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包含了教師的整體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的選擇。教案編寫時要注意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下面是一份教案范文,供大家參考。
三年級帶雨的花教案篇一
一、激情引趣、導入新課。
1、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2、師:“看到題目,你們想知道什么?”
(學生暢所欲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帶著自己的問題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用喜歡的方式解決,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用課件出示文中的生詞,指名讀,開火車讀。
3、用各種形式理解文中詞語。
如:“誘餌”等詞語可以利用圖片進行理解。
如:“盡情”、“香甜”、“原諒”等詞語可以結合詩中的具體語境來理解。
對于其他詞語可以師生共同解決。
4、檢查讀文情況:
教師指名學生按自然段讀課文,聽者可以習慣性的進行評價。
三、再讀課文,了解詩歌內容。
1、默讀詩歌,說說這首詩歌寫了一件什么事?
(詩歌描述了一個天真、可愛的孩子到大自然中盡情玩耍,又愛媽媽,不忘給媽媽采朵帶雨的花,又怕回家挨打的愧疚心情。)。
2、你認為“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學生暢所欲言)。
3、帶著自己的體會讀一讀詩歌。
作業(yè)。
1、書寫生字。
2、朗讀詩歌。
第二課時。
一、回顧導入。
1、師: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第19課《帶雨的花》,齊讀課題。
2、師:請大家回憶一下,金波老爺爺的這首敘事詩主要寫了什么?
(學生根據上節(jié)課所學回憶詩的主要內容)。
3、是呀,金波爺爺為我們描述了一個小姑娘偷偷跑出了家,盡情地玩耍的情景,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小姑娘呢?那就讓我們再一次走進這個充滿童真的世界,請同學們打開書81頁。
二、品讀文本,情感體驗。
1、師范讀,請同學們邊聽邊思考文中的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在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畫下來。
2、師:把自己的感受、想法和小組的'同學說一說。
三、交流體驗,升華情感。
學生匯報,教師指導朗讀,在讀中品位情感。
【預設】。
1、“我偷偷的跑出家,盡情地玩耍。我忘記了您,也忘記了家?!?/p>
(生:調皮的孩子)。
師:你有沒有偷偷跑出去玩耍的經歷?玩的怎么樣?開心嗎?有沒有擔心回家后被責罵?把你的經歷和大家說一說。
(學生談自己偷跑出家的經歷,說出自己當時的心情。)。
2、“我去追趕蝴蝶,它躲進了一朵小花?!薄拔蚁蚴迨逡粭l小魚,向老爺爺要一條小蝦,我保證不會吃掉它們?!?/p>
師:從中你能看出文中的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文中的‘我’是一個善良、有愛心,熱愛小動物的孩子)。
3、“忽然下起了雨,雨點又急又大,打在臉頰上,又疼又麻。我想起媽媽最喜歡這帶水珠兒的鮮花”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孩子貪玩,愛媽媽)。
4、“我是個不聽話的孩子,我會挨媽媽一頓罵,甚至一頓打?”你有這樣的經歷嗎?說你當時的心情。
四、情感朗讀,加深理解。
1、師:其實我們每個少年兒童都愛玩,有好奇心,充滿童真。那就讓我們自己來扮演文中那個不聽話的孩子,有感情的朗讀這首詩歌吧?。▽W生練習朗讀,可以自己讀,可以小組合作朗讀。)。
2、展示朗讀,其他學生評議。
五、擴展延伸,積累實踐。
師:如果你就是那位媽媽,望著那把帶雨的花,會怎樣對待您的孩子呢?請你們拿起手中的筆代替那位媽媽給孩子寫幾句話吧。
從題目入手,質疑激趣,產生閱讀期待。
用多種方式來理解詞語,教給學生自主識字方法,提高學生自學生字詞的能力。
檢查朗讀情況,發(fā)現閱讀障礙,徹底掃清字詞障礙。
了解詩歌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整體感悟能力。
了解學生對“我”的感受,尊重學生的體會。
復習舊知,引出新授。
依中心問題為依托,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小組合作意識。
師生共同討論交流,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調動學生日常玩耍時的情趣積累,邊讀邊想象,使學生的情感自然與詩歌融為一體。
整體回顧全文,美讀中品味詩中所蘊涵的情感。
讀寫結合,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三年級帶雨的花教案篇二
1、正確認讀本課“諒、誘”等5個生字,掌握“偷、請、躲”等9個會寫的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理解詩的內容,調動起學生的生活積累,與詩中的小朋友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4、感受詩人豐富的想象,激發(fā)孩子們讀詩的興趣,享受美好的兒童詩的潤澤。
理解詩的內容,調動起學生的生活積累,與詩中的小朋友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學生預習詩歌,搜集有關詩歌、金波的資料,幻燈片。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情引趣、導入新課。
1、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2、師:“看到題目,你們想知道什么?”
(學生暢所欲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帶著自己的問題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用喜歡的方式解決,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用課件出示文中的生詞,指名讀,開火車讀。
3、用各種形式理解文中詞語。
如:“誘餌”等詞語可以利用圖片進行理解。
如:“盡情”、“香甜”、“原諒”等詞語可以結合詩中的具體語境來理解。
對于其他詞語可以師生共同解決。
4、檢查讀文情況:
教師指名學生按自然段讀課文,聽者可以習慣性的進行評價。
三、再讀課文,了解詩歌內容。
1、默讀詩歌,說說這首詩歌寫了一件什么事?
