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有助于教師合理安排教學時間,提供教學參考。教案的編寫過程中,還要注重教學評價和反饋,及時總結并改進教學策略。希望這些教案范文能為廣大教師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鑒,共同進步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小班空間對應教案篇一
科學領域數(shù)學活動:《幫幫忙》(復習10以內的數(shù)物對應)。
1、正確感知10以內的數(shù)量,復習按數(shù)取物,按物取數(shù),進一步感知數(shù)的實際意義。
2、喜歡參與數(shù)學活動,鼓勵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的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結果。
3、發(fā)展幼兒聽覺,提高傾聽能力。
學會按物取數(shù),按數(shù)取物。
學習按圖示標記匹配相應的實物。
一、經(jīng)驗準備:幼兒認識1——10以內的數(shù)字,并理解數(shù)的.實際意義。
二、材料準備:一次性餐盤、菜單若干:蔬菜、水果的卡片若干,簡單的超市場景;洞洞板、棋子(幼兒人手一套);1—10的數(shù)字卡各一張,教師示范板一套。
一、幼兒聽音樂取學具。
二、復習認讀數(shù)字1——10-----出示物品,根據(jù)物品的量用數(shù)字來表示。
三、情節(jié)游戲導入:
1、請幼兒說一說老師請客可以準備些什么食物?
2、提出幼兒幫忙買菜的要求:按照菜單上的數(shù)字(帶有圖片標記)在餐盤里放上相應數(shù)量的菜(水果、點心等),如:菜單上有數(shù)字“8”和蘋果的小圖片標記,那么幼兒需要買8個蘋果放在餐盤里。
出示一盆配好的菜:教師有幼兒一起檢查配好的菜是否正確(啟發(fā)幼兒用添上1、去掉1或換數(shù)字的方法,使盆上的數(shù)字與實物對應)。
四、操作活動:
1、老師敲鈴鼓,請幼兒數(shù)一數(shù),老師敲了幾下鈴鼓,就請幼兒在洞洞板上插上幾顆棋子。(如:老師敲了8次,幼兒就在洞洞板上插8顆棋子,還是規(guī)定顏色,如敲了8下,請小朋友想想老師敲了幾下,請你用紅色插出來,(插8顆紅色棋子)如果不限顏色,他把藍色插上,后面很有可能找不到數(shù)字8了)。反復進行此活動,教師每次敲鈴鼓的次數(shù)不同,幼兒從第一行一次插。
1、請幼兒看著自己洞洞板說一說。按物取數(shù)。
提問;老師第一次敲了幾下鼓?(8次)。
2、8次用數(shù)字幾表示?(數(shù)字8)。
請幼兒從下面的藍色棋子里取出數(shù)字8,插在8顆棋子的后面,并說一說8還能表示什么?
3、用同樣的方式完成其他棋子的操作和提問。
老師在演示版上插某種數(shù)量的同種棋子,請幼兒仔細觀看,心里默數(shù),然后將自己數(shù)的數(shù)用數(shù)字棋子表示在洞洞板上。(如;老師在演示版上插7只小雞,幼兒仔細觀察后將7只小雞插在自己洞洞板上,然后讓幼兒之間檢查對錯)。
五、幼兒相互檢查、收拾學具,聽音樂送學具。
小班空間對應教案篇二
一、活動目標。
1、學從多種顏色的物體中找出同一種顏色的物體,并進行歸類。
2、促進幼兒比較,綜合能力的發(fā)展。
3、初步培養(yǎng)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4、體會數(shù)學的生活化,體驗數(shù)學游戲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創(chuàng)設春天花園的情景,花園里有紅、黃、白、三種顏色的花若干朵。
2、物質準備:花籃若干個,紅、黃、白蝴蝶頭飾各幼兒人數(shù)的三分之一,錄音機,音樂磁帶。
三、活動過程。
(一)幼兒伴隨著輕柔的音樂,自由地到春天的花園里參觀。
提問:花園里有幾種顏色的花?都有哪幾種顏色?
(二)教師講訴故事《三只蝴蝶》(經(jīng)過改編)。
提問:1、故事里有幾只蝴蝶?她們是什么顏色的?
2、她們喜歡什么顏色的花?
