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圓明園的毀滅課文教案(優(yōu)質17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6 11:26:04
2023年圓明園的毀滅課文教案(優(yōu)質17篇)
時間:2023-12-06 11:26:04     小編:FS文字使者

教案應該具備明確的教學目標、合理的教學步驟和豐富的教學資源。教案的編寫要注重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差異化教學。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些實用教案模板和案例,供大家參考使用。

圓明園的毀滅課文教案篇一

這篇精讀課文描述了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和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景象。課文語言簡潔,結構嚴謹,構思頗具匠心,題目為“毀滅”,卻用了大量的篇幅寫它輝煌的過去,把美的東西毀滅了,這真是一個悲劇,更能激起讀者的痛心與仇恨。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仇恨,激發(fā)人們不忘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選編本課的意圖是,引導學生把閱讀、感悟、想象結合起來,把搜集與整理、運用資料結合起來,再現(xiàn)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壯觀,讓學生記住屈辱的歷史,增強民族使命感,激發(fā)熱愛祖國燦爛文化的感情。

【設計理念】。

這篇課文文字優(yōu)美,字里行間飽含作者強烈的思想感情,教學時可以以情激情,以讀激情,以景激情,以史實激情,特別是要重視以讀激情,充分體現(xiàn)閱讀教學“以讀為本”。通過讀書,交流課前搜集的資料,運用多媒體課件,把學生帶入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引導他們把最感興趣的景觀想象出來,并談一談自己的腦海里浮現(xiàn)的畫面。感受到圓明園的瑰麗與輝煌再去讀圓明園的毀滅,更能激發(fā)學生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仇恨,激發(fā)人們不忘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估量、損失、殿堂、銷毀、瑰寶、灰燼、舉世聞名、眾星擋月、玲瓏剔透、亭臺樓閣、詩情畫意、天南海北、奇珍異寶”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圓園明輝煌的過去和毀滅的經過,激發(fā)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4.領悟文章的表達特點。學習與運用整理資料的方法。

【教學重點】。

讓學生了解“圓明園毀滅”這一屈辱的歷史,激發(fā)愛國之情。

【教學難點】。

1.圓明園的輝煌已成為歷史的記載,引導學生讀文、感悟、想象,在腦海中再現(xiàn)它昔日輝煌景觀,感受祖國的燦爛文化。

2.文章的題目為《圓明園的毀滅》,而大量篇幅卻是描繪昔日的輝煌,要讓學生體會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學的又一難點。

【課時安排】。

2課時。

【課前準備】。

2.影片《火燒圓明園》片段以及相關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略)。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學習課文中生字、新詞;弄清文本脈絡。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精讀、品讀,了解圓園明輝煌的過去和毀滅的經過,激發(fā)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領悟文章的表達特點;學習與運用整理資料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課,奠定情感基調。

板書課題:讓我們舉起寫字的手,一起寫下課題:“圓”是“圓滿無缺”的“圓”,“明”是“光明普照”的“明”,“園”是“皇家園林”的“園”。齊讀“圓明園”。

2.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初步感知了課文內容,相信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課有許多四字詞語用得十分精妙,我們再來讀一讀:

大屏幕出示詞語:

舉世聞名眾星拱月金碧輝煌玲瓏剔透亭臺樓閣。

山鄉(xiāng)村野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蓬萊瑤臺武陵春色。

詩情畫意風景名勝天南海北奇珍異寶不可估量。

二、走進開頭,讀文引發(fā)質疑。

這節(jié)課,讓我們再次文本,細細地閱讀課文,進一步了解課文內容:

1.請同學們打開書,迅速翻到第二十一課,自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自由出聲讀)。

(悲痛、憤怒、傷心……)。

3.我們來讀讀這個開頭,把你的心情讀出來。你現(xiàn)在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圓明園被誰毀了?被怎樣毀掉了?圓明園為什么會被毀掉?圓明園被毀之前是什么樣的?)。

三、學習結尾,感受被毀之恥。

1.請同學們聽老師讀課文第五自然段,畫出最讓你觸目驚心的詞語。

2.聽了這段文字的朗讀,你了解了什么?

(圓明園是在1860年被英法聯(lián)軍踐踏、毀掉的;)。

3.他們是怎樣毀滅圓明園的?(課件出示,根據學生回答強調“掠、搬、毀、燒”)。

4.哪些詞語讓你觸目驚心?

(凡是、統(tǒng)統(tǒng)、任意、毀掉、連燒、籠罩……)。

5.刪詞換詞,體會這些詞語的表達效果,感受侵略者的殘暴與野蠻。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lián)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tǒng)統(tǒng)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為了銷毀罪證,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園內放火。大火連燒三天,煙云籠罩了整個北京城。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為了灰燼。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lián)軍來到北京,進入圓明園。他們把園內能拿走的東西拿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運不走的,就破壞、毀掉。為了銷毀罪證,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園內放火。大火燒了三天,煙云籠罩了整個北京城。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為了灰燼。

(1)分別讀這兩段話。

(2)換掉或刪除一些詞語后,有什么不一樣?談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4.我們來看一段錄像(播放火燒圓明園的錄像)。

我看得出,看錄像中,一定有一種情感什么充滿著你的胸膛,是什么情感?(屈辱、憤怒、痛恨……)。

四、昔日輝煌,更添被毀之痛。

2.一邊讀,一邊思考,要靜心、專心讀書。

3.根據學生回答,大投影出示。

(因為它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因為圓明園不但建筑宏偉,而且收藏著最珍貴的歷史文物。)。

4.這就是2、3、4自然段告訴我們的。它不但建筑宏偉而且是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收藏著最珍貴的歷史文物。所以,它的毀滅,使每一個中國人痛心,會激起每一個中國人對英法聯(lián)軍、對當時腐敗無能的滿清政府的痛恨,讀一讀,想想課文哪幾個部分寫的是建筑宏偉?(2、3自然段)。

5.找一位同學為我們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圓明園在北京西郊……眾星拱月般地環(huán)繞在圓明園周圍?!?/p>

(1)這句話是介紹圓明園什么的?(位置和結構)。

(2)如果讓你帶著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來讀這段話,你會強調哪些詞語?(舉世聞名、眾星拱月)知道這兩個詞語的意思嗎?說說看。

舉世聞名:舉,全。全世界都知道。形容名望極大。

眾星拱月:群星環(huán)繞著月亮。比喻許多東西圍繞著一個中心。。(出示課件,看圓明園的分布構成,在圖上找一找,那個是“星”,哪個是“月”,體會圓明園的輝煌和宏偉。)。

(3)哪位同學查過資料,知道圓明園的面積有多大?

圓明園的總面積350公頃,占地約5200畝,(最新制定的方案,圓明園遺址公園規(guī)劃范圍東至圓明園東路,南到清華西路,西至圓明園西路,北到規(guī)劃公路一環(huán),占地面積458.9公頃。)。

(4)我們的學校大約占地十畝,大體估計一下,圓明園相當于我們多少個學校?

圓明園的面積相當于我們500多個學校那么大。各個大園以及小園眾星拱月般地環(huán)繞在圓明園周圍,是多么壯麗的景觀!帶著這樣的感受,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齊讀第二段)。

圓明園的毀滅課文教案篇二

老師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課文是小學語文教材第九冊的一篇精讀課文《圓明園的毀滅》。我把本課共分為兩課時,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第二課時。

一、說教材。

課文主要講述了圓明園當年的輝煌景觀和它的毀滅。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對侵略者罪惡行徑的無比仇恨。文章主要寫了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寫圓明園是怎么樣一座園林。是舉世聞名、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和藝術館。二是寫了強盜們肆意踐踏毀壞圓明園的罪惡行徑。作者運用一美一凄的寫作特點,使人們愛恨交織,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近代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從而激發(fā)學生不忘國恥,有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說課標。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我將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維度、語文學習知識和能力維度、語文學習方法和過程維度來安排課程。

教學目標的制定則是按照以上三個維度來制定的。

2、奠定情感基調,以情促讀,從中體悟情感。

3、自學生字詞,借助工具書理解重點詞語,學會排比的重要性和作用。

4、把閱讀、情感和想象結合起來,了解圓明園的輝煌和毀滅的經過,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和使命感。

5、背誦課文3-4段。

其中3、4點為本次教學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三、教學方法。

教是為學服務的,一節(jié)課選擇了恰到好處的教學方法,就能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根據課文我準備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情景教學法。

引導學生在特定的情感環(huán)境中受感染體悟情感,可優(yōu)化課程教學。在授課中借用圓明園毀滅前后的比較視頻,激發(fā)學生對侵略者的憎恨,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2、以讀代講、集體討論的方法。

讀是閱讀中最主要的,教學生讀通、讀懂,自己從中獲得知識比老師灌輸效果要好的多。集體討論有助于學生合作意識的增加,同時互相交流能使學生萌生自己探知的意識。

3、講授法。

我將指領學生對疑難問題進行討論,如仍不能化解,那么我將進行點撥,這樣有利于學生更徹底、更快、更清晰的了解知識、獲得知識。

四、教學過程。

學習不僅是為了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學習的方法。教正是為了以后不需要教。因此為調動學生積極性,使學生化被動為主動,根據教材運用讀、思、劃、議、提的方法教學。

(一)復習導入課文。

1、指領學生寫“圓明園”

圓,圓滿無缺的圓;明,光明普照的明;園,皇家園林的園。讓學生連續(xù)讀,在此時寫板書“圓明園。”

提問學生在寫“圓明園”和寫“的毀滅”的時候表情有巨大的變化原因是不是因為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第一和第五段,作者運用了一美一凄的方法,讓我們看到了圓明園毀滅之前和之后的巨變。同學們是不是想詳細的了解圓明園是怎么樣的一個園林?是如何輝煌的呢?從而引出今日的新課。

理由:把本文情感蘊含在板書之內,確立學生提筆練字的好習慣,也從而引出本節(jié)新課。

(二)學生通讀課文。

讓學生帶著問題,在利用各種方式讀的過程中得出經驗和悟出道理。

布置的要求如下:

2、對重點字詞句進行反復揣度,從中無處情感。

理由:使學生養(yǎng)成做記號的良好習慣,有助于學生抓到重點,通過各種感覺器官的運用一起調動學生學習的愿望。

(三)精講課文2、3、4自然段。

第二段:

指名讀,讀后讓同學們圍繞“眾星拱月”這個詞開動思維,在了解詞義的基礎上、形象的比喻出圓明園的布局是什么樣的。

圓明園的布局就像晚上的夜空,月亮周圍分散著眾多的小星星,也就是說圓明園以圓明園、萬春園、長春園三個為中心,四周圍繞著各種小園。

第三段:

學生讀,齊讀。提問學生此段共有幾句話,再分別找人來讀。

問此段都寫了什么?同學們將按課文內容回答。繼續(xù)提問此段一共有幾個“有”字?如果這8個“有”所包含的東西全部存在,那么你應該如何讀?讓學生通過理解自己讀。讀后引導學生說出應當讀出自豪和驕傲的口氣,然后教師范讀。

之后學習此段運用排比和關聯(lián)詞的重要性和作用,教會學生學會品味語言。

在此期間完成板書:有...還有(7有)。

第四段:

教師略講,學生自學。

讓學生讀后,回答此段主要講的是圓明園之中都有什么?

