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編寫需要注重教學策略的選擇和安排。編寫教案的時候,教師應當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興趣,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活動。在編寫教案時,可以參考以下案例,了解如何合理安排教學步驟和教學內容。
習作一教案篇一
1.培養(yǎng)良好的`聽說習慣,學會傾聽、交流、互動。
2.通過交流,感受童年的美好、純真,使學生珍惜童年,熱愛生活。
3.指導學生具體有序地寫出童年有趣的事情,表真情實感。
4.圍繞是否把事情的過程寫清楚,是否表達了童年生活的有趣,認真修改自己的習作。
重點:
通過講述童年故事,收集反映童年難忘的生活片斷,通過交流,拓展學生的思路,使他們從不同角度講述自己童年的故事,在交流中表現(xiàn)童年生活的豐富多彩,進一步感受童年的美好、純真,激發(fā)學生珍惜童年,熱愛生活的情懷。
難點:
把故事講述具體,清楚,并能注意表達方式,使其能引起聽眾的興趣。并在活動中進一步提高交際與習作的能力。
1.有關童年的音樂磁帶。
2.收集有關童年的碟片及照片。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1.回顧學過的《冬陽·童年·駱駝隊》、《祖父的園子》、《童年的發(fā)現(xiàn)》等課文,說說這些文章給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什么。
2.你能說說這些場景為什么能使你印象深刻嗎?(有趣、天真、可愛……)
1.我們的童年生活又是怎樣的?是不是也有很多有趣、天真、可愛的故事?讓我們靜靜地回到回憶的深處,去找回我們的童年。
2.請同學們來說一說自己童年難忘的故事。要求把事情說清楚、說具體。
3.學習小組內相互說說自己最難忘的事情。
1.評選出最難忘的童年故事(在學習小組內進行)。
2.班級交流最難忘的童年故事。組內其他的同學說說推薦的理由。
3.師生共同評議,并提出具體的修改建議。
1.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修改,把童年故事說得更清楚更具體。
2.開展童年故事會。
3.從內容、態(tài)度、表情達意等角度評選“最佳”童年故事。
【以學生喜愛的講故事形式,讓學生興致勃勃地參與活動,既體現(xiàn)了評文教學的以
人為本,給學生以自主空間,又滿足學生交流的愿望?!?/p>
讓學生回家以后,和爸爸、媽媽共同回憶自己童年發(fā)生的有趣的事。
習作一教案篇二
1、能按"習作要求提示"選擇和小伙伴之間發(fā)生的老師不知道的故事,自擬問題寫下來。
2、要通過對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和心理活動的描寫,把內容寫具體,情節(jié)寫生動。
3、能主動修改自己的習作,逐步養(yǎng)成多讀多改的良好習慣。
借助插圖探究寫法,捕捉細節(jié)完成習作。
創(chuàng)造一個老師不在場的課堂,給予學生充分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
兩課時
1、前幾天,老師有一次因故不在課堂,老師想知道沒有老師在時,同學們都做過些什么。不要怕在老師面前暴露缺點而羞于表達,大膽地說出真實的情況,無論是好事,趣事還是錯事都可以說。
2、交流
3、揭示本次習作要求————寫一寫老師不在場時,你和小伙伴之間發(fā)生過的故事,無論是好事,趣事還是錯事,都可以寫下來。
1、整體觀察插圖,感知”面”的描述。
討論:畫面上有哪些人?他們在干什么?當時的情形怎么樣?
2、抓住局部觀察插圖,感知”點”的描寫
從插圖中選擇你最感興趣的某個人或幾個人進行細致的觀察,想一想:他們在做什么?由人物的動作。表情想象出人物的語言,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3、插入突發(fā)事件添加細節(jié)。
2、交流、評議
引導學生不僅抓住自己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和心理活動,還要把其他同學的種種表現(xiàn)都描述出來。
3、各自梳理,確定本次習作材料
1、運用插圖探究出的寫法完成習作草稿。
2、組織評議,指導修改。
3、謄寫習作
習作2
“面”——把握記敘文六要素
“點”——抓住人物活動
“細節(jié)”——插入突發(fā)事件
習作一教案篇三
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
一、引出話題。
在這次“祖國在我心中”的綜合性學習過程中,同學們都很認真,搜集了大量的資料,今天這節(jié)課,老師給你們搭建一個舞臺,召開一次“祖國在我心中”的學習匯報會,請同學們把自己的學習成果奉獻出來,和大伙一同分享。
二、確定匯報形式,小組排練。
1.讀口語交際的要求,明確匯報形式。
(展示自己的綜合性學習成果,形式不一)。
2.分小組討論匯報形式。
建議:根據(jù)組內的材料情況和小組同學的的特長確定匯報形式。
【教學預設】:小組在確定匯報形式時可能會出現(xiàn)撞車的情況,而且還有可能形式都一樣,為了避免這種現(xiàn)象的發(fā)生,教師可在課前了解學生的資料情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頭腦中把他們分好組,在出現(xiàn)這種狀況時進行調控。
3.根據(jù)匯報形式,組內排練。
若是選擇的演講,那么先在組內演講,再選出演講得好的同學在全班表演。講故事組也是如此,而朗誦散文和詩歌的可全員參與,也可擇優(yōu)上臺。
三、匯報會開始,同學評價。
1.宣布匯報會開始。
2.小組抽簽上臺,同學根據(jù)匯報情況做出公正的評價,選出最優(yōu)秀的匯報者。鼓勵小組集體匯報形式,體現(xiàn)集體精神。
(評價標準由師生共同制定。
如:態(tài)度大方,口齒清楚,聲音洪亮,語言有感染力,內容符合此次綜合性學習要求,內容較為具體,了解途徑不單一,表達了愛國情感。)。
3.根據(jù)評價,給最優(yōu)秀的匯報者頒獎。
四、總結。
同學們,今天你們以自己獨有的形式表達了對祖國深切的愛,老師希望你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牢牢記?。荷倌陱姡瑒t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則國屹立于世界!老師更希望能從你們的行動中真切的地感受到祖國在你的心中。
第二課時(習作)。
一、明確習作要求。
1.讀習作要求,說說今天的作文寫什么?
(演講稿或讀后感。)。
2.這次作文有哪些要求?
寫演講稿要符合格式,要結合具體材料把表達的觀點寫清楚,要點明主題,有號召力。
寫讀后感要表達真情實感。
不管寫什么,都要圍繞“祖國在我心中”的主題。
二、寫作指導。
1.明確演講稿的格式。
(開頭:根據(jù)聽講人的身份,寫上適當?shù)姆Q呼。正文:結合具體材料把表達的觀點寫清楚。結尾:點明主題,發(fā)出號召。)。
2.怎樣寫好“祖國在我心中”的演講稿呢?
(1)出示范文《祖國啊,母親》,師演講。
祖國啊,母親。
親愛的同學們:
當有人問你,在這個世界上你最愛的人是誰?我想,你會毫不猶豫地回答:“當然是生我養(yǎng)我的父母!”是的,我們愛自己的爸爸、媽媽,因為他們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們世界上最真摯的愛。父母不僅教會我們怎樣做人,怎樣去接受和認識世間的真善和美丑,更教會我們如何去愛祖**親,如何用淵博的知識去做一名新時代建設祖國的接班人。
教案《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口語交際?習作二》教案一》,來自網!
