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三年級一塊奶酪教案(精選17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3 04:47:48
語文三年級一塊奶酪教案(精選17篇)
時間:2023-12-03 04:47:48     小編:筆舞

教案需要不斷進行修改和完善,根據(jù)實際教學情況和學生反饋進行調(diào)整,確保教學效果達到預期目標。掌握學生的學習特點和需求,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活動。在編寫教案時,可以參考教材內(nèi)容、教研活動和教學方法等多方面的資料和信息。

語文三年級一塊奶酪教案篇一

教學目標:

1.準確讀寫并積累本單元生字詞,掌握有效的識字方法。2.積累關于講理的諺語,理解其含義。3.認識修改符號,并能用它們修改自己的習作。

4.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解句的能力,初步養(yǎng)成自己修改習作的習慣。教學重點:

1.掌握有效的識字方法。2.積累名言,理解其含義。教學難點:

1.運用修改符號修改自己的習作。2.培養(yǎng)自主修改習作的習慣。教學準備:

課件、練習本、作文本教學課時: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識字加油站。

2.(幻燈片出示)讀一讀,比一比,認一認。伸——申(申請)。

界——介(介紹)。

棕——宗(祖宗)憶——乙(乙方)。

招——召(召開)。

教——孝(孝順)3.指生說規(guī)律。(減一減,再把新的字進行注音、組詞)4.練一練。

二、我來歸歸類。

1.讀一讀,和同學交流你的發(fā)現(xiàn)。和“口”有關的字:咬、叼、嚼、咽、啃、吞、含叫、喊、嚷、吼、吵、啼、喚啪、嘩、吱、嗡、嘟、嗚、嘀2.明確:

第一組:是和嘴有關的動作第二組:是和語言有關的詞語第三組:都是用口模仿出來的象聲詞3.生根據(jù)自己的積累,作適當?shù)难a充。

三、日積月累。

一、交流平臺。

1.回顧本單元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談談你的收獲。2.指生說。3.師出示提示內(nèi)容:

這個單元中,我們學習了幾篇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有、、、,從它們的、中,可以感受到生動、鮮明的形象。

4.小結(jié):童話真是一座五彩繽紛的大花園。在童話的世界里,植物、動物不但和人一樣。

會說話,而且也有喜怒哀樂。

二、修改有方1.認識修改符號。

改正符號:把錯誤的文字或符號更正為正確的。增補符號:在文字或句、段間增添新的文字或符號。刪除符號:用來刪除字、標點符號、詞、短語及長句或段落。(畫法見課本p42頁。)2.師補充其它常見的修改符號。如:調(diào)換符號。

3.指生選擇修改符號,修改自己作文中的不恰當之處。4.教師巡視,指導學生修改。5.修改好后,學生在小組內(nèi)交流。

三、課堂練習板書設計:

語文園地和“口”有關的字關于“理”的諺語修改符號的認識和運用。

教學反思:

本節(jié)內(nèi)容既有字詞的積累,又有方法的學習,所以在授課中,我盡可能地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總結(jié)規(guī)律,然后自己運用規(guī)律,增強自己學習知識、運用知識的能力。學生積極性較高,但由于知識積累不夠、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在詞語的理解和歸納方面上還是以教師的講解和引領為主。

語文三年級一塊奶酪教案篇二

教學要求:

1.認識本課9個生字,認讀“誘人”、“惱火”、“猶豫”等詞語,掌握“處”“稍”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在閱讀、理解內(nèi)容的基礎上,體會螞蟻隊長嚴于律己,愛護幼小的品質(zhì),螞蟻群體團結(jié)合作的精神,學習螞蟻們的優(yōu)秀品質(zhì)。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吃過奶酪嗎?好吃嗎?

面對一塊美味誘人的奶酪,搬運奶酪的螞蟻隊長是怎么做的呢?讓我們走進課文了解一下。

板書課題:“一塊奶酪”。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不認識的生字根據(jù)注音拼讀一下,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

2.出示ppt,檢查生字新詞的學習情況,多種形式讀,正音、鞏固。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隨時糾正出現(xiàn)的問題。

三、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內(nèi)容。

1.出示ppt朗讀課文的指導方法,按要求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什么內(nèi)容?教師相機指導。

2說說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課文主要寫了____________事。

四、精讀課文,讀出感受,讀出感情。

(一)默讀課文,思考:

1.螞蟻隊長的禁令是什么?在文中畫出。

2.螞蟻隊長想吃奶酪嗎?結(jié)合文中句子說一說。

3.你喜歡這位螞蟻隊長嗎?說說理由。

(二)小組交流討論,把自己想象成是其中一只螞蟻。

(三)全班交流,根據(jù)交流,出示ppt句子,邊交流邊讀句子體會,師隨交流板書:

螞蟻們多么自律,多么有毅力!他們的心真齊啊!

