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教案參考大全(16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30 19:41:14
鼓教案參考大全(16篇)
時間:2023-11-30 19:41:14     小編:MJ筆神

教案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科特點進行設計,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和可操作性。編寫教案時要注意選擇適合教學內容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媒體。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例,供大家參考和學習。

鼓教案參考篇一

1.知道端午節(jié)的.日期,了解端午節(jié)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喜歡和老師、小朋友一起玩玩、嘗嘗,共享節(jié)日的快樂。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引出端午的由來。

2.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談談端午的習俗。

(1)掛艾葉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種叫芳香油的東西,可以用來殺蟲防病蟲害,它的香氣可以起到凈化環(huán)境、驅蟲祛瘟的作用。

(2)賽龍舟:屈原投湖自殺的時候呢,有許多人劃船去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可是卻沒有能夠把屈原就上來,后來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劃龍舟來紀念這件事。

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們怕河里的魚蝦把他的尸體吃掉,就將糯米包在粽葉中,投到河里喂魚。

(3)佩香包:端午節(jié)的時候小朋友們都要戴上香包,驅邪之意,香包里面放了很多想香料,聞起來香香的,香包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和顏色,可以掛在脖子上,也可以帶在手腕上,好看極了!

(4)五彩繩:在端午節(jié)人們編各種彩色的帶子掛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3.學習兒歌《五月五》。

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關于端午節(jié)的兒歌--《五月五》。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蒿,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4.吃粽子。

(1)觀察粽子的外形和顏色。

師:今天老師也為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的粽子,請你拿一個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

小結:粽子的形狀真有趣!

(2)認識粽葉。

師:粽子的形狀真有趣,我們來聞一聞,香嗎?你們知道這陣清香,來自哪兒?是從粽子外面的這片葉子上散發(fā)出來的,它叫粽葉。

(3)幼兒品嘗。

(4)幼兒講述粽子的餡及它的味道。

小結:原來粽子的品種這么豐富啊!

鼓教案參考篇二

教材148—152頁。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作家作品;掌握部分重點實詞。

2.通過朗讀體會古詩文語言的音韻美,體會作者立意行文、遣詞造句的獨到之處。

過程與方法

通過反復誦讀,體驗感悟;來調動學生體會作者立意行文、遣詞造句韻獨到之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重視古詩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培養(yǎng)學生愛家愛國愛大自然的感情。同時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學生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教學重、難點及教學突破

重點

體會古詩文的意境,加強對詩詞主旨的理解。

難點_

學生對詩歌的多元認識。

教學突破

古詩文教學應抓住讀,通過不同形式的讀,培養(yǎng)學生熱愛古詩文的感情,同時在讀中加上教師適當?shù)狞c拔,讓學生感悟詩中的意境。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錄音機,磁帶,幻燈片,多媒體教具,布置預習。

學生準備

預習詩文,搜集一些關于大自然的詩。

教學步驟

(第1課時)

第1課時教學流程設計

教師指導 學生活動

1.導入學習《飲酒》 1.自由發(fā)言

2.朗讀指導 2.自由朗讀

3.小結轉引,導入學習《次北固山下》 3.聽講記錄

4.點拔意境 4.感悟詩的意境

一、激情導入、自由發(fā)言(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村生活是怎樣的。 自由談論,表現(xiàn)出對大自然的熱愛。

二、朗讀指導、自由朗讀(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放錄音,提要求:注意斷句及字的重音,正確把握作者的感情。

2.請大家把這首詩朗誦一遍

3.提示重點詞句。

(1)從詩中你看到了一個什么樣的詩人形象?(可從生活的環(huán)境,詩人的表現(xiàn)等方面說明)

(2)這一形象表現(xiàn)了他怎樣的志趣。

1.聽錄音,注意斷句及重音。

2.自由朗讀,感悟詩意,并體會作者的

思想感情。 3.結合提示感悟詩意。小組討論,合 作。

(1)從詩中可以看出詩人是一位不慕名利,恬淡自然的人。

(2)表現(xiàn)了詩人對官場生活的厭惡,

對農(nóng)村淳樸生活的熱愛。

3.教師提供詩人的簡介,詩的背景資料。

4.指導背誦。3.結合資料談自己對詩的感悟,加強對

詩的理解,對詩人的'了解。

4.試背。

三、小結轉引,學習《次北固山下》(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山下》,看他又描繪了一副什么圖畫。

2.介紹王灣的生平。補充介紹五言律

詩的基本知識。1.聽教師講述,進入下首詩的學習。

2.聽講,記錄。

四、點拔意境(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3.從這首詩中你可’以看出詩人此時此

刻的心情是怎樣的?從哪句可以看

出。

緊抓“殘夜”、“舊年”、“鄉(xiāng)書”、“歸

雁”來體會。

4.展開你豐富的想像,假設你便是詩人,把你此時所見所聞所感,用你生

花的妙筆表達出來。1.聽錄音,正確把握詩的感情。

2.結合問題,自由讀詩。

3.感悟詩意,通過合作、討論、談自己的理解。

4.放飛想像,動筆寫作,讀小作。

四、本課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了兩首關于大自然的詩,由于詩人所處的位置不同,他們所抒發(fā)的感情也不同。但大自然卻都讓我們變得心胸開闊,恬適無欲。

五、板書設計參考

問題探究與拓展活動

結合《愛蓮說》一文,談談你心目中的陶淵明。

練習設計

隨堂練習設計

2.說說“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兩句景物描寫的含義。

個性練習設計

從課外搜集一此關于大自然的詩句。談談你對它的感悟。

教學探討與反思

將詩人的其他作品聯(lián)系起來學習,對學生理解文本有很大的幫助。

教學步驟

(第2課時)

