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編寫應該遵循教學規(guī)律和教學原則,確保教學的科學性和有效性。編寫教案前,教師需要充分了解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集的一些教案參考,供大家借鑒和學習。
八年級功的教案篇一
2、篇章語義分析與自然常識講解相結合;。
3、鍛煉學生自由想象的能力;。
4、引導學生熱愛自然、敬畏生命。
教學重難點:
對詩歌中熾熱愛情的理解與祖國深情厚愛的聯(lián)系。
教學課時:二課時。
第一課時(浪之歌)。
一、課文導入。
簡介詩人紀伯倫(1883~1931)。
黎巴嫩詩人、散文作家、畫家。生于黎巴嫩北部山鄉(xiāng)卜舍里。12歲時隨母去美國波士頓。兩年后回到祖國,進貝魯特??爽?睿智)學校學習阿拉伯文、法文和繪畫。學習期間,曾創(chuàng)辦《真理》雜志,態(tài)度激進。19發(fā)表小說《叛逆的靈魂》,激怒當局,作品遭到查禁焚毀,本人被逐,再次前往美國。后去法國,在巴黎藝術學院學習繪畫和雕塑,曾得到藝術大師羅丹的獎掖。19重返波士頓,次年遷往紐約長住,從事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活動,直至逝世。
紀伯倫青年時代以創(chuàng)作小說為主,定居美國后逐漸轉為以寫散文詩為主。他的小說幾乎都用阿拉伯文寫成,有短篇小說集《草原新娘》(1905)、《叛逆的靈魂》和長篇小說《折斷的翅膀》(1911)等?!墩蹟嗟某岚颉穼憱|方婦女的悲慘命運和她們與命運的苦斗,譴責貪婪、狡詐和屈從,歌頌自尊、意志和力量。他的小說以主人公充滿哲學意味的獨白、對話和敘述,特別是被壓迫被損害者充滿激情的傾訴取勝。他用阿拉伯文發(fā)表的作品還有散文《音樂短章》(1905),散文詩集《淚與笑》(1913)、《暴風雨》(1920),詩集《行列圣歌》(1918),以及《珍聞與趣談》(1923)、《與靈魂私語》(1927)等。
他用英文寫的第一部作品是散文集《瘋人》(1918)。此后陸繼發(fā)表散文詩集《先驅者》(1920)、《先知》(1923)、《沙與沫》(1926)、《人之子耶穌》(1928)、《先知園》(1931)、《流浪者》等,以及詩劇《大地諸神》、《拉撒路和他的情人》等?!断戎繁徽J為是他的代表作,作者以智者臨別贈言的方式,論述了愛與美、生與死、婚姻與家庭、勞作與安樂、法律與自由、理智與熱情、善惡與宗教等一系列人生和社會問題,充滿比喻和哲理,具有東方色彩。紀伯倫并自繪充滿浪漫情調和深刻寓意的插圖。
八年級功的教案篇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單位。
2.過程與方法通過活動和生活經(jīng)驗感受力的作用效果。了解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釋有關現(xiàn)象。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觀察體驗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從力用三要素表示的事例中認識科學方法的價值。
教學重點: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圖表示力。
教學難點:力的概念,認識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釋有關現(xiàn)象。
教學課型與教學方法:新授課。先學后教、適當點撥,自主學習,學生實驗。
教學資源的利用及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案、檢測題,彈簧,磁鐵,氣球,橡皮筋。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時間2分鐘)。
二.學習目標。
1:掌握感受力作用的效果。
2:力的三要素。
3:用示意圖表示力。
4:認識物體間力作用是相互的。
活動一:觀察教材圖片,完成下列問題。
二.先學后教。
活動二:閱讀課本42頁你能說說力的單位及符號嗎?
活動三:閱讀書本第42頁“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讓學生提出猜想:可能與力作用的大小有關;可能與力作用的方向有關;可能與力作用的位置有關。
引導學生根據(jù)前面觀察力作用效果的實驗結合課文圖示以及學生生活的經(jīng)驗進行論證。完成下列問題:
活動四:閱讀書本第42頁,完成下列問題:教師適當提示:畫力的示意圖的要領:確定受力物體、力的作用點和力的方向,從力的作用點沿力的方向畫一條線段,在線段的末端畫一個箭頭表示力的方向,線段的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作用點,在同一圖中,力越大,線段應越長。
還可以在力的示意圖旁邊用數(shù)值和單位標出力的大小,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來。
活動五:探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演示:用一個氣球去壓另一個相同的氣球,讓學生觀察:兩個氣球都變扁了。(施力的氣球在施力時變扁了,說明它同樣受到另一個氣球作用力)。
(2)演示:兩個帶相同電荷的通草球靠近時相互排斥。(一個通草球排開另一個通草球時,自己也被排開了,說明兩個通草球同時都受到了對方力的作用)。
(3)學生實驗:伸出手去,讓一個同學打你的手,你感到疼嗎?打你的同學也感到疼嗎?(打的.同學感到疼,說明他的手也被打了)。
(4)學生實驗:向上擰書包,你對書包用力了,你是否感覺到了書包也在拉你?(拎書包手同時受到書包向下的拉力)。
(5)看課文第33頁圖11.4-4,坐在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另一只船,把另一只船推開時自己坐的船也被推開了。(坐在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另一只小船,把另一只船推開時自己所坐的船也被推開了。說明推船的人同時受到另一只船的推力,推船的人被推開時連同他坐的船也被推開。)。
概括以上分析,得到結論:一個物體對別的物體施力時,也同時受到后者對它的作用力。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完成下列問題:
課堂小結:(約4分鐘)(可師生共同小結本科收獲)。
八年級功的教案篇三
(一)。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與寫作背景,掌握背誦的技巧。
2.朗讀成誦,整體把握全詩。理解詩歌中名句內涵,并且適當擴展。領會詩中的哲理,體會詩中表達的情致,進一步學習抓關鍵詞欣賞詩作的方法。
3.形成對陶淵明的正確認識,體會其思想中積極的人生追求和熱愛田園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點。
朗讀成誦,整體把握全詩。理解詩歌中名句內涵,并且適當擴展。
教學難點。
形成對陶淵明的正確認識,體會其思想中積極的人生追求和熱愛田園生活的情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漢書·楊惲傳》中有這樣的句子:“田彼南山,蕪穢不治。種一頃豆,落而為萁。人生行樂耳,須富貴何時!”這幾句所體現(xiàn)的情感是崇尚田園自由恬淡的生活,主張人生之樂亦有自然樸拙之樂。由此我們可以聯(lián)想到中國詩歌史上的“田園詩”。被認為是我國詩歌史上第一位田園詩人的人是誰?我們學過他的哪些作品?今天我們來學習《詩歌二首》,走進陶淵明的田園生活。
二、學習《歸園田居》。
1.了解一下詩人陶淵明。
陶淵明(約365—427)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詩人之一,名潛,字元亮,東晉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出身于仕宦家庭。
陶淵明29歲時,出任江州祭酒,不久就辭官歸隱,親自參加農業(yè)勞動,后來又出任彭澤令。有詩云:“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碧樟罴粗柑諟Y明,桃花源是從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一文脫化而來的。出任彭澤令時,郡里派督郵到縣里來,縣吏叫他束帶迎接,他說:“吾不愿為五斗米折腰向鄉(xiāng)里小兒。”于是就離職回鄉(xiāng)。這時,他41歲,以后再沒做官。
《歸園田居》共五首,推測寫于辭官歸家的次年,即42歲時作。課文選的是第三首,是能顯示陶詩風格特色的一首。詩人對人生進行了深刻的總結,決意棄舊圖新,歸隱田園。全詩表現(xiàn)了詩人超俗不羈的品質和閑適愉悅的心境。
2.讀讀、講講、問問。
先由老師朗讀,然后學生齊讀、自由讀,讀順暢。
要求:注意把握朗讀時的節(jié)奏、韻律、聲調、重音。讀時用心揣摩詩的內容和情感。
(1)這首詩表現(xiàn)的是怎樣的生活?
