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編寫是一項需要綜合考慮多個因素的任務(wù),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教學資源等。教案的編寫需要注重教學內(nèi)容的組織和呈現(xiàn)方式的合理性。以下教案范例的設(shè)計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教學目標的要求。
高中語文詩經(jīng)教案篇一
經(jīng)過近三年的學習,學生已經(jīng)具有了一定的欣賞古代詩歌的初步能力,也養(yǎng)成了學習古代詩歌的一些習慣。這三首詩歌內(nèi)容不同,風格相近,難度都不太大,學生基本能夠讀懂,只是每首詩歌都有一些值得品味鑒賞的地方。在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反復(fù)朗讀這三首詩歌,感知詩歌大意,然后采用提問、質(zhì)疑、共同討論等方法,分析關(guān)鍵語句,理解詩歌意境,進而把握全詩的主旨。注意朗讀背誦,積累其中的名言警句。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和步驟。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新課。
二、整體閱讀,初步感知詩歌內(nèi)容。
1.教師范讀后,正音。
要求注意以下字詞的讀音:
雎鳩。
窈窕。
參差。
伊人。
雞棲于桀。
2.學生結(jié)合注釋疏通詩歌的基本意思。
注意,詩歌重在體會,對于字詞意義不必落實到每一個字詞上,可以通其大意而不求甚解。但重點字詞、關(guān)鍵字詞要落實好。
三、探究理解。
1.學生自由朗讀這三首詩,然后說說:這三首詩所要表達的主題是什么?
2.思考討論以下問題:
3.學生自由朗讀這三首詩,進一步體會詩歌的內(nèi)容和感情。
三、布置作業(yè)。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和步驟。
一、選取后兩首詩歌中的任意一首,仿照課后練習三的形式,將它改寫為現(xiàn)代詩歌,或者一個散文片段,意境要優(yōu)美,描寫要生動,字數(shù)不限。注意肯定學生作品中的優(yōu)點,指出其中不足,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詩歌內(nèi)容。
二、指導學生朗讀并背誦這三首詩。
1.指導學生朗讀這三首詩。
(1)《關(guān)雎》朗讀指導:
首章是全詩的.序,為下文描寫君子追求淑女作鋪墊,朗讀時相對平靜;第二章寫出君子時刻都在思念姑娘,因此語句中流露出一種向往的味道;而第三章寫了君子的相思之苦,要讀出男子痛苦相思的情狀;第四章和第五章意思相近,都是運用了反復(fù)的手法,刻畫出君子得到淑女的快樂與幸福之情,其中有一種興奮和輕快的語調(diào)。
(2)《蒹葭》朗讀指導:
就整首詩而言,幾個章節(jié)結(jié)構(gòu)相同,只是其中換了幾個詞語而已,增強了詩歌的韻味。就每章而言,前四句都是描寫了一種凄清而蒼涼的景色,這種景色襯托出人物心中的空虛。惆悵之情;而后四句寫出詩人對伊人的上下尋求,卻又尋而不見,這當中既有詩人的悵惘之情,又有詩人對伊人的深切思念。在朗讀時要注意其中的感情變化,讀出其中之味。
(3)《君子于役》朗讀指導:
這首詩較為簡單,共兩章,用的是直接陳述的寫法,因此在朗讀上,起伏也不是太大。只是要注意,第一章主要表現(xiàn)婦人對丈夫的思念盼望之情,第二章表現(xiàn)婦人對丈夫的關(guān)心之情,同時,貫穿其中的是一種婦人的淡淡的怨情。
2.指導學生背誦這三首詩。
三、遷移。
請閱讀下面這首詩,并完成文后的題目:
采薇。
四、課文學習小結(jié)。
五、布置作業(yè)。
附:關(guān)于《蒹葭》和《君子于役》的翻譯。
蒹葭。
河邊蘆葦青蒼蒼,白露已經(jīng)結(jié)成霜,心中懷念這個人,就在河岸那一方。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又太長。順著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邊蘆葦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心中懷念這個人,就在河岸那一邊。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攀登難。順著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灘。
河邊蘆葦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心中懷念這個人,就在河岸那一頭。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曲難求。順著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洲。
君子于役。
丈夫服役在遠方,不知哪天役滿期。不知何時回家鄉(xiāng)?雞兒紛紛回窩來,西天暮靄遮夕陽,牛羊下坡進欄忙。丈夫服役在遠方,叫我怎不把他想!
高中語文詩經(jīng)教案篇二
2、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意識。
通過文中重要、疑難語句理解作者對王權(quán)和奴性的批判;聯(lián)系歷史和現(xiàn)實加深對奴性的認識和批判。
:一課時。
一、導入,讀一首打油詩。
皇上。
皇上最勤政,皇上最刻苦。
皇上最愛民,皇上最民主。
皇上最多情,皇上最英武。
皇上最有才,皇上即大儒。
皇上最寂寞,皇上最痛苦。
皇上最寡欲,皇上最簡樸。
皇上最難受,皇上盡受苦。
皇上最可憐,皇上最沒福。
皇上最無私,皇上真圣主。
皇帝是這樣的嗎?做皇帝如何?你想不想做皇帝?有個怪老頭,他也瞄上了王位,寫了一篇雜文《我若為王》,過了一把皇帝癮。他就是蹲過大牢卻常常懷念監(jiān)獄的聶紺弩。
三、作者簡介。
四、理解主旨。
(一)課文我們已經(jīng)讀過一遍了,也已經(jīng)隨著聶先生去領(lǐng)略過一番做王的滋味兒了,那么大家說說做王以后到底是怎么樣的呀?(學生說出做王后的種種光景,教師指導:作者層層遞進,盡顯帝王威風八面,越說越起勁,簡直心花怒放了)。
明確:如果到此結(jié)束就淺陋了,屬純粹的“無厘頭”,假想為王成了泄欲的工具,那么就毫無雜文的藝術(shù)價值和思想價值了。下面,就讓我們來品讀文章的最后三段。
1、那么作者為王后感覺如何?感到單調(diào),寂寞,孤獨——這樣做王有勁嗎?沒勁。剛才心花怒放的熱鬧一下子冷卻了。
2、孤獨寂寞可以使人更加冷靜地思考問題,于是作者接下來想到了一個什么問題呀?提出“為什么人們要這樣”的問題。
3、作者醒悟到:我生活在奴才們中間,而我自己也不過是個奴才的首領(lǐng)罷了。
4、醒悟之后,“我”要怎么做了?為什么要這樣做(用文中的話回答)?
“醒悟之后要殺奴才、滅奴種;因為“我認為世界之所以還大有待于改進,全因為有這些奴才的緣故”。
5、結(jié)果會怎么樣?為古今中外最大的王了,為什么?理解一個疑難句子。
(三)、批判奴性。
1、什么叫奴性——奴才的品性、德性。
2、奴性的特點。通過文中與句概括歸納;讓學生有表情朗:“讀低微的,柔婉的,畏葸和嬌癡的,唱小旦的聲音:‘萬歲,萬歲!萬萬歲!’這是他們的全部語言:‘有道明君!偉大的主上??!’”(把那種深入骨髓的奴顏媚骨讀出來)。
3、像這樣可恨的奴才有很多。比如:在先秦時期,齊桓公的廚師易牙為了討好主子,心甘情愿的殺掉自己的孩子,烹成肉羹,獻給齊桓公;聯(lián)系你所讀過的文學作品或看過的影視作品等,說說給你印象最深的“奴才”形象,并加以評價。
4、結(jié)合課文和歷史,說說王權(quán)和奴才是什么關(guān)系?它們有什么危害?
點出這篇雜文的深刻指出就在于不是單純的批判王權(quán),而是對奴性進行了無情的揭露。
五、現(xiàn)實意義。
2、回顧打油詩。
皇上。
——看電視劇有感。
皇上最勤政,皇上最刻苦。
皇上最愛民,皇上最民主。
皇上最多情,皇上最英武。
皇上最有才,皇上即大儒。
皇上最寂寞,皇上最痛苦。
皇上最寡欲,皇上最簡樸。
皇上最難受,皇上盡受苦。
皇上最可憐,皇上最沒福。
皇上最無私,皇上真圣主。
教化奴兒們,別長脊梁骨。
最近帝王劇泛濫,許多電視劇嚴重違背史實。要知道封建社會是產(chǎn)生不了民主的,所謂的明君也只是從大局上維護和綿延王權(quán)專制和殘暴。作家余杰說的不錯,在一個民主、法制、科學的年代,大唱帝王之贊歌,鼓吹專政獨裁,張揚奴性意識,宣傳封建思想,實在是一件可悲的事情??磥?,走向真正的民主,我們?nèi)沃氐肋h。
引導學生做一個“真正的人”——沒有奴性的人,說真話,做真事。聶紺弩本人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六、總結(jié)。海子說,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我們說,從今天起做一個真正的人。
高中語文詩經(jīng)教案篇三
1.在反復(fù)閱讀中了解古詩內(nèi)容,體會語言的妙處并背誦古詩。
2.充分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3.結(jié)合作品的時代背景感悟杜甫憂國憂民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
1.初步理解詩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2.背誦古詩。
一課時。
1.組織學生課前預(yù)習杜甫的詩文,并歸納整理。
2.師生查找關(guān)于詩人杜甫的資料。
3.多媒體、幻燈片、自制課件。
一、落實字詞。
頻(頻繁、頻率、捷報頻傳)。
蜀:1.國名,三國之一,劉備所建立(公元221~263年),在今四川省,后來擴展到貴州省、云南省和陜西省漢中一帶。
2.四川省的別稱。
丞相:古代幫助皇帝進行統(tǒng)治的一級官吏。
祠堂:封建制度下供奉祖宗、鬼神或有“功德”的人的廟宇或房屋。
二、了解詩人。
1.復(fù)習以前學過的杜甫的古詩。
《絕句》、《春夜喜雨》、《春望》、《登高》、《江畔獨步尋花》。
2.學生介紹杜甫。
杜甫(712~770)唐代詩人。字子美。祖籍襄陽(今屬湖北),生于河南鞏縣。由于他在長安時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稱少陵野老,在成都時被薦為節(jié)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后世又稱他為杜少陵、杜工部。杜甫被稱為“詩圣”,他的作品被成為“詩史”。
3.補充知識。
“三吏”:《新安吏》、《潼關(guān)吏》、《石壕吏》。
“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三、學習古詩。
(一)練習朗讀古詩,提出問題。
(二)小組合作學習,一邊朗讀,一邊理解詩意。
諸葛丞相的祠堂到哪去找?就在城都南郊柏樹成林的地方。碧綠的春草掩映著臺階,黃鶯藏在樹葉后面歡唱。諸葛亮自從三顧茅廬起得到劉備知遇,為蜀國制定開創(chuàng)基業(yè)完成統(tǒng)一的大計,費盡了心機,最后“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上П狈ノ闯杀阋陨硌陈毩?,常使后代英雄未為之惋惜落淚。
(三)在朗讀中學會鑒賞、品味。
開頭兩句一問一答,自開自合。開門見山,灑灑落落。
三、四兩句詩,“自”與“空”兩字使句意相反相成寫出祠中凄涼,冷落的景象和氣氛,滲透著作者瞻仰祠堂時無比感傷的內(nèi)心感受。寓情于景,耐人深思。
五、六兩句詩不但將對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嘆惋悼念之情有機地結(jié)合在一起,表達了出來,而且還寫進了詩人自己壯志難酬的痛苦心境,由詠古而抒了懷,感情充沛,具極大的感染力。
(四)你能想像出詩人杜甫寫這首詩時的心情嗎?
