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對書籍閱讀過程中的思考和心境的記錄和概括。在寫讀后感時,可以適當展示對作者和作品的贊美和批評,展示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下面是一些書友自己寫的讀后感,他們分享了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或許可以給你一些思路。
一個人的遭遇讀后感篇一
1、通過對作品的研讀、探討,理解“一個人”的含義及他的典型意義。
2、理解人物在戰(zhàn)爭中的遭遇,對肉體及心靈造成的巨大災難,從而對戰(zhàn)爭的罪惡有深刻的認識。
回顧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zhàn)給各國人民造成了難以想象的痛苦。時至今日,世界上的槍炮聲仍然沒有平息,仍然有人在流血……戰(zhàn)爭每天都在毀滅生命,毀滅財富。讓我們跟隨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蘇聯(lián)作家肖洛霍夫去感受二戰(zhàn)的殘酷,去感受一個人的悲慘遭遇。
肖洛霍夫(1905-1984),蘇聯(lián)當代著名小說家,生于頓河地區(qū)的一個磨坊主家庭,代表作:《靜靜的頓河》、《被開墾的處女地》、《一個人的遭遇》。1965年,肖洛霍夫“用于他在描繪頓河的史詩式的作品中,以藝術家的力量和正直,表現(xiàn)了俄國人民生活中的具有歷史意義的面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1、解題:(在預習的基礎上加以探討,有助于對本文主題的把握)。
一個人的遭遇中“一個人”指誰?這樣的一個人是不是單純的一個人?他的典型意義表現(xiàn)在哪里?(他代表了哪些人?在課文中能找出那些人嗎?)。
明確:
一個人指索科洛夫,但并非指單純的一個人,他是一位在戰(zhàn)爭中挺過來的一個人,但身心受到極大摧殘的一個人,這樣的人幾乎在蘇聯(lián)的每個家庭中都存在著。(反法西斯侵略的衛(wèi)國戰(zhàn)爭是蘇聯(lián)歷史的重要篇章,蘇聯(lián)人以每個家庭犧牲一個成員的殘重代價,打贏了這場戰(zhàn)爭)在課文中還有和他有著相似經歷的那位復員的殘疾的老朋友,還有在戰(zhàn)爭中喪失雙親的小孩子凡尼亞。尤其是索科洛夫與凡尼亞兩人的命運,基本相象,兩個合二為一的共有的命運,體現(xiàn)了“人的命運”,俄羅斯人民的命運。
在索科洛夫身上有著三種樸素而又珍貴的品質:對戰(zhàn)爭及苦難生活表現(xiàn)出來的堅毅;在戰(zhàn)俘營中維持著一個普通戰(zhàn)士的尊嚴;在殘酷的戰(zhàn)爭中并未使他心靈枯竭,反而讓他的心靈更加高貴與溫和。作品正是通過這樣一個普通人的形象,感染了千千萬萬個讀者。
2、人物命運的不幸是通過其遭遇以及與之相對應的內心活動變化展示出來,那么請快速閱讀全文,找出索科洛夫具體遭遇及內心活動的相關句子,并作具體分析。
明確:
補充部分:在蘇德戰(zhàn)爭中受傷被俘dd冒險逃跑但被抓回dd被派為一個少校工程師開車,找機會俘虜了少校,沖過火線,回到自己的隊伍。(在戰(zhàn)俘集中營中受盡折磨)。
第一部分:從俘虜營逃回后得到家破人亡的消息。(索科洛夫的內心:“當時我沒有把信念到底。我的眼前一片黑,心縮成一團,怎么也松不開來?!?。
過去親手建起的歡樂家園,現(xiàn)在的景象是“一個很深的彈坑,灌滿了黃濁的水,周圍的野草長得齊腰高……一片荒涼,像墳地一樣寂靜”。(索科洛夫的內心“站了一會兒,感到穿心的悲痛?!保?。
第二部分: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當了大尉和炮兵連長的兒子身上,然而,他等來的是兒子犧牲的消息,而且是戰(zhàn)爭結束的那一天。對兒子遺容的描寫更讓人感到悲傷。“我的兒子是個肩膀狹窄、脖子細長、喉結很尖的男孩子,總是笑嘻嘻的;但現(xiàn)在躺著的,卻是一個年輕漂亮、肩膀寬闊的男人,眼睛半開半閉,仿佛不在看我。”(索科洛夫的內心:“我的眼淚在心里干枯了”,“埋葬了自己最后的歡樂和希望”,“我的心里仿佛有樣東西斷裂了……”)。
第三部分:戰(zhàn)爭奪走了索科洛夫全部的希望,他最后一點小小的愿望也破滅了。(索科洛夫的內心:他想忘卻,可是傷痕是抹不平的,百無聊賴,他又開始喝酒,雖然是為了解解疲勞,也和他試圖忘卻戰(zhàn)爭造成的不幸。)。
第四部分:人生轉折,領養(yǎng)孤兒凡尼亞。[這一部分寫得最為詳細。這一部分作為本文重點探討的地方,需作重點處理,后面有關題目設置也是抓住這一部分設置]“看到他睡在我的胳肢窩下,好像一只麻雀棲在屋檐下,我的心里快樂極了,簡直無法用言語來形容!”“夜里,他睡熟了,我一會兒摸摸他的身體,一會兒聞聞他的頭發(fā),我的心就輕松了,變軟了,要不它簡直給憂傷壓得像石頭一樣了……”(索科洛夫的內心:心變軟了,輕松了,像是又找到了家的感覺。他的全部希望,似乎全寄托在這個可憐的孤兒身上了,凡尼亞成了他生存的全部意義。)。
第五部分:收養(yǎng)凡尼亞后剛剛有點安寧的生活,卻又出了事故:一次意外的車禍結束了在烏留平斯克的生活。在初春,索科洛夫帶著孩子到外地去謀生。這就是索科洛夫的全部生活。九死一生,經歷了戰(zhàn)爭磨難的索科洛夫是堅強的男子漢,但是最后一段敘述,說出了他的心靈世界dd戰(zhàn)爭留下的精神創(chuàng)傷,不能忘懷。(索科洛夫的內心:……只是我的心震蕩得厲害,得換一個活塞了……有時候,它收縮和絞痛得那么厲害,眼睛里簡直一片漆黑……還有一件痛苦的事:差不多天天夜里夢見死去的親人。而最常見的夢是:我站在帶刺的鐵絲網里……可是夜里醒來,整個枕頭總是給淚水浸透了……)。
總結:索科洛夫,這個普通的俄羅斯人,在他的祖國遭遇到嚴峻考驗的年代,在他個人承受了難以彌補的損失的年代,在無法挽回地失去了一切的情況下,他以百折不撓的意志,以他偉大的慷慨無私的胸懷,戰(zhàn)勝了戰(zhàn)爭帶來的巨大的傷痛。
明確:
索科洛夫飽受戰(zhàn)爭痛苦,他的敘述始終是感傷的,然而又流露出逆來順受,幾近麻木的心情。他忠厚樸實,歷盡苦難而堅忍不拔,受盡摧殘而心地依舊善良。(結合第1題理解)。
3、本文中,索科洛夫領養(yǎng)凡尼亞部分寫得特別詳細?這是為什么?
明確:
這部分是索科洛夫情感變化的重要轉折,是索科洛夫從戰(zhàn)爭創(chuàng)傷中走出來的重要契機。兩個飽受戰(zhàn)爭創(chuàng)痛的人就像被颶風卷到一起的樹葉,凡尼亞是索科洛夫余生的精神慰藉。
另外,凡尼亞的遭遇同樣是因為戰(zhàn)爭讓他失去了一切,還是一個小孩子,就已經學會了嘆氣,索科洛夫為了讓這只“小雛兒”永遠不再嘆氣,于是承擔起了父親的責任。而關懷備至地培養(yǎng)春天的幼芽、竭盡全力不讓戰(zhàn)爭的陰影籠罩在孩子的內心世界,這一點也是本文的中心主題之一。
明確:
《一個人的遭遇》標志著肖洛霍夫從“頓河的歌者”上升為蘇聯(lián)人民命運的關懷者與同情者,在這里,他通過索科洛夫形象的塑造,顯示了更關懷普通人在戰(zhàn)爭中的命運,對他們的遭遇寄予了深切的同情,用普通人對命運對戰(zhàn)爭的抗爭唱響了一曲人的贊歌。
1、最后一節(jié)中,凡尼亞舉手向“我”告別時,“仿佛有一只柔軟而尖利的爪子,抓住了我的心”。假設你就是“我”,當時你會有什么樣的感覺呢?請用300字左右的短文來表達你的感覺。
2、課下預習《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3、搜集關于戰(zhàn)爭難民問題的資料,并對資料作一些解說。
一個人的遭遇讀后感篇二
教學目標:
1、通過對作品的研讀、探討,理解“一個人”的含義及他的典型意義。
2、理解人物在戰(zhàn)爭中的遭遇,對肉體及心靈造成的巨大災難,從而對戰(zhàn)爭的罪惡有深刻的認識。
教學內容:
一、導入新課:
回顧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zhàn)給各國人民造成了難以想象的痛苦。時至今日,世界上的槍炮聲仍然沒有平息,仍然有人在流血……戰(zhàn)爭每天都在毀滅生命,毀滅財富。讓我們跟隨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蘇聯(lián)作家肖洛霍夫去感受二戰(zhàn)的殘酷,去感受一個人的悲慘遭遇。
二、作者簡介:
肖洛霍夫(1905-1984),蘇聯(lián)當代著名小說家,生于頓河地區(qū)的一個磨坊主家庭,代表作:《靜靜的頓河》、《被開墾的處女地》、《一個人的遭遇》。1965年,肖洛霍夫“用于他在描繪頓河的史詩式的作品中,以藝術家的力量和正直,表現(xiàn)了俄國人民生活中的具有歷史意義的面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三、文本研習:
1、解題:(在預習的基礎上加以探討,有助于對本文主題的把握)。
一個人的遭遇中“一個人”指誰?這樣的一個人是不是單純的一個人?他的典型意義表現(xiàn)在哪里?(他代表了哪些人?在課文中能找出那些人嗎?)。
明確:
一個人指索科洛夫,但并非指單純的一個人,他是一位在戰(zhàn)爭中挺過來的一個人,但身心受到極大摧殘的一個人,這樣的人幾乎在蘇聯(lián)的每個家庭中都存在著。(反法西斯侵略的衛(wèi)國戰(zhàn)爭是蘇聯(lián)歷史的重要篇章,蘇聯(lián)人以每個家庭犧牲一個成員的殘重代價,打贏了這場戰(zhàn)爭)在課文中還有和他有著相似經歷的那位復員的殘疾的老朋友,還有在戰(zhàn)爭中喪失雙親的小孩子凡尼亞。尤其是索科洛夫與凡尼亞兩人的命運,基本相象,兩個合二為一的共有的命運,體現(xiàn)了“人的命運”,俄羅斯人民的命運。
在索科洛夫身上有著三種樸素而又珍貴的品質:對戰(zhàn)爭及苦難生活表現(xiàn)出來的堅毅;在戰(zhàn)俘營中維持著一個普通戰(zhàn)士的尊嚴;在殘酷的戰(zhàn)爭中并未使他心靈枯竭,反而讓他的心靈更加高貴與溫和。作品正是通過這樣一個普通人的形象,感染了千千萬萬個讀者。
2、人物命運的不幸是通過其遭遇以及與之相對應的內心活動變化展示出來,那么請快速閱讀全文,找出索科洛夫具體遭遇及內心活動的相關句子,并作具體分析。
明確:
補充部分:在蘇德戰(zhàn)爭中受傷被俘dd冒險逃跑但被抓回dd被派為一個少校工程師開車,找機會俘虜了少校,沖過火線,回到自己的隊伍。(在戰(zhàn)俘集中營中受盡折磨)。
第一部分:從俘虜營逃回后得到家破人亡的消息。(索科洛夫的內心:“當時我沒有把信念到底。我的眼前一片黑,心縮成一團,怎么也松不開來。”)。
過去親手建起的歡樂家園,現(xiàn)在的景象是“一個很深的彈坑,灌滿了黃濁的水,周圍的野草長得齊腰高……一片荒涼,像墳地一樣寂靜”。(索科洛夫的內心“站了一會兒,感到穿心的`悲痛。”)。
第二部分: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當了大尉和炮兵連長的兒子身上,然而,他等來的是兒子犧牲的消息,而且是戰(zhàn)爭結束的那一天。對兒子遺容的描寫更讓人感到悲傷?!拔业膬鹤邮莻€肩膀狹窄、脖子細長、喉結很尖的男孩子,總是笑嘻嘻的;但現(xiàn)在躺著的,卻是一個年輕漂亮、肩膀寬闊的男人,眼睛半開半閉,仿佛不在看我?!保ㄋ骺坡宸虻膬刃模骸拔业难蹨I在心里干枯了”,“埋葬了自己最后的歡樂和希望”,“我的心里仿佛有樣東西斷裂了……”)。
第三部分:戰(zhàn)爭奪走了索科洛夫全部的希望,他最后一點小小的愿望也破滅了。(索科洛夫的內心:他想忘卻,可是傷痕是抹不平的,百無聊賴,他又開始喝酒,雖然是為了解解疲勞,也和他試圖忘卻戰(zhàn)爭造成的不幸。)。
第四部分:人生轉折,領養(yǎng)孤兒凡尼亞。[這一部分寫得最為詳細。這一部分作為本文重點探討的地方,需作重點處理,后面有關題目設置也是抓住這一部分設置]“看到他睡在我的胳肢窩下,好像一只麻雀棲在屋檐下,我的心里快樂極了,簡直無法用言語來形容!”“夜里,他睡熟了,我一會兒摸摸他的身體,一會兒聞聞他的頭發(fā),我的心就輕松了,變軟了,要不它簡直給憂傷壓得像石頭一樣了……”(索科洛夫的內心:心變軟了,輕松了,像是又找到了家的感覺。他的全部希望,似乎全寄托在這個可憐的孤兒身上了,凡尼亞成了他生存的全部意義。)。
第五部分:收養(yǎng)凡尼亞后剛剛有點安寧的生活,卻又出了事故:一次意外的車禍結束了在烏留平斯克的生活。在初春,索科洛夫帶著孩子到外地去謀生。這就是索科洛夫的全部生活。九死一生,經歷了戰(zhàn)爭磨難的索科洛夫是堅強的男子漢,但是最后一段敘述,說出了他的心靈世界dd戰(zhàn)爭留下的精神創(chuàng)傷,不能忘懷。(索科洛夫的內心:……只是我的心震蕩得厲害,得換一個活塞了……有時候,它收縮和絞痛得那么厲害,眼睛里簡直一片漆黑……還有一件痛苦的事:差不多天天夜里夢見死去的親人。而最常見的夢是:我站在帶刺的鐵絲網里……可是夜里醒來,整個枕頭總是給淚水浸透了……)。
明確:
索科洛夫飽受戰(zhàn)爭痛苦,他的敘述始終是感傷的,然而又流露出逆來順受,幾近麻木的心情。他忠厚樸實,歷盡苦難而堅忍不拔,受盡摧殘而心地依舊善良。(結合第1題理解)。
3、本文中,索科洛夫領養(yǎng)凡尼亞部分寫得特別詳細?這是為什么?
