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四年級語文授課經(jīng)典教案(熱門17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12 08:14:11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授課經(jīng)典教案(熱門17篇)
時間:2023-12-12 08:14:11     小編:夢幻泡

教案能夠提供教學的方向和目標,幫助教師合理安排教學內(nèi)容和時間。在編寫教案時,我們應注重教學過程的靈活性和適應性,隨時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改進。合理的教案設計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能力。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授課經(jīng)典教案篇一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認識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

4、正確、規(guī)范書寫生字。

教學過程:

一、出示本課時學習目標。

二、檢查讀書(20分鐘)。

1、教師范讀課文。

2、各小組讀書5分鐘準備賽讀。

師:各小組準備5分鐘,看誰能像老師那樣讀書。等會各小組要進行讀書比賽,看哪個小組讀得好。

3、展示:小組之間比賽讀書,力爭人人正確、流利(一般讓5、6號讀)。

4、認識字詞:拿出學案,讀學案上的字詞。小組比賽讀詞語。

悶熱曠地附近纖弱雷聲大作大雨如注。

5、再讀書。

師:這次相信同學們會讀得更好!

自己讀。小組之間比賽讀。互相挑戰(zhàn)。學生要互相評價。

三、寫字。

1、仔細觀察紅字。

2、教師范寫2——3個。

老師要在田字格里寫。要分析起筆、頓筆,間架結構。

既:要注意左右兩遍等寬。

痛:要注意病字框的寫法。

除了既要注意左右兩遍等寬,“孫、挑、該、統(tǒng)”要注意左窄右寬,左邊的偏旁不能超過字的三分之一寬度。

學生描紅。注意要描的像,描完再在田字格里臨寫。

3、再臨寫兩遍。

4、教師檢測。

5、學生互改:1號改2、3、6號。

2號改4、1、5號。

老師給寫錯的糾正。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且講講這個故事。

2、感悟薩沙一家人自覺保護弱小者的高尚品質,從中接受教育,養(yǎng)成良好道德行為。

3、寫小練筆。

教學過程:

一、讀懂課文。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我不是最弱小的》(齊讀課題)。

自由朗讀課文,想一想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品讀課文,感悟保護弱小者的高尚品質。

1、體會薩沙的美好品質。

(1)教師參與欣賞句子。(板書:薩沙說)。

出示課文最后一句:“現(xiàn)在我該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媽媽?”說說這句話的實際意思。(板書:我不是最弱小的)。

(2)猜猜看:老師為什么欣賞這個句子?

a從這句話的意思看,薩沙人小志氣高,不想當最弱小的,他能保護弱小者。

b抓句子中的“現(xiàn)在”引導學習第7自然段薩沙用自己的行動保護了比他更弱小的野薔薇。抓“朝著……掀起……蓋在……”引導體會、朗讀。

薩沙的態(tài)度很堅決,毫不猶豫地掀起雨衣蓋在正受風雨摧殘的嬌嫩纖弱的薔薇花上,他用自己所做的證明——我不是最弱小的。(板書:做)。

c我們能不能從薩沙所說的、做的來推想他是怎么想的呢?引導學生朗讀第3、5自然段中薩沙的語言,從中體會薩沙根本沒把自己看作是最弱小的。

d薩沙所想的、做的、說的都證明了他不是最弱小的,所以他說——“現(xiàn)在我該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媽媽?”

抓“該……不是……吧”指導讀好這個句子。

(3)假如你是媽媽的話你會怎么說?

師小結:細細讀來,我們從這個句子中讀出了一個要強、心地善良、懂得保護弱小者的好孩子。你們說,這是不是個值得欣賞的句子?當然欣賞也得有方法,抓住關鍵的詞語聯(lián)系前文細細欣賞,你的收獲會更大。

2、體會薩沙家人的美好品質,表達內(nèi)心感受。

(1)看圖,聽風雨聲,說說圖上情景。

讓學生分別說說爸爸媽媽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理解“每個人都要保護比自己弱小的人”這句話的意思,懂得這是每個公民應有的人道主義精神。

猜想假如媽媽把雨衣披在了托利亞身上,她會怎么做?

(3)此時此刻,你是否想對薩沙,對媽媽說些什么,或是想對自己說些什么?

(4)看來“我不是最弱小的”不僅僅是薩沙所說的做的,也是我們的心聲,一起自信地說:“我不是最弱小的”,我們“每個人都要保護比自己弱小的人”。

三、小練筆。

同學們,學習了這篇課文后,你們想對薩沙說些什么?你還想到了什么?寫一寫。

板書設計:

我不是最弱小的。

薩沙(說、做、想)。

媽媽。

爸爸每個人都要保護。

托利亞比自己弱小的人。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授課經(jīng)典教案篇二

1、會認本課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弄懂三個主要的例子中人類從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啟發(fā),解決了什么問題,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研究的興趣。

3、了解人類以生物為師的有關事例,激發(fā)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對科學的熱愛。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授課經(jīng)典教案篇三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1、同學們,上節(jié)課老師和大家初學了22課,今天我們將繼續(xù)學_第22課。

2、學生朗讀課題。

3、其中的“我”指的就是(曼德拉),他在課文中的身份是一個(囚徒)。

二、分析課文第一部分。

1、在書本中,電視中,你見過囚徒嗎?他們過的是怎樣的一種生活啊?

2、學生交流。

4、學生讀書,交流(苦役;艱難的時日;狹窄的牢房)。

5、師:越是狹窄的牢房越是沒有自由,它時時刻刻在提醒著囚犯:你是囚犯,你是罪人,你不配享有自由!

6、那么,在如此艱苦的時日里,曼德拉又是怎么做的呢?

7、交流:洗洗衣物------。

8、他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想方設法為每天的生活尋找些許慰藉;使獄中生活充實一點)。

9、出示上面兩句話,讓學生體會他這樣做的目的。

11、板書:樂觀向上、積極。

12、朗讀課文第一部分。

三、分析課文第二部分。

(一)。

1、是啊!曼德拉是一個樂觀向上,積極生活的人,也是一個對菜園情有獨鐘的人。

3、朗讀。

4、交流:(親密接觸)讀好這句話。

5、是的,作者對菜園一直以來就是如此“情有獨鐘”,以至于他剛到羅本島,他就要求_允許他在監(jiān)獄的院落里開辟一方菜園。但是,這一方菜園他得來容易嗎?讀讀課文第三小節(jié),再來說說。

6、學生朗讀第三小節(jié),交流(多年來,一直拒絕,但是最終)。

7、你從中又覺得曼德拉是個怎樣的人呢?

8、板書:堅持不懈。

(二)。

1、對這來之不易的菜園曼德拉格外珍惜,格外愛護。他為菜園做了些什么呢?自己讀讀課文四、五、七按節(jié),邊讀邊做做記號!

2、交流。

a)成天都在地里不停地挖掘。

(談談自己的體會,抓住紅色的字;朗讀體會)。

b)首先選種了---。

(說說他這樣做的原因;從產(chǎn)量增長中,你有什么感想)。

c)訂閱書籍,學_耕種,了解方法,更加可貴的是作者不怕失敗。

3、在曼德拉的辛勤勞作下,作者的菜園一片生機盎然,收獲的季節(jié)到了,曼德拉來到了他的一方菜園。他看到了什么,他情不自禁地說----(出示圖畫,學生練_說話)。

(三)。

1.是啊!多么美好的一切啊!曼德拉辛勤耕作這一方菜園,收獲的不僅是碩果累累,更是寶貴的精神財富。

2.讀讀第八節(jié),談談自己的感受。

3.理解"一絲自由的滋味"(少有的;一方)。

4.朗讀第八節(jié)。

四、分析課文第三部分。

1.作者收獲的不僅是心里上的自由,更加獲得了生活中深刻的哲理。

2.收看錄象。

4.四人小組討論,聯(lián)系實際,說說你們的理解。

5.指名交流。

6.朗讀這段話。

五、總結課文。

1.讓我們一起記著這位為了黑人的解放事業(yè),窮盡畢生心血,堅忍不拔的偉大領袖曼德拉,記著在菜園中發(fā)生的感人的故事。

2.記著他的這段響亮世界的話語:"斗爭就是我的生活,我會繼續(xù)為自由而戰(zhàn),直至我死。"。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授課經(jīng)典教案篇四