螞蟻隊長嚴格遵守紀律,不違反禁令,嚴于律己,愛護幼小。

(四)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感悟體會。

五、課外拓展,說一說。

六、小組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螞蟻隊長的品質(zhì)。

七、小組內(nèi)演一演這個故事。

注意指導學生表演時的動作、神態(tài),把螞蟻們的心理活動演出來。

八、知識拓展。

奶酪(cheese),又名干酪,是一種發(fā)酵的牛奶制品,類似酸牛奶,比酸奶濃度高,近似固體食物,營養(yǎng)價值更豐富。

教學反思:

作為一個語文老師只有自己走進文本,被文本感染感動,才能夠感動學生,帶動學生。課堂上,我要求孩子們把自己想象成一只面對美味誘人的奶酪的小螞蟻,隨著文字走進螞蟻們的內(nèi)心世界,感悟體驗螞蟻群的自律,毅力,體驗作為隊長的螞蟻的嚴于律己,愛護幼小的品質(zhì),從而受到教育。我要求學生們在生活實踐中踐行這些優(yōu)秀品質(zhì)。這應該是我們語文課堂作為教育陣地的重要作用。

語文三年級一塊奶酪教案篇三

《一塊奶酪》是部編教材三年級語文第三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教學本節(jié)課,我的感受是:

成功之處:

一、采用學生自主識字,老師巧妙點撥的生字教學效果較好。

教師都放手讓學生進行自主識字,然后向大家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這大大激發(fā)了孩子識字的熱情,學生們積極參與,課堂氣氛活躍,不但提高了識字效率,學生們也學得愉快而輕松。

二、以讀為本,讀中理解,讀中感悟。

《語文課程標準》中也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該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fā)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被谶@個教學理念,我在教學《螞蟻隊長》中設計了“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的方法進行教學。

不足之處:該放手就放手,略讀課文,正是放手的好機會,教師完全可以提供他們一個展示的平臺,讓他們在這一寬松、和諧、民主的平臺上,主動學習,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共享學習成果。

語文三年級一塊奶酪教案篇四

1.會認“屠、蘇”等2個字,會寫“舊符”等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屠蘇”“曈曈日”等一些生僻字詞的意思,明白本首詩的大意。

4.了解詩句所描繪的歡天喜地、熱熱鬧鬧的節(jié)日景象,感受詩中表達的全民族歡度佳節(jié)、辭舊迎新的美好愿望。

【教學過程】。

一、走近生活,談話導入。

1.(課件出示:一組春聯(lián)和春節(jié)過年的畫面)。

2.同學們,你知道春節(jié)指的是農(nóng)歷的哪一天嗎?(指名并板書:正月初一)這一天在古時候又叫做“元日”(板書:元日)“元”是開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3.今天我們要學的這首古詩的題目就叫作“元日”,請大家一起來讀題。

4.簡介作者。

王安石,生于天禧五年(西元10),卒于元佑元年(西元1086年),字介甫,晚號半山,小字獾郎,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世稱臨川先生。宋臨川人,漢族。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在北宋文學中具有突出成就。其詩“學杜得其瘦硬”,長于說理與修辭,善用典,風格遒勁有力,警辟精絕,亦有情韻深婉之作。著有《臨川先生文集》,謚號“文”。其政治變法對宋初社會經(jīng)濟具有很深的影響,已具備近代變革的特點,被列寧譽為是“中國十一世紀最偉大的改革家”。

二、初讀感知,學習字詞。

(一)初讀課文,感知詩意。

1.同學們,首先請你們自由朗讀這首古詩,用你們平時學會的學習古詩的方法學習交流,朗讀的時候,要把字音讀準,然后邊讀邊邊記下自己讀懂了什么,標出讀不懂的地方。

2.生自由朗讀,小組交流。

3.檢查交流情況。

屠蘇。

(1)指名朗讀,師生評價,糾正不正確的讀音。

注意讀準平舌音“蘇”。

(2)交流對重點詞語的理解。教師評議,多媒體出示重點詞語的注釋。

元日:農(nóng)歷的大年初一。

爆竹:古人燒竹子時發(fā)出的爆裂聲。用來驅(qū)鬼避邪,后來演變成放鞭炮。一歲除:一年已盡。除,去。

屠蘇:藥酒名。古代習俗,大年初儀全家合飲這種用屠蘇草浸泡的酒,以驅(qū)邪避瘟疫,求得長壽。

曈曈:日出時光亮的樣子,詩中指“天剛亮時”。

桃:桃符,古代一種風俗,農(nóng)歷正月初一時人們用桃木板寫上神茶、郁壘兩位神靈的名字,懸掛在門旁,用來壓邪。演變到現(xiàn)在,人們大多會用對聯(lián)貼于大門上。

(二)識記字形,書寫生字。

(出示生字田字格課件)。

舊符。

1.你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

形聲字結(jié)構:符。

“日+丨=舊”

2.觀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筆畫,交流討論。

“舊”左窄右寬,“符”上窄下寬。

3.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三)學生熟讀課文:開火車讀、賽讀、小組讀、同桌讀。

三、品讀欣賞,深入探究。

(一)回憶生活,說說“春節(jié)”

1.春節(jié)是個喜慶的節(jié)日,能說說你們是怎么過的嗎?

指名交流,教師適當引導:說說自家或見過別人家怎么過節(jié)。

a:放鞭炮(引導學生知道人們大多喜歡在大年三十晚上12點放鞭炮,目的是告別舊年,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

b:吃年夜飯,喝灑慶祝(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新起點的開始,預祝有一個新的、美好的未來。)。

c:貼對聯(lián)(表達自己美好的心愿)。

2.教師歸納:根據(jù)同學們剛才提供的信息,老師大致可以歸納出這幾點:

炮竹聲聲,告別舊年。

舉杯同慶,迎接新年。

大紅對聯(lián),美好心愿。

(二)理解古詩。

1.課件出示整首詩,背景是課文插圖,感知元日熱鬧的景象。

2.同桌互讀古詩,讀后借助字典、結(jié)合插圖也可以聯(lián)系我們現(xiàn)在過年的情景交流“我讀懂了哪句詩?!?/p>

3.指名集體交流,在學生理解詩句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需要適當引導學生反饋收集到的資料,了解有關春節(jié)的知識。如:為什么貼春聯(lián)?為什么放鞭炮等。

4.理解全詩的意思:同桌互說,指名說說,師生評議。

5.誦讀古詩。

(1)過春節(jié)的時候,你們的心情怎樣?為什么?

