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對一本書或一篇文章的主題、內(nèi)容、結(jié)構(gòu)等方面進(jìn)行思考和總結(jié)的一種文字表達(dá)方式。那么如何寫一篇有內(nèi)涵的讀后感呢?首先要提煉出書中的核心思想,然后結(jié)合自身的感受進(jìn)行分析和歸納,可以借助自己的經(jīng)歷和情感來體現(xiàn)對書籍的理解和感悟,最后要注意語言的表達(dá)方式,讓讀后感更加生動有趣,引人入勝。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些讀后感范文,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夠給大家一些啟發(fā)和思考。
紅樓夢讀后感初中生篇一
早逝既是林黛玉的不幸,又是林黛玉之幸也!不是我殘忍,喜歡看別人的杯具,且聽我細(xì)細(xì)述來。
如果黛玉還活著,以她瘦弱的身子骨,你能想像她看著寶玉與寶釵過著幸福的生活,在她面前炫耀時悲痛的模樣嗎?再者,她能理解賈府被抄的打擊嗎?我想,非也。
在寶玉拜堂成親的那一刻,高鄂將高傲孤僻的黛玉寫得那么微不足道,她沒有笑著離開,而是指天哭地地走了,如果是那樣的話,她還是我們所認(rèn)識的黛玉嗎?不是。我覺得曹雪芹本意非此。
現(xiàn)實世界本來就不應(yīng)是非黑即白,也許歷來許多人悲嘆黛玉之身世,可誰又能確定黛玉不是世間的幸運兒呢,畢竟愛過、痛過、哭過、笑過便是人生,既然嘗遍人生之酸甜苦辣,亦沒有白走世間一趟。她的生命在故事最華麗之處結(jié)束,如曇花一現(xiàn),留下世人的無限唏噓,也是一幸事呀。
所以,早逝既是林黛玉的不幸,又是林黛玉的萬幸啊。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紅樓夢讀后感初中生篇二
《紅樓夢》被稱為四大名著之首,其中一個女主角——史湘云受大部分人們的賞識。她又豪又憨的性格,對于現(xiàn)代的審美十分符合。人們稱贊她明智又心思細(xì)膩,讓其可以兩袖清風(fēng)行走于天地之間。關(guān)于她有許多謎團(tuán),最重大的就是關(guān)于她的結(jié)局。作者曹雪芹未完成的部分中,也包括了湘云這位受大眾推廣的女子的結(jié)局。我認(rèn)為,在湘云的丈夫去世之后,湘云成為寶玉的知己,相互依靠,但從未完婚。從判詞,寶玉與湘云的感情,與湘云與寶釵、黛玉的感情中看,這就是我眼中湘云的結(jié)局。
首先,判詞中可以體現(xiàn)湘云與丈夫分散,且寶玉也與寶釵關(guān)系僵持。判詞里說“廝配得才貌仙郎,博得地久天長,準(zhǔn)折得幼年時坎坷形狀?!边@一句表達(dá)了史湘云會嫁給一個門當(dāng)戶對的“才貌仙郎”,并且兩人感情十分持久?!敖K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贝笠饩褪?,史湘云與其公子最后離散,可能是丈夫英年早逝,因此史湘云成為寡婦。在寶釵的判詞中“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北磉_(dá)了寶釵與寶玉在婚后并不幸福,寶玉雖與寶釵結(jié)婚,成為夫妻,依然思念著林黛玉,“意難平”,所以寶玉也有可能與寶釵(其妻子)分開。一個合格的結(jié)局,要有書中原文暗示與證據(jù)支持。所以在判詞中,可以看出寶玉與湘云到最后都只是一個人,沒有丈夫或與妻子并不和睦。
其次,史湘云與賈寶玉關(guān)系良好,并且都了解對方,可能成為知己。第280頁中寶玉請求湘云幫他梳頭,“在家不戴冠,并不總角,只將周圍短發(fā)梳成小辮……”湘云對于寶玉的梳頭習(xí)性十分了解,知道若不出門怎么梳,且后面說道“這珠子只三顆了,這一顆不是的。我記得是一樣的,這么少了一顆?”湘云記得寶玉的頭飾上有幾顆珠子,由此可見,湘云對寶玉的生活在細(xì)節(jié)上也十分了解。并且湘云在寶玉面前完全不掩飾,而是依然大大咧咧,也會顯現(xiàn)出自己的內(nèi)心柔弱的一面。“史湘云也不坐,寶林(寶玉,黛玉)兩個只得送他至前面。那史湘云只是眼淚汪汪的……”所以湘云在寶玉面前會展現(xiàn)自己柔弱無助的一面,可見兩人關(guān)系之好,與對對方的信任。一個合理的結(jié)局,應(yīng)該有角色之間的感情的合理性。所以,史湘云與賈寶玉兩人都十分了解對方,信任對方,有可能成為知己。
再者,湘云與黛玉,寶釵——兩個與寶玉有著愛情的女子,關(guān)系和睦,湘云不會背叛她們與寶玉在一起的。湘云一直對寶釵有著崇拜之情,“你敢挑寶姐姐的短處,就算你是好的?!边@是湘云在文中第一次正式出現(xiàn),她讓黛玉挑寶釵的不好,并說若是挑出來了,自己就不如黛玉,所以這體現(xiàn)了湘云對寶釵的愛護(hù),難以挑出其不好之處。寶釵也一直管教著湘云,“說你沒心,卻又有心;說你有心,卻又口直?!毕嬖婆c寶釵就是一個妹妹崇拜姐姐,而姐姐卻說妹妹太大大咧咧的關(guān)系。而湘云與黛玉兩人卻是惺惺相惜。在第七十六回中,黛玉見院里人少,觸景生情,身邊只有湘云,她們兩人相互安慰、扶持。“你是個明白人,何必作此形景自苦?!焙髞硭齻儍扇寺?lián)詩,“幾處狂飛盞,誰家不啟軒。輕寒風(fēng)剪剪,良夜景暄暄?!瓑芈┞晫⒑?,窗燈夜已昏。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詩魂?!眱扇藢ν暝姾螅嗷ベp識,也有了革命友誼之感。一個好的結(jié)局,會讓里面的角色與之前的關(guān)聯(lián)有呼應(yīng)。所以湘云與兩人關(guān)系之好,不會與寶玉成親,讓另外二(一人——黛玉已亡)人為難。
所以,從判詞里表達(dá)的預(yù)言,湘云與寶玉的了解和湘云與寶釵、黛玉的信任中看,湘云最后丈夫去世,與寶玉結(jié)為知己。
紅樓夢讀后感初中生篇三
《紅樓夢》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讀過《紅樓夢》的人無不贊嘆作者曹雪芹的文采,更感慨賈府人物的命運!
