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黃山奇松的說課稿(精選1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6 10:02:16
小學黃山奇松的說課稿(精選19篇)
時間:2023-12-06 10:02:16     小編:碧墨

在回顧過去的同時,我們也能找到未來的方向。在總結中,我們可以體現(xiàn)自己的觀點和態(tài)度,但也要保持客觀和中立。運動不僅能夠帶給我們身體上的改變,還可以培養(yǎng)品格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小學黃山奇松的說課稿篇一

x老師發(fā)言:《黃山奇松》是一篇寫景的文章,作者以生動的筆墨描寫了黃山奇松美不勝收的各種姿態(tài),抒發(fā)了作者對黃山奇松的贊嘆之情。本節(jié)課學習的重點是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內容,具體描寫獨具特色的黃山三大名松: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語句。縱觀整節(jié)課,劉老師抓住了教學的重點,而且巧妙地化解了教學的難點,讓我有了很多的收獲。在課堂上,劉老師引導學生多種感官共同參與,進行看、聽、想、品一體化的語文實踐活動,可以使學生獲得立體的語言信息。另外,情境教學法能充分地再現(xiàn)課文優(yōu)美的意境,使學生充分展開想象,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美,用自己的語言去表現(xiàn)美,用自己的畫筆去創(chuàng)造美。

x老師發(fā)言:課堂上,劉老師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并注重挖掘學生的內在因素,并加以引導、鼓勵,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在讀中學、讀中悟,不但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訓練了學生的表達能力,想象能力。課堂上,學生學的輕松愉快,當堂問題當堂解決。體現(xiàn)了教師是課堂的主導,學生是課堂的主體。

x老師發(fā)言:劉老師非常注重學生說話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想象中說話,在說話中進一步理解文本,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力和表達能力。例如,在學習第二自然中描寫送客松的語句時,引導學生側耳聽一聽,展開想象,想想它在跟游客說些什么?引導學生練習說話,讓學生思維的火花在想象的世界里盡情地綻放。通過訓練,既夯實了基礎,提升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x老師發(fā)言:在教學中,劉老師注重對學進行寫法的指導,始終圍繞“寫什么”、“怎么寫”來展開教學。在梳理文章的脈絡時,就學生討論:第一自然段概括寫人們對黃山情有獨鐘。第二自然段具體描繪了三大名松的姿態(tài)。第三自然段寫千姿百態(tài)的松樹使黃山更加秀美。引導學生了解課文采用了“總—分—總”的結構。課堂結尾,在學生品讀文本的基礎上,再引導學生思考:作者寫三大名松有什么異同?為什么這么寫?讓學生了解課文描寫有詳有略,突出重點;同時了解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可以讓語句更生動。平時我們寫文章的時候,也可以學習這種寫作的方法。這樣的教學躍出文本,有機拓寬,使學生更好地了解課文的寫法,為以后掌握并運用這種寫法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這節(jié)課我聽下來感覺訓練很扎實,無論是字詞、句段,還是篇章,學生自己對課文的感悟取代了教師的講解分析,讓學生自己的感性體驗取代整齊劃一的指導,整個教學設計張揚了學生的個性,激發(fā)學生的靈性,提高了學生的悟性。

《黃山奇松》這篇課文采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以生動的筆墨描寫了黃山奇松美不勝收的各種姿態(tài),抒發(fā)了作者對它們的贊嘆之情。我覺得楊老師在教學陪客松、送客松,教師只是略加引導點撥,接著放手讓學生運用抓住關鍵詞句的閱讀方法自學然后進行班級交流,展示自學成果,教師對學生的交流進行及時地點撥與提升。放手讓孩子們進行讀書,找具體的語句,感受黃山松的奇美。

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注重了學生情感體驗的個體性,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閱讀能力、默讀能力,以及學以致用的能力。這樣的學習過程更符合孩子掌握知識的規(guī)律。同時,在自學的基礎上通過學生的小組交流、班級匯報,讓學生學會合作,產(chǎn)生思想的碰撞,激起思維的火花,借鑒別人的優(yōu)點補充自己對文本的感受,充分利用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教學資源。楊老師通過這些環(huán)節(jié)巧妙地將圖與文有機地結合起來,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能力,通過他們的想象、說話,更好地挖掘課文的深刻內涵,理解黃山“奇”的所在。

小學黃山奇松的說課稿篇二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是譚文秋,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黃山奇松》(板書課題),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和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四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黃山奇松》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五組的第1篇課文。課文以生動的筆墨描寫了黃山奇松美不勝收的各種姿態(tài),抒發(fā)了作者對它們的贊嘆之情和對大自然的熱愛。文章的表達方式很有特色,它采用了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語言流暢,將黃山奇松的秀美描寫得淋漓盡致,令讀者賞心悅目、心馳神往、浮想聯(lián)翩。是一篇加強學生語言情感訓練的美文。

(新課標中對五六年級學段的閱讀要求是: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默讀有一定速度;能借助詞典閱讀,理解詞語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恰當意義;體會作者思想情感,初步領悟文章基本表達方法;敢于提出自己看法。)。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和初步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語言的能力,(這為本課的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學習基礎。)但受年齡限制,閱歷淺、實踐少,認知水平和能力仍有限,對黃山松樹的姿態(tài)缺乏感性認識。

結合本文特點和5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基礎,依據(jù)新課標對本學段的要求,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正確讀寫本課要求掌握的生字,理解新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黃山名松的“奇美”。

3.引導學生領悟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

4.培養(yǎng)審美情趣,激發(fā)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其中,教學重點是:整體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黃山名松的“奇美”。

難點是:引導學生領悟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

二、說教法和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tǒng)一?;诖耍也捎玫慕谭ㄊ窃掝}設置法、指導閱讀法,媒體演示法,拓展遷移法。在使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的同時,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發(fā)現(xiàn)法、討論法、朗讀法和勾畫圈點法,讓學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

三、說教學過程。

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四大板塊展開。分別是:

板塊1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1、以“黃山四絕”的圖片引入課文,配以優(yōu)雅的樂曲。

2、在出示圖片的同時,我提出導語:對于黃山,大家了解多少呢?“黃山四絕”是否有聽說過?黃山四絕聞名于世,而人們對“奇松”卻情有獨鐘,這是為什么呢?今天就讓我們在作者的帶領下一起來觀賞這些奇特的松樹吧!

這樣設計將思維由黃山引到黃山四絕再到黃山奇松,能夠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與想象。

板塊2初讀文本,整體感知。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圈出不認識的字詞,借助工具書理解。掃清文本障礙,同時體現(xiàn)語文學科工具性的特征。

檢查學生的生字詞的識記情況,有針對性的對某些容易讀錯寫錯的字詞進行指導。

字音易錯的字,如賓、臥。賓容易讀成bing,in和ing不分,臥由于即墨方言土語的特點學生容易將圓口o發(fā)成扁口。

字形易錯的字,如陡、臥。陡容易將雙耳旁寫成雙人旁。臥左邊部分的筆順易寫錯。

讓學生用鋼筆描紅,然后在練習本上寫一寫、練一練。

指名學生分段朗讀課文,其他學生認真聽,幫助糾正出錯字音,了解學生讀文情況。

學生默讀全文,思考:文章主要講了什么?然后相互交流,整體把握文章內容。

板塊3細讀探究,體悟情感。

我分為兩部分,分別出示主話題。

第一部分:

1、以多媒體出示主話題:“文章中具體寫了哪些松樹?它們都是什么樣子的?”

2、學生帶著問題小聲朗讀第二自然段,交流討論。讓學生劃出描寫三種松樹的相關句子。

3、指名學生回答自己所劃句子,然后問學生“你喜歡哪種松樹?為什么呢?”學生用自己的話解釋或者動情地朗讀課文當中的句子,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4、使用多媒體展示黃山三松的圖片,讓學生對號入座,指出它們的名稱、特點,盡量復述。讓學生在對號入座這樣的小游戲中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印象。

5、讓學生再美美地整體讀一遍這三部分句子,把喜愛之情讀出來。嘗試背誦它們。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

第二部分:

1、以多媒體出示主話題:“黃山上只有這三種松樹嗎?你從哪些地方能看出來?”

有的學生會從第一自然段中的“處處”看出來,有的學生會從第三自然段的“千姿百態(tài)”看出黃山松樹的姿態(tài)之多,還有的學生會從標點省略號中看出來還有很多種姿態(tài)的松樹作者沒有寫。

2、讓學生用贊嘆的語氣自讀第一和第三自然段。深入感受黃山松樹的奇美。

板塊4賞讀積累,拓展延伸。

1、學生試擴展第三自然段省略號省略的內容,發(fā)揮學生的想象與創(chuàng)造性。

2、學生自讀課文,體味作者語言,說說作者是怎么將三松的奇美寫出來的?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積累這樣的方法,課后查閱資料,了解另外“三絕”,試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寫寫其中一絕。字數(shù)不限。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是開放而富有創(chuàng)新活力的,讓學生在積累中共鳴,整合中深化。同時,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獲得思想啟迪,進而解決教學難點。

四、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我這樣設計板書:

陪客松。

處處迎客松千姿百態(tài)。

送客松。

此板書清晰直觀,便于學生理解,理清文章脈絡。

以上,我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四個方面對本課進行了說明,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小學黃山奇松的說課稿篇三

《黃山奇松》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第五單元中的一篇課文,課文以生動的筆墨描寫了黃山奇松美不勝收的各種姿態(tài),抒發(fā)了作者對他們的贊嘆之情。文章集景色美、語言美、情感美于一體,令人賞心悅目、心馳神往、浮想聯(lián)翩。

全文共三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可自成一段。第一段講人們對黃山奇松的情有獨鐘。第二自然段具體描繪了黃山三大名松的動人姿態(tài)。第三自然段寫千姿百態(tài)的松樹使黃山更加秀麗。教學本課,要用兩課時來完成,我現(xiàn)在說的是第二課時的設計。

二、說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黃山松奇美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指導朗讀,在讀中體會黃山松的美和奇。

教學難點:在讀的過程中幫助學生體會作者是怎樣抓住“奇”的特點來寫黃山松的。

三、說教法。

1、創(chuàng)設情境,入情入境。

五年級的學生缺少對黃山的直接感知,這就對課文的感悟理解造成一定的難度。因此,上課時,我將出示一些圖片,拉近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語言文字。