(詩歌描述了一個天真、可愛的孩子到大自然中盡情玩耍,又愛媽媽,不忘給媽媽采朵帶雨的花,又怕回家挨打的愧疚心情。)。
2、你認為“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學生暢所欲言)。
3、帶著自己的體會讀一讀詩歌。
作業(yè)。
1、書寫生字。
2、朗讀詩歌。
第二課時。
一、回顧導入。
1、師: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第19課《帶雨的花》,齊讀課題。
2、師:請大家回憶一下,金波老爺爺的這首敘事詩主要寫了什么?
(學生根據上節(jié)課所學回憶詩的`主要內容)。
3、是呀,金波爺爺為我們描述了一個小姑娘偷偷跑出了家,盡情地玩耍的情景,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小姑娘呢?那就讓我們再一次走進這個充滿童真的世界,請同學們打開書81頁。
二、品讀文本,情感體驗。
1、師范讀,請同學們邊聽邊思考文中的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在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畫下來。
2、師:把自己的感受、想法和小組的同學說一說。
三、交流體驗,升華情感。
學生匯報,教師指導朗讀,在讀中品位情感。
【預設】。
1、“我偷偷的跑出家,盡情地玩耍。我忘記了您,也忘記了家。”
(生:調皮的孩子)。
師:你有沒有偷偷跑出去玩耍的經歷?玩的怎么樣?開心嗎?有沒有擔心回家后被責罵?把你的經歷和大家說一說。
(學生談自己偷跑出家的經歷,說出自己當時的心情。)。
2、“我去追趕蝴蝶,它躲進了一朵小花?!薄拔蚁蚴迨逡粭l小魚,向老爺爺要一條小蝦,我保證不會吃掉它們?!?/p>
師:從中你能看出文中的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文中的‘我’是一個善良、有愛心,熱愛小動物的孩子)。
3、“忽然下起了雨,雨點又急又大,打在臉頰上,又疼又麻。我想起媽媽最喜歡這帶水珠兒的鮮花”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孩子貪玩,愛媽媽)。
4、“我是個不聽話的孩子,我會挨媽媽一頓罵,甚至一頓打?”你有這樣的經歷嗎?說你當時的心情。
四、情感朗讀,加深理解。
1、師:其實我們每個少年兒童都愛玩,有好奇心,充滿童真。那就讓我們自己來扮演文中那個不聽話的孩子,有感情的朗讀這首詩歌吧!(學生練習朗讀,可以自己讀,可以小組合作朗讀。)。
2、展示朗讀,其他學生評議。
五、擴展延伸,積累實踐。
師:如果你就是那位媽媽,望著那把帶雨的花,會怎樣對待您的孩子呢?請你們拿起手中的筆代替那位媽媽給孩子寫幾句話吧。
從題目入手,質疑激趣,產生閱讀期待。
用多種方式來理解詞語,教給學生自主識字方法,提高學生自學生字詞的能力。
檢查朗讀情況,發(fā)現閱讀障礙,徹底掃清字詞障礙。
了解詩歌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整體感悟能力。
了解學生對“我”的感受,尊重學生的體會。
復習舊知,引出新授。
依中心問題為依托,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小組合作意識。
師生共同討論交流,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調動學生日常玩耍時的情趣積累,邊讀邊想象,使學生的情感自然與詩歌融為一體。
整體回顧全文,美讀中品味詩中所蘊涵的情感。
讀寫結合,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三年級帶雨的花教案篇三
正確認讀本課五個會認的生字,掌握九個會寫的生字。
1.多種形式朗讀詩歌達到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2.讀中感悟,邊讀邊議,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引起情感的共鳴。
1.通過品讀詩歌與詩中的小朋友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2.激發(fā)孩子們讀詩的興趣,享受美好的'兒童詩的潤澤。
課件。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情引趣、導入新課。
1.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2.師:“看到題目,你們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帶著自己的問題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用喜歡的方式解決,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檢查讀文情況:
教師指名學生按自然段讀課文,聽者可以習慣性的進行評價。
質疑:課文還有不會讀的嗎?
3.出示文中的生詞,指名讀,開火車讀。
4.認讀生字并組詞。
質疑:還有不認識的生字嗎?
5.用各種形式理解文中詞語。
如:“誘餌”等詞語可以利用圖片進行理解。
如:“盡情”、“香甜”、“原諒”等詞語可以結合詩中的具體語境來理解。
對于其他詞語可以師生共同解決。
三、淺悟課文。
1.讀文,看看自己都知道了什么?
