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偉大的悲劇》教案反思(五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3-24 07:42:03
最新《偉大的悲劇》教案反思(五篇)
時間:2023-03-24 07:42:03     小編:zxfb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應(yīng)該怎么制定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教案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偉大的悲劇》教案反思篇一

知識與能力

1.快速默讀課文,梳理情節(jié),感悟內(nèi)容,體會情感。

2.把握文題“悲劇”的內(nèi)涵,明確“偉大”的意義。

3.研讀課文,體味關(guān)鍵語句的含義。

過程與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激發(fā)學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培養(yǎng)團結(jié)合作、勇于犧牲的精神。

2.引導學生認識人類挑戰(zhàn)自我,實現(xiàn)生命價值的偉大。

【教學重點】

1.把握“悲劇”內(nèi)涵,明確“偉大”意義。

2.研讀課文,體味關(guān)鍵語句的含義。

【教學難點】

激發(fā)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認識人類挑戰(zhàn)自身,實現(xiàn)生命價值的偉大。

【教學類型】

講讀課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速讀默讀課文,理清故事結(jié)構(gòu),整體感知文意。把握“悲劇”內(nèi)涵,明確“偉大”意義。 導語設(shè)計

設(shè)計(一)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南極地圖,美麗的南極風光,可愛的動物企鵝藍鯨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播放世界各國在南極的科學考察站地圖,介紹中國的長城站、中山站,特別介紹設(shè)在南極南緯90°的名為阿蒙森——斯科特的科學實驗站,這是為紀念最早到達南極的兩名探險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國人斯科特而命名的。今天,讓我們在奧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引領(lǐng)下走進英國探險家斯科特的故事,去感受定格在歷史長河中那悲壯的一幕吧。由此導入板書課題。

設(shè)計(二)用多媒體播放神舟六號載人飛船、嫦娥一號探月衛(wèi)星圖片,介紹中國航天事業(yè)取得的驕人成績。播放美國“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升空73秒爆炸、“哥倫比亞”號返航時解體的畫面。播放20xx年北大科考隊和登山隊攀登希夏幫馬峰時不幸遇到雪崩,5人遇難等畫面。說明人類在探索未知領(lǐng)域的征途中留下了許多偉大的悲劇,但人類卻從未停止過探索的腳步。今天,讓我們在奧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引領(lǐng)下走進英國探險家斯科特的故事,去感受定格在歷史長河中那悲壯的一幕吧。由此導入板書課題。

一、 學習目標

1. 了解作者作品。

2. 速讀、默讀課文,理清故事結(jié)構(gòu),整體感知文意。

3. 把握“悲劇”內(nèi)涵,明確“偉大”意義。

讀一讀,寫一寫

吞噬(shì) 角逐(jué) 雪橇(qiāo) 癲狂(diān)

拽(zhuài) 悚(sǒng) 毋(wú) 皚(ái) 怏(yàng)

馨(xīn) 溫馨 贏(yíng)輸贏

罄(qìng)告罄 羸(léi)羸弱

磬(qìng)鐘磬

1、毛骨悚然(sǒng):形容十分恐懼。悚然,恐懼的樣子。

2、耀武揚威:炫耀武力,顯*風。

3、堅持不懈:堅持到底,毫不松懈。

4、風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艱苦。

5、怏怏不樂(yàng):形容不滿意或不高興的神情。

6、姍姍來遲:慢騰騰地來晚了。

7、憂心忡忡(chōng):憂愁得心情不能安靜

作家簡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奧地利作家。他的文學活動從詩歌創(chuàng)作開始,主要成就在傳記文學和小說創(chuàng)作方面。他是20世紀歡迎的德語作家之一。他的傳記不拘泥于史實,著重表現(xiàn)人物性格。

作品有中短篇小說集《最初的經(jīng)歷》、《馬來狂人》等,傳記作品有《人類命運攸關(guān)的時刻》、《人類的群星閃耀時》、《三位大師》等,戲劇作品《耶雷米亞》等。

南極簡介

★南極之最★

高原--------冰庫--------世界“寒極”--------世界“風極”

二、獨立自學

1、請用一個詞語概括你讀文的感受或心情。(如感動、崇敬、欽佩、敬佩等)

2、梳理脈絡(luò)情節(jié)(按時間順序)(點撥、討論、提問。)

★ 奔向南極→絕望而歸→帶信作證→歸途遇險→悲壯覆滅

3、復述課文內(nèi)容。(提示六要素)

★ 課文主要寫了斯科特探險隊五人,精疲力盡又滿懷希望奔向南極點,卻悲哀地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頭喪氣地踏上歸途,由于遇到惡劣的天氣,最后一個個悲壯地死去。 ▲最后教師介紹斯科特探險隊南極探險的整個經(jīng)過。

