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編寫需要綜合考慮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實際需求。教案的編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如果你正在苦惱于教案的編寫,以下是一些教案范文,或許能夠給你一些靈感。
速度時間與路程教案篇一
知識目標。
用公式和其公式變形計算某段路程內的速度、路程和時間.。
能力目標。
情感目標。
1.培養(yǎng)解題規(guī)范,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培養(yǎng)學生克服困難解決疑難問題的良好的意志品質.。
教學建議。
教法建議。
教學設計示例。
【知識單元分析】。
1.不寫出所依據(jù)的公式,對于不同的速度、路程、時間不用帶不同腳標的符合表示.。
2.沒有統(tǒng)一單位.。
3.在計算過程中沒注明單位.。
4.不使用作圖的方法幫助分析復雜的問題.。
5.做題的格式不合理,容易出錯.。
解題的一般思路。
1.分析題意,想象物體的運動情況,看清題目中的已知量和待求量.。
3.按照例題的格式,把已知、求、解、答的過程完成.。
【教學過程設計】。
一.速度公式和公式變形。
速度公式是,將公式變形為:,分別用于計算路程和時間.。
速度時間與路程教案篇二
【知識單元分析】。
1.不寫出所依據(jù)的公式,對于不同的速度、路程、時間不用帶不同腳標的符合表示.。
2.沒有統(tǒng)一單位.。
3.在計算過程中沒注明單位.。
4.不使用作圖的方法幫助分析復雜的問題.。
5.做題的格式不合理,容易出錯.。
解題的一般思路。
1.分析題意,想象物體的運動情況,看清題目中的已知量和待求量.。
3.按照例題的格式,把已知、求、解、答的過程完成.。
【教學過程設計】。
一.速度公式和公式變形。
速度公式是,將公式變形為:,分別用于計算路程和時間.。
速度時間與路程教案篇三
1、理解什么是速度-時間圖象(v-t圖象),知道如何用圖象表示速度和時間的關系.
2、知道勻速直線運動和勻變速直線運動的v-t圖象及其物理意義.
3、知道什么是勻變速直線運動和非勻變速直線運動.
重點:勻速直線運動和勻變速直線運動的v-t圖象,人教版第一冊(必修)2.4速度和時間的關系教案。
難點:對圖象物理意義的理解。
(一)復習提問:畫出勻速直線運動的s-t圖象。
點評、注意橫坐標、縱坐標的'內容是否標注完整、規(guī)范。
(二)引出新課,安排學生閱讀課文。
如果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用縱軸表示速度,橫軸表示時間,就可以作出速度-時間圖象(v-t圖象),以便直觀地表達運動質點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情況.
閱讀課文第27頁第四節(jié)。
(三)討論、學習新課。
1、v-t圖象和s-t圖象的坐標建立有什么區(qū)別?
·——縱坐標不一樣。
1、勻速直線運動的v-t圖象是怎樣的?
——與橫軸平行的直線,直線與縱軸(v)的截距表示速度的大小.
速度時間與路程教案篇四
1.不寫出所依據(jù)的公式,對于不同的速度、路程、時間不用帶不同腳標的符合表示.。
2.沒有統(tǒng)一單位.。
3.在計算過程中沒注明單位.。
4.不使用作圖的方法幫助分析復雜的問題.。
5.做題的格式不合理,容易出錯.。
解題的一般思路。
1.分析題意,想象物體的運動情況,看清題目中的已知量和待求量.。
3.按照例題的格式,把已知、求、解、答的過程完成.。
【教學過程設計】。
一.速度公式和公式變形。
速度公式是,將公式變形為:,分別用于計算路程和時間.。
速度時間與路程教案篇五
】北師大版第七冊第五單元“路程、時間與速度”。
1、在實際情境中理解速度的概念并理解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系。
2、根據(jù)路程、時間與速度的關系,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問題。
3、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體會學數(shù)學的價值。
理解各數(shù)量的現(xiàn)實意義。
】幻燈片演示課件。
在學習這部分內容之前,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乘除法各部分間的關系,具備了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除法的計算能力,能獨立解答求每分鐘行多少米的應用題,在已有的生活實踐中,經(jīng)歷了初步感知路程、時間、速度的生活經(jīng)驗,能模糊地感覺到它們之間可能存在的一定關系,這些知識、能力及經(jīng)驗為學生掌握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建構行程問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模型,解決相應的應用題提供了前提條件,并為以后學習較復雜的行程問題奠定了基礎。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請了三個小伙伴,它們有一些問題想請大家?guī)蛶兔Α?/p>
(出示課件)小牛,小象和小熊是好朋友,但是他們時常為誰跑得快的問題而爭論不休,有一天他們又碰在一起,各自炫耀起成績來:
小牛:4分鐘跑280米。
小象:4分鐘跑240米。
小熊:3分鐘跑240米。
師:你們收集到了什么數(shù)學信息?
