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巧求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范文(1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5 10:28:04
2023年巧求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范文(14篇)
時間:2023-12-05 10:28:04     小編:琴心月

總結還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問題的本質,從而更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怎樣使總結的內容更具說服力和可信度?以下是一些經典總結的案例,為您提供一些思路和參考。

巧求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篇一

”她笑著說:“很聰明,你知道測了嗎?”

我恍然大悟,課余,我在實驗室做起了實驗。

1、我拿了50毫升的量筒,水平實驗桌上。

2、往量筒里加30毫升的水,方便取放巖石,用線把巖石栓。

3、把栓好的巖石放進去,水面上升到哪個刻度,水上升的體積巖石的體積。

記錄如下:(單位:毫升)。

水面高度。

放巖石后水面高度。

30。

33。

3

30。

33。

3

30。

32.7。

2.7。

巖石的平均體積=(3+3+2.7)/3=2.9毫升=2.9立方厘米。這種方法,我很容易地測出了巖石的體積。不光是巖石,只要是不規(guī)則的物體(這種物體又不溶解在水中的)的體積,都可以用這種方法測量。

生活中處處有科學,只要多動腦,多動手,解決!

科學小實驗作文:冰糖融化了

巧求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篇二

教學目標: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在實踐中的應變能力,感受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內容:課本39頁。

教學準備:課件、量杯、石塊、橡皮泥。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什么是體積?什么是容積?(提問學生)。

2、給你一個箱子,你會求箱子的體積嗎?

箱子的體積可以通過測量出長、寬、高計算得到。

二、設疑自探。

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有公式嗎?

三、出示自探提示,小組討論交流(時間8分鐘)。

同學們提的問題都很好,都是我們本節(jié)課應該學習的知識,老師將大家提出的問題歸納、整理、補充為下面的自探提示。

1、如何求橡皮泥的體積?說一說你的方法。

4、能用上面的方法測量乒乓球、冰塊的體積嗎?為什么?

四、解疑合探。

學生匯報結果(學困生回答,中等生補充)。

分析:橡皮泥可以改變形狀。

方法一:把它捏成長方體,測量出長、寬、高計算出體積。

方法二:把它捏成正方體,測量出棱長計算出體積。

方法:排水法求石塊的體積(注意:石塊是完全浸沒在水中)。

(1)量杯中裝有水水的體積為200ml。

(2)把石塊放入水中,因為石塊占有一定的空間,水面會上升,體積為450ml。

(3)那么,石塊的體積=上升部分水的體積。

石塊的體積:450—200=250(ml)。

一般帶體積單位250ml=250cm3。

答:石塊的體積是250cm3。

排水法。

4、能用上面的方法求乒乓球、冰塊的體積嗎?

不能因為乒乓球到水里面會浮上來,這樣就不能測量體積了;冰塊會融化在水里,冰塊會浮在水面上,體積測量也不準確。

五、運用拓展。

老師給大家設計了一些習題,檢測一下大家對本節(jié)課知識的掌握與運用情況。

1、長方體容器裝有水,長8cm,寬8cm,水面高6cm,把珊瑚石完全放入水中,此時水面高為7cm,求珊瑚石的體積是多少?(有沒有其他方法)。

水面上升的高度:7-6=1(cm)。

珊瑚石的體積:8×8×1=64(cm3)。

方法二:

水面上升的高度=放入不規(guī)則物體后水的高度-原有水的高度。

=長×寬×水面上升的高度。

六、質疑再探。

對于本節(jié)的學習,誰還有什么問題或不明白的地方?大膽的提出來,我們一起解決。

七、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說一說與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八、布置作業(yè)。

練習九7、8、9。

巧求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篇三

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是在學生學習了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容積等有關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對于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zhàn)。

一、亮點。

1、注重指導學生觀察、實驗,理解排水法的解題思路。在教學中,邸老師通過讓學生觀察瓶子中的水,思考哪些是喝掉的水,讓學生想一想根據(jù)之前學習的知識能否解決問題,從而想辦法怎樣把不規(guī)則的物體轉換為規(guī)則物體,進而解決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接著,邸老師通過倒置瓶子,讓學生繼續(xù)觀察對比,發(fā)現(xiàn)什么不變,什么變化了。學生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瓶子沒有變化,所以體積也沒有變化,空白部分的體積也沒有變化。那么到底是什么發(fā)生變化了呢?高度變了,形狀也變化了。通過這樣認真細致地觀察,學生會想到把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轉換為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也就是圓柱的體積進行計算,這也就揭示了排水法的解題思路。