1910年6月1日,斯科特帶領(lǐng)探險隊離開英國,前往南極。1911年10月,他們在新西蘭的埃文斯角附近登陸,準備在當年12月至次年的1月左右征服南極點。可是就在這時候,他們得到消息說,挪威人阿蒙森率領(lǐng)另外一支探險隊正向南極進發(fā),要“和他爭奪第一個揭開冥頑的地球的秘密的榮譽”!于是,斯科特一行于11月1日匆忙出發(fā),“去爭取國家的榮譽”。經(jīng)過一番激烈的競爭,結(jié)果阿蒙森隊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達南極,而斯科特隊則于1912年1月18日才到達,比阿蒙森隊晚了將近五個星期。最后,阿蒙森隊勝利而歸,成功的旗幟永遠飄揚在南極點上,而斯科特等五名沖擊南極的英雄,因為南極寒冷天氣的突然提前到來,饑寒交迫,體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與嚴寒搏斗了兩個多月,最后長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11月12日,一支探險隊發(fā)現(xiàn)英雄們已凍僵的尸體。)

4、請用一句話概括全文內(nèi)容。(時間、人物、地點、結(jié)局)

(討論、提問、歸納:1912年3月,英國探險隊斯科特一行五人在從南極返回途中不幸全部遇難。)

5、作者對整個事件的評價在文中的哪一部分體現(xiàn)的(找主旨句)?有何作用?(點明主題) (討論明確后齊讀最后一段,加深對主題的理解。)

三、合作探究

1、“悲劇”之“悲”是指“悲哀”還是“悲壯”?

2、既是“悲劇”又何來“偉大”呢?這是否矛盾?

(不矛盾。勇士們的肉體悲壯的死去令人悲痛,但他們勇于探索的精神卻是偉大的。)

3、本文“悲”包括哪些內(nèi)容?“偉大”指什么精神?(板書設(shè)計)

失敗之悲 勇于探索

作證之悲 誠實守信

死亡之悲 悲劇———— 偉大 集體主義

離別之悲 獻身事業(yè)

世人之悲 給人精神鼓舞

四、拓展延伸

師: 課文頌揚了一種人類勇于探索的精神,為事業(yè)而獻身的精神和強烈的集體主義精神。 請用“悲在____,而____偉大”的句式,表述你對課文題目的理解。

《偉大的悲劇》教案反思篇二

【課前活動】

喜歡旅游嗎?你喜歡探險嗎?為什么?

【評價準備】

1、莽撞與理智的區(qū)別;

2、關(guān)愛自身,才干關(guān)愛他人;

3、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英雄;

4、冒險和探險的區(qū)別;

5、一切探險都有可能遭遇厄運等。

【教學過程】

一、對話導入(3分)

1、知道南極嗎?(氣溫、風速、冰層等)假如你到南極會感覺如何?

1920xx年6月1日,英國人斯科特帶領(lǐng)探險隊離開英國,前往南極。1920xx年11月,他們在埃爾斯角和近登陸,準備征服南極點。今天,我們就跟隨茨威格的文筆,隨斯科特他們一起踏上南極探險的旅程。出示課題。

2、學習的目標:

(板書課題,出示目標)

⑴學習速讀,能用復述、概括等方法梳理故事的情節(jié);

⑵學習依據(jù)具體情節(jié)理解文章的方法,并體會悲劇和偉大的;

⑶從斯科特身上感受人的精神魅力,完善自身的人格。

二、整體感知(8分)

1、速讀課文,抓住重要信息,概括復述故事情節(jié):

(抓住人、地、事件、細節(jié)要素來概括復述)

2、背景介紹引出問題:

斯科特被英國人稱為20世紀初探險時代的偉大英雄。1920xx年6月1日,當他帶領(lǐng)探險隊向南極點發(fā)起沖刺時,挪威人羅阿爾德?阿蒙森也率領(lǐng)著另外一支探險隊向南極點進發(fā)。兩支隊伍展開了激烈角逐,都想爭取“國家榮譽”。結(jié)果阿蒙森隊于1920xx年12月14日捷足先登,而斯科特隊則于1920xx年1月18日才抵達,比阿蒙森隊晚了一個多月(34天)。倒霉的是,在返程途中,斯科特隊卻全軍覆沒,長眠于皚皚冰雪之中。

作者依據(jù)拯救出來的書信、文件、膠片等,展開豐富的想象,生動細致的描繪了斯科特一行的經(jīng)歷和心情。寫作中作者傾注了全部情感,無法壓抑的贊嘆之情在傳記中直截表達出來。請瀏覽課文,看哪些語句表達了作者的直接情感?(最后一段)

3、齊讀結(jié)尾議論段,品析韻味:

(并過度到下環(huán)節(jié))

三、研讀賞析(24分)

1、(關(guān)于“悲劇”的理解)作者高度評價“這在一切時代都是最偉大的悲劇”。你認為悲劇指何而言?請選讀課文的相關(guān)段落,談?wù)勀銓Α氨瘎 钡睦斫狻?8分)

師評價引導準備:

⑴所有隊員全部遇難,怪不得作者稱這次探險為“悲劇”,那么這次探險只是因為這樣的結(jié)局被稱為悲劇嗎?