1、明確路程,時間。
2、引導學生思考:誰跑得快?(從中任意選擇兩個小動物,比較誰跑得快?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學生從身邊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二、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一)、認識速度及速度單位:
1、全班交流:
1)比較小牛和小象,小象和小熊,誰跑得快?
引導學生思考:相同時間比路程遠近,相同路程比時間長短,來確定快慢。
2)比較小牛和小熊,路程不同、時間也不同,怎樣比它們的快慢呢?有什么辦法?
引導學生思考:要想知道誰跑得快,就要比較單位時間里誰跑得遠,誰就快。
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思路:
方法一:在相同時間內(1分鐘)比較誰跑得遠。
280÷4=70(米/分)。
240÷3=80(米/分)。
7080小熊快。
方法二:在相同時間內(3分鐘)比較誰跑得遠。
280÷4=70(米/分)。
速度時間與路程教案篇六
1、學會用復合單位表示速度、并用統(tǒng)一的符號寫出一些交通工具的速度。
3、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1、出示例題情景:特快列車每小時行的路程是40千米。
2、問: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信息?
3、再出示:特快列車的速度是40千米/時。
4、師說明:也可以這樣寫。
5、讓學生觀察:哪種方法簡便?怎樣用復合單位來表示速度?
6、匯報成果:可以用所走的'路程/時間單位來表示速度。
7、練習:讓學生試著寫出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集體講評。
1、出示例3情景圖。
2、讓生獨立解決第(1)(2)小題。
3、出示:
(1)802=160(千米)讓生說出每個數(shù)各代表什么量?
(2)280=160(千米)。
4、小組討論、探究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有什么關系?試著寫出三者之間的關系式。
5、小組派代表展示他們的作品:速度時間=路程。
1、出示練習八第8題情景圖。
2、讓生獨立解答,全班講評訂正。
3、讓生思考討論:(1)(2)題的算式是根據(jù)什么關系式得出的?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匯報展示成果:速度時間=路程路程時間=速度。
發(fā)現(xiàn):只要知道其中任意兩個量,便能求出第三個量。
練習85、6、7、9。
生獨立完成,全班討論訂正。
教學反思:
速度時間與路程教案篇七
今天,我又學會了一個新知識,那就是——加、減法的簡便算法.學了加減法的簡便算法,我的計算速度快了許多,學習計算更加輕松.舉個例子說說吧!比如:367+498=?我只要這樣想:把498看作500來加,然后用367+500,發(fā)現(xiàn)多加了2,于是我便在和里減去2,結果得到865.而796+295呢?我這樣想:796可以看作800來加,而295可以看作300,一個多加了4,另一個多加了5,于是算式就變成了800+300-4-5=1091,瞧,多方便呀!
學完了加法的簡便算法,再來學習減法的簡便算法就容易多了.如:483-299,嘿嘿,我腦袋瓜輕輕一動,就有方法了.我先把299看作300來減,因為多減了1,所以只要結果中加上1,就是用483-300+1=184,這樣就好算多了.不過呢,我可警告你一句:計算減法最好別動被減數(shù)的主意,要不可就麻煩咯!現(xiàn)在,我越來越喜歡數(shù)學了,因為它讓我學會迅速的計算結果,數(shù)學真的是讓我回味無窮。
【四年級有關速度時間路程的數(shù)學日記集錦】。
速度時間與路程教案篇八
1、理解什么是速度-時間圖象(v-t圖象),知道如何用圖象表示速度和時間的關系.