(三)引導幼兒進行按顏色分類。
1、以“送花”的游戲,引導幼兒進行顏色的分類,并請幼兒自行檢查是否送對了花。
(1)請幼兒給紅蝴蝶送它喜歡的花。
(2)請幼兒給黃蝴蝶送它喜歡的花。
(3)請幼兒給白蝴蝶送它喜歡的花。
2、以“避雨”的游戲,引導幼兒進行把顏色分類。
(1)教師講解游戲玩法,
玩法: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的蝴蝶的頭飾,扮演蝴蝶,在花園里自由飛翔玩耍。當聽到打雷的聲音后,趕快去找和自己相同顏色的花朵避雨。當太陽出來后,蝴蝶高高興興地在草地上唱歌、跳舞、做游戲。
(2)幼兒游戲,教師指導。
重點指導幼兒是否找到對顏色。
(四)幼兒在游戲中自然結束活動。
四、活動反思:
根據(jù)教材在設計這個活動的時候我在想顏色對于小班幼兒應該不容易掌握,所以我就設計了幾個環(huán)節(jié)讓幼兒通過不同的游戲來反復認識顏色,并分類。通過實際操作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掌握的還不錯。
小班空間對應教案篇三
1、會辯認數(shù)字1、2、3、4、5,了解1、2、3、4、5所代表的實際意義。
2、能根據(jù)數(shù)字1、2、3、4、5取相應的實物。
3、增強對數(shù)字的敏感性。
4、樂于參與集體游戲,分組游戲。
1、教具準備:一個數(shù)字轉盤;
2、學具準備:"數(shù)字卡片"1——5;
工作臺;物卡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
印章若干12個;左邊寫好數(shù)字,右邊畫了格子的作業(yè)紙;
"數(shù)、物拼板"12份。
"數(shù)字卡片"中空心數(shù)字1——5;水彩筆12份。
3、活動室準備:在每個桌子擺放1、2、3、4、5的數(shù)字。
1、預備活動。師幼兒互相問候。
走線,幼兒在音樂伴奏下和老師一起走線,教師變換兩臂動作;叉腰——側平舉——摸肩,幼兒模仿。另一教師在另一處等待,給每一位經(jīng)過的幼兒發(fā)一張數(shù)字卡片。(1—5的數(shù)字卡片)。
線上游戲:辯認數(shù)字1——5。
請小朋友根據(jù)自己手中的數(shù)字卡去尋找數(shù)寶寶的家,找到了就坐下來。
請手上拿著數(shù)字1的小朋友把"1"字舉起來,請你們坐到1號桌上。
依次請其他的孩子坐到座位上去。
2、集體活動。
a、教師出示數(shù)字轉盤,請一名幼兒轉一轉,其他幼兒觀察,教師提問:"數(shù)字轉盤上有什么?"(指針和數(shù)字)。
b、教師轉動轉盤,待轉盤停止時指針指向數(shù)字幾,就請幼兒集體大聲的`讀出這個數(shù)字。
c、5以內的按數(shù)取物。
現(xiàn)在請小朋友《取學具兒歌》師:擺好工作臺,學具拿出來。
生:——工作臺,——拿出來。
輕輕拿,輕輕放,我的學具我愛護。
a、每個幼兒一套1——5的物卡,請幼兒根據(jù)轉盤上的數(shù)字舉。
相應數(shù)量的物卡。請3—5名幼兒轉動數(shù)字轉盤,其他幼兒在讀出數(shù)字的同時要從工作臺上取出相應數(shù)量的物品。
b、操作"數(shù)物拼板"。
出示物卡,請一個小朋友到前面來,取出相對應的數(shù)字放在拼板上。
小班空間對應教案篇四
活動目標:
1、練習點數(shù)1----5,能正確地手口一致點讀5以內的量。
2、樂于參與操作活動,能邊操作邊講述。
活動準備:
白板、操作紙、“圣誕”音樂、圣誕帽一個、幼兒禮物盒15個、大禮物1個、
1---5種實物。
活動過程:
一、情景創(chuàng)設----以“圣誕老人送禮物”形式引發(fā)興趣。
師:圣誕節(jié)快到啦,圣誕老人給我們準備了一份大禮物,我們一起去找一找?(教師與幼兒聽音樂尋找禮物)。
1、教師神秘出示大禮物,帶領幼兒點數(shù)1---5。
師:猜猜是什么禮物呢?(1個玩具、2條圍巾)。
2、請個別幼兒上來點數(shù)禮物。
3、小結。
二、幼兒找禮物。
師:圣誕老人還給每個小朋友也準備了一份禮物,我們一起去找找,找到了先在座位上坐好。
1、(播放音樂)教師帶領幼兒每人找一份禮物上位坐好。
2、教師帶領幼兒點數(shù)禮物1—3,(4和5)請幼兒自己手口一致點數(shù)。
師:看看,圣誕老人給你的禮物盒子裝是什么?請拿出(1個桔子、2顆紅棗)。
3、教師引導幼兒手口一致點數(shù),并大聲數(shù)出來。
4、我們把禮物收好,放在椅子旁邊,帶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分享。
三、好玩的游樂場。
師:圣誕老人帶你們去兒童樂園,看看兒童樂園有什么玩具?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并大膽手口一致點數(shù)。
(1架滑梯、2輛汽車、3架秋千、4架木馬、5只didi鼠)。
2、圣誕老人要送點點糖,一架滑梯一顆糖。
(教師重點交代棉簽點印泥的用法,)。
四、聽音樂,幼兒操作。
1、交待操作要求。
教師巡視幼兒操作。
2、個別指導。
3、展示幼兒作品。
4、教師總結。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是想通過用簡單易懂的方法教會幼兒感知5以內的點數(shù),進一步幫助幼兒對1-5數(shù)字的理解,同時也給孩子獨立動手操作練習的機會。但這節(jié)課下來也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之處,在課堂中沒有靈活準確運用量詞,自己對數(shù)學語言組織還有所欠缺,自己的語言有點零亂,啰嗦,也沒有激情的教學語言,這些都是我在以后的教學中必須改進的地方。
小班空間對應教案篇五
引用:
空間智能不是幻想,而是一種能力,是人的思維的一部分。幼兒的空間智能具有以下特點:
1、圖像思維,可清楚地說出視覺表象。
2、能輕松看地圖及其他圖表。
3、喜歡畫畫、泥工等藝術。
4、喜歡拼圖、下棋、走迷宮及類似的游戲。
5、喜歡想象,并創(chuàng)造出內心的表象。
6、喜歡看幻燈、電影或其他視覺上的表演。
7、有好的色彩感覺,經(jīng)常用圖像來記憶。
活動準備:
磁性教具,幼兒用書,紅色圓卡10個。
活動過程:
1、教師讓幼兒自己選擇把同一種東西放在一個小格子里,直到把4種東西放完。
2、引導幼兒討論,每個格子里各有幾個東西。
3、教師與幼兒一起對比討論,兩個方格里,相同位置東西的數(shù)是否一樣。
4、請幼兒翻開兒童用書27頁,說說本頁的內容,有什么圖形?這些圖形都是什么樣的?
