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六年級語文拓展課教案(模板五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3-29 06:00:35
2023年六年級語文拓展課教案(模板五篇)
時間:2023-03-29 06:00:35     小編:zdfb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yōu)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六年級語文拓展課教案篇一

一、揭示課題,質(zhì)疑激趣

讀課題,看到“中華星”三個字,你想到了些什么?請帶著你們的思考一起學習這篇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自由讀課文,勾畫出文中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

2.

指名逐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正音。

3.

小組內(nèi)合作學習,掃除生字、詞障礙,不能解決的,師生共同解決。

4.

教師范讀課文,學生思考:課文講了哪幾件事?你從中感受到了些什么?

5.

組織學生交流、討論。

三、細讀課文,感悟體會

1.

分組提出讀不懂的問題,簡單的問題由學生相互解決,教師梳理緊扣課文重點的問題,全班討論解決。

2.

張鈺哲發(fā)現(xiàn)新小行星后做了些什么?想到了些什么?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指導學生在有感情朗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抓重點詞、句,如:“驚喜萬分”“令人興奮”“極不尋?!薄熬镁貌荒芷届o”等,通過討論、交流,細細體會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及表現(xiàn)出來的崇高品質(zhì)。

3.

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討論:假如我也發(fā)現(xiàn)了一顆新行星,將會為他命什么名?引導學生大膽發(fā)表意見。

4.

《國際小行星通報》為什么要把新發(fā)現(xiàn)的小行星命名為“張星”?

指導學生讀重點段落的內(nèi)容,從中去總結(jié)、歸納,能說多少算多少,不求全求準,只要說得有理,都給予鼓勵。

5.

拓展。

從1925年張鈺哲發(fā)現(xiàn)第一顆小行星到現(xiàn)在“神舟六號”飛船順利發(fā)射并安全返回,你想說些什么?你打算將來為祖國建設(shè)做點什么呢?

四、分析字形,指導寫、記生字

五、完成課后練習

六年級語文拓展課教案篇二

《少年旅行隊》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并會寫本課5個生字,注意“簿”、“茂”的寫法。

2、知道本組詩歌從哪幾方面學了少年旅行隊在旅途中的所見、所聞、所做、所感。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初步感受散文詩的節(jié)奏美、韻律美以及濃郁的抒情色彩。

4、背誦課文最后一部分。

過程與方法:

1、積累本課生詞,并學會運用。

2、通過充分的讀,不同形式的讀,體會詩中所表達的情感,及蘊含的節(jié)奏美、韻律美、意境美。

3、畫出重點詞語,理解課文,體會詩人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能夠通過理解課文、朗讀課文體會出旅行隊隊員們在旅途中的愉快、興奮而又滿懷向往的心情,以及熱愛自然,熱愛生活,渴望到生活的海洋里探索求知,鍛煉成長的美好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能結(jié)合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出旅行隊隊員們在旅途中的愉快、興奮而又滿懷向往的心情,以及熱愛自然,熱愛生活,渴望到生活的海洋里探索求知,鍛煉成長的美好感情。

教學準備

1、課前指導布置學生預習課文,查閱作者柯藍的資料。

2、制作課件,創(chuàng)設(shè)情景,提示重點語句。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調(diào)動學習熱情

1、同學們,你外出旅行過嗎?你覺得旅行的過程中的收獲是什么?

2、有一支和你們一樣喜歡旅行的少年旅行隊,感受到了旅行的快樂,讓我們與他們一起分享。[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點評: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談話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自讀----發(fā)現(xiàn)與探究

1、自讀課文,注意將字音讀準。

2、檢查生字的掌握情況。

3、[出示課件:“……少年旅行隊在生活的海洋探索,在知識的海洋探索?!盷教師激情引讀。詩人從哪幾方面寫了旅行隊在旅途中的所聞、所做?指名讀課文。

(點評:教師的激情引讀,能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4、朗讀這組散文詩。你喜歡它們嗎?為什么?

