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語言量詞歌教案(優(yōu)秀17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2 09:02:09
中班語言量詞歌教案(優(yōu)秀17篇)
時間:2023-12-02 09:02:09     小編:念青松

通過教案的反思和總結,教師能夠發(fā)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改進,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編寫教案時,應注意教學過程的連貫性和層次性,使學生在不同的學習階段能夠有序地進行。希望這些范文能夠激發(fā)您編寫教案的創(chuàng)造力和思考力。

中班語言量詞歌教案篇一

1.學念兒歌,了解一問一答的兒歌形式。

2.根據某一蔬菜的顏色、外形等多個特征仿編蔬菜歌。

3.能分析兒歌,培養(yǎng)想象力。

4.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1.幼兒已有去生態(tài)園感知當令蔬菜的經驗;。

課件《蔬菜歌》;。

3.黃瓜一根、蔬菜歌錄音;。

4.仿編所需蔬菜(韭菜、西紅柿、蘑菇、花菜、芹菜)、問題卡片、彩筆。

一、出示圖片,感知蔬菜特征。

1.前兩天,我們一起去生態(tài)園,看了好多蔬菜,還帶回來漂亮的照片呢!

2.出示ppt青菜。

看,這是什么蔬菜?(青菜)青菜是什么樣子?(綠油油、嫩嫩的)青菜生長出來是嫩嫩的,綠油油的。(回應:想法不一樣、愛觀察、細心)。

3.出示茄子、黃瓜、青椒圖片,請幼兒說說特征,教師總結:茄子生長出來是紫色的象彎鉤一樣。黃瓜生長出來是長長的、綠綠的,還帶著刺、青椒生長出來象燈籠一樣。(引導幼兒摸一摸黃瓜,說說感覺。)。

二、用問答方法學習兒歌。

1.感知兒歌。

出示ppt5:剛才我們觀察了青菜、茄子、黃瓜和青椒,(它們的特征一樣嗎?)這些蔬菜長得都不一樣,現在我要來考考你們,看看你們能不能分得清。仔細看,認真聽。

師:什么生來綠油油?幼:青菜生來綠油油。

師:什么生來象彎鉤?幼:茄子生來象彎鉤。

師:什么生來帶著刺?幼:黃瓜生來帶著刺。

師:什么生來打燈籠?幼:青椒生來打燈籠。

2.欣賞兒歌錄音。

剛才老師和小朋友的.問答就是一首好聽的兒歌,我們再來聽一聽。

3.分角色念兒歌。

《蔬菜歌》和我們以前學習的兒歌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一問一答的兒歌形式)我問你們答;你們問我來答;問,男生答;問,男生答。

三、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新兒歌。

1.剛才這首兒歌從顏色、形狀、摸上去的感覺說出了蔬菜的不同之處,真有意思!那你們想不想也來挑戰(zhàn)一下自己,創(chuàng)編我們的蔬菜歌呢?看,我這里準備了韭菜、西紅柿、蘑菇、花菜和芹菜,馬上我們四人一組挑選一樣蔬菜,四個好朋友一起觀察,把你們觀察到的蔬菜的特征記在問題卡上,然后大家輪流用一問一答的形式說一說。

看,我先來示范一下:我請王老師、再請兩位小朋友。我們一起來編一首《花菜歌》吧!我們一起觀察一下,花菜有哪些特征?女孩你說?男孩你覺得呢?我發(fā)覺花菜看上去象云朵,王老師觀察到了什么特征呢?現在,我們一起把發(fā)現的特征用標記畫下來。你們都畫好了嗎?誰畫的特征誰來說,我先來問,你們一起來回答。什么生來象云朵?花菜生來象云朵?!覀兙幍摹痘ú烁琛吩趺礃樱o點鼓勵的掌聲。

現在,我請小朋友搬著小椅子四人一組坐下來,每組推薦一位小代表來選蔬菜。幼兒創(chuàng)編,教師指導。

2.編好的小組帶著你們的蔬菜和問題卡去找后面的客人老師說一說吧!

3.各組展示創(chuàng)編成果,引導幼兒分組說。

什么生來綠油油?青菜生來綠油油。

什么生來象彎鉤?茄子生來象彎鉤。

什么生來帶著刺?黃瓜生來帶著刺。

什么生來打燈籠?青椒生來打燈籠。

這首兒歌以幼兒都熟悉的蔬菜為題材,讓孩子們在活動中觀察并根據西紅柿、黃瓜、茄子和豆芽這四種蔬菜的顏色,讓幼兒了解問答式兒歌的節(jié)奏,并能按節(jié)奏回答句子。根據《綱要》教育活動內容選擇的原則之一:“教育內容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因此,幼兒對于這首簡短的兒歌,比較容易掌握,并能將學到的知識“××蔬菜紅紅的”××蔬菜紫紫的”“等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中班語言量詞歌教案篇二

1.學習兒歌,體會兒歌短小精練、詞匯豐富的特點。

2.在理解兒歌內容的基礎上,學習按照兒歌的重復結構結合已有的經驗續(xù)編兒歌的后半部分,并在集體面前大膽發(fā)言。

3.培養(yǎng)幼兒愛動腦筋的習慣,培養(yǎng)幼兒的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引導幼兒在兒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1.布置“圓圓”的家,里面有各種圓形的物體。

2.兒歌范文、投影儀、畫紙、彩筆。

一、以玩游戲的形式,幫助幼兒積累豐富的經驗。

1.邀請幼兒到“圓圓”家玩,讓幼兒自由選擇各種活動,體會圓的特點和用途。

2.看有關圓形物體的圖書和圖片,和同伴玩球,玩車輪,玩其他圓形玩具。

二、集體講述,交流玩法和經驗。

請小朋友說說,剛才玩了什么,它是什么樣子的,怎樣玩的?

