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一猜教案(精選1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5 12:45:04
猜一猜教案(精選18篇)
時間:2023-12-05 12:45:04     小編:溫柔雨

良好的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案中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資源需要與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情況相匹配。下面是一份精心編寫的教案范例,供教師們參考。

猜一猜教案篇一

2、認識身體各部位的正確名稱。

幼兒身體各部位的大圖。

一、教師介紹身體各部位的名稱。

1、教師用手指著自己的臉并說出其名稱。

2、教師提問:臉的下面,應該是哪一個部分?教師自問自答:“脖子”,幼兒跟著回答問題。臉以下的`其他部位可依據(jù)、類似方式進行。

3、待身體介紹完了,再依次介紹身體背面的各部位名稱。

二、請幼兒看幼兒用書的頁面,讓幼兒會議剛才回答的內(nèi)容,逐一對照讀本畫面復誦。

三、請幼兒站起來,兩人一組,讓幼兒與伙伴根據(jù)教師提示的名稱,互相指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重述此部位的名稱。

四、用身體做小樂器。

1、教師提問:誰可以利用身體發(fā)出聲音?鼓勵幼兒發(fā)揮想象,利用身體各部位發(fā)出聲音。

2、教師引導幼兒隨著音樂,模仿教師用身體發(fā)出聲音,如:拍手、彈指、踏步等。

猜一猜教案篇二

1、喜歡猜謎活動,并根據(jù)謎面提供的線索猜出謎底。

2、探索謎語和兒歌的區(qū)別,了解謎語特性。

3、積極地參與猜謎、遍謎活動,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見解。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1、知了、荷花圖片。

2、創(chuàng)編謎語需要的圖片(西瓜、電風扇、傘)。

一、回憶猜謎經(jīng)驗,激發(fā)幼兒猜謎的興趣。

1、小朋友都玩過猜謎的游戲,怎么才能猜出謎底呢?

我們都是通過謎面提供的線索猜出謎底的。

二、集體猜謎語,能夠根據(jù)謎面特征猜出謎底。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則謎語的謎面,請小朋友仔細聽,猜猜謎底是什么?

3、出示謎底圖片,引導幼兒理解謎面的字面含義。

你是怎么知道謎底是知了的?引導幼兒分析謎面的含義和謎底的關系。

知了會飛但是它不是鳥,而且喜歡躲在上叫知了知了...…聽起來好像什么都知道,其實它什么也不知道。

4、教師朗誦另一則謎語的謎面,請小朋友也來猜一猜。并引導幼兒分析謎面的含義和謎底的關系。

5、教師朗誦謎面。(池中有個小姑娘,從小生在水中央,粉紅笑面迎風搖,只坐綠船不劃漿。)

6、小朋友你們知道謎底是什么嗎?你是怎么知道的?教師出示荷花圖片。

三、通過討論,探索謎語和兒歌的區(qū)別,節(jié)謎語的基本特征。

1、小朋友你們覺得謎語和我們平時念的兒歌一樣嗎?有什么地方相同?有什么地方不同呢?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兒歌和謎語的認識。

2、教師總結(jié):謎語有謎面、謎底。謎面一般就是一首兒歌,叫做“謎語歌”。謎語和其他兒歌的不同在于,兒歌里不能說出所要猜的物體的名字,而是把它的外形、特點等說出來,猜謎的人根據(jù)謎面的意思動腦筋猜出謎底。

四、嘗試根據(jù)事物的特征創(chuàng)編謎語。

1、出示一張實物圖片,引導幼兒集體嘗試創(chuàng)編。

2、小朋友,這是什么?西瓜是什么樣子的?有什么特點?誰能試著編一句謎語?

3、在進行創(chuàng)編的時候,我們不能說出被猜物體的名字,但要描述出其主要的特點。

我提前準備了大量的教具供幼兒使用。一切都是按照我所設想的在進行,幼兒配合的也比較默契,在剛開始欣賞大自然美景的幻燈片時,原本計劃讓幼兒來描述,但考慮幼兒說的不夠精簡,說一沒有放手,類似這種環(huán)節(jié)老師應該做到相信幼兒。在認識目的字的環(huán)節(jié)時,因為大部分幼兒都已經(jīng)認識,所以,我采用了讓幼兒當小老師的形式來教人,課后反思,這個環(huán)節(jié)不應該這樣處理,比如“云”個別幼兒讀的就不夠準確,應該在幼兒教認后老師在正確發(fā)音一次。加深幼兒對字的記憶。在結(jié)束部分的《誰是小勇士》這個游戲環(huán)節(jié),幼兒玩的很開心,也很盡興,但美中不足的是如果能讓幼兒再玩一遍,效果應該會更好,既充分發(fā)揮了教具的作用又鞏固了對目的字的認知。

以上就是我自省后認為的不足之處,會在下節(jié)課加以改進。

猜一猜教案篇三

設計意圖:

研究表明:游戲是幼兒最感興趣的活動形式,幼兒游戲中蘊藏著發(fā)展的需要和教育契機,新《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基于這一理念,我把猜想游戲定為該教案的主要游戲形式。同時,中班幼兒注意集中時間短,如果注意對象單調(diào)無變化,不符合幼兒興趣,注意的穩(wěn)定性就小,為了讓計算“復習5以內(nèi)的數(shù)”這一抽象的數(shù)學概念具體化、趣味化,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主動的去學,除了以猜想游戲的形式,我還設置了情境化,采用水果娃娃這些幼兒生活常見的事物來引起幼兒的注意。從猜水果娃娃的數(shù)字、給水果娃娃的數(shù)字排序、點數(shù)結(jié)合拼水果、運水果環(huán)環(huán)相扣環(huán)節(jié),讓幼兒在猜猜、想想、看看、數(shù)數(shù)的輕松的游戲中自我探索復習5以內(nèi)的數(shù)數(shù),序數(shù)和排序。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提高幼兒對計算活動的興趣。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猜猜、想想、看看、數(shù)數(shù)的游戲中復習5以內(nèi)的數(shù)數(shù),序數(shù)和排序。

2、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提高幼兒對計算活動的興趣。

3、趣味識字:橘子、葡萄、梨子、蘋果、西瓜、桃子、草莓香蕉等。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5、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活動準備:

1、貼絨水果娃娃5個(背后貼有水果),顏色不同的卡車5輛,二進制游戲圖片一張,各種水果拼圖20張。

2、每組1----5數(shù)字卡片若干。識字卡:橘子、葡萄、梨子、蘋果、西瓜、桃子、草莓、香蕉等。

活動過程:

二、基本部分1、猜數(shù)和排序。

a、梨子娃娃說;“我比2多1”,誰知道這個數(shù)字是幾呢?

b、葡萄娃娃說“我比5少1”

c、橘子娃娃說“我是1-----5數(shù)字中最小的那個數(shù),是數(shù)字幾呢?

