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贊林寺游記范文(1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6 08:43:15
松贊林寺游記范文(15篇)
時間:2023-12-06 08:43:15     小編:飛雪

總結是匯聚思維的瑰寶,是認知的飛躍。確保總結的內容準確、客觀、具體,并且具備可操作性。通過閱讀這些總結范文,我們可以了解到不同人在總結中的思路和方法。

松贊林寺游記篇一

暑假去云南旅游,我們來到了香格里拉最著名的松贊林寺。

在松贊林寺腳下,抬起頭就可以看到入口大門的頂上有一排金燦燦的佛教裝飾,純金的顏色,蹭亮蹭亮的,閃爍著耀眼的光芒。穿過大門,映入眼簾的是數(shù)不清的臺階,據(jù)說一共有147級,其間沒有一處可以休息的平臺。我抬頭仰望著高處的松贊林寺,只見三座金色的大殿聳立在藍色天空中。我和爸爸媽媽一口氣登上了松贊林寺。我們繞過厚厚的圍墻來到三座大殿的腳下。據(jù)說藏族的習慣是順時針轉,于是我先來到西側的大殿——宗喀巴大殿。一進大殿我突然感到神清氣爽,原來是這座大殿里燃著令人頭腦清醒的香料。大殿的墻壁上畫了很多色彩艷麗的圖畫,一定是在講述古老的故事,雖然看不太懂,但依然覺得很有意思。我順時針繞著大殿走到了一半,發(fā)現(xiàn)一位像唐僧一樣的和尚,他雙腿盤坐在地上,雙手成碗狀放在膝蓋上,嘴里一直叨念著什么。我看見他前面放著一個募捐的小盒子,我和爸爸就放了十元錢進去。只見那個大和尚朝我微微一笑,從身邊的口袋中拿出一串木制的手串套在我的手臂上。我道了謝繼續(xù)順時針向前走,又繞回到起點。

出了宗喀巴大殿,又依次進了東邊的兩座大殿。游覽完已近黃昏,天空變成金紅色的,我站在大殿門口向下眺望,遠處有一座美麗的湖,叫拉姆央措,湖面很平靜,湖水的中心有一個錐形的小塔,外圈和背后是一片綠色的草甸。紅色的太陽照著金色的殿堂,映在湖里,繪在空中。這時幾位穿著紅衣的喇嘛從我身邊走過,幾只紅嘴的烏鴉從我頭頂飛過,藍色的山巒映襯著金色的大殿。我看到這一切好像一幅美麗的油畫。

雖然我不太懂佛教,但是我依然可以用心來感受這里的藍天、白云、湖泊和藏民的信仰,希望下次還有機會來這里。

松贊林寺游記篇二

迪慶屬青藏高原南延部分,橫斷山脈西南腹地。自然地理特征為“三山兩江一壩”?!叭健保磁缴矫}、云嶺山脈、貢嘎山脈,縱橫南北,平行并列,梅里雪山、白茫雪山、哈巴雪山聳立于三山群峰之上?!皟山?,即瀾滄江、金沙河自北而南貫穿全境?!耙粔巍?,即大小中甸壩子,面積共有40多萬畝。全州平均海拔3380米,是云南省海拔最高的地區(qū)。地形呈縱深切割之勢,高低懸殊大,最高6740米,最低海拔1486米。境內呈垂直農(nóng)業(yè)氣候和立體生態(tài)環(huán)境特征。

迪慶是云南進入西藏的惟一通道,處在云南進西藏去四川的黃金旅游線中心,歷史上就是滇、川、藏“茶馬古道”上內地與藏區(qū)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中轉站和物資集散地。這塊神秘的凈土幅員遼闊,自然資源十分豐富。有24個礦種,其中鎢、銅、鉛、鋅、錳、鉬、銀、金等礦產(chǎn)儲量大。生物資源方面約有5000種.種子植物,有30多種國家保護的一、二級珍稀植物和260多種一、二類野生動物?;ɑ芷贩N繁多,茶花、高山報春、綠絨蒿、蘭花、珙桐、禿杉、龍膽等分布極廣,有藥用植物960種,如貝母、雪茶、當歸、天麻、蟲草等,還盛產(chǎn)松茸菌和羊肚菌,境內珍禽異獸有一類保護動物滇金絲猴、黑頸鶴等。1982年起,經(jīng)批準在境內建立國家級白茫雪山自然保護區(qū)1個,省級哈巴雪山保護區(qū)、碧塔海保護區(qū)、納帕海保護區(qū)3個。境內森林覆蓋率為36.4%,林業(yè)用地161.5萬公頃。水能資源極其豐富,全州水能理論蘊藏量1370萬千瓦。

迪慶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遺產(chǎn)核心地帶,旅游資源集雪山、峽谷、高山草甸、宗教和民族為一體,構成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和睦相片的“香格里拉”勝境。尤其是“香格里拉”品牌打響后,這些豐富的旅游資源顯得魅力十足,風光無限。

松贊林寺游記篇三

今天,天氣很晴朗,大家一家人去游覽聞名世界的武術之鄉(xiāng)——少林寺。在路上,我和妹妹看見有高高的樹豎立在公路的兩邊向大家招手!同時我和妹妹在車上有說有笑的。

