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螞蟻觀察日記350字(3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3-19 07:50:58
最新螞蟻觀察日記350字(3篇)
時間:2023-03-19 07:50:58     小編:zdfb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螞蟻觀察日記350字篇一

螞蟻是一個穿著黑色盔甲的士兵。它的小身體似乎是由三個小黑球組成的。頭上有兩條長長的觸須,圓頭上有一雙像黑珍珠一樣的小復眼,還有一張像大夾子一樣的嘴。六條細長的腿從胸部延伸出來。每條腿分成四段,非??蓯?。

那天我正津津有味地吃著面包,一小片面包不小心掉到了地上,引來了三四只螞蟻。然后我對自己說,“切,就他們,想把面包舉起來,等100年!”我在心底輕蔑地想著,但我控制不住好奇心,繼續(xù)觀看。

我看見螞蟻們左右轉了一會兒,好像在研究如何把美味的食物帶回家。過了一會兒,我看到一只螞蟻跟著自己的腳步向蟻群爬去。我跟著螞蟻,快速跑向巢穴。我看見螞蟻沖進了巢里。幾乎幾分鐘后,一只大螞蟻出來了,后面跟著小螞蟻。我認為他們應該是螞蟻部隊!我看見他們以一種強大的方式飛奔過去,不一會兒,面包就像一條腿一樣向蟻巢跑去。哦,天??!我驚訝地張開嘴。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后悔自己輕易做出的判斷。

但我就是不明白螞蟻是如何找到回家的路的?我很困惑,所以我向電腦尋求建議。據(jù)說螞蟻會分泌一種香味。他們依靠這種香味找到回家的路。這時,我心中所有的疑惑都被解決了,我突然意識到我不得不說:“所有人的心都團結了,山在動!”

這個世界充滿了知識。生活中到處都有許多有趣的現(xiàn)象。只要你仔細觀察,你肯定會得到很多收獲和經(jīng)驗。

螞蟻觀察日記350字篇二

我到媽媽上班的地方去玩,看到很多很多螞蟻在那忙碌著,便激起了觀察螞蟻的興趣。便拿了一個放大鏡,仔細地看著。螞蟻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個部分。頭上有一對觸角,還有兩個圓圓的東西,那是螞蟻的眼睛吧!

螞蟻一共有六只腳,第只肢都是由粗到細。前四只肢長在它的胸兩邊,后兩只長在胸和腹之間。

我很想看看螞蟻們是怎樣把食物搬回家的,所以,我扔了幾塊餅干屑在它們家門口,等待著它們出現(xiàn)。

這是,一些螞蟻爬過來了,動著觸角,好像在說:“快來看!我們有東西吃了!”

它們有的把餅干屑咬成圓形,給它滾回家;有的力氣大,一下子背了兩塊餅干屑;還有的'卻在一旁偷懶;得意地看著別人。

我又扔了一塊較大的餅干,它們一個搬不動,兩個也搬不動。最后,反有的螞蟻一起出動,終于搬回了那塊餅干。

我明白了,不管有什么困難,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就能戰(zhàn)勝。

觀察螞蟻真有趣關于螞蟻的400字觀察日記二

今天早上,我看見螞蟻。我就把我的食物放了一點在地上,看見幾只螞蟻走了,我想:螞蟻怎么不吃了?我就跟著螞蟻,走了一會兒,螞蟻回到洞穴里,過了一會兒,我看見很多螞蟻成群結隊的出來,見前面有一只螞蟻帶路,到了,見螞蟻們用它的鉗子夾食,一塊一塊的夾到洞穴里。我知道了團結就是力量就大。

好久沒下大雨了,天氣晴朗,氣候暴燥。

今天我又來觀察螞蟻。今天螞蟻很怪,它們把食物運送到另外的洞穴里。我上網(wǎng)查了資料。哦!原來是螞蟻在搬家,螞蟻搬家就要下雨。

螞蟻成群結隊的從洞穴里出來,見一只只螞蟻嘴里叼著一顆顆白色的小東西,爬到另外的洞穴去,過了一會兒螞蟻又出來。它們進進出出、忙忙碌碌,運送食物,螞蟻們團結一致的運送東西。一只大螞蟻嘴里叼著一顆較大的食物,爬到另外的一個洞穴里去,過了好久都沒出來,螞蟻越來越少,見最后一只較大的螞蟻嘴里叼著一顆較大的土粒把洞口封住關于螞蟻的400字觀察日記三

