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匯總22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7 13:29:07
對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匯總22篇)
時間:2023-12-07 13:29:07     小編:溫柔雨

總結(jié)不僅僅是一種動作,更是在人生中的一種態(tài)度和思考方式。在寫總結(jié)之前,可以和他人交流,聽取他們的看法和建議,幫助我們更好地總結(jié)自己。這些是修辭手法的具體例子和運用技巧,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對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篇一

我認識了《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這一本書,這是值得我們一讀的好書,在這本書的前言中,蘇霍姆林斯基寫道:“我在帕夫雷什中學工作的年代里,同剛開始工作的年輕教師舉行了無數(shù)次會見和談話,收到過他們成千上萬封信,從而促使我不得不寫了這本書?!边@本書是一位長者送給我們年輕人的一件珍貴的禮物,書中,這位長者那么執(zhí)著而真誠地對我們提出建議和勸告,這些建議和勸告看似淺顯,實則是蘇霍姆林斯基一生的“積蓄”,他用那么多的實例和體會、經(jīng)驗,把枯燥的教育學、教學論、心理學的基本理論闡述得生動明白,如在我們耳邊娓娓道來。讀這本書,不僅是在讀那一條條獨立成文的建議,更是在讀蘇霍姆林斯基完整的教育思想體系。

書中提到一個問題讓我獲益良多:怎樣使學生注意力集中。

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注意力不集中是每一位教師備感頭疼的問題,特別是在上課或進行學習活動時,有些學生的思想特別愛開小差,于是有些學生年年的評語中老師都有一句:“希望你上課專心聽講,注意力要集中”

應該說,注意力不集中與學生的年齡特點有很大的關系,他們特別容易被一些奇異的、刺激的事物所影響,他們的注意力保持不了多長時間,這是他們的天性使然。但如果我們放任自流,不去培養(yǎng)他們的注意力問題,那樣的話對他們的學習是一個極大的影響。但如果你去強制,效果肯定是不好的,即使看著他坐得端端正正,說不定這時候正是“身在曹營心在漢”。

在這里,蘇霍姆林斯基說“要能把握兒童的注意力,只有一積極途徑,這就是要形成、確立并且保持孩子的這樣一種內(nèi)心狀態(tài)——即情緒高漲、智力振奮的狀態(tài),使孩子體驗到自己在追求真理,進行腦力勞動的自豪感?!?/p>

這樣的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是有一定的困難。他的這段話是什么意思呢?我的理解是如果上課時老師單靠知識的本身去吸引兒童,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很多時候?qū)W習本身就是一種艱苦的勞動。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要設法讓學生的思維與我們所講的知識發(fā)生聯(lián)系,使他不感到特別的陌生,使他有一種想要了解更多的欲望。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我們看過了一部名著上的一部分故事,對它已經(jīng)有了了解,那么我們在看由它拍成的電影或電視劇或看書時,我們就會看得特別認真,想辦法將這個故事與這部名著里的其他情節(jié)聯(lián)系起來去理解,你理解的越多,腦子中這個故事的前后聯(lián)系越緊密,你就越愛看,對這部名著的思想理解得就越深刻。

《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還給我們提了一個很好的建議:那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不斷地吸取書中的知識,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畢竟很多建議是老教師多年實踐總結(jié)出來的理論。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更應當主動地學習。因為只有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才能學會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贏得自身的發(fā)展。發(fā)展學生,也要發(fā)展教師自身;照亮學生,也要照亮自己。這樣才能在自己這個工作崗位上,雖然過的平凡,但也充實,不至于“蠟炬成灰淚始干”。

對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篇二

利用空余時間,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給教師的建議》,我受到了深深感觸。的確,這些建議就象一盞指路明燈一樣使作為教師的我們有了更明確的方向,給了我們極大的幫助。

蘇霍姆林斯基,一個偉大的教育家,生前留下了40多部成果著作,600多篇論文,1200多篇兒童小故事。他的教育思想歷經(jīng)千錘百煉,浮現(xiàn)如玉瑰寶,已經(jīng)深深根植于我們的內(nèi)心世界,他的名字在人們心中無疑是一座不朽的豐碑,他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從教師職業(yè)中走向成功的典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人格的典范,一個普通教師開發(fā)自己資源的典范,一種站立在教師的立場上思考問題研究問題的典范。當我們乘著新課程的航班,再一次拂去歲月的風塵,輕輕地靠近他時,我們驚喜地發(fā)現(xiàn)歷史的重現(xiàn),對于今天的時髦話題均有了簡單明了的答案。

盡管今天的教育形勢比之蘇霍姆林斯基所寫書的年代有了很大的變化,但他的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顯過時,它仍像一場及時雨,滋潤著一顆顆干渴的靈魂。它像與教師面對面一樣,針對著教師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在讀到“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段時,確實讓我產(chǎn)生了很大的共鳴。作為一名年輕教師,的確發(fā)現(xiàn)時間總是不夠用,每天總是備課、制作教具、上課、寫反思、批改學生的作業(yè)等,仰望時鐘,一天時間卻又過去,可收獲卻不大。

《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建議:那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他還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師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開課,她的風采吸引了在場的所有老師。當別人問她:“你花了多少時間來準備這節(jié)課”時,這位老教師說:“對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對每一節(jié)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準備的!”感動之余,我也豁然開朗。我們總在抱怨著時間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卻是最公平的,它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天24小時,問題還是出在疲于應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著自己,而沒有主動去做事情。只有真正把自己作為工作的主人,學習的主人,時時想到肩上的責任,制訂出周密的工作學習計劃,有條不紊地開展,向著既定的目標努力,主動地做好一切積累,包括在什么時間讀哪些書都要規(guī)定在計劃之中,這樣才會覺得時間沒有白白浪費。

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于“抱佛腳”。有時為了一節(jié)公開課,花了大量的'時間在網(wǎng)上和雜志上搜索著相關的圖片和知識;有時為了寫一片論文也是絞盡腦汁,趴在電腦前浪費時間。想起來真是可悲!我想這就是平時不學習,急來“抱佛腳”的后果。書中提到:“讀書是節(jié)約老師時間有效的方法之一。讀書不是為了應付,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試問,從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呢?俗話說:“活到了,學到老”,作為一名新時期的教師,我更應當主動地學習。因為只有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才能學會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贏得自身的發(fā)展,這是作一個‘真正的教師’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蘇霍姆林斯基也說:“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p>

我再反省自己:我又看了多少書呢?

蘇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學實踐經(jīng)驗向我們闡述了許多偉大的真理,雖然他來自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國度,但他閃光的思想對我們這一代來說,仍顯寶貴。我想教育的問題是共性的,它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改變或消失。今天,我淺談了讀《給教師的建議》后的一些感想,其實它里面的很多經(jīng)驗都值得我去一一聆聽和反思!這些都將成為我一生享用不盡的財富!

對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篇三

前段時間偶然看到蘇聯(lián)當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寫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被深深吸引住了。讀完全篇,掩卷而思,讓我對教師這份職業(yè)的選擇多了一份安慰,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追求。而他在書中反映的一些教育理念,即使在今天,也閃爍著時代的光芒。

韓愈說過:“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作為一個已經(jīng)從事教師工作二十三年的不算年青的老老師而言,我一直在心底深處守護著“師道尊嚴”的那條底線,在學生面前,一直高高在上,希望自己的學生惟命是從,按照我所教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其實,按照我的方法,學生學起來也許輕松一點,也許成績會考好一點。但不少學生對我更多的是畏懼,是敬而遠之。讀了《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我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孩子都高三了,有自己的尊嚴了,老師如果在學生面前假裝什么都懂,反而給學生以假的印象。反之,如果老師在適當?shù)臅r候哼上一曲,可以調(diào)走得找不著了,在適當?shù)臅r候露上一小手,哪怕有著明顯的破綻,在孩子們哈哈一笑中,讓學生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你,一個有血有肉的你,一個和他們一樣在許多方面有著這樣那樣不足的你,學生們和你的心理距離就會一下子拉近許多。另一方面,如果你在適當?shù)臅r候慷慨激昂的來幾句演講,聲情并茂地來一段朗誦,不經(jīng)意間很專業(yè)地評一下當天的球賽,讓學生眼前一亮:原來我們的老師還有這么一手!學生對你的好感馬上激增。總之,作為老師必須讓學生了解一個真實的你!

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每一個教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是最出色的,但是,在教學中我們總會遇到一個同樣的問題,那就是每個班級都會出現(xiàn)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學生,越到最后越落伍得無可救藥的,最終導致我們干脆對其放棄不管,而究其原因,很多教師都歸結(jié)為學生不知道學習或者腦子笨,家長不配合……但是,我們總是忽略了要積極地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蘇霍姆林斯基在提出問題后,直接了當?shù)貜慕處煹慕嵌茸隽私忉專哼@是因為在學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領域——腦力勞動的領域里,對孩子們?nèi)狈€別對待的態(tài)度的緣故。同時,他還提出了與中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相似的觀點,即要“因材施教”,教師必須對 “材”進行細致的了解,如學生的性格脾氣、家庭背景、學習方式、思維特點等等,并且要運用到實際課堂中去,為不同的學生創(chuàng)造能發(fā)揮他們自身能力的學習情景,“使每一個兒童的力量和可能性發(fā)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樂趣”,這樣他們都會感覺到他們也是在不停地進步,才會點燃起成為一個好人的火花。

長期以來,我們的教學,包括我們的學生,包括我們教師自己,對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認識,但是真正會去反思,去改正的還是比較少。葉瀾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可能成為名師?!苯處熞欢ㄒ獙W會反思,它是教師成長和自我發(fā)展的基礎,教師從經(jīng)驗中學習,在反思中成長,這正是反思的理論支點。教師在自我進修、自主學習的基礎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為思考對象,來對自己所做出的行為、決策及由此產(chǎn)生的結(jié)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用教育科學研究的方式,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教學實際問題,提高參與者的自我覺察水平,促進自身能力的發(fā)展。對于教師來說,這是一個積極的思維活動過程,同時也是積極的行為改進過程;讓教師自己承擔起學習和能力提高的責任,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具有學習的主動權(quán)和自主權(quán)。這又是一個不斷的自我監(jiān)督、自我調(diào)節(jié)、自我激勵、自我強化的過程。

反思強調(diào)以問題為中心,著眼于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解決”。它是緊貼中小學教師教育教學情境的、常規(guī)的、經(jīng)常性的教育教學研究方式,更有利于教師的成長。反思在手段上主要使用自學、反思、行為糾正、科研等手段進行。這大大突破了傳統(tǒng)研究方法的時空局限。反思強調(diào)教師的自主學習,強調(diào)“學以致用,學用結(jié)合”。以探究和解決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實際問題為基本點。