(2)鞏固現(xiàn)在老師看看你們記住了沒有,加以驗證。師指認每個水果娃娃,讓幼兒說出背后的數(shù)字。

(3)猜猜少了哪個數(shù)?

現(xiàn)在老師任意拿走一樣水果,問少了幾,是什么水果,重復指認水果和數(shù)字。

(4)排序現(xiàn)在,我要請小朋友給水果娃娃身上的數(shù)字從小到大排隊,其余的小朋友在位子上排,我們先來看看他排的對不對?(集體檢查)請小朋友數(shù)數(shù),自己排的對不對?幼兒手口一致點數(shù)一遍。

2、復習序數(shù)和認數(shù)。

(4)二進制游戲“我知道你的水果是什么?”

你們都拼好了嗎?誰愿意讓我來猜猜你的水果是什么?當老師猜出幼兒的水果后,讓幼兒把水果送到第幾輛卡車上去,游戲重復幾次。

三、結(jié)束部分小朋友真能干,把水果都裝上車了,水果店的阿姨要謝謝你們幫了一個大忙,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開著車把水果運到水果店里去吧。(幼兒開車出教室)。

猜一猜教案篇四

1、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探究水果外形、氣味和味道的樂趣。

2、能夠運用多種感官感知水果,發(fā)展感知能力。

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

各種水果實物或模型、黑色袋子若干、各種水果圖片、各種水果切面圖片、各種水果塊、小碗、牙簽。

一、活動導入。

——教師請幼兒說一說,自己認識了哪些水果,它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二、探索體驗。

1、摸水果。

——教師將裝有各種水果的黑色袋子擺放在桌子上。

——師:你們看,今天老師帶來了很多水果寶寶,不過呀,水果寶寶很害羞,你必須摸一摸它,說出它的名字,它才會出來跟大家見面。

——教師請幼兒到前面摸一摸其中的一個黑色袋子,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摸到了什么。

——教師神秘地將水果從袋子里拿出來,確認答案,繼續(xù)游戲。

2、看圖說水果。

——(神秘出示一塊西瓜圖片)師:你們看一看,它是誰???

——教師出示其他水果切面或水果塊圖片,請幼兒說一說,它們分別是什么水果。

——教師將完整的水果圖片和水果切面圖片分別貼在黑板上,上下兩排,上排為完整水果圖片,下排位水果切面圖片,請幼兒進行連線游戲。

3、聞氣味說水果。

——教師將不同的水果塊分別放進小碗里,選擇一個小碗,然后用手將碗口捂住,留一條小縫,請一名幼兒閉上眼睛,來聞一聞,它是什么水果。

——請兩名幼兒,每人分別拿一個裝有水果塊的小碗,請對方聞一聞自己碗里的水果塊,說一說它是什么。

——教師將裝有水果塊的小碗一次擺成一排,請幼兒站成一隊,依次聞水果塊,并說出它的名字。

4、品嘗水果。

——教師請幼兒用牙簽插水果品嘗,說說自己吃的是什么水果,什么味道。

三、活動小結(jié)。

——師:水果多種多樣,有不同的外形、不同的味道和氣味。希望小朋友們多嘗試不同的水果,了解更多水果的知識。

活動應變

為了便于幼兒提升經(jīng)驗,選用氣味和味道比較特別的3——4樣水果進行活動。

活動延伸

進一步了解各種水果的作用,例如雪梨有止咳潤肺的作用等。

區(qū)角活動

1、語言區(qū):收集各種水果的完整圖片和切面圖片,制作成水果圖冊,鼓勵幼兒自主翻閱,觀察圖片內(nèi)容,并進行簡單描述。

2、科學區(qū):投放水果圖片和水果切面圖片,鼓勵幼兒進行連線配對游戲。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將水果以及其切面圖張貼在主題展示區(qū)。

家園同步

1、在切水果時,讓幼兒觀察朝不同方向切,切面的異同。

2、請幼兒一起參與榨取新鮮果汁,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

隨機教育

日常生活中,鼓勵幼兒通過多種感官感知周圍事物,發(fā)展幼兒的感知覺。

猜一猜教案篇五

培養(yǎng)幼兒注意力、記憶力,及尋找規(guī)律能力。

卡紙32張,16張大小各一的圖形:圓.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紅色6張,黃、綠各5張。

(一)交代名稱和玩法:

(幼兒分二隊,16張有圖形的卡片按縱橫各4張放好。圖片朝下。)。

我們來玩?zhèn)€“猜一猜”游戲,這兒有些大小、形狀不同的圖形,我依次翻,比如:我翻第一張是個小正方形,記住這個位置上是個小正方形,然后我把它關掉繼續(xù)翻,如果你看到有張卡片是你前面看到過的,可以站起來告訴我“它有朋友了”并把它的朋友找出來,找對了,就放在這隊排頭,最后比比誰贏得的卡片多。(教師依次翻卡片,注意提示)。

(二)變換玩法:

將卡片打亂放好,繼續(xù)按以上玩法玩。(可以讓幼兒自己來翻)。

(三)把16張有顏色的卡片放成如下格式:

紅黃綠紅。

黃綠紅黃。

綠紅黃綠。

紅黃綠紅。

這次我要把所有的`卡片都給你們看,請你們找一種最容易的方法把它記住。其實辦法有許多,可以一個個看記,也可以一下子看出來記住。(幼兒記憶,然后遮住卡片,教師指一張問“這是什么顏色”幼兒回答。)最后請幼兒講述記憶的方法。

教師可以根據(jù)幼兒情況分兩教時完成,然后投入角落活動。

猜一猜教案篇六

樂意觀察、記憶圖片并尋找規(guī)律。

1、卡紙32張,大小各一對的圖形(圓、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動物圖片各一對。

2、卡紙16張,紅色6張,黃、綠色各5張。(2份)。

(一)介紹游戲規(guī)則和玩法:

(將幼兒分成兩隊,把16張卡片按照橫4張,豎4張放好。圖片朝下)。

我們來玩?zhèn)€“猜一猜”游戲,怎么玩呢?我這兒有些大小不同、形狀不同的圖形,我依次翻,比如:我翻第一張是個蘋果,記住這個位置上是個蘋果,然后我把它關掉繼續(xù)翻,如果你看到有張卡片是你前面看到過的`,可以站起來告訴我“它有朋友了”并把它的朋友找出來,找對了,就給這隊獎勵,最后比比兩隊誰的獎勵多就贏了。(教師依次翻卡片)。

