湖大橋。真是名不虛傳哪!太湖大橋下面是風景秀麗宜人的太湖,太湖真大呀,一直從無錫到蘇州!太陽光灑在湖面上,太湖就變得波光粼粼的,好像仙女在太湖里撒下了幾千朵金色、銀色的花朵,真美啊!太湖不僅風景秀麗,而且還物產(chǎn)豐富。太湖里最有名的就數(shù)“太湖三白”了:銀魚、白魚、白蝦。如果有機會去品嘗一下,那鮮味一定讓你百吃不厭!走過太湖大橋,我們就到了西山。今天的天氣格外晴朗,西山上的樹木郁郁蔥蔥的,多么生機勃勃!爸爸開著車帶我們繞著西山走一圈。
“你們快看!路邊有石榴!”媽媽的叫聲立刻把我的目光吸引了過去,呵呵!原來路邊種著十幾棵石榴樹,小石榴們一個個紅光滿面。你看那個又大又紅的,多么像一個大燈籠呀!再看那個小巧玲瓏的小石榴,好像一個小繡球。有的石榴張開了笑臉,瑪瑙般晶瑩剔透的籽立刻露了出來。一位老奶奶把石榴采下來讓我們品嘗,我小心地掰了一顆。呵!真甜!剛放到嘴里,就有一股酸溜溜、甜津津的味道,酸酸甜甜,好吃極了!媽媽和外婆也贊不絕口。離開了石榴樹,我們看到了車水馬龍的西山鎮(zhèn)。呵!這鎮(zhèn)上的人民真幸福,又有美麗的太湖圍繞,還有巍巍西山做伴,真有趣!西山鎮(zhèn)雖然不大,但是人來人往。賣橘子和石榴的攤位成群地擺在街上,路邊,各種各樣的農(nóng)家飯店別有一番情趣!
再往前走,就到了西山著名的景點—飄渺峰了!為什么叫它“飄渺峰”呢?呵呵,看了就知道了!飄渺峰在西山的最高峰上,從近處看,飄渺峰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在遠處看,這位少女好像用薄薄的面紗把自己蒙了起來,所以有些若隱若現(xiàn)。真是名副其實啊!
路過了飄渺峰,我們就要去下一站—石公山。相信有了對飄渺峰的經(jīng)驗,石公山上一定有許多石頭吧。你猜得沒錯!石公山上的確是因為有許多石頭而出名。聽爸爸說,石公山的風景必須從遠處看。所以,我們在遠處眺望石公山,如果把飄渺峰說成亭亭玉立的少女,那么石公山就是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爺爺了。石公山上大部分都由石頭組成,偶爾也有幾片樹陰,看上去凹凸不平。不過,石公山上的石頭很有特色,有點兒酷似有名的云南石林。這些石頭千奇百怪,有的像兩只獅子在爭奪食物;有的像一只憨厚可愛的綿羊;還有的像一位背著竹筐的小女孩。真有趣啊!
如果能在這碧波蕩漾的太湖上乘坐一次刺激的快艇,那該是多么有趣的事啊!爸爸滿足了我的這個愿望。剛乘上快艇,駕駛員就飛似的把快艇開動了起來,快艇就像一只離弦的箭一樣射了出去。一會兒往左邊傾斜,一會兒往右邊傾斜,真刺激!我望著清澈見底的太湖水,快艇行駛過的地方,就漾起了碧波。有的地方還濺起了浪花,真是太好玩了!
對于我來說,今天的旅行最有意義的地方就是游林屋洞。為什么叫它“林屋洞”呢?那是因為林屋洞的頂非常的平,就好似屋子一樣。這也是林屋洞最出名的地方。走進林屋洞,映入我眼簾的是一個大水池,水池里養(yǎng)著一只巨型的大烏龜,還有許多五彩繽紛的小金魚。水池邊有許多奇形怪狀的石頭,和石公山的石頭可以相互媲美了。這兒的石頭同樣也是非常有趣,有的往旁邊倒,有的站得筆直筆直,還有的在地上躺的舒服極了!林屋洞的頂就像介紹說的一樣,十分平坦,偶爾有幾塊石頭凸了出來。再往前走,就是成群的石頭了,有點像一座石頭山,中間開辟出一條道路,這些石頭都十分濕潤,有的還在滴水。奇怪的是,林屋洞里的水十分的清澈,我猜,可能和太湖是相通的吧!林屋洞里還有許多石橋,幫助人們度過潮濕地段。最有趣的是林屋洞里的一處“未開發(fā)處”,這里保持著原來的樣子,天然形成的石頭也是各有各的姿態(tài),我和爸爸媽媽無不贊嘆這兒的奇妙之處!
旅行是快樂而短暫的,我們即將踏上返程。但是,我永遠忘不了西山的美麗和神秘!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92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