1、認識“鵝、卵”等7個生字,會寫“牽、鵝”等13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4自然段。

3、在讀中感受月光下美麗的景象,體會“我”與阿媽之間濃濃的親情,體會月光下作者獲得的無限樂趣。調動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情感體驗,談自己的切身體會。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麗的景象,體會“我”與阿媽濃濃的親情,并調動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情感體驗,培養(yǎng)學生細心體察生活細節(jié)的能力。

教學難點;充分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發(fā)揮學生的想象,讓畫面浮現(xiàn)于學生的腦海中,激起學生讀的欲望,讓情感在讀中體悟、升華,真正使學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語言美。

第一課時。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認識本課的生字詞。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設計。

一、師生談話導入。

今天,就讓我們跟隨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媽媽一起散步,再來感受一下吧。(教師板書:走月亮)(課件出示2)。

師:我國南方一些地區(qū)的習俗,常在有月亮的晚上,到戶外月光下游玩、散步、嬉戲,稱為“走月亮”。(課件出示3)。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問老師、同學,查字典等方式來解決。

2、學生自讀課文。在讀文過程中,勾畫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先要求學生獨立閱讀,初步掃除語言障礙;再請學生在小組中互相幫助糾正讀音;最后點名分段閱讀課文,達到全班師生集體正音。)。

3、談一談讀完課文后的感受。

三、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分析記憶字形。

出示生字“鵝、卵、俗、躍、穗、踱、爍”(課件出示4)。

“鵝”是家禽,所以偏旁是“鳥”;“俗、躍、穗”都是左右結構的字,“俗—浴”是形近字。

2、書寫指導。

出示生字“淘、牽、鵝、卵、填、莊、稼、俗、躍、葡、萄、稻、熟”(課件出示5)。

指導書寫:“淘、鵝、填、稼、俗、躍、稻”都是左右結構的字,書寫時要左窄右寬;“牽”是上中下結構的字,中間的禿寶蓋要寬一些。

指導學生按筆順規(guī)則寫字,并注意學生的寫字姿勢。

3、詞語理解及運用。(課件出示6、7、8)。

淘洗:用水洗去雜質和污垢,引申為保留好的,除掉壞的。造句:我們煮米飯之前要好好淘洗大米。

柔和:柔軟,溫和。造句:傍晚,柔和的月光灑在海面上。

鵝卵石:指被流水磨圓了的石頭。造句:我家門前有一條用鵝卵石鋪成的小道。

運載:裝載和運送。造句:秋天,運載糧食的汽車在公路上來回奔跑著。

風俗:社會上長期形成的風尚、禮節(jié)、習慣等。造句:少數(shù)民族有很多風俗習慣。

汩汩:擬聲詞。形容水或其他液體流動的聲音。造句:那條小溪汩汩地流過巖石。

澆灌:本課指把水輸送到田地里。造句:農(nóng)民伯伯用河里的水澆灌土地。

鍍亮:一種工藝,可以使金屬起到裝飾,耐磨的效果。造句:太陽升起時,天邊就像被月光鍍亮了似的。

奇妙:稀奇神妙;美妙。造句:弟弟的小腦袋瓜里有許多奇妙的想法。

四、拓展延伸,體會情感(課件出示9)。

課下搜集有關描寫月亮的古詩或小短文,積累在采蜜集上,下一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欣賞。

第二課時。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四自然段。

2、在讀中感受月光下美麗的景象,體會“我”與阿媽之間濃濃的親情,體會月光下作者獲得的無限樂趣。調動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情感體驗,談自己的切身體會。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設計。

一、歌曲導入,復習生字。

1、同學們,你們喜歡聽歌嗎?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首優(yōu)美動聽的歌曲,我們一起來欣賞欣賞吧?。úシ拧对铝链愤@首歌。邊聽邊和老師一起感覺)怎么樣,好聽嗎?(課件出示12)。

聽完這首歌曲,你有什么體會?

(媽媽對孩子濃濃的愛、在媽媽的懷抱很幸福、在媽媽的身邊很幸福。)。

那就讓我們伴著這甜美的歌聲一起去走月亮吧!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第2課《走月亮》。(板書課題:2走月亮)。

2、檢查生字讀音。

二、精讀課文,深入理解。

(一)師: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然后找出最喜歡的自然段,多讀幾遍,并試一試談談自己的感受。

(二)全班交流,指導朗讀。

1、讀課文第1自然段,你知道月亮是從哪兒升起來的嗎?(課件出示13)。

2、預設:秋天月夜是怎樣的景象?

第2自然段:秋天“月盤是那樣明亮,月光是那樣柔和。照亮了……照亮了……照亮了……”(月光灑滿人間,月光下的各種景物清晰而又靜謐,這迷人的月夜使“我”和阿媽感受到月夜景色的美好。)(課件出示14)(教師板書:月盤明亮月光柔和)。

師:讓學生展開想象,月光還照亮了哪些地方?

指導朗讀:體會著月色下的美好意境朗讀。

第4自然段:“細細的溪水,流著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著月光”?!奥咽g有多少可愛的小水塘啊,每個小水塘,都抱著一個月亮!”(課件出示15)。

(請學生描述自己通過文本所想象到的美景,并通過朗讀宣泄看到這般美麗的景色時的心情。)。

第6自然段:

引導學生合理想象:(課件出示16)。

(1)秋蟲夜鳥此刻在做什么?

(2)你能想象一下果園里的景色嗎?

(3)作者都嗅到了野花的香氣,那她會看到怎樣的景色呢?

(4)引導學生想象第6自然段的兩處省略號所蘊涵的內(nèi)容。

3、師:當作者看到這么美麗迷人的景色時,內(nèi)心會有什么感受呢?

除了月夜下迷人的景色使小作者感到愉快、高興,還有沒有其他原因呢?讓我們再來讀一讀,找一找。(課件出示17)。

第3自然段:在明亮、柔和的月光下,阿媽喜歡領著“我”在灑滿月光的小路上漫步,我們手牽著手欣賞月下美麗的景色,該有多么幸福哇!

(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回想自己和媽媽一起漫步時的幸福心情,理解作者的感受,并有感情地朗讀。)。

第4自然段:阿媽領著“我”欣賞月下美麗清澈的小溪,使“我”想起白天阿媽帶著“我”到溪邊嬉戲玩耍時好玩兒的情景,更感到幸福甜蜜。(教師板書:想到:洗衣服做小船看水塘)。

(教師引導學生回想自己和媽媽一起玩時的體驗,來感受作者此時幸福甜蜜的心情,并通過個性化的朗讀宣泄出來。)。

第6自然段:在迷人的月下,阿媽拉著“我”的手,“我”感到阿媽的手越來越溫暖了。我們貼得很近,“我”都聞得到阿媽身上那熟悉的氣息,這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了母親和孩子之間那種濃濃的親情。(教師板書:聞到:阿媽的氣息)。

第8自然段:“我”突然看見美麗的月亮牽著那些閃閃爍爍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著,走著……月兒月兒牽著閃爍的小星星走哇走,不就是在和阿媽與“我”比賽嗎?不,阿媽就是那美麗的月亮,“我”就是那閃爍的小星星,我們已經(jīng)融入到大自然的懷抱。(教師板書:看到:山樹草花星星閃爍)。

(引導學生想象此時的景色,并個性化的朗讀。)。

4。也可能學生在一個自然段中即體會到了景色的美,也體會到了情美,教師可隨機進行指導。(教師板書:美好景色濃濃親情)。

5。背誦第四自然段。

三、拓展延伸、交流情感。

同學們,你有沒有和媽媽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時刻?把你的感受在小組里講一講,然后全班交流。(課件出示18)。

四、擴展閱讀,延伸感悟。(課件出示19)。

選擇《童年書架》的兩篇文章——《月亮來大海做客了》《盼雨》,讓學生任選一篇談感受。

《月亮來大海做客了》用童話般的語言描寫了美麗的海濱夜景?!杜斡辍芬栽姼璧捏w裁突顯了母子之間的深情。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以上就是為大家整理的9篇《2023年份蘇教版四年級語文經(jīng)典教案上冊》,希望可以啟發(fā)您的一些寫作思路,更多實用的范文樣本、模板格式盡在。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授課經(jīng)典教案篇五

教學要求:通過理解課文,學習魯迅先生愛憎分明、為被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質。從內(nèi)容中體會思想。練習給各段加小標題,并說出第一部分和后面幾部分的聯(lián)系。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初步練習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在學習過程中。

教學難點:注意培養(yǎng)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構想:教學中要根據(jù)預習要求布置預習,使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教學可從檢查預習開始,了解學生對每段主要講了什么是否有所理解。本課篇幅較長,要突出理解的重點和難點,對于含義比較深的重點詞句,一定要指導學生準確理解。

教具準備:投影片、錄音帶。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板書課題。

2、從課題看,作者是誰?與魯迅有什么關系?