(二)玩游戲。

1、水果類。

2、動物類。

3、圖形類。

(三)體驗顏色規(guī)律。

1、把16張有顏色的卡片放成如下格式:

紅黃綠紅。

黃綠紅黃。

綠紅黃綠。

紅黃綠紅。

剛才是我翻一張,你記住一張,這次我要把所有的卡片都給你們看,請你們找一最容易的方法把它記住。其實辦法有許多,可以一個個看記,也可以一下子看出來記住。

(幼兒記憶一會,然后遮住這16張卡片,教師指一張問“這是什么顏色”知道幼兒可以站起來回答。)。

2、最后請幼兒講述記憶的方法,教師小結(jié)。

(四)結(jié)束活動。

在活動中,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特別高,因為這是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只是個別孩子對這方面的知識欠缺,但是在活動中,他們能充分調(diào)動自己的各種感官來參與活動,我個人認為,這節(jié)課還是成功的。

猜一猜教案篇七

“猜一猜”是在學生了解事件可能發(fā)生或一定發(fā)生、簡單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有大小的知識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使學生進一步知道事件發(fā)生有幾種可能的結(jié)果,體會可能性結(jié)果是有大小的。教材中提供了轉(zhuǎn)轉(zhuǎn)盤、拋酸奶杯和摸球3個實驗活動,其中猜測轉(zhuǎn)轉(zhuǎn)盤的結(jié)果目的是使學生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拋酸奶杯實驗進一步研究簡單事件發(fā)生的幾種可能的結(jié)果,以及結(jié)果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摸球?qū)嶒炇怯擅鲆粋€球來羅列事件發(fā)生的所有可能結(jié)果,進一步探討復雜的、摸出2個球的所有可能結(jié)果,以及不同結(jié)果的可能性大小。教材中提供的實驗活動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將猜測與實驗相結(jié)合,通過具體的活動來體驗隨機事件中所蘊涵的規(guī)律,突出實驗在研究隨機現(xiàn)象中的作用。

1、經(jīng)歷可能性的試驗過程,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列出簡單實驗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jié)果;感受到數(shù)學實驗的意義與作用。

2、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學會和同伴交換意見,發(fā)展合作交流意識。

3、培養(yǎng)學生通過實驗獲取數(shù)據(jù)、并利用數(shù)據(jù)進行合理的猜測,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同時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培養(yǎng)學生善于用數(shù)學的眼光來觀察事物。

完整列出事件發(fā)生可能性,會判斷可能性大小。

判斷較復雜的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

轉(zhuǎn)盤,紙杯,表一,表二,乒乓球,透明袋,獎品等若干個,摸獎箱一個,課件。

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我們來做猜一猜的游戲好不好?板書課題:“猜一猜”

(出示轉(zhuǎn)盤圖片。)。

師:猜一猜,如果轉(zhuǎn)動轉(zhuǎn)盤,指針停在哪種顏色的可能性大?

(利用猜一猜的活動,為學生提供挖掘已有的可能性的知識儲備的條件。)。

學生個別回答。

師:學數(shù)學最講究的是知識的嚴密性,可不能光靠猜測,我們一起來驗證一下,同學們的猜測是否正確。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活動一:(分小組驗證,教師巡回指導。)。

活動要求:每個轉(zhuǎn)盤轉(zhuǎn)動十次,看看指針停在哪種顏色區(qū)域。一號同學記錄,二號同學轉(zhuǎn)動轉(zhuǎn)盤,三四號同學做好統(tǒng)計工作,并協(xié)助一號同學記錄,完成表一。

表一:

轉(zhuǎn)盤。

次數(shù)。

藍色黃色藍色黃色藍色黃色紅色藍色黃色。

(小組匯報,整理數(shù)據(jù)。)。

師:觀察這些數(shù)據(jù),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師:今天我們進一步來研究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問題。

板書課題:“可能性”

2、活動二:拋紙杯。

師:1個杯子扔到空中,落地后可能出現(xiàn)幾種不同的情況?

師:哪種情況出現(xiàn)的可能性大呢?

(隨意猜測。)。

(2)試一試。

小組內(nèi)每人拋5次,把結(jié)果記在心里面匯報給小組長,然后大家協(xié)助小組長匯總,把結(jié)果記錄在表二里。

表二:

落地情況。

組員杯口著地杯底著地杯身著地。

1號。

2號。

3號。

4號。

5號。

小組合計。

(學生活動,教師參與到小組中,指導學生的活動。)。

(每個小組匯報試驗結(jié)果,教師做好記錄,全班匯總)。

師:說一說根據(jù)試驗數(shù)據(jù)你知道了什么?

生:1個杯子拋到空中落地后有3種可能,杯身著地的可能性大。

師小結(jié):看來有些事情的可能性可以確定,直接得出結(jié)論;但有些事情發(fā)生的可能性不確定,需要我們驗證、觀察、比較才能得出結(jié)論。

3、活動三:摸球。

(1)師:在一個盒子里放入2個綠球和3個紅球,任意摸一個球,會有幾種結(jié)果?

生:2種,綠、紅。

師:摸到什么顏色球的可能性大?摸到什么顏色球的可能性?。坷碛墒鞘裁??

(2)師:在這個盒子里再加入4個黃球,任意摸一個球,會有幾種結(jié)果?

生:3種,綠、紅、黃。

師:摸到什么顏色球的可能性大?摸到什么顏色球的可能性?。坷碛赡??

(3)師:盒子里裝有2個紅球2個綠球,任意摸2個球,可能出現(xiàn)哪幾種結(jié)果?

(學生隨意猜測,意見不統(tǒng)一,發(fā)生分歧。)。

試一試。

(教師出示里面裝有兩紅兩綠的盒子,走下去請學生摸)。

師:我們來摸一摸,可能出現(xiàn)哪些結(jié)果?

(學生說后,課件出示。得出結(jié)論3種:紅綠、紅紅、綠綠)。

猜一猜教案篇八

1、專心閱讀圖畫,能仔細觀察圖畫、發(fā)現(xiàn)謎底。

2、欣賞詩歌,喜歡模仿錄音并跟讀詩歌。

3、認讀字詞:它、搖、見、就,復習認讀:樹、花、水、云。

4、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樂意參與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1、大字卡、大范例。

2、磁帶錄音機。

一、導入活動

1、今天,我們猜一個謎語,看誰愛動腦筋,下面我們一起聽這個謎語。(教師朗讀《猜一猜》)。

2、小朋友猜謎底是什么呢?那你為什么猜是××呢?