通過反思,教師可以意識到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自己存在的不足,覺察到自己以前沒有覺察到的教育教學中的習慣行為及其消極后果;會對存在的問題形成更明確的認識,會積極尋找新思想與新策略來解決面臨的問題;教師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教育教學過程達到更優(yōu)化。由于教師是帶著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去學習,這就使得他的學習更有針對性、實效性,使理論與實踐緊密結(jié)合起來。教師通過反思,自覺地探索教育教學過程,在學中教,在教中學,這是教師自我提高的最佳途徑。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每一條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盡管今天的教育形勢比之蘇霍姆林斯基所寫書的年代有很大的變化,但他的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過時,仍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

對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篇四

這部書是著名教育家李鎮(zhèn)西的暢銷書,里面記載了他的很多比較有名的教育觀點,共分成五輯,分別是智慧教師養(yǎng)成記、成為最好的自己、教育的技巧、對待“特殊學生”有妙招、教師的尊嚴源于何處。每一輯里都有令我印象深刻的教育觀點,下面我就從以下兩個方面來談談最打動我的一些教育觀點以及看法。

1.針對抵觸生。有的時候教師想急于走進學生,對學生進行教育感化,會強加給他們一些東西,類似的“你們不要……”“你們應該……”的情況就會出現(xiàn),但殊不知這種苦口婆心卻會制造學生很大的抵觸情緒。比如拿我來說,到現(xiàn)在我都在抵觸我爸媽,我會想為什么非要我按照你們說的方式去做,你們確實有著豐富的閱歷經(jīng)驗,但在我沒有違背倫理綱常的情況下,我更愿意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其實我們面對的學生并非一張白紙,他們有自己的思想,有的時候在不違背規(guī)則的情況下,也并不愿意接受老師強加給他們的所謂的引導??墒墙處煹媒逃?、引導、感化學生,以求他們更好的發(fā)展,因此我們或許可以嘗試秉持著這一種教育觀點:任何一個人的靈魂都是自由而獨立的,只要在行為上不妨礙他人的生活,都應該得到尊重,而不是認為去“塑造”別人的“靈魂”。重要的是溝通,彼此做一個傾訴者,同時又是傾聽者。師生雙方都不要想著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對方,同時又不知不覺地走進對方的心靈,并且不知不覺地受著對方的影響。我想這種教育比強加來的更會讓人感到幸福。

2.針對后進生。實事求是,每個班都會有后進生,不得不承認以前有時會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他們,但在看完李鎮(zhèn)西老師的剖析后,我會覺得他們可憐并且可敬。他們聽不懂課,可是他們一年四季無論寒風凜冽還是烈日炎炎,每天總是準時(當然,有時也遲到曠課)到學校來做一件事,就是聽他們聽不懂的課。想一想,換做你,你會做到嗎?我想我不會。不止如此,他們還要面對老師的呵斥、同學的嘲笑、家長的打罵。想想這種惡性的循環(huán),能進步嗎。對他們我們更應該有耐心、有愛心,適度的降低要求、表揚鼓勵,并配合他們自我的教育和集體的影響,激起他們向上的信心,只有當這種上進的愿望強烈時,他的進步才會出現(xiàn)并得以持久。我們要允許他們犯同樣的錯誤,并且要盡量把這個犯錯誤的周期拉長,使之漸漸克服。

1.減少“刻意教育”。教育應是一種潛移默化,在自然而然的氣氛中對學生施加的自然教育,并非一種大張旗鼓,帶有鮮明目的性的刻意教育。寫到這里,讓我不禁想到前段時間在各個學校所做的感恩教育,讓全校學生在那個所謂教育家的感化鼓動下去擁抱自己的父母、老師,還有甚者,讓孩子們給父母磕頭,洗腳,感恩教育不能缺少,但這種帶有色彩的,目的性的教育,總覺得很別扭。孩子們可能會一時半會的感恩,但是這種感恩的意識能在他們的腦袋里呆多久,恐怕有的學生第二天就會又開始說老師的壞話了。雖然諸如此類的刻意教育看起來很新穎,能夠激起學生的興趣,但它的教育效果卻是有限的,教育更多的是應平時一點一滴對孩子們的滲透。有意識的隱藏自己的教育意圖,是教育藝術(shù)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

2.正確對待自己的教育失誤。真正的教育者,也不是沒有失誤,只是他總會從失誤中汲取新的前進力量。善于把教育失誤變成教育財富,這是任何一個教育者從普通教師走向教育專家乃至教育家的最關鍵因素之一。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我們本身就在成長,所以在教育過程中會因為自己的局限性而做出一些不洽淡的判斷,造成教育失誤。有時我們會誤解一名好學生,會說錯一些話,會寫出錯誤的評語,會講錯一道題,但是我們一定要誠實的對待自己的教育事業(yè),唯有這種真誠才能讓我們坦然去面對自己的失誤,我們不也經(jīng)常鼓勵學生不要怕犯錯誤嗎?!罢胬碇◤腻e誤之渠中流出”,每一個錯誤,都是一個進步的臺階,而且在經(jīng)歷過這樣那樣的錯誤之后,我們會茁壯的成長。

要在不斷發(fā)展變化中尋找適合自己的教育方式,采用這些方式使自己的學生在教育中養(yǎng)成一些好習慣,同時也讓自己在教育過程中有所提升,最后很感謝這本書,給正處在教育混沌懵懂的我一些很寶貴的建議,提醒自己勿忘教育初心。

對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篇五

慢慢品位著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書中的一個個案例吸引著我,一句句通過實踐總結(jié)出來的理論再次震撼著我,給我的教育教學帶來深深地思考。

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習的愿望是一種精細而淘氣的東西。形象地說,它是一枝嬌嫩的花朵,有千萬朵細小的根須在潮濕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著,給它提供滋養(yǎng)。我們看不見這些根須,但是我們悉心地保護它們,因為我們知道,沒有它們,生命和美就會凋謝。"學生的興趣是潛在的,需要教師的精心呵護與培養(yǎng)。在教學過程中,無論是低年級還是高年級的學生,培養(yǎng)學習興趣是很重要的,為何剛?cè)雽W的孩子對學習充滿了好奇與渴望,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對學習的熱情卻越來越少?可見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是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沒有興趣的指引和鋪墊,學生會覺得學習是枯燥無味的,從而產(chǎn)生厭學心理。因此,教師要從細小方面入手,不可放過任何一個"刺猬"。培養(yǎng)孩子學習興趣,教給孩子學習方法,使他們順利獲取知識,激發(fā)學習的動力;同時教師要鉆研教學方法,用科學的教法引領學法。

蘇霍姆林斯基通過對數(shù)學課堂的大量觀察、分析,得出有如下五種不同的學生。第一種是無需任何幫助就能很容易地解答任何應用題,教師剛剛讀完條件就舉手要求回答。第二種能很好地完成作業(yè),他們是靠付出勞動和用功學習而取勝的學生。第三種能在沒有幫助的情況下完成中等難度的習題,但是對復雜的習題有時解不出來。第四種學生對應用題的理解很慢,解答也很慢。他們在一節(jié)課上所能完成的作業(yè),要比第二種、第三種學生所做的少一半到三分之二。第五種學生沒有能力完成中等難度的習題。教師要為他們專門另選一些題目,始終只能指望他們在一節(jié)課上有所進步,哪怕一點點進步也好。

如何讓這些不同的學生學習不同的數(shù)學。我們"二十四字模式"提倡的"先學后教"、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就給每個學生提供不同的發(fā)展空間與舞臺。第一種學生不僅可以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而且可以在小組交流的過程中條理思維、培養(yǎng)表達能力,發(fā)展情商。而對于第二、三類學生,通過自學掌握了知識也體會到了收獲的喜悅;對于第四、五類學生可能在別人的幫助下掌握了一部分知識,最起碼這本節(jié)課所學的內(nèi)容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通過全班的交流、老師的點撥,這些同學就能更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更重要的是,通過自學交流,學生之間的差異會縮小許多,有效地降低了這些學困生在學習上的失敗感,能有更多積極的情感體驗。

除了這些里面還有很多的章節(jié)讓我沉浸,其中的每一條建議都有其獨特的內(nèi)涵,還需我們不斷地學習,以充實、以發(fā)展。

對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篇六

讀書給我們?nèi)松砑庸獠?,閱讀不僅能夠增長我們的知識,同時還能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學到很多通過課本學習不到的知識。我們在平時應該多讀書,讀好書,我們一起來寫寫關于讀書的心得吧。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當我收到云舒寫的獎勵《給教師的建議》實體書時,我就更加如饑似渴地閱讀這本書,原來云舒寫的導讀給了我思維的框架與整體的感知,并激發(fā)了我閱讀整本書的欲望。而打開散發(fā)著墨香的紙質(zhì)書時,更像是走入了生動鮮活的課堂。

1、不間斷地讀書,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做饑餓者的食物。讓閱讀成為自己學習生活職業(yè)和工作的底色。持之以恒的閱讀,不為某次備課而讀,要為知識的渴求而獨讓教師的背景更加寬廣,運用到教學實踐當中。

2、學習他人的經(jīng)驗,移植他人的教育思想。從學生的表現(xiàn)發(fā)現(xiàn)教師的長處,拒絕照搬別人的操作模式。比如老師的精彩設計,要關注其精彩設計背后的學情,這個老師的背景以及這種背景折射出的先進理念,多觀關注移植其中的思想,向他人學習可以加快接近教育本質(zhì)的步伐。

3、做好工作計劃,遠期規(guī)劃和近期規(guī)劃相統(tǒng)一。避免碎片化方式的備課,授課要提高效率,節(jié)約時間。

4、隨時記錄自己的感受和體會,記錄可以促進我們思考,減少問題反復出現(xiàn),從而提高效率。適時的總結(jié),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更可以提高效率。不間斷的反思可以讓我們走向成熟。

5、培養(yǎng)自律:要將碎片花的時間用于閱讀,處理好工作和生活時間的主次矛盾,按照腦力勞動的難度進行工作安排,提高效率。自律是走向成功的催化劑,養(yǎng)成嚴格的自律習慣,不僅是對自己負責,更是對自己的學生及他人負責。

讀“知識既是目的也是手段”的相關知識,我深刻地體會到,知識不是靜止的,用已有的知識去獲取新知識,既是知識遷移的過程,也是知識轉(zhuǎn)化的過程!

知識源自何處:從閱讀中來,從知識的運用中來,從對你有實踐的不斷反思中來獲取知識意味著發(fā)現(xiàn)真理,解答疑問。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給學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識去獲取知識是最高的教學技巧,即教是為了不教!