勞動生活。
(2)這首詩記的是哪個季節(jié)的勞動生活情形?
從“種豆”“草盛”“夕露”可以判定,時間當是農歷三四月間,即春末夏初。
(3)詩人到田間去干什么?
鋤草。從“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可以看出他干了一整天。
(4)勞動時詩人的心情如何?
樂此不疲。
(5)詩人告訴我們的僅僅是如何勞動嗎?
不是,詩人是在表達自己的生活追求。
(6)你覺得文中的“愿”是什么?
歸隱田園,不與世俗同流合污。返璞歸真,逃離世俗。
(7)你覺得“盛”與“稀”的對比用意何在?
寫出了田地的荒蕪。另一說亂世之秋,小人當?shù)馈?/p>
(8)第三、四句意在表現(xiàn)什么?
詩人的辛勤。
(9)第五、六句意在表現(xiàn)什么?
勞動的艱苦。
(10)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運用賦的手法、描寫的表達方式,語言樸實,意境平淡而奇特。
3.小結。
詩的前四句記豆田鋤草一事。第一句交代種豆的地點?!澳仙健碑斨笍]山,詩人家在柴桑,在廬山之北,故以廬山為“南山”。第二句說鋤草的原因。草長得茂盛,把地里的營養(yǎng)都吸收了去,豆苗長不起來,自然非鋤不可。第三句說一大早就去鋤草?!芭d”,原來的意思就是“起”,“晨興”即“早早地起身”;“理”,清理,這里可引申為清除;“荒”,雜草;“穢”本作“穢”,也指田中雜草(“穢”的這個意義現(xiàn)已消失,只作污穢解)。第四句說歸家已是月兒初升之時。前四句為第一層,寫勞動情形。
4.第五句中的“道”是指什么說的?
詩人的歸途,緊承上句中的“歸”字。
借夕露沾衣作烘托,抒寫詩人歸田的愿望。
詩人寫勞動生活,也是為了表明他終生歸隱的意愿,盡管勞動了一整天,卻不以此為苦;及至在歸途中夕露沾衣,就巧妙地利用這個細節(jié)表述了他的意愿。這生動地表現(xiàn)了詩人自然樸實的風格。
小結:后四句為第二層,以抒情為主。
5.課堂小結。
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共五首,有寫農村生活風貌的,有寫詩人跟鄉(xiāng)鄰們交往的,有寫詩人出游的,這一首專寫詩人的勞動,這些詩都以抒情為主,表現(xiàn)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終生隱居的意愿,用語自然樸實,很值得品味。下面我們從這組詩中另擇幾個“鏡頭”供大家欣賞: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wǎng)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其一)。
時復墟曲中,披草共來往。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其二)。
漉我新熟酒,只雞招近局。(其五)。
6.布置作業(yè)。
背誦全詩。
板書設計。
歸園田居。
陶淵明。
(前六句)勞動情形:地點、原因、勞作、歸家——賦、描寫。
(后兩句)抒發(fā)情感:愿望——歸隱田園,不與世俗同流合。
污?!胺佃睔w真,逃離世俗”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大家知道唐代山水田園詩人孟浩然的《過故人莊》嗎?哪位同學能背誦一下?“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蔽覀兛梢钥吹皆娙艘幌炊际械男鷩?、塵世的鉛華,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優(yōu)美寧靜的田園風光和農家生活的畫卷。大家還知道哪些詩人也是田園詩人?(王維《竹里館》:“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敝x靈運《登池上樓》中寫冬去春回的神來之語:“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謝《晚登三山還望京邑》中:“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保┱埓蠹野颜n本打開,今天我們來共同探討真正的隱士、田園詩派的開創(chuàng)者、晉代大詩人陶淵明的一首田園詩上品《飲酒》,來領略他給我們展示的清靜世界。
二、作品簡介。
陶淵明41歲時辭彭澤令隱居躬耕。當他做彭澤令時,郡里派一個督郵來縣,縣吏叫他束帶相迎,以示敬意,他說:“吾不愿為五斗米折腰向鄉(xiāng)里小兒。”當天就離職回鄉(xiāng),并寫下了著名的《歸去來兮辭》表示歸隱的決心,“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富貴非吾愿,帝鄉(xiāng)不可期?!痹诖文陮懙摹稓w園田居》中曾云其志向和對世俗的觀點“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做官是“誤落塵網(wǎng)中”“久在樊籠里”,歸田園是“復得返自然”(這里的自然不僅指回到大自然的懷抱,而且包含道家的所謂純真本性的意義,將被扭曲了的人性重新恢復到自然的面目)?!讹嬀啤吩姽捕祝瑩?jù)序文知這些詩因為都是醉后所寫,故總題曰《飲酒》。這組詩的寫作年代當在詩人40歲之后,即在其剛剛離開彭澤令的職位歸田園隱居不久。
三、初讀詩歌,理解詩歌的內容。
1.聽范讀,弄清詩歌的朗讀節(jié)奏。
2.邊讀邊議,理解詩句的意思。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居住在眾人聚居的地方,卻聽不到車馬的喧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問怎么能做到這樣呢?因為心與世俗遠離,自然就覺得地處偏僻了。)。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在東邊的籬笆下采菊花,悠然自得地可以看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夕陽映照下的南山籠罩在一片蒙蒙的青靄中,益發(fā)變得佳妙神奇,而一雙雙飛鳥眼看暮色漸濃,結伴飛向林間的巢窠。)。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這里邊有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辨別出來,卻忘了怎樣用語言來表達。)。
3.思考一下,該用怎樣的情感來朗讀?
提示:第一、二句用深情的、自得其樂的語氣來讀;第三、四句應讀出恬靜、閑適的心情;第五、六句應讀出滿足的、得意的心情;第七、八句應讀出陶醉、悠然的心情;第九、十句應讀出意味深長、感慨無限的感覺。
四、品析詩句。
是遠離官場,更進一步說,是遠離塵俗,超凡脫俗。這四句,從感覺方面肯定了自己“心遠”的正確。
2.怎么理解“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采菊”這一動作包含著詩人怎樣的志趣?
在東邊的籬笆下,詩人在采擷菊花,正在專心致志悠閑地采,偶一抬頭,無意間望見了悠遠的南山。這兩句是千古名句,刻畫了詩人自己悠然自得的形象?!安删铡边@一動作不是一般的動作,它包含著詩人超脫塵世、熱愛自然的情趣。周敦頤在《愛蓮說》中把菊花稱為“花之君子”,采菊,實際上是表現(xiàn)高潔的情操。
3.“悠然見南山”中的“見”可否改為“看”“望”等字?表達效果有何不同?
表達效果明顯不一樣?!耙姟笔菬o意中看見,把人與物融為一體;而“看”或“望”是有意遠觀,使人和物拉開了一段距離。用“見”追求的是一種不用意而境與意融會的完美的境界。蘇東坡曾說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删罩危既灰娚?,初不用意,而境與意會,故可喜也?!边@種寫法,古詩中常見,有些明明是作者自己看到的,卻偏偏寫成是景物自己撞上來的,變有意為無意,化有我為無我,例如王安石的《書湖陰先生壁》“茅檐長掃靜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的最后兩句,詩人用擬人的手法,將“一水”“兩山”寫成富有人情味的親切形象。彎彎的河流環(huán)繞著蔥綠的農田,正像母親用雙手護著孩子一樣。著一“護”字,“繞”字也顯得那么多情。門前的青山見到庭院這么美麗,主人這樣愛美,也爭相前來為主人的庭院增色添彩,顧不得敲門就推門而入,奉獻上自己的一片青翠,這也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隱主觀,顯客觀,極力忘我。
(1)詩句的表面意思:太陽下山時,山色十分美麗,成群的飛鳥結伴而還。這兩句是景物描寫。
(2)這兩句詩的深刻含義:鳥飛倦了,也知還家,可有些人呢?為什么還要奔波于齷齪的官場之中,不思返歸這優(yōu)美寧靜的大自然的懷抱呢?詩人在《歸去來兮辭》里說過:“鳥倦飛而知還?!边@句正好應和“飛鳥相與還”?!跋嗯c”指“成群”,這時我們隱隱可知詩人不光在勉勵自己“還”,還在規(guī)勸其他人,不妨也“還”吧,我們仿佛又一次聽到詩人在呼吁:“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
(3)這兩句雖是寫景,實是抒情悟理,與上兩句寫人是緊密相關的,首先是悟理——飛鳥尚知還,人亦更知還,用飛鳥相與還的現(xiàn)象類比出人應“歸真返璞”。
八年級功的教案篇四
上課開始,用綠色粉筆在黑板上寫一大大的“綠”字,讓學生定睛看15秒鐘。“你聯(lián)想到什么?”