3、小朋友猜的對不對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幅圖就知道了。

二、欣賞詩歌《猜一猜》

1、出示大范例,引導幼兒閱讀畫面,提問:

圖上有些什么?

樹和花都怎么了?你從哪里看出樹在搖?他們?yōu)槭裁催@樣?

水上為什么會起波浪?(幫助幼兒理解水波比喻成皺眉。)

云為什么能在天上飄動?

2、剛才小朋友猜的對不對呢?小朋友真聰明,下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收詩歌,回家后在把詩歌說給爸爸媽媽猜一猜。放錄音,集體欣賞詩歌《猜一猜》,教師注意幼兒的坐姿。

3、提問:

(1)詩歌的名字叫什么?

(2)(出示字卡“樹”)什么見到它就搖頭?(出示字卡“搖”)

(3)(出示字卡“花”)什么見到它就彎腰?(出示字卡“見”)

(4)(出示字卡“水”)什么見到它就皺眉?(出示字卡“它”)

(5)(出示字卡“云”)什么見到它就跑?(出示字卡“就”)

三、欣賞詩歌

1、發(fā)書,請幼兒翻書到16課。

2、交代欣賞常規(guī),播放錄音,幼兒欣賞詩歌。

3、交代跟讀常規(guī)幼兒跟讀詩歌,教師巡回指導,檢查幼兒的坐姿和劃指情況。

四、幼兒模仿錄音朗讀詩歌。

五、認字游戲:做做、說說

1、看字做動作。教師任意出示一張字卡,幼兒根據(jù)猜一猜的內(nèi)容做動作。

2、看字說句子。請幼兒選擇一張字卡,說句子或講述一件事。

開頭部分閱讀封面的環(huán)節(jié)和師幼共讀的環(huán)節(jié)是本次活動的一個亮點,在孩子不知道閱讀內(nèi)容的情況下,留白的封面無疑成了孩子最好的猜一猜、說一說的機會,在活動開始時大大的激發(fā)了孩子的想象力和表達力,給予了孩子充分的猜測、預期、質(zhì)疑、反思的機會,這樣的教育策略也為孩子們創(chuàng)設了一個寬松自由的語言氛圍。接下來的師幼共讀環(huán)節(jié),我在活動中層層遞進的提問,不斷的給孩子設疑,鼓勵,引導孩子仔細觀察,不斷碰撞思維的火花,整個活動中孩子們都能大膽的進行猜測想象,并用比較清晰的語言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從而很好的與孩子互動。

當然活動中還有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說老師的反饋性語言應更豐富些,這樣可以讓孩子感受到老師對他們每一個人的想法都是關注的。另外,教育活動的結(jié)束不是結(jié)果,一節(jié)課中遠遠不足以挖掘文中更多的深邃,走進閱讀,也是為了更好的走近生活,接下來我會帶著孩子一起用放大鏡去看看我們真實的生活,擁有更多的看一看,猜一猜。

小百科:謎語主要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測的隱語,也可引申為蘊含奧秘的事物。 謎語源自中國古代民間,歷經(jīng)數(shù)千年的演變和發(fā)展。它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集體智慧創(chuàng)造的文化產(chǎn)物。

猜一猜教案篇九

1.認識6個生字和7個會認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課文中講的自然現(xiàn)象。培養(yǎng)學生初步抓住特點認識事物的能力。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了解課文中的自然現(xiàn)象,培養(yǎng)學生初步抓住特點認識事物的能力。

了解課文中的自然現(xiàn)象,培養(yǎng)學生初步抓住特點認識事物的能力。

一、謎語導入,激發(fā)興趣。

你們喜歡猜謎語嗎?老師這有一個謎語,想不想猜一猜?

一種花真奇怪,到了冬天開起來。

每年不留花種子,年年花開飄世界。

學生猜出的謎底是(雪花)。

過渡:老師看你們對猜謎語挺感興趣,誰能告訴老師猜謎語有什么好處?等學生說完后,老師接著說:“今天我們一起第9課,猜一猜?!?/p>

板書課題:9 猜一猜

同學們比一比誰最會動腦筋,最聰明,最先能猜到謎語的謎底,而且能摸到猜謎語的規(guī)律,今后能猜出更多的謎語。請同學們打開書89頁這是一個謎語,想不想讀一讀。

二、借助拼音,讀好課文。

1.借助拼音讀謎語,邊讀邊畫出生字和會認的字。畫出的生字和會認字多讀幾遍。

2.自己借助拼音讀謎語,注意讀準字音。

3.同桌小伙伴互讀,聽聽是不是把字音讀準確了。

4.抽讀生字和會認字的卡片。

三、理解句子,猜出謎語。

1.教師范讀,學生聽聽老師是怎么讀的?

2.自己練習朗讀,指名讀。

3.理解句子,猜出謎語。

1)再讀課文,找出誰見它怎么樣?把“誰”用“—”線畫出來。

教師板書:

云兒

小樹

禾苗

花兒

2)云兒見它怎樣?小樹見它怎樣?禾苗見它怎樣?花兒見它怎樣?

教師板書:

讓路

招手

彎腰

點頭

3)看圖,讀課文,聯(lián)系生活實際想想它是誰?猜出謎底。謎底是風。

4)讓學生把“它”換成“風”讀一讀。

5)看圖說一說:風來了,云兒,小樹,禾苗,花兒會有什么變化?啟發(fā)學生想象:云兒、小樹、禾苗、花兒被風吹時的樣子。

4.指導學生看板書練習背誦。

1)自己試背

2)同桌互背

3)齊背

4)指名背誦

四.擴展竟猜謎語活動,比比誰猜的謎底多。

板書:

9 猜一猜

1.學會6個生字,認識1種筆畫和3個偏旁。

2.正確規(guī)范地書寫本課生字。

學會6個生字,并能正確、規(guī)范地書寫本課的生字。

正確書寫“頭和點”字。

一、背誦課文

二、學習生字的音形義

(一)學習生字的音

1.自己讀讀本課的生字,讀不準的借助拼音讀一讀。

2.同桌同學互相讀一讀,相互正音。

3.抽讀生字卡片。

4.做送信游戲鞏固生字的音。

(二)分析生字的字形結(jié)構,了解字義。

1.認識新筆畫“橫鉤”和3種偏旁“二字頭”、“四點”底、“寶蓋兒”。

2.自學本課生字,分析字形,通過組詞了解意思。

3.以小組為單位講座交流。

4.請小老師講一講。

云:上下結(jié)構,上面是二字頭,下面是撇折點,也可以用熟字換一部分的方法記,用“去”字去掉“土”字,換成“二字頭”就是“云”字。組詞:白云 烏云。

它:上下結(jié)構,上面是寶蓋,下面是撇、豎彎鉤。組詞:它的,它們。

手:獨體字,可以用數(shù)筆畫的方法記憶字形,筆順是( ),還可以用熟字換一筆的方法記憶,“毛”字的“豎彎鉤”換成豎鉤,就是“手”字,組詞:左手,右手,手中。