小說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故事為主線,寫出了一個封建社會貴族之家由勝而衰的命運。寶玉和黛玉的“木石前盟”,是來自天上的愛情,象征著感情的高尚與純粹;寶玉與寶釵之間的“金玉良緣”,則是賈府的權(quán)勢與薛家財富的結(jié)合,把可怕的現(xiàn)實原則,帶到了愛情之中。
《紅樓夢》,刻畫了多少鮮明的人物:寶玉的天真、叛逆和軟弱;黛玉的多愁善感,詩人氣質(zhì);寶釵的深沉,世故與冷靜。在充滿著詩情畫意的大觀園,青春的歡笑和煩惱都是那么動人心弦的;然而,花樣年華的“大觀園”,卻被殘酷的現(xiàn)實社會輕而易舉地摧毀。《紅樓夢》成為萬千少女心中的一曲哀歌......黛玉的《葬花吟》,唱出了小說中所有天真少年的共同心音“花謝花飛飛滿天,紅綃香斷有誰憐?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
書中,有神話式的高遠(yuǎn)奇特的想象,讓我們的心靈仰望無限的天空;又有童話般美麗純潔的愛情,使我們的情感凈化,升華;更有詩歌一樣抒情的境界,大觀園的每一片風(fēng)景,都象征著一種人生!
讀《紅樓夢》我們被美驚醒!“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
《紅樓夢》是四大名著之一,讀完它我的感觸很深。它諷刺了我國古代封建惡勢力獨霸一方的丑態(tài),與它最終將會走向滅亡的必然命運。
《紅樓夢》里的人物各有各的特點。給我印象深刻的有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等。賈寶玉從小過著被捧在掌心里的日子,再加上銜玉而生被他的祖母視為珍寶。每日與女孩子玩樂嬉戲,不顧學(xué)業(yè),而且軟弱無能,但也是因為這樣,他的父親賈政才會不喜歡他,當(dāng)然,賈寶玉也很懼怕這個父親。雖然大觀園里的人盡是心靈骯臟,爭權(quán)奪利的人,不過也有真情在,賈寶玉和林黛玉兩情相悅,真心相愛,卻也逃不過封建社會的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命運。
林黛玉是個多愁善感的人,她經(jīng)常落淚,都說她心眼小,可是她只有賈寶玉這個知己了。林妹妹身體弱,經(jīng)不起折騰,每天都喝藥,都快成了藥缸子了。她最后死的太可憐了。不僅芳魂早逝,而且死的時候都是帶著遺憾和悔恨。
薛寶釵在大觀園里可算是最有心機的女孩了。她為人處事都很能干,蒙住了很多單純?nèi)说难劬?。她人緣極好,卻得不到寶玉對她的真愛,她極力討好每一個人連賈母也不在話下。她最終嫁給了賈寶玉,又怎么樣,終究得不到他的心,最后還不是獨自一人。
讀完《紅樓夢》讓我見識了人世間的美與丑,善與惡,讓我懂得了人與人之間并不只有美好的事物,也有骯臟與丑陋的靈魂。
紅樓夢讀后感初中生篇四
她無奈著“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悲哀著“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套無情”,傷感著“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終落得“一縷香魂隨風(fēng)散,三更不曾入夢來”的凄涼結(jié)局。
說到這,紅樓夢里的愛情故事還真是數(shù)不勝數(shù)。首先力推的,就是寶黛的紅粉癡戀。在紅樓夢里要數(shù)這兩個人的愛情最純潔了。從兩小無猜,青梅竹馬,到長大后的墜入愛河。曹公簡直就是順?biāo)浦?,讓讀者感到,世間又一份千古流芳的愛情故事誕生了。它的出現(xiàn)是那么的自然,幾乎沒有人懷疑過,它的出現(xiàn)是那么純潔,纖塵不染。但是生不逢時的愛情就是痛苦的代名詞。黛玉性格里獨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對世俗的不屑一顧,令她處處顯得特立獨行,卓爾不群?;ㄇ鞍V讀西廂,毫無避諱;不喜巧言令色,言隨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種種這般,都使得她象一朵幽然獨放的荷花,始終執(zhí)著著自己的那份清純,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一如碧玉般盈澈。用一個普通人的眼光看她,最欣賞的還是黛玉的詩情畫意,靈秀慧黠。黛玉每每與姐妹們飲酒賞花吟詩作對,總是才氣逼人,藝壓群芳。無論是少年聽雨歌樓上的詩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畫意;還是草木黃落雁南歸的凄涼,花氣溫柔能解語的幽情;無不體現(xiàn)出她娟雅脫俗的詩人氣質(zhì)。最嘆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紅顏薄命。黛玉的身世,注定了她的孤獨無依,而她的性格,又注定了她的寥落憂傷??v使大觀園里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可是這里沒有她可以依靠的親人,沒有她可以傾訴的知己,只有風(fēng)流多情的寶玉讓她芳心暗許,卻又總是患得患失。于是她無奈著“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悲哀著“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套無情”,傷感著“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終落得“一縷香魂隨風(fēng)散,三更不曾入夢來”的凄涼結(jié)局。
與其說林黛玉在賈府的地位和自身的懦弱是悲劇的起因,還不如把責(zé)任軌道萬惡的封建社會以元春為首的封建集團(tuán)無情的扼殺了寶玉和黛玉之間的愛情。如果紅樓夢真的是曹雪芹親身經(jīng)歷的描述,那么我可以感受到一個失去至愛的男人的痛苦。地獄的烈火在身邊燃燒,苦不堪言,使我的思想靜止不前,這不是切膚之痛,卻是切膚之愛。當(dāng)血淚撒盡的曹公轉(zhuǎn)身面對不堪回首的歷史怎能不發(fā)出“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的感嘆!
