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八年級物理教案 初中八年級物理教案人教版(六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3-27 08:20:04
2023年八年級物理教案 初中八年級物理教案人教版(六篇)
時間:2023-03-27 08:20:04     小編:zxfb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應該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優(yōu)秀教案范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年級物理教案 初中八年級物理教案人教版篇一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質(zhì)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單位。

(2)通過實際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3)用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初步理解“物質(zhì)的量”的含義。學會測量固體和液體的質(zhì)量。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實驗,認識質(zhì)量是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tài)、空間位置而變化的物理量。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天平使用的技能訓練,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與協(xié)作精神。

重點:天平的使用

難點:天平的使用

教具、學具: 教師演示用具:鐵錘1把,大鐵釘1個,托盤天平1臺、砝碼1盒。

學生實驗器材:托盤天平和砝碼,塑料瓶,剪刀,白糖,水,小燒杯。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講授新課

(一)質(zhì)量

(1) 通過對實物的觀察,引入質(zhì)量的概念。

請學生觀察講臺、課桌。提問:①它們是由什么東西組成的?②講臺和課桌哪個的木材多?

教師出示鐵錘和鐵釘讓學生觀察,使學生知道鐵錘和鐵釘都是由鐵組成,但鐵錘含有的鐵比鐵釘含的鐵多。

講解:講臺、課桌、鐵錘、鐵釘物理學中稱為物體,組成這些物體的木材、鐵叫“物質(zhì)”。由上面的觀察看出:講臺、課桌含有木材的多少不同;鐵錘、鐵釘含鐵的多少也不同。物理學中()用“質(zhì)量”表示物體所含物質(zhì)的多少。

(板書:1.概念 物體中含有物質(zhì)的多少叫質(zhì)量,質(zhì)量的符號:m)

(二)質(zhì)量的單位

(1)教師講解:千克是國際上通用的質(zhì)量單位,為了方便,還有比千克大的單位噸,比千克小的單位克、毫克。

板書:2、質(zhì)量國際單位:千克( kg)

質(zhì)量其他單位:噸(t)、克(g)、毫克(mg)

(2)學生練習一些質(zhì)量單位的換算

提問:質(zhì)量的單位由大到小怎樣換算?

(板書:1t=1000kg、1kg=1000g、1g=1000mg)

請學生觀察課本表格“一些物體的質(zhì)量”。讀出“大頭針的質(zhì)量、新生兒的質(zhì)量、鯨的質(zhì)量”。

(三)質(zhì)量的測量——天平

(1)教師出示:托盤天平和物理天平,介紹學校實驗室常用天平稱質(zhì)量。

(2)托盤天平的構(gòu)造及使用方法

講解:由于托盤天平使用較簡便,先學習托盤天平的用法。

(a)托盤天平的構(gòu)造

讓學生將課桌上的托盤天平與課本圖10.2—2對照,認識托盤天平主要部件的名稱。

請一位學生上講臺利用托盤天平的實物說明托盤天平各主要部件的名稱。

(板書:托盤天平的構(gòu)造:底座、橫梁、托盤、平衡螺母、指針、分度盤、游碼、標尺)

(b)天平標尺的零刻線、最大秤量值、最小刻度值

講解:使用有刻度的工具,要先觀察①零刻線在哪里?②量程多大?③最小刻度值多大?

讓學生觀察課桌上的托盤天平,然后匯報上述三個問題的結(jié)果。

學生匯報,教師指出:由于標尺上零刻線在左邊,游碼放在標尺的零刻線處時,是游碼的左邊與“0”對齊,因此游碼讀數(shù)時以左邊的線為準;天平的量程即最大秤量值就是這臺天平配套砝碼盒內(nèi)砝碼的總數(shù)加游碼最大的讀數(shù)所表示的質(zhì)量;最小刻度值就是標尺上每小格表示的質(zhì)量數(shù)。

(c)托盤天平的調(diào)節(jié)

講解:托盤天平是較精密的稱質(zhì)量工具,使用前要先調(diào)節(jié),先把游碼放在零刻線處,再調(diào)節(jié)橫梁平衡。

(板書:托盤天平的調(diào)節(jié))

教師邊講邊示范,教師調(diào)一步,學生跟著調(diào)一步。

教師指出:①由常見蹺蹺板的道理知道,指針偏左,右邊平衡螺母向右調(diào);指針偏右,右邊平衡螺母向左調(diào);②在調(diào)節(jié)橫梁平衡時,如指針在分度盤中央左右擺動的格數(shù)相等,橫梁也平衡;③天平調(diào)好后,左右天平盤不能互換。

(d)天平的使用

讓全班閱讀課本10頁天平的使用方法。

提問:如何用調(diào)好的托盤天平或物理天平稱一個鐵塊的質(zhì)量?