明確:
這部分是索科洛夫情感變化的重要轉折,是索科洛夫從戰(zhàn)爭創(chuàng)傷中走出來的重要契機。兩個飽受戰(zhàn)爭創(chuàng)痛的人就像被颶風卷到一起的樹葉,凡尼亞是索科洛夫余生的精神慰藉。
另外,凡尼亞的遭遇同樣是因為戰(zhàn)爭讓他失去了一切,還是一個小孩子,就已經學會了嘆氣,索科洛夫為了讓這只“小雛兒”永遠不再嘆氣,于是承擔起了父親的責任。而關懷備至地培養(yǎng)春天的幼芽、竭盡全力不讓戰(zhàn)爭的陰影籠罩在孩子的內心世界,這一點也是本文的中心主題之一。
明確:
四、課堂小結:
《一個人的遭遇》標志著肖洛霍夫從“頓河的歌者”上升為蘇聯(lián)人民命運的關懷者與同情者,在這里,他通過索科洛夫形象的塑造,顯示了更關懷普通人在戰(zhàn)爭中的命運,對他們的遭遇寄予了深切的同情,用普通人對命運對戰(zhàn)爭的抗爭唱響了一曲人的贊歌。
五、布置作業(yè):
1、最后一節(jié)中,凡尼亞舉手向“我”告別時,“仿佛有一只柔軟而尖利的爪子,抓住了我的心”。假設你就是“我”,當時你會有什么樣的感覺呢?請用300字左右的短文來表達你的感覺。
2、課下預習《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3、搜集關于戰(zhàn)爭難民問題的資料,并對資料作一些解說。
一個人的遭遇讀后感篇三
戰(zhàn)爭中,受害最大的永遠都是平民。
索科洛夫,一個普通的勞動者,本該過著一個普通的生活,然后,平淡地老去,可是戰(zhàn)爭,讓他的命運變得多災坎坷。
先是17歲那年的十月大革命,再是1922年大饑荒。然后是衛(wèi)國戰(zhàn)爭。在一場場戰(zhàn)爭中,他先后失去了他最親最愛的人,以及他靠自己的艱辛積累起的財富。
小說中最打動人的我想應該是索科洛夫在災難面前堅強不屈的表現(xiàn)和剛毅的性格。在俘虜營里,他夜夜夢見與家人對話,渴望有一天家人團聚,便以此為精神支柱,鼓勵自己活下去。然而,命運卻和他開了個莫大的玩笑,等他好不容易逃出,卻得到了妻子和女兒們早已在兩年前被敵軍的戰(zhàn)火炸死了的消息。和一般人一樣,索科洛夫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希望這一切的一切只是一場夢。
不過,在知道妻子女兒罹難后三個月,索科洛夫收到了前線的一封信,是他的兒子阿拿多里寄給他的,在信中告訴了他自己的情況。因為兒子的成就,索科洛夫的情緒又好轉起來,正如他自己所描述的一樣,又像太陽從烏云里出來那樣喜氣洋洋啦。他把自己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唯一的兒子上,甚至在夜里也做著老頭兒的夢:戰(zhàn)爭一結束,給兒子娶個媳婦,自己和他們住在一起,干干木匠活兒,抱抱孫子。這是作一個父親最普通的,也是在平常生活中最易實現(xiàn)的一個夢想啊??墒菓?zhàn)爭,讓這注定無法實現(xiàn)。
在戰(zhàn)爭勝利的那一天,阿拿多里被德國的一個阻擊兵打死了,被打死的還有他的夢想。
我不知道最后索洛科夫是怎樣堅持住的。在面對兒子死去的肉體,那個不久前還是個鮮活的生命的最后親人,他沒有哭,他的眼淚已經在心里干枯了。在遠離故鄉(xiāng)的德國土地上,索洛科夫埋葬了自己最后的歡樂和希望。
復員后,他沒有再回到自己的家鄉(xiāng),沒有人能夠做到絕對的堅強,那片曾經帶給他幸福和歡樂的土地,現(xiàn)在只能帶給他無限的的痛。
這個受傷的靈魂,如果事情沒有出現(xiàn)轉機的話,我不知他還能否支撐這么久。
在烏留平斯克,索科洛夫愛上了喝酒的不良嗜好。失妻喪子的痛苦夜夜折磨著這個在戰(zhàn)爭中過早上了年紀的男人,而他只能靠喝酒來緩解。不過,索科洛夫卻因此領養(yǎng)了一個新兒子,一個因為戰(zhàn)爭,失去父母的流浪孩子,凡尼亞。當凡尼亞聽到索科洛夫說他是自己的父親時,激動得全身哆嗦,緊緊得貼著索洛科夫。索洛科夫也因為這激動得全身打戰(zhàn),兩手發(fā)抖……那是多么久違的一種感覺,在這塵世上終于有了一個和自己可親的人,又有了家的感覺。戰(zhàn)爭,讓這兩顆孤苦伶仃的心緊緊貼在一起。凡尼亞成了索科洛夫活下去的最后支柱。
整個小說里,最可憐的還是索洛科夫。凡尼亞畢竟還小,對人世還有許多不知的一面,他受傷的心,我想最后一定能被索科洛夫的愛治好??墒撬骺坡宸蚰?這個在戰(zhàn)爭中飽受精神和肉體傷害的男人。白天,他可以裝得很堅強,然而夜里,他天天夢見死去的親人,半夜醒來,總是將整個枕頭濕透。
其實索科洛夫只是當時被戰(zhàn)爭所害的平民中普通的一個。戰(zhàn)爭總是給人民帶來無限的痛苦。
一個人的遭遇讀后感篇四
生:我看過《南京大屠殺》,留在記憶中的,是無數(shù)的尸體,還有遍地的鮮血。對于戰(zhàn)爭,我痛恨。
師:這部片子,我也看過,確實是慘絕人寰。我們應該牢記這份災難。
生:我看過《黑太陽》,記憶中最深刻的,是日本人用中國人做活人實驗,特別殘忍。當時,我就希望手中能有枝槍,把這些日本鬼子全部打死。
師:我也看過,和你一樣的心情。日本的731部隊,在中國大地上確實犯下了滔天罪行。
生:我沒看過什么小說,電影好象也只看過《地道戰(zhàn)》。在這部電影中,我感受最深的是中國人的智慧。我們的人民,運用他們的智慧,消滅了日本侵略者,保衛(wèi)了家鄉(xiāng)。
師:《地道戰(zhàn)》是一部經典電影啦。我小時侯看過無數(shù)遍。每次看到民兵們在地道中用長矛戳死日本鬼子,就感到特別痛快。
生:我看過《拯救大兵瑞恩》。這部電影寫了美國軍人如何拯救一個叫瑞恩的被俘士兵的故事。因為瑞恩的其他兄弟都在戰(zhàn)爭中死去了,美國人要為這個家庭保留下一個孩子,就組織了一支小分隊帶敵人后方去把他救了出來。
生:善良吧……。
師:善良?
生:還有機智。在這個片子中,美國人表現(xiàn)的非常勇敢機智,也非常善良。
師:好,剛才幾位同學,從他們觀賞過的戰(zhàn)爭主題的影視作品出發(fā),帶領著我們回憶了發(fā)生在中國和外國的幾次不同的戰(zhàn)爭。對于戰(zhàn)爭,我們有了個初步的印象。然而,我們的印象畢竟是膚淺的。因為我們僅僅是個看客。戰(zhàn)爭,對戰(zhàn)爭最有發(fā)言權的,還是那些親身經歷過戰(zhàn)爭的人。尤其是那些在戰(zhàn)爭中身歷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慘劇的人。下面,我們就打開課本,共同學習前蘇聯(lián)偉大作家肖洛霍夫的經典作品《一個人的遭遇》。
學生閱讀,少量同學在交流。此處用去15分鐘。
師:誰來說說“我”都經歷了哪些事件?從“我”出發(fā)上前線開始說起,你說。
生:“我”上前線,和妻子分離,“我”用力推開妻子。然后我到戰(zhàn)場,做運輸兵。后來被德國人抓住了,受盡折磨。后來找到機會,俘虜了一個德國少校回到了自己的隊伍。然后是接受治療,然后寫信回家。從鄰居來信中,知道妻子和女兒都被炸彈炸死了。再后來過了幾個月,我又驚喜地知道了兒子還活著,并且做了軍官,正在前線和德國人作戰(zhàn)。然后,有一天,兒子部隊的人來通知我,說兒子犧牲了。后來戰(zhàn)爭結束,我到一個戰(zhàn)友那去開車。偶爾的機會,撿到一個孤兒。我收養(yǎng)了這個孤兒,和他相依為命。再后來,我開車撞死了一頭牛,駕駛證被沒收了,我?guī)Я撕⒆拥絼e的地方去流浪。
師:復述的很完整了。有沒有什么可以補充的?你有嗎?
生:主要的就是這些。另外,課文中還有少量的細節(jié),比如“我”回家鄉(xiāng)探視時的悲傷;比如“我”找到兒子時的夢想等等。我覺得這些細節(jié)對表現(xiàn)這個人物特別重要,比故事梗概更重要。
生點頭,坐下。
生:作者的情感是個波浪線。從課文節(jié)選這個部分看,是從“喜”入手的,回歸部隊,特別高興。后來得知親人被炸死,是“悲”。再后來,得知兒子還活著,并且還做了軍官,又是“喜”,課文中說是“喜氣洋洋”。但是,戰(zhàn)爭的最后一天,兒子卻犧牲了,這又回到了“悲”。這種“悲”持續(xù)了很長時間,一直到認了一個孤兒做兒子,又回到了“喜”。后面的日子就很平常了。
生:“悲”是副值,在第四象限;“喜”是正值,應該在第二象限。
師:為什么“喜”不是在第一象限?
生:這個“喜”并不是真正的大喜,“喜”中含有很多“悲”的成分的。
生:我不同意這樣的劃分。我覺得,無論是“悲”,還是“喜”,它們都應該在第四象限中。因為這里的“喜”,看起來是高興的開心的事,實際上,它還是一種悲。而且,這里的“喜”的事情,連普通人的普通生活都比不上。如果我們把普通人的正常生活看成y軸,那么,這里的“喜”肯定是副值。
師:哦?為什么說這個“喜”連普通人的生活都比不上?
生:這個人所感到欣喜的事情,一個是找到了兒子,一個是認了個兒子。這兩件事,和和平年代中的親人生活在一起相比,顯然是可悲的事情。離散后找到了,雖然是值得高興的。但這個高興,肯定比不上生活在一起沒有分離這個底線的。至于認了個兒子,更談不上有太多的喜了。
生:是的。
師:還有同學有不同意見嗎?大家比較認同哪種劃分?
生齊答:后面的。
生:不是喜歡,是感動。最感動我的細節(jié)是文中的“我”到兒子的部隊去看犧牲了的兒子。
師:這個細節(jié)有什么地方打動了你?給大家讀出來,好嗎?然后你再說說你的理解。
生朗誦課文:“我走到棺材旁邊。我的兒子躺在里面,可他已經不是我的啦。我的兒子是個肩膀狹窄、脖子細長、喉結很尖的男孩子,總是笑嘻嘻的;但現(xiàn)在躺著的,卻是一個年輕漂亮、肩膀寬闊的男人,眼睛半開半閉,仿佛不在看我,而望著我所不知道的很遠的地方。只有嘴唇角上仍舊保存著的一絲笑意,讓我認出他就是我的兒子小多里……我吻了吻他,走到一旁。中校講話了。我的阿拿多里的同志們,朋友們,擦著眼淚,但是我沒有哭,我的眼淚在心里干枯了。也許正因為如此,所以我的心才痛得那么厲害吧。
我在遠離故鄉(xiāng)的德國土地上,埋葬了自己最后的歡樂和希望。兒子的炮兵連鳴著禮炮,給自己的指揮員送喪。我的心里仿佛有樣東西斷裂了……”
這一處的朗讀,學生讀出了情感,聲音哽咽,顯得很激動。其他同學受她的感染,也沉浸在默默中。我也一時無話可說。
大約停頓了有半分鐘,這個同學開始發(fā)表她的見解。生:對不起,剛才默讀這段時,我就很感動?,F(xiàn)在一朗讀,情緒就有些控制不住了。我覺得這個段落中描繪的那種父親的悲哀,是一種所有希望都徹底破滅后的真正哀傷。不是有句話叫做“哀莫大于心死”嗎,這里,作為父親的我,就是“心”死了?!拔摇币驗樾乃懒?,所以也麻木了,沒有眼淚了。
師:這一段文字確實打動人心,一個父親,在戰(zhàn)爭結束的那天,卻要去面對兒子的戰(zhàn)死,這份老來失去唯一親人的悲哀,真的讓人難以承受。我剛才留意了一下,我們很多同學的眼中,都泛出了淚花了。謝謝你的朗讀和觀點,請坐。
師:還有哪些細節(jié)也能讓我們如此感動呢?哪位同學再說一說?
生:除了剛才這個段落外,“我”回到家鄉(xiāng),在原來是家的那個大炸彈坑前的那兩句話,也很感人。
師:請你給大家朗讀一下吧。
生讀課文:“我走到我們一家住過的那地方。一個很深的彈坑,灌滿了黃濁的水,周圍的野草長得齊腰高……一片荒涼,像墳地一樣寂靜。噯,老兄,我實在難受極了!站了一會兒,感到穿心的悲痛,又走回火車站。在那邊我連一個小時也呆不下去,當天就回到了師里?!?/p>
師:你感覺這處細節(jié),有什么地方特別打動了你呢?
生:我想,這個人站在這個深深的炸彈坑前時,他的內心的情感一定是無法壓抑的。我能體會到他所說的那種“穿心”的.悲痛。我覺得他一定是想發(fā)泄,想嚎啕大哭的,可是他又沒有眼淚。
師:哦,他為什么會沒有眼淚呢?
生:他經歷過太多的悲傷,生活讓他沒有眼淚了。
師:生活?什么樣的生活?
