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總結心得體會,我們可以更好地認識自己,發(fā)現(xiàn)不足之處并加以改進。那么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心得體會呢?首先,在寫心得體會之前,我們要先進行充分的準備和思考,梳理出自己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所遇到的難題、收獲和成長點。然后,在寫作過程中要堅持真實、客觀和詳細的原則,盡量準確地描述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同時,要注重語言的精確和準確性,使用恰當?shù)脑~匯和句式,使心得體會更具說服力和吸引力。此外,結構的合理安排和論證的連貫性也是寫好心得體會的重要因素。最后,要將自己的心得體會與實踐結合起來,提出改進和發(fā)展的建議,讓讀者能夠從中受益,并產(chǎn)生共鳴。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寫心得體會,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注意事項和寫作方法,供大家參考。
學習陶行知的心得體會篇一
陶行知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深受人們的推崇。通過學習陶行知的思想和理念,我體會到了教育的真諦,也受到了教育的啟示。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在當今社會仍然具有重要意義,它讓我們重新審視教育的目的和方法,使我們能更好地培養(yǎng)下一代,助力于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
首先,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強調個性發(fā)展。他認為每個人的個性都是獨一無二的,應該尊重每個人的個性特點并加以發(fā)展。他說:“人的智力是在個性、心靈和心理狀態(tài)中發(fā)展的?!边@句話深深地觸動了我。在我自己的成長過程中,我因為受制于別人的期望和社會的壓力,曾一度迷失了自己的個性。而通過了解陶行知的理念,我開始重視并發(fā)展自己的個性特點,得到了自我認同和成長。而在教育中,我們也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給他們提供展示自己的平臺,讓他們能夠發(fā)展并實現(xiàn)自己的潛力。
其次,陶行知的教育方法強調實踐和體驗。他主張“實踐中學習、實踐中教育”,認為學生應該通過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來學習知識和技能。他曾經(jīng)說過:“學過的知識,不實踐,盡算知識;學了實踐,作了新發(fā)明,方才真算學到了?!边@句話告訴我們知識只有通過實踐才能變成真正的財富。在我自己的學習中,我也體會到了實踐的重要性。只有親身實踐,我才能夠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識,同時也能夠培養(yǎng)實際操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育中,我們應該注重學生的實踐和體驗,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到各種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他們的動手實踐能力。
再次,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獨立思考能力。他認為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他們能夠獨立地思考和解決問題。他說:“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獨立,把人的生活弄明白,他就能把一切問題都解決了?!边@句話深深地震撼了我。在當今社會,我們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和挑戰(zhàn),只有具備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才能夠應對變化和挑戰(zhàn),才能夠有所作為。在教育中,我們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精神,鼓勵他們勇于表達和嘗試,培養(yǎng)他們的問題解決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最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強調教育要關注學生的整體發(fā)展。他提出了“一切以學生為本”的理念,認為教育的目標是培養(yǎng)健康的個體和完美的人格。他說:“教育應當作為一種人生境界,教育再好,不把人教好,便沒有意義?!边@句話讓我深刻體會到了教育的意義。在教育中,我們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yè)成績,更要關心他們的身心健康和品德修養(yǎng)。只有健康而全面發(fā)展的學生才能夠實現(xiàn)自我價值,才能夠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總之,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給了我們很多啟示和指引。他的教育理念讓我們重新認識到教育的目的和方法,使我們能夠更好地培養(yǎng)下一代。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應該將陶行知的思想融入到教育中,注重發(fā)展學生的個性,注重實踐和體驗,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和獨立思考能力,關注學生的整體發(fā)展。這樣,我們才能夠培養(yǎng)出更加優(yōu)秀和有價值的人才,為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學習陶行知的心得體會篇二
陶行知是中國現(xiàn)代教育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他的教育思想和實踐一直深受人們的崇敬和學習。陶行知有一部文集,名為《陶行知文集》,其中包含了他生前的各種文章和講演稿。這部文集是一本充滿智慧和人文關懷的書籍,不僅可以幫助我們了解陶行知的思想觀點,還可以激發(fā)我們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和追求。
學習陶行知文集,有助于我們掌握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和實踐經(jīng)驗。陶行知以“誠實、勤奮、耐心、恒心”為教育質量標準,倡導自由而不放任,呼吁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而這些理念和經(jīng)驗,在當今也有著重要的受教育意義。此外,學習陶行知文集還可以激勵我們表達自己的見解,成為更好的教師、更好的學生和更好的人。
學習陶行知文集,首先需要認真閱讀,并對其中的知識、思想和思考方式進行理解和反思。在閱讀過程中,可以標注重點、做筆記、提出問題等,以幫助自己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所學內容。此外,可以與他人進行交流和討論,分享不同的看法和經(jīng)驗,尋求更廣泛和深入的理解和認識。