⑵魯迅先生說“悲劇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p>

⑶生命自然是最有價值的,除了生命,還有什么是有價值的呢?

⑷假如只死一個人是不是悲劇、假如沒人死但是失敗而歸是不是悲劇?)

生找文中各種悲劇因素,老師和同學一起閱讀交流、提醒注意細節(jié)。

師結(jié):概括我們所說的內(nèi)容,這次探險中包括了:死亡悲劇、失望悲劇、見證者悲劇……等。

2、(關(guān)于“偉大”的理解)同學們對“悲劇“的解讀可以說很深刻了,那么作者為什么稱這樣的悲劇為“偉大的悲劇”呢?你認為什么體現(xiàn)了“偉大”呢?(在于他們的精神!)(2分)

3、在斯科特和他隊員身上體現(xiàn)了什么精神?請找出表示偉大的描寫語段,讀一讀,并分析體現(xiàn)了什么精神。(國王跪拜的是一種精神,是誠信勇敢的紳士風度)(14分)

方法:抓重點句段分析。教師引導對話的準備:

①讀到這個細節(jié),你最感動什么?

②讀了這段文字,你最想說什么?

③你欣賞哪個詞,你最想說的是什么?面對這樣的悲劇,你讀出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呢?

總結(jié)明確:這些細節(jié)飽含的情感是:或悲壯分別之情,或贊美敬重之情,或眷戀神往之情……讀后感受是:或感動于威爾遜博士的執(zhí)著,或震撼于奧茨笑對死神的勇氣,或為斯科特直面死亡而無法排解憶和親人的悲哀而感傷,或?qū)τ⑿鄣木匆猓瑢λ勒叩木拺?,或感動于他們勇于探索、勇于獻身的精神、強烈的集體主義精神。正是這樣一些精神,是人類永恒的動力、精神的源泉!

板書:(誠信;堅毅、執(zhí)著;團隊精神;博愛等)

4、同學門的分析很透徹,那么,我們用一句話來概括自身對“悲”與“偉大”的理解。請用“悲在──,而──偉大”表述:

(如:悲在為勝利者作證,而老實守信的紳士風度偉大。悲在生命的毀滅,而為科學獻身的精神偉大。悲在失去朋友親人,而無私的愛偉大。)

5、解說辯證關(guān)系:

(彈性)

悲劇和偉大看起來矛盾的兩個極端就是這樣有機統(tǒng)一在一起的。生活中還有:

⑴勝利與失敗,悲劇與偉大;

⑵平凡與偉大;

⑶奉獻與索??;

⑷倒霉與幸運;

⑸苦難與幸福等也一樣是辨證的統(tǒng)一。

四、拓展延伸,研讀深層主題(7分)

斯科特隊是悲壯的,他不只是英國的英雄,更是全世界的英雄!他的失敗,后人有不同的分析:有人說,是南極寒冷天氣提前到來,使他們在嚴寒中苦苦拼搏了兩個多月,最終供給缺乏,體力不支;有人說,阿蒙森憑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制定計劃,選20條膘肥體壯的能接受極寒的北極的愛斯基摩狗做交通工具,而斯科特憑推理設(shè)想,主要選擇了事實上無法接受南極寒冷的西伯利亞的矮種馬。

在文章中,作者避開這些科學問題不談,也不給勝利者立說,在實際的世界里,我們的記憶中只容得下勝利者,但作者打破世俗,偏偏用飽含感情的文筆,描繪斯科特失敗的經(jīng)歷。為什么給失敗者做傳?請瀏覽課文,說說你的理解,好么?

(生依據(jù)課文分析、老師參與)

總結(jié):同學們對課文的深刻理解,茨威格一定認為大家是知己了。是啊,他不選勝利者來贊美,卻滿懷深情禮贊這些失敗的英雄,正是要贊美他們的精神。另外老師還讀出了茨威格關(guān)注的不是事業(yè)的勝利與否,而是關(guān)注引起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啟迪的力量。關(guān)注人物的心靈,這正是偉大的價值取向。

科學探險,是人類認識世界、認識自我、實現(xiàn)生命價值的第一步。比方登月;比方哥倫布航海;比方“壯士一去兮不復返”刺殺秦王失敗的荊軻;一腔熱情乘氫氣球橫渡海峽葬身大海的羅澤爾;一葉輕舟,漂流長江而翻船身亡的堯茂書……神州五號,飛躍黃河,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