車開了兩個小時,大家終于到了的圣地——少林寺。這里依山傍水,環(huán)境優(yōu)美,雖然是炎熱的夏季,可這里卻很涼爽。少林寺門前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河,聽說很早的時候有小和尚們在這河里擔水、洗澡。河邊的樹上偶爾有小鳥在嘰嘰喳喳的叫,樹下做了不少游客在休息。

大家又去了塔林,那里有大量大量塔。塔林也叫碑林,塔的高低代表著僧人在世時職位的高低……大家還參觀了武僧表演,各式各樣的武術表演讓大家眼花繚亂,這些,只有以前在電視上才能看到,我也被小和尚的辛勤練功所感動,他們很不輕易。

一天短暫的旅游結束了大家少林寺之行,雖然大家在這里玩的很累但是我也很開心。

松贊林寺游記篇四

雪山環(huán)繞之間,分布有許多大大小小的草甸和壩子,它們是迪慶各族人民生息繁衍的地方,土地肥沃,牛馬成群。在這片寧靜的土地上,有靜謐的湖水、神圣的寺院、淳樸的康巴人,一切都如人們夢想中的伊甸園--香格里拉。

“迪慶”藏語意為“吉祥如意的地方”,是半個多世紀以來,世人苦苦尋覓已久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樣和、寧靜的世外桃園——“香格里拉”。它位于青藏高原伸延部分南北縱向排列的橫斷山脈,滇、藏、川三省區(qū)結合部,地處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江并流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腹地,瀾滄江和金沙江自北向南貫穿全境,形成一派自然的“雪山為屏,金沙為帶”的特殊壯景,是滇西北高原上一顆摧糜的明珠。

全州國土面積23870平方公里,北與西藏自治區(qū)昌都地區(qū)相連,東與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涼山彝族自治州毗鄰,南和西與云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相接。轄香格里拉縣、德欽縣和維西傈僳族自治縣。州府駐地香格里拉縣建塘鎮(zhèn)。全州有29個鄉(xiāng)(鎮(zhèn))183個行政村(辦事處)。末全州總人口33.13萬人,人口密度14人/平方公里。這里居住著勤勞、淳樸、好客的藏、傈傈、納西、白、彝、回、苗、怒、普米等25個民族,千人以上的民族有9個,藏族占總人數(shù)的33.81%。

松贊林寺游記篇五

現(xiàn)有僧侶700余人,距香格里拉縣城5公里。全寺仿拉薩布達拉宮布局,依山勢層疊而上,氣派非凡,素有“小布達拉宮”之稱。外圍筑有橢圓形城垣,主殿威嚴而華美,殿內壁畫色彩鮮艷,筆法細膩,以描述史跡典故,弘揚佛教教義為主,每年農(nóng)歷十一月二十九日藏民在此舉行以“跳神”(面具舞)為主的格冬節(jié)氣氛神秘而濃烈。

??1674年,五世達賴喇嘛奏請清康熙皇帝批準后,親自選址修建,并賜寺名“噶丹松贊林寺”。1679年寺院動工,1681年完成基本建設,由五世達賴賜名為“三神游息之地”,“噶丹松贊林”。大家也許不清楚為什么清康熙皇帝賜寺名噶丹松贊林寺?我現(xiàn)在給大家解釋一下!“噶丹”表示傳承黃教祖師宗喀巴首建之噶丹寺,佛語舊譯兜率天,“松贊”即天界三神游戲場所,“林”即寺。那么為什么要建立此寺呢?總的來說即是“一切顯密非一次修成,為使無垢之法源尖不斷地惠及眾生,使之圓滿,特建此寺”。迪慶境內最大的格魯派寺院正式建成。至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清雍正皇帝賜漢名“歸化寺”。之后,松贊林寺又得到云南巡撫及清朝歷代皇帝的垂青和一再賞賜,取得了極為崇高的地位,擁有眾多的信教群眾,成為云南最大的藏傳佛教圣地寺導游考試:云南噶丹松贊林寺導游詞導游考試:云南噶丹松贊林寺導游詞。寺名之前冠上“噶丹”,一方面表示松贊林與黃教始祖宗喀巴親自建造的.噶丹寺一脈相承;另一方面,也表示這是西藏噶丹政權的派出機構,是周圍藏區(qū)的權力中心,為云南藏傳佛教之首。

??噶丹·松贊林寺集迪慶藏族造型文化藝術之大成,是云南藏文化的博物館,是云南藏傳佛教文化的中心,堪稱香格里拉文化藝術的精髓。在這里,將使你能夠親身領悟到藏傳佛教文化的內涵,使你可以留下祈愿,結下善緣,帶走菩薩的祝福。

