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fā)后,可以通過寫心得感悟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tài)。優(yōu)質的心得感悟該怎么樣去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感悟范文大全,供大家借鑒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開學第一課家長會感悟 家長學校開學第一課感悟篇一
這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歌手秦勇與兒子大珍珠之間那樣感人的父子親情。
黑豹樂隊作為我國早起最知名的搖滾樂隊,是我們這些家長年輕時候的偶像,他們有飄逸的長發(fā),酷帥的皮衣,肆意瘋狂、無拘無束的舞臺上光彩照人。到今天我才第一次知道秦勇褪去光環(huán),不再擔任黑豹主唱淡出歌壇的原因是是為了全身心的照顧并幫助患有重度感統(tǒng)失調癥的兒子進行康復訓練!
不養(yǎng)兒不知父母恩。父母是孩子人的一生最初的榜樣,孩子單純的就像一張白紙,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看在孩子的眼里。秦勇說了一句話讓我感觸很深--"既然無法決定孩子生下來的樣子,就用愛去改變他將來的樣子"。
這也讓我們深刻反省,我們普通的父母在日常教育中,本能的懷著對于下一代深深的愛,時常關注孩子是否吃得好、穿的帥、玩的是否開心,孩子們多多少少都帶有"小皇帝、小公主"的任性、撒嬌脾氣。就如本節(jié)目中提及的"孝、愛、禮"三個課題一樣,我們家長有必要也有責任通過言傳身教,教會孩子孝順家長、文明禮貌、熱愛生命、學會包容、能夠堅強勇敢的面對困難和挑戰(zhàn)。
盡管《開學第一課》開播6年,這是我第一次陪孩子看,也是我們家長教育孩子的重要一課。
開學第一課家長會感悟 家長學校開學第一課感悟篇二
這天,中小學生結束假期,開學回歸學校課堂。今年秋季的《開學第一課》觀后感作文,主題是“父母教會了我什么”?!巴挻笸酢敝v家風說“孝”,黑豹樂隊原主唱秦勇談“愛”,青年歌手容祖兒言“禮”……主題高大且鮮明。這般主題,深以為,并非給孩子上“開學第一課”,而是開學前給家長補上一課。作為父母,你教會了孩子什么是討論,更是拷問。
關于親子倫理,網(wǎng)絡上有個經(jīng)典的段子:在父母的眼中,總有個完美的小孩,他的名字叫做“別人家的孩子”。逆向推斷,每個孩子眼中是否也有一雙完美的父母,而他們的名字,叫做“別人家的父母”呢
作為孩子天然的人生導師,如何指導自己的孩子唱出命運的好聲音沒有唯一的答案。唯一可知的答案是,等到孩子長大成人,質問在成長的關鍵階段“爸媽去哪兒了”的時候,作為父母,恐怕都會有極大的挫敗感。而這種挫敗感的來源,往往來自愛與教育的欠缺。幾年前,豆瓣上有個極品小組,名曰“父母皆禍害”,鮮明地扯起了反對父母的大旗,引發(fā)了廣泛的關注而討論。這個小組聚集著一幫在親子關系中受挫的年輕人,他們在小組里宣言,“反對不是目的,而是一種用心手段,在孝敬的前提下,抵御腐朽、無知、無理取鬧父母的束縛。”
按照倫理綱常,如此杯葛父母,似乎有些“大逆不道”。但這個“大逆不道”的小組討論的話題,與這天《開學第一課》的主題,倒是相得益彰—為人父母,你到底教會了孩子什么是孝、愛、禮,還是腐朽、無知明白孩子們反對什么,才能明白就應教會孩子什么。
校園里的禮崩樂壞,孩子價值觀的扭曲異變,與家長的教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不可否認的是,這是個粗鄙的時代。品行和節(jié)操、原則和底線,成了被遺落的珍珠。殊不知,這對于孩子甚至未來而言,才是最珍貴的財富。
家長們在傳輸什么樣的價值觀呢給老師送禮、教孩子怎樣討巧獲得虛榮、教孩子靈活運用潛規(guī)則……職場的生存伎倆,演繹成了童話世界里的攻心計。而傳輸這種價值觀,則是來自靈魂深處的自卑:當下的惡劣不堪環(huán)境,必然成為孩子們未來要應對的野蠻叢林。“狼爸”、“鷹媽”的野蠻和粗暴,竟然能夠受到推崇和抬舉,不得不說,這是人類禮貌所不能解讀,也是不可理喻的返祖反智現(xiàn)象。
父母教會了我們什么借孩子之口來問這個問題,能否引發(fā)父母們的深思和反省呢這“開學第一課”能受到父母們的重視嗎還是繼續(xù)剛愎和自負下去
是要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還是成為“父母皆禍患”里的受批判者;是要立起寫著光榮和夢想的父輩旗幟,還是羅織埋葬理性與個性的腐朽裹尸布。父母們上好這《開學第一課》,回答好“父母教會了我們什么”這個問題,無論對孩子的成長還是對時代的變遷,都很重要。父母教給孩子什么,決定著禮貌的軀體里,奔流著怎樣的血液。
開學第一課家長會感悟 家長學校開學第一課感悟篇三
《開學第一課》一直如同饕餮大餐吸引著我,每每播出,我都期待著與女兒一同觀看。
