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奧數(shù)題50道實用(七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3-28 13:00:48
三年級奧數(shù)題50道實用(七篇)
時間:2023-03-28 13:00:48     小編:zdfb

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三年級奧數(shù)題50道篇一

【解析】

(1)小英每分拍多少次?

25-5=20(次)

(2)小英5分拍多少次?

20×5=100(次)

(3)小華要幾分拍100次?

100÷25=4(分)

答:小英5分拍100次,小華要拍同樣多次要用4分。

三年級奧數(shù)題50道篇二

1、一班有40個學生,二班有42個學生,三班有45個學生。開學后又轉(zhuǎn)學來了11個學生。怎樣分才能使每班學生人數(shù)相等?

2、小崗計劃4天做15道數(shù)學題,結(jié)果多做了9道。平均每天做了多少道?

3、一小組同學體檢量身高時發(fā)現(xiàn)其中2人的身高是123厘米,另外4人的身高均為132厘米。這個小組同學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4、小浩為培養(yǎng)自己的閱讀能力,自己規(guī)定這一個月(30天)要讀完共288頁的彩圖世界童話名著《伊索寓言》。頭9天平均每天讀了8頁,第二個9天平均每天讀了10頁,第三個9天平均每天讀了11頁。最后三天平均每天需要讀幾頁才能達到自己規(guī)定的要求?

5、五個同學期末考試的數(shù)學成績平均94分,而其中有三個同學的平均成績?yōu)?2分,另兩個同學的平均成績是多少?

6、小亮學游泳,第一次游了25米,第二次游的距離比兩次游的平均距離多8米。小亮第二次游了多少米?

7、籃球隊中四名隊員的平均身高是182厘米,另一名隊員的身高比這五隊員的平均身高矮8厘米,這名隊員的身高是多少?

8、7個連續(xù)偶數(shù)的和是1988,求這7個連續(xù)偶數(shù)。

三年級奧數(shù)題50道篇三

倉庫里有一批大米.第一天售出的重量比總數(shù)的一半少12噸.第二天售出的`重量比剩下的一半少12噸,結(jié)果還剩下19噸.這個倉庫原有大米多少噸?

逆推問題.

此題應(yīng)用逆推法,從后向前推算,即可得出.

解:[(78-12)×2-12]×2,

=[132-12]×2,

=240(噸).

答:這個倉庫原有大米240噸.

還原問題是逆解應(yīng)用題.一般根據(jù)加減法或乘除法的互逆運算關(guān)系,由題目所敘述的順序倒過來思考,從最后一個已知條件出發(fā),逆推而上,求得結(jié)果.

三年級奧數(shù)題50道篇四

1、一次檢閱,接受檢閱的一列彩車車隊共30輛,每輛車長4米,前后每輛車相隔5米。這列車隊共排列了多長?如果車隊每秒行駛2米,那么這列車隊要通過535米長的檢閱場地,需要多少時間?

2、父子倆一起攀登一個有300個臺階的山坡,父親每步上3個臺階,兒子每步上2個臺階。從起點處開始,父子倆走完這段路共踏了多少個臺階?(重復(fù)踏的臺階只算一個)。

1、解:車隊間隔共有

30-1=29(個),

每個間隔5米,所以,間隔的總長為

(30-1)×5=145(米),

而車身的總長為30×4=120(米),故這列車隊的總長為

(30-1)×5+30×4=265(米)。

小學三年級植樹問題奧數(shù)題與解析:由于車隊要行265+535=800(米),且每秒行2米,所以,車隊通過檢閱場地需要

(265+535)÷2=400(秒)=6分40秒。

答:這列車隊共長265米,通過檢閱場地需要6分40秒。

2、解:因為兩端的臺階只有頂?shù)呐_階被踏過,根據(jù)已知條件,兒子踏過的臺階數(shù)為

300÷2=150(個),

父親踏過的臺階數(shù)為300÷3=100(個)。

由于2×3=6,所以父子倆每6個臺階要共同踏一個臺階,共重復(fù)踏了300÷6=50(個)。所以父子倆共踏了臺階

150+100-50=200(個)。

答:父子倆共踏了200個臺階。

三年級奧數(shù)題50道篇五

一個長方體的水槽可容水480噸.水槽裝有一個進水管和一個排水管.單開進水管8小時可以把空池注滿;單開排水管6小時可把滿池水排空.兩管齊開需多少小時把滿池水排空?

【答案解析】

分析:要求兩管齊開需要多少小時把滿池水排光,關(guān)鍵在于先求出進水速度和排水速度.當兩管齊開時要把滿池水排空,排水速度必須大于進水速度,即單位時間內(nèi)排出的水等于進水與排水速度差.解決了這個問題,又知道總水量,就可以求出排空滿池水所需時間。

解:①進水速度:480÷8=60(噸/小時)

②排水速度:480÷6=80(噸/小時)

③排空全池水所需的時間:480÷(80-60)=24(小時)

列綜合算式:

480÷(480÷6-480÷8)=24(小時)

答:兩管齊開需24小時把滿池水排空。

三年級奧數(shù)題50道篇六

三年級奧數(shù)題及答案:一筆畫,請三年級的同學們認真思考,自己解答后,再來查看正確答案。

請觀察右圖中已有的幾個圖形,并按規(guī)律填出空白處的圖形。

首先可以看出圖形的第一行、第二列都是由一個圓、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正方形所組成的;其次,在所給出的圖形中,我們發(fā)現(xiàn)各行、各列均沒有重復(fù)的圖形,而且所給出的圖形中,只有圓、三角形和正方形三種圖形.由此,我們知道這個圖的特點是:

①僅由圓、三角形、正方形組成;

②各行各列中,都只有一個圓、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正方形。

因此,根據(jù)不重不漏的原則,在第二行的空格中應(yīng)填一個三角形,而第三行的空格中應(yīng)填一個正方形。

三年級奧數(shù)題50道篇七

題目:樹林中的三棵樹上共落著48只鳥.如果從第一棵樹上飛走8只落到第二棵樹上;從第二棵樹上飛走6只落到第三棵樹上,這時三棵樹上鳥的只數(shù)相等.問:原來每棵樹上各落多少只鳥?

答案與解析:

分析倒推時以"三棵樹上鳥的只數(shù)相等"入手分析,可得出現(xiàn)在每棵樹上鳥的只數(shù)48÷3=16(只).第三棵樹上現(xiàn)有的鳥16只是從第二棵樹上飛來的6只后得到的,所以第三棵樹上原落鳥16-6=10(只).同理,第二棵樹上原有鳥16+6-8=14(只).第一棵樹上原落鳥16+8=24(只),使問題得解.

解:①現(xiàn)在三棵樹上各有鳥多少只?48÷3=16(只)

②第一棵樹上原有鳥只數(shù).16+8=24(只)

③第二棵樹上原有鳥只數(shù).16+6-8=14(只)

④第三棵樹上原有鳥只數(shù).16-6=10(只)

答:第一、二、三棵樹上原來各落鳥24只、14只和10只.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900291.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