生:戰(zhàn)爭,戰(zhàn)爭讓他沒有眼淚的?
師:戰(zhàn)爭怎么就讓他沒有了眼淚了呢?
生:我認為……我覺得戰(zhàn)爭讓他先是經受了夫妻的分離,又經歷了被俘,最后又經歷了死亡。這幾年時間,他經歷了太多,特別是知道妻子和女兒死亡后的這個階段,他的眼淚都流干了。所以,現(xiàn)在他真的在原來的家前時,反而沒有眼淚了。
師:我明白了,你是說,戰(zhàn)爭給了他太多的磨難,讓他的眼淚在回鄉(xiāng)之前早已流完了。是吧。
生:是這個意思。戰(zhàn)爭毀滅了他的家,讓他經受了太多的悲傷。
生:我會回憶過去我和她們在一起時的生活。
生:我會詛咒戰(zhàn)爭。
師:哦?詛咒戰(zhàn)爭?你會不會想到再上戰(zhàn)場,去為親人報仇雪恨?
生:我想我會的。
生:雖然我不知道具體的人是誰,但我知道是德國法西斯。找他們復仇就可以了。
師:戰(zhàn)爭結束了啊,怎么找法西斯復仇呢?難道潛入德國,去暗殺?暗殺也要有目標啊。
生:……。
生:夕陽落山時節(jié),風很大,主人公蹲在土坑邊,用雙手抱住自己的頭,手還用力地拉扯自己的頭發(fā)。坑里的一片枯葉被風刮起來了,飄到他的手上,然后又飄到荒草中。他蹲了很長時間,然后慢慢站起來。一個特寫鏡頭,他的臉上寫滿了痛苦,神情很呆滯。一滴眼淚慢慢從眼眶中溢出,滑過臉頰。他用手背抹一下淚水,轉身走了,越走越遠。遠處,夕陽如血一樣。這個人最后走進夕陽中。
師:殘陽如血,很好的,用夕陽來做背景。特寫鏡頭運用也很到位。其他同學怎么設計的?你說。
生:天上飄著小雨,很冷。主人公沒有穿雨衣,也沒有打傘,只是靜靜地站在齊腰的雜草間,默默地凝視著這個大坑。這時,用黑白片插入以前一家人在一起歡樂的場面。把主人公呆立的形象作為背景。然后,用一滴雨水來模糊這個回憶的鏡頭,讓她們慢慢消逝。然后,主人公如夢初醒式的長嘆一聲,轉身走去。只有兩只沉重的腳,踏著泥濘在機械地挪動,鞋子上還沾著落葉。
師:同樣很好,用了電影中虛實相間的手法。還有嗎?
生:廢墟的不遠處是街道,人來人往的,很熱鬧。旁邊還有不少人家在蓋房子。只有主人公家的地基這兒,是一個深深的大坑,而且長滿了雜草。主人公站在雜草從中,靜默了一會,然后,他開始拔草,越拔越快,拔了一片之后,他開始扒露出來的瓦礫。似乎是想從廢墟中找到什么東西。后來,他什么也沒有找到,又呆呆地望著大坑。眼前出現(xiàn)幻覺,好像聽見了孩子嬉鬧的聲音。他張開雙臂,想要去擁抱孩子,卻一個踉蹌,險些跌倒。
師:你為什么要設計這個拔草扒瓦礫的動作呢?
生:我想,他內心肯定是波瀾起伏的,但這個沒有辦法表現(xiàn)出來,就用他的動作來表現(xiàn)他內心的震蕩。
師:很好。這個安排也很能表現(xiàn)出主人公內心的悲痛。
師:剛才幾位同學,從他們各自的理解出發(fā),為我們演繹了這個悲慘的細節(jié)。我想,我們是否還可以換個角度,考慮一下,能否用些喜慶的美好的東西做反襯,來襯托出主人公的悲呢。比如,用彈坑里盛開著鮮艷的花?這個問題,有興趣的同學,課下可以繼續(xù)構思,只要能把這里的悲哀渲染到極致狀態(tài),就是好的設計。下課。
一個人的遭遇讀后感篇五
教學目標:
*學生能通過對作品的研讀、探討,了解人物的心靈世界和他們在戰(zhàn)爭中的遭遇,理解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對戰(zhàn)爭毀滅人類的罪惡有具體的認識。
*借助形象的學習材料,讓學生正視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反思戰(zhàn)爭的危害,認識到和平與發(fā)展是人類社會最迫切的任務,進而珍視和平環(huán)境。
學習方式:采用文本研習的方法。
課時:預習1節(jié),研讀1節(jié)。
教學內容:
二、文本研習:
1、本文的情節(jié)波瀾起伏,而這點是通過主人公的遭遇和內心活動變化展示出的,試作具體分析。
:在蘇德戰(zhàn)爭中受傷被俘dd冒險逃跑但被抓回dd被派為一個少校工程師開車,找機會俘虜了少校,沖過火線,回到自己的隊伍dd從俘虜營逃回后得到家破人亡的消息(首先是得知家被德軍轟炸毀滅?!翱墒沁^了兩星期,卻什么東西也吃不下了。家里沒有回信來,說實話,我開始發(fā)愁了,東西根本不想吃,晚上也睡不著覺,各種古里古怪的念頭盡在腦子里轉動”,這是因為想念妻子,而鄰居的信給他帶來噩耗:他的家被德軍飛機的炸彈摧毀了。索科洛夫的心情――“當時我沒有把信念到底。我的眼前一片黑,心縮成一團,怎么也松不開來?!钡撬€是想回家看一看。過去親手建起的歡樂家園,現(xiàn)在的景象是“一個很深的彈坑,灌滿了黃濁的水,周圍的野草長得齊腰高……一片荒涼,像墳地一樣寂靜”。索科洛夫的心情dd“站了一會兒,感到穿心的悲痛?!?dd把希望寄托在當了大尉和炮兵連長的兒子身上(兒子在戰(zhàn)斗中成長,當上了大尉,索科洛夫憧憬著戰(zhàn)爭結束后的和平生活。然而,他等來的是兒子犧牲的消息,而且是戰(zhàn)爭結束的那一天。對兒子遺容的描寫更讓人感到悲傷。“我的兒子是個肩膀狹窄、脖子細長、喉結很尖的男孩子,總是笑嘻嘻的;但現(xiàn)在躺著的,卻是一個年輕漂亮、肩膀寬闊的男人,眼睛半開半閉,仿佛不在看我”,索科洛夫的心情dd“我的眼淚在心里干枯了”,“埋葬了自己最后的'歡樂和希望”,“我的心里仿佛有樣東西斷裂了……”)dd在戰(zhàn)爭勝利前夕,兒子卻倒在最后的槍彈下,埋葬了最后的歡樂和希望(戰(zhàn)爭奪走了索科洛夫全部的希望,他最后一點小小的愿望也破滅了。索科洛夫的心情dd他想忘卻,可是傷痕是抹不平的,百無聊賴,他又開始喝酒,雖然是為了解解疲勞,也和他試圖忘卻人生不幸有關。)dd巧遇凡尼亞領他當兒子,立刻變得輕松和光明些了(“看到他睡在我的胳肢窩下,好像一只麻雀棲在屋檐下,我的心里快樂極了,簡直無法用言語來形容!”“夜里,他睡熟了,我一會兒摸摸他的身體,一會兒聞聞他的頭發(fā),我的心就輕松了,變軟了,要不它簡直給憂傷壓得像石頭一樣了……”索科洛夫的心情dd像是又找到了家的感覺。他的全部希望,似乎全寄托在這個可憐的孤兒身上了,凡尼亞成了他生存的全部意義。)dd收養(yǎng)凡尼亞后剛剛有點安寧的生活,卻又出了事故(一次意外的車禍結束了在烏留平斯克的生活。在初春,索科洛夫帶著孩子到外地去謀生。這就是索科洛夫的全部生活。九死一生,經歷了戰(zhàn)爭磨難的索科洛夫是堅強的男子漢,但是最后一段敘述,說出了他的心靈世界dd戰(zhàn)爭留下的精神創(chuàng)傷,不能忘懷)。
以上曲折的情節(jié),突出表現(xiàn)出人物命運的不幸。
:索科洛夫飽受戰(zhàn)爭痛苦,他的敘述始終是感傷的,然而又流露出逆來順受,幾近麻木的心情。他忠厚樸實,在苦難中堅忍不拔,受盡摧殘而心地依舊善良。
3、閱讀本文可知:索科洛夫領養(yǎng)凡尼亞部分寫得特別詳細?這是為什么?
:這部分是索科洛夫情感變化的重要轉折,是索科洛夫從戰(zhàn)爭創(chuàng)傷中走出來的重要契機。兩個飽受戰(zhàn)爭創(chuàng)痛的人就像被颶風卷到一起的樹葉,凡尼亞是索科洛夫余生的精神慰藉。
4、索科洛夫用善意的謊言“騙”來兒子,請結合具體描寫說說他為什么要這樣做。
:索科洛夫這樣做是出于同情和愛。出于對家庭生活的向往。(具體描寫見教材p45下兩段)。
作者郵箱:wtl@。
一個人的遭遇讀后感篇六
在戰(zhàn)亂紛紛的年代里,索科洛夫先后失去了妻女和兒子,在這個世上,他失去了唯一的精神支柱--親人。一次偶然的機會,他遇見了與他同病相憐的孩子--凡尼亞。從此,這孩子就成了他的精神支柱,讓他重新有了一個家。
再來,作者用多個角度刻畫人物,表現(xiàn)出人物的不同性格,使得這個形象有血有肉,更加生動,豐富飽滿,讓讀者眼前一亮,仿佛能看見這個具體地、全面的人物。
索科洛夫曾經是德國的戰(zhàn)俘,他經歷過無數(shù)的苦難與掙扎,逃出了德國軍隊的魔爪,就在他以為可以和妻子兒女重新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的時候,一個噩耗傳來,他的妻子和女兒被炸死了,他再也沒有家了,他沒有哭,他必須要活下去。慶幸的是,他的兒子小多里還活著,他參了軍。
悲劇不曾停止,當索科洛夫去尋找自己的兒子時,他見到的卻只有兒子冰冷的尸體,他依舊沒有哭,這是他作為一個父親,作為一個士兵最后的堅持,他的內心痛苦到了極點,他恨透了德國人。
無疑,索科洛夫是個善良的人,當他遇見了那個可憐的孩子凡尼亞時,他毅然決然的領養(yǎng)了他。生活中的苦難并沒有擊倒索科洛夫,他抱著樂觀的心態(tài),用他的堅強與善良,寫下新的人生之路。
一個人的遭遇讀后感篇七
一課時的教學設計。本文篇幅比較長,一節(jié)課教學有點難度,如何在短時間里,引領學生比較主動地、比較深入地走入文本,這成為這堂課能否成功的關鍵。我主要借鑒采用了余映潮老師的主問題教學法。作為一篇小說,它主要通過塑造人物形象來表現(xiàn)主題反映社會生活?;诖?,本文課堂教學主要設計了一個核心問題,索科洛夫是個怎樣的人,以及刻畫他形象的意義。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可分兩步走,第一步初讀印象,在學生讀后,老師有意表達一種不同觀點(當然,這也是初讀時確實有過的感受),在觀點碰撞中,促使他們進一步仔細探究課文,而且也想通過此舉,讓他們養(yǎng)成讀書深思的好習慣。同時,表達觀點要有理有據,分析問題要結合上下文,聯(lián)系全文考慮,而不能斷章取義,否則,得出的結論是站不住腳的。還有,也想通過這種碰撞交流,實現(xiàn)師生真正平等的對話交流。一般意義上,教師總是處于“全知全能”的權威地位,學生很難也不敢向權威挑戰(zhàn)。當教師處于錯誤狀態(tài)下,會怎樣呢?實踐證明,當教師出了“錯誤”時,學生處于一種少有的亢奮狀態(tài)中,他們迸發(fā)出了少有的激情,而當情緒激奮時,他們的語言表達也顯得更加流暢、自如。他們從各個角度嘗試去批駁教師,顯示出了必勝的'信心。課后,乃至課堂中,我就在想,這哪是我在上課,這分明是學生在給我“上課”,在“教育”我,在反駁我,而且,他們反駁得越激烈,越群情激昂,我的內心就越高興,就越享受這個過程。學生批駁得很過癮,也就鍛煉了思維能力,提高了表達能力,增強了學習信心,提高了學習興趣;教師也因學生在課堂上重新找回了自我,回復了主體地位而由衷地喜悅。這是怎樣的一堂課啊,“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激情在互動中燃燒,思維在碰撞中絢爛!
一個人的遭遇讀后感篇八
《一個人的遭遇》(節(jié)選)主要通過描寫在蘇聯(lián)衛(wèi)國戰(zhàn)爭中,一個四十幾歲的男人家破人亡,內心受到巨大創(chuàng)傷,再現(xiàn)戰(zhàn)爭的殘酷.本專題要求學生通過對作品的探討,了解人物的內心世界,能說出戰(zhàn)爭對人類的摧殘,從而正視戰(zhàn)爭,珍視和平.
二、說學生。
1.學生對人生意義和生命價值已有一定認識.
2.學生以前接觸過小說,但對小說的綜合分析能力不強.
三、說目標。
但本課的目標是在學生的交流,討論中生成,可能是我預想中的2個或3個,也可能不在我的預想內.總之,我的想法核心是: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去充分體驗達到目標的全過程,讓他們得到成功的快樂,并在這種體驗中產生學習的興趣.
四、教法學法。
1,課前要求:通讀全文,把握情節(jié)。
依據:體現(xiàn)教師主導地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能力.
2,課堂中:師生共同確立本課目標,明確學習任務,體驗學習過程。
依據:充分調動學生,在交流,合作,互動中體驗學習的快樂.
五、教學過程。
1.課前預習:要求學生通讀全文,了解故事情節(jié)。
依據:本文篇幅較長,只有了解了故事情節(jié),才能完成課堂中的合作,討論,互動活動;同時學生學習負擔較重,布置這樣的預習作業(yè),有利于為學生減負,增強語文學習興趣.
2.導入課文。
采用“移情法”,觀看圖片使學生對戰(zhàn)爭有了一定的直觀感受,有利于學生很快進入小說情景中.
具體操作:人們都說“水火無情”,但我還想跟同學說戰(zhàn)爭也同樣是無情的,請大家跟我一起看幾組鏡頭.(播放)鏡頭里的畫面可以說讓我們觸目驚心,戰(zhàn)爭給人類帶來了莫大的災難.這節(jié)課,讓我們跟隨肖洛霍夫一起走進一個在戰(zhàn)爭中飽經災難的人的內心世界.