(板書:天平的使用)

師生討論后歸納:用調(diào)好的天平稱物體質(zhì)量的方法:①鐵塊放左盤,砝碼放右盤;②向天平盤加砝碼要由大到小逐步替換;③鐵塊質(zhì)量等于砝碼和游碼的質(zhì)量數(shù)相加;④測量結(jié)束后,砝碼放回砝碼盒,游碼移回零刻線。

(3)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項

引導學生看課本天平使用要注意的事項。

4、學生活動:完成課本11頁想想做做

教師小結(jié):(板書:物體的質(zhì)量不隨它的形狀、狀態(tài)和位置而改變)

三.小結(jié)

四.鞏固練習

五.布置作業(yè):完成對應同步練習

六.教學后記:

八年級物理教案 初中八年級物理教案人教版篇二

1、 知識功的原理

1、 觀察、分析、總結(jié)、歸納的能力

2、 動手實驗能力

3、 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對學生進行物理學史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為科學勤奮學習的情感

功的原理,第三冊功的原理。通過學生分組實驗,創(chuàng)設物理情景,學生討論等方法突出重點

對功的原理的理解,動力對機械所做的功,機械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的理解。解決方法:采取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相結(jié)合的方法,用啟發(fā)、討論、交談法突破難點

投影片 鐵制大滑輪一個 塑料小滑輪28個 杠桿一根 鉤碼28套 定滑輪一只 細線若干 彈簧秤28個

一、 新課引入

1、前面我們已經(jīng)學過了功和功率,今天我們學習一個與機械做功有關的原理------功的原理。(出示學習目標)

片一:

我們的目標:

1、 知道功的原理,能用功的原理分析日常生活中比較簡單的實際問題。

2、 進一步訓練我們觀察、分析、概括、推理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出示一個重物,問:在生活中,要把這個物體運到高處,你有哪些方法?(討論)

討論后得出:

(1) 可以直接用手把物體拉上去(片二)

(2) 可以用杠桿把物體提上去(片三)

(3) 可以用動滑輪,定滑輪或滑輪組把物體提升(片四)

3、請大家思考:

用手把物體拉上去,拉力對物體做功了嗎?

用杠桿,動滑輪等簡單機械提升物體時,動力對機械要做功嗎?如何計算?(w1=fs)機械要對重物做功嗎?如何計算?(w2=gh)機械對工作對象做功,我們就說機械克服阻力做了功。在實際生活中,大家為什么要選擇簡單機械呢?討論思考,小結(jié)(見投影片五)

片二: 片三

可以省力 (但費距離 所以不省功)

可以省距離 (但費力 所以不省功)

使用簡單機械

可以改變施力方向 (既不省力,也不省距離,同樣不省功)

片四 片五(做成覆蓋片)

二、 新授

1、那么,動力對機械所做的功,與機械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相比,兩者大小是否一樣?或者說,使用簡單機械能不能省功?下面我們用動滑輪提升重物的實驗研究這個問題(引導學生預習實驗方法,原理,實驗步驟及實驗注意事項)

2、學生實驗,完全下列表格:(投影六)

實驗次序

鉤碼重(牛)

彈簧秤示數(shù)(n)

鉤碼提升高度(m)

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m)

動力對機械做的功w1(j)

機械克服阻力做的功w2(j)

四、課堂練習(投影九)

1、 功的原理內(nèi)容是什么?

2、 既然任何機械都不做功,人們?yōu)槭裁催€要使用機械呢?