“圓圓”家里有些什么東西,這些東西有些什么特點?

三、欣賞兒歌,談談自己的體會。

1.教師:兒歌里說了幾樣圓的東西?他們是什么?圓的車輪怎樣動?

兒歌里用了哪些動詞來形容它的動作?

我們還可以用什么動詞形容車輪的動作。

2.通過提問幫助幼兒分析,理解兒歌里新運用的動詞,進一步認識兒歌的.結構特點。

四、學習朗讀兒歌,加深對兒歌的理解與記憶。

五、續(xù)編兒歌,擴展想像力,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

1.請幼兒把所看、所想到的有關圓形的物體畫出來。

教師:還有什么物體是圓的,兒歌沒有提到的?

我們把它畫下來,編成一首兒歌,看誰想得多,編得好!

2.請幼兒依據自己觀察得來的經驗和畫好的作品嘗試續(xù)編兒歌的后半段。

鼓勵幼兒用形象、生動、貼切的動詞來描述這些圖形的物體,掌握兒歌的句式特點,要講清楚:

圓的什么,它能怎樣動起來。

老師可以利用一些小物體做仿編的示范。

3.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大膽創(chuàng)編。

鼓勵幼兒不把眼光局限在室內或“圓圓”的家,根據自己以往的經驗大膽想像,

創(chuàng)編出與眾不同的獨特的詩句。

六、結束。

讓幼兒把自己續(xù)編的部分大聲地在集體面前朗讀出來,讓每個幼兒都有發(fā)言的機會。

老師把幼兒的朗讀錄下來,最后放出來讓幼兒完整地欣賞一遍,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和增強自信心。

中班語言量詞歌教案篇三

1、初步把握用自然物測量長度的方法。

2、進一步感知量具的長短與測量結果有關,量具越長,測量的次數越少,量具越短,測量的次數越多。

3、對測量活動感愛好。

1、幼兒已有用等長的量具一一排列擺放進展測量的閱歷。

2、學具:

〔1〕各種長度不同的量具。

〔2〕記錄用的作業(yè)單、筆等。

3、教學用品:相等長度的小課桌假設干、其他等物。

一、用裝扮教室引起幼兒的測量愛好。

t:春天到了,我們小伴侶們都穿上了好看的衣服,我們幼兒園也將要裝扮一新,我們要給這里的小桌子做一個布的桌套,桌套要和桌子一樣大小,如今我們就來量量看,桌子有多長。

二、幼兒自選一種量具進展測量。

量好后,請幼兒用筆和紙記錄下來。

三、幼兒溝通自己剛剛的測量方法與結果。

教師表達正確的方法:要求每次測量留意首尾相接。

爭論:量一樣的桌子為什么會有不同的測量結果?

幼兒爭論。

小結:

測量工具越長,測得的結果越小,

測量工具越短,測得的結果越大。

四、幼兒換一種測量工具進展測量,并和第一次的測量結果進展比擬,再次感受量具長短與測量結果之間的關系。

五、師生共同小結。

在測量活動中,我們覺察大家測量一樣的小桌子,用的量具越長,測量的次數越少;最具越短,測量的次數越多。

中班語言量詞歌教案篇四

活動目標:

1、喜歡朗讀詩歌《數字歌》,理解詩歌內容。

2、認讀重點生字:”六“”七“”八“”九“”十“。

活動準備:

詩歌碟片、啟蒙閱讀讀本、1-10數字卡片、一至十字卡、兒歌圖片、范例。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老師與幼兒共同做律動《小手拍拍》。

2、復習上節(jié)課的字寶寶”一“至”五“,做游戲《找朋友》。

二、發(fā)展部分。

1、先出示圖片。

天氣越來越冷了,小朋友都喜歡戶外活動,今天字精靈寶寶們也要出發(fā)了,我們看看都有誰?它們在干什么?依次讓幼兒欣賞圖片。

2、欣賞詩歌,邊提問邊出示字卡。

(1)老師把這幾幅圖畫編成了一首兒歌,我們一起聽一下吧!

出示范例,放錄音,老師劃指;。

提問:邊提問邊出示字卡寶寶,讓幼兒認讀,并加入識字游戲:《頂卡片》.《吹氣球》。

(2)(傳書)讓幼兒跟隨老師分句讀詩歌;。

(3)放錄音,讓幼兒劃指跟隨錄音再朗讀一遍詩歌。(收書)。

3、表演詩歌(幼兒跟隨教師共同表演)。

老師把這首歌編成了幾個簡單的動作,現在跟老師一起表演一下吧!師幼共同表演詩歌。

4.游戲《找朋友》。

剛才的時候小朋友幫”一“至”五“找到了它們各自的好朋友,現在請小朋友們幫這些字寶寶找一下它們的好朋友吧!依次出示字卡”六“”七“”八“”九“”十“搶答字卡對的小朋友,幫助字寶寶找到它們的好朋友,幫它們手拉手。(老師事先把數字6.7.8.9.10貼好)。

3、游戲《組合兒歌》。

出示爬山,翻跟頭,拍皮球,兩只手的圖片及漢字和數字”一“至”十“,按照詩歌內容挑選三張數字卡片為一組并與后面的圖片排列在一起,如:”一二三“與圖片”爬上山“并列在一起,然后閱讀這句詩,都排列好后,閱讀這首詩歌。