課堂上少有的活躍:“萬物蔥蘢的森林”、“一碧萬頃的海洋”、“無邊無際的草原”、“綠茵場”、“綠裙裝”……發(fā)言踴躍,不一而足。
“假如你是一位畫家,你將怎樣表現(xiàn)出眼前的綠?”
“拿出畫筆,飽蘸綠色畫料,大筆一揮,這就是綠。”有的同學竟躍躍欲試了。
“如果讓你用語言文字將這些綠表述出來,又該怎樣表述呢?”學生們在緊張思考,從他們的神情可以看出這個問題的難度。
至此,蓄勢已足,于是引出課文,直奔教學目標?!白屛覀兛纯粗熳郧逑壬斈暝跍刂萦蜗蓭r梅雨瀑時寫下的散文佳作《綠》,是怎樣將一潭綠水寫得生動逼真、活靈活現(xiàn)的?!?/p>
中間開花,重點突破?!暗谌巫髡呤沁\用什么方法摹寫綠的?”
“比喻?!?/p>
這是一個難度不大的問題,然而要體會出其妙處,須引導學生吟誦、涵詠、品味意境。
“接著作者又使用什么方法寫綠?”
“比較?!?/p>
“作者筆下的綠與其它地方的綠相比有什么特點?”“明暗適度,濃淡相宜,恰到好處?!?/p>
“下面作者又運用了什么方法寫綠?”
“聯(lián)想擬人?!?/p>
“結合課文內容,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你能想象出一幅怎樣的畫面?”
“舞女翩翩起舞,綠帶隨風漂動;盲妹雙目復明,顧盼神采飛揚。這綠真是太神奇了?!睂W生感嘆道。
“作者滿懷深情地為潭水起了一個名字—‘女兒綠’,是仿造玉石‘祖母綠’而成的一個名字,將‘女兒綠’換成‘祖母綠’,如何?”
學生哄堂大笑?!啊婺妇G’給人一種老氣橫秋的感覺,如同一個歷經(jīng)滄桑、面目枯槁的老夫人;而‘女兒綠’清純、鮮活、靈動,如同以為二八少女立在你的眼前,美貌可人、神韻悠長。”一個同學說出了自己的感受,想象可謂豐富,理解可謂深刻。
到這里,學生已經(jīng)比較全面準確地把握了文章的寫作手段,該是適當點撥,總結規(guī)律的時候了?!跋裰煜壬@樣用比喻、比較、聯(lián)想來描繪色彩的,在詩詞中屢見不鮮,請大家聯(lián)想舊知,舉出一些例句來。”“霜葉紅于二月花”、“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有的還舉出了毛澤東的詩句:“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
“那么,大家能否從中總結出一些規(guī)律性的東西?”學生們熱烈討論,最后形成共識:語言文字不能直接表現(xiàn)色彩、線條、形體,須借助讀者的聯(lián)想、想象,還原為視覺形象,因而,選擇生動的比喻,進行恰當?shù)谋容^等,便成了作家摹色狀形的得力手法。
學習的目的在于運用?!罢埓蠹医梃b本文的寫作手法,寫寫或說說我們縣中心公園小西湖水的綠?!?/p>
翻檢課文,搜索記憶,緊張構思。最后,一位同學讀了他的文章:
這是一湖醉人的綠水。
湖水平鋪著,像一塊光滑的碧琉璃,如一缸濃濃的綠酒。微風掠過,波光閃閃,宛如光彩照人的綠珍珠,更是緩緩流動的一湖碧玉。三三兩兩的小舟漂游其上,雙槳剛一劃開水波,深綠色的封面就匆匆合起。
我拜識過許多園中之湖,領略過它們不同的風采。北京的昆明湖碧而豪,濟南的大明湖碧而逸,南京的莫愁湖碧而闊。小西湖呢?她碧而幽,碧得、綠得令人作出塵之想。她不是那種一眼望穿的淺綠,她綠得深,綠得釅。這哪兒是一湖水,簡直是紅塵中一篇綠色的童話,山城中一幅袖珍的綠色插圖。
課堂上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中學語文教學》1999.9期)。
作者簡介:
李春貴,男,36歲(今年馬上就37歲了),漢族,中學高級教師。1994年被評為山東省“十佳”高中青年語文教師,1995年被評為山東省優(yōu)秀教師,1996年被評為山東省教學能手,1997年榮獲“富民興魯”勞動獎章。多次在全省范圍的大型教學研討會上執(zhí)教觀摩課,受到廣泛一致的好評,在《中國教育報》、《中國青年報》、《中學語文》、《中學語文教學》、《山東教育》等報刊上發(fā)表論文數(shù)十篇,出版論著五部。1996年被破格評聘為高級教師。1999年走入私立學校,現(xiàn)為青島南洋學校高中語文教師。
八年級功的教案篇五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感受桃花源的美麗,歡樂和奇異。
2、深入體會陶淵明虛構這一理想社會的原因。
3、肯定陶淵明對理想社會的大膽追求。
4、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
以學生為主體,自主、合作、探究,引導學生感受桃花源的美、樂、奇。
教學難點:
理解陶淵明虛構這一桃源仙境的目的,正確評價課文所描繪的理想境界。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東晉末年,戰(zhàn)亂頻繁,賦稅徭役繁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國家瀕臨崩潰,在這樣的**歲月,陶淵明的一腔愛國熱情無處傾訴,讓人民安居樂業(yè)的愿望無法實現(xiàn),只能把情感寄托在文章里,今天我們就帶著對陶淵明已有的認識,再次走進《桃花源記》感受作品的獨特魅力。
二、找同學大聲的有感情朗讀課文,邊聽邊想桃花源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
三、分別從“美、樂、奇”三個角度賞析全篇文章,學生進入小組討論pk階段。
四、小組討論:桃花源的美表現(xiàn)在原文的哪些句子中?
1、教師點撥:自然環(huán)境美、社會環(huán)境美、人情美。
2、作者寫這一美景的目的是什么?(表達了對桃花源的喜愛、向往)。
五、小組討論:
1、文中哪些人感受到桃花源的樂?他們分別為什么而樂?
教師點撥:(老幼因和平安定、豐衣足食而樂)。
2、總結:桃花源人都樂在哪里(和平安定、豐衣足食、民風淳樸),作者寫這些樂的目的是什么、(寄托理想)。
六、小組討論:
1、桃源“奇”在何處呢?從原文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來?
小組討論在文中畫出這樣的句子,同時分析了三個問題。
1)桃源人為什么嘆惋?
2)桃源人為什么說“不足為外人道也”?
3)文章安排劉子驥尋桃源是不是畫蛇添足?