通過學習陶行知文集,我們可以獲得豐富的知識和寶貴的經(jīng)驗。我們可以了解到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及其源頭,掌握教育實踐的方法和技巧,并在自己的教育中應用陶行知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自主學習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成長。
第五段:總結。
學習陶行知文集,是不斷提高自身識別、認知和實踐教育的有效方式。在教育的眾多實踐中,陶行知的思想為我們提供了一條金線,它通過智慧的引領,賦予我們多元而深刻的教育思路。在學習陶行知文集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深刻體會并融入到自己的實踐中,做到身教與言教一致,始終保持教育事業(yè)的熱愛和追求。
學習陶行知的心得體會篇三
一、教師把課設計得緊湊合理。
學困生一直是任課老師很頭疼的問題,通過學習陶先生的教育名著,我覺得:有些學習困難學生花在學習上的時間很多,卻往往事倍功半,這是受到了不當?shù)膶W習方法或不良的學習習慣的影響。教師上課要千方百計吸引學生注意力。如一位學習困難生,由于幾次考試不及格,對語文失去信心,上課不認真聽講。學生不愛聽老師上課,有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老師上課上得不夠生動,無法吸引學生去聽課。我認真地去反思我教學上的不足,思考如何才能做到吸引學生來聽課,我感受到了教師肩上的壓力。沒錯,學生的上課不認真,能完全怪學生嗎?難道老師就沒有錯了嗎?我們的學困生只是把這種反映表現(xiàn)得更加明顯了些而已。由于他們本來對學習的興趣就不大,所以,一旦你的課上得不夠吸引,不夠生動,他們便立即表現(xiàn)出多動,不安。但如果把課設計得緊湊合理,讓他們時時處在動嘴,動手,動腦的狀態(tài),那么相信他們還是會配合學習的。
二、熱愛學生,喜歡學生。
教師沒有愛也就不能教育學生,特別是學困生。對學生愛是教師高尚職業(yè)道德的自我體現(xiàn)。熱愛學生,喜歡學生,以溫存慈詳?shù)膽B(tài)度、和藹的語言對待他們,使他們與自己越來越貼近,在兩顆心逐漸融化為一的過程中,教師按真人的規(guī)范導之以行,或示范,或幫助,或催化,或促進,每一施教又無不浸透著期望和成功的喜悅。
沒有對學生愛,即使教學也沒有激情。沒有課堂上師生間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產(chǎn)生教學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學生的技巧。在我們日常的教學中經(jīng)常會遇到形形色色的學生,有些學生由于父母忙于生計,把孩子扔在一邊,他們得不到父母的關愛,學習跟不上,有時我真的不忍心責備他們。想想自己的孩子每晚幾乎都在自己的看護下做作業(yè),再想想他們,我們作為教師的有什么理由不去愛他們呢?教育本來就要用愛去澆灌,心與心交融才能回報以真誠。
三、讓學生學會做人、做事。
學生除了在學校學點科學文化知識以外,更重要的一點的是也要學會做人做事的道理。在學習中學生一定會遇到困難與挫折,一個積極的學生能夠認真面對,從而解決困難;而又有相當一部分同學由于人性懶惰,所以放棄了,久而久之,學生的自信心缺乏了。記得一句話:對于遠足的駱駝,最可怕的并不是眼前一望無際的沙漠,而是心中無綠洲。那么如何來引導學生正確面對困難就擺在我們面前了。世界著名的激勵大師安冬尼羅賓說過:“人為什么愿意去做事情,原因有兩種:一種是追求快樂,另一種是逃離痛苦。”這話有一定的道理。所以首先得認識學生需要什么,學習對于他們來說有什么好的地方。而總有一些基礎實在差的學生,擺在他們面前的問題一大堆。那么我們就不要對他們有多少高的要求。對于這一類同學,我一直灌輸一種思想:把困難當作挑戰(zhàn)。這樣子,就減輕了一些學生心理上的壓力,但我們決不可以不管他們!
學習陶行知的心得體會篇四
陶行知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先生如果只“教”或只“教學”,這是把學生當作“容器”,被動地接受知識,調動不起學生的積極性,也不能啟發(fā)學生獨立思考。先生只有“教學生學”,交給學生學習方法和鑰匙,啟發(fā)他們的思維,培養(yǎng)他們的自學能力,才能“探知識的本源,求知識的歸宿”?!耙驗橄壬荒芤簧皇栏鴮W生,熱心的先生固然想將他的所有傳給學生,然而世界上新理無窮,先生安能把天地間折奧妙為學生一齊發(fā)明?”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學生在學校里獲得一種學習能力比學習知識本身更重要。有了這種能力,即使離開了老師,離開了課堂,他們照樣能獲取知識。
“愛滿天下”是陶行知先生一生奉行的格言。陶先生不僅熱愛兒童,熱愛青少年,而且熱愛教育、熱愛科學、熱愛真理、熱愛祖國人民、熱愛全人類。“愛”是陶先生一生獻身教育事業(yè)的不竭動力,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現(xiàn)?!皭蹖W生”是教師人格的靈魂。愛心是教育教學活動的基礎,沒有愛心便沒有教育教學活動。作為教師,我很自豪在人生的道路上能用自己無盡的愛為孩子們的世界添抹一簇繽紛。
1、播下愛的種子。
作為一名耕耘者,自己心中充滿愛的陽光,把愛的種子播種在泥土里,就能讓嬌嫩的幼苗在陽光的沐浴下茁壯成長。
學習陶行知的心得體會篇五
陶行知是一位中國知名的現(xiàn)代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他在近代教育改革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的教育思想深受人們的關注和追隨,其中尤以《陶行知文集》為代表。今天,越來越多的人去學習《陶行知文集》,從中尋找教育路上的指引。筆者在學習陶行知文集的過程中,也汲取了不少啟示和體會。
第二段:關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啟示。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深刻而富有人文關懷,有很多值得借鑒的地方。他提倡學生文化素質的全面提升,認為教育目的應該是樹立人的基本生存意識和道德倫理觀,同時重視人格教育和人文精神的陶冶。在教學策略上,他強調要注重興趣,注意個別差異,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師的視野中,陶行知更是提出了“全人教育”的思想。這也是大家在進一步推進教育改革中應該考慮的內容。
第三段:關于陶行知的文筆與文章風格。
在《陶行知文集》中,陶行知文字通順、簡約、充滿了人文關懷。他的文字在論述思想和表達觀點時非常清晰明了,不失深度。同時,他還常用寓言故事來表達自己的思想,這些故事通俗易懂、寓意深刻。從文章風格上來看,陶行知的文章簡潔明了,讓人一讀就能明白他所要傳達的信息。這給我們很好的寫作啟示,文章應該簡潔明了,直達主題,而不應過于華麗。
第四段:關于陶行知的人格魅力。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深入人心,使他本人在人們心目中也崇高不已。他的品格、學問、良心和智慧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一生都在堅守自己的教育信念,為學生的成長而付出了無私的努力。在教學工作中,他始終堅持誠信、責任、有愛心的原則,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人格更是廣為人知,他的不懈追求和恪守原則都讓人肅然起敬。
第五段:對作者的啟示。