2.交流。
四、小結。
談談自己的收獲。
三年級帶雨的花教案篇四
聽賞歌曲《哆來咪》,進一步鞏固對音符do re mi的識記,并在歡快的歌聲中進行律動表演。
(一)復習音符doremi
(二)聽賞歌曲《多來咪》
1、初聽歌曲錄音,教師簡介歌曲,引導學生讀一讀歌詞。
2、聽歌曲。
3、師生共同演唱歌曲并自由表演。
1、教師講解《音樂之聲》的故事情節(jié)。
2、討論表演《多來咪》片斷。
3、進行音樂表演。
同學們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
三年級帶雨的花教案篇五
教學內容:
練習七(5—9題)。
教學過程:
一、找規(guī)律。
1、練習七第五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
同桌交流每組題的得數,并觀察算式。
問:你發(fā)現了什么?(讓學生從算題的數據特點、計算特點,自主探索規(guī)律,交流自己的收獲、體會和發(fā)現)。
2、第六題。
分組計算。
根據算題的數據特點、結構特點以及計算結果,找找規(guī)律。
你發(fā)現了什么?(使學生產生好奇心)。
你會接著寫算式嗎?(激發(fā)興趣,鍛煉數學思維)。
交流,介紹方法。
(通過題組對比,讓學生在計算中體會或發(fā)現蘊含其中的一些規(guī)律)。
二、練習用兩步連乘解決實際問題。
1、第7、8題。
細心觀察,組合、運用信息。
能用不同的方法做,但要說出每一步的算理。
2、第9題可利用線段圖解答,交流思考過程。
3、思考題引導學生結合學習的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通過觀察、假設、試驗、推理,尋找合適的答案,提高對乘法筆算方法的理解水平。
(左題可以從乘數的個位想起,右題難度更大,關鍵要考慮第一個乘數百位上的數與第二個乘數相乘,積應該在40左右,然后再進行相應的試驗和調整。)。
三、課內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覺得有什么地方想對老師說的?
板書設計:
練習七(第二課時)。
200×4×2100×3×3300×2×3。
200×8100×9300×6。
說說每組中的上下兩題有什么聯系?
三年級帶雨的花教案篇六
觀察由兩個簡單的幾何體拼搭而成的物體,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比較,體會從正面、側面和上面三個方位的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一樣的。在教學同時,培養(yǎng)學生觀察物體的興趣,形成良好的探究學習的情感與態(tài)度。教學重難點:
先通過觀察兩個物體確定觀察到的形狀,再根據觀察到的形狀擺出物體模型。教學準備:兩個同樣大小的長方體和一個正方體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二、教學“正面、側面、上面”
1、出示一個長方體。
讓學生說說長方體有幾個面。
理解從“正面、側面、上面”看的意思。
說說從正面看到的是什么形狀。側面和上面呢?
2、變換長方體的位置。
再讓學生說說從正面、側面、上面看到的形狀各是什么?
3、拿出自己的長方體,同桌一人說從哪個面看,一個說看到的形狀。
三、不同位置觀察物體。
1、出示長方體和正方體。(或出示掛圖)你能指出它們的正面、側面和上面。
2、想一想,從正面和上面看,形狀相同嗎?是怎樣的形狀?從側面看呢?
四、練習。
1、想想做做第5題先讀題,理解題意。
同桌按要求拼拼搭搭,再說出從正面、側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狀是什么。集體訂正。
2、想想做做第2題同桌互相合作完成。
3、想想做做第3題。
出示實物,觀察、討論、小組交流完成。
五、布置作業(yè)。
三年級帶雨的花教案篇七
教學內容:
教材第94—95頁的內容“練習九”教學目標:
1、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發(fā)生的可能性。2.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學習的態(tài)度。3.有根據、有條理地說明理由,培養(yǎng)分析推理能力。教學重點:
可能性的大小做出簡單判斷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2、揭示課題。
二、基本概念的練習。
1、做練習九第1題。
認真讀題,明確題目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小黑板出示集體交流。
2、做練習六第2題。
(1)認真讀題,明確題目要求。分小組交流(2)集體交流。
4、做練習六第4題。
(1)認真讀題,明確題目要求。學生猜測。(2)集體交流。
三、綜合練習。
1、做練習六第5題。
(1)認真讀題,明確題目要求。學生分小組合作(2)合作繪制(3)交流作品。
四、解答思考題。
五、總結。
通過今天的練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六、作業(yè):練習九第3題。
三年級帶雨的花教案篇八
教學內容:
1、結合具體的情境初步認識分數,知道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平面圖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幾份可以用分數表示,能用實際操作的結果表示相應的分數。
2、學會運用直觀的方法比較同分母的兩個分數的大小,并能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
3、體會分數來自生活實際的需要,了解分數產生和發(fā)展的大致歷程,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進一步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興趣.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幾分之幾,運用直觀方法比較同分母兩個分數的大小。教學難點:
初步認識幾分之幾,運用直觀方法比較同分母兩個分數的大小。教學過程:
一、折一折。
請大家每人拿出一張正方形的紙,折成同樣大小的4份,再把其中一份或幾份涂上顏色。
2、請一位涂的學生到前面展示。
提問:你涂了幾份?是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這一份為什么可以用表示呢?(強調:平均分成四份,涂色的占其中的一份)。
3、那出一份涂的正方形紙,提問:
涂色的部分可以用分數表示嗎?涂了幾份?涂色部分有幾個?用哪個分數表示?(學生嘗試回答)。
講述:把一張正方形紙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是3個,可以用表示。(板書:)。
4、在小組中互相說一說:你涂了四份中的幾份?可以用哪個分數表示?
5、全班交流,把不同分法、涂色的同學作品進行展示,并用分數表示。
6、教師選擇部分學生的作品展示、比較。圖。
一、圖。
二、圖三。
談話:這幾位同學的分法及涂色的方法都不同,為什么都可以用表示呢?
