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生活活動教案 大班生活活動教案洗碗(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3-19 07:06:27
大班生活活動教案 大班生活活動教案洗碗(4篇)
時間:2023-03-19 07:06:27     小編:zdfb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應該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生活活動教案 大班生活活動教案洗碗篇一

1.認識生活中常見的標志,知道它們的含義與作用。

1.重點:引導幼兒熟悉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各種標志。

2.難點:在認識一些標志的基礎上了解其不同類別和作用。并嘗試運用。

1.幼兒觀察生活中的常見各種標志。

2.自制課件、各種標志圖每組一份(注意安全、人行橫道、禁止煙火、當心觸電、禁止觸摸等)。

(一)觀看錄像導入,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

1.教師引導幼兒觀看錄像,就其中的交通安全小故事鼓勵幼兒探索根據(jù)什么標志過馬路?

2.提問:你都看到了什么?錄像中有哪些交通標志?除了注意信號燈標志,還有哪些標志?

3.小結:交通標志給行人、車輛提供了指引,提醒人們遵守交通規(guī)則、注意安全。

(二)拓展認識標志

1.根據(jù)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請幼兒說一說在什么地方見過什么標志。

指導語:除了馬路上的交通標志,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標志呢?之前你們和爸爸媽媽一起找到了哪些標志呢?(請幼兒說)

小朋友真是愛觀察的孩子,標志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生活活動教案范文7篇】相關文章:

大班生活活動教案范文八篇05-25

大班生活活動教案范文9篇05-25

大班生活活動教案范文8篇05-22

大班生活活動教案范文6篇05-16

大班生活活動教案范文七篇05-27

大班生活活動教案九篇05-16

【精華】大班生活活動教案四篇06-04

大班生活活動教案合集8篇06-03

【精品】大班生活活動教案4篇06-02

【精選】大班生活活動教案4篇06-01

大班生活活動教案 大班生活活動教案洗碗篇二

活動設計背景

水是我們生命的根本,我們的生活處處離不開水。幼兒對水既熟悉又陌生。本節(jié)活動是讓幼兒對水有了系統(tǒng)、全面、科學的認識。通過活動知道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水,懂得珍惜用水、節(jié)約用水。在此基礎上,借助看課件圖片來學用“如果~就~”、“如果沒~就~”來說一句話,以此發(fā)展幼兒語言。

活動目標

1、了解水,認識水。知道水的重要性,培養(yǎng)幼兒節(jié)約用水的好習慣。

2、借助水的知識,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并且用“如果~就~”說一句話,培養(yǎng)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借助水的知識,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并且用“如果~就~”說一句話,培養(yǎng)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用透明杯裝有奶、白酒、白糖水、純凈水各一杯。

2、小瓶礦泉水若于瓶。

3、有關水的景色的課件。

活動過程

如果沒有了水

1、謎語:什么東西越洗越臟?

2、說出生活中水還能做什么?

活動一:認識水(教師給每名幼兒一瓶水)

1. 用眼晴看水是什么顏色?(無色)

2. 用鼻子聞水的氣味?(無氣味)

3. 讓幼兒喝一口水,品一品是什么味道?(無味道)

4. 把瓶子倒轉過來找發(fā)現(xiàn)?(水是流動的)。

活動二:怎樣分辨出水

1、教師把用透明杯裝有奶、白酒、白糖水、純凈水拿出。

2、讓幼兒分辨是什么液體(幼兒用眼看、鼻聞、舌嘗分辨)

活動三、知道水的重要性,發(fā)展語言。

1、讓幼兒欣賞有水美景課件圖片。(引導幼兒用如果……就……說一句話)

2、讓幼兒看沒有水的凄慘課件圖片。(引導用如果沒有……就……說一句話)

讓幼兒談怎樣節(jié)約用水。

師生共同唱《彎彎的流水》的兒歌。

教學反思

這節(jié)活動課,是我在發(fā)現(xiàn)有的幼兒浪費水的情況下,選取了本活動。

整個設計是先認識水,會分辨水,幼兒對水有了系統(tǒng)、全面、科學的認識。再知道水是我們的生命之本,有水的世界是什么樣,沒水的世界是什么樣,我們的生活處處離不開水,懂得珍惜用水、節(jié)約用水。

