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形的周長教學設計(優(yōu)質1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12 16:37:02
圖形的周長教學設計(優(yōu)質18篇)
時間:2023-12-12 16:37:02     小編:筆硯

日常生活中總是充滿了各種瑣事,我們需要通過總結來梳理并提升生活效率??偨Y時要注意結構完整,邏輯清晰,避免重復和冗長。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日記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

圖形的周長教學設計篇一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摸一摸、畫一畫)感知圖形的周長,理解周長的含義,建立周長的觀念。

2、通過實踐操作,探究周長的測量策略,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以及觀察比較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過學習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感受數(shù)學知識的內在美,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理解周長的意義,學會探索圖形周長的測量方法。

教學難點:周長意義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準備:

教具:

多媒體課件、圓形、長方形、扇形、正方形,兩根同樣長的繩子等。

學具:

若干平面圖形、棉線、直尺、軟尺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1、師: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生:秋季。

師:那么,一提到秋季你會想到什么?生:落葉。

生1:螞蟻沿著樹葉的邊線爬了一圈。

生2:螞蟻沿著樹葉的邊線爬了一周。

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螞蟻繞著樹葉的邊線爬一周,這一周的長度就是樹葉的周長。(繼續(xù)播放螞蟻繞樹葉的長度,及螞蟻的話)。

2、揭題并板書:今天,咱們就一起來認識圖形的周長”。

二、感知周長。

1、理解一周的意義。

(教師舉著圖形讓學生指一指圖形的一周:操場、游泳池)。

生1:一周就是從起點又回到起點。

生2:一周就是圖形所有邊的長度。

師:同學們的發(fā)言非常精彩!這是你們對周長的理解,我們總結一下:從起點繞邊線畫一圈又回到起點,就是一周。

課件出示:操場、游泳池。

師:誰上來給大家指一指從哪兒到哪兒就是游泳池的周長?

指名學生上臺指。(黑色的一圈)。

2、指一指生活中物體表面的周長。

師:剛才認識了周長,其實,我們生活中到處都有周長。

(1)指一指:黑板面的周長。

師:黑板面是什么形狀?生:長方形的。師:誰能指一指它的的周長?指名學生指。

師:誰能說說指周長時應注意什么?生1:從哪兒開始還是回到哪兒。

生2:首尾相接。

師:對!指周長時一定要注意從哪兒開始還是回到哪兒,也就是首尾相接。

(2)集體指數(shù)學書封面的周長。

師:離我們最近的數(shù)學書,它的封面是什么形狀?生:長方形。

師:你來指一指數(shù)學書封面的周長。學生舉起書,師生一起指。

3、理解周長的意義。

播放課件,找一找圖形的周長??偨Y能找到周長的圖形的特點。

課件出示:兩組圖形(區(qū)分:封閉圖形與不封閉圖形))。

師:這兩組圖形有什么不同?

生1:第一組圖形有缺口,而第二組圖形沒缺口,是完整的。

生2:第一組圖形有開口,第二組圖形是封閉的。

師:對!像第二組這樣首尾相接的圖形就是封閉圖形。(畫三角形解釋首尾相接)。

請學生能用手勢比劃比劃。

那么總結一下周長的意義: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是它的周長。

三、探究測量方法。

1、設疑。

師:大家想不想親自動手量一量圖形的周長?生:(異口同聲)想。

2、四人小組合作,探究測量方法。

要求:拿到物品后,先想一想用什么工具測量最好?然后再動手測量。

工具:軟尺、直尺和棉線。

學生小組合作(打開信封里面的兩種物品,有長方形、正方形、扇形、圓形)。

3、匯報:你測量的是哪個物品的周長?你是怎樣測量的?

4、比較歸納。

生:像五角星、長方形都有直直的邊就可直接用直尺量,像一元硬幣是彎的就得先拿繩子繞一圈。

5、小結一個圖形的邊比較平直就可以直接用尺子來量它的周長,沒有直直的邊就得先用繩子繞一周,再用尺子量它的長度。其實一元硬幣是硬的假設只有直尺也可以量------滾一圈。

圖形選擇方法。

舉起:三角形用直尺量一量。

正方形用直尺量一量。

圓線圍一圍再直尺量。

扇形線圍一圍再直尺量。

四、拓展練習。

1、板報加花邊,計算周長。

2、兩個圖形誰的周長長?

3、青蛙和小豬賽跑。

五、歸納總結。

回顧這節(jié)課,評價一下自己,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邊線。

一周:從起點繞邊線畫一圈又回到起點。

周長: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是它的周長。

圖形的周長教學設計篇二

1、借助折一折,看一看等操作活動,體會軸對稱圖形的特征;認識軸對稱圖形,能用折紙的方法找出對稱軸;能直觀判斷出軸對稱圖形。

2、通過觀察升國旗、轉風車等現(xiàn)象,感知平移、旋轉運動;能直觀判斷出平移和旋轉運動,能辨認簡單圖形平移后的圖形。

3、經歷分析軸對稱圖形特征和觀察物體平移、旋轉運動的過程,發(fā)展空間想象能力;在剪紙等實際操作中激發(fā)數(shù)學的興趣和好奇心。

認識軸對稱圖形,能用折紙的方法找出對稱軸;能直觀判斷出軸對稱圖形。

能直觀判斷出平移和旋轉運動,能辨認簡單圖形平移后的圖形。

課件。

課時:共5課時。

第1課時。

教學內容:軸對稱(一)(教材第23、24頁內容)。

1、通過觀察和操作活動,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

2、能用折紙的方法找出對稱軸;能直觀判斷出軸對稱圖形。

教學重點:能用折紙的方法找出對稱軸;能直觀判斷出軸對稱圖形。

教學難點:能用折紙的方法找出對稱軸;能直觀判斷出軸對稱圖形。

教具準備:課件。

生:天安門。

左右應該是一樣的,只不過方向相反的。

1.觀察下面的圖片。

這些圖形是什么?

生:心形,小魚,雙喜字,房子,字母。

看一看,這些圖形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獨立思考,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同同伴進行討論。

集體交流,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生:第1,3,4,5個圖形的左右兩邊是一樣的,第2個圖形的上下兩邊是一樣的。

即:從中間分開,左右或上下兩邊是一樣的。

2、利用附頁中的圖1折一折,看一看。

(1):先對折,看兩邊是否完全重合;再打開,看折痕的位置。

(2):中間的折痕把圖形分成一樣的兩部分。

3、認一認,說一說。

觀察圖中的虛線部分,第1,3,4,5個圖形被虛線左右兩邊是一樣的,第2個圖形被虛線上下兩邊是一樣的。

你能給它取一個名字嗎?

這條虛線就是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想一想:怎樣才能找到一個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呢?