6、請幼兒在桌子上,用圈圈板擺擺看,下面的第一格與上面的第一格里,對應一樣的是什么顏色,有幾個。
活動目標效果:
1、培養(yǎng)幼兒的.對應能力。
2、培養(yǎng)幼兒的計數(shù)能力。
3、發(fā)展幼兒的空間感知能力。
4、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充分體現(xiàn)了數(shù)學教育生活化的理念,理念正確;設計程序生活化;教學形式生活化。教師自身專業(yè)素質很不錯,沉著、不慌張,親和力強。此次活動中教師的思路很清楚,教育目標達成很好,幼兒反應活躍,但是在游戲環(huán)節(jié)幼兒等待時間過長,顯得拉雜。游戲的環(huán)節(jié)一可以和環(huán)節(jié)三整合,環(huán)節(jié)二可以設計2座房子,避免幼兒的等待。在教師示范時,應進一步強化,先找?guī)讍卧?,再找?guī)讟?,可幫助幼兒思維清晰。幼兒自主操作練習中,可增加難度,如將房子增加為5個單元5層樓,更能充分體現(xiàn)教學的坡度,層層遞進,充分調動幼兒的興趣,讓幼兒能挑戰(zhàn)自己。
小班空間對應教案篇六
1.發(fā)展方位知覺,初步理解方位的相對性。
2.利用空間和序數(shù)的相關經(jīng)驗,解決小動物的序號問題。
活動準備。
ppt、操作紙、數(shù)字卡。
活動過程。
一、對號入座的游戲(每個幼兒身上貼數(shù)字)。
1.按照箭頭的顏色坐下來。
2.按地上箭頭的方向,從小到大的順序,調整座位。
3.請其中一組起立,報數(shù),請其他小朋友驗證(用鼓掌通過)。
4.聽到號后,請你快速起立。
二、找序號。
你家住幾零幾?
森林里的小動物住在哪里呢?看ppt。
小貓的.房號是幾零幾,為什么?第幾間第幾層。
這個藍色和紅色的箭頭表示什么意思?朝箭頭的方向數(shù)。
看看你的答案是否正確。ppt原來第二層第二間就用202來表示。你會了嗎?小像的房間號又該是多少呢?為什么?請幼兒說明理由。熊貓的房號呢?為什么?請幼兒繼續(xù)說明理由。
幼兒操作,完成后張貼黑板上。通過ppt揭示正確答案,如果發(fā)現(xiàn)和電腦里的不同也沒關系。等區(qū)域游戲的時候我們再來做一次。
三、玩捉迷藏的游戲。
小動物想和你們玩捉迷藏的游戲。你想玩嗎?規(guī)則:1.不許偷看。2.如果你猜到它藏哪兒,要舉手!“幾零幾”的誰不見了?動物遮擋起來,讓幼兒猜測,幾零幾的誰不見了。(加大難度,兩次游戲)。
四、幫小動物搬新家(再次辨識,鞏固經(jīng)驗)。
小動物們要搬新家了。你會幫助它們找到自己的房間號嗎?