2018的《開學第一課》如期登場,雖然我和女兒各處一方,但此時心系一處。我們享受著一場以“創(chuàng)造向未來”為主題的精神大餐,從“夢想”“奮斗”“探索”“未來”中走出的一個個成功知名人士,他們成功圓夢的故事和堅持奮斗的精神,深深地震撼著我。趁熱打鐵,我想通過校方平臺,把從《開學第一課》中的感悟,與孩子們一同分享,希望在緊張的高三學習中有所啟發(fā)。
從《開學第一課》中,我領悟到,做好一件事或是走上成功之路的人,必有來自三方面的力量:愿力、眼力和定力。
所謂愿力,就是個人的心愿,即有沒有打定主意把這件事做好。我想它應該是做好一切事的基礎。今天的新東方創(chuàng)始人——俞敏洪,從干農活的孩子蛻變成北大生,就是因為他兩次高考落榜后,仍然不放棄自己的夢想。英語由第一次高考的33分提高到第二次高考的55分,因英語差5分未上大專。他仍不放棄,丟下農活,克服萬難,全力以赴。決定報名參加專門針對外語高考的輔導班,認真分析學習英語的方法,找竅門,不斷地反思總結。終于,蒼天不負有心人——在第三次的高考中,俞敏洪僅僅用40分鐘就完卷英語,最終獲95分的高分。他以越挫越勇,不懈的拼搏精神圓夢北京大學,從此人生大轉折。后來既成了北大優(yōu)秀老師,又創(chuàng)辦了新東方。俞敏洪的這種對待生活的積極態(tài)度、堅持夢想不懈奮斗的精神,不正是我們高三學子所要具備的嗎?面對高考長遠目標,無需在一次次月考,一回回小測試中誠惶誠恐、焦躁不安,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失敗并不是一件壞事,它能暴露你的問題所在,也是你走向成功的寶貴財富。以積極心態(tài)認真分析總結每一次的失分原因,不為失敗找借口,只為成功找方法,學習貴在得法!只有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成功才會在不遠的地方等著你。
所謂眼力,是指能把書讀得透,抓住要害,產生想法、思想,有創(chuàng)造力。我覺得讀書的眼力決定將來成就的高低,這需要不斷地磨煉。怎樣才能做到呢?學習中,要寬,主要是多讀;要高,起點要高;最后是細,眼光要細,善于發(fā)現(xiàn)書里的偏頗,理清文本邏輯,理解字句,所以讀書需要細心。c919,國產大飛機總設計師——吳光輝,在近十年磨劍的漫長歲月中,不計較個人得失,克服無數(shù)困難,帶領幾十萬人的研發(fā)團隊,實現(xiàn)了中國人的大飛機夢。在c919飛機試驗關鍵的時刻,吳光輝表現(xiàn)出的是淡定與自信。這份淡定和自信,其實都來自吳光輝平時的一絲不茍,與他對飛機研制的每個專業(yè)抓得很細和工作極為嚴謹分不開的。細節(jié)決定成敗!我們不妨學學吳光輝院士細致嚴謹、一絲不茍的科學作風。學習中從寬、高、細上下功夫,不斷磨煉自己的眼力。作為即將面臨高考的理實班學生,我們要有至高的眼力。志存高遠,追求卓越。心有多高,舞臺就有多大。夢想越高,就越努力,離成功就靠得越近。學習尤其要博覽群書,從有益的書籍中尋到黃金屋,覓到顏如玉,讓書籍為你長眼力。高三大大小小的測試不計其數(shù),在磨煉中必須注重細節(jié),審題嚴謹,用敏銳的眼力去發(fā)現(xiàn)每一道考題巧設的陷阱,不再掉坑。長長眼力吧,它也決定你的未來。
所謂定力,就是堅持力,不易被改變的能力。它是決定成敗的關鍵。正如《開學第一課》中走來的功夫明星——成龍,他堅定自己的英雄夢不動搖,最終走向成功。從成龍的故事中解讀到,成功需要定力,必須堅持理想信念,不隨波逐流,不被其他因素所影響。成龍起初當演員只是個跑龍?zhí)椎?,甚至當過“死尸”,外界人看不起大鼻子、小眼睛的他,不叫他成龍而叫他“成蟲”,外界的刺激并沒有動搖他的夢想,而是繼續(xù)信心滿滿的拍影片,開始也沒什么成名影片,可后來一次次打,一次次拼,一次次受傷,讓他練就出一身真功夫。拍影中,他手腳變過形,鼻子斷3次,牙齒裂掉過,頭做過開顱手術,滿身的傷痛化作枚枚勛章,最終成為“功夫巨星”。成龍堅定理想、敢于拼搏的精神,無不打動著我們每一個人,不禁感嘆: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學習也一樣,無論成功失敗,無論別人怎么冷嘲熱諷都不在意,堅定的心穩(wěn)如磐石。有壓力能頂住,有情緒要管住;有誘惑能擋住,有打擊要撐住。一切都能自我調控,不被他人所左右。只有善始善終,堅持拼搏的人,才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少年強,則國強!青年興,則國興!知識改變命運,夢想創(chuàng)造未來。高三的孩子們,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在離高考只有270多天的日子里,讓我們堅持夢想,全力以赴,用青春和汗水,唱響高三這曲緊張而充實的奮進之歌!期待明年六月,夢想之花如期綻放,熠熠生輝!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613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