(注意區(qū)分“想與想要之別”和認識世界與征服世界的不同。樹立科學的世界觀)

五、總結(jié),談本節(jié)課的收獲(彈性)

【有關(guān)資料】

氣溫:南極年平均氣溫攝氏-36度(七大洲之中最冷)。南極冬季外圍氣溫攝氏-15至-35度,內(nèi)陸氣溫則低至攝氏-40至-70度,1983年7月21日在(寒極)(poleofcold,俄羅斯的vostok研究站和近)更錄得攝氏-89.2度的地球上天然最低溫紀錄。夏季南極半島的溫度可升至攝氏15度,內(nèi)陸則仍維持在平均攝氏-25度。

雨/雪量:年平均少于5厘米(七大洲之中最干),故南極可說是一個冰封的沙漠。其中,南極半島和外圍的雨/雪量明顯較內(nèi)陸多。

水/冰量:南極冰層平均厚度約2,300米,共約2,600萬億噸的冰占全球冰量的九成,或全球淡水量的75%。

風速:南極年平均時速80公里和沿岸達時速320公里的風速,令它成為全球風的地方。在南極一些地方,平均每三天便會刮起颶風級的風暴。

《偉大的悲劇》教案反思篇三

教學理念:

找出途徑讓學生發(fā)掘材料,從語文實踐中掌握學習語文的規(guī)律。

關(guān)注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激發(fā)全體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發(fā)動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營造自由民主的學習氛圍。

教材分析:

《偉大的悲劇》這篇課文寫的是在1920xx年底,挪威探險家阿蒙森和英國探險家斯科特,在南極展開了一場富于戲劇性又令人心酸的角逐后,斯科特這位失敗的英雄和他的隊員在歸途中的悲壯覆沒的故事。故事較長,情節(jié)也較曲折,且用的是第三人稱,以人物傳記的形式再現(xiàn)當時的情境。文章一方面寫了氣候的惡劣,探險隊員與之展開的搏斗;另一方面,作者也展現(xiàn)了當時犧牲的詳情。所以基本上具備小說的三要素:典型情節(jié),典型環(huán)境,典型人物,因此又可以把它當作寫人的傳記小說來讀。

學情分析:

學生可能不適應(yīng)閱讀這么長的篇幅,學生可能不適應(yīng)這么歐化的語言,學生可能陌生這么含蓄而深刻的主題,學生可能有不太理解西方人的價值觀念,這正是在閱讀這篇文章比較困難的地方。所以教學的立足點不應(yīng)太高太難,應(yīng)盡量簡化、淺化,使學生好懂、愛學,并重在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不然,教師的教學就會很被動。

教學目標:

以突出人物的精神品質(zhì)為教學重點

以積累、聽說、寫作等為訓練手段

以發(fā)動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為核心

學法導引:

1、長文短教,重點突破。

2、注重發(fā)現(xiàn),重抓積累。

3、啟發(fā)誘導,讀寫并舉。

教學過程:

導入:魯迅先生曾經(jīng)說過,“悲劇就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蹦敲磦ゴ蟮谋瘎∮謺鞘裁礃拥哪??現(xiàn)在,我們就來看奧地利作家茨威格是怎樣用斯科特的故事給我們解答這個疑問的。

出發(fā)前的準備

我們今天的學習就像一次充滿挑戰(zhàn)的探險之旅,希望大家在這次旅程中既欣賞到美麗的風景又接受智慧和膽量的考驗,出發(fā)前,我們需明確此行的要求和任務(wù):首先大家要一鼓作氣,振作精神;其次,大家要開動腦筋,解決困難;第三,大家要團結(jié)合作,共同進步,希望我們最后都能達到榮譽的頂點,品嘗勝利的果實。

沿途發(fā)現(xiàn),做一個細心的收藏家

我們閱讀一篇課文就像一個旅行家在旅行,要去不斷地發(fā)現(xiàn)那些有價值的、美好的、印象深刻的東西,并把它們記錄下來并仔細整理珍藏。下面大家讀課文,看同學們是不是一個個細心的收藏家。(指導學生分類整理,做成卡片)

下面的詞語不應(yīng)錯過

姍姍來遲怏怏不樂白雪皚皚茫茫無際洋洋得意

悶悶不樂念念有詞憂心忡忡小心翼翼獵獵作響

迷迷糊糊哆哆嗦嗦踉踉蹌蹌

堅持不懈風餐露宿精疲力竭疲憊不堪毛骨悚然

耀武揚威海市蜃樓畏縮不前魯莽大膽語無倫次

羸弱癲狂凜冽吞噬銷蝕

步履告罄蹣跚遺孀厄運

下面的句子不應(yīng)忘記。

1、對人類來說,第一個到達者擁有一切,第二個到達者什么也不是。

2、挪威國旗耀武揚威、洋洋得意地在這被人類沖破的堡壘上獵獵作響。

3、斯科特接受了這項任務(wù),他要忠實地去履行這一最冷酷無情的職責:在世界面前為另一個人完成的業(yè)績作證,而這一事業(yè)正是他自己所熱烈追求的。

4、但是在這白雪皚皚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樓,它召來那些由于愛情、忠誠和友誼曾經(jīng)同他有過聯(lián)系的各種人的形象,他給所有這些人留下了話。