生:可以用折一折的方法找對稱軸。

4、小結。

上面?zhèn)€圖形沿虛線對折后,虛線兩側的圖形都能夠完全重合,這樣的圖形叫軸對稱圖形。這條虛線就是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1、完成課本練一練第1題,折一折。

2、完成課本練一練第2題。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1、課堂作業(yè):教材“練一練”的5題。

2、課后作業(yè):練習冊。

軸對稱(一)。

第1,3,4,5個圖形被虛線左右兩邊是一樣的,

第2個圖形被虛線上下兩邊是一樣的。

教學反思:這是一節(jié)集欣賞美與動手操作為一體的綜合實踐課,為了更有效的突出重點,突出難點,按照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遵循教師為指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指導思想。

圖形的周長教學設計篇三

教學目標設計1、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周長的意義,指出并能測量具體圖形的周長,會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2、在對長方形、正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探索中,發(fā)展空間觀念。在應用周長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行初步有條理的思考。

3、提出并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驗同一問題可能有不同的解答方法,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教學方法設計1、將數(shù)學內容活動化,讓學生在做中學。

2、創(chuàng)設有趣的數(shù)學情境,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

3、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在交往中互動學。

4、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達到學習新知的目的。

教學程序設計教材處理設計師生活動設計。

活動一。

(一)談話導入新課。

(二)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驗幫助“花仙子”小組想出保護花壇的好方法。

活動二。

在有趣的數(shù)學情境中,探究新知。

(一)課件展示教材中“花壇”情境圖,請學生想辦法算出花壇一周的長,引入周長的學習活動中去。

(二)小組合作,用不同的方法計算出花壇的周長。

(三)各小組交流,師引導學生總結出計算周長的方法?;顒右弧?/p>

(一)以幫助“花仙子”小組想辦法保護花壇來導入新課,學生的積極性高,

在積極思維的過程中,學生懷著強烈的好奇心不知不覺地進入了有關周長的學習中去。

(二)學生想出了方法很多,最終得出了“給花壇加柵欄”的好方法,在引出周長的同時,也滲透了愛護花草樹木,愛護環(huán)境的思想教育,體現(xiàn)了新課標的新理念。

活動二新課標第一網。

(一)在展示教材中的情境圖時,我將花壇的周長設計成動態(tài)的彩色閃動的。

線條,幫助學生理解周長的意義。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解決了本課的學習難點。(二)讓學生小組合作探究怎樣能夠求出花壇的周長時,我給每個小組準備了一張圖片,把縮小的花壇圖案展現(xiàn)出來,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充分動手動腦自己找出求周長的最佳方法。老師在巡視過程中,不斷參與進去,鼓勵學生想出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究興趣和探究能力,也提高了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同時,當他們獨立算出花壇的周長時,也體驗到了成功的愉悅,更激發(fā)了他們學數(shù)學的興趣。

(一)師:“花仙子”小組負責管理學校的花壇,可是怎樣能保護好花壇不被行人破壞呢?學生開動腦筋,積極發(fā)言,說出自己的見解。

(二)師:同學們真是愛護環(huán)境的好孩子!看來大家最贊成的方法是給花壇加上柵欄。好!下面我們將繼續(xù)來研究“買護欄需要多少錢”的問題。

活動二。

(一)師:要想知道護欄需要多少錢?必須先知道什么?

學生認真觀察圖形,得出“先要計算出花壇一周的長”。

(二)師:怎樣計算出花壇一周的長呢?來!聰明的小朋友自己來探究吧!

學生小組合作借助圖片來計算出花壇的周長。

(三)師:哪個小組先來交流?(請小組代表交流自己小組是怎樣計算的。)。

教學程序設計教材處理設計師生互動設計。

活動三。

“我為班級添光彩”小活動,請學生為班級的黑板報加上花邊,在計算花邊的總長的過程中鞏固所新知。

活動四。

進入智慧廳,在有趣的練習中探究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課堂小結:

請學生談這節(jié)課的收獲,對所學知識進行回顧與整理。

活動三。

學生剛剛自己探究出計算周長的方法,思維正處于興奮中,這時,適時地插入“我為班級添光彩”小活動,讓學生在計算花邊長度的過程中,鞏固計算周長這部分知識。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活動四。

以“智慧廳”的形式出示練習題,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究興趣,在有趣的練習中學生輕松得出了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使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再次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課堂小結。

學生獨立計算,然后集體交流,并請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計算的。

活動四。

學生看屏幕,在趣味游戲中解答數(shù)學問題。

課堂小結:

師:這節(jié)課你玩得開心呢嗎?說說你的收獲好嗎?

引導學生就知識與情感等方面談自己的收獲。

習題設計常規(guī)計算題。

基礎練習題。

重點練習題。

拓展練習題。

板書設計美化校園--圖形的周長。

(1)8+4+8+4=24(米)。

(2)8×2+4×2=24(米)。

(3)(8+4)×2=24(米)。

24×2=48(元)教學反思。

教師在學生掌握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的基礎上,徹底放手讓學生自己獨立思考問題及解決問題,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解題的能力。讓學生總結所學,并談總結最感興趣的收獲,這個過程既假聲了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也誘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學生的收獲不僅是知識,還包括能力方法,情感等,學生體驗了學習的樂趣,也會增強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圖形的周長教學設計篇四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觀察體驗認識質量單位---噸,并借助生活中的具體物體,感知噸的含義,初步建立1噸有多重的概念,知道1噸=1000千克。

2、學會噸與千克之間單位的換算,并能解決簡單的生活問題。

3、滲透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的教學思想,掌握猜想、驗證、合作學習的探究方法。

4、通過體驗活動增強學生學習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探索精神。

教學重點:認識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1噸的觀念,能進行噸與千克的簡單換算。

教學難點:通過想象和推理,建立1噸實際質量的概念。

教具學具準備:一個蘋果、一袋10千克大米。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同學們,師今天給大家?guī)硪粋€好吃的水果,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呢?(制造懸念,提高學生學習熱情)拿出一個蘋果,猜一猜這個蘋果的質量大約有多少呢?一箱蘋果呢?接著,出示一輛裝滿蘋果的大卡車的圖片,請同學們估計一下,這一車蘋果質量又是多少呢?學生大膽猜想并自由回答。

2.出示一些集裝箱圖片,讓學生想象這些物品有多重。

同學們估計一個蘋果,一箱蘋果的重量時雖然數(shù)值上稍有差別,但使用的單位都是克和千克,這說明當我們需要計量比較輕的物體有多重時,通常用克、千克作單位,但當計量大宗物品或比較重的物品有多重時,克和千克就不能夠很好的表達了,這時,就要引入一個更大的表示物體質量(重量)的單位-噸,從而引出課題。

二、自主學習,小組探究。

1.初步體驗1噸有多重。

講臺上有1袋大米,讓學生在袋子上找出這袋大米的質量(10千克)。然后讓3個學生到黑板前提一提這袋大米說說感受。

這時教師借助多媒體呈現(xiàn):依次呈現(xiàn)1袋大米、5袋大米、10袋大米、100袋大米,學生在老師呈現(xiàn)同時回答:10千克、50千克、100千克、1000千克。

教師邊板書邊告訴學生這時的1000千克大米在我們數(shù)學王國中就是1噸。1噸就是1000千克。

板書:1噸=1000千克。

通過屏幕觀察1噸給你什么樣的感受?1噸大米擺在眼前你有什么感覺?學生自由回答。

2.利用自身體重,想象1噸的重量。

學生大膽猜想:10個,20個、25個……。

三、匯報交流,評價質疑。

1.班內交流,驗證猜想。

哪個小組把你們的發(fā)現(xiàn)結論告訴同學們。

小組匯報:1名同學25千克,10名同學就是250千克,20名同學就是500千克,40名同學是1000千克,也就是1噸。

2.全班同學共同驗證小組結果是否正確。并給匯報的小組給予肯定的評價。

3.通過背一背,抱一抱,跳一跳讓學生感受噸。

背一背、抱一抱體重是25千克的同學,感受一噸就是40名這樣同學的體重;

40名學生一起跳一跳,體驗一下,一噸重的物體從天而降,會是怎樣的感覺?

四、抽象概括,總結提升。

1.“噸”在生活中的應用。

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見到過用“噸”作單位?(自由發(fā)言)。

說說下面圖中牌子上的20t表示什么意思?(課件展示)。

通過小組討論得出:“20t”指這座橋的限制總質量為20噸。

2.教師總結:同學們通過我們身邊同學的體重和身邊生活的知識我們認識了噸,“噸”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大的表示物體質量的單位,它用字母t表示,相信同學們只要用心觀察就能在生邊找到更多噸的知識。

五、鞏固應用,拓展提高。

1.你能用質量單位“噸”說一句話嗎?