(2)作者的心情出是一樣的,從他寫的這首詩我們可以看出,也可以從這幅插圖中看出來。請你試著把詩中歡快、喜慶的場面讀出來。

(3)自由讀、指名讀、評議、男女生讀、齊讀。

(4)誰已經(jīng)能背了?(指名背誦)。

四、聯(lián)系“元日”,遷移學習。

1.作者描寫元日中的喜慶場面,主要抓住了哪些事物?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相機在一開始貼的句子旁板書:“爆竹”“屠蘇酒”“桃符”)(板書:爆竹屠蘇酒桃符)。

2.小結(jié)、介紹:同學們一定發(fā)現(xiàn)了,從古至今,過新年的方式?jīng)]有太大的不同,只不過一些叫法不同而已,比如,現(xiàn)在我們叫“春節(jié)”,面古時候叫——“元日”,也有一些物品經(jīng)過時間的推移而簡化了,比如“爆竹”簡化成現(xiàn)在的——“鞭炮”、“桃符”簡化成現(xiàn)在的——“對聯(lián)”。像這種從古時就有,并世代流傳下來的節(jié)日,我們稱為“傳統(tǒng)節(jié)日”。

3.你還知道我們中國有哪些傳統(tǒng)節(jié)日?簡單說說節(jié)日的主要活動。(課件出示:中秋、端午等節(jié)日簡介)。

4.從這些流傳至今的節(jié)日風俗里,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會生活的精彩畫面。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

五、指導朗讀,體會情感。

1.(課件出示):

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板書帶節(jié)奏標志的古詩《元日》)。

2.指名朗讀。學生自由評議。

3.教師小結(jié):讀古詩應該抑揚頓挫,還應有感情。

4.教師范讀,指名讀,指名領讀,學生齊讀。

5.自由讀,練習背誦。

六、檢查背誦,體會感情。

1.我們今天學的這首《元日》,描寫新年元日熱鬧、歡樂和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抒發(fā)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我真想讀讀這首詩啊!(范讀——練讀——指名讀——師生讀)。

2.抽取學生檢查背誦,學生一起背誦。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小組合作,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相互合作、探究的意識?!俊?/p>

【板書設計】。

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放爆竹飲屠蘇酒貼桃符。

語文三年級一塊奶酪教案篇五

1.學習寓言《南轅北轍》,了解故事內(nèi)容。

2.結(jié)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在了解寓言主要內(nèi)容的基礎上,體會寓意。

教學難點:初步理解寓意,生動表演課文內(nèi)容。

師:誰能說說你都學過那些寓言故事?(指名回答)

生1:我知道的有《揠苗助長》、《守株待兔》。

生2:我知道的有《亡羊補牢》、《掩耳盜鈴》《愚公移山》。

生3:我知道的有《自相矛盾》、《畫蛇添足》、《南轅北轍》。

師: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南轅北轍》這則寓言故事(板書課題),看看其中蘊含有什么樣的道理。

要求:1.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2.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用自己的話說說你對“南轅北轍”這個詞的理解。

1. 指名讀課文,集體正音。

2. 師:誰能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一個人想到楚國去,楚國在南邊,他卻往北走,朋友提醒他走錯了,他卻滿不在乎。

3. 師: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你對“南轅北轍”這個詞的理解?

生:一個人想到楚國去,楚國在南邊,他卻往北走。

師:轅:古代車馬前面的兩根車杠。轍:車輪走過之后,路面壓成的痕跡。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為了檢查學生的自學情況】

1. 同桌分角色讀,教師巡視指導。

2. 集體分角色讀。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和對課文的理解能力】

1. 學生準備。

2. 指名展示表演。(三名學生上臺表演,一名演去楚國的人,一名演他的朋友,另外一名演車夫。)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表演能力和對課文的理解能力。】

1. 師:學習了這則寓言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生1:我們不能向去楚國的人學習。

生2:我們應該聽別人的勸告。

生3;行動和目的要一致。

師:行動和目的相反,即背道而馳,是永遠也達不到目的的。

2. 聯(lián)系學習、生活實際談談類似的事情。(同桌交流)

3. 師:我們今后應該怎么做?

生:行動和目的要一致。

師:行動和目的要一致,才能達到目的。

語文三年級一塊奶酪教案篇六

1.認識本課9個生字,認讀“誘人”、“惱火”、“猶豫”等詞語,掌握“處”“稍”等多音字和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在閱讀、理解內(nèi)容的基礎上,體會螞蟻隊長嚴于律己,愛護幼小的品質(zhì),螞蟻群體團結(jié)合作的精神,學習螞蟻們的優(yōu)秀品質(zhì)。

同學們,吃過奶酪嗎?好吃嗎?其實我們對于奶酪這個詞并不陌生,課件出示二上課題《狐貍分奶酪》,生讀“奶酪”。

那么今天,主角不再是狐貍和熊哥倆,而是一群小螞蟻,面對一塊美味誘人的奶酪,搬運奶酪的螞蟻隊長是怎么做的呢?讓我們走進課文了解一下。

板書課題:“一塊奶酪”。齊讀課題。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不認識的生字根據(jù)注音拼讀一下,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

2.出示ppt,檢查生字新詞的學習情況,多種形式讀,正音、鞏固。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隨時糾正出現(xiàn)的問題。