2、知道勻速直線運動和勻變速直線運動的v-t圖象及其物理意義.
3、知道什么是勻變速直線運動和非勻變速直線運動.
重點:勻速直線運動和勻變速直線運動的v-t圖象,人教版第一冊(必修) 2.4 速度和時間的關系 教案。
難點:對圖象物理意義的`理解。
(一)復習提問:畫出勻速直線運動的s-t圖象
點評、注意橫坐標、縱坐標的內容是否標注完整、規(guī)范
(二)引出新課,安排學生閱讀課文
如果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用縱軸表示速度,橫軸表示時間,就可以作出速度-時間圖象(v-t圖象),以便直觀地表達運動質點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情況.
閱讀課文第27頁第四節(jié)
(三)討論、學習新課
1、v-t圖象和s-t圖象的坐標建立有什么區(qū)別?
? ――縱坐標不一樣
1、勻速直線運動的v-t圖象是怎樣的?
――與橫軸平行的直線,直線與縱軸(v)的截距表示速度的大小.
速度時間與路程教案篇九
《速度、時間、路程之間的關系》是四年級“數(shù)與代數(shù)”的部分內容。本課的學習,目的是要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理解并掌握路程、速度與時間三者之間的關系。對于求速度這個問題學生并不陌生,可以在已有經(jīng)驗的基礎上進行概括,完成這一教學目標。因此,本課的難點是學生對“速度”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學生在生活中,對“速度”的感知是模糊的,沒有形成模型,是需要經(jīng)過學習逐漸明確的。
為了更好地完成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課開始創(chuàng)設了一個生活化的情境,并把這個情境貫穿于本課的始終。在導入新課這一部分,我結合亞運會這一特殊情境,通過運動會上跑步比賽輸贏的計算方式,引導學生說出比快慢的多種方法,學生根據(jù)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通過觀察、分析發(fā)現(xiàn):路程、時間都不相同時,又怎么比呢?通過這一問題情境的設置,激發(fā)出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帶著疑問自然地進入新課,又為后面的學習打下了伏筆,達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目的。
《數(shù)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數(shù)學教學要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從學生的經(jīng)驗和已有知識出發(fā),創(chuàng)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從而激發(fā)他們對數(shù)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shù)學的強烈愿望。我們要讓枯燥的數(shù)學課堂煥發(fā)生機,具有魅力,必須為學生創(chuàng)設積極思維的情境。這樣才能使教學過程對學生的注意始終有一種吸引力。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享受獲得知識過程中的那種愉快。因此,我在最后的練習中,也創(chuàng)設了一個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體現(xiàn)了將數(shù)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聯(lián)系的理念,同時還使學生體會到解決問題的樂趣。
反思本節(jié)課,覺得在很多細節(jié)的地方還需要仔細琢磨,特別是引導學生對于“速度”這一概念的理解,力度明顯感覺不夠。應該先讓學生通過大量的實例,感知速度的快慢。然后在引導理解求出的速度所表示的具體含義中概括速度的概念,再通過不同形式的練習強化對速度概念的理解。
這節(jié)課雖然上得不怎么樣,跟同行比起來還有一定的差距,但對于我自己來說,已經(jīng)是有很大的進步了,因此我自己也覺得挺滿意的。當然,不足之處還有待改進,我會加油的!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速度時間與路程教案篇十
教學目標:
1、學會用復合單位表示速度、并用統(tǒng)一的`符號寫出一些交通工具的速度。
3、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出示例題情景:特快列車每小時行的路程是40千米。
2、問: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信息?
3、再出示:特快列車的速度是40千米/時。
4、師說明:也可以這樣寫。
5、讓學生觀察:哪種方法簡便?怎樣用復合單位來表示速度?