(三)品讀----理解與感悟

1、指導學習方法,學習《出發(fā)》

(1)少年旅行隊出發(fā)了!我們趕快跟上他們的步伐!請同學們自己有感情地讀《出發(fā)》這一部分,看看你能讀懂什么?從中體會到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來。

(2)全班交流。重點理解“我們這是到生活里去,到一個知識的世界里去?!钡健吧罾锶ァ?,到“知識的世界里去”代表什么? “永遠”、 “長久”有說明什么?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3)誰能美美地讀,讀出旅行隊員們出發(fā)前的期待與渴望?

(4)[出示課件“我們不停的探尋,要走遍生活,走遍這個無邊的知識世界……”]這里“……”表示什么?試著補充一下。

在這之前還有哪里有省略號?試著說一說。

[出示課件:“……少年旅行隊在生活的海洋探索,在知識的海洋探索。”]這個省略號在句首,它省略的什么?

(5)總結(jié)學習方法。①細讀文章,了解大體內(nèi)容,標出不懂的問題。②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③由課文留白處展開合理的想象。④有感情朗讀。

(點評:“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對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尤為重要。)

2、請同學們用這種學習方法,從《老師》、《小紙船》、《聽廣播》、《標本》中選擇你最喜歡的,細細品味。

(點評:根據(jù)學生的閱讀興趣,運用學法遷移,引導學生自讀自悟。)

3、小組交流自學成果。

4、全班交流。有感情的朗讀自己喜歡的部分,體會少年旅行隊隊員在旅途中的心情。

理解重點:《老師》:“親愛的老師,生活的老師,你快把我們養(yǎng)大吧!……最重要的實現(xiàn)讓我們看到許多困難,然后才看到成功?!蹦泱w會到什么?

《小紙船》:“看!連一只小紙船都漂得這么久,這么遠!”更何況怎樣?

《聽廣播》:“這種聯(lián)系在我們的心里,在我們的血液里……”這種“聯(lián)系”指的是什么?

《標本》:“不要讓一些無用的東西占去了地方……”什么是“無用的東西”?應該記住哪些?

(點評:設(shè)計全班交流的目的是相同詩段的交流為深化認識,不同詩段的交流為交互學習。)

5、少年旅行隊隊員們一路唱著歡樂的歌走來——齊讀《旅行者之歌》。結(jié)合課文說一說你對“長久的忠實于生活的旅行者” 的理解。

6、背誦《旅行者之歌》。

(四、總結(jié)----拓展與延伸)

詩中說:“大山它使我堅強、鎮(zhèn)靜,讓我長得像一片茂盛的樹林。大海它使我心胸開闊,熱情洶涌。所有的河流,使我靈巧活潑,永遠前進……”

“大山”“大海”和“所有河流”真有這么大的神力嗎?你有沒有這一類體驗?不妨與同學們交流一下。

(點評:再次與學生的生活體驗聯(lián)系起來,激發(fā)學生對自然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

第二課時

(一)回顧原文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背誦《旅行者之歌》。

3、將文中的好詞佳句積累下來。

(二)鞏固生字

1、區(qū)分形近字。

簿——薄 幢——撞

2、區(qū)分字形。

“溪”右半部分的寫法;“茂”下半部分的寫法。

2、聽寫生字。

(點評:及時復習,可以鞏固學生的知識積累。)

六年級語文拓展課教案篇三

《跟祖父學詩》

教學目標:

1.學習課后生字,理解課文內(nèi)容,理清文章條理,回答課后問題。體會文中流露出的童真和學詩的樂趣。體會作者與祖父之間的親情。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激發(fā)對詩歌的學習和研究興趣。

3.學習作者直白而富有童趣的表達,體會作者圍繞中心選取典型材料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梳理文章條理,回答課后思考題,體會文中流露的童真和學詩的樂趣。激發(fā)對古詩的學習興趣。體會作者選取典型材料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初讀全文,讀準生字。理解文章大意,理清文章條理,體會小作者的童真與可愛,體會作者在學詩過程中的感受。有感情的朗誦文章一至十段。

一.導入新課:

不管學習什么東西,都要經(jīng)歷一個過程。有時這個過程是非常有趣的。我們的作家蕭紅把自己小時候?qū)W古詩的故事寫了出來。很有趣??纯赐瑢W們你們有什么感覺呢?