在學生回答都是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奇珍異寶的同時寫板書:上自先秦下至唐宋元明清名人書畫、奇珍異寶。

提問:那么古人的智慧有多少呢?讓學生了解,我國自古就是世界文化強國,文化舉世聞名。園內奇珍異寶無數(shù)。

五、歷史再現(xiàn)、激蕩情感。

通過上面幾段對圓明園未毀滅前的具體學習,筆鋒一轉來觀看視頻。

2、提問學生這把火燒掉的是什么?

指導學生開動思維從最表層的文物、園林上升到燒掉的是中華人民智慧的結晶和國人的尊嚴。

讓學生產生激憤的心情。

3、在奠定情感基調的同時讓同學齊讀課文第一段,了解圓明園的重大損失,使其刻骨銘心。

六、激發(fā)愛國情感,產生振興祖國愿望并布置作業(yè)。

提問學生圓明園真正被毀的原因是什么?

為何英法聯(lián)軍從大洋彼岸千里迢迢跑來中國搶奪踐踏?

為何中國當時不反抗呢?我們的軍隊哪里去了?

通過這一系列的問題充分調動學生對侵略者踐踏圓明園的憎恨,激發(fā)對振興祖國的決心。

在這樣的情況下即刻布置作業(yè)。趁熱打鐵,留下作文,讓同學們有話可說。

作業(yè)題目是以“我想對xx說”為題寫一篇作文。

寫作的對象可是侵略者、中國、同學、自己等。

只要書法出自己內心真摯的情感即可。

文章當中要求運用到本節(jié)課所學的排比句式和關聯(lián)詞。

七、板書設計。

(二)“眾星拱月”(布局)。

(三)有···還有···(7有)(排比句)。

(四)上自···下至···(名人書畫、奇珍異寶)。

圓明園的毀滅課文教案篇三

2、激發(fā)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3、領悟文章的表達特點。學習與運用整理資料的方法。

讓學生了解“圓明園毀滅”這一屈辱的歷史,激發(fā)愛國之情。

1、圓明園的輝煌已成為歷史的記載,引導學生讀文、感悟、想象,在腦海中再現(xiàn)它昔日輝煌景觀,感受祖國的燦爛文化。

2、文章的題目為《圓明園的毀滅》,而大量篇幅卻是描繪昔日的輝煌,要讓學生體會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學的又一難點。

2、影片《火燒圓明園》片段以及相關課件。

一、導入新課。

1、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初讀課文,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文章可分為三部分,(板書:損失巨大:不可估量昔日輝煌化為灰燼)。

二、欣賞輝煌。

1、自讀課文第三自然段,說說你看到了了哪些美麗的建筑,在書中畫出來。

2、誰能告訴老師,圓明園里都有些什么?

學生匯報。

出示句子:圓明園中,有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有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有象征著熱鬧街市的“買賣街”,也有象征著田園風光的山鄉(xiāng)村野。

3、教師引讀,齊讀。

學生欣賞殿堂、亭臺樓閣、“買賣街”、山鄉(xiāng)村野圖片,教師解說。

6、園內只有這幾種景觀嗎?同學們仔細地默讀課文,找一找,文中還寫了哪幾類景觀?

(仿造各地名勝建造的景觀、根據古代詩人的詩情畫意建造的景觀、西洋景觀)。

多媒體演播:學生欣賞安瀾園、獅子林、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蓬萊瑤臺、武陵春色、西洋景觀圖片。

你喜歡圓明園的景色嗎?(喜歡)喜歡哪里就讀哪里。

自由讀——指名讀——評價。

指導讀出對圓明園的喜愛之情。

說說你的感受:這樣的美景,讓我們覺得——(美、驚艷、宏偉。)。

你和作者感受是一樣的(出示句子,齊讀)漫步園內,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飽覽著中外風景名勝;流連其間,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8、指導朗讀課文。

那我們就再一起去慢慢地走一走,盡情地賞一賞(分組有感情朗讀)。

三、文物。

圓明園不但建筑宏偉,景觀引人入勝,而且還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收藏著最珍貴的文物。這里收藏的文物跨越朝代眾多,年代久遠。

齊讀第四段。

四、再現(xiàn)歷史。

它被誰毀了?被怎樣毀了?

請同學們聽老師讀課文第五自然段,畫出最讓你觸目驚心的詞語。

2、聽了這段文字的朗讀,你知道了什么?

他們是怎樣毀滅圓明園的?(掠、搬、毀、燒)。

那些詞讓你觸目驚心?(凡是、統(tǒng)統(tǒng)、任意、毀掉、連燒、籠罩)。

3、學生談體會,感受侵略者的蠻橫無理,激發(fā)對他們這種強盜行徑的仇恨之情。

看到這樣的事,你的心情如何?(憤怒)。

指名讀,獨處憤怒之情。

只有憤怒嗎?你心中還有什么感受?

(惋惜——指名讀)。

4、帶著你真是的感受讀一讀這段話。(自由讀)。

拿走我們的寶貝也就罷了,最可恨的是,他們還放火燒毀圓明園。

播放影片《火燒圓明園》片段,學生看影片,直觀感受侵略者的殘暴與野蠻。

5、看到侵略者的強盜行徑,你想說點什么?

(指名說)。

6、孩子們,讓他們聽聽我們的斥責之聲吧!帶著痛惜、仇恨之情,自己練習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再齊讀。

在你的心痛里,我聽出了你有一顆強烈的愛國之心,老師和你們一樣痛一樣恨,那就請我們牢牢地記住那一天——(1860年10月6日)。

7、課文題目是“圓明園的毀滅”,為什么用較大篇幅寫它輝煌的過去?體會作者寫作方法。

用較大篇幅寫它輝煌的過去,是為了突出它的巨大價值,而正是這樣有價值的園林被侵略者毀滅,更能激起人們對侵略者的無比仇恨。

四、升華情感。

同學們,英法聯(lián)軍,還有后來的八國聯(lián)軍,他們用中國人發(fā)明的指南針指引著他們的艦隊不遠萬里駛入中國領海,用中國人發(fā)明的火藥制成的槍彈、炮彈屠殺中國人,然后,逼迫清政府在中國人發(fā)明的紙上簽訂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這難道不值得我們每個中國人深思嗎?我想每個中國人讀了這篇課文一定有恨多話要說,對自己,對別人,甚至對至今還在搞霸權的國家說。請同學們課后把自己想說的話寫下來。課外還可以收看電影《圓明園的毀滅》,搜集文字或圖片資料,了解中國所蒙受的恥辱。

板書設計:

損失巨大:不可估量。

勿忘國恥。

布局——眾星拱月。

文物——珍貴異常。

振興中華。

化為灰燼:掠、運、毀、燒。

圓明園的毀滅課文教案篇四

這是“注提實驗教材”第七冊的一篇課文,課文講述了圓明園當年的輝煌景觀和它的毀滅,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對侵略行徑的無比仇恨,圍繞這一中心作者著重寫了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圓明園是怎樣一座園林,突出了它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二是強盜們肆意踐踏毀壞圓明園的罪惡行徑。通過一美一慘,愛恨交織,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近代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從而激發(fā)學生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根據課文內容以及四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認知規(guī)律等,我設計了如下教學目標:

1、由讀通課文到初步讀懂課文,并指導學生讀書的方法。

2、奠定情感基調,以情促讀,從讀中體悟語感。

3、把閱讀、感悟、想象結合起來,了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毀滅的經過,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教學中,我把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加強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想象當年圓明園的樣子,并了解它毀滅的經過,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和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定為教學重點。把通過語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定為教學的一個難點,文章的題目為《圓明園的毀滅》,而大部分篇幅卻是描繪昔日的輝煌,要讓學生體會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學的又一難點。

二、注重遷移,選擇教法。

“教是為學服務的”,一節(jié)課選擇了較為恰當?shù)慕虒W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所以我準備在“目標調控法”大前提下運用以下教學方法:

1、情景教學法:引導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通文路,察感情,受感染,可以很好地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益。我在新授前,憑借課題、插圖,讓學生感其情,激發(fā)對侵略者的憎恨之情。

2、半扶半放到大膽放手的方法:教育學告訴我們利用知識的類比繁華,以便在“訓”的過程中扶放結合,讓學生遷移運用,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所以在新授中我采用此法。

3、以讀代講法:加強讀的訓練是當前語文科教學中最為重要的一種訓練。再說本文所敘的事與學生存在著時空差,只有通過讀才能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所以我把此法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體會,讀中運用。

4、以練促讀法:根據高年級語文教學“讀、講、練”結合的特點。在剖析重點段后,我出示課后思考、練習,學生練習之后,再讀課文,仔細體會感情。

教具準備:課件。

三、培養(yǎng)能力,指導學法。

通過教學不僅使學生學會知識,更主要的是教給學生學習方法,由“學會”變成“會學”,正如葉老所說的“教是為了將來不需要教”。因此,為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根據本教材的特點,我將引導學生運用“讀、思、劃、議、提(質疑)的方法”了解課文內容;運用“觀察法”、“感情朗讀法”,體會中心思想。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的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和質疑能力。

四、訓練思維,優(yōu)化程序。

第一環(huán)節(jié),揭題導入,奠定情感基調。

圓明園的毀滅課文教案篇五

老師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課文是小學語文教材第九冊的一篇精讀課文《圓明園的毀滅》。我把本課共分為兩課時,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第二課時。

一、說教材。

課文主要講述了圓明園當年的輝煌景觀和它的毀滅。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對侵略者罪惡行徑的無比仇恨。文章主要寫了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寫圓明園是怎么樣一座園林。是舉世聞名、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和藝術館。二是寫了強盜們肆意踐踏毀壞圓明園的罪惡行徑。作者運用一美一凄的寫作特點,使人們愛恨交織,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近代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從而激發(fā)學生不忘國恥,有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說課標。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我將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維度、語文學習知識和能力維度、語文學習方法和過程維度來安排課程。

教學目標的制定則是按照以上三個維度來制定的。

2、奠定情感基調,以情促讀,從中體悟情感。

3、自學生字詞,借助工具書理解重點詞語,學會排比的重要性和作用。

4、把閱讀、情感和想象結合起來,了解圓明園的輝煌和毀滅的經過,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和使命感。

5、背誦課文3-4段。

其中3、4點為本次教學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三、教學方法。

教是為學服務的,一節(jié)課選擇了恰到好處的教學方法,就能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根據課文我準備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情景教學法。

引導學生在特定的情感環(huán)境中受感染體悟情感,可優(yōu)化課程教學。在授課中借用圓明園毀滅前后的比較視頻,激發(fā)學生對侵略者的憎恨,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2、以讀代講、集體討論的方法。

讀是閱讀中最主要的,教學生讀通、讀懂,自己從中獲得知識比老師灌輸效果要好的多。集體討論有助于學生合作意識的增加,同時互相交流能使學生萌生自己探知的意識。

3、講授法。

我將指領學生對疑難問題進行討論,如仍不能化解,那么我將進行點撥,這樣有利于學生更徹底、更快、更清晰的了解知識、獲得知識。

四、教學過程。

學習不僅是為了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學習的方法。教正是為了以后不需要教。因此為調動學生積極性,使學生化被動為主動,根據教材運用讀、思、劃、議、提的方法教學。