3、簡介:魯迅及當時時代背景。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名分段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理解詞義。

(1)思考:想一想課文講了魯迅先生哪幾件事?

(2)回答問題。

a、在追悼會上。

b、談《水滸傳》。

c、談“碰壁”

d、救助車夫。

e、關心女傭。

2、默讀課文,把不懂的地方畫下來。

三、學習課文內(nèi)容。

1、初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

2、指讀課文第1段。思考:這一段若分為三層,應怎樣分層?你能說初每層的意思嗎?

(1)學習第一層,“我”當時對魯迅先生是怎樣的認識?

(2)學習第二層,“我”在萬國殯儀館的禮堂里看到什么?

(3)學習第三層,講了什么?

(4)有感情地朗讀第一段。

3、自學課文第2段。

(1)各自朗讀第二段,想一想這段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從中體會到什么。

(2)這段主要講一件什么事?

(3)“我”是怎么讀《水滸傳》的?聽到“我”張冠李戴地亂說的?是什么意思?

(4)聽了伯父這句話,“我”為什么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罵還難受?(伯父好像是開了一句玩笑,就使“我”從此讀書就不再馬馬虎虎了。)。

(5)從這件事,你覺得魯迅先生怎么樣?

4、練習朗讀第二段。

四、總結課文。學習了這兩段課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第二課時。

學習過程。

一、熟讀全文。熟讀課文,想想課文一、二段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繼續(xù)學習課文內(nèi)容。

1、自由讀課文(重視學生閱讀時不同的感受)。

2、提出自學要求,自學第3段學習第三段,

(1)事情是由什么引起的?

(2)魯迅先生是怎樣談起“碰壁”的?把魯迅說的話找出來讀一讀。

(3)“四周圍黑洞洞的”指什么?“碰壁”?“把鼻子碰扁了”?

(4)從魯迅開玩笑說的這句話中,從中體會到什么?

(5)“恍然大悟”?“我”恍然大悟,在座的人為什么哈哈大笑?

(6)練習有感情的朗讀第三段。

(7)指名分角色朗讀。

3、提出自學要求,自學第4段學習第四段。

(1)這段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魯迅是怎樣幫助受傷的黃包車夫的?找出讀讀,體會到什么?

(3)幫助受傷車夫后,魯迅的心情怎樣?小聲把寫魯迅心情的這段話讀讀。

(4)這時候魯迅可能在想些什么?

(5)從魯迅當時的表情、動作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6)練習有感情的朗讀第四段。

4、學習第五段,指名讀這段。

(1)這段主要講了什么?

(2)女傭阿三的話講了哪兩個方面的意思?

(3)說明了什么?

三、總結全文。魯迅先生為什么受到那么多的人的愛戴?魯迅先生是個怎樣的人?

第三課時。

一、熟讀全文。

1、學生分小組熟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幾件小事?

2、同位倆互相說說幾件小事的內(nèi)容。

二、領會表達。

1、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

2、討論給各部分加上小標題,再說說第一部分和后面的幾部分有什么聯(lián)系。

3、“四周圍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從課文中再找出一些有含義的句子讀一讀,說說體會。

4、讀有關段落,思考:魯迅先生“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表現(xiàn)在哪里?(結合二、三、四段的內(nèi)容說明。)。

5、“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這句話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樣的作用?

6、練習概括中心思想(出示投影)。

這篇課文通過回憶魯迅先生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幾件小事,說明魯迅先生是個的人,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課文中有四個字組成的詞要比較多,如“張冠李戴”,找一找,抄寫下來,并選其中的兩個造句。

作業(yè)設計。

1、完成思考練習1、2題。

2、查找有關魯迅先生的資料。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授課經(jīng)典教案篇六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的評賞,教師的點撥,了解火燒云色彩的絢麗和形狀的變化多端。激發(fā)學生愛美、愛自然的感情。

2.學習作者觀察和積累材料的方法。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熟讀成誦。

教學重點:

1.評點中了解火燒云的特點。

2.了解作者觀察事物和積累材料的方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一、整體入手,捕捉重點。

1.回顧導入: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了解到那絢麗的霞光把地面照射成了一個多彩奇妙的世界,而天空的火燒云又有什么地方讓你覺得神奇、美麗呢?(結合學生的回答,板書:顏色、形狀)。

2.指名學生讀書,師生評點。

評:讀的流利、正確,洋溢著喜悅之情。

語言活潑,充滿了對火燒云的喜愛。

3.過渡。

二、師生互動,精讀精評。

1.自由朗讀第二段,想想火燒云的顏色和形狀各有什么特點?你是怎么體會出來的?

2.討論,交流:

生評:顏色多:紅通通、金燦燦……。

師點:屏顯相關文字、顏色。幫助學生形象化理解。

生評:顏色多: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

師點: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說出天空可能有的其他顏色。

生評:顏色變化快: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

師點:引導學生體會兩個句子的不同含義。

(屏顯以下文字:)。

(1)、一會兒紅通通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一會兒半灰半百合色。

(2)、有時紅通通的,有時金燦燦的,有時半紫半黃,有時半灰半百合色。

生評:形狀多:馬、狗、獅子。

生評:形狀變化快:一會兒、眨眼間、跑著跑著……。

師點:其實火燒云就像一幅幅抽象畫,只要你展開豐富的想象,天空中就什么都有??矗炜绽镉诛h來一朵云。(屏顯動畫)引導學生留心觀察,展開想象,說出云朵的變化。

3.小結火燒云的顏色和形狀變化又多又快,同學們可以用哪兩個詞來概括?

引導學生說出:五光十色、瞬息萬變。

三、總結學法,賞讀課文。

1.火燒云實在是太奇妙了,可還沒等人們欣賞夠,它就下去了。齊讀最后一段,體會人們當時的心情。(余興未盡)。

引導學生概括出寫作方法:仔細觀察,發(fā)揮想象,注意積累。

3.讓我們再來回味一下火燒云的神奇與美麗,選擇你最喜愛的一段,用最飽滿的感情讀一讀。

4.齊讀。(屏顯動畫,音樂伴奏)。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授課經(jīng)典教案篇七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合作、探究,體會偉大的母愛,激發(fā)學生對母愛的報答。

3、聯(lián)系生活,組織學生根據(jù)實際寫出一段與母親相處的感受最深、記憶深刻的片段。

4、自編一首詩或兒歌寫在老師已準備好的卡片上,作為賀卡送給媽媽。

教學重點:

學生通過自主探究體會偉大的母愛。

教學難點:

通過練筆歌頌母親,激發(fā)情感,訓練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

教學準備:

錄音機,磁帶,投影片,帶花邊的卡片。

教學過程:

課前播放《世上只有媽媽好》歌曲。

一、導入。

1、同學們,聽著熟悉的歌曲,我們的心中涌動著一股暖流。每一個人,無論走到那里都放不下自己的母親。歌頌母親是永恒的話題。我們以前就學過有關歌頌母親的課文,還記的嗎?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第一次抱母親》。請大家齊讀課題。

(設計思路:通過歌曲激情,通過談話讓學生回顧學過的課文營造了一種和諧的氣氛,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情緒,為進入新課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礎)。