學習的過程中和老師的教育下,一定會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將來用知識和成績來回報新世紀的祖**親。沒有和平偉大的祖國,哪有溫暖幸福的家。
茫茫五千年,祖**親經歷了太多的滄桑。在戰(zhàn)火紛飛,硝煙彌漫的戰(zhàn)爭歲月里,就曾涌現(xiàn)過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志士。他們?yōu)榱俗?*親的安危,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用生命捍衛(wèi)祖國的尊嚴。一個多世紀的戎馬生涯,祖**親已由一個弱不禁風的孩童變成了久經沙場的英雄壯漢。真正成為世界的一大強國,永遠的屹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
隨著改革開放步伐的日益加快。中國這個古老的國度已經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座座富饒美麗的大油田已把貧油的帽子甩在腦后。一座座高樓似寶塔般矗立在城市的中央。一條條橫跨東西南北的柏油馬路上飛馳著亮麗豪華的轎車。更值得我們驕傲的是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讓載人宇宙飛船能成功的發(fā)射和返回。二千零三年航天英雄楊利偉的成功飛行,已成為人們心中真正的航天楷模。兩年以后的今天,“神州六號”又成功實現(xiàn)了兩位航空英雄的太空夢想,讓他們永遠成為我們心中的航天驕子。
多年來,我們的祖國各項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更加快了我們向發(fā)達國家靠近的步伐,使中國成功加入世貿組織。特別是體育事業(yè)的飛速發(fā)展,更令世界華人驚心動魄。20xx年“雅典奧運”中國取得了世界第二的好成績。讓我們期待世界各國的體壇健兒共同相約20xx的“北京奧運”吧!
俗話說“前人栽樹,后人乘涼”。這一樁樁一件件驚人的成績,怎能不讓全世界龍的傳人而感到自豪呢?我們作為新時代跨世紀的接班人,更應該努力去擔當起建設祖國的大任。將來用熱血和青春報答祖**親的養(yǎng)育之恩。讓祖**親永遠成為世人矚目的焦點。
(2)聽了老師的演講,你有何感受?
(心潮澎湃,激動……)。
(3)這說明演講稿有什么特點呢?(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
我們再默讀這篇演講稿,說說它還有哪些與其他文體不同的地方?
(觀點明確,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沒有具體的故事情節(jié),沒有確定的人物,沒有確定的景,重表達情感,象在談話。)。
(4)生再分析,這篇演講稿的觀點是什么?他運用了哪些材料說明觀點?
(觀點:歌頌祖國發(fā)展快。材料:修油田、高樓、柏油馬路,載人宇宙飛船成功發(fā)射和返回、體育事業(yè)的飛速發(fā)展。)。
3.作前準備。
(1)你們課前也搜集了大量的關于愛國主義方面的演講稿,你們能不能把自己搜集的材料作一下分析,分析出它的特點。然后推薦給大家。
(2)在組內交流搜集的演講稿。
賞析了這么多范文,你現(xiàn)在確定自己演講稿的觀點了嗎?
(祖國的科技發(fā)展迅速、祖國地大物博、祖國景色秀麗……)。
(3)觀點明確了,你打算用哪些材料去充實它呢?
學生自由談。(注意引導學生要圍繞觀點選材,不要偏離。)。
三、寫作實踐。
自己寫作,不愿寫演講稿的同學寫讀后感,注意的是要表達真情實感。
四、作文交流、評改。
1.同桌交流,互相評價。
2.自己修改。
五、美文賞析。
學生讀優(yōu)秀作品,同學賞析寫得好的地方。
習作一教案篇四
教學目標:
1、能學會寫書信,按書信的格式去寫,人人寫一封信還要會寫信封。
2、信的內容要具體、生動,用一、兩件事介紹自己的家鄉(xiāng)或抓住某一個節(jié)日來介紹家鄉(xiāng)的風俗人情來說清楚。
3、將自己的習作念給大家聽,相互借鑒、學會評改。
教學重難點:
1、能按書信的格式寫好信。
2、選擇一至兩件事來介紹家鄉(xiāng),做到具體生動。
教學準備:
寫書信的紙張?信封?教學課件。
教學方法:范文引路?分析講解?說寫結合。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明白內容。
二、細讀要求,明確要點。
1、課件出示本次習作的要求,想一想具體的要求是什么?同學之間相互討論,弄清習作的要求。
2、指名說說本次習作的要求,進一步明確要求。
三、拓展思路,打開思維。
1、課件出示例文內容,讓學生讀一讀。
2、讓學生討論例文寫了什么內容?
此信是一位新疆的王磊同學寫給好朋友的信,信的內容有兩個家鄉(xiāng)的特色一是迷人的風光。二是介紹了家鄉(xiāng)的風俗賽馬。小作者做了具體、生動的介紹。
3、書信的格式怎樣?
(1)開頭稱呼頂格寫,第二行空兩格寫問候語。
(2)正文部分應分自然段寫相關的要點。
(3)最后的祝愿語可另起一行寫。
(4)署名應單獨一行靠右排,最后一行要寫清日期。
四、指名匯報,教師總結。
想一想你要寫的內容,并列一個簡單的提綱。
第?二?課?時。
一、回憶總結,理清條理。
2、學生回答,師生相互補充。
(1)書信的格式怎樣。
(2)你覺得該寫什么內容?
(3)怎樣分段寫清楚,具體生動?
(4)有條理的寫,語句通順,寫完后認真修改。
(5)簡單的教寫信封。
1、寫草稿,邊修改。
2、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三、師生評議,完善習作。
1、念寫好的習作,師生、生生互評的方式,指出優(yōu)點與不足。
2、進一步修改習作,定稿、謄寫。
四、改好習作,謄寫上交。
板書設計:
習作3?????學??寫??書??信。
格?式?正?確。
內容具、體生動。
寫一、兩個方面????一是迷人的風光。
家鄉(xiāng)的特色?????二是介紹了家鄉(xiāng)的風俗。
習作一教案篇五
2、根據(jù)作文要求,自擬題目,生動再現(xiàn)假期中感受最深的一段生活經歷。
1、開學組織學生在班級內開展“漫話暑假”的活動。
2、搜集和暑假生活有關的文章。
3、教師準備幾篇相類似的文章(主要目的是拓寬學生的選材和習作思路)。
教學時間:兩課時。
1、談話交流,喚起記憶。
交流題目。
自我感受。
事情梗概。
經歷“亮點”(作為匯報重點的內容)。
指導一:題目的擬定(新穎、簡潔,容易激起聽眾或讀者的興趣)。
6、?。
1、教師提供一些范例,以拓寬學生的思路。
課前思考1:
在開學初就讓學生進行了一次小練筆關于暑假生活的。批閱下來發(fā)現(xiàn),學生的假期生活是挺豐富的,旅游、會友、釣魚、看書……但寫到作文中只有事的經過或是羅列,沒有“情”的相隨,這次習作的重點是讓學生注重“情”的抒發(fā)。高年段的作文要求中的重點也就是學生能流暢地表述想說的話,讓讀者感受到自己的真實情感并能產生共鳴。
張老師的表格設計值得借鑒,要在課前就讓學生有所準備。
課前思考2:
葉圣陶先生說:“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歇?!比~老的話形象地說明了生活與作文的關系。我們要抓好作文訓練這個“流”就必須抓好生活這個“源”。所謂“生活”包括的面是很廣的。對于這一次習作,我想在課上設計一個“暑假生活漫談會”,并且告訴學生:漫談就是隨便談,沒什么限制,想說什么就說什么,有什么有趣的事情更可以說給你的伙伴們聽。讓你的伙伴分享你的快樂、成功、失望……我這樣設計目的是要讓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教學環(huán)境中,盡可能的暢所欲言,因為我相信能言是會寫的重要前提。
課前思考3:
這篇文章主要是讓學生寫暑期生活,要提醒學生注意:1、生活經歷,一定是自己生活中親身經歷的事情;2、這經歷是在假期中的;3、要寫出真情實感。
當然,假期生活很多,如何選材,如何把文章寫具體等等,還需要老師的指導和學生的感悟.