點:上中下結(jié)構,上邊一豎一小橫,中間一個“口”,下面四點底( )。組詞:點頭,指點、標點。

三、正確地書寫生字。

1.學生先認真觀察田字格生字整體及每一筆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后描紅,教師巡視學生書寫的生字筆順是否正確。

2.學生仔細觀察生字重點筆畫的位置,自己試著每個字獨立寫一遍。(寫在書上),教師巡視了解學生書寫的困難。

3.學生提出書寫有困難的字。

4.教師重點指導以下兩個字。

頭:第一筆點寫在上半格中間豎中線左邊一點;第二筆點寫在第一筆下面偏左邊一些,第三筆橫寫在橫中線上;第四筆撇起筆在上半格豎中線右邊,撇尖與橫起筆對齊;第五筆是點,點的收筆處與撇尖高低差不多。

點:第一筆豎寫在豎中線上。第二筆橫在豎的中間起筆寫,不要太長。田字格的中心點要在“口”字中央。下面四點底的四點都是點,要擺開,第一筆點向左方向點出去,中間兩筆相同,分別寫在豎中線兩邊,第四筆點稍用力,點得稍大一點,稍向右一點。

5.學生照教師范字進行書寫,教師行間巡視個別輔導,同時糾正學生的寫姿和執(zhí)筆方法。

6.同桌同學相互評改!

7.在實物投影上展示優(yōu)秀作業(yè)進步作業(yè)。

四.集體背誦全文。

五.教師小結(jié)。

板書:

猜一猜教案篇十

1、經(jīng)歷可能性的試驗過程,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能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jié)果。

經(jīng)歷可能性的試驗過程,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能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jié)果。

幻燈、表格、轉(zhuǎn)盤、紙杯。

一、創(chuàng)設情境。

今天,有個有趣的問題請大家?guī)椭鉀Q。打開書第75頁。問題就是猜一猜。

二、引導探索。

1、認真看圖,有了想法,再進行小組討論。(教師深入到學生小組中了解學生的各種想法。)。

2、請一名同學上前面親自做試驗,驗證討論結(jié)果。

3、做拋紙杯實驗。

(1)分組做拋紙杯試驗,每人重復做5次。創(chuàng)新與反思。

(2)將試驗結(jié)果記錄下表。

(3)與同伴說一說可能出現(xiàn)哪幾種結(jié)果,并寫下來。

三、拓展應用。

一次摸出兩個球,可能出現(xiàn)哪些結(jié)果?

猜一猜教案篇十一

1、在看看、聽聽、玩玩的過程中,探索不同事物在易拉罐里搖的不同聲音。

2、通過操作活動,學習聽辨各種東西發(fā)出的聲音并能用語言表達,知道耳朵的用處是聽聲音,要保護自己的耳朵。

3、樂意參加探索活動。

1、每組桌上一份材料:封口的八寶粥罐,里面分別裝有小石子、沙、黃豆、紙團等,還有一只空罐。

2、事先幫助幼兒認識自己的耳朵及其用途。

3、四張桌子分別布置成小狗、小兔、小雞、小鴨家。

一、引題。

今天老師帶你們到小動物家去做客,做客時要怎么樣?(交代要求:做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評:以去小動物家去做客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

二、第一次嘗試:讓幼兒聽辨硬幣、米、木珠、小紙片在飲料瓶子里發(fā)出的聲音。

1.操作活動一:聽辨硬幣在旺仔牛奶瓶中發(fā)出的聲音。

師:(1)這是誰的家?(小狗的家并提醒幼兒剛、狗問好)小狗家里有什么?(旺仔牛奶)里面裝的是不是旺仔牛奶呢,請小朋友們不要打開蓋子,去搖一搖、聽一聽,聽出來馬上告訴老師,看誰最能干。

(2)幼兒操作。搖旺仔牛奶瓶,聽辨硬幣發(fā)出的聲音。

提問:你聽出來這是什么發(fā)出的聲音?(個別回答,證實正確答案后集體練習句子:這是硬幣發(fā)出的聲音)。

(評:為幼兒提供材料,讓幼兒自己去探索瓶子里發(fā)出的聲音,充分發(fā)揮了幼兒的主體性。)。

2.操作活動二:聽辨米在瓶子里發(fā)出的聲音。

(1)教師帶幼兒到“小兔家”。(提醒幼兒向小兔問好)。

提問:小兔家里有什么?(胖大海飲料瓶子)里面會是什么呢?請小朋友搖一搖,聽一聽,聽出來再告訴大家。

(2)幼兒操作,搖搖聽辨米發(fā)出的聲音。

師:你聽到什么聲音,可能是什么東西發(fā)出來的?(幼兒自由回答,最后請一名幼兒打開蓋子,證實里面是米后,集體練習:這是米發(fā)出來的聲音)。

3.操作活動三:聽辨木珠在八寶粥瓶子里發(fā)出的聲音。

(1)帶幼兒到“小雞家”。(提醒幼兒向小雞問好)。

(2)幼兒操作,搖一搖、聽一聽,木珠在瓶子里發(fā)出的聲音。

師:這是什么發(fā)出來的聲音?(個別回答,請一名幼兒證實,集體練習:這是木珠發(fā)出來的聲音)。

4.操作活動四:聽辨紙片在可樂罐中發(fā)出的聲音。

(1)帶幼兒到“小鴨家”。(提醒幼兒向小鴨問好)。

(2)幼兒操作。聽一聽紙片在瓶中發(fā)出的聲音。

師:這是什么東西發(fā)出的聲音?里面有沒有東西?會是什么?(幼兒如一時難以聽出,教師視情況適當加以引導、提示)。

(評:通過去小動物家做客的形式,調(diào)動幼兒活動的積極性)。

三、第二次嘗試:聽辨打擊樂器的聲音。

2.操作:老師在背后分別敲打木魚、小鈴、鈴鼓等打擊樂器,讓幼兒猜,猜中后出示實物,和幼兒一起拍節(jié)奏。

3.小結(jié):這些都是打擊樂器,是用來為歌曲伴奏的。

四、第三次嘗試,用飲料瓶為曲子伴奏。

1.師:(指著小動物家里的飲料瓶)這些飲料瓶子里放了東西后也可以作為打擊樂器。

2.(放錄音)教師示范為曲子伴奏一次。(用飲料瓶)。

3.幼兒每人到小動物家拿兩個飲料瓶,跟老師一起為曲子伴奏一次,伴奏兩次后,跟老師邊搖瓶子邊出活動室。

本次活動以去小動物家做客,貫穿整個活動,引起幼兒活動興趣。活動中層層遞進,讓幼兒探索不同的東西在瓶子里的不同聲音,幼兒的主體地住得到充分體現(xiàn)。活動中將語言、科學、藝術有機整合,將瓶子當作自制樂器,為歌曲伴奏。