閱讀應當成為吸引學生學好的重要發(fā)源地。一個有思想的人如果不反復閱讀自己心愛的書就無法生活。兒童的學習越困難,他在學習中遇到的似乎無法克服的障礙就越多,他就應當更多地閱讀。閱讀能教給他思考,而思考會變成一種激發(fā)智力的刺激。他還強調(diào)指出:能夠在閱讀的同時進行思考,和在思考的同時進行閱讀的學生,就不會在學業(yè)上落后,而沒有學業(yè)落后的現(xiàn)象,教師的工作就容易了……這樣的句子在整冊書中隨處可見。那么從大師的這些話中,可以看出學生喜歡上閱讀是何等的重要,讀了大師的這些建議后,我對班里的同學進行了分析,覺得確實是這樣的。拿到一篇文章后一般能夠流利讀下來的同學都是成績比較好的,而等課文學好后也不能流利讀下來的就是學習成績不行的幾位,看來閱讀真的很重要,我想,這對我今后的教學是一種啟示,在今后的教學中,我一定要重視學生的閱讀興趣的激發(fā)和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要多布置閱讀文章的作業(yè),給同學們多講講故事,以此來引導他們對閱讀的興趣。尤其是對學困生的輔導,將從閱讀方面下手,進行新的嘗試,從“根“上解決他們貧困的原因。閱讀是開啟學生智力的重要手段,讓閱讀成為孩子的第一需要吧!在閱讀的同時能夠思考,在思考的同時能夠閱讀。這將是學生終身受益的法寶。

蘇霍姆林斯基對學生的熱愛,對教育事業(yè)的忠誠與執(zhí)著,他深愛著每一個學生,他關懷著每一個成長的生命,他與學生朝夕相處,與他們一起活動,一起讀書,一起旅行,了解他們的歡樂和痛苦,關心他們的成功和失敗。學生在校期間的全部生活,都是他的研究對象。他曾32年如一日地寫著自己的教育日記,所有所有的一切,帶給我們的不是抱怨與痛苦,而是一種發(fā)自心底的幸福與成功。讀到這些,審視自我,深感渺小,我們距離蘇霍姆林斯基竟然是那樣的遙遠。是的,愛是教育成功的秘訣,這句話我們不知重復了多少遍,可是我們餞行的又有多少呢?教育是一種精神活動,也是一種腦力勞動。我想,只有當教育者走進受教育者的心靈的時候,教育的價值才能真正體現(xiàn)出來。

總之,讀《給教師建議》一書,受益良多,其揭示了教育的真諦,其理論和精華只有細細地品位才能感悟和吸收。我想,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將有選擇地應用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技巧,同時我將聽從霍姆林斯基的建議,每天不間斷的讀書,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讓讀書將成為我心靈的自覺。

《給教師的建議》不僅是一部教育理論專著,而且是一部教育實踐的百科全書,書中不僅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讀罷此書,大大開闊了我的眼界,提高了我的教育教學的水平。

給教師建議》這本書是我讀過的第一本具有真正意義的教育理論專著,他讓我愛不釋手,讓我不斷地反思和重建自我,從書中,我們不難看到,蘇霍姆林斯基對學生的熱愛,對教育事業(yè)的忠誠與執(zhí)著,他深愛著每一個學生,他關懷著每一個成長的生命,他與學生朝夕相處,與他們一起活動,一起讀書,一起旅行,了解他們的歡樂和痛苦,關心他們的成功和失敗。學生在校期間的全部生活,都是他的研究對象。他曾32年如一日地寫著自己的教育日記,所有所有的一切,帶給我們的不是抱怨與痛苦,而是一種發(fā)自心底的幸福與成功。讀到這些,審視自我,深感渺小,我們距離蘇霍姆林斯基竟然是那樣的遙遠。是的,愛是教育成功的秘訣,這句話我們不知重復了多少遍,可是我們餞行的又有多少呢?教育是一種精神活動,也是一種腦力勞動。我想,只有當教育者走進受教育者的心靈的時候,教育的價值才能真正體現(xiàn)出來。

總之,讀《給教師建議》一書,受益良多,其揭示了教育的真諦,其理論和精華只有細細地品位才能感悟和吸收。我想,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將有選擇地應用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技巧,同時我將聽從霍姆林斯基的建議,每天不間斷的讀書,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讓讀書將成為我心靈的自覺。

認真研讀蘇霍姆林斯基的《給老師的建議》,會使人受益匪淺,要想做一個好老師,不但但是知識上的給予,更是要付出更多的熱情,來感化每一個學生,挖掘他們的巨大潛能。

我要樹立一個信念——天下沒有笨的學生,學生的心靈都是美好的、善良的。我要毫不猶豫地愛我的學生,不管這個學生是誰,不管這個學生成績?nèi)绾?,不管這個學生長相如何、性格如何,我都要公平地,全心全意地愛他們。為什么呢?當我自己是一個學生的時候,我深知這種愛的力量對一個學生來說是多么的重要。我總是不愿意自己被老師忽視、遺忘,希望自己在班上、在老師面前表現(xiàn)一下自己,證明給大家看,我是多么的優(yōu)秀。其實這種需要是每個學生的正常的心理需要,作為老師,是不能忽視這一點的。

我要毫不猶豫地愛我的工作,愛我的教學,如何去愛,這還是一個很值得我去思索探究學習的一個問題。當我是學生的時候,我常常會有討厭上課的經(jīng)歷,這往往是因為我討厭這個老師。為什么會討厭呢?——上課枯燥呆板,布置大量作業(yè)、知識含量低、知識范圍窄、知識老化、不懂裝懂、架子大、單純的知識灌輸、教學方法單一、學生學習積極性低等,往往是這一類老師的共同特征?,F(xiàn)代的老師,顯然不能這樣下去,作為受過現(xiàn)代教育的新一代老師,我要有現(xiàn)代的教學。

我要學會研究教學——怎樣讓自己在課堂四十分鐘內(nèi)最有效的發(fā)揮——我的學生能有的收獲——不僅僅是知識的接受,還要有學習的熱情、有主動學習的渴望、有探究學習的能力以及有提升內(nèi)心世界的愿望。

對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篇七

在學習時,我聯(lián)想到我在教學工作中遇到了類似的情況,我會如故事中老師一樣正確對待如此的學生嗎?當意外發(fā)生時,當學生的行為已經(jīng)超越了底線,我會如何呢?我會和故事中的老師一樣一笑了之,靈活的對付,還是會大發(fā)雷霆,以自己的威嚴壓載學生個性的閃現(xiàn)?我思考著不得而知,但是我已經(jīng) 在慢慢轉(zhuǎn)變我自己,慢慢融入到孩子們中間,成為他們最為可親的朋友。 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章節(jié):“不要放棄任何一個孩子”。其中講到“優(yōu)秀的老師,讓差生變好,讓好生更優(yōu)秀。學生失敗的同時,我們也失敗了?!狈词∽约?,我所教的個別班里差生較多,每次上美術(shù)課時,他們感覺美術(shù)課沒有考試,思想就會放松開小差,上課不認真聽講,作業(yè)不認真完成,久而久之,他們的美術(shù)水平上不來,上課老是批平他們,現(xiàn)在想來感到很慚愧,要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我想,如果有了母愛之心,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原來這種“閃光點”無處不在。并不是有了愛就有了一切,這種對學生的愛絕不是遷就縱容學生,絕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著要對學生的成長以及未來一生負責,所以教師不能憑個人好惡只喜歡那些自己認為“可愛”的孩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長,都有自己的分工,自己的生存方式,何必強求十指一樣長呢?我們作為教師,不是只培養(yǎng)參天大樹,而是讓每朵小花都開得燦爛。他愛音樂,就讓他成為一名音樂家;他愛文學,就讓他成為一名文學家……那樣,我們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為了一切學生。

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對于我們教師而言,要學的東西太多,而做為老教師的我知道的東西又太少了。教師只有再度做為學生,拿起書本,不斷地充實自己才能與時俱進,不斷以全新的眼光來觀察和指導整個教育過程。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教書育人工作。比方向更重要的是態(tài)度,比態(tài)度更重要的是毅力。

由此我也感到,作為一名教師,我們還要在自身的工作生活中學會適時適度對自己進行心理調(diào)節(jié),快樂地面對自己的人生和事業(yè),面對你的學生和家長,只有保持這種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你就會感動自己的每一天都是充實幸福的,還需不斷地學習以充實、以發(fā)展。

歌德這樣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對話?!?/p>

讀著書中的故事,我不由聯(lián)想到了自己,如果我遇到了類似的情況,我會如故事中老師一樣對待如此的學生嗎?當意外發(fā)生時,當學生的行為已經(jīng)超越了底線,我會如何呢?我會和故事中的老師一樣一笑了之,靈活的對付,還是會大發(fā)雷霆,以自己的威嚴壓載學生個性的閃現(xiàn)?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已經(jīng)在慢慢轉(zhuǎn)變我自己,慢慢融入到孩子們中間,成為他們最為可親的朋友。

讀過此書,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章節(jié):不要放棄任何一個孩子。

其中講到“優(yōu)秀的老師,讓差生變好,讓好生更優(yōu)秀。學生失敗的同時,我們也失敗了。”反省自己,我所教的班里差生較多,每次上課他們都會思想開小差,跟不上進度,久而久之,他們就成了我的眼中釘,肉中刺,輕者無視他們的存在,重者懲罰他們,現(xiàn)在想來感到很慚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長,都有自己的分工,自己的生存方式,何必強求十指一樣長呢?我們作為教師,不是只培養(yǎng)參天大樹,而是讓每朵小花都開得燦爛。他愛音樂,就讓他成為一名音樂家;他愛美術(shù),就讓他成為一名小畫家……那樣,我們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為了一切學生。

教育故事,就像長河里的涓涓溪流,平淡而又長遠;教育故事,平常中包藏著經(jīng)典,蘊含著永遠。每天,每周,每月,記錄一個小故事,將一個個鮮活的案例呈現(xiàn)出來,可以幫助更多的老師拓寬視野,提升修養(yǎng)。讓我們一起,記錄下身邊發(fā)生的一個個教育故事,提升自己,更為他人提供一個范例。相信我心一定有收獲。

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對于我們教師而言,要學的東西太多,而做為年輕教師的我知道的東西又太少了。教師只有再度做為學生,拿起書本,不斷地充實自己才能與時俱進,不斷以全新的眼光來觀察和指導整個教育過程。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教書育人工作。比方向更重要的是態(tài)度,比態(tài)度更重要的是毅力。

這本書帶給我的思考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這不是一個終結(jié)點,而是為我打開了一扇門,使我對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對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篇八