三、課文,了解課文的內(nèi)容。

1.出示ppt朗讀課文的指導方法,按要求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什么內(nèi)容?教師相機指導。

2說說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課文主要寫了____________事。

(一)默讀課文,思考:

1.螞蟻隊長的禁令是什么?在文中畫出。

2.螞蟻隊長想吃奶酪嗎?結(jié)合文中句子說一說。

3.你喜歡這位螞蟻隊長嗎?說說理由。

(二)小組交流討論,把自己想象成是其中一只螞蟻。

(三)全班交流,根據(jù)交流,出示ppt句子,邊交流邊讀句子體會,師隨交流板書:

螞蟻們多么自律,多么有毅力!他們的心真齊?。?/p>

螞蟻隊長嚴格遵守紀律,不違反禁令,嚴于律己,愛護幼小。

(四)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感悟體會。

注意指導學生表演時的動作、神態(tài),把螞蟻們的心理活動演出來。

出示ppt:

奶酪(cheese),又名干酪,是一種發(fā)酵的牛奶制品,類似酸牛奶,比酸奶濃度高,近似固體食物,營養(yǎng)價值更豐富。

延伸閱讀《誰動了我的奶酪》。

螞蟻們:自律,有毅力,心齊。

螞蟻隊長:嚴于律己,愛護幼小。

語文三年級一塊奶酪教案篇七

1、認識“宣、處、誘”等12個生字,理解“爭先恐后、七上八下”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感受螞蟻隊長面對奶酪時的心理變化過程,同時體會他遵守紀律、嚴于律己的美好精神品質(zhì)。

重點:準確感受螞蟻隊長面對奶酪時的心理變化過程。

突破方法:在研讀課文的過程中,教師要重點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螞蟻隊長面對奶酪時前后一共四次給螞蟻們下達命令,從中感受他下命令時內(nèi)心最真實的情感體驗,并抓住最能反映內(nèi)心活動的詞語“七上八下、生氣、猶豫”等,深入體會其心理所發(fā)生的變化及原因。

難點:懂得具有遵守紀律、嚴于律己的美好精神品質(zhì)的重要意義。

突破方法:一方面,要引導學生將螞蟻隊長面對奶酪時前后的不同態(tài)度與其他螞蟻的反應進行比較,感受螞蟻們因為螞蟻隊長首先做到遵守紀律、嚴于律己才激發(fā)更多的敬重之情;另一方面,還要借助其他關于遵守紀律的小故事進行補充感知,進一步樹立遵守紀律、嚴于律己的主觀意識。

教法:提綱挈領法,結(jié)合略讀課文的教學特點,教師要抓住課文螞蟻隊長的心理變化這根主線組織學生進行品讀感悟,實現(xiàn)對故事內(nèi)容及主旨的準確感知;質(zhì)疑導學法,借助教師精心提煉的問題作為學生探究交流學習的突破口,引導他們深入到故事中,感受故事所蘊含的深刻主旨,從螞蟻隊長的身上受到情感價值觀的教育。

學法:自主探究與交流延伸相結(jié)合學習法,在閱讀故事的過程中,通過自主探究學習,感知故事內(nèi)容,并通過與同學、老師交流,不斷深化對故事內(nèi)涵的體會,再將從課文中獲得的感悟延伸到生活中,實現(xiàn)認知的內(nèi)化;想象體驗法,感悟螞蟻們面對誘惑時的表現(xiàn),學生需要將自己假想成故事角色,從而深入到螞蟻們的內(nèi)心世界,體會他們所表現(xiàn)出來的毅力和紀律性的可貴。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關于紀律的名言警句。

學生:自主閱讀課文;搜集遵守紀律、嚴于律己的小故事。

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一:

一、謎語激趣,引入學習。

1、課件出示謎語:“忙碌小兵丁,工事勤又精。力氣何其大,合作又熱忱。(打—昆蟲)“引導學生邊讀邊根據(jù)謎面的提示,試著猜出謎底。

2、教師適時引導學生明確謎底(補充出示“螞蟻”),同時引導學生根據(jù)對謎語的理解,簡單說說螞蟻都具有怎樣的精神。教師歸納(勤勞、團結(jié)),同時引入:今天我們學習的這則童話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勤勞、團結(jié)的小螞蟻。孩子們,你們想了解故事的內(nèi)容嗎?那就趕快打開課本,翻到第11課吧。

3、板書課題,引導學生讀題,指導讀準“奶酪”(“奶”的聲母是鼻音,“酪”的聲母是邊音)。

語文三年級一塊奶酪教案篇八

教學本節(jié)課,我的感受是:

成功之處:

一、采用學生自主識字,老師巧妙點撥的生字教學效果較好。

教師都放手讓學生進行自主識字,然后向大家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這大大激發(fā)了孩子識字的熱情,學生們積極參與,課堂氣氛活躍,不但提高了識字效率,學生們也學得愉快而輕松。

二、以讀為本,讀中理解,讀中感悟。

《語文課程標準》中也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該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fā)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基于這個教學理念,我在教學《螞蟻隊長》中設計了“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的方法進行教學。

不足之處:

該放手就放手,略讀課文,正是放手的好機會,教師完全可以提供他們一個展示的平臺,讓他們在這一寬松、和諧、民主的平臺上,主動學習,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共享學習成果。

語文三年級一塊奶酪教案篇九

1.以“保護環(huán)境”為主題展開綜合性實踐活動,培養(yǎng)調(diào)查、訪問、查找資料的能力,探究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和寫作能力,樹立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發(fā)現(xiàn)能力,加強對比喻句的認識。