請孩子自己自選小動物,搬椅子找到地上的“房子”家里。
新增添的房間號和小動物請剩余的小朋友來一一對應。
小班空間對應教案篇七
1.通過游戲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對應能力、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2.幼兒能夠進行5以內數(shù)與量對應的游戲,讓幼兒理解實物與半抽象物之間的一一對應關系。
3.提高幼兒對數(shù)學的興趣,幼兒喜愛參與數(shù)學活動。
1.思維學具每人一套。
教師播放律動音樂,幼兒拍手進教室,有序取思維學具入座。
一:情景導入。
教師:在大森林里,小花狗過生日,小動物們都來參加,可是來的人多了,小狗家的桌子卻不夠用了,讓我們給小花狗準備幾張桌子吧(老師向幼兒展示做好的桌子,(三乘三,四條腿)。
二:操作探索。
游戲一:拼桌子。
1.教師:“大象需要一個大桌子,還有小花貓和其他小動物們需要一些小桌子,讓我們比賽來給它們拼桌子吧."。
教師拿出三根不同顏色的思維棒,從白色思維棒上取下3個思維體拼插一根思維棒,讓幼兒說出思維體的顏色及數(shù)量,再分別取出紅色、黃色思維體各3個,拼在一起做桌面,引導幼兒說出桌面的形狀及桌子由幾天邊組成,然后讓幼兒給桌子按桌腿,讓幼兒說出共有幾條桌腿,先拼完為贏。
讓幼兒自由發(fā)揮拼出不同形狀的桌子并說出桌子的.每個邊用了幾個思維體。
游戲二:眼明手快。
教師拿出1到5的卡片,并讓幼兒快速拿出相應的思維體,并說出數(shù)量是多少。
三、遷移運用。
1.教師拍手(5以內),幼兒聽聲音取出相應的思維體。
2.練習《課堂用書》p9。
3.讓幼兒有序收學具,并隨律動把思維學具送回原處。
1.分水果或玩具時,教師一次拿1-5個水果(或玩具),請相應數(shù)量的小朋友前來領取。
2.練習《家庭輔導用書》p9活動反思:略。
小班空間對應教案篇八
1.培養(yǎng)幼兒的對應能力、觀察能力及語言能力。
2.幼兒能夠進行5以內屬于量對應的游戲,讓幼兒理解實物與半抽象物之間的`一一對應關系。
3.提高幼兒對數(shù)學的興趣,幼兒感受數(shù)學知識的實用性。
1.演示板一套。
2.思維學具每人一套。
教師播放律動音樂,讓幼兒學“蜜蜂飛”動作進教室,有序取思維學具入座。
一、情景導入。
1.速排20游戲。
2.教師:“小猴子和小青蛙是好朋友,它們經(jīng)常在一起做游戲。我們看看今天它們做的是什么游戲吧。”
二、操作探索。
游戲一:眼疾手快。
教師:“小猴子對小青蛙說:‘我要考考你,我給你看思維體,你能快速找到相對應的卡片么?’小朋友也來玩一玩,好嗎?”
教師一次展示1-5個思維體,讓幼兒看到后快速找出相應的數(shù)字。
游戲二:耳聰目明。
小青蛙說,他也給小猴子和小朋友帶來一個拍手游戲。教師拍手,讓幼兒根據(jù)拍手次數(shù)取出相應數(shù)量的思維體,并找出相應的數(shù)字卡片。
三、遷移運用。
1、練習《課堂用書》p10。
2、讓幼兒有序收學具,并隨律動把思維學具送回原處。
延伸運用。
1、“閃看思維體取數(shù)字”游戲:教師用一種思維體對幼兒進行閃看訓練(5以內),要求幼兒看到數(shù)量后不要說出來,要舉起相應數(shù)字的卡片,做錯表演節(jié)目。
2、練習《家庭輔導用書》p10。
小班空間對應教案篇九
活動目標:
1、能根據(jù)物體的多少進行分類。
2、通過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分析、比較能力。
3、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5的各類實物卡若干,1―-5的數(shù)字卡、泡沫板各一,大頭針若干。1-5元的錢幣若干。
活動過程:
小結:個別幼兒放錯的原因。
2、幼兒再取卡片,分組進行比賽,看誰放的對又快,對優(yōu)勝者獎紅五星。
3、對幼兒的出色工作發(fā)獎金:每人一張寫有1-5元的錢幣。
看看你是幾元?老師說請把三元的錢舉起來,拿三元錢幣的幼兒舉起卡片,看誰舉得對,游戲反復多次。
4、活動延伸:在角色游戲中幼兒可以用錢幣去買商品。
活動反思:
幼兒園的數(shù)學活動相對于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fā)展,于是就需要教師在選擇和設計數(shù)學活動時要多花心思,采用游戲的形式,讓幼兒在寓教于樂的氛圍中學習。
小班空間對應教案篇十
1、教幼兒學習手口一致地點3以內物體的數(shù)量,并能說出點數(shù)。
2、學習按數(shù)量匹配相應實物,感知3以內數(shù)量的排列順序。
3、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
1、情景圖片(蘑菇房,兔子卡片3張,分別為1、2、3)。
1、人手一份兔子卡片。
2、人手小蘿卜(卡片)6個。
一、集體活動。
1、學習手口一致點數(shù)。
出示三張背面對著幼兒的數(shù)字卡片。
師:“這是什么?”(卡片)(將卡片翻過)。
師:“卡片上有誰?(兔子)我們就叫它兔子卡片”
師:“這里有幾張兔子卡片?”(三張)。
師:“這三長兔子卡片都一樣嗎?哪兒不一樣?(顏色不一樣)哪張卡片上的兔子最少?是幾只?”
師“這張卡片上有幾只?”(帶幼兒。
點數(shù),說出總數(shù))。
師:“那這里有幾張呢?”(三只)(請幼兒點數(shù)按數(shù)量對應匹配。
出示蘑菇房。
師:“這里還有什么?有幾間房子?”(有三間房子)。
師:“你怎么知道這只兔子要住在這間房子里的?”(一只兔子住一個點字的家)。
師:“這兩只兔子呢?三只兔子呢?”
師:“我們把兔寶寶送回家,兔寶寶可高興了!瞧!來了許多的小兔要請我們小朋友幫忙呢!”