??過一會兒大家會在噶丹·松贊林寺的正門口,看到四大天王。進入正門后我們看到的是“蒙人馭虎”、“松贊林寺”、“和睦四瑞”及“長壽圖”,蒙人馭虎是藏區(qū)預防瘟疫、招致吉祥的圖案;聳立坡頂?shù)脑鷤}和吉康、扎拉菊等雄偉壯觀,神秘莫測,下設東旺、扎雅、獨克、吉迪、鄉(xiāng)城、卓、洋唐和絨巴等八大康參,象征八瓣蓮花,而八大康參所屬的八個地區(qū),正好把迪慶分作八塊,這恰好與藏傳佛教經(jīng)典中八瓣蓮花瓣狀的香格里拉王國相似;四瑞和睦圖,取材于宗教傳說中環(huán)境優(yōu)美,樹上果實累累,大象、猴子、山兔、羊角雞等四種動物和睦共處,相敬如賓,沒有絲毫強弱間爭斗的圖景。它象征的正是藏族人民要求團結和睦的美好愿望導游考試:云南噶丹松贊林寺導游詞文章導游考試:云南噶丹松贊林寺導游詞出自這些壁畫互相聯(lián)系從左至右展示了這樣一種內涵:五世達賴喇嘛時期,藏區(qū)連年的災禍得以平息,于是在迪慶這塊吉祥寶地上建起了規(guī)模宏大的噶丹·松贊林寺,在佛教思想的廣泛傳播和影響下,這里成為了和平安寧、吉祥如意的世外桃源。

??待會兒等我們爬上147階臺階后,就是全寺的中心和最高點—扎倉大殿。如果說噶丹·松贊林寺是云南藏族文化的博物館,那以博物館的精華就在扎倉大殿。它修建于清康熙十八到二十年間,建筑風格和壁畫為寺院最高水平之體現(xiàn)。它坐北朝南為五層雕房建筑,上層鍍金寶瓶及銅瓦金光閃爍,屋角獸吻飛檐展示出獨特的藏漢結合的建筑風格。大殿正門緊閉象征僧俗界限,正門上方“慈云廣覆”的匾額是由清雍王皇帝的弟弟和碩果親王書寫,正門兩則描繪有“驅象入道”、 “六道輪回”、“十相自在圖”、“圣僧圖”等喻意深刻的彿教壁畫。

??整個大殿中共有116根柱子支撐,為斗拱金剛杵金剛梁建成,在藏區(qū)把這些柱子稱為吉祥柱,整個大殿可容納1600多名僧侶趺坐誦經(jīng)。東墻壁畫為菩薩,祖師像,有阿底峽,千手千眼觀音,藥師佛八如來,二十一度母等。南墻壁畫為護法隊伍,有尊勝佛母,大黑天,六臂大黑天,地獄主,吉祥天女,犀甲護法等。西墻壁畫是羅漢與秘密佛像,有十六尊者,十八羅漢圖,釋迦牟尼神變圖,大威德金剛,宗喀巴化身等導游考試:云南噶丹松贊林寺導游詞導游在后殿中有三丈六高的塑像宗喀巴、彌勒佛、七世達賴。

??噶丹松贊林寺占地面積500畝,現(xiàn)在的松贊林寺內有清泉淙淙,春夏不溢,秋冬不涸,并能常見一對金鶩出入。扎倉、吉康兩大主寺建于最高點,居全寺中央。

??站在寺廟高處的平臺上,可以鳥瞰整個香格里拉縣城,陽光透過云層照眼前,一片寧靜而祥和的景象。然而在我們在視力所及的地方,有個天葬臺,有身份的人才能天葬,寺外很多烏鴉,在藏區(qū)被當作神鳥。好了,我說了這么多,現(xiàn)在我們就讓一起走進噶丹松贊林寺吧!

??老師同學,我的講解完了,謝謝大家!

松贊林寺游記篇六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聽說了少林寺,從電視里看過各種英雄,一直神往。最近,我隨家人驅車慕名來到少林寺游玩,準備大開一次眼界。

我在大雄寶殿前,我在一塊大理石碑上看到了少林寺的寺歌和電影少林寺中的插曲《牧羊曲》,還在刻有漂亮的字體的石碑上用手指描寫了很久。

出了寺院,我們又來到塔林,那是歷代得道高僧圓寂后埋葬骨灰的地方,一共有其中,唐塔2座、宋塔2座。金塔10座、元塔46座、明塔148座,余為清塔或時代不詳者。根據(jù)各僧人生前收的徒弟的`多少及財富的多少,分別葬入一、三、五、七不同等級的塔中。塔林分公塔和私塔,前面主要是一個人單獨享有的私塔,后面是共同享有的公塔。

轉眼間天已經(jīng)黑了,我們戀戀不舍買上大巴車的票乘車離去。雖然離開了,但我的眼前一直浮現(xiàn)出少林寺中的景象,久久不能平靜。

松贊林寺游記篇七

引導語:噶丹·松贊林寺又稱歸化寺,距中甸縣城5公里,是一座古鎮(zhèn)規(guī)模的古堡群建筑。以下是百分網(wǎng)小編分享給大家的最新噶丹·松贊林寺導游詞,歡迎閱讀!