在學習《陶行知文集》的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教育的真諦在于育人,而不是教育的表面功夫。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與其說是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不如說是一種致人于善、有人情味的生活態(tài)度。同時,他的文字也讓我積累了很好的寫作經(jīng)驗。他的人格魅charm力也讓我深感教育者的素質與精神生命至關重要。從陶行知身上,我學到了做人、做教育工作者的原則。
學習陶行知的心得體會篇六
陶行知先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和社會活動家,他對教育事業(yè)的貢獻不可磨滅。陶行知先生深刻地認識到人的全面發(fā)展必須從兒童時期開始,他提出了“新教育”的理念。對于我來說,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對我的影響是深遠而積極的,在以下幾個方面給我很大的啟迪和幫助:正確的教育觀、人性化的教育理念、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班級治理的方法和民主的教育管理。
首先,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觀給了我正確的方向,他強調教育應該是以培養(yǎng)人的完美人格為核心的,不僅要注重智力的培養(yǎng),更要注重道德倫理素質的培養(yǎng)。他認為,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不僅僅是教書育人,更應該是一個藝術家,因為他從教育中感受并創(chuàng)造美。這一觀念讓我明確了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而不僅僅是培養(yǎng)知識的傳遞者。
其次,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強調人性化的教育模式。他主張學校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自主發(fā)展,營造和諧的教育環(huán)境。他說:“學生唯一具有的特權是精神自由,而最為豐富的發(fā)展途徑就是精神的自由發(fā)展?!边@啟示我要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為他們提供自由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個性化的關注和培養(yǎng)。
再次,陶行知先生強調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他提出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教育方式。他認為,知識來源于實踐,只有把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學生才能真正掌握和運用知識。這使我明白了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的關系,我將更加注重學習之余的實踐鍛煉,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讓所學到的知識得到更好的應用。
此外,陶行知先生獨到的班級治理方法給了我很大啟示。他提出了“構建和諧的班級關系,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規(guī)范,并注重班級的集體榮譽感?!蔽以诎嗉壒芾碇幸擦η箨P注每個學生的發(fā)展,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提高班級凝聚力和榮譽感。
最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鼓舞我追求民主的教育管理。他強調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權利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的民主思維和民主意識,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和獨立精神。這使我意識到教育不應該是權威主義的,而是應該傾聽學生的聲音,鼓勵他們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和判斷能力。
總結來說,學習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心得體會使我受益匪淺。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給了我正確的教育觀,要求我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培養(yǎng)學生的全面素質;他的教育方式強調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幫助我更好地運用所學知識;他的班級治理方法讓我更好地關注班級的整體榮譽感,提高班級的凝聚力;而他倡導的民主教育管理模式則激發(fā)了我思考教育中的權威和民主的關系。通過學習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我更加明確了教育的使命和責任,努力向陶行知先生那樣成為一名“新教育”的實踐者。
學習陶行知的心得體會篇七
讀《陶行知教育思想》一書,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愛滿天下”的教育思想。
“愛滿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意思是說,教育的核心是愛學生。熱愛學生是師德中最為重要的一點?!芭踔活w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是陶行知“愛滿天下”教育思想的直接體現(xiàn)。陶行知說:“大家愿把整個的心捧出來獻給小孩子,才能實現(xiàn)真正的改造。”他要求教育者“創(chuàng)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真善美的活人?!睈鄣慕逃巧倌陜和逃幕驹瓌t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愛滿天下”,更把愛的教育發(fā)揚光大。教師對學生的愛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陶行知說:小孩子的體力與心理都需要適當?shù)臓I養(yǎng)。有了適當?shù)臓I養(yǎng),才能發(fā)生高度的創(chuàng)造力,因而教育應當充滿愛。
可是,教師也是凡人,也有喜怒哀樂。當屢次教育總不見效果,當苦口婆心被一再地置之腦后,學生中錯誤常犯、是非不斷,他們都會煩惱、生氣,甚至失去信心和耐心。當遇到這樣的情況,有時也會克制不住自己對學生發(fā)脾氣,但冷靜下來又會覺得很內疚,也許他們有很多缺點,也許他們是一犯再犯。一個孩子反復出錯,只是說明他自制力差,他們需要的決不是粗暴的對待,而是更大的關懷和更大的耐心。這就要求教師更應敞開愛的大門,接納每一個孩子,寬容每個孩子。無論他是健康成長的幼苗,還是被風霜侵蝕的小草,都要用愛消除師生間的隔閡,用愛融化孩子心靈上的堅冰,用教師的大手牽著他們的小手,帶著他們一路踏上人生的坦途。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钡拇_,選擇了教育,就選擇了奉獻。教師的工作是單調的,教師的工作是辛苦的,教師的工作更是默默無聞的。當他們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住傾頹的教室,扛住貧窮和孤獨,扛起本不屬于自己的責任,這就充分體現(xiàn)出每一位教師都應擁有了陶行知先生“愛滿天下”的博大胸懷和高尚情操。又有多少教師用他們無悔的師愛在默默中為孩子們鋪灑陽光,點燃希望。既然選擇了,就默默地在平凡的崗位上勞作著、戰(zhàn)斗著。三尺講臺是他們馳騁沙場的沃野,手拿三寸粉筆站在這三尺講臺之上,他們自豪,他們榮幸。聽,新課改的號角已經(jīng)吹響;看,“和諧社會”重要思想和“和諧校園”指導精神指引著我們與時俱進的腳步。他們手拿三寸粉筆,百舸爭流,他們穩(wěn)站三尺講臺,千帆勇進。