2、教師小結,這些奇異之處使文章情節(jié)曲折跌宕,使桃花源充滿了神秘感。
3、作者設置這些“奇”暗示什么?(虛構社會)。
七、桃花源是一個如詩如畫:令人神往的仙境,這里寄托了作者怎樣的理想?(安居樂業(yè),沒有壓迫、沒有戰(zhàn)亂,批判黑暗社會)。
八、作者虛構這一理想社會,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說說你的理由。
教師明確:想法積極,做法消極,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九、學生質疑。
十、總結小組成績,鼓勵優(yōu)秀小組。
十一、結束語:陶淵明追求光明和理想的做法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相信未來是美好的,我們要志存高遠,向著理想,勇往直前。
十二、布置作業(yè):以《我眼中的陶淵明》為題寫一篇讀后感。
八年級功的教案篇六
1.引導學生欣賞和認識中外不同的美術作品,了解繪畫造型的語言和表現(xiàn)方法,培養(yǎng)初步的審美經(jīng)驗。
2.學會從造型的角度評述美術作品,獲得初步的鑒賞能力。
對美術作品的造型要素及造型藝術表現(xiàn)方法的了解。
運用藝術語言知識評述自己喜歡的中外繪畫作品。
一、導入:
教師提問:達芬奇創(chuàng)作的作品有哪些?
學生回答:
教師展示《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等作品。
你如何理解這幅作品?
學生回答。
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如何解讀一幅繪畫作品。
二、講新課
出示兩幅作品
教師提問:拋開畫面的內容,找這兩幅繪畫作品的共同之處。
教師總結:繪畫創(chuàng)作都要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和造型藝術手段,即線條、形狀、明暗和色彩等造型要素進行表現(xiàn)。這些美術作品的造型要素及運用方式便成為進行藝術表現(xiàn)或與他人交流的藝術語言。
1.繪畫的造型要素
(1)線條造型要素:介紹幾幅以線條為主的繪畫作品,同學感受并評價這些作品給自己的感受。教師總結:線條既可以具體地描繪審美對象的生動形象,也可以表現(xiàn)主觀的審美感受和思想感情。
(2)色彩造型要素:介紹色彩的四種分類:再現(xiàn)性色彩和表現(xiàn)性色彩的不同。了解印象派、立體派、表現(xiàn)派、抽象派畫家及作品,如何用不同的色彩表達情感的。
(3)明暗造型要素:介紹幾幅以明暗為主的繪畫作品,同學感受并評價這些作品給自己的感受。教師總結:以明暗為主的繪畫既可以具體地描繪審美對象的生動形象,也可以表現(xiàn)主觀的審美感受和思想感情。
2.了解繪畫的三種不同的表現(xiàn)方法
(1)寫實性繪畫
分別介紹畫家及作品
(2)表現(xiàn)性繪畫
分別介紹畫家及作品
(3)抽象性繪畫
分別介紹畫家及作品
3.欣賞優(yōu)秀作品:
三、教師總結
了解了繪畫的造型因素,我們在分析欣賞繪畫和創(chuàng)造繪畫作品時就要運用這些造型因素。它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與人交流,表達自己的情感。
八年級功的教案篇七
1、 區(qū)別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說明這些行為對動物生存的意義。
2、 運用研究動物行為的方法,探究動物行為的成因。
3、 嘗試制定探究計劃,設計探究實驗的對照組和實驗組,會選擇并控制變量。
4、 參與問題討論,認同人類學習或自身學習的重要性。
5、 參加探究活動,培養(yǎng)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的意識。
重點:動物行為對其生存的影響,并認同人類學習或自身學習的重要性;學生學習態(tài)度的引導和強化;探究實驗的實施。
難點:探究材料的準備。
教師:動物行為相關資料;果蠅的相關資料;寵物觀察日記;菜青蟲卵的采集和隔離飼養(yǎng),以及果蠅的采集和飼養(yǎng)的布置。
學生:寵物觀察日記,菜青蟲卵的采集和隔離飼養(yǎng),果蠅的采集和飼養(yǎng)。
兩課時
學習內容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區(qū)分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判斷并說出資料1―――5中是動物的哪一類行為?
小組觀察討論。
直接觀察教材的資料。
引導學性對相關的資料進行比較分析,做出判斷。
知道動物的先天性行為的形成是由其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是動物生存的基本條件,動物的先天性行為有局限性。能說出資料1、3的行為不是學來的。
小組代表閱讀相關資料。
閱讀教材資料。
組織其他同學認真聽取匯報,在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注意激勵學生,并進行積極的評價。
知道動物的學習行為是在先天性行為的基礎上形成的,學習行為越復雜,動物的適應能力就越強。
觀察討論,對比資料1與2、資料3與4、資料1與5,能說出越高等的動物學習能力越強,學習行為形成的時間就越短。
提示對資料2、4、5的對比觀察。
在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并進行積極的評價。
知道動物的學習行為是為了適應環(huán)境,在長期的進化中形成的。人類或自身的學習也應是長期的和不斷發(fā)展的。
討論“資料分析”中討論題4,能說出人類或自身學習的意義。
提示對題4的討論,在討論中作為積極“旁觀者”參與,在問答中注意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并給予積極的評價。
根據(jù)探究的資料背景,能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并能作出假設。
閱讀探究的資料背景,能提出問題和作出假設。
認可教材提出的問題,填寫相應的假設答案內容。
提示閱讀。在學生探究活動開始時,注意使學生養(yǎng)成嚴謹?shù)?、科學的態(tài)度來面對科學問題;在提出問題和作出假設時,給予學生積極的評價。
嘗試制定探究計劃,能設計探究實驗的對照組和實驗組,會選擇并控制變量。
議論教科書及教師的提示,能說出探究實驗中的注意事項,說出實驗對照和所控制的變量。
巡視,并旁聽學生的討論。參與學生的討論,注意引導學生思考,注意引導的技巧,并給予學生積極的評價。
八年級功的教案篇八
識記:
1.法律的涵義。
2.我國制定法律的主要方式。
3.對社會全體成員具有普遍的約束力是法律的特征之一。
理解:
列舉社會生活中的具體事例,表明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是法律的最重要的特征。
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初步的抽象思維能力,能正確理解法律、統(tǒng)治階級、階級意志等一些較為抽象的概念。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認識法律是*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guī)則,提高遵守法律的自覺性,不做違反法律的事情。
教學建議。
1、關于“法律的涵義”的分析。
因為第一課主要通過講述什么是法律、法律和道德的聯(lián)系等內容,使學生在學習我國法律的具體內容前,對什么是法律以及法律與道德的關系有一個初步了解。而弄懂什么是法律,則是依法律己、依法辦事、依法治國的一個重要前提,也是學習法律常識的基礎。
法律的概念是整個法律常識課程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概念。
“法律”一詞是整個法律知識體系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概念。正確理解這一概念,是我們學習法律知識的出發(fā)點。重點從五個方面掌握:
(1)法律是統(tǒng)治階級意志的體現(xiàn)。具體來說,奴隸制國家的法律是奴隸主階級意志的體現(xiàn),封建制國家的法律是地主階級意志的體現(xiàn),資本主義國家的法律是資產階級意志的體現(xiàn),社會主義國家的法律是工人階級及其領導下的廣大人民意志的體現(xiàn)。可見,法律不是一切階級共同意志的體現(xiàn),它反映的是統(tǒng)治階級的愿望和要求。
(2)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這是國家創(chuàng)制法律的兩種形式。所謂國家制定法律,是指國家立法機關按照一定的立法程序直接創(chuàng)制法律,即制定出新的、過去沒有的法律規(guī)范。所謂國家認可法律,是指國家立法機關根據(jù)實際需要,對社會上原來已經(jīng)存在的某些風俗習慣、道德規(guī)則、宗教教規(guī)等加以確認,賦予其法律效力,使之成為法律。
(3)法律的實施方式是*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這是法律最主要的特征,也是法律同其他行為規(guī)范最顯著的區(qū)別。保證法律實施的強制力主要指軍隊、法庭、警察、監(jiān)獄等。
(4)法律具有普遍約束力,即在國家權力管轄范圍內對全體社會成員都具有普遍約束力。這是法律的另一個顯著特征。
(5)法律的內容是規(guī)定公民的權利和義務關系,并且這些權利與義務是由國家確認和加以保障的。這是法律的一個重要特點。
總之,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guī)則。它是統(tǒng)治階級調整社會關系、維護社會秩序、實現(xiàn)階級統(tǒng)治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2、為什么說*國家強制為保證實施是法律最主要的特征?