現(xiàn)在我們將要去的是噶丹松贊林寺,噶丹松贊林寺又稱歸化寺,是云南規(guī)模最大、最具特色的藏傳佛教寺廟群落,現(xiàn)有僧侶700余人,距香格里拉縣城5公里。全寺仿拉薩布達拉宮布局,依山勢層疊而上,氣派非凡,素有“小布達拉宮”之稱。外圍筑有橢圓形城垣,主殿威嚴而華美,殿內壁畫色彩鮮艷,筆法細膩,以描述史跡典故,弘揚佛教教義為主,每年農(nóng)歷十一月二十九日藏民在此舉行以“跳神”(面具舞)為主的格冬節(jié)氣氛神秘而濃烈。

1674年,五世****喇嘛奏請清康熙皇帝批準后,親自選址修建,并賜寺名“噶丹松贊林寺”。1679年寺院動工,1681年完成基本建設,由五世****賜名為“三神游息之地”,“噶丹松贊林”。大家也許不清楚為什么清康熙皇帝賜寺名噶丹松贊林寺?我現(xiàn)在給大家解釋一下!“噶丹”表示傳承黃教祖師宗喀巴首建之噶丹寺,佛語舊譯兜率天,“松贊”即天界三神游戲場所,“林”即寺。那么為什么要建立此寺呢?總的來說即是“一切顯密非一次修成,為使無垢之法源尖不斷地惠及眾生,使之圓滿,特建此寺”。迪慶境內最大的格魯派寺院正式建成。至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清雍正皇帝賜漢名“歸化寺”。之后,松贊林寺又得到云南巡撫及清朝歷代皇帝的垂青和一再賞賜,取得了極為崇高的地位,擁有眾多的信教群眾,成為云南最大的藏傳佛教圣地寺。寺名之前冠上“噶丹”,一方面表示松贊林與黃教始祖宗喀巴親自建造的噶丹寺一脈相承;另一方面,也表示這是西藏噶丹政權的派出機構,是周圍藏區(qū)的權力中心,為云南藏傳佛教之首。

噶丹·松贊林寺集迪慶藏族造型文化藝術之大成,是云南藏文化的博物館,是云南藏傳佛教文化的中心,堪稱香格里拉文化藝術的精髓。在這里,將使你能夠親身領悟到藏傳佛教文化的內涵,使你可以留下祈愿,結下善緣,帶走菩薩的祝福。

過一會兒大家會在噶丹·松贊林寺的正門口,看到四大天王。進入正門后我們看到的是“蒙人馭虎”、“松贊林寺”、“和睦四瑞”及“長壽圖”,蒙人馭虎是藏區(qū)預防瘟疫、招致吉祥的圖案;聳立坡頂?shù)脑鷤}和吉康、扎拉菊等雄偉壯觀,神秘莫測,下設東旺、扎雅、獨克、吉迪、鄉(xiāng)城、卓、洋唐和絨巴等八大康參,象征八瓣蓮花,而八大康參所屬的八個地區(qū),正好把迪慶分作八塊,這恰好與藏傳佛教經(jīng)典中八瓣蓮花瓣狀的香格里拉王國相似;四瑞和睦圖,取材于宗教傳說中環(huán)境優(yōu)美,樹上果實累累,大象、猴子、山兔、羊角雞等四種動物和睦共處,相敬如賓,沒有絲毫強弱間爭斗的圖景。它象征的正是藏族人民要求團結和睦的美好愿望。這些壁畫互相聯(lián)系從左至右展示了這樣一種內涵:五世****喇嘛時期,藏區(qū)連年的災禍得以平息,于是在迪慶這塊吉祥寶地上建起了規(guī)模宏大的噶丹·松贊林寺,在佛教思想的廣泛傳播和影響下,這里成為了和平安寧、吉祥如意的世外桃源。

待會兒等我們爬上147階臺階后,就是全寺的'中心和最高點—扎倉大殿。如果說噶丹·松贊林寺是云南藏族文化的博物館,那以博物館的精華就在扎倉大殿。它修建于清康熙十八到二十年間,建筑風格和壁畫為寺院最高水平之體現(xiàn)。它坐北朝南為五層雕房建筑,上層鍍金寶瓶及銅瓦金光閃爍,屋角獸吻飛檐展示出獨特的藏漢結合的建筑風格。大殿正門緊閉象征僧俗界限,正門上方“慈云廣覆”的匾額是由清雍王皇帝的弟弟和碩果親王書寫,正門兩則描繪有“驅象入道”、 “六道輪回”、“十相自在圖”、“圣僧圖”等喻意深刻的彿教壁畫。

整個大殿中共有116根柱子支撐,為斗拱金剛杵金剛梁建成,在藏區(qū)把這些柱子稱為吉祥柱,整個大殿可容納1600多名僧侶趺坐誦經(jīng)。東墻壁畫為菩薩,祖師像,有阿底峽,千手千眼觀音,藥師佛八如來,二十一度母等。南墻壁畫為護法隊伍,有尊勝佛母,大黑天,六臂大黑天,地獄主,吉祥天女,犀甲護法等。西墻壁畫是羅漢與秘密佛像,有十六尊者,十八羅漢圖,釋迦牟尼神變圖,大威德金剛,宗喀巴化身等。在后殿中有三丈六高的塑像宗喀巴、彌勒佛、七世****。

噶丹松贊林寺占地面積500畝,現(xiàn)在的松贊林寺內有清泉淙淙,春夏不溢,秋冬不涸,并能常見一對金鶩出入。扎倉、吉康兩大主寺建于最高點,居全寺中央。

松贊林寺游記篇八

早就聽說少林功夫甲天下,今年暑假,我爸爸媽媽就帶我去河南崇山少林寺去玩。

一路上,我們迎著綿綿細雨來到崇山,放眼望去,連綿不斷的崇山被一層層云霧所包圍,小鳥在山上歌唱,蝴蝶繞著花兒翩翩起舞,一棵棵大樹搖擺著樹枝,似乎在為它們喝彩,一切都顯得生機勃勃,給崇山添加了幾分色彩。