在請學生談自己讀后感受時,教師也可引導學生思考對題目的理解以及小說在寫法上值得我們學習和研究的地方.
補充:學生在交流感受時可能會談到小說中的人物命運太悲慘了,也可能談到小說情節(jié)波瀾起伏,還可能談到有關小說題目的問題等等,總之,根據學生的討論,交流,明確本課需要探討的問題.在這里,我只能根據對學情的分析,假想可能呈現(xiàn)的課堂.
4.探討問題。
(一)(1)索科洛夫在戰(zhàn)爭中經歷了怎樣的遭遇。
依據: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言,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把握小說情節(jié),為交流互動作鋪墊.
(1)為什么會有如此悲慘遭遇。
(2)通過什么方式表現(xiàn)這個主題。
(二)如學生在交流中對小說題目有相關闡述,可以引入探討。
依據: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
(2)比較索科洛夫和凡尼亞兩人遭遇的異同.
依據:聯(lián)系角度,比較分析小說中的人物,培養(yǎng)學生對小說人物形象體系的分析能力.
說明:鼓勵學生深入分析,積極參與。
(相同:家人死于戰(zhàn)爭,無家可歸,心靈遭受巨大創(chuàng)傷……。
不同:索——死去的是妻子,兒女,凡——死去的是父母;索——四十幾歲有勞動能力,凡——幼小的孩子無勞動能力;索——知道家人已亡,家在哪里,凡——不確切知道家人已亡,不知道家在哪里,苦苦找尋父親,認為還活著的;索——可暫居在朋友那里,凡——流落街頭;索——深感戰(zhàn)爭的殘酷,凡——不明確戰(zhàn)爭的殘酷,把索誤認作自己的父親,很開心……)。
(3)誰的遭遇更悲慘。
通過比較分析,很多學生會認為凡尼亞的遭遇更悲慘,戰(zhàn)爭中幼小的孩子遭遇著家破人亡,流落街頭的'命運,卻無法認識到自己的不幸,這也是這篇小說能讓人淚雨紛飛的原因之一吧.
(4)“一個人”指的是誰為什么不是一個人。
這時回到原問題,“一個人”指誰學生可能根據凡尼亞在戰(zhàn)爭中的遭遇更悲慘些,認為“一個人”應指凡尼亞.對于這個問題的討論,并不需要明確的答案,更不能限制學生思維,只需讓學生認識到盡管題目是“一個人的遭遇”,但作者卻選取了兩個人的遭遇來反映戰(zhàn)爭的殘酷.這就體現(xiàn)了小說人物形象的典型意義.選取兩個具有典型意義的人物來刻畫,用兩個不同家庭的悲慘遭遇,從不同角度展示戰(zhàn)爭給蘇聯(lián)千千萬萬這樣的家庭帶來了災難,給那個時代千千萬萬的人的心靈帶來了創(chuàng)傷,善良的人們誰不為之泣下,誰不會控訴戰(zhàn)爭呢到此達到學生與文本產生共鳴的境界.
(5)比較遷移。
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索科洛夫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主人公的遭遇有什么不同,由此加深學生對小說人物典型意義的理解.
補充說明,當然,如果學生在討論交流中生成不是以上兩個目標,就根據課堂實際情況靈活處理,總之一個原則:以學生為主體,服務于學生.
5.課堂小結。
本課為生成性課堂,要根據課堂實際情況,圍繞學生活動效果進行小結.按照課堂設想,可小結如下:通過我們思考,合作,探討,在互動中感知了小說情節(jié),領悟了小說主題,對小說人物形象的典型意義進行了很好的探究.
6.布置作業(yè)。
搜集有關戰(zhàn)爭的資料,進一步體會戰(zhàn)爭給人類帶來的災難.創(chuàng)作三條以上反對戰(zhàn)爭的標語,要求:文字簡明,有藝術性.
一個人的遭遇讀后感篇九
教學目標:
1、了解人物的心靈世界和他們在戰(zhàn)爭中的遭遇,理解和平的愿望,戰(zhàn)爭的罪惡。
2、啟迪學生反思戰(zhàn)爭的危害,珍視和平和生命。
學習方式:采用文本研習的方法。
課時:1。
教學內容:
導引:兩次世界大戰(zhàn)給各國人民造成了難以想象的痛苦。時至今日,世界上的槍炮聲仍然沒有平息,仍然有人在流血……戰(zhàn)爭每天都在毀滅生命,毀滅財富。讓我們蘇聯(lián)作家肖洛霍夫去感受二戰(zhàn)的殘酷,去感受一個人的悲慘遭遇……,去感受那血雨腥風的時代。
一、導入。
1、作者簡介肖洛霍夫(1905-1984),蘇聯(lián)當代著名小說家,生于頓河地區(qū)的一個磨坊主家庭,代表作:《靜靜的頓河》、《被開墾的處女地》、《一個人的遭遇》。1965年,肖洛霍夫“用于他在描繪頓河的史詩式的作品中,以藝術家的力量和正直,表現(xiàn)了俄國人民生活中的具有歷史意義的面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2、請同學們談談對二戰(zhàn)的認識,可以在臺上展示相關資料。
(此環(huán)節(jié)可布置學生課前收集相關的資料。
二、課文探討。
一個人的遭遇讀后感篇十
教學重難點。
(根據學生的不同,自己設計吧)。
一,導入:
(在進行這一板塊之前,我們利用學校的閉路電視網絡播放若干部關于戰(zhàn)爭題材的影片,所以在導入的時候簡單了很多。并且對學生在對課文的理解上有很大的幫助。建議有條件的學校、教師招部好片子讓學生看看)。
在我們看過的幾部影片中,我們知道戰(zhàn)爭留下了太多的創(chuàng)傷,在戰(zhàn)爭中,我們應把目光放在誰的身上呢?誰才是最值得我們關注的?(學生各抒己見,但基本上都是士兵啊,烈士啊,敵人啊等等),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文章,它會讓我們知道在戰(zhàn)爭年代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誰。
二,學生閱讀文章,整體把握本文的線索。(5――8分鐘)。
正因為情節(jié)的曲折,才突出了主人公的不幸。
三,問題設計:
1,從上面的主人公的遭遇中,我們可以看出他是個什么樣子的人?
(忠厚樸實,勇敢堅強,堅忍不拔,心地善良等。教師補充前面的情節(jié),讓學生在事例中總結)。
(a,主人公本身的善良,同情和愛?!磳W生會說善意的謊言〉b,主人公對家庭和愛的期望)。
3,收養(yǎng)兒子這段為什么寫的這么詳細?
(他們都找到了愛的所在,家的所在。在生活中找到了寄托和希望。是凡尼亞讓主人公能夠堅強的生活下去)。
(a,是種心痛的感覺,大家對戰(zhàn)爭都是難過的,孩子忘卻了,他是快樂的,他的健康的小手和其父親的粗糙的大手對比,勾起了作者對戰(zhàn)爭的回憶,孩子的可愛反襯出戰(zhàn)爭的殘酷。b,孩子的健康禮貌可愛讓作者油然而生的是對孩子的保護,讓他們永遠快樂健康,痛苦讓自己去承受,呵護那無知可愛的兒童)。
5,由上我們可以看出,在戰(zhàn)爭中受害的`僅僅是所科洛夫一個人么?(不是),那么題目中的“一個人”應該怎么解釋?(象所科洛夫這樣的無數(shù)受難的普通人,他是其中的一個代表,以個性反映了共性)。
6,從《一個人的遭遇》可以看出,其實作者想通過這個人的遭遇在向世人訴說什么?(或者:這篇小說在完成的時候,在1956.12.31――1957.1.1,《真理報》曾全文刊出,結果被市民搶購一空,當時莫斯科廣播電臺全文廣播這部小說,結果市民們駐足街頭,不顧寒風撲面多少人留下了辛酸的眼淚。小說為什么有如此的魅力?)。
b,贊揚了人類的偉大與堅強,弘揚了愛的主題。
c,在平實的語言背后有著深刻的內涵,在美與丑,愛與恨的邊緣展現(xiàn)出了對戰(zhàn)爭的憎惡)。
一個人的遭遇讀后感篇十一
《一個人的遭遇》英文名為“thememoryofworldwarii”是關于二戰(zhàn)的故事,發(fā)表于一九五六年,那時戰(zhàn)爭結束已經有十年。這個故事是戰(zhàn)爭剛結束時肖洛霍夫遇見這樣一位家破人亡的軍人,通過他的不幸遭遇構思成的。該書通過作者的精心構思和巧妙安排,采用的是大故事套小故事的結構。就像《一千零一夜》的創(chuàng)作手法一樣,很好地把一個個的小故事串起來。共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引出故事,第二部分是索科洛夫的自述,第三部分是結語。主要以第二部分為主。
肖洛霍夫能夠寫出這樣的書和他自身的經歷是分不開的。他出生在頓河哥薩克地區(qū),青少年時期正直國內戰(zhàn)爭最激烈的時候。他父親當過店員和磨坊經理,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人。他僅受過4年教育,靠自學成才,是頓河哥薩克地區(qū)多姿多彩的生活給予了后來成為作家的肖洛霍夫取之不盡的創(chuàng)作素材。上中學時因1918年爆發(fā)的國內戰(zhàn)爭蔓延到學校所在的縣城而休學。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頓河地區(qū)的斗爭十分激烈和殘酷。少年時代的肖洛霍夫不僅是這場斗爭的目擊者而且直接參與了紅色政權組建時的一些工作1920年頓河地區(qū)建立蘇維埃政權后他熱情投身新生活的建設先后當過鎮(zhèn)革命委員會辦事員、掃盲教師、業(yè)余劇團的編劇兼演員、武裝征糧隊員等。所以他筆下的主人公索科洛夫也并不是什么英雄式的人物,而是一個普通的參戰(zhàn)士兵。但是卻有廣泛的代表性。
“哥薩克”在書中經常提到。經過查閱資料我才知道他們是俄國歷史上一批特殊的人,他們原先是從封建壓迫下逃亡出來的農奴、奴仆和市民,后移居邊境成為自由人。十六、十七世紀他們被俄國沙皇利用來組成騎兵,對內鎮(zhèn)壓人民,對外對付異邦。他們可以向國庫領取薪餉,終身占用土地,免繳課稅,并建立自治組織。他們和普通農民不同,他們享有特權,世代相襲,養(yǎng)成了獨立不羈的性格。在文章中他們的一些言談舉止中就可以明顯看出他們的性格特征。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看著看著就聯(lián)想到了中國的一部作品《活著》。兩部小說的主人公雖然生活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民族,卻有著極為相似的人生經歷,都經過年少的放縱墮落、戰(zhàn)爭的殘酷和親人的離世。都是講述在苦難面前生命力的堅韌和頑強。但又有所不同,面對苦難,索科洛夫頑強反抗,表現(xiàn)出超人的意志力,而福貴則更多的呈現(xiàn)出淡然和超脫的姿態(tài)。索科洛夫在被俘后的兩年中受盡折磨和屈辱,“他們打你,只是為了有朝一日把你打死,為了讓你咽下自己最后一滴血倒下去”。但是最后索科洛夫還是想辦法回到了自己的隊伍中。即使當他知道自己的親人都已經離他而去,甚至連兒子也在勝利的那一天犧牲了,他也沒有放棄生的希望,他最后領養(yǎng)了一個同樣命苦的孩子,兩個人相依為命。主人公的這種形象正是俄羅斯民族精神的體現(xiàn)。俄羅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既是一個戰(zhàn)亂頻繁的民族,又是一個善于進行戰(zhàn)爭擴張的民族。當國家受到外敵入侵時,每個民眾都能自愿的走上戰(zhàn)場,為民族而戰(zhàn)。
雖然題為“一個人的遭遇”但其實寫的卻是經歷戰(zhàn)爭的一代人的遭遇。索科洛夫的經歷就是千千萬萬經歷過戰(zhàn)爭的人們的一個縮影。就像魯迅筆下的祥林嫂一樣,也許現(xiàn)實中并不存在這樣一個人,但是她卻是那么地真實,原因就在于她是許許多多那個年代的婦女的縮影。索科洛夫在戰(zhàn)爭中經歷的折磨就是所有戰(zhàn)士受到的折磨,從一個人物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時代。即使是我們沒有親身經歷過戰(zhàn)爭,但我們依然可以體味到戰(zhàn)爭的殘酷。腦子里會冒出這樣的想法:愿這世間再無戰(zhàn)爭,人世永享和平。
書中特別注重烘托故事背景。在正式敘述故事之前,前面往往會有一段環(huán)境的描寫,為接下來的敘述做準備。如在《道路》中,開篇就是“蓋特曼大道沿著頓河通過草原,意志伸展到大海。左邊是傾斜的……”,另一篇文章也寫到:“在學校附近的矮墻旁,卷煙的火在黑暗中冒煙。有時候,風抓住帶火星的煙灰,輕輕地往上揚,直到火星熄滅為止。于是,在深紫色的雪上又重又籠罩著一片黑暗和寂靜,寂靜和黑暗?!睍杏邢矂∫灿斜瘎。歉惺茏钌畹木褪浅尸F(xiàn)給我們的經常是血淋淋的畫面。但我們也能夠從書中體會到人性之美。當讀到主人公經過自己的努力有了善良的妻子,還有可愛的孩子們,最后還蓋了房子,我們會在心里由衷地替他高興。在看到阿爾謝最后和安娜在一起的時候,會祝福他們,仿佛在他們面前戰(zhàn)爭已不能將他們擊垮。有一段話也使我很受感動,看了好多次:我也是第一次發(fā)現(xiàn),這位雖飽經苦難,但仍堅如櫟樹的三十二歲中尉兩鬢銀白。這種由巨大痛苦換來的銀白是那么純潔,以致一般的白色的蛛絲落在中尉的船形帽上,觸及他的鬢發(fā)就不見了,不論我怎樣仔細查看,也看不出來。