2、以讀為本,讀中悟情。圍繞教學目標,以讀為主線,注重引導。

3、延伸開放,拓展深化。品味迎客松這一部分時,讓學生說歡迎詞。教學第二自然段后讓學生當導游。

四、說學法。

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為主。學生在學習目標的引導下,通過教師提供的有關圖片和感興趣的問題進行自主探究,積極思考問題深入了解相關內容。通過師生間的交流、討論,相互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五、說教學流程。

第一步:新課導入。

第二步:感悟黃山松的奇特。

第三步:總結全文。

六、說作業(yè)設計和板書。

小學黃山奇松的說課稿篇四

各位評委老師上午好,我是xx號說課選手。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黃山奇松》,我將從教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及板書設計幾個方面來展開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黃山奇松》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文章用比喻、擬人、排比的修辭手法,生動優(yōu)美地寫出了黃山松的奇特與千姿百態(tài),其中具體寫了“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突出顯示了黃山松的“奇”,表達了作者對黃山松的喜愛之情。

二、說教學目標。

基于我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和五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六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用“屹立”和“飽經(jīng)風霜”造句;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2、通過語言文字的學習,感受黃山松的“奇”。

3、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其中第二點為教學重難點。

三、說教法、學法。

為了促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達到教學目標,我將采用如下教學方法,包括情境教學法,閱讀法,講授法。學法則有自主探究法,合作學習法,角色扮演法。

四、說教學過程。

學生理解課文,感悟文章思想感情需要一個過程,因此整堂課的教學分兩課時完成,下面我來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課文的第一自然段,知道了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山”的黃山有四絕: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奇松是四絕之首,今天,我們就登上最妙的觀松處——玉屏樓,去欣賞一下黃山的奇松。

這個環(huán)節(jié),意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學生才能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去。

(二)精讀課文,體會松“奇”

這一環(huán)節(jié),我會讓學生先快速瀏覽一遍第二自然段,說說第二自然段主要寫了哪幾棵松。在學生回答出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之后,讓學生默讀一遍第二自然段,分別用直線、波浪線和虛線劃出描寫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句子。在劃對的基礎上,讓學生選擇最喜歡的一棵松來讀一讀。

讀完之后,我會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既然黃山的松被稱為奇松,而且作者在那么多千姿百態(tài)的松樹里挑了這三棵來寫,想必這三棵松肯定是最奇的,那么這三棵松奇在哪里呢?請同學們思考一下這個問題,先來看看迎客松奇在哪里。

這時,我會把描寫迎客松的句子出示在ppt上,讓學生仔細閱讀,并說說這些句子分別寫了迎客松的哪些內容。通過我的引導,讓學生歸納出這幾句分別寫了迎客松的姿態(tài)、名字由來和地位。關于迎客松的姿態(tài)奇,我主要引導學生注意“雖然……卻仍然”這一句,讓學生從這句帶有轉折意味的句子中感悟迎客松的姿態(tài)奇。

而迎客松的名字由來奇,我主要是讓學生通過朗讀加上看課文的迎客松插圖,讓學生通過圖文直觀感受迎客松長成歡迎客人的模樣,這本身就是一奇。至于地位奇,我會引導學生看“乃至整個黃山的代表”一句,讓學生感受到一棵樹能代表一座山,這也是奇。

至于陪客松和送客松的奇,我就放手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參照著迎客松,自主探究學習。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讓學生親近文本,自讀自悟,在閱讀、思考與交流中感悟黃山松的奇。

第二自然段是要求背誦的,所以在學生感悟出黃山松奇的基礎上,我會指導學生背誦第二自然段從開頭到“整個黃山的象征了”這一部分。我首先會讓學生集體朗讀一遍這一部分的內容,然后隱去其中一些重要描寫(如下),先讓幾位學生試著填一填,再全班試著填一填。

黃山最妙的觀松處,當然是曾被_______稱為“黃山絕勝處”的________了。樓前懸崖上有“_____”“______”“______”三大名松。迎客松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雖然_______,卻仍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有一叢_______________,如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今,這棵迎客松已經(jīng)成為_____________,乃至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品詞析句,探究修辭。

《黃山奇松》這篇課文中運用了大量的擬人和比喻,還有排比。正是這些修辭手法,讓黃山奇松更加生動傳神,因此對修辭手法進行分析很有必要。這一環(huán)節(jié),我會讓學生看課文的第三自然段的第二句話:

它們或屹立,或斜出,或彎曲;或仰,或俯,或臥;有的狀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

讓學生試著分析一下這個句子,說說這個句子里包含哪些修辭手法,并點評一下這個句子好不好。我會做適當?shù)奶狳c,讓學生感受到修辭的奇妙,僅僅只用了短短29個字,就把黃山松千姿百態(tài)的特點寫活了。同時,我也會抓住時機,鼓勵學生在以后的寫作中靈活運用這些修辭手法。

(四)總結升華,運用訓練。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登上了玉屏樓,看了黃山三大名松,感受到三大名松的奇?,F(xiàn)在,如果你是個小導游,你能把黃山奇松(選取一棵)介紹給游客聽嗎?請同桌之間互相配合,一人演游客,一人演導游,自行組織對話,注意要把黃山松的奇表達出來。這樣設計,一方面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另一方面又訓練了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

五、作業(yè)布置。

除了課文介紹的黃山奇松,黃山還有三絕,課后選擇其中一絕搜集資料,看看它到底絕在哪兒?明天課上交流。

六、板書設計。

姿態(tài)。

奇名字由來。

地位。

千姿百態(tài)。

小學黃山奇松的說課稿篇五

《黃山奇松》全文共三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可自成一段。第一自然段引出黃山奇松。由黃山作為“天下第一奇山”,說到它的“四絕”,然后從“四絕”中引出人們“情有獨鐘”的奇松,使人留下這樣的印象,作為“天下第一奇山”的黃山,正是因為奇松的點綴才使它獨領風騷。第二自然段寫獨具特色的三大名松。先交代三大名松的生長地,在玉屏樓前的懸崖上,然后再一一描寫“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不同的姿態(tài),以及它們得名的由來。第三自然段寫千姿百態(tài)的眾多松樹。一連用了許多“或”字,以顯示松樹姿態(tài)各異,美不勝收,點明山因樹而“更加神奇”,以呼應前文。

本課的訓練重點及難點是在讀的過程中幫助學生體會作者是怎樣抓住“奇”來寫黃山松樹的。在本課時的教學中,不斷滲透、內化、鞏固。

心理學認為,小學生具有好奇、好動的特點,他們在一節(jié)課中持續(xù)注意的時限只有20分鐘。興趣是兒童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布魯納曾指出:最好的動機是學生對研究的東西有著內在的興趣,就會產(chǎn)生愉悅的情緒,從而集中注意力,積極思維。小學生由于年齡特點,視野不夠開闊,對黃山奇松的姿態(tài)缺乏感性認識。多媒體教學聲像并茂、視聽結合,能以直觀的圖像,艷麗的色彩,逼真的音響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fā)學生的想象,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新課程標準要求:各學科能夠結合本學科的特點,加強過程性、體驗性目標,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從而改變單一的記憶、接受、模仿的被動學習方式,發(fā)展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第一課時教學后,學生已經(jīng)學會了生字,而且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理解了部分詞語的意思。但基于學生思維的深刻性、語言的表達上仍欠缺,因此,本節(jié)課重視引導學生邊觀察、邊讀書、邊思考,一切都在自讀、自悟、自冶中完成。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眲?chuàng)造是人類的天性,人人都具有創(chuàng)造的潛能。在語文教學中,多媒體以先進的科學技術含量,營造了創(chuàng)造的氛圍,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的潛能,將兒童引向創(chuàng)新學習之路。

一、運用媒體 以畫想象 催化感知

利用多媒體形象、直觀的特點,拓展視野,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于特定的學習對象上,引導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促其思考。在教學第二自然段時,我用課件出示三大名松的圖象,讓學生仔細觀察,感知三大名松的姿態(tài),說說各自的特點。直觀的畫面喚起了學生記憶中已有的表象,學生用流暢的語句說出了名松的特點。多媒體的展示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二、媒體演示 激情體驗 激勵想象

針對課文的重點,我用多媒體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表達能力。在教學“陪客松”時,創(chuàng)設情境,驅譴學生的想象。想象能使學生進入課文描述的情景中,又能超越教材本身,使學生的思維呈現(xiàn)出多元態(tài)勢,還能培養(yǎng)學生不受制約、縱橫思考的習慣。錄像中迷人的黃山風光,優(yōu)美動聽的旋律,點燃了學生的情感火花,激起了學生暢所欲言的愿望。學生仿佛成了黃山上的“陪客松”,聲情并茂地為人們介紹著迷人的黃山風光。同學們在侃侃而談中真切地體會到了陪客松的神奇,大自然的壯麗。

三、利用媒體 以實引虛 放飛想象

課文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話勾勒了黃山松的千姿百態(tài)。這一處正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想象能力的切口。我利用課件展示了幾種姿態(tài)不一的黃山松。學生在和諧、充滿美感的教學氛圍中欣賞著一幅幅的奇松圖,會想象出更多不同姿態(tài)的松樹形象,極大豐富了課文內容。我隨即用語言激勵學生放飛想象,補充在省略號處。此時學生揚起了想象的風帆,開啟了思維的閘門,情緒高昂。課堂教學達到了“任情感激蕩,任思維涌動,任想象飛翔”的高潮。

現(xiàn)代信息技術為教學改革提供了機遇。它使傳統(tǒng)教學變多元化、立體化,并使教學內容圖、文、音、像得到了相得益彰的充分體現(xiàn),從而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各種情感因素、心理因素,充分調動其參與意識,并讓其成為課堂活動的主體,培養(yǎng)其動手動腦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

分析這堂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的實驗課:教師的工作富有創(chuàng)新性;學生的學習體現(xiàn)研究性、實踐性;信息技術與設備體現(xiàn)了工具性。創(chuàng)設了一個多層面、多維度的師生、生生溝通情境和關系,大大改變了學生學習的行為,使之更具主動性、互動性、創(chuàng)造性,使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充分的張揚,關注了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體現(xiàn)了基于“整合”的理念:素質教育的思想和建構主義的學習觀;能力培養(yǎng)、主體性發(fā)揮與發(fā)展的教學目標觀;教師是設計者、組織者、引導者、幫助者,學生是現(xiàn)實學習的承擔者與發(fā)動者的教學活動觀;以及信息技術是學習工具與資源的技術觀。