第2課時教學流程設計

教師指導 學生活動

1.情境導入 1.激情入境

2.指導析讀 2.賞析詩歌

3.指導自讀 3.體味賞析’

一、情境導入、情入境(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導語:一年四季,周而復始,那么四季中的秋季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2.那么假如你正身處于異地,面對此景,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聽音樂磁帶,借題,

發(fā)揮。

3.即興創(chuàng)作秋季小詩。1.學生概括:體現(xiàn)凄涼、蕭條、冷落等詞語即可。

2.閉上眼睛聽節(jié)奏,想像創(chuàng)造秋

季的內容。

3.試創(chuàng)作小詩。

二、指導析讀賞析詩歌(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與《天凈沙》對比,學習其中的意境倉ij作。(引出板書)

2.介紹其背景情況,學生再讀古詩;體會那種身在異地斷腸人的心境,并試著背誦。

3.再引:其實在此情景中也發(fā)生了另一件驚天動地的事,_場激烈的戰(zhàn)爭打響了,將軍壯士為了報答皇帝的恩寵,奮勇殺敵,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F(xiàn)在我們學習一下。

(引出板書)

4.放錄音,體會其中激烈緊張的氣氛。

1.背誦《關凈沙》感受意境。

2讀詩歌,體會詩歌所描繪的

情景及抒發(fā)的情感。

3.學習詩歌《雁門太守行》。

4.聽朗讀錄音,感受詩歌的

氣勢及所抒發(fā)的情感。

5.詩句導讀。(師略加提示,生展開想像,自覺體會其中的意境)

6.結合分析,再讀再感受文中的意境。

(師作個別輔導)

7.背誦《雁門太守行》和《天凈沙》。 5.逐句理解字面意思。

6.大聲朗讀詩歌,再現(xiàn)意象

與雄渾的意境。

7.試背課文?

三、體味賞析自讀體昧(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引語:秋天里的詩感情委婉曲折,熱烈奮進,但陽春三月,柔風吹拂的季節(jié),感受又會是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2.出示問題:

(1)詩中寫了什么景?其各自的特點是什么?

時。

2.賞析詩歌;理解詩意、感受情境,體味詩境。

四、本課小結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表達了作者對早春的喜愛?!堆汩T太守行》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以色傳情?!短靸羯场肥惆l(fā)了一個飄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鄉(xiāng).、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五、板書設計參考(略)

本課總結

《飲酒》是陶淵明歸田后所作,是詩人酒后偶然的提詠,借以寄興抒懷,并非單詠飲酒?!洞伪惫躺较隆方柚L江風景的描寫,寫出詩人的鄉(xiāng)愁鄉(xiāng)思,即景生情。《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表達了作者對早春的喜愛?!堆汩T太守行》作者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以色傳情。《天凈沙》抒發(fā)了一個飄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鄉(xiāng)、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問題探究與拓展活動

通過其中一首詩來看作者,以“我讀懂了 ”為題作文。

練習設計

隨堂練習設計

背誦全詩。

個性練習設計

將其中一首詩改寫成一個歷史故事。

教學探討與反思

加強誦讀訓練,引導學生在誦讀過程中加深對詩詞的理解。補充一些作家作品

的相關資料,對學生的學習會更有益。

鼓教案參考篇三

重點:了解連續(xù)兩問應用題的結構,分析應用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

難點:解答第二問時,找出所需要的條件.

(一)復習準備

把應用題補充完整,再解答出來.

1.________,用了4張,還剩多少張?

2.________,又跑來5只,一共有多少只?

教師談話:我們學習的應用題,都是由兩個條件和一個問題組成的,如果缺少一個條件就無法解答,必須根據(jù)所求問題和其中一個條件,找到所需要的另一個條件.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應用題.(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知

1.出示例5

學校有15只白兔,7只黑兔,一共有多少只兔?

由學生讀題、分析,列式并解答.

15+7=22(只)

口答:一共有22只兔.

又生了8只小兔,學?,F(xiàn)在有多少只兔?

啟發(fā)性提問:

(1)要想求學?,F(xiàn)在共有多少只兔,問題中的“現(xiàn)在”指的是什么時候?

(2)第二問只有一個條件能解答嗎?缺少的條件往哪里去找?

(3)怎樣列式解答?

相鄰的兩名同學互相討論,全班交流,三個問題分三次討論.

通過討論,明確以下問題:

列式: 22+8=30(只)

口答:現(xiàn)在有30只.

指若干名學生把解答第二問怎樣想的說一說.

2.出示例6

指名學生讀題.

提問:這道題有幾個問題?咱們先解答第一問.

指名學生解答第一問,并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從30人中去掉 7人,就是車上還剩的人數(shù))

30-7=23(人)

口答:車上還剩23人.

再解答第二問.

(用車上還剩的 23人,和上來的 9人合在一起,就是現(xiàn)在車上有的人數(shù))

23+9=32(人)

口答:現(xiàn)在車上有32人.教師小結:

(三)鞏固反饋

1.半獨立性練習

課本中“做一做”的第1題:

商店有8輛自行車,又運來25輛,一共有多少輛?

全體學生在書上獨立解答,訂正后,老師稍加提示,解答第二問.

已經(jīng)求出一共有33輛,賣出10輛,還剩多少輛?

全體學生在書上獨立解答.