二、試一試。
1、教學“試一試”。
出示題目:先說說每個圖里的涂色部分各表示幾分之幾,在()里填上適當的分數。
2、教學“想想做做”第二題。
學生自己在書上涂色,然后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比一比談話:上節(jié)課我們曾比較過和的大小,還記得嗎?那么你們能想辦法比較和的大小嗎?以小組為單位,比一比,看哪個組想出的辦法好。教師參與學生的討論,并給予適當的指導。不同方法的學生展示比較的過程和結果。(這里特別強調要用同樣的大小的紙)。
談話:涂了三個小格也就是三個,涂了兩個小格也就是2個,三個大于兩個,也就是。(板書:)。
四、做一做。
1、做“想想做做”第四題。學生獨立做題,在書上填寫,全班共同校正。
2、做“想想做做”第一題和第五題。(第一題讓學生再說一說誰吃的蛋糕多)指名說出題意并回答。
五、讀一讀。
談話:分數是誰發(fā)明的呢?請讀一讀第104頁的“你知道嗎”。學生自由讀書看圖。
提問:讀過“你知道嗎”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回答。
三年級帶雨的花教案篇九
1、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會認“促、深、蕭、梧”四個生字,會寫“促、深、憶”三個生字。
(2)借助注釋,理解詩句,感受詩中的秋意和詩情,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3)有感情的朗讀詩歌,并能背誦。
2、教學重難點:
重點:體會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
難點:感受詩人由郁悶轉為歡快的心情變化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詩人孤獨、寂寞的心境以及對故鄉(xiāng)、親人的深切思念,讓我們熱愛家鄉(xiāng)珍惜親情。
4、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1、 教師出示掛圖,請學生說出掛圖中的景物、人物,然后互相交流,根據自己的想像創(chuàng)編小故事。
2、 “同學們的故事很精彩,口語表達能力不錯哦,這樣美的畫面寫成詩也一定會很精彩!來,我們一起走進《夜書所見》(板書:夜書所見))。
1、自由朗讀。
借助拼音、字典等讀準字音,把這首詩正確、流利的讀出來。
2、同桌互讀互查。
3、出示生字卡片,檢查學生認讀生字的情況,有重點地指導識記。
4、在讀準字音的情況下,注意讀準節(jié)奏。
5、教師范讀,指導停頓。
1、全班一起讀課題夜書所見,邊讀邊想,你讀懂了什么?
生1:夜是晚上的意思。
生2:所見是看見的意思。
2、那誰能說說這里的書是什么意思?(寫)
3、誰能把題目的意思連起來說完整。
生:夜晚寫下自己所看見的
4、古詩是一種內涵豐富的語言,需要我們細細的去揣摩,才能更好的領悟其中的韻味,下面,我們就一起走進詩文里,去細細品位,看看你們剛才的理解,對了多少,還有什么需要修正的地方。
生:作者看到了梧桐樹葉隨風擺動。聽到了秋風的聲音。
師:是什么風?(秋風)怎樣的秋風(涼涼的秋風)這風怎么吹?發(fā)出什么聲音?(呼呼)什么感覺?(好冷啊)文中說到風聲,用的是什么詞?(蕭蕭)是啊,這蕭蕭的秋風吹打著梧桐樹的葉子,發(fā)出什么樣的聲音?(沙沙,嘩嘩)你覺得怎樣?(我覺得更冷了。)
6、這樣的風聲,梧桐聲,拂過詩人的身體,掠過詩人的耳朵,送來陣陣的寒意,讓詩人不禁打了個寒噤,那么你們覺得這一句該怎么讀?個別讀兩三個,齊讀。(蕭蕭梧桐送寒聲)
生1:我們一家人吃月餅,看月亮。
生2:全家圍在一起很開心,團圓的日子。此時的月亮真美啊!
8、但詩人此時此刻眼中的月亮美嗎?(不美。)說說理由。
生: 不美。因為作者此時,深處他鄉(xiāng)。
9、你怎么知道他在異鄉(xiāng)?
生:因為詩中提到動客情。這個客說明他在他鄉(xiāng)做客,這時候,他一定……
11、說的太好了,可見詩人此時的心情是怎樣的?(憂愁,孤單,寂寞,郁悶)(板書:孤單)因此,在詩人眼中,這輪明月并不美,他沒有心情賞月,他的心被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所取代,被對家人的深深思念所填滿,那么這句又該怎么讀?(江上秋風動客情)
12、把作者想家的感情,味道讀出來。
13、這時候,詩人一個不經意的轉頭,他又看到了什么?(籬笆下的一盞燈) 你怎么知道他看到了一盞燈(夜深籬落一燈明)
15、詩人想到后面應該有兩個孩子在捉蛐蛐。 師:你從哪一句詩里知道的?這里的知是什么意思?(猜想)
16、為什么作者會有這樣的猜想?(因為,他小時侯一定也常常提著燈籠在籬笆下捉蛐蛐)
17、這是深秋的一個夜晚,好大好圓的月亮掛在高高的天空,你和你的小伙伴,躡手躡腳的來到后院的空地上,興奮地尋找著蛐蛐的蹤跡,這時,你們聽見了(放蛐蛐的聲音),這可是一只好大的蛐蛐啊,你們悄悄地靠近發(fā)出聲音的地方,提著燈籠,一邊照亮,一邊輕輕地撥動小草,忽然,你們眼前一亮,看到了那只蛐蛐,說時遲,那時快,你們一伸手,哈哈,蛐蛐被你們逮住拉。(怎樣,你們這時有什么感覺啊?)
