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豆的觀察日記50字(六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3-19 09:18:50
綠豆的觀察日記50字(六篇)
時間:2023-03-19 09:18:50     小編:zdfb

在日常學(xué)習(xí)、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綠豆的觀察日記50字篇一

今天,我按黃老師的要求,在市場上買了一些綠豆回家泡,它們就是我的“綠豆寶寶”了。

11月12日 晴

今天早上,我一起床,就馬上去看我的“綠豆寶寶”,它們太調(diào)皮了,把綠綠的衣服脫掉了,長出了小小的尾巴。

11月13日 多云

昨天晚上,我夢到我的“綠豆寶寶”長到了二厘米長了,我一醒,就去看我的“綠豆寶寶”,我發(fā)現(xiàn)它們長到了二厘米長,應(yīng)該很快就長成豆芽了。

11月14日 晴

今天我要去給我的“綠豆寶寶”“洗澡”,我卻發(fā)現(xiàn)它們已經(jīng)五厘米長了,洗完“澡”我就開心地去上學(xué)了。

11月15日 小雨

今天早上,我要去學(xué)羽毛球,沒時間看我的“綠豆寶寶”,但我相信,它們一定會長高的。一下課,我就一溜煙地跑回家,看看我的“綠豆寶寶”。它們的尾巴長得太長了,都八厘米長了,快高過我的水杯了。

11月16日 多云

今天我的“綠豆寶寶”已經(jīng)長成豆芽了,我要叫它們“豆芽寶寶”了。

11月17日 多云

我的“豆芽寶寶”已經(jīng)高過我的水杯很多了,跟市場上的豆芽一樣長了。

11月18日 晴

我的“豆芽寶寶”們已經(jīng)長成了真正的豆芽了,我真舍不得吃掉它們,因為它們是我辛辛苦苦培育出來的,但我可以把它們當(dāng)作盆栽。

觀察綠豆讓我收獲了知識和快樂。

綠豆的觀察日記50字篇二

10月2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我正閑著沒事做,爸爸說:“要不你拿幾顆豆子泡芽玩吧!”“好呀!”我立刻答應(yīng)。我拿了些綠豆,這硬邦邦的綠豆好像比石頭還硬似的,怎么能泡出芽兒來呢?我百思不得其解,跑去問爸爸。爸爸笑著說;“現(xiàn)在告訴你就沒意思了,你可以自己觀察??!”接著,爸爸又告訴了我泡綠豆的方法,我按他說的去做:先拿一個透明的塑料杯子,往杯子里倒一點兒水,把一張紙弄濕墊在杯底,最后把綠豆放進去,這就是綠豆的新家了。

10月4日 星期六 陰

今天到陽臺上看了一下泡的綠豆。??!那些綠豆脫下了鮮嫩的綠衣服,露出了雪白的肚皮,像一個白白胖胖的娃娃。有的綠豆中間突出的白色小橫條兒,慢慢地從中間分成了兩半,向左右兩邊叉開。

10月6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我興奮地跑到陽臺上,天??!那綠豆上面長出了小芽,白綠相間。對著陽光還是透明的呢!真可以說是晶瑩剔透了。嫩芽上的兩片小葉子向兩邊張開,可愛極了!

通過這幾天的觀察,我知道大自然是多么的奇妙,只要我們做有心人,擁有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就會有無盡的新發(fā)現(xiàn)!

綠豆的觀察日記50字篇三

20xx年x月x日 x天

聽同學(xué)們說養(yǎng)綠豆很好玩,一粒小小的綠豆竟然可以長成豆芽,我便試著水培綠豆,盼望著有一天它能變成豆芽。我先找來一個結(jié)實的杯子,大概倒了0、6厘米的水,然后就把杯子放到了陽臺上,接著我每天都去觀察它。

5月3日,天氣晴朗,但吹著涼風(fēng),使人有點冷,我打開窗子,發(fā)現(xiàn)我昨天養(yǎng)的豆芽已經(jīng)裂開一個小口子,我料到綠豆已經(jīng)開始發(fā)育了,我真盼望它能快點長大。

5月4日,豆芽的口子又裂得大一些了,甚至有些發(fā)育的快的還脫去了它的綠衣裳長出了潔白的短短嫩芽。

5月5日,那些發(fā)育得慢的豆芽它們不堪示弱,這天它們也脫去了綠衣裳,露出了嫩芽,

5月6日,豆芽的嫩芽又長長了一截,不知為什么長出嫩芽的地方有點變紫了。

5月7日,不止長芽的地方變紫了,就連豆芽整個身子和接近豆芽身子的芽也變成紫色了,這使我很懊惱,我便去請教我的媽媽一家之“煮”媽媽帶著不敢確定的語氣緊縮著眉頭,雙手端著裝著綠豆的杯子說:“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有的綠豆比較老,所以發(fā)紫,你可能養(yǎng)到老綠豆了?!倍寡坑珠L長了一截我覺得這個豆芽已經(jīng)快成型了,真棒!

綠豆的觀察日記50字篇四

xxx年xx月xx日 星期三 天氣:晴

這個暑假,老師要我們寫植物的觀察日記,我回家就馬上開始想:該觀察什么植物呢?黃豆?紅豆?花生?……哦,對了,綠豆!

綠豆生長速度很快,如果泡在水里就能生長得更快了!于是我拿了一盆水,向媽媽找來了好幾顆綠豆,丟進了盆子里,綠豆開始慢慢漲大。

第二天,綠豆明顯已經(jīng)漲大很多了,一個個都很飽滿,飽滿得像是快要裂開似的,別說,還挺可愛的。

第三天下午,綠豆已經(jīng)開始慢慢裂開了,我真的沒想到它可以長得這么快!某些已經(jīng)開始露出嫩黃色的根莖來了!