杜甫一生不得志。他慨嘆自己未能像諸葛亮那樣得遇明主,不能像諸葛亮那樣去建功立業(yè),所以常常吊古抒情,懷古寄志,通過對諸葛亮的贊揚和惋惜,表達自己憂國憂民,盼望為國立功的心情。
四、課后作業(yè)。
1.背誦古詩。
2.了解三國演義中有關(guān)諸葛亮的故事,準備“三國故事會。
板書設(shè)計:
蜀相[唐]杜甫。
第一部分:武侯廟之所見(碧草、黃鸝)。
第二部分:武侯廟之所感(悼念、崇敬丞相;詩人壯志難酬)。
高中語文詩經(jīng)教案篇四
教學目標:
了解《詩經(jīng)》的主要內(nèi)容和藝術(shù)手法;通過學習《蒹葭》、《關(guān)雎》、《碩鼠》、《相鼠》體會《詩經(jīng)》的藝術(shù)手法。
教學重、難點:
知道《詩經(jīng)》的基本常識;四首詩中情感的體會與藝術(shù)手法的運用;把握誦讀要領(lǐng),掌握背誦技巧。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詩經(jīng),請同學們打開課本。
1、請同學們自讀文化常識,然后同桌討論,用盡量簡潔的語言來向大家介紹詩經(jīng)。
明確:(1)《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
(3)六藝:風、雅、頌、賦、比、興。
(4)句式上:四言為主,重章疊句。
(5)反映內(nèi)容。
(6)《詩經(jīng)》是我國現(xiàn)實主義的源頭?!冻o》是我國浪漫主義的源頭。
三、關(guān)于《蒹葭》和《關(guān)雎》的理解。
2、在讀的時候我們發(fā)現(xiàn)它一共分為三章,這三章的結(jié)構(gòu)是否一樣?
明確:重章;
詩中句子是不是大部分都是重復(fù)出現(xiàn),只有幾個詞不同?
明確:疊句;
這首詩是幾言?
明確:四言。
小結(jié):正是因為它是重章、疊句,所以讀起來更有節(jié)奏感。
3、學生自己默讀體會其節(jié)奏感,再全班齊讀。
4、聽《在水一方》請同學們發(fā)揮想象來描繪一下這首詩。
高中語文詩經(jīng)教案篇五
(一)通過誦讀,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品味語言,當堂背會課文。
(二)鑒賞課文借景抒情的藝術(shù)手法,引導學生了解課文先鋪寫景物后直抒胸臆的寫法及其表達效果。
(三)鑒賞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了解尾聲一曲多用對偶、排比的修辭特點和表達效果。
(-)《哀江南》這套曲子是如何借景抒情的?
分析:《哀江南》這套曲子先鋪寫景物,寓情于景;后直抒胸臆,慷慨悲歌。自開篇頭兩句以后,前六支曲子以教曲師傅蘇昆生游南京的蹤跡為線索,由遠而近,從城郊寫到孝陵,從故宮寫到秦淮,從板橋?qū)懙脚f院,描寫南明滅亡后南京各處的凄涼景象,展現(xiàn)了南京面目全非的變化。在景物描寫中蘊含了懷念故國的無限哀思,不言情而情自在景中。這六支曲子集中筆墨寫景,一氣貫穿,層層蓄勢,使第七支曲子的抒情水到渠成,猛然瀑發(fā),動人心魄。
(二)《哀江南》這套曲子,語言有什么特色?
分析:《哀江南》這套曲子,語言準確、生動、形象。例如,"舞丹墀燕雀常朝",一個"舞"字,寫出燕雀在丹墀上跳來跳去、自由自在的情形,一個"朝"字,又把這種情形與巨子拜見天子的莊嚴禮儀聯(lián)系起來,給人以今昔對比的聯(lián)想,表現(xiàn)了昔日神圣宮廷的今日極端衰敗景象;"剩一樹柳彎腰"的"剩"字,意味深長;表明柳樹不僅只有一株,是孤獨之柳,而且是昔日眾多柳樹中的殘存之柳、僅存之柳,使人想見當年絲絲綠柳夾岸垂翠的美景,飽含今非昔比、感時傷懷的無限凄涼。
尾聲一曲,多用對偶、排比,兼用三個散句,既句式整齊又驕散結(jié)合,錯落有致,讀起來一氣貫通,急促有力,令人慷慨擊節(jié)。
(-)作者及《桃花扇》。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曲阜(今山東曲阜)人,清代戲曲作家。詩人。
《桃花扇》共40出(其中有4出各加1出,實際共44出),寫明末夏社名士侯方域,寄居南京莫愁湖畔,與秦淮名妓李香君相愛。成親之日,侯方域贈宮扇給香君作為定情之物。奸黨余孽阮大鋮為了拉攏侯方域,出重金置辦妝奩,被李香君堅決拒絕。阮大鋮惱羞成怒,對侯、李施加種種迫害。侯方域只身遣往揚州,投奔愛國將領(lǐng)史可法。阮大欽仰仗權(quán)好馬士英的勢力,逼迫李季君嫁給新任浩撫田仰,香君誓死不從,將頭撞破,血濺宮扇。侯方域之友點血在宮扇上畫成一枝桃花,所以稱為桃花扇。南明王朝覆滅后,侯方域在棲霞山同李香君相會。這時,復(fù)征文人死的死,散的散,愛國將領(lǐng)史可法也壯烈犧牲了,他們相對嗟嘆,百感交集,懷著亡國之恨,割斷情根,雙雙出家。
劇本"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以侯、李愛情故事為線索,利用真人真事和大量文獻資料,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明未腐朽、動亂的社會現(xiàn)實,譴責了南明王朝昏王當朝,權(quán)奸掌柄,爭權(quán)奪利,置國家危亡于不顧的腐朽政治。
(二)情節(jié)結(jié)構(gòu)。
《哀江南》是傳奇《桃花扇》結(jié)尾的一套北曲。這套曲子,通過教曲師傅蘇昆生在南明滅亡后重游南京所見的凄涼景象,話興亡之感,抒亡國之痛,表達了強烈的故國哀思。
課文由七支曲子組成。
第一支曲子,是引子,寫蘇昆生重到南京所見的戰(zhàn)后郊外的凄涼景象,為全文走下沉郁、悲愴的基調(diào)。
第二支曲子至第六支曲子,寫蘇昆生憑吊昔日國都的各處地方。重點寫明孝陵、明故宮的殘敗和秦淮一帶(包括長板橋和舊院)的冷落。通過對比,突出地表現(xiàn)了南明興亡的歷史變遷,寓寄了無限懷念故國的哀思。
第七支曲子是尾聲,寫蘇昆生憑吊南京,慨嘆南京今昔景象的變化,痛悼南明的滅亡,唱出強烈的亡國哀痛。結(jié)尾"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不信這輿圖換稿。謅一套哀江南,放悲聲唱到老",點明全篇主旨。
(三)曲詞鑒賞。
通過對曲詞的鑒賞,主要品味課文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了解尾聲多用對偶、排比的修辭特點和表達效果。
[北新水令]一曲,"山松野草帶花桃",描寫蘇昆生肩挑柴草、信步走來的形象,點出他在南明滅亡后隱居山林的樵夫身份。"猛抬頭株陵重到","猛抬頭"三字不僅可以使人想見蘇昆生心懷亡國之痛、低頭沉思的情形,而且陡然一轉(zhuǎn),表現(xiàn)了他的感情的急劇變化,使人仿佛看到他突然發(fā)現(xiàn)"襪陵重到"的情態(tài)。"重到"的"重"字,提起全篇,表明了南明滅亡之前和滅亡之后、往昔和今日的時間界限,引出蘇昆生目睹的南明滅亡之后南京的凄涼景象,定下了全篇今非昔比、懷舊傷今的寫景抒情基調(diào)。"殘軍留廢壘,瘦馬臥空壕",寫的是蘇昆生"重到"南京后第一眼看到的景象。這里一連用"殘"、"廢"、"瘦"、"空"四個詞作修飾語。以"殘"修飾"軍",使人想見敗軍潰逃的情形,這是虛寫,是因"廢壘"這一眼前實景而引起的聯(lián)想;"殘軍"與"瘦馬"也是虛實相對,前者為眼前之未見,后者為眼前之所見;昔日用于戰(zhàn)爭的"壘""壕",如今已"廢""空",又襯之以臥在空蕩蕩的城壕中的瘦弱之馬,更顯凄涼。"村郭蕭條,城對著夕陽道",本應(yīng)是游人如織、笑語喧嘩的古城,如今卻是只剩"蕭條",夕陽古道上,連個人影也見不著。這些描寫生動具體,寥寥數(shù)字,就真切地呈現(xiàn)了南京城郊戰(zhàn)后傷痕累累的凄涼景象。
[沽美酒]一曲描寫的是長板橋邊的景象。長板橋本是歌妓集居之地,風景十分優(yōu)美,如今卻美景全消。不但昔日橫跨青溪的半里長橋,如今已沒有一片紅板,而且秋水長天行人稀少,冷清清的夕照下,只見剩下的一株彎彎的垂柳。夕陽殘照本來就顯得冷冷清清,而這夕陽殘照下的柳樹不僅只有一株,是孤獨之柳,而且是昔日眾多柳樹中的殘存之柳、僅存之柳。"冷清清的落照"與"一樹柳彎腰"互相映襯,愈顯冷清;一個"剩"字,尤其意味深長,使人想見當年絲絲綠柳夾岸垂翠的美景,飽含今非昔比、時過境遷、感時傷懷的無限凄涼。這里只略加點染,就勾勒出一幅凄清的畫面,把人帶入十分悲涼的意境,用筆極簡,造境極精。
【離亭宴帶歇拍煞】一曲三個"眼看他"的疊用;使音韻整齊,語氣貫通,加重了語意,給人以今昔變化之大之快的生動快感。"金陵玉階營啼曉,秦淮水謝花開早""那烏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鳳凰臺棲果烏"等對偶句、排比句的運用,一下子使句式整齊、節(jié)奏鮮明,語勢貫通,產(chǎn)生了情聲并茂的強烈表達效果。
(四)借景抒情。
《哀江南》這套曲子先鋪寫景物,寓情于景;后直抒胸臆,慷慨悲歌。這是我國古典戲曲常用的藝術(shù)手法,它與詩歌的借景抒情有著明顯的不同。