這本書已經讀過好幾次,最讓我難忘的就是字里行間流露出的真情實感,沒有刻意地煽情,也沒有刻意地夸張,但我總會被文章中的故事所打動。讀了這本書還讓我對戰(zhàn)爭有了更多的了解,看書和影視作品是不一樣的,看書可以自己想像,而影視作品會修改歷史,而且是直接的畫面出來,少了可供遐想的空間??戳诉@本書以后我還想去看肖洛霍夫的另一本小說《靜靜的頓河》。我想這就是成功的小說吧,他會激起你的閱讀興趣。
一個人的遭遇讀后感篇十二
我一直喜歡徒步,喜歡行走。乍看《一個人的朝圣》書名,以為是關于遠行與信仰的。翻開看,是講述一個老頭兒由寄信引發(fā)了徒步行走到英國另一端去看望癌癥晚期舊友的故事。而隱于此表面情節(jié)背后,是老頭哈羅德對自己一生的回思。以及在一個信念的支持下他徒步行走87天,途行627公里過程中發(fā)生的故事。而這個信念,是他相信只要自己真的可以堅持徒步穿越整個英國,出現(xiàn)到好友的身邊,她的癌癥就會痊愈,就會活著。最終,他真的做到了,而故事的結局溫情而感人。
徒步行走的哈羅德此時已經年邁,在途行的過程中經歷了種種磨難。他回憶了自己過往的生活,在其幼年時就離家出走的母親,酗酒的父親,與兒子戴維深深的隔閡和戴維的自殺,與妻子莫琳深深的隔閡,導致后來的分居。
這些回憶都深深的折磨著哈羅德,或許他的出行,某一種程度上是潛意識想逃離這一切。在遇上了行行色色的路人,聽他們講述各自不同的故事。哈羅德發(fā)現(xiàn),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幸或不幸的劇情,但究竟能擁有怎樣的生活,得看自己如何演繹。他在行走中放下了對舊事的心結,重新喚醒了內心深處對妻子深深的愛。而當妻子驅車前來希望他回家時,她看到了這個男人的改變:“他當然沒有長高長胖,但看著這個滿面風霜的男人,黑色牛皮一樣的皮膚、卷曲的頭發(fā),她突然覺得自己像張白紙一樣平平無奇,不堪一擊。是他那種生命力使她顫抖,好像他終于成了早該成為的男人?!?/p>
看到這里,我閉上眼想象哈羅德臉上煥發(fā)的光彩,莫琳眼中悲喜交加的神情。
是什么讓他改變?我變成哈羅德的隨行者,跟著他的腳步,感受路面的崎嶇;隨著他的目光,辯識草叢間各式植物;和他一起聽路過的人們談笑的聲音;然后,我傾聽哈羅德內心的聲音。
我好像找到了答案。一個人的朝圣,與其說走在路上,不如說這是一場心和靈魂的行走。跳出平凡庸俗的生活,在行走中找到自己的存在。用自己的視角去看這個世界,用自己的感受去體驗所發(fā)生的一切。勇敢面對內心,面對曾經不愿意觸碰的心結,將它打開,釋放。
原來,行走是為了找回自己。哈羅德最初并不這么想,他只是突然間冒出這樣的念頭,決定馬上行動,不借助其他交通工具,徒步走到好朋友面前,他覺得只要他做到了,好朋友奎妮也一定能夠做到。他就這樣堅定信念,始終在內心中深深相信,最終來到奎妮的病床前。
奎妮并沒有因為哈羅德的到來而痊愈,但她在等待的過程中,瘦弱的身體里似是被注入了強大的力量,讓她也執(zhí)著地等待,最后安然地離去。哈羅德也與妻子最終偕行,如初遇般,相視而笑。
我想,我們偶爾也需要“出走”一次,去尋找真正的自己。去追尋內心的聲音,嘗試一次為信念而執(zhí)著行走。
一本好的小說,能夠吸引讀者閱讀的欲望,能夠引起讀者的深思,能夠讓人期待不同的生活,產生與以往不同的想法。《一個人的朝圣》便是這樣的一本書。
一個人的遭遇讀后感篇十三
教學目標:
*學生能通過對作品的研讀、探討,了解人物的心靈世界和他們在戰(zhàn)爭中的遭遇,理解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對戰(zhàn)爭毀滅人類的罪惡有具體的認識。
*借助形象的學習材料,讓學生正視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反思戰(zhàn)爭的危害,認識到和平與發(fā)展是人類社會最迫切的任務,進而珍視和平環(huán)境。
學習方式:采用文本研習的方法。
課時:預習1節(jié),研讀1節(jié)。
教學內容:
二、文本研習:
1、本文的情節(jié)波瀾起伏,而這點是通過主人公的遭遇和內心活動變化展示出的,試作具體分析。
:在蘇德戰(zhàn)爭中受傷被俘dd冒險逃跑但被抓回dd被派為一個少校工程師開車,找機會俘虜了少校,沖過火線,回到自己的隊伍dd從俘虜營逃回后得到家破人亡的消息(首先是得知家被德軍轟炸毀滅?!翱墒沁^了兩星期,卻什么東西也吃不下了。家里沒有回信來,說實話,我開始發(fā)愁了,東西根本不想吃,晚上也睡不著覺,各種古里古怪的念頭盡在腦子里轉動”,這是因為想念妻子,而鄰居的信給他帶來噩耗:他的家被德軍飛機的炸彈摧毀了。索科洛夫的心情――“當時我沒有把信念到底。我的眼前一片黑,心縮成一團,怎么也松不開來?!钡撬€是想回家看一看。過去親手建起的歡樂家園,現(xiàn)在的景象是“一個很深的彈坑,灌滿了黃濁的水,周圍的野草長得齊腰高……一片荒涼,像墳地一樣寂靜”。索科洛夫的心情dd“站了一會兒,感到穿心的悲痛。”)dd把希望寄托在當了大尉和炮兵連長的兒子身上(兒子在戰(zhàn)斗中成長,當上了大尉,索科洛夫憧憬著戰(zhàn)爭結束后的和平生活。然而,他等來的是兒子犧牲的消息,而且是戰(zhàn)爭結束的那一天。對兒子遺容的描寫更讓人感到悲傷?!拔业膬鹤邮莻€肩膀狹窄、脖子細長、喉結很尖的男孩子,總是笑嘻嘻的;但現(xiàn)在躺著的,卻是一個年輕漂亮、肩膀寬闊的男人,眼睛半開半閉,仿佛不在看我”,索科洛夫的心情dd“我的眼淚在心里干枯了”,“埋葬了自己最后的'歡樂和希望”,“我的心里仿佛有樣東西斷裂了……”)dd在戰(zhàn)爭勝利前夕,兒子卻倒在最后的槍彈下,埋葬了最后的歡樂和希望(戰(zhàn)爭奪走了索科洛夫全部的希望,他最后一點小小的愿望也破滅了。索科洛夫的心情dd他想忘卻,可是傷痕是抹不平的,百無聊賴,他又開始喝酒,雖然是為了解解疲勞,也和他試圖忘卻人生不幸有關。)dd巧遇凡尼亞領他當兒子,立刻變得輕松和光明些了(“看到他睡在我的胳肢窩下,好像一只麻雀棲在屋檐下,我的心里快樂極了,簡直無法用言語來形容!”“夜里,他睡熟了,我一會兒摸摸他的身體,一會兒聞聞他的頭發(fā),我的心就輕松了,變軟了,要不它簡直給憂傷壓得像石頭一樣了……”索科洛夫的心情dd像是又找到了家的感覺。他的全部希望,似乎全寄托在這個可憐的孤兒身上了,凡尼亞成了他生存的全部意義。)dd收養(yǎng)凡尼亞后剛剛有點安寧的生活,卻又出了事故(一次意外的車禍結束了在烏留平斯克的生活。在初春,索科洛夫帶著孩子到外地去謀生。這就是索科洛夫的全部生活。九死一生,經歷了戰(zhàn)爭磨難的索科洛夫是堅強的男子漢,但是最后一段敘述,說出了他的心靈世界dd戰(zhàn)爭留下的精神創(chuàng)傷,不能忘懷)。
以上曲折的情節(jié),突出表現(xiàn)出人物命運的不幸。
:索科洛夫飽受戰(zhàn)爭痛苦,他的敘述始終是感傷的,然而又流露出逆來順受,幾近麻木的心情。他忠厚樸實,在苦難中堅忍不拔,受盡摧殘而心地依舊善良。
3、閱讀本文可知:索科洛夫領養(yǎng)凡尼亞部分寫得特別詳細?這是為什么?
:這部分是索科洛夫情感變化的重要轉折,是索科洛夫從戰(zhàn)爭創(chuàng)傷中走出來的重要契機。兩個飽受戰(zhàn)爭創(chuàng)痛的人就像被颶風卷到一起的樹葉,凡尼亞是索科洛夫余生的精神慰藉。
4、索科洛夫用善意的謊言“騙”來兒子,請結合具體描寫說說他為什么要這樣做。
:索科洛夫這樣做是出于同情和愛。出于對家庭生活的向往。(具體描寫見教材p45下兩段)。
作者郵箱:wtl2002@。
一個人的遭遇讀后感篇十四
導引:兩次世界大戰(zhàn)給各國人民造成了難以想象的痛苦。時至今日,世界上的槍炮聲仍然沒有平息,仍然有人在流血……戰(zhàn)爭每天都在毀滅生命,毀滅財富。讓我們蘇聯(lián)作家肖洛霍夫去感受二戰(zhàn)的殘酷,去感受一個人的悲慘遭遇……,去感受那血雨腥風的時代。
一個人的遭遇讀后感篇十五
戰(zhàn)爭中,受害最大的永遠都是平民。
索科洛夫,一個普通的勞動者,本該過著一個普通的生活,然后,平淡地老去,可是戰(zhàn)爭,讓他的命運變得多災坎坷。
先是17歲那年的十月大革命,再是1922年大饑荒。然后是衛(wèi)國戰(zhàn)爭。在一場場戰(zhàn)爭中,他先后失去了他最親最愛的人,以及他靠自己的艱辛積累起的財富。
小說中最打動人的我想應該是索科洛夫在災難面前堅強不屈的表現(xiàn)和剛毅的性格。在俘虜營里,他夜夜夢見與家人對話,渴望有一天家人團聚,便以此為精神支柱,鼓勵自己活下去。然而,命運卻和他開了個莫大的玩笑,等他好不容易逃出,卻得到了妻子和女兒們早已在兩年前被敵軍的戰(zhàn)火炸死了的消息。和一般人一樣,索科洛夫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希望這一切的一切只是一場夢。
不過,在知道妻子女兒罹難后三個月,索科洛夫收到了前線的一封信,是他的兒子阿拿多里寄給他的,在信中告訴了他自己的情況。因為兒子的成就,索科洛夫的情緒又好轉起來,正如他自己所描述的一樣,又像太陽從烏云里出來那樣喜氣洋洋啦。他把自己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唯一的兒子上,甚至在夜里也做著老頭兒的夢:戰(zhàn)爭一結束,給兒子娶個媳婦,自己和他們住在一起,干干木匠活兒,抱抱孫子。這是作一個父親最普通的,也是在平常生活中最易實現(xiàn)的一個夢想啊。可是戰(zhàn)爭,讓這注定無法實現(xiàn)。
在戰(zhàn)爭勝利的那一天,阿拿多里被德國的一個阻擊兵打死了,被打死的還有他的夢想。
我不知道最后索洛科夫是怎樣堅持住的。在面對兒子死去的肉體,那個不久前還是個鮮活的生命的最后親人,他沒有哭,他的眼淚已經在心里干枯了。在遠離故鄉(xiāng)的德國土地上,索洛科夫埋葬了自己最后的歡樂和希望。
復員后,他沒有再回到自己的家鄉(xiāng),沒有人能夠做到絕對的堅強,那片曾經帶給他幸福和歡樂的土地,現(xiàn)在只能帶給他無限的的痛。
這個受傷的靈魂,如果事情沒有出現(xiàn)轉機的話,我不知他還能否支撐這么久。
在烏留平斯克,索科洛夫愛上了喝酒的不良嗜好。失妻喪子的痛苦夜夜折磨著這個在戰(zhàn)爭中過早上了年紀的男人,而他只能靠喝酒來緩解。不過,索科洛夫卻因此領養(yǎng)了一個新兒子,一個因為戰(zhàn)爭,失去父母的流浪孩子,凡尼亞。當凡尼亞聽到索科洛夫說他是自己的父親時,激動得全身哆嗦,緊緊得貼著索洛科夫。索洛科夫也因為這激動得全身打戰(zhàn),兩手發(fā)抖……那是多么久違的一種感覺,在這塵世上終于有了一個和自己可親的人,又有了家的感覺。戰(zhàn)爭,讓這兩顆孤苦伶仃的心緊緊貼在一起。凡尼亞成了索科洛夫活下去的最后支柱。
整個小說里,最可憐的還是索洛科夫。凡尼亞畢竟還小,對人世還有許多不知的一面,他受傷的心,我想最后一定能被索科洛夫的愛治好。可是索科洛夫呢?這個在戰(zhàn)爭中飽受精神和肉體傷害的男人。白天,他可以裝得很堅強,然而夜里,他天天夢見死去的親人,半夜醒來,總是將整個枕頭濕透。
其實索科洛夫只是當時被戰(zhàn)爭所害的平民中普通的一個。戰(zhàn)爭總是給人民帶來無限的痛苦。
我說過,我在外國文學上是缺腿。從前沒有書看,后來沒有時間看,以至于像肖洛霍夫這樣偉大作家的作品竟然一本沒讀過?,F(xiàn)在補課已來不及,只能略讀一二,聊勝于無。
肖洛霍夫的名作《一個人的遭遇》期間就聽說過,不過被告知是蘇修的大毒草,在被批判之列。但我一直相信,跟所有受批判的文學一樣,它一定是世上最好的文章??上В瑤资隁q月蹉跎竟從來沒刻意去找原文來讀一讀。
今天,閑來無事偶然想起,網上一搜,找到了。短篇,一起讀完。
從前我們批判它,說它宣揚戰(zhàn)爭的恐怖,有反戰(zhàn)思想,現(xiàn)在看純屬胡說。戰(zhàn)爭,不管正義還是非正義,本來就是殘酷恐怖的,作家依據事實來描寫有什么錯?當年,我們?yōu)榱宿D移國內政治矛盾的視線,與蘇聯(lián)美國兩面為敵,鼓吹什么“備戰(zhàn)備荒為人民”、“把蘇修美帝消滅在人民戰(zhàn)爭的汪洋大海之中”,極力掩蓋戰(zhàn)爭的恐怖,宣揚所謂的“革命英雄主義”。殊不知,一小撮政治狂人正是利用民族主義、愛國主義把人民綁在戰(zhàn)車上。不僅被侵略國家災難深重,就是發(fā)動戰(zhàn)爭的民族也受盡折磨。戰(zhàn)后朝鮮的歷史就是一個最生動的例子(金日成發(fā)動了意欲“解放”全朝鮮的韓戰(zhàn))!