2、注重習題的多樣性、層次性。邸老師在新知的學習過程中,通過精心的'教學設計,學生的細致思考,得出求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的解題思路。在練習中,邸老師注重練習的層次性,由簡單到復雜,由單一到多樣,循序漸進,教學效果較好,練習的時間充分,關注了不同學生的學習。

二、建議。

1、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對解決問題的步驟進行提煉總結,回顧與反思,利于學生清晰解題思路,能夠依據(jù)數(shù)學模型解決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問題。

2、在教學過程中,還需要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思維碰撞中理解所學的知識,能夠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巧求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篇四

帶著疑問,我問了老師,老師沒有直接我,而是給我講了烏鴉喝水的故事!她問我:“你知道留在瓶底的水為會溢嗎?”我點點頭:“烏鴉把石頭放進了瓶子里,石頭是有體積的,石頭占據(jù)了水的體積,所以瓶底的水才會溢,烏鴉地喝到水?!彼χf:“很聰明,你知道測了嗎?”

我恍然大悟,課余,我在實驗室做起了實驗。

1、我拿了50毫升的量筒,水平實驗桌上。

2、往量筒里加30毫升的水,方便取放巖石,用線把巖石栓。

3、把栓好的巖石放進去,水面上升到哪個刻度,水上升的.體積巖石的體積。

記錄如下:(單位:毫升)。

水面高度。

放巖石后水面高度。

30。

33。

3

30。

33。

3

30。

32.7。

2.7。

巖石的平均體積=(3+3+2.7)/3=2.9毫升=2.9立方厘米。這種方法,我很容易地測出了巖石的體積。不光是巖石,只要是不規(guī)則的物體(這種物體又不溶解在水中的)的體積,都可以用這種方法測量。

生活中處處有科學,只要多動腦,多動手,解決!

科學小實驗作文:冰糖融化了

巧求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篇五

(1)引導學生進行歸類(按照物體在水里是沉還是?。?,說明:在水里上浮的先不研究,本節(jié)課研究在水里是下沉的物體。

(2)組織討論測量的方法。

怎樣利用學過的知識來測量不規(guī)則的物體體積?怎樣來轉化?實際操作時,應注意什么?

3、教師提出活動要求:

(1)小組在土豆、橡皮泥、石塊、鐵塊、玻璃球中選擇一個,先估計物體的體積,再討論測量方案,最后動手實驗。

(2)活動過程中,小組成員要分工合作。

(3)每項數(shù)據(jù)都要測量三次,然后取平均值。

(4)把實驗的結果填在表格中。

巧求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篇六

教學目標: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在實踐中的應變能力,感受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內容:課本39頁。

教學準備:課件、量杯、石塊、橡皮泥。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什么是體積?什么是容積?(提問學生)。

2、給你一個箱子,你會求箱子的體積嗎?

箱子的體積可以通過測量出長、寬、高計算得到。

二、設疑自探。

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有公式嗎?

三、出示自探提示,小組討論交流(時間8分鐘)。

同學們提的問題都很好,都是我們本節(jié)課應該學習的知識,老師將大家提出的問題歸納、整理、補充為下面的自探提示。

1、如何求橡皮泥的體積?說一說你的方法。

4、能用上面的方法測量乒乓球、冰塊的體積嗎?為什么?

四、解疑合探。

學生匯報結果(學困生回答,中等生補充)。

分析:橡皮泥可以改變形狀。

方法一:把它捏成長方體,測量出長、寬、高計算出體積。

方法二:把它捏成正方體,測量出棱長計算出體積。

方法:排水法求石塊的體積(注意:石塊是完全浸沒在水中)。

(1)量杯中裝有水水的體積為200ml。

(2)把石塊放入水中,因為石塊占有一定的空間,水面會上升,體積為450ml。

(3)那么,石塊的體積=上升部分水的體積。

石塊的體積:450—200=250(ml)。

一般帶體積單位250ml=250cm3。

答:石塊的體積是250cm3。

排水法。

4、能用上面的方法求乒乓球、冰塊的體積嗎?

