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班語言活動分蘋果教案(優(yōu)質1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6 11:01:14
最新小班語言活動分蘋果教案(優(yōu)質18篇)
時間:2023-12-06 11:01:14     小編:曼珠

編寫教案可以幫助教師系統(tǒng)化地整理教學內容,確保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得到充分準備。教案的評價要客觀準確,要注重對學生學習成果的檢查和評估,及時發(fā)現(xiàn)學習問題并解決。編寫好教案需要注重教學理論和課堂實踐的結合,不斷豐富和提升教學策略。

小班語言活動分蘋果教案篇一

1.啟發(fā)幼兒體會小老鼠想吃蘋果的心情,能用連貫的語言講述圖片內容。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續(xù)編故事,并將自己的想象用“要是我像xx一樣會xx就好了”的句式表達出來。

3.感受小老鼠和海獅的珍貴友情和合作精神。

1.多媒體課件“想吃蘋果的小老鼠”

2.幼兒人手一幅有留白的故事連環(huán)畫。

一、出示繪本的封面,引發(fā)幼兒的興趣。

1.小朋友,你們知道小老鼠喜歡吃什么嗎?

2.這棵蘋果樹長得太高了?小老鼠怎樣才能吃到蘋果呢?(幼兒討論)。

3.小朋友們想的辦法可真好,那故事里的小老鼠,它又會怎么做呢?我們。

一起去看看吧!

二、在懸念中出示四張圖片,引導幼兒通過想象講述故事。

2.出示犀牛吃蘋果的圖片。(學說重點句:要是我像犀牛一樣會撞樹就好了?。?/p>

三、讓幼兒通過想象將自己想法在留白的圖片上畫出來并用重點句式“要是我像xx一樣會xx就好了”的句式表達出來。

1.大家猜猜,還會有哪些小動物來摘蘋果吃?

2.拿起你們的筆和繪本冊把你們的想法畫出來。

3.鼠小弟又是學大象,又是學長頸鹿、學袋鼠和犀牛,(根據(jù)孩子們的.回。

答)它經過了這么多努力,有沒有成功?唉,可憐的小老鼠,努力了這么久還是沒吃到蘋果,好著急哦!

四、出示最后兩張圖片,引導幼兒體驗海獅與鼠小弟合作的快樂。

五、完整講述繪本并給這個繪本取一個好聽的名字。

1.和孩子們一起完整講述繪本。

2.提問幼兒,你們喜歡這個繪本中的誰?為什么?引導幼兒知道團結力量大的道理。

小班語言活動分蘋果教案篇二

1.在創(chuàng)設情境的基礎上,激發(fā)幼兒學習兒歌的興趣。并能初步仿編兒歌。

2.通過活動了解吃東西前要洗手的衛(wèi)生常識。

3.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有趣的特點。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各種常見水果,并在水果上一面畫上眼睛和嘴。一面弄的比較臟。

一、創(chuàng)設情景、理解內容。

1.(出示蘋果)今天我請來了一位好朋友,它是誰呀?(請小朋友與蘋果娃娃打招呼)。

蘋果娃娃長的怎樣?(引導幼兒觀察交流蘋果的.特征,教師及時提煉)。

2.讓幼兒摸一摸,聞一聞蘋果。同時教師念前兩句兒歌。

3.當幼兒摸完后馬上出示哭的蘋果,為什么蘋果娃娃哭了?(教師馬上以蘋果娃娃的口吻念后兩句)。

4.為什么說臟手臟手別碰我?;干凈小手抱抱我?(檢查幼兒的小手,并讓幼兒知道吃東西前要洗手)。

二、完整欣賞、了解兒歌。

1.教師邊表演邊完整的朗誦兒歌。

完后提問:大蘋果是怎么說的?你最喜歡哪一句?

2.鼓勵幼兒跟老師一起念兒歌。

三、提供機會、學習創(chuàng)編。

1.(出示生梨)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并進行集體創(chuàng)編。(方法同上)。

2.(出示許多常見水果)請個別幼兒洗手后選擇自己喜歡的水果觀察創(chuàng)編兒歌并品嘗。

3.全體幼兒洗手后觀察創(chuàng)編兒歌并品嘗。

大蘋果。

附:兒歌:

我是一只大蘋果,小朋友們都愛我。

臟手臟手別碰我,干凈小手抱抱我。

小班語言活動分蘋果教案篇三

蘋果樹的果實富含礦物質和維生素,為人們最常食用的水果之一。應屆畢業(yè)生小編為大家搜索整理了小班語言活動教案兒歌《我是一個大蘋果》,僅供大家參考借鑒。

1、為了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結合我班開展的主題活動《長大了,學著做》,我班開展了一系列教育教學活動。而兒歌《我是一個大蘋果》就是其中一個很好的教育題材。