6、匯報成果:可以用所走的路程/時間單位來表示速度。
7、練習:讓學生試著寫出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集體講評。
二、初步探究速度、時間、路程的關系。
1、出示例3情景圖。
2、讓生獨立解決第(1)(2)小題。
3、出示:
(1)802=160(千米)讓生說出每個數(shù)各代表什么量?
(2)280=160(千米)。
4、小組討論、探究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有什么關系?試著寫出三者之間的關系式。
5、小組派代表展示他們的作品:速度時間=路程。
三、深入探究速度、時間和路程的關系。
1、出示練習八第8題情景圖。
2、讓生獨立解答,全班講評訂正。
3、讓生思考討論:(1)(2)題的算式是根據(jù)什么關系式得出的?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匯報展示成果:速度時間=路程路程時間=速度。
發(fā)現(xiàn):只要知道其中任意兩個量,便能求出第三個量。
四、鞏固練習。
練習85、6、7、9。
生獨立完成,全班討論訂正。
五、總結交流,匯報收獲。
教學反思:
速度時間與路程教案篇十一
前段時間有幸參加了學校組織的教研活動,一起去史莊子小學聆聽于娜老師的一節(jié)數(shù)學課,聽完讓我受益匪淺,收獲頗多。
首先,課程的開始以口算題的形式復習導入,采用了我們也經(jīng)常使用的接龍形式,然后又緊接著復習了之前學習的單價、數(shù)量、總量的數(shù)量關系,回答問題時讓學生先讀題,并說出使用的數(shù)量關系,采取同桌大聲對說的形式,讓每位學生都能參與進來,這是非常值得我學習借鑒的。接著是引入新知,先板書兩個問題,讓學生找出兩道題的`共同點,并用重點符號標識出來,從而引出本節(jié)課的重點――速度時間路程,并對此數(shù)量關系進行來回推導,讓學生加深印象,深深印入腦海,及時練習及時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做到高效課堂,并且給出學生標準的答題模式,每做一道題,都要用筆勾出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并寫出來,最后是鞏固新知,復習舊知,并且遷移了一些知識,拓寬了學生的眼界與見識。
整堂課聽下來,于娜老師的課程安排非常緊湊,高效的課堂不僅讓學生整堂課把新知識熟記于心,更把舊知識很好的遷移到復習中,為什么于娜老師能讓自己的課堂成為我們夢寐以求的高效課堂呢,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1、課堂紀律,整堂課沒有一個學生處于走思的狀態(tài),眼睛全部定在老師的身上,老師指到哪里,學生立刻就能做到哪里,我覺得這是使本節(jié)課成為高效課堂的首要條件。
2、行為習慣,每一位學生整節(jié)課都沒有私底下做小動作或者是竊竊私語的行為,回答問題的語言組織更是讓我們在座的每一位教師深感佩服,可見于娜老師平時下的那功夫非比尋常。
3、師生關系,從進入教室,看到學生與老師相處的狀態(tài),看到老師臉上的笑容,到上課提問學生時叫的孩子們的昵稱,我們就能感受到融洽的師生關系,這是一個有愛的大家庭。
總之,我認識到要向于娜老師學習的經(jīng)驗還有很多,希望以后有機會,還能繼續(xù)交流學習。
速度時間與路程教案篇十二
本課是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除法的意義和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的除法的基礎上學習的。這個內容是學生學習數(shù)量關系的基礎。通過這節(jié)課的教學,有以下幾點體會:
1、注重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出發(fā),從現(xiàn)實生活出發(fā),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雅典奧運會劉翔奪得110米欄冠軍的成績排行榜,使學生知道在路程相等和時間相等的時候怎樣比快慢,并明確了速度的快慢與路程和時間有關。