還有要說的就是薛寶釵的愛情悲劇了??吹谨煊竦挠粲舳K,依然那么難過??纱阶x完,聽甄世隱說著什么"蘭桂齊芳"我不由黯然。薛寶釵這樣的人物,也要像李紈一樣,將一生都葬在這片冷酷的園子里么?面對一個根本不愛自己的男人,管他什么金玉良緣,她所需要的到底是什么呢?其實根本不用問就知道,是包二奶奶的寶座??墒俏矣植唤磫?,難道世上真的有喜歡孤獨的女人?我一直都覺得她是一個既冷酷又自私的人??墒乾F(xiàn)在,我竟然不由不同情她了。其實細(xì)想起來,她的悲劇也許比林黛玉的更令人嘆惋。她最需要的不是什么愛情的灌溉,而是自由!薛寶釵家境富足,從小飽讀詩書。接受的是極為全面而正統(tǒng)的教育。賈母總是夸她"沉靜寬厚"。沒錯,這正是她從小被教育過的為人方式,也是古代女子應(yīng)有的美德。甚至悲喜都不應(yīng)形于顏色,否則就是"不尊重。"綜觀全書她的舉止,幾乎從未超出這些束縛。只有一次寶玉將她比做楊妃令她大怒,可也只是冷冷的用一句話反諷過去。其實她才是最可悲的人,一生都被別人的看法和所受的教育支配著。從來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沒有開心也沒有不開心,只是按照理所當(dāng)然的道路走下去。從未得到過全心全意的愛情,更不敢勇敢地追求愛情。也沒有誰真正的關(guān)心過她。而她,也就認(rèn)為世界本就如此.認(rèn)為夫妻間有的不是真誠的感情而是"舉案齊眉"的尊重。這樣冷酷的綱常,竟是她遵守了一生的原則,而且還毫無知覺的麻木著。
她的作為,其實并沒有多少是自由的選擇。她只是一個典型的循規(guī)蹈矩的服從者。她是聰慧有才的,卻被教育著認(rèn)為女子讀書也是無用,香菱和湘云談詩她說道"一個女孩兒家,只管拿著詩作正經(jīng)事講起來,叫有學(xué)問的人聽了,反笑話說不守本分的";她也熟悉劇作戲曲,卻認(rèn)為這些淫詞巧句是不能為端莊淑女所知的,因而委婉的批評寶琴的詠古詩;她像任何人一樣希望有美好的生活,但當(dāng)母親為了賈府的權(quán)勢而把她嫁給癡癡傻傻的寶玉時,因為母親告訴說她已經(jīng)應(yīng)承了,也就只有流淚接受。直到最后寶玉出家,她的悲劇達(dá)到高潮。即使在這時,她依然是不能由著本性而為的。王夫人說“看著寶釵雖是痛哭,他端莊樣兒一點不走,卻倒來勸我,這是真真難得的!”可想想寶釵如此人物,又這樣年輕,此時想起自己的一生將如何結(jié)束,她的痛苦其實并不在黛玉焚稿之下呀!可她依然只能克制著,這是她的“尊重”!
與林相比,她的一生也許更為可悲,林至少還追求了自己的幸福,而且得到了一份真誠的感情,最終一死解脫了所有的痛苦。
紅樓夢讀后感初中生篇五
我讀了《紅樓夢》一書,書中以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故事為主線,用賈府的興衰作為背景,寫出了封建社會的黑暗與不合理的制度造成的悲劇。
作者曹雪芹通過《紅樓夢》,揭示了腐朽封建社會,也表達(dá)了他的不滿與憤怒。故事講述的是從小體弱多病的林黛玉來到了榮國府,漸漸與生來嘴銜通靈玉而性格頑劣的公子賈寶玉相戀,又因鳳姐從中使用掉包計,使得賈寶玉娶了薛寶釵,讓林黛玉吐血身亡,賈寶玉從此心灰意冷,看破紅塵,遁入空門的故事。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林黛玉,雖然她的性格里獨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對世俗的不屑一顧,令她處處顯得特立獨行?;ㄇ鞍V讀西廂,毫無避諱;不喜巧言令色,言隨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就象一朵幽然獨放的荷花,始終執(zhí)著著自己的那份清純,“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一如碧玉般盈澈”。最讓我欣賞的還是她詩情畫意,聰慧靈秀。黛玉每次與姐妹們飲酒賞花吟詩作對,總是才氣逼人,居于首位。無不體現(xiàn)出她娟雅脫俗的詩人氣質(zhì)。最嘆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紅顏薄命,她可以傾訴的知己,只有寶玉讓她芳心暗許,卻又總是患得患失。
我感嘆賈、林兩人愛情的悲劇與那些敢于反判那個垂死的封建貴族制度的人,同情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犧牲者”,所批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會的虛偽道德和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在他們心中,一邊是封建社會必須追求的功名光環(huán),一邊是心馳神往的自由之身。在面對封建禮教下的種種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為代價,自由之身的追求始終不棄。
我在教師的圖書角內(nèi)借了一本書,它就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都t樓夢》是我國古典文學(xué)名著,作家曹雪芹嘔盡心血,花了十年的時間,寫成了這部長篇小說。全書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故事為主線,講述了封建大家族由盛而衰的歷史過程,描寫了眾多性格鮮明的人物......
正是如此,剛拿到書,我就愛不釋手了,懷著急迫和激動的心情,我翻開了這本書的第一章......