二、小組活動。
喂兔子吃蘿卜。
喂兔子吃蘿卜時,一只兔子喂一個蘿卜,邊送邊說:一只兔子我請你吃一個蘿卜,蘿卜送完了,再說說,我送了幾個蘿卜?!?/p>
三、活動評價。
請幼兒和爸爸媽媽說說是怎么給小兔送蘿卜吃的。
小班空間對應教案篇十一
活動目標:
1、能區(qū)分物體的高矮,按高矮的標注分類。
2、能用這些都是高(矮)的來表述分類。
3、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4、促進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動作協(xié)調發(fā)展。
活動準備:
1、大小相同、高矮不同的紅房子個藍房子個一座。高矮不同的白色杯子、黃色杯子個兩個。
2、高矮標志,高矮不同、外觀相同的罐子若干。
3、幼兒活動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出示大小相同的紅色房子和藍房子,引導幼兒比較,復習對高矮的認識。
4、按物體的高矮分類。
5、罐子分類:提供高矮不同、外觀相同的罐子,要求幼兒看標志進行高矮分類。
6、引導幼兒操作《高矮娃娃分類》要求幼兒看標志進行高矮分類。
7、幼兒操作,教師觀察并引導幼兒表述分類的理由,你是怎么分的?
教學反思:
數(shù)學活動對于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為整節(jié)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jié)教學活動的內容,并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么容易。
小班空間對應教案篇十二
引導幼兒正確感知4以內的數(shù)量。提高幼兒對數(shù)學的興趣?;顒訙蕚洌褐参锘ǎ烟一?,油菜花,桃花,梨花,小凳子)掛圖;音樂磁帶。
師;“小朋友,春天到了,桃花開了,油菜花開了,櫻桃花也開了!瞧,小蜜蜂嗡嗡嗡地飛來采花粉了,你們也想當小蜜蜂采花粉嗎?”
1、出示蜜蜂圖片,讓小朋友學做小蜜蜂。要求;兩只小蜜蜂就是兩個朋友手拉手,三只、四只分別是三個、四個手拉手。練習1至4數(shù)與量的`關系??诹睿灰恢恍∶鄯溲?!飛到花叢中,左飛飛,右飛飛。兩只小蜜蜂呀!飛到花叢中,左飛飛,右飛飛三只小蜜蜂呀!飛到花叢中,左飛飛,右飛飛,四只小蜜蜂呀!飛到花叢中,左飛飛,右飛飛。
2、師:“小蜜蜂采了許多花蜜,要飛回家中釀花蜜了,我們來幫幫他們找找自己的家吧?”
3、講述游戲規(guī)則;操場上分別擺放的有一只、兩只、三只、四只小凳。一只、兩只、三只、四只小蜜蜂要分別找到相對應的凳子上坐下,不能找錯,否則就找不到家了。
4、放音樂,幼兒找相對應的小凳子。
5、音樂停,檢查小朋友找家的情況,從而鞏固數(shù)物對應的知識。并對小朋友給予肯定與鼓勵。
引導幼兒知道小蜜蜂又愛勞動又聰明,他們不僅采了很多花粉,還能準確地找回自己的家,我們要向小蜜蜂學習。(宜昌市黃糧鎮(zhèn)幼兒園毛德潤)。
小班空間對應教案篇十三
游戲玩法建議:
1、游戲:“點豆豆”。在初步熟悉歌曲內容之后,帶幼兒完整跟唱歌曲時,教師可以和小朋友一起伸出食指,從第一個幼兒開始隨著音樂節(jié)拍邊唱歌邊一個一個點小朋友,歌曲唱到最后一句,“裝進我的小褲兜”,老師張開手臂“裝”小朋友,大家一起數(shù)一數(shù)“裝了幾個豆豆”。再以此請個別小朋友“點豆豆”。
2、游戲:“豆豆鉆兜兜”
請兩名配班教師手拉手搭成小橋的樣子變一個“大兜兜”,老師也變成“豆豆”和所有‘‘小豆豆們”拉著衣服變成“一長串豆豆”,大家一起邊唱歌邊用小腳―下―下踏著節(jié)拍從“大兜兜”下面鉆過,唱玩歌曲最后一句,兩名配班老師放下手“裝豆豆”,數(shù)數(shù)一共裝了幾個“豆豆”。
演唱部分動作建議:
1--2小節(jié),伸出右手食指,隨音樂節(jié)奏做“數(shù)”的動作。
3-4小節(jié),兩手相對做“圓”的動作。
5-6小節(jié),第五小節(jié)做“數(shù)”的動作,第六小節(jié)雙手攤開。
7-8小節(jié),兩手隨音樂節(jié)奏做“裝進褲兜”的動作。
二、教學活動建議。
【活動目標】。
1、掌握樂曲節(jié)拍,能夠邊用手打節(jié)拍邊學習演唱歌曲。