還沒來到少林寺,就看到了一尊雕像,雕像是一位老和尚在練功,只見他雙手合并,獨腳站立,表情莊嚴,似乎告訴我們少林武功的深奧。向前走了幾步就看見了一尊牌坊,上面寫著少林寺3個大字,左右兩邊都是賣刀劍等武器的商店。我們買了票,坐了車,前往少林寺廟。路上,我們聞著新鮮的空氣,欣賞著少林寺里的新鮮空氣,聽著小鳥的歌聲,不知不覺的來到少林寺廟了。來到廟門口,幾棵參天大樹出現(xiàn)在我們眼前,它們的年齡已經(jīng)有上百年了,似乎一直守護著少林寺。進了門,只見一排排石碑整齊的排列著,上面刻著對少林寺的題詞,我們又走了幾步來到了大雄寶殿,只見來燒香的人迢迢不絕一些外國人也去燒香,以求平安。接著我們到了少林寺陵墓,這里有許多它,每座塔下面都埋葬著為少林寺做出貢獻的和尚,其中最大的是方丈的墓,每天來這里來燒香的人終年不絕,為這些為少林做貢獻的人們祈禱。

隨后我們又到了山皇寨,山皇寨也是少林寺的一大景點,山上的風景十分美麗,我們坐著吊車來到山頂,從山頂望去,仿佛自己生活在一幅幅美麗的山水畫中,小溪潺潺的流水聲,蟋蟀的吱吱聲,仿佛讓我走進了優(yōu)美的境界,讓我心曠神怡。

車慢慢開了,但我的心卻還在少林寺,回想起幾十年前的電影《少林寺》,少林寺給我了一種難忘的感受。

松贊林寺游記篇九

在香格里拉,我們參觀的第一站是擁有“小布達拉宮”之稱的松贊林寺。松贊林寺不僅是云南省里最大的藏傳佛教寺廟群落,還是川滇一帶的黃教中心。

我們一路上顛簸著來到了這里。在松贊林寺入口的墻上畫了佛中的四大天王:手握寶劍的南方增長天王、手持琵琶的東方持國天王、手拿蛇或龍的西方廣目天王與右手持寶傘左手握銀鼠的北方多聞天王。我們用左腳跨過門檻,一路向上面的三座寶殿爬去。這樓梯雖然只有100多級,但由于這里是高原地區(qū),我們走不了十級就要休息一次。走了許久,我們才來到松贊林寺的最高處。從上往下看,我們看到了全中國寺廟中最大的放生池。說是放生池,實際上是一片濕地,許多候鳥都在上面棲息。聽講解員說,松贊林寺雖然比布達拉宮的占地面積要小,但其風水卻要比布達拉宮的好很多。首先,松贊林寺坐北朝南,在古時只有皇家建筑才可以坐北朝南。其次,在松贊林寺的左邊有一座連綿起伏的山峰,而在其右邊有一座小一點的山峰,符合以前“左青龍,右白虎”的風水。

緊接著,我們進入了第一座大殿,里面主供的是一位西藏的禪師,這座大殿是平安殿,為的是家庭平平安安。第二座大殿還沒有開光,所以我們直接邁進了第三座大殿。第三座大殿是學業(yè)殿,里面主供文殊菩薩。但當我們剛踏進大殿時,見到的不是文殊菩薩,而是釋迦牟尼佛像。這尊佛像比文殊菩薩像小很多,但其價值很高,用了100多顆鉆石與純金打造。在釋迦牟尼的后面就是文殊菩薩,而在文殊菩薩的周圍,供著如來的八大弟子。我們按順時針方向一邊繞大殿走一圈,一邊念著佛祖的六字真言,然后走出大殿,一步一步往下走,告別了“小布達拉宮”。

松贊林寺游記篇十

以前,我很向往少林寺,想看看嵩山少林寺。而在旅游的時候,我終于如愿以償?shù)貋淼搅松倭炙拢H眼目睹了它。

少林寺是一個好地方。里面有許多樹木,可是草卻很少,由于有許多練習場,是為學員們籌備的。而且場地也很寬闊,也有許多器材。有的放著一只大鼓,大約有四十斤重,仿佛讓學生們把鼓砸破似的;有的扎一個草束,仿佛讓學員去__它;有的在地上放了一條鞭子,似乎讓其他人用力抽打地面而發(fā)出似鞭炮爆炸的響聲;還有的在地上畫了一條條橫線,好讓學員們去跑步……各種各樣的,真是豐富啊!