作者簡介。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號東塘、岸堂,又號云亭山人,曲阜(現(xiàn)在山東曲阜)人,孔子64代孫,清初戲曲作家、詩人。曾隱居曲阜石門山中讀書著述,有文名,精樂律,擅詞曲??滴醵?1683),康熙帝南巡至曲阜時,被召講經(jīng),受康熙賞識,“特簡為國子監(jiān)博士”;累遷戶部主事、員外郎等職??滴醵迥?1686)被派隨工部侍郎孫在豐往淮揚一帶治河。這期間,他到過揚州、南京,結(jié)交故老遺民,憑吊南明遺跡,搜集明末傳聞,為后來寫《桃花扇》準備了素材。康熙二十八年(1689)回到北京。經(jīng)十年時間,三易其稿,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寫成傳奇劇本《桃花扇》。一時,“王公薦紳,莫不借抄”,歌臺演出,“歲無虛日”。《桃花扇》的成功,使他譽滿文壇,時人將他與《長生殿》作者洪并論,稱“南洪北孔”。第二年(1700)以“疑案”被罷官,不久即回鄉(xiāng)度日,直至終年。著作除《桃花扇》外,尚有傳奇《小忽雷》(與顧彩合撰)及詩文集《湖海集》《岸塘文集》《長留集》等。
蘇云)……我三年沒到南京,忽然高興,進城賣柴;路過孝陵,見那寶城享殿,成了芻牧之場。
(柳云)呵呀呀,那皇城如何?
(蘇云)那皇城墻倒宮塌,滿地蒿萊了。
(贊掩淚介,云)不料光景至此。
(蘇云)俺又一直走到秦淮,立了半晌,竟沒一個人影兒。
(柳云)那長橋舊院,是咱們熟游之地,你也該去瞧瞧。
(蘇云)怎的沒瞧--長橋已無片板,舊院剩了一堆瓦礫。
(柳搥胸介,云)咳,慟死俺也!
(蘇云)那時疾忙回首,一路傷心,編長一套北曲--名為'哀江南'。待我唱來。(敲板唱弋陽腔介)俺樵夫呵!(唱)。
【哀江南】【北新水令】山松野草帶花挑,猛抬頭秣陵重到。殘軍留廢壘,瘦馬臥空壕;村郭蕭條,城對著夕陽道。
【駐馬聽】野火頻燒,護墓長楸多半焦。山羊群跑,守陵阿監(jiān)幾時逃。鴿翎蝠糞滿堂拋,枯枝敗葉當階罩;誰祭掃,牧兒打碎龍碑帽。
【沈醉東風】橫白玉八根柱倒,墮紅泥半堵墻高。碎琉璃瓦片多,爛翡翠窗欞少。舞丹墀燕雀常朝,直入宮門一路蒿,住幾個乞兒餓殍。
【折桂令】問秦淮舊日窗寮,破紙迎風,壞檻當潮,目斷魂消。當年粉黛,何處笙簫?罷燈船端陽不鬧,收酒旗重九無聊。白鳥飄飄,綠水滔滔,嫩黃花有些蝶飛,新紅葉無個人瞧。
【沽美酒】你記得跨青溪半里橋,舊紅板沒一條。秋水長天人過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樹柳彎腰。
【離亭宴帶歇指煞】俺曾見金陵玉殿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風流覺,將五十年興亡看飽。那烏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鳳凰臺棲梟鳥。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不信這輿圖換稿!謅一套《哀江南》,放悲聲唱到老。
高中語文詩經(jīng)教案篇六
《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起初稱為《詩》,被漢儒奉為經(jīng)典。編成于春秋中期(前6世紀),收錄從周初(前11世紀)到春秋中期的作品,共305篇,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句式以四言為主,雜有二、三、五、六、七、八言。寫法有賦、比、興的區(qū)別:“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保ㄖ祆洹对娊?jīng)集傳》)“風、雅、頌、賦、比、興”被稱為《詩經(jīng)》的“六義”。
關(guān)雎。
《關(guān)雎》在《詩經(jīng)》中位于卷首,《毛詩序》認為這首詩是贊美“后妃之德”的,以為女子只有忠貞賢淑、含蓄克制,才能夠配得上王侯。因此,把這首詩放在《詩經(jīng)》之首,以明教化?,F(xiàn)在一般認為是一首優(yōu)秀的愛情詩?!瓣P(guān)雎”是以詩歌首句中的兩個字作為題目,其他篇章也是如此。
詩的第一章(第一節(jié)),先用起興開篇,“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那在水中的陸地上“關(guān)關(guān)”鳴叫的水鳥,情誼深摯,互相唱和的樣子,與君子、淑女和樂恭敬地相處非常相似,寫水鳥是為了引起讀者的相關(guān)聯(lián)想,醞釀氣氛。接著就進入了正題,提出文靜美麗的姑娘才是小伙子的理想配偶。
第二章(第二節(jié)),寫小伙子追求心上人而未得的憂思。還是以“興”寫起,長短不齊的荇菜,就應(yīng)當想盡辦法在船的左右兩邊采擇,“窈窕淑女”,就應(yīng)當醒著夢著都念念不忘、執(zhí)著追求。追求不到,小伙子非常憂慮,日夜思念她,輾轉(zhuǎn)反側(cè),難以入眠。把一個深受相思之苦折磨而不能自已的人,寫得非常傳神。
第三章(第三節(jié)和第四節(jié)),寫小伙子因苦惱而成夢,在幻想中得到了心上人,親近她,愛慕她,為她彈琴鼓瑟,敲鐘打鼓,取悅于她,歡喜之情溢于言表。
這首詩在藝術(shù)手法上主要表現(xiàn)為“興”和“重章疊句”。在情感特質(zhì)上主要體現(xiàn)為以禮節(jié)情。小伙子雖然非常愛慕“淑女”,但是他沒有讓這種愛泛濫;雖然追求不到心上人而異常痛苦,但是他又能夠自我排解這種痛苦,使情感始終沒有超越倫理的制約。正如孔子所說:“《關(guān)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體現(xiàn)出健康明朗的風格。
蒹葭。
《蒹葭》是《詩經(jīng)》中表現(xiàn)“朦朧美”的名篇??赡苁菍懸粋€男子傾心于一個女性,表現(xiàn)可望而不可即的心情。這首詩和《關(guān)雎》都可以看作愛情詩,但是無論從風格上還是從表現(xiàn)手法上都有著很大的差別。
《關(guān)雎》一詩著重于“敘事”,我們從詩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小伙子從愛上“窈窕淑女”后追求她,追求不到又在幻想中得到她這樣一條線索?!遁筝纭分袇s沒有明確的故事,第一章就寫到主人公隔水遠望,伊人正姍姍而來,且行且望,望穿秋水,苦苦追尋,伊人仿佛就在不遠處的水中陸地上,若即若離。第二章、第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復(fù)詠嘆,突出追尋之路的艱險與漫長,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綿長持久,表現(xiàn)出主人公不能夠走近“伊人”又永遠點亮希望的情感狀態(tài)。與《關(guān)雎》相比,《蒹葭》的情感韻味更濃郁。
在藝術(shù)手法上,《蒹葭》比《關(guān)雎》“興”的特點更加突出?!拜筝纭薄八焙汀耙寥恕钡男蜗蠼幌噍x映,渾然一體,用作起興的事物與所要描繪的對象形成一個完整的藝術(shù)世界。開頭寫秋天水邊蘆葦叢生的景象,這正是“托象以明義”,具有“起情”的作用。因為蘆葦叢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會呈現(xiàn)出一種迷茫的境界,這就從一個側(cè)面顯示了詩的主人公心中的那個“朦朧的愛”的境界。寫主人公的形象,則著力寫他的遠望。一開始,他若有所思地站在水邊,向?qū)Π锻?,看到他所愛慕的那個姑娘正向水邊走來,心里很高興;可不久,蘆葦擋住了他的視線,看不到她了。他以為那姑娘正向上游走去,也就沿著河岸向上走;走了長長的一段艱難而又曲折的路,卻依舊是什么也沒有看見。他不灰心,又折回來去追尋她,最后終于看到她正站在河中的一個小洲上;這時他內(nèi)心便充滿了喜悅。十分明顯,主人公跟那姑娘并無交往,甚至還不知道她的名字,但只要能夠遠遠地望見她,便感到心滿意足。這種愛是“朦朧”的,它的動人之處也正在于“朦朧”。
高中語文詩經(jīng)教案篇七
1.了解文藝性政論文的特點。
2.學習辯證分析豐富的人生體驗的思維方式。
3.品味語言的哲理性。
文藝性政論文的特點和語言的哲理性。
課件或小黑板。
首先讓學生熟讀課文,從感性上了解作者的寫作目的;
其次教師加以理論上的指導了解文藝性政論文的特點。以此合作探討語言的哲理性,加深對哲理語言的理解,提高語文閱讀能力,達到學習目標。
一、導入新課。
1.教師導入:有人說過:當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時,那你必然也會錯過月亮和星星。關(guān)鍵是你應(yīng)該如何對待錯過。(板書課題及作者。)。
2.介紹作者。(出示課件1。)劉心武,當代作家,四川成都人。1977年發(fā)表短篇小說《班主任》獲首屆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
要求:記住作者及作品。
二、自主學習。
(出示課件2。)。
師范讀課文,學生自主完成下列題目。
1.熟讀課文,識記字詞。
2.了解本文的寫作內(nèi)容。
3.找出文章中富含哲理的語句。
4.比較和其他文體的異同。
三、合作學習。
1.找出不理解的語句,小組內(nèi)交流。
2.說說讀完本文后的感受,同位交流。
四、反饋交流。
(出示課件3。)。
1.給加點字注音。
(見《新課標作業(yè)設(shè)計》“積累運用”部分。)。
2.本文寫了什么內(nèi)容?