學生可能說到:我家一個月用水大約5噸,荊河橋的限制總質量是20噸,我家的小汽車大約有2噸重。

2.選擇合適的單位填在下面的括號里。(課件展示)。

3.小明在學完了噸的認識這一課后啊,回到家時寫了一篇數(shù)學日記,我們一起去看看吧。請你讀一讀,找出日記中用錯的質量單位并改正過來。

今天早上,我吃了一根重45千克的火腿腸,喝了一袋重225千克的牛奶,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坐上了大約重1克的出租車,來到了動物園。我們先看了大約重80噸的熊貓,又看了大約重8千克的大象。

4.同學們數(shù)學知識就在我們的身邊,只要你認真學習,仔細觀察就能獲得新知,這節(jié)課你從生活中又有什么收獲呢?(學生自由回答)。

5.利用所學的質量單位,寫一篇數(shù)學日記。

板書設計:

1噸=1000千克。

1t=1000kg。

使用說明:

1.教學反思:

(1)利用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認識“噸”。教學中通過圖片介紹,生活經驗感知,親身體驗,數(shù)學計算和推理,讓學生充分感受和認識“噸”。

(2)直接感受“噸”?!皣崱笔且粋€用來計量重量的單位,我讓學生通過背一背,抱一抱,跳一跳等活動直觀感受噸,借助想象與推理,讓學生理解1噸到底有多重。

2.使用建議:本教案是從學生身邊生活入手,通過觀察、計算、體驗等活動獲取新知,教學隨意性大,為更能提高學生興趣,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不同情況,選著不同的素材。

圖形的周長教學設計篇五

教材第30—31頁例2、例3及相關內容。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現(xiàn)象,初步理解圖形的平移和旋轉,能直觀區(qū)分這兩種簡單的圖形變換,會辨認簡單圖形平移后的圖形。

2、經歷觀察、操作等活動過程,培養(yǎng)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發(fā)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3、感受圖形的運動在生活中的運用,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美。

本課教學目標是在學生已有豐富的平移和旋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定位。借助學生在生活中經??吹降钠揭坪托D現(xiàn)象引入,在直觀感知的基礎上,通過觀察、操作直觀理解和辨認平移、旋轉現(xiàn)象。使學生逐步學會用數(shù)學的眼光觀察現(xiàn)實生活中存在的大量運動現(xiàn)象,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為今后學習抽象的圖形運動積累感性體驗,發(fā)展幾何直觀;為今后從圖形運動的角度認識圖形(如圓柱體、圓錐體)、理解度量(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的面積推倒等)作好鋪墊;通過依據(jù)描述想象出物體的運動,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初步理解圖形的平移和旋轉現(xiàn)象。

會辨認簡單圖形平移后的圖形。

課件、剪刀等。

一、創(chuàng)設情境,初步感知。

(一)出示教材第28頁的主題圖“游樂園”。

1、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

2、在主題圖中找出軸對稱圖形。

3、還有那些運動項目,它們的運動方式相同嗎?

(二)分類交流,導入新課。

1、按照運動方式的不同分類。

2、交流分類結果,導入新課。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探究圖形的平移現(xiàn)象。

1、操作交流,認識平移現(xiàn)象。

(1)課件出示第一類:

(2)手勢比劃:這些物體是怎樣運動的?

(3)語言描述:這些物體的運動有什么共同特點?

(4)歸納小結:物體沿著直的路線移動,并且在移動中沒有改變大小和方向,就近似地看作平移現(xiàn)象。(板書:平移)。

2、聯(lián)系生活,找出生活中的平移現(xiàn)象。

3、實踐體驗,辨認簡單圖形平移后的圖形。

(1)出示例2。

(2)想一想:依據(jù)平移的特點判斷。

(3)移一移:用小房子學具進行驗證。

1、課件出示第二類:

2、討論交流:為什么把這三個物體分為一類?他們是怎樣運動的?有什么共同特點?

3、概括描述:物體以一個點或一個軸為中心進行圓周運動,就可以近似地看作旋轉現(xiàn)象。(板書:旋轉)。

4、聯(lián)系生活:你還見過哪些旋轉現(xiàn)象?

5、操作觀察:陀螺上的每個點轉出的是什么形狀?(教材第31頁的“做一做”)。

(三)辨別平移和旋轉現(xiàn)象。

1、下面現(xiàn)象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轉?(教材第34頁練習七的第7題)。

2、學生根據(jù)平移和旋轉的特征直觀判斷,集體交流。

3、歸納小結,明確平移和旋轉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三、實踐體驗,深化理解。

(一)基本練習。

1、教材第30頁“做一做”

利用學具平移,畫一排小汽車。

2、教材第34頁練習七的第8題。

綜合運用旋轉和時間的知識解決問題。

(二)綜合練習(教材第34頁練習七的第6題)。

辨別多個圖形通過平移,組合成一個新的圖形。

(三)提高練習(教材第35頁練習七的第10題)。

拼圖游戲。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每張卡片上的圖案,利用平移和旋轉將零散的圖形有序相接,構建出有規(guī)律的美麗圖案。

四、課堂小結,拓展延伸。

(一)這節(jié)課你有收獲嗎?說一說。

(二)走進生活:欣賞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現(xiàn)象。(課件配樂展示)。

(三)課外拓展:用平移和旋轉設計美麗的圖案。

圖形的周長教學設計篇六

教學目標。

1.通過猜一猜、想一想、拎一拎、說一說等活動,幫助同學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質量觀念。

2.知道1千克=1000克,并能進行簡單的計算。

3.在實踐活動中,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從而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在實踐活動中感受1千克物體的輕重,建立千克的質量觀念。

教學難點:聯(lián)系生活,讓學生感受幾千克物體的輕重。

教具、學具。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問題。

1.走進動物世界。

同學們,咱們昨天通過了解可愛的蜂鳥,認識了“克”這個質量單位,今天,老師要為大家?guī)韼孜淮蠹沂煜さ男』锇椋纯丛谒鼈兩砩夏銈冇帜苡心男┦斋@?(出示各種小狗的圖片及體重,最后圖片定格在課本情景圖上。)。

2.發(fā)現(xiàn)“千克”

在剛才的信息里,你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學生可能會說到一些小狗的重量,會提到發(fā)現(xiàn)了“千克”。)老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千克”。

關于“千克”,你知道哪些知識?還有哪些問題?(引導學生回答:千克可能也是質量單位,比克大,1千克有多重?……)。

3.了解“千克”

正像大家猜測的那樣“千克”也是一個質量單位,可以用字母“kg”表示(板書:kg)可1千克有多重?千克和克之間有什么關系呢?通過今天的學習,相信你一定會找到答案?。ò鍟n題:千克的認識)。

二、自主學習,小組探究。

1.猜一猜--千克與克的關系。

請同學們借助原來的知識猜一猜,1千克可能等于多少克?為什么?(大部分同學都會說1千克=1000克,因為原來學過1千米=1000米)大家可真棒!借助原來所學的知識,直接猜出了答案,正如大家說的那樣,1千克=1000克(邊說邊板書)同學們,你們知道嗎?猜想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以后的學習我們會經常用到。

2.小組活動--感受1千克。

(1)找一找,周圍哪些物品的質量是1千克?

(2)掂一掂,感受1千克的重量。

(3)猜一猜,還有什么物品的質量大約是1千克?利用盤秤驗證你的想法。

(4)將你的發(fā)現(xiàn)填到學習紙上!

學習紙:探尋生活中的“1千克”

物品名稱。

多少數(shù)量是1千克。

小組活動時,師巡視、指導,尋找優(yōu)秀素材。(素材多種方面,有一個物品,也有多個物品……)。

三、匯報交流,評價質疑。

1.班內交流--發(fā)現(xiàn)1千克。

說一說,哪些物品的質量大約是1千克?(可能會有這樣的填法:)。

學習紙:探尋生活中的“1千克”

物品名稱洗衣粉食鹽或白糖上好佳糖數(shù)學書……。

多少數(shù)量是1千克1袋2袋10袋大約6本……。

2.評價質疑--體會質量不變。

(2)1千克鐵與1千克棉花哪個重?為什么?(學生會說:一樣重,質量相同。)。

(3)數(shù)學活動:猜一猜:哪些物品的質量是1千克?

