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第四組爭吵教學設計(模板1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7 19:25:09
小學三年級第四組爭吵教學設計(模板19篇)
時間:2023-12-07 19:25:09     小編:紫薇兒

讀書筆記是讀者在閱讀一本書后,通過記錄自己的思考、感悟和體會,總結書中內容的產物。堅持正確認識自己的優(yōu)點和劣勢,才能更好地成長。閱讀一下這些總結范文,或許可以給你帶來新的思路和見解。

小學三年級第四組爭吵教學設計篇一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看圖能力,細心觀察,從中提取此次作文的核心信息。

2、當堂完成情景描寫練習。

3、結合本單元的學習重點,利用文本提供的資源,激起學生對和平的關注和向往。

教學重難點:

1、細心觀察圖片,從中提取此次作文的核心信息。

2、合理展開想象,當堂完成情景描寫內容。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2、教師:在座的各位同學,把這三種聲音都聽出來的請舉手??磥?,我們班的學生都很聰明,大家的聽力都很敏銳呀!

二、圖片解讀。

2、教師介紹照片背景:同學們對視頻最后的那張照片是不是很熟悉呢?(學生:書上的。)是的,那誰還記得這張照片拍攝的時間、地點和所反映的歷史事件呢?(學生舉手回答)(出示課件三)。

補充:一位供職于美國報系的中國攝影記者趕到現場,在已經成為廢墟的站臺上拍攝下了這個幼小的幸存者,并取名為《中國娃娃》。

今天我們就是要圍繞這幅照片進行寫作。下面,老師提供兩種寫法供大家寫作時參考。

三、指導寫作。

(一)再現照片,指導構思。課件四。

第一種寫法:看圖法(看圖想象場景)。

第二種寫法:親眼目睹法(假設你就是那個孩子)。

(二)學生自主寫作。

請大家放飛自己的想象,把你看到的和想說的化為文字寫在本子上吧。(學生自主寫作,教師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同學。)。

四、集體會診,創(chuàng)新行文。

1、寫好的同學朗讀自己的習作。

2、教師放大亮點,找出精彩的地方,加以評點。

3、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大家比一比,看誰擬定的題目最新穎。(《戰(zhàn)爭中的孩子》、《一件真實的事情》等)。

4、對照佳作,找出自己的不足,修改自己的習作,二次創(chuàng)新行文。

五、情感升華。

1、過渡:這張名為《中國娃娃》的照片,一經發(fā)表就引起了社會上的巨大反響,它使人們第一次看到了戰(zhàn)爭中的平民的處境,也使隔岸觀火的美國民眾了解了日本侵華戰(zhàn)爭的罪惡本質,從而促使許多美國人開始同情并聲援中國人民的抗日戰(zhàn)爭。

2、教師:看到這張照片,除了對兒童的同情之外,你們還有什么想法?

學生:我覺得戰(zhàn)爭太殘忍了,讓許多人死去,沒有了家。

學生:有什么事非要打仗,只有像希特勒那樣的瘋子才會喜歡打仗。

教師:只有遠離戰(zhàn)爭,人們才能過上快樂的生活。

3、(出示課件五)教師:51年前,全世界人民用生命和鮮血贏得了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勝利。但是51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沒有永駐人間。今天,我們中國孩子雖然生活在和平環(huán)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區(qū)還彌漫著戰(zhàn)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一位中國孩子有感而發(fā)(示意學生齊讀):為了母親不再失去兒子,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親,全世界應該一致行動起來,維護和平,制止戰(zhàn)爭!讓那已經能夠聽到腳步聲的21世紀為戰(zhàn)爭敲響喪鐘,讓明天的世界真正成為充滿陽光、鮮花和愛的人類家園!

4.(出示課件六)教師:這是一個中國孩子的心聲,我們呢?

學生:我們要維護世界的和平,讓戰(zhàn)爭遠離我們。(銘記歷史,勿忘國恥?。?。

教師:同學們的愿望是多么美好,讓我們用心澆灌“和平之花”,讓愛滿人間,讓每個人都能出會心的微笑。(出示圖片課件七)。

六、變格創(chuàng)新,自由表達。

1、教師:在這堂課中,我相信每位同學不僅感受到了戰(zhàn)爭的殘酷,更感受到了人性的洗禮。假如每個中國人都能去感受人性中崇高的一面,那么我們這個民族就更有了希望,我們就能在未來的世界中,抵御外來侵略,制止戰(zhàn)爭,維護和平!

2、(出示課件八)課外延伸:同學們,希望你們通過課文閱讀、看電影電視、聽故事等活動,了解更多的有關戰(zhàn)爭給人類造成災難的事實和英雄人物的事跡,并講給你的朋友聽。

板書設計:中國娃娃。

看到的:孩子、廢墟等。

想到的:轟炸前后的情景、孩子此時的狀況、他的父母等。

你的感想:孩子可憐、侵略者可恨等等。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學三年級第四組爭吵教學設計篇二

教材分析:

本組教材以“我愛閱讀”為專題進行編排,由兩篇精讀課文《竊讀記》《走遍天下書為侶》,兩篇略讀課文《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我的“長生果”》,《口語交際·習作一》及《回顧·拓展一》組成,選編內容都緊緊圍繞閱讀,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竊讀記》以“竊讀”為線索,寫出一個小女孩在放學后急匆匆地趕到書店,到晚上依依不舍離開的時間順序,生動、細致地描繪了“竊讀”的獨特感受與復雜滋味,表現了“我”對讀書的熱愛和對知識的渴望?!缎∶缗c大樹的對話》是小女孩和北大著名學者季老的訪談錄,是一老一少對閱讀的交流,使讀者得到了讀書的有益見解。

《走遍天下書為侶》作者以新鮮的比喻——反復地讀一本書,如老友重逢,每日回家,故地重游,總會有新的發(fā)現,新的收獲,新的驚喜。然后說明只要從不同的角度反復地讀,就會常讀常新,百讀不厭。《我的“常生果”》通過著名作家葉文玲童年時讀書、作文的經歷,在讀寫的實踐中,逐漸悟出了讀寫間的關系和寫作方法。

學生分析:

《課程標準》中提出的“要讓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讀整本的書”。學生自識字以來一直在閱讀,然而學生讀書還缺乏習慣的培養(yǎng)和方法的指導,本組教材將其作為一個專題,引導學生在學習的同時,進行讀書的交流,學習和體會一些讀書和習作的方法。明白閱讀的重要意義,激發(fā)起閱讀的興趣,逐步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

基本教學目標:

1.認識26個生字,會寫23個生字。正確讀寫”竊讀、炒菜、鍋勺、踮起腳、饑餓、懼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撐、書柜、哎喲、伴侶、娛樂、百音盒、毫不猶豫、一趟、背誦”等。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受作者對閱讀的熱愛,開展關于閱讀的綜合性學習,逐步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習慣。

課前準備:

1.引導學生開展讀書活動。

2.搜集名人讀書故事、名言。

教學流程:

一、課前交流。

新學期又開始了,我們手中又有了一本本新書。書本一直伴隨著我們成長,在進行本學期課文學習之前,讓我們回顧一下自己的讀書生活,交流自己的讀書體會。(出示下列提示)。

你讀過什么書?

你的讀書感受是什么?

最喜歡的是哪本書?

知道哪些關于讀書的名言?

知道哪些讀書人的故事?

……。

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后選代表進行全班交流。

二、教學建議。

(一)《竊讀記》。

當我們品讀課文之時,我們會隨著一個愛讀書的小女孩,一起感受饑腸轆轆的勞苦,經歷擔憂、恐慌和懼怕的痛苦,體驗驚喜、快樂與滿足的幸福。教學本課時應首先與學生交流自己的讀書經歷,從中自己的讀書體驗。

首先,教師應給學生充分的自讀自悟、讀通課文的時間,而后交流自己的讀書感受。要引導他們結合有關語句概括出竊讀那種苦樂交織的復雜感受。

然后,引導學生研讀課文,體會“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讓學生找一找“從課文哪些地方看出我的快樂與懼怕”,從具體語句中了解作者是怎樣寫出竊讀滋味的,體會作者動作和心理描寫的細膩傳神。

最后,引導學生在讀懂課文后,結合生活實際,說說對“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這句話的理解。

還應注意的是課文的動作和心理描寫可謂精妙傳神,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加以體會。并進行積累。

再引導學生搜集名人讀書故事或讀書名言;去圖書館或書店了解圖書都有哪些種類;給自己的圖書歸類,做個書目;找一本喜歡的書閱讀,讀書時做摘抄或填寫閱讀啟示錄卡,為后面“語文園地”中的“口語交際·習作”和“展示臺”做好準備。

(二)《小苗與大樹的對話》。

本文作為略讀課文,是對話形式的訪談錄,通俗易懂。

教學時應放手讓學生自學,自讀自悟。

首先引導學生反復自讀,把握主要內容,然后可以進行分角色朗讀把握人物的特點,體會人物的情感。還可進行模擬采訪。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更加深入的理解課文內容。接著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小組交流:談談自己對閱讀、偏科、學習外語和積累古詩文的看法。

還可以布置課外實踐作業(yè),自己選擇一個主題采訪一位長輩。在班會課上進行交流。

(三)《走遍天下書為侶》。

讀罷此文,讓人真切的感受到書如友,書似家,每讀一遍都像故地重游,會有新的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反復地讀一本喜愛的書,真像與一個朋友同船而行。

教學前可先與學生交流,如果你自己出去施行你會帶一些怎樣的東西?如果只能帶一樣,你又會帶什么呢?為學習課文作好輔墊。

教學時還應引導學生多讀多體會。在初讀課文時,引導學生把握主要內容,進行自讀自悟,在印象深刻的地方進行圈畫批注,再交流各自的體會,還可以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師生一起解決。在研讀課文時,引導學生來體會“你總能從一本書中發(fā)現新東西,不管你看過多少遍”這一觀點,并弄清反復地讀一本書的方式方法有哪些,你受到了哪些啟發(fā)。同時要加強感情朗讀的指導,好詞佳句的積累。

“閱讀鏈接”中的詩歌《神奇的書》,對課文學習的拓展??梢龑W生感情朗讀,交流神奇在哪里。體會作者的寫作方法,結合實際談理解和感受,在多讀的基礎上進行背誦加強積累。

(四)《我的長生果》。

本文為略讀課文,是著名作家葉文玲的一篇散文,主要是回憶了少年時代的讀書生活,本文情真意切,飽含作者的真情,課文內容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緊密相關,應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廣泛交流。

教學時可按閱讀提示,先自讀自悟,把握主要內容,想想作者寫了少年讀書、作文的哪幾件事,從中悟出了什么道理。然后,把感受最深的部分多讀幾遍做一些批注,談談自己的感受。最后,全班交流,明確一些讀書和習作的方法,并引導學生談談自己是如何讀實踐的。

(五)《口語交際·習作一》。

“口語交際·習作”是本組教材的專題“我愛閱讀”的有機組成部分,教材中提供了三個可供選擇的活動角度:說寫自己在讀書經歷中的故事;交流采訪經過和體會,整理采訪記錄;圍繞“開卷是否有益”展開辯論,再寫下經過或自己的看法。

教學時,教師可引導全班學生進行話題征集,讓學生選擇感興趣的話題。最后確定一個話題展開交流。先以小組為單位,各抒已見,相互評說。再選小組代表進行班級交流。最后指導學生寫下來。

(六)《回顧··拓展一》。

交流平臺。

結合本單元的專題學習內容,就課內和課外的學習與活動進行交流,讓學生在交流中了解自己的所得,明確自己的不足。交流的過程中,還應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所得。

教師可組織學生按課內學習和課外綜合性學習兩個方面進行回顧和總結。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后教師再引導全班交流,共同回顧。

這次“日積月累”安排的是一些古代關于讀書的名句,展現了古人關于讀書的體驗和方法,激勵過一代又一代人。

在教學時,應先引導學生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背誦,還可以談談各自對這些句子的理解,再引導學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其他關于讀書的名言,也可以和大家一起交流,共同欣賞,使所有人得到激勵。

這次展示、交流的主要是學生綜合性學習的活動成果,學生可以用多種方式進行展示,匯報自己這一階段來的學習收獲。其目的是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教材中提供了三個展示建議,分別是成立讀書興趣小組,開展讀書討論活動;制作閱讀記錄卡;在班里建立圖書角,給圖書歸類,并制定借閱規(guī)則。在展示過程中不只局限于書中的幾種形式,允許學生有更多的形式,如展示讀書筆記、自己的藏書目錄等,更充分地展示學.