5、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zhàn)勝的厄運的搏斗中毀滅了自己,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所有這些在一切時代都是最偉大的悲劇。

……

(指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搜集、整理)

挑戰(zhàn)困難,做一個勇敢的探險家

既然是探險,就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坦途,必然會遇到艱險和困難等著我們?nèi)タ朔?。然而,無限風光在險峰,越是艱險的地方,我們越要迎難而上。下面的學習需要大家拿出勇氣和智慧,看大家是不是一個個勇敢的探險家。

(學生再次瀏覽課文)

1、同學們在下面互相復述故事。(要講得熱鬧)

2、大家推薦一個同學給全班同學講述故事。(要激勵)

3、同學講述完之后,請同學們用簡單的話評價故事。(要稱贊)

這是一個感動人心的故事。

這是一個非常悲壯的故事。

這是一個充滿著冒險精神的故事。

這是一個富有挑戰(zhàn)精神的故事。

這是一個歌頌失敗的英雄的故事。

這是一個歌頌獻身精神的故事。

……

(指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評價,獲得感知)

4、文章中有許多感動人心的細節(jié),正是從這些細節(jié),我們發(fā)現(xiàn)了探險家高尚偉大的地方,請同學們認真感悟這些地方,且說說他感動你的原因。(要鼓勵)

①歷盡艱險到達極點,等待他們的卻是占領(lǐng)者阿蒙森留下的國旗和信件,并要斯科特這個失敗者見證他們完成的業(yè)績,而斯科特毫不猶豫地接受了這項任務(wù)。

科學家博大的胸襟讓人嘆服。

②負責科學研究的威爾遜博士,在離死神只有一步之遙的時候,仍堅持科學觀察,并拖著16公斤的珍貴巖石樣品?

科學家勇于探索和頑強進取的精神讓我們感動。

③不幸的奧茨先是要求給他十片嗎啡,以圖盡快結(jié)束自己,其他隊員堅決拒絕了他的要求;第二天,他獨自走向了帳篷外的茫茫風雪。

科學家強烈的自我獻身精神和以集體為重的高尚人格不能不令人為之淚流滿面。

④斯科特海軍上校極其冷靜地將日記記錄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直到他的手指完全凍僵,筆從手中滑下來為止。

科學家熱愛事業(yè)、執(zhí)著、拼搏的精神不得不令人贊嘆。

……

(指導學生品味細節(jié),細心領(lǐng)悟)

善于創(chuàng)造,做一個優(yōu)秀的開拓者

人類的腳步從來就沒有停止對未知世界的追求,我們的眼睛總是在不斷發(fā)現(xiàn)新鮮的天地,我們的思維還在繼續(xù)探索許多空白的領(lǐng)域,這就象我們今天的學習一樣,都需要我們有一種敢為人先的開創(chuàng)精神,所以下面的問題,同學們要大膽說出自己想說的話,并記錄下來,你會發(fā)現(xiàn)你成了一個優(yōu)秀的開拓者。

1、這次探險活動勝利者是阿蒙森,失敗者是斯科特,然而茨威格選擇作傳的卻是斯科特,這里面體現(xiàn)了作者什么樣的目的?(從中理解題目的含義)

2、讀了這篇文章,或許你對英雄對成敗有了新的認識和體會。在你的心中,到底誰是真正的英雄;在生活中,我們怎樣看待成???請以《真心英雄》為題寫下你的認識和感受。教師可播放周華健的歌曲《真心英雄》營造氛圍。

3、學生寫作。

4、當堂誦讀。

5、教師評價。

《偉大的悲劇》教案反思篇四

知識與技能: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品味語言,體會作者的感情。

過程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激起學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培養(yǎng)團結(jié)合作、勇于犧牲的精神。

通過品讀,體會關(guān)鍵語句,來認識人類挑戰(zhàn)自身,實現(xiàn)生命價值的偉大。

一課時

人類南極探險的錄像資料

生齊讀名言:頑強奮戰(zhàn)后的失敗和輕易獲得的勝利同樣可賀可敬!