第一章寫的是《青埂峰頑石變美玉》,還沒看完這章我就被里面的優(yōu)美詞句和故事情節(jié)給深深地吸引住了,便津津有味地看了下去......一節(jié)課的時間實在是太短暫了,下課的鈴聲響起,我也才看到第四章。但回到家,做好家庭作業(yè),我就迫不及待地拿出書,看了起來。終于,我花了一星期的時間,看完了這本長篇小說。呵呵,要不是故事被縮減過,讀起原著來,我恐怕兩星期也讀不完呢!
讓我最難忘的一章就是《林黛玉別父進(jìn)京都》了,里面林黛玉和賈母相見時的情景,讀了都會讓人感到辛酸——我也不例外。還有王熙風(fēng)的語言藝術(shù),也不得不讓我佩服,就像“看她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倒是個嫡親的孫女”這句話,王熙鳳不僅稱贊了林黛玉,還稱贊了惜春、探春、迎春等人,真是個語言大師啊!
精彩的故事還有很多,我給大家推薦《林黛玉重建桃花社》、《賈寶玉淚灑相思地》、《錦衣衛(wèi)查抄寧國府》,都很值得大家一看呢!在此,我也希望《紅樓夢》能夠祖祖孫孫傳下去,供后代觀看。
《紅樓夢》!這顆文學(xué)界閃耀的明星,一定會永遠(yuǎn)掛在美麗的星空的!
紅樓夢讀后感初中生篇六
《紅樓夢》以“大旨談情,實錄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體情理,按跡循蹤,擺脫舊套,新鮮別致,取得了非凡的藝術(shù)成就?!罢媸码[去,假語村言”的特殊筆法更是令后世讀者腦洞大開,揣測之說久而遂多。下面是fanwen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生紅樓夢讀后感1000字,歡迎閱讀。
寒假里,我讀了四大名著之首的《紅樓夢》。它真不愧為是一本奇書,書中人物眾多,個性鮮明。
在這本書中,林黛玉、薛寶釵無疑分別是《紅樓夢》的女一號和女二號,賈寶玉、林黛玉兩人愛情悲據(jù)貫穿始終。由多情瀟灑的寶玉,嬌嫩多病的黛玉,塑造了一個發(fā)生在清朝封建家庭的動人愛情悲劇。作者曹雪芹通過《紅樓夢》,揭示了當(dāng)時封建社會的黑暗,也表達(dá)了他的不滿與憤怒。故事講述的是從小體弱多病的林黛玉來到了賈府,漸漸與公子賈寶玉相戀,本來這是一段美好的姻緣,但卻又因鳳姐從中使用掉包計,讓賈寶玉娶了戴黃金鎖的薛寶釵,以至于林黛玉吐血身亡,賈寶玉從此心灰意冷,看破紅塵。
《紅樓夢》的故事太感人了,寫得特別精彩,故事環(huán)環(huán)相扣,我時常投入不己。讀了它,我還真懂得不少道理。我覺得,當(dāng)時的賈府很奢侈,賈府的賈母有權(quán)有勢,說話也很有分量,賈府上下全都得聽她的。但她特別疼愛賈寶玉,把他當(dāng)作掌上明珠。雖然賈母非常疼愛賈寶玉,但我并不是十分喜歡他。覺得賈寶玉這個人物有點“玩世不恭”。輕佻、頑劣、屢教不改,這些詞都可以用在他身上。當(dāng)然,最后他也在黛玉離世的巨大悲痛中醒悟了過來,一改自己平日任性妄為的作風(fēng),我特別喜歡賈寶玉的表妹林黛玉。她雖然愛哭,但很有才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她和賈寶玉很談得來,經(jīng)常在一起玩耍,兩人算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十分要好,這在當(dāng)時是社會所不能容的。不過,作為當(dāng)代的孩子,我覺得我們要堅強些,不要像林黛玉那樣動不動就暗自垂淚,林黛玉是《紅樓夢》眾多人物里我最喜歡的女一號,也是最令人感動的人物!
《紅樓夢》第九十七回,林黛玉焚稿斷癡情,薛寶釵也閨成大禮。寶玉的新房和黛玉的病房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一邊悲,一邊喜;一邊哭泣,一邊歡笑;一邊熱鬧,一邊冷清;一邊管弦絲竹鬧翻天,一邊傀瘣魍魎把魄牽。我讀到悲處悲,讀到喜處更悲,給心靈以巨大的的震撼。我恨不得鉆到書里,跟寶玉說一聲,那不是黛玉。
我讀了《紅樓夢》后就非常佩服曹雪芹,他寫出這么好的作品來,能把里面的人物寫得栩栩如生,說明他的寫作功底十分深厚,里面的人物個個好像站在我的眼前,同我說話似的,讓我跟他們共同歡笑,共同悲傷,共同成長。我要學(xué)習(xí)他的寫作的方法,把寫文章的基本功打扎實,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暇……”淡淡的歌聲飄出,引得人的思緒也隨之飄遠(yuǎn)。
一次偶然的邂逅,翻開了《紅樓夢》,于是我認(rèn)識了她——林黛玉。她,讓我深深的震撼,寶黛空前絕后的愛戀,流傳千古,被世人妄加褒貶。普天之下,又有誰有這資格呢?從那以后,黛玉姐姐的影子就蕩漾在我心里,來來回回,隱約中似乎聽到她嬌弱的喘息,腦海里是她傷感的容顏,帶著一分憔悴卻萬分迷人。她落淚,因為只有放縱的哭過后才會更舒展,笑容才會更加綻放。閉上眼仿佛看見了他那柔情似水的.眼神,閃爍著點點淚光,讓人沉迷其中,為之動情,不能自拔。
常聽到這樣的評價黛玉“小性子”甚至“心胸狹窄”,可我不這么認(rèn)為!因為在這背后,只是因為她太在意寶玉了,因為愛的深、愛的切,所以不能不介意。我總覺得寶玉給黛玉的時間太少,黛玉的心太細(xì)膩,而寶玉卻體會不到。在她某個抑郁的瞬間,心情像是走丟的小孩沒了方寸,寶玉不該到來的問候會被她駁回,狠狠的、兇兇的,卻是無心的,不是不接受,只是因為太難受,于是她只有用詩來發(fā)泄內(nèi)心醞釀已久積壓不了的情感。