將物品裝在袋子里讓學生掂一掂,猜一猜。

四、抽象概括,總結提升。

1.想一想--深化千克理解。

(1)什么樣的物品用千克作單位?(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發(fā)現(xiàn)說:如比1袋洗衣粉重的物品用千克作單位,反之用克作單位。)。

(2)做一做,課本6頁第二題。

(3)說一說,關于千克,你了解到了什么?

2.課內小結:

正如大家提到的那樣,在神奇的動物世界中,我們了解到表示較重物品的質量,通常用千克作單位。1千克又叫1公斤(板書:1公斤),可以用“kg”表示。并且借助我們原來的知識,我們知道了1千克=1000克,真了不起!讓咱們一起走進訓練場去接受新的挑戰(zhàn)!

五、鞏固應用,拓展提高。

1.基本練習。

課本第6頁第1題。

找生說說物品的重量。

2.提高練習。

《同步學習與探究》中“千克的認識》練習題。

注意:單位換算時,引導學生說一說填寫原因及方法。

3.開放練習。

了解生活中的秤,看看他們分別秤什么樣的物品,怎樣稱重?

板書設計:

千克的認識。

質量單位:千克(公斤)kg。

1千克=1000克。

使用說明:

(一)教學反思:

本課的教學力求遵循知識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學生認知的規(guī)律,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盡可能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感性材料,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實踐操作活動,使他們不僅參與了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和形成過程,感受了千克的實際重量,同時也感受到了數(shù)學知識來源于生活,還可以應用于生活的樂趣。

通過執(zhí)教這節(jié)課,我個人感覺的亮點之處是:

1.借助知識遷移,理解學習新知。

千克與克的關系,借助于學生原有的知識,既強化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又增強了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的自豪感。

2.建立數(shù)學觀念,強化千克理解。

“千克”的教學,我一改原來稱重的方法,而是利用手中物品的質量,讓學生直接建立1千克的觀念,并通過“掂一掂,猜一猜,想一想”等方法,強化學生對千克的理解。并將1千克作為敲門磚,估一估其他物品的質量,從而提高學生對千克的理解。

(二)使用建議。

“千克的認識”是質量單位承上啟下的一課,只有讓學生建立起“1千克”的概念,“克和噸”的問題自然就會迎刃而解。因此要下大力氣幫學生感受“1千克”。

(三)需破解的問題。

本節(jié)課的設計重點是理解“千克”,還可以利用情景圖的袋鼠問題,將千克與克對比,來凸顯千克的特點。

圖形的周長教學設計篇七

開始上課前請大家觀看幾個視頻,我們來一起欣賞吧。(出示視頻)。

師總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這些物體盡管有所不同,但是他們都是繞著一個中心點轉動,這種現(xiàn)象就是旋轉。揭示定義。

師:同學們的思維真開闊,生活中像這樣的旋轉現(xiàn)象很多,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但是旋轉還隱藏著什么知識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探索旋轉的奧秘吧。

1、他們都是繞著一個中心點轉動,這個中心點就是旋轉中心。

預設生:旋轉的方向不一樣。

引導生說出a風車旋轉方向時鐘旋轉方向一樣是順時針,所以a風車旋轉是順時針方向,b風車是逆時針方向旋轉。

導出旋轉第二個要素:旋轉方向。

說出旋轉中心、方向、角度的三要素。

5師:那我們一起來用旋轉三要素來描述旋轉。

和同桌討論你的答案。

6:請生匯報。(可同桌互相說一說)。

4、師:會用語言描述物體的旋轉過程了嗎?(會了)。

同學們掌握有關旋轉的知識了嗎?下面老師想考一考你們,有沒有信心接受挑戰(zhàn)?

練一練,生回答。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圖形的周長教學設計篇八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圖形的旋轉,理解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90°的含義,能在方格紙上把簡單的圖形旋轉90°,并能畫出旋轉后的圖形。

2、讓學生進一步積累旋轉的學習經驗,更充分地感受觀察、操作、實驗、探索等活動本身的獨特價值,增強空間觀念,發(fā)展形象思維。

3、讓學生在認識旋轉的過程中,產生對圖形與變化的興趣,并進一步的`感受旋轉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

圖形旋轉的三要素:旋轉中心、旋轉方向、旋轉角度。

教學難點:

在方格紙上將圖形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90°,并能將旋轉后的圖形畫出來。

教學準備:

方格紙、課件、水彩筆、可旋轉三角形紙片的硬紙板。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這幾天風大,看到好多小朋友在操場上玩這個(出示自制小風車),有風的時候它會怎么樣?(旋轉)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旋轉。(板書一半課題:旋轉)。

二、動手操作體會方法。

1、自己動手將課本30圖片上的小旗幟繞m點順時針旋轉90度。

2、自學提示。

(1)可以先把旗桿旋轉90度,然后在找旗幟。

(2)把圖直接畫到書上。

(3)先自己獨立完成,后小組交流。

3、教師檢查學生做題情況。

4、教師小結作圖方法。

三、當堂訓練。

1、完成課本30頁第二副插圖的繪圖,繪圖是注意旋轉的方向和旋轉的方法。

2、教師巡視檢查。

四、課堂總結。

旋轉圖形時應該注意什么?

五、作業(yè)布置。

六、板書設計。

圖形的周長教學設計篇九

教學內容:人教版五年級(下)教材第2~4頁例1和例2;練習一的第1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圖形的軸對稱,探索圖形軸對稱的特征和性質,并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過程與方法: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實踐、發(fā)現(xiàn),親歷知識形成的過程,進一步掌握觀察、思考、歸納的數(shù)學學習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學生感受對稱美,陶冶熱愛數(shù)學的情感和形成樂于探索的態(tài)度,學生體會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實際價值。

教學重點:掌握軸對稱圖形的特征,能準確判斷哪些圖形是軸對稱圖形,并能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教學難點:畫出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的方法。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帶方格的練習紙、剪刀、硬紙片。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剪刀、圖形紙、字母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多媒體展示下面圖案,讓學生一起欣賞。

2、提問:這些圖案漂亮嗎?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二、探索新知。

1、在日常生活中你們還見過哪些軸對稱圖形呢?(讓學生舉例,師進行適當?shù)脑u價)。

如果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折,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

3、出示課本第3頁的六幅圖。(請學生自己動手畫出這些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4、通過例題探究軸對稱圖形的性質:

例題1:

同學們用尺子,量一量,數(shù)一數(shù)題中每個軸對稱圖形左右兩側相對應的點到對稱軸的距離,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學生交流)。

教師歸納:“在軸對稱圖形中,對稱軸兩側相對應的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對應點連線垂直于對稱軸。”我們可以用這個性質來判斷一個圖形是否是對稱圖形或者作對稱圖形。

5、教學畫對稱圖形:

例題2:

(1)引導學生思考:

a、怎樣畫?先畫什么?再畫什么?b、每條線段都應該畫多長?

