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人物事跡心得體會200字(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3-22 15:38:22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心得體會200字(5篇)
時間:2023-03-22 15:38:22     小編:儲心悅Y

在平日里,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可是卻無從下手嗎?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心得體會200字篇一

緊張的高中學習生活,家庭貧困的陰影,經(jīng)常會使一些學生精神狀態(tài)低迷,學習成績滑坡。每當遇到這種情況,張桂梅不僅耐心地開導學生,而且親自去家訪,了解學生背后的家庭原因。她不能讓任何一個孩子輟學。

張桂梅每晚住在學生宿舍。高一年級的一名女生情緒低落,學習成績退步。張桂梅就讓她與自己同住,經(jīng)常開導她。了解到女孩的父母經(jīng)常打架,女孩還常被父親嫌棄辱罵。張桂梅3次到村中她家里為其父母調(diào)解,終于讓全家和好,小姑娘臉上有了笑容,學習也更努力了。“我要救這個孩子,就要救她父母,救她全家!”張桂梅說。

“陳小琴(化名)最近考試成績才390多分,這個成績究竟是什么原因?”今年國慶家訪,張桂梅帶著滿腹疑問來到船房鄉(xiāng)華榮村高三學生陳小琴家。陳小琴家是貧困戶,母親有精神疾病,父親受到村里幫扶,當了村里的保潔員。張桂梅明白了陳小琴的心病,親切地鼓勵她:“大家都在幫助你家,你在學校的生活費有學校補助,你不用擔心家里,應該全力以赴地專心讀書?!?/p>

12年來,華坪女子高中沒有一個學生因為貧困輟學,沒有發(fā)生過學生自殺、自殘的事件。12年來,跋山涉水的家訪,每個學生和家庭的甘苦張桂梅都了然于胸。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心得體會200字篇二

劉秀祥1986年出生,2008年,劉秀祥曾因“千里背母上大學”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并獲得“中國好人”稱號。2012年,大學畢業(yè)的劉秀祥放棄高薪就業(yè)機會,毅然選擇回鄉(xiāng)教書育人。從教至今,劉秀祥把自己的全部奉獻給了教育事業(yè),他走遍村莊,只為通過教育改變更多大山孩子的命運;他致力公益,牽線“一對一”資助上千名貧困學生,開展公益勵志演講上千場,聽眾達上百萬人,只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家鄉(xiāng)的孩子們奮斗的力量。2020年,劉秀祥先后榮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和全國“最美教師”稱號。

劉秀祥畢業(yè)后收到了多家企業(yè)的入職邀請,而且待遇不錯,月薪上萬,可他最終決定放棄高薪工作,回到貴州老家當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師,去幫助更多像他一樣深陷貧窮境地的孩子。

現(xiàn)在的劉秀祥,已經(jīng)是貴州望謨縣實驗高中的副校長,獲得諸多榮譽,兩次入選“中國好人榜”,也成為“中國最美教師”。

工作之余,劉秀祥積極開展公益活動,全國巡回勵志演講1000多場,聽眾上百萬人,還資助貧困學生1700多人。

八年過去了,望謨縣越來越多的孩子通過教育走出了大山。劉秀祥堅信:“無論我們的孩子身居何處,怎樣的家庭和怎樣的環(huán)境,都應該有更好的未來。通過教育扶貧才能徹底拔掉窮根,越是偏遠的地方越需要優(yōu)質(zhì)的教育,因為孩子們的未來就在現(xiàn)在的課堂里?!?/p>

劉秀祥是令人敬佩好老師,他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了命運,希望他越來越好。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心得體會200字篇三

今天,我們看了《感動中國》,它使許多人熱淚盈眶,我覺得它是凈化心靈的儀器,它譜寫了真、善、美的樂章。我相信,只要看了《感動中國》,每個人都會有所感悟。

《感動中國》有幾十位讓人們感動到流淚的人,可以說最耀眼的不是明星,而是這幾十人純潔、善良的心。

這幾十人中我每個都覺得讓人感動,劉盛蘭每天省吃儉用,捐錢給孩子們。他那時月薪才300元,可他卻一下子捐了50元,他那時已經(jīng)73歲了,后來又一場大火燒了他的房子,回到農(nóng)村生活更辛苦??伤栽诰桢X,10元、20元、30元、40元這位老人吃東西都是吃垃圾里拾來的,還會拿人家扔掉不要的菜葉,而且17年沒有買過一件新衣服。真善心!從他身上,我看到了中華民族正直、善良、樂于助人、樂于奉獻的優(yōu)秀品質(zhì)。