課后反思1:。
豐富多彩的暑假生活剛剛結束,孩子們的腦海中滿載著無數(shù)的回憶,也愿意把大家?guī)胱约旱募倨谏睿煌窒碜约旱南才?。無論是快樂還是難過、寂寞等等都是生活的體驗。積累每一次體驗、每一次感受,那便是人生的巨大財富。孩子們寫出了自己的獨特感受,寫出了自己的真情實感。
授后小記:
課后反思2:
學生的文章貴在“真情實感”,這里所謂的真實,我想主要是學生親身經歷。這篇文章要求寫暑假生活,是學生自己親身的所見、所聞、所感,所以,他們大都能寫明白事情的經過,并且寫出自己的體會。他們在交流的時候能侃侃而談,在寫時如泉涌般流瀉。這篇文章不錯!!
課后反思3:
關于這篇作文的教學,在上課時有一次“望文生意”,雖說這樣的解釋我底氣不足,但是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當時是這樣的:回憶暑假里的事,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只是將事情的概況說明了一下,雖說還算完整,如果就這樣寫下時,只能成為“流水帳”而已。于是我板書并說明,有了剛才的事,如果再加入一個“情”字,才能構筑一件“事情”,才能讓讀者在你的文章中尋找到快樂。就這樣我解讀了“事情”一詞,或許不科學,但學生的收獲是實在的。再一次的交流,學生的發(fā)言就有了很大的轉變,由單一的“事”變?yōu)椤笆虑椤薄kS后讀了一篇《藏瓜子》真情小事,為學生的這篇習作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
習作一教案篇六
指導閱讀例文,感知建議的內容與基本特點。
指導閱讀“習作要點提示”,了解建議應該怎樣寫。
指導學生按要求寫一關于春游的建議。
引導學生自讀例文《我的建議》,思考:
這習作與一般寫景的習作有什么不同?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點撥提示。
這例文主要是提出建議,寫建議要去的地方的景物,是讓大家想去。
指導學生自讀習作要點提示,思考:
建議應該怎樣寫才能被大家采納?
討論交流。
寫建議最重要的是理由充分,寫的時候要把自己建議要去的地方些具體,要有真情實感,要能說服別人。
習作一教案篇七
1、讀懂例文《紅豆、黃豆我來分》,了解主要內容及事情的前因后果。
2、借助習作要點討論的提示,使學生懂得兩點:一是習作內容源于生活,樂于體驗生活,善于觀察生活十分重要;二是記事要有順序,有重點,寫具體。
3、按照習作要求,寫好一件自己在生活中新發(fā)現(xiàn)的事。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善于觀察生活,并能把事情有順序、有重點地寫下來。
教學過程。
一、揭題大亮相。
1、談話導入。
2、例文引路。
嚴曉敏同學也有了自己的新發(fā)現(xiàn),并寫下了《紅豆、黃豆我來分》。
3、這次作文,就請你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寫下來,與大家一起分享你發(fā)現(xiàn)的快樂吧!只要是你自己的發(fā)現(xiàn)你就可以寫,題目可以用“我發(fā)現(xiàn)……”,也可以根據(jù)所寫的具體內容擬定題目。
二、原料大配送。
1、小組討論:我最近的新發(fā)現(xiàn)。
2、啟發(fā)點撥:自然界有很多神奇的奧秘,生活中不斷涌現(xiàn)新的亮點,作業(yè)中新的解法,生活中新的想法等,都可以是我們的新發(fā)現(xiàn)。
3、明確要求:寫清楚發(fā)現(xiàn)的過程,用第一人稱“我”來寫。
三、結構大比拼。
1、討論:嚴曉敏同學寫自己的新發(fā)現(xiàn)時,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2、集體交流:指名介紹自己的新發(fā)現(xiàn)。
4、再按要求進行交流。
四、實地大演練。
1、各自練筆,寫自己在生活中的新發(fā)現(xiàn)。
2、小組交流,匯報。
3、評選班級“小諾貝爾“獎,鼓勵學多動手實驗,多觀察發(fā)現(xiàn)。
習作一教案篇八
1、讀懂文中所給資料,并能適當補充。
2、初步學會歸納整理所給資料。
3、學會口頭向別人介紹端午節(jié)的由來和相關風俗。
4、在練說的基礎上,按一定順序寫下來。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在練說的基礎上,按一定順序寫下來。
難點:歸納整理所給資料。
三、課前準備。
1、讓學生搜集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相關資料。
2、準備相關實物資料或者圖片資料。
3、寫有文中資料的幻燈片。
4、把相關資料做成小卡片。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根據(jù)資料,小組交流。
課前資料搜集了嗎?你是從哪兒搜集的?看來同學們搜集的資料肯定很豐富。書中胡瑞芝同學也找來許多端午節(jié)的資料,那現(xiàn)在讓我們趕緊先在四人小組內把你的資料共同分享一下,看看誰搜集的資料最多、最生動!
四人小組交流。
三、根據(jù)資料,全班交流。
同學們交流得真熱烈,我們一起來宣布:“端午節(jié)日知多少”知識競賽,現(xiàn)在——開始!(配激烈鼓點)。
1、誰能給大家介紹端午節(jié)的由來嗎?(板書:由來)。
你給大家介紹什么呢?
指名交流?!ㄙN字條板書:屈原的傳說、伍子胥的傳說、曹娥的傳說、田文的傳說……)。
2、誰能介紹你們家是怎樣過端午節(jié)的?有什么好吃的?
你給大家介紹什么呢?
指名交流?!ㄙN字條板書:吃粽子鴨蛋、插艾草菖蒲)。
(板書:習俗)。
3、其實不同地區(qū),不同民族,還有很多不同的習俗呢!你搜集到了什么?
你給大家介紹什么呢?
指名交流?!ㄙN字條板書:賽龍舟、點雄黃、掛石榴花、懸鐘馗像、掛五毒圖……)。
哪位同學也是搜集這方面的資料,能補充嗎?
4、小結:同學們交流得可真精彩,通過搜集資料,你們掌握了這么豐富的端午節(jié)知識。看來搜集資料這個方法還真不錯!
四、選擇資料,寫寫端午節(jié)。
1、為了慶祝端午節(jié),我們班要出一期以端午節(jié)為主題的黑板報,讓更多的同學了解祖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需要同學們寫一篇介紹端午節(jié)的小短文??梢越榻B端午節(jié)的來歷,這一天為什么要賽龍舟、吃粽子,還可以穿插介紹你們家過端午節(jié)的有哪些習俗。
2、那這么多資料,是不是全都要用進去呢?
老師告訴你一個小竅門:選你感興趣的方面寫。你最想寫什么呢?(指名說)就可以以此為題。有沒有誰想介紹幾個方面的?那這兩個方面怎么連接起來呢?(指名說)。
3、有了材料,是不是原文照抄呢?
對了,第二個小竅門就是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介紹。
4、練寫。(略)。
習作一教案篇九
一、教學目標:
1、能借助觀察圖畫讀懂例文《脫棉衣》,感知小作者的所思所想。
2、能通過討論交流,明確觀察多幅圖作文訓練的要領。
3、能有順序地、比較細致地觀察書上提供的兩組圖,選你喜歡的一組,練習寫一件事。
二、教學重點:能有順序地、比較細致地觀察書上提供的兩組圖,選你喜歡的一組,練習寫一件事。
三、教學準備:多媒體。
四、教學過程:
一、觀察畫面,學習例文,總結要點。
1、圖上有幾個人物?能說清圖上人物的關系并給他們分別取個名字嗎?
2、這四幅圖寫了一件什么事?
