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能夠幫助教師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深入思考和理解。編寫教案時,要注意評價方案的設計,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評價和反饋。這些教案范文的教學步驟清晰,有效提升了教學效果。
蠶姑娘的教學反思蠶姑娘教案篇一
1、理解故事內(nèi)容,知道月亮每天都有變化。
2、在語言環(huán)境中識記生字“裁縫”、“姑娘”、“說”、“胖”。
3、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引導學生運用自己個性化的方式將故事講述出來。
4、愿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jié)。
5、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jié)。
教學準備。
自制月亮變化圖;故事錄音;生字卡。
教學課時:
三課時四、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1、謎語導入師:上課之前,老師要給大家猜個謎語,小朋友們玩過猜謎語的游戲嗎?
點名提問……師:真聰明,被你們猜到了,謎底就是“月亮”。今天呢,我們就來學習有關月亮的故事。
生答……師:這節(jié)課呢,我們就陪著月亮姑娘一起去做新衣裳,好不好?
生答……板書課題:月亮姑娘做衣裳(其中“姑娘”可以重點突出,讀三遍)師:月亮姑娘是怎樣做的呢?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這則小故事吧!
【師播放錄音,學生聽完全部故事】。
師:故事美不美啊?
生答……師:聽完這么美的故事,誰能來告訴老師月亮姑娘是怎么做新衣裳的呢?
點名提問……師:(總結(jié)學生所回答的內(nèi)容)。裁縫就是做衣服的人,對不對?
生答……【及時強調(diào)坐姿、指讀的姿勢,組織課堂教學;師領讀兩遍】。
點名提問……師:及時表揚鼓勵學生。根據(jù)學生回答的內(nèi)容,老師應及時強調(diào)初三、初五、初十這幾個時間點,引導學生總結(jié)出這一部分的故事內(nèi)容。
生答……】。
生答……師:后半部分呀,咱們下節(jié)課再來學習,看看小朋友們猜的到底對不對,好吧?
生答……4、結(jié)合圖文,教學生字師:故事欣賞就到這了,小朋友們把這一部分紅色的字寶寶,用鉛筆圈出來。師出示“裁縫”“姑娘”“說”生字卡,反復認讀三到六遍,視學生情況而定。
【釋意:“裁縫”做衣服的人。
師:大家看看裁縫旁邊的小圖,這里畫的裁縫拿著什么呀?
生答……師:以前想穿新衣服,就得先去買塊布,找到會做衣服的人,做衣服的人呢,根據(jù)量的尺寸,把布裁剪好,然后再用針線縫好、熨燙,這樣,一件新衣服就做好了。所以啊,裁縫也就因他的工作程序而得名了,先裁后縫。
“姑娘”對女孩的一種稱呼。
“說”用話來表達意思,說話、說明、解說??梢哉覍W生組詞。】。
生答……師:我們再來讀讀課文吧!
【師領讀、學生齊讀、分組比賽等形式,多讀幾遍課文?!?。
生答……師:那好,老師現(xiàn)在來檢查檢查。出示字卡,復習生字。
【復習生字方式自定】。
生答……【強調(diào)讀書的姿勢、聲音洪亮】。
生答:
師:這一次又沒穿進去,裁縫爺爺再一次重新給她做一件對吧?
生答……師:咱們來看看接下來會怎么樣呢?先跟著老師把剩下的課文讀一遍。
【師領讀兩遍】。
師:這接下來的第三次試穿怎么樣?
點名提問……師:這一次,月亮姑娘是十五來的。十五的月亮怎么樣啊?
生答……師:為什么呀?
生答……師:胖(出示字卡),領讀三到六遍。
通過圖片,形象地描述一下“胖”,找學生組詞。
學完生字,可以通讀兩遍課文,朗讀方式自定。
4、課堂小結(jié)及家庭作業(yè)師:通過這個小故事,你們學到了什么呀?
生答……師:而且月亮的圓缺變化還是有一定規(guī)律的,對不對?
第三課時教學目標:
1、圖文結(jié)合,復習生字。
2、多種形式朗讀課文、積累語言。
3、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創(chuàng)編故事,提升學生想象力,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1、復習導入師:昨天晚上有沒有和爸爸媽媽一起觀察月亮啊?
生答……可以點名提問,也可不提問……師:老師希望小朋友們能夠堅持下來,不用太長,一個月的時間,月亮的變化規(guī)律你們就能畫出來了。好了,現(xiàn)在我們來復習復習《月亮姑娘做衣裳》吧!
2、復習生字,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生字復習,根據(jù)班級學生情況而定。
復習生字之后,多種形式朗讀課文。
也可復習一下童謠《看月亮》。
生答……點名提問……學生復述故事后,老師應做點評。
生答……師:那好,給大家兩分鐘的思考時間,我想讓小朋友們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再來編一個《月亮姑娘做衣裳》的故事。看誰的故事最棒,有小粘貼作為獎勵哦!
生答……。
活動反思:
月亮是小朋友心中很熟悉的事物,在孩子們的世界里,月亮總是以溫柔善良的形象出現(xiàn):月亮婆婆,月亮姐姐。那么夜晚掛在天空灑下溫柔月光的月亮到底是什么樣的呢?《月亮姑娘做衣裳》這本繪本用可愛的卡通形像以及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展示了問題的答案。因此,借助繪本我把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于理解故事,知道月亮是會隨著日期的變化遵循一定的規(guī)律變化;能用完整的語言表述自己的想法;感受閱讀的樂趣?;顒拥闹仉y點在于通過閱讀和講述知道月亮是如何隨日期變化而變化的。
活動開始,我先出示封面,讓孩子們觀察并猜測故事的內(nèi)容,由于孩子們之前聽過《月亮的味道》,因此孩子們紛紛猜測小動物們對著月亮在討論月亮是什么味道的。帶著疑問,孩子們對于故事內(nèi)容非常好奇,因此在講述故事的時候孩子們非常投入,對于故事的理解把握得非常準確,通過故事,孩子們也對月亮的變化有了大概的了解,知道了月亮會隨著時間的變化逐漸的變大,變成圓形之后再逐漸變小,直到變得像一條線一樣再慢慢變大。故事內(nèi)容非常簡單,孩子們的投入也讓他們很快理解了故事內(nèi)容,甚至可以復述故事中的一些對話,但是由于這是一個語言活動,因此,我遵循語言活動的一般模式,又將故事完整的講了一遍,讓幼兒完整感受故事情節(jié)。
然而,由于孩子們對故事已經(jīng)掌握得很好了,因此這個步驟似乎只是一個形式,沒有讓孩子們在原有基礎上有更多的提高。另外,對于活動的重難點知道月亮會隨著日期的變化遵循一定的規(guī)律變化,孩子們并不是特別清楚月亮變化和日期的關系。因此可以說本次活動的目標并沒有很好的達成。
造成這種結(jié)果的原因就是課前沒有對孩子們的原有經(jīng)驗深入的了解,也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如果在活動進行時有很好的教育機智,那么在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故事內(nèi)容以及非常熟悉后,應該及時調(diào)整方向,沿著孩子們的興趣點,幫助孩子們繼續(xù)了解月亮的變化跟日期的關系。活動過后由于發(fā)現(xiàn)了問題,我又將繪本后面的月相圖給孩子們看,讓孩子們感受月亮的變化,在給孩子們介紹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對于中班幼兒來說,孩子們并不需要多么準確的知道月亮、地球、太陽三者的關系,只要他們對三者的位置關系有一個大概的感知,知道我們看到不同形狀的月亮是由于三者的位置關系在不斷改變而造成的,另外,月亮的變化周期是一個月,月初最亮最小,到月中變到最圓,接著有慢慢變小,到月末又變小,接著到下一個月的月初月亮又變成了最小的樣子。
有了第一次活動的反思和后續(xù)延伸活動,活動目標總算是基本達成了,如果在課前有更充足的準備,那么這些事情可以在一個活動中完成,剩下來的可以留給感興趣的孩子繼續(xù)深入探索。
蠶姑娘的教學反思蠶姑娘教案篇二
本節(jié)活動選自《山東省幼兒園課程指導—教師用書》(大班上冊)主題二“我是中國人”。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以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表現(xiàn)月亮變化的過程,將月亮陰晴圓缺的現(xiàn)象用故事的形式描寫,既貼近幼兒生活,又富有趣味性,非常容易抓住幼兒的好奇心,故事中比喻手法的運用也展現(xiàn)了語言的優(yōu)美?!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yōu)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币虼?,活動中教師用畫面和語言創(chuàng)設優(yōu)美的情境,運用傾聽、多媒體演示、教具操作等多種教學方式方法幫助幼兒感知和欣賞故事的文學語言,在使幼兒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和滿足的同時,使幼兒的傾聽、理解和講述能力得以發(fā)展。
【活動目標】。
1.感受月亮姑娘做衣裳的趣事,萌發(fā)探究月亮變化的興趣。
2.認真傾聽故事,能根據(jù)故事發(fā)展進行排圖,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理解故事內(nèi)容,知道月亮是不斷變化的,學習故事中描寫月亮變化的語句,嘗試運用比喻手法。
【活動重點】。
通過不同形式理解故事內(nèi)容,知道月亮是不斷變化的。
【活動難點】。
學習故事中描寫月亮變化的語句,初步了解故事中比喻手法的運用,并嘗試運用比喻句表達生活經(jīng)驗。
【活動準備】。
ppt課件;圖片;音樂;月亮變化視頻。
【活動過程】。
一、利用“圖片渲染”情境,幼兒萌發(fā)探究月亮的興趣。
師:夜幕降臨,幽藍幽藍的天空中有什么?你見過的月亮像什么?