小學三年級第四組爭吵教學設計篇三

第四組教材緊扣“細心觀察”這個專題,共編排了三篇精讀課文:《花鐘》講對植物的有趣觀察和發(fā)現;《蜜蜂》講對動物的細心觀察和試驗;《玩出了名堂》講在玩耍中對物品的觀察與發(fā)現,一篇略讀課文《找駱駝》,一個語文園地(包括口語交際、習作、日積月累、寬帶網),內容豐富多彩,并滲透了在觀察中要用心思考、勤于動手,才能有所發(fā)現的意識。

第四單元專題是“細心觀察”,在教材導語中提示了本專題,又提示學生留心觀察,在《花鐘》后又引導學生去觀察周圍的花和其他事物,還建議寫觀察日記。在《玩出了名堂》后安排小練筆“寫寫玩中的樂趣或收獲”。“口語交際”讓學生說說最近觀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發(fā)現。“習作”則讓學生寫一則觀察日記。在“日積月累”中要求學生讀背反映四季瓜果蔬菜的農諺。而“寬帶網”則引導學生去搜集和閱讀更多的觀察與發(fā)現的故事。前面有布置、中間有鋪墊、后面有拓展、交流。從中可以看出各種活動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密切配合的。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2、學會本單元的生字38個、詞語49個。

3、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背誦、積累優(yōu)美的語言。

4、培養(yǎng)學生對自然界、對科學的興趣和認真觀察的習慣,啟發(fā)學生在觀察中有所發(fā)現,有所收獲,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背誦、積累優(yōu)美的語言。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事物的習慣和能力,學習寫觀察日記。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積累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新鮮語言材料。

2、組織語文實踐活動,促進語文能力的提高。

3、指導學生寫觀察日記。

教學方法:

一、加強口語交際與習作的整合。

1、話題提供習作的素材。

2、說得有序、清楚是寫得連貫、生動的前提。

二:加強小練筆。

1、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練筆資源。引導學生寫寫觀察日記。

2、有效利用生活中的練筆機宜引導學生走進生活。

3、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給他們一些美好的感覺。

小學三年級第四組爭吵教學設計篇四

1.學習例文,領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具體生動的事例,把人物描寫得細膩感人的。

2.通過討論交流學會選擇典型事例,能自擬題目。

3.學習寫好人物動作、神態(tài)的要領,做到細膩感人。

【教學重點】。

學習借鑒例文的寫法,選取典型事例,抓住細節(jié)刻畫人物。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回憶事情經過,使文章言之有物。

【教學過程】。

一、學習例文,借鑒方法。

1.組織學生重讀《師恩難忘》的第二段內容,再次體會“身臨其境”的感覺。并通過討論得出作者之所以寫得如此生動具體,是因為他選取了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典型事例。

2.用投影片出示《我的班主任》,組織學生學習。

(1)初讀片段,整體感知。知道文章選的典型事例是馮老師幫我糾正寫字姿勢一事。因為這件事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再讀片段,要求學生圈畫出文中描寫馮老師幫我糾正寫字姿勢的語句,然后討論:作者主要是從哪些方面刻畫馮老師的。

(3)交流討論,得出結論:

小作者是從動作、眼神等方面刻畫馮老師的。老師強調:“正因為作者抓住了馮老師的動作、眼神這些細節(jié)描寫,所以才能寫得如此的細膩、生動?!?/p>

(4)組織學生思考討論:作者將主要人物刻畫得十分細致了,那么與這件事有關的其他人物是不是就可以不寫呢?通過討論使學生知道,其他人的表現、感受也要寫,只是不做重點描寫。

3.小結寫法。

(1)師生聯(lián)系兩篇例文討論:怎樣才能寫好一個人。

(2)師相機板書:選取典型事例。

抓住細節(jié)描寫(動作、語言、神態(tài)、心理……)。

相關人物的感受、反應。

(3)教師強調,凡是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令人感動的事情,不論事情是大還是小,都可以稱之為典型的事情。

這部分的教學目的主要是幫助學生學習借鑒例文的方法來刻畫人物形象。

二、明確要求,指導選材。

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解決學生“言之無物”的問題。

1.出示習作要求,請學生自讀,自己審題。

2.指導選材。

(1)確定寫作對象:

讓學生明確本次習作刻畫的人物是一位教過自己的老師。

(2)組織學生討論,使其明確這件事可以是有關學習方面的,也可以是有關生活方面的;可以是老師的一次鼓勵,也可以是老師的一次批評;可以是有形的幫助,也可以是無形的幫助(如:教師的人格魅力、思想品質對學生的影響和熏陶)……要選擇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典型事例,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兩件事。通過這次討論,盡可能地打開了學生選材的思路,避免了選材雷同,千人一面的問題。

3.小組互說。

(1)要求學生確定一位老師,選取他(她)關心幫助自己的一兩件典型事例,可以結合《師恩難忘》一課的作業(yè),互相說一說。說清楚老師為什么幫助自己,是怎樣幫助自己的,要用上今天所學的細節(jié)描寫的方法將事情說具體。

(2)指名全班交流,師生評議指導。

三、學習寫作。

學生練習寫作,完成初稿,教師巡視,點評指導。

小學三年級第四組爭吵教學設計篇五

在口語交際課上,同學們暢談了自己對于生命的理解和感悟,老師認為大家的'發(fā)言都很有見地。把你們所談的內容進行加工整理,寫下來就一定會成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請大家根據同學們的發(fā)言,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內容寫下來吧。

二、閱讀提示,明確要求。

1.學生默讀提示,畫出習作要求。

2.投影出示習作要求:

a.內容具體,寫出真實感受.

b.題目自定。

三、試寫初稿,反復修改。

1.學生進行習作,教師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2.好文章是改出來的!請同學們完成初稿后,自己認真進行修改。

3.小組內互讀互改,提出修改建議。

4.按照小組同學的建議,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

四、朗讀佳作,共同賞評。

1.每小組推薦一至兩名同學,分別朗讀各自的習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斷。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賞析。

2.請部分學生介紹自己習作中的成功之處。

五、謄寫作文,制作墻報。

1.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直到滿意后再抄寫在作文本上。

2.整理習作和資料,辦一期以“熱愛生命”為專題的板報。

小學三年級第四組爭吵教學設計篇六

本單元習作要求學生仔細閱讀《烏鴉反哺》,體會有關對話的寫法。憑借教材中的三幅圖畫進行看圖作文。材先給了范例,幫助學生閱讀思考寫人物對話的方法,又提供了可選作習作內容的三幅圖畫,還強調了寫作要求——展開想象,寫一段對話,要正確使用標點符號。這些要求具有很大彈性: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任選一幅,也可以另選內容寫一段對話。

本單元的習作既可以使用課文中的范例和圖片,也可以讓學生搜索頭腦中的信息,回想生活中哪里有對話,還可以在課堂上現場生成對話的場景。根據自己的需要靈活選擇對話的情境和形式,但在在交流的過程中要對學生提出習作要求:寫清一件事;寫好提示語;注意分段描述;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利用實物投影儀,將學生習作展出,多元交流評改:教給學生修改的方法,讓學生自己讀讀作文找出不通順的地方;同學間交流習作,互相指出習作的不足之處。引導學生養(yǎng)成反復修改習作的習慣。

二、設計理念。

小學三年級是作文啟蒙階段,學生對習作的了解不深入,很難將生活與習作、口語表達與書面表達融合在一起,而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習作“不生動,不具體”。學生習作之所以不生動、不具體,“寫不好人物語言”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本次習作指導力圖結合學生實際,首先通過例文讓學生明確:

(一)生活中人們離不開說話,讓人物開口說話,文章中的人物就活了。

(二)豐富提示語可以讓作文更具體、表達更準確。

(三)了解提示語位置不同,標點符號不同,表達的意思也不一樣。

(四)習作不難,習作與生活緊密相關;習作不難,隨意記錄生活中司空見慣的場景就是習作。

在此基礎上,教師運用多種訓練方式,通過評價,使學生在體驗和強化中學會運用。

三、教學目標:

(一)指導學生寫好說話句里的提示語,加入神態(tài)、語氣、動作、心理描寫,不重復用“說”。

(二)能靈活安排提示語的位置。

(三)正確運用冒號、引號、問號等標點符號。

四、教學重點、難點:

(一)教學重點:將提示語寫具體、寫活的方法。

(二)教學難點:寫說話句靈活安排提示語的不同位置,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五、課前準備:

教師:教學課件。

學生:課堂練筆單。

六、課時安排:1課時。

七、教學流程。

(一)課前創(chuàng)設問好情境,現場輸入短文。出示:

(二)現場修改,出示文字:

(三)說一說:老師夸獎誰呀?怎樣夸獎呀?能讓大家聽到夸獎的聲音嗎?

(四)寫一寫:老師夸獎誰呀?怎樣夸獎呀?能讓大家聽到夸獎的'聲音嗎?

一號練筆單:

請你寫下黃老師夸獎某某同學的說話,記住句子要完整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供提示語在三個位置的填空式練筆單)。

(五)投影分別出示提示語位置不同的對話:

“你真是個有禮貌的孩子!你滿臉笑容地跟老師打招呼,你的笑容跟天使一樣迷人呢!”黃老師夸獎某某同學。

黃老師夸獎某某同學:“你真是個有禮貌的孩子!你滿臉笑容地跟老師打招呼,你的笑容跟天使一樣迷人呢!”

“你真是個有禮貌的孩子!”黃老師夸獎某某同學,“你滿臉笑容地跟老師打招呼,你的笑容跟天使一樣迷人呢!”

對比朗讀三句人物語言,理解提示語位置。

(七)同桌瀏覽練筆單,注明【提示語在前】【中】【后】。

(八)出示完整現場短文片段:

今天上午,一位新老師滿面笑容地走進我們班教室,給我們上語文課。她穿著一條鵝黃色的裙子,看起來很精神。

她先和同學們問好:“我是黃老師,大家好!”

“你真是個有禮貌的孩子!你滿臉笑容地跟老師打招呼,你的笑容跟天使一樣迷人呢!”黃老師夸獎某某同學。

我發(fā)現,黃老師是一個【】的老師。

這節(jié)課,黃老師教我們寫【】,讓文章里的聲音響起來。我想對黃老師說:____。

朗讀全文,命題+填空。

附課堂練筆單:

二號練筆單:

20xx年3月13日星期天氣。

今天上午,一位新老師滿面笑容地走進我們班教室,給我們上語文課。她穿著一條鵝黃色的裙子,看起來很精神。

她先和同學們問好:“我是黃老師,大家好!”