“責任重于泰山”,面對這樣的千斤重擔,鼓勵自己只要大膽去做,生命便會實實在在,只要放手去干,事業(yè)便會充滿陽光。有多少個夜晚當別人已沉睡夢鄉(xiāng)的時候,他們還在拖著疲憊的身體在臺燈下回復學生寫的心得。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比生命更重要的,那就是責任,是“愛”的責任證明了自己是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他們甚至用鮮血和生命維護了師尊,鑄就了師魂,譜寫了一曲曲人民教師的壯烈凱歌。他們,就是陶行知先生思想倡導下的中國教育的一代杰出楷模,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陶行知先生以“愛滿天下”的博大胸懷和高尚情操,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一根草去”的徹底獻生精神,把滿腔熱忱和真誠愛心傾注給每一個青年學子。一個“愛”字貫穿了他的整個教育思想,要教好學生,愛是基礎,愛是主流。只有心中充滿愛,才能真正做到用愛去教導學生。每一位教師要努力地用陶行知先生的思想武裝自己,塑造自己完整健全的人格,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樹立把教師工作看成是自己生命價值的工作的信念。從現(xiàn)在起,用心用愛去做每一件事情,讓愛傳遞。
學習陶行知的心得體會篇八
陶行知作為一位教育家和思想家,對中國教育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他主張注重學生個體的培養(yǎng),追求全面發(fā)展,推崇實踐與實用主義。近年來,我通過學習陶行知的理念,深受啟發(fā)。在本文中,將分享我對陶行知理念的理解與心得體會。
第二段:注重學生個體的培養(yǎng)。
陶行知認為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應根據(jù)學生自身特點進行培養(yǎng)。這讓我意識到,教育的目的并不是簡單地傳遞知識,而是幫助學生全面發(fā)展。在我的實踐中,我嘗試與學生建立真誠的關系,傾聽他們的需求和困惑。通過了解每個學生的興趣、才能和優(yōu)勢,我能夠更好地引導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的潛力并樹立自信心。
第三段:追求全面發(fā)展。
陶行知主張培養(yǎng)學生的“自己的人”,即學生應當培養(yǎng)獨立思考、判斷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思想觸動了我對課堂教學的認識。在過去,我注重傳授知識,而忽視了學生的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F(xiàn)在,我鼓勵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索,而不僅僅是簡單地接受我的教導。通過讓學生參與課堂討論、問題解決活動和小組合作,我發(fā)現(xiàn)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第四段:推崇實踐與實用主義。
陶行知非??粗貙嵺`的重要性,并主張教育應當與社會實踐相結合。這種實用主義的觀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教學中,我鼓勵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去。例如,在語文課上,我?guī)ьI學生寫作,讓他們將課堂中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寫作中,培養(yǎng)他們的寫作能力。通過實踐,學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知識,提高學習的興趣和專注度。
第五段:總結與展望。
學習陶行知的理念讓我意識到,教育應當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個體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實踐能力。通過與學生建立真誠的關系、注重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實踐與實用主義的結合,我發(fā)現(xiàn)學生成長的速度明顯加快。在未來,我將繼續(xù)學習陶行知的理念,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在全面發(fā)展中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
以上是我對學習陶行知理念的心得體會。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讓我意識到教育是一個全面發(fā)展的過程,需要注重學生個體特點的培養(yǎng),追求創(chuàng)造力和實踐能力的提升。作為一名教師,我將踐行陶行知的理念,不斷努力進步,讓學生成為真正的“自己的人”。
學習陶行知的心得體會篇九
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創(chuàng)設鄉(xiāng)村幼稚園宣言書》一文中指出:“自從蒙臺梭利畢生研究幼兒教育以來,世人漸漸地覺得幼稚園之效力;自從小學注意比較家庭送來與幼稚園升來的學生性質,世人乃漸漸地覺得幼兒教育實為人生之基礎,不可不趁早給它建立得穩(wěn)。兒童學者告訴我們凡人生所需之重要的習慣,傾向,態(tài)度多半可以在六歲以前培養(yǎng)成功。換句話說,六歲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時期。這個時期培養(yǎng)得好,以后只需順著他繼長增高的培養(yǎng)上去,自然成為社會優(yōu)良的分子;倘使培養(yǎng)得不好,那么,習慣成了不易改,傾向定了不易移,態(tài)度決了不易變。這些兒童升到學校里來,教師需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去糾正他們已成的壞習慣,壞傾向,壞態(tài)度。”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出,幼兒教育在人生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陶行知先生根據(jù)我國的國情,提出“生活即教育”。陶行知先生認為:“要先能做到‘社會即學?!缓蟛拍苤v‘學校即社會’;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然后才能講到‘教育即生活’。幼兒教師要樹立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在生活中滲透、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在生活中向幼兒滲透感恩他人的習慣,在游戲中培養(yǎng)幼兒講文明、有禮貌的習慣。幼兒園小班幼兒大多在三歲左右,幼兒入園的第一個星期我們就教育他們怎樣說“謝謝”、“對不起”等文明用語。早晨小朋友吃早餐、中午小朋友吃午飯時,我們都教小朋友說“謝謝老師!”讓小朋友在享用別人的勞動時學會感恩他人,到中班、大班時,我們就嘗試著讓孩子自己輪流分飯、分菜,培養(yǎng)他們獨立生活能力。幼兒園游戲很多,但在游戲中我們始終滲透文明禮貌的概念,讓幼兒從小在心靈里就播種文明禮儀的種子。