中班語言量詞歌教案篇五

2.提高幼兒在生活中快速傾聽和應答的能力,增進他們思維的敏捷性。

活動準備。

1.圖片-一副眼鏡,一艘輪船,一輛汽車,一行樹木,一把椅子,一個花瓶,一頭牛等。

2.將操作卡片《造火車》剪成一張張圖片放在一個籃子里。

3.準備一些能拼搭成小火車的積木。

活動過程。

一、教師搭火車。

教師一邊用積木搭火車,一邊要求幼兒說出老師正在做什么?創(chuàng)設出一個游戲的氛圍,激起幼兒參與游戲的.愿望。

二、教師介紹游戲的玩法和規(guī)則。

教師告訴幼兒由一人做火車頭,其他小朋友都做小火車廂。游戲開始時,大家一起念兒歌,由火車頭邊念兒歌邊用手輪流點小朋友。

當小朋友念完后,點到的小朋友站起身,從火車頭的包里摸出一張圖片,并用“一x……”說出圖上的物品,說對的小朋友站在火車頭后做一節(jié)車廂;說錯了,不能做車廂,大家重新尋找小車廂。

教師可以先示范說一次,從火車頭的包里隨意摸一張圖,說:“一個蘋果?!苯處熢倜粡垐D片,請小朋友說一說,幫助幼兒理解如何說圖上的東西。

三、教師帶領幼兒游戲。

教師在第一次游戲當中當火車頭,帶領大家邊念兒歌邊點將,盡量讓每位幼兒都能成為小車廂。對能力比較差的幼兒,教師應當計量用動作,手勢,獲得成功的快感。

四、幼兒自主游戲。

教師請一位能力較強的幼兒扮火車頭,由他帶領其余幼兒邊念兒歌邊點車廂。被點到的幼兒摸出圖片后,說得正確與否,由做火車的幼兒判斷。

說對了,扮火車的幼兒齊聲說:“不對,不對,請你再來做車廂?!睕]有說對的,則繼續(xù)念兒歌的最后一句,并重新點將,讓后面的幼兒再說這圖片。

中班語言量詞歌教案篇六

1、初步學會朗誦兒歌《量詞歌》,感受兒歌活動的樂趣。

2、通過游戲,引導幼兒正確使用量詞。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4、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課件。

一、找錯游戲。

1、師:現在,老師要講一句話,這一句話中有兩個地方講錯了。比一比,誰的耳朵最靈,能把錯的地方找出來。師:一匹牛兩頭馬,三只鯉魚四條鴨"。

2、引導幼兒大膽找出錯誤并進行改正,對量詞的正確使用有個初步的感知。

3、小結:小朋友真聰明!把我說錯的地方都找出來了。匹、頭,條、只"有個共同的名字,叫"量詞。"(出示字卡"量詞"。)量次說錯了,就會鬧出笑話來。

二、學習兒歌。

1、師:今天,有很多量詞都跑來跟我們做游戲了。不過,他們都躲在一首兒歌里面,要大家把他們猜出來呢!你想來猜一猜嗎?(想)。

2、出示兒歌第三句"五本書六支筆。"看!圖上是什么?有多少?請你來說一說!")。

3、猜猜第四句兒歌中的物體名稱。

師朗誦"七×樹,八×花。"把××朗誦在心里,鼓勵幼兒大膽猜想物體的名稱。

4、猜想第五句兒歌中的量詞。

師朗誦",九×飛機,十×車。"把"×"量詞念在心里。

(引導幼兒自己想猜想哪一個就說哪一個,可以不按照順序。)。

6、出示正確答案,給予猜對的幼兒以言語獎勵。

7、教師小結:想不到一個小小的量詞也有這么大的學問,牛要說"頭"、馬要說"匹"。所以說(出示兒歌最后一句):"量詞千萬別說錯,說錯就要鬧笑話。"。

1、傾聽老師完整朗誦。

2、幼兒同老師朗誦。

四、經驗遷移活動通過蘋果讓幼兒感知有些物品的量詞隨著數量以及容器的改變會有所改變。

五、延伸幼兒在身邊找量詞。

活動氛圍較好,幼兒興趣也較高,幼兒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觀察的很仔細,而且表述的也很準確,可見幼兒自己探索實踐的能力是很強的,但幼兒的年齡決定了他們認識的局限性,僅靠自己的直接經驗是不行的,因此作為教師要善于抓住孩子的一個小“閃光點”,給孩子充分感知活動的空間,幫助幼兒自己設立活動內容,這樣才能更好的體現幼兒是活動的主體。

中班語言量詞歌教案篇七

《大樹和小鳥》整首詩歌短小精悍,符合中班幼兒的語言發(fā)展能力和年齡特點,中班幼兒正處在語言、思維、情感等方面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具備較完整、連貫地講述一件事情的能力,因此,通過讓幼兒學習詩歌的句式,感受動植物友好相處的情感,從而萌發(fā)親近大自然的情感。

1、感受詩歌的韻律美、文字美,理解詩歌內容。

2、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能和同伴合作表演。

3、體驗大樹與小鳥之間互相友愛、相互依存的情感。

1、感受詩歌的韻律美、文字美,理解詩歌內容。

2、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能和同伴合作表演。

課件。

一、創(chuàng)設意境,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教師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自己看到了什么?

二、理解詩歌內容,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1、理解第一句詩歌內容“大樹高高、住著小鳥”

(1)師:在這一片大森林中有一棵樹今天要她的好朋友一起來做游戲,我們看看這棵大樹長的怎么樣?這是一棵長的高高的大樹,我們用一個好聽的詞語叫:大樹高高。

(2)教師播放音樂,讓幼兒猜測大樹住著誰?