二.指名讀全文:

1.聽聽生字的音發(fā)準了沒有。

2.把你覺得有趣的地方找出來。

3.有沒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來。

三.全班交流:

1、交流有趣的句子。讀一讀。

2、提出問題。

3.讀了這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四.再讀課文,理清文章條理:

思考:我是怎樣和祖父學詩的?你覺得作者經(jīng)歷了哪些過程?

(跟著祖父念,基本上就是亂叫。然后讀的好聽的詩就喜歡讀,舉了兩個例子來說明。最后學詩意也是胡猜亂想,流露出童真非??蓯?

五. 細讀文章1----10段:

1.最初作者是怎樣和祖父學詩的?誰能描繪一下作者學詩的情形呢?

2.體會一下“房蓋被你抬走了”是什么意思?

3.請同學分角色有感情的將這部分讀一讀。也可以講講你的體會。

六,課時小結(jié)。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學習文章后半部分,體會作者在學習自己喜歡的詩和學習詩意時的有趣與天真,感受作者的童真與可愛。學習作者選取典型材料寫作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回顧上節(jié)課內(nèi)容:

作者開始學習是出于好奇和好玩,我們看看她是怎樣學的呢?哦,原來是在祖父口口相傳中學習的,她的學習方法就是亂喊亂叫,也不知道其中的意思。

二,那么作者學習也很挑剔,有喜歡念的也有不喜歡念的,看看她喜歡念什么詩?為什么喜歡呢?

1.指名讀11—17段。

2.作者喜歡什么詩?我們也來念念。(指名讀)你們喜歡嗎?

3.下面我們體會一下作者為什么喜歡呢?

(原來是字音好聽,還有發(fā)音很好玩)你們讀到這里有什么感受?

(作者通過這個事例寫出了孩童的天真可愛,非常有趣)

4.誰有感情的把這部分讀一讀?(教師指導朗誦)

三.讀到一定的時候,就有新的要求了。祖父開始講意思。那么小作者明白了詩歌的意思嗎?

指名讀最后一部分。你有什么感受?

(小作者完全沒有理解意思。只是想著吃的,和憑感覺判斷)這一部分更深入的表現(xiàn)出作者的天真可愛。特別是與爺爺?shù)膶υ掞@得非常真實,非常有趣。誰能讀出這種感情呢?

指名分角色朗誦。教師指導,反復朗誦。

四.學完了作者學詩的經(jīng)歷,你覺得真實嗎,有趣嗎?談談你學詩的體會吧?

(全班交流)

五.作者圍繞學古詩選取哪些典型事例呢?總結(jié)一下。

小結(jié):文章選取的材料都是為中心服務的,選擇的材料要生動,要準確的表達中心,這樣才能使文章內(nèi)容集中,表達意思明確。

六年級語文拓展課教案篇四

《祖父和我》

教學目標:

了解朗讀中的幾種基本語調(diào),能準確、清楚、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通過朗讀引導學生感受濃濃的祖孫情和作者向往自由的情感。

[設(shè)計說明]:朗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方法,要善于運用朗讀促說話、朗讀促寫作、朗讀促理解及朗讀促感悟。

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在反復朗讀的過程中體會作者的情感是本課重點。

2.作者把“我”對祖父的深情與祖父對“我”的愛融入大花園的生活再現(xiàn)中,“我”對事物的熱愛、自由自在的成長與祖父的愛密不可分,這是學生學習的難點。

[設(shè)計說明]:學生在讀到大花園的美景時,往往把那里的美麗、生機勃勃和祖父隔離開來。因此在學生了解“我”對大花園喜愛的基礎(chǔ)上,能進一步感受這樣美好的環(huán)境是疼愛“我”的祖父為“我”營造的,是因為祖父的愛才有了這片自由的天地,是本課的難點。