3.積累反義詞。

4.背誦描寫景物的優(yōu)美古詩句,培養(yǎng)對古詩的領悟力。

3.討論:以“我們能為保護家鄉(xiāng)的環(huán)境做點什么”為題,對改善家鄉(xiāng)的環(huán)境提出幾條切實可行的具體建議。

各調(diào)查小組先在組內(nèi)討論,然后推選出代表在全般介紹,其他組的同學可以共同出謀劃策。

習作

1.同學們,大家圍繞“環(huán)境保護”做了很多調(diào)查研究工作,通過剛才的交流,你一定對保護環(huán)境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你愿意把自己了解到的情況寫成一篇短文嗎?可以寫自己調(diào)查了解到的情況,可以寫幾年后家鄉(xiāng)環(huán)境的變化,也可以寫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發(fā)生的有趣的事情。

2.學生自由寫作,教師巡視,引導學生使用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語句,鼓勵學生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

3.交換習作,互相修改,教師就學生習作中存在的共同問題給予指導,對有進步的同學給予鼓勵,并組織學生展示自己的習作。

1.學生自由讀兩組句子和學習伙伴的話。

2.發(fā)現(xiàn)了什么?第二句話好在哪里?

3.你能仿照例子說一組這樣的句子嗎?

日積月累

讀讀認認:

1.學生自瀆,借助拼音讀準生字。

2.抽生讀、同桌互對、師聲互對、齊讀。

3.拓展:列舉一些自己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積累的反義詞。

讀讀背背:

1.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古詩句,讀準字音。

2.采取多種形式讀古詩句。

3.采取多種形式背古詩句。

安排學生圍繞“環(huán)境保護”這個主題,就其所獲得的綜合性學習成果進行交流和展示??梢圆扇≈谱鞅Wo環(huán)境的標語牌、保護環(huán)境的建議書、保護環(huán)境的手抄報等形式,可以單獨制作,也可以多人一起制作。對優(yōu)秀作品進行獎勵。

語文三年級一塊奶酪教案篇十

作為一個語文老師只有自己走進文本,被文本感染感動,才能夠感動學生,帶動學生。課堂上,我要求孩子們把自己想象成一只面對美味誘人的奶酪的小螞蟻,隨著文字走進螞蟻們的內(nèi)心世界,感悟體驗螞蟻群的自律,毅力,體驗作為隊長的螞蟻的嚴于律己,愛護幼小的品質(zhì),從而受到教育。

其次,我利用孩子們特別喜歡上體育課的心理,讓大部分孩子都真實的體驗了一把“螞蟻隊長”,讓他們隨著課文中的角色對話自己對全班發(fā)號施令,“稍息立正,向后轉(zhuǎn)!”這一環(huán)節(jié)激發(fā)了全班的朗讀熱情,并在這一讀演結(jié)合的過程中強化了孩子們對于多音字的識記與運用。

最后,在我拋出主問題“你喜歡螞蟻隊長嗎?為什么?”時,讓我特別意外的是賀哲聰喜歡的理由竟是螞蟻隊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看著小姑娘稚嫩的小臉一本正經(jīng)地吐出這八個字,我又相機在班里進行了一次紅色教育,要求學生們在生活實踐中踐行這些優(yōu)秀品質(zhì)。我想,這才應該是我們語文課堂作為教育陣地的重要作用。

語文三年級一塊奶酪教案篇十一

教學時,我以《狐貍分奶酪》為例,指導學生學習。學生通過初讀,了解文中講了狐貍是怎樣分奶酪的?在掃除字詞障礙后。再細讀,通過勾畫、批注,感受狐貍的形象。圍繞“公平?不公平?!边@條主線,分析課文,總結(jié)出狐貍狡猾的本性。

用不同的線條畫出狐貍的所做所說。通過研讀狐貍的言行舉止,看出狐貍是一個狡猾的家伙。

情境表演是兒童歡迎的表現(xiàn)形式?!逗偡帜汤摇肥瞧暻椴⒚奈恼?,用表演的形式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化抽象為形象,化難為易。教學課文的時,我請三位學生分別戴上了狐貍、兩只小熊的頭飾表演,一位學生朗讀課文,其余的'學生當導演。學生把狐貍的狡猾,小熊的憨直,表現(xiàn)出來。這也就反映出學生已經(jīng)把課文內(nèi)容讀懂了。

“讀”是對信息的輸入,而“說”應該是對信息的輸出了,培養(yǎng)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是我們二年級語文組本學期的教研課題。教學過程中,我始終把讀與說結(jié)合起來并加強訓練。

說一說:狐貍的做法對嗎?狐貍是個怎樣的動物?如果你是小熊你該怎么做?

語文三年級一塊奶酪教案篇十二

有一天,螞蟻女王發(fā)現(xiàn)備用的糧食快沒了,于是,她讓螞蟻隊長帶著隊伍出去找糧食。

走出去沒過一會兒,他們就找到了一塊餅干。這時,大家都很累了,于是,螞蟻隊長就說:“大家都累了,休息一下吧!”聽到隊長的話,大家都各自找了一處涼快的地方坐下來休息,但是,大家都在想著那一塊餅干,口水都快流下來了。

螞蟻隊長看見自己的手下這么想吃餅干,十分生氣,他說:“現(xiàn)在開始,誰都不能偷懶,謝敢違反命令,就要被處罰?!?/p>

螞蟻們聽見后,都開始賣力地搬,誰都不敢偷懶,很快就把餅干搬進了洞。

回到洞后,螞蟻女王可高興了,說:“哇,這么大的一塊餅干,都夠我們吃一個月了。你們都累了,就給你們一點餅干屑作為獎勵吧!”