師:高高的大樹中,住著她的一個好朋友,我們用小耳朵聽聽會是誰呢?(小鳥)。原來高高的大樹中,住著她的好朋友小鳥,我們也用一個好聽的詞語來說一說:住著小鳥。

師:我們用一句好聽的話來形容這一幅圖片:大樹高高、住著小鳥。

2、理解第二句詩歌內容“小鳥叫叫,大樹笑笑”

教師播放音樂。

(1)教師:小鳥發(fā)出了什么聲音?小鳥的叫聲給你什么樣的感覺?你覺得大樹聽到了會有什么感覺呀?大樹聽了很開心,也裂開嘴笑了。誰來學一學大樹的笑容。

(2)教師:為什么小鳥叫,大樹會笑呢?

(3)教師總結:小鳥用自己的叫聲,給大樹帶來了快樂。小鳥叫叫,大樹笑笑。我們一起來說一說。

3、理解第三句詩歌內容“大樹搖搖、小鳥跳跳”

教師播放課件,請幼兒觀察大樹和小鳥之間的變化。

4、理解第四句詩歌內容。

(2)教師播放課件。

師:大樹和小鳥也覺得很開心。我們用一句話來說一說:大樹小鳥,快樂陶陶。

(第二環(huán)節(jié)先讓幼兒感受畫面,嘗試將畫面內容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而后通過視聽結合的方法,引導幼兒將內容與畫面結合,并通過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體現了生態(tài)課堂的理念,發(fā)揮了幼兒的主體性。)。

三、完整欣賞詩歌,仿編動作。

1、出示圖片,完整欣賞詩歌。

師:大樹和小鳥玩的真開心,老師把他們的游戲編成了一首好聽的詩歌,我們一起看著圖片來聽一聽好不好。

2、師幼完整朗誦詩歌。

3、請個別幼兒自由選擇一句詩歌,進行仿編動作。

師:這首詩歌好聽嗎?誰能為這首詩歌配上好看的動作?

四、分角色表演。

1、老師扮演大樹,幼兒扮演小鳥進行角色表演。

師:現在我們也來做一做大樹和小鳥玩游戲好不好?我來扮演大樹,你們來扮演小鳥。我們來看一看圖片上,藍色是誰說的話做動作?粉色又是誰?綠色的題目和最后一句話我們大家一起說好不好。

2、師幼交換角色進行表演。

五、仿編詩歌,結束活動。

1、教師出示圖片。

大樹上還住著許多的小動物,他們也想和大樹來做游戲,我們看看是誰來了。

師:我來扮演大樹,你們來扮演小猴,我們一起來玩好不好?詩歌的題目我們一起念。

2、師:還有哪些小動物想和大樹做游戲?那我們回到教室再和他們玩好不。

中班語言量詞歌教案篇八

1.引導幼兒認真傾聽故事,熟悉和理解故事內容。

2.通過故事,了解每種動物都有自己的運動方式。

活動準備:

1.故事掛圖、動物圖片。

2.活動前幼兒和家長一起收集有關動物運動的資料。

一.導入。

1.今天有三位小動物來做客,一起看看他們是誰?(出示小馬、小牛、小青蛙圖片)。

2.這三種小動物要去參加跑步比賽,你猜誰會贏?為什么?

3.如果他們去參加游泳比賽,你猜誰會贏?為什么?

二.初步理解故事。

1.欣賞故事掛圖,你都看到了什么?

2.小馬、小牛和小青蛙在比什么本領?

3.你知道比賽結果嗎,是誰贏了?為什么?

4.那到底誰會贏呢,我們一起來聽聽故事《比賽》。

三.完整欣賞故事。

1.結合掛圖,完整欣賞故事一遍。

2.為什么小青蛙有的時候比不過小牛、小馬,有時又能贏小牛、小馬?

3.你聽到故事中的小動物在比賽時都做了哪些動作?(請部分孩子示范)。

4.教師小結:原來它們三個有時游,有時跑,有時跳,有時劃,用了很多運動的方法。

四.討論動物的運動方式。

1.前幾天我們和爸爸媽媽一起收集了很多動物運動的資料,現在請大家把自己帶的資料和大家一起分享下,和大家介紹一下你收集的是什么動物,它是怎么運動的?(幼兒介紹)。

2.教師出示幾種運動方式的圖片,請孩子們給動物的運動方式進分類,如游、跑、跳、飛等,并來說一說每種運動方式中誰是會得第一。

3.再去找一找別的動物不同的運動方式,結束。

《綱要》中明確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yōu)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文學作品的體驗和理解?!边@一要求淡化了文學教育的工具色彩,而突出了藝術欣賞要求。兒童文學作品形象性強,內容豐富,語言生動、淺顯,非常適合幼兒的欣賞水平。其突出的功能就是培養(yǎng)兒童的美感和審美能力,發(fā)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力。

中班語言量詞歌教案篇九

1、欣賞詩歌,在圖標的幫助下掌握詩歌內容,感受詩歌問答式的特點。

2、樂于傾聽,交流關于春天的感受,豐富有關春天的經驗。

3、能積極跟著老師做動作,體驗集體活動的快樂。

1、圖標、問號3個、娃娃臉1個、跑跳飛形象圖各一個,小草小花小朋友的笑臉。

2、布置春天的場景。

3、幼兒有過關于春天的經驗感受。

1、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活動。

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2、引導幼兒結合自己的經驗交流春天的感受。

教師逐一提問:春天來了,你看到來什么?聽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3、引導幼兒學習第一段詩歌。

(1)出示問號提問:春天這么美!那春天是怎么來的呢?