2、合作學習。利用教材上的情境圖,大卡車2小時行了120千米、公共汽車3小時行了210千米。比一比誰跑得快?在路程與時間都不相等的時候怎樣比快慢?對于這個問題,我放手讓學生采用計算的方法獨立解決,然后小組交流,這不僅可以拓寬他們的思維,可以讓每個同學都有表達自己見解的機會,也培養(yǎng)學生傾聽的.習慣。接著通過計算和線段圖的對比將數(shù)形結合,使學生清楚地看到比較兩輛車的快慢,實際就是比較兩輛車1時行駛的路程,而這1時行駛的路程,正是我們所說的速度。從而使學生明確在路程與時間都不相同的時候比快慢,就是比速度。最后再由學生自己歸納總結出了路程、時間與速度三者之間的關系。
3、關注評價。好的評價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勵學生的學習,在本節(jié)課中我很關注對學生的評價,對發(fā)言學生給予一定的激勵,這對其他學生也是非常好的鼓勵和鞭策。
速度時間與路程教案篇十三
【教學內容】:
人教版實驗教材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第54頁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使學生理解、掌握“速度”的含義,并學會用統(tǒng)一符號來表示速度。
2、使學生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時間、速度和路程之間的關系,并能應用它解決問題。
過程與方法:經(jīng)歷將運動中的具體問題抽象成數(shù)學模型“速度×時間=路程”全過程,經(jīng)歷將抽象的數(shù)學模型并用于解決具體問題的全過程。
情態(tài)態(tài)度:了解一些科普知識,擴大學生的認知視野,使學生感受人類創(chuàng)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并體會數(shù)學的簡約美。
【教學重點】:
關于速度、時間和路程的關系。
【教學難點】:
“速度”概念的理解。
【教學設想】:
在日常生活中,速度、時間與路程的應用非常廣泛,它是學生今后學習行程問題應用題的基礎。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把學生原有一些生活經(jīng)驗和感性認識進行概括總結,讓學生理解掌握速度、時間與路程之間的關系,幫助學生運用所學的速度、時間與路程之間的關系更好地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對數(shù)學的情感。本節(jié)課的教學,從比較小明和小紅的速度及了解、理解生活中的速度著手。先讓學生自己匯報自己知道的一些速度,自己研究出速度統(tǒng)一寫法的必要性。通過比較不同的速度,讓學生舉例生活中知道的速度,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又加深對速度的理解。學生解決簡單的行程問題時,先讓學生觀察,讓學生感知速度,再總結出求路程、速度和時間的數(shù)量關系。
對于這節(jié)課,學生已經(jīng)對速度有一定的認識,這節(jié)課主要是結合實際生活情境,讓學生理解速度與路程、時間的關系。由于中年級學段的學生開始對“有用”的.數(shù)學更感興趣,本課學習內容安排與呈現(xiàn)都能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在教學中很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多種能力和積極的學習情感,并通過多種學習方式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不同的學生在學習上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過程】:
(一)學前預測,做好鋪墊。
1.填一填。
132×24=3168。
3168÷132=()。
3168÷24=。
2.“小明上學走了6分鐘,小紅上學走了8分鐘,誰走得快些?”
“小明家離學校360米,小紅家480米,那誰走得快一些呢?”