2、幼兒時期,興趣是其學習活動中最強烈的心理因素,幼兒一旦有了學習興趣,就能自發(fā)地把心理活動指向學習對象,且能取得較好的效能,因此,任何活動都應重視興趣的培養(yǎng)。而我在兒歌《我是一個大蘋果》這節(jié)教學活動中,從教材的選編到教法的設計,較多的考慮了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喜歡兒歌,朗朗上口;喜歡角色扮演)和心理特點(活潑、好動;對吃的東西較感興趣),讓幼兒在積極愉快的氣氛中自然地學念兒歌,并有興趣地嘗試仿編兒歌,在遷移活動中潛移默化地明白吃東西前要洗手。

3、在教具的制作上,我采用了“大蘋果”的胸飾,形象、生動的“大蘋果”讓幼兒更快的融入角色之中,仿佛自己就是一個大蘋果,更利于幼兒的.學習和表演。而背景圖片(各種好吃的東西),是可以讓幼兒動手操作的,更增添了幼兒學習的興趣。實物蘋果更滿足了幼兒喜歡吃蘋果的心理特點。

4、通過活動,培養(yǎng)了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散思維和社會性情感,讓幼兒不但喜歡吃大蘋果,而且也喜歡吃小蘋果。并且愿意請客人先吃蘋果。

 

1、通過活動,培養(yǎng)幼兒喜歡聽、念兒歌、并在理解兒歌內容的基礎上,嘗試改編兒歌,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2、使幼兒懂得吃東西前要洗手。

食物卡片若干、籃子、盤子、大蘋果胸飾1個、實物(蘋果)若干個、圖片(小朋友、小蘋果)各一個、小口袋一個。

 

1、重點:在理解兒歌內容的基礎上學念兒歌,懂得吃東西前要洗手。

2、難點:嘗試改編兒歌。

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1、教師模仿大蘋果的口氣:啊,我是一個大蘋果,誰喜歡歡我呀?為什么?

3、老師帶軍軍洗洗手。

 

1、欣賞兒歌《我是一個大蘋果》

(1)老師帶上大蘋果胸飾:“看,我是誰?”

(2)大蘋果唱歌。

2、幼兒學念兒歌

(1)幼兒一起來唱一唱大蘋果的歌。

(2)請幼兒做做大蘋果的樣子,表演兒歌。

 

1、(出示傷心小蘋果)看,小蘋果怎么啦?發(fā)生了什事?你們喜歡小蘋果嗎?(為小蘋果編歌)小蘋果笑了。

2、蘋果的歌和小蘋果的歌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嗎?(教師引導幼兒如何仿編兒歌)

3、請個別幼兒摸口袋內的食物,學習仿編兒歌。

4、你除了喜歡大蘋果、小蘋果,還喜歡哪些好吃的東西?

5、通過請幼兒為“大蘋果”的朋友編兒歌嘗試改編這首兒歌。

(1)今天,“大蘋果”還請來了許多好朋友呢,你們看:(出示背景圖片)

“這么多好吃的東西,快上來選一個吧?!?/p>

(2)請幼兒自己為手里拿的好吃的東西編兒歌。

6、個別幼兒仿編兒歌。

7、請幼兒把編好的兒歌說給客人們聽。

1、請幼兒吃蘋果:“誰想吃?”

2、引導幼兒吃東西前要洗手。

3、幼兒品嘗蘋果。

小班語言活動分蘋果教案篇四

1、能在集體面前大膽地介紹自己收集的水果。

2、說出自己喜歡吃的水果的名稱和理由。

1、幼兒每人帶一只自己喜歡吃的`水果。

2、已經削好的水果切片。

1、小組交流:“今天我們每人都帶了自己喜歡吃的水果,和好朋友說說自己帶來的水果的名稱?!?/p>

2、集體交流:“誰愿意聲音響亮地告訴大家你帶的水果叫什么名稱?”

3、品嘗交流:教師將水果削成塊狀放在盤子里(若干份)。幼兒自由挑選品嘗水果,相互交流各是什么水果。

小班語言活動分蘋果教案篇五

1.知道蘋果是水果,觀察了解蘋果的外形特征。初步了解蘋果的外形特征。

2.學習運用多種感知、認識蘋果。

1.幼兒每人一只蘋果。

2.提供牙簽和小盤。

1.活動導入。

(1)老師這里有一支神奇的筆,猜猜它會什么本領?