現(xiàn)在看來,蘇聯(lián)在赫魯曉夫以后的社會主義階段,社會思想的水平遠遠高于我國。俄羅斯人民渴望和平,而我們是渴望戰(zhàn)爭。甚至到現(xiàn)在,國內還有人不遺余力地鼓吹戰(zhàn)爭,不惜向同胞下手,要什么“解放臺灣”。作為經歷過事變滄桑的中國老百姓,絕不會再上當受騙了。
此書通過一個人的戰(zhàn)時遭遇,歌頌了俄羅斯人民的堅強勇敢和愛好生活的優(yōu)秀品質。作者在篇末說:“這個俄羅斯人,這個具有不屈不撓意志的人,能經受一切。而那個孩子,將在父親的身邊長大,等到長大了,也能經受住一切,并且客服自己路上的各種障礙……”
肖洛霍夫于一九五六年發(fā)表的這部短篇小說不到三萬字,但它所充溢著的英勇悲壯與凄涼感卻時時震撼著人心。一個,不,一大批,也不,是千千萬萬的具有不屈不撓的意志的俄羅斯人的形象高聳在我們面前!
看了這篇小說,首先感到的是法西斯戰(zhàn)爭帶給人民的苦難:和平生活被毀滅,“有過家,有過自己的房子,這一切都是多年來慢慢經營起來的,可這一切都在剎那間給毀了?!贝罅寇娙说臓奚c平民的傷亡,索洛科夫一家四口,孤兒萬尼亞的爸爸與媽媽,蘇聯(lián)共有二千萬人死于戰(zhàn)火與饑餓。而索洛科夫在戰(zhàn)俘營里更是遭遇了非人的待遇,“你一想起在德國所受的那種不是人受是苦難,一想起所有的那些在俘虜營里給折磨死的朋友們,同志們,你的心就不是在胸膛里,而是在喉嚨里跳著了,你就會喘不過氣來……”
戰(zhàn)爭的殘酷與無情,面臨無窮無盡的苦難與生死的考驗,在戰(zhàn)爭恐怖籠罩下任何人都很難躲過。與極少數(shù)變節(jié)叛賣的畜生截然相反,也與某些人的叫苦連天不同,索洛科夫不愧是一條硬漢子,一個真正的俄羅斯人,他完全經受住了考驗。他嘲弄那些蹲在戰(zhàn)壕里給妻子寫信竟對親人訴苦的男爺們。他仇恨敵人,更蔑視敵人。他愛妻子兒女,更愛祖國與人民。正是親人與祖國給予了他生存下來的勇氣和希望。他面對死亡與威脅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不屈不撓、大義凜然,更讓人心靈震撼!
小說中有這樣一段描寫:在采石廠,被折磨的有氣無力的戰(zhàn)俘被強迫一天采四方石頭。索洛科夫回到營棚里,說:“他們要我們采四方石子,其實我們每人墳上只要一方石子也就夠了?!币粋€壞蛋向警衛(wèi)隊長告了密,法西斯軍官要殺害他。索洛科夫被傳喚到警衛(wèi)隊長的辦公室,他們逼他為法西斯的勝利干杯,遭到了安德烈的拒絕。索洛科夫說:“我愿意為自己的死亡和擺脫痛苦而干杯”。饑腸轆轆的安德列,面對豐盛食品的誘-惑,不為所動:“我只喝一杯酒是不吃點心的”,“我喝兩杯也不習慣吃點心”。“我很想讓這幫該死的家伙瞧瞧,我雖然餓得要命,但決不會因為他們的小恩小惠而噎死。我有我做俄-國人的骨氣和驕傲,他們不論用什么手段,都不能把我變成畜生。”索洛科夫是堅強的。苦難沒有碾碎他,失去親人的痛苦時時刻咬噬著他的心,“白天我總是顯得很堅強,從來不嘆一口氣,不叫一聲‘哎呦’,可夜里醒來,總是給淚水濕透了……”但仍然沒有壓垮他。他要堅強地生活下去。更何況他身邊又有了一個更孤苦無依的生命——兒子!這當然有極強的象征意義:索洛科夫的堅強不屈與“俄羅人的骨氣和驕傲”,會一代一代傳下去。
正如作者借“我”之口所說:“我希望:這個俄羅斯人,這個具有不屈不撓的意志的人,能經受一切,而那個孩子,將在父親的身邊成長,等到他長大了,也能經受一切,并且克服自己路上的一切障礙,如果祖國號召他這樣做的話。”
是的,堅強不屈,骨氣與驕傲,屬于俄羅斯人,俄羅斯人不能丟。俄羅斯人經歷過一場劇變帶來的磨難,也有迷惑與思考。他們需要的正是高揚堅強不屈、骨氣與驕傲的精神。
堅強不屈、骨氣和驕傲,也屬于中國人。在抗日戰(zhàn)爭勝利六十周年今天,在利益驅動下,某些人熱衷于為漢奸賣國-賊翻案,貶低英雄,疏離革命,還有一些人哈美、媚日,我們不也是非常需要弘揚堅強不屈、骨氣與驕傲的民族精神嗎!
一個人的遭遇讀后感篇十六
《一個人的朝圣》是英國劇作家喬伊斯?蕾秋的作品。剛開始讀這本書的時候,沒覺得有什么特別之處,隨著閱讀的深入,越發(fā)覺得精彩,發(fā)人深??;很久沒有這樣的書吸引我一口氣讀完,感慨萬千,希望與大家分享。
全書從60多歲的退休老人哈羅德收到一份昔日好友奎妮的來信開始講述??菖c哈倫德已經有20年沒有聯(lián)系,信上奎妮告訴哈羅德自己患上了癌癥,將不久于人世,這封信是專門來和他道別的??吹叫诺哪且豢蹋_德非常吃驚,往事也隨之涌上心頭,他覺得應該為奎妮做點什么,為了讓奎妮恢復健康或活得更久,他決定從所住的金斯布里奇徒步走到貝里克郡,全程600多公里。哈羅德沒有告知妻子莫琳,沒有攜帶生活必需品和徒步所需裝備,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裸走”,因為哈羅德堅信只有這樣才能對奎妮的健康有所幫助。在沒有借助任何交通工具情況下,哈羅德耗時87天,成功走到了奎妮的療養(yǎng)院,見到了奎妮最后一面。
剛開始上路,哈羅德非常介意自己的外表和別人的眼光,中間也經歷了幾次動搖,但因為沿途陌生人、家人的鼓勵、肯定而得以堅持,突然有一天,他似乎想明白了,開始享受以地為床以天為被的愜意,并樂意接受別人有限的食物和幫助,同時吸引了大批的追隨者。徒步的過程,是哈羅德包括他的妻子莫琳的自我反思的過程,也是他們關系的修復過程,更是他們彼此心靈重建的過程。
哈羅德帶著傷痛出發(fā),卻選擇了走向愛。與其說他徒步走了600多公里,不如說他經歷一個87天的心歷路程。在一個人行走的路上,他更真切地看見了自己,承認自己的恐懼與軟弱。他接納了自己,原諒了所有人,這是他真正成長的開始。而妻子莫琳在這個過程中也同樣看見了自己,看見了丈夫。他們彼此重新敞開心扉,敞開懷抱。
旅途中的哈羅德不僅漸漸讀懂了人生,學到了要追求最珍貴的親情、愛情、友誼,懂得舍棄一些其他身外物,更學會了接納自己,從而感悟到“給予和接受都是一份饋贈,既需要謙遜,也需要勇氣”。
一個人的遭遇讀后感篇十七
教學目標:
學生能通過對作品的研讀、探討,了解人物的心靈世界和他們在戰(zhàn)爭中的遭遇,理解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對戰(zhàn)爭毀滅人類的罪惡有具體的認識。
借助形象的學習材料,讓學生正視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反思戰(zhàn)爭的危害,認識到和平與發(fā)展是人類社會最迫切的任務,進而珍視和平環(huán)境。
學習方式:采用文本研習的方法。
課時:預習1節(jié),研讀1節(jié)。
教學內容:
二、文本研習:
1、本文的情節(jié)波瀾起伏,而這點是通過主人公的遭遇和內心活動變化展示出的,試作具體分析。
:在蘇德戰(zhàn)爭中受傷被俘――冒險逃跑但被抓回――被派為一個少校工程師開車,找機會俘虜了少校,沖過火線,回到自己的隊伍――從俘虜營逃回后得到家破人亡的消息(首先是得知家被德軍轟炸毀滅?!翱墒沁^了兩星期,卻什么東西也吃不下了。家里沒有回信來,說實話,我開始發(fā)愁了,東西根本不想吃,晚上也睡不著覺,各種古里古怪的念頭盡在腦子里轉動”,這是因為想念妻子,而鄰居的信給他帶來噩耗:他的家被德軍飛機的炸彈摧毀了。索科洛夫的心情——“當時我沒有把信念到底。我的眼前一片黑,心縮成一團,怎么也松不開來?!钡撬€是想回家看一看。過去親手建起的歡樂家園,現(xiàn)在的景象是“一個很深的彈坑,灌滿了黃濁的水,周圍的野草長得齊腰高……一片荒涼,像墳地一樣寂靜”。索科洛夫的心情――“站了一會兒,感到穿心的悲痛?!?――把希望寄托在當了大尉和炮兵連長的兒子身上(兒子在戰(zhàn)斗中成長,當上了大尉,索科洛夫憧憬著戰(zhàn)爭結束后的和平生活。然而,他等來的是兒子犧牲的消息,而且是戰(zhàn)爭結束的那一天。對兒子遺容的描寫更讓人感到悲傷?!拔业膬鹤邮莻€肩膀狹窄、脖子細長、喉結很尖的男孩子,總是笑嘻嘻的;但現(xiàn)在躺著的,卻是一個年輕漂亮、肩膀寬闊的男人,眼睛半開半閉,仿佛不在看我”,索科洛夫的心情――“我的眼淚在心里干枯了”,“埋葬了自己最后的歡樂和希望”,“我的心里仿佛有樣東西斷裂了……”)――在戰(zhàn)爭勝利前夕,兒子卻倒在最后的槍彈下,埋葬了最后的歡樂和希望(戰(zhàn)爭奪走了索科洛夫全部的希望,他最后一點小小的愿望也破滅了。索科洛夫的心情――他想忘卻,可是傷痕是抹不平的,百無聊賴,他又開始喝酒,雖然是為了解解疲勞,也和他試圖忘卻人生不幸有關。)――巧遇凡尼亞領他當兒子,立刻變得輕松和光明些了(“看到他睡在我的胳肢窩下,好像一只麻雀棲在屋檐下,我的心里快樂極了,簡直無法用言語來形容!”“夜里,他睡熟了,我一會兒摸摸他的身體,一會兒聞聞他的頭發(fā),我的心就輕松了,變軟了,要不它簡直給憂傷壓得像石頭一樣了……”索科洛夫的心情――像是又找到了家的感覺。他的全部希望,似乎全寄托在這個可憐的孤兒身上了,凡尼亞成了他生存的全部意義。)――收養(yǎng)凡尼亞后剛剛有點安寧的生活,卻又出了事故(一次意外的車禍結束了在烏留平斯克的生活。在初春,索科洛夫帶著孩子到外地去謀生。這就是索科洛夫的全部生活。九死一生,經歷了戰(zhàn)爭磨難的索科洛夫是堅強的男子漢,但是最后一段敘述,說出了他的心靈世界――戰(zhàn)爭留下的精神創(chuàng)傷,不能忘懷)。
以上曲折的情節(jié),突出表現(xiàn)出人物命運的不幸。
:索科洛夫飽受戰(zhàn)爭痛苦,他的敘述始終是感傷的,然而又流露出逆來順受,幾近麻木的心情。他忠厚樸實,在苦難中堅忍不拔,受盡摧殘而心地依舊善良。
3、閱讀本文可知:索科洛夫領養(yǎng)凡尼亞部分寫得特別詳細?這是為什么?
:這部分是索科洛夫情感變化的重要轉折,是索科洛夫從戰(zhàn)爭創(chuàng)傷中走出來的重要契機。兩個飽受戰(zhàn)爭創(chuàng)痛的人就像被颶風卷到一起的樹葉,凡尼亞是索科洛夫余生的精神慰藉。
4、索科洛夫用善意的謊言“騙”來兒子,請結合具體描寫說說他為什么要這樣做。
:索科洛夫這樣做是出于同情和愛。出于對家庭生活的向往。(具體描寫見教材p45下兩段)。
第一章。
在頓河上游,戰(zhàn)后的第一個春天顯得持別爽朗,特別蓬勃。3月底,從亞速海一帶吹來暖洋洋的春風,吹了兩天兩夜,就把頓河左岸的砂灘清清楚楚地顯露出來,草原上的谷地和山洞由于積雪,似乎顯得比過去更寬闊了,小河鑿開冰面,洶涌奔流,這樣一來,道路就簡直無法通行了。
在這交通阻塞的倒霉的日子里,我正巧要到布康諾夫鎮(zhèn)去一下。距離不能算遠,總共才60公里光景,但要走完這段路,可并不太簡單。我跟一個同志在日出以前出發(fā)。兩匹喂得飽飽的馬,緊緊地拉著挽索,很費勁地拖著一輛沉重的馬車。車輪陷在混和著冰雪的濕漉漉的砂地里,一直陷到輪轂。一小時以后,在馬的腰部和大腿上,在后轍的細皮帶下,已經密密地出現(xiàn)了一圈圈白色的汗花。由于馬具上涂過厚厚的柏油,在早晨新鮮的空氣里.就強烈而醉人地散發(fā)著馬汗和暖烘烘的柏油的味兒。
碰到馬特別難走的地方,我們就下車步行。浸水的雪在鞍了底下發(fā)出吱咕吱咕的聲音,走起來很吃力;道路的兩旁還結著薄冰,被陽光照得像水晶一樣閃閃發(fā)亮,那里就更加難走。走了六小時光景,才走了30公里,來到葉藍卡河的渡口。
這條河并不大,在莫霍夫斯基村前面,夏天有幾處常常干涸,如今在那赤楊叢生的河濱的沼地上,河水泛濫了整整有一公里寬。要渡河就得乘一種不穩(wěn)的平底小船,這種船載重不能超過三人。我們把馬打發(fā)回去。在對岸集體農莊的板棚子里,有一輛飽經風霜的老爺吉普車在等著我們,這還是冬天留在那邊的。我跟司機兩人提心吊膽地跳上破舊的小船。那位同志和行李就留在岸上。船一解纜,在腐朽的船底里,水就像噴泉一樣從好幾個地方噴出來。我們用手頭的一些東西堵上漏洞,一路上舀著船底的水。一小時以后,我們已經來到葉藍卡河的對岸。
司機從村莊里放出車子,又走到船旁,拿起槳說:“這個該死的木盆要是在水里不沉掉,大約再過兩個鐘頭可以回來,不會再早啦?!?/p>
村莊遠在一邊,埠頭附近一片寂靜。這種冷清的光景,只有在深秋和初春人煙稀少的地方才有。河里飄來潮濕的水氣,還送來腐爛的赤楊樹的苦濕味兒,而從那迷失在紫色霧靄中的遙遠的霍皮奧爾河草原那邊.微風送來了剛從積雪底下解放出來的土地的永遠新鮮而又難以捉摸的香氣。
附近的河灘上,橫著一片倒下的籬笆。我在籬笆上坐下來,很想抽支煙,可是,伸手到棉襖的右邊口袋里一模,才發(fā)現(xiàn)那包白海牌紙煙已經濕透,真是懊惱極了。在渡河的時候,波浪打低沉的船舷上潑進來,混濁的河水一直潑到我的腰部。那時我可沒工夫想到紙煙,我得拋下槳,盡快地把水舀出去,使小船不至于沉沒?,F(xiàn)在卻深深地后悔自己的疏忽。我小心翼翼地掏出那包泡過水的煙,蹲下身去,把潮濕變黃的煙卷一支支攤在籬笆上。
已經是中午了。太陽照得像5月里一樣熱。我希望紙煙快些曬干。太陽照得那么熱,我簡直后悔不該穿士兵的棉襖褲出來。這是開春以來真正暖和的第一天。就這樣獨個兒坐在籬笆上,完全置身于寂靜和孤獨中,并且摘下頭上那頂舊的軍用暖帽,讓微風吹干因為用力劃船而被汗?jié)裢傅念^發(fā)。茫然地凝視著那飄翔在淺藍色天空中的朵朵白云,真是愜意極了。
第二章。
一會兒,我看見有個男人,從村莊盡頭的房子后面走來。他手里拉著一個很小的男孩子。照身材看來大概五六歲,不會再多。
他們吃力地朝碼頭蹣跚走著。到汽車旁邊,轉身向我走來。這是一個背有點駝的高個子,走到我面前,嗓子低沉地說:“你好,老兄!”