我還觀看了少林寺的武功表演。有“海底撈月”、“輕功水上漂“、”猴子抓地“、|飛鷹利爪”、“柔亮大?!钡葞资畟€功夫。有一個表演,就是“拜師學藝”。先請臺下的三位觀眾,年齡是18歲以下的人才可以。有三位年青小伙子上了臺,找了自身的“師傅”然后開始學習。第一個學習魚功,只見他看著“師傅”,把動作做得逼真極了,在場的觀眾都笑了起來,第二個人學習“猴功”,不過這個人不太會看著“師傅”,所以覺得不太像;第三個虛心改正自身學的“鷹功”的不足,所以取得了觀眾熱烈的掌聲。

方便大家學習。

松贊林寺游記篇十一

“看看這個,里面既有花椒,又有雞蛋,還有西紅柿,看上去真不賴!讓我嘗嘗!”聽了這話,廚師覺得心里美滋滋的。

“啊――呸呸呸,怎么這么咸啊,真是打死買鹽的了?!逼穱L者好像剛從沙漠回來一樣,一直叫:“咸死我了,我要水,我要水,我要水!”你想這個廚師肯定要被炒魷魚了。其實不瞞你說,這個廚師當然是我呀,別笑,畢竟是我這個人第一次下廚房呀!事情是這樣的。

一次晚上我突發(fā)奇想說:

“媽,今天讓我來燒菜吧!”

“咦,鐵樹怎么開花了!”

“什么意思”

“百年一見唄!”

我沖老媽弄了一個鬼臉,便進廚房了。

我知道燒一次飯不易呀,所以我要多幫媽媽做家務,爭取下一次做出更好吃的菜。

松贊林寺游記篇十二

暑假有時間想帶爸爸媽媽出去玩一圈,趁他們還能動多帶他們出去看看,可算要實現(xiàn)了。頭天晚上我們開始商量,這么熱的天去哪兒玩合適,最后一致同意去省內的景點,開封去過洛陽去過了……還有焦作云臺山和登封少林寺還沒去呢,最后一商量帶爸媽先去少林寺。

第二天我們和往常一樣八點多起床,吃過飯開始收拾出去要帶的東西,主要是我妞兒的,她的奶粉、水杯、奶瓶、濕巾等出行必備的東西,之后十點我們一行人浩浩蕩蕩從家出發(fā)了。路上我媽媽充當解說員,看到的景色都再給我們科普一下,生怕我們不知道,哈哈。到了登封快十二點,我們在嵩山書院旁邊完了一會兒,因為哥的朋友在登封要請我們吃飯,之后就去“嵩山不一般”這個地方去吃飯了,這地方特別有文化氣息,仿古式的家具餐廳,甚至洗手池。飯菜很給力,不僅好看也好吃,我們吃的很滿足。之后準備出發(fā)去少林寺了,買好票剛進入景點大門,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雨,我們不得不去坐車的地方避雨。慶幸的是下了十幾分鐘,雨停了。我們開始做觀光車進入寺內。伴著蒙蒙細雨,隨著浩浩蕩蕩的行人開始參觀少林寺,進去參觀沒多久,心理就有一種景仰之情油然而生。接著又去武術廳觀看了表演,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看到小和尚們的武術表演以及絕技表演,有雙槍刺喉、飛針穿玻璃、鐵頭功等,精彩絕倫的表演贏得陣陣掌聲??梢?,這都是他們經(jīng)過辛苦勤奮的訓練練出來的。

此次少林寺之行感覺收獲滿滿,回到家妞兒都學會了哼哼哈嘿,祖國大好河山,還是要多出去走走,也要抽時間多帶父母出去走走。

松贊林寺游記篇十三

“太棒了,要去少林寺玩???”上了車,我和妹妹一起喊道。

到了少林寺。導游告訴我們,從前少林寺起過一場大火,這場大火整整燒了七七四十九天。少林寺的前四座大殿,燒得一干二凈。前四座大殿都是不久前重建。在寺廟的大門前匾額上的“少林寺”三個大字由清朝康熙皇御題,字值千金。再比如說禪宗二祖,因迫切希望學到真佛法,自斷左臂表示誠心的故事,引出了“禪宗初祖天竺僧,斷臂求法立雪人”的佳話。導游出還講解一些神話傳說如哼哈二將的故事,如四大天王,腳下個踩了一個人,他們是人間的妖魔鬼怪等。

天下功夫出少林,在最后一個大殿里有著48個腳坑,他們全都是由48位武術及好的和尚練功時踩出的。我們還看了少林武僧團的表演,有鐵頭功,頭把兩塊鐵片撞碎了;有鋼針穿玻璃,用手擲鋼針穿透玻璃刺破后面的氣球;還有一個小和尚,把一個碗扣在肚子上,把整個人都抬起來了,碗還是牢牢的不掉。他們還會雙手不著地翻跟頭等高難度的.動作,少林功夫真是厲害極了!

少林功夫名揚天下,在這寺廟里,有著許許多多的石碑,這些石碑都是一些世界各地的少林弟子和團體拜師學藝后留下的。如果你有時間,就不妨來看一看,參觀一下少林寺。

松贊林寺游記篇十四

星期天,爸爸帶我去游玩了少林寺。

遠遠望去,一座高大的門樓佇立山前,上面刻著“天下第一名剎”五個剛勁有力的大字。走進大門,只見幾位僧人正在表演“費針穿玻璃”,“胸口碎大石”等驚人的武術絕技。穿過擁擠的人群,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少林寺”幾個鎏金的大字,紅墻青瓦,古色古香。門前的幾棵參天的古樹,仿佛在述說中千年古剎的神秘與久遠。