一本好書能啟迪人的智慧,滌蕩人的靈魂。我覺得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就是這樣的一本好書。書中涉及很多我們教學中經(jīng)常遇到的問題,用了很多的具體的事例把枯燥的教育學、心理學的基本觀點闡述得生動、明白,讀后令人深受啟發(fā)。它可以作為一面鏡子,給人以啟迪,它更是一部全面培養(yǎng)人的教科書,給人以借鑒。書中關于教育的真知灼見,值得我們一遍又一遍地閱讀、品味、反思,是我們在教育道路上的指路明燈。書中的每一條建議都有益于我們開闊眼界,提高水平,下面談談給我觸動很深的幾個方面。

蘇霍姆林斯基將教師的教育素養(yǎng)總結(jié)為三個素養(yǎng):一是教師對所教學科的深刻認識,二是掌握扎實的心理學知識,懂得兒童研究的方法,三是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

關于教師的學科素養(yǎng),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學大綱的知識應當是教師知識視野中的起碼的入門知識,是滄海一粟,而這些廣博的知識從何而來?那就是讀書,讀書,再讀書。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書中舉了一位講課非常精彩的歷史老師說他用一輩子來準備一節(jié)課的例子。作為新教師的我們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學時游刃有余,更需要讀書,不斷擴充自己的知識儲備。書讀得越多,掌握的教育教學的方法就越多,思維開闊了,在工作中面臨的各種困難就有辦法解決了。擁有廣博知識、創(chuàng)新思維的教師才能教出具有廣博知識、能力突出的學生。為了孩子們的一生發(fā)展,也為了自己能夠游刃有余、開心工作,我們要讀書,讀書,再讀書!

我們要學會研究教學,在上課之前我們就要思考這些問題:這節(jié)課我要教給學生什么?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難教的是什么?學生最易接受的是什么?最難接受的是什么?我應該如何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最大限度地激起學生求知的渴望?這些問題教師都應該認真對待,作好充分的思考與準備,這直接關系到我的教學質(zhì)量、教學效果。作好這一步,是至關重要的,好的開始。上課之初在學生面前展現(xiàn)良好的精神面貌,教學中靈活應變,仔細觀察學生,從他們的眼神、表情、聲音和動作,來判斷自己的講課情況和學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快速評價這是否與預期效果吻合,及時調(diào)整教學設計,課堂應該在一種融洽、輕松、互動的氣氛中進行,給學生最大的學習、思考、創(chuàng)造的空間。

“在致未來的教師中”蘇霍姆林斯基明確的告訴我們:要把我們的學生看成活生生的人,學習是教師跟兒童之間的活生生的人的相互關系。兒童的學習腦力勞動是他的精神生活,是他的內(nèi)心世界,促使兒童學習,激發(fā)他的學習興趣的是對自己的信心和自尊感。因此我認為在教學中我們對待學生應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了解和尊重學生。作為一名教師,很少人不愛自己的學生。但是,在教育中,盡管有時我們?yōu)樗麄兊某砷L付出了很多,可常常事與愿違,收到相反的結(jié)果。出現(xiàn)這樣的結(jié)果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沒有把他當做一個平等的人來對待,其實孩子也有自尊心。教師只有在關懷學生人格尊嚴時,教導才能成為教育,有時老師的一句話可以成就一個學生,也可能毀掉一個學生,所以作為老師,尤其是小學階段的老師,我們一定要謹記,孩子們的學習之路剛剛開始,孩子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我們一定要幫助孩子用學習來樹立自尊和自信,教會學生進行腦力勞動,從中感覺自己的精神力量,用愛心去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戶,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

第二,給“后進生”多一點愛。優(yōu)秀學生是相似的,“差生”卻各有各的“差法”。當面對差學生出問題時,我們總習慣先對他們進行批評、懲罰,然后再對其講道理,進行所謂的原則性的指導。其實處罰和枯燥的說理不能觸及后進生的靈魂,反而拉大了老師與后進生之間的距離。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們:那些特別的孩子正是通過犯各種各樣的錯誤來學習正確的;我們永遠都不要絕望,只要我們充滿期待,他們就會充滿希望。其實后進生同優(yōu)秀生一樣他們都是祖國的希望。對于那些尚未開放的花朵,我們就應該傾注更多的耐心,傾注更多的溫暖,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他們。每個學生都是可造之材,找到了合適的教育方法,就不會有永遠的后進生。

第三,教給學生閱讀。書中的第十九條“閱讀是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智育的重要手段”談到閱讀的重要性,他認為閱讀是一切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學習困難的學生讀書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躍。在小學里,要教會學生這樣閱讀:在閱讀的同時能夠思考,在思考的同時能夠閱讀。中年級和高年級的學生能不能順利地學習,首先就取決于他會不會有理解地閱讀。前兩天看到網(wǎng)上一則消息,談到我們國家正在進行的高考改革,其中就有一條是突出語文尤其是閱讀在高考中的關鍵性、決定性作用,考察學生知識的寬度和廣度,即使是數(shù)學試卷,閱讀量也會增加。由此我們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教給學生閱讀,讓學生愛上閱讀,讓閱讀伴隨學生的一生。

以上只是我在閱讀《給教師的建議》所獲得的一些粗淺的體會,遠不能透視這部著作的全部內(nèi)容,其博大精深的教育理論和思想,還有待于我們通過精心地閱讀、細細地品嘗,在應用實踐中體驗、在研究探索中深入地感悟。教育工作是任重而道遠的,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我要把這些理論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克服自己以前思想上的不合理觀念,堅持在上課時積極運用這些知識,充實和豐富自我,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的工作,呵護與珍愛孩子幸福的童年。

對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篇九

翻看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讀來感受書中涉及到的教育學與心理學的許多道理,使我有瞬間解決心結(jié)的感覺。如在開篇第一章‘請記?。簺]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時,他談到:教學和教育的技巧和藝術(shù)就在于,要使每一個兒童的力量和可能性發(fā)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樂趣。這其實就是提醒我們老師要相信每一位學生,要盡其所能挖掘?qū)W生的潛能,并變學生接受知識的過程是一種快樂的過程。

我們總喜歡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孩子,對他們的要求也總是一樣,所以每次都會在某些學生犯錯誤,某些學生學不會知識時,生氣郁悶,甚至在耐心再教育之后依然沒有進步時忍不住咆哮,抱怨怎么會有這么笨的學生,讀過第一篇之后忽然就不再糾結(jié),“學習上的成就這個概念本身就是一個相對的東西:對于一個學生來說,‘五分’是成就的標志,而對于另一個學生來說,‘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而作為教師的我們,一定要善于確定“每一個學生在此刻能夠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才是教育技巧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再如書中還談到了思考的重要性:能夠在閱讀的同時進行思考和在思考的同時進行閱讀的學生,就不會在學業(yè)上落后。同樣,在第48條建議‘要思考,不要死記!’中也提級了引導學生思考的重要性。是的,教師的任務是要培養(yǎng)學生學會思考,善于思考,自己主動探究知識的能力啊,這一點是我平日里試圖努力嘗試的,可操作起來需要花費心思,由于受一定惰性思想的影響,自己在平日里所下的工夫還是不夠的,以后會加大這方面思考的力度。

每天讀一點,進步多一點!

對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篇十

我閱讀了《給教師的建議》之后感到體會頗深。就是為什么早在一年級就會出現(xiàn)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學生,而到二、三年級有時候還會遇到落伍得無可救藥的,因而教帥干脆對他放棄不管的學生呢?這個問題不光是在蘇氏所處的那個年代存在,就是在當今,絲毫未見減少。說起這里面的原因,教師大都歸結(jié)為學生不知道學習或者腦子笨,家長不配合。而不是積極地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那么造成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蘇霍姆林斯基在提出問題后,直截了當?shù)刈隽私忉專哼@是因為在學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領域腦力勞動的領域里,對兒童缺乏個別對待的態(tài)度的緣故。這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幾千年前就提出的因材施教,在現(xiàn)在的教育教學中也是常提不斷的。應該說,這條教育原則,對每一個從事教育的人來說都是非常熟悉的。我們在制定計劃時也經(jīng)常說,不僅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而在實際的教育工作中幾人能做到這一點呢。

要做到這一點,確實不是很容易的。它不僅需要教師付出辛勤的勞動,更需要一定的教育技巧,掌握一定的教育藝術(shù)??煽纯次覀冎車睦蠋?,有幾人能做到這一點,不同類型的學生上著同樣的課,提著同樣的問題,做著同樣的作業(yè),考著同樣的一張卷子。即使做錯后教育的方式也是一樣的。試想,這樣下去,怎會去個別對待,怎會不產(chǎn)生差生呢?這也難怪有些教師不停地抱怨他的課堂上學生不聽話,搗亂紀律了,也難怪苦口婆心地教育起不到成效了,難怪每天被學生折騰得心浮氣躁、精疲力盡了。

人們常言: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已要備一桶水,而教師的.這桶水必須是不斷更新的水??晌覀兌荚谡f著“教師的時間哪里來?教師和所有人一樣,要做家務,要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且每天做著只讀教材和教參的老師,即使讀書也是疲于應付,以至自己在教學中筋疲力盡,工作自然也就成了一種負擔。蘇氏在書中就給我們指明了方向: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因此,作為一名教師,加強自己的學識修養(yǎng),對任教學科有深刻的研究,掌握各科知識結(jié)構(gòu)的內(nèi)涵。教學時要能擴展學生的視野,揭示人生的真諦,成為傳授文化科學知識的先行者,成為青少年一代步入社會生活的引路人。

讓我們銘記這些“建議”,讓它成為我們工作中的航標燈!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對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篇十一

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對于我們教師有很好的指導意義,書中作者把理論分析與實際事例相結(jié)合,用通順流暢的文字告訴我們?nèi)绾巫?,如何做好教師。我來談談讀本書第六章“談談對后進生的工作”的一點感想。

每個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都會遇到“后進生”,這是我們無法忽視的問題。一個班級的學生們,他們的知識基礎,學習的能力,家庭環(huán)境各不相同,使得班里都會存在少數(shù)的后進生,所以如何對待“后進生”的工作作者在書中給了很好的詮釋。在這里我結(jié)合作者的做法和自己的一些想法做幾點總結(jié) :

作為一名教師,尤其是班主任,不能因為他們的學習成績差,就對他們不理不管,使得這些孩子不知不覺的成為班里的特殊人,從而,要讓他們在充滿愛心和信任的環(huán)境下成長,對這些孩子要更多的付出一份感情,給他們更多的溫暖,讓他們感到老師對他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愛,要讓他們有一個健康的心理,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懷。從而提高他們的上進心,在人生的軌道上正確的發(fā)展行駛。