明確:(論述了錯過產(chǎn)生的原因及其意義,強調(diào)人要習慣和品味錯過,不要讓錯過釀成過錯,要把握住最關(guān)鍵、最美好的機會,含笑對待人生的終點。)。
3.找出文章中富含哲理的語句。
明確:(此題開放性強,只要學生能夠找出句子,并言之有理皆可。)。
教師可從以下幾句重點指導,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主旨。
(1)“人生如奔馳的列車,車窗外不斷閃動著變幻不定的景色,錯過觀覽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不得了的事,關(guān)鍵是我們不能錯過預(yù)定的到站。”
(把人生比喻為“奔馳的列車”,把“窗外的美景、奇景”比作小的錯過,把“預(yù)定的到站”比作人生最根本的追求。這段話的意思是:人生有一些小的錯過不要緊,但不能錯過人生根本的追求。)。
(2)我們預(yù)定的到站并不等于人生的終點。但在人生的終點上,我們最好能含笑地說:我雖然錯過的很多很多,卻畢竟把握住了最關(guān)鍵最美好的,這樣,“錯過”便仿佛是碧綠的葉片,把一生中“收獲”的七彩鮮花映襯得格外明艷!
(把“不是多么了不得的錯過”比作“碧綠的葉片”,把那些最關(guān)鍵最美好的人生道路上的“收獲”比作“七彩鮮花”。綠葉襯托著鮮花,使鮮花“格外明艷”。作者在贊頌“七彩鮮花”的時候,沒有忘記“碧綠的葉片”的映襯作用,從而肯定了“錯過”在人生道路上的價值。)。
(作者的這段話使我們不由得想起了描寫保爾·柯察金在墓碑前的心理活動的一段話:“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每個人只有一次。這僅有的一次生命應(yīng)當怎樣度過呢?每當他回憶往事的時候,能夠不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不目’碌碌羌為而羞恥;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jīng)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yè)——為人類解放而進行的斗爭。”’)。
(此時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并抓住人生的機遇努力向自已的人生車站奮進。)。
4.本文與我們學過的其他文章有什么不同?
明確:(本文是文藝性政論文,即雜文,它符合一般議論文的特點即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安排文章的結(jié)構(gòu)。)。
(文章開頭擺出“錯過”現(xiàn)象,從中提出問題,然后分析為什么會產(chǎn)生許多“錯過”,怎樣正確對待“錯過”。在分析問題時,充滿著辯證的色彩,對具體問題作了具體分析,很有說服力。結(jié)尾總結(jié)全文,深化論述的中心。)。
五、梳理鞏固。
學生交流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
六、拓展訓練。
做《新課標作業(yè)設(shè)計》中的“閱讀理解”部分。
(如有時間,可在課堂上完成。)。
七、布置作業(yè)。
做《新課標作業(yè)設(shè)計》中的“遷移延伸”部分。
高中語文詩經(jīng)教案篇八
《登高》是高中語文必修3第二單元第五課《杜甫詩三首》的第三首。這個單元學習唐代詩歌。唐代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政治開明,經(jīng)濟繁榮,文化上兼容并包,音樂繪畫書法等藝術(shù)都有了長足的發(fā)展,這些都從不同方面對詩歌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積極影響。同時,詩歌本身的發(fā)展也趨于成熟,體裁擴大,詩體完備,詩家輩出,風格多樣。唐詩體現(xiàn)了我國古典詩歌創(chuàng)作的最高成就,具有極大的社會認識意義和審美價值。
《登高》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的一首代表性律詩。古人評價它是“杜詩第一”、“古今七言律第一”,可見其重要位置。這首詩充分體現(xiàn)了杜甫律詩“沉郁頓挫”的風格,具有極高的鑒賞價值。學好此詩,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
新課程標準要求詩歌鑒賞要“理解作品的思想內(nèi)涵,探索作品的豐富意蘊,領(lǐng)悟作品的藝術(shù)魅力”“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提高文學修養(yǎng)”。古詩如浩瀚之海,實現(xiàn)上述目標,讓學生自己在詩的海洋里乘風破浪,應(yīng)是最理想的選擇。
1、葉圣陶先生曾說“詩要反復(fù)地讀,詞要低回地誦”,引導學生在朗讀中分析,在分析中理解,在理解中感悟,在感悟中總結(jié)鑒賞方法是本課的著力點。掌握方法,分析得更準,理解得更透,讀得會更動情,感悟會更深刻,受益會更多。因此,我把學習詩歌鑒賞的一般方法,提高詩歌鑒賞能力作為本課的知識與能力目標。
2、學生觀決定教育觀。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尊重學生個性,注重學生個性發(fā)展,是新課改的精神之所在。師生平等對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此我把教師主導下的多層對話作為本節(jié)課的過程與方法目標。
3、教育的本質(zhì)就是塑造人。讓學生從杜甫“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nèi)熱”的那種愛國愛民情懷中汲取一點精神養(yǎng)料,是本節(jié)課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培養(yǎng)的關(guān)注點。
綜上所述,本節(jié)課就是在師生平等對話中讓學生去感受詩之美,領(lǐng)悟詩之情,學習詩之法。學習詩歌鑒賞的一般方法是教學重點,汲取詩人的精神養(yǎng)料是教學難點。
1、在整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會多處靈活運用誦讀法?!叭衷娖叻肿x”,抓住朗誦,也就是抓住詩歌教學的“牛鼻子”?!耙月曔_意”、“以聲移情”、“以聲傳情”可帶領(lǐng)學生較快地走近詩人,走進文本,感受詩情,觸摸到融于詩歌中的詩人的情懷。
2、新課程要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我在鑒賞詩歌意象,體會情景交融藝術(shù)手法時,會運用自主探究法。學生將分組討論,抓描寫意象的關(guān)鍵詞并體會其作用,從而突破教學重點。
3、在體會詩歌的悲情美環(huán)節(jié),我會恰當運用提問點撥法,指導學生思考,突破教學難點。
4、運用多媒體,展示圖片、影像資料、背景音樂,變抽象為直觀,變無聲為有聲,豐富教學內(nèi)容。
(一)用對聯(lián)導入。
民間疾苦筆底波瀾;。
世上瘡痍詩中圣哲。
學生借助對對聯(lián)的賞析,回味杜甫窮年漂泊的一生,體會杜甫作為一個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讀書人,忠君念闕,心系蒼生的偉大情懷。
(這一設(shè)計理念源于孟子所云:“誦其文,讀其詩,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敝苏撌朗氰b賞詩歌的第一步)。
(二)研讀課文。
1、初讀,朗讀吟誦,感知韻律美。
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懂句意,體會律詩的節(jié)奏、押韻的`順暢之美。
2、再讀,披詞入情,感受感情美。
讓學生用一個字概括這首詩的情感內(nèi)容。(此教學設(shè)計是從新課標要求的文學作品應(yīng)先整體感知,培養(yǎng)學生歸納推理的邏輯思維能力出發(fā)進行的設(shè)計。)。
其答案是一個“悲”字,由此輻射出兩個問題:詩人因何而“悲”?如何寫“悲”?(此問題設(shè)計順勢而出,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
3、三讀,展開想象,感悟意境美。
(這一問題的設(shè)置,是讓學生通過體會多個意象所構(gòu)成的意境,深刻地感受到詩中所彌漫的悲情,從而對情景交融這一手法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這就初步突破了教學重點。)。
4、四讀,品評詞句,領(lǐng)悟悲情美。
詩中有景有情,學生在入境之后,引導學生抓住頸聯(lián)、尾聯(lián)的關(guān)鍵詞如“悲”“客”“病”“苦恨”“酒杯”等來領(lǐng)悟詩人悲壯而不傷感,愁苦而不消沉的情懷,突破教學難點。
5、五讀,感悟朗讀,品悟音樂美。
在深刻理解基礎(chǔ)上的誦讀是涵詠陶冶情操的最佳途徑。我將其分三步完成:先自由誦讀,用心感悟,借聲傳情;再配樂朗誦,在悲涼的背景音樂中個別誦讀,互相點評,互相欣賞;最后,播放名家范讀讀,在傾聽中將詩情融入心田,完成背誦。
(設(shè)計意圖:古語道:“腹有詩書語自華”,背誦一定數(shù)量的優(yōu)秀作品對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置,就提高了學生背誦的積極性,實現(xiàn)當堂任務(wù)當堂完成。)。
(三)歸納賞詩之法。
引導學生對本節(jié)課運用的誦讀讀法、意象分析法、知人論世法等詩歌鑒賞的方法做一歸納總結(jié),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的升華。
(四)課堂練習、拓展延伸。
一堂成功的語文課,應(yīng)是“授之以漁”,并讓學生及時有效地學以致用,因此我設(shè)置一道課堂練習題,用多媒體展示《旅夜書懷》:
1、分析首聯(lián)“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中“細草”和“孤舟”兩個意象的作用。
2、怎樣理解“月涌大江流”的內(nèi)容和意境?