教師小結(jié)。
二、借助“傾聽感知”情境,幼兒感受月亮姑娘做衣賞的趣事,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
播放故事錄音,完整欣賞。
師:月亮姑娘為什么要做衣裳?裁縫師傅給月亮姑娘做了幾次衣裳?為什么三次都沒做成?
教師小結(jié)。
三、使用“視聽結(jié)合”情境,進一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知道月亮是不斷變化的,嘗試運用比喻手法。
分段欣賞故事視頻。
教師分段欣賞后提問問題。
教師小結(jié)。
四、利用“排圖講述”情境,幼兒根據(jù)故事發(fā)展進行排圖,大。
膽講述故事。
幼兒分組合作排圖講述。
教師小結(jié)。
五、借助“模擬故事”情境,進一步鞏固故事內(nèi)容,拓展生活。
經(jīng)驗,滲透德育教育。
操作教具,集體講述故事。
教師小結(jié):不只是月亮每天都在變化,世間的一切事物也都在不停地變化與發(fā)展,小朋友也在成長變化,以后要努力學本領,讓自己變得越來越棒!
【活動延伸】。
1.搜集與月亮相關的故事、古詩、兒歌,如:《靜夜思》、《嫦娥奔月》等,幫助幼兒加深對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了解。
2.請家長在晚上帶幼兒對月亮連續(xù)觀察一個月并做記錄,讓孩子看到月亮大小有規(guī)律地變化。
附故事:
夜晚,月亮姑娘出來了,細細的,彎彎的,好像小姑娘的眉毛。涼風吹得她有點冷,她就撕了一塊云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還是找一位裁縫師傅做件衣裳吧。
裁縫師傅給她量了尺寸,讓她五天以后來取。過了五天,月亮姑娘長胖了一點,好像彎彎的鐮刀。她來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連扣子也扣不上。裁縫師傅決定給她重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讓她再過五天來取。五天又過去了,月亮姑娘又長胖了一點,彎彎的像只小船。她來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連套也套不上。裁縫師傅漲紅了臉,說:“我只好重做了?!庇质俏逄爝^去了,月亮姑娘來取衣裳,裁縫師傅看到月亮姑娘變得圓圓的,像一只圓盤那樣,吃了一驚:“??!你又長胖了?!辈每p師傅嘆了一口氣,對月亮姑娘說:“唉,你的身材量不準,我沒法給你做衣裳了。”
原來,月亮姑娘每天都在變化,所以她到現(xiàn)在還穿不到合身的衣裳。白天太陽公公出來了,她不好意思出來,只有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蠶姑娘的教學反思蠶姑娘教案篇三
教學目標:
1、通過自身的探索活動,了解自己身體能動的一些部位,從而對自己的身體感興趣。
2、知道多運動,身體才會健康。
教學準備:
紙盒制作的木頭人;各種圖案標記;音樂《健康歌》。
教學過程:
一、出示木頭人,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小朋友們,聽,是誰在哭呀?我們一起把他請出來。(木頭人出現(xiàn))。
提問:他是誰?木頭人怎么了?他為什么不高興呢?我們問問他。
木頭人講述原因(不舒服、不能動)。
二、幼兒幫木頭人脫掉“外衣”。
請部分幼兒幫助木頭人脫掉身上用紙盒做的“外衣”。
三、探索自己身體可以動的部位,并做標記。
1、聽音樂,老師帶領小朋友一起跳舞。
2、探討表演時身體哪些部位在動。
3、幼兒給自己身體會動的部位貼標記。教師巡回指導。
師:其實,我們身體的許多部位都可以動,請小朋友們用自己的身體來動一動,按順序來找一找,在能動的部位貼上你喜歡的標記。(幼兒自由探索)。
4、除了剛才跳舞的時候身體部位的運動,還有哪些身體部位可以運動呢?