對于他們,我們要建立他們的自信心,激發(fā)刺激他們學習的興趣,在這里我們可以專門給他們設計一些針對性的練習,要用良好的教學設計來激發(fā)后進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我們也要做好思想準備,這個過程會很漫長很艱辛,不要想著能一下讓文中“費加”這樣的孩子能背誦一篇文章,解決一道難題,我們要下功夫去幫助他們,在他們?nèi)〉贸煽兊臅r候要給予及時的肯定,要對后進生以贊許為主,抓住他們的閃光點,他們有了信心,自然也就有了學習的興趣。

作者在文章中專門指出,“對后進生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擴大他們的閱讀范圍。我們在實際的教學生活中要學會有針對性的指導孩子讀書,幫助他們尋找適合他們的閱讀書目,讓他們多讀書,讓他們多遇到一些不懂的問題,激發(fā)他們的大腦去思考,去尋求解決問題的答案,變成一種激發(fā)智力的刺激。

教育轉(zhuǎn)化”后進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們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以更飽暖的感情去對待他們;更要為他們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積極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讓他們樹立自信心,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同時還讓他們多閱讀,多思考,變成一種激發(fā)智力的刺激。從而讓”后進生”不再后進,給他們一個美好的明天。

對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篇十二

在看過《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之后,帶給我極大的啟發(fā)和深深的感觸,書中每條談一個問題,即有生動的實際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論分析,是一本非常好的教育名著。

蘇霍姆林斯基在許多條建議中都提到,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yǎng),就是要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饑餓者的食物。要有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群書,要能在書本面前坐下來,深入地思考。確實,我們教師教給學生的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一粟,教師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學時游刃有余,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讀書,不斷地補充自己的知識的儲備,使自己的知識海洋變得越來越寬廣。

只有讀書,才能從知識的海洋里汲取營養(yǎng),才能充實我們的頭腦,提升我們的思想,才能讓我們擺脫“坐吃山空”、“無物可教”的尷尬境地!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钡拇_是這樣,“書籍是人類的朋友,是人類進步的階梯?!?/p>

下面就書中第二十二條“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談談一些感想。

在蘇霍姆林斯基看來,只有學生喜歡上了某一學科,那么這些學生的天賦素質(zhì)才會得到發(fā)展,他們的愛好、稟賦、才能、志向才能建立起來。我們也可以從生活中的種種事實看到,一個人最終的研究或發(fā)展方向,都可能與他小時候所喜愛的那門學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是啊,作為老師,最希望的就是學生熱愛你的學科,只有這樣,學生才有興趣學,才能學的好!

拜讀了這篇文章,我檢討了自己的教學方法。因為學生完成不了任務而感到揪心,有時候就不喜歡這位學生。讀了這本書后讓我體會到學習上的成就是一種相對的東西;對一個學生來說,五分就是成就的標志,而對另一個學生來說,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而我卻要求學生一個標準,一個模式,這不但違背了教育教學規(guī)律,還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有害無益。我的這種做法,就象強迫一群六、七歲的孩子每人提夠20桶水,結(jié)果可想而知,這是對兒童的催殘,對孩子的嚴重傷害,更挫傷了孩子本身對本門學科的熱愛。試想孩子對此學科沒有了興趣,那只能形成惡性循環(huán),差的只能是越來越差。

看過這本書后,我對我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上課時不同層次的學生分配不同的任務。這樣既穩(wěn)定了課堂紀律又扶植了學生的自信。這個學期的期末考試我也采取分層方法。我出了難度不一的10個題目,根據(jù)平時學生的水平分給不同的試題。其效果正在觀察中。我想應該是比較可行的。

如何讓學生喜歡你的學科呢?它所需要的條件太多了,教師靠高尚的人品,積極的智慧,高超的教育藝術(shù)吸引了學生,學生喜歡你,自然會愛烏及屋,從而喜歡了你教的這門學科。在這里,蘇霍姆林斯基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議,他希望你去爭取自己學生的思想和心靈,跟你的同事們——其他學科的教師來一番競賽。在我們的教學中,總能看到這樣的情景,上課前或下課后,學生快樂的圍繞著老師身邊,和老師交談著自己的所見所聞或討論著有關課堂上的問題。當然,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有些學生對你這門學科特別感興趣,以至于他們可能因為喜愛這門學科而會把這門學科當成自己將來從事研究的方向;但也有一些學生對什么都不感興趣,他們對一切都感到漠然。蘇霍姆林斯基說,在學生對待知識的態(tài)度上,最令人感到苦惱和感到擔憂的,就是這種無動無衷的精神狀態(tài)。

那么如何點燃起這些學生“興趣”的火花呢?教師一方面要在教育學生的同時不斷學習,提高課堂效率,是學生真正成為“自己的學生”,使課堂成為學習知識的樂園。

另外蘇霍姆林斯基也給了我們建議:“接近那種無動于衷的頭腦的最可行的途徑就是思考。只有靠思考來喚醒思考?!苯處煻家伎?,是什么促使某些學生變成了這個樣子。有什么方法才能改變呢?在這里,蘇霍姆林斯基讓我們每一位教師要樹立一個觀念,那就是,要使一個人終于有一天發(fā)現(xiàn)自己是知識的主宰者,使他體驗到一種駕馭和規(guī)律性的心情。用認識來鼓舞起人的精神——這就是說,要使思想跟人的自尊融合起來。

對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篇十三

現(xiàn)在教育,依然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指導性的意義。

書上說: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讓孩子各方面和諧發(fā)展,這種和諧發(fā)展的前提是對每一個學生個性的尊重:“和諧的教育——這就是發(fā)現(xiàn)深藏在每一個人內(nèi)心的財富。共產(chǎn)主義教育的明智,就在于使每一個人在他的天賦所及的一切領域中最充分地表現(xiàn)自己?!?/p>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是蘇霍姆林斯基專為中小學教師而寫的。譯者根據(jù)我國的情況和需要,選擇了《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的精華部分,另從其他著作里選擇了有益于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條目作為補充,全書仍有一百條,統(tǒng)稱《給教師的建議》。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它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原來學生該這樣教。書中眾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

書中提到一個問題: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啊!確實,做教師的都知道,每天必須做的幾件事:備課,上課,改作業(yè),課外輔導,現(xiàn)在還要抽出時間來讀書搞科研。帶著這個問題,我閱讀到書中所寫:怎樣進行呢?這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diào)乏味的死摳教科書,你就要讀學術(shù)著作。是?。∥覀儜斣谧约核痰哪情T學科里,使學校教科書里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只不過是入門的常識,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里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之一粟。讀了這些,我茅塞頓開,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關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chuàng)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yǎng)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這是我們安排時間時應該首先考慮清楚的!

我覺得,我們的許多研究論著,往往宏觀的原理性的論述多,結(jié)合現(xiàn)實的可行性則基本缺席,這也是許多人不大看重社科研究論著的一個原因。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個強烈感受,就是與現(xiàn)實的緊密聯(lián)系,問題意識,憂患意識流淌于字里行間,而一個個社會現(xiàn)實中實際生動的事例,則支撐起了這種問題意識,使全書血肉豐滿,鮮活,充實,激起你對現(xiàn)實的關注,激起你對現(xiàn)實的思考,并在這種關注思考中,令你得以專注地讀下去,而絕無某些政治思想讀物的空洞,蒼白之嫌,生動的點,概括的面,點面結(jié)合,具體生動。

書中提到有關閱讀的事,蘇氏認為不要因為孩子成績差,而不讓他閱讀,恐怕會影響了他的學習成績。相反,一個孩子如果不加強閱讀的訓練,是不能提高學習成績的。我認為,功夫在詩外,中國的古人已講過,這是極有道理的。閱讀,是建立在實踐上的?,F(xiàn)在的一些教師和家長還是沒有改變自己的看法,認為看課外書會影響學習成績,于是禁止讓孩子看這些。其實恰好相反,沒有了閱讀,孩子一味沉浸在做習題的單調(diào)中,他是提不起學習的興趣的,也是不能提高學習的能力的。沒有了閱讀,孩子對人生,對社會的看法就顯得過于單純,如果因為發(fā)生一點不益于他們的事,他們便不能自拔,想不出解決的方法。因此,閱讀近者是對閱讀能力甚至學習能力都是一個飛越,遠者則能夠進入這個大環(huán)境中,在環(huán)境中變得通達,從而產(chǎn)生對人生的種種感悟。古人云: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何其憎也,乃不堪一睹也。

對于學習中的作業(yè),書中認為首先要做好前期工作,盡量減少不該有的錯誤,讓孩子一寫就正確。有人認為先讓孩子嘗試,嘗試不成功是沒有關系的,孩子能夠在一次一次失敗中接受教訓。但蘇氏不這樣認為。他說作業(yè)批改已經(jīng)不是目的,只是定期檢查便可。這種說法卻是讓現(xiàn)在一直扎在作業(yè)堆里不能自拔的教師們一個很大的啟發(fā)的。作業(yè)固然要改,但要注重效率,講究方法,讓改作業(yè)發(fā)揮最大的成效才是最重要的。

《給教師的建議》里對時下父母們還是非??粗氐姆謹?shù)作了非??茖W的分析??上КF(xiàn)在大部分的家長甚至教師還是一直把分數(shù)放在第一位,認為分數(shù)高就是學習好,分數(shù)高就是好學生。于是剝奪了孩子雙休日的休息權(quán)利,讓他們參加這樣那樣的學習班,進行這種那種的培訓。有些家長即使有些猶豫,但最終抵不住別人家的孩子個個都往往學習班時去。正像一個同事所說的那樣:如果不參加學習班,肯定比不上人家。

書中還描述:母親和父親打心眼里關心兒童的成功和失敗,他們就逐漸懂得了尊重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這門很微妙的學問。同時,在學前期進行一些教學,還可以防止家長們產(chǎn)生一種錯誤的想法,即認為“只要逼得緊一些”,就能使兒童在學習上得“高分”。我們力求使父母們懂得:對學業(yè)成績的評定,并不反映對兒童道德面貌的評定。違背了這一點,會給兒童帶來很深的痛苦,有時候甚至摧殘他的心靈。我們認為,不能容忍把一切都歸結(jié)為一條簡單化的結(jié)論——好分數(shù)就是好學生,沒有得到“應得”的分數(shù)就意味著這個學生“不夠格”。在這種奇怪的、缺乏教育學常識的觀點里,沒有把人看成是多種特征、品質(zhì)、才能和愛好的和諧的統(tǒng)一體。

這本書已經(jīng)出版了幾十年了,但現(xiàn)在的家長們老師們竟還是依然故我地抓分數(shù)。這樣的應試教育是要付出代價的。這種代價,有的已經(jīng)顯現(xiàn)出來,比如信仰的缺失,比如道德的淪喪,比如文化的沒落。這是很可怕的,甚至是很可悲的。

經(jīng)常說以人為本,但現(xiàn)在何嘗真的“以人為本”了呢?教育就是培養(yǎng)人,就應該以人為本,這是理所當然的。但現(xiàn)在的教育偏失了方向,好像更注重某種功利。這種功利,讓一些教師和家長忘記了自己所要做的事情,而是一味地跟人家比,人家孩子考試考得怎樣。其實,正像書中所說的那樣,考個90分對有些孩子來說可能是一種退步,但對有些孩子來說就會是一種大進步。總之,尊重差異,立足人本,那才是最重要的育人觀。

所以讀了這本書,我想給自己,也給我的同行朋友們說一句:讀書吧,朋友!