不能因為乒乓球到水里面會浮上來,這樣就不能測量體積了;冰塊會融化在水里,冰塊會浮在水面上,體積測量也不準確。

五、運用拓展。

老師給大家設計了一些習題,檢測一下大家對本節(jié)課知識的掌握與運用情況。

1、長方體容器裝有水,長8cm,寬8cm,水面高6cm,把珊瑚石完全放入水中,此時水面高為7cm,求珊瑚石的體積是多少?(有沒有其他方法)。

水面上升的高度:7-6=1(cm)。

珊瑚石的體積:8×8×1=64(cm3)。

方法二:

水面上升的高度=放入不規(guī)則物體后水的高度-原有水的高度。

=長×寬×水面上升的高度。

六、質疑再探。

對于本節(jié)的學習,誰還有什么問題或不明白的地方?大膽的提出來,我們一起解決。

七、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說一說與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八、布置作業(yè)。

練習九7、8、9。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巧求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篇七

1、使學生進一步熟練掌握求長方體和正方體容積的計算方法。

2、能根據(jù)實際情況,應用排水法求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

3、通過學習,讓學生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在實踐中的應變能力。

應用排水法求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

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

教法:利用已有的經驗,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經歷探索知識的過程,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學法: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嘗試用不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體驗“轉化”的數(shù)學,探究求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

橡皮泥、梨、量杯、多媒體課件

學生讀題獨立完成,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1、師:我們已經學會了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可現(xiàn)實生活中還有許多像橡皮泥、梨、石頭等形狀不規(guī)則的物體。怎樣求得它們的體積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如何求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板書課題)

2、出示大屏幕

設法求出下面兩種物體的體積

橡皮泥 梨

師:我們一題目:要解決什么問題?這些物體有什么特點?

師:大家想怎么解決呢?同桌兩人討論一下,一會兒我找人說。

生:可以把橡皮泥捏成規(guī)則的長方體或正方體,量出它的長、寬、高求出體積。

師:把不規(guī)則的、可以變形的物品捏成規(guī)則的我們學過的立體圖形,求出體積。很好,思路很清晰。

那梨呢,把梨也能削成長方體或正方體嗎?顯然不可能,那怎么辦呢?

生:可以用排水法。

師:說一說你的思路。

生:先在杯子里放一些水,記住它的刻度,再把梨放入杯子里,也記下刻度,兩次刻度的就是梨的體積。

師:他說的大家聽明白了嗎?

師:用排水法求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需要記錄哪些數(shù)據(jù)?

師:可以利用上面的方法測量乒乓球、冰塊的體積嗎?為什么?

師: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用排水法只能求出沉入水中的物體。

1、出示大屏幕

珊瑚石的體積是多少?沒有量杯,只有長方體容器,能求出珊瑚石的體積嗎?

分析:題中告訴我們水的體積了嗎?能求出來嗎?

知道總體積嗎?怎樣求?你會解答嗎?

2、 練習九第8題

讀題,分析:這道題怎么做?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求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不管是用排水法還是捏成規(guī)則立體圖形,本質上都是將不規(guī)則的轉化成規(guī)則的,都是通過等積變形進行轉化,轉化的前提是體積不變。

巧求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篇八

測量。

方法。

估測值。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5)觀測數(shù)據(jù)時要注意科學準確。

(6)要注意保持教室和桌面的衛(wèi)生。

(7)容器中的水要適量,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以上有關“活動順序”和“活動要求”的內容,制作成課件展示在屏幕上。

4、分小組活動。

請每個小組選擇1個物體,用轉化的方法進行測量。

5、學生活動結束后,匯報活動情況。

請小組成員匯報交流以下情況。

(1)所測量的物體。

(2)具體測量方案。

(3)具體測量結果。

(4)在活動過程中,是否還有無法解決或者帶有疑問的問題?

二、解釋應用,拓展延伸。

活動二:測量2個鐵塊的體積,并用天平稱出它們的質量,再填寫下表。

1、教師提出要求:

(1)兩個不同的鐵塊,先用天平稱質量,再同同樣的方法測量體積。

(2)用計算器計算質量與體積的比值。

(3)比較測量和計算的結果,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分小組合作,測量體積、重量,計算比值。

3、組織交流: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歸納:同一種材料,質量與體積的比的比值是一定的。(鐵塊的質量與體積的比的比值是7。8克/立方厘米)。

4、引導生思考:應用這一知識,你能算出另一塊鐵塊的體積嗎?