“你真是個有禮貌的孩子!你滿臉笑容地跟老師打招呼,你的笑容跟天使一樣迷人呢!”黃老師夸獎某某同學。

我發(fā)現,黃老師是一個【】的老師。

小學三年級第四組爭吵教學設計篇七

《絕招》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描寫的是幾個小伙伴之間發(fā)生的趣事。講的是小柱子和小伙伴比本領,第一次輸了,感到很羞愧,于是他暗自練習絕招。結果,在他的努力下,實現了自己的愿望。大家對他的絕招贊不絕口。這篇課文富有童心童趣,文中細致刻畫的小柱子這個人物形象鮮活欲出,躍然紙上??梢哉f,他是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典型代表,很多學生都可以從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自尊,好強,不服輸。

課文內容簡單易懂,學生完全可以自學學通,因此將課堂交給學生自己是這節(jié)課的主要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我積極踐行“535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整個教學過程力求突出學生,突出學習,突出合作,突出探究,突出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授課時嚴格劃分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饋測評三個板塊,精心設計導學、自學、互學、展示、測評五個學習階段,真正讓課堂回歸學生手中。

在本課的教學中,為了更好的教學效果,我在沒有網絡資源可以利用的情況下,盡自己最大努力制作了簡單的演示文稿來配合教學的實施,每一張演示文稿,就是一個教學板塊的呈現,每一張演示文稿,也是一個學習要素的提示。

首先利用上節(jié)課的數學課,結合課文中小柱子的絕招--心算,再配合課文插圖的展示,通過對話導入本課的課題,很快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聽到孩子們響亮的回答聲,我知道這節(jié)課一定會取得很好的效果。

然后是學生根據自學提示進行自學,自學后出示“我會讀”和“我會填”進行自學效果評估,并由評估結果決定下一步的互學進度。經過實際的課堂驗證,我覺得在課前的閱讀提示中有一部分和自學提示有重疊部分,一部分內容可以在學生完成自學測評后通過交流歸納出來會更好,直接給出稍顯突兀。

學生的互學和展示是“535高效課堂”的一個重要點,在這里我創(chuàng)設了兩個比較容易調動氣氛的情境:“我會評”和“我最希望是___”,通過交流評價對于文中人物和他們絕招的看法,評出自己最喜歡的人物和絕招,使學生在互動探究中體會到童年的樂趣,以及絕招的來之不易。本環(huán)節(jié)有一處需要改進的地方就是在小評委投票環(huán)節(jié)耗費的時間比預設的要多出了幾分鐘,稍顯拖沓。

反饋測評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和實施都圍繞著引入第四組課文的口語交際來進行,學生討論“如果自己也是小伙伴中的一員,在下一次比賽中,要展示什么絕招呢?”。這一環(huán)節(jié)突出了由課文延伸出去的理念,而學生們的表現也非?;钴S,話音剛落,他們就迫不及待的交流起了自己的“絕招”,這樣接下來的口語交際和習作都得到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總的來說,這節(jié)課課堂結構鮮明,對于學生的評價和反饋比較積極和及時。不足之處是時間上的處理還有待加強,對于放手給學生去總結還有些底氣不足。

/4/23。

[《絕招》教學反思(三年級下冊)]。

小學三年級第四組爭吵教學設計篇八

一片完整的葉(三)。

同時學生對樹葉的觀察已經經歷了較長的時間,教材中觀察的內容非常多,而讓學生動手做的內容并不多,這節(jié)課組織學生對樹葉進行拓印,就是在觀察研究活動中讓學生動手活動。激發(fā)他們對樹葉(植物)研究的興趣。

教學要求:

1.經歷觀察一片完整的葉片的過程。

2.經歷對樹葉進行簡單的觀察和描述的過程。

3.經歷對一片完整樹葉拓印的過程。

4.能運用簡單的歸納研究方法,對自己所選的樹葉進行描述。

5.組織和指導學生在有結構的描述活動中,鞏固自己在以前觀察活動中得到的關于葉的顏色、形狀、大小、葉脈、葉柄等方面的知識。

6.感受樹葉的美麗,體驗大自然的美麗,激發(fā)他們對大自然的研究興趣和熱愛情感。

教學準備:

落葉、水粉顏料、水粉筆、觀察記錄本、白紙、各種葉的標本。

教學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研究。

生:這是一棵有三層半樓那么高的大樹,樹的底部樹干很粗,到中間樹就分成了很多根大小不一樣的樹枝。

生:老師,我能描述的比他更多。

師:真的嗎?好,那你來吧!

生:樹皮的顏色是咖啡色的,有很多的裂縫,樹的枝丫上和地面上有小動物。

生:我還有補充,(教師有意識讓她回答)樹冠像一座小山,樹葉是綠色、針形的。

二、描述一片葉的特點。

師:真能干,把樹葉也描述了。我們能描述一片樹葉嗎?

生:能!

師:那我們描述樹葉的什么內容?怎么進行描述寫呢?討論一下行嗎?(小組討論:描述樹葉的哪些內容、怎樣描述一片樹葉)。

師:(教師到每個小組里傾聽討論)有結果了嗎?有結果的小組請高高地舉起手!

師:(全班大部分學生都舉起手)誰愿意來說說你們小組討論的結果?

生:我們小組討論的結果是:描述樹葉的顏色、大小、形狀。

生:我們小組還有補充,還應該描述葉的邊緣和葉脈。

生:別忘了描述樹葉的葉柄的顏色、大小、形狀、粗細。

師:你選擇一片自己覺得最美麗的樹葉。

生:你能自己在小組內描述這片葉子嗎?

生:能!

師:開始吧?

生:這是一片綠顏色的葉子,它的形狀是卵形的,葉邊緣像鋸齒一樣。

生:我有補充,葉子的葉脈是網狀形,葉柄很粗。

師:還有嗎?

生:有,葉柄的顏色是深綠色,葉柄先粗后細。

(教師出示各種樹葉的標本:卵形葉、心形葉、披針形葉……各種形狀、顏色、大小等樹葉若干。)。

師:第一、二、三小組先來觀察。(三小組有次序地進行觀察)。

師:觀察好的小組到座位上去思考一下怎么描述。四、五、六小組來觀察。

生:我要大家猜的葉子是一片紫紅色的樹葉,葉脈是網狀的,樹葉是卵形的。

生:(表現非常活躍)我請張雨晨來猜。

生:我猜是3號樹葉,因為3號樹葉是紫紅色、網狀脈、卵形的。

生:我要大家猜的葉子是披針形的,樹葉是淡綠色的、樹葉的葉柄很細。我請葉新海來猜。

生:我猜是8號樹葉。

生:不對,應該是5號葉子。五號葉子是竹子的葉子。

生:我要大家猜的葉是一片黃顏色的樹葉、是心形的。我請汪雨崎來猜。

生:是7號樹葉。因為7號樹葉是三面三片黃顏色葉子中的一片,加上它又是心形的。

師:大家對葉子的認識可真不少。

三、拓印一片美麗的樹葉。

師:同學們,如果我們要把我們描述的葉子拓印下來,你覺得有幾種方法?

生:像拓印樹皮那樣。

生:用水粉顏料涂在樹葉背后拓印。

師:你們覺得哪一種好?

生:第二種好,因為第二有顏色變化,拓印的也比第一種清楚。

師:那你能說說怎么拓印呢?

生:先在樹葉的背面涂上水粉顏料,然后按在白紙上就可以了。

師:(教師不做補充)我們開始拓印好嗎?

學生開始拓印自己喜歡的樹葉,教師巡回指導(啟發(fā))。學生有的由于水分過多無法拓印,學生有的由于樹葉不平無法拓印。

師:你們看,他拓印的很好!請他給我們介紹經驗好嗎?

生:其實我開始拓印樹葉沒有成功,因為我加的水太多。后來我們小組商量一點點水就可以了。還有不要用手壓樹葉,用白紙壓,這樣就不會把底下的紙弄臟。

師:我們根據他們的經驗,在選擇一片樹葉試試看。

教師將學生自己滿意的拓印展示在黑板上。

師:你最喜歡誰拓印的樹葉?

生:我喜歡1.5.7號,因為他們拓印的樹葉顏色非常漂亮。

生:我喜歡3.7號,因為他們拓印的樹葉形狀非常好看。

四、科學描述的延續(xù)。

師:我們能不能在今天回家后選擇一片你最喜歡的樹葉,描述在觀察筆記上?

生:能!

小學三年級第四組爭吵教學設計篇九

13.

《花鐘》教學反思。

本課的學習中,學生能夠“讀一讀講一講說一說”,可以根據興趣愛好自由選擇。

“喜歡哪句就說哪句”;可以在想象的召喚下,轉換角色變成小喇叭;可以身臨。

其境徜徉在百花園中觀看花兒綻放的美姿;

還可以通過朗讀的表現力來抒發(fā)自己。

的情感……老師在課堂中是引導者、傾聽者、合作者。學生們在合作學習,研究。

探討中,體驗了學的過程,實現了教材的開放,課堂的開放,獲得了自由的學習。

空間。

本課的不足之處有很多,

如施教過程中,

曾有學生說艷麗的薔薇綻開了笑臉。

把薔薇說得很美,

美在把薔薇比作了笑臉。

在學生的理解水平說把薔薇比作了笑。

臉未嘗不可,

但是從老師的經驗來說這就是錯誤的,

因為這是一個很明顯的擬人。

句,

那這就要想是不是需要把這個修辭手法告訴學生呢?如果不告訴那萬一考試。

時碰到又怎么應對呢?告訴吧,以學生的理解能力,他們能接受嗎?猶豫不決,

課堂時間可是有限的,只有含糊其辭課后再說。

不足之二:

每次提出的問題有一定難度之時,

學生們就睜大眼睛看著我,

其時我。

心里也急呀,

于是乎急著想給學生一些啟發(fā),

急著想看到學生舉手,

話不知不覺。

就多了起來,

于是乎學生思考的時間相對來說少了許多,

他們只是圍著我的思路。

在轉,

思維空間也少了許多,

所以得到的答案也就單一了許多,

這是一個非常大。

的遺憾,而且是非常要不得的,以后即使冷場也要給學生留足思考的時間。

14.

《蜜蜂》教學反思。

現代語文教學,

非常注重個性化閱讀和感悟,

注重學生大膽地表達個人的創(chuàng)見和。

疑問。因此在在教學《蜜蜂》這課時,我在直接引入課題后,就設置了學生質疑。

問難這一環(huán)節(jié):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蜜蜂》這篇課文,對于這篇課文,你有什么。

問題要問的嗎?有幾只小手馬上舉起了。

一個學生問:

老師,

作者為什么要做這。

個試驗?我一聽,真感到了一份驚喜,好極了,正好是按照課文的順序來問的。

我馬上非常地肯定了他的這個問題:“問得好極了,你真是個思維敏捷的孩子,

誰能幫他解答這個問題呢?”

由此我?guī)ьI孩子們進入了第一段的學習,

抓住。

“聽。

說”

這一詞語,

讓學生理解了因為法布爾不相信蜜蜂真有辨別方向的能力,

因此。

要做這一個試驗,

并告訴孩子們不能輕易相信別人的話,

要像這位生物學家法布。

爾一樣通過實踐才能出真知。

學完了第一段,

我很希望有學生能夠提出第二個問題,

那就是。

“在做這個試驗前,

法布爾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并因此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第二部分。

可是孩子的問。

題并沒有按照我預期的目的提出來,一個孩子問的是“老師,我發(fā)現課文中說,

二十只蜜蜂中有十七只蜜蜂飛回來了,

那么還有三只哪去了呢?”

這個問題一下。

子打亂了我的設計,

而且還沒有說到蜜蜂被帶到多遠,

怎么帶去的,

放飛蜜蜂時。

的天氣情況,

一下子提出這個問題孩子們能解答嗎?因此我這樣回答了她。

“你可。

真是個細心的姑娘,善于發(fā)現問題。不過這個問題老師不幫你解答,你下課后,

可自己想想或與同學交流,

看這三只蜜蜂哪里去了?”

說完后,

我自己向孩子們。

提出了這個問題:

“法布爾他為了這個試驗做了哪些準備呢?”

并引導孩子們進。

入了第二自然段的學習。

后面孩子們的提問確實是一個一個地按照課文編排順序。

提問的,因此我的教學工作順利地完成了。

我從課堂上走下來,

突然一種煩躁情緒困繞了我:

那個孩子提的問題提得多好呀,

我當時是不是應該讓孩子們暢所欲言,

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呢?就算當時不答,

在引。

導學生讀到第五段“二十只蜜蜂中有十七只完好無損、準確無誤回到蜂窩”時,

我也應該重提這個問題,

讓孩子們探討呀。

為什么我要說下課后自己去找答案或。

與同學討論呢?我這樣做是不是對的呢?我在課堂上沒有幫助這個孩子解決這。

個問題,

是不是那個問題會困繞那個孩子一節(jié)課,

讓她耽誤了對后面知識的學習。

呢。

課雖然結束了,

可是留給我的思考依然沒有結束,

對于老師意想不到的課堂。

生成,該怎樣妥善處理呢?

15.