(2)老師畫一個圓形,問:什么水果是圓形的?

2.觀察了解蘋果的外形特征。

(1)這是什么?是什么形狀的?

3.觀察了解蘋果的內部特征。

(1)教師:蘋果的外面是什么?蘋果的里面是什么?還有什么呢?

(2)削去果皮,蘋果里面是什么?

(3)切開蘋果,里面會是什么?

4.進一步觀察、了解蘋果的內部特征。

(1)問:蘋果里面是什么樣子的?

(2)教師將蘋果切開兩半,引導幼兒觀察果肉和果核;

問:切開的蘋果是什么樣子的?你看到了什么?

(3)教師削下果皮,引導幼兒觀察果皮和果肉:蘋果的果皮怎么和果肉不一樣呢?

5.通過品嘗,了解蘋果是水果,知道多吃蘋果身體好。

(1)問:你們喜歡吃蘋果嗎?蘋果有什么味道?那我們來嘗一嘗蘋果的味道好嗎?(在吃蘋果時要注意什么呀!對注意衛(wèi)生,那在使用牙簽時要注意什么呀?對輕輕地戳,用牙齒咬住蘋果就把牙簽拿掉,牙簽還不能對準別人。)。

(2)幼兒自由品嘗蘋果后,引導他們討論蘋果吃到嘴里的感覺。

活動延伸:

1.區(qū)域活動:給大蘋果穿衣服。

2.游戲活動:紅蘋果。

3.家園共育:和爸媽一起認識其他水果。

課前準備,我們請幼兒每人帶一個蘋果到幼兒園?;顒訉氕h(huán)節(jié),我請幼兒說一說什么水果是圓形的?有的幼兒說,南瓜是圓形的??梢娪變簩Α八边@個詞不理解,于是我馬上引導幼兒:南瓜是蔬菜,水果有蘋果、香蕉、桔子、梨子、葡萄。金典馬上說:桔子是圓形的;許銘熙說,蘋果是圓形的。這樣很自然引出主題“蘋果”。

在觀察蘋果的外形特征時,在蘋果的顏色上出現(xiàn)了問題。當我拿出幼兒帶來的蘋果問:這個蘋果是什么顏色?幼兒說,黃色、紅色。我又問,蘋果還有什么顏色的?我心里想,小朋友很自然會想到綠色。但是我錯了,沒有幼兒說出綠色。當我說出還有綠色的蘋果呢,小朋友都不相信??纯葱∨笥褞淼奶O果也沒有綠色的蘋果,于是,我馬上打開電腦讓幼兒觀察綠色蘋果的圖片。最后,一起品嘗美味的蘋果結束活動。

小班語言活動分蘋果教案篇六

2、出示大蘋果(今天大蘋果給我們小朋友帶來了一首好聽的兒歌)。

二、初步理解兒歌內容。

1、教師模仿大蘋果的口氣,念兒歌一遍。

問:你們剛才聽到大蘋果跟我們說了些什么呀?

2、根據(jù)幼兒的回答,教師及時在黑板上貼上相應的圖片,以方便幼兒記憶。

問:為什么大蘋果要說“要是手臟別碰我?”

三、幼兒學念兒歌。

1、看著黑板上的圖文來跟著念一念。

2、請幼兒表演兒歌。

四、嘗試仿編兒歌。

1、出示香蕉(可是這里香蕉很傷心,為什么會傷心?)(因為小朋友剛才念的兒歌里都愛蘋果,所以很傷心,小朋友你們喜歡香蕉嗎?那我們也為香蕉編好聽的兒歌)。

2、蘋果的歌和香蕉的歌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嗎?(教師引導幼兒如何仿編兒歌)。

3、你除了喜歡蘋果、香蕉還喜歡那些好吃的東西呢?

4、通過請幼兒為“大蘋果”的朋友編兒歌嘗試改編這首兒歌。

5、請幼兒自己選擇一張圖片編兒歌。

五、知識遷移。

1、請幼兒吃蘋果:“誰想吃?”