(一)復習導入課文。

1、指領學生寫“圓明園”

圓,圓滿無缺的圓;明,光明普照的明;園,皇家園林的園。讓學生連續(xù)讀,在此時寫板書“圓明園?!?/p>

提問學生在寫“圓明園”和寫“的毀滅”的時候表情有巨大的變化原因是不是因為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第一和第五段,作者運用了一美一凄的方法,讓我們看到了圓明園毀滅之前和之后的巨變。同學們是不是想詳細的了解圓明園是怎么樣的一個園林?是如何輝煌的呢?從而引出今日的新課。

理由:把本文情感蘊含在板書之內,確立學生提筆練字的好習慣,也從而引出本節(jié)新課。

(二)學生通讀課文。

讓學生帶著問題,在利用各種方式讀的過程中得出經驗和悟出道理。

布置的要求如下:

2、對重點字詞句進行反復揣度,從中無處情感。

理由:使學生養(yǎng)成做記號的良好習慣,有助于學生抓到重點,通過各種感覺器官的運用一起調動學生學習的愿望。

(三)精講課文2、3、4自然段。

第二段:

指名讀,讀后讓同學們圍繞“眾星拱月”這個詞開動思維,在了解詞義的基礎上、形象的比喻出圓明園的布局是什么樣的。

圓明園的布局就像晚上的夜空,月亮周圍分散著眾多的小星星,也就是說圓明園以圓明園、萬春園、長春園三個為中心,四周圍繞著各種小園。

第三段:

學生讀,齊讀。提問學生此段共有幾句話,再分別找人來讀。

問此段都寫了什么?同學們將按課文內容回答。繼續(xù)提問此段一共有幾個“有”字?如果這8個“有”所包含的東西全部存在,那么你應該如何讀?讓學生通過理解自己讀。讀后引導學生說出應當讀出自豪和驕傲的口氣,然后教師范讀。

之后學習此段運用排比和關聯(lián)詞的重要性和作用,教會學生學會品味語言。

在此期間完成板書:有...還有(7有)。

第四段:

教師略講,學生自學。

讓學生讀后,回答此段主要講的是圓明園之中都有什么?

在學生回答都是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奇珍異寶的同時寫板書:上自先秦下至唐宋元明清名人書畫、奇珍異寶。

提問:那么古人的智慧有多少呢?讓學生了解,我國自古就是世界文化強國,文化舉世聞名。園內奇珍異寶無數(shù)。

五、歷史再現(xiàn)、激蕩情感。

通過上面幾段對圓明園未毀滅前的具體學習,筆鋒一轉來觀看視頻。

2、提問學生這把火燒掉的是什么?

指導學生開動思維從最表層的文物、園林上升到燒掉的是中華人民智慧的結晶和國人的尊嚴。

讓學生產生激憤的心情。

3、在奠定情感基調的同時讓同學齊讀課文第一段,了解圓明園的重大損失,使其刻骨銘心。

六、激發(fā)愛國情感,產生振興祖國愿望并布置作業(yè)。

提問學生圓明園真正被毀的原因是什么?

為何英法聯(lián)軍從大洋彼岸千里迢迢跑來中國搶奪踐踏?

為何中國當時不反抗呢?我們的軍隊哪里去了?

通過這一系列的問題充分調動學生對侵略者踐踏圓明園的憎恨,激發(fā)對振興祖國的決心。

在這樣的情況下即刻布置作業(yè)。趁熱打鐵,留下作文,讓同學們有話可說。

作業(yè)題目是以“我想對xx說”為題寫一篇作文。

寫作的對象可是侵略者、中國、同學、自己等。

只要書法出自己內心真摯的情感即可。

文章當中要求運用到本節(jié)課所學的排比句式和關聯(lián)詞。

七、板書設計。

(二)“眾星拱月”(布局)。

(三)有···還有···(7有)(排比句)。

(四)上自···下至···(名人書畫、奇珍異寶)。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圓明園的毀滅課文教案篇六

1.使學生了解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是我國近代屈辱歷史的見證,從而喚起學生捍衛(wèi)祖國神圣尊嚴的責任感。

2.理解重點詞語和句子的深刻含義,體會并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并結合課文理解詞義。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3、4自然段。

理解課文中重點詞語和句子的深刻含義,體會圓明園的建造和毀滅反映祖國的強盛與衰敗,喚起學生捍衛(wèi)祖國神圣尊嚴的責任感。

理解重點語句:"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2課時。

圓明園園景幻燈片、《火燒圓明園》電影片斷。

1、人們都說圓明園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墒牵话俣嗄昵?,英法聯(lián)軍點起熊熊大火毀滅了聞名遐邇的圓明園,今天,讓我們一起學習《圓明園的毀滅》,弄明白人們?yōu)槭裁唇o圓明園這么高的評價?請同學們打開書。

2、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找一找為什么說圓明園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

1、學習第二小節(jié)。

(1)、指名學生讀。

(2)、理解眾星拱月。

a、從字面上來理解,什么叫眾星拱月?

(無數(shù)星星環(huán)繞著月亮,比喻許多東西圍繞著一個中心)。

b、再讀課文,你們看,這里的“月”指的是什么?“星”指的是什么?

c、那“眾星拱月”的景象到底是什么樣的呢?

d、到了晚上,燈火通明的時候,這要是從高空往下看,得多美呀!這種獨特的布局就顯得更加迷人了,誰再來讀讀這句話,把這種美感讀出來。

(3)、這么美的圓明園,還不能被稱為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嗎?

過渡語:還有那些內容告訴我們圓明園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

2、學習第三小節(jié)。

(1)、指名學生讀。

(2)、這一段描寫太妙了,把圓明園舉世聞名的美景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

(3)、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這段話,找一找這段中一共用了幾個"有"字?把它圈起來。

(4)、誰來給大家讀一下,圓明園中有什么。

(5)、想看看這個園林嗎?

(6)、看圖片。

(7)、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看一看圓明園中僅僅只有這幾個有嗎?(不是)。

(8)、你是從哪句話中知道的?

(漫步園內,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飽覽著中外風景名勝;流連其間,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9)、圓明園是世界各地景觀的濃縮,課文只是例舉了這些,應該還有很多,不用走遍天下就能飽覽天下美景,看來圓明園真不愧為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

過渡語:還有哪些內容告訴我們圓明園是瑰寶、是精華呢?

3、學習第四小節(jié)。

(1)、指名學生讀。

(2)、從先秦至清代,大概是兩千年,要是準確的說是2400年,大家算一算,在2400年這段歷史,一年里邊有一樣奇珍異寶那就得有2400多件,哪能一年就出一件呀,所以說,圓明園里的奇珍異寶,用個成語來形容那是數(shù)不--(勝數(shù))。

(應有盡有、琳瑯滿目、美不勝收、數(shù)以千計、應有盡有、不計其數(shù))。

(3)、出示圖片師在數(shù)字、價格方面作說明。

(4)、此時,你覺得圓明園的文物還可以用怎樣的詞來形容?(珍貴、昂貴、價值連城......)。

(5)、難怪課文中稱"圓明園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這就是圓明園的價值,所以我們不難相信--它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你作為一個中國人,你的心中應該感到怎樣呢?(驕傲、自豪)。

(6)、讓我們用驕傲的語氣來讀,請同學們自己來讀一讀這段話。

(7)、誰來試一試?指名讀。

過渡語:通過剛才的朗讀,使我們大家再一次感受到了圓明園昔日的輝煌,然而,

這座聞名遐邇、擁有無數(shù)珍寶的園林卻被英法聯(lián)軍毀滅了。讓我們一起看英法聯(lián)軍是怎樣毀滅圓明園的。

4、學習第五小節(jié)。

(1)、請大家默讀第五自然段。

(2)、誰來讀英法聯(lián)軍是怎樣毀滅圓明園的。

(3)、老師如果這樣寫這段話,你看好不好?為什么?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lián)軍來到北京,進入圓明園。他們把園內能拿走的東西拿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運不走的,就破壞、毀掉。為了銷毀罪證,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軍奉命在圓內放火,大火燒了三天。煙云籠罩整個北京城。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就這樣被化為灰燼。"。

(不好,因為書中的內容寫出了侵略者的野蠻)。

(4)、請同學們默讀書上這段話,把你認為最能突出英法聯(lián)軍罪行的詞語畫出來。

(闖、掠、毀、燒)。

(5)、我們在讀這些詞語的時候,要讀出侵略者的野蠻,表達出我們對他們的痛恨!請同學們自己讀一遍。

(6)、面對這些野蠻的強盜,昏庸的皇帝只管棄園逃跑,任憑這座“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在烈火中化為灰燼。讓我們再來目睹當年這悲慘的一幕。

(7)、(放錄像)。

(8)、誰來告訴大家,這把火燒毀了什么?

這把火燒毀了中國最珍貴的文物、珍品。

這把火燒毀了我國的園林藝術的精華。

這把火燒毀了我去游圓明園的夢想。

這把火燒毀了世界聞名的皇家園林。

這把火燒毀了中國人心中的天堂啊。

這把火燒毀了中國人的自豪和驕傲。

(9)、就讓我們帶著這種仇恨一起來讀最后一段。

(10)、今天(出示圖片),當我們來到圓明園的遺址時,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是一片凄涼的景象,數(shù)不清的漢白玉石柱,橫七豎八的躺在那里,它沒有聲音,但誰都能聽到他在憤怒地仰天長嘆!

5、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3)、理解“不可估量”

(4)、再重讀第一自然段,'不可估量'要強調加強語氣。(并從中體會出圓明園的重要性、價值高、損失無法計算......)。

(5)、這把火可以燒毀舉世聞名的圓明園,卻燒不毀侵略者的滔天罪行,燒不毀中華民族的仇恨,更燒不毀中國人民的勤勞與智慧!

(6)此時此刻,你們的心情是怎樣的?

6、此時此刻,如果你就站在圓明園的廢墟旁,你想說什么?

7、這篇課文的構思頗具匠心,題目是圓明園的毀滅,為什么用很長的篇幅描寫圓明園的美景?(英法聯(lián)軍把這么美的圓明園毀滅了,更能激起讀者的痛心與仇恨。起反襯作用,更加突出中心。)。

8、結語:圓明園的毀滅,是中國近代史上的奇恥大辱,是英法聯(lián)軍侵略中國,踐踏人類文明的鐵的罪證。我們學習這課,不是為報仇雪恨,而是讓我們記住這段恥辱,記住這場血與淚的教訓;落后就要挨打,貧窮就要受欺凌。只有國家強盛、民族興旺,歷史的悲劇才不會重演。

(愛)眾星捧月。

瑰寶、精華風格各異。

(恨)珍貴的文物。

化為灰燼掠毀燒。

圓明園的毀滅課文教案篇七

《圓明園的毀滅》題目為《圓明園的毀滅》,而大部分篇幅卻是描繪昔日的輝煌,要用心去體會作者的用意。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啟發(fā)學生通過書籍、網絡等多種途徑搜集不同方面的有關資料的意識。

過程與方法:

運用板書輔助,排列句序等策略,領會課文概括又分類的描寫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激發(fā)學生對圓明園昔日輝煌的自豪感,為深刻體會圓明園被毀的痛惜、痛恨奠定情感基礎。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讓學生了解這一段屈辱的歷史,激發(fā)愛國之情。

難點:在腦海中再現(xiàn)圓明園昔日輝煌景觀,體會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

三、教學準備:

1.讀準字詞,讀通課文,思考課后題,搜集并閱讀、整理與本課學習有關的資料。

2.教師通過各種途徑搜集文字、圖片、影像資料,適時補充,幫助學生理解感悟。

四、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同學們平時上網嗎?上網可以干什么?(搜集資料,是上網的一個重要的作用)。

一、資料輔助,明晰題意,鋪墊情感。

出示資料:圓明園,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間建造的一座大型皇家園林。雍正皇帝有個解釋,說“圓明”二字的含義是:“圓而入神,君子之時中也;明而普照,達人之睿智也?!币馑际钦f,“圓”是指個人品德圓滿無缺;“明”是指政治業(yè)績明光普照。

(教師根據學生的提醒隨機板書:圓明園的毀滅)。

1、你看,一個地名的來歷,幫助我們快速記住了這個地方。

2.揭題。這個象征圓滿無缺、明光普照的皇家園林卻在150年前的10月被毀滅了,化為了一片廢墟,讓我們一起讀課題。

二、段落重組,理清結構,鎖定內容。

(交流后ppt出示)。

2.出示第二、三、四自然段,想想這些段落寫了什么內容?