從法律實施的角度看,*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是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實施法律的必要措施和重要保證。只有弄懂這一問題,才能認識到法律的尊嚴和權威,才能使人們從根本上做到自覺守法和護法。
首先,統(tǒng)治階級只有依*國家強制力作后盾,才能迫使被統(tǒng)治階級遵循、服從法律;其次,調整統(tǒng)治階級內部的各種關系,制裁違法犯罪分子,需要國家強制力來保證法律的實施;再次,只有以國家強制力作后盾,才能使人們享有的法定權利得以充分實現(xiàn),才能使人們應盡的義務得以切實履行。由此可見,國家強制力作后盾也是確保法律其它特征得以落實的重要基礎。如果沒有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法律就會變成一紙空文。
“統(tǒng)治階級”、“階級意志”、“國家強制力”、“法律”等,對這些概念,教師講課時不涉及,學生難以理解,要講講到什么程度,怎樣把握,是教學上的一個難題。學生抱著極大的興趣學習一門新課程,但一開頭就碰到這樣的抽象的法律概念,對他們的學習會造成一定困難,因此,怎樣才能既講清一些抽象的內容,又能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也是教學上的難點。
“統(tǒng)治階級”,教師要作解釋,可用教材的提法:“掌握國家政權的階級”
“立法機關”在我國主要是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此外還有國務院、地方權力機關和行政機關。
“立法程序”根據(jù)我國憲法、法律的有關規(guī)定和立法實踐,一般經(jīng)過:法律議案(草案)的提出、草案的審議、草案的通過、法律的公布四個環(huán)節(jié)。一些重要的法律必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如《憲法》、《刑法》、《婚姻法》、《民法通則》等,其他一般性法律由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如《仲裁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
1、關于“法律”概念的講解。
關于“法律”概念的講解,要抓住以下8點:
(1)定義: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以規(guī)定權利和義務為內容,具有國家強制力和普遍約束力的行為規(guī)則。
(2)階級本質:反映統(tǒng)治階級的意志,是統(tǒng)治階級治理國家的工具。
(3)創(chuàng)制形式:國家制定法律或國家認可法律。
(4)最主要特征:*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5)顯著特征:對全體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6)重要特點:規(guī)定權利和義務。
(7)法律的形式:法律、法令、法規(guī)、條例等。
(8)法律形式的分類:成文法與不成文法;實體法與程序法;一般法與特別法、根本法與普通法。
2、關于法律的形式和主要內容。
法律一般都以文字的形式出現(xiàn)。法律的形式有多種分類,從法律的表述方法不同,可分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教師講課按教材講法即可,不必出現(xiàn)成文法與不成文法的概念。從內容來說,法律都明確規(guī)定了人們相互間的權利與義務,這是法律規(guī)則的一個重要特點。講課時,教師可以某部法律為例,列一個表或用投影打出,便于學生理解。
3、關于小欄目的使用。
教材第10頁:列寧的語錄。列寧強調的是國家強制力的重要性,他所說的法權,可以理解為法律權力或法律。
教材11頁“議一議”,也是要求學生理解國家強制力的重要性。教材列舉了一個案例,教師可再選擇一些典型案例加以說明。
教材12頁“議一議”的小欄目,教師可根據(jù)下面的思路引導學生思考議論:(1)法律依*國家強制力迫使被統(tǒng)治階級遵循與服從;(2)需要用法律來調整統(tǒng)治階級內部的關系,制裁統(tǒng)治階級中的違法犯罪分子。
4、關于基本概念的教法建議:表解重點。
教師可通過比較列表的方法對基本概念進行講解。
(1)法律的基本特征(三個基本屬性)。
(1)法律的基本特征(三個基本屬性)。
八年級功的教案篇九
1.本框題在教材知識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享受健康的網(wǎng)絡交往》是八年級思想品德第六課的第二框題,學生在第一框中學習了網(wǎng)絡交往的一般特點:無限性與兩面性,能從對網(wǎng)絡正面作用的正確認識與合理使用,享受現(xiàn)代文明帶來的快樂。而本框則注重從網(wǎng)絡負面作用的正確估計與及時過濾,避免遭受傷害的角度,談享受網(wǎng)絡健康交往,剛好構成一正一反的完整內容。
2、內在結構:
本框內容側重圍繞如何避開網(wǎng)絡傷害,享受健康的網(wǎng)絡交往,主要從學會自我保護與遵守網(wǎng)絡規(guī)則兩方面來談,偏重從消極預防的方面來講,結合具體事例,理論聯(lián)系實際,有理有據(jù)。
3.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知道面對網(wǎng)絡如何保護自己。
(2)能力目標:在網(wǎng)絡上,能自覺遵守網(wǎng)絡規(guī)則,利人利己。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激發(fā)學生自覺遵守網(wǎng)絡規(guī)則與自我保護的強烈愿望,為維護網(wǎng)絡環(huán)境盡責。
4、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激發(fā)學生自覺遵守網(wǎng)絡規(guī)則與自我保護的強烈愿望,定為教學的重點。因為網(wǎng)絡本身的特點導致了網(wǎng)絡交往的不安全,以及中學生強烈的好奇心,缺乏生活經(jīng)驗和辨別是非能力,抗誘惑能力低,使學生面對網(wǎng)絡中容易出問題。
教學難點:提高識別網(wǎng)絡陰暗面的知識,樹立自覺維護文明網(wǎng)絡環(huán)境的觀念和意識,糾正部分學生的“認為網(wǎng)絡可以為所欲為的”錯誤思想。
本課重點突破:借助“夏雪見網(wǎng)友”,“見網(wǎng)友被騙傳銷”及“新聞標題”發(fā)表對是否應該去約會網(wǎng)友的看法,通過歸納比較,得出“網(wǎng)絡交往對象不可捉摸,必須提高安全防護意識”的結論。通過“我可以點擊嗎”明確網(wǎng)絡信息良莠不齊,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辨別覺察能力和抗誘惑能力。引導學生總結出日常生活中如何加強網(wǎng)絡安全防范意識。
本課難點攻克:很多學生可能認為網(wǎng)絡安全離自己很遠,由于學生的年齡偏低,自我約束力、社會經(jīng)驗很少,往往對身邊的網(wǎng)絡騙局陷阱視而不見,請同學們就“網(wǎng)絡小胖”和“陳夢凌博客”例子加以分析。這些事例技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又能很好的讓學生學會樹立自覺維護文明網(wǎng)絡環(huán)境的觀念和意識,糾正部分學生的“認為網(wǎng)絡可以為所欲為的”錯誤思想。
教學手段:
運用多媒體手段,情景、案例相結合。
1.情景教學法: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對知識的掌握。
2.直觀演示法:利用flash、圖片等手段,結合講解,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更好理解知識。
3.活動探究法:以學生為主體,組織學生進行集體或分組討論,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并培養(yǎng)自學、思維的能力。
1、學情分析。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與普及,越來越多的中學生成為新的網(wǎng)民。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信息良莠不齊,受不良信息的影響,缺乏自制力的中學生很容易受到傷害,甚至因此違德違紀違法,針對學生的成長問題,有必要讓學生學會“享受健康的網(wǎng)絡交往”。
2、根據(jù)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的精神,教學應“授人以漁”,我準備在指導學生學習和培養(yǎng)學習的能力方面采取以下方法:
(1)案例分析法:學生自主探究,動腦思考,動嘴說,促進思維和表達能力的發(fā)展。
(2)理論聯(lián)系實際:通過列舉網(wǎng)絡上常見的問題和騙局,引導學生正確面對網(wǎng)絡生活和網(wǎng)絡交往。
(3)歸納總結法:通過具體案例的學習,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進一步提高交往藝術。
為了使教學活動順利開展,教師應做好課前準備:制作多媒體,查找有關網(wǎng)絡危害事例及網(wǎng)絡交往的要求。布置學生搜集有關網(wǎng)絡傷害的案例。
(一)新課導入:
【多媒體演示】七嘴八舌話時尚,引出了我們今天要學的新課知識,達到了新課導入的目的,時尚詞語又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快速進入課堂狀態(tài),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開了一個好頭。
(二)新課教學。
活動一:在下列情景,你將如何選擇?(p72)。
假期的時候,想請老師修改作文,書信vsemail。
想知道《我是歌手》的最新動態(tài)?報紙vs百度。
【學生討論,教師點撥】使學生認識到網(wǎng)絡使我們的生活變得無限可能和無限享受,應該用其所長,避其所短。
【教師板書】用其所長,避其所短。
活動二:觀看《家有兒女》夏雪見網(wǎng)友及中國法治報道《見網(wǎng)友被騙傳銷》。
【提問】第一,夏雪應不應該去見網(wǎng)友?