5、生分組計算,有時間的可以進行測量和驗證。

三、總結回顧評價反思。

1、這次數(shù)學實踐活動我們都測量了哪些物體的體積?

2、你都有哪些收獲或體會?

巧求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篇九

1、使學生進一步熟練掌握求長方體和正方體容積的計算方法。

3、通過學習,讓學生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在實踐中的應變能力。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

教法:利用已有的經驗,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經歷探索知識的過程,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學法: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嘗試用不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體驗“轉化”的數(shù)學思想,探究求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

教學準備:

橡皮泥、梨、量杯、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學生讀題獨立完成,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二、談話導入。

1、師:我們已經學會了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可現(xiàn)實生活中還有許多像橡皮泥、梨、石頭等形狀不規(guī)則的'物體。怎樣求得它們的體積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如何求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板書課題)。

2、出示大屏幕。

橡皮泥梨。

師:我們一起來看題目:要解決什么問題?這些物體有什么特點?

師:大家想怎么解決呢?同桌兩人討論一下,一會兒我找人說。

生:可以把橡皮泥捏成規(guī)則的長方體或正方體,量出它的長、寬、高求出體積。

師:把不規(guī)則的、可以變形的物品捏成規(guī)則的我們學過的立體圖形,求出體積。很好,思路很清晰。

那梨呢,把梨也能削成長方體或正方體嗎?顯然不可能,那怎么辦呢?

生:可以用排水法。

師:說一說你的思路。

生:先在杯子里放一些水,記住它的刻度,再把梨放入杯子里,也記下刻度,兩次刻度的就是梨的體積。

師:他說的大家聽明白了嗎?

師:可以利用上面的方法測量乒乓球、冰塊的體積嗎?為什么?

師: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用排水法只能求出沉入水中的物體。

三、鞏固練習。

1、出示大屏幕。

珊瑚石的體積是多少?沒有量杯,只有長方體容器,能求出珊瑚石的體積嗎?

分析:題中告訴我們水的體積了嗎?能求出來嗎?

知道總體積嗎?怎樣求?你會解答嗎?

2、練習九第8題。

讀題,分析:這道題怎么做?

四、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求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不管是用排水法還是捏成規(guī)則立體圖形,本質上都是將不規(guī)則的轉化成規(guī)則的,都是通過等積變形進行轉化,轉化的前提是體積不變。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巧求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篇十

不規(guī)則的物體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發(fā)現(xiàn)、驗證并運用排水法測量物體的體積是本節(jié)課教學的重點,并在理解“上升的水的體積就是浸入水中物體的體積”的基礎上,感悟“轉化”的數(shù)學思想,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

我個人認為這節(jié)課的設計能夠依托學生的認知基礎和已有知識,通過讓學生經歷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實驗操作等數(shù)學活動過程,嘗試用多種方法解決實際問題,體驗“等積變形”的轉化思想,探究測量不規(guī)則物體體積的方法。培養(yǎng)了學生積極探索,小組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通過以解決問題為目的的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孩子實踐能力和用數(shù)學方法分析、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本節(jié)課中我有以下體會:

水上升部分;下降法:v物=v。

下降部分;溢出法:v物=v。

溢出部分。在這一系列的測量活動中,學生不僅是感受到了數(shù)學中的轉化思想,更是得到了一次檢驗自身綜合實踐能力的機會,從而達到認識上、知識上、技能上、思維上、情感上的更高目標。

本節(jié)課雖然有以上亮點,但是還是存在著對問題解決過程缺乏評價的不足。

在學生測量不規(guī)則物體體積的過程中,求出物體的體積不是問題解決的終結,還應對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通過評價,可以進一步揭示數(shù)學問題的本質,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探求過程中,往往會出現(xiàn)許多不同的方法和結果,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允許他們發(fā)表意見,保護學生的積極性。而本課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上做的還不夠。