陶行知先生在《學做一個人》一文中指出:“做一個整個的人,有三種要素:(一)要有健康的身體——身體好,我們可以在物質的環(huán)境里站個穩(wěn)固。(二)要有獨立的思想——要能虛心,要思想透徹,有判斷是非的能力。(三)要有獨立的職業(yè)?!痹趦焊?、故事中培養(yǎng)幼兒獨立精神。剛剛開學,大多幼兒不愿意上學,出現(xiàn)厭學情緒。我們就給他們耐心講故事、教兒歌、做游戲吸引他們。我們幼兒園從小班到中班、大班,始終把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精神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例如小班學生,在上幼兒園的第一個星期,我們就教兒歌:“爸爸媽媽去上班,我上幼兒園,也不哭,也不鬧,叫聲老師好”。幼兒園小朋友在歌唱中就會萌發(fā)獨立意識,中班、大班的小朋友,我們就講故事,寓教于樂,我們認為只有從小就具有獨立精神的人,長大后才會有出息。
在幼兒教育中避免死記硬背,著重培養(yǎng)幼兒的思辨能力。在幼兒教育中,讓幼兒大膽地說自己想說的話,在活動中鼓勵幼兒創(chuàng)新,表揚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小朋友。
陶行知先生在《創(chuàng)造宣言》一文中指出:“處處是創(chuàng)造之地,天天是創(chuàng)造之時,人人是創(chuàng)造之人”。怎樣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精神呢?陶行知先生提出解放兒童的頭腦、解放兒童的雙手、解放兒童的嘴、解放兒童的時間,解放兒童的時間,解放兒童的空間。要多多鼓勵小朋友,愛的教育是兒童教育的基本原則和方法。
如今的幼兒園課程講究活動游戲化,在20-30分鐘內將教育目標以游戲等多種形式實現(xiàn),讓孩子在活動中快樂的學習。變幼兒的被動地位為主動地位,鼓勵幼兒大膽表達的自己的想法,教師對幼兒的任何想法給予肯定,肯定他們內心快樂的童話世界。
在一日活動及區(qū)角活動中,我們教師經(jīng)常會面對幼兒各種想法和問題,有些問題在成人的眼光看來是不可能的,這是我們大人思想的客觀定式。幼兒不一樣,在他們的眼中一切都是充滿好奇和可以改變的,面對這樣的幼兒,這樣的創(chuàng)意提問,教師該做的還有很多,鼓勵,表揚之外,變成幼兒的好伙伴,一起去探索這個世界。
陶行知先生的“愛滿天下”之愛的教育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終身堅持的原則,必將愛的思想發(fā)揚光大。
學習陶行知的心得體會篇十
陶先生的“平民教育”、“生活教育”等思想,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在今天看來,仍然熠熠生輝。我尤其贊同的是陶先生關于“關愛學生”的教育思想。
每一位老師都想做一名充滿愛心的好老師,我也不例外。在平時的工作中,我也在努力踐行著教育家們有關愛的教育的理念。但有時,面對著這群狀況百出的孩子,不得不感嘆一句:“孩子們,想說愛你真的很不容易”
上課鈴響了,教室里仍然鬧哄哄的一片。瞧瞧,這邊幾個男孩子的彈球還沒有決出勝負,還在商量著下一堂課再戰(zhàn);那邊還有幾個頭靠著頭,研究著手里的卡,誰更厲害;還有幾個愛美的女孩子,正在比劃著頭上的發(fā)卡。
在學生作業(yè)本上,醒目地出現(xiàn)了你強調了不知道多少遍不能寫錯的字,不能做錯的題。
剛剛講過要保護環(huán)境衛(wèi)生,一會兒功夫,教室里就出現(xiàn)了網(wǎng)亂扔的廢紙。
每天,只要你出現(xiàn)在教室里,不停有學生來向你告狀。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要跑過來說一說,讓你幫他評評理。
一天的'工作下來,有時會覺得很累,很煩。受自己的心情的影響,想給孩子一個笑臉,想溫柔地對孩子說上幾句,有時都覺得很難。
這一切,是不是說明了我的愛心缺失了呢?我不敢想象,假如我沒有了愛孩子的心情,還怎樣去完成我的教育工作。
在一次的政治學習時,沙校長說的一席話,讓我有所感悟,他說:“我們有的老師,總是將自己放到與學生相同的高度,喜歡與學生較勁。學生犯了一點錯誤,總喜歡揪住不放,搞得學生不自在,自己也痛苦,那不是自己在懲罰自己嗎?”
其實,更準確地說,是我將學生提高到與我一樣的高度,一切以大人的標準來衡量孩子的行為。
學生不斷來向你告狀,那說明他信任你,想跟你來交流他的想法,其實,你不需要給他多明確的答復,只要能跟他說說話,孩子就覺得很滿足了。
只要能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孩子們,老師想說:其實愛你們真的很容易。
學習陶行知的心得體會篇十一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學高為師,德高為范?!弊鳛橐幻鈽s的人民教師,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認為不僅要具有廣博的知識,還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創(chuàng)新的理念。通過閱讀《六位教育家》,學習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有關事跡,自己作為教師從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那里學到的東西很多,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愛崗敬業(yè):首先,要熱愛教育事業(yè),要對教學工作有“鞠躬盡瘁”的決心。要做“有目的,有遠慮,有.想”的人。既然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yè),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開拓創(chuàng)新,無私奉獻,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盡職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工作。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苯處煹穆殬I(yè)有苦也有樂,平凡中見偉大,只有愛崗敬業(yè),不斷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動中有所收獲。教師不僅僅是在奉獻、在燃燒,而且同樣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華。教師要付出艱辛的`勞動,但是苦中有樂,樂在其中。教師最大的樂趣就是照亮了別人,充實了自己。
二、要有愛心。崇高的師愛表現(xiàn)在對學生一視同仁,絕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績區(qū)別對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愛心、耐心、細心,”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時時刻刻關愛學生,特別對那些學習特困生。在這點上,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做的事有過之而無不及。