2、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母親生病住院,護士要換床單,母親不能下床,便有了作者第一次抱母親??勺髡邲]想到母親這么輕,差點摔倒。現(xiàn)在,請同學們打開書,輕聲朗讀第2-3自然段,找出描寫作者第一次抱母親后的心情的語句。

二、合作探究,體悟情感。

(一)體悟難過。

1、學生朗讀第2-3自然段,找畫描寫作者第一次抱母親后的心情的語句。

2、學生交流。師投影出示“母親竟然這么輕,我的心里很難過?!?師板書“難過”)。

(設計思路:引導學生再次進入課文,深入了解母親的形象)。

4、學生交流。體會兒子的難過與母愛的偉大。

通過交流引導學生抓住住手拉,背背,肩挑,翻山越嶺等詞體會母親的堅強與偉大。

指名學生朗讀欣賞令自己最感動的句子。

5、師總結指導說話:讀到這里,我們已經(jīng)被母親的堅強而感動了,現(xiàn)在了解了兒子為什么會感到難受了嗎?生自由交談自己的感受。

(設計思路:通過對學生的追問,感悟,進一步推動學生的深入思考,引導學生由表及里,深入文字,揣摩人物的言行,正確把握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

(二)感恩母親。

1、激疑:母親雖然瘦弱,但卻表現(xiàn)的如此堅強,不能不讓人感嘆母愛的力量。這力量實在是太偉大了,感染了我們每一個人,就不用說那親生體驗的兒子了。

(2)齊讀第二處抱母親的句子。體會兒子難過、愧疚的心情。

(3)激疑:母愛是偉大無私的,它不僅感動了作者,也讓護士感動了,引讀:護士。

也動情地說:————。但是,母親呢?

(4)投影出示:母親笑了笑說:“提那些事干什么?哪個母親不是這樣過來的?”

從中你體會到什么?生自由交談。

2、激情:母親是堅強的,母親又是偉大的,她寧愿自己吃苦,也不讓我們苦著。

累著。而我卻一直以為母親力大無窮,沒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體,承受著那。

么重的擔子。如今,母親病了,病得不輕,連轉身下床都很吃力。對此,我的。

心中充滿了深深地內(nèi)疚。我望著母親瘦小的臉,愧疚地想對她說——(師板書“愧疚))。

師:望著母親瘦小的臉,讓我們深情地對母親說一聲……。

(指名說兩次)。

(1)師投影出示最后一段的內(nèi)容。

我決定抱一抱母親,就像母親無數(shù)次抱我一樣,為了讓母親入睡,護士不忍。

離去,就在邊上看著。我以為母親睡著了,我忽然看見有兩行淚水從母親的眼角。

流下來。(教師配樂深情地朗讀最后一段。)。

(2)母親的淚水是母親因為病痛而流下的嗎?這是怎樣的淚水?

(設計思路:引導學生入情如境,發(fā)表自己的想法,激發(fā)學生的感情積淀,讓學生從各自的理解所進行的角度進行論說,在分享中豐富自己的想法)。

(3)師:小時候,母親從無數(shù)次的抱過我,而這僅僅是我第一次抱母親,卻給了母親無比的激動和幸福,這是幸福的淚水,這是激動的淚水,讓我們再讀一讀,讓我們這個畫面留住,留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腦海里。生齊讀。

4、自由表達,加深體驗。

(設計思路:讓學生自由發(fā)言,引導學生體會母親的對于子女偉大而無私的愛心,感受兒子動人的孝順之情,進一步加深情感體驗)。

(2)帶著這樣的情感再讀一讀本段。

三、聯(lián)系生活,表達情感、總結課文。

1、這節(jié)課讓我們感受到了濃濃的無私博大的母愛。此時此刻,你們一定也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的母親。朝夕相處之中,母親為我們付出了多少愛呀!我們難道不想送點禮物給媽媽嗎?現(xiàn)在請同學們來編寫一首詩或者兒歌或一句話寫在卡片上,送給媽媽。(板書無私博大)。

2、生練寫展示結果。

3、請大家把這份心意卡,輕輕地放在她的床頭,她一定會非常感動的。請大家永遠不要忘記這句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愿天下所有的媽媽幸福安康。

(設計思路:發(fā)揮語文學習的情感功能,讓學生懂的孝順的美德,學會做人)。

四、作業(yè)。

1、課外閱讀:.古往今來多少文人賢士都用優(yōu)美樸實的語言歌頌母愛,贊美母親,課后大家可以找?guī)灼嚓P的文章來讀一讀。

2、小練筆:聯(lián)系生活實際,寫一篇有關和母親相處的文章。

板書設計:

13第一次抱母親。

難過。

愧疚。

無私。

博大。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授課經(jīng)典教案篇八

《一路花香》原本是教材中的一篇獨立閱讀課文,這樣的一個篇幅不長、通俗易懂的寓言如何進行教學,它訓練的點在哪兒?這是我在備課時著重思考的一個問題。

在網(wǎng)上看了一些教學設計,各有巧妙不同,但我總是在逐磨教學用書上揭示的寓意:世上每一個東西、每個人都有自身存在的價值,我們既不能驕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處的利用自身的特點,就能夠充分發(fā)揮作用。在教學設計的時候,很多老師都自然而然的把破損的水罐和完好無損的水罐對立起來,這都源自課文里有一個詞語“驕傲”,其實,我們都知道,驕傲這個詞語有兩個意思,一個是自滿自大,一個是自豪。我更愿意把這里的驕傲當作自豪講,水罐的本職工作是什么?儲水。完好無損的鐵罐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它為什么不感到自豪呢?而且,課文中也并沒有說它就此就去輕視和嘲笑,所以,我個人覺得在教學的時候不要把兩個水罐對立起來,我們應該提倡出色的完成好本職工作,并引以為豪。所以,我把課文的寓意修改了一下,為:世上每一個東西、每個人都有自身存在的價值,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處的利用自身的特點,就能夠充分發(fā)揮作用。

此外,我覺得我們不能忽視一個人,那就是挑水工。我覺得他才是課文里最重要的人,是他給了破水罐以自信,是他結合破水罐的特點,讓物盡其用,從這個角度來說,課文還有另外一層意思,那就是:我們應該根據(jù)人和物的特點,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所以,我設計了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

此外,在教學設計的開頭,我設計了一個聽寫的環(huán)節(jié),即是對初讀環(huán)節(jié)的檢查,更是對這節(jié)課的教學的鋪墊,這五個詞語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它們既能幫主學生概括課文內(nèi)容,又將引領這節(jié)課的教學。

這個設計,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學生自學后,談的環(huán)節(jié),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里如何把語言文字的訓練落到實處,說句實話,自己目前沒有底,但是又沒有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法,所以,盡管感覺生澀,還是保留了,期待大家的智慧。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授課經(jīng)典教案篇九

是啊,生活中的很多事物之間都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揭示事物之間聯(lián)系的科學小品文,題目就是——《人類的老師》板書課題,男女生對讀,齊讀。

二、初讀課文,檢查字詞。

過渡:這是一個特別能激發(fā)閱讀興趣的題目,看了他,你會產(chǎn)生什么疑問?

生:人類的老師指的是什么?

(1)聽朗讀錄音,解決問題。

生:人類的老師指自然界中的生物。

師:你能從課文中找到相關的句子嗎?

生:生物真的是人類的好老師?。“鍟荷?。

介紹這是文章的中心句。

(2)回顧文章,說事物。

(3)回想一下,課文中都提到了哪些生物,記住哪個就說哪個!

學生匯報,教師依次張貼事物圖片(鳥類、蜻蜓、蒼蠅、蚊子、蜜蜂、鯨)。

過渡:瞧!為什么我們把這些生物都稱為人類的老師?接下來,我們就帶著這個問題走進課文。

(4)檢查字詞,讀通句子。

男女pk賽男女生抽卡片,其他同學跟讀。

三、學會表達,感知內(nèi)容。

(一)出示游戲攻略。

(1)快速閱讀課文,找出文中存在聯(lián)系的事物,畫出相關語句,理清他們之間的聯(lián)系。

(2)和同桌交流,輪流發(fā)言,每次選出一種事物,注意說明他們之間的聯(lián)系。

注:交流時,老師要隨時點撥、指導。

(二)學生匯報,文字連連看的成果。

重點詞語、句子的理解:

機翼:文中帶這個詞的句子很長,誰能給大家讀準確?讀長句子的時候,要注意句子中的停頓,怎樣找準停頓呢,就是要理解句子的意思,你再讀一讀,找學生讀,齊讀!