(二)回憶舊知,引入新課。
1.學生介紹自己收集的交通工具的速度。
教師肯定學生介紹正確的交通工具的速度,并說明各種交通工具給人類生活帶來的方便,讓學生感受人類創(chuàng)造交通工具的智慧。
2.“單位時間”的介紹。
(1)課件顯示一些教師收集的速度。
劉翔跨欄每秒跑8.5米火箭燃氣每秒噴射約為2千米。
獵豹奔跑每分鐘行1800米聲音每秒傳播340米。
蝸牛每小時行8米光每秒傳播30萬千米。
課件出示:劉翔跨欄圖片,8.5米/秒。師問:“那有多快”?學生興致高漲地說:“滴答一下,就8米多”。師說:“是??!滴答一下,劉翔就從講臺的右端,沖到門口了。”學生哈哈笑起來。課件又出示:獵豹的速度1800米/分,有什么感受?生說,“更快!”學生很自然地換算出了獵豹的速度30米/秒,比劉翔還快!師又說:“同樣是滴答一下,獵豹就從教室的一端跑到操場去了!”學生又呵呵起來。師又問:“你們見過速度慢的嗎?”學生說:“蝸?!?。課件出示:蝸牛,8米/時。學生說:“劉翔一下,蝸牛要爬一小時”。大課件出示:光的速度是每秒30萬千米,而聲音的速度每秒只有340米。這就是為什么在電閃雷鳴時我們是先看到閃電再聽到雷聲,因為光的速度比聲音的速度快得多。
速度時間與路程教案篇十四
10月22日,我在學校舉行的青年教師賽課中上了一堂公開課,內容就是《速度時間與路程》。本節(jié)課是人教版四年級上冊54頁的內容。它是穿插在三位數(shù)乘二位數(shù)筆算乘法之中的。其主要內容是認識速度、會改寫速度,并能用“速度×時間=路程”這一關系來解決問題。而我覺得后一塊內容只用“速度×時間=路程”這一關系來解決問題。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我定為:
1、理解單位時間與所行路程的含義。能正確使用復合單位表示速度,體會這樣的符號表示物體運動的速度,具有簡明清楚的特征。
2、通過解決簡單行程問題。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探索速度、時間、路程之間的關系,構建數(shù)學模型,并能應用解決實際問題。
3、通過感知速度,擴大認知視野,感受人類創(chuàng)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
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理解速度的含義,建構路程、速度與時間的關系。
整節(jié)課我分成了4個大環(huán)節(jié):
1、通過學生介紹,本單元前面的主題圖中相關交通工具的速度,以及教師的補充介紹劉翔跑步速度大約是每秒8.5米、獵豹的速度大約是每分鐘1300米,蝸牛的速度大約是每小時8米。讓學生初步感知速度,擴大認知視野,感受人類創(chuàng)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
2、理解速度的概念和表示方法:通過情境揭示速度的含義后,讓學生匯報收集的生活中的速度、教師展示交通工具與一些動物的速度,通過一系列的交流活動后,讓學生找速度表示方法的相同點,概括出單位時間內的路程就是速度。
3、通過例題和補充例題,理清路程、時間和速度三者之間的關系。
4、拓展與鞏固:通過一星級、二星級、三星級的題目讓鞏固與升華充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課上完后,反思自己的教學,我覺得在上課的過程中,有些方面的設計符合學生的需求,以后要繼續(xù)努力,爭取讓課堂效果更好。
1、邊感知邊鞏固速度的寫法與讀法。選取人類、動物和自然現(xiàn)象中的典型例子的運動速度,讓學生感知從劉翔跑步速度飛快到獵豹奔跑速度驚人再到光速的不可想象,讓學生一次加一次的驚嘆,最后戲劇性的出現(xiàn)慢速的蝸牛。讓學生對速度的概念有了更深的了解,使枯燥的數(shù)學變得鮮活起來。
2、采用直觀描述的方式教學“速度”概念,告訴學生每分鐘走多少米就是速度,速度的寫法和讀法也是先問一問學生有沒有知道的,若是不知道,我就直接告訴學生。
3、特別注意全體學生。在課堂提問的過程中,我特別關注全體學生,特別是后百分之二十的學生。像方慧燕、鄭佳慧、方念楚、張欣、毛一多等基礎不是很好的學生成為課堂上最活躍的'人。讓他們也能掌握本堂課教學的目的。另外通過一星級、二星級、三星級的題目讓鞏固與升華充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像三星級的題目較難,就滿足了基礎較好的學生的需求。
課上完后,效果并沒有我想象中那么好,在很多方面有不盡人意的地方:
1、情境的創(chuàng)設:沒能選擇與學生密切相關的的內容入手,以及在理解速度時沒能讓學生談及自己生活的實際,沒能在這里留下精彩的一筆,而是草草的將學生生拉硬拽拉到速度上了。
2、本課的重點是什么?認識速度、會改寫速度,并能用“速度、時間、路程”這一關系來解決問題。一般的老師都認為應該把重點“速度、時間、路程”三者關系放在重點。事實上,教材的速度含義的理解應該作為本課重點,應該讓學生自然而然地更真切地感受到快慢不僅與時間有關,還跟路程有關,要知道誰快,必須比較他們的速度。而我對速度的處理得比較膚淺。