(鑒賞程序相類似,旨在讓學生學以致用,不再贅言。)。
五、說板書設(shè)計與課外練習。
1、(在教學過程中,我將形成以下的板書,這個板書可以幫助學生更完整的理解課文。)。
2、“教是為了不需要教”,一個務(wù)實的語文老師應(yīng)該把學習的金鑰匙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課外大量的歷練達到“不需要教”的目的。這節(jié)課,我布置了課外作業(yè):
任選一角度,對《登高》進行賞析,寫出自己的獨到見解。200字左右,完成在周記本上。
:口語交際。
學科。
語文。
教材名稱。
教材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課題。
口語交際·討論。
年級。
高一。
學期。
上期。
學段。
第1學段。
教
學
目
標
1.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認識“討論”這種口頭交際活動在學習、工作、生活中的意義及作用。
2.借助情境理解“討論”這一語文活動中應(yīng)培養(yǎng)的主要的語文能力。
3.通過討論演練體會“討論”中的角色任務(wù),練習有效地討論。
4.在討論活動中,提升對生活的認識,促進德能共長。
教
學
重
點
1.認識“討論”的意義在于交流、分享信息,達成共識,建構(gòu)新意,提高認識。
2.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善于傾聽,敏捷應(yīng)對”是語文學習的重點。
3.能否把握“討論”的基本要求,善于傾聽,在交流中捕捉重要的信息,有針對性地表達自己地觀點,提高合作意識,是“討論”學習的評價標準。
教
學
思
路
“討論”的理性認識——“討論”的策略把握——“討論”的能力訓練。
主要。
教學。
方法。
以實踐為主,以動態(tài)的語文活動為主,在討論中學會討論,在老師的引導下,開展理性的、智慧得、策略的討論,讓學生通過一堂課的學習,提高對這一語言活動的理性認識和操作能力。
教
學
資
源
教材“討論”專題短文。
剪輯央視關(guān)于“讀書討論”的錄像片。
設(shè)計討論話題:1)關(guān)于校園評比班花、班草的校園話題;2)關(guān)于語文教材大換血的社會話題。
教學過程預(yù)設(shè)(分課時寫)。
課時。
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教學內(nèi)容的呈現(xiàn))。
學生活動。
(學習活動的設(shè)計)。
設(shè)計意圖。
共
一
課
時
一、導入新課。
以名家語錄導入課題:
——《論語》。
——富蘭克林。
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互相交換,各自得到一個蘋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互相交換,各自得到兩種思想。
談?wù)勛约簩Α坝懻摗钡恼J識。
1.引發(fā)對課題的興趣。
2.回顧對“討論”這一交流方式的已有認知。
二、“討論”的理性認知。
提出問題,組織討論,明確答案:
1)“討論”的特點:共同話題——集中性;各自發(fā)表意見——多元性;平等交流——互動性。
閱讀教材短文,思考交流:何為討論?其意義何在?
在原有的認知水平上,加強對“討論”的理性認識。
思考——。
1)。
討論的意義。
2)。
討論的特點。
三、“討論”的策略把握。
2)“討論”的規(guī)則:遵守話題——明確目的——履行職責——體現(xiàn)素養(yǎng)。
3)作為一名討論的“參與者”,應(yīng)具備哪些素養(yǎng)?
歸納:事先準備,善于傾聽,積極發(fā)言,文明得體。
4)其中應(yīng)具備的語文核心能力是什么?
歸納:“傾聽能抓住對方發(fā)言的要點”,“發(fā)言要觀點鮮明、條理清楚、論據(jù)充分”還要不離話題,有針對性,敏捷應(yīng)對。
看央視錄像片段思考:
1)錄像中三人圍繞什么討論?兩位嘉賓觀點、理由分別是什么?
2)錄像中三人分擔怎樣不同的職責?共同表現(xiàn)出怎樣的素養(yǎng)?
3)作為一名討論的“參與者”,應(yīng)具備哪些素養(yǎng)?
了解——。
3)討論的規(guī)則。
4)討論應(yīng)具備的素養(yǎng)。
5)討論所應(yīng)具備的語文能力。
四、“討論”的實戰(zhàn)演練(在討論中學會討論):
【演練一】。
組織活動,評價學生表現(xiàn)。明確答案。
討論的職責:組織者——及時歸納,巧妙引導。
參與者——用心傾聽,坦誠交流。
記錄者——用心傾聽,記錄梗概。
匯報者——歸納要點,擇要陳述。
1)任選一小組展開討論,其余同學觀看;
2)學生評價各成員體驗角色的表現(xiàn)。
理性地參與、評價“討論”活動,在討論中提高口頭交際能力和對事物的辨析能力。
【演練二】。
組織討論活動,評價學生表現(xiàn)。
1)全班學生分組討論;
2)小組陳述討論概況。
理性地參與、評價“討論”活動,在討論中提高口頭交際能力和對事物的辨析能力。
五、交流分享。
小組討論中有人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使別人沒有時間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主持者該怎么辦?
以抽簽的方式,選擇討論話題。
各小組向全班匯報討論結(jié)果。
交流分享學習成果。
六、“討論”的總結(jié)評價。
組織評獎,
依據(jù)本堂討論課同學們的表現(xiàn)設(shè)立一個獎項,提出獲獎?wù)卟⒄f明理由。
通過設(shè)立獎項的方式,實現(xiàn)學習的自我評價。
自我反思。
主要特色與創(chuàng)新之處:
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高中語文詩經(jīng)教案篇九
1、德育目標:體味英雄的偉大之處:自助與助人。自助體現(xiàn)在對自身苦難超越;助他體現(xiàn)在對其他陷于苦難中的人的關(guān)注。
2、美育目標:通過朗誦,及對重點段落的品讀使學生感到文章文辭的感染力??缮约犹狳c。
德育目標。
美育目標。
錄音機。
(一)放音樂。1分鐘后調(diào)小音量朗誦課文,直接進入題記,不讀標題。(9分鐘)。
高中語文詩經(jīng)教案篇十
1了解墨子的生平及思想主張,了解《墨子》的相關(guān)知識。
2積累文中所涉及的典型實詞、虛詞和句式知識。
理清文章的論證結(jié)構(gòu),明確墨家的“兼相愛則治”的觀點。
1、導入新課。
人生選擇題:
1)如果你天生對機械有極高悟性,小到制造木鳶,大到建造機關(guān)城,你會選擇什么。
2)如果你是從大儒鉆研學術(shù),——不耕田二不勞作,年紀輕輕頗有見地,你會選擇什么。
2、寫作背景。
墨子生活在春秋戰(zhàn)國之交、社會大變革時期,這時奴隸制度已經(jīng)開始崩潰,封建制度正在逐步建立,禮崩樂壞、王權(quán)衰敗、生靈涂炭,社會的動蕩給人民帶來極大的苦惱。墨子有極強的憂患意識、入世風骨及救世精神,積極尋找著救世的藥方,他站在平民立場上為維護民眾與弱小國家的生存,提出了“兼愛”、“非攻”等主張。
3、作者介紹。
墨子,約公元前468——前376年,名翟,春秋戰(zhàn)國之際思想家、教育家、學者,墨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墨子在科技方面頗有成就,常被譽為“科圣”。他的軍事技術(shù)高于其他諸子,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他和孔子兩人被并稱為“顯學”大師,有“非儒即墨”之稱,成為天下人學習的榜樣。他一生都在為扶危濟困的事業(yè)而奔忙。他的思想核心是兼愛。
4、題目解說。
《兼愛》有上、中、下三篇,這里選的是上篇。所謂兼愛,其本質(zhì)是要求人們愛人如己,彼此之間不要存在血緣與等級差別的觀念。兼愛還表現(xiàn)在大國不侵略小國,國與國之間無戰(zhàn)事,和平共處。墨子認為社會動亂的原因就在于人們不能兼愛,人們只有通過“兼相愛,交相利”才能達到社會安定的狀態(tài)。這種理論具有反抗貴族等級觀念的進步意義,但同時也帶有強烈的理想色彩。
5、層次結(jié)構(gòu)。
起——第一段:治天下者必知亂的根源。
承一一第二段:亂何自起?起不相愛。
轉(zhuǎn)——第三段:若使天下兼相愛。
合一一第四段:故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
6、全文分析。
1看題目及課文思考,什么叫做“兼相愛,交相利”?