這里會有兩種意見。一種是“能”。理由是:網(wǎng)上溝通得好,也許網(wǎng)下能做朋友。并非所有的網(wǎng)友都是壞人;與人交往總是要從陌生人開始。另一種是“不能”,夏雪只是個女學生,假如見到的是壞人呢,不一定能斗得過他,太危險。不能為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放棄必要的警惕,否則后悔莫及。討論中要讓學生把各自的意見都擺出來,讓他們自己做出判斷。
【學生討論,提出意見,教師點撥】這里至少有三種結果。一是好的結果,遇到一個好人,做了生活中知心的朋友,成為一段佳話。二是很壞的結果,網(wǎng)友是名不法分子,對梅平作出身心傷害,給梅平今后的生活留下陰影。三是失望,網(wǎng)友氣質極差,與網(wǎng)上所偽裝的不一樣,自然分手。
第三,夏雪在現(xiàn)實生活中遇到問題,還可向誰求助?
【學生討論,提出意見,教師點撥】我們必須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識,不輕易泄露個人資料,不隨意答應網(wǎng)友的要求。向父母、師長,以及身邊熟悉、信任的人求助;向社會公共服務機構求助。
【教師板書】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識。
活動三:“我可以點擊嗎?”---抵制網(wǎng)絡上的不良誘惑。
【學生活動】認真看書,了解梅平的交網(wǎng)友的故事。
【演示】聊天界面“我可以點擊嗎?”
【提問】1.“我可以點擊嗎?”
【合作學習】點擊:出現(xiàn)黑屏,病毒侵入。
【提問】2.是什么讓他主動點擊呢?
好奇,沒有經(jīng)受住誘惑---提高抗誘惑能力和辨別覺察能力。
【教師板書】提高抗誘惑能力和辨別覺察能力。
學會自我保護。
活動四:xx十四中?;?--網(wǎng)絡小胖。
【學生暢所欲言,教師歸納小結】網(wǎng)絡交往需要遵守網(wǎng)絡規(guī)則。--上網(wǎng)要遵守道德。
活動五:“陳夢凌博客”
【媒體演示】陳夢凌博客。
【教師板書】遵守法律。
(三)、課堂延伸:
1.學生制定《班級網(wǎng)絡文明公約》。
請同學們以前后六人小組為單位,結合所學知識,編寫一條網(wǎng)絡文明交往的規(guī)則。(要符合自身實際生活)。
最后,展示《全國青少年網(wǎng)絡文明公約》。
2.課堂練習。
【媒體演示】單項選擇題(歷年中考題)。
1.學生暢談收獲。
2.【知識小結】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網(wǎng)絡就像一把鋒利的雙刃劍。它是先進的,也是危險的。它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但卻充滿著陷阱和誘惑。因此,我們要學會保護自己,自覺遵守網(wǎng)絡規(guī)則,從而盡情享受健康的網(wǎng)絡交往。讓青春在e時代閃光。
3.練習:單項選擇。
4.作業(yè):修改制定《班級網(wǎng)絡文明公約》。
六、教學反思。
我在本課的教學中,貫徹了新課程理念,通過多種教學手段和活動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愉快,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會了自我保護的方法,懂得了網(wǎng)絡自由有限度,要遵守網(wǎng)絡規(guī)則。但是由于問題的開放性,學生生活體驗和掌握資料不夠等原因,學生的回答可能較零亂,需要教師及時進行點撥。而且本堂課活動較多,因此教師要注意把握時間以及重難點的落實突破。
八年級功的教案篇十
了解噪聲的來源和危害。
知道防治噪聲的途徑,增強環(huán)境保護的.意識。
2、過程與方法。
通過體驗和觀察,了解防治噪聲的思路。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通過學習,培養(yǎng)熱愛、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環(huán)境意識。
重點:噪聲控制的途徑難點:噪聲的危害以及提高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分組討論法、閱讀法。
放一段錄像,先放出一段優(yōu)美的旋律,然后放出一段嘈雜的聲音。
1、噪聲的來源(學生討論)。
總結學生的分析,得出噪聲的含義:
發(fā)聲體做無規(guī)則振動時發(fā)出的聲音(物理角度)。
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生干擾的聲音。(環(huán)境保護角度)。
2、噪聲的等級和危害(學生討論)。
總結學生的分析,得出三條界線:
90db,會破壞聽力;
70db,會影響學習和工作;
50db,會影響休息和睡眠。
3、控制噪聲。
復習人耳聽到聲音的過程:
聲源的振動產生聲音——空氣等介質的傳播——引起鼓膜的振動。
(聲源發(fā)生處)(聲音的傳播過程)(人耳)。
演示實驗:讓鬧鐘發(fā)出聲音,過一段時間后,把紙盒將鬧鐘罩住,讓學生比較前后聲音的不同。
綜合實驗和學生活動內容,總結得出控制噪聲的途徑:
在聲源處減弱噪聲、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在人耳處減弱噪聲。
1、噪聲的來源和危害有哪些?
2、怎樣防治噪聲?
調查學校周圍有哪些噪聲源,學校應該采取哪些合理的措施?
這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不多,在強調一兩個主要內容的同時,可以安排一定的課外練習讓學生在課堂完成。
八年級功的教案篇十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復習提問:清朝末年,我國出現(xiàn)了哪些著名的科學家和工程師?他們取得了什么成就?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指出:清朝末年,我國雖然在自然科學方面取得很大成就,但這不能改變中國落后挨打的局面。引導學生認識中國落后的根本原因是社會制度的腐朽落后,一些進步思想家們意識到中國的落后,主張學習西方,變革社會。從而引出新課。
二、《四庫全書》:
性質:這是清朝乾隆年間官修的一部大叢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部叢書。
分類和意義:全書分為經(jīng)、史、子、集四大類,共收錄各類書籍3000多種,近8萬卷,保存了十分豐富的文獻資料。但是,清政府為了鞏固統(tǒng)治,實行思想文化專制政策,刪改、銷毀了大量不利于清朝統(tǒng)治的書籍,也是祖國文化遺產遭到很大破壞。
三、魏源和《海國圖志》。
1.簡介魏源的生平。
2.《海國圖志》:學生閱讀書中相關內容后,教師指出:《海國圖志》是當時介紹西方歷史地理最詳實的一部專著,也是介紹和傳播西方先進科學技術,特別是軍事技術的著作。這部書編寫的目的是“師夷長技以制夷”,即學習外國的先進技術,用來抵抗外國的侵略。
魏源思想的影響:組織學生討論:魏源的思想有什么進步性?產生了什么影響?