流線型:像鯨這樣前圓后尖,非常光滑的外形就叫“流線型”

小結:看來,自然界中的種種生物真是人類的好老師?。∮幸婚T學科就是專門研究生物與人類之間聯(lián)系的,它就叫仿生學。

(三)介紹仿生學。

仿生學是一門既古老又年輕的學科。人們研究生物某些器官的構造和功能,從中得到啟示并進行模仿,研制成功新的儀器、機械,這門科學就叫仿生學。

四、拓展延伸。

像這樣,人類模仿的生物還有很多很多,文中的作者不可能一一介紹,你還知道哪些仿生學的例子,說說看!

老師也收集了一些仿生學的例子,展示資料。

五、總結全文。

看來自然界真是太奇妙了,它給予了我們那么多的啟發(fā),我們發(fā)明創(chuàng)造出這么多的新事物。我想,只要我們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積極探索,一定會發(fā)現(xiàn)更多的奧秘!

六、作業(yè)。

1、以“——的自述”為題目,介紹一種文中的生物。

2、收集更多的有關人來以生物為老師的資料,同學之間交流。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授課經(jīng)典教案篇十

1.出示課題,讀題。

2.理解題意。開國:建立新的國家;典:典禮,鄭重舉行的儀式;大典:隆重的典禮。

3.介紹時代背景。

(放一段《開國大典》電影片斷然后介紹。)中國共產(chǎn)黨自1921年成立以來,領導全國人民為推翻壓在頭上的三座大山進行了可歌可泣的頑強斗爭。八年抗戰(zhàn),多少英雄兒女前赴后繼、浴血奮戰(zhàn)、保家衛(wèi)國;三年的解放戰(zhàn)爭,中國人民終于推翻了蔣介石的反動統(tǒng)治,迎來了全國的大解放,迎來了“開國大典”的盛況。從此,人民當家做主的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了。

二、學習生字新詞。

要求:

1.自己讀課文,學會字詞。

2.劃出課文中解釋課題的一句話。

3.課文寫了哪幾個場面?劃出場面間的連接句。

4.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三、反饋交流。

1.說說開國大典分為幾個場面?

2.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開國大典的?

(按照開國大典進行的順序記敘。根據(jù)會場、典禮、閱兵、游行四個動人場面寫的。)。

3.交流疑難,解決部分問題。

四、學習第一部分。

1.朗讀課文第一部分。

2.讀完這段你有什么感受?

理解重點句。

“總數(shù)達三十萬人?!?/p>

“丁字形的廣場匯集了從四面八方來的群眾隊伍。”

“他們清早到了北京車站,一下火車就直奔會場?!?/p>

“天安門廣場已經(jīng)成了人的海洋,紅旗翻動,向海上的波浪?!?/p>

(理解:到會群眾范圍廣:“四面八方、匯集”而來;來得早:早上六點鐘就入場;到會人數(shù)多:成了人海;熱情高:直奔,五更天摸著黑;次序好:按照預定的地點排列。)。

3.選擇一句,讀出莊嚴、隆重、熱烈的氣氛。

五、布置作業(yè)。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授課經(jīng)典教案篇十一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學會8個生字,會認6個生字新詞。

2、正確朗讀課文,流利、有感情到朗讀1、2自然段。

3、了解1、2自然段中所描寫的景物與老漁翁垂釣的經(jīng)過。

4、理解古詩內(nèi)容。對古詩能熟讀成誦。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充分朗讀1、2自然段,感受江景的詩意,再來學習古詩,以讀促講,做到水到渠成。詩文對照,感受詩歌的精煉與絕妙。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詩文對照,想象秋江獨釣圖的美景,體會紀曉嵐的機智。

第一課時。

一、從題入手,解題質疑:

1、師板書“紀曉嵐”:知道紀曉嵐嗎?

師介紹人物資料。(清四大才子,乾隆的寵臣,才華橫溢……)。

2、師:有關他的故事民間流傳了許多,今天學習的內(nèi)容就是其中之一。

師補充課題:“吟詩”。

3、指生讀題。從課題中你知道了什么?(紀曉嵐做詩,不是念詩、誦詩)。

4、讀出題意。指讀、齊讀。

5、讀了課題,還想知道什么?

6、師相機歸納板書: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jīng)過、結果。

7、小結:這就是一件事情的六要素。了解清楚了六要素,可以幫我們很好的了解課文內(nèi)容。翻書,讓我們從書本中去尋求答案吧!

二、初讀課文,答疑解惑:

1、讀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思。

生讀書。

2、讀詞。(課件1)。

紀曉嵐光芒乾隆皇帝江畔。

老漁翁垂釣重復一遍。

悠然一篙一櫓嵌入沉靜。

(注意讀音:畔、翁、沉、嵌,反復讀)。

3、開火車讀課文段落。

師評:聲音洪亮、字音準確、句子通順……。

4、解疑:這六要素你解決了哪幾個?生說,互相補充。

5、師教方法:把他們連起來說就是主要內(nèi)容。指生說。

6、師教歸納主要內(nèi)容的方法:弄清事情的六要素,把它們連起來說一說,就是事情的主要內(nèi)容。

三、以讀促講,感受詩意:

(一)第一自然段:

1、乾隆皇帝看到了怎樣的情景覺得有詩意呢?(師板:詩意)。

2、練讀第一自然段,看看秋日的江畔有哪些景物?想象這些景物構成的畫面。哪些景物給你印象深刻?把喜歡的句子多讀一讀。

3、生說江畔的景物。

(師板:落日、波浪、蘆花、水鴨、鐘聲)。

4、把你喜歡的句子會說的說一說,想讀的讀一讀。

5、指生讀。

師引導:

問:“紅紅的落日,灑下金色的光芒?!睘槭裁粗刈x“紅紅”、“金色”?

評:抓重點詞語想象畫面,再把感受讀出來。真是好方法。

6、師小結:亮麗的色彩,活潑的動態(tài),在古廟的鐘聲里構成了一幅江畔落日圖。難怪乾隆皇帝會覺得有詩意。指讀,齊讀。(課件2:第一自然段)。

(二)第2自然段。

1、一位老漁翁正獨覽這一江美景,靜靜地垂釣呢!(師板:老漁翁垂釣)。

把描寫老漁翁的句子勾畫下來,再讀一讀,邊讀邊想象畫面。

2、生練讀,指讀。看誰腦海中想象的畫面更生動更豐富。

3、指兩生分讀老漁翁釣到魚前的部分和釣到魚時的部分。

要求:要讀出老漁翁的變化。(課件3:第二自然段)。

聽出了什么變化?(老漁翁動作的變化,老漁翁心情的變化)。

4、師評:通過輕重、快慢、高低的不同,把老漁翁由靜到動,由平靜到愉悅的變化讀了出來。

5、指生富于變化的讀一讀。男女生分讀。

6、可這江景中的主人翁不是老漁翁嗎?為什么最后要寫水鳥呢?

7、小結:老漁翁置身于夕陽的金色光芒之中,心情愉快地釣魚,這情景真是富有詩意呀!讓我們一起在美妙的音樂聲中感受這優(yōu)美的意境吧!配樂朗讀1、2自然段。

四、詩文對照,體會精妙:

1、過渡:看了這樣的情景,難怪乾隆皇帝想聽紀曉嵐吟詩,也難怪紀曉嵐會吟出這么美妙的詩句。(課件4:古詩《秋江獨釣》)。

2、指生讀古詩。

3、這首詩有什么特點?(七言絕句,嵌入十個一)。

4、你能把它讀準確嗎?指讀,要求:能讀出詩意來嗎?能讀出老漁翁的變化來嗎?