3、學生自主探究的內容不多,放的不夠。就像學生始終是在教師的指引下進行學習,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沒能放手讓學生放手去自己研究和學習。
速度時間與路程教案篇十五
3、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體會學數(shù)學的價值。
理解各數(shù)量的現(xiàn)實意義。
】
幻燈片演示課件。
在學習這部分內容之前,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乘除法各部分間的關系,具備了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除法的計算能力,能獨立解答求每分鐘行多少米的應用題,在已有的生活實踐中,經(jīng)歷了初步感知路程、時間、速度的生活經(jīng)驗,能模糊地感覺到它們之間可能存在的一定關系,這些知識、能力及經(jīng)驗為學生掌握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建構行程問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模型,解決相應的應用題提供了前提條件,并為以后學習較復雜的行程問題奠定了基礎。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請了三個小伙伴,它們有一些問題想請大家?guī)蛶兔Α?/p>
(出示課件)小牛,小象和小熊是好朋友,但是他們時常為誰跑得快的問題而爭論不休,有一天他們又碰在一起,各自炫耀起成績來:
小牛:4分鐘跑280米。
小象:4分鐘跑240米。
小熊:3分鐘跑240米。
師:你們收集到了什么數(shù)學信息?
2、引導學生思考:誰跑得快?(從中任意選擇兩個小動物,比較誰跑得快?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學生從身邊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二、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一)、認識速度及速度單位:
1、全班交流:
1)比較小牛和小象,小象和小熊,誰跑得快?
引導學生思考:相同時間比路程遠近,相同路程比時間長短,來確定快慢。
2)比較小牛和小熊,路程不同、時間也不同,怎樣比它們的快慢呢?有什么辦法?
引導學生思考:要想知道誰跑得快,就要比較單位時間里誰跑得遠,誰就快。
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思路:
方法一:在相同時間內(1分鐘)比較誰跑得遠。
280÷4=70(米/分)。
240÷3=80(米/分)。
7080小熊快。
方法二:在相同時間內(3分鐘)比較誰跑得遠。
280÷4=70(米/分)。
速度時間與路程教案篇十六
本節(jié)課是人教版四年級上冊54頁的內容。它是穿插在三位數(shù)乘二位數(shù)筆算乘法之中的。其主要內容是認識速度、會改寫速度,并能用“速度×時間=路程”這一關系來解決問題。而我覺得后一塊內容只用“速度×時間=路程”這一關系來解決問題。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我定為:
1、理解單位時間與所行路程的含義。能正確使用復合單位表示速度,體會這樣的符號表示物體運動的速度,具有簡明清楚的特征。
2、通過解決簡單行程問題。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探索速度、時間、路程之間的關系,構建數(shù)學模型,并能應用解決實際問題。
3、通過感知速度,擴大認知視野,感受人類創(chuàng)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理解速度的含義,建構路程、速度與時間的關系。整節(jié)課我分成了4個大環(huán)節(jié):
1、通過學生介紹,本單元前面的主題圖中相關交通工具的速度,以及教師的補充介紹劉翔跑步速度大約是每秒8.5米、獵豹的速度大約是每分鐘1300米,蝸牛的速度大約是每小時8米。讓學生初步感知速度,擴大認知視野,感受人類創(chuàng)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
2、理解速度的概念和表示方法:通過情境揭示速度的含義后,讓學生匯報收集的生活中的速度、教師展示交通工具與一些動物的速度,通過一系列的交流活動后,讓學生找速度表示方法的'相同點,概括出單位時間內的路程就是速度。
3、通過例題和補充例題,理清路程、時間和速度三者之間的關系。
4、拓展與鞏固:通過一星級、二星級、三星級的題目讓鞏固與升華充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課上完后,反思自己的教學,我覺得在上課的過程中,有些方面的設計符合學生的需求,以后要繼續(xù)努力,爭取讓課堂效果更好。