3、分圖簡要說說圖的意思。
4、觀察第二幅圖的景物,引導學生思考敘述圖上場景的順序。
(1)要交代小樹所在的地方。
(2)要描寫小樹在寒風中的樣子。
(3)想象小華對小建說了些什么。
(4)引導學生看圖口述。
5、積累詞匯,理解運用。
自言自語 姹紫嫣紅 興奮不已 優(yōu)美典雅。
得意洋洋 耷拉腦袋 抓耳撓腮 目不轉睛。
靈機一動 夜以繼日 身心投入 專心致志。
一絲不茍 悄無聲息 喜上眉梢 無言以對。
6、教師小結:
這四幅圖畫的是小建的媽媽給小建買了一件棉衣,穿在身上很暖和,由此想到要為家門口的在寒風中瑟瑟發(fā)抖的小樹穿棉衣的事。全文按圖寫了四段話,交代了這件事發(fā)生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他們看到了什么,他們是怎么想的,怎么說的,又是怎么做的。
下面請同學們運用這樣的方法仔細觀察下面兩組圖,也請大家選你自己喜歡的一組,練習寫一件事。
二、觀察圖畫,運用要點,分圖口述。
1、觀察第一組圖,說說這三幅圖講了一件什么事,給這件事加個題目,給圖中人物起個名字。
(講的是要愛護公物,不能亂寫亂畫的事。小猴子叫孫小圣,熊貓叫常助林。題目可以是“我錯了”)。
2、觀察第一幅圖。
說說圖上有誰,他們在干什么?
3、觀察第二幅圖。
這時他們到了什么地方?孫小圣做了什么?常助林怎么做的?
說說孫小圣是怎么想的,常助林是怎么勸阻的。
4、觀察第三幅圖。
常助林在做什么?孫小圣的表現(xiàn)怎樣?
說說常助林怎么批評孫小圣,孫小圣的態(tài)度怎樣,孫小圣會怎么說。
三、學生練寫,指名點評,修改文稿。
同座同學先看圖分段口述,再連起來完整地說,相互補充,相互糾正。學生練寫,教師巡回檢查指導,收集學生習作中存在的問題。
習作一。
板書設計孫小圣到此一游。
我錯了?。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復習本次寫作要求,能通過討論交流,明確觀察多幅圖作文訓練的要領,
提出修改意見。
2、能進一步有順序地、比較細致地觀察書上提供的兩組圖,修改自己的作文。
二、教學重點:進一步明確要求,修改自己的習作。
三、教學準備:部分學生的習作。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寫作要求,組織學生小組交流學習,并指導修改。
1、改病句。方法:自己多讀兩遍,不通的句子改過來,不會改,可以請教老師同學。
2、添詞句。方法:小組討論,互提建議。修改效果自評辦法:自己讀讀修改前后的作文,覺得有進步就給自己畫上一朵紅花。互評辦法:請小組其他成員或班上其他同學讀兩篇作文,有進步就給打朵紅花,看誰得的紅花多。
二、優(yōu)秀習作全班朗讀。
孫小圣下了石頭往前走,他們走呀,走呀來到了亭子里,亭子周圍的風景漂亮極了,有碧波蕩漾的湖水,倒映著孫小圣的倒影。孫小圣想:這個地方真美??!我來留個紀念吧。只見他兩腿夾在柱子上,尾巴勾在柱子上,手拿著毛筆,寫著:孫小圣到此一游,邊寫邊得意洋洋地說:“小黑,我留好紀念了,你也來留個紀念吧?!毙『谡泻羲聛恚辜钡卣f:“你快下來吧!”
三、選擇兩名學生的習作進行點評。
四、修改文稿,指導謄寫。
課前思考:
“看例圖,讀例文,學習寫多幅作文”關鍵要做到:
1、仔細觀察,看懂每幅圖的意思,弄清每幅圖之間的聯(lián)系。
2、展開想象,畫面上沒有的內容,要通過合理的想象與聯(lián)想來寫。
3、重點突出??梢赃x一兩幅寫具體些。
4、層次分明。一般每段寫一幅圖。充分發(fā)揮學生創(chuàng)造力是非常重要的。
課前思考:
《課程標準》要求第二學段兒童:“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毙W生習作就是練習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或親身經歷的事情,用通順的語言表達出來。習作教材中也有明確導向:只要你把“所見所聞、所做所想”寫下來,“寫得真實、明白、通順就行。”實際上,這里強調的是教師要盡可能地尊重學生的原始表達。也許那種充滿童趣,成人無法體會或感受到。但我們要認識到:這是習作者主體的真實反映,是其認知、理解、情感、思想、語言等綜合水平的集中反映,很多是其生活體驗的獨特感受。比如,有的兒童在日記中寫道:“小金魚在魚缸里亂游……”,有的寫道:“今天爸爸說話很潦草……”等等。如果教師橫加指責,說這里不合語法,那里胡思亂想,或大刀闊斧地大修大改,必然會傷害學生的自尊、自信和自由表達的積極性,從而抑制其個性的發(fā)展。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在于如何愛護兒童?!绷曌鹘虒W中教師如何廣施博愛,尊重兒童獨有的感受,培養(yǎng)其自信心,保護原始表達的積極性,是兒童樂于留心周圍事物,熱愛習作的前提和保證。我們要讓學生在生活之中去體驗習作的真實,在情境之中去感受習作的樂趣,在交流之中去感知習作的“長短”。不要讓成人的感受和體驗去框住兒童用詞造句和構思成篇的思維。
課前思考:
積累詞匯,理解運用。
自言自語 姹紫嫣紅 興奮不已 優(yōu)美典雅。
得意洋洋 耷拉腦袋 抓耳撓腮 目不轉睛。
靈機一動 夜以繼日 身心投入 專心致志。
一絲不茍 悄無聲息 喜上眉梢 無言以對。
課前思考:
看多幅圖作文,要進行聯(lián)系、比較,把事情敘述完整。多幅圖的每幅圖都表現(xiàn)了一個情節(jié),圖與圖之間聯(lián)系緊密,這就需要把一幅幅圖串連起來,在頭腦中形成一個完整的故事。要找到事情發(fā)生的線索,再按照單幅圖的寫法,一幅幅地描述,把事情寫完整。在寫的過程中,要根據(jù)畫面的特點,分清主次,做到詳略得當。還要寫好開頭、結尾,注意過度、照應,使文章首尾連貫。
課后反思:
接著,視線由上及下,指導學生觀察遠處的小熊和孫小圣約有三次對話,其中第一次一段對話和動作是指導的一個重點。引導學生思考,如果你是小熊,當發(fā)現(xiàn)你的同伴身處險境時,你會怎么想、怎么說和怎么做?教師適時給予糾正。當有人身處險境時,旁觀者不能大聲喧嘩提醒,以免造成過度驚慌。學生在表述時,也要及時提示小熊說話的語氣以及雙方的心理活動和動作。
怎么指導這段對話,使得學生更加形象直觀感受到當時的氛圍,以及對話的情形。我創(chuàng)設了一個情境,讓學生在與之相似的一個情境中,模擬兩人的對話。然后指點學生做相應的修正,這樣,生生,師生間就完全互動起來,既活潑生動,而又收益頗豐。
第三幅圖,回家的路上,我著重指導一些簡單的有教育方法和意義的訓話。要使講話受到實效,還要注重講話的方式方法。教師可以教給學生一些講話的形式和方式。最后,要指導學生觀察一下太陽公公和天上的小鳥,小鳥一共出現(xiàn)兩次,第一次在第一幅圖,可以做些文章。
課后反思:
1、指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畫、培養(yǎng)觀察能力。直觀教學,有利于學生的想象思維、說話能力。我每次指導學生的看圖作文,都先出示掛圖,接住,教給學生的觀察方法,培養(yǎng)學生按一定的順序觀察的習慣。如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觀察;先中間后四周;從主要到次要等順序觀察。再整體了解圖意,按照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順序提問;如圖畫上畫的是什么時間?什么地點?有幾個人?是什么人?他們在干什么?讓學生根據(jù)老師的提問指導有條理地回答,并啟發(fā)學生從人物中想象圖中人物的思想、活動和當時發(fā)生的事情,還要多問幾個為什么?培養(yǎng)學生從認真觀察中得出結論的能力。
2、啟發(fā)學生邊看邊想,培養(yǎng)想象力。教學上,為了讓全體學生都動腦筋,都能得到思維的訓練,我根據(jù)圖畫的內容設計思考性的問題,并把好的問題用設影機或小黑板出示,讓學生一過看圖,《脫棉衣》的看圖作文,我首先根據(jù)圖意設計以下問題:
(1)圖上畫的是什么季節(jié)?你是怎樣知道的?