詩,是她美麗的靈魂,是她精神的寄托。每當(dāng)讀到她的詩,總有振人肺腑的感覺,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像是一把尖銳鋒利的刀,深深地插入了讀者的心里,讓人有至窒息的幻覺,無形之中像是有誰掐住了自己的喉嚨,掙脫不了的傷感,只能不情愿地放下書,讓自己慢慢地清醒過來。記得她的《葬花詞》:“依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花依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讀完后像是被萬箭穿心,肝腸寸斷般的陣痛。
眾所周知,曹雪芹先生筆下的金陵十二釵,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嫵媚,各有各的個性,而讀者也是各有各的喜愛。有人喜歡有著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的黛玉,有人喜歡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的寶釵,而我最愛心比天高,身為賤的晴雯。于是,我的讀后感便是對這位佳人的介紹。
“霽月難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為賤。風(fēng)流靈巧惹人怨。壽夭多因誹謗生,多情公子空牽念?!辈苎┣巯壬鷮η琏┑膽B(tài)度可以由這首詞看出來,曹雪芹先生認(rèn)為她是霽月在天,她的人品很是難得,光明磊落,她會壽夭是因為周圍環(huán)境的黑暗,可見曹雪芹對她的基本態(tài)度還是肯定的。
即使曹先生偏向這個有傲骨的奴才,但在寫作中仍是寫出了她眾多的毛病,其中當(dāng)然也有很多是她致死的原因。
首先,很多書里為了表揚這個擁有反抗思想的奴才會把她描寫成一個先進(jìn)的戰(zhàn)士,其實呢?她真的有大家說的那么有思想嗎?錯,她充其量也就是和寶玉一樣,一方面,她認(rèn)識到這種看似舒適的生活其實就有著對她們這樣人的壓迫,但另一方面,她卻是離不開這種生活的,她只能依附于這種生活,離開這種生活回到貧困的家中,她也就象剛開的劍蘭送入豬窩一樣,夭折了。
其次,她是不是真的就是個奴才呢?當(dāng)然不全是。雖然她身份低微,她是沒有父母被賣入賈府的,但是她卻被老太太收在身邊,而且還可以將自己的哥哥也介紹進(jìn)府,后來跟了寶玉,也是房里數(shù)一數(shù)二的大丫頭,在賈府的金字塔結(jié)構(gòu)中,這種大丫頭其實就是僅次于主子的二主子。什么是奴才呢?在大觀園中有比她身份更低微的人,婆子,老媽子,即使就在一個怡紅院,其中也有一干小丫頭是聽她們差遣的。這種大丫頭有時權(quán)利很大,可以代主子管教小丫頭,如果說主人欺負(fù)奴才是封建社會的一種無奈的話,那奴才之間互相比大小,互相爭斗就是可悲,在有一回中,晴雯處罰偷東西的小丫頭墜兒時,先掐先打還拿簪子戳,最后就一句話把她趕出去,還讓別人無可辯駁,這中間,小丫頭有錯,但是晴雯也確實是有倚勢壓人的嫌疑,而且那狠辣的態(tài)度,也很有鳳姐遺風(fēng)。
第三,晴雯是不是真的不愛寶玉呢?我個人意見,她是愛的。請看,她總是與襲人拌嘴,雖然這有很大一部分是她看不慣襲人,但是其中就沒有一點嫉妒嗎?襲人說了句“我們”,就被她抓住把柄大加諷刺。她還諷刺麝月,看不得麝月得了兩件太太給的衣服就喜笑顏開,但是后幾回,她卻搶著送東西說也要去“顯個好”,寶玉給麝月梳頭時,她躲在門口偷聽,她其實很多時候都在注意這寶玉,注意著和寶玉接近的丫頭,例如小紅和寶玉略有交集,就被她粗暴打斷。
她曾笑著說“沒什么我不知道的”就是因為她時時在注意!但是晴雯是有骨頭的奴才,她不愿卑微的愛一個人,她總想要和寶玉站的平等一點,她不能象襲人那樣謙卑的愛一個人,她有她的特點,有點象野蠻女友,漂亮卻不溫柔,襲人曾笑寶玉“每天不挨她兩句硬話襯你,是再也過不去的”,可見,晴雯這種欲擒故縱,以退為進(jìn)的手段還是有用的。
第四,晴雯的志向,晴雯能有什么志向呢?她反抗性再強,她能知道反抗什么嗎?她茫然的斗爭著,其實都不知道斗爭什么,她期望得到的是什么呢?平等?怎樣的平等?她一個從小生活在富貴鄉(xiāng)中的女孩,也算是嬌生慣養(yǎng)的了,她離開這個富貴錦繡地,她能做什么?她的苦惱有很大程度上是不知道該怨什么該爭取什么,她明白自己身份卑微,是無法和寶玉站在同一高度的,但是她卻想能那樣,她的最高目標(biāo),也不過就是可以成為小姐與寶玉談個平等的戀愛。她的悲劇就是因為希望的比得到的多,她的心太高,所以永遠(yuǎn)無法和襲人一樣隨遇而安,于是總是痛苦著。
第五,晴雯的人際關(guān)系。晴雯為什么會落得那個下場的,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她極度失敗的人際關(guān)系,她不能得到上級的垂親,這很正常,即使現(xiàn)在一般人也是不喜歡這種倔強人的;她也沒法得到下級的好感,她喜歡仗勢欺人,她看不起比她更卑微的人,凡事都要占先,所以一但事發(fā),一群人就將她告倒,最后落個被掃地出門的下場。這點在我看來真的不如襲人,襲人遠(yuǎn)比她有交際的手段。