(2)幼兒發(fā)現掉在地上的花朵撿起:花開了,春天就從花朵里跑出來,教師邊說邊做動作。

(3)帶領幼兒一起做動作。

(4)集體看圖標朗誦。

4、指導幼兒用猜測、模仿的方法學習詩歌2、3兩段。

(2)鼓勵幼兒大膽嘗試說出第二段詩歌。

(3)師幼一起邊做動作邊朗誦第2段。

(4)教師用同樣的方法引導幼兒說出第3段。教師從胸前邊拿愛心邊說。

(5)帶領幼兒一起朗誦第3段并做動作。

(6)教師帶領幼兒完整朗誦詩歌,并感受詩歌問答式的結構。

5、完整朗誦詩歌。

1、采用問答式來朗誦詩歌。

2、逐步減少圖標,引導幼兒朗誦詩歌。

6、結束活動。

教師:今天你們學會了這詩歌嗎?現在我們到外面去找找,春天還可以從哪里來?好嗎?

中班語言量詞歌教案篇十

1、在探索色彩的變化活動中,感知色彩的奇妙。

2、理解兒歌內容,能根據兒歌的句式大膽創(chuàng)編兒歌。

3、體驗詩歌中的韻律美。

1、準備三只裝有紅、黃、藍三色的顏料瓶,三個空飲料瓶。

2、字卡:色彩謠、紅、黃、藍。

3、畫有兒歌內容的卷筒四個。

一、“變色”游戲,感受色彩的變化。

教師:紅黃兩個手拉手,會變出什么顏色呢?

(幼兒猜測,教師試驗,得出結論)

黃藍兩個手拉手,會變出什么顏色呢?

(幼兒猜測,教師試驗,得出結論)

紅藍兩個手拉手,會變出什么顏色呢?

(幼兒猜測,教師試驗,得出結論)

紅黃藍色手拉手,又會變出什么顏色呢?

(幼兒猜測,教師試驗,得出結論)

聽聽還會發(fā)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二、理解兒歌內容,幼兒學習兒歌。

1、教師完整地朗誦兒歌。

教師:你聽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逐一出示圖示)

2、幼兒看圖示完整朗誦兒歌1-2遍。

3、游戲:捉迷藏。

教師任意藏起一段或是一小部分兒歌的圖示,請幼兒說出藏起來的部分,并能夠完整地念一遍。

三、鼓勵幼兒大膽地進行創(chuàng)編活動。

1、鼓勵幼兒自由地創(chuàng)編。

教師:美麗的色彩還可以畫出美麗的東西,那除了兒歌里的這些東西,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也是橙色、綠色、紫色和黑色的呢?(請幼兒自由討論)

2、教師記錄個別幼兒的想法,并鼓勵幼兒用兒歌里的話來說一說。

教師: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的色彩,會變出許多有趣的東西。等到自主活動的時候,

《色彩謠》

紅黃兩個手拉手,

變出橙色畫桔子。

黃藍兩個手拉手,

變出綠色畫葉子。

紅藍兩個手拉手,變出紫色畫茄子。

紅黃藍色手拉手,變出黑色畫輪子。

中班語言量詞歌教案篇十一

小熊非常想長高,他常常問媽媽:"我什么時候會長高呀?"媽媽說:"我也不知道。"媽媽比著小熊的頭頂,在樹上用油漆畫了一道線:"以后,你再來比比看長高了沒有。"小熊每天都去比一比,一點兒也沒有長高。

小熊心想"我怎么總是長不高啊?"媽媽說:"要是一天就會長高一點,你就變成竹筍了。大概要慢慢才會長高的吧?"聽了媽媽的話,小熊就沒有再去樹那里比過。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小熊的衣服太短了,媽媽說:"把衣服脫下來,媽媽給你加加長。"小熊的鞋子太小了,媽媽給他再做一雙大的。

媽媽說:"你看,過去你穿這么小的鞋子,現在的鞋子可大多了。"小熊想:"那么現在,我肯定長高了。"他跑到大樹那里一比,嚇了一大跳。因為,樹上那道線,比他頭頂還高了。

"這說明什么呢?這說明我……越長越矮了!"小熊對自己說。

小熊趕緊把這事告訴媽媽。

他們一起來到樹那兒,媽媽也傻了:"過去,小熊的頭頂和樹上的線是平的;現在,小熊卻在線的下面了。這是怎么回事呀?"這時候,老山羊經過這里,他聽了他們的話,哈哈大笑:"哈哈,你們忘記了,小熊會長大長高,樹也會長大、長高啊!"

中班語言量詞歌教案篇十二

孩子回答完畢以后,請孩子做做詩歌中的動作,如掀開、催、往上拔等。

再次欣賞散文,出示圖譜幫助幼兒理解,提問散文中最喜歡的句子。

這次你又聽到了什么?你最喜歡里面的哪一句?說說你的理由。

我們一起看著圖譜來念念這好玩的散文

這個太陽你喜歡嗎?為什么?

師小結:太陽它可以幫助小朋友早早起床,幫助莊稼和果實長得更好,還可以讓小朋友在炎熱的夏季舒服的游泳,還可以曬干被子,消滅被子里細菌等等,我們的生活離開不太陽。

幼兒分成5組,在5個不同的地方站好,教師扮演太陽,幼兒分別扮演不同角色做相應的動作。

我們再去外面找找,調皮的太陽又去了哪里?做了什么事?好嗎?