2、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嘗試變游戲邊學唱和鞏固歌曲,通過觀察玩游戲的方法,分辨游戲所蘊含的規(guī)則。
3、在游戲過程中嘗試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學會合怍游戲,初步體驗集體游戲的樂趣。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數(shù)豆豆。
(l)教師出示一個淺淺的盤子,里面有若干顏色鮮亮,大小適中的豆豆,請小朋友看一看這些豆豆,描述豆豆的樣子(教師可提示:“圓溜溜”的),教師事先告訴幼兒,這些豆豆是和小朋友玩游戲的,不是吃的,做完游戲了老師再給小朋友一些干凈的'豆豆吃。
(2)先看看老師是怎么和豆豆玩游戲的,教師伸出食指,―下―下“點豆豆”,同時完整地清唱歌曲一遍:“一、二、三、四,數(shù)豆豆,豆兒豆兒圓溜溜,五、六、七、八,哎呦呦,裝進我的小褲兜?!背旮枨處煂讉€豆豆放進褲兜,問小朋友:“豆豆裝到哪里了?…‘裝了幾個豆豆?”小朋友猜一猜。教師從褲兜里拿出豆豆,放在透明袋子里,和小朋友一起數(shù)一數(shù),裝了幾個豆豆。
2、學唱歌曲。
(1)教師提問:“老師剛才是怎么數(shù)豆豆的?”和幼兒一起回憶、熟悉歌詞。教師用動作帶幼兒說一遍歌詞,然后鼓勵幼兒伸出食指,和老師一起邊唱歌曲邊“點豆豆”,“猜豆豆”
(2)請個別小朋友到前面來“和豆豆玩游戲”,大家一起唱歌,唱完歌曲這名小朋友裝幾個豆豆放進自己的褲兜,其他小朋友猜一猜他裝了幾個豆豆。再請他從褲兜里拿出豆豆放在透明袋子里,小朋友一起數(shù)數(shù)他裝了幾個豆豆。
3、跟鋼琴伴奏唱歌、玩一占、豆豆”游戲。
(1)小朋友們變變變,變成各種各樣的豆豆,做出不同的豆豆造型,說說自己是什么樣的豆豆,老師變成一個大兜兜,大家來玩一個“點豆豆”的游戲。教師走到幼兒面前,和小朋友一起伸出食指,從第一個幼兒開始隨著音樂節(jié)拍邊唱歌邊一個一個點小朋友,歌曲唱到最后一句,“裝進我的小褲兜”,老師張開手臂“裝”小朋友,大家一起數(shù)一數(shù)“裝了幾個豆豆”。
(2)接下來請一名幼兒在圈內一下一下“點豆豆”(點小朋友),“裝豆豆”(雙臂張開抱小朋友),“數(shù)豆豆”(數(shù)一數(shù)“裝”了幾個小朋友),接下來再由這名小朋友請下一個小朋友繼續(xù)游戲,依次進行3-4名幼兒。
4、游戲:“豆豆鉆兜兜”
(1)請兩名配班教師手拉手搭成小橋的樣子變一個“大兜兜”,老師也變成“豆豆”和所有“小豆豆們”拉著衣服變成“一長串豆豆”,大家一起邊唱歇邊用小腳―下―下踏著節(jié)拍從“大兜兜”下面鉆過,唱玩歌曲最后一句,兩名配班老師放下手“裝豆豆”,數(shù)數(shù)一共裝了幾個“豆豆”。
(2)請客人老師當“大兜兜”,所有小朋友和客人老師一起唱歌玩游戲。
5、結束活動:跳個“豆豆舞”
播放歌曲音樂,客人老師和小朋友一起跟著音樂邊唱歌邊跳“豆豆舞”,結束活動。
播放歌曲原唱,小朋友在跟唱的同時,教師可引導幼兒加入動作表現(xiàn)歌曲內容,在間奏部份教師可通過“豆豆拉拉手”“豆豆轉個圈”等提示,讓幼兒互相配合拉拉手、轉個圈等,最后一句可互相抱一抱,進一步欣賞歌曲、感受歌曲,表現(xiàn)歌曲。
小班空間對應教案篇十四
引導幼兒正確感知4以內的數(shù)量。提高幼兒對數(shù)學的興趣。
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字的認識能力。
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shù)學道理。
植物花(櫻桃花,油菜花,桃花,梨花,小凳子)掛圖;音樂磁帶。
一、活動導入。
師;“小朋友,春天到了,桃花開了,油菜花開了,櫻桃花也開了!瞧,小蜜蜂嗡嗡嗡地飛來采花粉了,你們也想當小蜜蜂采花粉嗎?”
二、游戲;學做蜜蜂采花粉。
1、出示蜜蜂圖片,讓小朋友學做小蜜蜂。要求;兩只小蜜蜂就是兩個朋友手拉手,三只、四只分別是三個、四個手拉手。練習1至4數(shù)與量的關系。口令;一只小蜜蜂呀!飛到花叢中,左飛飛,右飛飛。兩只小蜜蜂呀!飛到花叢中,左飛飛,右飛飛三只小蜜蜂呀!飛到花叢中,左飛飛,右飛飛,四只小蜜蜂呀!飛到花叢中,左飛飛,右飛飛。
2、師:“小蜜蜂采了許多花蜜,要飛回家中釀花蜜了,我們來幫幫他們找找自己的家吧?”