(2)根據(jù)圖意聯(lián)想,兩個小朋友在趕什么。
(3)小朋友拿著什么?正在干什么?他們還在想什么?說什么?然后再引導學生把這些問題連起來思考構思成一段話。
3、充分引導,加強說的能力。在學生看清楚圖意,回答有關問題的基礎上,為了更好地使學生把了解到的內容清楚,并準確地,有條理地表達出來。在教學中先激發(fā)學生說的興趣,我運用“看誰說得好?!钡葞в泄膭钚再|的話激發(fā)學生說話。具體分三個步驟進行訓練,一是讓基礎好的學生分別上臺說說,說時要根據(jù)老師提示的問題邊看圖、邊思考、邊回答,教師在旁啟發(fā),學生說完圖意是與否、好與差,老師給予肯定、糾正或補充。二是讓學生同桌之間或小組互說互聽,這時老師要注意巡回了解,并參加到中下生這里去活動,以便具體指導。三是指引讓優(yōu)生把整幅圖的具體內容有條理地說出來。這個環(huán)節(jié)是重點環(huán)節(jié),老師還須向學生提示,圖畫講的是什么時候的一件事?這件事的起因怎樣?經過怎樣?結果怎樣?讓學生的思維得到進一步的強化,通過老師的點撥,學生講得更完整,更有條理,這樣的效果我覺得更佳。
4、教師下水文引路,提高寫的能力。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學生不會寫作文,最簡單的原因是教師不會寫作文?!碧貏e是中年級,詞句貧乏,要他們看優(yōu)秀作文有些會不例解,選別人的佳詞佳句可能不會運用。我覺得中低年級初入作文最好用填空形式出現(xiàn)、指導正確使用合適的詞句,這樣,收的效果會更好。能使學生可以從老師的角度考慮問題,也可從學生的角度進行觀察思考,就能更有效地指導和幫助學生。
通過以上看、想、說、寫,這四環(huán)節(jié)的指導,至使大部分學生收到良好的效果,能看圖有條理地說寫一段通順的話。
習作一教案篇十
1、通過交流,能重新審視自己的假期生活,體悟到假期中最值得記錄下來的經歷。
2、根據(jù)作文要求,自擬題目,生動再現(xiàn)假期中感受最深的一段生活經歷。
1、開學組織學生在班級內開展“漫話暑假”的活動。
2、搜集和暑假生活有關的文章。
3、教師準備幾篇相類似的文章(主要目的是拓寬學生的選材和習作思路)。
兩課時。
1、談話交流,喚起記憶。
開學初,我們在家一起交流了務自的暑假生活。大家都打開了話匣子,滔滔不絕地講述著各自的經歷和感受?,F(xiàn)在,老師又要求大家再想一想,這個暑假,你有什么地方和別人的暑假不一樣,和以往過的暑假不一樣?或者說某一段經歷讓你到現(xiàn)在似乎還歷歷在目,想塌這段經歷,心中某種感受就特別嚴重強烈。
2、如果現(xiàn)在老師再給大家一個機會,再進行一次暑假生活的交流,你們準備好怎么交流了嗎?(用這樣的問題再一次激起學生的思考,進而激發(fā)他的表達欲望。)。
3、指名一位學生進行匯報交流(這名學生的素材必須要有典型意義),然后利用這些素材進行相應的指導。
1、出示“漫談暑假生活”交流表,老師:如果要讓剛才這位同學的匯報更有效,更具有吸引力,我們一起來想想辦法,看怎么樣構思,可能會更好。
交流題目,自我感受。事情梗概。經歷“亮點”。(作為匯報重點的內容)。
2、引導學生出謀劃策,老師根據(jù)學生的意見完成這張表格。在完成表格的同時,進行必要的指導。
指導一:題目的擬定。(新穎、簡潔,容易激起聽眾或讀者的興趣)。
指導二:匯報主題的確定。(應該好好想一想:這件事或這段經歷說明了什么?有什么價值?)。
指導三:匯報重點的確定。(為了使聽眾能認同你的感受,或者說能讓聽眾聽后和你產生相同的感悟,應該將匯報的亮點凸現(xiàn)出來。也就是說,在講述一件事情的`過程中,一定要抓住一個重點,少一些“節(jié)外生枝”。)。
3、老師為每人發(fā)一份“漫談暑假生活”的表格,讓每個學生從自己的暑假生活中選擇一段經歷,嘗試著做一個匯報計劃。
4、學生根據(jù)要求,獨立完成這份表格,教師巡回指導,及進發(fā)現(xiàn)問題,適時提供幫助。
5、小組交流各自的匯報重點,然后選擇兩位同學做全班匯報。
(選擇的標準:一是主題和亮點選擇上特別有創(chuàng)意的同學;另一種是仍然不會選材和剪材的同學。)。
1、教師提供一些范例,以拓寬學生的思路。
2、學生當堂寫作,教師巡視課堂,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寫作過程中的問題,并給予相應的指導。如果是共性問題,就進行集體講評。
習作一教案篇十一
教學內容:《竊讀記》中的小女孩,在書店里得到了“竊讀”的樂趣;《小苗與大樹的對話》中的小女孩,在對長輩的訪談中獲得了讀書的啟示。在你的讀書經歷中,有什么樣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呢?先說一說,再寫下來。可以談你和書的故事,也可以談你讀書的體會。
1、能講出“我”和書之間的故事。
2、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評析能力,傾聽能力,寫作能力。
3、激發(fā)學生讀書的興趣。
教學重點:寫出“我”和書之間的故事,把“我”和書之間的故事寫得既清楚又能吸引人。
教學難點:寫出“我”從這個故事中得到了什么。
同學們上一節(jié)課,我們交流了一些關于讀書的名言警句。我們再來溫習一下。
那你們都讀過哪些書?喜歡它吧?為什么呢?(學生匯報)。
仔細讀讀,你從中讀出了什么?(板書:什么書?什么內容?什么故事?得到什么?)。
看來,故事很重要,想想你與哪本書有獨特有趣的故事?和同學分享一下呢?(購書、借書、讀書、包裝書、抄書、修補書)。
(學生讀、評)。
(學生寫)。
寫好了嗎?誰愿意讀給大家聽聽?(學生讀)怎么樣?說說看(學生點評)。
說得真好,在你們講述自己故事的時候,要抓住細節(jié)描寫,有了細膩的心理刻畫、有了準確的動作再現(xiàn)、有了鮮活的語言表達、有了生動的神態(tài)描寫,才會讓你與書的故事是有意義的,讀起來是有趣的。這就叫以小見大,以情動人。
那么,這么動聽有趣的故事又是怎樣發(fā)生的?結果怎樣?它還需要一個開頭和結尾。
一篇文章要有鳳頭、豬肚、豹尾,寫作文時開頭要精美,像鳳頭,引人入勝;文章的內容要充實,有理有據(jù),像豬肚;而結尾要像豹尾,有平衡感,既簡潔,又有力量,一句話點明中心?,F(xiàn)在我們已經有了豐滿的豬肚,就要為它添上鳳頭、豹尾了。這里有一些精彩的開頭與結尾,讀讀看,它會給你怎樣的啟發(fā)?(學生讀,評)。
習作一教案篇十二
佚名。
教材分析:
本次習作著重指導學生自編童話故事。《找“餓”》是一篇例文,是小作者用自己的動物玩具編寫的童話故事。習作后的兩個問題是讓大家對例文進行講座,實際上也是對編寫童話故事提出了兩點要求。然后教材對這次習作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即依照例文,發(fā)揮想像力,也拿自己的玩具來編一個童話故事。
教學要求:
1、讀懂例文《找“餓”》,了解其主要內容和自編童話故事的一般要求。
2、能按習作要求,用自己喜愛的玩具,發(fā)揮想像力,編一個童話故事,先說一說,再寫下來。
課時安排:4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交流感受:
同學們都喜歡讀童話故事。你們讀過哪些童話故事呢?們知道嗎,有不少童話故事,都是人們憑借一些具體事物想象出來的。安徒生和格林的童話中就有不少這樣的例子。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也來過把癮,編一編童話故事。
二、范文引路:
1、請學生輕聲讀例文《找“餓”》并思考:
(1)這個童話故事叫什么名字?