1、邊感知邊鞏固速度的寫法與讀法。選取人類、動物和自然現(xiàn)象中的典型例子的運動速度,讓學生感知從劉翔跑步速度飛快到獵豹奔跑速度驚人再到光速的不可想象,讓學生一次加一次的驚嘆,最后戲劇性的出現(xiàn)慢速的蝸牛。讓學生對速度的概念有了更深的了解,使枯燥的數(shù)學變得鮮活起來。
2、采用直觀描述的方式教學“速度”概念,告訴學生每分鐘走多少米就是速度,速度的寫法和讀法也是先問一問學生有沒有知道的,若是不知道,我就直接告訴學生。
3、特別注意全體學生。在課堂提問的過程中,我特別關注全體學生,特別是后百分之二十的學生。讓他們也能掌握本堂課教學的目的。另外通過一星級、二星級、三星級的題目讓鞏固與升華充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像三星級的題目較難,就滿足了基礎較好的學生的需求。
課上完后,效果并沒有我想象中那么好,在很多方面有不盡人意的地方:
1、情境的創(chuàng)設:沒能選擇與學生密切相關的的內容入手,以及在理解速度時沒能讓學生談及自己生活的實際,沒能在這里留下精彩的一筆,而是草草的將學生生拉硬拽拉到速度上了。
2、本課的重點是什么?認識速度、會改寫速度,并能用“速度、時間、路程”這一關系來解決問題。一般的老師都認為應該把重點“速度、時間、路程”三者關系放在重點。事實上,教材的速度含義的理解應該作為本課重點,應該讓學生自然而然地更真切地感受到快慢不僅與時間有關,還跟路程有關,要知道誰快,必須比較他們的速度。而我對速度的處理得比較膚淺。
速度時間與路程教案篇十七
《速度、時間、路程之間的關系》是四年級“數(shù)與代數(shù)”的部分內容。本課的學習,目的是要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理解并掌握路程、速度與時間三者之間的關系。對于求速度這個問題學生并不陌生,可以在已有經(jīng)驗的基礎上進行概括,完成這一教學目標。因此,本課的難點是學生對“速度”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學生在生活中,對“速度”的感知是模糊的,沒有形成模型,是需要經(jīng)過學習逐漸明確的。
為了更好地完成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課開始創(chuàng)設了一個生活化的情境,并把這個情境貫穿于本課的始終。在導入新課這一部分,我結合亞運會這一特殊情境,通過運動會上跑步比賽輸贏的計算方式,引導學生說出比快慢的多種方法,學生根據(jù)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通過觀察、分析發(fā)現(xiàn):路程、時間都不相同時,又怎么比呢?通過這一問題情境的設置,激發(fā)出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帶著疑問自然地進入新課,又為后面的學習打下了伏筆,達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目的。
《數(shù)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數(shù)學教學要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從學生的經(jīng)驗和已有知識出發(fā),創(chuàng)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從而激發(fā)他們對數(shù)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shù)學的強烈愿望。我們要讓枯燥的數(shù)學課堂煥發(fā)生機,具有魅力,必須為學生創(chuàng)設積極思維的情境。這樣才能使教學過程對學生的注意始終有一種吸引力。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享受獲得知識過程中的那種愉快。因此,我在最后的練習中,也創(chuàng)設了一個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體現(xiàn)了將數(shù)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聯(lián)系的理念,同時還使學生體會到解決問題的樂趣。
反思本節(jié)課,覺得在很多細節(jié)的地方還需要仔細琢磨,特別是引導學生對于“速度”這一概念的理解,力度明顯感覺不夠。應該先讓學生通過大量的實例,感知速度的快慢。然后在引導理解求出的速度所表示的具體含義中概括速度的概念,再通過不同形式的練習強化對速度概念的理解。
這節(jié)課雖然上得不怎么樣,跟同行比起來還有一定的差距,但對于我自己來說,已經(jīng)是有很大的進步了,因此我自己也覺得挺滿意的。當然,不足之處還有待改進,我會加油的!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7405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