導語 :是啊,失敗和成功應(yīng)同樣受到人們的敬仰和尊重。然而,一直以來,我們的記憶中只容得下成功者,有人說,歷史便是為他們而寫的,其實并非如此,千百年來,在人類征服自然界的各個領(lǐng)域中,都涌現(xiàn)出了許多可歌可泣的失敗英雄,英國探險家斯科特就是其中的一位,接下來,讓我們隨著奧地利作家茨威格,再次回顧那段光榮的歷史吧?。ò鍟n題)

在學習新課之前,教師對同學們的預(yù)習情況作個簡單的測試,現(xiàn)在我們來進行: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闖三關(guān)

第一關(guān):你會讀了嗎?

拽(zhuài) 癲狂(diān)(kuáng) 吞噬(shì)

羸弱(léi) 凜冽(lǐn)(liè) 步履(lǚ)

告馨(qìng) 銷蝕(xiāo)(shí) 角(jué)逐

第二關(guān):你了解了嗎?(多媒體展示南極探險資料)

關(guān)于南極,你了解多少?

(冷、冰天雪地、人跡罕至、荒無人煙)

第三關(guān):你想到了嗎?

你覺得在南極考察,應(yīng)該注意些什么?

(食物、路線、天氣變化、耐寒的動物)

恭喜大家闖關(guān)成功!接下來,我們進行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熟悉課文

整體感知:

咱們分成兩隊雄鷹隊和猛虎隊比比看,哪隊最能干?

跳讀課文,注意思考以下三個問題:

1.課文讀完之后,你的第一感覺是什么?

(他們真?zhèn)ゴ?;他們雖然失敗了,但他們才是真正的英雄;雖然他們犧牲了,但他們的精神永放光芒;他們才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2.復述課文(可以單個復述,也可以幾個人合作,抓住典型人物和典型環(huán)境)

(課文主要寫了斯科特一行探險隊歷經(jīng)艱險,即將到達南極點時,卻悲哀地發(fā)現(xiàn)他們競爭對手已經(jīng)捷足先登了,只好喪氣地踏上歸途,歸途中,由于遭受到了突然到來的惡劣氣候,饑寒交迫,體力不支,最后一個一個悲壯的死去)

3.你覺得文中哪些細節(jié)令你難忘,說給大家聽聽。

(奧茨為了不拖累同伴,大風雪天自殺事件;威爾遜博士在生命無保障的情況下,還拖著16公斤的珍重貴石樣品;斯科特海軍用凍傷的手指給親人寫信)

生評出獲勝隊,并做簡單的點評。

品味語言,談體會

讀讀喜歡的句子

剛才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一定有不少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大家拿起筆,用圈點、勾畫的方法,找出最使自己感動的詞語或句子,并談?wù)勼w會。

例如:

甲生:我感動的語句是:斯科特為挪威人阿蒙森作證;感動的原因是:斯科特誠實、守信,有強烈的英國紳士風度,能坦然面對成功與失敗。

乙生:我感動的語句是:斯科特在死后,還象親兄弟一樣抱著威爾遜;感動的原因是:他們互相團結(jié)有強烈的集體主義精神。

丙生:我感動的語句是:威爾遜在臨死之前還拖著16公斤重的珍貴巖石樣品;感動的原因是:他有一種為事業(yè)而獻身的崇高精神。

自選研究:

剛才大家都體會的挺深刻,那么在閱讀過程中,你還有哪些問題不太明白,咱們先以小組為單位,自行解決,小組內(nèi)解決不了的,提出來,咱們共同討論。

問問不懂的問題,悟幫助解決疑難

課文的題目是偉大的悲劇,我們大家都知道,悲劇就是以悲慘的結(jié)局結(jié)尾的故事,既然是悲劇,為什么又蘊含著偉大兩字呢?他們付出這樣沉重的代價,為了什么呢?請思考以下三個問題:

1.斯科特一行南極之行的悲劇體現(xiàn)在哪幾個方面?

(失敗之悲、死亡之悲、作證之悲、世人之悲)

2.偉大又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勇于探索,為事業(yè)而獻身的精神;集體主義精神;誠實、守信、熱愛祖國、熱愛生命、熱愛他人)

3.斯科特一行探險的意義何在?

認識自然,挑戰(zhàn)人類自我,實現(xiàn)生命的價值,給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今天,大家都挺能干的,看著同學們的興致這么高,我們不妨一醉方休,一起走進智力測試宮創(chuàng)造性閱讀。

對哪道題感興趣,就說哪道題(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

1.假如你是挪威探險隊員阿蒙森,當你通過衛(wèi)星電視看到斯科特一行在南極艱難的情景,你會怎么辦呢?

2.假如你是挪威國王,當你得知斯科特一行遇難的消息后你最想說的話是什么?最想做的事又是什么呢?

3.假如你是一位作者,你會為誰作書立傳呢?