師:我們的'身體上有這么多部位都能動,我們來找找吧。
四、通過討論,知道多做運動,身體才會健康。
1、講述運動后的感覺。
提問:運動后你有什么感覺?老師運動后覺得好舒服呀?。ü膭钣變捍竽懼v述自己的感受)。
2、討論運動對身體的好處。
經(jīng)常運動身體會怎么樣?(強壯、健康、不生病、棒棒的……)。
3、說說人們常做的運動項目。
你看到人們做過什么運動?(做操、打球、打太極拳、跳舞、健身廣場鍛煉、跑步……)。
4、小結(jié):為了健康,小朋友們從小要喜歡運動,經(jīng)常運動。
五、表演《健康歌》。
活動反思:
1這節(jié)課用的直接導入,小朋友不容易被吸引。如果換成“看看缺什么”。(畫些缺少五官的動物,引起小朋友的興趣)。
2那個照片利用的不好,在掛畫前出示照片,問小朋友這是什么(指著五官、身體)。
3身體的作用這環(huán)節(jié)可以增強些。
蠶姑娘的教學反思蠶姑娘教案篇四
本課以生動活潑的語言,形象地介紹了蠶孵化出來以后生長、結(jié)繭、由蛹變成蛾的過程,抓住蠶的顏色和形狀的變化,讓人了解了蠶的一生。
段落結(jié)構的分析雖不是低年級教學的特點,但從整體把握,提綱挈領的概括能力還是要滲透在其中的。本文脈絡清晰,就讓讓學生試著對全文進行一個梳理:卵——蠶——繭(蛹)——蛾,在黑板上形成一個循環(huán)的板書,讓學生一下子就把握了蠶的生長,對蠶的一生有了清晰的認識。
本文中的詞語主要有兩個很顯著的特點,一個是abb式的,如暖洋洋,一個是“又……又……”式,文中有又黑又小、又黃又瘦、又白又嫩、又白又胖……除了以上詞語的積累,然后讓學生找找這些詞中的規(guī)律,并再創(chuàng)造了很多詞語,還明白:一對意思相反的詞是不可以用這樣的詞式來表達的,如:又大又小之類,一定要兩者能在同一事物身上展示出來的。
本文的構段方式很簡練,第二至第五自然段的構段方式基本相同,若讓學生死記硬背那就等于教學生死讀書,讀死書。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在兒童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彼苑攀肿寣W生自己去找出每個自然段相同于不同的地方,再適當板書,沒花多少時間就把文章背下來了,等于正是給學生一個廣闊的閱讀、發(fā)現(xiàn)、探索的舞臺。學生們在自讀、勾畫、感悟之后,每一個人對蠶姑娘的四次蛻皮都有了自己的獨特印象。因此抓住重點詞語進行辨析、背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一年級時曾經(jīng)全班參與養(yǎng)蠶活動,至今說來還是津津樂道。在課上回憶起養(yǎng)蠶生活的點點滴滴,找桑葉的辛勞,看著蠶逐漸長大的欣喜,蠶兒不小心死了的痛心,以及蠶的一些生活習性等。學生們都樂于表達和跟大家分享,這是一個很好的說話訓練的機會。
蠶姑娘的教學反思蠶姑娘教案篇五
《棉花姑娘》講了棉花姑娘病人,葉子上長滿了蚜蟲。她請了燕子、啄木鳥和青蛙幫忙,但他們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弊詈笃咝瞧跋x幫她消滅了蚜蟲,棉花姑娘終于恢復了健康的故事。
這篇課文的條理十分清楚,2、3、4自然段都用了同一形式寫了棉花姑娘與三種小動物的對話。我覺得此篇與課文《小壁虎借尾巴》的結(jié)構有點相似。所以我也希望采用前面通過學生自讀來理清課文。
在請學生初讀課文后,我請學生說一說課文講了些什么呢?有一名學生說:“棉花姑娘病了,請燕子、啄木鳥和青蛙來幫她捉蚜蟲,但是他們都不肯幫她,后來七瓢蟲幫助了棉花姑娘把蚜蟲吃光了?!焙苊黠@,這名學生能夠把主要內(nèi)容講全,但是在理解上出現(xiàn)了一些失誤,當時很快有同學提出:“燕子、啄木鳥和青蛙并不是不愿意幫棉花姑娘,而是他們幫不了?!蔽乙宦?,連忙接著說:“那到底是幫不了還是不愿幫呢?看來我們要從課文中找答案了?!痹谶@里,我先為學習下文作上鋪墊,而且可以通過對這個問題的學習加強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
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我先引導學生體會棉花生病時的感受,生1:棉花姑娘一定很疼,你看葉子上都是洞。
生2:肯定還很癢,有那么多的蟲子爬在她的身上。
生3:我想肯定很難受。我生病的時候就難受極了,你看圖上棉花姑娘都皺起眉頭,歪起嘴巴了。
師:是啊,此時此刻的棉花姑娘最希望的是什么呢?誰能讀一讀這句話。
生4讀。(讀得不錯)。
師:我發(fā)現(xiàn)你把多么讀得特別突出,為什么呢?
生4:因為多么可以看出棉花姑娘很想有人來為她治病,
生5:老師我還能給多么換個詞,可以換成十分,也可以換成很。
師:哦,那咱們還可以把這句話換種說法。--------她十分盼望有醫(yī)生來給她治病。她很盼望有醫(yī)生來給她治病。
在這里,我請學生讀一讀,然后說感受,我們也看到學生的感受是多種多樣的,有痛,有癢,有難受,而對于這些不同的體會,我都給予了保護,為接下來學生體會棉花姑娘急切獲得健康的心情埋伏筆。而對前面學生提到的不愿幫還是幫不了這個問題,我在下面的學習中請學生通過讀一讀、找一找、說一說的方法來解決。
生1:我從對不起這個詞語中感覺到燕子他們是幫不了,因為他們覺得幫不了棉花姑娘很抱歉,所以說對不起。
生2:我從“只會”這個詞語中感受到的。只會說明只能捉這樣的害蟲,沒有辦法幫助棉花姑娘捉蚜蟲。
師:真會讀書……。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上,學生通過自己對語言文字的感悟,分辨出前二位同學對課文理解上產(chǎn)生的分歧哪個更正確,并且通過尋找詞語的方式來說明,我感覺這樣一個思考、理解的過程能夠讓學生提高學習的興趣,也培養(yǎng)了他們學習的一種能力。
本篇課文中,“請你幫我捉害蟲吧!”這句話重復出現(xiàn)了三次,雖然句子相同,但感情色彩卻一次比一次強烈,學生在剛開始朗讀時沒有發(fā)生感情的變化,所以在這一點上我也做了一定的引導。整堂課下來,學生們還是比較樂于去學習這則有趣的故事的。
在課后,有學生問了這么一個問題:“老師,為什么棉花姑娘生病了,她要自己找醫(yī)生,農(nóng)民為什么不給她打點藥水治病呢?”我笑著說:“我想如果你是照顧這些棉花姑娘的農(nóng)民伯伯,一定會幫她們治病的是嗎?”“嗯,是的!”孩子笑著走開了。我發(fā)現(xiàn)我們的孩子真是十分會思考問題,我總是去關注一些課本上的文字,想著通過什么樣的方式去讓學生學習,其實孩子們想的角度往往是不同于大人的,而我有時卻忽略了這一點,有很多時候,在這方面孩子們往往給我上了一課。
蠶姑娘的教學反思蠶姑娘教案篇六
這節(jié)課我主要完成的是生字的認讀內(nèi)容。教學過程中基本流程符合要求,知識點詳實,訓練形式多樣,識字方法也大多以學生說為主,課堂氣氛活躍。
但主要問題有幾下幾點:
1、在出示生字時,沒有及時為學生正音,沒有對拼音進行強化性訓練,如讓學生標出拼音找出前后鼻音平翹舌音等。
2、沒有讓學生對文本進行充分的閱讀,只是單純的從句子中去學習生字。
3、沒有串講課文讓學生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4、板書設計沒有體現(xiàn),只是在田字格書寫“請、幫”兩個漢字。
5、沒有及時的組織課堂,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這節(jié)課我主要完成的是課文內(nèi)容解讀,讓學生體會課文的情感,了解文中的動物都是捉哪里的害蟲。教學過程符合基本要求,問題答案都從課文中來,沒有脫離文本,能夠讓學生有本可依,從文本中去解決問題,教學重點突出詳略得當。
但主要問題有以下幾點:
1、對文本分析不夠,沒有為朗讀指導提供打下基礎。
2、學生讀的還是不夠,應在多留出時間讓學生進行更多形式的朗讀,充分體會重點句子的情感。
3、朗讀只留于多種形式,并沒有進行深度的情感探究,所以指導不是很到位,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充分的發(fā)揮想象,再飽含的深情去朗讀課文。
4、沒有對學生的回答作出精準的評價,臨場應變能力有待提高。
5、只顧著向前趕課,對學生的關注不夠。
蠶姑娘的教學反思蠶姑娘教案篇七
今天,我和周老師一同上《棉花姑娘》這一課,我上第一課時,教學目標主要是:掃清字音障礙,認識生字,書寫生字、讀通課文。
1、在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是這樣設計的:
首先我出示棉花圖讓學生看圖說說這是怎樣的棉花?棉花可以做什么?