課本中“做一做”的第2題:

小華有25張動物郵票,送給同學8張,小華還剩多少張郵票?

王叔叔送給他7張,小華現(xiàn)在有多少張郵票?

第一問由學生獨立解答,第二問指名學生說出條件和問題,再獨立解答.

2.課堂獨立練習

練習二第1題:

由學生獨立做在練習本上.

3.課后練習 練習二:第2,4題.

鼓教案參考篇四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要點,了解鯨的生活習性。

3、在感受作者語言通俗、生動和準確的同時學習列數(shù)字、舉例子、做比較、打比方等多種說明方法。

4、嘗試著運用恰當?shù)恼f明方法說明一事物。。

教學重點:

1、抓住要點了解鯨的生活習性。

2、學習運用一些說明方法說明事物。

教學難點:

使用說明方法說明事物。

教學準備:

生字詞卡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師生互動,交流動物常識。

1、教師可以先進行示范引導。

我說一句“哈羅”,你說一句“哈羅”,只會模仿別人講話,這是什么動物?

有一身奇妙的輕功,能攀巖走壁,會斷尾逃生,它是誰?

2、再啟發(fā)學生說一說,答一答。

3、教師出個謎語讓大家猜。

一條大船海上飄,什么燃料都不燒,白色浪花海上冒,貨不載來客不捎。(打一水種生物)。

二、揭示課題,介紹鯨魚。

1、根據(jù)學生猜出的答案,隨機板書課題“鯨”

2、朗讀課文,抓住要點了解鯨。

提示:反復朗讀課文,看看從作者的介紹中你對鯨有哪些了解?

3、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教師抓住兩點進行引導。

一方面要引導學生抓住要點進行概括,如。

(1)鯨特別大。

(2)鯨是哺乳動物,不是魚。

(3)鯨的種類。

(4)鯨的生活習性。

另一方面在歸納要點的過程中,學習相關生字,如:哺、肺、胎等。

三、細讀要點,學習說明方法。

1、分段朗讀。讀出鯨的特點。

2、在反復品讀的.過程中,點撥說明方法。

如:作比較,拿鯨和人們熟悉的象比列數(shù)字,以我國捕獲的一頭鯨為例,列舉具體數(shù)字打比方,用“花園里的噴泉”來比喻鯨呼吸時噴出來的氣形成的水柱。

四、說話指導,拓展延伸。

1、選擇自己熟悉的事物,用你學到的一種或多種方法來說明一下。

關注動物,交流一些動物常識,引導學生親近自然,親近動物。

互動起來,活躍氣氛,互相學習。

為順利過渡到本節(jié)課作準備。

這里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在學生說到要點的時候,教師適時點撥,有預設但要因學生的生成而定。

這里教師引導學生先把作者的描寫的準確、生動讀出來,然后在點撥方法。

鼓教案參考篇五

1.師:滴滴滴,我們開著汽車出去旅游吧,瞧,這是哪?公園我們可以擺些什么樣的造型呢?引導幼兒聽《可愛頌》擺活潑可愛的造型。

2.出示動物園的圖片,引導幼兒聽音樂擺各種動物的造型。

3.播放音樂,幼兒根據(jù)不同的背景擺相應的造型。

鼓教案參考篇六

教學目標:

1、學生借助注釋、工具書,整體感知詩文的內容。

2、掌握重點字句,積累文言詞匯。

3、反復誦讀,深入品味文章的優(yōu)美意境和寫作手法。

教學難點:目標3。

教學重點:目標1、2。

教學分析:

《觀潮》寫了南宋時期錢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觀潮的盛況。文章以精煉的筆墨,分四段寫了海潮的壯觀景象,水軍演習的動人情景,弄潮健兒和觀潮人群,描寫的重點又在水軍和健兒的水上表演,江潮之盛和觀潮者之眾,都襯托了重點描寫的場面。浙江潮雄偉壯觀,水上表演頭緒紛繁,場面眾多,觀潮者士女駢闐,但在這篇短文中,作者卻寫得井然有序,主次分明。這一方面是由于作者結構精巧,以海潮為線索,寫景記事相融合,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相結合。另一方面也由于作者惜墨如金,用語十分簡練。本文不僅用了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而且即便是簡潔的白描,也寫得十分生動形象。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方法:討論與講讀法相結合。

教學過程:

一、導語:

[學生介紹作者,教師補充]。

二、疏通文意:(按自然段進行,小組討論,一人讀句子,一人翻譯,教師補充,糾正)。

1、翻譯第一自然段:

2、翻譯第二自然段:

3、翻譯第三自然段:

重點字詞:文——畫著溯迎——逆流迎著出沒——健兒在水中忽隱忽現(xiàn)鯨波——巨浪。

4、翻譯第四自然段:

重點字詞:溢——滿穹——高僦賃——租用容——許,使。

三、整體感知:

提示:(教師補充)。

作者所處的時代是南宋,當時的都城在臨安(杭州),觀潮地在當時臨安城南,每年農(nóng)歷八月十八日舉行觀潮盛典。迎潮前有水軍演習,潮到時又有吳地少年弄潮爭標的表演,當時從宮廷到民間爭相觀看,萬人空巷,十分熱鬧。

1、小組討論本文四段段意:

a)寫海潮的雄偉壯觀。

b)寫水軍演習的精彩場面。

c)寫弄潮健兒的英姿。

d)寫觀潮人數(shù)之多。

2、本文的線索是什么?(海潮)。

四、研讀賞析:

1、指明讀第一自然段:(討論)。

a、作者對江潮從那幾方面進行描寫的?寫出了它什么特點?