19、那你覺得應該怎樣讀詩歌的最后兩句? (個別讀 齊讀)
20、這篇詩文寫的太精彩了,作者在深秋的景致中融入了自己深深的思鄉(xiāng)之愁,又從一盞明燈里回憶起童年的美好往事,由此產生了愉悅的心情,這樣復雜的情感變化,卻只用了幾句詩句表達的淋漓盡致。
(一)把《夜書所見》這首詩的詩句變成自己的語言說一說
(二)老師描述詩句的內容,學生讀出對應的詩句。
(三)老師讀詩的前面,學生接后面,直到學生基本會背為止。
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習的這首詩,飽含了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身處異鄉(xiāng),詩人不僅熱愛家鄉(xiāng)的山山水水,而且思念家鄉(xiāng)的親人!有一天我們出門在外,也會思念家鄉(xiāng)的親人的!
三年級帶雨的花教案篇十
設計理念:應該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教會知識”轉向“教會學習”,以讀為主,抓住重點字詞理解,體會祖沖之對月食的執(zhí)著探索和研究,使祖沖之勇于探索科學,勇敢堅持真理的形象樹立起來,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勇于探索。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聯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坦然”,自主積累詞語。
2、過程與方法:師生演讀4~6自然段后進行分角色朗讀。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體會祖沖之對月食的執(zhí)著探索和研究,使祖沖之勇于探索科學,勇敢堅持真理的形象樹立起來,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勇于探索。
教學重點:理解“坦然”等詞語,進行分角色朗讀。
教學難點:體會祖沖之對月食的執(zhí)著探索和研究,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勇于探索。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老師特別想了解同學們,很你們成為朋友。說說你最佩服你們班誰?從那件事看出,說具體點。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談話,引導學生明白,一個人為什么能得到別人的佩服?得結合具體的事例來說。)
老師也特別佩服一個人,你們能猜出他是誰嗎?這個人生活在1500多年前的南北朝,是著名的天文學家、數學家,他還能準確預測什么時候發(fā)生月食,他是誰?怎么猜猜出來的?(從哪知道的?你真會學習!你對課文內容很熟悉。)
你們說祖沖之值得我們佩服嗎?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再次走近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的4——6自然段,你佩服祖沖之嗎?佩服他什么?從哪兒看出來的?
2、全班交流匯報:
預設回答:
a、 祖沖之很勇敢。(從哪些語句看出來的?)
祖沖之坦然地回答:“如果不發(fā)生月食,聽憑大人處置!”
a 勾畫出這句話。
b 讀讀,說說這句話的意思。相機引導理解“聽憑”“處置”“坦然”的意思。
c 讀出“心情平靜,沒有一絲顧慮”——坦然。(板書:坦然)
d 在什么情況下坦然回答?徐州刺史劉延孫要過五十歲生日問七月十五晚上的天氣如何,祖沖之說將有月食發(fā)生,劉延孫很生氣,拍著桌子說“如果不發(fā)生月食呢?”
師:對呀,早在1500多年前的古代,人們認為發(fā)生月食是不吉利的事,預示著將有大災大難降臨,所以當然生氣了。在這種情況下坦然面對,就可以看出祖沖之很勇敢。
e為什么不害怕呢?你怎么知道的?(經過大量的研究和驗證,他對月食產生的原因越來越清楚了,也能準確推算出月食發(fā)生的時間。)
……
師引讀:所以他對月食產生的原因越來越清楚了,也能準確推算出月食發(fā)生的時間。(課件出示)
h、讀出勇敢。
難怪祖沖之這樣不害怕,把你的理解讀出來。(課件出示:祖沖之坦然地回答:“如果不發(fā)生月食,聽憑大人處置!”)
學生指讀:“如果不發(fā)生月食,聽憑大人處置!”
(教師評價:我聽出來勇敢,無畏)
i、我從你的朗讀中還聽出了自信,為什么這么自信?
學生回答后,教師出示課件。
(據史料記載,從公元436年到公元459年的23年里所發(fā)生的四次月食,和祖沖之預測的完全一樣。)
師過渡:哦,事實證明了祖沖之推算的準確無誤,難怪他這樣自信。
j (引讀:課件出示)
面對生死狀,祖沖之的回答這樣坦然,是因為:經過大量的研究和驗證,他對月食產生的原因越來越清楚了,也能準確推算出月食發(fā)生的時間。
面對生死狀,祖沖之的回答坦然中透著自信,是因為:經過大量的研究和驗證,他對月食產生的原因越來越清楚了,也能準確推算出月食發(fā)生的時間。
面對生死狀,祖沖之的回答坦然中透著勇敢,是因為:經過大量的研究和驗證,他對月食產生的原因越來越清楚了,也能準確推算出月食發(fā)生的時間。
b 我佩服祖沖之預測的準確。
語句是:一會兒,云彩飄散,月亮果然只剩下一點點兒。
從哪句話看出來?從哪個詞看出來?(板書:果然)
“果然”可以看出結果和祖沖之預測的一樣。
再讀這句話。
c、我佩服祖沖之預測的準確。
語句是:祖沖之說:“現在已經開始了!”(說明祖沖之推算非常準確,不僅到年月,已經精確到時刻。)
(簡化教法,創(chuàng)設情境演讀。因為四、五自然段對話比較多,所以我決定用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演讀,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化枯燥為活潑。
生:那天晚上將會發(fā)生月食。
師:大膽,你難道不知那晚我過生日嗎?還敢用月食這樣不吉利的話來掃我的興?嗎?大人我平時待你不薄,你怎能這么不識好歹,與我做對?祖沖之你必須給我解釋清楚。
生:這是自然現象,兩個月前我就推算出來了。
師:(拍著桌子)如果不發(fā)生月食呢?