2、引導幼兒吃東西前要洗手。

3、幼兒品嘗蘋果。

小班語言活動分蘋果教案篇七

1.嘗試運用團圓、搓等技能,表現(xiàn)蘋果的主要特征。

2.初步學習使用簡單的輔助材料,在泥工板上進行操作。

3.體驗自己動手制作的快樂。

1.實物蘋果一個。

2.泥工板、油泥、火柴棒若干。

(一)教師以猜謎的形式導入活動,激發(fā)幼兒興趣。

1.教師說謎面,引導幼兒猜謎語。

教師:紅紅臉,圓又圓,親一口,脆又甜。

2.幼兒自由猜謎語,待幼兒充分發(fā)言后說出高謎底。

(二)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塑造蘋果的.方法。

1.出示蘋果引導幼兒觀察。

教師:蘋果是什么形狀的?什么顏色的?

2.幼兒討論怎么制作蘋果。

教師巡回指導,也可幫助個別操作有困難的幼兒共同完成制作。

(三)集體欣賞幼兒作品。

請幼兒將制作好的蘋果送到“水果店”。

教師:你喜歡哪一個蘋果?為什么?

區(qū)域活動:遷移本活動經驗,制作其他常見的水果。

游戲活動:在角色游戲中,可開設“水果加工廠”,增加做水果的情節(jié)。

小班語言活動分蘋果教案篇八

1、讓幼兒學會使用剪刀,提高手指的靈活性。

2、通過實踐掌握蘋果的.剪法,并會熟練運用對稱方法剪對稱蘋果。

3、培養(yǎng)幼兒對剪紙藝術的喜愛之情。

4、促進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動作協(xié)調發(fā)展。

5、感受作品蘋果的美感。

彩紙、膠水、剪刀、范樣。

1、趣味導入,觀察特征。

欣賞兒歌《水果歌》。

小朋友們在歌中聽到了什么?

各種水果(蘋果、橘子、西瓜…)。

水果既好吃又有營養(yǎng),小朋友一定有自己最喜愛的,誰能向大家介紹下它的外形特征?

2、欣賞范作,激發(fā)幼兒剪紙興趣。

欣賞教師范作,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作欲望。

3、教師演示。

教師總結并演示剪蘋果,從蘋果的剪裁上引出對稱剪法,加以強調。

4、幼兒動手實踐,分組比賽。

教師在黑板貼上4個水果籃,分小組比賽哪籃的蘋果又多又漂亮。

5、欣賞作品。

每組討論后派代表分析優(yōu)劣,談談喜歡那個籃,為什么。

6、結束。

小朋友,你們看到這么多蘋果,心里感覺怎么樣?(高興)那我們一起跟著音樂體驗一下喜悅的心情吧!教師和幼兒隨著音樂快樂互動結束。

小班語言活動分蘋果教案篇九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培養(yǎng)幼兒喜歡聽、念兒歌、并在理解兒歌內容的基礎上,嘗試改編兒歌,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2、使幼兒懂得吃東西前要洗手。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在理解兒歌內容的基礎上學念兒歌,懂得吃東西前要洗手。

活動難點:嘗試改編兒歌。

活動準備:

食物卡片若干、籃子、盤子、大蘋果胸飾1個、實物(蘋果)若干個、圖片(小朋友、小蘋果)各一個、小口袋一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1、教師出示小口袋(內裝有大蘋果一個),請幼兒猜一猜、摸一摸口袋內是什么?

二、初步理解,學習兒歌內容。

1、教師模仿大蘋果的口氣:啊,我是一個大蘋果,誰喜歡歡我呀?為什么?

3、老師帶軍軍洗洗手。

三、欣賞和學念兒歌。

(1)老師帶上大蘋果胸飾:“看,我是誰?”

2、幼兒學念兒歌。

(1)幼兒一起來唱一唱大蘋果的歌。

(2)請幼兒做做大蘋果的樣子,表演兒歌。

四、嘗試仿編兒歌。

1、(出示傷心小蘋果)看,小蘋果怎么啦?發(fā)生了什事?你們喜歡小蘋果嗎?(為小蘋果編歌)小蘋果笑了。

2、蘋果的歌和小蘋果的歌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嗎?(教師引導幼兒如何仿編兒歌)。

3、請個別幼兒摸口袋內的食物,學習仿編兒歌。

4、你除了喜歡大蘋果、小蘋果,還喜歡哪些好吃的東西?

5、通過請幼兒為“大蘋果”的朋友編兒歌嘗試改編這首兒歌。

(1)今天,“大蘋果”還請來了許多好朋友呢,你們看:(出示背景圖片)。

“這么多好吃的東西,快上來選一個吧?!?/p>

(2)請幼兒自己為手里拿的好吃的東西編兒歌。

6、個別幼兒仿編兒歌。

7、請幼兒把編好的兒歌說給客人們聽。

五、知識遷移。

1、請幼兒吃蘋果:“誰想吃?”