《玩出了名堂》。

新課程標準就閱讀要求我們做到:

學習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

嘗試多角度的.、

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重視默讀,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要。

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讀書的訓練,力求讀透。

讀精,即要通過閱讀培植學生。

自我感受以及理解。

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又要讓學生在閱讀的實踐中體驗語文。

情感,豐富語文的積累。

《玩出了名堂》這篇課文,為實現這個要求我是這樣設。

計的:

導入課文時,

進行一個說話訓練:

你們玩時爸爸媽媽會怎么樣說你?說時加上爸。

媽說話時的動作或表情,

然后我讓學生通讀課文,

了解課文大概內容,

誰玩出了。

名堂?玩什么呢?怎么玩的呢?玩出了什么名堂?學生都能夠答出來,

可都說是。

做出顯微鏡,發(fā)現微生物,為了區(qū)別發(fā)明和發(fā)現,我順勢引導,我讓學生補充板。

顯微鏡,填上一個用“發(fā)”字組成的詞。突破了詞語關。第三和第五。

自然段很簡單我采取了以讀代講的方式。

而第。

4

自然段是難點,

我遞進式的提出。

幾個問題:

怎樣玩放大鏡?有什么新發(fā)現,

后來又有什么新玩法?結果發(fā)現了什。

么?接著引導學生交流資料袋,

了解微生物。

總結課文時,

讓學生體會他為什么。

會玩出名堂?帶著贊嘆的語氣讀文后的泡泡,

最后對學生溫馨提示:

玩可要節(jié)制。

喲,否則的話就是浪費時間的行為哦。

在教學中,

既注重了學生基礎知識詞語的理解,

又進行了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

教育。

課前的說話訓練教給學生描寫人物的方法,

注重突出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和表。

情以表現人物,

實質上這是一個寫作方法的培養(yǎng),

總結時,

讓學生用贊嘆的語氣。

讀泡泡,充分運用教材,提升了學生情感。尤其是最后的溫馨小提示,根據學生。

特點說明玩的兩面性,

又提醒學生如何合理的玩,

用溫馨提示的方式出示出來更。

能易于接受。遺憾的是在和學生互動的過程中,有點脫離學生,沒能融于課堂。

這是我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16.

《找駱駝》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自讀課文,

因此重點是學生對課文的整體感知、

自主感悟,

而字詞的訓。

練退居其次。

盡管如此,

我仍然對一些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的重點字詞和句式進。

行了訓練,

在本課教學中,

我首先以分角色朗讀課文來創(chuàng)設情境,

將學生引入找。

駱駝的現場,

充分融入文本,

激發(fā)起學生對本課學習的興趣。

并通過恰當的。

“導”

“引”較好地啟發(fā)學生,使學生合作、自主、探究學習,在寬松、愉悅的氛圍中。

達成學習目標。通過朗讀指導,引導學生充分注重朗讀的外化要求與內化要求,

引導學生品味語言,不斷揣摩,學生從中感悟,培養(yǎng)語言感知能力。同時充分尊。

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思想,

整節(jié)課的設計充分尊重了學生。

獨特的感受、

體驗和理解。

讓學生自己的獨立思考取代統(tǒng)一的答案,

讓學生自己。

的感性體驗代替整體劃一的理解和指導。

閱讀是讀者個性化的行為,

閱讀的過。

程是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過程。

閱讀教學是為了引導和幫助學生閱讀,

老師對課文的解。

讀,不能代替學生的閱讀與理解。同樣閱讀一個句子、一段課文,學生和教師的。

感受很可能迥然有別。

教師一眼帶過的詞語,

在學生眼里或許很難記??;

教師不。

老人的仔細觀察和認真思考。

小學三年級第四組爭吵教學設計篇十

1.會認6個生宇,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名堂、浪費、鏡片、看守、定時、清閑、放大鏡、細微、閱讀、隨意、調節(jié)、簡單、顯微鏡、擠來擠去、微生物、拜訪、玩具”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鏡的過程中,是怎樣發(fā)明顯微鏡和發(fā)現微生物的,從而激發(fā)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增強創(chuàng)造意識。

4.寫寫自己玩中的樂趣或收獲。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樣從玩中發(fā)明顯微鏡和發(fā)現微生物的,并交流從中受到的啟發(fā)。

2.寫玩中的樂趣或收獲。

教學難點:

寫玩中的樂趣或收獲。

教學方法:

問題教學法自學法。

教學準備。

1.課前發(fā)動學生搜集在玩中獲得的樂趣或收獲。

2.了解顯微鏡的知識,搜集有關微生物的資料。

3.詞語卡片。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6個生宇,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名堂、浪費、鏡片、看守、定時、清閑、放大鏡、細微、閱讀、隨意、調節(jié)、簡單、顯微鏡、擠來擠去、微生物、拜訪、玩具”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弄懂課文大意,弄清列文虎克是怎樣玩的。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

2.學生交流。

3.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4.學生讀題,想想能提出哪些問題。

二、初讀感知。

1.教師出示自讀要求:

(1)畫出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語,讀準字音,查字典或聯(lián)系生活經驗理解詞語,讀通句子。

(2)讀完以后,想想自己能解答同學們提出的哪些問題?

2.學生自主讀書。

3.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卡片,檢查認讀生字情況。

(2)出示新詞,各自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詞語的。

(3)小老師教生字,開火車熟悉生字。

(4)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三、精讀課文,領悟玩法。

1.多遍朗讀課文第3自然段。

2.畫出表示“玩”的句子,指名學生再讀。

3.學生交流想象時,教師要注意點撥:盡管把厚玻璃四周磨薄是件枯燥的事,但是因為他喜歡,他想用它來看細微的東西,所以他才玩得這么投入。

4.指導朗讀。引導學生發(fā)現該用什么語氣朗讀這一自然段。(贊賞的語氣)。

四、課堂練習,當堂展評。

1.練習寫生字。

2.抄寫詞語表中的詞語。

3.當堂展評。

五、課后作業(yè)。

搜集并閱讀古今中外“玩出名堂”的故事。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理解文中引號的.用法。

2.細細品讀課文,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鏡的過程中,是怎樣發(fā)明顯微鏡和發(fā)現微生物的,從而激發(fā)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增強創(chuàng)造意識。

3.寫寫自己玩中的樂趣或收獲。

教學流程。

一、復習回顧。

1.聽寫生字詞。

2.用自己的話說說列文虎克一開始是怎樣玩鏡片的。

二、繼續(xù)讀書,了解玩出的名堂。

1.教師引言:列文虎克就這樣玩,玩出了什么名堂?我們繼續(xù)學習、研究。

2.學生朗讀第4自然段。

1)自由朗讀,一邊讀一邊想: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他發(fā)現了什么?

(2)指名學生多人次朗讀,以使學生盡可能地攝取更多信息,生發(fā)感想。

3.交流討論。

(1)有新的想法:把兩片放大鏡放在一起,會怎么樣呢?

(2)有新的玩法:一片放大鏡固定,另一片可以隨意調節(jié)。

(3)有新的發(fā)現:看到了一個平時看不到的“小人國”世界。

4.轉換角色想象。

5.朗讀體會感情。

6.表達感悟。

了解了列文虎克玩中的發(fā)現以后,你想對列文虎克說些什么?(可多人次談,學生交流時教師要畫龍點睛地點撥、肯定)。

三、欣賞玩出的名堂。

1.列文虎克看到的“小人國”究竟是什么?他究竟玩出了什么大名堂?讓我們再來讀讀課文最后一段吧。

2.學生朗讀第5自然段。

3.交流討論:“小人國”指的是什么?他究竟玩出了怎樣的大名堂?

4.指名朗讀資料袋里的內容,議議發(fā)現微生物對人類的貢獻。

5.再次品讀:對這一段中的標點符號有什么新的發(fā)現?(著重體會引號的用法)。

四、交流玩中收獲。

3、學生先在小組里交流,然后選出一名同學到臺前介紹。

4把自己的玩法和收獲寫下,準備在“玩法大比拼”的故事會上講一講。

五、替換朗讀、理解引號。

課文中對小人國、居民、玩具三個詞語加了引號,你認為這是為什么?

1.引導學生說說“小人國、居民、玩具”在課文中分別是指什么?(微觀世界、微生物、顯微鏡)。

2.讓學生把“微觀世界、微生物、顯微鏡”和文中的“小人國、居民、玩具”進行替換,朗讀。

(通過朗讀感悟用“小人國、居民、玩具”比用“微觀世界、微生物、顯微鏡”更加生動、形象、有趣,從而讓學生明白這是對微觀世界和微生物的擬人說法和對顯微鏡的形象表述,加上引號,不僅起到強調的作用,還使這些詞語具有特殊的意味,避免了使用一些術語的枯燥,增強了所要表達意思的趣味性和可感性。)。

六、教師總結。

小結:課文雖然講的是列文虎克的玩耍,而實質是講觀察、好奇心和求知欲,它們是科學創(chuàng)造和發(fā)明的出發(fā)點和原動力。如富蘭克林就是由于好奇心而揭開雷電之謎的。還有愛迪生,他小時候常常對人類的各種奇異的創(chuàng)造驚喜萬狀。他曾悄悄把家里的鐘表偷出來,一件件拆開,然后再裝上,一心要了解它的秘密,相信同學們會對這些事例有所了解,可以交流交流。

七、作業(yè)設計。

小練筆:寫一寫玩中的樂趣和收獲。(想怎么寫就怎么寫,寫出自己在玩中的樂趣和收獲。)但要注意這是小練筆,不能拔高要求。

教學板書:

15玩出了名堂。

浪費時間。

玩耍偉大的發(fā)現(顯微鏡、微生物)。

邊玩邊想邊想邊玩。

小學三年級第四組爭吵教學設計篇十一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生借助直觀圖,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決簡單的重疊問題,并能用數學語言表述。

過程與方法:學生感知集合圖的產生過程,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建模意識和能力,滲透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意識。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初步養(yǎng)成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學生借助直觀圖,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決簡單的重疊問題,并能用數學語言進行描述。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準備:畫好的韋恩圖。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明確主題。

1、我想考考同學們:請大家猜個腦筋急轉彎。

2、這節(jié)課看誰想別人沒想到的?我們一起走進《數學廣角》。

二、組織活動,探究新知。

1、同學們,每天“陽光體育”時間你們都做了哪些運動?

2、老師調查其中一個小組的體育愛好情況:第三小組喜歡踢毽子的有哪些同學?(假設7人)喜歡跳繩的有哪些同學?(假設8人)有沒有兩樣都喜歡的?(假設3人)。

3、老師在講臺的兩邊分別畫了兩個圈:左邊黃色的圈表示喜歡踢毽子的,右邊紅色的圈表示喜歡跳繩的。

5、問題出在哪兒呢?誰有好的建議以指導他們站到他們該站的位置?

7、誰愿意展示一下你的想法?(適時肯定學生合理的想法。)。

在100多年前,英國有一位名叫韋恩的邏輯學家,用一個圖很方便地解決了我們今天遇到的這個問題。讓老師來展示給大家看。

9、剛才同學們交流了很多算法,你覺得哪種比較容易理解。把你比較容易理解的那種算法,說給你的同桌聽。

三、實踐運用,解決問題。

2、看圖,文具店昨天進了5種貨,今天又進了5種貨,兩天一共進了多少種貨?(練習二十四,第2題)。

四、拓展延伸,提高技能。

五、總結收獲,提升認識。

1、今天我們遇到的數學問題都有什么共同特征?是用什么方法解決的?