還有一個叫段愛平的。她只是一個小小的村長,可她為村里的犧牲非常大。我們應該想成為百萬富翁吧。這個段愛平就是個百萬富翁,可是她卻把自己的錢全都捐了出去,而且她有食道癌,最后窮得都沒錢看病,而且她還會下雨天幫村民一起修房屋漏洞。我們要學習她生命不息、奮斗不止、干事創(chuàng)業(yè)、奮發(fā)有為的崇高精神;學習她真心實意地幫民致富、解民困難、化民恩怨、心系百姓、執(zhí)政為民的公仆情懷;學習她不管身處何時何地,心中時刻牢記自己的職責與使命,在榮譽面前不忘本的淳樸本色。

看完《感動中國》之后,我勵志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向《感動中國》里面的人物學習,幫助、救助需要幫助的人。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心得體會200字篇四

清貧不失善良;年邁不失活力。他,一個九旬老人,沒有溫床暖枕,沒有子孫繞膝,有的只是對失學兒童的憐愛和為孩子們圓上學夢的執(zhí)著心。他的名字是――劉盛蘭。

陳雨露這樣評價他:“走過古稀,走過耄耋,老人沒有更多語言,獨以無聲的行動有力的詮釋著一個偉大民族對教育的深刻理解。”

敢問世間能有幾人,風燭殘年卻節(jié)衣縮食?布衣襤褸卻傾其所有?形單影只卻從者如流?病困交加卻矍鑠偉岸?這位老人,是用生命在助學。

當我從電視里看到老人用來包錢的布塊時,充盈在眼中的淚水無法抑制的決堤――那塊發(fā)黃的布里包裹著零散的硬幣,一角,五角,一元……老人飽經(jīng)風霜的眼眸中,流露出了幸福的笑意,而那張笑臉的背后,我仿佛看到了他烈日炎炎下拾荒的身影;冷冽寒風中困苦的生活。

也許他比受助者還要清貧,但卻比錦衣玉食者更加富足。不是所有貧苦人都需要捐助,也并非只有富賈才能扶貧。慈善與名譽絕緣、與地位無關(guān),而是用一顆金子般善良的心,將善良的本真詮釋到極致,劉盛蘭就是這樣的人。

善舉往往一時易做,一世難得。面對著星星之火,行善之風終會燎原??傆幸惶煨倫偟膽K劇不會發(fā)生,扶與不扶的問題無需糾結(jié),“人之初,性本善”感動中國的意義正在于喚醒那一顆顆沉睡已久的善良之心。

風燭殘年,發(fā)出微弱的光,蒼老的手,在人間寫下大愛。病弱的身軀,高貴的心靈,他在九旬的高齡俯視生命,一疊匯款,是寄給我們的問卷,所有人都應該思考: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心得體會200字篇五

用愛的捆帶將患上“老人癡呆癥”母親與自己綁在了一起。每天,陳斌強,都會和母親騎上小車,從充滿了“孝”的小路上前去陳斌強教書育人的中學。母親的“癡呆癥”愈來愈嚴重,就連大小便也不能自理,陳斌強為了母親有時會沾上一點氣味,但他的學生們卻并不排斥——因為那是愛的味道!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孝”,“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的三寸暉······”這些在每個人的心里恐怕已經(jīng)再熟悉不過,可這些來自古代的真情告誡,在古代,人人都是孝子,可在“寶貝”肆孽的年代,卻有不少人不理解父母的苦心,令父母“超負荷運行”。

但在《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中,卻展現(xiàn)了一位名不見經(jīng)傳的中學教師陳斌強感人至深的守護母親的故事,在億萬的“寶貝”面前重新詮釋了“孝”,“孝”代表的不單單是一個字眼,而是一種偉大的力量,為我們的人生注滿了崇高之美,為所有人注入了春風般溫暖。

陳斌強那將自己與母親再一次緊緊捆在一起的愛的捆帶,也許在未來久遠的日子里會塵封,但盡管捆帶不會永存,它記錄的一點一滴的子孝與母愛卻會永存,卻會把孝傳滿整個華夏,傳滿整個世界!

在一點一滴的積累中,父母的愛已脈脈匯入了我們的血脈,但我們卻不一定會察覺出,但父母為我們而付出,為我們而忙碌,為我們而辛勞,就算是再疲憊,也不要忘記——感恩孝奉!其實,世界上不存在孝子,因為,為父母付出,是我們理所應當?shù)模?/p>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751239.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