讓學生自由說,說得大體完整后點評并點撥:

一是分段概括為地理位置、布局、建筑宏偉、珍貴的歷史文物;。

二是用課文中的過渡句概括為“圓明園不但建筑宏偉,還收藏著最珍貴的歷史文物;。

三是概括為一個標題“圓明園昔日的輝煌”

(課文的題目是“圓明園的毀滅”,但作者為什么用那么多筆墨寫圓明園昔日的輝煌?)。

讓我們帶著疑問走進昔日輝煌的圓明園。哪一個自然段寫得最具體?我們走進去園中去看看。

三、反復比照,歸納寫法,激發(fā)情感。

(一)研讀第三段,體會課文概括又分類描寫的魅力。

1.讀通段落,分句檢測。

指名四生分句朗讀,要求其他同學仔細聽。四生都讀完后,請生正音,隨機強化讀音。

2.研讀概括方法。

老師上網查了資料,圓明園中的景觀多達1000多處,老師也翻閱了關于圓明園的書,這本厚厚的書中介紹到的景觀也不過100處。而第三自然段只用了174個字就包括了全部景觀。你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嗎?(ppt出示圓明園的輝煌)。

4.好我們有感情的一起朗讀第三自然段。

5.所以說圓明園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板書)。

6.女生齊讀第四自然段,誰來讀第一句?它是一個什么句?(生答:過渡句)過渡句的作用是什么?承上啟下。誰來讀第二句?所以說圓明園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板書)。

7.此時,當你了解了圓明園的燦爛文化和輝煌景觀之后,你對它產生了什么樣的情感?

(學生可以自由發(fā)言,結合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愛)。

8.教師點撥:課文的2-4自然段介紹了圓明園以前的輝煌景觀。

(1)請同學們想一想:課文題目是“圓明園的毀滅”,可為什么用較大的篇幅寫它輝煌的過去?(互相交流)。

(2)通過交流,體會圓明園是怎樣被毀滅的。

9.指讀第五自然段,說說英法軍是怎樣毀滅圓明園的。

(引導學生抓住“闖進、凡是、統(tǒng)統(tǒng)、實在、任意”等詞語來理解)出示ppt。

11.至此,圓明園所擁有的一切,現(xiàn)在都沒有了。

圓明園的毀滅課文教案篇八

知識與技能:

啟發(fā)學生通過書籍、網絡等多種途徑搜集不同方面的有關資料的意識。

過程與方法:

運用板書輔助,排列句序等策略,領會課文概括又分類的描寫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激發(fā)學生對圓明園昔日輝煌的自豪感,為深刻體會圓明園被毀的痛惜、痛恨奠定情感基礎。

重點:讓學生了解這一段屈辱的歷史,激發(fā)愛國之情。

難點:在腦海中再現(xiàn)圓明園昔日輝煌景觀,體會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

1.讀準字詞,讀通課文,思考課后題,搜集并閱讀、整理與本課學習有關的資料。

2.教師通過各種途徑搜集文字、圖片、影像資料,適時補充,幫助學生理解感悟。

課前談話:

同學們平時上網嗎?上網可以干什么?(搜集資料,是上網的一個重要的作用)。

一、資料輔助,明晰題意,鋪墊情感。

出示資料:圓明園,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間建造的一座大型皇家園林。雍正皇帝有個解釋,說“圓明”二字的含義是:“圓而入神,君子之時中也;明而普照,達人之睿智也。”意思是說,“圓”是指個人品德圓滿無缺;“明”是指政治業(yè)績明光普照。

(教師根據學生的提醒隨機板書:圓明園的毀滅)。

1、你看,一個地名的來歷,幫助我們快速記住了這個地方。

2.揭題。這個象征圓滿無缺、明光普照的皇家園林卻在150年前的10月被毀滅了,化為了一片廢墟,讓我們一起讀課題。

二、段落重組,理清結構,鎖定內容。

(交流后ppt出示)。

2.出示第二、三、四自然段,想想這些段落寫了什么內容?

讓學生自由說,說得大體完整后點評并點撥:

一是分段概括為地理位置、布局、建筑宏偉、珍貴的歷史文物;。

二是用課文中的過渡句概括為“圓明園不但建筑宏偉,還收藏著最珍貴的歷史文物;。

三是概括為一個標題“圓明園昔日的輝煌”

(課文的題目是“圓明園的毀滅”,但作者為什么用那么多筆墨寫圓明園昔日的輝煌?)。

讓我們帶著疑問走進昔日輝煌的圓明園。哪一個自然段寫得最具體?我們走進去園中去看看。

三、反復比照,歸納寫法,激發(fā)情感。

(一)研讀第三段,體會課文概括又分類描寫的魅力。

1.讀通段落,分句檢測。

指名四生分句朗讀,要求其他同學仔細聽。四生都讀完后,請生正音,隨機強化讀音。

2.研讀概括方法。

老師上網查了資料,圓明園中的景觀多達1000多處,老師也翻閱了關于圓明園的書,這本厚厚的書中介紹到的景觀也不過100處。而第三自然段只用了174個字就包括了全部景觀。你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嗎?(ppt出示圓明園的輝煌)。

4.好我們有感情的一起朗讀第三自然段。

5.所以說圓明園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板書)。

6.女生齊讀第四自然段,誰來讀第一句?它是一個什么句?(生答:過渡句)過渡句的作用是什么?承上啟下。誰來讀第二句?所以說圓明園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板書)。

7.此時,當你了解了圓明園的燦爛文化和輝煌景觀之后,你對它產生了什么樣的情感?

(學生可以自由發(fā)言,結合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愛)。

8.教師點撥:課文的2-4自然段介紹了圓明園以前的輝煌景觀。

(1)請同學們想一想:課文題目是“圓明園的毀滅”,可為什么用較大的篇幅寫它輝煌的過去?(互相交流)。

(2)通過交流,體會圓明園是怎樣被毀滅的。

9.指讀第五自然段,說說英法軍是怎樣毀滅圓明園的。

(引導學生抓住“闖進、凡是、統(tǒng)統(tǒng)、實在、任意”等詞語來理解)出示ppt。

11.至此,圓明園所擁有的一切,現(xiàn)在都沒有了。

12.圓明園,我國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這樣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竟然在幾天之內化為一片灰燼。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次奇恥大辱,是英法列強侵略中國、踐踏人類文明的鐵的罪證。

13.感情朗讀第五自然段,帶著無比痛恨之情來讀。板書:恨。

14.齊讀第一自然段,說說圓明園的毀滅造成的損失有多大。

出示ppt。

(理解不可估量)。

《圓明園的毀滅》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段辛酸歷史,全文向我們講述了圓明園的昔日輝煌景觀和圓明園毀滅的經過。讀完全文,會為祖國有如此輝煌美麗的圓明園而驕傲自豪,更會為如此輝煌美麗的圓明園被毀滅而痛心惋惜,為英法聯(lián)軍的殘暴、貪婪、野蠻而義憤填膺,愛恨滿園,感慨無限。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正確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并不太難,但是怎樣通過語言文字細細推敲,揣摩藏在文字背后的精氣神卻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對于《圓明園的毀滅》一文,我是這樣解讀的。

一、不可估量的損失。

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二、眾星拱月的獨特布局。

1.圓明園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

說它是皇家園林,因為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7年),由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后改為萬春園)三園組成。最初是康熙皇帝賜給皇四子胤禛(即后來的雍正皇帝)的花園,歷經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六朝皇帝。圓明園占地面積約5200多畝,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間創(chuàng)建和經營的一座大型皇家宮苑,有“萬園之園”之稱。中國歷代皇家園林有很多,但圓明園絕不是一般的皇家園林,而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這就有它的特殊性。

2.此外,還有許多小園,分布在圓明園東、西、南三面,眾星拱月般環(huán)繞在圓明園周圍。

圓明園這座皇家園林的獨特性之一就是它“眾星拱月”般的布局了。圓明園的周圍除了圓明園、萬春園、長春園以外,周圍還有上百個的園子從東、西、南三面緊緊圍繞著,就像是許多星星圍繞著月亮一樣,這宏大的地域規(guī)模在氣勢上已經讓人稱奇。

三、風格迥異的宏偉建筑。

課文第三自然段一口氣用了三個“有……也有……”或“有……還有……”的句式向我們描述了圓明園中不同的建筑風格。

1.圓明園中,有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有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有象征著熱鬧街市的“買賣街”,也有象征著田園風光的山鄉(xiāng)村野。

在圓明園中的建筑,據史料記載當時分布著40多個景區(qū),有上百處景點。作者重點介紹的殿堂、亭臺樓閣、“買賣街”、山鄉(xiāng)村野是經過精心選擇的。有金碧輝煌、大氣雄偉的殿堂,也有玲瓏剔透、小巧精致的亭臺樓閣。顯然這是一種對比的表達方式。同樣,有象征熱鬧的“買賣街”和那種寧靜的山鄉(xiāng)村野又是一種比較寫法。

2.園中許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勝建造的,如,海寧安瀾園,蘇州的獅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還有很多景物是根據古代詩人的詩情畫意建造的,如蓬萊瑤臺,武陵春色。

這句也是如此,這些建筑有仿照現(xiàn)實存在的名勝建造的,也有根據詩中想象出來的景象建造的,一虛一實更是對比著在寫。

3.園中不僅有民族建筑,還有西洋景觀。

民族與西洋,一中一西也是比較著寫。

這樣,作者在介紹圓明園中的建筑時重點選取的是大氣雄偉的、小巧精致的,是熱鬧的、寧靜的,是虛幻的、現(xiàn)實的,是古今中外的建筑,這種描述涵蓋了諸多不同風格的建筑,而這些建筑全都集中在這一座圓明園中。作者又采用了“有……也有……”這種很有氣勢的排比句式來表達,使“漫步園內,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飽覽著中外風景名勝;流連其間,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成為再自然不過的感嘆了。

四、無數(shù)珍貴的歷史文物。

1.圓明園不但建筑宏偉,還收藏著最珍貴的歷史文物。

這是個典型的承上啟下的過渡句,這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并不是難點。但是它幫我們概括了這段話的主要內容是圓明園中收藏著最珍貴的歷史文物。