整合的課堂,學生需注重讀書、注重發(fā)現(xiàn)、注重質疑、注重探究、注重辯論、注重想象、注重合作、注重感悟,需最大限度地接觸和充分使用信息技術,才有希望達到信息技術促進學習改善的目的。只要我們能按照新的課程標準施教,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樹立新的教學觀、新的教師觀、新的學生觀、新的質量觀、新的評價觀,就能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小學黃山奇松的說課稿篇六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黃山奇松》,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幾個方面說說我對這一課的教學。

《黃山奇松》這篇課文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第一課,本單元的主題是祖國各地,描寫了我國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黃山奇松》這篇課文以生動的筆墨描寫了黃山奇松美不勝收的各種姿態(tài),抒發(fā)了作者對黃山松的贊嘆和喜愛,以及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文章的表達很有特色,采用了比喻、擬人、排比的修辭手法,把黃山松的奇和美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令讀者賞心悅目,心馳神往,浮想聯(lián)翩,如身臨其境。是一篇加強學生語言訓練的美文。

新課標中對五六年級的閱讀要求是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借助詞典閱讀,理解詞語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恰當意義,能聯(lián)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詞語在文中的意思;能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較強獨立識字的能力和初步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語言評價能力(這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是受年齡限制,閱歷淺,認知水平差,對黃山松比較陌生,對它的姿態(tài)缺乏比較直觀的感性認識。

結合本文的特點和五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基礎,以及課標對本學段的要求,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新詞的意思。會用“屹立、飽經(jīng)風霜”造句。

3.在朗讀中感受黃山松的奇和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是: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感悟黃山松的奇和美。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達到教和學的和諧完美統(tǒng)一。基于此,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是激趣導入法、指導閱讀法、拓展遷移法。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學法上我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把主動權真正的還給學生,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具體的學法是發(fā)現(xiàn)法、朗讀法和勾畫圈點法,讓學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

課堂教學過程我分四個板塊來說,下面我分別來說:

板塊一:激趣導入,板書課題

板書“奇”字,讓學生組詞,學生有的組“奇怪”,有的組“奇特”,有的組“奇松”,我就在黑板上又寫出松字,并讓學生說說奇松的意思,順其自然水到渠成的導出課題,今天我們就在作者的帶領下來領略黃山的奇松吧,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然后圍繞課題質疑。梳理歸納學生質疑的問題:

1.黃山奇松什么樣子的?

2.黃山奇松奇在哪里

這樣導入課題,質疑課題,能激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能讓他們懷著好奇心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

板塊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帶著剛才質疑的問題自由讀課文,要求字字入目,標畫出不認識的生字,借助拼音或工具書來掃清文本中的障礙,把課文讀通讀順,這充分體現(xiàn)了語文的工具性的特點。

2.檢查生字詞的認讀情況。

3.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隨時正音評價,其他同學邊聽邊想每一自然段分別寫了什么,此時每個學生都有事可做,他們的思維都在運轉,做到了關注每一個學生。

4.默讀全文,整體感知,思考文章主要講了什么?讀后交流。

板塊三:細讀探究,讀中感悟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指名讀第一自然段,聽后知道了什么?交流。

(二)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提出主話題一:文章中主要寫了哪幾種松樹?讓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用自己喜歡的不同的符號分別標畫出描寫不同松樹的句子。把描寫自己喜歡的那種松樹的句子大聲的讀出來,這樣有利于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然后逐句指導學生朗讀,讀出理解,讀出感悟,讀出黃山松的奇和美,讀出作者對黃山奇松的喜愛和贊嘆之情。

1.讓學生試著續(xù)寫省略的內容,這樣有利于鍛煉學生的想象力。

2.向學生介紹徐霞客游黃山后發(fā)出的感嘆: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3.讓學生課下查閱其他三絕的資料,豐富知識,開闊視野。

好的板書就是一部微型教案,我這樣設計的板書:

16.黃山奇松

迎客松

陪客松、千姿百態(tài)

送客松

小學黃山奇松的說課稿篇七

《黃山奇松》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第一課,本單元的主題是祖國各地大好河山。課文以生動的筆墨描寫了黃山奇松美不勝收的各種姿態(tài),抒發(fā)了作者對黃山松的贊嘆和喜愛,以及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文章采用比喻、擬人、排比的修辭手法,把黃山松的奇和美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令讀者賞心悅目。

二.說教學目標。

新課標中對第三學段學生的閱讀要求是:能聯(lián)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較強的獨立識字的能力和語言理解評價能力。但理解的深度和廣度還需要老師的指導。

因此根據(jù)課標、教材、學情我制定如下目標:

1.正確讀寫本課要求掌握的生字,理解新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黃山名松的“奇美”。

3.引導學生領悟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并學會在習作中使用。

4.培養(yǎng)審美情趣,激發(fā)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其中,教學重點是:整體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黃山名松的“奇美”。

難點是:引導學生領悟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并學會在習作中使用。

三.說教法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tǒng)一。基于此,我采用的教法是:

話題設置法、指導閱讀法,媒體演示法,拓展遷移法。在使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的同時,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發(fā)現(xiàn)法、討論法、朗讀法和勾畫圈點法,讓學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

四.說教學流程。

第一環(huán)節(jié):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請同學們說說你知道哪些聞名中外的風景區(qū)和旅游勝地?

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第二環(huán)節(jié):檢查預習。

這一板塊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第一步:檢查生字詞分組分類檢查生字詞。重點強調“屹”這個字讀“yi”,不讀“qi”。字音易錯的字,如賓、臥。賓容易讀成bing,in和ing不分,臥容易將圓口o發(fā)成扁口。

字形易錯的字,如陡、臥。陡容易將雙耳旁寫成雙人旁。臥左邊部分的筆順易寫錯。然后再出示文中的句子,把字帶入句子,要求學生反復朗讀。

【設計意圖】突出字詞教學重點,掃清閱讀障礙,同時體現(xiàn)語文學科的工具性特征。

第二步:檢查朗讀課文。

采用小組合作檢查和抽查重點段落的方式來進行。

第三步:課文主要內容。

預設如果學生回答不到位,采用題目拓展法來引導學生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確定學生學習起點,相機肯定學生預習成果,提煉出關鍵性的問題,形成閱讀期待,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

第三環(huán)節(jié):引導精讀,深入探究。

預設:課后題4,默讀課文,說說黃山奇松“奇”在哪里。

第一步: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能夠表現(xiàn)黃山奇松“奇”的句子。所運用的方法是勾畫圈點法。

【設計意圖】旨在形成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第二步:小組交流。

在此過程中,老師要關注的是,是不是每個學生都能夠積極的發(fā)言,能否認真傾聽,相互補充,資源共享。

【設計意圖】給學生提供一個表達自我的平臺,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第三步:全班交流。

教師要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適當引導。

預設1:學生會交流第二自然段。用多媒體出示第二自然段。對這一句段的處理,我分一下兩小步。

第一小步:抓住關鍵詞,理解感受。

預設學生在學習“迎客松”時會抓住“遒勁”、“飽經(jīng)風霜”、“郁郁蒼蒼”、“斜伸”等詞,應出示“迎客松”的圖片,要求學生認真朗讀有關迎客松的句子,體會迎客松的奇特和人們對迎客松的贊美之情?!芭憧退伞?、“送客松”的學習方法同上。

【設計意圖】使學生學會找關鍵詞,用關鍵詞,展示圖片,加深學生黃山奇松的印象。

第二小步:老師點撥指導,加深理解。

引導學生讀“它有一叢翠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任深處的手臂,熱情地歡迎賓客的到來?!斌w會一下這是什么句式。然后老師點撥,這個句子是個比喻句,把松樹的枝干比作人的手臂。同時,這又是一個擬人句,“熱情”二字給沒有感情的松樹賦予了人的情感。本段中還有哪些相同的句式,引導學生找出來,并教會學生使用這種句式。引導學生再讀課文,體會這種修辭手法的好處?!驹O計意圖】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引導學生認識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并教會學生使用這種修辭手法。

預設2:預設學生會交流第三自然段。用多媒體出示第三自然段。

第一小步:抓住關鍵詞,理解感受。

預設學生會抓住“千姿百態(tài)”、“屹立”、“斜出”、“仰”、“俯”等詞來學習黃山松的“奇”,并在多媒體上出示代表這些姿態(tài)的松樹的圖片。

【設計意圖】使學生學會找關鍵詞,用關鍵詞,展示圖片,加深學生黃山奇松的印象。

第二小步:提煉方法。

第三自然段運用的是“總—分—總”的寫作方法,教會學生認識這種方法,并練習使用這種方法。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認識學習這種寫作方法,學以致用。

第四步:總覽全文。

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進一步體會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以及“總—分—總”的寫作方法。感受黃山奇松的奇特、景色的優(yōu)美,增強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從課文中理解人與自然的關系,培養(yǎng)熱愛自然、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設計意圖】進一步的理解修辭手法和寫作手法,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提高思想境界。

第四環(huán)節(jié):拓展延伸,升華主題。

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美好的事物,我們應該學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以發(fā)現(xiàn)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并能夠在發(fā)現(xiàn)美的過程中提高自我素養(yǎng),培養(yǎng)審美能力?!驹O計意圖】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深層含義,學以致用。

第五環(huán)節(jié):作業(yè)布置。

必做作業(yè):

1.掌握本課生字。

2.能流利準確的朗讀課文,并能夠背誦課文第二段。

選做作業(yè):仿照黃山奇松的寫作手法,另寫一篇短文。

五.說板書設計。

迎客松熱情歡迎。

黃山奇松陪客松陪同觀賞松態(tài)如人。

送客松依依不舍。

小學黃山奇松的說課稿篇八

你們好!我是來自安徽省合肥市的語文教師孫云。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第五單元第一課《黃山奇松》。

以下是我的說課流程。

《黃山奇松》這篇課文采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以生動的筆墨描寫了黃山奇松美不勝收的各種姿態(tài),抒發(fā)了作者對它們的贊嘆之情。全文共3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可自成一段。第一段是講人們對黃山奇松情有獨鐘。第二自然段具體描繪了三大名松的動人姿態(tài)。第三自然段寫千姿百態(tài)的松樹使黃山更加秀麗。

由于我班大部分學生沒有去過黃山,而他們對于黃山奇松的探知欲是十分濃厚的,極為有限的課本文字、插圖,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大,注意力難以集中。而多媒體課件能給學生呈現(xiàn)出豐富多彩的教學信息,營造出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激發(fā)濃厚的學習興趣,真正實現(xiàn)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有機整合。