(2)這個童話故事主要講了誰的故事?
(3)這個童話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是什么?
2、要求再讀例文,想一想:這個童話故事是根據(jù)哪些玩具編出來的?
3、小朋友,同樣是兩只熊玩具,作者是怎樣想象出故事中的角色的呢?
4、請選擇最喜歡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玩具做你故事的主人公。注意了,你的主人公可都是人哦!他們會說話,會思考,有表情,能動作,有喜怒哀樂。
5、編故事還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6、板書:時間、地點、起因、經過、結果。
三、擺弄玩具,自編童話。
1、活動: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選擇自己喜歡的玩具在課桌上擺好了,做你故事的主人公。
2、這幾位主人公之間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請學生講個故事給自己聽聽。
3、老師發(fā)現(xiàn)有些小朋友講得特別認真,故事說得特別具體,講給你的同桌聽,互相提提意見!
四、分組交流,推選最佳。
1、分小組,把學生準備的故事說給小組同學聽聽,讓大家也來分享分享。
2、推選出編得最好的童話。
五、指名編講,動筆.寫作。
1、下面請每小組推選出來的同學上臺來講講你編寫的童話故事。
2、請學生認真傾聽以后集體評價、修改。
3、拿起你的筆,將你精彩的故事寫下來吧!
第二課時。
繼續(xù)作文。
第三課時。
謄.寫作文。
第四課時。
點評作文。
教學后記:。
《習作7》教學設計之一由本站會員分享,,請注明出處!
習作一教案篇十三
二、教學目標:
1、讀懂例文例文《小鬧鐘》和《小溪流的自述》中的片段,學會用擬人化手法介紹生活中常見事物的方法,并領悟到這樣寫的好處。
2、領會本次習作的要求,采用“自述”的形式,用擬人的手法來寫熟悉的事物,要能抓住事物的特點,展開豐富的想象,寫得具體、生動。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在于采用自述的形式,用擬人化的手法來寫熟悉的事物。難點就是要能抓住事物的特點,展開豐富的想象,寫得具體生動,完成角色轉換。
四、教法教具:
課件。
五、課時安排:
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生介紹自己。(比如姓名、年齡、長處、特點、愛好、理想、愿望等)。
出示小黑板詞條:書包黑板文具盒鋼筆臺燈小鬧鐘布袋熊。
他們也很高興認識你們,初次見面,總得介紹下自己吧??墒撬麄儾粫f話,怎么辦?
學生思考并交流。(配音、當代言人等)。
3、感知學法。
同學們的方法都很好,瞧,小鬧鐘開口說話了。(教師手拿小鬧鐘,范讀例文《小鬧鐘》,老師最好把例文背下來。)。
學生聽,然后說說聽后的感覺。(沒有生命的東西開口說話了、有趣、生動)。
教師小結:象這樣的寫法,叫“自述的形式”(板書)就是以第一人稱“我”來介紹自己的特點,這樣可以示文章更生動,更有趣。
4、深化主題:讀例文《小鬧鐘》,思考:它是怎樣介紹自己的,介紹了哪些特點?
a、學生讀例文并思考。
b、交流,教師相機點撥,并板書:形狀色彩結構功能。
c、再讀例文,體會文章是怎樣把這些特點寫具體、寫生動的。
5、繼續(xù)感悟。
指名朗讀。
小溪流訴說了什么?它有什么愿望?
學生思考并回答。
出示:課桌書本小花蔬菜水果。
假如你是這些事物,你會說什么?
師引導學生說出,比如“課桌、書本”原來的樣子,后來被學生損壞,心情,愿望,“蔬菜、水果”的營養(yǎng)價值,小朋友不愛吃等等。
6、明確要求,完成習作。
面對黑板上的這些事物,你最喜歡和誰交朋友,趕快拿起手中的筆,替他們寫個自我介紹吧。(小鬧鐘和小溪流就不必說了)。
如果你不想寫這些,也可以寫你喜歡的其他的事物。
提醒學生注意習作要求:一、用“自述”的形式介紹一個自己熟悉的事物。二、要求寫具體、生動。要求:讓學生完全溶入到角色當中去,讓他就成為它,進行一次自我介紹。其中的磨練可以是學生自行發(fā)揮。
7、學生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8、互相交流,修改習作。
9、修改。
10、謄寫。
七、板書:
自述。
心理??????愿望。
八、教學反思:
習作一教案篇十四
本次作文是要求作者觀察一種小動物,然后寫下來.在這里,教材的要求更為明確了,要求學生"先觀察它的外形,看看每個部分有什么特點,再觀察它的動作.觀察動作要仔細,要有耐心,有時要反復觀察.比如小雞吃食,公雞打鳴,鵝鴨鳧水,猴子嬉戲,鳥兒飛翔等等.然后把動物的外形和動作寫下來.為了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可以適當?shù)卮虮确?當然也要注意段與段之間的銜接."作文要求十分明確,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理解這些要求,把握觀察與寫作的方法,通過流暢的語言文字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2,模仿例文的寫法,寫自己喜歡的一種動物,把動物的外形和動作寫下來.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明確訓練要求。
1.談話導入.
(1)那位同學家養(yǎng)有小動物,請你介紹一下你家的小動.
(2)你們喜歡哪些動物朋友,你為什么喜歡它。
2.交流歸納.
3.明確要求.
引導學生讀懂習作提示,弄清習作的訓練目標.
教師適時歸納:。
(2)可以寫動物怎樣吃食,嬉戲,活動,休息等習性.
(3)要寫出自己和動物之間的聯(lián)系.
二,觀察體驗。
1.展示你喜愛的動物.
2.抓住特點說具體.
3.交流與動物的關系,表達情感.
你與你喜愛的小動物有過怎樣的故事,說給大家聽聽.
說說你所如何表達你愛小動物的。
4,學生自由選材,定題目,自行擬稿成篇.
三,評改交流。
1.小組評改.
2.班級交流.
小組推選優(yōu)秀習作在班級宣讀。
四,學生修改謄寫.
五,習作講評。
總述:本次作文,同學們都寫了自己喜歡的小動物,都能抓住動物活潑可愛的特性來寫.一些同學較好地對動物的外形,生活習性作介紹,可以看出這些同學為寫好作文查閱了不少資料,值得大家學習.
但本次作文中最主要的問題是,一些同學沒有處理好記事與動物的介紹,缺少對動物的描寫.
展示幾篇習作,分組進行評析討論,然后在班上交流:。
我家的花母雞。
湯馮哲。
我家養(yǎng)了許多雞,超級可愛!但在這里我要特別的寫我家的母雞,因為我覺得母雞比公雞漂亮多了.
那只雞我叫它"白雪公主".雖然叫它白雪公主,但它卻總喜歡蹦蹦跳跳,還很喜歡啄我的手指頭.不知怎的,它啄我手指頭時,不但不覺痛,而且還感到挺舒服呢.