大家一聽,都十分高興,終于可以心安理得地吃餅干了。

語文三年級一塊奶酪教案篇十三

1、本著大綱“加強綜合,突出重點,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的精神,精選課文,減少課文類型,將課文分為精讀和略讀兩大類、本冊共有32篇課文,其中精讀課文24篇,略讀課文8篇,8篇選讀課文。

2、本冊要求認識303個字,會寫300個字。

3、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4、會使用字典,學習使用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的能力、開始練習使用鋼筆書寫正楷字。

5、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6、學習聯(lián)系上下文,借助詞典,字典和生活積累,理解詞句的意思,初步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初步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8、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語,精彩句段,練習復述課文。

9、結(jié)合語文學習,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書面與口頭結(jié)合,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10、開始練習習作,不拘形式地寫出見聞、感受和想法。

二、教學措施和方法。

1、引導學生讀書、思考,逐漸悟到讀書時應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樣想,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指導學生興盛使用工具書、資料庫的意識和習慣、鼓勵學生獨立閱讀思考,探索發(fā)現(xiàn)盡量自己解決問題。

3、在教學方法上倡導,自主、合作、探索的學習方式。

4、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閱讀或是生活實際,進行小練筆以加強讀寫之間的聯(lián)系、要引導學生注意運用語文中的一些表達方式和寫作方法。

5、穿插使用多媒體教學,使學生的感受立體化。

6、在口語交際的要求方面,注意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口語交際的要求。

7、對學生的習作指導做到循序漸進、系統(tǒng)條理,理論服務和實際操作相結(jié)合。

三、評價工作安排。

本學期評價主要分為學生自我評價和教師評價。

教師評價主要以品德修養(yǎng)、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學習成績等幾方面進行abc等級評價。

四、教學進度及每單元教學目標:

第1周:1——2課第2周3——語文園地一。

第3周5——6課第4周7——語文園地二。

第5周9——10課第6周機動。

第7周11——語文園地三第8周13——14課。

第9周15——16課第10周語文園地四——17。

第11周18——19課第12周20——21課。

第13周22——23課第14周24——25課。

第15周26——27課第16周28——29課。

第17周30——31課第18周32——語文園地八。

第19周期末復習考試。

語文三年級一塊奶酪教案篇十四

1能在語言環(huán)境中正確認讀“輕、沒、重、心”四個字,注意讀準前后鼻音。

2能正確認讀后鼻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練習拼讀音節(jié)。

3讀兒歌能大致了解兒歌內(nèi)容;朗讀時能努力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4復習筆畫“臥鉤”,了解“心、魚”的筆順,并能在田字格中認真描摹著兩個漢字。

1引入:(出示螃蟹吹泡泡圖)

師:圖上有什么?誰能有一句話把圖上的內(nèi)容說清楚?注意發(fā)言時聲音響亮讓大家都聽清。

說明:

結(jié)合啟發(fā)談話指導學生觀察圖畫,練習說完整的句子,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與表達能力。如果學生能說到螃蟹的動作、數(shù)量等,老師在評價時要注意表揚。

2出示課題:35吹泡泡(chuipaopao)

師:請同學們借助拼音把課題讀準!

及時評講:拼讀時是否做到聲音響亮,發(fā)音準確。

提醒學生注意“chui”是翹舌音。

(自由練拼指名拼讀齊讀課題)

說明:

本篇課文位于讀兒歌識字學拼音單元末,拼音的初步學習也接近尾聲。小朋友們躍躍欲試,都想來嘗試拼拼各種音節(jié)。根據(jù)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讓學生們自己拼拼音節(jié)來讀準字音,學習獨立認讀生字,并在拼讀課題音節(jié)的過程中鞏固所學韻母(ui、ao)、;為“讀兒歌識字學拼音”階段轉(zhuǎn)入“看拼音讀課文識字”階段,做必要的過渡銜接。

3了解“螃”字的結(jié)構拼讀它的音節(jié)。

(1)出示螃蟹圖及詞組:吹泡泡的小螃pang蟹。

師:原來兒歌的內(nèi)容和螃蟹吹泡泡有關啊,一定很有趣!

讀詞組:(吹泡泡的)小螃pang蟹

(2)分析“螃”的結(jié)構,練習拼讀“螃”的音節(jié)。

師:大家要仔細聽,認真記,看看誰最先聽清“螃”的讀音、記住“螃”的字形。

說明:

聽的訓練目標指向要明確,要讓學生聽清、記住哪些內(nèi)容,一定讓全體學生心知肚明,這樣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訓練的有效性才會提高。

師述:“螃”是個左右結(jié)構的字,左邊是蟲,右邊是旁邊的旁,合起來是也念螃。但是是螃蟹的螃,同學們可要記清它的字形!同桌之間相互說一說。

說明:

同音字的概念可適時滲透,引導學生逐步學會區(qū)分同音字的字形。

師述:“螃”的音節(jié)是“pang”,音節(jié)中有我們今天新認識的后鼻韻母ang,聽清老師的讀音,看看老師的口型(師慢動作范讀兩遍)。

(自由練讀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說明:

借助螃蟹的螃,學習后鼻韻母ang,要求同學學會用耳朵聽,用眼睛觀察,并且積極投入每一次練習活動中。

1聽課文錄音。

師:先來聽聽錄音,你們要邊聽邊記:小螃蟹是怎么吹泡泡的?怎樣吹,泡泡才能滿天飄?(再聽一遍,努力記?。。?/p>

反饋:同桌之間把記住的內(nèi)容告訴對方。

說明:

此時不出示兒歌內(nèi)容,只要求學生帶著問題聽錄音,養(yǎng)成邊聽邊記的良好的聽記習慣,并試著把聽到內(nèi)容與同桌分享交流。

2朗讀兒歌,學習生字和韻母。

(1)師生互動讀、同桌配合讀

師:原來,小螃蟹只有——生:不輕(qing)不重(zhong)小心(xin)吹,

師:才能——生:吹得泡泡滿天飄。

(同桌互讀)

(2)學習后鼻韻母ingong

師:“輕”和“重”是一對反義詞,在兒歌中指的是小螃蟹吹泡泡用的力氣有大有小。

(師指到音節(jié)zhong)大家看,這是“重”的音節(jié),里面又有我們今天要新認識的后鼻韻母ong,聽清老師的讀音,看看老師的口型(師慢動作范讀兩遍)

(開火車讀齊讀)

師:你還知道哪些字的讀音中帶有后鼻韻母ong的發(fā)音呢?(給學生想的時間)

(鬧鐘、中國、巨龍,從前等)

師:仔細聽老師讀(師范讀兩遍)瞧!“小心”的“心”是前鼻韻母!同學們可要分清ing和in的讀音。(做快速反應游戲:

教案《語文s版三年級語文上冊《吹泡泡》教案七》,來自網(wǎng)!

抽讀韻母ing和in)

師:小朋友一定發(fā)現(xiàn)后鼻韻母末尾的發(fā)音和上海話“魚”的發(fā)音類似,小朋友也可以用這種方法來區(qū)分前、后鼻韻母的發(fā)音。

說明:

后鼻韻母ing和in的發(fā)音比較容易混淆,結(jié)合起來教授,并推薦給學生一些有趣的記法,幫助學生區(qū)分。

(3)整體認讀音節(jié)ying(出示ying及四聲)我們一起開滑板車讀一讀!

說明:

用開“滑板車”的方法,借助形體動作,幫助學生記住四聲聲調(diào),寓教于樂。

3再讀兒歌,思考問題。

師:小螃蟹真聰明,不輕不重小心吹,吹得泡泡滿天飄??墒切◇π肥且婚_始就知道這樣吹嗎?請小朋友再讀讀課文,想一想!

輕輕吹,泡泡小,

猛(meng)一吹,沒(mei)泡泡,

師:小螃蟹一開始是怎么吹泡泡的呢?誰來讀讀?

(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師:“猛”和“沒”是兩個左右結(jié)構的字。(媒體用不同顏色標注出左右結(jié)構)“沒”字前一課我們已經(jīng)會寫了,我們一起再來書空一遍!

同學們自己試著說一說,記住“猛”字。

師:“猛”的音節(jié)中帶有后鼻韻母eng,我們請出eng的好朋友前鼻韻母en,再用上剛才老師推薦給你們記后鼻韻母的方法來念準音eng。

說明:

“猛、沒”兩個生字在字形(左右結(jié)構)上稍作強調(diào),再次適時滲透部首的概念及記字方法,為學生進一步了解、運用一定的方法自主記字做準備。后鼻韻母eng的教授讓學生借助en以及前面老師推薦的辦法來讀準音,學以致用。

4齊讀兒歌。

師:這真是一只聰明的小螃蟹,親自嘗試把事情做好,我們一起把這首兒歌讀好!

1讀angengingong以及ying的四聲。

(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2練習用一定的句式說話。

可以用上這樣的句式:(哪里)有(什么)。

說明:

在一定的游戲情境中,通過做一回小小導游員來鞏固認讀新授的拼音,并引導學生用規(guī)范的句式說話,如學生在介紹時能用上合適的量詞,做到條理清晰等,老師要大力表揚,鼓勵學生多說,幫助學生說得規(guī)范。

四寫字指導

1新授筆畫“臥鉤”。

(出示“臥鉤”)

師:大家看,“臥鉤”多像一個人半躺在床上。

(師范寫生模仿寫師生齊書空)

2描摹“心”。

(出示“心”字的筆順框)

師:看看第幾筆是我們今天新學的筆畫“臥鉤”。

師:寫“心”字時要注意觀察三個點,找準了位置,“心”字就寫得好看了。

3描摹“魚”。

(出示魚圖)師:魚的字形和實物魚特別象,這樣的字叫象形字。

(出示“魚”字的筆順框)同學們根據(jù)筆順框?qū)W會“魚”的筆順,在同桌的手心里寫一寫。

4生寫,同桌互評

(1)寫字姿勢要正確。

(2)關鍵筆畫的位置要擺準。

說明:

通過形象的比喻教授“臥鉤”、“魚”,以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寫字時,教會學生學會觀察關鍵筆畫,并通過學生之間的互相評價,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語文三年級一塊奶酪教案篇十五

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學習識字是非常重要的,在這篇文章中,有學生容易弄混的字,比如“修”和“鮮”這兩個字,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將兩封信的內(nèi)容畫出來并完整的讀出來。

在第一課時的教學過程中,我運用了談話趣味導入法,問大家有沒有寫過信,你們一般會告訴親人什么事情來揭示課題。接下來就是引導學生學習生字,不足的是,在教學生字時,我只是讓個別學生起來分享他的識字方法,說完之后就一帶而過了,也沒有讓大家一起重復。后來我請教了師傅,他告訴我說好的方法應該一起分享,一個人說出了不一定其他同學都會,一定要讓學生多說這樣才能記憶的更牢固,我想了想確實是這樣,熟能才能生巧,讓學生動嘴給自己深刻印象在以后的書寫過程中會立即反應出來這個字的構架。