當學生回答完,我說:是??!棉花不僅用處大還很漂亮,真像一個翩翩起舞的小姑娘!我們一起來親切地叫叫她的名字。學生一齊親切地喊出“棉花姑娘”。學生在一種無意識當中老師就把他們帶進了學習的課題中,改變以往陳舊的呈現(xiàn)方式,學生學得輕松、自在,筑起了學生學習的心理安全感。
2、識字教學。本課要求認讀的生字不多,我采取了集中識字的方法來進行教學。在課題導入時,就出示“姑娘”兩個生字,先讓學生知道這兩個字分開與合在一起有不同讀法,再讓學生比較這兩個字,通過舉例明白姑娘是對女孩子的稱呼,所以都是女字旁。“棉花姑娘”是本文的主人公,輕聲“花、娘”是本課朗讀中的一個難點,一開始學生就能注意到拼音中有兩個是要念輕聲的,雖然有些學生可能念不好,但有了這么一個第一印象后,就方便了對輕聲的指導朗讀。后來,在學生初讀課文之后,我組織學生學習了其他生字詞。其中,我抓住了“啄”字,利用圖片,引導學生明白偏旁和字義的關系。另外,我還利用班級的“班”來識記斑點的“斑”,組織學生有重點地掌握生字的音、形、意。
3、先通過聽錄音范讀,利用學生的閱讀期待,使學生產(chǎn)生樂意閱讀的欲望,再反復誦讀能加深學生學文印象,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
4、寫生字環(huán)節(jié)中,我首先讓學生觀察生字,看清字形,然后范寫,最后讓學生自己練習,老師行間指導。學習形式不斷變化,學生樂于接受,學習效果較好。
在本節(jié)課上,還存在一些問題,有待我在以后的工作中繼續(xù)努力,如教師的課堂駕馭能力,學生的說話引導等,在以后的教學中,還要在教學形式上下功夫,用多種有效的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習的積極性。請各位領導、老師多多指教。
蠶姑娘的教學反思蠶姑娘教案篇八
《秋姑娘的信》是一篇富有童趣的故事,內(nèi)容豐富、結(jié)構清晰。雖然看似簡單,但對于剛學完拼音不久的孩子來說,是篇內(nèi)容較長的課文。為了能夠引導孩子很好的讀中感悟,第一課時中我花了不少時間與他們進行朗讀指導。通過劃停頓節(jié)拍、師范讀、跟讀、賽讀等方式,讓學生讀通讀順了課文,也對課文的基本框架有了個清晰的認識。這為我第二課時的教學掃清了很大的障礙。事實證明,磨刀不誤砍柴工。在這節(jié)課中,確實很少出現(xiàn)因為朗讀失誤而浪費時間的情況。
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中,我提問:“秋姑娘都給哪些好朋友寫信了呀?”學生很容易便能回答出來。我貼上相應的圖片,然后追問,秋姑娘給好朋友們寫了些什么呀?問題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孩子們的注意力。
在教案的設計上我想了很多種方法,最后選擇的是創(chuàng)設情境幫助感悟。只有通過生動有趣的情境,吸引孩子走進文本進行角色體驗,才能夠真正讓他們“觸摸到文字背后的溫度”,感受到大自然季節(jié)變化的奇妙以及秋姑娘關心朋友的善良品質(zhì)。為此,我設計了一個送信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故事情境中進行學習。
例如教學給大雁送信這一環(huán)節(jié)時,我先讓學生自由讀讀課文相關內(nèi)容,想想什么叫“多加小心“?然后追述:“每年秋天,大雁們都會成群結(jié)隊排著整齊的隊伍飛往溫暖的南方過冬,要飛上好幾個月,才能到達目的地。一路上,它們肯定會遇到許多危險,想想看,它們都會遇到哪些危險呢?”孩子們的思維一下被打開,有人說大雁會遇到暴風雨的襲擊、有人說大雁可能會找不到食物,還有人說大雁可能會遇到獵人,等等。一種擔憂的情緒,一下就上來了,此時再來讀秋姑娘的信,味道便出來了。接著,我請讀的好的孩子起來送信,讓收到信的大雁大聲讀讀信的內(nèi)容。繼而采訪:“大雁大雁,你讀了信,心里什么感覺?想對秋姑娘說什么?”大雁的感動、秋姑娘的細心,便已經(jīng)不難理解了。在一系列的角色體驗中,學生體會到了小動物們過冬的習性以及秋姑娘的關心,再來讀課文時,就能夠輕松做到做到“以讀促悟、以悟促情”了。
在授課接近尾聲時,我提問道:“秋姑娘除了給這些好朋友寫信,還會給誰寫信呢?將故事的空間和學生的思維一下子打開了。討論過后,我娓娓道來:“秋姑娘走了,冬爺爺來了。呼呼的北風刮了起來,你們猜,秋姑娘的好朋友們在干什么呀?(大雁早已飛到了南方;小青蛙蓋著被子睡得正香;小松鼠們正吃著松果;小樹在寒風中站得直直的。你們說,這些小動物小植物都要感謝誰呀?對呀!正是因為秋姑娘的關心,小動物們才安心地度過了冬天。)”學生們的臉上都露出了喜悅的笑容,一種美好的情感已融入他們的內(nèi)心。
課后我又布置了一篇仿寫“秋姑娘的信”的寫話練習,許多學生寫得都很不錯,這進一步肯定了這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
蠶姑娘的教學反思蠶姑娘教案篇九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進一步了解月亮的變化過程,知道月亮每天都有變化。
2、學習故事中優(yōu)美的語言,并根據(jù)故事展開豐富的想象。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jié)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月亮做衣裳的課題。
1、你們見過月亮嗎?你見過的月亮是怎么樣的?它們像什么?
2、你們見過的月亮它怎么不一樣呢,有的彎彎的,細細的像眉毛,有的像小船,還有的像圓盤,如果有一天月亮姑娘想做衣裳了,那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月亮姑娘做衣裳》的故事。
二、結(jié)合裁縫師傅,月亮變化圖和衣裳變化圖,分段欣賞故事。
1、月亮姑娘長得怎么樣?為什么要做衣裳?能穿上衣裳嗎?為什么?
2、看來裁縫師傅得給她重做一件,讓我們接著聽……這次她能穿上嗎?為什么?
3、如果裁縫師傅再給她做,你們猜會成功嗎?為什么?那讓我們接著聽……有成功嗎?
三、結(jié)合圖片,完整欣賞故事。
師:小朋友們,月亮姑娘做成新衣裳了嗎?為什么會這樣?讓我們仔細來聽聽這個故事吧!
師:原來月亮姑娘每天都在變化,所以穿不上合身的衣裳,可是她不穿衣裳晚上出來會冷呀,你們想個辦法幫她做件衣裳好嗎?(幼兒用提供的材料做衣裳)。
活動反思:
從表象到本質(zhì),去引發(fā)幼兒思考故事的內(nèi)涵,幼兒在反復的感受、理解、學習、表現(xiàn)中受到啟發(fā),并能根據(jù)自己的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進行思考,幼兒的回答是零散的、不到位的,教師又根據(jù)有的回答進行提升,讓幼兒從中明白:“世上的萬物都是變化著的”,這一科學道理。
延伸活動,是本活動的補充和再思考,讓幼兒對“變化的事物”保持探究的欲望和主動學習的精神,提高了幼兒問題意識。
蠶姑娘的教學反思蠶姑娘教案篇十
上課鈴響了,孩子們跑進教室,這節(jié)課老師要講的是《灰姑娘》的故事。
老師先請一個孩子上臺給同學講一講這個故事。孩子很快講完了,老師對他表示了感謝,然后開始向全班提問。
老師: 你們喜歡故事里面的哪一個人物?不喜歡哪一個人物?為什么?
學生: 喜歡辛黛瑞拉(灰姑娘),還有王子,不喜歡她的后媽和后媽帶來的兩個姐姐。
辛黛瑞拉善良、可愛、漂亮。后媽和姐姐對辛黛瑞拉不好。
學生: 辛黛瑞拉會變成原來臟臟的樣子,穿著破舊的衣服。哎呀,那就慘啦。
老師: 所以,你們一定要做一個守時的人,不然就可能給自己帶來麻煩。另外,你們看,你們每個人平時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千萬不要突然邋里邋遢地出現(xiàn)在別人面前,不然你們的朋友要嚇著了。女孩子們,你們更要注意,將來你們長大和男孩子約會,要是你不注意,被你的男朋友看到你很難看的樣子,他們可能就嚇昏了(老師做昏倒狀全班大笑)。
好,下一個問題: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后媽,你會不會阻止辛黛瑞拉去參加王子的舞會?你們一定要誠實喲!