2、引導幼兒吃東西前要洗手。

3、幼兒品嘗蘋果。

小班語言活動分蘋果教案篇十

1、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并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理解并學習詞語:又×又×、滿頭大汗、氣喘吁吁。

3、知道當看到朋友遇到困難要主動幫助別人。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5、幫助幼兒體驗和理解故事內容,嘗試講清簡單的事情。

ppt制作的故事《大蘋果》。

一、引起興趣。

二、分段播放ppt,理解故事內容。

1、播放ppt1:

(1)小朋友你們看,在綠油油的草地上,誰來了?他看見了什么?

(2)這是一只怎樣的蘋果?(學習詞語:又×又×)(3)看到這只又紅又紅的大蘋果,你是從那里發(fā)現(xiàn)的?(幼兒猜測)2、播放ppt2、3:

(1)大家看,這么大的蘋果,小老鼠用力的推,推得這么樣了?(引導幼兒觀察小老鼠的表情、動作)(2)豐富詞匯:滿頭大汗、氣喘吁吁。(用動作學一學)3、播放ppt4:

(1)大蘋果被推到了一條寬寬的小河邊,小老鼠會想什么?

(2)小朋友想想,有什么辦法幫小老鼠過河?

4、小朋友想了這么多辦法,我們來看看小老鼠到底是怎樣過河的。(放ppt5、6)5、播放ppt7:

烏龜伯伯背著小老鼠和大蘋果游過了河。小老鼠會說什么?烏龜伯伯會怎么回答呢?

三、完整的欣賞故事。

(1)你喜歡故事里的哪個動物?為什么?(幼兒自由發(fā)表意見)(2)教師總結: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當看到朋友有困難的時候,我們要主動幫助別人。

當我們得到別人的幫助要學會說'愛的甜甜話'。"附故事:大蘋果在綠油油草地上,小老鼠看見了一只又紅又香的大蘋果,想把它推回家。

小老鼠用力的推,"哎喲-哎喲",推得滿頭大汗,氣喘吁吁。

大蘋果被推到了一條寬寬的小河邊:"我怎么樣過河呢?"烏龜伯伯伸出了腦袋,說:"小老鼠,別著急,我來幫助你!"烏龜伯伯背著小老鼠和大蘋果游過了河。

小老鼠高興的說:"謝謝烏龜伯伯!"烏龜伯伯說"不用謝!再見!"

幼兒非常喜歡聽故事,一聽老師說要講故事,都靜靜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極渴慕地望著老師,都希望快一點聽老師講故事。在完整的欣賞了故事后,孩子們不由的發(fā)起了感慨,為此,教師讓孩子們互相說說自己對故事的看法,給幼兒創(chuàng)設了自由表達的空間,幼兒都積極發(fā)言,用語言表達著自己內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隨后結合掛圖,分段欣賞故事,加深了幼兒對故事的理解。

小班語言活動分蘋果教案篇十一

一、活動目標:

1.學習團球,表現(xiàn)蘋果的特征。

2.喜歡泥工活動,體驗幫助小動物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紅、黃、綠橡皮泥若干,泥工板若干、葉子若干、實物蘋果一個。

知識準備:幼兒已初步觀察了解過蘋果。

三、活動過程:

1.播放課件直接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有一個小動物想請小朋友來幫幫忙!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它是誰?

2.引導幼兒觀察實物蘋果的形狀及顏色。

師:那小朋友們快來跟著談老師一起學做好吃的蘋果吧!

老師邊講邊示范,先取一支橡皮泥,放在手心,用力團呀團,揉呀揉,看一下,圓圓的、滑滑的,最后插上一個蘋果柄。??!一個大蘋果做好了,真香呀!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做大蘋果吧。

4.幼兒操作,教師適當指導。

5.分享活動快樂,積累經驗。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做了這么多的蘋果,小兔子的口水都快流出來!我們去把蘋果送到小兔子的樹上吧!