在講到“珠”這個字的時候,我引導學生可不可以換一個偏旁組成一個新的字的時候,有一個學生說出可以換成“銖”這個字,我當時直接說了一句沒有這個字,就過去了,下來我查了查字典確實有這個字,頓時發(fā)現(xiàn)自己備課的時候不夠充分,沒有認真查閱相關資料,自己的語文功底也不是很足所以犯下了這樣的錯誤。這也給我了一個警鐘,應該多閱讀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在備課的過程中要進行充分的預設和生成。

語文三年級一塊奶酪教案篇十六

成功之處:

1、新課程要求教師要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貼近生活的情境。活動是兒童重要的學習方式,對中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游戲是一種有趣而有實效的活動方式,不僅能調(diào)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同時,還容易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啟迪智慧。游戲中出現(xiàn)了學生熟悉的五個福娃的形象,增強了游戲的趣味性。

2、教師是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活動的組織者、支持者和參與者。通過讓學生講自己、講家人、講他人名字的故事,培養(yǎng)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識,并獲得更深層次的情感體驗。在教學過程中,站在學生的角度,設計讓學生對自己名字里的故事進行展示交流的環(huán)節(jié),學生感受到自己被別人欣賞,被別人尊重,會引發(fā)主動與別人交流的意愿,更自信、更輕松地與別人交流。

不足之處:

應該嚴格遵守“教師主導性和學生主體性”這一要求進行,教師在教學中只扮演一個穿針引線的作用,學生能回答的,教師一定不能代為回答,一定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做教學的主人。

語文三年級一塊奶酪教案篇十七

1、會認6個生宇,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名堂、浪費、鏡片、看守、定時、清閑、放大鏡、細微、閱讀、隨意、調(diào)節(jié)、簡單、顯微鏡、擠來擠去、微生物、拜訪、玩具”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鏡的過程中,是怎樣發(fā)明顯微鏡和發(fā)現(xiàn)微生物的,從而激發(fā)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增強創(chuàng)造意識。

4、寫玩中的樂趣或收獲。

引導學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樣從玩中發(fā)明了顯微鏡和發(fā)現(xiàn)了微生物的,并交流從中受到的啟發(fā);寫玩中的樂趣或收獲。

課前準備

1、課前發(fā)動學生搜集有關在玩中獲得的樂趣或收獲。

2、了解顯微鏡的知識,收集有關微生物的資料。

3、詞語卡片。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請同學們說說自己在游戲和在玩中會到了哪些樂趣。

2、同學們在自己的玩中體會到了樂趣,甚至有人在玩中出了名堂,同學們想知道是誰玩出了什么名堂嗎?請聽故事《玩出了名堂》。(教師生動地講故事)

二、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學生采用自主識字的方式進行。)

會認的字:閱、固、調(diào)、皇、俄、拜

會寫的字:堂、鏡、閑、待、閱、腿、隨、調(diào)、簡、拜、訪、具

1、其中“調(diào)”“待”是多音字,在課文中分別讀tiao、dai;還可以讀diao。(調(diào)動)dai(等待)。

3、注意“拜”起筆是撇不是橫,右邊是四橫不是三橫,“具”的里面是三橫,不要少寫一橫。

4、比較“閑”與“閱”、“閉”,“腿”與“隨”,并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把他們分清楚。

5、同學們在玩中的發(fā)現(xiàn)能夠談談嗎?從玩中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情境。

三、學生自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列文虎克是什么人?(職業(yè)是什么?)

2、他玩的是什么?

3、他玩出了什么名堂?

四、作業(yè):

生字組詞

第二課時

一、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

1、課文有幾個自然段?(五個自然段)

2、哪幾自然段講了列文虎克玩并且出了名堂?

3、“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玩出了哪些名堂?”

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三、四自然段)

4、分組討論從哪幾個方面寫列文虎克是怎樣玩出了名堂的?

從三個方面:

(1)一邊看門,一邊磨鏡片,玩放大鏡;

(2)玩放大鏡,把兩片放大鏡放在一起,發(fā)明了顯微鏡;

(3)接下去寫的是在玩顯微鏡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微生物。

5、課文中對小人國、居民、玩具三個詞語加了引號,你認為這是為什么?(這是對微觀世界和微生物的。擬人說法和對顯微鏡的形象表述(借代),加上引號,不僅起到強調(diào)的作用,還使這些詞語具有特殊的意味,避免了使用一些術語的枯燥,增強了所要表達意思的趣味性和可感性。)

6、引導學生簡單歸納中心內(nèi)容。

7、拓展練習

聯(lián)系以前學過的課文,開拓學生的思路。課文雖然講的是列文虎克的玩耍,而實質(zhì)是講觀察、好奇心和求知欲,它們是科學創(chuàng)造和發(fā)明的出發(fā)點和原動力。如富蘭克林就是由于好奇心而揭開雷電之謎的。還有愛迪生,他小時候常常對人類的各種奇異的創(chuàng)造驚喜萬狀。他曾悄悄把家里的鐘表偷出來,一件件拆開,然后再裝上,一心要了解它的秘密,相信學生會對這些事例有所了解,教學時可引導學生交流交流。

二、小練筆

有了前面所受到的啟發(fā)和收獲,讓學生寫一寫玩中的樂趣和收獲。要鼓勵學生想怎么寫就怎么寫,寫出自己在玩中的樂趣和收獲,但要注意這是小練筆,不能拔高要求。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7017552.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