猜一猜教案篇十二

目的:

培養(yǎng)幼兒注意力、記憶力,及尋找規(guī)律能力。

培養(yǎng)幼兒反應的敏捷性和對動作的控制能力。

積極參與活動,能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準備:

卡紙32張,16張大小各一的圖形:圓.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紅色6張,黃、綠各5張。

玩法:

(一)交代名稱和玩法:(幼兒分二隊,16張有圖形的卡片按縱橫各4張放好。圖片朝下。)。

我們來玩?zhèn)€“猜一猜”游戲,這兒有些大小、形狀不同的圖形,我依次翻,比如:我翻第一張是個小正方形,記住這個位置上是個小正方形,然后我把它關掉繼續(xù)翻,如果你看到有張卡片是你前面看到過的,可以站起來告訴我“它有朋友了”并把它的朋友找出來,找對了,就放在這隊排頭,最后比比誰贏得的卡片多。(教師依次翻卡片,注意提示)。

(二)變換玩法:

將卡片打亂放好,繼續(xù)按以上玩法玩。(可以讓幼兒自己來翻)。

(三)把16張有顏色的卡片放成如下格式:

紅黃綠紅。

黃綠紅黃。

綠紅黃綠。

紅黃綠紅。

這次我要把所有的卡片都給你們看,請你們找一種最容易的方法把它記住。其實辦法有許多,可以一個個看記,也可以一下子看出來記住。(幼兒記憶,然后遮住卡片,教師指一張問“這是什么顏色”幼兒回答。)最后請幼兒講述記憶的方法,教師小結(jié)。

教學建議:

教師可以根據(jù)幼兒情況分兩教時完成,然后投入角落活動。

教學反思: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但是對于小班來說,既要讓他們記住活動內(nèi)容又要保證安全還要活動的井井有條是有一定的困難。所以在設計本次活動時我始終都以語言來提示幼兒注意安全。

猜一猜教案篇十三

(一)兩種物品。

1、老師這里有兩張卡片(出示):你能猜出卡片上分別畫著什么嗎?(生猜很多)。

2、沒有信息提示,很難猜出,因為卡片上能畫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老師現(xiàn)在給你信息提示:兩張卡片上分別畫著青蛙和小兔,再猜猜看。(生猜;意見不同)。

3、意見不同,原來還缺少一條信息,如果老師提示:“第一張卡片上畫的不是青蛙”你能猜出兩張卡片上分別畫的什么嗎?把你的想法跟你小組的同學交流一下。

4、誰愿意說說你是怎么推斷出來的?(學生交流想法,師適當引導,讓他們充分地說,師相機板書:不是就是)。

師引導小結(jié):只有兩種物品,對于第一張卡片來說,它畫的不是青蛙,就是小兔,第二張肯定是青蛙了;對于兩張卡片來說,第一張卡片畫的不是青蛙,第二張卡片畫的就是青蛙。這兩種想法都有道理。

5、你會猜了嗎?老師和學生做一次這個游戲,然后同桌再做,師指導檢查。

(二)三種物品。

2、從題目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師隨機板書主要信息)。

3、根據(jù)這些信息你能判斷他們?nèi)烁髂昧耸裁磿鴨??先想想,再把你的想法告訴同桌。

4、匯報;你是怎么推斷出來的?還有不同的想法嗎?

5、這個游戲與前面的游戲有什么不同?

師生共同小結(jié):兩種物品只有一個提示,不是就是;三種物品有兩個提示,先定唯一確定的那個,剩下的兩種物品就和前面的推斷方法一樣了。

6、你們想試一試嗎?學生獨立練習做書本101面的3、4題,小組交流后全班匯報。

三、應用拓展。

你能用今天學的知識幫幫他們嗎?

1、星期天,家里來了3個客人,小東拿出蘋果、桃和橘子招待大家,請他們每人選一種愛吃的水果,你知道他們各選了什么嗎?出示圖文。(信息1:小龍說我不選橘子,小蘭說我既不選橘子也不選蘋果)。

2、在美麗的打森林里,頑皮的猴哥不聽大家勸告,在雨地里貪玩,結(jié)果發(fā)燒生病了,迷迷糊糊地躺在床上,朋友們送來禮物都不知道,你能根據(jù)小動物們的談話推斷出這些禮物是誰送的嗎?圖文出示信息(3個桃、1個西瓜、2根骨頭、5條魚,4個小動物及他們的話,小豬:我送的最少;小鹿:我送的比小貓少;小狗:我送的還沒小鹿多。)。

以上兩題先獨立思考,在小組交流,最后全班匯報。

猜一猜教案篇十四

1、理解課文內(nèi)容,使學生體會到家的溫暖和家人之間深厚的感情。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認識本課要求認識的12個生字,會寫“毛、和、弟、親、生”5個生字學習“禾”字旁。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會寫“毛、和、弟、親、生”5個生字學習“禾”字旁。

(2)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聽課文錄音。要求聽準課文里的'每個字音。

2、自由讀課文,一邊讀課文一邊看看課文里有幾句話?

3、檢查自讀情況:

(1)說說課文一共有幾行?有幾句話?

(2)分句指讀,評議。

(3)齊讀課文。

4、自由讀課文,把句子讀通順。

(1)指名讀,不同形式練讀。

(2)同桌比賽,看誰讀得正確、連貫、通順、熟練。

5、讀完以后,你知道了什么?

6、再讀課文并思考:讀了課文你猜出是給誰過生日了嗎?

三、精讀課文,感悟課文內(nèi)容。

1、學生自讀課文并思考:家人給過生日的人送什么禮物?

2、生齊讀最后一句詩,并講講“爸爸”猜到是誰過生日了嗎?