學生: (過了一會兒,有孩子舉手回答)是的,如果我是辛黛瑞拉的后媽,我也會阻止她去參加王子的舞會。
老師: 為什么?
學生: 因為,因為我愛自己的女兒,我希望自己的女兒當上王后。
老師: 是的,所以,我們看到的后媽好像都是不好的人,她們只是對別人不夠好,可是她們對自己的孩子卻很好,你們明白了嗎?她們不是壞人,只是她們還不能夠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去愛其它的孩子。
學生: 因為有仙女幫助她,給她漂亮的衣服,還把南瓜變成馬車,把狗和老鼠變成仆人。
學生: 是的!
老師: 如果狗、老鼠都不愿意幫助她,她可能在最后的時刻成功地跑回家嗎?
學生: 不會,那樣她就可以成功地嚇到王子了。(全班再次大笑)
老師: 雖然辛黛瑞拉有仙女幫助她,但是,光有仙女的幫助還不夠。所以,孩子們,無論走到哪里,我們都是需要朋友的。我們的朋友不一定是仙女,但是,我們需要他們,我也希望你們有很多很多的朋友。
學生: 不會!那樣的話,她就不會到舞會上,不會被王子遇到,認識和愛上她了。
學生: 她自己。
學生: 要愛自己!
學生: 是的!!!
老師: 最后一個問題,這個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學生: (過了好一會)午夜12點以后所有的東西都要變回原樣,可是,辛黛瑞拉的水晶鞋沒有變回去。
孩子們歡呼雀躍。
看完這篇文章,心中不由升騰起一股敬意,向我們的同行那位普通的教師致敬。從這堂普通的閱讀課中,我們看到了理想課堂的影子。一.精心設問,教師教得輕松。 在這堂普通的小學閱讀課中,教師摒棄了長篇分析,經(jīng)過精心的概括和提煉,只提了六個問題。整堂課中,教師真正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了學生,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成為了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參與者,成為了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成為了平等中的首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教得很輕松,他更多的是把問題拋給了學生,由他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體會、感悟。所以,與其說教師是在教,還不如說是在導。想想平時的課堂教學,苦口婆心地講了一大堆,學生還不一定領情。累!二.和諧氛圍,學生學得愉快。在這堂閱讀課中,課堂氣氛活躍,師生關系融洽,學生始終積極、快樂地學習。
教師的問題就像是一塊塊強力的磁鐵,深深地吸引著孩子們。真所謂是親其師,信其道了。孩子們在教師的引導下,自由、真實地表達著內(nèi)心的想法。在學習中,他們更多的是被關注、被尊重、被贊賞。毫無疑問地說,他們是快樂的,不僅能體會到學習的樂趣,而且能真切地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想想自己平時的教學,想想平時學生的學習,他們學得開心嗎?三.滲透德育,關注學生全面發(fā)展。
針對學生的回答,教師都恰到好處地作了小結(jié)。這既是教學任務的延續(xù),又是思想教育的滲透,而教師匠心獨運的設計也是可見一斑。通過前兩個問題,學生明白了從小應該守時、講究禮儀;第三個問題,學生明白了,后媽不是壞人,只是她們還不能夠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去愛其它的孩子;第四個問題,學生明白了無論走到哪里,都離不開朋友的幫助;第五個問題,學生懂得了沒有一個人可以阻止你愛自己,如果你覺得別人不夠愛你,你要加倍地愛自己,如果別人沒有給你機會,你應該加倍地給自己機會,如果你們真的愛自己,就會為自己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第六個問題,學生懂得了偉大的作家也有出錯的時候,所以,出錯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這又是學生真真實實的收獲。
想想自己平時的教學,無非是到總結(jié)全文的時候,告訴學生要像文中的主人公學習,學習他們的高貴品質(zhì)和崇高精神,這樣灌輸式的思想教育真的有用嗎?四.真誠激勵,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沒有大聲的呵斥和嚴厲的批語,更多的是出自內(nèi)心的真誠的激勵和賞識。教師充滿真情的激勵語言,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樹立了他們的自信心。
尤其是學生回答完最后一個問題后,教師這樣評價他們天哪,你們太棒了!你們看,就是偉大的作家也有出錯的時候,所以,出錯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我擔保,如果你們當中誰將來要當作家,一定比這個作家更棒!你們相信嗎?孩子們是一片歡呼雀躍。的確,教師真誠的一句評價也許會讓學生自信地面對學習和生活,從而改變他的一生。想想自己平時的教學,雖然也不乏對學生的贊揚和鼓勵,可有時聽起來,自己也覺得少了點真誠。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教師的職責不僅僅是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我們的確應該向那位普通的美國教師學習,尊重學生,熱愛學生,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
蠶姑娘的教學反思蠶姑娘教案篇十一
《老子》曾說過: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埃德加·富爾在《學會生存》一書中寫道: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葉圣陶先生也曾說過:教就是為了不教。教學中不僅需要幫助學生學會知識,而且要指導學生會學知識。有扶到放,教給方法,讓孩子會學習。學會學習不僅是學到一種知識,更是學到一種學習的方法。
課文第二至五自然段結(jié)構相同,內(nèi)容相似。在教學時,我們可以重點指導學生學習第二自然段,這就是扶著學生走,這也是教和自學的橋梁。老師要給方法,指路子。然后再放手讓學生學自第三至五自然段。
學習第二自然段
師:剛鉆出來的蠶是什么樣子的?
生:又黑又小
師:蠶姑娘出來以后怎么樣?
生:蠶姑娘吃了幾天桑葉,就睡在蠶床上,不吃也不動,脫下黑衣裳。醒來以后,變成黃姑娘。
師:你能把描寫蠶姑娘的動作的字或詞語,畫出來嗎?
生畫,然后說:吃、睡、脫、醒、變
師:這是蠶每一次變化之前,都必須要做的事情這就是它的成長過程。請同學們一起把它讀一邊,感受蠶姑娘在慢慢地長大。
生齊讀
師:那你能看著黑板上的板書背出來嗎?給你兩分鐘時間準備。
學生努力背誦,指名背。齊背
師:老師真佩服你們,看到你們的記憶里這么棒,我也心癢癢了,想不想聽老師背?
生:想!
師:那好,請你們聽好了,老師哪里背得不對,可要指出來??!老師背,第三自然段。學生當然指出背不對的地方,其實就是與第二自然段不同的地方。
出示小黑板:從----里鉆出來的又---又----的蠶姑娘,一共睡了------次,每次醒來都變了樣,第一次變得又-----又-----;第二次變得又-----又------;第三次變得又-----又-----;第四次身體一天天--------------。
生:逐項完成任務
完成之后,再來回顧這四個自然段的內(nèi)容上有什么變化?并告知:蠶姑娘的第一次睡眠叫做頭眠,第二次睡眠叫做二眠,第三次睡眠叫做三眠,而第四次睡眠叫做大眠,這些都是專用術語,只需一般了解就行。更要抓住蠶姑娘的每次變化之后的樣子的詞語:又黑又小、又黃又瘦、又白又嫩、又白又胖來理解課文內(nèi)容,通過蠶在四個不同時期的外形、顏色等變化,掌握四次蠶眠的有關情況,了解蠶的成長過程。最后再進行感情朗讀指導,特別是醒了,醒了,成了,成了,變了,變了這些詞語讓學生自己去朗讀體會,該用什么樣的語氣去朗讀。
蠶姑娘的教學反思蠶姑娘教案篇十二
在教學中,我結(jié)合學生學習的難點,啟發(fā)學生就“啟示”提出疑問、發(fā)現(xiàn)問題,然后引導學生通過解讀文本來解決問題。逐步解決學生的問題“放魚是對的,不放就是錯的,這么簡單的道理我們都懂,可為什么我做起來卻很難呢?”“為什么說從小受到嚴格的教育,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呢?”