“你好!”我握了握那只向我伸來的又大又硬的手。
他向孩子彎下身去說:“向伯伯問好,乖兒子。你瞧,他跟你爸爸一樣,是個司機。不過咱們開的是大卡車,他開的可是這種小車子。”
那孩子用一雙天空一樣清澈的藍眼睛朝我望望,露出一絲笑意,大膽地伸給我一只嫩紅的冰涼小手。
我輕輕地握了握它,問:“你這個老頭兒,手怎么這樣冷啊?天氣這么暖和,可你卻凍壞了?”
小家伙顯出天真動人的信任神氣,靠在我的膝蓋上,驚奇地揚起兩條淡白的眉毛。
“伯伯,我怎么是老頭兒呢?我完全是個孩子,我完全沒有凍壞;手冷,那是因為拋過雪球了?!?/p>
那父親除下干癟的背囊,懶洋洋地在我身旁坐下來說:“帶著這種客人真倒霉:他簡直把我累壞啦。你的步子邁得大一點,他就得跑步了。嘿,要遷就這種步兵真?zhèn)X筋。一步路得分三步走,可這樣他還是跟不上我,就像烏龜跟不上馬一樣??赡阌值秒S時留意他。你一轉身,他不是溜到大水洼去玩,就是在什么地方折下一條冰棍兒,像吃糖一樣吃起來。不,帶著這種客人旅行,真不是男人干的事,何況還得步行呢!”
他沉默了一下又說:“老兄,是在等你的首長嗎?”
我覺得不便向他說明我不是司機,就回答說:“得等一會啦?!?/p>
“他們是從對岸來嗎?”
“是的?!?/p>
“你知道船快到了嗎?”
“怕要過兩個鐘頭吧?!?/p>
“那么得等一陣了。嗯,那咱們就來歇一會兒吧,反正我也不忙著上哪兒去。剛才我走過來一看:有個咱們的司機弟兄的車拋錨了,就想,讓我去跟他一塊兒抽陣煙吧。抽煙也罷,死也罷,一個人總很難受。你的日子倒過得不錯呀:抽紙煙??礃幼?,你把紙煙弄濕了,是不是?嘿,老兄,泡過水的煙,就好比害過病的馬,說什么也不中用啦。還是來抽抽我的辣煙草吧?!?/p>
他從草綠色單褲的插袋里,掏出一只卷得像管子的、紅綢做的破舊煙荷包來。他解開煙荷包,我看到它角上繡著一行字:“送給親愛的戰(zhàn)友,列別江中學六年級女學生贈?!?/p>
我們吸著很辣的土煙草,沉默了好一陣。
我正想問,他帶著孩子上哪兒去,有什么事逼他在這種泥濘的日子趕路,但他搶在我的前面問:“你怎么,戰(zhàn)爭時期一直在開車嗎?”
“差不多一直在開?!?/p>
“在前線嗎?”
“是的?!?/p>
“咳,老兄,我在那邊可吃夠苦頭啦?!?/p>
他把一雙籠黑的大手擱在膝蓋上,拱起了背。我從側面望了望他,不知怎的忽然感到很難受……你們可曾看到過那種仿佛沉浸在極度悲痛中、充滿了絕望的憂郁、叫人不忍多看的眼睛嗎?在這位偶然碰到的對談者的臉上,我看到的,就是這樣的一雙眼睛。
他從籬笆上折下一條彎曲的枯枝,默默地拿它在砂土上劃了一陣,劃出一些莫名其妙的圖形,這才開了口:
“有時候夜里睡不著覺.在黑暗中睜大一雙眼睛想想:唉,生活,生活,你究竟為什么要那樣折磨我?為什么要那樣懲罰我?不論黑夜,不論白天,我都得不到解答……不,永遠得不到!”他忽然醒悟過來,親熱地推推兒子說:“去吧,寶貝,到河邊玩去,在大河旁邊孩子們總可以找著點什么的??傻昧羯?,別把腳弄濕了!”
剛才當我們默默地吸煙的時候,我偷眼瞧瞧這父子倆,就奇怪地發(fā)現(xiàn)一個我覺得很古怪的情況。
孩子穿得很簡單,但衣服的料子很堅固:一件舊的薄羊皮統(tǒng)子的上裝,前襟長了些,不過很合身;一雙玲瓏的小皮靴,稍微寬大些,里面可以穿一雙羊毛襪;上裝的一只袖子曾經撕破過,但已很精細地縫上了,——這種種都表明一個女人的照顧,一雙能干的母親的手。
當時我心里想:“要不是個鰥夫,就是跟妻子的關系沒搞好。”
他用眼睛送走兒子,低沉地咳了幾聲,重又開口。我全神貫注地聽著。
第三章。
“開頭我的生活過得平平常常。我是沃羅涅日省人,19生的。國內戰(zhàn)爭中參加過紅軍,是在基克維澤師里。在饑荒的1922年,上庫班給富農當牛馬,總算沒有餓死??墒歉赣H、母親和妹妹都在家里餓死了。只剩下我一個人,無親無故、孤苦伶仔。嗯,一年后從庫班回家,賣掉小房子,來到沃羅涅日城里。開頭在木工合作社干活,后來進了工廠,當上了鉗工。不久結了婚。老婆是在兒童保育院長大的。是個孤女??烧媸莻€好姑娘!又快活,又溫柔,又聰明.又體貼,我可實在配不上她。她從小就知道生活的苦難,也許因此養(yǎng)成了這樣的性格。旁人看來,她也不見得怎么樣出色,但是要知道,我可不是旁人,我看得清清楚楚。對我來說,天下沒有比她更漂亮更稱心的人了。過去沒有,將來也不會有!”
“我下工回家,筋疲力盡,有時候就兇得像個惡鬼。你粗聲粗氣對待地,她決不會用粗言粗語回答你。不,從來不會:她又嫻靜,又親熱,不知道怎么樣服侍你才好。我們的收入雖少,她還是努力讓你吃得又香甜。你向她瞧瞧,氣也消了。過一會兒就會去擁抱她,還會說:‘對不起,親愛的伊琳娜,我對你大粗暴了。你要知道,今天我干活很不順利?!谑俏覀冇痔狡健N易约阂灿X得心安理得。嘿、老兄,你知道這對工作有什么樣的意義嗎?第二天早晨,我一骨碌爬起來,走到廠里,不論什么活到了手里,都順順當當,頭頭是道!瞧吧,家里有個賢慧的老婆,有著什么樣的意義。
“早晨她在上工前兩小時把我叫起來,讓我好活動活動身子。她知道,酒沒有醒,我是什么東西也吃不下的。嗯,她就拿出一條酸黃瓜,或者還有什么清淡的東西,又倒了一小杯伏特加,說:‘喝一點兒解解酒吧,安德留沙,只是以后別再喝了,我的好人兒?!y道還可以辜負這樣的信任嗎?我喝干酒,用一雙眼睛默默地謝了謝她,又吻了吻她,乖乖地上工去了。如果我在喝醉的時候,她粗聲粗氣,吵吵鬧鬧,那么,老天爺在上,我到第二天還會去喝個夠的。有些家庭就是這樣干的,做老婆的傻得很。這種傻婆娘我可見得多了,我知道的。
“不久我們有了孩子。先是生了個兒子.過了幾年又生了兩個姑娘……從此我跟同志們不再來往了。全部工錢都拿回家去,家里人口也多了,根本顧不上喝酒。碰到休息日喝一杯啤酒,而且只要一杯,決不多喝。
“這10年間我白天黑夜地干著活。我的收入很好,我們的日子過得不比人家差。孩子們也叫人高興:三個人的學習成績都是‘優(yōu)’,兒子阿納托利對數(shù)學持別有才能,連中央的報紙都提到過他。他對這門科學哪來那么大的才能,嘿,老兄,可連我都不知道。不過這使我覺得臉上很光彩,我為他驕傲,是的,真為他驕傲!
“人家看著她本來已經心碎了,可她還要說出這樣的話來。其實她應該知道,我跟他們分手也很難受,又不是到丈母娘家里去吃薄餅。這當兒我可火了!我用力拉開她的手輕輕地往她的肩膀上一推。仿佛是輕輕地一推.但那時我的力氣大得厲害,她站不住腳跟,一連后退三步,接著又伸出雙手,一步步向我走來,我就對她嚷道:‘難道人家是這樣離別的嗎?我還好好兒的,你干什么急于把我給活活地埋掉哇?!’嗯,我又抱了抱她,我看見她簡直瘋了……”
“不用了,朋友,別說了!”我低聲說,但他大概沒有聽見我的話。接著他竭力克制住激動.用一種變得異樣的嘶啞的聲音說:“為了當時推了地一下,我就是到死,就是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不能原諒自己呀!”
他重又沉默了好一陣。他試著卷一支煙,可是報紙破了,煙草都撒在膝蓋上。最后,他勉強卷成了一支,狠命吸了幾口,這才一面咳嗽,一面繼續(xù)說:
第四章。
“我們在烏克蘭的白采爾科維附近編了隊。發(fā)給我一輛‘吉斯—5’,我坐著它開到前線。嗯,關于戰(zhàn)爭用不著跟你講了,你親眼看見過,知道開頭是怎么個情況。我常常收到家里的來信,但自己卻偶爾才奇一封信回去。有時候你在信里寫道,一切平安,有些小接觸,現(xiàn)在雖然退卻,但不久可以集合力量,到那時就要讓德國佬嘗嘗滋味了。別的還有什么可寫的呢?日子那么沉悶,根本沒心思寫信。再說,我這個人也不喜歡婆婆媽媽,喊怨叫苦,最看不慣那種愛哭鼻子的家伙,他們不論有事沒事,天天給老婆情人寫信,眼淚鼻涕把信紙弄得一場糊涂。說什么他的日子很難過,很痛苦,又擔心被敵人打死。這種穿褲子的畜生,流著眼淚鼻涕訴苦,找求同情,可就是不想一想,那些倒霉的女人孩子,在后方也并不比我們舒服。整個國家都得依靠她們!我們的女人孩子要有怎樣的肩膀才不至于被這種重擔壓垮呢?可是她們沒有被壓垮,終究支持下來了!而那些流眼淚拖鼻涕的膿包,還要寫那種信訴苦,真好比拿一根木棍敲著勤勞的婦女的腿。她們收到這種信,可憐的人,就會垂下雙手,再也沒心思干活了。不行!你既然是個男人,既然是個軍人,就得忍受一切,應付一切,如果需要這么做的話。但如果在你身上女人的味兒比男人的還要多些,那你干脆去穿上打擺的裙子,好把你那干癟的屁股裝得豐滿些,至少從后面望過去也多少像個婆娘,你去給甜菜除除草,去擠擠牛奶好了,前線可不用你去,那邊設有你,臭味兒也已經叫人夠受的啦!
“我就開足馬力進去。我生平沒有開過那樣的快車!我知道運的不是土豆,運這種貨得非常小心,可是弟兄們在那邊空著一雙手作戰(zhàn),一路上又是炮火連天,這種時候哪兒還談得到什么小心呢!跑了約莫六公里的樣子,眼看著就可以拐到村道、開到炮兵連所在的深溝里了。但這時候我抬頭一看——嚯,圣母娘娘——我們的步兵在大路兩邊的原野上跑著,而迫擊炮彈已經在他們中間炸響。叫我怎么辦呢?總不能向后轉吧?我就拼命開足馬力!離炮位還有一公里的樣子,車子已經拐到村道上,可是,老兄,我卻沒有能開到自己弟兄那兒……大概是遠射炮的一顆重磅炮彈落在我的車旁了。我沒有聽到爆炸,什么也沒有聽到,只覺得頭腦里好原有一樣東西破裂了。別的就什么也記不得了。當時怎么能保住性命,我不明白;在那離開排水溝八米的地方躺了多久,我也沒法知道。等到清醒過來,可怎么也站不起來:我的腦袋抽動,渾身哆嗦、好像發(fā)寒熱一樣,眼睛里一片漆黑,左肩膀格格地發(fā)響,周身疼得要命,仿佛被人家狠狠地打了兩天兩夜。我在地面上爬了好一陣,才勉強站了起來。不過,還是一點也不明白,我這是在什么地方,出了什么事。我的記性丟得干干凈凈。可又怕再倒下去。我怕——倒下,就再也起不來了,就完蛋了。我站著,搖搖擺擺,好保暴風雨中的楊柳。
第五章。
“唉,老兄,當你明白,你已經無可奈何成了俘虜?shù)臅r候,那真是不好受吶?;礇]有親身經歷過,誰就無法一下子體會這玩意兒是怎么個滋味。
“我以為他們都過去了,就拾起頭來,只見六個沖鋒槍手,在離開我100米光景的地方大踏步走來。我一看,他們從大道上拐個彎,一直向我走來。一聲不響地走來。我想:‘嚇,我的末日到啦?!易似饋恚辉柑芍廊?,就又站了起來,他們之中的一個,在離開我?guī)撞竭h的地方動了動肩膀,卸下沖鋒槍來。嗬,人這個東西真有意思:在這一剎那間我既不慌張,也不膽怯。只是眼睛瞧著他,一面心里在想:‘他馬上要向我來上一梭子了,可是會打在哪兒呢?打在腦袋上.還是胸膛上?’仿佛他射穿我身體的哪一部分,在我倒不是一碼事似的。
“這是個年輕的小伙子,模樣兒長得倒不錯,頭發(fā)黑黑的,嘴唇很薄,抿成一條縫,瞇著眼睛?!@家伙會不加考慮地打死我,’我心里想。果然不錯:他舉起槍來了,——我盯住他的眼睛,一聲不響;而另外一個,大概是個上等兵吧,歲數(shù)大一些,可以說是上了年紀了,不知嚷了一聲什么,把他推到一旁,走到我的前面,嘰哩咕嚕地說了一通德國話,彎起我的右胳膊,摸摸肌肉。摸了摸之后,說;‘喔——哊——哊!’接著指指道路,指指太陽落下的地方,意思是說:‘走吧,給我們帝國當牛馬去吧?!蓿瑪[出主人的架子來了,畜生!