對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篇十四

當了老師才知道所謂的輕松,所謂的假期只是別人看起來的輕松與悠閑,平時工作很緊湊,上完課就沒事兒都是假象,除了上課最多的就是管理學生。每個老師可能都會反問自己:我們的時間從哪里來?就像克拉斯諾達爾斯克市的一位女教師在給蘇霍姆林斯基的一封信中說過:沒有時間啊!這是教師勞動中的一把利劍,它不僅傷害學校的工作,而且會損及教師的家庭生活。

《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中有一個案例,一位有三十多年教齡的歷史老師上了一節(jié)公開課,這節(jié)公開課非常出色,聽課的教師們和視導員本打算寫課堂記錄的也被這節(jié)課深深吸引,忘記做記錄。一位教師問這位歷史老師:“您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傾注給自己的學生,您的每句話都具有極大的感染力。我想請教您:您花了多長時間來備這節(jié)課?不止一個小時吧?”那位歷史老師說:“對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輩子??偟膩碚f,對每節(jié)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不過,對這節(jié)課我的直接準備或者現(xiàn)場準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

每節(jié)課都用終生來準備,我們應該怎樣進行這種準備呢?蘇霍姆林斯基給了我們答案,那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我們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diào)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我們就要讀學術(shù)著作。應當在自己所教學科領域里,使教科書中包含那點科學基礎知識,對我們來說只不過是入門的常識。在自己的學科知識海洋中,所教給學生的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一粟。

看那些優(yōu)秀教師,無一例外是愛好閱讀者,而他們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們持之以恒地讀書,不斷補充他們的知識,提高個人魅力。時間每過去一年,教科書這滴水在教師知識的海洋中會變得越來越小。這不僅在于教師的理論知識在數(shù)量上的增長,更是教師將數(shù)量轉(zhuǎn)化成質(zhì)量。教師在課堂上講解教材時能夠更加自如地分配自己的注意。如,教師在講課時思路主要不是在課本知識本身,而是放在學生身上:每個學生怎樣學習,某些學生在感知,思維,識記等方面遇到哪些障礙。老師不再僅僅是教書,更能在講課過程中給學生以智力上的訓練。

我們進行勞動與創(chuàng)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yǎng),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讓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

對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篇十五

讀書是由譯者根據(jù)蘇聯(lián)當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蘇霍姆林斯基所著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所編寫,其中還融合了蘇氏的其他著作的精彩條目,并根據(jù)我國的實際情況和需要,著就了這本《給教師的建議》,文章事例生動,理論精辟,見解獨到,可讀性極強。

文章一共介紹了100條給教師的建議,其中有幾條讓我印象最為深刻,讓我迫不及待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其中第2條——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

我想每位老師聽到別人形容教師放假時間長,工作內(nèi)容輕松時,都會感到很無奈,只有真正做教師的人才能體會到其中的辛酸。備課,上課,批改作業(yè)等事情讓老師的時間安排的滿滿當當,尤其是當班主任的同事,在備課時總會有各種事情被打擾,于是書中介紹了一位歷史老師,結(jié)束了一個觀點,備課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每一節(jié)課都是用一輩子的時間準備的,這種準備就是讀書,每天不斷地讀書,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隨著教師的知識儲備越來越長,量變就會變成質(zhì)變,在教書的過程中越來越得心應手,正如作者所言:“教師進行勞動和創(chuàng)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的溪流來滋養(yǎng)它,要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p>

其次,第33條——給剛參加學校工作的教師幾點建議。

作者總結(jié)了一條非常重要的真理:“無論年輕的時候充滿了的多么熱烈而緊張的勞動,但是在這個時期里,總還是能夠找到時間,來逐漸的,一步一步地積累我們地精神財富——教育是明智的。”所以趁著年輕,我們需要做的事有很多。首先必須點滴地積累作為一個教育者的智力財富和教育的明智,為了成為一個真正的教育者,就必須在整個一生中努力掌握科學共產(chǎn)主義的理論,用馬克思列寧主義世界觀的精神教育自己,要使共產(chǎn)主義的理想通過多種多樣的,具有深刻個性的特征從每個不同的獨立個體中體現(xiàn)出來,最后,年輕的朋友們,每個月要有三本書,學科方面,榜樣人物以及關于人的心靈的書,這會讓你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不光傳授知識,更能充盈學生的思維和心靈。教育者要具備一種對美麗的精細的感覺,要在創(chuàng)造美的勞動跟人有精神交往。

對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篇十六

看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老師的建議》,我從中受益匪淺,要想做一個好老師,不但但是知識上的給予,更是要付出更多的熱情,來感化每一個學生,挖掘他們的巨大潛能。

我要樹立一個信念——天下沒有笨的學生,學生的心靈都是美好的、善良的。我要毫不猶豫地愛我的學生,不管這個學生是誰,不管這個學生成績?nèi)绾?,不管這個學生長相如何、性格如何,我都要公平地,全心全意地愛他們。為什么呢?當我自己是一個學生的時候,我深知這種愛的力量對一個學生來說是多么的重要。我總是不愿意自己被老師忽視、遺忘,希望自己在班上、在老師面前表現(xiàn)一下自己,證明給大家看,我是多么的優(yōu)秀。其實這種需要是每個學生的正常的心理需要,作為老師,是不能忽視這一點的。

首先,我要學會研究教學——怎樣讓自己在課堂四十五分鐘內(nèi)最有效的發(fā)揮——我的學生能有最大的收獲——不僅僅是知識的接受,還要有學習的熱情、有主動學習的渴望、有探究學習的能力以及有提升內(nèi)心世界的愿望。

課堂的四十五分鐘之前,我應該怎樣做呢?以下這些問題——“這節(jié)課我要教給學生什么?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難教的是什么?學生最易接受的是什么?最難接受的是什么?”“我應該如何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最大限度地激起學生求知的渴望?”

“我的數(shù)學設計是否合理、完善,還有沒有更好的設計方案呢?其他老師又是怎樣設計的呢?哪一點是值得借鑒的呢?別人的為什么好呢?好在哪里?”“在課堂上如何有效地滲透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讓學生有一個美味的精神享受?”“如果發(fā)生突發(fā)事件,我有什么應變措施呢?”……我都應該認有效地真對待,作好充分的思考與準備,顯然這一步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努力,但是這一步做的如何也直接關系到我的教學質(zhì)量、教學效果。作好這一步,是至關重要的,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課堂的四十五分鐘之間,是我開始展示自己才識的時候了。所以我首先要在精神面貌上作好文章。當一個良好的精神面貌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不僅給自己帶來信心,也可以鼓舞士氣。當我開始進入角色時,依據(jù)教學設計進行講學,那是必須的,但我不能死抱設計而不知靈活應變。我還要仔細的觀察我的學生,從他們的眼神、表情、聲音和動作,來判斷自己的講本資.課情況和學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快速評價這是否與預期效果吻合。經(jīng)過大腦的快速運轉(zhuǎn)之后,及時適當?shù)卣{(diào)整我的教學設計。

學生是否專心上課,精神狀態(tài)是否良好,直接影響到我的教學效果,所以,當學生士氣低迷時,我應怎樣鼓勵他們;當課堂氣氛沉悶時,我又應怎樣調(diào)動氣氛,讓大家活躍起來;當學生情緒高漲時,我又應怎樣正確引導他們;當學生提出了奇怪的問題,我又難以解答時,我又應該怎樣做;當我的教學設計與學生實際不吻合時,我又該如何改進;當個別同學故意搗亂時,我又應該怎樣做呢;當學生犯錯時,我又能否輕松有效地教育好這一學生;我應該怎樣提升我的人格魅力呢?……總之,我的課堂應該有一種協(xié)調(diào)、融洽、輕松、互動的氣氛,在這種氛圍下,給我自己、我的學生最大的空間——教學的、學習的、思考的、創(chuàng)造的、自由的——以達到一種共同的進步。

我要愛我的同事們,我要虛心地向他們學習,我要主動地與他們交流探討合作,我要始終有團隊精神。集體的力量與智慧是偉大的。課堂的四十五分鐘之后,我還要適時的從學生那里得到反饋,而且,我自己還要不斷地反省思索課堂上遇到的問題。教學當中,遇到的事件很多,但可以分為常發(fā)事件和偶發(fā)事件,常發(fā)事件的解決,更多的是依靠一種經(jīng)驗積累;偶發(fā)事件的解決,更多的是取決于我的智慧、機智、應變能力的高低。所以,在不斷總結(jié)經(jīng)驗之后,還要進行教學的研究。

教學水平的提高,是在不斷的問題解決中提高。圍繞問題的解決而進行研究,,把普遍的問題、個別的問題進行分類總結(jié),并且把一些值得研究的問題上升為課題,把問題做大、做細、做真,眼光高遠、與時俱進地看待問題。在一邊教學的同時,一邊搞教研,不斷的學習,堅持不懈地鉆研。

對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篇十七

近期,我認真研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使我受益匪淺。這本書是蘇霍姆林斯基一生心血筑就的紀念碑,它猶如一面鏡子,給人以啟迪;它猶如一本教科書,給人以借鑒。在書中他用生動的教育事例、精辟的理論分析,為教師們開拓了眼界,提供了寶貴的經(jīng)驗,而他所提的教育建議也涵蓋了教育的方方面面,使我受益無窮。接下來,我將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工作來具體談一談我的讀書體會。

第一,不要向兒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現(xiàn)在普遍存在這樣一種現(xiàn)象,有的學生在一年級就開始落伍、不及格,到了二、三年級更甚,一直到最后可能都無可救藥,直至老師都放棄。那么這種現(xiàn)象發(fā)生的原因何在呢?我認為是老師沒有學會對學生進行個別對待。眾所周知,每個孩子的腦力勞動都是不相同的,我們既不能拿好學生的標準去要求差學生,也不能讓好學生去遷就差學生,那么這就要求老師學會培養(yǎng)和保護每一個學生的自尊心。他們的自尊心從何而來呢?最主要的是他們自己的學習和老師對他們個人成績的看法。