根據(jù)教材和學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借助多媒體理解“枝干遒勁”“飽經(jīng)風霜”“千姿百態(tài)”等詞語,了解黃山松的“奇”。

2、過程和方法: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培養(yǎng)朗讀能力,培養(yǎng)學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實現(xiàn)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了解黃山奇松的姿態(tài),感受黃山松的奇美,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本課的訓練重點是利用多媒體的優(yōu)勢來拓展學生的視野,進行語文整合教學,使學生體會黃山松樹的“奇”。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重難點,下面我就具體來說說如何將多媒體課件運用于教學過程的。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大家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感興趣的問題才會主動的探究,在上課之前我就在想,怎么才能把孩子興趣提上來,讓他們主動學習,樂于學習。所以,在導入的時候我利用多媒體出示畫面,懸崖上爭奇的松樹、山峰上矗立的怪石、峰壑中彌漫的云海、四季常暖的溫泉,將學生進入情境。這時我再提出問題“同學們,看了這么美的地方,你想說些什么?”學生很快就能說出自己的想法,表達自己的向往。通過先看再說,學生對黃山已有了初步的感知,為學習下文打下了基礎。

(二)、直觀感知,走進黃山。

有了初步的感知,再讓學生了解黃山的地理位置,學生沒有去過黃山,我就出示一幅地圖讓學生自己找,并說出位置。

(三)、過程體驗,解決重難點。

接下來就是感受黃山松的“奇”。

激“思”學文,突出奇松。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我先是出示徐霞客的名言導入新課,接著激發(fā)學生對名言進行思考,想想這句話的意思,在學生思考的過程中,我借助于課件對“五岳”作了提示。當學生初步理解了這句話以后,我又進一步讓學生思考徐霞客為什么會發(fā)出這樣的感慨。由此進入課文第一自然段的學習,從而理解黃山“四絕”及人們對奇松情有獨鐘。

小學黃山奇松的說課稿篇九

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從啟動、編寫到實驗、總結、推廣,已經(jīng)有六個年頭了。六年來,這套教材的使用,無疑為我們進一步轉變語文教學觀念,真正確立與素質教育相適應的語文教育思想作出了方向性的啟示,同時也為我們深化小語教學改革,大幅度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展現(xiàn)了廣闊的前景。蘇教版小語教材中入選的課文文質兼美,聲情并茂,字里行間閃耀著美的光彩,蘊含著美的情趣。今天我有幸執(zhí)教的《黃山奇松》一課,就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第六單元中的一篇描寫大自然美景的佳作。文章通過對三大名松的具體描寫和對黃山松“千姿百態(tài)”的概括描述表現(xiàn)了黃山奇松的“奇”。全文共三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講人們對黃山奇松情有獨鐘,第二自然段具體描繪了三大名松的動人姿態(tài),第三自然段寫千姿百態(tài)的松樹使得黃山更加秀美。就本文而言,由于學生對黃山以及黃山奇松感性認識上的不足,極有可能導致學生體會情感出現(xiàn)障礙,對感悟課文內容,讀好課文帶來不利影響,那么如何結合本課的實際,準確定位好本課的教學目標就顯得尤為重要,它是教好本節(jié)課的立身之本。當初備課時,在制定教學目標上,可謂下了一番功夫。蘇教版小語教材明確提出“語文姓語”、“小語姓小”,旗幟鮮明地亮出了自己的學科定性、定位觀。“語文姓語”,明確了語文的工具性,認定了教會學生掌握語文工具是語文課的根本任務;“小語姓小”,明確了小語教學的基礎性,認準了小學只是語文教學的啟蒙階段,不是要從理論意義上向學生傳授語言學的知識,而是要從實踐意義上去培養(yǎng)他們最起碼的運用水平的語文基本功。從這一思想來看,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就是學習語言,必須以語言訓練為中心,小學生需要學習的是課本中原汁原味的東西,而絕不是關于課本的那些零碎枯燥的東西,基于這一定性、定位觀,結合新大綱的精神,從本節(jié)課需要完成的學習任務以及學生存在的認知障礙的實際出發(fā),我把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注重積累運用,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學會介紹黃山美景。

教學目標定位好后,如何讓學生在讀中體會黃山奇松的美和奇,體會作者是怎樣抓住“奇”來寫黃山奇松的,理之成為了本節(jié)課教學的重難點。

那么,如何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很好地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的設計和安排上我力求體現(xiàn)“以讀書為主線,強調讀中感悟,提倡活記樂背,注重遷移運用”這一指導思想,下面我想就這四點的教學,談談個人的一點看法。

一、以讀為本,將讀書活動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

蘇教版小語教材特別注重“讀”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朗讀作為學習語言行之有效的方法。多年來,語文教學在實踐上的最大誤區(qū)便是“途徑”不明。我們一直未能深入研究和解決好一個關鍵性的問題:兒童語文能力是怎樣形成的?語文課上學生語言訓練的根本途徑和動行機制是什么?以往,我們總是習慣以理解課文內容為主線來組織教學結構,以各種分析和各類知識的灌輸來取代學生的語言習得過程,不肯讓學生直接充分地接觸課文中豐富多彩的語言。學生學到手的不是有血有肉有生命的語言材料,而是諸如“艱苦樸素”“英勇頑強”之類概念化、標簽式的“被榨干了汁水的語言的標本”。為了改變這種錯誤的語言學習之路,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始終將朗讀作為教學的主線。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按照“初讀感知——熟讀感悟——品讀體會——記憶背誦”四個基本環(huán)節(jié)進行。首先要求學生默讀第二自然段,說說在玉屏樓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接著讓學生自由讀描寫三大名松的句子,說說自己最想說的一句話,在整體感知第二自然段內容的基礎上,讓學生深入學習迎客松,通過“循文明象、體情悟道”感悟文中“枝干遒勁”和“飽經(jīng)風霜”這兩個新詞的意思,同時引導學生體會迎客松的奇,在此基礎上再指導學生細讀品味,讀出感情,使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并練習背誦。接著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描寫陪客松和送客松的句子,最后通過觀賞其它奇松,齊讀最后一節(jié),結束新課的學習。這樣,通過全程的以讀代講,以讀促思,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體會情感。

二、以感知為基礎,將讀中感悟作為理解課文的手段。

1、悟其意。

課文中“有一定內涵的詞句”,側重于悟其意。如《黃山奇松》:“如今,這棵迎客松已經(jīng)成為黃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個黃山的象征了?!边@句話,學生難以理解“代表”“象征”的含義。領悟的方法還是先要從整體上去感知:它為什么成為黃山奇松的代表,為什么象征著黃山?對于這個問題我在教學中一代而過,充分讓學生自悟,自己理解。課文中有一定內涵的詞句,在教學中我們一定要善于引導學生從中提升對詞句內涵的領悟。學生學習的是母語,課文大多數(shù)文字一讀就懂的,所以要擇其需要領悟處領悟之。

2、悟其情。

“情”,就是學生對文章所描寫的景或物產(chǎn)生的特定情感。對于這篇課文的教學,學生對奇松的情,主要是從奇上產(chǎn)生的。在引導學生領悟迎客松奇時,我突出重點,防止教學程式化。悟其情的方法,新大綱指出:“提倡在學生讀書思考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的指點,圍繞重點展開討論和交流,鼓勵學生發(fā)表獨立見解?!边@就是說,鼓勵學生議論紛紛,對課文有多元的理解。因此,在學生看完迎客松的圖片,讀完描寫迎客松的句子之后,我就安排讓學生自由地說說自己的想法,用個性化的語言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側重領悟迎客松的奇。

三、活記樂背,積累言語材料,積淀語感經(jīng)驗。

新大綱要重視在讀中感悟,但更強調語言積累。強調語言的積累,那么究竟要積累什么?積累范文的語言,而絕不是積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閱讀教學要重視讀書和背誦,要讓學生學習“語文”本身,而不是“關于語文”的東西。這是我們蘇教版一貫倡導的思想。因此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首先注重讓學生積累范文語言,描寫迎客松的句子寫得多好,不僅把迎客松寫得美,寫得奇,還寫出了迎客松的地位,這么好的句子,不讓學生背上,不讓學生將范文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學生的語文能力怎么能提高?其次重視積累,還包括積累名家名句,名人名言,好詞佳句等等。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補充了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的名句:“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辈⒆寣W生記住,學生很高興,很樂意地去背了。記得蘇教版小語教材主編張慶老師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次,他爬云龍山觀景臺,便見到一個少先隊員一邊向上爬一邊對他的小伙伴大聲吟誦:“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蹦憧?,這個同學學過的《登鸛雀樓》詩竟在這兒派上了用場。我今天讓學生們記住徐霞客的名言,說不準哪一天學生真游玩完黃山后,發(fā)出“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钡母锌?,那時真有一鳴驚人之感。若是平日這些同學積累甚少,頭腦空空,我想即便面對更加綺麗迷人的景色,恐怕也只能是“眼前有景道不得”吧!

四、創(chuàng)設情境,遷移運用,培養(yǎng)學生的言語交際能力。

由模仿到創(chuàng)造,由完成老師設計的“形成性”作業(yè),到主動運用于說、寫實踐,并積極向課外語文活動延伸,這是蘇教版在注重遷移運用中提出的具體要求。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主要利用學生對黃山奇松的了解,讓學生學會介紹黃山奇松,這不光是很好的遷移運用,更是一個很好的口語交際訓練。隨著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日益加快,口頭言語交際日益頻繁。因此重視說話教學,加強言語交際能力的訓練,也是當今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課題。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抓住小學階段發(fā)展兒童口語的最佳期,十分重視說話訓練,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安排了相當數(shù)量的言語交際和觀察表達練習。其中言語交際訓練模擬一定的生活場景,要學生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歷再造想象,發(fā)展言語的交際功能,沉淀言語的交際經(jīng)驗。從這點來看,讓學生在家長面前介紹黃山奇松正是為了創(chuàng)設口語表達的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言語交際能力。此外,我在布置課后作業(yè)上還安排了仿照第二自然段描寫三大名松的寫法,描寫校園中三座典型的建筑物,這也是為了強化學生的寫作遷移運用,進行寫的訓練。

總之,小學語新大綱和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所昭示我們的語文教改之路,也正是以有指導的讀書活動為主線,融字詞句訓練于其中,強調朗讀感悟,要求以讀為本,以講助讀,以說、寫促讀,提倡活記樂背,增加積累,注重說、寫結合,促進遷移運用。一句話,這就是走“以讀為本、內化語言”之路。

各位專家,各位老師,這節(jié)課的教學,主觀上,我力圖體現(xiàn)新大綱的精神,展示蘇教版教材的教革方向,努力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陀^上,由于本人理論和實踐水平的有限,課堂教學過程中以及說課中的許多地方還不盡如人意。懇請各位專家、老師多提寶貴意見!