中班語言量詞歌教案篇十三

這個故事向幼兒展示了三只機靈的小兔戰(zhàn)勝大灰狼的事情。其中,三只小兔遇到大灰狼后顯露出的機智能給孩子一定的啟示,幼兒非常喜歡這類故事。

中班幼兒雖然已經掌握了初淺的閱讀方法。但對于有序的閱讀單頁多幅圖還沒有經驗,為了讓孩子在閱讀過程中根據故事的線索有序閱讀,我將引導孩子閱讀的過程分為兩個步驟。先讓孩子與教師共同閱讀,在觀察與分析中讓孩子初步學習按數序閱讀,為下面的自主閱讀做好鋪墊。第二部分孩子以對故事背景有所了解,這時師生通過借助大小圖書相互交流意見,討論分析解決問題,使幼兒形成對故事連貫的理解。

活動目標。

1、學習有序的觀察圖片,理解故事內容。

2、能大膽的表達表述對圖片的理解。

3、體驗智斗大灰狼取得勝利的成功感。

4、通過多媒體。

教學。

初步理解故事內容記住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5、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fā)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大圖書一本。

2、小圖書人手一本。

活動過程。

一、出示大圖書引起幼兒閱讀興趣。

師:今天我給大家?guī)砹艘槐敬髨D書,想看嗎?猜猜里面講的是什么故事?你怎么知道了?

引導幼兒觀察封面。

二、共同閱讀前五幅圖。

_這本書里到底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指圖1)先來看看第一幅圖,這里有誰?這三只小兔長得一樣嗎?

(指圖2)誰來說說第二幅圖?他們到底想干什么?(幼兒充分說了以后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畫面,說出他們在爬山。)。

(指圖3)這里有誰?在什么地方?猜猜他想干什么?誰來講講這幅圖?

(指圖4)這里發(fā)生了什么事?

(指圖5)這里又發(fā)生了什么事?我們一起來學學大灰狼撲向小兔的情景。

小兔有沒有被吃掉?請小朋友拿出小圖書從第六幅開始接著往下看。

三、

幼兒自主閱讀小圖書。

引導幼兒邊看邊講講后來發(fā)生的事情。

四、與大圖書結合進行理解和分析。

_有沒有被吃掉?她們呢想了什么好辦法?

(指圖10)教師講述。

2、你喜歡這三只小兔嗎?為什么?

小結:我也非常喜歡他們,因為三只小兔遇到危險沒有害怕,會動腦筋想辦法,他們很機靈。

五、完整閱讀圖書。

1、你們喜歡這個故事嗎?請拿好你的小圖書和我一起講講這個故事吧。

2、教師帶領幼兒完整閱讀圖書。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特別高,因為這是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只是個別孩子對這方面的知識欠缺,但是在活動中,他們能充分調動自己的各種感官來參與活動,我個人認為,這節(jié)課還是成功的。

中班語言量詞歌教案篇十四

1、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感受彩虹的氣勢美。

2、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4、能自由發(fā)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1、彩虹圖片一張、錄像機及錄像帶。

2、字卡若干。

3、錄音機及音樂帶。

4、實物投影一臺5、知識經驗準備:認識彩虹。

1、直觀表達法。

2、視像法。

1、錄像欣賞:彩虹,引起幼兒的注意。

2、錄像中有什么?它們都有哪些顏色?

3、彩虹姐姐有幾種顏色?她是什么時候才出來和小朋友一起玩呀?彩虹姐姐像什么?(鼓勵幼兒說出自己不同的看法)。

4、老師配樂朗誦詩歌,請小朋友結合圖片欣賞。

5、你們喜歡這首詩歌嗎?說一說自己的感受。(鼓勵幼兒結合圖片說出不同的感受)。

6、教師完整朗誦兒歌一遍,然后請幼兒跟著念2至3遍。

7、聽音樂做動作退場。

各領域中的滲透。

1、科學領域:科學小實驗《彩虹的形成》。

2、藝術領域:蠟筆畫--彩虹。

3、生活中的滲透:留意生活中哪些東西像彩虹,引導幼兒觀察。

4、環(huán)境中中的滲透:制作彩虹布置環(huán)境。

5、家庭教育:家長帶領幼兒在雨后觀看彩虹,豐富彩虹的相關知識。

1、初步培養(yǎng)幼兒古詩誦讀的興趣。

2、引導幼兒能夠邊模仿動作邊誦讀古詩。通過學習會區(qū)分鴨子和鵝,感受鵝脖子的曲線美。

3、認讀重點字詞“鵝”“毛”“清”“白”。

4、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5、能自由發(fā)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1、磁帶,錄音機。

2、《啟蒙閱讀》第三冊幼兒用書。

3、相應的字詞卡“鵝”“毛”“清”“白”

一、開始部分。

出示已學過的字詞幫助幼兒復習以前學過的字詞“有時、月亮、刀、國旗、的、金、高、紅、阿姨、桃、石榴、李子、栗子、梨字寶寶打招呼。

二、基本部分。

通過鵝媽媽帶著鵝寶寶去游泳的情景,激發(fā)幼兒興趣。

1、寶寶們,今天的天氣可真好,媽媽帶你們到池塘里去游泳吧!

2、聽音樂做戲水的動作。(伸伸脖子、理理羽毛、劃劃水)。

3、游累了,我們來休息一下,你們看哪里也有小白鵝,哪些長的是什么樣子的呀?(模仿小鵝的手型)。

結合大范例,初步欣賞古詩《詠鵝》。

1、哦原來呀,小鵝看見這么多的客人來了,正在高興地歡迎我們呢!你們看,有這么多的小鵝?(出示字卡“鵝”學一學鵝怎樣叫引導幼兒學鵝叫)。

2、出示字卡“毛”誰知道鵝毛是什么顏色?(出示字卡“白”)引導幼兒學念這兩個字詞。

3、看看河里的水清不清呀?(出示字卡“清”)引導幼兒學念。

4、讀了這首古詩,你們有不明白的地方嗎?(鼓勵幼兒提問題,如提什么是“曲項”)。

5、教師朗誦故事一遍。

教師提問:古詩的名字叫什么?(請幼兒完整的回答古詩的名字叫《詠鵝》)。

提問:你在古詩里聽到了什么?(幼兒回答教師小結)。

6、引導幼兒學念古詩。

7、發(fā)書。

請幼兒完整指讀古詩。

三、結束部分。

1、和字寶寶說再見。

2、小結活動情況下課!