2、布置作業(yè)。

板書設計:數學廣角。

畫韋恩圖。

列算式計算時減去重復的一次。

小學三年級第四組爭吵教學設計篇十二

一2/17-2/18寒假作業(yè)(1)機動(1)2。

二2/21-2/25p1-p8??4。

三2/28-3/4p9-p14??機動(1)5。

四3/7-3/11p15-p21?4。

六3/21-3/25p27-p34??4。

七3/28-4/1p35-p39???機動(1)5。

八4/7-4/8p40?單元測驗(1)?2清明節(jié)放假。

九4/11-4/15p41-p49?機動(1)5。

十4/18-4/22p50-p61?4。

十二5/4-5/6p68-p73??新課標第一網。

4

十三5/9-5/13p74-p83??機動(1)3勞動節(jié)放假。

十四5/16-5/20p84-p89??4。

十六5/30-6/3p96-p103??機動(1)4端午節(jié)放假。

十七6/7-6/10p104-p108??機動(1)5。

十八6/13-6/17p109-p114??4。

十九6/20-6/24總復習??期末考試。

教學計劃。

2011~20第二學期。

年級??三????學科?數學。

單元教學內容(課題)總課時數。

一除法10。

教學目標1、使學生能運用所學的方法口算整百數除以一位數、幾百幾十除以一位數,并能熟練地進行口算。

2、使學生經歷探索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筆算方法的過程,并能正確地進行筆算。

3、使學生進一步了解驗算的重要意義,掌握驗算的方法,初步養(yǎng)成檢查和驗算的習慣。

4、使學生能結合具體情境估算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商,增強估算的意識和能力。

教材分析和。

教學建議這部分內容包括整百數或幾百幾十除以一位的口算、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以及用兩步連除計算解決的實際問題。

建議:

1、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讓學生在計算知識的學習中得到多方面的發(fā)展。

2、結合具體情境引出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豎式計算,幫助學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3、重視發(fā)展學生估算的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

主課題。

滲透1、培養(yǎng)學生嚴謹、周密的科學態(tài)度。

2、培養(yǎng)學生較好地處理信息的能力,積累技能,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

實踐活動安排《小小商店》。

通過讓學生在實踐買賣玩具中鞏固算法,同時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學科教學計劃。

2011~學年第二學期。

年級??三????學科???數學。

單元教學內容(課題)總課時數。

二年、月、日3。

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年歷,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閏年,以及季度等方面的知識,記住每個月以及平年、閏年的天數。

2、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通過運用有關年、月、日的知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在活動中增強參與和合作意識。

教材分析和。

教學建議本單元教學有關年、月、日的知識。

建議:

1、為學生主動探索提供必要的素材。

2、重視知識的實際運用。

3、注意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

主課題。

實踐活動安排《生日快樂》。

1、猜幾個小朋友的生日各是幾月幾日。

2、小組活動:從猜猜各人的生日到統(tǒng)計每個月出生的人數,算出每個季度出生的人數等。

吳江市實驗小學學科教學計劃。

2011~2012學年第二學期。

年級____三______學科_____數學_____。

單元教學內容(課題)總課時數。

三平移和旋轉2。

2、通過聯(lián)系生活經驗,使學生體會平移和旋轉的特點,培養(yǎng)空間觀念。

3、通過設計圖案等活動,使學生初步感受平移在生活中的應用,并初步體驗幾何圖形的美。

教材分析和教學建議1、本單元的內容為認識簡單的平移和旋轉現象。

2、教材通過生活中豐富的例子引導學生觀察、比較、體會,初步認識平移和旋轉現象。

3、教材選擇的素材貼近生活實際,有利于幫助學生積累體驗,發(fā)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4、讓學生通過說一說、畫一畫以及設計圖案等活動來進一步體會平移的特點。

主課題滲透讓學生會表達“平移”和“旋轉”等英語單詞。

實踐活動安排美麗的花邊www.

吳江市實驗小學學科教學計劃。

2011~2012學年第二學期。

年級____三______學科___數學_______。

單元教學內容(課題)總課時數。

四乘法9。

教學目標1、使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乘兩位數方法的過程,會口算兩位數乘整十數(各位都不進位)以及整十數乘整十數,會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會簡單的估算。

2、使學生在具體情景中,應用有關運算解決實際問題,能合理地運用口算,筆算或者估算,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進一步發(fā)展數學思考。

3、使學生在探索算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增強自主探索的意識。

教材分析和教學建議4、本單元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法。

5、提供現實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從中發(fā)現和提出新的計算問題,產生學習新的計算方法的現實需求。

6、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已經有的知識經驗,探索不同的計算方法,倡導算法多樣化,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思考能力。

7、合理安排口算、筆算和估算,讓不同計算方式相互支持,為學生自主地探索計算方法提供機會和保障。

8、注意通過比較,讓學生體會計算方法,發(fā)現計算規(guī)律,產生新的體驗,提高計算能力。

主課題滲透讓學生會用英語表達數學乘法算式。

實踐活動安排游公園。

吳江市實驗小學學科教學計劃。

2011~2012學年第二學期。

年級____三______學科_____數學_____。

單元教學內容(課題)總課時數。

五觀察物體2。

2、使學生在觀察、操作、思考的過程中,增強對“空間與圖形”的興趣,逐步形成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教材分析和教學建議1、本單元學習觀察4個小正方體擺成的物體。

2、讓學生同時觀察由4個小正方體擺成的不同形狀的物體,通過觀察和比較、進一步積累觀察經驗,深化對實物與視圖關系的認識,發(fā)展?空間觀念。

3、不僅重視組織觀察活動,而且重視組織根據指定的視圖要求進行拼擺的活動,并鼓勵學生根據已有的認識,發(fā)揮各自的想象力?,探索不同的拼擺方法,從而使學生的直觀思考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得到更為充分的鍛煉。

主課題滲透讓學生會表達“正面”和“上面”“側面”等英語單詞。

實踐活動安排觀察校園。

吳江市實驗小學學科教學計劃。

2011~2012學年第二學期。

年級??三????學科??數學。

單元教學內容(課題)總課時數。

六千米和噸5。

教學目標1、使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景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義,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進行長度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2、借助生活中的具體物體,使學生感知和了解噸的含義,初步建立某些物體1噸重的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能進行質量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3、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學會查找資料,學好與人合作交流,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材分析和。

教學建議1、本單元主要包括兩部分內容:認識千米,認識噸。

2、加強學生的體驗,讓學生在生活情景中感悟知識。

3、注意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注意拓展學生的視野。

主課題。

滲透介紹長度等一些量的產生以及各種測量工具改革和發(fā)展的歷史,初步體會社會發(fā)展對數學的影響。

實踐活動安排了解千米。

吳江市實驗小學學科教學計劃。

2011~2012學年第二學期。

年級??三????學科??數學。

單元教學內容(課題)總課時數。

七軸對稱圖形2。

教學目標1、聯(lián)系生活中的具體物體,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使學生初步體會生活中的對稱現象;認識軸對稱圖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對稱軸。

2、使學生能根據自己對軸對稱圖形的初步認識,在一組實物圖案或簡單平面圖形中識別出軸對稱圖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一些簡單的軸對稱圖形,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軸對稱圖形。

3、使學生在認識、制作和欣賞軸對稱圖形的過程中,感受到物體或圖形的對稱美,激發(fā)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

教材分析和。

教學建議1、結合實例,通過觀察和操作等活動,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

2、選擇學生熟悉和感興趣的素材,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

3、設計形式多樣的操作活動,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逐步體驗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

4、結合觀察和操作活動,引導學生欣賞有關圖案、圖片的對稱美,使學生在獲取數學知識的同時,受到美的熏陶,培養(yǎng)積極健康的審美情趣。

主課題。

滲透進一步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幫助學生體會“對稱”的科學與美學價值。

實踐活動安排奇妙的剪紙。

吳江市實驗小學學科教學計劃。

2011~2012學年第二學期。

年級??三????學科??數學。

單元教學內容(課題)總課時數。

八認識分數6。

教學目標1、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認識分數,知道把一些物體看做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幾份也可以用分數表示;能用簡單的分數描述一些簡單的生活現象,能通過實際操作表示相應的分數;能比較熟練地認、讀、寫簡單的分數。

2、使學生能運用生活經驗和分數的知識,通過操作,初步學會解決求一個數的幾分之一或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實際問題,能用自己的語言解釋解決這類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感受解決問題方法的合理性。

3、使學生體會分數與現實生活的聯(lián)系,初步了解分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積極參與具體的數學活動,獲得與人共同探索解決問題的經歷,產生對數學的親切感。

教材分析和。

教學建議1、本單元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把由若干個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用幾分之一或幾分之幾這樣的分數表示這個整體里的一份或幾份。二是應用對分數的理解,解決求一個整體的幾分之一或幾分之幾是多少個物體的實際問題。

2、有層次地安排教學內容,以便學生認識和理解分數。

3、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逐步認識和理解分數的意義。

4、讓學生在直觀操作中逐步加深對分數的認識。

5、讓學生通過解決簡單實際問題加深對分數的理解。

主課題。

滲透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感受分數的意義及其在實際生活里的應用。

實踐活動安排分水果。

吳江市實驗小學學科教學計劃。

2011~2012學年第二學期。

年級??三????學科??數。

單元教學內容(課題)總課時數。

第九。

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9課時。

教學目標1、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面積的含義;知道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含義和實際大?。恢榔椒嚼迕?、平方分米和平方米每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2、使學生主動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能應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能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能利用已有的對面積、面積單位以及面積計算方法的理解,合理選擇不同策略,比較、計算或估計一些物體表面和平面圖形的面積。

3、使學生在不同的學習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鍛煉數學思考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激發(fā)進一步學習和探索的興趣。

教材分析和教學建議教材分四部分安排教學內容:面積的含義、面積單位、面積的計算、面積單位間的進率,還安排了實踐活動《我們的試驗田》。

教材編排有以下特點:

1、注意運用實例引出概念和幫助學生建立概念。

2、引導學生主動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的公式。

3、重視為學生提供運用不同策略解決問題的機會,幫助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深化對知識的理解,發(fā)展數學思考。

4、注意通過比較,幫助學生把握面積與周長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主課題滲透1、使學生能掌握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等面積單位的英語單詞。

2、能用英語來表達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公式。

實踐活動安排我們的試驗田。

吳江市實驗小學學科教學計劃。

2011~2012學年第二學期。

年級??三????學科??數。

單元教學內容(課題)總課時數。

第十。

單元統(tǒng)計4課時。

教學目標1、使學生在豐富的具體問題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數是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需要,并通過進一步的操作和思考體會平均數的意義,學會計算簡單數據的平均數(結果是整數)。

2、學生在運用平均數的知識解釋簡單生活現象、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積累分析和處理數據的方法,發(fā)展統(tǒng)計觀念。

3、使學生進一步增強與他人交流的意識與能力,體驗運用已學的統(tǒng)計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教材分析和教學建議本單元教材主要引導學生通過豐富的事例,了解平均數的意義,學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還安排了實踐活動《運動與身體變化》。

教材編排有以下特點:

1、把已學的統(tǒng)計知識和認識平均數結合起來。

2、實際問題的解決中認識平均數。

3、讓學生從多種角度描述數據,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4、設計實際的調查活動,讓學生在完整的統(tǒng)計活動過程中,進一步感受求平均數的價值,鞏固求平均數的方法,鍛煉實踐能力。

主課題滲透1、使學生能掌握平均數這個概念的英語單詞。

2、能用簡單的英語來表達自己的看法。

實踐活動安排運動與身體變化。

吳江市實驗小學學科教學計劃。

2011~2012學年第二學期。

年級??三年級????學科??數學。

單元教學內容(課題)總課時數。

11認識小數4。

教學目標1、使學生結合具體情景初步體會小數的含義,能認,讀,寫小數部分是一位的小數,知道小數各部分的名稱。

2、使學生在通過探索,掌握一位數大小比較的方法和加,減計算的方法,并從中進一步學習簡單的數學推理。

教材分析和。

教學建議1、突出小數與生活,小數與分數的聯(lián)系。

2、合理組織內容,突出對一位小數的認識。

3、為學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機會,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

4、重視知識應用,初步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主課題。

滲透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來學習新的方法,運用已有的經驗解決實際問題。從實際的情景中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并提取有用信息來解決問題。

實踐活動安排收集小數的產生與發(fā)展的資料。

吳江市實驗小學學科教學計劃。

2011~2012學年第二學期。

年級???三???學科??數學。

單元教學內容(課題)總課時數。

十二整理與復習5課時。

標1、復習鞏固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筆算方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能正確的列式解答。