魏源主張向西方學習,表明地主階級知識分子中的先進人物開始認識到中國的落后,從“天朝上國”的迷夢中驚醒過來,開始面向世界,注意研究現(xiàn)實問題,啟迪人們通過學習西方,尋求強國御侮之道。
四、嚴復和《天演論》。
1.簡介嚴復:引導學生回憶嚴復在維新變法運動期間,就在天津主辦《國聞報》,宣傳變法的史實。結合本目小字第一段,指出嚴復是我國近代著名的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他對西方文化進行了比較系統(tǒng)地介紹。
2.嚴復思想形成的背景:提問:嚴復生活的時代和魏源生活的時代有什么不同?引導學生認識和理解嚴復主張效法西方,推行維新改革是與19世紀末中華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維新變法思想高漲的時代背景相適應的。他的思想比魏源更全面、更深入,是“向西方學習”的思想不斷深化的結果。
3.《天演論》及其影響:為了介紹和宣傳西方資產階級思想文化,嚴復一生翻譯了大量西方學者的著作,其中以《天演論》的影響最大。指導學生閱讀本目小字第二段,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看書討論《天演論》中“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生物進化觀點和“世道必進,后勝于今”的社會進步理論。嚴復翻譯《天演論》的真實目的在于以進化論為思想武器,論證變法維新的合理性,通過變法使社會由落后變?yōu)橄冗M是自然之理,抨擊了“天不變,道亦不變”的錯誤觀點。很顯然,嚴復用資產階級的世界觀對封建保守思想進行了有利的抨擊,啟發(fā)中國知識界探索西方資本主義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為維新變法運動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五、清末新教育制度的建立:(教師指導,以學生自學為主)。
1.背景:傳統(tǒng)科舉制度的弊端在于脫離社會實際,培養(yǎng)不出有用的人才。鴉片戰(zhàn)爭以后,受西方的影響,新式學堂紛紛建立,教育改革已經(jīng)成為大勢所趨,時代的要求。
2.新教育制度建立:19,張之洞等奏準頒布了《奏定學堂章程》清政府逐步建立起新的教育制度。19,沿襲了一千多年的科舉制被廢除。
小結:鴉片戰(zhàn)爭以來,隨著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一些先進的思想家開始認識到中的落后,他們主張學習西方、抵御外侮、變革社會,實現(xiàn)國家的富強這種進步的思想引導先進的中國人不斷向西方尋找救國的道路。這種順應歷史潮流,與時俱進的愛國思想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板書設計。
清朝的文化——進步的思想家和新教育制度。
一、《四庫全書》——世界最大的叢書。
二、進步思想家——“與時俱進”
魏源:《海國圖志》“師夷長技以制夷”
嚴復:中國近代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
(1)嚴復的思想:效仿西方,變法救國。
(2)《天演論》及其作用。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世道必進,后勝于今”
三、新教育制度的建立。
舊教育制度的弊端。
擬定《奏定學堂章程》和廢除科舉制。
八年級功的教案篇十二
知道防治噪聲的途徑,增強環(huán)境保護的意識。
2、過程與方法
通過體驗和觀察,了解防治噪聲的思路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通過學習,培養(yǎng)熱愛、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環(huán)境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噪聲控制的途徑 難點:噪聲的危害以及提高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三、教法與學法:分組討論法、閱讀法
四、教學過程:
放一段錄像,先放出一段優(yōu)美的旋律,然后放出一段嘈雜的聲音。
1、噪聲的來源(學生討論)
總結學生的分析,得出噪聲的含義:
發(fā)聲體做無規(guī)則振動時發(fā)出的聲音(物理角度)
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生干擾的聲音。(環(huán)境保護角度)
2、噪聲的等級和危害(學生討論)
總結學生的分析,得出三條界線:
90db,會破壞聽力;
70db,會影響學習和工作;
50db,會影響休息和睡眠。
3、控制噪聲
復習人耳聽到聲音的過程:
聲源的振動產生聲音――空氣等介質的傳播――引起鼓膜的振動
(聲源發(fā)生處) (聲音的傳播過程) (人耳)
演示實驗:讓鬧鐘發(fā)出聲音,過一段時間后,把紙盒將鬧鐘罩住,讓學生比較前后聲音的不同。
綜合實驗和學生活動內容,總結得出控制噪聲的途徑:
在聲源處減弱噪聲、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在人耳處減弱噪聲。
五、課堂小結:
1、 噪聲的來源和危害有哪些?
2、 怎樣防治噪聲?
六、布置作業(yè):
調查學校周圍有哪些噪聲源,學校應該采取哪些合理的措施?
七、教學后記:
這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不多,在強調一兩個主要內容的同時,可以安排一定的課外練習讓學生在課堂完成。
八年級功的教案篇十三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了解什么是凸透鏡,什么是凹透鏡,了解透鏡的焦點、焦距。
了解凸透鏡和凹透鏡對光的作用。
2、過程和方法
觀察凸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和凹透鏡對光的發(fā)散作用。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能保持對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領略自然現(xiàn)象的美好與和諧。
重、難點:
焦點、焦距的定義。
透鏡對光的折射作用。
教學器材:
激光源、各種透鏡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完成光路圖:
空氣 玻璃
水 空氣
二、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我們經(jīng)常用到一些玻璃器件。如:眼鏡、照相機的鏡頭,它們有什么作用?
進行新課:
1、透鏡:一些玻璃做的透明的器件(實物觀察)
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
凹透鏡:中間薄、邊緣厚的透鏡 (圖3.1-1示)
2、透鏡的做法:
主光軸:連接圓心的直線
光心:透鏡的中心 光心在主光軸上。 通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改變
3、透鏡對光的折射作用:
(1)、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又叫會聚透鏡。
(2)、凹透鏡對光有發(fā)散作用,又叫發(fā)散透鏡。
4、焦點和焦距:
焦點:與主光軸平行的光線通過凸透鏡后會聚到一點,叫凸透鏡的焦點。
焦點有幾個?
焦距:焦點到光心的距離。單位是什么?
5、凹透鏡的焦點和焦距
6、兩種透鏡上能畫三條特殊的光線
三、達標練習: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節(jié)內容。
小 結:根據(jù)板書,總結本節(jié)內容,明確重、難點。
課后活動:完成課本練習。寫出日常生活中你見到的透鏡。
教學后記:對光心、主光軸的知識進行補充。會聚、發(fā)散的結論。
八年級功的教案篇十四
(第1課時)
教學內容:生物的無性生殖;實驗――酵母菌的出芽生殖。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
1、認識無性生殖的概念。
2、訓練使用顯微鏡觀察的操作技能。
1、通過對“酵母菌的出芽生殖”的觀察和“植物的嫁接”的實習活動,領悟“實踐出真知”的思想,培養(yǎng)嚴謹求實、一絲不茍的科學態(tài)度和唯物主義世界觀。
2、觀察顯微鏡,制作臨時玻片,提高科學技能,培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教學重點:
1、舉例說出生物無性生殖的方式2、說出酵母菌的出芽生殖方式。教學難點
1、無性生殖的原理2、酵母菌的培養(yǎng)。
教師準備:
1、課前準備幾張嫁接成活的植物體照片,在上課時供學生觀察。2、有關課件。
3、實習所用的器材。學生準備:
1、準備實驗和實習的有關材料。
2、課前嘗試嫁接,再把嫁接的動植物拿到課堂準備交流。教學步驟:
一、引出生物的繁殖和發(fā)育
1、情景創(chuàng)設:同學們都學過一首詩中這樣說,“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你們知道
這是表達的什么樣意思嗎?