過了大約兩三天,我再去探望我的綠豆寶貝們,他們大部分都蘇醒了。第五天的時候,大部分綠豆寶寶已經(jīng)全部都長出黃色根莖來了,這一個個根莖如同彎曲的逗號,十分可愛美麗。

第六天,我看到帶著“小帽子”的嫩芽冒了出來,我放了一張餐巾紙,這樣以保持濕潤。

第七天,我驚奇地發(fā)現(xiàn)“小帽子”們慢慢脫落了,到了下午就快算全脫落了。

第八天,“小帽子”全都脫落了,里面冒出了兩片嫩綠色的小葉子,經(jīng)過陽光的照射,嫩芽的莖變成紫紅色的了,又經(jīng)過了兩天的等待,嫩芽已經(jīng)長成豆苗芽了。

經(jīng)過這幾天的觀察,我覺得植物生長的過程真的太奇妙,太有趣。

綠豆的觀察日記50字篇五

4月3日星期五晴

今天,老師讓我們寫一篇連續(xù)觀察日記,我便詢問了媽媽,媽媽說可以種綠豆哦!然后我就拿了十多顆綠豆放進透明的玻璃碗里。媽媽告訴我,水不要把綠豆全部淹沒過,留四分之一露在外面。這樣它有充分的氧氣,就能長得更好。我按照媽媽的說法去做,果然,晚飯后,綠豆就已經(jīng)比原來漲大了幾倍呢!我突然發(fā)現(xiàn),每顆豆子上都有一粒白色的小東西,我好奇地用手撥了撥,它都掉不下來,媽媽對我笑了笑說:“這是豆子的芽兒,你可別把它弄斷了。”

4月4日星期六多云

今天早上起床后,我顧不上洗臉、刷牙就跑到了綠豆前,哇!芽兒已經(jīng)有0。5厘米長了,豆子們一個個都脫掉了綠色的外套,露出了乳白色的襯衣。它們都擺著小尾巴,呵呵,還真有點像小蝌蚪呢!

4月5日星期天

今天,綠豆沒有多大的變化,只是小根兒已經(jīng)長長了,兩片豆瓣之間的縫更大了,人們常說綠豆很有營養(yǎng),它的營養(yǎng)可不是為別人準備的,而是為自已的后代提供的。

4月6日星期一

今天,綠豆的豆瓣之間冒出了尖尖的、白白的,帶一點兒透明的小東西逐漸成了嫩黃色,還掛著一些若隱若現(xiàn)的,若有若無的嫩綠。這時,我才發(fā)現(xiàn)這就是綠豆的葉子。

綠豆的觀察日記50字篇六

《綠豆觀察日記》

20xx年9月19日 星期一 晴

今天,奶奶拿來一筐子的綠豆,挑出幾顆飽滿的大大的讓我種。

我看著圓球似的綠豆,疑惑地問:“奶奶,這幾顆我要怎么種呀?”奶奶笑著說:“傻孩子,把綠豆放進碗里泡一個晚上后我就告訴你?!彪m然心里還是不解,但我還是按照奶奶的要求,把綠豆放進裝了水的小盤子里面,讓它在里面盡情泡澡,唉!真不知道奶奶這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啊!難道這樣就能發(fā)芽了?

20xx年9月20日 星期二 晴

放學(xué)了,我急急忙忙回到家,迫不急待地想知道奶奶葫蘆里賣的什么藥,看看綠豆泡在水里會變成什么樣兒。

到家才發(fā)現(xiàn)奶奶出去買菜還沒回來,我就先到陽臺上觀察綠豆。呀!泡在水里的綠豆已經(jīng)爆破了皮,露出嫩黃色的皮膚,似乎知道天氣很熱,想把衣服給脫掉一樣。再仔細一看,天??!一顆小綠豆竟然冒出一個小芽,那株小芽像只小蝌蚪。這時,奶奶回來了,我問道:“奶奶能把昨天的秘密告訴我嗎?”奶奶笑道:“孩子,其實這就是種綠豆的第一步呀!對了,綠豆泡得差不多了,可以種到土里了?!蔽衣犃嘶腥淮笪?。接著我按照奶奶的方法把綠豆移植到土里,期待著明天綠豆會變成什么樣子。

20xx年9月21日 星期三 晴

我現(xiàn)在放學(xué)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到陽臺上觀察綠豆。

瞧,綠豆芽已經(jīng)破土而出了,大概是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大、有多美吧!我看了幾分鐘,有些不耐煩了,可豆芽還在慢慢地使勁兒地往上長,似乎一點兒都不累。過了一會兒,有些豆芽已經(jīng)完全鉆出土面了,可是還是彎彎的,像駝背的老頭,又像倒立的高爾夫球桿。

20xx年9月22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是綠豆發(fā)芽的第四天,不知道又有了什么變化呀!陽臺上,我發(fā)現(xiàn)豆芽已經(jīng)長得大約有5厘米高了,像挺立的士兵一樣,筆直筆直的,它似乎在說:“主人,你給我的食物太好吃了,看我長得多健壯呀!”綠豆苗上的葉子顏色已經(jīng)變深了,豆苗的莖好像穿上了隱身衣,身體變成透明的了,里面還夾著一些月季紅呢!過了一會兒,不知道豆芽是不是站累了,從筆直的士兵變成了一個個稍微有點兒駝背的老奶奶。

在這短短的四天內(nèi),綠豆竟然能從一粒種子變成一株株綠豆苗出來,可見綠豆的生長速度很快,我敢肯定,過了不多久,這幾株豆苗必能茁壯生長。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692857.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