3、講述游戲規(guī)則;操場上分別擺放的有一只、兩只、三只、四只小凳。一只、兩只、三只、四只小蜜蜂要分別找到相對應的凳子上坐下,不能找錯,否則就找不到家了。
4、放音樂,幼兒找相對應的小凳子。
5、音樂停,檢查小朋友找家的情況,從而鞏固數(shù)物對應的知識。并對小朋友給予肯定與鼓勵。
三、活動小結。
引導幼兒知道小蜜蜂又愛勞動又聰明,他們不僅采了很多花粉,還能準確地找回自己的家,我們要向小蜜蜂學習。
將數(shù)學融入到幼兒的生活中去,選擇他們熟悉的情境進行游戲,他們很感興趣。此次的教學活動進行的很順利,也很完美。
小班空間對應教案篇十五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垃圾的危害。
2、讓幼兒知道保護身邊環(huán)境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小事做。
3、體驗探索積極參加環(huán)保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并從中體驗快樂。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xiàn)象感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減少垃圾的`產生,提高幼兒從小養(yǎng)成保護環(huán)境的良好習慣。
2、使幼兒知道保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
活動準備。
錄音機、錄像機、有影碟、生活常見的垃圾(紙屑、水果皮、飲料瓶、塑料袋、糖果紙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隨音樂和老師一起做手指操《飄落的紅葉》。
2、觀看有關環(huán)保的錄像。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導入:
師:小朋友,上課前老師先請你們來看一段錄像。在看的時候看哪個小朋友最認真表現(xiàn)得最好,能回答上老師的問題。
師:從這段錄像中你們都看到了什么?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吧!
幼:“有很多垃圾”、“公路的兩側有垃圾,很臭?!靶『永锩嬗欣埠艹簟薄八?、飲料瓶、雪糕袋、塑料袋、糖果紙……”
師:“這些垃圾污染了我們生存的環(huán)境,我們怎樣做才能保護身邊的環(huán)境呢?(幼兒自由的說)。
師:小朋友們說的真好。
師:小朋友們想一想,如果每個人每天都制造許多垃圾,那將會是什么樣呢?
幼:“垃圾會讓干凈的水變得很臟?!薄靶『颖焕廴玖?,小魚和小蝦就會死掉?!薄奥返膬蓚扔欣廴经h(huán)境,人就會很容易生病。”“莊家被污染了就不能生長?!?/p>
幼兒看圖片。
師:“我們人類每天都會制造大量的垃圾,這么多的垃圾怎樣處理呢?”
師:小朋友都知道垃圾可以回收,那究竟什么垃圾可以回收呢?
幼:”廢紙可以回收?!薄昂韧甑娘嬃瞎蘅梢曰厥铡!?/p>
師:我們怎樣可以變廢為寶呢?“可以用回收的紙盒進行手工制作,做很多好玩的玩具。還有很多的垃圾可以加工利用,因此減少了對環(huán)境的污染?!敝览羞@么多的危害,那我們應該如何去做呢?“我們應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要亂扔紙屑、水果皮、飲料瓶、塑料袋、糖果紙……”
三、結束部分。
小朋友,通過這節(jié)課讓我們知道了保護環(huán)境對我們人類的重要性。我希望小朋友們從我做起,互相監(jiān)督,共同愛護我們的家園,把我們的家園變成萬物吐綠、百花飄香的大花園而共同努力。
四、活動延伸。
小朋友們都很愛自己的家,那么老師給你們布置一個任務,回去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向父母匯報一下你心目中的美麗家園的形象吧!
小班空間對應教案篇十六
引導幼兒正確感知4以內的數(shù)量。提高幼兒對數(shù)學的興趣。
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shù)學題目。
培養(yǎng)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植物花(櫻桃花,油菜花,桃花,梨花,小凳子)掛圖;音樂磁帶。
一、活動導入。
師;“小朋友,春天到了,桃花開了,油菜花開了,櫻桃花也開了!瞧,小蜜蜂嗡嗡嗡地飛來采花粉了,你們也想當小蜜蜂采花粉嗎?”
二、游戲;學做蜜蜂采花粉。
1、出示蜜蜂圖片,讓小朋友學做小蜜蜂。要求;兩只小蜜蜂就是兩個朋友手拉手,三只、四只分別是三個、四個手拉手。練習1至4數(shù)與量的關系??诹?;一只小蜜蜂呀!飛到花叢中,左飛飛,右飛飛。兩只小蜜蜂呀!飛到花叢中,左飛飛,右飛飛三只小蜜蜂呀!飛到花叢中,左飛飛,右飛飛,四只小蜜蜂呀!飛到花叢中,左飛飛,右飛飛。
2、師:“小蜜蜂采了許多花蜜,要飛回家中釀花蜜了,我們來幫幫他們找找自己的家吧?”