小班語言活動分蘋果教案篇十二

1.在創(chuàng)設情境的基礎上,激發(fā)幼兒學習兒歌的興趣。并能初步仿編兒歌。

2.通過活動了解吃東西前要洗手的衛(wèi)生常識。

3.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有趣的特點。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各種常見水果,并在水果上一面畫上眼睛和嘴。一面弄的.比較臟。

1.(出示蘋果)今天我請來了一位好朋友,它是誰呀?(請小朋友與蘋果娃娃打招呼)。

蘋果娃娃長的怎樣?(引導幼兒觀察交流蘋果的特征,教師及時提煉)。

2.讓幼兒摸一摸,聞一聞蘋果。同時教師念前兩句兒歌。

3.當幼兒摸完后馬上出示哭的。蘋果,為什么蘋果娃娃哭了?(教師馬上以蘋果娃娃的口吻念后兩句)。

4.為什么說臟手臟手別碰我?干凈小手抱抱我?(檢查幼兒的小手,并讓幼兒知道吃東西前要洗手)。

1.教師邊表演邊完整的朗誦兒歌。

完后提問:大蘋果是怎么說的?你最喜歡哪一句?

2.鼓勵幼兒跟老師一起念兒歌。

1.(出示生梨)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并進行集體創(chuàng)編。(方法同上)。

2.(出示許多常見水果)請個別幼兒洗手后選擇自己喜歡的水果觀察創(chuàng)編兒歌并品嘗。

3.全體幼兒洗手后觀察創(chuàng)編兒歌并品嘗。

小班語言活動分蘋果教案篇十三

活動目標:

1、伴隨歌曲的節(jié)奏演唱歌曲,并進行簡單的仿編。

2、知道蘋果很有營養(yǎng),多吃蘋果對身體健康有好處。

3、激發(fā)幼兒對蘋果的興趣。

4、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立體“蘋果樹”(可隨時取放“蘋果”)、音樂。

活動過程:

一、在音樂律動中導入活動,激發(fā)幼兒興趣。

1、一起去看看果園里熟了的果子。

2、幼兒跟隨律動音樂動一動、看一看。

二、引導幼兒觀察蘋果樹,在數(shù)蘋果的過程中積累相關的數(shù)經驗。

1、(出示立體樹)這是一棵什么樹?

2、樹上有許多蘋果,數(shù)數(shù)有多少個?這些蘋果是什么顏色的?

3、小結:有許多紅蘋果,數(shù)也數(shù)不清。

三、在模仿摘蘋果的過程中幫助幼兒熟悉歌詞、演唱歌曲。

1、你們想吃蘋果嗎?蘋果在樹上,我們怎么才能吃到呢?(可以把它們從樹上摘下來)那我們一起來摘蘋果了。

2、聽音樂模仿摘蘋果的動作。(可以請個別能力強的幼兒來表現(xiàn)一下,引導其他幼兒摘蘋果時要轉動手腕,眼睛要看著蘋果。)。

3、有節(jié)奏地念歌詞,再次模仿摘蘋果的動作。

4、重點提問:你喜歡吃蘋果嗎?為什么?

小結:蘋果不光好吃,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呢,它可是促進消化和生長的最佳水果。小朋友多吃蘋果還可以保持骨骼和牙齒的健康,身體就會棒棒的。

5、摘蘋果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我們可以一邊唱歌一邊摘蘋果。

(1)教師邊模仿摘蘋果,邊演唱歌曲。

(2)幼兒和老師一起邊唱邊模仿摘蘋果。

四、引導幼兒替換簡單的歌詞,進行仿編。

1、剛才我們摘了許多紅蘋果,這里還有一棵蘋果樹,看看,它上面的蘋果是什么顏色的?(黃蘋果、青蘋果)黃蘋果、青蘋果也很有營養(yǎng),現(xiàn)在我們去摘黃蘋果、青蘋果吧。

1、替換歌詞(黃蘋果、青蘋果)。

2、伴隨旋律,自由采摘不同顏色的蘋果。

活動結束:

今天摘了許多好吃的蘋果,大家開心嗎?下次我們再一起去摘其它的水果。

附歌曲:蘋果。

1=c。

5536|553-|1353|221-|5536|553-|1353|2。

樹上許多紅蘋果,一個一個摘下來。我們喜歡吃蘋果,多吃蘋果身。

21-||。

體好。

活動延伸:

用自己不同的動作表現(xiàn)各種水果寶寶,并做游戲“摘水果”。

小班語言活動分蘋果教案篇十四

1、在創(chuàng)設情境的基礎上,激發(fā)幼兒學習兒歌的興趣。并能初步仿編兒歌。

2、通過活動了解吃東西前要洗手的衛(wèi)生常識。

3、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有趣的特點。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各種常見水果,并在水果上一面畫上眼睛和嘴。一面弄的比較臟。

一、創(chuàng)設情景、理解內容

1、(出示蘋果)今天我請來了一位好朋友,它是誰呀?(請小朋友與蘋果娃娃打招呼)