白雪公主很漂亮,全身羽毛都是白白的,頭部的羽毛有許多黑色的斑點.在它的尾部,白色的羽毛中點著些斑點,好極了.還有幾撮金黃色的羽毛,與白色的相映襯,特別的好看.
還有一只老母雞,它全身金黃,如美麗的鳳凰,特別是尾巴,拖得長長的金黃中帶著白邊黑點的,又如孔雀.這母雞特別貪吃,每當給它們食物時,它總是沖在第一個,生怕別的雞搶完似的,就是那些高大威猛的大公雞,也讓它三分.
看家狗。
楊怡靜。
我家有只看家狗,它活潑,可愛,逗人喜愛.
這可愛的小狗,我就幫它取了個名字,叫"叮叮".它有著那黑珍珠般的眼睛,黑不溜秋的鼻子,烏黑的嘴唇,可愛極了.還有它那雪白的毛,又細又長的尾巴,構成了一幅美麗動人的圖畫.
叮叮個子不大,小巧玲瓏,但吃起來很厲害.我?guī)退鼫蕚淞藗€盤,每餐都要拿去.它的一頓飯,我能吃一天呢.叮叮有個好習慣,也值得我去學習,那就是不剩飯,把盤子添得干干凈凈的.好像它也知道,農民伯伯種出糧食很不容易.就因為它吃那么多,才有力氣幫我們看門跟著我跑.只要有外人來,沒與我們主人打招呼,它總是汪汪地叫個不停.
叮叮這可愛的小家伙,我真喜歡它.
[教后反思]。
習作一教案篇十五
佚名。
教學要求:
1、對照插圖讀懂例文《我的自畫像》,了解主要內容,結合習作提示,明白寫人的要領:抓住人物的外貌特點、性格、興趣等展開介紹。
2、畫好自畫像,在自我觀察和相互提示下,寫一段關于自己的話,注意抓住特點,按一定順序寫下來。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抓住外貌特征,通過神態(tài)的描寫反映一個人的性情。
難點:寫出個性特征。
課前準備:
1、課本插圖投影片。
2、例文錄音。
3、用來畫自畫像的`卡紙和小鏡子。
4、好詞語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讀懂例文。
1、指導看圖。
(1)小朋友,你看杜小虎給自己畫的自畫像,哪些地方畫得特別像啊?指名說。
(2)你能看圖說說自己對杜小虎的印象嗎?
說給小小組的同學聽。
指名說。
(3)小結:小朋友說得都很準確,他抓住了自己主要的外貌特征來畫的,瞧那笑瞇瞇的眼睛,大大的腦袋,多可愛啊。
2、學習例文。
(?。W生自由讀例文。
請小朋友自由地朗讀杜小虎寫的《我的自畫像》,想想他是從哪些方面介紹自己的。
(2)對照插圖,再讀例文。
我們再來讀讀杜小虎的習作,他把自己的特點寫出來了嗎?
1、學生給自己畫像。
2、同桌互相欣賞,提出修改意見。
3、自由地把畫張貼在黑板上,學生做“猜猜看”的游戲。
(1)愿意展示自己的小朋友請把自畫像貼在黑板上,其他小朋友把眼睛閉起來。
(2)睜開眼睛,讓我們來“對號入座”猜猜看,他們都是誰,把名字寫在相應的畫像旁,并說說你猜出的理由。
(3)學生互相提出修改意見,并說出理由。
4、學生練說。
(1)請小朋友拿著自己的畫像,就像杜小虎一樣給同學們做一個自我介紹,如果小朋友覺得你說得不像,那就要請你唱歌兒啦。
(2)出示“好詞語花籃”,供學生.寫作時選用。
活潑開朗天真爛漫美麗大方帥小伙。
愣頭愣腦憨厚。
5、學生練寫。
(1)學生寫草稿。
(2)指名讀。
(3)師生評議。
(4)學生謄寫。
(5)習作和畫像展覽。
《習作2》教學設計之五由本站會員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習作一教案篇十六
教學內容:第九冊語文第二單元"習作練習"。
教學目標:(1)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調動學生觀察思考和練筆的積極性,真正讓習作練筆成為學生的生活需要,習作教學研討課教案。(2)通過抓讀寫聯(lián)系,幫助學生初步掌握如何抓具體事例和抓人物特點寫入的習作方法。(3)培養(yǎng)學生獨立構思和認真修改自己習作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指導學生通過具體事例表現(xiàn)人物的特點。
教學過程:
為了激發(fā)學生習作的興趣,教師可采用"迂回"的方式向學生提出習作的要求,啟發(fā)學生從回憶自己的生活人手,幫助確定寫作的素材。
1.啟發(fā)談話,喚醒學生記憶的表象。
教師可采用這樣的導語:同學們,在你們的生活中,經常和各種不同的人打交道:在這些人中,有你熟悉的人,有你喜歡的人,有你討厭的人,有你敬佩的人…能不能把他(她)們介紹給老師呢?今天先介紹你認為最需要盡早告訴老師的那一位。你所要介紹的這個人的哪些事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請你按要求寫下來:
最需要告訴老師的那個人:
這個人給你印象最深的事情(可以幾件):
2.分四人小組互議,相互啟發(fā),確定習作題目。
教師先組織學生分四人小組交流,讓學生在互動中相互啟發(fā),并允許學生調換所要介紹的那個人,教案《習作教學研討課教案》。然后啟發(fā)學生根據(jù)自己所要介紹的人,自擬習作題目。必要時,教師可提供一組題目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生在自擬題目時,教師要教給學生有關擬題的方法。如:可按人物性格特點擬題,可按人物品質特點擬題,也可按典型事例擬題等等。
學生的習作素材有了,緊接著教師要通過抓讀寫聯(lián)系,幫助學生領悟寫入文章的一般規(guī)律。
1.啟發(fā)學生從學過的寫人的課文中領悟寫法。
同學們學過的課文中,有不少是描寫人物的,想一想:在這些課文中,哪些人物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為什么?同桌先討論一下,然后我們一起來交流。
2.指導學生從習作"病例"中領悟寫法。
把寫人的文章寫成敘事的文章,人物特點不鮮明,內容不具體,這是學生寫人習作中常見的通病。針對這種情況,教學時,教師可以先出示一篇典型的"病例",然后組織學生討論。
她,令我佩服。
說起來,她還不是我的同班同學,但我對她的了解卻很多。她就是我的鄰班――五年級一班的班長宋小月。
她樂于助人,刻苦用功,謙虛而不驕傲,光彩照人。
這樣的一個優(yōu)秀同學,令我佩服,值得我好好學習。
(3)引導學生歸納寫法:教師先組織學生討論:從學過的課文和讀過的優(yōu)秀習作,以及從剛才討論修改的"病例"中,你認為要介紹一個人物,必須注意哪幾方面呢?然后教師揭示寫人文章的一般規(guī)律:第一,要抓住具體的事寫人,可以是"一人一事一品質",可以是"一人多事一品質",也可以是"一人多事多品質"。第二,要抓住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心理等描寫來反映人物的特點。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構思起草的興趣:
教師可創(chuàng)設這樣的情境:同學們都想把自己印象最深的那個人介紹給老師,但是,由于時間關系,老師不可能聽同學們一個一個來介紹。如果你們將自己最需要告訴教師的那個人寫下來給老師看,不就行了嗎?在起草前先構思一下,然后再起草。
2.學生獨立構思起草,教師巡視,并對習作有困難的學生作個別輔導。
習作一教案篇十七
習作要求:
1.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自己的本領。先讓學生說說自己的長處。
2.學習例文的寫作方法,把自己的長處寫下來。
指導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比如:溫暖班級里的張亮同學,他是一個體育健將,在每一屆的校運會上,無論是長跑,還是百米短跑,總奪第一名。還有,他還是跳高能手呢?去年他代表我校,參加了市里的跳遠比賽,還奪得了第二名,他是我們的驕傲。他不僅體育成績好,他的學習成績在班級里也是名列前茅!