我今年帶的是一年級,我們班一共45名同學,每個孩子的水平都參差不齊,其中也有讓我頭疼的后進生,他們的聽課效率不高,作業(yè)完成不好,成績一直下降。而且我還發(fā)現(xiàn),他們漸漸地不愛說話了,因為他們怕自己回答不上來或者回答錯誤,被同學們笑話。針對這種情況,我覺得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首先,每次上課之前,我們除了要認真地備課外,還要備學生,周密地考慮每一個學生在上課時應該做的事情,以及他們的反映。其次,我會把上課提出的問題進行一個劃分,分為"難、中、易"三個等級,不同的學生提問不同等級的問題,這樣每一個人都能回答出正確的答案。這樣一方面檢查了他們的聽課效率,另一方面也樹立了他們的自尊心。最后,在作業(yè)布置上,我們也要下一些功夫。我會根據(jù)孩子們的學習狀態(tài)將班級分為三個大組,每個組分別布置不同的作業(yè),讓他們獨立完成。完成作業(yè)后就會獲得相應的評分,讓他們從評分中看到自己的勞動和努力,感受學習帶給他們的快樂和滿足,在無形中培養(yǎng)了他們的自尊心。我相信這樣久而久之,好學生會取得更大的進步,而后進生也會在掌握知識的道路上不斷前進,哪怕只是一小步,我相信我的努力都沒有白費。

第二,學生的智力發(fā)展取決于良好的閱讀能力。閱讀活動是多種思維形式的綜合活動,大量實踐證明,廣泛閱讀有利于培養(yǎng)興趣,發(fā)展智力,提高學習成績。而對于小學生來說,閱讀不僅是一項發(fā)展智力的活動,更是一項快樂、有意義的事情,因為他們可以通過閱讀,了解一個自己從未聽說過,從未見到過的世界,并且將從中得到的知識用于學習、寫作。因此,我在班里開展了以下活動。

首先是經(jīng)典誦讀活動。經(jīng)典誦讀一直我們學校的一大特色,學校根據(jù)不同的年級段為我們發(fā)放了不同的書,并且利用每周的早自習時間,讓學生們進行大聲的誦讀。為了培養(yǎng)孩子們對誦讀的興趣,我在班里舉辦了一個"背一背,賽一賽"的活動。顧名思義,就是看看小組內(nèi)哪位同學背得又多又好,然后在組里排出名次,老師酌情在積分表上進行加分。這樣一來,不僅調(diào)動了學生們的誦讀積極性,而且培養(yǎng)了他們樂于讀書的好習慣,同時也在不知不覺中鍛煉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其次是親子讀書活動。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讓他們自己去讀一本書簡直太困難了。所以,我在班里舉辦了"親子讀書活動",讓家長和孩子一起讀書,然后我會定期找一些課外閱讀做得好的學生和家長,讓他們根據(jù)自己的閱讀內(nèi)容做一個小小的匯報展示,聲情并茂地講述自己閱讀時最喜歡的小故事或印象深刻的小片段,將自己的所見所感與同學們進行交流分享,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另外,同學們也可以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好的、精彩的課外讀物,大家一起來學習。通過這些鼓勵的方式,讓不愛閱讀的學生對于閱讀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通過這些活動的熏陶,會讓學生們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得到很大的提高,對他們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也會有很大的益處。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讀書不僅能豐富我們的內(nèi)在修養(yǎng),還能提高我們的教學水平,尤其是對我們教師來說,書籍就猶如一面鏡子,能映照出我們在教學中的不足。而我們只有不停地讀書,才能從知識的海洋里汲取更多的營養(yǎng),才能不斷地充實我們的頭腦,提升我們的思想。所以讓我們所有的老師都來熱愛讀書吧!為自己訂一個終身學習的計劃,為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服務,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讓自己成為一名合格并優(yōu)秀的教師。

對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篇十八

我讀了周成平的書《給教師一生的建議》,受益良多。這本書就“師德”、“教學”、“育人”和“修養(yǎng)”四個方面給出四十三條建議。每一篇文章分別結(jié)合優(yōu)秀教師的經(jīng)典案例作了深度反思,給予我深刻的教育啟示??梢哉f每一篇文章都震撼著我,處處讓我感動,處處令我深思。

“愛是教育的基礎,是教育的本質(zhì),教育學生的關鍵就在于愛,表揚也好,批評也罷,只是形式不同而已,愛的本質(zhì)是沒有差別的。”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藝術(shù),都產(chǎn)生于教師對對學生無比熱愛的熾熱心靈中。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

“激勵、賞識、參與、期待”,基于每一個學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尋找以前機會教育學生,把學生培養(yǎng)成對社會有用的好公民是我們每一位教師應該做到的。

“愛的誤區(qū)”包含傳統(tǒng)的家長式的愛;保姆型式的愛;暖水瓶似的愛;勢力形勢的愛

“愛”的策略主要有隨機之愛;希望之愛;寬容之愛;民主之愛

要想學生成為站直了的人,教師就不能跪著教書。它代表這一種姿態(tài),象征著一種精神,傳遞著一種思想。代表著一種不肯屈服的姿態(tài),一種獨立的人格,象征著一種自由思考的精神。傳遞著一種思想,一種呼吁教師要在教學中獨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專家的傳聲筒。怎樣才能做到不跪著教書呢?視野有寬度、知識有厚度、思想有深度;要求教師要有執(zhí)著的教育追求;要具有高超的教育智慧。

面對著學生,老師的一個微笑,能夠使他們感受到,老師的心與他們的心相連。老師帶著微笑進課堂,給學生一種強大的親和力,而這種親和力一定使老師的魅力倍增,也必將給學生帶來巨大的興趣和學習動力,毫無疑問,自己的教學質(zhì)量也必然得到提高。

老師的微笑,永遠是學生成長與進步的陽光雨露!老師的微笑,不僅僅是為了學生,更是為了自己。

書中介紹了浙江省嘉興市朱永春老師,他最大的幸福是與學生在一起。他用自己的親身體驗告訴我們:“做老師,其實可以很快樂,教師的快樂在于自己體察快樂、品味快樂,更在于自己創(chuàng)造快樂、享受快樂?!币驗榻處煹墓ぷ?,我們可以忽略年齡的界限,永遠擁有一顆快樂年輕的心。一個善于創(chuàng)造快樂的優(yōu)秀教師,能把枯燥的知識教學轉(zhuǎn)化為妙趣橫生的娛樂活動,自己教得快樂,學生學得輕松。愿做春蠶、蠟燭的精神固然可敬,但會演喜劇的能力則更加可喜可賀。

課堂評價就是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得某個細節(jié)是否正確的一種語言描述或暗示。對學生的成長影響很大,常傳遞著教師的期望和意圖。尤其是好的課堂教學評語,其效果會超過一次座談,甚至會終生受益。

力求多元評價,評價要準確得體,評價要給學生以激勵,評價要客觀、真誠。

心態(tài)是命運的控制塔,心態(tài)決定我們?nèi)松某蓴?。無論做什么事情,心態(tài)決定高度。

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說:“不能控制自己情緒的人,不能成為郝老師。”作為和孩子們朝夕相處的教師,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帶著情緒去工作,因為對于孩子們來講,教師的笑臉,就是世界上最美的藍天。

閱讀教育書籍,會讓我們在教育思想、教育策略和教育方法上有所啟迪,在工作時,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愿大家都能成為一名愛上閱讀的教師。

對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篇十九

假期中,閱讀了此書,受益匪淺。也真實體會到:無論我們多么優(yōu)秀,和幾十個學生比起來,我們不如學生的地方實在太多了,學生在某個方面的知識可能遠比我們豐富的多,這是個事實。由于傳統(tǒng)的師道尊嚴,我們有時候不好意思在學生面前露拙。殊不知,這是一個誤區(qū)。如果你在適當?shù)臅r候慷慨激昂的來幾句演講,聲情并茂地來一段朗誦,不經(jīng)意間很專業(yè)地評一下當天的球賽,讓學生眼前一亮:原來我們的老師還有這么一手!學生對你的好感馬上激增??傊?,讓學生了解一個真實的你!

我們教師離不開終身的學習。葉瀾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可能成為名師。”要求教師學會反思,即強調(diào)教師從反思入手進行教育教學研究。對于教師來說,反思是一個積極的思維活動過程,同時也是積極的行為改進過程;讓教師自己承擔起學習和能力提高的責任,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具有學習的主動權(quán)和自主權(quán)。教師從經(jīng)驗中學習,在反思中成長,這正是反思的理論支點。反思在手段上主要使用自學、反思、行為糾正、科研等手段進行。這大大突破了傳統(tǒng)研究方法的時空局限。反思強調(diào)教師的自主學習。要使每一位教師學會學習,使他們在群體學習活動的同時實現(xiàn)個性化。反思強調(diào)“學以致用,學用結(jié)合”。

以探究和解決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實際問題為基本點。教師應該帶著問題去學習,在學習過程中認識到自己教育教學活動的不足,覺察到自己以前沒有覺察到的教育教學中的習慣行為及其消極后果,通過反思,自覺地探索教育教學過程,在學中教,在教中學,這是教師自我提高的最佳途徑。讀了這本書,里面的很多章節(jié)讓我沉浸其中,我們做教師的都要為學生服務,我覺得在我現(xiàn)在的教育中,教師要擺正位置為學生的服務,應該以平等的人格對待學生。服務的好壞要學生來評價。教師還要提高服務手技能和態(tài)度,把學生作為服務的對象,要理解學生,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去看問題,這樣才能更好的為學生服務。在為學生服務的過程中,我們有好的心態(tài),學生就會心存感激。我覺得真正的主人應該是我們學校的每一個成員,只有你以主人翁的態(tài)度對待學校的一切,那們你就是學校的主人。

對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篇二十

我最近閱讀了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給教師的建議》的一部分,受益匪淺,就其中印象深刻的幾點建議談談自己的體會。

第二十七和

這里面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我們的老師有無責任呢?你的心情平靜嗎?除了每天面對教科書和那一班學生外,你有什么愛好嗎?一個人喜歡做什么事,只要他不影響別人,不違反法律,都是無可非議的,但是作為學生,我們當老師的還是應該給以適當?shù)囊龑?,畢竟他們的思維還不夠深刻,思想還不夠成熟。那么應該培養(yǎng)學生喜歡做哪些事呢?這里給我們提了兩點建議:

第一件愛好就應當是喜愛讀書。這種愛好應當終生保持下去。他的這一番話,可以看出他認為學生喜歡上閱讀是何等的重要。

在他的

第二十八條建議里,他強調(diào)了“勞動”的重要性,這種勞動主要是指動手操作,而且也不是隨便什么樣的勞動,而是指復雜的,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這種勞動一定要有思想,能促使孩子思考,能讓他將各種事實聯(lián)系起來去考慮。他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話: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這句話就出自這一條建議中。在這條建議中,他不僅強調(diào)閱讀,而且將學生的動手能力也看得很重要。他說,我看到,那些雙手靈巧的兒童,熱愛勞動的兒童,能夠形成聰敏的、好鉆研的智慧。確實包含思想的手工勞動對于鍛煉學生的智慧,促進他思維的發(fā)展會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才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的一小部分,在蘇霍姆林斯基的這本著作中蘊涵著很深的教育理論,只有認真去閱讀,才能夠體會到那么一點點,所以我會認真的把這本著作讀完。

對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篇二十一

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命題,作為一名中學政治教師,樹立科學的學習觀是必然要求,做一名學習型的人民教師是其應有之義。暑期再次手捧被教育界奉為經(jīng)典的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給教師的建議》,在很多方面我深有感觸。其中,受益最大的無疑是教師要不斷的加強學習,不斷的獲取知識,不斷的提高自身。書中主要有三條建議涉及到:第七條知識——既是目的,也是手段;第八條關于獲取知識;第十八條怎樣靠閱讀擴充知識。這些建議就象一盞盞指路明燈,給我們指明了學習的方向。

“書到用時方恨少”,想想真有道理。體現(xiàn)在做事上,經(jīng)常是臨時“抱佛腳”:有時為了一節(jié)公開課,花了大量的時間在網(wǎng)上和雜志上搜索著相關的圖片和知識;有時為了寫一篇論文也是絞盡腦汁,趴在電腦前浪費時間。想起來真是可悲!有人說: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盡的時候。“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讀書就是源頭,讀書是活水。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讀書不是為了應付,作為一名新時期的教師,我們更應當主動地學習,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學生的尊重,才能無愧于人民教師這個光榮的稱號。

結(jié)合閱讀體會,我認為,新時期教師應樹立以下三種學習觀:

一是樹立終身學習的學習觀。無論何時何地,無論多忙,無論多累,每天都擠出一點時間來學習,這就是《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給我們一個很好的建議:那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書中舉了一個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師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開課,她的風采吸引了在場的所有老師。當別人問她:“你花了多少時間來準備這節(jié)課”時,這位老教師說:“對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對每一節(jié)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準備的!”是的,教師只有樹立終身學習的學習觀,才能適應這個日新月異的知識社會,才能滿足學科教學的需求,適應新課改的需要。

二是樹立實踐的學習觀?!凹埳系脕斫K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俗話也說:實踐出真知。在《知識---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建議中,蘇霍姆林斯基提到要使學生的知識不要成為最終目的,而要成為手段;不要讓知識變成不動的、死的“行裝”,而要使它們在學生的腦力勞動中、在集體的精神生活中、在學生的相互關系中、在精神財富交流的生動的、不斷的過程中活起來。在我看來,教師要做到不再讓學生死記硬背記住知識,使學生的知識活起來,就應該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知識,運用所會的知識來探究新的知識,讓學生享受到創(chuàng)造的樂趣,運用知識的樂趣,學生的學習會更好,能力也會大大增強,還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不厭學。所以,樹立實踐的學習觀對教師的教育教學過程至關重要。

三是樹立創(chuàng)新的學習觀。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對于教師來說,同樣如此。為了讓教學過程成為學生學習享受的過程,教師就需要對教學方式方法進行相應的創(chuàng)新,才能吸引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正如蘇霍姆林斯基在《關于獲取知識》建議中講的“獲取知識——這就意味著發(fā)現(xiàn)真理、解答疑問。你要盡量使你的學生看到、感覺到、觸摸到他們不懂的東西,使他們面前出現(xiàn)疑問。如果你能做到這一點,事情就成功了一半?!钡龅竭@一點并不那么簡單。教師需要在備課的時候,除了對教材進行深思熟慮外,還要創(chuàng)設問點,把握分寸:哪些東西要講,而哪些東西則留著不要講完,從而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而教學過程中方式方法的創(chuàng)新和大膽嘗試是教師需要學會的。

對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篇二十二

《給教師的建議》很早以前就聽說過,但一直沒有找到,于是到網(wǎng)上找了零零星星地一些資料,但也不是很完整,只是摘錄了其中的一部分。雖然只是其中的幾點,但讀之也是受益不淺了。

終于這學期買到《教師的建議》,我如獲至寶,一下子就看了好些。這本書有這么幾點需要說的:

這是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寫的一本專著,但絲毫看不出理論的成份,每句話皆讓人感覺出自實踐的經(jīng)驗之談。雖然時間離我們已有幾十年,雖然這本書的背景是在前蘇聯(lián),但對于我們現(xiàn)在的教育,依然具有指導性的意義。時人教育這理論那理念一套套地搬出來,唯恐不能將人嚇倒,名詞換了一個又一個,但教育的現(xiàn)狀竟怎么也不見得有起色起來。里面提到有關閱讀的事,蘇氏認為不要因為孩子成績差,而不讓他閱讀,恐怕會影響了他的學習成績。相反,一個孩子如果不加強閱讀的訓練,是不能提高學習成績的。我認為,功夫在詩外,中國的古人已講過,這是極有道理的。閱讀,是建立在實踐上的?,F(xiàn)在的一些教師和家長還是沒有改變自己的看法,認為看課外書會影響學習成績,于是禁止讓孩子看這些。其實恰好相反,沒有了閱讀,孩子一味沉浸在做習題的單調(diào)中,他是提不起學習的興趣的,也是不能提高學習的能力的。沒有了閱讀,孩子對人生,對社會的看法就顯得過于單純,如果因為發(fā)生一點不益于他們的事,他們便不能自拔,想不出解決的方法。因此,閱讀近者是對閱讀能力甚至學習能力都是一個飛越,遠者則能夠進入這個大環(huán)境中,在環(huán)境中變得通達,從而產(chǎn)生對人生的種種感悟。古人云: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何其憎也,乃不堪一睹也。 對于學習中的作業(yè),書中認為首先要做好前期工作,盡量減少不該有的錯誤,讓孩子一寫就正確。有人認為先讓孩子嘗試,嘗試不成功是沒有關系的,孩子能夠在一次一次失敗中接受教訓。但蘇氏不這樣認為。他說作業(yè)批改已經(jīng)不是目的,只是定期檢查便可。這種說法卻是讓現(xiàn)在一直扎在作業(yè)堆里不能自拔的教師們一個很大的啟發(fā)的。作業(yè)固然要改,但要注重效率,講究方法,讓改作業(yè)發(fā)揮最大的成效才是最重要的。

《給教師的建議》里對時下父母們還是非??粗氐姆謹?shù)作了非??茖W的分析??上КF(xiàn)在大部分的家長甚至教師還是一直把分數(shù)放在第一位,認為分數(shù)高就是學習好,分數(shù)高就是好學生。于是剝奪了孩子雙休日的休息權(quán)利,讓他們參加這樣那樣的學習班,進行這種那種的培訓。有些家長即使有些猶豫,但最終抵不住別人家的孩子個個都往往學習班時去。正像一個同事所說的那樣:現(xiàn)在的中考高考試卷都很淺,如果不參加學習班,肯定比不上人家。

那么我們現(xiàn)在來看看這本書中的一些描述吧:

母親和父親打心眼里關心兒童的成功和失敗,他們就逐漸懂得了尊重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這門很微妙的學問。同時,在學前期進行一些教學,還可以防止家長們產(chǎn)生一種錯誤的想法,即認為“只要逼得緊一些”,就能使兒童在學習上得“五分”和“四分”。我們力求使父母們懂得:對學業(yè)成績的評定,并不反映對兒童道德面貌的評定。違背了這一點,會給兒童帶來很深的痛苦,有時候甚至摧殘他的心靈。把學科成績的評分跟道德面貌的評價等同起來,是缺乏理智地追求表面成績(分數(shù))的結(jié)果。我們認為,不能容忍把一切都歸結(jié)為一條簡單化的結(jié)論——好分數(shù)就是好學生,沒有得到“應得”的分數(shù)就意味著這個學生“不夠格”。在這種奇怪的、缺乏教育學常識的觀點里,沒有把人看成是多種特征、品質(zhì)、才能和愛好的和諧的統(tǒng)一體。

遺憾的是,這種觀點已經(jīng)滲透到許多家庭和社會生活中去了。當我看到許多文章里寫道或者聽到許多人說:“三分”是代表毫無用處的、很差的知識這種議論時,我就感到不勝憤慨。尊敬的教師同志們,你們應當堅定地對自己說:“三分”——這是一種對于完全令人滿意的知識的鑒定。順便提一下,如果所有的教師都能用正確的觀點來看待這些問題,那么謊報成績的現(xiàn)象就會消失,因為現(xiàn)在有許多學校給不及格的知識也是打“三分”的,這是一種令人遺憾的現(xiàn)象。還有,家長們也將不再要求自己的孩子做到不可能做到的事,因為并非所有的孩子都具有同樣的能力:一個孩子很輕松地就能得到“五分”和“四分”,而另外一個孩子得到“三分”就是很大的成就。今天,當我們即將實現(xiàn)普及中等教育的時候,記住這一點是特別重要的。

這本書已經(jīng)出版了幾十年了,蘇氏也早已作古,但現(xiàn)在的家長們老師們竟還是依然故我地抓分數(shù)。這樣的應試教育是要付出代價的。這種代價,有的已經(jīng)顯現(xiàn)出來,比如信仰的缺失,比如道德的淪喪,比如文化的沒落。這是很可怕的,甚至是很可悲的。一個民族可能因為沒有了自我而變得不是一個民族了。我想,這樣的折磨起碼還要50年。國人都是自以為是的,誰的話也聽不進,只有等他們真的體驗到那種痛楚的時候,也會想到改變自己。

經(jīng)常說以人為本,但現(xiàn)在何嘗真的“以人為本”了呢?。教育就是培養(yǎng)人,就應該以人為本,這是理所當然的。但現(xiàn)在的教育偏失了方向,好像更注重某種功利。這種功利,讓一些教師和家長忘記了自己所要做的事情,而是一味地跟人家比,人家孩子考試考得怎樣。其實,正像書中所說的那樣,考個90分對有些孩子來說可能是一種退步,但對有些孩子來說就會是一種大進步??傊?,尊重差異,立足人本,那才是最重要的育人觀。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7895734.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