(2)在研究的基礎上,讓學生用鉛筆試畫。

(3)通過課件演示畫的全過程,幫助學生糾正不足。

(4)教師歸納總結畫法。

三、鞏固練習:

1、像下面這樣把一張紙對折、畫圖、剪一剪。

2、利用軸對稱變換在練習紙上設計美麗的圖案。(練習一的第1題)。

四、歸納小結。

五、布置作業(yè)。

板書設計:

軸對稱。

軸對稱圖形----如果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折,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

對稱軸----折痕所在的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

軸對稱的性質----對應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對應點連線垂直于對稱軸。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節(jié)集欣賞美與動手操作為一體的綜合實踐課,教學應力求問題生活化,要注重學生觀察、交流、操作、探索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充分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的自主活動和合作活動為主。

圖形的周長教學設計篇十

軸對稱:對稱軸。

教學反思:

1、數(shù)學源自生活,應用于生活,數(shù)學無處不在,它與生活密不可分、相輔相成,圖形的平移、軸對稱、旋轉是現(xiàn)實生活中廣泛存在的現(xiàn)象。在本課教學中,我運用俄羅斯方塊的游戲導入,基于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既調動了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又為后面引出平移、旋轉、軸對稱作鋪墊。

2、在本課中我注意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活動,促進學生主動發(fā)展。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的智慧在手指間。在新授環(huán)節(jié),至始至終以學生為主體,為學生提供學習素材,讓學生通過看一看,想一想、動一動、做一做、講一講等活動,自主觀察,合作探究、解決問題;使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xiàn)得栩栩如生。讓學生充分透徹、理解圖形的變換過程,不僅會在實踐中應用,而且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并巧妙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地獲取知識。每一次活動結束,都能對學生的活動進行小節(jié)、概括。

不足之處:本節(jié)課是學生在已有的基礎上對圖形變換的三種基本形式的綜合應用,這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和靈活應用知識的能力,在活動中學生展現(xiàn)出了多種多樣的變換方法,但也因為為了讓學生充分展示這些方法,造成了無法按時完成教學任務。

圖形的周長教學設計篇十一

1、通過觀察、操作、想象,經歷一個簡單圖形經過平移或旋轉制作復雜圖形的過程,體驗圖形的變換,發(fā)展空間觀念。

2、借助方格紙上的操作和分析,有條理地表達圖形的平移或旋轉的變換過程。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考、動手操作、表達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利用七巧板在方格紙上變換各種圖形,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體現(xiàn)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激發(fā)學生愛數(shù)學、學數(shù)學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通過觀察、操作活動,有條理地說出圖形的平移或旋轉的變換過程。

課前游戲:俄羅斯方塊。

師:我們一起來玩一玩吧。你們指揮,我操作,看看我們合作的怎么樣?

師:上課鈴響了,游戲先玩到這兒吧。

一、游戲導入、激發(fā)興趣、復習舊知。

師:同學們在剛才的游戲中,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數(shù)學知識?(板書:平移、旋轉)。

師:數(shù)學真是無處不在,在游戲中也蘊含著數(shù)學知識,平移和旋轉是圖形的兩種變換方式,今天我們就要一起探討圖形的變換。(揭示課題:圖形的變換)。

師:我們先來復習一下以前學過有關圖形變換的知識,請同學們看屏幕。(課件演示)。

師:三角形a是怎么變換的?你能具體地描述出來嗎?

師:描述圖形的平移時應注意什么呢?

生:平移時應說清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離。(板書:方向、距離)。

師:再繼續(xù)觀察下一個三角形的變化。(課件演示。)。

師:描述圖形的旋轉時應注意什么?

生:圖形繞哪個頂點,是順時針還是逆時針方向旋轉、旋轉多少度。(師相應板書:旋轉:中心點、方向、度數(shù))。

師:說的真不錯。再繼續(xù)觀察下一個三角形的變化。

生:以三角形a的一條直角邊所在的直線為對稱軸作三角形a的軸對稱圖形b。

師:作軸對稱圖形時應注意什么呢?

生:找準對稱軸,兩側圖形完全重合。(板書:軸對稱圖形:對稱軸、兩側完全重合)。

什么時候只用平移的方法呢?什么時候要用平移和旋轉相結合的方法呢?

認真觀察善于思考是很重要的,它會讓我們事半功倍。數(shù)學有時就是一種方法,這種數(shù)學方法就象是一把萬能的鑰匙,它能幫我們解決所有同類型的問題。接下來,我們就要用這把鑰匙來打開知識的大門。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獲取新知。

1、活動一。

師:請同學觀察方格紙中圖形的變換,先獨立想象一下,這4個圖形是怎么變換的。(課件出示)。

師:同桌的同學合作利用七巧板中兩個最小的三角形,在學習卡上的方格中,動手擺一擺、移一移、轉一轉,然后按照下面提出的四個問題與小組同學進行交流,并嘗試把變換的過程描述記錄下來。

(1)四個三角形a、b、c、d如何變換得到“風車”圖形?哪組愿意把你們的想法和全班同學分享?其他同學要注意傾聽,如果有不同的變換方式,可在最后補充。

師:你變換時用的是什么方法?

師:這兩個同學變換圖形的過程中都是用平移和旋轉相結合的'方法,為什么變換的過程卻不一樣?(變換時找的中心點不一樣,旋轉的方向和度數(shù)就不同了。)。

師:圖形變換時,方法并不是唯一的,要根據(jù)要求靈活的選擇變換方式。

(2)“風車”圖形中的四個三角形如何變換得到長方形?

(3)長方形中的四個三角形如何變換得到正方形?

(4)正方形中的四個三角形如何變換回到最初的圖形?

2、活動二。

師:在剛才的活動中,我們用4個三角形變換出了一些簡單的圖案,通過平移和旋轉變換出更多更美的圖案。先觀察下面圖形的變化。(課件出示七巧板)。

師:這是一個什么圖形?(正方形)它是由幾個平面圖形組成的?(七個)這就是我們平常說的七巧板。現(xiàn)在老師就要用平移和旋轉相結合的方式,把這個正方形變換成一個美麗的圖案。認真觀察,哪個圖形發(fā)生了變化,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課件演示)。

生:3號圖形向上平移6格,再向右平移2格;5號圖形先向上平移6格,再以直角頂點為中心點逆時針方向旋轉180°;7號圖形先以直角頂點為中心點順時針方向旋轉45°,再向上平移8格。

師:你們想不想試一試。用你手中的七巧板也來擺一擺,可以擺老師設計的圖案,也可以自己創(chuàng)新,看誰擺出的圖形最有創(chuàng)意。

師:誰愿意來展示你自己的作品?(學生到前面邊操作邊說明)。

師:平移和旋轉只改變圖形的位置,不改變圖形的面積。

三、拓展練習、應用提高、課外延伸。

師:對于圖形的每一次變換,我們都要清楚是如何平移和旋轉的,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形成正確的思考方法。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師:自己默讀要求,先想一想,再說一說。

師:先仔細觀察,再和同桌說一說變換過程。

師:仔細研究,你能想到幾種變換方式?

四、質疑問難、自我評價、全課小結。

師:生活中有很多美麗的圖案都是經過變換所得到的,只要同學們有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和善于思考問題的大腦,會有更多美麗的圖案等著我們去發(fā)現(xiàn)去創(chuàng)造。

五、板書設計。

圖形的周長教學設計篇十二

一、教材分析:

《圖形的旋轉》是北師大版數(shù)學八年級下冊第三章第2節(jié),本節(jié)內容是圖形變換的第三學段的學習內容,承接“軸對稱”和“平移”,旋轉也是現(xiàn)實生活中廣泛存在的現(xiàn)象,是現(xiàn)實世界運動變化的最簡捷形式之一。它不僅是探索圖形變換的一些性質的必要手段,也是解決現(xiàn)實世界中的具體問題以及進行數(shù)學交流的重要工具,為綜合運用幾種變換(軸對稱、平移、旋轉、相似)進行圖案設計打下基礎。通過本節(jié)學習,使學生加強數(shù)學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的價值和豐富內涵。

二、教學目標及教法、學法分析:

本節(jié)課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

1、知識技能目標:通過具體實例讓學生認識旋轉,理解旋轉的基本含義,探索旋轉的基本性質。

2、能力目標:讓學生經歷觀察、分析、操作、交流的過程,培養(yǎng)說理能力;了解觀察探究的基本方法,學會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增強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