借助看課件圖片來學會用“如果~就~”、“如果沒~就~”來說一句話,以此發(fā)展幼兒語言。

我關注每一個幼兒對問題的理解和回答。根據(jù)幼兒形象思維的特點,每當讓幼兒說的時候,都借助實物或圖片來激發(fā)幼兒語言表達,并及時糾正和鼓勵幼兒大膽說,勇敢表達。

大班生活活動教案 大班生活活動教案洗碗篇三

設計思路:

在新學期,孩子們都升入了大班,在主題 “我是中國人”中,幼兒了解了中國是個地大物博的國家,有了不起的人和事,古代中國人的許多發(fā)明,沿襲至今,亙古不衰,讓中國人世世代代引以為傲。孩子們升入大班后,筷子的使用成了幼兒午餐時候的最大變化,筷子也是中國人聰明才智的結晶。新教材“生活活動”中第一個目標指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其中第一個要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就是要學會使用筷子。二期課改強調生活活動是一種養(yǎng)成性教育,主要在飲食、睡眠等日常生活中實現(xiàn),所以讓幼兒學用筷子,做力所能及的事,能滿足他們的發(fā)展需求,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使他們在學做事的過程中積累生活自理的經(jīng)驗,并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也正是我園園本化課程研究的內容之一。

經(jīng)過一段時間觀察,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在午餐中使用筷子存在的一些問題和不文明的情況:如使用筷子時有咬筷子的現(xiàn)象,吃飯時筷子沒有對齊,飯菜加不上來;筷子擺放不夠規(guī)則等等。根據(jù)發(fā)現(xiàn)的情況我們結合主題開展有關筷子的系列活動,如結合我是中國人的主題開展“有趣的筷子”讓幼兒認識筷子,對筷子產生興趣,利用比賽的形式練習使用筷子的熟練程度。本次活動是系列活動之二“文明用筷”,根據(jù)幼兒午餐用筷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討論如何文明使用筷子,并且嘗試記錄文明用筷的規(guī)則,成為標識化的環(huán)境,督促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形成。

內容與要求:

1、知道午餐時文明用筷應該遵守的一些規(guī)則,并嘗試記錄午餐用筷規(guī)則。

2、體驗文明用筷的好處。

重難點:

重點:知道午餐時文明用筷應該遵守的一些規(guī)則。

難點:嘗試記錄午餐時使用筷子的一些規(guī)則。

環(huán)境與材料創(chuàng)設:ppt、筷子、紙、筆、背景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1、這是什么?你們知道筷子是哪個國家發(fā)明的嗎?筷子有什么用途?

2、小結:我們中國人真了不起,發(fā)明了筷子。升入大班以后,每次吃午飯,筷子一直和我們在一起,是我們的好朋友,給我們夾起好吃的飯菜,筷子可以讓我們的手更靈巧,大腦變得更聰明。

二、交流討論

1、筷子有這么大的本領,吃飯時我們用筷子來做什么?(夾飯菜、收垃圾)

2、在用筷子夾飯菜、收垃圾的時候要注意什么?(筷子要對齊)

3、現(xiàn)在我要把它記錄下來。怎樣畫才是對齊???(上下一樣長)

4、小結:“小筷子,對整齊,夾起飯菜快快吃?!?/p>

5、吃飯時,筷子除了要對整齊的吃,還要注意什么?(教師根據(jù)幼兒所說的內容進行引導)

指導一:值日生分筷子。

1)出示值日生的圖片,提問:這是誰?午餐的時候她做什么工作?(發(fā)筷子)

2)誰來當值日生,試試看,你是怎樣發(fā)筷子的?

3)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問題?(請幼兒改正發(fā)現(xiàn)的問題)

4)小結:“值日生,分筷子,頭腳對齊擺放好”

5)如果我要記錄下來的話,我要怎么畫?(先畫什么?再畫什么?)