本人才疏學(xué)淺,很多表達(dá)總是不到位,一些見解也是極其膚淺,各位看官權(quán)當(dāng)是茶余飯后的消遣了。
紅樓夢讀后感初中生篇七
紅樓夢的結(jié)局,我有甚多不滿,可有人對我說,“既然你不滿,林黛玉最終抱憾而亡,賈寶玉出家為僧,那你覺得,什么樣的結(jié)局是完美的?!钡拇_,我對甚為不滿顰兒之死,顰兒素日也是叛逆角色,終日只想一展才華,違反了古時“女兒無才便是德”之說。顰兒在文中的才華是不容置疑的,我實是欽佩,也為她那種叛逆而佩服??伤秊楹尾荒芘涯嬷恋?賈母素日疼她,更疼寶玉,他倆二人想要結(jié)為連理枝,賈母也未必反對,她竟不去爭取,偏自尋苦惱,氣死了??杉?xì)細(xì)思量,她素日多疑,即使嫁于寶玉,也難免會被氣死。她又不似鳳姐會借酒撒潑,怎生向賈母開得了這口?她的力量是如此微薄,在賈府她畢竟不像寶釵那樣得人心。寶釵為人圓滑,討人喜歡,她最終也是無法無法擺脫父母之命嫁于寶玉,最終獨守空房,也不免令人覺得有些惋惜,“金簪雪里埋?!痹僬f寶玉,最后看破紅塵,做了和尚。難道做和尚真是最好的結(jié)局嗎?紅樓夢實是夢一場,噩夢一場。
看完紅樓夢心中有一絲悲哀,忽覺秦氏對鳳姐說的一番言語,實是有理:“月圓則虧,水滿則溢?!笔郎蠠o事可“永保無虞”。就像這朝朝代代,總是從初期到全盛再到衰敗,從春秋戰(zhàn)國時期,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漢,三國,晉,南北朝,隋……無一幸免。身邊的小事亦是如此,一生中總有順心與陰暗的時期,所以人生給予的感覺就饒有滋味……有人時常覺得人生凄苦,可沒有這苦,那怎會感受到成功到來時的快樂?若紈绔子弟只知玩樂,終老一生,死前才去遺憾,“人生何其短,吾還碌碌無為終老此生。”。家道中落,未嘗不是好事,死前至少可以說,“因曾度此落魄生活,故吾此生沒有白活?!?/p>
我甚是欣賞他們對于神說以及命運的無所畏懼,即使是現(xiàn)今社會,又有何人能真正做到不滿命運的安排,能挑戰(zhàn)命運。想想社會之中,大多數(shù)人們還希望圣人、神仙的出現(xiàn),從苦惱將他們解救,以此說來似乎還不及這些貪官奸臣。
那這些貪官奸臣錯在哪兒?失敗在那兒?--我想應(yīng)該是,想得不夠長遠(yuǎn)。就好似呂不韋,得到了皇位又怎樣?也許會更覺空虛,到頭來終免不了一死?!吧趸奶疲筋^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那如此說來豈不是什么都別做,做什么終究都還是在替別人做嫁衣裳。
其實不能這么想,人這一輩子,很多事是無可奈何的。我個人覺得,人這一生,概括起來就三字“活下去”。什么都不做怎生活下去?什么都是需要代價的,你學(xué)習(xí),換來好的工作;你工作,換來生活需要的錢。錢讓人過好日子,沒有錢是活不下去的。突然想到,有些人自命清高的認(rèn)為前乃污濁之物,即是污濁之物,為何還要用他?即是污濁之物,為何還需靠他活?我不覺得錢是什么污濁之物,錢只是一件物品,用它之人不堪,所以才讓它蒙羞。“功名利祿”,只是換取錢的手段罷了。人生在世,只要賺錢是為了讓自己活下去,而貪污就是以不正當(dāng)?shù)氖侄螌e人用代價應(yīng)換來的東西據(jù)為己有。若是用正當(dāng)方式,讓自己活得更好,沒什么不對,即使在別人眼里顯得奢華,又怎樣,這是用代價換來的,是付出過后得來的,是一點點賺來的,本就為了讓自己活得更舒坦,奢華點也是自愿的,沒什么不可以的。()所以為了活下去,要賺錢。如果總想著是為他人作嫁衣,索性都別活了。畢竟只有少數(shù)人能享受看破紅塵的生活。既然有許多事都放不下,就別放下,糟踏了光陰。“圣人”也需“凡人”襯。
若是如此,世人都改為僧。我的想法太極端了?!澳闼懒?,我去做和尚。”預(yù)示著這一切,好似一切皆前定,無法改變。我不滿的是寶、黛二人最終仍是無法逃出命運的束縛。那人又對我說,“寶玉,做和尚已不是為黛玉而做。寶玉不做和尚,還能做什么?去追求功名利祿嗎?”是啊,細(xì)度之,對于寶玉而言,這不失為最好的結(jié)局。他已淡薄名利,對他而言此皆身外物。追逐名利,讓歷史重演,看著自己的后代再來上演這“紅樓夢”嗎?他看似沒有擺脫命運的束縛,但命運業(yè)已不能束縛住他了,他既不是為顰兒去做和尚,那就是為自己,他也不像世人為了“得道成仙”,而是了無牽掛,看盡紅塵。那人還對我說,“做和尚的有兩種,一種是為了逃避,還有一種就是為了面對。”我想逃避的那些就是“看錯紅塵”的,而面對的才是真正“看破紅塵”的。
紅樓夢讀后感初中生篇八
讀了曹雪芹寫《紅樓夢》后,我有著很深的感慨:賈家是一個富貴之家,有著顯赫的權(quán)勢和富裕的家庭。平時窮奢極欲,家里人戴的.都是金的、銀的,或者是稀世珍寶,交往的都是權(quán)貴之人,根本不把普通人放在眼里,到處招惹是非,我很討厭他們一家。賈家的主人和奴仆膽大包天,仗著自己家的有權(quán)有勢,到處欺負(fù)人,招惹是非。他們的所作所為是不會有好下場的。書的結(jié)局也印證了我的想法,賈家最后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寧、榮兩國府被抄,這也是他們罪有應(yīng)得。好人一生平安,壞人終究會遭到報應(yīng)。閱讀了這本書后,我覺得我們要反思我們的所作所為。