2.上自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

“上自”和“下至”這兩個詞用得到位,把先秦到清代大約2300多年的時間串了起來,同時羅列的“唐、宋、元、明、清”的各個朝代名稱更是讓我們強烈地感受到圓明園中珍藏的歷史文物數(shù)量之多,歷史之悠久、價值之珍貴。自然的,說它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币稽c也不為過。

自此,圓明園的獨特布局、宏偉建筑、珍貴文物在讀者的腦海里應該有個整體印象:這到底是一座怎樣的皇家園林?是園林藝術的瑰寶,是建筑藝術的精華,是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是擁有許多無價之寶的聚寶盆,是令人向往的人間仙境。

照理,講述完昔日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在第五段的出現(xiàn)之前應該有個過渡,因為下面描述的是圓明園的毀滅,可是課文沒有,而是直接寫“1860年10月6日”,就是想有個突然的轉折,給閱讀者一個很大的沖擊。

1.他們把園里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tǒng)統(tǒng)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

這里的動作是連貫的:掠走、搬運、毀掉,把這些動作連在一起寫,就想表達這句話的一個意思,什么也沒剩下。

2.為了銷毀罪證,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園里放火。大火連燒三天,煙云籠罩了整個北京城。

這是對前一句英法聯(lián)軍行徑的一個遞進描述,沒有寫任何一個帶有感情色彩的詞眼,諸如“貪婪、殘暴、野蠻”,可是就是在“三千多名”、“三天”、“整個”等這樣平靜、客觀的語言描述下讓我們產生了對英法聯(lián)軍的憤恨和對圓明園被洗劫一空的惋惜。

圓明園的毀滅課文教案篇九

《圓明園的毀滅》講述了圓明園當年的輝煌景觀和它的毀滅,表現(xiàn)了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作者緊緊圍繞中心布局謀篇,遣詞造句,語言生動,給人深刻的啟迪。

教材分析:

《圓明園的毀滅》是一篇短小卻又優(yōu)秀的精讀課文。這篇課文講述了圓明園當年輝煌的景觀和它的毀滅,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和對侵略者強盜行徑的仇恨,還引發(fā)讀者深深的思考。文章構思巧妙,把圓明園的輝煌放在毀滅中寫,題眼是毀滅,文章重點卻寫輝煌。根據本文的特點和學生認知、情感產生與發(fā)展的規(guī)律,依據課程標準的三個維度來設定教學目標,力求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的理解、感悟,展開豐富的想象,了解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激發(fā)他們對祖國文化的熱愛之情。在此基礎上,學習強盜們肆意毀壞圓明園的罪行,就更能激起了學生們對侵略者的無比仇恨,通過美與丑、善與惡的對比,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了愛國主義教育,并更進一步認識到:侵略者之所以如此肆意妄為,是因為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從而激發(fā)學生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鑒于文章語言精練,教學中將引導學生抓住語言文字展想象,以讀促學來感受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和英法侵略者的野蠻行徑。

教學目標:

1、自學課文生字詞,把課文讀通順。

2、整體感知全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了解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4、細讀課文2、3、4節(jié),抓重點詞句了解圓明園的昔日的輝煌,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文化的.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抓重點詞句了解圓明園的昔日的輝煌,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文化的感情。

教學預設:

一、名句引出。

出示句子:

(1)指名讀這段話。

(2)引出——圓明園。

(設計意圖:語文課上無處不激情,但都應該以朗讀為本,一個導入,通過讀讀大作家雨果對圓明園的評價,讓學生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我國的圓明園是很了不起的,為下面的學習作了很好的情感鋪墊。)。

二、第二自然段導入。

出示圓明園圖和第二自然段。

(1)仔細讀讀這段話,找出一個詞來概括圓明園。

舉世聞名。

理解這兩個詞語。

(2)1860年10月6日那一天,他的命運完全改變了,北京城里來了一批強盜,點燃起一把熊熊大火,大火整整燒了三天三夜,將圓明園,這座皇家園林,給毀滅了,化為了一片灰燼。(補全課題:圓明園的毀滅)。

(3)讀一讀課題。

(設計意圖:從第二自然段的兩個重點詞語“舉世聞名”和“眾星拱月”入手,既理解了詞語,又豐厚了情感——圓明園很了不起。接著引入“毀滅”,學生心中的憤怒、惋惜之情就迸發(fā)出來了。)。

二、初讀感知、理清脈絡。

1、初讀課文,出示學習提示:

1).讀準生字新詞,讀通課文,遇到難度的詞、句就多讀幾遍。

2).標好自然段的序號。

(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巡視)。

2、檢查預習情況。

a檢查字詞。

出示:

舉世聞名建筑宏偉蓬萊瑤臺玲瓏剔透金碧輝煌眾星拱月。

一片灰燼不可估量煙云籠罩統(tǒng)統(tǒng)掠走銷毀罪證任意破壞。

注意:“剔”和“量”的讀音。

比較兩組詞語。

3、理清文章脈絡(第一自然段是全文的總起,概括地寫了圓明園的價值以及毀滅后所帶來的損失。)。

(設計意圖:兩組詞語的排列有助于學生把握課文主要內容,也有助于學生理清文章脈絡。)。

三、細讀課文。

1、學習第三自然段:

1)昔日的圓明園里到底有些什么?他的價值何在?讀第三自然段,在書上劃一劃,寫一寫。

(學生自讀第三自然段,教師巡視)。

交流:圓明園里有什么呢?

2)交流。

圓明園的毀滅課文教案篇十

這篇課文文字優(yōu)美,字里行間飽含作者強烈的思想感情,教學時可以以情激情,以讀激情,以景激情,以史實激情,特別是要重視以讀激情,充分體現(xiàn)閱讀教學“以讀為本”。通過讀書,交流課前搜集的資料,運用多媒體課件,把學生帶入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引導他們把最感興趣的景觀想象出來,并談一談自己的腦海里浮現(xiàn)的畫面。感受到圓明園的瑰麗與輝煌再去讀圓明園的毀滅,更能激發(fā)學生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仇恨,激發(fā)人們不忘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估量、損失、殿堂、銷毀、瑰寶、灰燼、舉世聞名、眾星擋月、玲瓏剔透、亭臺樓閣、詩情畫意、天南海北、奇珍異寶”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圓園明輝煌的過去和毀滅的經過,激發(fā)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4、領悟文章的表達特點。學習與運用整理資料的方法。

【教學重點】。

讓學生了解“圓明園毀滅”這一屈辱的歷史,激發(fā)愛國之情。

【教學難點】。

1、圓明園的輝煌已成為歷史的記載,引導學生讀文、感悟、想象,在腦海中再現(xiàn)它昔日輝煌景觀,感受祖國的燦爛文化。

2、文章的題目為《圓明園的毀滅》,而大量篇幅卻是描繪昔日的輝煌,要讓學生體會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學的又一難點。

【課時安排】。

2課時。

【課前準備】。

2、影片《火燒圓明園》片段以及相關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學習課文中生字、新詞;弄清文本脈絡。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精讀、品讀,了解圓園明輝煌的過去和毀滅的經過,激發(fā)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領悟文章的表達特點;學習與運用整理資料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課,奠定情感基調。

板書課題:讓我們大家舉起寫字的手,一起寫下課題:“圓”是“圓滿無缺”的“圓”,“明”是“光明普照”的“明”,“園”是“皇家園林”的“園”。齊讀“圓明園”。

2、上節(jié)課,我們大家初讀了課文,初步感知了課文內容,相信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課有許多四字詞語用得十分精妙,我們大家再來讀一讀:

大屏幕出示的詞語:

舉世聞名眾星拱月金碧輝煌玲瓏剔透亭臺樓閣。

山鄉(xiāng)村野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蓬萊瑤臺武陵春色。

詩情畫意風景名勝天南海北奇珍異寶不可估量。

二、走進開頭,讀文引發(fā)質疑。

這節(jié)課,讓我們大家再次文本,細細地閱讀課文,進一步了解課文內容:

1、請同學們打開書,迅速翻到第二十一課,自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自由出聲讀)。

(悲痛、憤怒、傷心……)。

3、我們大家來讀讀這個開頭,把你的心情讀出來。你現(xiàn)在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圓明園是被誰毀了?被怎樣毀掉了?圓明園為什么會被毀掉?圓明園被毀之前是什么樣的?)。

三、學習結尾,感受被毀之恥。

1、請同學們聽教師讀課文第五自然段,畫出最讓你觸目驚心的詞語。

2、聽了這段文字的朗讀,你了解了什么?

(圓明園是在1860年被英法聯(lián)軍踐踏、毀掉的;)。

3、他們是怎樣毀滅圓明園的?(課件出示,根據學生回答強調“掠、搬、毀、燒”)。

4、哪些詞語讓你觸目驚心?

(凡是、統(tǒng)統(tǒng)、任意、毀掉、連燒、籠罩……)。

四、昔日輝煌,更添被毀之痛。

2、一邊讀,一邊思考,要靜心、專心讀書。

3、根據學生回答,大投影出示。

(因為它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因為圓明園不但建筑宏偉,而且收藏著最珍貴的歷史文物。)。

4、這就是2、3、4自然段告訴我們大家的。它不但建筑宏偉而且是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收藏著最珍貴的歷史文物。所以,它的毀滅,使每一個中國人痛心,會激起每一個中國人對英法聯(lián)軍、對當時腐敗無能的滿清政府的痛恨,讀一讀,想想課文哪幾個部分寫的是建筑宏偉?(2、3自然段)。

5、找一位同學們?yōu)槲覀兇蠹易x課文第二自然段。(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圓明園在北京西郊……眾星拱月般地環(huán)繞在圓明園周圍?!?/p>

(1)這句話是介紹圓明園什么的?(位置和結構)。

(2)如果讓你帶著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來讀這段話,你會強調哪些詞語?(舉世聞名、眾星拱月)知道這兩個詞語的意思嗎?說說看。

舉世聞名:舉,全。全世界都知道。形容名望極大。

眾星拱月:群星環(huán)繞著月亮。比喻許多東西圍繞著一個中心。(出示課件,看圓明園的分布構成,在圖上找一找,那個是“星”,哪個是“月”,體會圓明園的輝煌和宏偉。)。

(3)哪位同學們查過資料,知道圓明園的面積有多大?

圓明園的總面積350公頃,占地約5200畝,(最新制定的方案,圓明園遺址公園規(guī)劃范圍東至圓明園東路,南到清華西路,西至圓明園西路,北到規(guī)劃公路一環(huán),占地面積458、9公頃。)。

(4)我們大家的學校大約占地十畝,大體估計一下,圓明園相當于我們大家多少個學校?