5、將景色與詩句聯(lián)系起來想一想,1、2自然段哪些景象正是詩中所寫的呀?與同座交流。

6、生交流。

7、反饋:文中哪些景象被聰明的紀曉嵐寫入詩中的呢?生說。(分別讀句子,或是說出第二自然段都可以。)。

8、“一人獨占一江秋”理解。

“一人”指誰?(老漁翁)。

“占”呢?(占領、占據(jù)……)再點撥:聯(lián)系1、2自然段,他獨覽一江美景心情愉快地釣魚,這可真是一種——“享受”啊!

9、理解第四行詩。對應了哪部分內(nèi)容?(1、2兩個自然段)。

10、小結:紀曉嵐僅僅用了28個字,可謂字字精妙,字字都是他淵博學識的沉淀與迸發(fā)。讓我們在音樂聲中,用優(yōu)美的朗讀把詩中的意境表現(xiàn)出來吧!

11、配樂齊讀。(課件5:音樂《春江花月夜》)。

五、小結所學,鋪墊下文:

紀曉嵐不愧為一代文學泰斗,真是才華橫溢,機智過人啊!乾隆皇帝對他和他的詩作出了怎樣的評價呢?下節(jié)課接著學習。

六、自設練習,鞏固拓展:

又到了“我的練習我設計”的時間:

你打算針對這首古詩和1、2兩個自然段設計哪些精彩的作業(yè)呢?

預設:

1、想象古詩所描寫的意境,寫下來或畫下來。

2、背誦古詩并默寫。

3、針對第一自然段填空。

4、問答題:明明有鐘聲,為何還顯得沉靜?

5、問答題:明明寫老漁翁,為何還要寫水鳥?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授課經(jīng)典教案篇十二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了解作者筆下動物的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能與前篇課文的描寫方法做些比較,學習作者的觀察與表達方式。

4、讀記好詞好句,積累語言。

教學重難點: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作者的觀察與表達方式。

教學準備:相關圖片與文字幻燈。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上一課,我們認識了豐子凱老先生筆下的白鵝(板書:白鵝),今天,和我們見面的是葉諾索夫筆下的白公鵝(加板書:公),你猜猜,這兩只鵝會有什么不同。(生交流)。

師接:的確白公鵝還真不愧對它多出的這個公字,葉諾索夫還把它比作海軍上將呢,我們一起去看看。

二、學習課文。

1、請同學們自由地把課文讀一遍,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詞語或句子勾畫下來,也可以在旁邊簡單的寫一下自己的感悟。

2、學生交流。

3、誰來說說這只白鵝給你的印象是什么?你是從哪些地方讀出來的?

4、這究竟是只什么樣的白鵝?請大家再次默讀課文,概括一下。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授課經(jīng)典教案篇十三

師: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大地的話》,請同學們和我一起寫課題。

二、出示目標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的目標是(請看大屏幕,指名讀)。

1.能夠有感情的朗讀、背誦。

2.能夠仿照詩歌續(xù)寫,獨立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三、檢查預習,交流前置性作業(yè)單。(第二大題)。

出示自學指導(師讀)。

自學指導:

1.看看大地都想和種子、飛鳥、游魚和小草說什么?并選出其中的一節(jié)練讀。

3.背誦課文。

四、自學交流,展示點撥。

1.學生自學解決第一題。

指讀答案。

2.生自讀并解決第二個問題。

自說——同桌說——小組說——集體交流。

3.解決第三題。

自背——同桌背——小組背——男女賽背——指名背——集體背。

五、以說促寫。

1.(課件出示)如果你是大地母親,你一定還有很多話語傾訴,你還想對誰說什么?請敞開心扉,大膽地說出來吧!(學生小組合作交流。)。

2.(課件出示)仿照詩歌前四節(jié)的結構和語言風格,將自己要傾訴的話語寫一節(jié)小詩。全班展示交流。

六、學情檢測(課件出示)課后繼續(xù)修改自己寫的小詩,準備活動課上評比展示。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授課經(jīng)典教案篇十四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認讀并理解部分詞語“呼風喚雨、依賴、農(nóng)耕社會、騰云駕霧、洞察、探索”。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語言簡潔,條理清楚的表達特點,根據(jù)語言現(xiàn)象,進行語言、說話訓練,以達到積累的目的。

3、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激發(fā)熱愛科學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體會語言簡潔與條理的過程中,感悟語言、積累語言,了解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解詞:看到“呼風喚雨”你想到什么?為什么?讀題。

(2)世紀呢?一個世紀多少年嗎?我們現(xiàn)在幾世紀?剛剛過去的是20世紀。從1900——1999年。(你真了不起,知識面還真廣!)。

想不想知道路甬祥爺爺寫了些什么?趕緊讓我們打開課文讀一讀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通順,把生字讀準確,讀不通順的或是比較拗口的地方標注一下,并且多讀幾遍。

2、反饋難讀的句子,在反饋的過程中讀詞并理解。(你覺得哪些句子第一次讀的時候比較拗口?)。

(1)在20世紀一百年的時間里,人類利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獲得那么多奇跡般的、出乎意料的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

(2)、正是這些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使人類的生活大大改觀,其改變的程度超過了人類歷史上百萬年的總和。(課件出示)。

這句話到底該怎么讀,聯(lián)系上下文,讀讀第三自然段,自由讀,讀出不同的感受,讀出正確的理解。是的,達到了一百萬年以上的才是上百萬年!

指名讀,齊讀。

導:長句難讀,但有些句子不長,它的標點特別,這樣的句子讀好了,有一種情感就會油然而生!

出示:是誰來呼風喚雨呢?當然是人類;靠什么呼風喚雨呢?靠的是現(xiàn)代科學技術。

在反饋難讀的句子的過程中,把“引用”這一方法也帶過。

3、咱們差不多又把課文讀了一遍,路甬祥爺爺?shù)降讓懥诵┦裁磧?nèi)容?

其實大家表述的不外乎就是“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饼R——指——指——指,有問題嗎?“為什么說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三、精讀課文,感受內(nèi)容。

快速讀課文,找一找、畫一畫哪個地方最能體會到20世紀是個“呼風喚雨”的世紀?學生默讀,點畫文句。

預設一:

出示:20世紀人類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洞察百億光年外的天體,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奧秘;20世紀,電視、程控電話,因特網(wǎng)以及民航飛機、高速火車、遠洋船舶等,日益把人類居住的星球變成聯(lián)系緊密的“地球村”。

1、自由讀。

3、這么一讀,你感受到了什么?……再來讀一讀,把你們的感受帶進去!

4、你們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動詞)我們也用上一些動詞來說說20世紀的其他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同桌討論一下。

5、繼續(xù)接讀,20世紀,————等,這個等里還有什么?預設:舉例。

出示讀: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齊讀。

預設二:

出示:20世紀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來形容。(出示)。

(3)為什么這句詩被作者引用到課文中來了呢?學生說。

(4)這是用了詩人的語言來描述,你能不能用咱們自己的話來描述?20世紀的成就,真可以用()形容。

預設三:

那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課文是寫20世紀的這個社會,卻寫了20世紀以前的社會,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這是為什么?(對比)讀句子,20世紀前的社會是一個什么社會?板書:農(nóng)耕社會(耕)。

1、農(nóng)耕社會是一個怎樣的社會?

2、交流拓展:

想象:孩子們,沒有這樣的東西,你的腦海里會出現(xiàn)怎樣的畫面,老師給你句式想象。

古代有哪些幻想變成了現(xiàn)實?千里眼——順風耳——騰云駕霧——千里馬——嫦娥奔月—。

作為二十世紀出生,長在二十一世紀里的孩子,請你再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你會怎么讀?(自豪)。

四、寫話訓練:

20世紀的科學發(fā)明和發(fā)現(xiàn)真是奇跡,讓人出乎意料。它讓我們的生活舒適和方便,連過去的王公貴族想也不敢想,那么給我們帶來了哪些舒適和方便呢?這兒路甬祥爺爺沒有舉例子,我們也來舉個例子說說,活學活用!!老師這兒有一個小小的提示:

出示:當我看電視時,只需輕輕地按動遙控器,清晰的畫面就會展現(xiàn)在眼前;當我。

交流,學生寫的話。

回文第一自然段,再讀第一自然段。

(自豪地讀,驕傲地讀)。

20世紀已經(jīng)過去了,那就讓我們帶著憧憬,暢想21世紀吧!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授課經(jīng)典教案篇十五

學習第一自然段:

1、但是,如果老師帶你們?nèi)ヒ粋€地方旅游,你們就一定會忘記寒冷了,想不想去?。浚ǘ嗝襟w示錄像)。

2、這就是聞名全國的吉林霧凇奇觀。

3、你想用哪些詞語來形容這些霧???