3、 判斷對錯:

a、使用定滑輪不省力,也不省功 ( )

b、使用動滑輪省一半力,所以省一半功 ( )

c、使用機械不能省功,但一定省功 ( )

d、省距離的機械一定費力 ( )

e、使用任何機械都不能省功,因此使用機械是無益的( )

f、功的原理只適用于自重和摩擦不計的理想機械 ( )

g、要把20n的物體舉高1米,不論使用何種機械都不省功,動力做功至少20焦。

完全投影片五,加深對功的原理的理解,加深使用任何機械均不省功的理解。

4、 一人用一根輕質(zhì)杠桿將重為500牛的物體舉高時,做了250焦的功,求物體被提升的高度。

五、布置作業(yè)

1、 完成課后作業(yè)1、2

八年級物理教案 初中八年級物理教案人教版篇三

知識目標

用公式和其公式變形計算某段路程內(nèi)的速度、路程和時間。

能力目標

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要會分析實際的物理問題的物理過程,并用對應的知識解決。

情感目標

1、培養(yǎng)解題規(guī)范,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培養(yǎng)學生克服困難解決疑難問題的良好的意志品質(zhì)。

路程和時間的計算教材分析

教材用兩個例題,由速度公式,變形為計算路程和時間的公式和。第一個例題中,有分析的過程,解題的過程標準,有已知、求、解和答的四個過程。例題2中用參考圖幫助學生分析物理過程,這樣從圖中很容易找到解題的思路,再用一些公式變形來解出所要求的物理量。

教法建議

第一個例題應當注重解題的過程,強調(diào)做題的規(guī)范,應當在此基礎上,教師提供一個例題,鞏固剛學到的`公式變形知識和解題過程規(guī)范。第二個例題注重分析問題的一般步驟和思路,一般對于較復雜的問題,應當畫出參考圖,幫助分析物理過程,并在思考圖上畫出已知的物理量和待求的物理量,解題過程就變得簡單明了。

本節(jié)教學是習題教學,要防止要求過高,過難,以免挫傷學生的學習熱情,即使對于基礎較好的班級,也不宜補充比教材更復雜的內(nèi)容。

路程和時間的計算教法建議

本節(jié)主要是習題教學,注意形成解題的規(guī)范。解題要先審題,可以用圖解來幫助分析,在參考圖上注明各個物理量,有已知的和待求的以及一些中間量,先考慮清楚解題的過程,再按照一定的步驟來解題,在解題過程中要有公式、數(shù)值和單位、答的過程,要求過程完整。

教師選題可以用教材上的例題,還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能力情況進行增刪。學生解題中常見的問題有:沒有寫出解題所依據(jù)的公式;對于物理量的代入沒有做出區(qū)別,標出腳標不明確;單位沒有統(tǒng)一;解題過程中沒有單位;不能用圖示分析問題等。

八年級物理教案 初中八年級物理教案人教版篇四

一、知識和技能

1、了解光在物體表面可以發(fā)生反射。 2、認識光反射的規(guī)律。

3、知道光路可逆。 4、知道什么是鏡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二、重、難點:

1、理解光的反射規(guī)律的內(nèi)容。

2、利用實驗現(xiàn)象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

三、教學課時:2課時

四、教學過程:

1、、前提測評:

1、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現(xiàn)象,說明光是沿 傳播的。

2、閃電與雷聲雖然同時產(chǎn)生的,但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而后聽到雷聲,這說明了什么?

2、、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①我們?yōu)槭裁纯梢钥匆娢矬w?②學生探討:許多物體本身并不發(fā)光,我們?yōu)槭裁匆部梢钥吹囊姡?/p>

五、進行新課: 1、任何物體表面都可以反射光。

2、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

角i 角r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器材:有什么器材?如何使用

方法、步驟:如何做?

結(jié)果:填入左表

結(jié)論如下:

3、光的反射規(guī)律:

(1)、在反射現(xiàn)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個平面內(nèi),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cè),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在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練習:物理套餐p30作圖題

4、試驗:兩種反射,得到定義如下

(1)、漫反射:表面凹凸不平的反射(反射光線朝各個方向)

(2)、鏡面反射:光滑鏡面的反射(平行光線射入,光線平行射出)

探討:在漫反射中,是否遵守上面的反射規(guī)律?

(學生討論后,作圖證明)

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規(guī)律。

5、光的反射的應用:學生舉例(注意黑板反光問題)

6、達標練習: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節(jié)內(nèi)容。

六、小結(jié):根據(jù)板書,總結(jié)本節(jié)內(nèi)容,明確重、難點。

七、教學后記:

在探究活動中,應給出較具體的指導,避免學生的盲目性。

前、后的練習要補充。

八、完成時習在線作業(yè),并做好訓練題。

八年級物理教案 初中八年級物理教案人教版篇五

1、知識目標

常識性了解照度的概念

2、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

通過照度對視力影響的介紹,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本節(jié)是選學內(nèi)容,我們知道照明與人類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現(xiàn)實生活中特別是學校、家庭環(huán)境照度達不到標準,危害學生眼睛健康,為了提起人們對此關注,為保護視力,國家規(guī)定了照度標準,以保證日常生活工作的最好條件。因此照度作為常識介紹還是有其必要性的