3、情感目標:體驗和感受數(shù)學活動的探究性,拉進數(shù)學與生活的距離,從而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審美情趣。

基于教材特點與學生情況的分析,為有效開發(fā)各層次學生的潛在智能,制定教法、學法如下:

1.遵循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的原則,在為學生創(chuàng)造大量實例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自主思考、交流、討論、類比、歸納、學習。

第一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知。

播放動畫視頻,引導學生列舉出一些具有旋轉現(xiàn)象的生活實例,引出課題“生活中的旋轉”。

(1)時鐘上的秒針在不停的轉動;(并介紹順時針方向和逆時針方向)。

(2)大風車的轉動;

(3)飛速轉動的電風扇葉片;

(4)汽車上的括水器;

(5)由平面圖形轉動而產生的奇妙圖案。

(設計意圖:數(shù)學來自于生活,播放動畫生動形象)。

第二環(huán)節(jié):出示學習目標并解讀:

第三環(huán)節(jié)探索新知,形成概念:

在播放動畫的過程中,逐步引出“旋轉的概念”及“旋轉的性質”

旋轉的概念:

在平面內,將一個圖形繞著一個定點沿著某個方向轉動一個角度,這樣的圖形運動稱為旋轉,這個定點稱為旋轉中心,旋轉的方向稱為旋轉方向,旋轉的角度稱為旋轉角.旋轉不改變圖形的大小和形狀,只改變圖形的位置。旋轉的性質:

1、旋轉不改變圖形的_______和_______;

4、對應點到旋轉中心的距離________.。

(設計意圖:播放動畫探討知識點,直觀形象,探討性質設計填空題,有引導啟發(fā)的作用,教學效果特別好)。

第四環(huán)節(jié):暢所欲言,談自己的收獲:

我來說我這節(jié)課的收獲吧!

我還有疑惑,說出來大家?guī)蛶臀遥铱刹幌氲絷爢眩?/p>

第五環(huán)節(jié):目標檢測:

分層設計(基礎題、提高題,中考題),由易到難,有利于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

第六環(huán)節(jié):學以致用,設計圖案。

讓學生把知識應用到生活中,提升了學習的層次——設計。

本設計力圖:以觀察為起點,以問題為主線,以培養(yǎng)能力為核心的宗旨;遵。

照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教學原則;遵循特殊到一般,具體到抽象,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認知規(guī)律。

具體設計中突出了以下構想:

(1)創(chuàng)設情境,引人入勝。

首先播放一組生活中熟悉的體現(xiàn)運動變化的畫面,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為新課的開展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氛圍,同時培養(yǎng)學生從數(shù)學的角度觀察生活,思考問題的能力。

(2)過程凸現(xiàn),緊扣重點。

旋轉概念的形成過程及旋轉性質得到的過程是本節(jié)的重點,所以本節(jié)突出概念形成過程和性質探究過程的教學,首先列舉學生熟悉的例子,從生活問題中抽象出數(shù)學本質,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后歸納,然后提出注意問題,幫助學生把握概念的本質特征,再引導學生運用概念并及時反饋。同時在概念的形成過程中,著意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引導學生從運動、變化的角度看問題,向學生滲透辨證唯物主義觀點。

(3)動態(tài)顯現(xiàn),化難為易。

教學活動中有聲、有色、有動感的畫面,不僅打開學生思維之門,也打開了他們的心靈之窗,使他們在欣賞、享受中,在美的熏陶中主動的、輕松愉快的獲得新知。

(4)例子展現(xiàn),多方滲透。

為了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通俗易懂,本節(jié)列舉了大量生活中的例子,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也增強學生用數(shù)學的意識。

圖形的周長教學設計篇十三

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事例,使學生初步了解圖形的旋轉變換。結合生活實際,能初步感知旋轉現(xiàn)象,探索旋轉的特征和性質。

2、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會在方格紙上將一個簡單圖形旋轉90°。

3、初步學會運用旋轉的方法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4、欣賞圖形的旋轉變換所創(chuàng)造出的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感受旋轉在生活中的應用,體會數(shù)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能在方格紙上將一個簡單圖形旋轉90°。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課題。

1、欣賞旋轉的美。

生:真美呀!

師:你知道這些美麗的圖形都是做了什么運動得到的嗎?(旋轉)。

2、揭示課題。

2、仔細觀察,認識旋轉的要素。

1、出示生活中物體。

師:你知道下面哪些物體是在做旋轉嗎?

生:電風扇、風車、旋轉木馬、地球。

2、在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旋轉現(xiàn)象?(秋千、汽車的車輪、過山車-----)。

師:同學們的思維很開闊,生活中像這樣的旋轉現(xiàn)象很多,那到底什么是旋轉呢?

3、師:仔細觀察它們都繞一個什么在旋轉呢?

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么是旋轉嗎?(-物體繞某一個點或軸運動的過程叫做旋轉。)。

師:現(xiàn)在我們知道了什么是旋轉,那物體是怎樣旋轉的?旋轉有什么特征呢?

3、師:今天我們就從日常生活中關系密切的鐘表和風車開始研究“旋轉”現(xiàn)象。

你能看出它們的旋轉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嗎?

相同點:圖形的旋轉都圍繞一個固定的點旋轉。我們把這個相對固定的點叫做中心點。

不同點:圖形旋轉的方向不同。

4、用你的手比劃一下,時鐘的指針是怎樣運動的?

師:我們把時鐘旋轉的方向叫做順時針,風車的旋轉方向與時鐘相反,叫什么旋轉?(逆時針旋轉)。

5、出示:電風扇、地球、齒輪。

師:旋轉你會判斷順時針旋轉和逆時針旋轉嗎?

6、再次用手勢確認順時針和逆時針的方向。

7、師:你要仔細觀察哦!

8、指針從“12”繞點o順時針旋轉30°到“1”

指針從“1”繞點o順時針旋轉60°到()。

指針從“3”繞點o順時針旋轉()度到“6”

指針從“6”繞點o順時針旋轉()度到“12”。

師:剛剛我們在研究指針的旋轉時除了說到了中心點和方向外還說到了什么?(角度)。

師:現(xiàn)在你知道敘說物體的旋轉要說清楚什么了嗎?

9、小結。

旋轉的三要素:中心點、方向、角度。

三、動手操作,探索旋轉的特征和性質。

展示交流:可以繞點o,也可以繞點a;可以順時針旋轉,也可以逆時針旋轉。

(觀察旋轉前后的線段,什么變了?什么不變?

模擬操作,類比遷移。

教師利用旋轉前后的兩條線段,補充第三條線段圍成了一個三角形。這時,

由“線段的旋轉”自然遷移到第二階段“面的旋轉”。

課件出示:你能把三角形繞o點順時針旋轉90度嗎?

要求:學生邊操作邊思考,旋轉前后,三角形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原來三角形每條邊分別旋轉到了哪里?

師:你能運用所學的知道把三角形繞o點順時針旋轉90度嗎?請同學們利用老師課前發(fā)給你的三角形學具在學習材料2上演示三角形繞o點順時針旋轉90度。

2、同桌交流結果。

3、學生演示匯報(三角形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位置變了,中心點、圖形的大小、形狀沒有變。

4、課件演示(觀察并回答:原來三角形每條邊分別旋轉到了哪里?)。

【拋開實物,由具體到抽象,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動腦思考,熟練旋轉的應用。

四、感受旋轉變換在生活中的應用。

師:我們知道圖形在旋轉時,自身的形狀與大小是不會變化的,其實生活亦然,當你為生活的山重水復而愁眉苦臉時,不妨旋轉一個角度看世界,相信你會收獲一個柳暗花明的美好心情。祝各位同學每天都有好心情!