3、總結(jié)全文,體會感情。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然后說說自己家長過生日時,家里人常有什么表現(xiàn)。

猜一猜教案篇十五

設計意圖:

我園身處農(nóng)村,利用農(nóng)村資源教學是我園現(xiàn)在所研究的課題。而沙子、石子和樹葉也是農(nóng)村里到處可看到的自然物,孩子們常常會在散步時去撿起它們放在手里把玩,因此設計了這節(jié)科學探索活動,讓孩子們認真觀察它們的特性,辨它們聲音的不同。

活動目標:。

1、能運用多種感官感知沙子、石子、樹葉的不同特征,會用耳朵辨別三種材料發(fā)出的不同聲音。

2、關注身邊的自然物,有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師生共同收集沙子、小石子、小樹葉。

2、八寶粥罐子若干,里面分別放沙子、石子和樹葉。大洗澡盆三只,里面分別裝著沙子、石子和小樹葉。廢舊罐子若干。

3、三個簍子,上面分別貼沙子、石子和樹葉的沙子、石子、樹葉圖片。

活動過程;

一、觀察自然材料,引發(fā)活動興趣。

1、教師帶幼兒觀察盆中盛放的自然材料:沙子、石子、樹葉。

2、請幼兒將收集的沙子、石子、樹葉分別放進相應的盆里。

二、玩沙子、石子、樹葉,感知它們的不同特征。

1、用手玩。

師:(1)、你們想玩嗎?可以怎么玩?用手抓、捏、摸,看看有什么感覺?

要求:玩的時候要蹲下來,注意不要把沙子、小石子、小樹葉撒到外面。抓一抓、捏一捏、摸一摸、玩一玩。

(2)、幼兒玩,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注意引導幼兒.:抓一抓、捏一捏、摸一摸、玩一玩。

(3)、小結(jié):好玩嗎?用小手玩沙子、石子和樹葉有什么不同的感覺?

2、用個種廢舊罐子玩。

(1)、師:除了用小手玩,還可以什么玩?

(2)、師:今天老師還帶來了許多什么呀?(廢舊罐子)用小罐子可以怎么玩呢?

(3)、幼兒玩,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注意引導幼兒:裝一裝、搖一搖、晃一晃、倒一倒。

(4)、小結(jié):你是怎么玩的?你用罐子裝了什么?

三、通過聽覺辨別沙子、石子、樹葉的不同特征。

1、沙子、石子和樹葉想和寶寶們玩一個捉謎藏的游戲,它們可調(diào)皮了,都躲到八寶粥的罐子里去了,想請寶寶們把它們找出來。

(2)、教師現(xiàn)場投放幼兒所猜的材料,讓幼兒對比聽。如果幼兒說是小石子,師:到底是不是小石子呢?我來拿一個空罐子把里面裝上小石子,聽聽看,小石子的聲音是什么樣的?(咣啷咣啷)。

再來聽一聽這個罐子,它們的聲音一樣嗎?那么這個罐子里是小石子嗎?會是什么呢?(如果幼兒說是小樹葉,教師再拿一個空罐子裝上小樹葉,幼兒對比聽,做出判斷。)。

2、送沙子、石子和樹葉沙子、石子、樹葉“回家”。

(1)、師:沙子、石子和樹葉它們都有自己的家,看一看,這是誰的家?

(2)、師:這個藏著小石子、沙子的罐子誰來送呢?(請幼兒送)。

四、幼兒探索游戲。

1、桌子上還有許多罐子,里面也藏著沙子、石子和小樹葉,等著你們把它們找出來送回家呢!找的時候注意了,要仔細聽,聽一聽里面是誰,然后再把它們送回家。

2、幼兒探索,老師在過程中給予個別指導。

五、檢查驗證。

1、師:沙子、石子、樹葉都被送回家了那你們送對了嗎?我們打開看看好嗎?

2、教師帶領幼兒打開驗證。

猜一猜教案篇十六

1.學習描述事物的主要特征,嘗試捕捉有用的信息進行猜測。

2.有一定的規(guī)則意識,體驗和同伴集體游戲的樂趣。

3.激發(fā)對自我的進一步認識,體驗成長快樂。

ppt;“我的故事”主題活動的幼兒前期經(jīng)驗準備。

活動過程:

一、直接導入,激發(fā)興趣

玩過猜謎語的游戲嗎?今天來玩一個游戲,題目是:猜一猜(ppt展示)。這個游戲可以怎么玩?大屏幕里還藏著許多秘密,要請你來猜一猜。

二、熱身運動,掌握玩法

1.初次游戲,理解規(guī)則

(1)傾聽規(guī)則:一個猜,大家說,猜的人不能看,說的人不能把這個事物的名字說出來,把關于這個事物的信息告訴猜的人。

(2)ppt展示(邊出示邊提醒幼兒:千萬不能把名字說出來哦?。?/p>

誰來提供信息?

(3)梳理升華:你是怎么猜出來的?關于這個還有什么信息可以告訴大家?

2.再次游戲,細化規(guī)則

三、搶答游戲,體驗規(guī)則

1.分成兩組,交代要求

第一,每隊依次派代表上來猜;第二,每隊代表搶猜,猜到的隊加10分;第三,把名字說出來的隊泄密,對方加10分,第四,(出示)這是計分牌,代表翻牌,聽到老師說“請加分”排頭才能計分。

2.逐一播放ppt,幼兒游戲。

3.統(tǒng)計分數(shù),宣布游戲結(jié)果

四、激發(fā)對自我的進一步認識,體驗成長快樂。

播放ppt《我的故事》。

猜一猜教案篇十七

研究表明:游戲是幼兒最感興趣的活動形式,幼兒游戲中蘊藏著發(fā)展的需要和教育契機,新《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基于這一理念,我把猜想游戲定為該教案的主要游戲形式。同時,中班幼兒注意集中時間短,如果注意對象單調(diào)無變化,不符合幼兒興趣,注意的穩(wěn)定性就小,為了讓計算“復習5以內(nèi)的數(shù)”這一抽象的數(shù)學概念具體化、趣味化,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主動的去學,除了以猜想游戲的形式,我還設置了情境化,采用水果娃娃這些幼兒生活常見的事物來引起幼兒的注意。從猜水果娃娃的數(shù)字、給水果娃娃的數(shù)字排序、點數(shù)結(jié)合拼水果、運水果環(huán)環(huán)相扣環(huán)節(jié),讓幼兒在猜猜、想想、看看、數(shù)數(shù)的輕松的游戲中自我探索復習5以內(nèi)的數(shù)數(shù),序數(shù)和排序。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提高幼兒對計算活動的興趣。

1、讓幼兒在猜猜、想想、看看、數(shù)數(shù)的游戲中復習5以內(nèi)的數(shù)數(shù),序數(shù)和排序。

2、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提高幼兒對計算活動的興趣。

3、趣味識字:橘子、葡萄、梨子、蘋果、西瓜、桃子、草莓香蕉等。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5、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1、貼絨水果娃娃5個(背后貼有水果),顏色不同的卡車5輛,二進制游戲圖片一張,各種水果拼圖20張。

2、每組1----5數(shù)字卡片若干。識字卡:橘子、葡萄、梨子、蘋果、西瓜、桃子、草莓、香蕉等。

二、基本部分。

a、梨子娃娃說;“我比2多1”,誰知道這個數(shù)字是幾呢?

b、葡萄娃娃說“我比5少1”

c、橘子娃娃說“我是1-----5數(shù)字中最小的那個數(shù),是數(shù)字幾呢?