在引導學生體會“我”的心理活動時,我鼓勵學生在有關的句子旁邊寫上自己的體會,進而在師生的交流、討論中完善體驗??梢钥闯觯瑢W生的`潛力是無窮的。例如對“‘可是再也不能養(yǎng)到這么好的蠶了!’我大聲爭辯著,竟然哭出了聲”這句話的理解,學生體會到了難受、傷心、委屈等,這些都是很有見解的體驗。再如引導學生就“我”和“父親”還會說什么進行想象續(xù)說時,鼓勵學生發(fā)表不同的觀點,進行爭論。在教學中,也存在不足。一是引導學生朗讀的問題。當學生找出了有關的句子,用怎樣的方式使學生的朗讀質(zhì)量得以提高?怎樣激發(fā)學生朗讀的積極性?如何實現(xiàn)有感情地朗讀這一目標?如何評價朗讀的結(jié)果?我對這些問題的認識還很粗淺,有待思考、探索。二是課文中難點的處理問題。在課文中,學生理解起來最難的是“什么是誘惑人的‘蠶’”。在學生討論后,還是不能說出個所以然,由于時間關系,還省去了聯(lián)系實際這一環(huán)節(jié),就讓學生帶著半生不熟的理解走出課堂。應該說,學生對這個問題是很含糊的,有必要進行適當?shù)闹v授。三是學生情感的激發(fā)問題。這是一篇能提升人的品格修養(yǎng)的文章,如何讓學生受到一次道德的洗禮,受到一次熏陶和感染,情感上產(chǎn)生一種震撼,這在課堂上顯得薄弱。
蠶姑娘的教學反思蠶姑娘教案篇十三
教學片段:
師:(板書“蠶”),領讀。小朋友們見過蠶嗎?請見過蠶的小朋友說說蠶的樣子。(大部分學生都說見過,并有不少小朋友還親自養(yǎng)過。)。
生:蠶剛從蠶卵里出來的時候是黑黑的。
生:蠶喜歡吃桑葉。
生:蠶慢慢長大,會變顏色,先是變成黃色,然后變成白色。
生:剛從蠶卵里出來的蠶很瘦,吃了桑葉以后,會變得胖胖的。
生:蠶會吐絲結(jié)繭,過一段時間后從繭子中飛出蠶蛾,然后再產(chǎn)卵。
生:“蠶姑娘”比“蠶”多了“姑娘”二字。
師:那課文的題目為什么要用“蠶姑娘”,而不用“蠶”呢?
生:姑娘是長的比較漂亮,而蠶在吃了桑葉后變得又白又胖,也很漂亮。所以稱它為“蠶姑娘”。
師:小朋友們的想法真不錯!那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文章中是怎樣來寫“蠶姑娘”的?
師:學完了課文,你們覺得課文的題目用“蠶”好,還是用“蠶姑娘”好?
師:為什么?
生:這篇課文是把蠶當成人來寫的,所以要用“蠶姑娘”。
生:蠶兒會吐絲結(jié)繭,絲能織成漂亮的絲綢,并用來做美麗的`衣裳,穿在身上特別漂亮。人們都喜歡蠶。所以稱它為“蠶姑娘”。
生:我一看到“蠶姑娘”這一課題,我就會想起那又白又胖的蠶兒,真是惹人愛。
師:老師也和大家一樣,非常喜愛蠶,這蠶兒真像一個個白白胖胖的姑娘。
反思:
本文是介紹有關蠶的知識的文章,借助童話這種兒童喜聞樂見的體裁來表現(xiàn)。針對我們的實際情況,學生們都生活在江南的農(nóng)村,對于蠶并不陌生。在教學一開始,教師就讓學生自己來介紹看見過的或親自養(yǎng)過的蠶,這樣,課堂伊始,就把學生帶入了蠶的世界。學生眼前就出現(xiàn)了各個生長過程的蠶寶寶。當然,學習的興趣也就更濃了。教師在開始就讓學生區(qū)別“蠶”和“蠶姑娘”,學生們對蠶的喜愛之情就被激發(fā)出來了。到學完課文后,教師再讓學生來感受兩者的好壞,使學生對“蠶姑娘”的感情進一步深化,在輕松的氛圍中了解了蠶“從蠶卵到蠶,經(jīng)過四眠到蛹,最后再變成蛾飛出來”這一生長的過程,很容易的實現(xiàn)了教學目標。
蠶姑娘的教學反思蠶姑娘教案篇十四
今天上的語文課是蘇教版二年級下冊《蠶姑娘》。我從“蠶”開始導入新課,讓學生說說自己對蠶的了解。生1說:“蠶最后可以變成蠶蛾。”我說“對的”。生2說:“蠶吃的是桑葉?!蔽艺f“說得真好”。生3說:“蠶會吐絲結(jié)繭。”我說“你知道得真多”。生4說:“蠶是從蠶卵里生出來的?!蔽艺f“完全正確”。我看看沒有學生舉手發(fā)言了,就對同學們說:“誰能把剛才四位同學說的四句話連起來變成一段話,具體說說你對蠶的了解?!毕旅娉聊似蹋晃粚W生舉手了,我讓他發(fā)言。他說:“蠶是吃桑葉長大的,它從蠶卵里生出來,最后變成蠶蛾,它還會吐絲結(jié)繭?!蔽冶頁P了這位同學的大膽發(fā)言,然后說:“這位同學把剛才四位同學的意思連起來了,真了不起,但說話的順序有些亂,能否按照蠶的生長過程來有條理地說。”此時,有幾位同學躍躍欲試起來。我請了一位,他流利地說:“蠶是從蠶卵里孵化出來的,它靠吃桑葉慢慢生長,長大后,它吐絲結(jié)繭,最后變成蠶蛾?!边@是我在語文課上對兩年級學生進行的一次隨機性的和生成性的說話指導訓練,在備課時,我僅僅想通過教師的簡要介紹來讓學生對蠶有個初步的了解。但到了課上,我忽然有個念頭,何不讓學生簡單說一說,看看學生到底對蠶有多少了解,于是就有了上面這個片斷。其實,這樣的案例在語文教師的課堂上是比比皆是的。語文具有工具性,在語文課上,語文的工具性主要體現(xiàn)在對教材中典范語言文字的理解和運用上,同時,還體現(xiàn)在教師與學生之間語言的交流和教師對學生口頭語言的評價與改造上。而讓學生把話說得充分而有序,這是語文課上加強語言文字訓練的最重要也最實在的目標之一。語文課要重視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tǒng)一,從學生口頭言語的表達角度看,不僅要引導學生把自己的想法說得充分而豐富(這樣就是體現(xiàn)了人文性),而且要引導他們把表達出來的口頭言語說得更加規(guī)范甚至精妙(這樣就是體現(xiàn)了工具性)。那么在課堂上,教師應該如何引導學生將話說得充分而有序呢?“言為心聲”,學生只有把自己要表達的意思在頭腦中先想周全想清楚了,說話的時候才能表達得充分而有序,所以講到底,這里還涉及到如何訓練學生思維的豐富性和條理性的問題。對于低年級的學生,在課堂上言語表達往往不夠完整充分,也缺乏條理,此時教師的`引導就顯得十分重要。上面的案例較好地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首先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將自己對“蠶”的認識片言只語地表達出來,然后啟發(fā)學生將這些“片言只語”組織起來,從而使學生的思維和語言同時豐富起來。在充分表達的過程中,學生思維和語言缺乏條理性的問題又暴露出來,此時教師靈活地引導點撥,讓學生發(fā)現(xiàn)表述順序上的混亂,并按一定順序重新理順思維并組織語言,最后達到充分而有序地表達的效果。
蠶姑娘的教學反思蠶姑娘教案篇十五
《蠶姑娘》是一篇生動有趣的科普性小文章,形象地介紹了蠶一生的四個變化:卵——蠶——蛹——蛾,上課一開始,我讓學生說說自己對蠶的了解,有幾個小朋友家里正好養(yǎng)過蠶,說了不少關于蠶的知識,然后出示了四幅蠶在不同階段的圖片,再讓學生用一段話說一說蠶的生長過程,在第一課時小朋友就對蠶的生長有了深刻的了解。課文的難點是了解蠶的整個生長過程及不同時期的不同變化,第二到第五自然段正是向我們介紹每一階段的特征。