【再次感受數(shù)學從生活中來,又應用于生活;數(shù)學也可以很美,】。

五、板書設計。

中心點:固定不變。

順時針方向。

方向:

逆時針方向。

角度。

圖形的周長教學設計篇十四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數(shù)學實驗教材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圖形的變換"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實例觀察,了解一個簡單的圖形經過旋轉制作復雜圖形的過程。

2、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旋轉90°。

教學重難點: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旋轉90°。

一、創(chuàng)設情境。

用數(shù)學書按老師的指令做平移或旋轉運動。師:大家做得這么好,老師請你們欣賞幾幅圖案。(課件出示)想知道它們是怎么設計出來的嗎?(教師演示)請你們仔細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它們都是由簡單的圖形通過旋轉得到的。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圖形的旋轉。(出示課題:圖形的旋轉)。

二、探究學習。

1、活動一:課件出示轉換前后的兩幅圖。先讓學生觀察圖a是如何變換成圖b的,再讓學生擺一擺,說一說。

結合課件和實物展臺演示。

2、活動二:小組同學合作,利用兩個三角形設計一個圖形,然后利用旋轉的知識進行變換,并說說它的變換過程。強調繞哪一個點旋轉的。(板書:旋轉點不動大小不變順時針或逆時針)。

3、選擇:教材55頁說一說第1題。操作并利用課件加以演示。

強調哪個圖形繞哪一個點旋轉,如何旋轉,旋轉多少度。

觀察感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師:從圖形a旋轉到圖形b,圖形b旋轉到圖形c,圖形c旋轉到圖形d的過程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大小不變、點o是固定的,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

5、活動四:教材55頁說一說第2題。把手中的三角形與方格紙上的三角形重合起來,接著以這個三角形的一個頂點o為中心進行旋轉(旋轉的角度是90度),最后在小組里面說一說從圖形1到圖形2,從圖形2到圖形4等旋轉的角度。

6、活動五:請同學們自己剪一個任意的三角形,接著一邊旋轉,一邊把旋轉后所得的圖形描繪下來,讓孩子們自己去創(chuàng)造,老師作適當?shù)闹笇А?/p>

7、總結。通過剛才的動手操作,你有哪些體驗,把你想法與同學說一說。

三、拓展練習,延伸應用。

1、p56"試一試"的第2題。

練習時,讓學生用三角形在方格子上按要求進行操作,學生比較熟練后,再請他們按要求畫出旋轉或平移后的圖形。

2、p56"試一試"的第3題。

練習時,請學生自己擺一擺,在擺的過程中,讓學生積累一些經驗,然后再涂顏色。

四、全課總結。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布置作業(yè)。

請你在課后自己設計一個美麗的圖案,可以應用我們今天學過的方法來進行設計,相信你能成功的!

圖形的周長教學設計篇十五

(1)在操作活動中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

(2)體會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并能根據(jù)它們的一般特征從具體的情景中辨別這幾種圖形。

1、重點: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正確辨認這幾種圖形。

2、難點:體會“面在體上”

教學過程個人使用批注。

1、出示(雪地里的小畫家)2、出示實物正方體、長方體、圓柱和三棱柱(在這里做簡單介紹),學生認讀。

1、讓學生想辦法幫立體圖形留下腳?。枰幻?、印一印)。

2小組合作、展示交流、全班交流。

3、給定義:通過摸一摸、印一印等活動從立體圖形上請下了這些圖形,而且在摸的過程中體會到這些小腳印都是平平的,所以它們有個共同的名字,叫做平面圖形。

觀察交流:請你們仔細看黑板上這些圖形,想一想它們都有哪些特點?

匯報。

三角形由三條邊首尾相連圍成的圖形,它有三條邊,三個角。

正方形有四條邊,四個角,每條邊都一樣長。

長方形有四條邊,四個角,相對的邊一樣長。

平行四邊形有四條邊,四個角,相對的邊一樣長國,

圓是由曲線圍成的圖形。

5、比一比。

你覺得這些圖形里,哪些圖形比較相似?他們有什么地方比較相似呢?又有什么不同?

1、游戲1送名稱回家。

師:剛才我們學了哪些平面圖形?

老師指你們來說好嗎?老師出示各種圖形,學生搶答。

2、聯(lián)系生活,找一找。

3、交通標志牌。

4、欣賞圖畫。

教后反思:

圖形的周長教學設計篇十六

1、進一步認識圖形的旋轉,明確含義,感悟特性及性質。讓學生會運用數(shù)學語言簡單描述旋轉運動的過程,能在方格紙上會畫出圖形旋轉90°后的圖形。

2、以讀講精練教學法為主導,數(shù)學言語表達訓練為主線,讓學生通過觀察實例、操作想象、語言描述、繪制圖形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積累幾何活動經驗,發(fā)展空間觀念。

3、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體會數(shù)學語言簡潔、準確、嚴謹之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好習慣。

通過多種學習活動溝通聯(lián)系,理解旋轉含義,感悟特性及性質。

用數(shù)學語言描述物體的旋轉過程及會在方格紙上畫出線段旋轉90°后的圖形。

課件,教材復印紙,方格紙兩張,答題卡,三角尺(學生每人一套)。

課前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運動嗎?你最喜歡那種運動呢?

師:剛才我們課前說的是身體的運動,在數(shù)學里,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圖形的運動,還記得有那幾種嗎?(旋轉、平移和對稱)。

1、課件出示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辨認是那種運動。(水車、蕩秋千、道閘、風車)。

師:咱們來看這些物體的運動是屬于哪種運動呢?

師:今天咱們就進一步學習圖形的旋轉。(板書課題:圖形的旋轉)。

第一步:讀。

師:下面咱們就一起來自學例1。

1、課件出示自學提示,請一位同學讀。

2、學生匯報。

(1)請同學們齊讀指針的第一次旋轉結果。

(2)填空。請三位同學回答。

(3)匯報小組討論的結果。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寫出旋轉的三要素。(老師板書:點、方向和角度)。

師:綜合大家的匯報,我們發(fā)現(xiàn)旋轉與點、方向與角度有關。

第二步:講。

1、認識中心點。

師:回到剛才這幅圖,這些物體的旋轉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我們把旋轉中繞的點稱為中心點。(板書:中心點),物體繞中心點旋轉時,中心點是不動的。

師:在生活中,圖形的旋轉可以產生奇妙的圖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三個三角形繞著不同的中心點轉到起來)。

停下來,問: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我們發(fā)現(xiàn)這3個圖形完全一樣)再看一下有什么不一樣?

旋轉中心不同,旋轉出的圖案就不同。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中心點不動。

師小結:旋轉中心有可能在圖形上,也可能在圖形外。

3、認識旋轉方向。

師:旋轉第二個要素是方向,看這一幅圖,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讓學生明確旋轉的方向不同。(板書:方向)。

與鐘面上指針走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叫做順時針方向。(引導學生手指空中順時針方向轉)。

相反的方向是逆時針方向。(閉眼感受)。

4、完整的用語言描述指針的旋轉。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咱們發(fā)現(xiàn)了中心點、方向與度數(shù)是旋轉的三要素。

下面請大家觀察這幅圖,你能不能像例1那樣完整描述指針是怎樣旋轉的?

從“12”到“7”,指針繞點o按逆時針方向旋轉了150°。(請2—3名學生回答)。

追問:你是怎樣知道旋轉度數(shù)是150°呢?

咱們一起來說一說。

師小結:要準確的描述指針的旋轉,就要說清旋轉的三要素。指針是繞哪個點旋轉,按什么方向旋轉,旋轉了多少度。

第三步:動手操作。

師:咱們剛才看了這么多物體的旋轉,你們想不想自己轉一轉?