活動目標:

1、感受詩歌的意境美。

2、培養(yǎng)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的擴散性思維。

4、能自由發(fā)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5、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1、與詩歌內容相符的圖畫4幅。

2、幼兒的操作材料:記錄的表格、黑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教師通過提問直接導入詩歌內容。

教師邊出示圖畫邊說:“草地上,遠遠地飄來一朵小小的白云。小姐姐(圖畫)說。想想小姐姐會說什么呢?”幼兒思考,教師提示:“她會把飄來的一朵白云想象成什么呢?”幼兒回答(風箏、小鳥等)教師記錄1—2物體?!拔覀儊砜纯?,小姐姐說的是什么?!苯處熯叧鍪緢D畫邊念詩歌,“小姐姐說:‘那是一個會飛的蘑菇?!〉艿苷f。猜猜小弟弟會說什么?”幼兒思考后回答,教師記錄。“看看小弟弟是怎么說的?!苯處熯叧鍪緢D畫邊念詩歌,“小弟弟說:‘那是一個勇敢的小傘兵?!私耍?原來是。是什么呢?開動小腦筋,它是什么?”幼兒回答后教師記錄?!翱?,是什么?”“呵!原來是一朵長了翅膀的蒲公英?!?/p>

二、看圖朗誦詩歌《蒲公英》。

“我們一起看著圖完整地把《蒲公英》這首詩歌朗誦一遍吧!”整體朗誦2——3遍。

三、幼兒記錄并創(chuàng)編詩歌。

1、幼兒根據老師在黑板上記錄下的圖畫創(chuàng)編詩歌。

“我們把在黑板上記錄下的圖畫試著編成詩歌?!?/p>

2、幼兒作記錄,教師指導。

“下面請小朋友們在這張紙上記錄下你的想法,畫好后編成好聽詩歌給我們大家欣賞一下?!庇變翰僮鲿r,教師提醒幼兒要與老師記錄下的不一樣。

3、請個別幼兒創(chuàng)編詩歌。

4、幼兒自由仿編詩歌,結束活動。

中班語言量詞歌教案篇十五

1、學會朗誦兒歌《量詞歌》,感受兒歌活動的樂趣。

2、通過找錯、創(chuàng)編活動,能正確使用量詞。

一份兒歌范圖、漢字卡片“量詞”。

1、師:現在,老師要講幾句話,這幾句話中有三個地方講錯了。比一比,誰的耳朵最靈,能把錯的地方找出來。

2、師:“小紅、小明兩條好朋友出去玩。玩累了,就去買兩件方便面泡著吃。吃完后,他們就爬到一朵床上睡覺了?!?/p>

3、引導幼兒大膽找出錯誤并進行改正,對量詞的正確使用有個初步的感知。

4、小結:小朋友真聰明!把我說錯的地方都找出來了。兩條好朋友應該說兩個好朋友、兩件方便面應該說兩袋方便面、一朵床應該說一張床?!皞€、袋、張”有個共同的名字,叫“量詞?!保ǔ鍪咀挚ā傲吭~”。)

1、師:今天,有很多量詞都跑來跟我們做游戲了。不過,他們都躲在一首兒歌里面,要大家把他們猜出來呢!你想來猜一猜嗎?(想)

2、出示兒歌第一句“一頭牛,兩匹馬?!?/p>

師:看!圖上是什么?有多少?請你來說一說?。ㄒ龑в變赫f:“一頭牛,兩匹馬?!保?/p>

3、猜想第二、第三句兒歌中的物體名稱。

4、出示兒歌內容,為猜對的幼兒鼓掌。

5、猜想第四、第五句兒歌中的量詞。

教師朗誦“七×樹,八×花,九×飛機,十×車。”把“×”量詞念在心里。

(引導幼兒自己想猜想哪一個就說哪一個,可以不按照順序。)

6、出示正確答案,給予猜對的幼兒以言語獎勵。

7、教師小結:想不到一個小小的量詞也有這么大的學問,牛要說“頭”、馬要說“匹”。所以說(出示兒歌最后一句):“量詞千萬別說錯,說錯就要鬧笑話。”(幼兒跟念兩遍。)

8、傾聽老師完整地朗誦一遍后,鼓勵幼兒結合范圖朗誦兒歌。

1、師:生活中每一樣東西都有屬于它的量詞?,F在,請你找一兩樣東西,把它的量詞說給出來,如果說對了,就會得到一朵小紅花。

2、幼兒經驗創(chuàng)編,把量詞說給大家聽,與同伴一起分享成功的快樂!

一頭牛,兩匹馬,

三條鯉魚四只鴨,

五本書,六支筆,

七棵果樹八朵花,

九架飛機十輛車。

量詞千萬別說錯,

說錯就要鬧笑話。

中班語言量詞歌教案篇十六

1、幫助幼兒進一步感受春天萬物蘇醒的美麗景象。

2、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大膽想象,并能用完整的語言進行表達。

3、激發(fā)幼兒熱愛大自然、關注周圍事物的情感。

1、《春娃娃》的ppt

2、小圖片:春娃娃的朋友(蝌蚪、花、草、筍)等若干。

3、經驗準備:教師事先帶領幼兒觀察、認識一些春天的景物。

1.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呀?。

2.現在是春天了,你發(fā)現了哪些春天的秘密呀!

3.教師小結:小朋友們本領真大,你們發(fā)現,春天到了,小草就會發(fā)芽。。。。。。。,是呀,春天來了,大地就會變得萬紫千紅、生機勃勃,特別的美。

4.我們已經知道春天來了,小樹、小動物知不知道春天來了呢?它們是怎么知道的呀?