文章中的四個自然段是極其相似的,因此,我在教學時采取了先教后放的.方法,重點教學了第二自然段,總結(jié)了學法后,后面幾個自然段讓孩子自學,這樣既節(jié)省了時間,加大了課堂密度,也讓孩子感受到了自學的樂趣。學完整篇課文后,我出示了一個填空:從()里鉆出來()的蠶姑娘,一共睡了()次,每次醒來都變了樣。第一次變得又();第二次變得又();第三次變得又();第四次身體一天天()。它吐()結(jié)(),最后()開了窗,飛出了()姑娘。這樣的填空,等于給孩子們概括了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讓他們在輕松愉悅中理解了課文。反復的朗讀也為背誦打好了基礎,三堂課下來已經(jīng)有不少小朋友能全文背誦了。
蠶姑娘的教學反思蠶姑娘教案篇十六
按進度,今天應該上《蠶姑娘》的第一課時了。說實在話,初讀這篇文章,我并不太喜歡。可是多讀幾篇以后,隨著對課文的理解的深入,慢慢的喜歡上的這篇課文。本文用擬人的方法形象地介紹了蠶孵化出來后,生長、結(jié)繭、由蛹變成蛾的過程。課文語言生動,段式回環(huán)往復,句末注意押韻,符合兒童的心理。
一上課,在學生讀好課題后,我簡單的抽查了孩子們預習生字的情況,一切都很順利。接著該分段讀課文了。我打算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達成兩個教學目標:一是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二是結(jié)合課文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讀第一自然段,我出示了“暖洋洋”這個詞。讀準這個詞后,我問:“你們什么時候有這樣的感覺?”第一個孩子說:“春天出太陽的時候。上周我們還去放風箏,我覺得很舒服?!焙⒆觽兊睦斫馐堑轿坏?。另一個孩子說:“我躺在媽媽的懷里也有這樣的感覺?!焙牵堰@個詞理解得更到位。我抓住時機說:“難怪蠶姑娘想快點出來呀!誰再讀這一段?”孩子們讀得很投入,特別是“鉆”字也讀出了自己的感受。
讀二三四五自然段時,我抓兩個詞“蠶床”“變成”。“蠶床”這個詞離孩子們的生活實際是比較遠的,在讀完課文后,我讓孩子們看圖,找找哪里是“蠶床”,孩子們只要看到21頁下面的圖就能很快得出答案。但是并不能到此為止,我知道圖上的東西也許很多孩子是沒有見過的。我說:“你們在哪里看到過這樣的東西?”孩子們紛紛說開的,有的說看到外婆家用這個來曬糧食,我問:“為什么把它叫蠶床?”孩子們說,蠶姑娘在這里吃飯睡覺,當然應該叫蠶床了。第二個詞語我結(jié)合課讓孩子們理解。課文的二三四五自然段結(jié)構是比較相似的,在孩子們讀完了這幾個自然段后,都讓孩子們說說什么樣的蠶姑娘變成了什么,這樣既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也理解了“變成”這個詞語。
第六自然段中我也用結(jié)合圖的辦法弄清“蓋新的房”,至于“一聲不響”這個詞,我想要留到第二課去解決了。
反思:楊再隋老師說:“本色語文要克服雜的問題。由于語言文字訓練不落實,語文活動沒有很好地開展,因而另一種形式的“架空分析”有所抬頭,即以犧牲工具性為代價的所謂張揚人文性,成了課堂上另一道風景?!备吡稚蠋熞蔡岢隽苏Z文低段教學的四個必須,其中有兩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必須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要把理解詞句和課文定位在適當?shù)某潭?。我覺得我節(jié)課中把目標定位于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結(jié)合課文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目標比較單純。對本課生字組成的詞語的理解,我定位于結(jié)合生活實際和結(jié)合課文插圖進行,應該是符合低年級孩子年齡特點和閱讀教學要求的。
蠶姑娘的教學反思蠶姑娘教案篇十七
課文《蠶姑娘》用擬人化的手法介紹了蠶的相關知識,語言活潑生動,充滿情趣。我們知道到蠶的生長要經(jīng)歷“卵——蠶——蛹——蛾”四個階段,蛾交尾產(chǎn)卵后,數(shù)日自然死亡,蠶的一個生活世代至此結(jié)束,可謂神奇而短暫的生命。課文重點描寫了蠶的四次蛻皮過程,而每一部分的變化過程主要如下:“吃——睡——脫——醒——變”。孩子們能不能從課文中得出上面的信息呢?教材的設計者可能也考慮到了這樣的問題,因此在22頁和23頁安排了四幅插圖,再現(xiàn)了四次蛻皮的樣子和蠶蛾產(chǎn)卵的情景,與課文內(nèi)容相應。盡管文章用了如此直觀的圖片展示,用了如此生動細致有趣的文字進行描述,但是,但是第一課時上下來,發(fā)現(xiàn)這些蠶的相關知識,對于我們班級的小朋友來說,還是很陌生,很抽象的,班級中只有兩三個學生在別人家看見過蠶,也僅僅是一面之緣,而這整個神奇的過程對于沒有這方面生活經(jīng)驗的孩子們,似乎感覺還是那么模糊,他們僅能感覺到的是蠶就像一位魔術師,在不斷地變化著自我。為此,我特意為學生做了一個課件,收集了蠶寶寶生長過程中各個階段的'清晰的圖片。在第二課時教學的時候,我打開課件,通過大量豐富的圖片沖擊學生的視覺感官,再加上老師煽情的文字解說,孩子們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教學過程中,聽到他們不斷地感嘆著:好可愛啊,好有趣啊,好奇怪啊……因為課文的內(nèi)容講到蠶吐絲結(jié)繭,變成蛾為止,所以引發(fā)了學生的極大的好奇心,看著學生不解的神情,我問了一句:“你有什么疑惑嗎?”問題就接踵而至了,整理如下:(1)如果天氣冷的話,蛹能變成蛾嗎?(2)蛾是怎么從繭子里鉆出來的?(3)蛾媽媽產(chǎn)卵后為什么會死呢?(4)蛾爸爸也要死嗎?看看幾個問題,我真切地感覺到了其中流露出的學生對蠶姑娘短暫生命深深惋惜,是啊“春蠶到死絲方盡”,生命是多么可惜,于是我趕緊拋出一個問題:蠶姑娘的生命只有兩個多月,太短暫了,蠶姑娘她后悔嗎?(此問題是拷貝來的)一下子把學生的情感扭轉(zhuǎn)了過來,在交流中,我又給學生展示了一組圖片,都是絲制品:柔軟的蠶絲被,漂亮的絲巾,高貴的絲制服裝等,在看這些圖片的時候,學生的眼中更流淌出了對蠶姑娘深深的敬意,生命的價值在于奉獻,扎跟在學生的心里。葉瀾教授認為:在課堂里的教師和學生,“他們不只是在教和學,他們還在感受課堂中生命的涌動和成長;只有這樣的課堂學生才能獲得多方面的滿足和發(fā)展,教師的勞動才會閃現(xiàn)出創(chuàng)造的光輝和人性的魅力?!币I學生捕捉生活中的亮點,才能讓他們發(fā)現(xiàn)生活之美,生活之樂,讓他們享受到語文學習的快樂,生命成長的快樂?;氐秸n文中來,起初的“又黑又小”的蠶姑娘吞食蛻變,變的“又黃又瘦”,在重復吃睡,變的“又白又嫩”和“又白又胖”自然討人喜愛,可喜的是終于結(jié)成了“漂亮的繭子”,有了漂亮的繭子又怎么樣——一聲也不響,這就是奉獻者的高貴品質(zhì)。蠶姑娘為了漂亮的繭子,四次“醒了,醒了”,為的是最終的“成了,成了”如此急迫,她的生命僅僅是兩月左右,學生再學習的時候,更表達了對蠶姑娘的喜愛。