2、使學生通過操作實踐和聯(lián)系實際的活動,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結合具體情景初步了解一位小數的意義。認識年、月、日,了解它們的關系,能區(qū)分大月、小月,會判斷平年、閏年、認識季度。會進行簡單的估計,發(fā)展估計意識和能力。

3、使學生學會用數描述身邊的事物,并與他人交流;培養(yǎng)用數學眼光看待周圍的事物、用數的觀念分析日常生活中現象的意識和能力,促進數感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培養(yǎng)同學之間相互合作、交流的態(tài)度和方法。

教材。

分析。

教學。

2、密切數學與學生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3、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知識數學。自主探索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之一。給學生充分探索算法的空間,在探索中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增進學好數學的信心。

4、在教師的知道和幫助下,能夠認識到自己的數學活動過程和結果的正確與錯誤之處,并能作出認定或修正,初步感受數學思考的合理性,初步培養(yǎng)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主課題。

滲透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主動運用有關策略去解決問題的意識。

實踐活動安排關注班級同學的身體變化,制統(tǒng)計圖。

小學三年級第四組爭吵教學設計篇十三

一、教學要求。

1.認知目標:認識“怒、燥、暮”等8個生字,會寫“艷、內、夢”等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爭奇斗艷、芬芳迷人、蘇醒”等19個詞語;結合語境理解詞語;能用欣賞的語氣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情感目標:讀懂課文內容,激發(fā)學生觀察興趣,初步培養(yǎng)學生留心周圍事物,認真觀察和思考的習慣。

3.發(fā)展目標:學習運用多樣的句式表達,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方法。

二、教學重點。

學生讀懂課文內容,了解花兒開放時間與溫度、濕度、光照、昆蟲的活動時間有關。

三、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用不同的句式表達同一個意思。

四、教學方法:

閱讀法,發(fā)現法。

五、教學準備。

1、教師演示文稿。

2、學生課前觀察的一天花兒開放時間的資料。

六、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激趣,存疑導入。

1、四人小組交流課前準備的資料,說說自己觀察了哪些花,它們在什么時間開放?

比一比,看誰搜集的信息多。(可以得到觀察小能手的稱號)(板書:花)。

2、教師播放課件:欣賞一些美麗的花。問:你知道這些花的名字嗎?它們是在什么時間開。

放的呢?(學生可以猜測。)有一位植物學家,他的做法真絕妙呀!連老師心里都癢癢的,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嗎?請我們一起走進文本。

二、熟讀課文,初步釋疑。

1、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想一想怎樣才算把課文讀熟練?(遇到意思不明確的詞,可以用自己已有的方法理解。)。

2、交流自己讀的過程。

3、請學生讀1、2兩段。

4、評議。

5、余下一段同桌讀。(幫助伙伴糾正錯誤)。

6、現在知道那位植物學家做了什么嗎?(補充課題:鐘)。

7、你覺得他的做法如何?(討論、交流)你喜歡用什么樣的心情讀一讀這課題呢?

(自由讀課題)教師有意識地進行表揚。

8、讀了課文你還知道些什么?(交流)。

出示填空:我知道。

9、你認為課文哪部分讓你很感興趣?

三、探究課文,感情朗讀。

(根據學生的興趣讀懂課文。)。

如:學生選擇第一自然段。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這一段。

2、誰想用朗讀來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請學生朗讀)。

師:你讀出了自己的感情,老師都被你感動了。你為什么會如此鐘情于這一段呢?

(說體會,談感想)。

3、用課件出示兩段話,學生朗讀進行比較。(一段是原文;一段是教師改編,描寫花兒開放的句式單調、干巴。)為什么你喜歡原文?(說理由)。

4、師生合作朗讀本段課文。

5、交流自己的收獲。

6、帶著自己的體驗與感受再美美地朗讀這段課文。

7、背誦喜歡部分,與同學交流。

8、課件出示課后第三題。

小結:大自然實在奇妙,這些美麗的花兒為什么不在一個時間開放呢?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同學們,你們想去探究一下嗎?要知原因,下節(jié)課再見。

四、書寫指導。

1、出示生字認讀,觀察生字,交流寫字經驗。

2、書寫生字。

(1)教師范寫,學生學寫。

(2)學生自己寫,師生評議。

(3)學生練寫,反饋結果。

五、課堂練習。

(1)課件出示練習題。

(2)抄寫19個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聽寫詞語,鞏固反饋。

(1)學生聽寫詞語。

(2)同桌相互檢查。

二、展開想象,推測原因。

1、為什么這些植物開花的時間不同?

2、學生自由推測。

三、研讀課文,探究解惑。

1、默讀課文第二段,畫出表示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原因的句子。

2、討論交流。

3、課件出示相關句子,學生朗讀。

4、用自己的話說說曇花的開花時間和溫度、濕度、光照等有什么關系。

5、小組交流,說說其他植物開花時間和溫度、濕度、光照、昆蟲活動的關系。

7、全班交流。

四、總結全文,拓展能力。

1、朗讀課文最后一段,體會植物學家絕妙的做法。

2、繼續(xù)觀察搜集各種花不同時間開放的資料。然后把這些資料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示給他人。(形式多樣:如編科學小報、做資料卡、寫觀察日記等)。

板書設計。

濕度溫度光照。

13花鐘不同開放昆蟲活動。

時間。

小學三年級第四組爭吵教學設計篇十四

六、互評、批閱、講評(重點展示優(yōu)秀習作)。

七、作業(yè)設計。

選擇自己最喜歡、最感興趣的一樣東西(動物、植物、玩具、一種現象都行)進行觀察,寫一則觀察日記。

第四課時(我的發(fā)現日積月累寬帶網)。

教學目標。

1.能主動發(fā)現形近字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引導學生從音、形、義上加以區(qū)分。

2.讀讀背背農諺歌謠,讀讀認認關于人體器官的三行詞語。

3.通過寬帶網了解魯班的故事,也可以通過圖書館、上網等方式搜集更多的資料。

教學流程。

一、我的發(fā)現。

1.自由輕聲朗讀課本中的詞語,讀準字音。注意每一行三個詞語中的加點字,想想自己有什么發(fā)現。

2.小組交流:把你的發(fā)現告訴同學,聽聽同學的發(fā)現跟自己有什么不同,討論交流。

3.指名朗讀,注意正音,齊讀鞏固。

4.全班交流,說說你的發(fā)現。

5.教師引導小結:這四行詞語,每一行帶點的都是形近字,其中有些音同,有些音近,有些音異。引導學生從音、形、義上加以區(qū)別,進行擴詞練習。

拓展練習:形近字組詞。

二、讀讀背背。

1.導入:不同的花在二十四小時內陸續(xù)開放,你只要看到什么花剛剛開放就知道大致是幾點鐘。我們在《花鐘》一課中,了解了鮮花開放的規(guī)律,其實在自然界中還有許多秘密等待我們去探索,今天我們將要學的一首農諺歌謠就揭示了瓜果蔬菜在十二個月中不同的生長特點,下面就讓我們去讀一讀吧。

2.學生自由朗讀兒歌,帶有音節(jié)的字拼讀拼讀,注意讀準字音。

3.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先在組內朗讀,相互正音,再交流自己的收獲,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探討。

4.抽小組朗讀,全班交流。

5.師生對讀,齊讀。看誰最先背下來。背誦比賽。

三、讀讀認認。

1.讀一讀這兒的三行詞語,想想你有什么發(fā)現。

2.學生暢所欲言,談自己的發(fā)現,教師加以引導,讓學生明白這些詞語都是指的人體器官,這些字都帶有“月”字,從而得出結論:帶有“月”的字很多與人的某些器官有關。

3.給這7個字擴詞。說出你了解的帶有“月”的生字,并組詞。

四、寬帶網。

1.交流課前搜集的資料:列文虎克玩放大鏡玩出了大名堂,最早發(fā)現了微生物,其實許多偉大的發(fā)明和發(fā)現都離不開細心的觀察,請把你課前搜集到的這方面的資料跟同學交流交流,并說出你資料的來源。

2.讀課文中列舉的例子,讀后談談自己的體會。

3.小結激勵:我們身邊的許多事物都有著無窮的奧秘,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勇于探索,

練就了一雙慧眼,也許你就是未來的科學家、發(fā)明家!

小學三年級第四組爭吵教學設計篇十五

1.會認“試、驗、證”等10個生字,會寫“袋、概、減”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證實”等詞語。

2.學習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fā)現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表達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積累語言。

4.通過查資料,進一步了解有關蜜蜂的知識。

教學重點。

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fā)現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教學難點。

弄清為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結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教學方法。

問題教學法發(fā)現法。

教學準備。

生字卡、搜集有關蜜蜂的有趣知識。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試、驗、證”等10個生字,會寫“袋、概、減”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證實”等詞語。

2.學習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弄清實驗過程。

教學過程。

一、回憶舊知,導入新課。

1.回憶舊知。

同學們,我們曾經學過《蜜蜂引路》這篇課文,誰能說說這篇課文講了個什么故事嗎?

2.導入新課。

法國著名科學家,科普作家法布爾為了證實蜜蜂會辨別方向的能力,做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你想知道是個怎樣的實驗嗎?讓我們走進《蜜蜂》這篇課文一同去看看,同時也看看實驗的結果怎樣。

二、初讀課文。

1.循序漸進讀課文。

第一遍:邊讀邊找出帶有本課生字的詞語,借助后邊的拼音爭取把字音讀準確。

第二遍:再讀課文,進行自我測試,看看自己是否還需要借助課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還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幫互助學生字。

(1)出示生字卡,請已經有把握的學生來做小老師,帶領大家一起鞏固,教師隨時糾正讀音,點評。

(2)交流是怎么認識生字的,肯定各種不同的識字方法。

3)出示生字卡片或課件,指名讀、開火車讀。

3.指名逐段朗讀課文,爭取對課文的脈絡有更為清晰的認識。

三、細讀課文。

(1)明確默讀要求:不出聲、不指讀、邊讀邊想,還可以動筆畫出重要的詞語和句子。

(2)初次默讀,感知全文: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4)復述故事:用自己的話將試驗的過程說一說。

【有目標地讀,有層次地讀,循序漸進,學生才能讀出水平,以讀促悟,以悟促讀。】。

四、指導寫字。

1、投影出示生字詞,自讀,指名讀,讀準字音。

(1)出示要寫的生字:論、試、驗、袋、證、概、阻,引導觀察,說說書寫這些字時要注意些什么。

(2)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討論怎么記住這些生字,并且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3)指導寫字:課件演示,逐字指導,學生通過觀察自己總結書寫,然后,教師用投影展示,集體評議學生寫的字。

2.抄寫詞語。

五、作業(yè)設計。

練習默讀課文,摘抄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fā)現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表達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積累語言。

3.通過查資料,進一步了解有關蜜蜂的知識。

教學流程。

一、復習導入。

1.聽寫上堂課所學的生字新詞。

2.說說作者做了一項什么試驗,是怎么做的。

3.試驗結果怎樣呢?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

二、精讀課文,探究結果。

1.激勵學生多遍朗讀第3.4.5自然段。

(1)自由朗讀第3.4.5自然段。

(2)指名讀。你喜歡讀哪一自然段,能讀給大家聽聽嗎?

(3)教師激勵:覺得自己能讀得和他一樣好的或比他更好的,可以站起來再讀。

2.感知主要內容。說說蜜蜂回家的只數和時間。

3.討論辨別。假如回家的蜜蜂只有那兩只,能不能說蜜蜂有辯論方向的能力?

4.再讀再思,深入理解。

(1)兩次回來的蜜蜂情況有什么不同?

(2)結合課文有關內容想象一下:假如你是第一次或第二次回來的蜜蜂,中途可能會遭遇到什么情況,你會怎么想,怎么做?(可先讓學生充分想象)。

(3)其他同學點評他們的想象是否有道理。

【角色換位,使學生入情入境,啟發(fā)想象,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4)教師深入引導:從蜜蜂回來時遭遇到的不同情況,你有沒有感受到蜜蜂有著很強的辯認方向的能力?說說理由。

三、賞讀片斷,表達感情。

2.學生自讀體會。

3.指名學生多人次表演朗讀相關的兩段,表達自己的感情和感受。

四、再思導疑,再激興趣。

2.學生發(fā)問。(主要目的就是要誘發(fā)學生提出疑問,把興趣拓展到課外的生活實踐中去。)。

3.教師引導。我們來看看作者法布爾是怎么說的,好嗎?