(2)鞏固現(xiàn)在老師看看你們記住了沒有,加以驗證。;師指認每個水果娃娃,讓幼兒說出背后的數(shù)字。

(3)猜猜少了哪個數(shù)?

現(xiàn)在老師任意拿走一樣水果,問少了幾,是什么水果,重復指認水果和數(shù)字。

(4)排序現(xiàn)在,我要請小朋友給水果娃娃身上的數(shù)字從小到大排隊,其余的小朋友在位子上排,我們先來看看他排的對不對?(集體檢查)請小朋友數(shù)數(shù),自己排的對不對?幼兒手口一致點數(shù)一遍。

2、復習序數(shù)和認數(shù)。

(4)二進制游戲“我知道你的水果是什么?”

你們都拼好了嗎?誰愿意讓我來猜猜你的水果是什么?當老師猜出幼兒的水果后,讓幼兒把水果送到第幾輛卡車上去,游戲重復幾次。

三、結(jié)束部分小朋友真能干,把水果都裝上車了,水果店的阿姨要謝謝你們幫了一個大忙,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開著車把水果運到水果店里去吧。(幼兒開車出教室)。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了解了孩子對數(shù)學都很薄弱,為了能夠使他們對數(shù)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后的數(shù)學活動中多加游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猜一猜教案篇十八

1、認識6個生字和7個會認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課文中講的`自然現(xiàn)象。培養(yǎng)學生初步抓住特點認識事物的能力。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了解課文中的自然現(xiàn)象,培養(yǎng)學生初步抓住特點認識事物的能力。

了解課文中的自然現(xiàn)象,培養(yǎng)學生初步抓住特點認識事物的能力。

同學們比一比誰最會動腦筋,最聰明,最先能猜到謎語的謎底,而且能摸到猜謎語的規(guī)律,今后能猜出更多的謎語。請同學們打開書89頁這是一個謎語,想不想讀一讀。

1、借助拼音讀謎語,邊讀邊畫出生字和會認的字。畫出的生字和會認字多讀幾遍。

2、自己借助拼音讀謎語,注意讀準字音。

3、同桌小伙伴互讀,聽聽是不是把字音讀準確了。

4、抽讀生字和會認字的卡片。

1、教師范讀,學生聽聽老師是怎么讀的?

2、自己練習朗讀,指名讀。

3、理解句子,猜出謎語。

1)再讀課文,找出誰見它怎么樣?把“誰”用“—”線畫出來。

教師板書:云兒小樹禾苗花兒。

2)云兒見它怎樣?小樹見它怎樣?禾苗見它怎樣?花兒見它怎樣?

教師板書:讓路招手彎腰點頭。

3)看圖,讀課文,聯(lián)系生活實際想想它是誰?猜出謎底。謎底是風。

4)讓學生把“它”換成“風”讀一讀。

5)看圖說一說:風來了,云兒,小樹,禾苗,花兒會有什么變化?

啟發(fā)學生想象:云兒、小樹、禾苗、花兒被風吹時的樣子。

4、指導學生看板書練習背誦。

1)自己試背。

2)同桌互背。

3)齊背。

4)指名背誦。

第二課時。

1、學會6個生字,認識1種筆畫和3個偏旁。

2、正確規(guī)范地書寫本課生字。

學會6個生字,并能正確、規(guī)范地書寫本課的生字。

正確書寫“頭和點”字。

(一)學習生字的音。

1、自己讀讀本課的生字,讀不準的借助拼音讀一讀。

2、同桌同學互相讀一讀,相互正音。

3、抽讀生字卡片。

4、做送信游戲鞏固生字的音。

(二)分析生字的字形結(jié)構,了解字義。

1、認識新筆畫“橫鉤”和3種偏旁“二字頭”、“四點”底、“寶蓋兒”。

2、自學本課生字,分析字形,通過組詞了解意思。

3、以小組為單位講座交流。

4、請小老師講一講。

云:上下結(jié)構,上面是二字頭,下面是撇折點,也可以用熟字換一部分的方法記,用“去”字去掉“土”字,換成“二字頭”就是“云”字。

組詞:白云烏云。它:上下結(jié)構,上面是寶蓋,下面是撇、豎彎鉤。

組詞:它的,它們。

組詞:左手,右手,手中。

點:上中下結(jié)構,上邊一豎一小橫,中間一個“口”,下面四點底。

組詞:點頭,指點、標點。

1、學生先認真觀察田字格生字整體及每一筆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后描紅,教師巡視學生書寫的生字筆順是否正確。

2、學生仔細觀察生字重點筆畫的位置,自己試著每個字獨立寫一遍。(寫在書上),教師巡視了解學生書寫的困難。

3、學生提出書寫有困難的字。

4、教師重點指導以下兩個字。

頭:第一筆點寫在上半格中間豎中線左邊一點;第二筆點寫在第一筆下面偏左邊一些,第三筆橫寫在橫中線上;第四筆撇起筆在上半格豎中線右邊,撇尖與橫起筆對齊;第五筆是點,點的收筆處與撇尖高低差不多。

點:第一筆豎寫在豎中線上。第二筆橫在豎的中間起筆寫,不要太長。田字格的中心點要在“口”字中央。下面四點底的四點都是點,要擺開,第一筆點向左方向點出去,中間兩筆相同,分別寫在豎中線兩邊,第四筆點稍用力,點得稍大一點,稍向右一點。

5.學生照教師范字進行書寫,教師行間巡視個別輔導,同時糾正學生的寫姿和執(zhí)筆方法。

6.同桌同學相互評改!

7.在實物投影上展示優(yōu)秀作業(yè)進步作業(yè)。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7435530.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