即不分親疏厚薄地互相關(guān)愛、互相使對方得利。
2在墨子眼中,“天下之害”有哪些具體體現(xiàn)?
見課本第一段。
3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局面?用什么方法可以消除?
墨子認為天下的一切災(zāi)難,人間的一切邪惡,包括盜竊、殺人、戰(zhàn)爭、怨仇、嫉恨、詐騙等等違法犯罪現(xiàn)象都是不相愛帶來的惡果。而要改變社會,包括調(diào)解社會矛盾和由亂變治等,即要'以兼相愛、交相利之法易之'。
4墨子這種看法是否正確?
墨子因不明了社會治亂的根源,從而提出不分王公大人與萬民的階級差別,都要兼愛同利的主張。但由于時代的限制,他沒有意識到人民的力量。所以此種主張只是一種善良的幻想。
5你對“兼相愛,交相利”有何看法?也可以談?wù)勊o你的啟迪。
有的人在人家休息時間或安靜學習時大聲談?wù)?,有的人為了求快,打飯或看病時喜歡插隊。這些人就屬于那種自愛而不知道相愛的人。人應(yīng)該從只知道自愛而不知道相愛、只知道自利而不知道利人的偏狹中超脫出來,由此營造一個和諧的社會。
6墨家思想與儒家思想有何不同?
從歷史進程看,儒學早于墨學。墨子曾學習于儒門,接受過孔子思想的訓練,后來深感儒家厚葬浪費財物而貧民,服喪時間太久傷害身體而妨礙工作,于是反叛儒家自立門戶,墨子的許多學生也是如此。如曾一度受業(yè)于孔子的大弟子之一子夏,后來師從墨子,并成為墨家學派的著名人物。由此可見,墨家學派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從儒家學派分化出來并與之相對抗的學術(shù)團體。
兼愛:墨家主張的兼愛是無差別的,而儒家主張的仁愛是有差別的。
非攻:反對現(xiàn)行戰(zhàn)爭。(儒家支持賢能君王發(fā)動戰(zhàn)爭,支持“仁義”的大國兼并小國,主張“賢”人消滅“不肖”之人)。
7、寫作特點。
1意質(zhì)而語顯。
文章質(zhì)樸充實,不重文采。文辭不加修辭,就近打比方,淺顯通俗,重在以理服人。具有邏輯嚴密、一氣呵成的特點。
2論證嚴密,明辨是非。
本文先指出議論的焦點,然后從三個方面分別論述,再通過對比,順理成章得出結(jié)論。論辯一氣呵成,富于說服力與邏輯力量。
高中語文詩經(jīng)教案篇十一
《米洛斯的維納斯》一文,是日本作家清岡卓行用散文的筆法寫就的一篇藝術(shù)評論,談的是米洛斯的維納斯因偶然缺損雙臂而意外獲得了非凡的美學價值,觀點建筑在哲學,文藝美學的基礎(chǔ)上,表述又極具概括性,因而內(nèi)涵深蘊。
教學目標:
1、整體把握文意,理解作者對殘缺與完美的感悟。
2、深入探討重要語句,體會句子含義。
3、虛實相生無中生有的藝術(shù)辯證法。
教學課時:1課時。
一、導入。
在巴黎的中部,有一座著名的宮殿,它的名字叫盧浮宮。有這里薈萃著無數(shù)人類文化瑰寶。其中以盧浮宮三寶最為引人注目。蒙娜麗莎以其神秘的微笑而有了永遠的魅力,還有張開翅膀奏響海戰(zhàn)凱歌的勝利女神,只是她的頭顱已經(jīng)失去,還有就是米洛斯的維納斯。
不知道是歲月的流失或者是一次意外使她殘缺了雙臂。而事實上米洛斯的維納斯共有兩尊,可是耐人尋味的卻是,雙臂完好的維納斯默默無聞,可是斷了雙臂的維納斯卻漂洋過海,穿越了久遠久遠的時代而大放異彩。
二、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
1.教師引導:日本作家清岡卓行認為:對維納斯而言,無情的歷史,偶然的毀壞,恰恰成全了維納斯,使她成為了人類藝術(shù)寶庫中不可或得的珍品。這是一個很大膽、很特別的觀點。作者這個看法的建立基礎(chǔ)是什么?作者在文中對這個觀點的完整表述是怎樣的?請同學們閱讀課文思考。
2.學生默讀全文,思考上述問題。
3.學生默讀完畢,找到答案,回答:作者是以藝術(shù)的名義反對對維納斯所進行的任何復(fù)原工作的,他認為維納斯她為了如此的秀麗迷人,必須失去雙臂。
4.教師引導:她為了如此的秀麗迷人,必須失去雙臂。這是作者的根本思想,也是本文的中心。不知大家讀著這句話時,心中有沒有產(chǎn)生疑問。
三、引導學生研究探討問題。
1.教師引導:課文其實就是緊緊圍繞著這兩個問題展開的,除了我們已經(jīng)看過的一、二、五段外,三、四段是在談?wù)摰谝粋€問題的,六、七段則是談?wù)摰诙€問題。下面請同學們默讀這四個段落快速找出你認為與這些問題有關(guān)的語句。
2.學生快速瀏覽,劃出語句。然后回答。
3.根據(jù)學生的疑難語句,組織學生分組討論:
4.學生討論完畢,每組派代表發(fā)言。
四、教師小結(jié)。
聽了同學們對斷臂維納斯藝術(shù)的分析,我倒突然有了許多感悟,說出來給大家聽聽,一是對于藝術(shù)創(chuàng)作而言,形體的殘缺不等于藝術(shù)的殘缺,有時恰恰相反,形體的殘缺會鑄就藝術(shù)的完整二是藝術(shù)創(chuàng)作貴在給人留下想象的空間,在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中舍去一些東西,但能讓欣賞者得到更廣闊的想象空間,讓一件藝術(shù)品獲得更久遠的生命力。這也就是藝術(shù)上以無勝有、以少勝多的原則。
五、擴展訓練:
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哪些人或事物(可具體也可抽象),他們正是為了因為殘缺而完美,因不完整、不圓滿而更有價值。
例1:作為一部偉大的作品,《紅樓夢》有兩度殘缺,一是后四十回的失落。二是結(jié)局,寶玉披著大紅氅子,在茫茫的雪地里踽踽獨行,不知去向何處,只能看到走向一片蒼茫。這個結(jié)局是殘缺的,它打破了花好月圓,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大團圓結(jié)局,但正是這種殘缺才使它具有了震撼人心的藝術(shù)魅力。
例2:詩歌是殘缺的,它正是因為空白而帶給了讀者多種解讀的可能性,而正因如此,才讓它成了文學殿堂的一朵奇葩。如:《陌上桑》中對羅敷的刻畫。
六、小結(jié)。
人生是殘缺的,總有一些無法彌補的缺憾。但正是因為有了痛苦的加入,人生才更加豐富多彩。真正經(jīng)歷傷痛的人,才算出真正活過。黛玉的美在于她沒沒能實現(xiàn)的刻骨銘心的愛情,三毛的美在于她歷盡滄桑后即一剎那的明徹與超脫,梵高的美在于用金黃的刀子讓他在光明中不停感到巨痛,貝多芬的美則是在失聰后用黑白鍵撞擊出生命的悲壯文章。如果說生活中的殘缺讓平凡者泄漏出生命的光點,那么這些優(yōu)秀的靈魄則如銀色的禮花,開滿了我們頭頂?shù)奶炜?,讓人雀躍與敬仰。人間沒有完美,完美是一個方向而不是一個地方。但也許正因為如此,才點燃了人們探索追求的激情。所以面對人生中的不如意,我們應(yīng)有一顆平常心去面對,蘇軾詞云: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其實當我們學會正確對待殘缺時,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月圓是畫,月缺是詩。
板書設(shè)計:
殘缺+聯(lián)想=完美。
虛實相生。
參考資料:
米洛斯的維納斯的發(fā)現(xiàn)。
《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俗稱《米洛斯的維納斯》、《斷臂的維納斯》、《維納斯像》等,大理石雕像,高204厘米。
在希臘化時期,表現(xiàn)女性人體美的雕塑日漸增多,對愛與美之神阿芙洛蒂忒,也就是維納斯的歌頌更是層出不窮,其中最為著名雕像的就是這尊《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并已經(jīng)成為贊頌女性人體美的代名詞。
1820年2月,在愛琴海的米羅斯島上,一個農(nóng)夫在一座古墓旁整地時挖掘到一尊女性雕像。她分成上、下兩截,并與刻著名字的臺座、拿著蘋果的手腕以及其它斷片等等一道,散落在附近的田地下。已懂得這是值錢的東西的農(nóng)夫,立刻將它們埋原,并報告了在島上的法國領(lǐng)事。領(lǐng)事稍付定金,即通知當時設(shè)在君士坦丁堡的法國大使。幾乎與此同時,在愛琴海搞測量的一位法國海軍士官,名叫鳩爾丟孟都爾維爾對此表示了更大的關(guān)注。這是一位希臘藝術(shù)的愛好者,當他看過這些雕像的塊片以后,認為它們是一個整體,并第一個斷定這就是維納斯的雕像。于是立刻告訴農(nóng)夫,法國決定把她買下,要他不必再到處聲張了。隨即趕到君士坦丁堡,向大使命陳詳情,促使大使下了決心并派專人前去交易。不料島上的長老出于本島的利益而中途插手,開會議決命農(nóng)夫?qū)⒌裣褓u給在土耳其任職的一位希臘大官,當法國人趕到島上時已經(jīng)是雕像裝船的關(guān)頭了。見此情景,他們幾乎要動武,命令法國船艦隨時準備行動。頓時,愛琴海上戰(zhàn)云密布。恰巧,一場暴風而解了圍。它推遲了土耳其船只的起航,為法國使者爭得了斡旋的時機,他們軟硬兼施,把雕像終于轉(zhuǎn)到了法國船上。后來又給島上贈送金錢,從而取得了島上放棄雕像的誓約書。雕像順利運抵巴黎,由于種種政治、人事方面的原因,一直推至1821年3月2日,國王路易十八才正式接受獻禮。從這一天開始,她便成為法國國家財產(chǎn)。當時的登記名稱是在希臘群島中的米羅所發(fā)現(xiàn)的維納斯像,并被陳列于羅浮宮特辟的專門展室中。