4.學生多形式地朗讀最后一段,或指名讀,或小組讀。

5.教師再引導。

(1)對于法布爾所說,同學們還有什么想法交流嗎。

五、回顧課文,感悟作者嚴謹的科學作風和探索精神。

1.快速默讀,畫出體現作者嚴謹科學作風的詞句。引導學生從實驗的目的,實驗的過程,實驗的結論幾個方面去體會。

(1)實驗的目的是什么?

為了證實“聽說”一詞,體現作者不親信盲從,探個究竟。

(2)實驗的過程,考慮周全嗎?能不能少掉一個環(huán)節(jié)?

捉自家蜜蜂,便于觀察;給蜜蜂做記號,為了與其他蜜蜂區(qū)別;在兩里外放飛,更能說明問題;叫女兒等在蜂窩旁,為了掌握蜜蜂飛回來的時間等??紤]周密,體現作者做事嚴謹。

(3)實驗的結論為什么沒有明確的答案?

有明確的肯定,也有模糊存疑,符合科學現象,不能坦然說出自己無法解釋的結論,更能說明他對待科學嚴謹,實事求是。

2.思考推測:另外三只蜜蜂迷失方向的原因。

3齊讀課文,討論交流:從法布爾身上,你學到了什么?

【情感目標的落實如春風細雨,潤物無聲。】。

六、拓展延伸,布置作業(yè)。

你還知道哪些有關蜜蜂的有趣知識?將你搜集到的蜜蜂或其他昆蟲的相關知識制成一張手抄報,與同學們一同分享。

板書設計。

14蜜蜂。

聽說……做試驗……確實……飛回來了。

無法解釋的本領。

小學三年級第四組爭吵教學設計篇十六

本組教材以名人故事為專題,將導語、課文、語文園地、課后練習等內容系統(tǒng)、完整地組織在一起,安排了《灰雀》、《小攝影師》、《奇怪的大石頭》三篇精讀課文和一篇略讀課文《我不能失信》以及一個語文園地。《灰雀》、《小攝影師》分別講述了列寧、高爾基和孩子之間發(fā)生的故事,《奇怪的大石頭》、《我不能失信》記敘了李四光和宋慶齡小時候的故事。四篇課文所展示的不是他們作為革命家、文學家和地質學家的豐功偉績,而是他們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體現出了他們崇高、美好的品質。

二、教學建議。

教學本組教材,要注意各部分內容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發(fā)揮其整合的優(yōu)勢。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要有意識地突出本組專題。在閱讀教學中,要使閱讀教學和口語交際、習作等訓練結合起來,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本組的四篇課文,通過具體的事例展示了那些名人在平凡的小事中不平凡的一面。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通過默讀和朗讀理解詞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名人身上的優(yōu)秀品德,并使學生受到熏陶和感染。與此同時,要培養(yǎng)學生學會邊讀書邊思考,積累語言的習慣。

三、單元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對第二學段的識字寫字、閱讀、口語交際、習作提出的明確要求,結合本單元文本特點,我們應該達到以下目標:

1、會認37個生字,會寫40個生字,掌握詞語表中的46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灰雀》、《小攝影師》、《我不能失信》中人物的對話。

3、在對課文閱讀過程中了解文章主要內容,并能通過關鍵詞句體會人物內心活動,體會人物高尚、美好的品質。

4、學會引用人物語言的幾種方式。

5、把自己知道的名人故事講給同學聽,講故事時要講得清楚,讓別人聽明白;聽故事時要認真。

6、背誦好詞佳句,背誦“讀讀背背”中的名人名言,搜集更多的名人名言。

7、學會通過事情表現人物性格特點的寫作方法,并養(yǎng)成修改文章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通過默讀和朗讀理解詞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2、體會名人身上的優(yōu)秀品質,并使學生受到熏陶和感染。

3、培養(yǎng)學生學會邊讀書邊思考,積累語言的習慣。

【教學難點】。

1、通過對話和細節(jié)描寫,體會人物心理。

2、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內容寫具體的。

小學三年級第四組爭吵教學設計篇十七

一、教學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小數的初步認識,位置與方向,面積,年、月、日,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用數學解決問題,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面積以及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從本冊開始引入小數的初步認識,內容比較簡單。此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或用到有關小數的知識和問題,這部分知識的學習,可以擴大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范圍,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使學生初步學會用簡單的小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進一步發(fā)展數感,并為進一步系統(tǒng)學習小數及小數四則運算做好鋪墊。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位置與方向和面積兩個單元,這是這冊教材的另兩個重點教學內容,為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供了豐富的素材。通過這些內容的學習,讓學生初步形成辨認方向、表達與交流物體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過現實的數學活動,讓學生獲得探究學習的經歷,探索并體會引進統(tǒng)一的面積單位的必要性,認識面積單位,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進一步促進空間觀念的發(fā)展。

在量的計量方面,這一冊進一步擴大計量知識的范圍,除了面積單位的認識外,還安排了認識較大的時間單位年、月、日及24時計時法。這些內容的教學可以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時間觀念,并通過實際操作與具體體驗,培養(yǎng)學生估計面積大小和時間長短的意識和能力。

分析;通過學習習近平均數的含義和簡單的求平均數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和實際應用,一步體會統(tǒng)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個單元,專門教學用所學的乘除法計算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學習簡單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換思想,并能應用集合和等量代換的思想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fā)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二、教學目標:。

1.會筆算一位數除多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3.初步認識簡單的小數(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初步知道小數的含義,會讀、寫小數,初步認識小數的大小,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

式,會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并能估計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6.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數;知道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tǒng)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了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結果是整數);進一步體會統(tǒng)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8.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換的思想,形成發(fā)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1.養(yǎng)成認真作業(yè)、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教材的編寫特點。

1.計算教學內容的編排體現改革的理念,注重培養(yǎng)學生靈活的計算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數感。

2.提供豐富的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內容,注重實踐與探索,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fā)展。

4.加強解決問題能力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5.有步驟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能力。

6.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滲透于數學教學中,用數學的魅力和學習的收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內在動機。

三、教學中需要準備的教具和學具:

1、指南針。

2.年歷卡。

3.24時計時法的鐘面模型。

4.面積單位卡片。

5.簡易天平。

四、課時安排:

一、位置與方向(5課時)。

除法?……………………………………3課時左右。

二、筆算除法?……………………………………9課時左右。

整理和復習……………………………………………1課時。

三、統(tǒng)計(4課時)。

1.簡單的數據分析?……………………………2課時左右。

2.平均數?………………………………………2課時左右。

四、年、月、日(5課時)。

制作年歷………………………………………………1課時。

五、兩位數乘兩位數(8課時)。

1.口算乘法?……………………………………3課時左右。

2.筆算乘法?……………………………………4課時左右。

整理和復習……………………………………………1課時。

六、面積(7課時)。

七、小數的初步認識(5課時)。

八、解決問題(4課時)。

設計校園………………………………………………1課時。

九、數學廣角(2課時)。

十、總復習(4課時)。

小學三年級第四組爭吵教學設計篇十八

前幾冊教材里陸續(xù)教學了一些搜集、記錄、整理數據的方法,還教學了條形圖和統(tǒng)計表呈現數據的方法。本單元教學一個常用的統(tǒng)計量-平均數。過去教學平均數,把主要精力放在求平均數的應用題上,沒有發(fā)揮平均數在統(tǒng)計活動里的作用。現在把它作為常用的統(tǒng)計量,突出平均數的意義和應用,尤其是在分析一組數據和比較兩組數據時的作用。而且,求一組數據的平均數的方法,也要學生經過探索而學會。

二、教材編寫特點和教學建議。

1.以了解平均數的意義為教學主線。為什么求平均數?平均數表示什么意思?怎樣求一組數據的平均數?求出的平均數說明了什么?這些都是例題要解決問題。在這些問題中,平均數的意義是重點,也是關鍵。理解了平均數的意義,它的計算方法和現實應用都迎刃而解。

教學平均數的意義不是講授,而是體驗。讓學生在挑戰(zhàn)性的問題里,在探索平均數的算法過程中不斷體驗、深化體會,逐漸了解。例題把教學過程設計成四步。

第一步創(chuàng)設一個吸引學生的游戲情境,以學生喜歡的問題引發(fā)新的認知沖突,營造學習新知識的氛圍,引入平均數。四名男生和五名女生進行套圈比賽,每人套中的個數表示在條形統(tǒng)計圖上,要比較男生套得準一些還是女生套得準一些。由于男生人數與女生人數不等,所以比男、女生套中的總個數顯然不合理。又由于女生中有2人套的成績很好,另3人套的比男生少,所以很難對應著進行比較。在學生處于認知沖突的時候,教材提示學生:分別求出男生和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個數。雖然男生平均每人套中的個數、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個數都是新概念,但由于學生有“平均分”為基礎,他們大都能夠接受。平均每人套中個數的提出,幫助學生打開思路,走出困境,把心向集中到平均數的學習上面。

第二步在求平均數的活動中,探索算法,了解平均數的意義。學生有平均分為基礎,知道每份應分得同樣多,還知道計算平均分問題的方法是除法,總數除以分的份數得每份的個數。這些都是探索求平均數方法的重要資源。

教材讓學生自己想辦法,求男生平均每人套中的個數??梢栽跅l形統(tǒng)計圖上移多補少,使每人套中的個數同樣多;也可以把各人套中的個數合起來平均分。無論哪種方法都清楚地體現了平均數的含義-四名男生套中的總數不變的前提下,重新分配,讓各人套中的個數都相同。所以說,這一步教學活動中,學生不僅在探索計算平均數的方法,同時也在體會平均數的意義。

第三步通過求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個數,重溫平均數的意義和計算方法。學生有求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個數的經驗,這一步教學要獨立思考并加強交流。多數學生會選擇把五名女生套中的個數先相加再平均分的方法,在得出平均每人套中6個以后,要在統(tǒng)計圖上驗證。如果吳燕拿出4個,史敏敏拿出1個,給劉曉娟添上2個、孫蕓添上1個、沈明芳添上2個,她們每人套中的個數就相同了。這樣的驗證,不僅證明得數正確,而且是又一次體會平均數的意義。

第四步比出男生套得準些還是女生套得準些,既給問題確定的答案,又體會了平均數的實際應用。平均數能反映一組數據的狀況。如四名男生中,李小綱套圈成績最好,高于平均數;王宇的成績正好是平均數;另兩人的成績低于平均數。平均數還能反映兩組數據的差距,男生套得比女生準就是由平均數表現出來的。通過這些分析和比較,學生能體會到平均數是統(tǒng)計量的功能。

2.把平均數的意義和應用作為練習的重點。

教材不把計算平均數列為練習的主要內容,而是繼續(xù)在現實的情境中體會平均數的具體含義,進一步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引導學生運用算得的平均數進行分析、比較、判斷、推理、描述等數學活動,進一步理解平均數的實際應用。

“想想做做”第1、2兩題是緊接著例題安排的,繼續(xù)體會平均數是移多補少的結果,是每份同樣多的那個數量。第1題三個筆筒里的鉛筆枝數有的多、有的少,為了得到平均每個筆筒有多少枝鉛筆,要從枝數多的筆筒里拿出1枝鉛筆,放到枝數最少的筆筒里去,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體驗了移多補少。第2題雖然不能動手移多補少,但在求出三條絲帶平均長18厘米以后,能夠想象這個平均數是最長的絲帶短些,其余兩條絲帶長些的結果。

“想想做做”第3題和練習九第1題變換角度體驗平均數反映一組數據的整體狀況。籃球隊員平均身高160厘米,不是每個隊員的身高都是160厘米。一定是有些隊員的身高超過160厘米,有些隊員的身高低于160厘米,也會有身高恰巧160厘米的隊員。同樣,平均水深110厘米不是池塘處處水深110厘米,一定有些地方的水深超過110厘米,也有些地方的水深不到110厘米。