圓明園的面積相當于我們大家500多個學校那么大。各個大園以及小園眾星拱月般地環(huán)繞在圓明園周圍,是多么壯麗的景觀!帶著這樣的感受,我們大家一起來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齊讀第二段)。

6、如此氣勢恢宏的圓明園里,有多少讓我們大家嘖嘖稱奇、留戀往返的美景呢?快速瀏覽課文第三自然段,你能從中找到幾個“有”?(7個)。

7、指名讀帶“有”的句子,相機板書:“有……也有;有……也有……;還有……;不僅有……還有……”

(1)這些句子讓你體會到什么?(圓明園的建筑各具風格,千姿百態(tài),既有殿堂的宏偉之美,又有亭臺樓閣的秀巧之美;既有熱鬧的街市風光,又有幽靜的自然風光,所以說它是建筑藝術的精華。)。

(2)你能用自己的朗讀來展示圓明園中那宏偉的殿堂、小巧的亭臺樓閣、熱鬧的街市與幽靜的自然風光嗎?一邊讀一邊在頭腦中想象畫面,你就會讀進去,讀得更好。自由練讀后分男女生讀。

(3)下面,我們大家一起去欣賞幾處名勝景觀吧。(投影出示幾幅圓明園美景圖)你可以選擇一處說說感受。

“蓬萊瑤臺”:(據書上說:海上有三座神山,其中一座叫蓬萊,還有一座方丈,一座叫瀛洲。神話傳說中說的,海上三座神仙住的山,其中一座叫蓬萊?,幣_就是山上的建筑,神仙住的地方。這是根據古代詩人的文章,神話傳說中的景物來建造的,這是想象。)。

“武陵春色”:(指張家界的武陵源。張家界的武陵源是根據陶淵明的一篇文章《桃花源記》來命名的。這一部分是根據古代詩人的詩情畫意建造的,也是想象。這樣令人心曠神怡的地方簡直就是人間仙境啊!)。

“平湖秋月”:寧靜而美麗。

“雷峰夕照”:高高的雷峰塔直沖晚霞,瑰麗壯觀!

(4)這美麗迷人的景色只是圓明園的冰山一角!大家知道圓明園著名的景點有多少處嗎?

(學生介紹了解的資料:圓明園著名的景點就有40處。這40處景觀也是“眾星拱月”般地環(huán)繞在圓明園周圍。比如有“平湖秋月”,有“西峰秀色”,有“曲院風荷”、“觀瀾堂”,有“君子軒”,還有“關帝廟”。)。

(5)下面我們大家只選20處景觀的名稱,請大家讀一讀(投影出示):

正大光明上下天光杏花春館坦坦蕩蕩長春仙館。

萬方安和武陵春色山高水長月地云居匯芳書院。

映水蘭香遠山天北西峰秀色四宜書屋平湖秋月。

圓明園的毀滅課文教案篇十一

1.認寫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嘗試背誦三、四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被毀滅的經過,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4.領悟文章的.表達特點。學習與運用整理資料的方法。

了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圓明園毀滅”這一屈辱歷史,激發(fā)愛國之情。

1.圓明園的輝煌已成為歷史,引導學生讀文、感悟、想象,在腦海中再現(xiàn)它昔日的輝煌景觀,感受祖國的燦爛文化。

2.文章題目為《圓明園的毀滅》,而大量篇幅卻是描繪昔日的輝煌,要讓學生體會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學的又一難點。

1.課前搜集圓明園的相關資料。

2.教學課件。

1 在我們國家的廣州市,剛剛舉辦了一場亞洲最高級別的賽事,你們知道嗎?說說你的了解。我們的祖國國力日益強盛,相繼舉辦了奧運會亞運會,引起了世人的矚目??墒峭瑢W們,你們知道嗎,一百五十年前,在中國歷史上曾經發(fā)生過一件屈辱的事情,美麗的東方園林被西方強盜毀于一旦。

2.板書課題。強調“毀”寫法。

3.輪流讀課文,檢查預習,隨時正音。

1.同學們,默讀課文,邊讀邊想,圓明園是怎樣毀滅的?把最讓你氣憤的地方用“——”畫出來并作一作批注。

生默讀,批注。交流。

2 讀了這段文字,你是怎樣的心情?

3.這心情從何而來?讀一讀讓你感覺到憤慨的句子,讀出你的感情。

4.出示: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tǒng)統(tǒng)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

加點的詞語能不能去掉,為什么?

是的,侵略者的本性是殘暴而貪婪的,讓我們帶著憤恨讀一讀。

生小聲讀。交流。

6.圓明園的灰燼里到底有什么?讓我們探尋一下這座園林的瑰寶和精華。

1.默讀課文,感受一下這曾經是一座什么樣的園林。哪些景觀和建筑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筆劃下來。再讀一讀,邊讀邊想象畫面。

2.被譽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在你的腦海中是什么樣子的?

(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來談,感悟重點詞句)

出示:圓明園中,有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有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有象征著熱鬧街市的“買賣街”,也有象征著田園風光的山鄉(xiāng)村野。

自由讀,邊讀邊想象。

誰來讀一讀這優(yōu)美的文字,指名讀。

課文中沒有介紹到的景觀還有很多,你知道有哪些嗎?

(展示課前搜集到的有關資料,重點介紹最讓自己欣賞和驚嘆的部分)

3.真是巧奪天工,精美而宏偉的圓明園。漫步園內,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飽覽著中外風景名勝,流連其間,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4.圓明園布局精妙,建筑風格各異,當然稱得上的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同學們,讓我們把這些美景記在心里,我們一起回顧圓明園的美景和宏偉建筑。

出示幻燈片,輔助背誦。

5 欣賞了園林風光,我們再來看看園中豐富的收藏品。自由讀課文第四自然段,了解圓明園中珍貴文物的收藏情況。

談談體會。所以說,圓明園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6 就是這樣的一座舉世聞名的圓明園,被侵略者付之一炬,所以,課文的第一自然段中告訴了我們:(出示“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保﹥蓚€“不可估量”要強調什么?齊讀。

圓明園的毀滅課文教案篇十二

一:了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激發(fā)民族自豪感。

二:練習背誦課文二三四自然段。

三:知道圓明園毀滅的經過,激發(fā)愛國主義熱情。

統(tǒng)統(tǒng)掠走是什么意思?打個比方,想拿這支筆把桌子也拿走了,誰還能打這的比方,來,我們一起來看看曾經參加過這次搶劫的一名法國士兵的日記,出示課件,誰能給大家有感情地朗讀朗讀這段日記,誰愿意再給大家讀一讀課文里的這一句話?任意破壞是怎樣破壞?學生說,讓我們再來看看這名士兵的日記,出示課件,一起讀一讀,同學們,讓我們把看到的,想到的,全部溶入情感中,誰愿意再給大家示范讀一讀,讀得真好,來大家一起來讀讀這一句,學生讀,能拿走的,全拿走了,不能拿走的,用大車搬走了。搬不動的,任意毀壞了。僅僅是這些嗎?不!他們還有更卑鄙的手段,那就是…學生讀,同學們,讓我們親眼看一看他們罪惡的行徑吧,放電影,看到這里,你心里的感受是什么?學生談,是的,老師的心里也充滿了滿腔怒火。

來,我們來看看法國作家雨果是怎樣看待他們自己的軍隊的,出示課件,學生朗讀,讓我們記住這兩個可惡的強盜吧:一個叫法蘭西,一個叫英吉利。同學們,請仔細端詳書中的兩副插圖,這就是兩個強盜給我們留下的,給世界留下的,留下的是一片廢墟,此時此刻,你想說點什么?一段話,一句話,哪怕一個詞也行,學生說,我們再來看看書中的第一自然段,作者想說什么,學生朗讀,作者說的是…來,我們一起懷著沉痛的心情大聲地讀一遍!板書不可估量的損失,此時此刻老師的心里也有許許多多的話要說但我最想說的一句是落后就要挨打讓我們大聲地讀一遍。

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圓明園的毀滅課文教案篇十三

《圓明園的毀滅》是一篇精讀課文,主要講述位于北京西北郊,曾被譽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和摻遭侵略者肆意踐踏的景象。字里行間蘊涵著作者對圓明園被毀的惋惜,對圓明圓昔日輝煌景象的贊嘆和對侵略者仇恨的情感。以及由這些情感交織成的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與使命感,課文語言簡潔,結構嚴謹,構思頗具匠心,題目為“毀滅”,卻用了大量的篇幅寫它輝煌的過去,作者這樣獨具匠心的安排更能激起讀者的痛心與仇恨之情。

(一)知識目標:

(1)、把閱讀、感悟、想象結合起來,使學生了解課文內容,了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毀滅的經過。

(2)、理解課文的重點詞句。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能力和探究意識。

(三)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這篇課文,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讓學生了解昔日圓明園的輝煌景象以及體會圓明園遭到毀滅的慘痛。由于昔日的圓明園已不復存在,其精美、壯觀,只能通過語言文字去品味、感受。因此,只有讓學生充分感知語言,品味語言,才能激起學生對昔日圓明園的無比熱愛、無限向往,這樣,為學習“毀滅”部分的教學埋下伏筆,以愛激恨,從而激發(fā)學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運用媒體素材,引導學生把閱讀、感悟、想象結合起來,再現(xiàn)圓明園的輝煌,只有愛之深,才會“恨之切”。從而激發(fā)學生不忘國恥的思想感情和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因為課文介紹的內容都已經消失,無法再現(xiàn)其精美壯觀,只能從語言文字中理解,教學時,要以理解語言文字為主,以現(xiàn)代教育技術為輔,選取適當?shù)恼n外材料為烘托,實現(xiàn)圓明園輝煌景觀在學生的腦海中的再現(xiàn)。因此。我采用“電教輔助手段,再現(xiàn)昔日圓明園的宏偉建筑和各種奇珍異寶”。引導學生深入課文,從而完成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本課教學的對象是四年級的學生,從年齡特征來看,該年齡段的學生對新鮮事物的注意力比較持久,知識面較寬,已具備了豐富的想象力和較強的理解能力,他們善于探索,敢于質疑,敢于創(chuàng)新。但當今學生對圓明園的了解一般僅限于文字介紹,應為學生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源,創(chuàng)設良好的人文環(huán)境,使其在圖、文、聲、像等信息刺激下充分感知,從而激發(fā)學生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一)、激趣導入——蓄起滿腔的情感波瀾。

1、師:(深情地)人們常說:希臘有巴特農神廟,埃及有金字塔,羅馬有斗獸場,巴黎有圣母院,而東方有圓明園。

法國大作家雨果曾經寫到:在世界的一隅,存在著人類的奇跡,這個奇跡就是圓明園。然而,這座被譽為萬圓之園的皇家園林已經消失了,現(xiàn)在,我們看見的只是矗立在雜草從中的殘垣斷壁了。(出示三副廢墟圖)。

2、師:同學們,圓明園是被誰毀滅的(生:英法聯(lián)軍)。

英法聯(lián)軍又是怎樣毀滅圓明園的呢?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走進課文。

(二)體會毀滅——奠定正確的情感基調。

1、出示課件,學習第五自然段。

(1)、師:英法聯(lián)軍實在太卑鄙、太野蠻了,課文是用那些詞語來描寫的呢?請快速瀏覽第五自然段,找一找。

(2)、學生回答(老師用熒光筆畫出相關詞語),學生朗讀并體會這些詞語。

(3)、老師:面對侵略者的野蠻行徑,你最想說什么?(并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朗讀這段話)。

(4)、老師:就這樣,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化為了灰燼;建筑藝術的精華,也化為了灰燼,付出了幾個世紀的辛勞統(tǒng)統(tǒng)化為了灰燼。(板書三個化為灰燼)。

2、出示課件學習第一自然段。

(1)學生讀第一自然段。

(2)老師:圓明園的損失有多大?(生: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不可估量”)。

(3)老師:文中一共用了幾個“不可估量”?(生:兩個)(板書兩個不可估量)。

(4)老師:看著這兩個不可估量,你的心情是怎樣的?(生:傷心、悲痛)。

(5)老師:這樣的傷心,這樣的氣憤可以估量嗎?(生;不可估量)(老師再次板書不可估量)。

(6)老師:讓我們把這句話告訴自己,告訴在場的老師,告訴全世界的人。(學生感情朗讀)。

(三)、深情追憶——抒發(fā)曾經的自豪之情。

1、過渡:有不可估量的損失,就說明它一定有不可估量的價值,那么,昔日的圓明園究竟有些什么,讓我們說它有不可估量的價值呢?請結合第二、三、四自然段說一說。

(1)、學生回答,老師出示第三自然段,并用熒光筆畫出“有”。

(2)、老師:文中描寫圓明園的宏偉建筑,一共用了幾個有“有”(七個)圓明園僅僅是這七個有嗎?(生:不是)那么,需要幾個有呢?(生:許多個)你是從哪些詞語中找到了“有”?(生;飽覽……)。

(3)、圓明園有這么多景點,想看看嗎?(生:想)。

(4)、出示配樂圖片,讓學生盡情欣賞。

(5)、老師:美嗎?(生:美)假如我們能在這美麗迷人的園林中痛快地暢游,你心中是什么感覺呀。

(6)、老師:是啊,你說得太好了,作者是怎樣描寫的呢?