3、講述游戲規(guī)則;操場上分別擺放的有一只、兩只、三只、四只小凳。一只、兩只、三只、四只小蜜蜂要分別找到相對應的凳子上坐下,不能找錯,否則就找不到家了。
4、放音樂,幼兒找相對應的`小凳子。
5、音樂停,檢查小朋友找家的情況,從而鞏固數(shù)物對應的知識。并對小朋友給予肯定與鼓勵。
三、活動小結。
引導幼兒知道小蜜蜂又愛勞動又聰明,他們不僅采了很多花粉,還能準確地找回自己的家,我們要向小蜜蜂學習。
小班空間對應教案篇十七
引用:
空間智能不是幻想,而是一種能力,是人的思維的一部分。幼兒的空間智能具有以下特點:
1、圖像思維,可清楚地說出視覺表象。
2、能輕松看地圖及其他圖表。
3、喜歡畫畫、泥工等藝術。
4、喜歡拼圖、下棋、走迷宮及類似的游戲。
5、喜歡想象,并創(chuàng)造出內心的表象。
6、喜歡看幻燈、電影或其他視覺上的表演。
7、有好的色彩感覺,經(jīng)常用圖像來記憶。
活動準備:
磁性教具,幼兒用書,紅色圓卡10個。
活動過程:
1、教師讓幼兒自己選擇把同一種東西放在一個小格子里,直到把4種東西放完。
2、引導幼兒討論,每個格子里各有幾個東西。
3、教師與幼兒一起對比討論,兩個方格里,相同位置東西的數(shù)是否一樣。
4、請幼兒翻開兒童用書27頁,說說本頁的內容,有什么圖形?這些圖形都是什么樣的?
6、請幼兒在桌子上,用圈圈板擺擺看,下面的第一格與上面的第一格里,對應一樣的是什么顏色,有幾個。
活動目標效果:
1、培養(yǎng)幼兒的對應能力。
2、培養(yǎng)幼兒的計數(shù)能力。
3、發(fā)展幼兒的空間感知能力。
小班空間對應教案篇十八
:引導幼兒正確感知4以內的數(shù)量。提高幼兒對數(shù)學的興趣。
:植物花(櫻桃花,油菜花,桃花,梨花,小凳子)掛圖;音樂磁帶。
一、活動導入。
師;“小朋友,春天到了,桃花開了,油菜花開了,櫻桃花也開了!瞧,小蜜蜂嗡嗡嗡地飛來采花粉了,你們也想當小蜜蜂采花粉嗎?”
二、游戲;學做蜜蜂采花粉。
1、出示蜜蜂圖片,讓小朋友學做小蜜蜂。要求;兩只小蜜蜂就是兩個朋友手拉手,三只、四只分別是三個、四個手拉手。練習1至4數(shù)與量的關系。口令;一只小蜜蜂呀!飛到花叢中,左飛飛,右飛飛。兩只小蜜蜂呀!飛到花叢中,左飛飛,右飛飛三只小蜜蜂呀!飛到花叢中,左飛飛,右飛飛,四只小蜜蜂呀!飛到花叢中,左飛飛,右飛飛。
2、師:“小蜜蜂采了許多花蜜,要飛回家中釀花蜜了,我們來幫幫他們找找自己的家吧?”
3、講述游戲規(guī)則;操場上分別擺放的有一只、兩只、三只、四只小凳。一只、兩只、三只、四只小蜜蜂要分別找到相對應的凳子上坐下,不能找錯,否則就找不到家了。
4、放音樂,幼兒找相對應的小凳子。
5、音樂停,檢查小朋友找家的情況,從而鞏固數(shù)物對應的知識。并對小朋友給予肯定與鼓勵。
三、活動小結。
引導幼兒知道小蜜蜂又愛勞動又聰明,他們不僅采了很多花粉,還能準確地找回自己的家,我們要向小蜜蜂學習。
小班空間對應教案篇十九
1、引導幼兒正確感知4以內的數(shù)量。
2、提高幼兒對數(shù)學的興趣。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有興趣參加數(shù)學活動。
植物花(櫻桃花,油菜花,桃花,梨花,小凳子)掛圖;音樂磁帶。
一、活動導入。
師;“小朋友,春天到了,桃花開了,油菜花開了,櫻桃花也開了!瞧,小蜜蜂嗡嗡嗡地飛來采花粉了,你們也想當小蜜蜂采花粉嗎?”
二、游戲;學做蜜蜂采花粉。
1、出示蜜蜂圖片,讓小朋友學做小蜜蜂。要求;兩只小蜜蜂就是兩個朋友手拉手,三只、四只分別是三個、四個手拉手。練習1至4數(shù)與量的關系??诹?一只小蜜蜂呀!飛到花叢中,左飛飛,右飛飛。兩只小蜜蜂呀!飛到花叢中,左飛飛,右飛飛三只小蜜蜂呀!飛到花叢中,左飛飛,右飛飛,四只小蜜蜂呀!飛到花叢中,左飛飛,右飛飛。
2、師:“小蜜蜂采了許多花蜜,要飛回家中釀花蜜了,我們來幫幫他們找找自己的家吧?”
3、講述游戲規(guī)則;操場上分別擺放的有一只、兩只、三只、四只小凳。一只、兩只、三只、四只小蜜蜂要分別找到相對應的凳子上坐下,不能找錯,否則就找不到家了。
4、放音樂,幼兒找相對應的小凳子。
5、音樂停,檢查小朋友找家的情況,從而鞏固數(shù)物對應的知識。并對小朋友給予肯定與鼓勵。
三、活動小結。
引導幼兒知道小蜜蜂又愛勞動又聰明,他們不僅采了很多花粉,還能準確地找回自己的家,我們要向小蜜蜂學習。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6986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