練習九第4題用平均數分析一組數據。在算出平均每組植樹棵數以后,比一比哪幾組的植樹棵數比平均數多,哪些組的植樹棵樹比平均數少。這些活動是引導學生利用平均數進行思考。第8題可以用平均數分別反映男生和女生的體重情況,還能對兩組數據進行比較。

練習九第6題里估計一組數據的平均數。找到最高的身高和最低的身高,平均數一定在這個范圍里面。先確定范圍,再估計平均數要方便些。最后算出平均數,并與估計比一比,能充實估計的經驗。

第十一單元????認識小數。

本單元是第一次教學小數的知識,僅限于一位小數(小數點的右邊只有一個數位),而且和買東西、量長度等具體事件聯(lián)系起來,便于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學習其中的數學內容。教學內容包括一位小數的意義、讀寫方法;比較兩個或幾個一位小數的大?。灰晃恍导臃ê蜏p法。在這些內容中,小數的意義是重點,它是比較大小和加減計算的思考基礎。教材編排比較小數的大小與小數加減計算,也是為了加強小數的意義。初步認識小數,不給小數下定義,不揭示比較大小和加減計算的法則,都是聯(lián)系實際情境和現實問題的體驗積累。

全單元內容分四部分編排。第100~101頁教學小數的意義,第102~103頁比較小數的大小,第104~105頁小數加法和減法,第106~107頁單元練習。

二、教材編寫特點和教學建議。

1.聯(lián)系現實素材理解一位小數的意義。

一位小數的意義是在寫小數、認小數的活動中逐漸體會的,第100頁編排了兩道寫小數的例題。本冊教材在《認識分數》里教學的幾分米是十分之幾米、幾角是十幾之幾元是寫小數的教學起點。第一道例題先回憶5分米是?米、4分米是?米,再告訴學生?米還可以寫成0.5米、?米可以寫成0.4米,并講了0.5和0.4的讀法。這道例題教學的是零點幾的小數。第二道例題在回憶幾角是十分之幾元后,把1元2角和3元5角分別寫成1.2元和3.5元。這道例題教學的是幾點幾的小數。通過兩道例題把十分之幾的分數改寫成小數,學生初步感知了一位小數的意義。教學這兩道例題要突出一位小數是十分之幾這樣的分數改寫出來的,因而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

在初步感知一位小數的意義后,教材先整理以前教學的自然數,指出0也是自然數,它們都是整數。再整理現在教學的小數,講了小數的小數點、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簡要地組織了已經認識的數的結構,有利于學生在與整數的比較中認識小數。

“想想做做”讓學生在寫小數、說小數的活動中體會一位數的意義。第1、2、3題是一個層次的設計,都是先寫出(或想到)十分之幾的分數,再寫出一位小數,重溫例題的內容,加強十分之幾的分數能寫成一位小數的體驗。第4題把元為單位的一位小數說成幾元幾角,具體解釋了一位小數的意義,體會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第5題在數軸上寫相應的小數,有序地整理一位小數。雖然沒有要求學生寫出分數,但學生在看數軸上的點寫數時,會想到相應的分數,又一次體會了零點幾表示十分之幾,幾點幾是幾和十分之幾合起來的數。

2.聯(lián)系小數的意義比較小數的大小。

第102頁例題從比較兩種冷飲價錢貴和便宜的實際問題引出比較0.8和0.5這兩個小數大小的數學問題,讓學生聯(lián)系對小數意義的理解想辦法解決。無論是轉化成8角與5角再比較,還是轉化成十分之八和十分之五比較,都沒有離開小數的意義。教材要求學生交流自己的思考,把小數的意義落到實處。“試一試”和“想想做做”有計劃地出現了比較小數大小的各種情況,有比較零點幾和幾點幾的大小,還有比較兩個幾點幾這樣的小數的大小,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這方面的知識。教材不用文字語言總結比較兩個一位小數的大小的方法,意圖是通過大小比較加強對小數意義的理解,只要學生能聯(lián)系小數意義進行思考,喜歡怎樣想都可以。

“想想做做”的編排是有層次的。第1~3題是在具體的情境里比較小數的大小,或是比兩個長度、或是比兩個錢數、或是比兩個圖形,都有較強的直觀成份。要抓住用小數表示長度、錢數和圖形大小的思考,突出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第4題在數軸上有序地整理一位小數,讓學生體會一點幾的小數大于零點幾,二點幾的小數大于一點幾。這樣,再進行第5題的比較就有基礎了。第6題是應用比較小數大小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先把比跳遠名次的實際問題抽象成比小數大小的數學問題,再用有關的數學知識解決問題。

3.根據小數的意義,探索加、減計算的方法。

計算小數加、減法應該把小數點對齊了算。教材不想把法則作為“規(guī)定”告訴學生,而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體會這是“需要”、這是“應該”。例題計算0.5加0.7的和,先根據小數的意義,把0.5元和0.7元分別化成5角和7角相加,由此推理得到0.5加0.7的和是1.2。然后思考,如果列豎式計算,應該便于5角和7角相加,即把0.5和0.7中的“5”與“7”上下對齊,這樣就把這兩個小數的小數點對齊了。由于5角加7角的和超過1元,所以0.5加0.7要向表示“元”的那位上進1,也就是向小數點左邊那一位上進1。理解了小數加法的計算方法,向小數減法遷移是很容易的。在計算2.4-1.8時,還要體會小數部分不夠減,從整數部分退1的方法,以及差的整數部分是0,這個“0”不能漏寫。

“想想做做”里安排了充分的計算練習。第5題估計小數加、減的結果比1大還是比1小,是在能進行筆算的基礎上進行的,估計能促進對筆算的掌握。

小學三年級第四組爭吵教學設計篇十九

一、教材分析:

《記一次班級討論會》教材中,主要介紹了“戴老師”有一次習作前,組織班上的同學圍繞“非典”這個社會熱點發(fā)表看法的情況。這是一次習作前準備材料的過程。習作的內容諒是把大家討論的情況寫下來,“讓人們了解我們的心聲”。

二、教學要求:

1?.學會有詳有略地記敘一次班級討論會的經過,注意寫好人物的對話,正確使用標點符號。?????2?.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身邊的事,并積極參與討論,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表達自己真實的心聲。學會到生活中尋找寫作材料。

三、教學重難點:

1?.學會有詳有略地寫作方法,注意寫好人物對話,正確使用標點。

2?.引導學生留心觀察身邊事,做個有心人。

四、教學時間:兩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有概括、有具體的記敘方法.。

2?.寫好人物對話,能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3?.學會到生活中尋找寫作材料,表達真情實感。

課前準備:

通過看電視、讀報紙、聽廣播等,了解社會新聞,關注社會熱點,做好記錄或剪貼。

教具準備:剪貼本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通過這一段時間的看電視、讀報紙、聽廣播,你們有什么收獲?你關注到了什么?

2?.全班交流,在此基礎上,師幫學生梳理出一、兩個共同的話題。

二、討論.積累資料。

1?.對于我們關注的問題,你有什么看法?

2?.各抒己見,補充。

3?.可以展示圖片、照片或資料。

三、學習習作內容,體會寫法。

1?.讓我們來讀讀課文的二一七自然段,看看小作者是怎樣描述同學們討論的?

2?.指名讀習作例文。

3?.互相交流、討論小作者是怎樣描述同學們討論的?

四、練習習作。

1?.剛才同學們說得很好,就把前面討論的內容,再仿照習作例文寫一寫,做到有詳有略,內容具體。

2?.學生書面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一、繼續(xù)完成習作草稿。

二、評析一篇中下等的習作草稿,師生圍繞是否有詳有略,內容具體,正確使用標點符號這幾方面來評析。

三、修改草稿。

四、謄抄習作。

六、板書設計:

習作?4?記敘一次討論會。

有詳有略???內容具體????標點符號使用正確。

練習四。

一、教材分析:

《練習四》安排了如下的內容:處處留心、讀讀背背、寫好鋼筆字、口語交際、學寫毛筆字等五項內容。處處留心主要是讓學生了解常用的一些中藥;讀讀背背,安排學生積累與課文《永遠的白衣戰(zhàn)士》內容有關的成語,積累《三字經》中的一個片段;寫好鋼筆字,要求學生正確、美觀的書寫左右結構的字;口語交際,要求討論班級公約;學寫毛筆字,安排了書字“歌”、“領”。

二、教學要求:

1?.認識中草藥的名稱,學會讀懂、讀好一份中成藥的說明書。?2?.學會八個成語及?《?三字經》?中的一個片段。?3?.?能正確、美觀地書寫具有相同部件的字。?4?.口語交際:討論班級公約。?5?.學寫毛筆字。

三、教學重難點:

處處留心、讀讀背背和口語交際。

四、教學時間:三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讀準課文中出現的?7?種中藥的藥名,初步了解中藥的功效。?2?.學會讀懂中成藥的說明書。

教學準備:投影儀???一份?《?小柴胡沖劑?》?的說明書??7?種中藥的圖片。

教學過程:

二、教學第二部分?1?.閱讀第二部分中奶奶的話。?2?.自己讀這份中成藥的說明書,邊讀邊想:從這份說明書中,你知道了什么?同桌互相討論、交流。?3?.現在你能代小芳來回答奶奶的問題嗎??4?.好,我們下面來演一演這個場景,分角色扮演。同桌可以演也可以找你好朋友一起演。?5?.指名上臺表演。評比。?6?.老師這幾天有感冒,到醫(yī)院開了一盒《?小柴胡沖劑?》?,你能幫老師看看說明書,然后告訴我該怎么吃?注意什么??7?.指名說。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聯(lián)系所學課文?《?永遠的白衣戰(zhàn)士》?,學會八個成語。?2?.正確、流利地朗讀?《三字經?》?的片段,并能理解其意思。?3?.能美觀地書寫具有相同部件的字。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投影儀等。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二題。

(一)教學第一部分。?1?.自己讀讀這?8?個成語,讀準字音。?2?.你會其中哪個成語的意思?在學生說的過程中,幫助他們回憶曾學過的《?永遠的白衣戰(zhàn)士?》?,來理解成語的意思。?3?.讀了這些詞,你腦中仿佛出現了什么樣的場面??4?.有感情朗讀八個成語。?5?.指導背誦。

(二)教學第二部分。?1?.讀一讀?《?三字經》?的片段。?2?.互相討論、交流?《三字經?》?這個片段的意思。?3?.指名說?《?三字經》?的意思。?4?.有感情讀一讀,注意抑揚頓挫。?5?.指導背誦。

二、教學第三題?1?.出示生字卡片,認讀“羽、弱、器”。?2?.這三個字有什么共同點??3?.對,這些字中都有相同的部件,怎樣才能寫美觀呢??4?.?在學生說的基礎上,師總結:右半邊比左半邊上頭略高一點,下頭略低才顯得勻稱端正。?5?.師范寫“羽”。?6?.學生描紅、仿寫,師巡視指導。?7?.反饋。展示寫得好的字,再展示寫得不好的字,師生共同評析。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訓練學生口頭表達能力。?2?.培養(yǎng)學生熱愛班級之情。?3?.學寫毛筆字。

教具準備:紙毛筆。

教學過程:

一、審題?1?.自讀課文中的討論要求.?2?.明確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二、指導?1?.班級公約的制定從哪些方面作思考呢??2?.互相討論、交流,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師可以做一些補充。?3?.師總結,學生干部在一旁記錄。

三、把班級公約用筆抄寫紙上,貼在墻上。

第四課時。

教學第五題(學寫毛筆字)。

1、明確本次學寫的部首:欠字旁、頁字旁。

2、指導。

(1)出示范字欠字旁。

欠字旁由哪幾筆構成?欠字旁形體有什么特點?

(2)分析“歌”字。

寫左邊的有什么要求?

(3)出示范字“頁字旁”。

“欠字旁”和“頁字旁”有什么區(qū)別?

(4)小結:“歌”與“領”都呈左窄右寬之勢。

3、練習。

(1)教師范寫。

(2)學生練習,反饋,發(fā)現問題再指導。

(3)學生再次臨摹,教師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7986912.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