4、課文的第一段用了這(十里長堤綴滿潔白晶瑩、銀光閃爍)些詞語來寫霧凇,誰來讀聽?----她讀得真準啊。(多媒體示句)。

5、“十里長堤綴滿”讓你看到了霧凇怎樣?(很多)“潔白晶瑩、銀光閃爍”讓你覺得霧凇怎樣?(很美)。

6、好,誰能讀出霧凇又多又美。

7、一齊來讀,老師要豎起耳朵聽看誰讀出很多很美的霧凇。

8、過渡:啊,好美的霧凇啊,走在這潔白晶瑩的世界里,讓人忘記了寒冷,還讓我們這些從沒見過霧凇的游客產(chǎn)生了疑問:這霧凇是怎么形成的?。吭趺催@么奇特壯觀?。空堊宰x課文第二自然段,待會兒請同學扮演導游向我們游客解釋解釋。

9、導游你好,請問這霧凇是怎么形成的???

是因為每到冬季,吉林的氣溫在零下20攝氏度以下,這時穿越而過的松花江水帶有豐富的熱能,巨大的熱能使其臨寒不凍,當江水在空氣中遇到寒冷,就會凝結在樹木和草叢中,這就形成了奇特的霧凇景觀。只有在吉林這樣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寒冷的氣候里才會形成,所以非常難得。

11、同學們看,老師杯子中冒出了水汽,一會兒就不見了,而松花江面上的水汽又是怎樣的呢?(彌漫著)彌漫在這里是指江面上充滿、布滿了霧氣。(板書:彌漫)。

12、在大冷天里,從南方來到這里旅游的你,本來以為到處都應該結冰了,可是卻看到松花江面上仍然霧氣彌漫,你心里會覺得怎樣?(太奇特了)。

14、讀出來了嗎?描繪的是霧凇形成的情景。

15、霧凇這位魔術師是怎么把這些原來是蒼綠的松樹、光禿禿的柳條變成潔白晶瑩、銀光閃爍的樣子呢?(多媒體示圖)。

16、同學們一句一句地看,找出有關的詞語:

(1)“隨風飄蕩、涌向兩岸、籠罩、淹沒、蒸騰”這些詞語讓你體會到了霧凇怎樣的美?(形成時的動態(tài)美。)(板書:涌向、籠罩、淹沒、模糊)。

(2)“漸漸地、慢慢地、輕輕地”這幾個疊詞特別美,讓你感受到了什么?(霧凇是慢慢地,輕輕地形成的,就像一位神秘的魔術師在悄悄地變換著法術)讀的時候要輕一些,慢一些,讀出霧凇的變化。

(3)鍍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嗎?把它換成貼、加、漆這些詞,好嗎?(板書:鍍上)。

凇形成的過程,很清楚。(板書:最初……逐漸……最后……)。

17、這一段文字采用了動態(tài)描寫的方法把霧凇逐漸形成的全過程寫得很清楚,漸漸地、慢慢地、輕輕地以及最初……逐漸……最后……讓我們知道了霧凇的形成是慢慢的、輕輕的,是很美的。淹沒了、模糊了、蒸騰的、像銀線、變成銀條、全都是銀松雪柳這些詞語,也很準確、很美,使人讀了就仿佛能夠看到霧凇逐漸形成時的美麗景象。

18、所以,我們就按照霧氣變化的順序來試著背一背這段文字,看誰記憶力最好。(課件示)。

19、經(jīng)過了寒冷的夜晚,松樹、柳樹,所有的樹木都被霧凇這魔術師變了樣,他們已經(jīng)不是普通的樹木了,而被美稱為什么呢?請自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相信你們一定能找到那個詞語。

(1)對,就是瓊枝玉樹瓊。瓊是美玉的意思。在霧凇的作用下,樹木都好像是用寶玉做成的了,瓊枝玉樹這個比喻很恰當。

(2)這些瓊枝玉樹瓊都有哪些姿態(tài)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發(fā)揮你的想象,待會兒填空:有的有的還有的(課件示)。

(3)這么多的各種各樣的姿態(tài),這就是(千姿百態(tài))。

(4)置身于這潔白晶瑩的仙境般的世界里,欣賞著這千姿百態(tài)的瓊枝玉樹,人們情不自禁地贊嘆:這真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呀!這是引用了唐朝詩人岑參的一句詩,這里用梨花來比喻霧凇,寫出了霧凇像潔白的梨花一樣美麗。(課件示)。

(5)情不自禁就是忍不住的意思,人們?yōu)槭裁磿椴蛔越刭潎@呢?

(6)這時,你也會情不自禁地贊嘆:

(7)讓我們帶著贊嘆地感受讀一讀這段話。

(8)這段話寫出了清晨,人們觀賞著千姿百態(tài)的霧凇美景時的感受。

霧涌寒江曉日曛,

長堤雪柳正迷人。

非真非幻花如海,

留影留連客似云。

地借凇花播名氣,

人驚冰魄長。

翻疑天上芳林瘦,

讓與人間玉樹春。

表達方法提示:

動靜結合,更顯多姿多彩:

課文中描寫清晨及陽光下,潔白晶瑩、綴滿枝頭的霧凇奇景,又能領略到夜幕降臨時霧凇形成的神奇過程。這就是這課文的特點:動靜結合,寫出多姿多彩的霧凇。我們在描寫景物時,也要注意景物的動靜變化。這樣,文章對景物的描寫,有靜有動,動靜結合,寫出了景物多種形態(tài)的美,使文章更為生動。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授課經(jīng)典教案篇十六

1.認識“斯、慘、敗”等11個生字,會寫“悲、慘、獸”等14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普羅米修斯的勇敢和獻身精神。

3.學習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方法,抓住有關語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4.學習復述課文。

第一課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掌握本課的生字詞。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

1.師:通過前幾學期的學習,你已經(jīng)閱讀了哪些中國古代神話傳說?

生:《盤古開天地》《精衛(wèi)填?!?。

師:同學們積累的可真不少。

2.簡介“希臘”神話的特點。(出示課件2)。

你們知道神有什么特點嗎?今天我們要在古希臘神話故事中,認識一位帶給人類幸福和光明的神,他的名字叫“普羅米修斯”。

3.(板書:普羅米修斯)讓我們一起呼喚他的名字——普羅米修斯。(指導學生讀好課題,外國人的名字比較長,比較拗口,注意讀的時候要一氣呵成。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順、流利。

2.出示生字“斯、慘、敗、懲、佩、恕、堅、鎖、遭、惡、憤”(課件出示3)。

指名讀、齊讀,注意正音:“斯、慘、鎖、遭”是舌尖音。

“普羅米修斯、赫拉克勒斯”人名連讀,引導生多練習。

3.書寫指導。

出示生字“悲、慘、獸、佩、堅、違、抗、環(huán)、鎖、既、狠、著、憤、獲”(課件出示4)。

“慘”最后三撇要勻稱;“消、佩、抗、環(huán)、鎖、狠、憤”都是左右結構,書寫時都是左窄右寬。指導學生按筆順規(guī)則寫字,并注意學生的寫字姿勢。

4.學生找出難寫或易寫錯的字,大家分析,老師在黑板上板書示范。

5.默讀課文,看看有沒有不懂的詞語,在文中標注出來。

6.生提不懂的詞語,可采用師啟發(fā)或眾生幫助的形式解決。(以下兩詞用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進行理解)(課件出示5)。