法國獲得這尊雕像時,全國一片沸騰,人們視之為國寶,并被尊稱為盧浮宮的鎮(zhèn)館之寶。她一直為世界上所有熱愛藝術(shù)和美的人們所景仰,他們都以能親眼目睹這尊古希臘最偉大的藝術(shù)奇跡為人生一大幸事。
2、關(guān)于維納斯的文化背景。
維納斯是羅馬神話中的愛與美神,也是象征豐饒多產(chǎn)的女神。古希臘神話中稱為阿佛洛狄忒。傳說她在大海的泡沫中誕生,在三位時光女神和三位美惠女神的陪伴下,來到奧林匹斯山,眾神被其美麗容貌所吸引,紛紛向她求愛。宙斯在遭其拒絕后,遂把她嫁給了丑陋而瘸腿的火神赫斐斯塔司,但她卻愛上了戰(zhàn)神阿瑞斯,并生下小愛神厄洛斯。后曾幫助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斯巴達國王墨涅拉俄的妻子、全希臘最美的女人海倫。引起希臘人遠征特洛伊的十年戰(zhàn)爭?!睹茁逅沟木S納斯》是舉世聞名的古希臘后期的雕塑杰作。
3、米洛斯的維納斯的藝術(shù)魅力。
從雕像被發(fā)現(xiàn)的第一天起,就被公認為是迄今為止希臘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多少年來,人們對她傾注了不計其數(shù)的贊美和歌頌。愛神的身材端莊秀麗,肌膚豐腴,美麗的橢圓型面龐,希臘式挺直的鼻梁,平坦的前額和豐滿的下巴,平靜的面容,流露出希臘雕塑藝術(shù)鼎盛時期沿襲下來的理想化傳統(tǒng)。她那微微扭轉(zhuǎn)的姿勢,使半裸的身體構(gòu)成了一個十分和諧而優(yōu)美的螺旋型上升體態(tài),富有音樂的韻律感,充滿了巨大的魅力。作品中女神的腿被富有表現(xiàn)力的衣褶所覆蓋,僅露出腳趾,顯得厚重穩(wěn)定,更襯托出了上身的秀美。她的表情和身姿是那樣的莊嚴崇高而端莊,象一座紀念碑;她又是那樣優(yōu)美,流露出最抒情的女性柔美和嫵媚。人們似乎可以感到,女神的心情非常平靜,沒有半點的嬌艷和羞怯,只有純潔與典雅。她的嘴角上略帶笑容,卻含而不露,給人以矜持而富有智慧的感覺。尤其令人驚奇的是她的雙臂,雖然已經(jīng)殘斷,但那雕刻得栩栩如生的身軀,仍然給人以渾然完美之感,以至于后世的雕刻家們在競相制作復(fù)原雙臂的復(fù)制品后,都為有一種畫蛇添足感覺而嘆息。正是這殘缺的斷臂似乎更能誘發(fā)出人們的美好想象,增強了人們的欣賞趣味。雕像沒有追求纖小細膩,而是采用了簡潔的藝術(shù)處理手法,體現(xiàn)了人體的青春、美和內(nèi)心所蘊含的美德。整尊雕像無論從任何角度欣賞,都能發(fā)現(xiàn)某種統(tǒng)一而獨特的美。這種美不再是希臘大部分女性雕像中所表現(xiàn)的感官美,而是一種古典主義的理想美,充滿了無限的詩意,在她面前,幾乎一切人體的藝術(shù)作品都顯得黯然失色。
整個雕像的比例也是十分耐人尋味的。它接近于利西普斯所追求的那種人體美比例,而且,雕像的各部分比例幾乎都蘊含著黃金分割的美學秘密。這正是古人對于人體美的贊頌和肯定,為后世的藝術(shù)樹立了不朽的典范。
高中語文詩經(jīng)教案篇十二
組織學生“理解”和“朗誦”作品,在理解和感受的基礎(chǔ)之上朗誦,在朗誦揣摩的過程中加深理解、感受。
組織學生“理解”和“朗誦”作品,使學生準確地把握作品的內(nèi)容、作品的思想、內(nèi)涵、感情傾向。
1、教學的重點是意義的構(gòu)建和呈現(xiàn),就是要通過一定的策略和方法,使學生把文本與直接間接的生活經(jīng)驗聯(lián)系起來,對文本產(chǎn)生富有個人意義的理解并用自認為恰當?shù)穆曇粜问絹沓尸F(xiàn)這種理解。
2、《六月,我們看海去》內(nèi)在的情感旋律,把握詩作的內(nèi)容加深理解,尋找傳達詩作思想感情的聲音形式。
一、介紹作者和背景。
時代一代青年的內(nèi)心世界。
二、體味詩的思想內(nèi)容。
1、哪些語句能借助“聽覺的想像”體會出青春的活力?
詩歌一開始“看海去看海去沒有駝鈴我們也要去遠方/小雨噼噼啪啪打在我們的身上和臉上”,鮮明的節(jié)奏下我們仿佛聽到了一群年輕人喧鬧的聲響的響亮的歌唱,仿佛真的看到了一群朝氣蓬勃的年輕人雀躍著向大海的方向奔跑,小雨噼噼啪啪地打在他們的身上和臉上。接著讀下去“我們一群五顏六色風風火火我們年輕/經(jīng)歷旺盛總喜歡一天到晚歡歡樂樂匆匆忙忙/像一臺機器迂回于教室書館我們和知識苦戀”,同樣借助聽覺想像,我們感到了強烈的生命活力,詩歌的節(jié)奏把我們引向了對青春的情不自禁的贊美,“五顏六色”“風風火火”“匆匆忙忙”“歡歡樂樂”“教室書館”“我們和知識苦戀”是典型的青春特征,是青春旺盛生命力的有力見證。這種青春的活力在全詩中無處不在,在誦讀的過程中要仔細體會。在如“六月看海去看海去我們看海去/我們要枕著沙灘也讓沙灘多情地撫摸我們赤裸的情感”“讓那海天無邊的蒼茫回映我們心靈的空曠/揀拾一顆顆不知是丟失還是仍掉的貝殼我們高高興興/再把它們一顆顆串起我們閃光的向往”。
2、哪些語句能強烈地感覺到年輕人的自信?
“風撩起我們的.長發(fā)像一曲《藍色多瑙河》飄飄蕩蕩/我們我們我們相信自己的腳步就像相信天空啊/我們是一群東奔西闖狂妄自信的哥倫布啊”,“我們總以為生下來就經(jīng)受過考驗經(jīng)受過風霜/長大了不信神不信鬼不相信我們有太多的幼稚”,等等。在這些詩句里,我們能感覺到一群青春男孩女孩的強烈自信。
3、哪些語句能強烈地感覺到青春所富有的探索精神?
“看海去看海去沒有駝鈴我們也要去遠方”“盡管生長在北方的田野影集里也要有大海的喧響/六月看海去看海去我們看海去”,“我們我們我們就是不愿停留在生活的坐標軸上/六月是我們的季節(jié)很久我們就期待我們期待了很久/看海去看海去沒有駝鈴我們也要去遠方”。
三、體味詩的藝術(shù)技巧。
這首詩歌有一種強烈的音樂感,這種音樂感源于詩歌的兩種節(jié)奏,一種節(jié)奏是詩歌的壓韻和語言的聲調(diào),全詩多是省略標點和長句,但讀之并不費力,原因就是詩中有自然而成的韻律感。另一種節(jié)奏主要是詩行中重復(fù)于變化相交錯的詞語來顯示,重復(fù)與變化組合成一種情感的旋律。如“六月看海去看海去我們看海去”,“六月是我們的季節(jié)很久我們就期待我們期待了很久”。語言組合巧妙。本詩組合巧妙的語言使得詩意濃郁而悠遠。如,將“長發(fā)”的飄蕩與《藍色多瑙河》樂曲組接在一起,等等;將“看海去”與“沒有駝鈴”
組接在一起,將“眺望遠方”與眺望“六月”組接到一起,使得詩歌自然生出一種韻外之意。
年輕人對自己力量的確信,他們不安于現(xiàn)狀的探索精神,以及風風火火的神態(tài)、略帶狂妄的激情,都能從透明的語言中感受到。
四、小結(jié)。
這些體現(xiàn)了年輕人蓬勃的活力,對自己力量的確信和無限探索精神的詩句都是在一種鮮明的節(jié)奏里表現(xiàn)了出來,讓我們在誦讀之余似乎看到了一群歡呼雀躍的青年向遙遠的大海跑去,去探險,去接受驚濤駭浪的洗禮,讓青春的情感在海水中凈化,讓青春的情感在風浪中成熟。在這里“六月”就不單純是一個季節(jié)而成了生命的青春驛站,“看海去”也就是一種探索的時代意義。詩人沒有靜止地刻畫,而是在一種節(jié)奏里,在流動的生活畫面中向我們表達了青春激情背后還承載著一代青年人的靈魂寫照。
五、作業(yè):。
(1)評價手冊。
(2)預(yù)習下課。
高中語文詩經(jīng)教案篇十三
1、認識8個生字,學寫“躍”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嘗試背誦。
2、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積累aabb形式和“()的()”形式的詞語。
3、體會小鳥的活潑可愛和有愛鳥護鳥的意識。
認識生字,了解課文內(nèi)容、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嘗試背誦。教學難點:體會文章保護自然、保護鳥類的主旨。
活動一:揭示課題、設(shè)置懸念,提出貫穿全文的三個問題。
1、板書課題:“紅領(lǐng)巾”真好。
活動二:學生自主探索、主體參與,以學定教,解決主要問題。
1、出示課件,默讀課文,通過邊讀邊畫邊想找答案。
2、學生自主讀文,讀中感悟。隨機教學,相機出示課件。
(1)指導朗讀第一節(jié)。朗讀中理解嘰嘰喳喳、蹦蹦跳跳、梳理、蓬松的羽毛等詞語。
(2)這些詞語有什么特點?這樣的詞語你還會說嗎?發(fā)散思維,積累aabb形式的.詞語。
(3)結(jié)合課件,多層次的朗讀,感受小鳥的活潑可愛。
(4)通過閱讀第二節(jié)理解為什么要愛鳥,抓住“撲棱棱、捕捉害蟲、保護樹苗”。
(5)相機出現(xiàn)生字“躍”,學生先觀察,師范寫,學生再練寫,學習寫好“足”字旁的字。展示寫字成果。
(6)師生合作,有感情地誦讀,并指導學生嘗試背誦。
(7)觀看課件,結(jié)合第三節(jié)讀讀、議議,說說怎樣護鳥。
3、引導學生小結(jié)活動收獲,檢查學生的詞語積累情況,完成課后練習題?;顒尤荷罨黝}、內(nèi)化行為,課題延伸。
1、出示課后思考題,說說除了愛護小鳥,我們還應(yīng)該愛護哪些小動物呢?