生:如果不發(fā)生月食,聽憑大人處置!
生:現在已經開始了!(如果前邊學生說到,次環(huán)節(jié)就可以省掉。)
(學生各抒己見談看法)(精確到具體的時刻,看來祖沖之推算的是多么準哪!)
師:可是,你說的這話誰信呀,難怪有的客人笑著說
生:別胡說八道了,月食是神仙的安排,你比神仙還能嗎?
師:隨便指學生問:你聽出了什么?
師:還是讓事實來告訴我們答案吧!
齊讀第6自然段。
(這樣的演讀,既幫助學生很快進入故事情境,又引導學生走進徐州刺史劉延孫的內心世界,為下邊學生的分角色朗讀做了鋪墊。學生們在角色轉換中,以祖沖之的身份來說、想、讀,體會更深刻,揣摩人物內心更到位,積極性也更高。)
1、同學們在小組內分角色朗讀4——6自然段。
2、指名分角色朗讀。生評價。
3、再指名分角色朗讀。
4、現在相信你們祖沖之認識的更深刻了,說說你現在佩服祖沖之什么?
師:點評總結到“勇于探索科學,勇敢堅持真理?!?/p>
1、(課件出示:眾人全呆了。放飛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話說說你眼前仿佛出現了怎樣的一幅畫面呢?)
2、交流匯報。(適時用成語“目瞪口呆”“呆若木雞”概括,用“像木雕泥塑般呆立著”“像被孫悟空施了魔法定在了那里”來總起,用“有的……有的……還有的”理順條理。)
3、拿起筆來寫寫吧。
(說完后再讓學生寫,降低了難度,寫的片段也就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了。)
1、結合自己搜集的資料,向家長、朋友介紹清楚月食這種自然現象,可通過畫圖或用物品演示來完成。
2、課下看看“他們推動了歷史的車輪”,搜集自己感興趣的名人的故事讀一讀。
三年級帶雨的花教案篇十一
1.充分肯定學生的習作,采用多種方式給予賞識,提高學生的習作興趣,增強學生習作的自信心。
2.指導學生把認為寫得好的部分讀給小組同學聽。
3.引導學生交流完習作后,能和同學分享自己最近的觀察感受。
重點。
引導學生交流完習作后,能和同學分享自己最近的觀察感受。
難點。
在習作評價的過程中,鼓勵學生自由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尊重富有個性和創(chuàng)意的表達以及評價。
師:大家的習作都完成了。下面,我們一起來評改吧。
1.學生把自己寫得好的部分讀給小組同學聽,再說說為什么覺得這部分寫得好。
2.學生評議、交流。
3.小組內推薦寫得好的習作,全班欣賞。
(1)指名讀習作,請大家認真傾聽,看看這篇習作又有哪些值得學習的地方??梢园呀o你印象深刻的內容深深地記在腦海中。
(2)全班交流,教師小結。
我們眼中的繽紛世界。
說起美,人們往往想到大自然的美:春天有“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的美;夏天有“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美;秋天有“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的美;冬天有“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的美。然而,這些美都是眾所周知的,其實,生活中處處都有美,只要我們有一雙善于發(fā)現美的眼睛。今天,我就發(fā)現了一件平凡事情中不平凡的美。
星期一,我很早就到了學校,發(fā)現教室后面的垃圾沒有倒。當時班上已經來了幾位同學,但我們都熟視無睹,繼續(xù)做我們自己的事。這時候,陳雨欣來了,她也看到了又臟又臭的垃圾。只見她連忙放下書包,卷起袖子,拿起垃圾桶,跑向垃圾車。等她回來的時候,已經是滿頭大汗、氣喘吁吁了。看著她回到教室后氣定神閑地坐在座位上,跟我們一塊兒讀書,我不由得想道:“陳雨欣為什么不跟別人說,垃圾是她倒的,讓大家表揚她呢?”一直到了下午的班會,趙老師才把這件事告訴全班同學,同學們都向陳雨欣豎起了大拇指。而陳雨欣呢,只是在自己的座位上淡淡地一笑。
這件事情雖小,卻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了陳雨欣的美和她那顆愛班級的心!