三、加強師生情感,用愛心培養(yǎng)學生: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系的愛。這種愛是神圣的,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愛學生,怎么愛才是真正的愛。近來一些輿論批評某些教師是“制造自卑者的教師”。好多教師都認為,學生的優(yōu)點,不夸跑不了;學生的缺點,不批改不了。因此,他們總是批評、訓斥、否定學生,而很少鼓勵、表揚、肯定學生。其實,在老師的眼里不應有教不好的孩子,愛學生就要對學生一視同仁,不能用簡單粗暴的做法對待學生或歧視學生。應當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成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四、提高自身素質:教人怎樣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樣做人。教師工作有強烈的典范性,為人師表是教師的美德。教師以身作則,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養(yǎng)出言行一致的人?!敖處煹娜烁瘢褪墙逃ぷ鞯囊磺??!苯處熞獓酪月杉骸⒁陨碜鲃t,身教重于言教,教師要以自身之言行給學生以楷模之影響。青少年具有模仿性強、可塑性大的特點,師生關系在一定意義上說,就是塑造與被塑造的關系,要求學生文明修身,自己就要講禮貌,談吐文雅;要求學生衣著樸素、大方,自己就要端莊、.潔;要求學生言行一致,自己就要說到做到;要求學生說話誠實,自己就要表里如一。動之以情、以情育人,曉之以.、以.塑人,導之以行、以行正人。
總之,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教育是萬古長青的事業(yè)。
學習陶行知的心得體會篇十二
假日期間我讀了《陶行知先生名篇精遜》一書,感悟很深,通過閱讀陶行知先生的著作,我有兩點體會: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學合一”,其含義極其豐富。陶行知先生說:“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薄皬南壬鷮W生的關系說,做便是教;從學生對先生的關系說,做便是學。學生拿做來教,乃是真理;學生拿做來學,方是實學?!睂τ谝粋€問題,不是要老師用現(xiàn)成的解決方法來傳授學生,而是要把這個解決方法如何找來的過程,組織好,指導學生,使學生以最短的時間,經(jīng)過類似的經(jīng)驗,自己將這個方法找出來,并且能夠利用這種經(jīng)驗來找別的方法,解決別的問題。有了這種經(jīng)驗,學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識,成為主動學習者。如果教師只會用“舊瓶裝新酒”,那就看不到新鮮的事物。教師應不斷研究,才能做到以學定教。陶行知先生倡導“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是供給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們就教什么?!吧鐣唇逃?,要把籠中的小鳥放到大自然里,使它們任意飛翔。把學校的一切伸到大自然里,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這樣的學校才是學校,這樣的教育才是教育。陶行知先生主張遠離生活的教育不是真教育,好教育,脫離實踐的知識是虛的,不實用的。今天我們的教學提倡生活化、人文化,也正是陶老先生的理念,學習離不開生活,學習就在生活之中,學生活中的問題,已成為我們每一個教師所努力做到的。
“教的法子必須根據(jù)學的法子”,這個理論實際上就是告訴我們對于學生要做到“因材施教”,對待不同的學生要“個別對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對學生的能力進行細致的了解,從而在課堂上為不同的學生創(chuàng)造能發(fā)揮他們自身能力的學習情景,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達到學習目標,都能感覺到他們也是在不停地進步,從而避免學生因為經(jīng)常不能獲得成功而失去興趣,產(chǎn)生厭煩心理。我們在教育中不能用統(tǒng)一的方法來進行,而應該針對每個孩子的個性特點因材施教,選擇適合孩子的方法。
陶行知先生指出,在教學過程中,先生的責任不在于教,不在教學,而在于教學生學。老師如果只“教”或只“教學”,就把學生當作“容器”,被動地接受知識,調動不起學生學的積極性,更不能啟發(fā)學生的獨立思考。素質教育主張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所以教師的社會職能就是體現(xiàn)出“導”這個特點來。陶行知先生認為,教師不應把現(xiàn)成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傳授給學生,而應把解決問題的思路告訴學生,使學生自己動腦,經(jīng)過不斷反復推敲以求得最佳結果。與此同時,陶行知先生又指出不能讓學生像“無頭的蒼蠅”似的盲目亂撞,教師應精心設計好一系列程序,指導學生用最短的時間來解決問題。由此我們不難體會到陶行知先生的苦心,他想通過這一方法的尋求來最終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能力有了,學生就不僅能使自己獲得豐富的知識,而且還可以解決新的問題。
教育之路漫漫而修遠,讓我們在陶行知先生先生的教導下,懷揣一顆對教育、對學生真摯的心在這條路上繼續(xù)走下去吧。
一、關注社會生活,實施生活教育。
教育是為了生活,離開了生活的改進,教育就失去了意義。這就要求教育要從課堂和書本走出來,去關注社會生活,即關注生活重于關注書本。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不僅使書本知識變活,而且使學生開闊視野,從社會生活中吸取綜合的多方面的知識,從而獲得思想和精神力量。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是全新的教育思想,他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須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的變化。把日常的教育和教學都要和社會生活結合起來,在課堂教學中,書本知識要聯(lián)系社會實際,引導學生關心家鄉(xiāng)的建設、國家的發(fā)展、科學技術的成就和豐富多彩的社會文化生活。組織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社會服務中去觀察、去感受、去鍛煉、去分辨,以吸取有益的思想和知識。
二、尊重學生主體,指導學生學會學習。
會學習才能創(chuàng)造。學習的欲望和能力,即自己主動獲取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重要基礎之一。學習是人主觀的精神活動,要獲取知識,人必須積極地使用并協(xié)調自己的感官,發(fā)動自己的大腦,并做出主觀的意志努力??墒窃谖覀兊膫鹘y(tǒng)教學中,學生只是知識的容器和被塑造的材料,完全處于被動的地位。教師灌輸花時多,效果差,學生聽、記、背學得苦,求知欲沒有了,創(chuàng)造力抑制了,這樣的教學狀況怎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能力呢?因此,在教學操作上,必須改變“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把學生放在主體的地位。陶行知的教學思想,“教師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教學生學?!薄跋壬痰姆ㄗ颖仨毟鶕?jù)學生學的法子?!卑褜W生放在主體的地位,探索“引導學生學”的方法,把教學過程變成“教學做合一”的`過程。教學固然要發(fā)揮教師積極指導的作用,但決定教學效果的主要還在于學生的學習效果,只有學生愿意學、認真學、樂意學,才算是教學效果好。