(7)、出示課件,學生品讀“漫步園內……”句子。

2、學習第四段。

(1)過渡:圓明園不僅有宏偉的建筑,還有最珍貴的歷史文物,請看(出示配樂圖片)。

(2)老師:老師收集到的這些令同學們驚嘆不已的圖片,只是圓明園數(shù)億萬計的文物中很少很少的一部分,他們不僅價值連城,更是中國文明、世界文明發(fā)展的歷史見證,所以稱它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出示課件)。

3、學習第二段。

(1)、過渡:圓明園不僅建筑宏偉,珍藏豐富,它的總體布局也是很獨特的。請看(出示布局圖)。

(2)、老師講解,并提問學生,課文是用哪個詞形容圓明園的總體布局的呢?重點理解“眾星拱月”。

4、教師小結:圓明園就憑著巧妙的設計,宏偉的建筑,豐富的珍藏,成為世界聞名的皇家園林,課文用這兩句話很好地概括了圓明園的價值,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出示課件)。

(1)、用“是……也是……”這個關聯(lián)詞把這兩句話連成一句話。

(2)、大聲朗讀這句話。

(五)、觀看錄象——宣泄噴涌而出的情感。

1、過渡:多好的園林啊,可是這一切都已經不存在了,這一切早就被英法聯(lián)軍的一把火無情地燒毀了。

2、播放《火燒圓明園》的錄象片段。

3、片終,出示大火不停在畫面飛旋撲閃,并響起《江河水》這首比較傷感的二胡曲子。稍后,屏幕上打出一行字:這把火,燒毀了——(填空)。

4、老師:這把火燒毀了什么,請你把它寫在紙上,寫在你的心里。(學生動筆寫)。

5、老師:來,告訴大家,這把火可燒毀什么?(讓學生自由說,老師作適當?shù)脑u價)。

6、教師小結:這把大火可以燒毀舉世聞名的圓明園,卻燒不毀侵略者的滔天罪行,燒不毀中華民族的仇恨,更燒不毀中國人民的勤勞與智慧。就像這首詩歌寫的一樣(出示課件)。

7、學生齊讀詩歌。

(六)、拓展延伸——打開學生的理性思考。

1、過渡:這個痛苦的恥辱一直刻在我們的心理整整147年了,正是因為這把火,喚醒了千千萬萬渾渾惡惡的中國人;正是因為這把火,激起了我們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如今,我們的祖國變得強大起來了,有人提議,(出示課件)要重建圓明園,對于這個問題,你有什么看法?請和四人小組的同學交流一下。

2、學生相互交流,各抒己見。

3、教師小結。:不管是不是重建,老師都感到非常欣慰,重要的是老師看到了同學們那顆真摯的愛國心??!

4、老師小結:同學們,忘記歷史,就是背叛,為了讓火燒圓明園的悲劇不再重演,讓我們時刻記住:勿忘國恥,振興中華!(出示課件,“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圓明園的毀滅課文教案篇十四

1、研讀文本,理解課文主要內容。

2、想象并再現(xiàn)圓明園昔日輝煌景觀,感受祖國的燦爛文化。

3、了解“圓明園毀滅”這一屈辱歷史,激發(fā)學生不忘國恥、振興中華之情。

1、引導學生讀文、感悟、想象,在腦海中再現(xiàn)圓明園昔日輝煌景觀,感受祖國的燦爛文化。

2、讓學生了解“圓明園毀滅”這一屈辱歷史,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之情。教學準備

1、課前收集圓明園的相關資料。

2、制作相關課件。教學過程一、導入

1、板書課題——《圓明園的毀滅》。

這是一座圓滿無缺的皇家園林,這是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園林,這座園林的名字就是——圓明園。然而這座圓滿無缺、光明普照的皇家園林卻被無情地毀滅了!

2、齊讀課題——《圓明園的毀滅》。

圓明園昔日究竟是怎樣的輝煌?它又是怎樣被毀滅的呢?請同學們放聲朗讀課文,走進圓明園,了解圓明園的昨天與今天。

(一) 感知昔日圓明園(2-4段)

1、自由讀課文,小組交流:我知道了昔日的圓明園是怎樣的?

昔日的圓明園 (昔日的圓明園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 昔日的圓明園建筑宏偉。 昔日的圓明園有許多奇珍異寶。 圓明園中有……有……有……) (重點分析第三段)

2、仔細閱讀第三段,找一找這些句子中一共用了幾個

“有”? (學生讀課文)

說一說圓明園中有怎樣的7個“有”。 (生齊讀課文中的7個有)

2、圓明園中到底有幾個有呢?僅僅只有7個嗎?

有無數(shù)個。

圓明園的美是這短短文字無法例舉出來的。下面我們一起欣賞圖片,感受一下這醉人的圓明園之美。

(播放圖片ppt)

在文中,作者表達了自己的感受,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漫步園內,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飽覽著中外風景名勝;流連其間,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中。”

(漫游、飽覽、流連忘返,這醉人的圓明園!) 3、圓明園除了有金碧輝煌的殿堂,有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這些宏偉建筑之外,還有別的嗎? ( 珍貴文物 )

4、深入領悟圓明園的歷史文物

理解圓明園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學生帶著自豪與驚嘆的口氣朗讀第四自然段。

這就是人間天堂的圓明園,這就是萬園之園的圓明園,

這就是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的圓明園。然而,這都成了我們的夢!我們再也看不到圓明園昔日的輝煌,這一切的一切都已經化為了一片灰燼。

這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是怎么被一點一點毀滅的

呢?

齊讀第五段。

(二) 研讀“毀滅” 1、是誰犯下了這滔天罪行?

2、“侵略者”是怎樣毀滅圓明園的?指名讀

“他們把園內凡是....統(tǒng)統(tǒng).....;拿不走的.....;實在運不走的.......,就.....?!?/p>

3、聽到這里,你有何感想?(憤慨、痛苦、痛惜.......) 4、請大家?guī)е銓@些殘暴的侵略者的憤恨讀一讀最后一個段落的最后兩句。

“大火連燒三天,煙云籠罩了這個北京城。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成了一片灰燼。

同學們,是什么被化為了灰燼呢?

(是建筑藝術的精華,文化藝術的瑰寶)

還有什么被化為了灰燼?

“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1、學生齊讀第一自然段。

這把火燒毀了什么?請你把它寫在紙上的任何一個空白地方,把它寫到你的心上。 (學生寫自己的感受,理解)

生:這把火燒毀了中國人心中的天堂啊。 生:這把火燒毀了中國最珍貴的文物、珍品。 就是這樣一座世界上最精美、最宏偉、最珍貴的皇家園林,卻在一場空前的浩劫中化為灰燼。所以作者要說:

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生:悲痛、痛惜、痛恨

同學們,在歷史的學習中你們會找到更多的答案,我想告訴你們的是,落后就要挨打,我們除了痛恨甚至仇恨英法聯(lián)軍的強盜行徑,還應該反觀自省,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三、教師總結:

師激情朗誦詩:圓明園里,荒野的風, 嗚咽地講述著—— 一個古老的故事;殘留的柱,痛苦地書寫著——一個國家的恥辱。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讓我們時刻銘記 學生讀: 勿忘國恥 振興中華

圓明園的毀滅課文教案篇十五

2.激發(fā)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3.領悟文章的表達特點。學習與運用整理資料的方法。

【教學重點】。

讓學生了解“圓明園毀滅”這一屈辱的歷史,激發(fā)愛國之情。

【教學難點】。

1.圓明園的輝煌已成為歷史的記載,引導學生讀文、感悟、想象,在腦海中再現(xiàn)它昔日輝煌景觀,感受祖國的燦爛文化。

2.文章的題目為《圓明園的毀滅》,而大量篇幅卻是描繪昔日的輝煌,要讓學生體會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學的又一難點。

【課前準備】。

2.影片《火燒圓明園》片段以及相關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初讀課文,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文章可分為三部分,(板書:損失巨大:不可估量昔日輝煌化為灰燼)。

二、欣賞輝煌。

1、自讀課文第三自然段,說說你看到了了哪些美麗的建筑,在書中畫出來。

2、誰能告訴老師,圓明園里都有些什么?

學生匯報。

出示句子:圓明園中,有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有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有象征著熱鬧街市的“買賣街”,也有象征著田園風光的山鄉(xiāng)村野。

3、教師引讀,齊讀。

學生欣賞殿堂、亭臺樓閣、“買賣街”、山鄉(xiāng)村野圖片,教師解說。

6、園內只有這幾種景觀嗎?同學們仔細地默讀課文,找一找,文中還寫了哪幾類景觀?

(仿造各地名勝建造的景觀、根據古代詩人的詩情畫意建造的景觀、西洋景觀)。

多媒體演播:學生欣賞安瀾園、獅子林、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蓬萊瑤臺、武陵春色、西洋景觀圖片。

你喜歡圓明園的景色嗎?(喜歡)喜歡哪里就讀哪里。

自由讀——指名讀——評價。

說說你的感受:這樣的美景,讓我們覺得——(美、驚艷、宏偉。。。)。

你和作者感受是一樣的(出示句子,齊讀)漫步園內,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飽覽著中外風景名勝;流連其間,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8、指導朗讀課文。

那我們就再一起去慢慢地走一走,盡情地賞一賞。

(分組有感情朗讀)。

三、文物。

圓明園不但建筑宏偉,景觀引人入勝,而且還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收藏著最珍貴的文物。這里收藏的文物跨越朝代眾多,年代久遠。

齊讀第四段。

四、再現(xiàn)歷史。

它被誰毀了?被怎樣毀了?

請同學們聽老師讀課文第五自然段,畫出最讓你觸目驚心的詞語。

2、聽了這段文字的朗讀,你知道了什么?