氣急敗壞:上氣不接下氣,狼狽不堪。形容十分慌張或惱怒。本文指宙斯十分惱怒。

懲罰:嚴厲地處罰。本文中指宙斯對普羅米修斯采取了一些殘忍的手段。

三、學習課文、概括內(nèi)容。

1.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中講述了普羅米修斯干了一件什么事?(課件出示6)。

2.指名答,注意引導學生說得簡要一些,“抓主去次”。(普羅米修斯為人類盜取了火種。)。

3.然后呢?這部分注意引導學生:普羅米修斯所受到的折磨不用一一說出來,可概括為:宙斯知道后,用殘忍的手段嚴厲地懲罰了普羅米修斯。

4.最后呢?(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救了普羅米修斯)。

5.把這三部分連起來就是這篇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了。(生自己先練習一下,再指名生說。)。

四、布置作業(yè),思考問題。

熟讀課文,思考:課文中的眾神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第二課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普羅米修斯的勇敢和獻身精神。

3.學習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方法,抓住有關語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復習導入:

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指名答)。

二、學習課文。

1.對于古希臘神話故事中的諸神,我們以前了解得不多。讀了普羅米修斯的故事,我們接觸到了幾個神:普羅米修斯、眾神領袖宙斯、火神、大力神赫拉克勒斯,不知道這幾位神給你們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能結合課文有關詞句談一談嗎?(先小組內(nèi)交流,后全班交流)。

2.關于“普羅米修斯”:

(1)普羅米修斯很勇敢,他是冒著生命危險,到太陽神阿波羅那里去拿取火種。(課件出示8)。

有感情地讀第1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話,指名讀,生評,師注意引導學生談感受。

指導朗讀:這一句要讀出普羅米修斯盜火的決心。因為從一開始,他就已經(jīng)看到了盜火的后果——冒著生命危險,但他還是毅然決定去為人類盜火。

(2)普羅米修斯是個真正的英雄,他很有正義感,認為是對的事,就義無返顧地去做,不怕受到宙斯的懲罰。(課件出示9)(板書:真正的英雄)。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5自然段,讀出普羅米修斯的堅定和無畏。

(自讀、競讀、齊讀)。

(3)普羅米修斯是一個勇敢的神,任憑宙斯用殘忍的手段折磨他,他也不屈服。(課件出示10)(板書:勇敢的神)。

宙斯用了哪些殘忍的手段?(指名說)。

(多媒體播放圖片)(課件出示11)師:普羅米修斯的雙手和雙腳戴著鐵環(huán),被死死地鎖在高高的懸崖上。高加索山,到現(xiàn)在都是人跡罕至的地方,他獨自被鎖在這里,既不能動,也不能睡,不光日夜經(jīng)受風吹雨淋,兇惡的鷲鷹還每天剖開他的肚子,啄食他的肝臟,他要忍受撕心裂肺的痛苦。結合你的理解,再讀讀第6、7、8自然段。

忍受這樣的痛苦,普羅米修斯也沒有屈服,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4)普羅米修斯還是一個善良的神,當他看到人類吃生東西,在無邊的黑夜中度過了一個又一個長夜,他很同情人類,就決定為人類盜取火種。(課件出示12)(板書:善良的神)。

(5)普羅米修斯是一個值得敬佩的神,他的行為讓執(zhí)行懲罰的火神都敬佩。(課件出示13)(板書:值得敬佩)。

3.對別的神,你們有什么看法呢?

宙斯:冷酷無情,看到人類受苦一點也不同情。而且,他還很殘忍,就因為拿了一顆火星給人類,他就用那么殘忍的手段折磨普羅米修斯。

宙斯作為眾神的領袖,太霸道了,他很可怕,幾乎沒人敢違抗他的命令,一旦違抗,他就會給以最嚴厲的懲罰。

火神:是一位有正義感的神,他對普羅米修斯的行為很佩服,并且他想救普羅米修斯。(指導讀第三自然段)但是,他也很軟弱,盡管他知道普羅米修斯沒有錯,卻不敢違抗宙斯的命令。(板書:火神有正義感的神)。

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力氣很大,還很有正義感。

4、師小結:同學們說得都很不錯,我想,普羅米修斯的神話故事之所以在世界各國廣為流傳,大概是他為正義而戰(zhàn),不屈服權勢的原因吧。在人們心中,他是真正的英雄!(板書: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有正義感)。

三、講述內(nèi)容。

(出示上節(jié)課概括的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課件出示14)。

1.按照起因、經(jīng)過、結果的順序講述故事內(nèi)容。

2.為了能更準確地講述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在理解完了課文的基礎上,再回過頭來看看我們上節(jié)課所概括的主要內(nèi)容,你可以怎樣適當?shù)靥砑右恍┰~語,體現(xiàn)普羅米修斯的無畏、為人類獻身的精神。(生試著添加,師作引導)。

3.小結:火給人類帶來了光明和幸福,帶來了希望和理想?,F(xiàn)在,當我們讀到普羅米修斯這個名字的時候,不僅僅覺得他是一位神,一位英雄,更覺得他是人類的理想和希望。當我們叫著普羅米修斯的名字的時候,我們就會想到人類充滿了希望,充滿了理想。

四、總結拓展。

普羅米修斯是大家都應該記住的故事。當然,我們今天學習普羅米修斯也是為了打開一扇門,打開一扇通往古希臘神話世界的門,課文后面的資料袋給我們列舉了《神話選擇百題》中的故事,大家都去讀一讀。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授課經(jīng)典教案篇十七

教學目標:

1.通過詞語訓練,提高形象地運用語言的能力。

2.通過綜合性學習,激發(fā)學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的能力。

課前準備:

1.搜集關于鄉(xiāng)村生活的圖片、文字以及自己獨特的感受。

2.實物投影儀。

教學時數(shù):4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我的發(fā)現(xiàn)日積月累。

復習詞語。

1.認讀詞語盤點中的詞語。

2.聽寫詞語。

3.同學們,在學習完這組課文后,你們一定有很多新的發(fā)現(xiàn),試著說一說。

我的發(fā)現(xiàn)。

今天,我們一起來讀幾個句子,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屏幕顯示三個句子)。

1.讀一讀,注意加點的部分。

2.看一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把物當作人來寫)。

3.組內(nèi)交流。

4.換一換,將加點部分換成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詞語,再讀一讀,你又會發(fā)現(xiàn)什么?(如:第一句中“舞蹈”換成“擺動”)。

5.試一試,說一個或幾個這樣的句子。

(屏幕上出現(xiàn)詩句)。

1.自由朗讀,讀準字音。

2.同桌互讀,體會詩意。

3.背誦詩句?;貞浫?,嘗試背誦。

4.拓展延伸,搜集整理。

(將你了解的描寫景物的其他詩句背給大家聽)。

第二、三、四課時。

口語交際習作展示臺。

一、談話引入。

通過本組課文的學習,大家在綜合活動中又搜集了課外資料,一定有很多新的收獲吧!這節(jié)課,我們就再次走進田園,去看看你們對田園生活的學習成果吧!

二、口頭交流展示。

1.小組交流,互說互評。邊說邊展示自己課外學習的成果,如:搜集的圖片、文字或自己的感受、有關農(nóng)村生活的人、事或故事等等。

2.代表交流,師生共評。評一評誰的收獲大,感受深。

習作。

1.精彩回放:

a.讀一讀:上節(jié)課整理的好詞佳句。

b.想一想:作者是怎樣運用這些詞句的。

c.寫一寫:你感受最深的內(nèi)容。

d.用一用:本組課文作者抓住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場面來展現(xiàn)鄉(xiāng)村生活的表達方法。

2.學生習作:

a.教師啟發(fā)思路。

(將自己知道的有關農(nóng)村的故事講給大家聽;把自己農(nóng)村家的景象和生活描繪下來)。

b.教師個別指導。

c.同桌互相交流。

d.推薦代表交流。

e.師生共同評議。

f.獨立進行修改。

3.展示臺:

將自己的習作展示在“學習園地”中,請同學們觀看、評議。

反映自己農(nóng)村家的景象和生活的文字、畫面或照片。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8909320.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