蠶姑娘的教學反思蠶姑娘教案篇十八
解的情況下,備課時我是這樣設計的,我首先找出放大的三幅圖片,讓同學們先看圖上畫的是什么?再指名讀課文第2自然段,讀后再提問,要同學們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來回答,也可以根據(jù)自己家養(yǎng)的蠶,自己看到過的樣子來回答:剛從蠶卵里鉆出來的蠶姑娘是什么樣子?蠶姑娘出來以后怎么樣?提示注意:蠶吃桑葉的幾天當中,它是在動著的;而從睡到醒當中的時間里,它是不吃也不動的,這叫做蠶眠。蠶眠共有四次,每次郡要脫去一層皮。第一次蠶眠脫去的是黑皮換上了黃色的皮,所以說“變成了黃姑娘”。
我們要知道蠶在生長中開始階段的情況,再讀第第3、4、5自然段,注意詞語換用的情況“又黃又瘦”換成了“又白又嫩”和“又白又胖”;“變成白姑娘”換成了“從此一天天發(fā)胖”和“從此一天天發(fā)亮”;“脫下黃衣裳”換成了“脫下舊衣裳,換上新衣裳”,又白又嫩、又白又胖、發(fā)亮這反映了蠶姑娘不斷地長大了。再讀第6自然段,為什么要寫明“睡了四回”?這個自然段里把繭子比作什么?(新房)為什么說“繭子真漂亮”?這段里為什么不寫“醒了,醒了”,要寫“成了,成了”?“成了,成了,繭子真漂亮”這句要怎樣讀?讀了這一自然段,我們知道了蠶吐絲結(jié)繭前后的情況。繭子里面的“蠶姑娘”稱做什么?自答:繭子里的“蠶”稱做蠶蛹。為什么寫它“一聲也不響”,不寫“一動也不動”?繭子開了窗”是什么意思?自答:蠶蛹長出翅膀,成為蠶蛾,蠶蛾咬破繭壁飛出來就是開天窗的意思。前面把繭子比作“新房”,這里把蛾咬破繭壁比作“開了窗”,比得合適而有趣。
蠶姑娘的教學反思蠶姑娘教案篇十九
課文最大的特點就是從第2自然段到第5自然段有著幾乎一樣的結(jié)構,連文字都大致雷同。面對這樣的文章,如果還是按照以往的方法,一味的抓重點詞,訓練朗讀,是肯定不行的,也是相當無味的。因此,我在教學時采取了先教后放的方法,重點教學了第二自然段,后面幾個自然段讓孩子自學,這樣既節(jié)省了時間,加大了課堂密度,也讓孩子感受到了“自學”的樂趣。
教學第二自然段時,我也大膽放手,讓孩子自己找找蠶姑娘每一次蛻變,要經(jīng)歷哪些過程,做哪些事情,原來以為孩子會把“不吃也不動”中的吃,動也作為動詞找出來,于是,我在提問的.時候,多說了一句:“注意,蠶姑娘沒有做的事情你可不能畫進去?!边@樣簡單的一個提示,給了孩子們很大的啟發(fā)。
最后,絕大多數(shù)孩子都能憑借自己的力量,成功找出了5個動詞,疏通了文章內(nèi)容??梢?,老師的提問對于孩子來說有著很大的引領作用,因此,我們在預設問題,分析教材的時候,都應該多從孩子出發(fā),多考慮,爭取提出有效,實際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讓課堂教學更加“嚴密,順利”。
蠶姑娘的教學反思蠶姑娘教案篇二十
《蠶姑娘》是介紹有關蠶的知識的文章,借助童話這種兒童喜聞樂見的體裁,生動、形象地介紹了蠶孵化出來后生長、結(jié)繭、由蛹變成蛾的過程。雖然孩子們生活在農(nóng)村,但是對蠶還是比較陌生的,只有少數(shù)孩子看見過蠶。在教學一開始,我就讓孩子們觀察書上的插圖,把學生帶入了蠶的世界,看到了各個生長過程的蠶寶寶。學生們對于蠶姑娘的生長過程是十分感興趣的,但又是比較陌生的。由于課文第二自然段至第五自然段構段方式基本相同。所以,第一次蠶眠,指導學生仔細閱讀、體會,了解蠶“吃——睡——脫——醒——變”的成長過程,同時掌握好兩個句子的表達方式,熟讀成誦。學好了這一段,后面就逐步放手讓學生自學了。用圖示、提煉重點詞的方法來把第二自然段至第五自然段的內(nèi)容聯(lián)系起來學習,在此基礎上指導朗讀,背誦,事半功倍。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生了解了蠶“從蠶卵到蠶,經(jīng)過四眠到蛹,最后再變成蛾飛出來”這一生長的過程,對蠶產(chǎn)生了喜愛之情。有的小朋友說:“好可愛的蠶寶寶呀!老師,我也想養(yǎng)幾只蠶。”我說:“好呀,過一段時間,就讓大家來養(yǎng)。”
蠶姑娘的教學反思蠶姑娘教案篇二十一
于是,在學《蠶姑娘》的課堂上,便出現(xiàn)了這樣一幕:
師: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生:我想知道蠶是什么樣子的?
生:我想知道桑葉是什么樣的?
又請了幾個,都是一些無關緊要的問題,我有些蔫了,心想果然沒意義。這時,鐘玉花舉了手。
她說:我想知道,蠶就是蠶蟲,為什么叫蠶姑娘呢?
我眼前一亮。
師:你很會思考,提的問題很有價值,老師在后面畫個?。
生:我還有個問題,為什么后面叫蛾姑娘呢?
師:你也很會思考。
我在標題下面寫上“蛾姑娘”,也在后面畫個?。
師:為什么把蠶叫蠶姑娘,把蛾叫蛾姑娘呢?請大家讀書,到書中尋找答案吧。
學生讀書。提問。請了好幾個,都說“把蠶、蛾當作人來寫了”,我對這樣的答案并不滿意。追問:為什么把它們當作人來寫?教室里靜了幾分鐘,這個時候,有個學生舉手了:我知道,作者把它當作人來寫,是因為他覺得蠶很可愛,像個小姑娘那么可愛。
“你怎么知道的呢?”我緊追不舍?!拔易x了就知道了,還有我看畫上也知道了?!?/p>
我鼓起了掌。
師:那蠶姑娘和蛾姑娘有什么關系呢?學生一時答不出,便埋頭讀書。我知道,他們是企圖在書中尋找讓自己也滿意的答案的。
這時有學生站起來了:蛾姑娘就是蠶姑娘變的。
我在黑板上寫上“變”字。
師:那蠶姑娘是怎樣變成蛾姑娘的呢?總共變了幾次?
學生接著便沉浸在蠶的人生起伏里了。
經(jīng)過這一次的嘗試,我知道自己原來一直在犯一個錯誤:就是低估了學生的能力。我想,也許因為這個低估,不知錯過了多少精彩!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7677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