課時設(shè)計: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家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個凝聚著溫情的字眼,有家真好。在人生的旅途中,或許我們會偶爾彷徨、偶爾感傷,但家人永遠是我們溫暖的源泉。特別是兒時的我們,那個陪我嬉戲玩樂,為我們遮風防雨的至親是誰呢?可能同學們想到了自己的爸爸、媽媽,也或者是祖母、祖父?!蹲娓负臀摇穼懥艘桓痹鯓拥耐晟町嬀砟?讓我們一起來探索。

[設(shè)計說明]:直接導入,通過質(zhì)疑增加學生對這篇課文的興趣。

二、整體感知

1.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散讀課文,要求:標上小節(jié)號.圈出讀不出或讀不準的生詞,讓學生合作探究解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落實知識卡片關(guān)于語調(diào)的知識,讀音上的共性問題板書重點落實,加強印象。

3.預設(shè)問題通讀全完:你在讀的時候有什么樣的感受?(生:快樂、自由等)。

4. 有感情地自由朗讀你覺得能夠體現(xiàn)“我”快樂、自由情感的句子或段落。

5.全班交流:請學生個體朗讀,教師要追問“為什么選擇這一句(段)?”或“這一句中什么詞語最讓你感受到她的快樂自由?”等問題,引導學生關(guān)注作者的語言表述。

[設(shè)計說明]:這篇文章不僅寫出了童年的歡樂和情趣,寫出了濃濃的親情,更寫出了我作為一個真正的人的自由和天性。而這些作者想表達的情感,都隱喻在美景和鮮活的童年趣事背后,需要反復朗讀、細細品讀感知。小組交流讀后感,在體現(xiàn)合作學習的同時,也擴大了學生的認知。

四、布置作業(yè)

1.繼續(x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圈畫出文中的比喻句,找出本體、喻體。

第二課時

一、回顧及解答作業(yè)

1.小結(jié)上一節(jié)課的內(nèi)容:主要為學生對課文的整體感知。

2.以第3-7段為例,讓學生了解多角度描寫的方法;并以第7段中“太陽一出來,大榆樹的葉子就發(fā)光了,它們閃爍得和沙灘上的蚌殼一樣了?!币痪錇槔阏J為這樣比喻恰當嗎?作者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大榆樹的葉子就發(fā)光時美麗的樣子(進一步明確比喻這一修辭手法的特點)。

[設(shè)計說明]:讓學生體會文章的“景美”及修辭手法的作用。

二、選點讀析

1.作者筆下如此美麗的大花園,無疑是“我”的樂土,小結(jié)上一節(jié)課學生對大花園的理解,我們可以用“生機勃勃、自由自在、美麗……”等詞來概括。這樣美好的環(huán)境從何而來?請大家再讀課文,從中尋找答案。

2.學生朗讀課文,教師引導他們把美好的大花園和慈愛的祖父聯(lián)系起來,讓他們領(lǐng)悟到:這樣美好的環(huán)境都是祖父營造的啊(“祖父一天都在后園里邊”是祖父日復一日地維系著這個園子;我調(diào)皮、胡鬧,祖父都不責備我;祖父對我并非放任自流,他也會適時教我知識等等)。

3.重點欣賞感悟:

先引入作者及文章的背景的介紹,讓學生感知到“我”的童年樂趣的來之不易,更加凸顯祖父對我的愛和我對祖父的依戀。然后請學生有感情的朗讀29、30段,找出大花園里花草蟲碟等的共同特點。

學生找出:“是凡在太陽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要怎樣,就怎樣,都是自由的”,將感知升華到作者對自由的向往。

4.拓展延伸:品讀文章第1、2段,引導學生質(zhì)疑(為什么不說“我的祖父住在呼蘭河”?為什么重復介紹祖父的年齡?),通過全班討論學生舉手發(fā)言合作探究,老師總結(jié)釋疑。(偌大的呼蘭河,祖父是我的親人、的依戀、的溫暖;童年里,祖父和我在一起的每一天,我都記得清清楚楚。原來作者在文章一開頭,就道出了濃濃的祖孫情。)