1.引出故事:“老師這里有一個好聽的故事---它會告訴我們動物、植物們是怎樣知道春天來了的!

2.出示ppt,邊看圖片邊聽教師有表情地講述故事。

3.理解故事內容,學習用連貫的語言表達。

(1)春娃娃去了哪里了呀?

(2)布谷鳥是怎樣知道春天來了?

(3)春娃娃對布谷鳥說了些什么?

(4) 布谷鳥醒來以后是怎么做的?請個別幼兒學一學動作。鳥飛,學說“布谷 布谷”

(5)春娃娃又給柳樹姐姐做什么?分男女孩子用肢體學柳樹的搖擺動作。

(6)那么,還去催誰開花呢?

4、拓展思維:

(1)春娃娃有許許多多的朋友,你猜猜他還會去找誰呢?

(2)他會對好朋友說什么話呢?

1、游戲《春娃娃找朋友》:(春天景物的小圖片若干)

(1)出示有關春天的小圖片,并與旁邊的幼兒說說圖片上是什么?

(2)對這個朋友說一句好聽的話,讓春娃娃看看誰說的最好聽,好嗎?

2、在《春天在哪里》的音樂聲中,找一位老師講一講自己想說的話,孩子和聽課老師一起相互交流欣賞。

中班語言量詞歌教案篇十七

家鄉(xiāng)藍田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美麗的城市,正因為它日新月異的發(fā)展和美不勝收的旅游景點景色,讓幼兒感受到家鄉(xiāng)美和產生愛家鄉(xiāng)的情感。本次活動,孩子在對藍田景點了解的基礎上,用優(yōu)美句子描述藍田的景色,也讓孩子在夸家鄉(xiāng)藍田的活動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1.了解藍田的著名景點,能簡單說說景點的特點。

2.嘗試創(chuàng)編兒歌的內容,用幾句話夸藍田的美景。

3.感受藍田的美,產生熱愛家鄉(xiāng)藍田的情感。

1.ppt(藍田美景的圖片等)。

2.幼兒事先熟悉和游玩過若干的景點。

一、談話引入活動

2.出示ppt(藍田的美景圖片)

3.師:說了這么多藍田的美景,你喜歡藍田嗎?為什么?

二、具體了解藍田的景點

1.師:小朋友們你還知道哪些藍田的美景呢?請你給小朋友介紹一下(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ppt:王順山、水陸庵、湯峪溫泉、惘川溶洞、蔡文姬紀念館、白鹿原影視城等等)

王順山:王順山原名玉山,因大孝子王順擔土葬母于此而得名。

水陸庵:《藍田縣志》記載,水陸庵始建于隋文帝開皇年間,屬隋唐著名佛寺院悟真寺內的水陸殿。如今的水陸庵是一座完整的佛家寺院,春節(jié)到這里不僅可以祈福,還能欣賞聞名的彩色泥質壁塑。

湯峪溫泉:藍田湯峪溫泉位于藍田縣湯峪鎮(zhèn),因和眉縣的湯峪溫泉東西相對,故稱東湯峪溫泉,也叫東湯峪礦泉。

蔡文姬紀念館:位于陜西省藍田縣蔡王村,是依蔡文姬的墓冢而建立的。館內有《蔡文姬生平展》詳細介紹了蔡文姬的生平事跡和東漢末年社會的風土人情。

公王嶺:藍田猿人的棲息地。藍田猿人80萬年至75萬年前。

白鹿原影視城:位于陜西省西安市藍田縣前衛(wèi)鎮(zhèn),始建于2013年,是以影視拍攝服務為主,兼具觀光旅游、文化娛樂、休閑度假等功能的綜合性旅游區(qū)。 白鹿原影視城主要景點由白鹿村、滋水縣城、景觀步道等多余處景觀組成。

2.小結:我們的家鄉(xiāng)藍田,是一個美麗的城市,歷史悠久,景色優(yōu)美。我們?yōu)樽鳛橐粋€藍田人感到驕傲。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夸一夸我們的家鄉(xiāng)藍田。

三、學習兒歌

我們的家鄉(xiāng)藍田真是一個美麗的地方,有王順山、水陸庵、湯峪溫泉、惘川溶洞、白鹿原影視城等等,老師把小朋友說的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夸藍田》。

1.教師有節(jié)奏地朗誦兒歌《夸藍田》,幼兒來聽。提問:你都聽到了什么?

2.學習兒歌的韻律。(夸、夸、夸藍田,我的家鄉(xiāng)是藍田……)

3.有節(jié)奏的學念兒歌。說說你喜歡兒歌中的哪一句?

4.幼兒學習朗誦兒歌。

四、創(chuàng)編兒歌

藍田的美景實在太多,一個星期七天呀實在是逛不夠,怎么辦呢?我們還可以帶客人去哪里玩呢?繼續(xù)把幼兒說的編入兒歌。(白鹿倉、惘川溶洞、湯峪溫泉、王維山莊、葛牌古鎮(zhèn)、流峪飛峽、簸箕掌、新城廣場等)

五、延伸活動:繪畫《我的家鄉(xiāng)――藍田》

夸、夸、夸藍田

我的家鄉(xiāng)是藍田

美景如畫數不清

讓我?guī)ス湟还?/p>

星期一,我們去逛水陸庵

星期二,我們去逛王順山

星期三,我們去逛影視城

星期四,我們去逛白鹿倉

星期五,我們去逛公王嶺

星期六,我們去逛文姬墓

星期天,我們去逛藍關道

藍田美景數不清呀,數不清。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6965197.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