巧求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篇十一

求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教案執(zhí)教者:梁木妹教學內容:求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課本第51頁例6,第52頁“做一做”的第二題及練習九相應練習)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使學生進一步熟練掌握求長方體和正方體積的方法。過程與方法:能根據(jù)實際情況,應用排水法求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在實踐中的應變能力。教學重點:運用具體方法來求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教具準備:一個西紅柿(或土豆),一個量杯,一塊橡皮泥。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1、師:同學們都知道曹沖稱象的故事吧。這個故事對你有什么啟發(fā)?我們已經會計算一些比較規(guī)則的物體(如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而生活中經常見到一些不規(guī)則形狀的物體(如西紅柿、土豆、石塊等),它們的體積又該怎么計算呢?2、揭示課題:求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二、探求新知1、出示一塊橡皮泥。提問:你能求出它的體積嗎?2、教學教材第51頁教學例題6。(1)出示一個土豆。提問:你能求出這個土豆的體積嗎?(討論得出“把它放到水里求體積)(2)給每一個小組一個量杯,一個土豆,一桶水,請大家動手實驗,把實驗的步驟記錄下來,讓學生分工合作。(3)匯報試驗過程:請一個組一邊匯報過程,一邊演示。先往量杯里倒入一定量的水,估計倒入的水要能浸沒土豆。看一下刻度,并記下。接著再把土豆放入量杯里,要讓完全浸沒在水中,再看此時的.刻度,也要記下刻度。最后把兩次刻度相減等到土豆的體積。(幻燈片出示實驗步驟)(4)提問:為什么上升那部分水的體積就是土豆的體積?(5)你能幫老師算算老師這個西紅柿的體積嗎?(幻燈片演示例題6后,讓學生獨立解答)2、完成課文第52頁“做一做”的第2題。(1)觀察這兩缸的水,什么發(fā)生了變化?為什么?(2)你想怎樣求珊瑚石的體積?為什么?(3)解:8×8×(7-6)=64(cm3)答:珊瑚石的體積是64cm3。鞏固練習1、一個棱長是4分米的正方體水箱中裝有半箱水,再把一塊石頭完全浸入水中,水面上升了6m,求石頭的體積。2、課本第54頁第7題一個長方體玻璃容器,從里面量長、寬均為2dm,向容器中倒入5.5l水,再把一個蘋果放入水中。這時量得容器的水深是15cm。這個蘋果的體積是多少?四、全課:你愿意說說自己的收獲嗎?

巧求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篇十二

不規(guī)則的物體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發(fā)現(xiàn)、驗證并運用排水法測量石塊的體積是本節(jié)課教學的重點,并在理解上升的水的體積就是浸入水中物體的體積的基礎上,感悟轉化的數(shù)學思想,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

我個人認為這節(jié)課的設計能夠結合課本,依托學生的認知基礎和已有知識,通過讓學生經歷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實驗操作等數(shù)學活動過程,嘗試用多種方法解決實際問題,體驗等積變形的轉化思想,探究測量不規(guī)則物體體積的方法。培養(yǎng)了學生積極探索,小組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通過以解決問題為目的的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孩子實踐能力和用數(shù)學方法分析、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本節(jié)課中我有一下幾點體會:

數(shù)學問題的解決主體是學生,學生的積極性是否被激發(fā)和調動起來了,是學習成敗的決定性因素。本節(jié)課的開始,我就開門見山地拋出問題你能測量出一張a4紙的體積嗎?這個問題使學生感到一種挑戰(zhàn)性,雖然a4紙是一個規(guī)則的長方體,也知道要去測量它的長、寬、高,但是這么薄,利用現(xiàn)有的測量工具是無法測量出來的。怎么辦呢?學生的求知欲、探索欲被激發(fā)起來了。

又如當學生會測量規(guī)則的a4紙的體積后,教師話鋒一轉,問:那桌面上這些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你想測量嗎?學生立刻進入到另一種興奮的狀態(tài),因為桌面上擺放著芒果、大螺絲、奇形怪狀的石頭,這都是學生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但要說誰測量過它們的體積,還真沒有人體驗過,所以孩子們的熱情和欲望愈發(fā)強烈。

在學生成功測量出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后,掌握了測量不規(guī)則物體體積的方法后,我又提出一個難題,讓學生測量燈泡的體積。這下真是一波剛平,一波又起,學生的探究欲望再一次被點燃,燈泡會浮起來,怎么測量呢?圍繞著這一問題小組內嘰嘰喳喳地小聲交流起來,幾個想出點子的同學迫不及待地介紹開來,我們可以將燈泡和剛才的重物纏在一起,然后放到水里,這樣就能測量出燈泡的體積了。話音剛落,幾個小伙伴就忙活開了。

這里除了激發(fā)起了學生求知探索的欲望外,教師還能給足學生思考、實驗、交流的時間,使學生真正并且完整地經歷整個過程,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考能力,保證了課堂教學的實效,也真正做到了有情。