師:雖說同學們都非常用心,但習作里還存在一些小缺點,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一篇習作。(出示相關例文)。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說說這篇文章的優(yōu)點有哪些,哪兒還需要改一改。
2.學生交流。
3.學生拿出練習紙修改。
4.指名評改。
師:同學們,我們平時一定要重視對習作的修改。只有勤于修改習作,我們的寫作興趣才會在修改中得到激發(fā),寫作水平才能逐步提高?,F在就請同學們看著自己的習作,運用我們剛才學到的方法,作出修改。
1.學生自改習作。
2.小組內展示自己修改后的段落。
師:通過這堂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引導學生圍繞觀察感受分享心得。
習作:我們眼中的繽紛世界。
要養(yǎng)成修改習作的好習慣。
本次習作講評課,我注意把講評和學生修改作文結合起來,拓展了習作講評的功能,有利于學生習作綜合能力的提高。在兩篇例文的賞析過程中,我尊重學生的主體感受,突出了教學的重點。同時,在交流的過程中,我也注意傾聽,善于歸納,讀寫結合,培養(yǎng)了學生的習作表達能力。最后課堂總結談收獲,引導學生圍繞觀察感受分享心得,讓學生學會了更多的觀察方法。
三年級帶雨的花教案篇十二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通過自讀、自評、自悟趕海的趣,激發(fā)學生熱愛大海、熱愛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
3、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中詞語的借代意義。
重點:在體會趕海的趣的基礎上,有感情朗讀課文。
難點:進入情境,激發(fā)學生熱愛大海,熱愛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
磁帶、圖、各種卡片
一、創(chuàng)境導入
1、上節(jié)課,同學們都說自己曾去過海邊趕海,玩得可開心了,有個小男孩呀,聽了大家的介紹,也吵著鬧著要去海邊,今天小男孩就要去趕海了,你們想不想跟這個小男孩一起去趕海呀?(想)
相信這次趕海一定很有趣。(板書趕海)
2、(閉上眼睛)聽,什么聲音?(放錄音:海浪聲)
展開想象的翅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先別急著回答,靜靜想象,(繼續(xù)播放海浪聲,持續(xù)一分鐘左右)想象后交流。(學生好似真的到了大海邊)
3、師述,(邊說邊貼圖)是?。】匆煌祀H、蔚藍色的大海在歡迎大家呢!海鷗在飛翔,海浪在歌唱,遠處,片片白帆迎風招展,真美啊!
1、自讀二、三小節(jié),看看小男孩在海邊做了哪幾件趣事,不動筆墨不讀書,邊讀邊思考邊劃一劃,把這幾件趣事劃出來。
2、交流。(貼男孩在捉螃蟹、追浪花、捏大蝦的圖和板書追浪花、捏大蝦、捉螃蟹)
3、出示描寫這三件趣事的語句,選一件你認為最有趣的事再讀一讀,想一想有趣在哪里,怎樣讀好它。
4、再自讀后交流,學生先講到哪件趣事就先體會其趣。
a、追浪花:海水嘩嘩往下退,只有浪花還不時回過頭來,好像不忍離開似的。我興奮極了,飛跑著追趕遠去的浪花。
趣在哪里?
(1)趣在浪花像人一樣,不肯離去。
(2)趣在小男孩明知追不上,還要去追。
怎樣讀出這趣,進行朗讀擂臺賽,其他同學評,有沒有賽過,為什么?
b、抓螃蟹: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螃蟹被我抓住了!
你認為抓螃蟹有趣,讀一讀這句話并說說為什么這么讀
例:摸呀摸呀讀得慢,是因為能表現出小男孩
(1)摸時很害怕,怕被夾住。
(2)螃蟹不太容易摸到,摸得慢。
例:嘿,一只小螃蟹被我抓住了讀得響亮、高興,是因為能表現出小男孩的高興、喜悅。
其他同學評有沒有讀到位。
c、捏大蝦:咦,我的腳也癢癢的?低頭一看,哦,原來是一只大蝦在逗我呢!它搖擺著兩條長須,活像戲臺上的一員武將。我輕輕伸過手去,只一捏,這武將就成了我的俘虜,再也神氣不起來了。
看圖比較理解武將和俘虜,說說為什么這么稱呼大蝦。
小男孩捏大蝦心理變化可大啦!想想他心理怎么想,表情動作會怎樣?
爭當小演員進行表演,大家評評小演員有沒有演出小男孩的不同心理。評一評誰是最佳小演員。
不僅有演好,也要讀好,再把這段話讀一讀。
5、看到小男孩玩得這么開心,你也想玩一玩嗎?選一件你認為最有趣的事玩,可做動作表示,也可用朗讀表現,比一比誰玩得最開心。
全班大聲練讀。
進行比讀,先個別比,再集體比,比時也可做做動作。
1、同學們,可別先光顧著自己玩,看看沙灘還有其他人在趕海嗎?(貼人們捉螃蟹,撈海龜,撿貝殼,小男孩被螃蟹咬圖)
2、交流
a、人們有的……有的……有的……人們玩得開心嗎,指導朗讀。
b、呀,這小男孩為什么皺著眉頭?(原來被大螃蟹夾住了)。
怎么會被夾住的,學生自由讀,體會“東逃西竄”,“不甘束手就擒”等詞。
i、同學們,你們還想繼續(xù)玩下去嗎?(想)
你們還想玩什么?
學生自由說,(捉魚、沖浪、潛水等)
1、好了,太陽偏西了,我們該回家了。哇!小男孩的小背簍可真沉啊!(出示小背簍)老師快拎不動了。
2、看看,里面有什么?老師把里面的“戰(zhàn)利品”一樣樣拿出來,請學生認識,并理解“滿載而歸”。
3、人們開心嗎?誰讀得好,就把“戰(zhàn)利品”送給誰。
1、一路上,海風吹拂著我們,舒服極了,我們不由會響起一首歌《大海啊,故鄉(xiāng)》(放音樂)。學生隨著音樂不由得唱起這首歌。
2、這次趕海一定會給小男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后聽到這首歌,他就會想起這件趣事,,讓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這次有趣的趕海。
3、在音樂聲中齊讀課文。
三年級帶雨的花教案篇十三
知識目標:
認讀5個字,能按要求寫出詞語。
能力目標: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
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感受詩中的童趣。
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感受詩中的童趣。
想象詩中描寫的景象。
1課時
一、激趣導入。
二、讀課文,識記生字。
1.自由讀課文,看誰能讀準字音。(對照課后生字表)仍不認識的字問老師或同學。
邊讀邊標出自然段,用手勢表示出,標錯的及時改正過來。
2.課文中有很多生字小朋友,你記住他們的名字了嗎?