“那個頭發(fā)黑黑的家伙,仔細看看我的靴子,——我那雙靴子看上去很不錯,——用手指了指,意思是說:‘脫下?!以诘厣献聛?,脫了靴子,交給他。他就不客氣地從我的手里一把搶了過去。我又解下包腳布遞給他,并且從腳到頭地打量他。他可嚷起來了,用他們的話罵著,同時又抓住了沖鋒槍。其余的幾個都哈哈大笑起來,接著他們就平靜地走開了。只有那個頭發(fā)黑黑的家伙,在走到大路上以前,回頭看了我三次.像一頭小狼似的閃亮眼睛,生著氣,可是為什么呢?仿佛是我脫了他的靴子,不是他脫了我的靴子似的。
“唉,老兄,我可實在沒地方躲避。只得走到大路上,惡聲惡氣他用花巧的沃羅涅日土話罵了一陣,開步向西方走去,去當俘虜!……當時叫我走路可實在不行,一個鐘頭只走了一公里,決不會更多。你心里想往前走,身子卻東倒西歪,一步拖一步,好侮喝醉酒的人。走不多遠,一隊我們的俘虜趕了上來,都是跟我同一師的。約莫有10個德國沖鋒槍手押著他們。那個領隊的趕上了我,一句話不說,就舉起沖鋒槍,拿槍柄用力朝我頭上打了一下。我要是倒下的話,他準會一梭子把我結果在地上,但是我們的弟兄一把抱住了我,把我推到隊伍中間,扶著我走了半小時的樣子。等到我清醒過來,其中一個弟兄悄悄地對我說:‘上帝保佑你,干萬別倒下!拼著所有的力氣走吧,要不,他們會把你打死的?!揖推粗械牧庾呷ァ?/p>
“太陽一落山,德國人就加強了押送隊,卡車又運來了大約20個沖鋒槍手,加快速度趕著我們往前走。我們中間那些重傷的,跟不上大伙兒,就在路上被槍斃了。有兩個人想逃跑,可是沒考慮到,夜里在有月亮的原野上,人家他媽的看得你清清楚楚。嗯,當然啰,這兩個也被打死了。半夜里,我們來到了一個燒剩了一半的村莊。我們被趕進一座屋頂打壞的教堂里去過夜。石頭地上沒有一根麥稈,我們大家又都沒有大衣,只穿著一身單軍衣,因此可鋪的東西一層也沒有。有幾個人連上裝都沒有穿,只穿著粗布襯衣。這些多半是下級指揮員。他們都把軍官制服脫掉了,使人家無法認出他們是軍官還是戰(zhàn)士。還有那些炮手也沒有穿軍服。他們原來光著身子在大炮旁邊操作,因此就這么光著身子給俘虜了。
“夜里下了好大一場雨,弄得我們個個渾身濕透。教堂中央的圓頂不是被重炮就是被飛機炸毀了,旁邊的屋頂也給彈片打得全是窟窿,連祭壇上都找不到一塊干燥的地方。這樣,我們就只好通夜在教堂里逛來逛去,好像一群羊關在黑暗的羊圈里。半夜里我聽到有人推推我的胳膊問:‘同志,你沒有受傷嗎?’我回答他說:‘你要什么呀,老兄?’他又說:‘我是個軍醫(yī),也許我能幫你些什么忙嗎?’我就向他訴苦說,我的左肩在格格地發(fā)響,腫了,痛得厲害。他斷然地說:‘把裝和襯衣脫下?!揖桶堰@些都脫下了,他動手用細細的手指在我肩膀上摸著,痛得我眼前發(fā)黑。我把牙齒咬得咯吱咯吱響,對他說:‘你準是個獸醫(yī),不是給人看病的醫(yī)生。你這沒心肝的,干什么在人家痛的地方按得那么重啊?’他卻依舊摸著,還惡狠狠地回答說:‘你給我閉嘴!也想來跟我啰嗦。等著吧,還要痛得更厲害些呢?!f著就那么重重地拉動我的胳膊,痛得我眼睛里直冒火星。
“我清醒過來,問道:‘你這是在干什么呀,該死的法西斯分子?我這只胳膊讓人給打碎了,可你還要那么扯它。’我聽到他輕輕地笑了起來,說:‘我還以為你會用右手打我,沒想到倒是個挺老實的小伙子。你那只胳膊并沒有打壞,只是脫臼了,可我已經給你搖上了。嗯,現(xiàn)在怎么樣,好一些嗎?’真的,不知怎的我覺得痛慢慢地消失了。我衷心地向他道了謝,他卻繼續(xù)在黑暗中埃著走過去,悄悄地問:‘有受傷的嗎?’瞧吧,這才是真正的醫(yī)生!他就是當了俘虜,就是在黑暗中,還是干著自己偉大的事業(yè)。
第六章。
《一個人的遭遇》主要是讓學生知道索科洛夫的遭遇,以及索科洛夫這樣的遭遇并不是一個人的遭遇,而是具有廣泛的代表性的。這兩點學生都能很好地掌握。
在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銜接仍然是個問題。比如說第二課時中讓學生復述完索科洛夫的遭遇后,直接讓學生找出索科洛夫流淚的場景并分析。這顯得很突兀,很不自然,可以試試用幾句話把這兩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連接起來。如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時”,索科洛夫有如此悲慘的遭遇,他有沒有哭呢?請同學們找出文中描寫索科洛夫眼淚的三處情景(最后一處眼淚是描寫文中的“我”的),并加以分析。如果這樣做的話,兩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就很自然地銜接起來了。
一個人的遭遇讀后感篇十八
1、作者簡介肖洛霍夫(1905—1984),蘇聯(lián)當代著名小說家,生于頓河地區(qū)的一個磨坊主家庭,代表作:《靜靜的頓河》、《被開墾的處女地》、《一個人的遭遇》。1965年,肖洛霍夫“用于他在描繪頓河的史詩式的作品中,以藝術家的力量和正直,表現(xiàn)了俄國人民生活中的具有歷史意義的面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2、請同學們談談對二戰(zhàn)的認識,可以在臺上展示相關資料。
(此環(huán)節(jié)可布置學生課前收集相關的資料。
一個人的遭遇讀后感篇十九
劉亮程這個名字在幾個月前走進了我的生命。他的文字并不華麗,卻素淡明澈,就像展現(xiàn)博大與深遠的可能是一顆樸素細微的心靈,那些存在于角落不被人留意的瑣屑事物可能隱藏著生命的全部意義。我從劉亮程的文字里看見的是一個普通人對鄉(xiāng)村執(zhí)著的守望與捍衛(wèi),以及悟透人生背后的悲涼。
劉亮程的散文并不多,令他真正聲名遠播的是他那本《一個人的村莊》。這本書囊括了他八年的光陰,文字里沉淀著愛、恨以及對生命的思考。我透過時間的風看見他那顆飽經風霜、傷痕累累卻依舊澄澈素淡的心靈。
“任何一棵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任何一棵樹的夭折都是人的夭折,任何一粒蟲的鳴叫都是人的鳴叫?!?/p>
劉亮程幾乎所有的散文都是圍繞著同一個村莊——黃沙梁。你或許說,用四十萬字描述一個村莊,是否會顯得無趣?但是足夠深沉的愛是在重疊的文字中體現(xiàn)的。他長久地住在那里,從出生到成長,像一棵倔強堅韌的樹?,F(xiàn)實中的村莊曾經是他的全部,即使后來他搬離了村莊,那里的記憶依然是他賴以生存的東西。他默默地生在黃昏里,看著夕陽很快滑過一排排平整高矮的土墻,停留在那堵裂著一條斜縫泥皮脫落的土墻上。他思索他的父輩,思索人生。他知道一個老人彌留世間的漫長時光,知道黑夜里哪顆星星最亮,知道那個等候的老人不過是擔心他迷路,知道那顆最亮的星星其實就是家里的燈光。后來他走了,帶著所有的回憶與不舍;后來,他又回去了,帶著迷惑與悲涼。他看見土墻在時間里崩塌;看見鐮刀似的'村子冒出的煙,在空中形成一把巨大的鐮刀割倒了數(shù)百個秋天。他也看見田野青了黃,黃了青;多少人一如既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只是眉眼生疏。他驀然意識到這已是別人的村莊,但它卻依舊是他的村莊。
后來,他在《今生今世的證據》里提到他忘記了回眸。其實,他回望了,只是卻找不到那些被現(xiàn)實摧毀了的以往。他在現(xiàn)實里失望,但他依然在另一個世界守望著他的村莊。他在《城市牛哞》中說到的那一把牛糞,不過是一種寄托。他對著一卡車運來的牛流露出的憐憫里糅雜著悲劇與喜劇,還有一種因天真無知而愈顯悲壯的集體命運。在他的文章里,到處是城市生活對自然生命的剝奪與鄉(xiāng)村自然和諧的強烈對比。當村莊彰顯出愈漸被城市同化的命運的時候,劉亮程仍固執(zhí)地守望并捍衛(wèi)他的村莊,不管是真實存在的那個,還是心中的那一個。他總是以那個生在黃昏里的背影為形象活在自己的村莊里,眺望遠方。在他的村莊里,每棵草、每棵樹、每粒蟲的價值都和人等同。佛語:“眾生平等。”其實也是劉亮程的希望與所捍衛(wèi)的東西。
“落在一個人一生中的雪,我們不能全部看見。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獨過冬?!?/p>
人的悲劇性在于,我們永遠孤獨。在寒風吹徹里,劉亮程提出這個觀點。
不管多么親近,我們始終不能合二為一,這就暗示著我們總有一天要獨自一個人面對整個世界。那時,最溫暖的爐火也融化不了你生命里的那場大雪。而這一感覺,在我們漸漸老去之時慢慢放大。我們起初不明白別人的傷痛;待到我們活到那個年紀,才發(fā)現(xiàn),縱使我們當時明白了,卻也無能為力。就像龍應臺所說:“有些路總要一個人走?!蔽覀兩锏哪菆龃笱?,總要我們一個人度過。人的另一個悲劇在于:即使我們永遠孤單,卻依然希望有一個家,一直在等一些人。而有那么一場風,它吹過我們之時,我們騰空想飛起來,我們確實飛起來了,但是等到風停了,我們回望,卻找不到家的方向。曠野無垠,知道回家時家卻已失了蹤影。我們忽然飛不起來了,我們開始一步步回家,在這過程中我們一步步長大。風改變了我們的一生,我們卻不知道風改變了我們所有人的一生。我們在風中出生,長大,然后死去,風卻還沒有停。而那些我們一心想見、一心想等的人也未歸來。他們以我們相見的第一面停留在我們的記憶里,直至我們死去,再未出現(xiàn)過,卻以一面改變了我們的一生。
“我死了,我的軀體應該像一根木頭留在村里。多少年后我轉世回來,他還結結實實,擔在誰家的圈棚、房頂上,或作為拴牛樁栽在院子。他古怪地橫掃指著的地方,是誰家廢棄經年的院子,門樓不見,墻垣塌斜?!?/p>
死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而我們一直在逃避。劉亮程在很多篇章里提到了人的疾病、衰老與死亡。他敏感地注意到一棵樹木的死去,一間房屋的倒塌,一匹馬的走失,以及一條老狗的最后時光。這些事物的消失是他對死亡的體會,生命必將死亡是人的悲劇之一。我們可以理性地談及死亡,但當時間殘忍地把死亡放在我們面前的時候,我們真的可以無畏么?我不知道當劉亮程看見自家墓地中的青冢一座座壘砌的時候,內心是無奈還是悲傷。但我知道,當他可以平緩談及死亡這個話題的時候,他已經超過了當代的一些作家。一個人二三十歲在路上奔走,四十歲勞動,五十歲便坐在墻根曬太陽,六十歲給棺材油上紅漆,七十歲便不再出門,開始適應死亡。再后來,喪事變喜事,對死亡的慶典像一場婚禮。多年后的自己不過像秋風里的作物,收獲之時,成了那最后的一茬。時光果然殘忍,歲月流逝之后,終點終是那場鋪天蓋地的盛大的死亡。逃不出,躲不過。不再有人記得你,沒有人知道你改變了什么。只有你自己知道,你幫了時間的忙,你是在時光里老的。
在劉亮程的文章里,你看見一個村莊的歷史,其實也是人類歷史的必然。就像從一滴水中可以看見大海,我透過文字看見了世界。
他寫盡了幽微與陰暗,闡述的是人類背后的悲涼。我們忽然覺得冷,又仿佛看見了光,油然而生的是“未老莫還鄉(xiāng),還鄉(xiāng)須斷腸”的悲愴。
我們一生都在構建自己的村莊,用我們一生中最早看見的天空、星辰,最早領略的陽光、雨露和風,最初認識的那些人、花朵和事物。我相信每個人的村莊都不同;但劉亮程的村莊,彌漫著風沙,有徹骨的寒風,卻彌留著最澄澈的天空與眼眸。
我知道,一代人一過,天上就會落下一層土,把該埋的埋掉一些。下一茬人在塵土上生活,不必知道腳下踩著什么。落下的土夠麥子扎根,把土豆埋牢,卻除了埋人。我們不輕易挖土,因為那是老城死去的部分,已然成為根。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7695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