穿過廟門,是大雄寶殿,高大而又壯觀,氣勢恢弘。紅色木質結構,琉璃瓦覆頂,更顯得金碧輝煌,甬道兩側的古樹上,布滿了一個的小孔,據(jù)導游講,那些小孔都是僧人們練習一指禪功時武留下。這更使我更加增強了對少林功夫的敬仰。進入店內,一群僧人們正在給練習棒法,一個個筆直而又普通的木棍,在僧人手里被舞的呼呼生風,時而劈,時而刺,時而磕。令人眼花繚亂,無不叫好。

游覽完少林寺,爸爸帶我去爬嵩山。一路上,游人來來往往,也沒覺得太累。快要到山頂了,我感到兩條退總是不聽使喚,像灌了鉛似地,好想停下來歇息一會啊,爸爸鼓勵我,要一鼓作氣。終于到達了山頂了,我歡呼著,看到身后的嵩山,我感到非常自豪:嵩山我終于征服了你。站在頂峰,整個少林寺盡收眼底。正在我我高興的手舞足蹈時,只聽見咔嚓一聲,爸爸幫我把這令人陶醉的一幕給留了下來。

啊,美麗的嵩山,神秘的少林寺,一個多么令人神往的地方。

松贊林寺游記篇十五

4月21日傍晚,我們一行人從濟南乘大巴出發(fā),一路向西,目的地河南嵩山少林寺。翌日7點多鐘,我們抵達登封城外。透過車窗,可見幾座高山聳立云霄,不用問,那肯定是嵩山無疑了。

我們是從三皇寨景區(qū)開始爬嵩山(少室山)的。到達索道站已是響午,我們吃了午飯,準備下山去少林寺。一個小時后,我們抵達少林寺墓塔林。

墓塔林是少林寺高僧圓寂后的墓地,高高低低的墓塔足有幾百座,森森然一大片,掩映在翠柏叢中。據(jù)說這是我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數(shù)量最多的古塔林,它與寧夏青銅峽塔林、河南汝州風穴寺塔林、山東濟南泰山北麓靈巖寺塔林并稱四大塔林。少林寺墓塔造型各異,有四方形、六角形、柱形、錐形、瓶形等;有的是獨石結構,有的是磚石混砌,但多數(shù)以青磚為主體修建的,極為精致,美觀大方。塔的層級高低不一,最低為一級,最高為七級,多數(shù)為三五級的,而塔的高低大小是根據(jù)僧人生前的地位、功德大小,以及當時少林寺的經(jīng)濟狀況而定的。從建筑學方面講,這些墓塔集中體現(xiàn)了我國唐、宋以來歷代不同時期的建筑風格,是一座古代建筑藝術的宏大博物館,對于研究歷代建筑藝術、文化、歷史具有重要價值。至于為什么這些墓塔不能高過七層,據(jù)說這是囿于佛家七步蓮花的說法。

墓塔林往東300多米就是少林寺了。少林寺坐落在五乳峰山腳下,坐北朝南,面朝少室山,中間有條小溪將少室山與五乳峰隔開,有“禪宗第一祖庭”之稱。少林寺山門比較獨特,門額上懸著一塊金字牌匾,上面“少林寺”三個遒勁有力的大字乃康熙皇帝親書。大門兩側兩扇窗子呈圓形,像兩只巨大的眼睛,頗為有趣。門前還有兩只古老的石獅子,分別臥在一米高的石墩子上,左右拱衛(wèi),威風凜凜,鎮(zhèn)守山門。

進入寺內,甬道兩側,古碑林立,這就是著名的少林寺碑林。少林寺碑林共有108通古碑,多集中于天王殿前面一帶,是唐宋以來歷代的原始碑刻,極其珍貴。碑林東側是慈云堂舊址,現(xiàn)為少林寺碑廊。其中最為著名的一塊古碑莫過于《皇唐嵩岳少林寺碑》,位于大雄寶殿前面東南側,俗稱“李世民碑”,刻立于唐玄宗開元十六年(728年)。正面碑文是李世民的告諭,表彰了少林寺武僧助唐平定王世充的戰(zhàn)功。碑額“太宗文皇帝御書”七個大字系唐玄宗李隆基所書。我國歷代石碑均是先撰額后作碑文,唯有此碑卻是由唐太宗李世民撰文而由他的孫子唐玄宗李隆基撰額,比較特別。背面碑文刻記了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這些古碑不僅記載著少林寺的興衰歷史,而且對于歷代的政治、文化、歷史、雕刻、書法藝術諸多方面,也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天王殿前面有棵15的古銀杏樹,主干有三四個大人合抱一般粗,枝繁葉茂,非常引人注目。但若論年齡,全國各地比它古老的銀杏樹多了,它的特別之處在于主干中間部位布滿了一些密密麻麻的小洞,深達幾公分,比較玄妙。導游告訴我們說這是少林寺僧人練武時用指頭戳的,天長日久留下的印記,可見少林功夫之深。少林寺和尚的武功早已蜚聲中外,武術也成為少林寺的一張名片,至今人們只要一提起武術,首先想到的就是少林寺。我國民間亦有“中國功夫冠天下,天下武功出少林”之說。