蘋果娃娃長的怎樣?(引導幼兒觀察交流蘋果的特征,教師及時提煉)

2、讓幼兒摸一摸,聞一聞蘋果。同時教師念前兩句兒歌。

3、當幼兒摸完后馬上出示哭的蘋果,為什么蘋果娃娃哭了?(教師馬上以蘋果娃娃的口吻念后兩句)

4、為什么說臟手臟手別碰我?;干凈小手抱抱我?(檢查幼兒的小手,并讓幼兒知道吃東西前要洗手)

二、完整欣賞、了解兒歌

1、教師邊表演邊完整的朗誦兒歌。

完后提問:大蘋果是怎么說的?你最喜歡哪一句?

2、鼓勵幼兒跟老師一起念兒歌。

三、提供機會、學習創(chuàng)編

1、(出示生梨)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并進行集體創(chuàng)編。(方法同上)

2、(出示許多常見水果)請個別幼兒洗手后選擇自己喜歡的水果觀察創(chuàng)編兒歌并品嘗。

3、全體幼兒洗手后觀察創(chuàng)編兒歌并品嘗。

小班語言活動分蘋果教案篇十五

設計思路:

小班語言目標:樂意與人交談,講話有禮貌,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話,所以我選了看圖講述,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簡單描述事件過程,另外,幼兒語言的發(fā)展與其情感,思維,社會能力有密切關聯(lián),,我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幼兒大部分為獨生子女,大人對孩子太溺愛,導致孩子養(yǎng)成一些自私的毛病,正好,通過這樣一節(jié)課來讓幼兒體驗關心老人的樂趣,讓孩子學會尊敬老人,即上升為一個情感教育,一個社會教育,且內容貼近生活。

活動目標:

1、幼兒根據(jù)已有經驗,大膽想象并講述畫面故事內容。

2、感受關心家人的愉悅,初步懂得從小要尊敬關心老人。

活動重點:通過故事,懂得從小要尊敬,關心老人。

活動難點:用簡短的句子說出小紅分蘋果的`經過。

活動準備:ppt、頭飾。

活動過程:

1、出示整體畫面(圖1)讓幼兒進行畫面描述。

2、大家講的很好,故事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看看到底是怎樣的?

(1)圖2,星期天的下午,爸爸媽媽都在家休息爸爸在看報紙,奶奶在織毛衣……。

(2)圖3,媽媽端來了蘋果給大家吃。

(4)那么我們看看小紅是怎樣分蘋果的?小紅先把蘋果分給了誰?圖5,小紅把蘋果分給了奶奶,他如何對奶奶說?――小紅說“奶奶這個蘋果給您吃”,讓孩子和老師一起復述這句話,并讓幼兒知道,奶奶特別高興,摸著小紅的頭說“小紅真乖”

(5)圖6小紅又拿了一個蘋果給了爸爸,對爸爸說“爸爸這個蘋果給您吃”,讓幼兒自已試著說出這句話。同樣,爸爸高興的摸著小紅的頭說“小紅真乖”

(6)圖7同樣把蘋果給了媽媽,讓幼兒自己說出“媽媽這個蘋果給您吃”,媽媽高興的摸著小紅的頭說“小紅真乖”

(7)圖8盤內剩一個蘋果了,給誰吃?

(8)圖9小紅吃了盤內的最后一個蘋果。

3、原來畫里面藏著這樣一個故事,現(xiàn)在我們一起跟圖講講吧,一定要把什么時間,什么地點,都有誰,他們在干什么講出來,這樣別人才能更清楚,更明白(老師引導幼兒根據(jù)畫面復述故事內容,到語言部分盡量讓幼兒說出來)。

4、老師這有一個蘋果,請小朋友把它送給你喜歡的老師,看小朋友是否已經掌握小紅的語言。

5、小紅先把蘋果分給了誰?為什么?

老師總結,因為爺爺奶奶年紀大了,頭發(fā)都白了,所以有好吃的先給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我們要關心尊敬他們。

總結,今天我們欣賞了一幅很美的畫,聽了一個有趣的故事,還當了一次小演員,主要想通過這個故事讓小朋友們明白在生活中我們應該關心老人,尊敬老人。

小班語言活動分蘋果教案篇十六

1、能在集體面前大膽地介紹自己收集的水果。

2、說出自己喜歡吃的水果的名稱和理由。

1、幼兒每人帶一只自己喜歡吃的水果。

2、已經削好的水果切片。

1、小組交流:“今天我們每人都帶了自己喜歡吃的水果,和好朋友說說自己帶來的水果的名稱?!?/p>

2、集體交流:“誰愿意聲音響亮地告訴大家你帶的水果叫什么名稱?”