他們是怎樣毀滅圓明園的?(掠、搬、毀、燒)。

那些詞讓你觸目驚心?(凡是、統(tǒng)統(tǒng)、任意、毀掉、連燒、籠罩)。

3、學生談體會,感受侵略者的蠻橫無理,激發(fā)對他們這種強盜行徑的仇恨之情。

看到這樣的事,你的心情如何?(憤怒)。

指名讀,獨處憤怒之情。

只有憤怒嗎?你心中還有什么感受?

(惋惜——指名讀)。

4、帶著你真是的感受讀一讀這段話。(自由讀)。

拿走我們的寶貝也就罷了,最可恨的是,他們還放火燒毀圓明園。

播放影片《火燒圓明園》片段,學生看影片,直觀感受侵略者的殘暴與野蠻。

5、看到侵略者的強盜行徑,你想說點什么?

(指名說)。

6、孩子們,讓他們聽聽我們的斥責之聲吧!帶著痛惜、仇恨之情,自己練習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再齊讀。

在你的心痛里,我聽出了你有一顆強烈的愛國之心,老師和你們一樣痛一樣恨,那就請我們牢牢地記住那一天——(1860年10月6日)。

7、課文題目是“圓明園的毀滅”,為什么用較大篇幅寫它輝煌的過去?體會作者寫作方法。

用較大篇幅寫它輝煌的過去,是為了突出它的巨大價值,而正是這樣有價值的園林被侵略者毀滅,更能激起人們對侵略者的無比仇恨。

四、升華情感。

同學們,英法聯(lián)軍,還有后來的八國聯(lián)軍,他們用中國人發(fā)明的指南針指引著他們的艦隊不遠萬里駛入中國領海,用中國人發(fā)明的火藥制成的槍彈、炮彈屠殺中國人,然后,逼迫清政府在中國人發(fā)明的紙上簽訂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這難道不值得我們每個中國人深思嗎?我想每個中國人讀了這篇課文一定有恨多話要說,對自己,對別人,甚至對至今還在搞霸權主義的國家說。請同學們課后把自己想說的話寫下來。課外還可以收看電影《圓明園的毀滅》,搜集文字或圖片資料,了解中國所蒙受的恥辱。

板書設計:

損失巨大:不可估量。

勿忘國恥。

布局——眾星拱月。

文物——珍貴異常。

振興中華。

化為灰燼:掠、運、毀、燒。

圓明園的毀滅課文教案篇十六

本課是五年級教材第七單元中的內容,本組包括《圓明園的毀滅》、《狼牙山五壯士》、《難忘的一課》、《最后一分鐘》等四篇課文,重點在使學生感受文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精神和愛國熱情。本文通過描寫圓明園的輝煌和毀滅,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仇恨,激發(fā)人們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同時通過搜集資料,學習整理資料的方法并在今后的語文學習中加以運用。

本課為本單元重點課文,分三課時完成:第一課時使學生掌握生字詞,初步了解課文內容,劃分段落;第三課時展示學生所收集的資料,寫出文章的讀后感,背誦第3、4自然段。本節(jié)是第二課時。

1、知識目標:

(1)認識生字,正確讀寫字詞;

(2)學習通過詞句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

2、能力目標:

(1)提高朗讀能力,積累語言;

(2)培養(yǎng)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了解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和一朝的毀滅,激發(fā)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4、德育目標: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1、重點:引導學生自讀、感悟、想象,體會文章蘊含的思想感情。

2、難點:

(1)通過自讀、感悟和想象在腦海中再現(xiàn)圓明園昔日的輝煌景觀;

(2)體會作者安排材料的別具用心。

1、充分利用多媒體組織教學。

圓明園曾經的輝煌通過文字較難形成完整、清晰的形象,學生很少到過圓明園,對它現(xiàn)在的景象也知之甚少。本節(jié)課通過運用多媒體展示,把學生帶入課文描述的情境中;更通過圓明園的今昔對比,理解它的毀滅給人類文化所造成的不可估量的損失;通過影片片斷,感受侵略者的野蠻,激發(fā)痛恨侵略者、振興中華的情感。

2、學生課下搜集有關圓明園的圖片、文字及音像資料,既豐富文章內容,有培養(yǎng)了學生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1、合作交流:以學生自讀感悟為基礎,組織學生合作學習,交流收獲和體會;

2、自主探究:抓住重點問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讓學生自主探究,自主解決問題;

3、重視朗讀:只有反復的朗讀和感悟,才能再現(xiàn)圓明園昔日的景象,才能引發(fā)學生與作者的共鳴。

1、引入:學生通過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已經初步了解了課文內容,首先設計:你還有哪些不懂得問題?學生合作學習,匯報學習結果。

重點:眾星拱月。

(1)眾星拱月的“月”指什么,“星”指什么?(培養(yǎng)學生對景物的想象和對文字的理解能力)。

(2)觀看課件演示“眾星拱月”

(對圓明園整體布局有更深刻的認識)。

(3)讀第二自然段(學生對文章的再次閱讀,可以獲得與初讀不同的感受,可以對詞句有更深的理解)。

2、導入第三自然段:圓明園不僅有眾星拱月的布局,更有眾多獨特的景觀。

(1)讀第三自然段。要求:誰能把這些著名的景觀介紹給大家!

(學生喜歡表現(xiàn),這一要求既使學生明確了閱讀重點,更增強閱讀興趣,又能夠通過介紹培養(yǎng)表達能力)。

(2)介紹。

結合各自搜集到的圖片和演示圖片,學生描述園中景觀。

(描述中教師指導和范讀,體會不同景物的不同特點和對景色的贊美之情;通過朗讀后的語言表達,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圖片欣賞及教師解說,使課文內容具體化,生動化,形象化)。

說明:省略號運用的含義。

(3)自己也來讀一讀,讀后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漫步園內,置身其中,你仿佛看到了。

(新課標要求要加強朗讀訓練,不但要從技巧上加以指導,更要使學生通過進入情境,在朗讀中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進而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本段文字最為優(yōu)美,學生通過有感情的朗讀,既培養(yǎng)朗讀能力,又激發(fā)對圓明園的熱愛之情。通過學生自己的語言敘述,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導入第四自然段。

問題:為什么說圓明園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引導學生通過關鍵詞語“青銅禮器”、“名人書畫”、“奇珍異寶”激發(fā)學生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之情)。

4、延伸:作為中國人,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以上的學習,通過設置問題,學生自己閱讀,自己解決問題,學生對圓明園產生了熱愛之情,在此基礎上,抓住學生的激情讓學生談出各自此時的感受,引發(fā)學生的感想,使課本內容得到延伸,充分體現(xiàn)了自主探究學習的方式)。

5、此時學生激情高漲,話鋒一轉,引起心理上的強烈落差:多好的園林,這一切已經不復存在,被強盜一把火燒毀了!導入第5自然段。

快速瀏覽第5自然段。要求:用詞語簡要概括。

(通過詞語,體會侵略者的野蠻和貪婪)。

師:面對強盜,皇帝只顧逃命,中國人也只能緊握空拳,眼睜睜的看著這樣一座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在烈火中痛苦的呻吟,轉眼間變成一片殘垣斷壁。讓我們穿越時空隧道,目睹那慘痛的一幕!

(播放《火燒圓明園》電影片斷,使學生親眼目睹圓明園變成一片廢墟的真切畫面,激發(fā)學生對侵略者野蠻行徑和清政府軟弱無能的憎恨之情)。

6、師:這把火燒毀了什么?

回歸第一段,出示字幕:“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使學生深刻體會到圓明園的毀滅給祖國文化乃至世界文化所帶來的損失,使學生的激情得到升華)。

8、教師總結:100多年過去了,圓明園廢墟依然屹立在那里,它不僅記載著侵略者的滔天罪行,記載著中華民族的苦難歷史,更在時刻警醒著我們:貧窮、落后就要挨打!為了悲劇不再重演,中國只有強大、強大再強大!讓我們牢記: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9、課下拓展:

新課標要求學生要通過學習學會觀察社會、觀察生活、思考生活,形成正確的思想、獨到的思想。

思考:

(1)面對圓明園廢墟,你想說些什么?

(2)關于圓明園是否需要重修,你的意見是什么?

布局:眾星拱月。

瑰寶精華景觀風格各異(愛)。

博物館藝術館。

毀滅:掠毀燒(恨)。

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圓明園的毀滅課文教案篇十七

新授。

課題。

課時。

1

設計教師。

教學程序設計。

教材處理設計。

教學程序設計。

教材處理設計。

師生互動設計中心思想本課追述了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和富麗堂皇,憤怒譴責了外國侵略者對圓明園的掠奪和毀滅行徑以及犯下的野蠻罪行,表達了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之情和對侵略者強盜行徑的仇恨。寫作特點:1、語言優(yōu)美。對圓明園當年輝煌壯麗的景觀的介紹語言簡潔、生動,內容豐富,讀后令人回味無窮。2、構思頗具匠心。題目為“毀滅”,卻用了大量的篇幅寫它輝煌的過去,把美的東西毀滅了,這真是一個悲劇,更能激起讀者的通信與仇恨。這一段從三個方面介紹了圓明園的輝煌。你認為這一段表達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你怎樣看待圓明園的輝煌。組織同學討論:侵略者為什么能如此為非作歹?指導學生具體分析侵略者的暴行。生討論答案預設:(“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tǒng)統(tǒng)掠走。”這句中的“凡是”和“統(tǒng)統(tǒng)”二詞說明侵略者什么都拿,毫不留情。而且“拿不動的”也不放過,還用車拉,牲口搬運。還有“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任意”一詞突出表現(xiàn)了侵略者的暴行,想怎樣就怎樣。?“為了銷毀罪證”,他們在園內放火,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使得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很快化為灰燼。)通過討論,使學生了解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激發(fā)學生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以及今天我們的國家改革開放,越來越富強的自豪感。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我們該怎么辦?(不忘國恥,振興中華。)板書:不忘國恥振興中華四、課堂練習請各寫一段稱贊圓明園和痛恨侵略者的話。

板書設計。

圓明三園眾星拱月 (布局)。

民族建筑西洋景物?。ê陚ィ?。

博物館 藝術館(珍貴)。

課后反思。

這節(jié)課我注重從情入手,透過字里行間充分挖掘“愛恨變換”的情感主線,不斷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并使這種情感逐漸加深、升華。引領學生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學生感同身受,進入課文情境,帶著他們在愛的情感中走進圓明園,在由恨而生的使命感中走出圓明園,達到刻骨銘心的教育效果。由于本文與現(xiàn)實存在著時空差距,只有通過讀才能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所以設計中把此法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圓明園昔日的壯觀已毀滅,無法再現(xiàn),單單對語言文字的理解遠遠不夠,盡管準備了為學生播放毀滅的影片,激發(fā)起學生對侵略者滔天罪行的恨。但由于教室網線的損壞無法放映。學生們很遺憾沒有直觀地感受圓明園的精美,規(guī)模的宏偉,收藏的珍貴,建筑的多彩,只能去想象圓明園當年的壯觀。在課的最后,我還準備補充雨果的《文明與野蠻》片斷,震撼人心,扣人心弦的話,師生互動交流,學生受到感染。讓學生在悲壯的音樂中,奮筆疾書,寫下想說的話。由于時間的關系沒有完成。我只好把學生想說的話放到課外去完成了。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7624068.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