(1)自主識記。
(2)這些生字小朋友在文章中你還認識他們嗎?快試一試吧。
(3)自己讀課文??凑l不丟字,不加字,讀音準確。
(4)讀詞語卡片,生練習讀并擴詞。
(5)識記多音字。讀音,組詞。
三、讀課文,理解內容。
1.請同學們細讀課文,說說這首詩講了一件什么事?用直線畫出有關句子,并練習做旁注。
2.全班匯報學習情況。
(1)說說這首詩講了一件什么事?
(2)聯系自己生活實際說說小作者的心情都有那些變化。
(3)體會小作者的不同心情,自己試著有感情的讀一讀。
四、美麗的窗花把我們帶竟了進了童話世界。想象一下,窗花還可能像什么?
1.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
五、作業(yè)。
選做題:
1.抄寫自己喜歡的詞句。
2.讀詞語,照樣子寫。
輕輕地
密密的
(1)讀一讀詞語。
(2)說一說發(fā)現了什么。
(3)自己獨立寫。
三年級帶雨的花教案篇十四
教學要求:
音字組詞。
(2會用指定的關聯詞語造句。
(3)閱讀短文
(4)收集資料了解諺語。
(5)懂得按照方法到圖書館里查找資料,并進行分類。
重難點:
1會用指定的關聯詞語造句。
2懂得按照方法到圖書館里查找資料,并進行分類。
課時劃分:三課時
教學目標:完成語文天地的“月積月累”部分。
教具準備: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1出示幾組同音字,讓學生認讀。
2學生用這些字組詞練習。
3集體評講。
1出示幾組詞語,學生自由讀一讀。
2大家讀一讀。
3學生抄寫詞語。
4摘抄課文中的自己喜歡的詞語造句。
1學生讀句子
2找出加點的詞語
3引導學生再讀句子,體會他們之間的關系。(遞進、條件)
4學生練習造句。
1寫詞語。2用“只有……才”,不但……而且”
教學目標:閱讀短文,體會魏格納善于觀察、發(fā)現堅持不懈進行科學探索的精神。
教學過程:
1出示地圖,讓學生觀察。
2你們發(fā)現了什么?
1通過讀文,不懂的字查字典解決。
2指名分段讀課文。
3指名說說魏格納從地圖上發(fā)現了什么?
1老師提要求:
(1)魏格納是怎樣發(fā)現:“大陸漂移說”的?
(2)文中列舉了哪些材料證明了魏格納的“大陸漂移說”是正確的。
2集體交流老師點撥。
1從人類提供出并證實“大陸漂移說”的過程中,你受到哪些啟發(fā)。
2學生自由反饋老師引導。(善于觀察,大膽設想,努力探索、實踐)
:是啊,大自然有許多的奧秘等待著大家去探索證明,希望你們能夠養(yǎng)成善于觀察,認真思考、勤于探索實踐的科學的態(tài)度。
:熟讀課文。
1、收集資料,了解并收集氣象的諺語,并試著自己寫。
2、懂得澳門、按照方法到圖書室里查找資料,并能夠對自己閱讀的課外書籍進行分類寫目錄。
1、學生自由讀文中的諺語。
2、引導學生說說這些諺語都與什么有關系?它們能夠告訴我們什么?
3、小結、簡單介紹諺語。
4、學生再讀文中的諺語。
5、指名反饋收集的諺語。(板書)
6、學生讀一讀這些諺語
1、引導學生觀察今天的天氣,說說可以用剛才學過的哪一條諺語來形容今天的天氣。
2、引導學生積累諺語,懂得用諺語形容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天氣變化。
3、自己試寫諺語。
4、集體評議
1、啟發(fā)談話
2、指名讀課文中小姑娘說的話。
3、指名反饋、查目錄。
4、教給學生方法。
1、學生自由地說說自己課外都讀了什么書籍。
2、小結
3、反饋自檢情況。
作業(yè):閱讀中國的四大名著
三年級帶雨的花教案篇十五
1、能自身讀懂課文,知道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2、理解課文中某些詞語的意思。
3、能從課文中感受到袁隆平搞科學研究的奉獻精神和合作精神。
了解袁隆平的研究作出的巨大貢獻。
能從袁隆平的具體事跡談自身的感受。
小黑板。
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概括介紹袁隆平的生平事跡)
二、進行新課
1、初讀課文
2、小組討論
3、討論回答:
a、袁隆平為什么決心攻克“人工雜交水稻”這一世界難題?
b、袁隆平為了研究付出了怎樣的艱辛和努力?
c、袁隆平的研究作出了怎樣的巨大貢獻?
4、回答問題。
5、給課文分段,并寫段意。
三、總結
四、作業(yè)
談學后的體會
五、教學后記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7143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