三、實施愛的教育,激發(fā)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
陶行知說:“小孩子的體力與心理都需要適當?shù)臓I養(yǎng)。有了適當?shù)臓I養(yǎng),才能發(fā)生高度的創(chuàng)造力。”人在小學階段其心理的基本需要中,情感的需要是第一位的。師愛猶如心理發(fā)展的精神乳汁,哺育兒童的心靈發(fā)展。師愛能營造出和諧、溫馨、親切的師生關系。在這種師生關系中,學生不僅樂學,而且個性會得到充分發(fā)展,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這是創(chuàng)造能力形成的心理基礎。不僅學習陶行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獻身教育的品格,更要有“愛滿天下”的高尚情懷,發(fā)揚“因為差,更要抓”“因為差,更要愛”的敬業(yè)精神。老師對特殊生更要傾注真誠的愛心,使學生感到老師的親切、集體的溫暖,從而樹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多給學生關照和溫暖。對學習好的學生熱心引導,對學習困難的學生及調皮的學生也是從愛開始,進行指導幫助,不歧視、不訓斥、不諷刺挖苦。學生們感受到老師的愛,有了良好的情緒,學習的積極性也就提高了。
四、煥發(fā)學生活力,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
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要求人首先必須有活力,但我國的傳統(tǒng)教育恰恰就有扼殺人的活力之弊端。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能力,就需要在我們的文化、教育觀念中,在我們的教育操作中,去檢索并革除壓抑、束縛學生個性的一切舊觀念。創(chuàng)新教育是教育觀念,又是具體的教學思想,它只有化作具體的教育教學的操作方法才能夠實現(xiàn)。但教育教學無定法,因此它又是一個長期的實踐過程。為此,今后我們更要認真學習陶行知教育思想與現(xiàn)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牢固樹立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基礎教育主流價值體系觀念,提高實施素質教育的自覺性。
學習陶行知的心得體會篇十三
陶行知,中國近現(xiàn)代教育家,也是教育改革的先驅者,他提出的許多教育理念至今仍然具有現(xiàn)實而重要的意義。作為一位教育工作者,我深受陶行知的影響,不斷思考和學習他的理念,從中獲取啟示和提升。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我學習陶行知理念的心得體會。
第二段:對于學習方法的思考。
陶行知強調學習應以興趣為本,他認為興趣是學習的第一動力。這一理念深深觸動了我,激發(fā)了我的思考。在我的教學實踐中,我注重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興趣并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我鼓勵學生從自身的興趣出發(fā)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工具,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此外,我也提倡學以致用,將學到的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學習效果。
第三段:對于人文教育的思考。
陶行知提出的人文教育理念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認為教育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和人際交往能力,并關注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在我的教學工作中,我努力營造和諧溫馨的教育環(huán)境,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交流和合作能力。我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班級和社會活動,培養(yǎng)他們的社交技巧和團隊合作精神。我更注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尊重每個學生的特長和興趣,為他們提供合適的學習空間和機會。
第四段:對于教師的角色理解。
陶行知強調教師應從學生出發(fā),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作為一名教師,我深入思考和認識到教師的重要性和責任。我認為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和引導者,更應成為學生的朋友、引路人和啟迪者。我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不斷學習和研究教育理論和方法,以更好地指導學生發(fā)展。我注重與學生的互動和溝通,關注他們的成長和困惑,并給予他們正確的引導和鼓勵。
第五段:對于人生意義的思考。
陶行知提倡健康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他強調愛與善的力量。學習陶行知的理念讓我重新思考人生的意義。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深明白教育事業(yè)的偉大和光榮。通過教育,我能夠影響學生的成長和未來。因此,我將教育視為一種責任和使命,努力為學生的成長和幸福奉獻自己的力量。同時,我也從中學到了愛的重要性,注重關愛學生,給予他們真心的關懷和幫助。
結論:
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對我來說具有深遠的意義和影響。通過學習他的理念,我不斷反思和提升自己的教育實踐,發(fā)現(xiàn)了教育的真諦和人生的意義。學習陶行知的理念是一種深度思考和不斷探索的過程,它不僅幫助我成為一名更好的教育工作者,也使我在人生的道路上獲得了更多的啟示和收獲。我相信,通過不斷學習和踐行陶行知的理念,我們能夠為教育事業(yè)貢獻更多的智慧和才能。
學習陶行知的心得體會篇十四
作為一名教師,多讀些教育著作,多了解些教育理論是不可獲缺的。利用課余時間,我閱讀了《陶行知文集》,從中受益匪淺。
"從做中學"是美國現(xiàn)代著名的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的全部教學理論的基本原則。杜威認為,"所有的學習都是行動的副產(chǎn)品,所以教師要通過‘做’,促使學生思考,從而學得知識。"杜威把"從做中學"貫穿到教學領域的各個主要方面中去,諸如教學過程、課程、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等,都以"從做中學"的要求為基礎。形成了"不僅塑造了現(xiàn)代的美國教育,而且影響了全世界"的活動課程和活動教學。