本書的第一個看點就是賈寶玉、林黛玉和薛寶釵三人之間的愛情悲劇。一開始是寶玉和黛玉情投意合,后來薛寶釵的到來,使黛玉受到了冷遇,寶釵受到了歡迎,可這也沒使他們分開??少Z母非要寶玉和寶釵成親,黛玉知道后就開始絕食,說寶玉是個狠毒、忘恩負(fù)義的人,沒過幾天就去世了。
第二個看點就是賈家一開始享受榮華富貴,窮奢極欲,兒孫滿堂,每個人都掛著玉,寶玉身上掛得玉最名貴。臥室、書房全都懸掛著名貴的東西,紗窗也是最好的,勺子和筷子都是金的和銀的。一家子天天開開心心,熱熱鬧鬧的??珊髞硪驗樗麄兲^貪婪,想擁有更多的榮華富貴,結(jié)果物極必反,被朝廷抄了家。從此:
為官的,家業(yè)凋零。
富貴的,金銀散盡。
有恩的,死里逃生。
無情的,分明報應(yīng)。
最后的結(jié)果是: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
紅樓夢讀后感初中生篇九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是啊,這世間有多少癡情男女,盡管天各一方,緣分卻讓他們遇見,正是這樣,才成就了許許多多令人感動的千古佳話與傳說?;蚴请x別,或是相聚,分分合合,何嘗不是一種必然?細(xì)細(xì)數(shù)來,卻只剩下滿紙心酸。
說到辛酸處,悲傷愈可悲。由來同一夢,休笑世人癡。天下大有癡人在,還有那癡人說夢者。
讀《三國演義》的人都有一個反應(yīng):凡讀到魏軍戰(zhàn)敗,心里必然歡喜;凡讀到蜀軍傷亡,心里自是優(yōu)焚。讀《紅樓夢》的人也會有類似的心態(tài),然而卻不太相同。不是覺得林黛玉尖酸,就是覺得薛寶釵虛偽。
要分析薛寶釵這角色實在是不容易,因為世人早有太多主觀感情投在林黛玉的身上,而薛寶釵偏偏在生活上與林黛玉是唱反調(diào)的,所以會導(dǎo)致大多數(shù)人對薛寶釵反感。
從種種證據(jù)來說,我們可以客觀地得出一個總結(jié):薛寶釵是很用心,很有計劃,而且很敬業(yè)地制造一個“好名聲”。
對。我們可以說:薛寶釵的目標(biāo)就是提高自己身價,為自己的“名譽”推銷。至于推銷的過程是好是壞,這個已經(jīng)不是主觀的問題。
生來她是婦女,她就活出了婦女之典范。若她生來是個須眉,那么她的前途將會是無可限量!
寶釵會撲蝶,而黛玉只會葬花,一個是會把握活的,一個只懂悼念死的。性格的兩種極端都展現(xiàn)在二人身上了。作者既寫出了一個實際的、功利的寶釵,同時也寫出了一種與黛玉世界相反的價值觀。
確實薛寶釵是社會上的典范賢妻,是合于實際的。即使活在今天的世界,薛寶釵的人生方向也是成功,有成就的。但在作者的眼中,薛寶釵的人生是一個悲劇。
結(jié)局分析:寶釵的結(jié)局,大概也是要與寶玉成婚。這個是必須的,因為這是黛玉悲劇的重要一部分。但當(dāng)二人的婚姻脫離了黛玉的悲劇之后會延續(xù)呢?如今的結(jié)局,寶玉出家,寶釵守活寡,但卻生了一個孩子,這也是再普通不過的結(jié)局。
《紅樓夢》寫了古代封建社會下人民的生活情況,揭露了當(dāng)時社會的一片混亂好動蕩不安的景象。
紅樓夢讀后感初中生篇十
王熙鳳是個八面玲瓏的角色。大觀園的盛衰多是王熙鳳制造的。雖然,她有些陰險毒辣,謀財害命的.事也干過。但這卻是人的本性。況且是在那樣的年代。在我看來,她不是可惡而是可憐。若是榮國府少了她這么個角色,還不知亂成了什么樣呢!若是在現(xiàn)代,以她的辦事能力,為人處事的能力,她也必是一個女強人。
紅樓夢讀后感初中生篇十一
曹雪芹懷著深摯的愛意和悲憫的同情,用歷史與未來、現(xiàn)實與理想、哲理與詩情,并飽蘸著血與淚塑造出來的林黛玉,是《紅樓夢》里一位富有詩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劇形像。二百多年來,不知有多少人為她的悲劇命運灑下同情之淚,為她的藝術(shù)魅力心醉神迷。她是《紅樓夢》讀者心目中的一位圣潔、美麗的愛神。
然而,在百花斗妍的女兒國大觀園里,有嫵媚豐美的薛寶釵,有風(fēng)流嬌艷的史湘云,有文采精華的賈探春,有美貌不亞于其家姐的薛寶琴,……為什么獨有黛玉那樣牽動人的衷腸,甚至有人因她而狂、為她而死呢她為什么有如此強大的藝術(shù)魅力她究竟美在何處、動人在何處應(yīng)該說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一點,則是林黛玉具有一種悲劇美。當(dāng)人們說《紅樓夢》是一部悲劇時恐怕首先是指寶黛愛情的悲劇;其次是指青春少女的“千紅一哭,萬艷同悲”的共同悲劇。而其中最悲者莫過于黛玉之悲了。真正的悲劇總是動人心魄的,因為悲劇是將美毀滅給人看。越是美的有價值的人生被毀滅,其悲劇就越壯美,越深刻,越動人。
為了突出林黛玉的悲劇性格,還在她出世之前,曹雪芹就用浪漫的筆調(diào)、奇特的想像和詩意,創(chuàng)造了新奇絕妙的亙古未有的“還淚”之說,以象征林黛玉是帶著宿根、宿情、宿恨來到人世的。這絕不是宿命論,而是藝術(shù)的夸張、渲染和強化。她一生下來,就有“先天不足之癥”;會吃飯時便吃藥,而且不許哭,不能見外人。命運對她太殘酷,太不公平了。少年喪母,不久又喪父,只有孤苦伶仃地長期寄居在黑暗齷齪的賈府。
我們第一次見到林黛玉,是她剛剛來到賈府。作者通過鳳姐的“嘴”和寶玉的“眼”,描繪了她天仙似的人品。鳳姐一見就驚嘆道:“天下竟有這樣標(biāo)致人兒!我今日才算看見了!”在寶玉的眼里,這“裊裊婷婷的女兒”,“神仙似的妹妹”,則別有一種風(fēng)范和神韻:
曹雪芹把我們民族的審美積淀進(jìn)行了新的熔鑄和創(chuàng)造,他把楊貴妃式的豐美賦予了薛寶釵,而把更富有魅力的西施式的清瘦之美給了林黛玉,使林黛玉的形像具有絕世的姿容;作者有意將林黛玉的外貌與西施聯(lián)系起來,并將西施“捧心而蹙”、裊娜風(fēng)流的外形之美賦予林黛玉,還借寶玉之口給她取字“顰顰”,便突出了她的悲劇性格之美。
紅樓夢讀后感初中生篇十二
《紅樓夢》,一部含笑的悲劇?!都t樓夢》不只描寫了一個封建貴族家庭由榮華走向衰敗的三代生活,而且還大膽地控訴了封建貴族階級的'無恥和墮落,指出他們的種種虛偽、欺詐、貪婪、腐朽和罪惡。它不單指出這一家族的必然崩潰和死亡,同時也暗示了這一家族所屬的階級和社會的必然崩潰和死亡。曹雪芹筆觸下所創(chuàng)造和熱愛的主人公是那些敢于反判那個垂死的封建貴族階級的貳臣逆子;所同情悼惜的是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犧牲者;所批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會的虛偽道德和不合理的社會制度。一邊是木石前盟,一邊又是金玉姻緣。一邊是封建社會下必須追求的功名光環(huán),一邊是心馳神往的自由之身。
《紅樓夢》中她葬花的一段情節(jié),是她的個性體現(xiàn)的焦點所在。她的自卑、自尊、自憐在她的《葬花詞》中袒露無遺:“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一年三百六十日,風(fēng)刀霜劍嚴(yán)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ㄩ_易見落難尋,階前愁煞葬花人,獨把花鋤偷灑淚,灑上空枝見血痕?!薄霸竷z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捧凈土掩風(fēng)流。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p>
一個世俗之人無法明白她的思緒,面對落花,她想到自己死后的情景,無法釋懷,又潸潸淚下。在封建禮教前,她的自卑激發(fā)了她的自尊,當(dāng)寶玉挨打后,工于心計、精于世故的薛寶釵送來了藥丸,而且還用訓(xùn)教的口氣規(guī)勸寶玉改邪歸正。但作為封建禮教的叛逆者寶玉的支持人,善良孤傲的林黛玉卻只是一味地哭,把眼睛都哭成了桃兒一般,她的哭不是軟弱,她以哭這種獨特的情感體驗來真誠聲援寶玉,默默對抗封建禮教,因此只有他們二人的心才貼得最近,愛得最深。
“嫻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fēng),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作者通過賈寶玉的眼睛為我們描繪了一個聰明多才、美貌體弱的病態(tài)美人。這么一個柔弱的女子,無視世俗的傳統(tǒng)規(guī)律,反其道而行之。在經(jīng)受了無數(shù)摧殘之后,生命盡頭到來之際,封建社會的猙獰面目加速了她的香消玉隕??催^《紅樓夢》,我們不會忘記黛玉臨死前的那個場景,病危之際,紫鵑四處求人,卻沒人肯幫。為避免晦氣,賈母把寶玉的婚事也轉(zhuǎn)到別處去辦理。一面是成親的喜慶景象,一面是死前的哀怨凄婉,“天盡頭!何處有香丘?”無怪乎黛玉的葬花吟誦。什么地方有一個干凈的、理想的地方,究竟什么地方有我自己的理想的地方,是香丘呢,我現(xiàn)在所處的現(xiàn)實社會都是污濁不堪的,我要找一個自己的理想的地方,黛玉至死不放棄對自由的追求。
我們?yōu)橹拘?,為之憤懣,一對追求自由的青年男女在封建的枷鎖之下生離死別?!耙怀罕M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黛玉就這樣在寶玉的婚慶鑼鼓聲中離開了人世。帶著她的那份甜蜜走了。甜在何處?甜在這個人不接受世界,世界不接受人的世界上獲得理解和親愛,在孤獨無依的世界上,寶玉是她心中永遠(yuǎn)的溫暖;在情愛無傍的世界上,寶玉是她心中永遠(yuǎn)的傷痛。雖然最后她成為了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犧牲者。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假假真真,讓人琢磨不透《紅樓夢》中的一切,林黛玉作為靈魂人物,她與常人不同,她就是她,一叢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賞的空谷幽蘭。林黛玉的自卑情結(jié)是命運所賜,也以此寫成了她的命運。
《紅樓夢》博大精深,常讀常新,人人有感,次次有悟才是它的不朽魅力。
紅樓夢讀后感初中生篇十三
說實話,我不喜歡薛寶釵。她是封建主義的忠實擁護(hù)者,她強調(diào)的是封建主義的德和禮。(讀后感)。
但理智一點說,薛寶釵又有許多閃光點。她做事干練,大家閨秀的風(fēng)范是其他姐妹無法比的。她文采飛揚,結(jié)海棠詩社時,她也憑著含蓄雋妙的詩韻奪魁。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7744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