小學黃山奇松的說課稿篇十

1、教材簡析:

2、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2、通過朗讀感悟文中新詞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培養(yǎng)審美情趣,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3、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屹立”、“郁郁蒼蒼”造句。

4、觀察圖片,任選一種松樹,仿照課文寫一段話。

這些目標的制定是以新的課程標準為指導,力求在優(yōu)化課堂結構、改革閱讀教學上有所突破和創(chuàng)新,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學習。

3、教學重點:

本課的訓練重點是利用多媒體的優(yōu)勢來拓展學生的視野,進行語文整合教學,使學生體會黃山松樹的“奇”。

二、說教學策略。

1、提煉主線以“黃山奇松”奇在哪兒為主線展開教學活動。

2、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視頻、音頻、文字、圖片等,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進入“旅游”境地,感受黃山松樹的奇美。

3、朗讀感悟讓學生反復朗讀,通過對關鍵詞句的品味、聯(lián)想,感受黃山松樹的瀟灑、挺秀。

4、化語為畫學生讀懂文本語言、浮現(xiàn)語言形象,用電腦繪制名松形象。

5、讀寫結合仿照課文寫法,自選一種松樹試著寫一寫。

三、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1、請同學們說說你知道哪些聞名中外的風景區(qū)和旅游勝地?

【設計意圖】[調動學生直接、間接的經(jīng)驗,喚起學生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2、今天,讓我們一起去被人們稱為“天下第一山”的黃山去看一看,好嗎?(板書:黃山)打開網(wǎng)頁,進入“黃山旅游”觀看錄象和圖片,說說自己的感受。

3、“黃山四絕”聞名于世,而人們對“奇松”則情有獨鐘,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仔細觀賞一下這些奇特的松樹吧。(補充完整題目:奇松)。

4、據(jù)題質疑:黃山松奇在哪兒?

二、初讀感知。

1、進入“閱讀指南”的“整體感知”,呈現(xiàn):

(2)三個自然段分別寫了什么?

(3)簡要說說黃山松奇在哪兒?

2、自學課文。

3、讀后檢測交流。

4、簡要說說黃山松“奇”在哪兒?

5、小結:黃山松非常奇特,那就讓我們再讀課文,細細地去感受一下。

三、精讀第一節(jié)。

1、進入“閱讀指南”的“整體感知”,呈現(xiàn):

(1)默讀第一節(jié),想想黃山松奇在哪兒?

(2)聯(lián)系課文說說“四絕”、“情有獨鐘”的意思,有困難的可以訪問“說文解字”

2、學生返回首頁自學。

3、同桌討論。

4、學生顯示網(wǎng)頁內容進行交流。

【設計意圖】[語文姓“語”,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語文教學同樣十分注重語意的領悟和把握]。

(2)讀好第二句。

(3)學生點擊第一句話,聯(lián)系“說文解字”,展示“黃山四絕”的圖片,理解“四絕”的詞意。

(4)打開“說文解字”,理解“情有獨鐘”的意思。

(5)讀好第一句話,讀出人們的喜愛之情。

5、齊讀第一節(jié),再次完整地感受黃山松的奇特。

四、精讀第二節(jié)。

1、進入“閱讀指南”的“第二節(jié)導讀”,呈現(xiàn):

(2)聯(lián)系課文說說“飽經(jīng)風霜”和“郁郁蒼蒼”的意思,并用“郁郁蒼蒼”造句有困難的可訪問“說文解字”和“造句指南”

(3)你能通過想象任選一種名松,把它的形象畫下來嗎?你可以進入“創(chuàng)造天地”試一試。

2、學生自學,同學之間可以交流討論。

3、學生顯示網(wǎng)頁內容進行交流。

(1)感受“迎客松“之奇。

b、部分學生把優(yōu)秀的畫作傳送到大屏幕,圖文對照,師生點評。

c、讀好這段話,讀出迎客松的奇特和人們的贊美之情。

(2)感受“陪客松”之奇。

b、部分學生把畫好的陪客松的畫發(fā)送到大屏幕,師生點評。

c、讀好這句話。

(3)感受“送客松”之奇特。

c、讀好這段話。

(4)齊讀寫三大名松的句子,整體感受他們的奇特。

(5)看圖描述三大名松。

4、部分學生把造的句子發(fā)送到大屏幕,師生點評。

五、精讀第三節(jié)。

1、進入“閱讀指南”之“第三節(jié)導讀”,呈現(xiàn):

(2)理解“屹立”并造句,有困難的可訪問“說文解字”和“造句指南”

(3)你能選擇一種最喜歡的松樹,學習第二節(jié)的寫法,給它配上幾句話嗎?

2、學生自學3、學生打開網(wǎng)頁交流。

【設計意圖】[利用網(wǎng)頁,展示更多的黃山松的形象,加深學生對黃山松樹之奇的感受]。

(2)部分學生把寫好的片段發(fā)送到大屏幕,師生點評。

(3)讀好這一節(jié)。

六、總結全文。

七、課外延伸。

讀完課文,你還想知道什么?

小學黃山奇松的說課稿篇十一

全文共3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可自成一段。第一段是講人們對黃山奇松情有獨鐘。第二自然段具體描繪了三大名松的動人姿態(tài)。第三自然段寫千姿百態(tài)的松樹使黃山更加秀麗。

1、導入課文。

以“黃山四絕”引入課文,課件出示,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3、精讀課文。主要采用抓住重點段,也就是課文第2段引導學生自讀感悟松之奇。黃山松奇在哪兒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第2節(jié)。讀后請同學們交流對自己喜歡的一棵松樹的感悟。這兒我主要介紹如何引導學生感悟迎客松之奇從而突破。

然后先出示語句,再讀體會。

4、品讀語句,感受松之奇。引導學生交流,著重引導學生體會到以下幾點。

交流:一奇在姿態(tài)。

姿態(tài)優(yōu)美遒勁(理解):筆直有力,粗壯雄健,有氣勢。

二奇在生命力強。

迎客松已經(jīng)在高高的懸崖上生長了800年,“飽經(jīng)風霜”這個詞到底包含了迎客松成長過程中的多少艱辛磨難呢?請同學們結合課前搜集的資料想象一下:。

風撼不動它,雪壓不斷它,它仍然那么根深葉茂,四季常青,郁郁蒼蒼,充滿生機。更難得的是它還那么瀟灑、挺秀,真是一棵奇樹!

三奇熱情好客。

在品味“迎客松”這一部分時,讓學生說歡迎詞,(學生熱情交流歡迎詞,并加上動作)。

綜上所述,我在整堂課的教學設計中利用網(wǎng)絡,讓學生在網(wǎng)絡這一特殊的環(huán)境中進行研究性學習,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和自主性,讓他們在主動、互動、創(chuàng)造性的語文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收集、整理、交流信息的能力。

本篇課文圍繞教學目標,以“讀”為主線,注重引導。但在這節(jié)課中,我還是忽略了很多細節(jié),教學中資料準備的不夠多,孩子們缺乏情深體驗,感受不夠深刻,導致孩子們的配合也不夠高,因而老師講述多了點。

小學黃山奇松的說課稿篇十二

《黃山奇松》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中的一篇課文,課文以生動的筆墨描寫了黃山奇松美不勝收的各種姿態(tài),抒發(fā)了作者對它們的贊嘆之情,文章集景色美、語言美、情感美于一體,令讀者賞心悅目、心馳神往,是一篇陶冶學生審美情趣,提高學生語言素養(yǎng)的好教材。

二、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知識與技能: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學會介紹黃山美景。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新詞語的意思。

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和關鍵句子,通過反復誦讀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黃山松樹的特點,體會作者是怎樣抓住“奇”來寫黃山松樹的。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2)培養(yǎng)審美情趣,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結合圖片指導朗讀,在讀中體會黃山松的美和奇。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和關鍵句子,通過反復誦讀,了解黃山松樹的特點,體會作者是怎樣抓住“奇”來寫黃山松的。

三、學情教法。

1、學情分析。

(1)、學生有了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能獨立預習課文,能通過網(wǎng)絡瀏覽各種信息,搜集資料。

(2)、學生對寫景課文缺少感性認識,審美能力有待提高,需要通過其它媒體輔助學習。

(3)、學生去過黃山的不多,對黃山松的姿態(tài)缺乏認識,對黃山松生長的環(huán)境不了解。

2、教法分析。

(1)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寫文章,胸中有境才能妙筆生花;讀課文,入境才能情真意切。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品讀、感悟、想象,感受黃山奇松的魅力。

(2)引導由扶到放: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在質疑問題、自讀解疑和讀議領悟的過程中,

發(fā)表個人見解,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3)讀中悟情悟境:以“讀”為主線,采用“讀—感—想—品—演”的方法,既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又注重引導。

四、教學設計。

在上課伊始,我采用電教媒體播放一段黃山風景片,并配以優(yōu)雅的樂曲,一下子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無形中為下面的學習奠定了一個恰當和諧的感情基調。

(一)名言導入激趣揭題。

引用徐霞客寫的千古名句:“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和名詩《黃山松》。(設計意圖:此時,學生的思維得到了很大的調動,教師利用這一閱讀期待,引出下文。)。

(二)合作初讀交流反饋。

結合課文預習案和小組交流,理解生字的音、形、義,為初讀課文掃清障礙,并通過朗讀課文感知文章大意。

(三)落實基礎整體把握。

1、學生在完成對課文的字詞學習和初讀之后,欣賞黃山“四絕”的風景。(設計意圖:借助“課件”演示和老師的解說,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而這四絕中人們對黃山奇松更是“情有獨鐘”,緊接著通過一組黃山松的優(yōu)美圖片將學生帶入文本,入情入境,從整體上把握課文。

(四)走進“迎客”,細讀感悟。

黃山松奇在哪兒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第2段。重點介紹迎客松,出示圖片,讓學生邊欣賞邊讀。結合文中的比喻句讀后請學生小組自由交流自己對迎客松的感悟。最后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各種方式的誦讀,感悟迎客松之奇,從而突破教學重難點。