"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所創(chuàng)建的"生活教育"理論體系中最富有建設性、最具有可操作性的分支理論。"教學做合一"含義是"教的法子要根據(jù)學的法子,學的法子要根據(jù)做的法子。事怎樣做就怎樣學,怎樣學就怎樣教,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在做上教是先生,在做上學是學生。"在陶行知先生意中,"教學做合一"實際包括三層意思:一是指方法,事怎樣做就怎樣學,怎樣學就怎樣教;二是指關系,對事說是做,對已說是學,對人說是教;三是指目標,教育不是教人學,而是教人學做事。他同時強調,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而"做"是根本,是中心。"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改造舊教育、創(chuàng)造新教育的銳利武器。在長期實踐中摸索出了"教學做合一"從義到特質到具體方法一整套教學理論,建立和逐步完善了包括"教學做合一"在內的"生活教育",并使其達到最高水平。
"教學做合一"并不是"從做中學"的翻版,陶行知對杜威的繼承,也是批判的、改造的、創(chuàng)新的,有的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其表現(xiàn)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實踐出真知。
杜威的"從做中學"是以本能論心理學思想為基礎的,具有明顯的主觀唯心主義的性質。"從做中學"雖然強調"做",但把"做"看作是人們的生物本能活動。杜威指出人有四種基本的本能:制造本能、交際本能、表現(xiàn)本能和探索本能。而所謂本能,依他的理解,是與生俱來、無需經(jīng)過學習、自然會知、自然會能的一種"人性與行為"。由這四種本能的需要產(chǎn)生了人的四種興趣,即制作、語言與交際、藝術表現(xiàn)和探究發(fā)現(xiàn)的興趣。這些本能與興趣提供學習活動的心理基礎和動力。于是,他把"每天的時光分為四期,叫兒童做下面四件事體:就是游戲、說故事、觀察及手工。"他認為這正是兒童的自然本能生長的要素所決定的最好的教學內容??梢姡@里的"做"只是一種基于生物本能要求、拋開一切社會基礎的"活動。"
"教學做合一"中的"做"卻不是這樣。陶行知給"做"下的定義:"做"是在勞力上勞心。因此,"做"含有下列三種特征:行動、思想、新價值之產(chǎn)生。這就是說,這個"做"是"行是知之始"的"行",行以求知,強調了"行"是獲得知識的源泉,認為"親知是一切知識之根本",這是具有唯物主義因素的。
第二、"以教人者教已"。
自己便自然而然的格外明白了。"這是對教師素質的具體要求,與"教學相長"的思想也是類通的。"教學做合一"的具體方法中,"連環(huán)教學法"之"我教你,你教他,他又教他","藝友制"之"要想做好教師,最好是和好教師做朋友","傳遞先生制"之"即知即傳人","小先生制"之"運動式地發(fā)動小學生來做小先生"等等。
由"從做中學"到"教學做合一",我們不難看到陶行知先生改造舊教育、創(chuàng)造新教育所走過的艱難歷程,不難受到陶行知先生敢探新理敢闖新道的開拓精神、勇于實踐求真務實的研究作風的教育和感染。雖然"教學做合一"及其"生活教育"理論還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就是對我們今天"科教興國"、"科研興教"、"科研興校"的群眾運動以及活動課程與活動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課堂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研究也有許多重要的啟迪和指導作用。
學習陶行知的心得體會篇十五
假日期間我讀了《陶行知先生名篇精遜》一書,感悟很深,通過閱讀陶行知先生的著作,我有兩點體會: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學合一”,其含義極其豐富。陶行知先生說:“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薄皬南壬鷮W生的關系說,做便是教;從學生對先生的關系說,做便是學。學生拿做來教,乃是真理;學生拿做來學,方是實學?!睂τ谝粋€問題,不是要老師用現(xiàn)成的解決方法來傳授學生,而是要把這個解決方法如何找來的過程,組織好,指導學生,使學生以最短的時間,經(jīng)過類似的經(jīng)驗,自己將這個方法找出來,并且能夠利用這種經(jīng)驗來找別的方法,解決別的問題。有了這種經(jīng)驗,學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識,成為主動學習者。如果教師只會用“舊瓶裝新酒”,那就看不到新鮮的事物。教師應不斷研究,才能做到以學定教。陶行知先生倡導“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是供給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們就教什么?!吧鐣唇逃?,要把籠中的小鳥放到大自然里,使它們任意飛翔。把學校的一切伸到大自然里,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這樣的學校才是學校,這樣的教育才是教育。陶行知先生主張遠離生活的教育不是真教育,好教育,脫離實踐的知識是虛的,不實用的。今天我們的教學提倡生活化、人文化,也正是陶老先生的理念,學習離不開生活,學習就在生活之中,學生活中的問題,已成為我們每一個教師所努力做到的。
“教的法子必須根據(jù)學的法子”,這個理論實際上就是告訴我們對于學生要做到“因材施教”,對待不同的學生要“個別對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對學生的能力進行細致的了解,從而在課堂上為不同的學生創(chuàng)造能發(fā)揮他們自身能力的學習情景,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達到學習目標,都能感覺到他們也是在不停地進步,從而避免學生因為經(jīng)常不能獲得成功而失去興趣,產(chǎn)生厭煩心理。我們在教育中不能用統(tǒng)一的方法來進行,而應該針對每個孩子的個性特點因材施教,選擇適合孩子的方法。
陶行知先生指出,在教學過程中,先生的責任不在于教,不在教學,而在于教學生學。老師如果只“教”或只“教學”,就把學生當作“容器”,被動地接受知識,調動不起學生學的積極性,更不能啟發(fā)學生的獨立思考。素質教育主張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所以教師的社會職能就是體現(xiàn)出“導”這個特點來。陶行知先生認為,教師不應把現(xiàn)成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傳授給學生,而應把解決問題的思路告訴學生,使學生自己動腦,經(jīng)過不斷反復推敲以求得最佳結果。與此同時,陶行知先生又指出不能讓學生像“無頭的蒼蠅”似的盲目亂撞,教師應精心設計好一系列程序,指導學生用最短的時間來解決問題。由此我們不難體會到陶行知先生的苦心,他想通過這一方法的尋求來最終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能力有了,學生就不僅能使自己獲得豐富的知識,而且還可以解決新的問題。
教育之路漫漫而修遠,讓我們在陶行知先生先生的教導下,懷揣一顆對教育、對學生真摯的心在這條路上繼續(xù)走下去吧。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6621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