2.每次訓練后,顧不上休息,一回到教室,就埋頭寫作業(yè)。雖然每次訓練都讓他覺得筋疲力盡,但是,他從不拖拉作業(yè)。他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3.他也許還有其他的長處,下面,我們再來聽聽他的長處!
二、學生找找自己的長處。分小組交流。
1.教師參與學生的小組討論。
2.好每一個小組,選一位學生,上來向大家介紹自己的長處。
3.聽了大家的交流,我發(fā)現(xiàn)我們的學生真厲害,有那么多的長處!
三、學習例文,明白寫法。
1.先讓學生讀。
2.有困難嗎?指出來,我們一起來探討。
3.好我們一起來讀一讀例文。
4.你們明白,作者有哪些長處?他是怎樣想大家介紹自己的長處的/。
5.作者通過一件具體的事例,來寫出自己的長處的。
6.寫自己的長處前,可以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接著再寫自己的長處。
四、學生動筆起草。教師巡視。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指導學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并且認真地謄寫下來。
指導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請你們拿出自己的草稿本。
2.認真地讀上三遍。讀到嘴巴聽的地方,檢查一下標點符號。
3.一篇好的作文,首先要根據(jù)要求,做到句子通順,有順序,有重點。
二、聽聽學生寫的作文。
1.讓學生自告奮勇上來把自己寫好作文讀給大家聽。
2.要求學生認真聽發(fā)現(xiàn)問題,我們一同來幫助他。
3.還有誰想上來,把自己寫好作文讀給大家聽。
三、學生再次修改。
四、要求學生把上次的作文等第寫在作文本的第一頁的目錄上。
五、把上次作文中出現(xiàn)的錯別字,一定要訂正好!老師關好了,說明你訂正對了,不然,你要擦了再訂正!
六、修改后,讓學生認真謄寫。
習作一教案篇十八
1、養(yǎng)成仔細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通過野外采風活動培養(yǎng)收集標本、積累寫作素材的能力。
2、學習狀物的寫法,寫出秋天樹葉形狀、色彩的變化,培養(yǎng)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觀察、采集秋葉,制作標本、貼畫、串鏈等秋葉作品。
一、導入激趣。
秋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jié),秋葉是秋天一道亮麗的風景。前天班會課,我們開展了走進自然看秋葉的活動,這兩天,我們又讓大家走進田野,自由采集秋葉,仔細觀察,精心制作秋葉的作品,相信大家一定收獲很多,把你們的`收獲拿出來,把你們的發(fā)現(xiàn)、思考、感想說出來,我們開展自由的交流。
二、交流指導。
我們可以交流什么?(秋天樹葉的變化,采集到樹葉的顏色、形狀、氣味、觸感,由樹葉產生的聯(lián)想,秋葉作品,活動的收獲)。
先和小組內的同學交流一下,再全班交流。
全班指名交流,通過追問,點撥,相機進行指導,引導學生觀察細致、描繪生動,見解深刻。
三、練寫片段。
為了讓我們的思路更清晰,語句更生動,我們要練寫一個重點片段,寫什么?(我最喜歡的一片秋葉,我的秋葉作品)。
給你一段時間,看誰寫得精彩?
指名朗讀幾個不同內容的片段,進行指導和評析。
四、順序點撥。
給我們這篇作文起個什么題目?
寫的時候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
五、完成草稿。
開展綜合性實踐活動,提升學生習作水平。
習作一教案篇十九
本次習作處在第六冊第一單元的位置,在習作序列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在上個學期中,學生已經學習了較復雜的單幅圖的看圖寫話(如第五冊習作3),為多幅圖寫話創(chuàng)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本次習作既有對過去看圖寫話的鞏固復習,又有新的要求和跨度,遵循了循序漸進的語文學習規(guī)律。無論是單幅圖,還是連貫情節(jié)的多幅圖,其提供的只是一個或幾個凝固的瞬間,更多內隱的信息則需要根據(jù)孩子們自己積累的經驗和合理的想象把它們呈現(xiàn)出來。因此,本課的教學,要著重在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和合理想象,使學生不僅能夠深刻地理解畫面外顯的意義,還能夠深入地發(fā)掘畫面內隱的情景。在這個過程中,使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得以培養(yǎng),思維得以發(fā)展,靈性得以生發(fā)。
1、同學們,上個學期咱們寫了不少作文,其中哪一次作文你覺得最有趣?(通過談話激發(fā)學生對習作的成功體驗和美好印象,同時引出“擺玩具,編故事”的話題)。
過渡:好!響亮的回答,閃亮的眼睛,都在告訴我:你們躍躍欲試了!別急,要想故事編得好,先把方法學到手。咱們先來看一位叫段秋霞的小朋友她是怎樣看圖編故事的,看看誰最聰明最會學,從中取得真經。
1、觀察圖畫,明確圖意。
(1)出示第一幅圖,引導學生一邊仔細觀察一邊動腦思考:圖上畫的是什么季節(jié)?你是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圖上的是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們在做什么?(引導學生抓住圖中的蜜蜂、蝴蝶、鮮花以及人物的穿著、動作、神態(tài)進行觀察,弄清圖意,言之有據(jù)。)。
(2)同法指導觀察其余3幅圖。(著重引導學生觀察前一幅圖中沒有出現(xiàn)的事物,注意畫面的變化,如出現(xiàn)了哪些新的人物,地點有什么變化等,從而了解事情的發(fā)展變化。)。
(3)引導學生把4幅圖連起來看,想一想,這幾幅圖告訴我們一件什么事?
2、圖文對照,討論明法。
(1)自由讀文:圖畫的意思我們看明白了,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段秋霞小朋友是怎樣編這個故事的。請大家自由地讀一讀《脫棉衣》這個故事,然后再對照這幾幅圖,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
(2)討論交流。(著重落實文后的幾個思考題,如:作者是怎么分段寫的?哪些話是畫面上沒有的?讀了這篇作文,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教師有仔細聆聽學生的發(fā)言,從中捕捉相關信息,并將之放大,加以強調,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感悟看圖習作的兩大要領:觀察和想象。)。
(3)教師小結:看圖編故事,“看”是關鍵,只有看細致了,看清楚了,看明白了,在“編”的時候,才能夠把畫面的內容給充分表現(xiàn)出來。同時,在“看”的時候,還要學會“想”,要根據(jù)畫面內容,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認真思考,展開合理想象,這樣才能生動、形象地表達出畫面的真實、完整的`意思。
1、觀察畫面。
下面我們就試著用學到的方法來編一編猴哥的故事。首先請大家仔細觀察這3幅圖,先把每幅圖的意思看明白,然后再連起來重看一遍,使整個故事在自己的頭腦中留下一個完整的印象。
2、匯報交流。
這3幅圖講了一件什么事?每幅圖分別講了什么意思?(教師要著重引領學生看清人物的穿著以及柱子上的字句,明確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和地點;要引導學生留意圖中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把握人物的情感變化,推想人物的心理活動和語言;此外,還需點引學生抓住圖中的景物,去想象公園美麗的景象,尤其要抓住“太陽的笑臉”去想象隱含的意義。)。
3、編述故事。
指名練說,組織評議。(引導學生圍繞“他們說的好在哪里?”“他們說的什么地方你最欣賞?”“你認為他們說的有不足的地方嗎?你有什么建議嗎?”等問題進行評議,并于雙向互動中不斷充實和豐富自己說的內容。)。
4、動筆寫故事。
5、指名朗讀自己編寫的故事,進行簡單評議。
1、同學們編的故事都很精彩,可是由于時間關系,我們無法一一欣賞,請大家回去以后把你們編寫的故事讀給爸爸媽媽聽,聽取他們的意見,然后再做修改,抄正在作文本上。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7099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