6)小結:所以我們在記錄的時候要想好要畫些什么?還要畫的簡單,桌子只要用正方形來表示就可以了,要簡單、能看的懂、速度快。

指導二:不咬筷子尖

1)用筷子還需要注意什么?

2)出示被咬過的筷子,這根筷子怎么了?

3)小結:“小朋友,本領大,牙齒不咬筷子尖”

4)不咬筷子尖要怎么記錄?

指導三:筷子不亂放(重點指導記錄)

1)出示圖片:他們的筷子在干什么?(亂放)這樣做對嗎?

2)小結:原來筷子不能到處亂放。“吃好飯,要喝湯,筷子整齊放桌上”。

3)這個要記錄的話,你要怎么記錄?

4)記住哦,這個留著一會兒你們自己記錄。

指導四:收垃圾

1)剛剛我們說了筷子可以收垃圾,筷子尖對齊,垃圾放到碗里怎么畫?

2)教師演示提醒幼兒如何記錄。

3)吃好飯,撿垃圾,收好垃圾送回家。

6、剛剛我們講到的午餐時用筷子需要遵守的規(guī)則有哪些?(兒歌小結)

7、遵守這些用筷子的規(guī)則,有什么好處?

小結:讓我們吃飯的速度加快,成為一個文明有禮貌的好孩子。

三、記錄用筷子的規(guī)則

1、幼兒分組記錄用筷子的規(guī)則,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2、要求:1)商量選擇畫一個規(guī)則

2)選一個人來畫

3、記錄展示。

活動延伸:將記錄好的內容貼到相對應的背景環(huán)境中。

附:

兒歌:文明用筷

值日生,分筷子,頭腳對齊擺放好;

小筷子,對整齊,夾起飯菜快快吃;

小朋友,本領大,牙齒不咬筷子尖;

吃好飯,要喝湯,筷子整齊放桌上;

用好餐,撿垃圾,收好垃圾送回家。

活動反思:

優(yōu)勢:活動的選材

本次活動的選材來源于幼兒的生活,是主題背景下的一個活動。生活習慣是幼兒自我服務的組成部分之一,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孩子吃飯的時候使用筷子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于是將這些不良的行為習慣以集體活動的形式呈現(xiàn),將自創(chuàng)兒歌與生活習慣相結合。

大班生活活動教案 大班生活活動教案洗碗篇四

1、引導幼兒按照時間、人物、地點及事件經(jīng)過的線索,完整的講述家樂福購物的情景,表達自己的感受。

2、鼓勵幼兒積極與同伴進行語言交流,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1、幼兒有事先購物的經(jīng)驗,并拍有照片、錄象

2、課件制作:講述線索圖(時間、人物、地點、事情經(jīng)過、結果)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經(jīng)驗開展談話,導入活動

(出示家樂福標志)小朋友,這是什么地方的標志?家樂福是個什么地方?你們有沒有去過家樂福?和誰一起去的?

前幾天,老師也帶小朋友去了家樂福,還在里面買了東西。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說說這件事。

(二)明確講述線索,引導大膽使用描述性詞句。

1、提問:要把一件事情說清楚,應該說清楚哪些內容?

2、教師講述線索,課件逐幅顯示線索圖:要說清一件事,要說出時間、人物、地點、事情經(jīng)過、最后的心情。

3、逐幅講述。教師引導幼兒運用一些描述性詞句。并引導幼兒重點講購物的經(jīng)過,引導重點:買的時候發(fā)生了什么事情?你又是怎樣解決的?

(三)、引導幼兒按照線索完整講述

1、請幼兒選擇照片后

(1)幾個幼兒結伴講

(2)按照上面的線索完整的講

(3)要把買東西的過程講的詳細些。

2、幼兒自由結伴,開展講述。

(1)拓展講述的內容,引導使用描述性語言

(2)語言的完整性。

3、請個別幼兒講講。教師講評重點:購物過程的豐富性、個性化及詞句。

4、請幼兒講給客人老師聽。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687817.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