是啊,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zhàn)勝的厄運的搏斗中毀滅了自己,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所有這一切在一切時代都是最偉大的悲劇。

那么,你是如何看待失敗的斯科特和勝利的阿蒙森呢?

偉大

斯科特(失?。?/p>

阿蒙森(勝利)

斯科特雖然在探索領(lǐng)域里失敗了,但是他這種對科學的探索精神和愛國精神等,不僅是英國人的驕傲,而且是我們?nèi)祟惖尿湴?,人們以此為榮;他雖然在探險事業(yè)中犧牲了,但他的探索精神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海灘拾貝:

聯(lián)系實際,說說你所知道的偉大的悲劇式的人物或事件,這些人或事對你有什么啟示?

(如:非典事例、抗洪事例等,他們都具有崇高的事業(yè)而獻身的精神)

同學們,你們是二十一世紀的青少年,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新科技的發(fā)展,需要大家共同去開拓創(chuàng)新。因此,從現(xiàn)在起,就要樹立科學意識,勇于探索,勇于同大自然進行挑戰(zhàn),讓斯科特精神在你、我、他成長的道路上永存!

《偉大的悲劇》教案反思篇五

喜歡旅游嗎?你喜歡探險嗎?為什么?

1、莽撞與理智的區(qū)別;

2、關(guān)愛自身,才干關(guān)愛他人;

3、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英雄;

4、冒險和探險的區(qū)別;

5、一切探險都有可能遭遇厄運等。

一、對話導入(3分)

1、知道南極嗎?(氣溫、風速、冰層等)假如你到南極會感覺如何?

1910年6月1日,英國人斯科特帶領(lǐng)探險隊離開英國,前往南極。1911年11月,他們在埃爾斯角和近登陸,準備征服南極點。今天,我們就跟隨茨威格的文筆,隨斯科特他們一起踏上南極探險的旅程。出示課題。

2、學習的目標:

(板書課題,出示目標)

⑴學習速讀,能用復述、概括等方法梳理故事的情節(jié);

⑵學習依據(jù)具體情節(jié)理解文章的方法,并體會悲劇和偉大的內(nèi)涵;

⑶從斯科特身上感受人的精神魅力,完善自身的人格。

二、整體感知(8分)

1、速讀課文,抓住重要信息,概括復述故事情節(jié):

(抓住人、地、事件、細節(jié)要素來概括復述)

2、背景介紹引出問題:

斯科特被英國人稱為20世紀初探險時代的偉大英雄。1910年6月1日,當他帶領(lǐng)探險隊向南極點發(fā)起沖刺時,挪威人羅阿爾德?阿蒙森也率領(lǐng)著另外一支探險隊向南極點進發(fā)。兩支隊伍展開了激烈角逐,都想爭取“國家榮譽”。結(jié)果阿蒙森隊于1911年12月14日捷足先登,而斯科特隊則于1912年1月18日才抵達,比阿蒙森隊晚了一個多月(34天)。倒霉的是,在返程途中,斯科特隊卻全軍覆沒,長眠于皚皚冰雪之中。

作者依據(jù)拯救出來的書信、文件、膠片等,展開豐富的想象,生動細致的描繪了斯科特一行的經(jīng)歷和心情。寫作中作者傾注了全部情感,無法壓抑的贊嘆之情在傳記中直截表達出來。請瀏覽課文,看哪些語句表達了作者的直接情感?(最后一段)

3、齊讀結(jié)尾議論段,品析韻味:

(并過度到下環(huán)節(jié))

三、研讀賞析(24分)

1、(關(guān)于“悲劇”的理解)作者高度評價“這在一切時代都是最偉大的悲劇”。你認為悲劇指何而言?請選讀課文的相關(guān)段落,談?wù)勀銓Α氨瘎 钡睦斫狻#ǎ阜郑?/p>

師評價引導準備:

⑴所有隊員全部遇難,怪不得作者稱這次探險為“悲劇”,那么這次探險只是因為這樣的結(jié)局被稱為悲劇嗎?

⑵魯迅先生說“悲劇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p>

⑶生命自然是最有價值的,除了生命,還有什么是有價值的呢?

⑷假如只死一個人是不是悲劇、假如沒人死但是失敗而歸是不是悲劇?)

生找文中各種悲劇因素,老師和同學一起閱讀交流、提醒注意細節(jié)。

師結(jié):概括我們所說的內(nèi)容,這次探險中包括了:死亡悲劇、失望悲劇、見證者悲劇……等。

2、(關(guān)于“偉大”的理解)同學們對“悲劇“的解讀可以說很深刻了,那么作者為什么稱這樣的悲劇為“偉大的悲劇”呢?你認為什么體現(xiàn)了“偉大”呢?(在于他們的精神?。ǎ卜郑?/p>

3、在斯科特和他隊員身上體現(xiàn)了什么精神?請找出表示偉大的描寫語段,讀一讀,并分析體現(xiàn)了什么精神。(國王跪拜的是一種精神,是誠信勇敢的紳士風度)(14分)

方法:抓重點句段分析。教師引導對話的準備:

①讀到這個細節(jié),你最感動什么?