[從形、色、聲、勢四個方面進行正面描繪,由遠及近的寫出了海潮的雄奇景象]。

b、楊萬里的詩句有什么作用?

[作用是表現(xiàn)錢塘潮水的雄偉,形象生動,呼應首句,為下文作鋪墊]。

c、運用了什么修辭?(比喻、夸張)。

2、齊讀2、3、4段,回答:

本文題目是“觀潮”,這些內容是不是離題?為什么?

總結:

本文是一篇在藝術上很有特點的寫景記事佳作,以海潮為線索,寫景記事相融合,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相結合,語言簡練。描寫十分生動,既用了比喻、夸張等描寫手法,而且也用了簡潔的白描。

五、學生質疑,自由發(fā)問不懂得地方。

六、布置作業(yè):

1、生字、解詞各2遍。

2、翻譯文章1遍。

3、課后1、2。

4、周記:課后三。

鼓教案參考篇七

在暖身部分的泡泡造型環(huán)節(jié)中,我利用故事引導來激發(fā)孩子的創(chuàng)造欲。故事情節(jié)設計故事引導:出示掛圖p1、p2,引導孩子們講述—:“寶寶吹了泡泡耳環(huán)、泡泡水晶床送給了蝴蝶小姐,蝴蝶小姐很開心。小蜜蜂滋滋聽說了這事兒,讓也想擁有一件泡泡禮物。你們猜,小蜜蜂滋滋喜歡怎樣的泡泡禮物呢?”

本次活動,我設置了懸念,引導孩子們由猜測過度到表演,讓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隨著老師的琴聲做各種泡泡造型的律動。這樣一來,活動氣氛熱烈了,孩子們進入了玩音樂的狀態(tài)。(引導語:寶寶吹了許多會變魔術的泡泡,有的變成泡泡房子、泡泡蝴蝶……)在聽鼓聲和吊镲聲玩泡泡造型時,孩子的經(jīng)驗就第一個環(huán)節(jié)來說,有所提升。孩子的造型變換無窮,創(chuàng)造欲望被充分激發(fā)。

暖身活動的泡泡造型讓孩子們在熱身的同時,也為“水底生物律動模仿”環(huán)節(jié)做鋪墊。律動模仿讓孩子們又掀起一個創(chuàng)造的小高潮,(第一遍音樂)海星、海馬、鯊魚、螃蟹、金魚、海蛇、水母等海洋生物在海底開舞會,孩子們都用肢體動作表演自己喜歡的海底生物。

配詞律動環(huán)節(jié)(幼兒圍圈坐)。

第一小組按備課環(huán)節(jié)進行:三遍音樂完成。第一遍音樂,老師邊做律動邊默唱;第二遍音樂,幼兒起立隨音樂邊唱語詞邊做律動;第三遍音樂,是加強第二遍音樂的內容。出現(xiàn)情況:默唱時,老師夸張的表情和嘴型十分吸引幼兒,可是第二遍音樂就讓孩子們邊唱邊玩有點牽強,因為孩子們還沒有掌握語詞,使得孩子們只顧做律動而不注意語詞了。與我設想的效果有所出入。第二小組活動時,我在第二遍音樂的形式上做了調整:幼兒坐著,隨音樂跟著老師邊唱語詞邊做律動。這樣一來,孩子們有了第一遍音樂的仔細傾聽、觀察和第二遍音樂的配詞、律動,幼兒對整首樂曲的曲式有了大概的了解。第三遍音樂的律動表演就順手多了。

由于配詞律動環(huán)節(jié)孩子已經(jīng)初步熟悉語詞,所以在圖形感應曲式環(huán)節(jié),孩子們邊跟老師唱邊看老師畫圖譜,對曲式的掌握上就事半功倍了。

鼓教案參考篇八

一、導入。

小松鼠在松樹林里采了一大筐松果,你能幫他們數(shù)一數(shù)嗎?

二、教學新課。

1.數(shù)松果(出示松鼠數(shù)松果圖)哪位同學能幫小松鼠數(shù)一數(shù)?

根據(jù)同學口述:每堆有5個松果,在表格中板書。

堆數(shù)1松果的個數(shù)5那么兩堆松果呢?

你是怎么算的?

你們能繼續(xù)將這個表格填完嗎?同桌兩個同學互相說一說。

匯報,填表。

從這張表格中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5的乘法口訣的編寫。

你能把松果的個數(shù)用乘法算式計算出來嗎?

板書:1個5是5,1×5=5或5×1=5。

2個5是10,2×5=10或5×2=10。

接下去寫,你們會嗎?請你們在本子上接著往下寫,指名板演。

集體訂正。

齊讀所寫的算式。

有誰知道10×4的積是多少?獨立計算,小組交流。

根據(jù)這些乘法算式,你還能算哪些乘法題?

大家所說的這些算式都是根據(jù)黑板上這9個算式推算出來的,讓我們再來觀察一下這些算式,它們都含有一個乘數(shù)5,為了方便我們應用,我們將這些算式改編成一句句的口訣,我來說一句:一五得五。

你能試著說下去嗎?小組說一說并分組把它寫出來。

強調幾個編寫要注意的問題。

齊讀5的乘法口訣。

給3分鐘記憶口訣。

你是怎樣記口訣的?有什么好的方法?

3.尋找生活中5的乘法口??

生活中和5的乘法口訣有關系的事情還有很多,老師把它們編成兒歌,你們想聽嗎?