一、奇在千姿百態(tài)。

二、奇在生命力強。

三、奇在熱情好客。

(五)看圖激趣、自主學習。

(六)情景渲染深化朗讀。

黃山只有這幾種松樹嗎?這時教師出示其它黃山松的優(yōu)美圖片,讓學生對黃山奇松更加情有獨鐘,也自然理解了文中“千姿百態(tài)”的意思。它們裝點著黃山,使得黃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這時再出示下面的句式讓學生填空,“黃山松千姿百態(tài),有的像(),有的如同(),有的仿佛(),有的狀如(),有的貌似()它們()。”讓他們仿照原文的寫法,并展開豐富的想象,學生不但欣賞了美,感受了美,更重要的是創(chuàng)造了美。

(七)思維導圖個性鞏固。

教師在總結完全文后讓學生完成思維導圖,走進文本,又走出文本,并超越文本。達到鞏固拓展的目的。

五、整合點分析及解決。

學生對黃山奇松缺少感性認識,當學生體會黃山松的奇美和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時,視頻、圖片、文字很好地幫助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而課前布置學生瀏覽過《黃山奇松》專題學習網(wǎng)站,首先是“預習導案”的交流展示,讓學生充分預習,為完成教學目標打下基礎。其次是課文的專題學習資料庫,憑借信息技術突破書本這一知識主要來源的限制,用各種相關資源來豐富課堂教學,極大豐富了教學知識量,為學生預習新知,課堂交流、拓展延伸提供了很好的幫助。

綜上所述,我在整堂課的教學設計中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yōu)勢,讓學生在這一特殊的環(huán)境中進行研究性學習,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和自主性,讓他們在主動、互動、創(chuàng)造性的語文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收集、整理、交流信息的能力,最終實現(xiàn)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學黃山奇松的說課稿篇十三

《黃山奇松》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第五單元的中的一篇課文,課文以生動的筆墨描寫了黃山奇松美不勝收的各種姿態(tài),抒發(fā)了作者對它們的贊嘆之情,文章集景色美、語言美、情感美于一體,令讀者賞心悅目、心馳神往、浮想聯(lián)翩。

全文共3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可自成一段。第一段是講人們對黃山奇松情有獨鐘。第二自然段具體描繪了三大名松的動人姿態(tài)。第三自然段寫千姿百態(tài)的松樹使黃山更加秀麗。

二、說重難點。

教學重點:指導朗讀,在讀中體會黃山松的美和奇。

教學難點:感悟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姿態(tài)美。

三、說教法。

1、創(chuàng)設情境,入境入情作者寫文章,胸中有境才能妙筆生花;孩子們讀課文,入境才能情真意切。五年級絕大部分學生缺少對黃山的直接感知,這就對課文的感悟理解造成了一定的難度,因此在上課伊始,采用電教媒體出示黃山風景圖片,一下子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在這樣的氛圍中師生的心情得到了舒緩,身心獲得了愉悅,無形中為下面的學習奠定了一個恰當和諧的感情基調。

2、以讀為本,讀中悟情。圍繞教學目標,以“讀”為主線,注重引導。

3、延伸開放,拓展深化語文課程是開放而富有創(chuàng)新活力的,品味“迎客松”這一部分時,讓學生說歡迎詞,(學生熱情交流歡迎詞,并加上動作)。

四、說學法。

在整堂課中學生主要以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為主。學生在學習目標的引導下,通過教師提供的有關圖片對所感興趣的問題進行自主探究,積極思考問題,深入了解相關內容。通過師生間的交流、討論,相互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實踐能力與創(chuàng)新意識,從而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根本轉變與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策略,使計算機網(wǎng)絡發(fā)揮最佳的教學效果。

五、教學過程。

1、導入課文。

以“黃山四絕”引入課文,課件出示,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2、“黃山四絕”聞名于世,而人們對“奇松”則情有獨鐘,今天就讓我們去仔細觀賞這些奇特的松樹吧?。ò鍟}目:奇松)根據(jù)題目讓學生提出疑問(黃山奇在哪兒?)(讓學生質疑培養(yǎng)了學生質疑能力,又能以此為主線展開自主學習活動)。

3、初讀感知。

(1)自讀課文,讀準生字字音,正確朗讀課文。

(2)簡單說說黃山松奇在哪兒?

4、交流。

5、精讀課文。主要采用抓住重點段也就是課文第2段引導學生自讀感悟松之奇。黃山松奇在哪兒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第2節(jié)。讀后請同學們交流對自己喜歡的一棵松樹的感悟。這兒我主要介紹如何引導學生感悟迎客松之奇從而突破教學重難點:討論,全班交流。

6、品讀語句,感受松之奇。引導學生交流,著重引導學生體會到以下幾點:

交流:一奇在姿態(tài)。

姿態(tài)優(yōu)美遒勁(理解):筆直有力,粗壯雄健,有氣勢。

二奇在生命力強。

迎客松已經(jīng)在高高的懸崖上生長了8,“飽經(jīng)風霜”這個詞到底包含了迎客松成長過程中的多少艱辛呢?請同學們結合課前搜集的資料想象一下:

風撼不動它,雪壓不斷它,它仍然那么根深葉茂,四季常青,郁郁蒼蒼,充滿生機。更難得的是它還那么瀟灑、挺秀,真是一棵奇樹!

三奇熱情好客。

綜上所述,我在整堂課的教學設計中充分利用網(wǎng)絡的優(yōu)勢,讓學生在網(wǎng)絡這一特殊的環(huán)境中進行研究性學習,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和自主性,讓他們在主動、互動、創(chuàng)造性的語文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收集、整理、交流信息的能力,最終實現(xiàn)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

小學黃山奇松的說課稿篇十四

1、教材簡析:

2、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3、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屹立”、“郁郁蒼蒼”造句。

4、觀察圖片,任選一種松樹,仿照課文寫一段話。

3、教學重點:

本課的訓練重點是利用多媒體的優(yōu)勢來拓展學生的視野,進行語文整合教學,使學生體會黃山松樹的“奇”

1、提煉主線以“黃山奇松”奇在哪兒為主線展開教學活動。

3、朗讀感悟讓學生反復朗讀,通過對關鍵詞句的品味、聯(lián)想,感受黃山松樹的瀟灑、挺秀。

4、化語為畫學生讀懂文本語言、浮現(xiàn)語言形象,用電腦繪制名松形象。

5、讀寫結合仿照課文寫法,自選一種松樹試著寫一寫。

一、導入課文。

1、請同學們說說你知道哪些聞名中外的風景區(qū)和旅游勝地?

【設計意圖】[調動學生直接、間接的經(jīng)驗,喚起學生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3、“黃山四絕”聞名于世,而人們對“奇松”則情有獨鐘,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仔細觀賞一下這些奇特的松樹吧(補充完整題目:奇松)。

4、據(jù)題質疑:黃山松奇在哪兒?

二、初讀感知。

1、進入“閱讀指南”的“整體感知”,呈現(xiàn):

(2)三個自然段分別寫了什么?

(3)簡要說說黃山松奇在哪兒?

2、自學課文。

3、讀后檢測交流。

4、簡要說說黃山松“奇”在哪兒?

5、小結:黃山松非常奇特,那就讓我們再讀課文,細細地去感受一下。

三、精讀第一節(jié)。

1、進入“閱讀指南”的“整體感知”,呈現(xiàn):

(1)默讀第一節(jié),想想黃山松奇在哪兒?

(2)聯(lián)系課文說說“四絕”、“情有獨鐘”的意思,有困難的可以訪問“說文解字”

2、學生返回首頁自學。

3、同桌討論。

4、學生顯示網(wǎng)頁內容進行交流。

【設計意圖】[語文姓“語”,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語文教學同樣十分注重語意的領悟和把握]。

(2)讀好第二句。

(4)打開“說文解字”,理解“情有獨鐘”的意思。

(5)讀好第一句話,讀出人們的喜愛之情。

5、齊讀第一節(jié),再次完整地感受黃山松的奇特四、精讀第二節(jié)。

1、進入“閱讀指南”的“第二節(jié)導讀”,呈現(xiàn):

(2)聯(lián)系課文說說“飽經(jīng)風霜”和“郁郁蒼蒼”的意思,并用“郁郁蒼蒼”造句有困難的可訪問“說文解字”和“造句指南”

(3)你能通過想象任選一種名松,把它的形象畫下來嗎?你可以進入“創(chuàng)造天地”試一試。

2、學生自學,同學之間可以交流討論。

3、學生顯示網(wǎng)頁內容進行交流。

(1)感受“迎客松“之奇。

b、部分學生把優(yōu)秀的畫作傳送到大屏幕,圖文對照,師生點評。

c、讀好這段話,讀出迎客松的奇特和人們的贊美之情。

(2)感受“陪客松”之奇。

b、部分學生把畫好的陪客松的畫發(fā)送到大屏幕,師生點評。

c、讀好這句話。

(3)感受“送客松”之奇特。

c、讀好這段話。

(4)齊讀寫三大名松的句子,整體感受他們的奇特。

(5)看圖描述三大名松。

4、部分學生把造的句子發(fā)送到大屏幕,師生點評。

1、進入“閱讀指南”之“第三節(jié)導讀”,呈現(xiàn):

(2)理解“屹立”并造句,有困難的可訪問“說文解字”和“造句指南”

(3)你能選擇一種最喜歡的松樹,學習第二節(jié)的寫法,給它配上幾句話嗎?

2、學生自學3、學生打開網(wǎng)頁交流。

【設計意圖】[利用網(wǎng)頁,展示更多的黃山松的形象,加深學生對黃山松樹之奇的感受]。

(2)部分學生把寫好的片段發(fā)送到大屏幕,師生點評。

(3)讀好這一節(jié)。

讀完課文,你還想知道什么?