3、品嘗交流:教師將水果削成塊狀放在盤子里(若干份)。幼兒自由挑選品嘗水果,相互交流各是什么水果。

小班語言活動分蘋果教案篇十七

活動目標:

1、仔細地觀察畫面,大膽的想象幫小老鼠過河的辦法。

2、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教學掛圖、幼兒用書《大蘋果》,洗凈切好的蘋果一盤。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掛圖一:“瞧,這是什么?”“你吃過蘋果嗎?”

幼兒將平時的經驗予以講述:“誰看到那只蘋果?小老鼠會怎么想?”

幼兒大膽想象。

2、自主閱讀:

幼兒閱讀故事的前半段。

3、分析理解。

教師出示掛圖二:

“你從哪里看出來小老鼠推不動蘋果?”“咱們幫小老鼠一起推?!?/p>

幼兒可以用非語言的形式表現(xiàn)。

教師出示掛圖三:

“小老鼠過不了河怎么辦?”

幼兒討論想辦法。

教師出示掛圖四:

“小老鼠想了什么好辦法?”

幼兒可表演小老鼠與大河馬的對話。

教師出示掛圖五:

“小老鼠的蘋果呢?”

完整欣賞。

4、教師完整講述一遍,幼兒可以用各種形式來表現(xiàn)。

5、教師將準備好的蘋果與幼兒共同分享。

活動二:

活動名稱:我喜歡吃的'水果。

活動目標:

1、能在集體面前大膽地介紹自己收集的水果。2、說出自己喜歡吃的水果的名稱和理由。

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帶一只自己喜歡吃的水果。

2、已經削好的水果切片。

活動過程:

1、小組交流:“今天我們每人都帶了自己喜歡吃的水果,和好朋友說說自己帶來的水果的名稱?!?/p>

2、集體交流:“誰愿意聲音響亮地告訴大家你帶的水果叫什么名稱?”

3、品嘗交流:教師將水果削成塊狀放在盤子里(若干份)。幼兒自由挑選品嘗水果,相互交流各是什么水果。

活動三:科學發(fā)現(xiàn)室組織幼兒進科學發(fā)現(xiàn)室,幼兒自由選擇玩,并學會整理。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班語言活動分蘋果教案篇十八

2、感受故事的有趣,愿意跟著老師猜猜講講。

活動準備。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

出示蘋果,說說蘋果。(這是什么呀?什么樣子的?圓圓的,紅紅的,吃過蘋果嗎,什么感覺的?你說說看,是呀。咦,蘋果長在哪里的呢?恩,長在蘋果樹上。哎呀,除了小朋友愛吃啊,其實也有小動物愛吃哦。)。

提問:蘋果是長在哪里呢?數(shù)一數(shù)樹上有幾個蘋果?

二、猜猜講講。

1、介紹鼠小弟,引出故事。

2、出示ppt,看看講講“誰拿到蘋果,怎么拿”(看呀,誰來了呀?小鳥和猴子他們能摘到蘋果嗎?來,我們來看看哦。這個就是蘋果樹。樹上有幾只蘋果數(shù)數(shù)看,12345678,小鳥來了,小鳥想摘蘋果,他摘得到嗎?那小猴能摘到蘋果嗎?)。

3、出示鼠小弟的動作圖,想想鼠小弟在模仿誰,感知句型“要是我也有……”(看著樹上的蘋果越來越少了,小老鼠著急哦,他想要去摘蘋果,可是他又沒有好辦法,看看他在學誰的樣子。)。

4、模仿鼠小弟的動作(這些動作小老鼠都做了,我們也來做做好不好,看看小老鼠的心情會怎樣。我們來試試看,全體起立。準備好了嗎?)。

三、情境設疑。

講述鼠小弟與海獅的對話。感受句型“你有(會)……”(海獅說:小老鼠,你在干什么,弄得自己都受傷了。小老鼠說:我想吃蘋果。海獅說:讓我來幫助你吧。小老鼠問:你會飛嘛?你有爬樹嗎?你有長長的脖子嗎,你有長長的鼻子嗎。你跳得高嗎,你的力氣大嗎?海獅說:這些本領我都沒有,可我有一個本領可以幫助你哦。)。

提問:鼠小弟怎么會在樹上的,海獅用了什么本領幫助鼠小弟。

四、完整欣賞。

老師完整講述故事。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7617257.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