一個小組5個人,兩個小組10個人,三個小組15個人,四個小組20個人……。

你還能編出其它的兒歌嗎?

三、鞏固練習。

請你用今天所學的口訣,解決問題。

1.5的乘法口訣口算題。

2.填一填:p11第3題。

3.p11第4題。

四、全課小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yè)。

讀、背有關5的乘法口訣。

板書設計:

數(shù)松果1×5=5,一五得五,2×5=10,二五一十3×5=15,三五十五,4×5=20,四五二十5×5=25,五五二十五,5×6=30,五六三十5×7=35,五七三十五,5×8=40,五八四十5×9=45,五九四十五教學反思:

鼓教案參考篇九

1.能夠利用各種地圖或文字材料,獲取所需要的信息,描述秘魯安第斯山區(qū)的自然環(huán)境。

2.能夠說明山區(qū)人們是如何利用山區(qū)來發(fā)展生活的,描述他們生產(chǎn)生活的特色。

3、學會分析山區(qū)人們生產(chǎn)生活的特色與山區(qū)自然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

鼓教案參考篇十

1、結合美術活動進行教育。

2、為每位幼兒準備白色正方形餐巾紙一張,彩色墨水及棉簽若干。先請幼兒將餐巾紙疊成小正方形或三角形,然后用棉簽蘸彩色墨水隨意點,注意顏色的搭配,各種顏色交替使用。最后,將餐巾紙小心地打開,一塊"印染"小手帕就設計成功了。

鼓教案參考篇十一

1.了解兩首詩寫作的時代背景,體會詩中所抒發(fā)的詩人強烈的愛國情感。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通過看注釋理解字詞的意思,從而理解詩句含義,了解詩的內容。

3.通過學習這兩首詩,對詩這種體裁的特點,如感情豐富,語言精煉,講究節(jié)奏和韻律等,有較具體的體會。

4.能背誦《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默寫《示兒》。

1.使學生弄懂陸游臨終前最牽掛的事和杜甫聽到勝利喜訊后那樣歡快的原因。

2.使學生領會這兩首詩明白如話而又感染力極強的特點。

二課時。

(一)初讀課文,通過讀文、看注釋,使學生初步理解詩句的含義,了解詩的內容。

(二)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三)能正確、流利地讀詩。

(一)學會生字新詞。

(二)了解詩的內容。

同學們,我國是個文明古國,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其中詩歌就是我國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詩這種體裁,語言精煉,所表達的情感豐富,還十分講究節(jié)奏和韻律,使人讀起來瑯瑯上口?!短圃娙偈住分?,就有許多力作,為同學們所熟悉,并深受大家的喜愛。另外,我國古代的文人墨客也數(shù)不勝數(shù),奇才輩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陸游等等,他們的許多詩句已流芳百世,為后人所傳誦。今天,我們要一起學習兩首詩。一首是宋代的愛國詩人陸游的《示兒》;一首是唐代愛國詩人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陸游(1125~1209),南宋著名大詩人。字務觀,號放翁,山陰(今浙江紹興)人。一生當中創(chuàng)作的詩歌很多,至今保存下來的就有9000多首。詩歌的內容極為豐富。他的詩有的抒發(fā)政治抱負,有的`反映人民疾苦,表現(xiàn)出了其渴望恢復國家統(tǒng)一的強烈愿望,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本文所選的《示兒》,是陸游臨終前所作,相當于遺囑。詩人臨終前,不說別的家常話,而只說“不見九州同”的遺憾,對兒子沒有別的囑咐,只叮嚀他們在家祭時別忘了把收復中原這件喜事告訴他。這就充分表達了詩人渴望收復失地,盼望祖國統(tǒng)一的強烈愛國情感。

杜甫(712~770),唐代著名大詩人。字子美,鞏縣(今屬河南?。┤?。他的一生也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詩篇。當時社會發(fā)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在他的詩中都有真實的反映,曾被世人稱為一代“詩史”。他的詩在當時藝術成就很高,對后世的影響也很大。本文選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說公元763年正月,唐代安史之亂的叛軍頭子史朝義(史思明的兒子)兵敗自殺,河南河北相繼收復。當時詩人杜甫正在梓州(現(xiàn)在的四川省三臺縣),他聽到這個勝利的消息后,立即寫下了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因多年戰(zhàn)亂終被平息,祖國又重新獲得了統(tǒng)一而感到的無比歡快的心情,同樣也表達了詩人強烈的愛國情懷。

萬事空(kong)告乃翁(weng)。

薊北(ji)襄陽(xiang)。

本課共有4個生字,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寫出每個字的偏旁部首、余筆,再看注釋,結合詩句和字典,看應選擇什么意思。

在分析字形結構的基礎上,讓學生討論識記重點字的方法。比如:“涕”,左邊是“氵”,右邊是“弟”,合起來是“涕”。還可以記成“弟弟”的“弟”加上“氵”就是“涕”。在書寫時要注意右半部分的“弟”的寫法和筆順?!奥濉保筮呉彩恰般摺保疫吺恰案鳌?,合起來是“洛”。還可以記成“各位”的“各”加上“氵”,就是“洛陽”的“洛”。在書寫時要注意“洛”的右上角是“夂”,不是“攵”?!澳恕弊挚梢杂门f字去掉一部分的方法來記住字形。如:“奶奶”的“奶”去掉“女”字旁,就是“告乃翁”的“乃”。同樣,“祭”也可以用舊字去掉一部分的方法來記住字形。即“警察”的“察”去掉“宀”,就是“家祭”的“祭”。在講課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采用讓學生利用形近字組詞的方法,作鞏固練習,幫助學生在對比中記住字形,加強記憶和理解。如:

以“元”字為例,“元”字在詩句中是“死去元知萬事空”,通過看書下注釋,我們知道“元”同現(xiàn)在的“原”,又通過,我們又得知“原”是“原來、本來”的意思。“原知”就是“本來就知道”的意思。又如:“乃”字在詩句中是“告乃翁”,我們通過看書下注釋便可知道,“乃翁”就是“你的父親”,指陸游自己?!案婺宋獭笔侵父嬖V你的父親,意思是讓兒子把收復中原這件事告訴自己。

九州同:古代把中國分為九州,所以常常用九州指代中國。九州同:指全國統(tǒng)一。

王師:文中指南宋軍隊。

中原:文中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領的地區(qū)。

家祭:祭祀祖宗。

告乃翁:告訴你的父親。

但悲:只是為了……而感到悲痛。

無忘:不要忘記。

北定:向北進軍平定。

劍外:現(xiàn)在四川省劍閣縣北,大小劍山之間有劍門關。初聞:剛剛聽到。

涕淚:因喜而下的淚水。

漫卷:胡亂卷起。

放歌:放聲歌唱。

縱酒:縱情飲酒。

青春:指春光,春天的景物。

1.教師先指名讀預習,讓學生帶著預習中的問題去讀詩。邊讀邊想2.再指名讀詩,邊讀邊了解詩的內容大意。

3.學生自由讀后,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每一首詩主要寫了什么。

教師在指導學生朗讀時,可以采用范讀,指名讀、齊讀等方法。

1.讀詩。

2.寫生字。

鼓教案參考篇十二

1.掌握兩步分數(shù)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

2.畫線段圖分析應用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分析兩次單位“1”的不同之處.

(一)指出下面分率句中的單位“1” .

1.乙是甲的

2.小紅的身高是小明的

3.參加合唱隊的同學占全班同學的

4.乙的 相當于甲

5.1個籃球的價錢是一個排球價錢的 倍

(二)口頭分析并列式解答

1.小亮的儲蓄箱中有18元,小華儲蓄的錢是小亮的 ,小華儲蓄了多少元?

2.小華儲蓄了15元,小新儲蓄的是小華的 ,小新儲蓄了多少元?

(出示課題——分數(shù)應用題)

(一)出示組編的例題

1.思考討論

(1)小華儲蓄的錢是小亮的 ,是什么意思?誰是單位“1”?

(2)小新儲蓄的是小華的 ,又是什么意思?誰是單位“1”?

2.匯報思路講方法

由此基礎上試列綜合算式:

(二)鞏固練習

小華有36張郵票,小新的郵票是小華的 ,小明的郵票是小新的 ,小明有多少張郵票?

1.分析數(shù)量關系,獨立畫圖并列式解答.

2.學生板演.

(張)

(張)

答:小明有40張.

3.綜合算式

用連乘解答的題有什么特點?”“解題思路是什么?”

1.認真讀題弄清條件和問題

2.確定單位“1”找準數(shù)量關系

根據(jù)分數(shù)乘法的意義,找準“量”、“率”對應關系,即誰是誰的幾分之幾.

3.列式解答

板書:抓住分率句,找準單位“1”,

畫圖來分析,列式不用急.

(一)聯(lián)想練習根據(jù)下面的每句話,你能想到什么?

1.蘋果的個數(shù)是梨的 .(如,梨是單位“1”;蘋果少,梨多;蘋果比梨少 等)

2.修了全長的

3.現(xiàn)在的售價比原來降低了

(二)先口頭分析數(shù)量關系,再列式解答.

(三)提高題.

六、板書設計

分數(shù)乘法應用題

教案點評:

解答分數(shù)應用題的關鍵是弄清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誰和誰比,把誰看作單位“1”,求的是誰的幾分之幾,分數(shù)乘法應用題,小學數(shù)學教案《分數(shù)乘法應用題》。這也正是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學生分析能力的體現(xiàn)。是我們課堂的叫目標之一。

這節(jié)課是分數(shù)應用題的第二節(jié)。學生已具備初步分析已知和找單位“1”的能力,但是增加了一個條件,并增加了一個數(shù)量。要利用已有的分析方法分步分析,才能化難為易,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發(fā)揮集體的智慧,在共同討論中理解已知條件,有利于學生排除思維障礙。教師再配以線段圖加深強化學生理解題意,以實現(xiàn)舊知識向新知識的遷移和飛躍。練習的`設計,由易到難、變換條件,有助于學生靈活分析,防止定勢。

鼓教案參考篇十三

欣賞安第斯山脈地區(qū)風光,同時配上印第安人音樂,引起學生的興趣。

設問:同學們,老師給大家?guī)淼倪@些風光圖片美不美?

學生答:美!

問: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這么美麗的地方到底在什么地方呢!

學生答:想!

(一)尋找安第斯。

2.再通過幻燈片展示一幅當?shù)貓D片,設計問題:“走進山區(qū),探索山區(qū)的生產(chǎn)生活是怎樣的?”

(二)探秘安第斯。

1.【幻燈片展示秘魯山區(qū)農(nóng)業(yè)活動示意圖】。

設計問題:安第斯山區(qū)人民又是如何利用當?shù)氐沫h(huán)境發(fā)展生產(chǎn)的呢?

學生回答:低海拔處……高海拔處……。

2.【幻燈片展示5。s左右安第斯山脈東坡不同高度自然景觀變化示意圖】。

設計問題:秘魯安第斯山區(qū)從山麓到山頂自然景觀的變化原因?