②讀了這段文字,你最想說什么?

③你欣賞哪個詞,你最想說的是什么?面對這樣的悲劇,你讀出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呢?

總結(jié)明確:這些細節(jié)飽含的情感是:或悲壯分別之情,或贊美敬重之情,或眷戀神往之情……讀后感受是:或感動于威爾遜博士的執(zhí)著,或震撼于奧茨笑對死神的勇氣,或為斯科特直面死亡而無法排解憶和親人的悲哀而感傷,或?qū)τ⑿鄣木匆猓瑢λ勒叩木拺?,或感動于他們勇于探索、勇于獻身的精神、強烈的集體主義精神。正是這樣一些精神,是人類永恒的動力、精神的源泉!

板書:(誠信;堅毅、執(zhí)著;團隊精神;博愛等)

4、同學門的分析很透徹,那么,我們用一句話來概括自身對“悲”與“偉大”的理解。請用“悲在──,而──偉大”表述:

(如:悲在為勝利者作證,而老實守信的紳士風度偉大。悲在生命的毀滅,而為科學獻身的精神偉大。悲在失去朋友親人,而無私的愛偉大。)

5、解說辯證關(guān)系:

(彈性)

悲劇和偉大看起來矛盾的兩個極端就是這樣有機統(tǒng)一在一起的。生活中還有:

⑴勝利與失敗,悲劇與偉大;

⑵平凡與偉大;

⑶奉獻與索?。?/p>

⑷倒霉與幸運;

⑸苦難與幸福等也一樣是辨證的統(tǒng)一。

四、拓展延伸,研讀深層主題(7分)

斯科特隊是悲壯的,他不只是英國的英雄,更是全世界的英雄!他的失敗,后人有不同的分析:有人說,是南極寒冷天氣提前到來,使他們在嚴寒中苦苦拼搏了兩個多月,最終供給缺乏,體力不支;有人說,阿蒙森憑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制定計劃,選20條膘肥體壯的能接受極寒的北極的愛斯基摩狗做交通工具,而斯科特憑推理設(shè)想,主要選擇了事實上無法接受南極寒冷的西伯利亞的矮種馬。

在文章中,作者避開這些科學問題不談,也不給勝利者立說,在實際的世界里,我們的記憶中只容得下勝利者,但作者打破世俗,偏偏用飽含感情的文筆,描繪斯科特失敗的經(jīng)歷。為什么給失敗者做傳?請瀏覽課文,說說你的理解,好么?

(生依據(jù)課文分析、老師參與)

總結(jié):同學們對課文的深刻理解,茨威格一定認為大家是知己了。是啊,他不選勝利者來贊美,卻滿懷深情禮贊這些失敗的英雄,正是要贊美他們的精神。另外老師還讀出了茨威格關(guān)注的不是事業(yè)的勝利與否,而是關(guān)注引起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啟迪的力量。關(guān)注人物的心靈,這正是偉大的價值取向。

科學探險,是人類認識世界、認識自我、實現(xiàn)生命價值的第一步。比方登月;比方哥倫布航海;比方“壯士一去兮不復返”刺殺秦王失敗的荊軻;一腔熱情乘氫氣球橫渡海峽葬身大海的羅澤爾;一葉輕舟,漂流長江而翻船身亡的堯茂書……神舟五號,飛躍黃河,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

(注意區(qū)分“想與想要之別”和認識世界與征服世界的不同。樹立科學的世界觀)

五、總結(jié),談本節(jié)課的收獲(彈性)

氣溫:南極年平均氣溫攝氏—36度(七大洲之中最冷)。南極冬季外圍氣溫攝氏—15至—35度,內(nèi)陸氣溫則低至攝氏—40至—70度,1983年7月21日在(寒極)(poleofcold,俄羅斯的vostok研究站和近)更錄得攝氏—89.2度的地球上天然最低溫紀錄。夏季南極半島的溫度可升至攝氏15度,內(nèi)陸則仍維持在平均攝氏—25度。

雨/雪量:年平均少于5厘米(七大洲之中最干),故南極可說是一個冰封的沙漠。其中,南極半島和外圍的雨/雪量明顯較內(nèi)陸多。

水/冰量:南極冰層平均厚度約2.300米,共約2.600萬億噸的冰占全球冰量的九成,或全球淡水量的75%。

風速:南極年平均時速80公里和沿岸最高達時速320公里的風速,令它成為全球最大風的地方。在南極一些地方,平均每三天便會刮起颶風級的風暴。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780623.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