學生數(shù)學思維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解決問題水平的高低。其中思維的概括性、問題性、邏輯性是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表現(xiàn)。因此,在教學中應該善于抓住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下功夫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為問題解決提供強有力的載體。

在測量一張a4紙體積時,我利用問題如何測量a4紙的高呢?引發(fā)學生思考,幾個學生開始有所超越,想到了我可以再多拿一些同樣的a4紙,把它們疊在一起,這樣就能測量出a4紙的高了。學生的思維得到了一種飛躍性的發(fā)展,懂得利用轉化的思想,先測量出100張的體積,然后再求出1張的體積。而這樣的思維訓練使學生的學習更加有意義。

在學生利用量筒(長方體容器)測量不規(guī)則物體體積時,他們能想出用排水法測量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但是這里有一個很重要的知識點,那就是明白轉化的思想,從而掌握測量方法。本節(jié)課,我在學生演示測量過程的時候,借機一問為什么相差部分水的體積就是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呢?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我們不是直接去測量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而是將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轉化為水的體積,進而想出根據(jù)測量方法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轉化,如上升法:v物=v上升部分;下降法:v物=v下降部分;溢出法:v物=v溢出部分。

學生已有的知識技能水平是問題解決的重要保障。在學生面臨新問題時,這種已有的知識、技能就是學習新知識、形成新技能的推動器。因此,教學中必須重視強化學生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使得學生的學習更扎實、深刻,實現(xiàn)真正的學習目標。

例如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將學生的實驗測量與列式計算解決問題相結合,當學生悟出測量出100張紙的高后,馬上讓學生介紹如何求一張a4紙體積的方法,將學生之前學習的長方體體積的知識進行拓展應用。再如測量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時,我刻意提供一些體積很大的石頭,使得學生無法利用量筒測量,只能利用長方體容器來測量,而在測量中,就需要學生利用容積的知識,明白需要測量容器里面的長和寬,而計算中有的學生就靈活地利用長寬高度差=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準確測量出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

在這一系列的測量活動中,學生不僅是感受到了數(shù)學中的轉化思想,更是得到了一次檢驗自身綜合實踐能力的機會,從而達到認識上、知識上、技能上、思維上、情感上的更高目標。

本節(jié)課雖然有以上幾點亮點,但是還是存在著對問題解決過程缺乏評價的'不足。

在學生測量不規(guī)則物體體積的過程中,求出物體的體積不是問題解決的終結,還應對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通過評價,可以進一步揭示數(shù)學問題的本質,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探求過程中,往往會出現(xiàn)許多不同的方法和結果,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允許他們發(fā)表意見,保護學生的積極性。而本課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上做的還很不夠。

巧求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篇十三

回顧課堂,感覺亮點如下:

(1)在合作中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本節(jié)活動課注重求不規(guī)則物體的方法,設計求土豆(或其他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讓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探究,先確定實驗目的及分工,然后小組展開討論,確定測量方案,研究試驗操作的步驟,實際測量并計算。這種讓學生真正地、實實在在的進行觀察和操作,不僅重視學生知識的獲得,更重視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的形成,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感受數(shù)學方法在學習新知中的重要性。學生在探索中掌握了學習數(shù)學的思想與方法,而這又將成為學生探索的“導航燈”。

感受:

大部分學生已經掌握了用“排水法”求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但還有個別學生空間思維能力不強,還需加強練習和個別輔導。

巧求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篇十四

在前面的學習中,學生已經會求長方體和正方體等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但是生活中有許多物體都是不規(guī)則的,怎樣求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呢?這便是本節(jié)課要解決的問題。

教材中通過用排水法測量梨的體積,使學生明確,求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可以用排水法,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就是上升那部分水的體積。

為了更好地理解不規(guī)則物體體積的計算,我們還開展了排水法的實驗活動,我我把全班學生分成了9各小組,每個小組分發(fā)一個盛有一定水的長方體透明的塑料容器,一塊石頭,讓學生測量容器里面的長寬高,在測量放入石頭后的高,再通過計算求取石頭的體積。通過試驗,學生真真切切地明白了用排水法求不規(guī)則物體體積的原理,并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原理,從實踐中獲取知識,在經歷中提高自己。體驗了學習數(shù)學的快樂。激發(fā)了學習數(shù)學的熱情。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7400218.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