從山門到最后面的千佛殿,少林寺大院中軸線上一共有7進建筑,卻多數(shù)在1928年遭到軍閥石友三縱火焚毀,成為一片斷垣殘壁?,F(xiàn)在的主體建筑大雄寶殿、天王殿、鐘鼓樓等皆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后重建的。位于第三進的大雄寶殿是少林寺的主殿,是僧眾進行佛事活動的主要場所。大殿歇山重檐,碧瓦綠甍,雕梁畫棟,氣派非凡。殿內中間供奉釋伽牟尼塑像,藥師佛、阿彌陀佛塑像分列兩邊,靠墻壁還有數(shù)十尊羅漢塑像,皆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大殿外巨大的香爐內香煙裊裊,信徒眾多,十分熱鬧。

位于第六進的立雪亭,明明是一座殿堂,卻起這么個名字,引起了我的好奇。原來立雪亭也叫達摩亭,位于方丈室后,面闊三間,內有木質神龕,供奉的是銅質達摩坐像,兩側分別是二祖慧可、三祖僧燦、四祖道信、五祖弘忍。神龕中懸一匾,上有“雪印心珠”四個大字乃乾隆皇帝御題。說起立雪亭,導游給我們講了一個感天動地的故事:據(jù)佛教經(jīng)典記載:達摩從印度來到少林寺后,有個叫神光的中國高僧知道達摩是個印度高僧便追隨而來,誠心向達摩求教,卻遭到達摩拒絕。但神光并不灰心。達摩到五乳峰石洞面壁坐禪,神光侍立其后,達摩回寺院料理佛事,神光也跟回寺院,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離左右,精心照料。公元536年冬天的一個夜晚,達摩在達摩亭坐禪入定,神光依舊侍立在亭外。這時下起了大雪,大雪淹沒了神光的雙膝,神光仍雙手合十,一動也不動。第二天早上達摩開定后,見神光仍然站在雪地里,就問他:“你站在雪地里干什么?”神光回答說:“求師傅傳授真法。”達摩說:“要我傳法給你,除非天隆紅雪。”神光解意,抽出戒刀,毫不猶豫地砍去了自已的左臂,鮮血頓時濺灑一地,柒紅了皚皚白雪。達摩見神光如此意志堅定,乃心動,遂把衣缽法器傳給了他,并為其取名“慧可”?!耙吕徴?zhèn)鳌薄ⅰ皵啾矍蠓ā钡墓适录丛从诖恕榧o念二祖慧可立雪斷臂求得佛法,至今少林和尚著裝袒露右肩臂,以及行單手禮的規(guī)矩也由此而來。

在最后面的是“西方圣人”殿,又稱千佛殿、毗盧閣。大殿正中供奉毗盧佛,北、東、西三面墻上繪有“五百羅漢朝毗盧”的大型壁畫。壁畫高7.5米,長42米,面積達315平方米。壁畫為宋代無名畫家所繪,但據(jù)說畫作藝術成就非常高,尤其珍貴。可能是出于保護文物的目的,景區(qū)禁止游客進入殿內,因而游客只能站在門口遠觀。本來壁畫年代久遠已經(jīng)發(fā)黃褪色,再遠觀壁畫便更加模糊,比較令人遺憾。殿內磚地上散布著一些淺坑,大大小小共有48個,據(jù)說這是少林和尚練武時留下的。清代朝廷曾禁止民間習武,少林寺僧人無奈之下便在大殿內偷練,久而久之,這些腳坑便愈陷愈深。由此可見,少林和尚武功蓋世,看看這些腳坑,還有天王殿前古銀杏樹身上的小洞,我們或許會悟出一些道理來。遺憾的是我在少林寺內逛了半個多小時,也沒看見一個和尚,見到的全是熙熙攘攘的游客。少林寺已經(jīng)不像是一個寺廟,而成為了一個地地道道的`旅游景區(qū)。出山門時,我見山門西側一個偏門口站著幾個和尚,比較好奇,就走過去看看他們在干什么。走近一看,原來是賣門票的。大門東側旅游局賣100元一張參觀券,他們只賣30元,卻不給票,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從媒體上關于少林寺的傳聞也略知一二,如今的少林寺已經(jīng)不再是一塊清凈之地了,而且沾染了太多的銅臭,非常令人惋惜。

少林寺前面的小溪已經(jīng)沒了流水,僅有幾處死水灣,且渾濁不清,顯得比較荒涼。站在河畔眺望少室山,山呈東西走向,蜿蜒幾公里,宛如一尊頭西腳東仰躺著的巨大睡佛,惟妙惟肖,令人詫異。少林寺恰好坐落于睡佛身畔,難道古人選址少林寺時就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少室山是一尊睡佛?還是無意中的巧合呢?這給少林寺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我們離開少林寺,出景區(qū)的路上遇見一大隊習武的少年,他們大的不過十五六歲,少的僅有七八歲,穿著統(tǒng)一的練武裝,浩浩蕩蕩,足有幾百人。我在心里嘆道,少林功夫后繼有人啊!靠近大門口有一個大操場,場邊上豎立一塊巨大的廣告牌子,上面寫有“塔溝武?!睅讉€大字,分外醒目。少林寺附近武校眾多,據(jù)說學子成千上萬,可見少林武功的魅力。正門檢票口旁邊搭個臺子,正在進行武術表演。臺下站了黑壓壓的觀眾,顯然大家都對少林武術頗感興趣。我們看了幾個節(jié)目覺得都不錯,尤其是槍刺喉嚨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由于時間關系,我們看了幾個節(jié)目后便離去。

204月27日。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7582196.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