一天放學后,我迅速的寫完作業(yè)。我拿了半塊餅干,跑下樓去在一棵大樹下觀察螞蟻搬食物。

我在樹下看見來了一只螞蟻。我仔細觀察,螞蟻的身子就像三個小球連在一起。它的頭比較大,頂著兩只觸角,嘴好像兩把彎鉗;胸部有點小,六條又長又細的腿就長在這里;它的肚子圓鼓鼓的,拖在后邊。螞蟻真是太渺小了。

我把餅干放到螞蟻前面。螞蟻繞著餅干轉了幾圈,又跑回去了。我把餅干又拿到了別的地方。又出來了一群螞蟻看見了餅干。又去把餅干搬到了洞口。它們搬不動,就咬成小塊搬進了洞里。

我發(fā)現(xiàn)螞蟻非常團結,做事有不放棄的精神。

螞蟻觀察日記350字篇三

今天下午,我在外婆家樓下發(fā)現(xiàn)了一群正在搬運食物的螞蟻,禁不住好奇,我便蹲下來觀察了起來。

他們身體呈黑色,分為頭、胸、腹三部分,有六條腿,頭上還有一對觸角在不停地擺動。它們腹部有一、二節(jié)呈結狀。前足距離大,呈梳狀?;叵朐鴮W過的內(nèi)容,螞蟻是具有社會行為的昆蟲,負責照顧蟻后和幼蟻、挖洞、搜集食物的是工蟻,那眼下這一排排歪歪扭扭的隊伍應該就是工蟻了吧。接著,我又想起課本上寫螞蟻是靠氣味辨別方向和傳遞信息的,就伸出手在蟻群周圍蹭了蹭,他們立刻像摸不著頭腦似的亂轉了起來,估計是失去氣味后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我還覺得沒有玩夠,便想到了一個曾在書上看到過的實驗:把一只螞蟻燒成灰之后,撒在另一只活螞蟻身上,其它螞蟻就會認為它已經(jīng)死了,不管那只“死螞蟻”怎么動,其它螞蟻還是要把它抬走。我按照實驗步驟,把死蟻灰撒在了一只活螞蟻身上,再把它放到蟻群當中,果然發(fā)生了這種情況!那只被撒了死蟻灰的螞蟻被其它的螞蟻當成了死螞蟻抬著走了,盡管它在不停的掙扎,抬著它的螞蟻似乎還像沒感覺到一樣,竟“毫不動搖”。但再一想,蟻群是靠氣味傳遞信息的,嗅到了死螞蟻的氣味,自然會認為它已經(jīng)死了。

我高興地把這些發(fā)現(xiàn)記了下來,又繼續(xù)低頭仔細觀察了起來,我發(fā)現(xiàn)較大塊的食物都是好幾只螞蟻一起配合搬運的,前面幾只什么東西都不搬的應該是領頭帶路的。它們的合理分工真是令人驚嘆!

形成組織的蟻群能分工明確、團結一心,讓我自愧不如。我們班級雖然有值日表貼在墻上,但也難以像它們那樣有條不紊,也沒有像它們那樣團結。小小的螞蟻倒成為了我們的老師,教會了我群體之間團結協(xié)作的重要性。

晚上,我利用資料更多地了解了螞蟻。知道了他前足距離大是為了清理觸角用的,知道了它屬于蜂科,膜翅目,并且雄蟻只有在和沒有生育過的雌蟻時有翅膀,后翅膀就脫落了,

大千世界真是無奇不有,自然界中許多動、植物都不僅僅是我們的朋友,還是我們的老師。而生物學就是我們讀懂自然奧秘的鑰匙,熱愛生物也就是熱愛自然。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689157.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