2、課外延伸:在生活中怎樣用實際行動來保護自然、保護鳥類?為下一節(jié)課的語文實踐活動作準備。
補充活動:整合教學內(nèi)容,出示與課文整合后的兒歌,拓展閱讀。
小鳥小鳥愛唱歌,
嘰嘰嘰、喳喳喳,
拍拍翅膀撲棱棱,
蹦蹦跳跳真活躍。
少先隊員來幫忙,
放鳥巢、樹木牌,
鳥兒有了嶄新的家。
小鳥小鳥真可愛,
我們都要愛護它。
第二課時。
高中語文詩經(jīng)教案篇十四
2、掌握文章的基本內(nèi)容,辨清文章的主題思想;。
3、以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全面分析信陵君的人物形象;。
4、學習本文記事寫人、布局謀篇的方法。
1、遇事能冷靜處理,不急不躁的品格;。
2、培養(yǎng)自信,體驗成功。
一課時。
一、導入:回顧信陵君、候生的性格特點。
二、學生分組討論本文的主題思想。
1、認為本文的主題在于突出魏公子待客以誠,和賓客們的以死相報。
2、認為作者的寫作意圖主要是贊揚信陵君的政治遠見。
3、認為作者主要是贊揚信陵君的愛國精神。
4、認為課文主要描述信陵君禮賢下士和竊符救趙的始末,表現(xiàn)出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謙遜作風和救人之困的義勇精神。
5、歸納學生觀點:通過信陵君竊符救趙的經(jīng)過,表現(xiàn)了信陵君仁而下士的高貴品格,救人之困的義勇精神,反映了他的政治遠見和愛國精神。
三、學生結(jié)合本單元的四篇課文討論歸納史傳作品的主要特點:
1、善于選擇典型材料。
2、通過對比互襯,明暗交錯的手法刻畫人物。
3、人物的動作和語言富有個性。
4、情節(jié)曲折生動,細節(jié)細膩逼真。
5、結(jié)構(gòu)式上前后照應(yīng),詳略得當。
四、學生討論以下問題:
1、侯嬴為什么要“北鄉(xiāng)自剄”?信陵君又為何不加勸阻?
學生甲:侯嬴“北鄉(xiāng)自剄”有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是為了報答信陵君的知遇之恩;第二,中考慮到將來東窗事發(fā),魏王如果怪罪下來,他一定難逃死命,與其將來被開刀問斬,不如現(xiàn)在為節(jié)義而死,還能留下一世美名,至于勸阻,那是因為信陵君以前勸過侯嬴但是沒有勸住。
學生乙:侯嬴“北鄉(xiāng)自剄”是不想與信陵君陰陽相隔,因為信陵君在救趙以前已經(jīng)做好了死的準備,從后文他讓士兵回家的做法可以看出這一點。信陵君看出了侯嬴的良苦用心,因此沒有勸阻侯嬴。
學生丙:侯嬴“北鄉(xiāng)自剄”是古代士為知己者死的表現(xiàn),無論“信陵君竊符救趙”是否成功,他都不會獨存于魏。因為如果信陵君救趙成功,肯定不為魏國所容,他肯定會留在趙國,而侯嬴自己一個人留在魏國也沒有意思。如果信陵君救趙失敗,侯嬴肯定不會一個人留在魏國茍活于世。信陵君很了解侯嬴的為人,知道他一旦決定了的事是絕對不會改變的,故沒有勸阻。
教師補充:侯嬴以死相報,信陵君為何不勸阻呢?這就要從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社會風尚、道德觀念來分析。在當時,盡管社會處在大變動中,但是守信用,踐諾言還是人們的行為規(guī)范。士為知己者死,以死報知遇之恩是他們堅守不渝的信條。如果對以死報知己的行動加以勸阻,就會被認為是不以知己相待的表現(xiàn),是對人格的蔑視,是極不禮貌的行為。信陵君認為侯嬴的以死相報將會激勵自己在奪軍救趙的斗爭中必須成功、不能失敗的決心,也只有這樣,才對得起侯嬴。顯然,這樣的處理完全符合當時的社會風氣和人物的性格特征。
2、信陵君為了憐“姊”而犧牲魏國的利益,這是否算得上“義勇”?
學生甲:信陵君“竊符救趙”不是義勇行為,他是一個叛徒。首先,他身不應(yīng)該背叛魏王私調(diào)魏國大軍去做一件無益于本國的事情;其次,為人臣子,不能報效祖國反而做了違背國君之事,事后他就不應(yīng)該留在趙國茍且偷生,而應(yīng)該以死來向國君謝罪。
學生乙:信陵君“竊符救趙”是義勇行為。首先,信陵君殺死晉鄙并非出自個人情感、個人道義,而是以大局為重,拔兵救趙實際上是救六國,從另一種意義上是救魏國,這里更能體現(xiàn)出他的政治遠見。而殺死晉鄙是不得得已而為之,從文中“于是公子泣”“晉鄙嚯咋宿將,往恐不聽,必當殺之,是以泣耳?!闭f明信陵君在殺晉鄙之前已經(jīng)做了激烈的思想斗爭,而殺晉鄙是別無選擇的做法。
學生丁:信陵君“竊符救趙”是義勇行為。他在“說王萬端”的情況下,他欲率門客與趙國共存亡,在偶然中得竊符救趙之計,雖說這是違背魏王命令,但這也是救趙的最好方法。他能養(yǎng)門客3000人,并能推賢任士,這也是他的領(lǐng)導才能。我們不能用現(xiàn)代人的標準來要求古人。
3、在這篇課文里突出表現(xiàn)了“士為知己者死”的思想意識,對此你是如何認識的'?
學生甲:這是司馬遷的一種理想道德。他歌頌?zāi)切┲矣谥?、能為知己者奮勇犧牲的人而憎恨那些朝秦暮楚,不念舊交,甚至落井下石,賣友求榮的敗類。在此,他所正面歌頌的人物大都具有忠于知己,為知己盡心盡力,甚至在緊要關(guān)頭能為知己奮勇獻身的特點。
學生乙:在封建社會里,士能如此,不失為一種美德,是值得稱頌的。但是,這一封建社會知識分子信條,是一種建立在封建制度基礎(chǔ)上的處世哲學,盡管侯嬴、朱亥與信陵君之間的關(guān)系相對平等,但本質(zhì)上他們所反映的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仍然是一種主子與奴才、依附與被依附的關(guān)系。因為封建社會是“家天下”,所以統(tǒng)治者與士的關(guān)系只能是“知”與“被知”、利用與被利用的關(guān)系某些士人得到封建統(tǒng)治者的賞識之后便躊躇滿志,把統(tǒng)治者視為知己,表示要為知己者用,甚至為知己者死,無非是要報知遇之恩,盡力而為效忠而已。這與我們所提倡的為中華民族利益而獻身,為共產(chǎn)主義而奮斗終身的思想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4、學習了這篇文章,你認為對我們當前的高考有哪些方面的作用?
學生甲:信陵君從大局著眼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當前我們復(fù)習備考應(yīng)該不拘泥小事中,不要被生活中的一些不快攪亂了自己的心情,而應(yīng)該將主要精力集中到學習上來,也就是抓住最后的90多天時間,一心一意迎接高考,服務(wù)于高考。
學生乙:我們應(yīng)該學習侯嬴善于用智謀取勝的策略。侯嬴知道不能通過武力奪取兵權(quán),就用智先騙取虎符,而后讓朱亥強行奪權(quán),椎殺晉鄙,從而解除了趙國之圍。高考備考也是一樣,我們不能僅僅憑苦學——這種“勇”,更要動腦思考提高學習效率的方法,也就是巧學——這種學習中的“謀”。
學生丙:我覺得侯嬴遇事冷靜也值得我們學習。我們應(yīng)該以一顆平常心去面對高考,要做到急而不亂,這樣學習效率還會高一些;在平時考試甚至是高考時,保持平常心尤為重要。因為高考不僅是對我們智力因素的檢測,而且是對我們非智力因素的檢測,誰贏得了非智力因素的勝利,誰就贏得了高考。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6620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