學生整理(教師引導)回答:隨著海拔的升高,氣溫逐漸降低(每升高1000米,氣溫下降6℃)。高海拔山區(qū)從山麓到山頂,導致自然景觀呈現(xiàn)垂直變化。

3.【教師引導過渡】。

學生回答:印第安人!

教師出示印第安人圖片,及出示印加文明遺址圖片。

(三)走進安第斯。

1.【小組合作探究】。

小組合作目標要求。

1)安第斯山區(qū)印第安人的衣、食、住、行是怎樣的?

2)這樣的生活方式與自然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如何?

2.【學生成果展示】。

衣:羊駝毛質地輕柔,纖維細長,保暖性強,極為珍貴,有“纖維上帝”之美譽。

食:玉米和馬鈴薯是山區(qū)居民的主要糧食。秘魯人培育出抗寒的馬鈴薯品種,還利用晝夜溫差大發(fā)明了常年保存馬鈴薯營養(yǎng)價值的方法。

?。喝鐖D(ppt)。

行:駱馬能在崎嶇的高山峻嶺間行走自如,體小但耐饑渴。是當?shù)鼐用竦闹饕\輸工具。

3.【展示秘魯國徽】。

問題:秘魯國徽左上角是什么動物的圖案?它出現(xiàn)在國徽上面說明了什么?

學生回答:駱馬。

(四)感悟安第斯。

教師設計問題:安第斯山區(qū)秘魯人“靠山吃山”的生產(chǎn)、生活方式讓我們懂得了?

學生回答:因地制宜,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鼓教案參考篇十四

1、通過對兩種解題方法的比較,學生對兩種方法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更加清楚,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

3、滲透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教學重點

靈活運用兩種解題方法,選擇最佳解題方案。

正確分析數(shù)量關系,選擇最佳方案。

“一個縫紉組運來98米布,做兒童服用了48米,做嬰兒裝用了45米,還剩多少米?”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并動筆做在課堂練習本上(用兩種方法解答),教師課堂巡視,然后請兩名學生板演(每人一種方法)

學生甲 98-48=50(米) 學生乙 48+45=93(米)

50-45=5(米) 98-93=5(米)

學生解答后,教師可請學生先分析數(shù)量關系,再說說解題思路和每個算式所表示的意義、

經(jīng)過認真思考審題后,大部分學生第一道題選擇第一種方法解答,如下:

96-16=80(個) 80-38=42(個)

答:還剩42元、

第二道題選擇第二種方法解答,如下:

25+5=30(元) 50-30=20(元)

答:應該找回20元、

為了提高學生識別能力,教師可再出一組題讓學生獨立選擇方法做。

3、王老師買口琴用了48元,買笛子用了36元,給售貨員100元,應該找回多少錢?

4、河里有40只鴨子,先上岸7只,又上岸13只,這時河里有多少只鴨子?

1、食堂有38筐蘿卜、午飯吃了9筐,晚飯吃的蘿卜的筐數(shù)跟午飯同樣多,還剩多少筐?(要求用多種方法解答,并比較哪種方法簡便)

請同學們做在課堂練習本上,然后分別請一名學生板演,其他同學可以補充。

如:學生可能做出如下幾種解法、

學生完成后,教師請同學分別說說選擇算法的依據(jù)和解題思路,對于用簡便方法解答的學生要給予鼓勵。

2、鉛筆每支4角錢,小剛買了3支,給售貨員5元錢,應找回多少元錢?請學生用多種方法解答在課堂練習本上。

同學們可能做出以下幾種方法:

通過上述幾道題的研究可讓學生討論一下兩種解答方法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第一種解答方法是從一個數(shù)連續(xù)減去兩個數(shù),即兩次求剩余;先減去第一個數(shù),再減去第二個數(shù)、第二種解答方法是減去兩個數(shù)的和,即先求和,再求剩余、兩種方法雖然有所不同,但實質上是一回事,即從一個數(shù)里連續(xù)減去兩個數(shù),就等于從這個數(shù)里減去兩個數(shù)的和,其結果不變、這一知識是我們將要學習的減法性質),以加深對兩種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解題能力。

1、一支鉛筆4角錢,一塊橡皮2角錢,小華買了2支鉛筆,一塊橡皮,一共用了多少錢?

2、鉛筆每支4角錢,小紅有1元錢,要買3支,還差多少錢?

3、看圖解答下題。

(想一想,怎樣解答比較簡便)

本節(jié)課是從一個數(shù)里連續(xù)減去兩個數(shù)的應用題綜合練習課,重在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因此課堂設計從整體設計上注意:通過具體實例讓學生在親自思考解答中比較兩種方法區(qū)別與聯(lián)系進而加深和理解兩種解答方法的算理和算法,提高解題能力,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

課堂設計用了四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完成上述任務,即,“做一做、說一說”,“設疑激發(fā)興趣”、“鞏固發(fā)展”、“比較溝通聯(lián)系”,從而使學生在逐步理解、比較中強化解題思路,提高解題能力。

鼓教案參考篇十五

1、通過“立定跳遠”的學習,初步掌握“立定跳遠”的技術動作,構成正確的概念。

2、增強學生的彈跳力以及靈敏、速度、協(xié)調等身體素質的發(fā)展。

3、通過游戲,培養(yǎng)學生對工作認真負責的精神,發(fā)展奔跑潛力。

1、跳遠:(立定跳遠)。

2、游戲《換物接力》。

(1)準備部分:

1、整隊,報告人數(shù),師生問好,要求:集隊要做到:快、靜、齊,精神飽滿,動作正確、整齊。

2、宣布課的'資料和要求,安排見習生。

3、準備運動。

(2)基本部份。

動作要領:兩腳自然左右開立,上體稍前傾,兩臂前后擺動各一次,兩腿配合作自然彈性屈伸,然后兩臂用力向前上方擺,同時兩腳用力蹬地,迅速向前上方跳出,落地時以腳跟先著地。

重點:向前上方擺臂迅速有力,蹬地收腿。

難點:動作連貫,蹬擺配合。

1、教師講解示范,提出重難點。

2、學生做一、二、三“三拍法”的擺臂練習。

3、學生做擺臂向上跳起的練習。

4、在教師的指導下做擺臂向前上方跳躍的練習。

5、教師指出易犯錯誤,并進行糾正。

6、學生進行比較練習,分組練習。

游戲方法:在場上畫一條起跑線,線前10米處并排畫四個圓圈,間隔3米,圈內一個實心球。學生分成人數(shù)相等的四路縱隊,正對圓圈站在起跑線后,各隊排頭手持一個小皮球。發(fā)令后,各隊排頭迅速跑向本隊前面的小圓圈,將皮球放在圈內,拿起實心球往回跑交第二人,第二人按上述方法進行,用實心球換回小皮球。如此依次進行,以先跑的隊為勝。

游戲規(guī)則:交換物務必放在圈內,如滾出圈外,要拾回放好再跑。

要求:認真游戲,聽從指揮,注意安全。

(3)結束部分。

鼓教案參考篇十六

1、學習詩歌通過意象、煉字來精確表現(xiàn)情感的寫法。

2、領會詞人情感。

1、重點:“輕”、“獨”“才”、“卻”等字詞的領悟。

2、難點:閑愁的理解。

3、拓展:愛情是兩個人的,感受甜蜜的相思之苦。

大體安排:

課時安排:一課時。

課型:教讀課。

1、學生朗讀并背誦。

2、思考何為“閑愁”

一、導入。

親情、友情、愛情構成了我們的感情世界,在這之中有快樂、有憂愁、有甜蜜、也有苦痛,百般滋味無法盡說。今天,我們就通過學習《一剪梅》這首詞來體味愛情的一種滋味:相思。

二、作者介紹。

1、李清照(1084-1155),宋代著名女詞人,號易安居士。李清照婚前婚后都生活在書香世家,其父李格非是蘇軾的學生,其夫趙明誠是著名的金石考據(jù)家。李清照夫婦雅好詞章,常相唱和,伉儷情篤。1127年,靖康之亂,李清照隨家顛簸南下,后來丈夫病死,李清照亡國繼以亡家,余生孤苦,郁郁而終。

南渡之前,李清照多寫閨情相思,明快妍麗;南渡之后,則多寫國破家亡的離亂生活,沉哀入骨,詞情凄黯。

2、《一剪梅》寫作背景:李清照與趙明誠婚后不久,趙明誠即遠行,李清照便寫下了這首《一剪梅》寄給丈夫。

三、朗讀背誦。

1、播放課件伴奏,教師范讀。

2、課后背誦。

四、教學板塊一。

1、師問:“紅藕”“玉簟”不僅表明秋天已至,進一步發(fā)掘,它的深刻意蘊是什么呢?

引出:“紅藕香殘”,雖然是表明秋天來了荷花凋謝,其實,也含有青春易逝、紅顏易老之意;“玉簟秋”,雖然是暑退秋來,所以竹席也涼了,其實,也含有“人去席冷”之意。

引出:“紅藕香殘”——從客觀景物來表現(xiàn)秋的到來;“玉簟秋”——從主觀感受表達秋的到來。

3、師問:“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是一個倒裝句,其意味是什么?

引出:順序:月滿時——上西樓——望云中——見回雁——思及誰寄錦書來;誰——趙明誠。詞人因惦念游子行蹤,盼望錦書到達,遂從遙望云空引出雁足傳書的遐想,不管白日月夜,無論舟上樓中,縈繞于詞人心頭。

4、師問:“一種相思,兩處閑愁”表露了詞人怎樣的情感?

引出:寫自己相思之苦、閑愁之深的同時,由己身推及到對方,深知這種相思與閑愁不是單方面的,而是雙方的,足見兩心相印。訴說此情已由思而化為愁。

5、師問:“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分析“才——卻——”的妙用?

引出:皺著的眉頭方才舒展,而思緒又涌上心頭——相思之情無法排遣?!安拧獏s——”有連接關系,表現(xiàn)“愁”運動之速,而愁從可見的眉間藏到心頭,更使人領略到女詞人的萬千愁緒,詩人感情在短暫中的變幻起伏,真實形象,給人以遐想。

五、教學板塊二。

1、請同學們想像你與自己的愛人離別會是怎樣的情境?

2、師問:請大家體會以下三首詞的離別之情:

李煜《相見歡》“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保ㄉx)。

蘇軾《江城子》“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保ㄋ绖e)。

柳永《雨霖鈴》“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保ú粴w)。

引出:哀戚幽怨的相思(李煜)、悲痛欲絕的相思(蘇軾)、無奈神傷的相思(柳永)。

與李清照《一剪梅》所表現(xiàn)的相思感覺的不同,點出李清照的“閑愁”是她與丈夫兩處的閑愁,是對兩人心心相印、情投意合美好愛情的聯(lián)想,所以苦也甜蜜。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6796859.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