[設(shè)計說明]:大花園里的美景時祖父創(chuàng)造的,大花園里所有食物的隨意自由是“我”賦予的,而“我”的快樂從何而來?通過質(zhì)疑讓學生思考。原來祖父給我的不止是愛,更給了我一顆享受快樂、向往自由的心。

四、作業(yè)

1.寫一篇寄情于景的小文章,例如:通過對校園多角度的描寫,表現(xiàn)你對學校生活和學習的熱愛(300字左右)。

2、現(xiàn)在的孩子童年生活也可謂豐富,學彈琴、學畫畫……與課文中的小女孩相比,你更愿意選擇擁有怎樣的童年生活?為什么?

(以上兩題選做一題。)

3.自查資料了解本文作者及文章背景,寫一篇關(guān)于蕭紅的人物介紹(200字左右)。

4、閱讀蕭紅的其他作品。

[設(shè)計說明]:這樣設(shè)計作業(yè)的目的:1、鞏固學生對文章中寫景手法的掌握;2、提升學生對生活的思考和感知;3、拓展學生的課外知識。

六年級語文拓展課教案篇五

《離別的禮物》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的線索和四個人物的性格特點;

2.學習本文人物描寫的方法;

3.學習彼得從小就具有尊敬老人的美德;

課前準備:

借助“自讀引導”,要求學生自主學習本文。

教學步驟:

一、導語:

同學們,當別人贈送你有意義的禮物時,你會作永恒的紀念;當友人作別時,贈送的禮物常常是由物想起人。但也有一種特殊的禮物,往往會引起人的傷心。今天我們來學習弗·達爾寫的一篇小說,題目是《離別的禮物》,看看這其中的禮物屬于哪一種。

二、檢查學生預習的情況:

(一)生字詞:(展示投影片,要求學生注音、釋義)

1、慳吝()

2、喋喋不休()

3、尷尬()()

4、戛然而止()

(二)根據(jù)小說的三要素,要求學生回答下列問題(展示投影片中的思考題)

1、小說中寫了幾個人?(彼得、爺爺、爸爸、那個女人)

2、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課文應分為幾個部分?

(1)1-8節(jié):寫離別的前夜,彼得和爺爺在一起;

(2)9-21節(jié):寫彼得的爸爸和那個女人回來,彼得巧妙地教訓了那個女人。

3、構(gòu)成全文故事情節(jié)的線索是什么?(一條毛毯)

三、新授:

1、分析人物的形象(要求學生指出課文的具體內(nèi)容)

彼得:敬老、懂事、聰明(5、15、16、18節(jié))

人物爺爺:寬厚、慈愛(2、4、8、17節(jié))

爸爸:孝順、軟弱(12、21節(jié))

那個女人:慳吝、刻薄(12、21節(jié))

2、描寫人物的方法:(要求舉例、說明)

語言、心理、神態(tài)、肖像、動作

3、歸納全文的主題:

本文圍繞彼得的為什么要送走爺爺?shù)膯栴},通過不同人物對一條毛毯的態(tài)度,展開了善良與邪惡的沖突,提出了一個敬老的社會問題,對不敬老人的行為作了無情的譴責。

四、質(zhì)疑:

若學生在質(zhì)疑中沒有涉及下列問題,則老師補充提出:

1.第1節(jié)中寫月色很好,為什么彼得和爺爺無心欣賞月色?

2.彼得的第二次心理活動交待了什么信息?

3.作者寫這篇小說的用意是什么?從中可以看出作者持怎樣的態(tài)度?

五、積累感悟:

重點突出要孝敬老人,并要求學生聯(lián)系自己平時對長輩的態(tài)度,談談如何尊敬長輩?

六、課堂訓練(附課堂練習)

七、總結(jié)(檢查教學目標的達成)

八、布置作業(yè):完成書后的作業(yè)題。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906733.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