小學黃山奇松的說課稿篇十五

各位專家評委老師:

你們好!我是來自安徽省合肥市的語文教師孫云。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第五單元第一課《黃山奇松》。

教材分析:?《黃山奇松》這篇課文采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以生動的筆墨描寫了黃山奇松美不勝收的各種姿態(tài),抒發(fā)了作者對它們的贊嘆之情。全文共3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可自成一段。第一段是講人們對黃山奇松情有獨鐘。第二自然段具體描繪了三大名松的動人姿態(tài)。第三自然段寫千姿百態(tài)的松樹使黃山更加秀麗。

學情分析:由于我班大部分學生沒有去過黃山,而他們對于黃山奇松的探知欲是十分濃厚的,極為有限的課本文字、插圖,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大,注意力難以集中。而多媒體課件能給學生呈現(xiàn)出豐富多彩的教學信息,營造出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激發(fā)濃厚的學習興趣,真正實現(xiàn)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有機整合。

教學目標:根據(jù)教材和學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借助多媒體理解“枝干遒勁”“飽經(jīng)風霜”“千姿百態(tài)”等詞語,了解黃山松的“奇”。

2、過程和方法: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培養(yǎng)朗讀能力,培養(yǎng)學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實現(xiàn)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了解黃山奇松的姿態(tài),感受黃山松的奇美,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四、教學重難點:本課的訓練重點是利用多媒體的優(yōu)勢來拓展學生的視野,進行語文整合教學,使學生體會黃山松樹的“奇”。

五、教學過程及多媒體運用。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重難點,下面我就具體來說說如何將多媒體課件運用于教學過程的。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大家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感興趣的問題才會主動的探究,在上課之前我就在想,怎么才能把孩子興趣提上來,讓他們主動學習,樂于學習。所以,在導入的時候我利用多媒體出示畫面,懸崖上爭奇的松樹、山峰上矗立的怪石、峰壑中彌漫的云海、四季常暖的溫泉,將學生進入情境。這時我再提出問題“同學們,看了這么美的地方,你想說些什么?”學生很快就能說出自己的想法,表達自己的向往。通過先看再說,學生對黃山已有了初步的感知,為學習下文打下了基礎。

(二)、直觀感知,走進黃山。

有了初步的感知,再讓學生了解黃山的地理位置,學生沒有去過黃山,我就出示一幅地圖讓學生自己找,并說出位置。

(三)、過程體驗,解決重難點。

接下來就是感受黃山松的“奇”。

1、激“思”學文,突出奇松。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我先是出示徐霞客的名言導入新課,接著激發(fā)學生對名言進行思考,想想這句話的意思,在學生思考的過程中,我借助于課件對“五岳”作了提示。當學生初步理解了這句話以后,我又進一步讓學生思考徐霞客為什么會發(fā)出這樣的感慨。由此進入課文第一自然段的學習,從而理解黃山“四絕”及人們對奇松情有獨鐘。

2、激“趣”學文,感悟奇松。

激“趣”學文,感受奇松是本課教學的第二個環(huán)節(jié),也是教學的重點內容。在教學中,首先我借助于課件出示了整段文字,并利用課件可直接書寫的功能,畫出相關內容,幫助學生理清文章層次,從而知道課文是按總分結構來介紹三大名松的。接著我又出示總寫、分寫的句段帶領學生逐步理解課文內容。

對于迎客松的學習,我是直接用書寫筆圈出了“姿態(tài)優(yōu)美”、“枝干遒勁”、“飽經(jīng)風霜”、“郁郁蒼蒼”等重點詞語,并指導學生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其中利用視頻展現(xiàn)迎客松的飽經(jīng)風霜。在理解陪客松時,我則是讓學生想象在險峻的黃山上游玩,假如有一位巨人在你的身邊,心里會是怎樣的感覺,從而讓學生體會到陪客松對游客的關愛有加。而對送客松的理解,我則運用了對比的方法,先讓學生自讀體會送客松的句子,然后再出示寫迎客松的句子,讓學生通過比較兩種松的不同,理解送客松的特點。

當教學進行到這里時,本課的任務已進行了大半部分,此刻學生的學習勁頭也有所減弱。為此我又利用白板出示了三幅圖片,設計了一個“看圖猜名松”環(huán)節(jié)來調動學習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讓學生在看圖競猜的過程中,內化了語言文字的學習,使得圖片與文本得到了較好的結合。

最后,再次回到整段文字,理解重點句子“如今,這棵迎客松已經(jīng)成為黃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個黃山的象征?!睂W生通過對“代表”、“象征”等詞的理解并結合迎客松的特點,體會到了迎客松在黃山的重要地位。

3、激“情”學文,贊美奇松。

本課教學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激“情”學文,贊美奇松。因為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是教學的難點。如何才能更好地達到這一目標。我運用了頻播放功能,先讓學生通過畫面感受黃山的神奇與美麗。接著又出示了文本內容,讓學生緊扣優(yōu)美的語言文字,體會黃山因松而更加神奇,因松而更加秀美。并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讀出對黃山奇松的贊美之情。

課文結束時,我再次出示了徐霞客的名言,與新課開始時形成了呼應。不過我覺得此刻這句話不僅僅只是徐霞客的感慨之言,已經(jīng)成為了大家對黃山的共同贊美。

課后學生不僅上了我的博客給我留言,還親手畫了黃山的奇松。

(四)、課后延伸,拓展訓練。

學生對于黃山的探究興趣不能局限于課堂,而應將這種學習興趣延伸到課外。為此我設計了如下的拓展訓練:課后繼續(xù)上網(wǎng)收集有關黃山的資料,發(fā)現(xiàn)問題并能利用各種方式解決問題。這一設計主要是讓學生利用提供的網(wǎng)絡,積極為自己提供更為廣闊的學習資源背景,從而使學生不斷地完成新知的建構過程,自覺地養(yǎng)成信息的“獲取——內化——提升——再獲取”的習慣。

六、教學反思。

信息技術將本課教學內容化抽象為形象,化概括為具體,化靜態(tài)為動態(tài),突出重點、分化難點,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優(yōu)化了教學結構。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活動中獲取知識,從視覺、聽覺多方面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

以上就是我這節(jié)課將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整個過程,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歡迎各位專家,各位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小學黃山奇松的說課稿篇十六

《黃山奇松》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中的一篇課文,課文以生動的筆墨描寫了黃山奇松美不勝收的各種姿態(tài),抒發(fā)了作者對它們的贊嘆之情,文章集景色美、語言美、情感美于一體,令讀者賞心悅目、心馳神往,是一篇陶冶學生審美情趣,提高學生語言素養(yǎng)的好教材。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學會介紹黃山美景。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新詞語的意思。

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和關鍵句子,通過反復誦讀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黃山松樹的特點,體會作者是怎樣抓住“奇”來寫黃山松樹的。

(2)培養(yǎng)審美情趣,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結合圖片指導朗讀,在讀中體會黃山松的美和奇。

: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和關鍵句子,通過反復誦讀,了解黃山松樹的特點,體會作者是怎樣抓住“奇”來寫黃山松的。

1、學情分析。

(1)、學生有了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能獨立預習課文,能通過網(wǎng)絡瀏覽各種信息,搜集資料。

(2)、學生對寫景課文缺少感性認識,審美能力有待提高,需要通過其它媒體輔助學習。

(3)、學生去過黃山的不多,對黃山松的姿態(tài)缺乏認識,對黃山松生長的環(huán)境不了解。

2、教法分析。

(1)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寫文章,胸中有境才能妙筆生花;讀課文,入境才能情真意切。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品讀、感悟、想象,感受黃山奇松的魅力。

(2)引導由扶到放: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在質疑問題、自讀解疑和讀議領悟的過程中,

發(fā)表個人見解,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3)讀中悟情悟境:以“讀”為主線,采用“讀—感—想—品—演”的方法,既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又注重引導。

在上課伊始,我采用電教媒體播放一段黃山風景片,并配以優(yōu)雅的樂曲,一下子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無形中為下面的學習奠定了一個恰當和諧的感情基調。

(一)名言導入激趣揭題。

引用徐霞客寫的千古名句:“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焙兔姟饵S山松》。(設計意圖:此時,學生的思維得到了很大的調動,教師利用這一閱讀期待,引出下文。)。

(二)合作初讀交流反饋。

結合課文預習案和小組交流,理解生字的音、形、義,為初讀課文掃清障礙,并通過朗讀課文感知文章大意。

(三)落實基礎整體把握。

1、學生在完成對課文的字詞學習和初讀之后,欣賞黃山“四絕”的風景。(設計意圖:借助“課件”演示和老師的解說,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而這四絕中人們對黃山奇松更是“情有獨鐘”,緊接著通過一組黃山松的優(yōu)美圖片將學生帶入文本,入情入境,從整體上把握課文。

(四)走進“迎客”,細讀感悟。

黃山松奇在哪兒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第2段。重點介紹迎客松,出示圖片,讓學生邊欣賞邊讀。結合文中的比喻句讀后請學生小組自由交流自己對迎客松的感悟。最后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各種方式的誦讀,感悟迎客松之奇,從而突破教學重難點。

一、奇在千姿百態(tài)。

二、奇在生命力強。

三、奇在熱情好客。

(五)看圖激趣、自主學習。

(六)情景渲染深化朗讀。

黃山只有這幾種松樹嗎?這時教師出示其它黃山松的優(yōu)美圖片,讓學生對黃山奇松更加情有獨鐘,也自然理解了文中“千姿百態(tài)”的意思。它們裝點著黃山,使得黃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這時再出示下面的句式讓學生填空,“黃山松千姿百態(tài),有的像(),有的如同(),有的仿佛(),有的狀如(),有的貌似()它們()?!弊屗麄兎抡赵牡膶懛?,并展開豐富的想象,學生不但欣賞了美,感受了美,更重要的是創(chuàng)造了美。

(七)思維導圖個性鞏固。

教師在總結完全文后讓學生完成思維導圖,走進文本,又走出文本,并超越文本。達到鞏固拓展的目的。

學生對黃山奇松缺少感性認識,當學生體會黃山松的奇美和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時,視頻、圖片、文字很好地幫助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而課前布置學生瀏覽過《黃山奇松》專題學習網(wǎng)站,首先是“預習導案”的交流展示,讓學生充分預習,為完成教學目標打下基礎。其次是課文的專題學習資料庫,憑借信息技術突破書本這一知識主要來源的限制,用各種相關資源來豐富課堂教學,極大豐富了教學知識量,為學生預習新知,課堂交流、拓展延伸提供了很好的幫助。

綜上所述,我在整堂課的教學設計中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yōu)勢,讓學生在這一特殊的環(huán)境中進行研究性學習,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和自主性,讓他們在主動、互動、創(chuàng)造性的語文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收集、整理、交流信息的能力,最終實現(xiàn)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

小學黃山奇松的說課稿篇十七

你們好!我是來自安徽省合肥市的語文教師孫云。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第五單元第一課《黃山奇松》。