教材通過把光源設置在不同位置,觀察桌面的明暗程度給出照度的概念和單位,然后介紹了自然界中典型情況下的照度和國家規(guī)定標準中的學校用房的平均照度。最后通過實驗照度與光源距離、與光照面的傾斜程度的關系。

1)通過實驗觀察與測量加強學生對照度的感性認識。

2)讓學生通過實際測量教室各位置的照度,判斷是否達到國家標準。從而使學生增強“標準”意識。

3)照度與光源距離、與光照面的傾斜程度的關系,最好讓學生通過實驗自己歸納得出。

照度與光源距離、與光照面的傾斜程度的關系

照度計、點光源、每個同學帶一個手電筒

一、新課引入

在暗室中進行學生實驗:用手電筒垂直照射桌面,改變與桌面的距離,觀察桌面明亮程度的變化,引入照度的概念。

二、新課教學

1.照度的概念

給出照度的概念后,介紹自然界中典型情況下的照度,以及國家規(guī)定的照度衛(wèi)生標準。

讓學生感知照度:給出國家規(guī)定的教室桌面的照度標準,通過改變教室內(nèi)燈的個數(shù),來達到桌面的規(guī)定照度標準,若教室燈的亮度不夠,可采用手電筒輔助照明。

2.影響照度的因素

提出問題:照度與哪些因素有關?

學生猜想:學生可能猜測出很多方面,如與光源有關等,正確的給與肯定。屬于本節(jié)課實驗探究活動范圍的不予判斷。

設計實驗:

實驗探究:

限定條件:同一光源

研究內(nèi)容:

1)照度與光源距離的關系

2)照度與光照面傾斜程度的關系

學生交流分析得出結(jié)論:

對同一個光源來說,光源離光照面越遠,光照面上的照度越??;光源離光照面越近,光照面上的照度越大。

光源與光照面距離一定的條件下,垂直照射與斜射比較,垂直照射的照度大;光線越傾斜,照度越小。

進行眼睛的保健衛(wèi)生教育。

三、板書設計

八年級物理教案 初中八年級物理教案人教版篇六

知識與技能

1.通過實驗探究電流、電壓和電阻的關系;

2.會同時使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量一段導體兩端的電壓和其中的電流;

3.會使用滑動變阻器來改變一段導體兩端的電壓。

過程與方法

領悟用“控制變量法”來研究物理問題的科學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能體驗戰(zhàn)勝困難、解決物理問題時的喜悅;

2.養(yǎng)成實事求是、尊重自然規(guī)律的科學態(tài)度。

重點:實驗探究電流、電壓和電阻的關系的過程

難點:運用數(shù)學一次函數(shù)圖象分析出電流、電壓和電阻的關系式

教師方面:電流表、電壓表、學生電源(或三節(jié)干電池)、滑動變阻器、定值電阻(r1=5ω和r2=10ω)、開關、導線。

學生方面:電流表、電壓表、三節(jié)干電池、滑動變阻器、定值電阻(r1=5ω和r2=10ω)、開關、導線。以上器材為一組,每三人準備一組器材。(若學校條件好,可將干電池換成學生電源,實驗效果更好。)

一、創(chuàng)設物理情境,引導學生進入科學探究。

教師:前面我們學習了電流、電壓和電阻三個量的知識。這三個量之間的關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聯(lián)系、互相影響的。。如:

①加在導體兩端的電壓越大,通過它的電流就會越大;

②導體的電阻越大,流過它的電流就會越小。這些例子同時還揭示了電流與電壓、電阻之間的定性關系。

如果知道一個導體的電阻值,還知道導體兩端的電壓值,你能不能計算出通過它的電流值呢?(或用數(shù)學表達式表示出來)

二、進行科學探究。

1、提出問題。

讓學生回答: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之間有什么定量關系?

2、猜想或假設。

應根據(jù)以下兩個事實來引導和啟發(fā)學生的想像力,進行猜想或假設。

①加在導體兩端的電壓越大,通過它的電流就會越大;

②導體的電阻越大,流過它的電流就會越小。

學生回答:

可能是i=u/r;

可能是導體兩端的電壓增大幾倍,導體中的電流也增大幾倍。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856281.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