2、診斷性設問:這就是生物的繁殖和發(fā)育現(xiàn)象。在前面的章節(jié)中,已經(jīng)向我們描述了生
3、啟發(fā)問題:你們說的這些例子都是需要精子和卵細胞的結合,才能生出新一代來。那
么,有沒有這種情況,不經(jīng)過受精作用,同樣也能產生出下一代呢?這一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4、安排實驗:現(xiàn)在我這里給同學們準備了一些器材,有酵母菌培養(yǎng)液、燒杯、顯微鏡、
載玻片、龍膽紫染色液等。請你們先看書,討論應如何做實驗,列出實驗步驟,研究酵母菌的出芽生殖問題。
二、酵母菌的出芽生殖觀察
八年級功的教案篇十五
3.簡述人類進化經(jīng)歷的幾個主要階段。
1.類人猿和人類特征的比較;
2.人類的進化階段極其特點;
3.由猿向人的過度和人緣分界的標志。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情景引入。
播放一段動物影視片(關于猩猩、黑猩猩生活行為的記錄片)。
【學生活動】:對于影視片作自我的感想,自行發(fā)言。
【引入新課】:剛才請同學們看的影視片中的猩猩和黑猩猩與我們人類有哪些相似之處呢?——學生回答像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和長臂猿這些與人類行為極為相似的動物稱為類人猿。
《二》類人猿與人類有極為相似的特征。
【學生討論】:為什么類人猿與人類親緣關系最近?說明理由。人類具有哺乳動物的特征,屬于哺乳動物。哺乳動物中人類與類人猿在許多方面非常相似。經(jīng)過研究,證明人類和類人猿是近親。二者有共同的祖先。但是人類又不同于類人猿。
(1)人類與類人猿有哪些不同的特征?
(2)人類與類人猿的不同特征是怎樣形成的?
【小結】:人類和類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最初的森林古猿是棲息在樹上生活的。一些地區(qū)由于氣候變化,森林減少,在樹上生活的森林古猿被迫到地面上生活。經(jīng)過漫長的年代逐漸進化為現(xiàn)代的人類。人類為了自身的生存,在與環(huán)境斗爭的過程中雙手變得越來越靈巧,大腦越來越發(fā)達,逐漸產生了語言和意識,并形成了社會。而一直生活在樹上的森林古猿,經(jīng)過漫長的年代,逐步形成現(xiàn)代的類人猿。所以,兩足直立行走是人類祖先與猿分界的重要標志。
【活動】:探索在人類起源和進化中手進化的意義。
【總結】:手的進化有助于人類制造和使用工具進行勞動,而勞動能夠促進大腦的發(fā)展和人類語言文化的產生。
第二課時。
《二》人類的進化階段【教師活動】:
請同學們看教材24頁。找出四個階段人種距今的年代、主要代表、體質特征、文化遺物等。
(1)南方古猿的特征是什么?
(2)能人或早期猿人的特征是什么?
(3)直立人的特征是什么?
(4)智人的特征是什么?
【學生活動】:
閱讀教材找答案。
(1)南方古猿:腦容量與現(xiàn)代人類猿相當。
(2)能人:腦容量700ml,能制造使用工具。
(3)直立人:腦容量1088ml,能用火和工具。
(4)智人:腦容量和現(xiàn)代人相當,能從事農業(yè)和藝術活動。
《三》現(xiàn)代人種。
【教師活動】:
人種或種族,是指在體質特征,如膚色、眼色、發(fā)型、發(fā)色等方面具有某些共同遺傳性狀的人群。在生物學上,現(xiàn)代人類都屬于智人。不同的`人種或種族實際上是智人的各地方性亞種,現(xiàn)代人根據(jù)膚色和鼻形可以分為4種:
(1)蒙古利亞人:中國人、日本人。
(2)高加索人:俄羅斯人、德國人、法國人。
(3)尼格羅人:古巴人、印度人。
(4)澳大利亞人:美國人。
【總結】:
總之,在漫長的地質歷史演變過程中,人類的出現(xiàn)是最晚的,人類的祖先使用和制造工具,既是人類求得生存的手段,也是人類進化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從這個角度講,勞動創(chuàng)造了人類本身,也選擇了人類本身。
五.課堂練習:
八年級功的教案篇十六
第一單元“相親相愛一家人”
通過教學使學生在不斷擴展的社會生活中,學會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學會交往,提升學生的道德水平,增強學生的出世能力,促進自身的健康發(fā)展,學會與家長交往,學會與家長溝通,學會產生矛盾和沖突時,找出化解的最好方法。
家庭關系的確立;認識自己家庭的能力;領悟父母的愛心;學會孝敬父母;領悟父母的愛心;學會孝敬父母;逆反心理的具體表現(xiàn)和造成的實際危害;與父母溝通的基本要領和主要策略。
家庭關系的確立;如何孝敬父母:如何孝敬父母;產生代溝的直接原因和實質;與父母的溝通能力。
講授法、討論法、自學法、練習法。
共計5課時。
第一課時我知我家。
知識目標:了解家庭的一般概況;家庭關系的確立;子女與父母的關系不可選擇;了解父母的特點;家人的優(yōu)秀品質。能力目標:認識自己家庭的能力。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愛自己的家、熱愛父母的情感和厭惡不孝行經(jīng)的情感。
重點:家庭關系的確立;認識自己家庭的能力。
難點:家庭關系的確立。
情景故事:學生閱讀教材p4兩則故事,思考:家到底是什么?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家,是我們經(jīng)常說的一個詞,它有廣義和狹義之分,我們常把一個單位比作是自己的家,比如;學校是我家,工廠是我家。歌曲《大中國》把中國比作我們共同的家。狹義的家和家庭有關。家庭是有婚姻關系、血緣關系或收養(yǎng)關系結合成的親屬生活組織。家里有親人,家中有親情。(學生劃書)。
學生結合教材p5的內容回答,教師板書四種家庭結構形式,即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單親家庭,聯(lián)合家庭等。
活動:我說我家:所以說你眼中到的家。
學生閱讀p5的“相關鏈接”,了解家庭的功能。
活動:實話實說:喜歡選擇什么樣的父母?(說明理由)。
小黑板或投影出示:
a、小冰早就想買一個新款mp3了,媽媽說家庭經(jīng)濟不寬余,一定要買的話就看期末考試有沒有進步。
b、小亮是一個很調皮的男生,這次在學校不小心打破一塊玻璃,要賠償人民幣15元。可是小他的父母剛聽了一個開頭,便不高興了,拿起皮鞭打了他一頓。
c、小寧生活在一個十分優(yōu)越的家庭。怕起早,每天爸爸開車送她去學校;每天保姆送飯來學校;穿的是名牌,用的是精品;媽媽還告訴她學校的值周勞動最好不要參加。
教師講解:對我們來說,在家庭關系中,最主要的是我們與父母的關系,父母給予我們生命,這種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親情,是無法選擇、無法改變的。
提問:學生閱讀p6的“相關連接”后回答。
學生回答略。
介紹我家的好品質、好家風。
具體要求見p7。
通過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什么是家,知道了我們與父母的關系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親情,是無法選擇、無法改變的。我們要認真了解自己的家,了解自己的父母,孝敬父母,立志為自己的家庭做貢獻。
見練習冊。
八年級功的教案篇十七
了解現(xiàn)代技術中與聲有關的知識的應用。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參觀或看錄像等有關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獲得社會生活中聲的利用方面的知識。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通過學習,了解聲在現(xiàn)代技術中的應用,進一步增加對科學的熱愛。
二、教學重點
生活中利用聲的例子
三、教學課時:1課時
四、教法與學法:閱讀自學法、討論法
五、教學過程
學生活動
(1)自由說出所了解的利用聲的現(xiàn)象;
(2)觀看相關的錄像;
(3)討論對以上的應用例子怎樣歸類
在此基礎上,老師綜合學生所舉的例子和初步的分類方法,進行總結性的講解。
1、聲與信息
計算:小明向較遠的高山大喊一聲,經(jīng)過1.2s聽到回聲,請問:小明距離高山多遠?(當時氣溫是15℃)
學生算出結果后,清楚回聲可以測出距離。
(1)介紹蝙蝠采用回聲定位來確定目標的位置
(2)介紹聲吶技術產生的背景以及現(xiàn)代聲吶技術的應用方面
(3)介紹b超在醫(yī)學上的應用
(4)超聲波測出金屬內部的傷痕
2、聲與能量
介紹超聲波清洗精細機械;
超聲振動除結石。
超聲波潔牙。
課堂小結:
聲可以應用在哪些方面?
課后作業(yè):
完成物理時習在線相關內容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7142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