1、課件出示例2:把等腰直角三角尺固定在方格紙上,像這樣在方格紙上繞點o按順時針方向旋轉90°,觀察三角尺的位置是如何變化的。(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旋轉的特征)。

1)學生在方格紙上操作。(請你拿出方格紙一,等腰三角尺,找到點o,照我這樣擺。每次繞點o順時針旋轉90°,再觀察三角尺的位置是如何變化的。)。

2)課件演示旋轉兩次。

3)引導觀察:咱們來仔細觀察,旋轉前和旋轉后的三角尺,什么沒變?什么變了?

中心點位置不變,三角尺的大小和形狀不變,三角尺位置變了。

(強調:三角尺不管旋轉幾次,它的大小和形狀都不變。)。

4)課件演示,繼續(xù)旋轉到原位置。問:你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

三角尺繞點o按順時針方向旋轉360°,就回到了原來的位置。

設計意圖:幾何直觀是培養(yǎng)學生空間觀念的有效途徑,讓學生動手轉一轉,看一看,比一比,理解旋轉運動中的變和不變(形狀大小不變,位置變了)。

第四步:討論。

師:你們還想轉嗎?(請你們換另一把三角尺,拿出方格紙二)。

1)請一位同學讀題。

學生讀討論的問題:兩條直角邊的位置是如何變化的呢?

點a和點b旋轉后的位置在哪呢?(課件出示。)。

2)學生操作,然后討論。

第四環(huán)節(jié):初步驗證。

誰愿意上臺說說你們的討論結果?

引導說邊:點a旋轉后的位置在哪里?(上臺來指)你是怎樣找到的呢?

(點a旋轉后的點叫做對應點a′)。

(頂點a到o的距離是7大格,旋轉后得到的o與a′的距離也是7大格。)。

ob的位置如何變化,頂點b轉后在哪里?(加上課件演示)。

我們來看看ab邊是怎樣旋轉的?它也是繞o點逆時針旋轉了90°。

師小結:其實,三角尺的每條邊都是繞o點逆時針旋轉了90°。邊的的旋轉與三角尺旋轉是一致的。

集體完成判斷題。(請三位同學讀題)。

1)、從“6”到“9”,指針按順時針方向旋轉了90°。(大家找一找旋轉的三要素都有嗎?)。

2)、從“6”到“9”,指針繞點o按順時針方向旋轉了90°。

3)、從“9”到“6”,指針繞點o按逆時針方向旋轉了90°。

師:看來大家都學得不錯,有信心接受挑戰(zhàn)嗎?

根據(jù)自己的學習情況,從星級題中,選擇一題來完成,如果你的時間充??梢远甲?。

教師巡視收集學生完成的三星題。

1、一星題。師:左側和右側車桿的旋轉有什么不同?(中心點不同,旋轉的方向不同)物體的旋轉只要有一個要素不同,它的旋轉就不一樣。

2、二星題。(有兩種不同的答案,進行對比)師:物體繞同一點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180°后,得到的位置是相同的。

3、三星題。讓學生說作圖的方法。

請同學們發(fā)現(xiàn)自己的錯誤,把它更正好。

這節(jié)課因為容量比較大,學生動手操作需要的時間比較長,所以這個選擇題,把學生自己作圖出現(xiàn)的錯誤典型展示了出來,讓學生判斷,找到錯誤的原因,加深對旋轉的理解,從而讓學生不再出現(xiàn)類似的錯誤。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感受呢?

圖形的周長教學設計篇十七

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轉。

學生在自己的方格紙上操作交流,然后請幾位學生展示。

樣就能清楚地知道它的'變換過程。

師:同學們的交流很好,下面請同桌的兩個同學互相合作,用兩個三角形自己設計一個圖形,然后進行變換,并說一說它的變換過程。

(學生進行自己的設計與操作,師巡視指導)。

二、嘗試練習:

師:接下來,請同學們觀察下圖,邊觀察邊思考,并拿出課前準備好的方格紙和三角形,分別給四個三角形標上a、b、c、d,自己擺一擺,移一移,轉一轉,進行圖形的變換,然后按照下面老師提出的四個問題,與同桌同學進行交流。

(1)四個三角形a、b、c、d如何變換得到“風車”圖形?

(2)“風車”圖形中的四個三角形如何變換得到長方形?

(3)長方形中的四個三角形如何變換得到正方形?

(4)正方形中的四個三角形如何變換回到最初的圖形?

學生自己操作,同桌交流圖形變換的方法,教師巡視指導。

師:剛才同學們做得很認真,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交流,讓同學們說出各自不同的方法,只要方法正確,老師應給予肯定。

三、拓展練習。

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學了哪些知識?(圖形的變換)。剛才你們都用了哪些學具來擺圖形呢?(三角形)。剛才同學們只用了2個或4個三角形來擺圖形,變換出來的圖形不多而且較簡單。你們想不想變換出更多更美的圖形呢?(想)。下面,先請你們觀察老師變換的這個圖形。(師出示圖)。

師:請同學們動手擺一擺,再說一說左圖的七巧板是如何平移或旋轉得到右圖的。

學生操作并回答變換過程。

師:下面請拿出你們喜歡的七巧板,4人小組合作,在方格紙上擺一擺,變一變,看哪個小組的同學變換的圖形最多最美。記住,哪個同學變換好一個圖形,就與組里的同學說一說,你是怎樣變換圖形的。

學生分4人小組合作,在方格紙上用七巧板變換圖形,教師巡視指導。

師:同學們,下課的時間到了,有許多同學沒來得及把自己想好的圖形變換出來,沒關系,回去后,我們還可以繼續(xù)擺,繼續(xù)變,繼續(xù)與同學們一起交流。

四、課堂小結:

2、教師激勵學生,提出希望。

對于圖形每一步的變換,都應要求學生說一說是如何平移或旋轉的,這樣可以進一步鞏固平移或旋轉的概念,也便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考方法。

本活動的開展主要是讓學生進行操作,通過他們的操作來體驗圖形變換的過程。在圖形的變化中,同樣得到圖形的變換,但不同的思考角度,常常會引出不同的操作過程。因此,無論是變換到(1)、(2),還是變換到(3)、(4),都有各種不同的操作方法。所以,組織學生開展活動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先試一試,然后再進行交流。

圖形的變換是對平移和旋轉知識的綜合運用練習,也是今后學生開展圖形設計的重要基礎,通過學生大量的操作活動,對提高學生空間的想象能力有較大的幫助。

七巧板的變換是多樣的,圖中所展示的僅是其中的一種。在開展這一活動時,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七巧板中的部分圖形進行變換。在學生比較熟練的情況下,再操作一些比較復雜圖形的變換。

總結出旋轉的要求:

1、方向。

2、繞某一點旋轉。

3、旋轉的度數(shù)。

圖形a————————————圖形b。

(平移、旋轉、軸對稱)。

平移:方向,移動數(shù)量。

旋轉:繞某向什么方向旋轉多少度。

軸對稱:

圖形的周長教學設計篇十八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圖形的旋轉》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教學對象是五年級的學生。《圖形的旋轉》是在學生學習了平移、軸對稱之后的又一種圖形基本變換,是義務教育階段數(shù)學課程標準中圖形變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秷D形的旋轉》這節(jié)課教學內容靈活豐富,符合五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已有的生活經驗。生活中,有許多美麗的圖案都是由簡單的圖形經過旋轉得到的。本節(jié)課,正是讓學生經歷簡單圖形經過旋轉形成復雜圖案的過程。

《圖形的變換》是“空間與圖形”領域的內容;《數(shù)學課程標準》在不同的學段要求也不同。在二年級,學生已經認識了日常生活中的軸對稱、平移和旋轉現(xiàn)象。本節(jié)課要進一步認識圖形的旋轉,學習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旋轉90°的圖形,并用旋轉在方格紙上設計簡單的圖案,進一步增強空間觀念。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9032087.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