教材分析:《黃山奇松》這篇課文采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以生動的筆墨描寫了黃山奇松美不勝收的各種姿態(tài),抒發(fā)了作者對它們的贊嘆之情。全文共3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可自成一段。第一段是講人們對黃山奇松情有獨鐘。第二自然段具體描繪了三大名松的動人姿態(tài)。第三自然段寫千姿百態(tài)的松樹使黃山更加秀麗。

學情分析:由于我班大部分學生沒有去過黃山,而他們對于黃山奇松的探知欲是十分濃厚的,極為有限的課本文字、插圖,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大,注意力難以集中。而多媒體課件能給學生呈現(xiàn)出豐富多彩的教學信息,營造出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激發(fā)濃厚的學習興趣,真正實現(xiàn)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有機整合。

教學目標:根據(jù)教材和學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借助多媒體理解“枝干遒勁”“飽經(jīng)風霜”“千姿百態(tài)”等詞語,了解黃山松的“奇”。

2、過程和方法: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培養(yǎng)朗讀能力,培養(yǎng)學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實現(xiàn)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了解黃山奇松的姿態(tài),感受黃山松的奇美,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本課的訓練重點是利用多媒體的優(yōu)勢來拓展學生的視野,進行語文整合教學,使學生體會黃山松樹的“奇”。

教學過程及多媒體運用。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重難點,下面我就具體來說說如何將多媒體課件運用于教學過程的。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大家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感興趣的問題才會主動的探究,在上課之前我就在想,怎么才能把孩子興趣提上來,讓他們主動學習,樂于學習。所以,在導入的時候我利用多媒體出示畫面,懸崖上爭奇的松樹、山峰上矗立的怪石、峰壑中彌漫的云海、四季常暖的溫泉,將學生進入情境。這時我再提出問題“同學們,看了這么美的地方,你想說些什么?”學生很快就能說出自己的想法,表達自己的向往。通過先看再說,學生對黃山已有了初步的感知,為學習下文打下了基礎。

(二)、直觀感知,走進黃山。

有了初步的感知,再讓學生了解黃山的地理位置,學生沒有去過黃山,我就出示一幅地圖讓學生自己找,并說出位置。

(三)、過程體驗,解決重難點。

接下來就是感受黃山松的“奇”。

激“思”學文,突出奇松。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我先是出示徐霞客的名言導入新課,接著激發(fā)學生對名言進行思考,想想這句話的意思,在學生思考的過程中,我借助于課件對“五岳”作了提示。當學生初步理解了這句話以后,我又進一步讓學生思考徐霞客為什么會發(fā)出這樣的感慨。由此進入課文第一自然段的學習,從而理解黃山“四絕”及人們對奇松情有獨鐘。

小學黃山奇松的說課稿篇十八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是譚文秋,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黃山奇松》(板書課題),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和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四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黃山奇松》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五組的第1篇課文。課文以生動的筆墨描寫了黃山奇松美不勝收的各種姿態(tài),抒發(fā)了作者對它們的贊嘆之情和對大自然的熱愛。文章的表達方式很有特色,它采用了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語言流暢,將黃山奇松的秀美描寫得淋漓盡致,令讀者賞心悅目、心馳神往、浮想聯(lián)翩。是一篇加強學生語言情感訓練的美文。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和初步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語言的`能力,(這為本課的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學習基礎。)但受年齡限制,閱歷淺、實踐少,認知水平和能力仍有限,對黃山松樹的姿態(tài)缺乏感性認識。

結合本文特點和5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基礎,依據(jù)新課標對本學段的要求,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正確讀寫本課要求掌握的生字,理解新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黃山名松的“奇美”。

3.引導學生領悟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

4.培養(yǎng)審美情趣,激發(fā)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二、說教法和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tǒng)一?;诖?,我采用的教法是話題設置法、指導閱讀法,媒體演示法,拓展遷移法。在使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的同時,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發(fā)現(xiàn)法、討論法、朗讀法和勾畫圈點法,讓學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

三、說教學過程。

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四大板塊展開。分別是:

板塊1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1、以“黃山四絕”的圖片引入課文,配以優(yōu)雅的樂曲。

2、在出示圖片的同時,我提出導語:對于黃山,大家了解多少呢?“黃山四絕”是否有聽說過?黃山四絕聞名于世,而人們對“奇松”卻情有獨鐘,這是為什么呢?今天就讓我們在作者的帶領下一起來觀賞這些奇特的松樹吧!

這樣設計將思維由黃山引到黃山四絕再到黃山奇松,能夠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與想象。

板塊2初讀文本,整體感知。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圈出不認識的字詞,借助工具書理解。掃清文本障礙,同時體現(xiàn)語文學科工具性的特征。

檢查學生的生字詞的識記情況,有針對性的對某些容易讀錯寫錯的字詞進行指導。

字音易錯的字,如賓、臥。賓容易讀成bing,in和ing不分,臥由于即墨方言土語的特點學生容易將圓口o發(fā)成扁口。

字形易錯的字,如陡、臥。陡容易將雙耳旁寫成雙人旁。臥左邊部分的筆順易寫錯。

讓學生用鋼筆描紅,然后在練習本上寫一寫、練一練。

指名學生分段朗讀課文,其他學生認真聽,幫助糾正出錯字音,了解學生讀文情況。

學生默讀全文,思考:文章主要講了什么?然后相互交流,整體把握文章內容。

板塊3細讀探究,體悟情感。

我分為兩部分,分別出示主話題。

第一部分:

1、以多媒體出示主話題:“文章中具體寫了哪些松樹?它們都是什么樣子的?”

2、學生帶著問題小聲朗讀第二自然段,交流討論。讓學生劃出描寫三種松樹的相關句子。

3、指名學生回答自己所劃句子,然后問學生“你喜歡哪種松樹?為什么呢?”學生用自己的話解釋或者動情地朗讀課文當中的句子,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4、使用多媒體展示黃山三松的圖片,讓學生對號入座,指出它們的名稱、特點,盡量復述。讓學生在對號入座這樣的小游戲中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印象。

5、讓學生再美美地整體讀一遍這三部分句子,把喜愛之情讀出來。嘗試背誦它們。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

第二部分:

1、以多媒體出示主話題:“黃山上只有這三種松樹嗎?你從哪些地方能看出來?”

有的學生會從第一自然段中的“處處”看出來,有的學生會從第三自然段的“千姿百態(tài)”看出黃山松樹的姿態(tài)之多,還有的學生會從標點省略號中看出來還有很多種姿態(tài)的松樹作者沒有寫。

2、讓學生用贊嘆的語氣自讀第一和第三自然段。深入感受黃山松樹的奇美。

板塊4賞讀積累,拓展延伸。

1、學生試擴展第三自然段省略號省略的內容,發(fā)揮學生的想象與創(chuàng)造性。

2、學生自讀課文,體味作者語言,說說作者是怎么將三松的奇美寫出來的?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積累這樣的方法,課后查閱資料,了解另外“三絕”,試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寫寫其中一絕。字數(shù)不限。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是開放而富有創(chuàng)新活力的,讓學生在積累中共鳴,整合中深化。同時,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獲得思想啟迪,進而解決教學難點。

四、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我這樣設計板書:

陪客松。

處處迎客松千姿百態(tài)。

送客松。

此板書清晰直觀,便于學生理解,理清文章脈絡。

小學黃山奇松的說課稿篇十九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黃山奇松》,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幾個方面說說我對這一課的教學。

一.說教材。

《黃山奇松》這篇課文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第一課,本單元的主題是祖國各地,描寫了我國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饵S山奇松》這篇課文以生動的筆墨描寫了黃山奇松美不勝收的各種姿態(tài),抒發(fā)了作者對黃山松的贊嘆和喜愛,以及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文章的表達很有特色,采用了比喻、擬人、排比的修辭手法,把黃山松的奇和美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令讀者賞心悅目,心馳神往,浮想聯(lián)翩,如身臨其境。是一篇加強學生語言訓練的美文。

新課標中對五六年級的閱讀要求是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借助詞典閱讀,理解詞語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恰當意義,能聯(lián)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詞語在文中的意思;能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較強獨立識字的能力和初步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語言評價能力(這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是受年齡限制,閱歷淺,認知水平差,對黃山松比較陌生,對它的姿態(tài)缺乏比較直觀的感性認識。

結合本文的特點和五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基礎,以及課標對本學段的要求,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新詞的意思。會用“屹立、飽經(jīng)風霜”造句。

3.在朗讀中感受黃山松的奇和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是: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感悟黃山松的奇和美。

二.說教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達到教和學的和諧完美統(tǒng)一?;诖耍也捎玫慕虒W方法是激趣導入法、指導閱讀法、拓展遷移法。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學法上我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把主動權真正的還給學生,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具體的學法是發(fā)現(xiàn)法、朗讀法和勾畫圈點法,讓學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

三.說教學過程。

課堂教學過程我分四個板塊來說,下面我分別來說:

板塊一:激趣導入,板書課題。

這樣導入課題,質疑課題,能激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能讓他們懷著好奇心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

板塊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2.檢查生字詞的認讀情況。

3.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隨時正音評價,其他同學邊聽邊想每一自然段分別寫了什么,此時每個學生都有事可做,他們的思維都在運轉,做到了關注每一個學生。

4.默讀全文,整體感知,思考文章主要講了什么?讀后交流。

板塊三:細讀探究,讀中感悟。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指名讀第一自然段,聽后知道了什么?交流。

(二)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提出主話題一:文章中主要寫了哪幾種松樹?讓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用自己喜歡的不同的符號分別標畫出描寫不同松樹的句子。把描寫自己喜歡的那種松樹的句子大聲的讀出來,這樣有利于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然后逐句指導學生朗讀,讀出理解,讀出感悟,讀出黃山松的奇和美,讀出作者對黃山奇松的喜愛和贊嘆之情。

2.提出主話題二:黃山上只有這三種松樹嗎?學生的回答當然是否定的。從哪里看出來的,學生的回答有的是從到處,有的是從千姿百態(tài),有的是從省略號。讓學生用贊嘆的語氣齊讀第三自然段,深入感受黃松的奇美。

板塊四:課外拓展,積累知識。

1.讓學生試著續(xù)寫省略的內容,這樣有利于鍛煉學生的想象力。

2.向學生介紹徐霞客游黃山后發(fā)出的感嘆: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3.讓學生課下查閱其他三絕的資料,豐富知識,開闊視野。

四.說板書。

好的板書就是一部微型教案,我這樣設計的板書:

迎客松。

陪客松千姿百態(tài)。

送客松。

我的說課到此完畢,謝謝大家!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7602513.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