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操場上教學設計一等獎(通用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8 09:40:02
在操場上教學設計一等獎(通用8篇)
時間:2023-11-28 09:40:02     小編:文鋒

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在操場上教學設計一等獎篇一

1.導學:在漢字王國里,小朋友們認識的漢字朋友更多了!你們還認識這幾位老朋友嗎?出示生字。

(圓、嚴、寒、酷、暑、涼、晨)2.學生開火車認讀詞語,教師及時評價。

3.教師板書課文題目。

4.學生指名讀,糾正字音,再齊讀黑板上的課文題目。

1.過渡:小朋友們,你們平時在操場上都參加過哪些體育運動呢?

2.學生自由回答,教師相機出示本課生詞卡片。

(跑步、拍皮球、踢足球。)

3.教師小結:剛才小朋友們說了那么多體育項目,那么,你們認不認識這幾個體育活動的名稱呢?教師依次出示剩余的詞語卡片并做相應的動作提示。

(打球、拔河、跳高。)

4.學生猜讀、跟老師讀、指名讀本課生詞。

5.引問:剛才學習的幾種運動中,你最喜歡哪種?誰愿意到前邊來演一演?

6.活動:一名學生表演,其他同學猜體育活動名稱。預設:跳高、拔河。

7.交流:在同學表演這些運動的過程中,你有什么新發(fā)現?

8.學生匯報。預設:“拔河、打球、拍皮球”都是用手的,所以表示動作的三個字的偏旁都是提手旁?!疤?、跑步、踢足球”都是用腳的,所以表示動作的三個字的偏旁都是足字旁。

9.啟發(fā)交流:你還知道哪些帶提手旁或足字旁的字?

11.學生領讀、同桌對讀,教師評價。

12.教師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

13.小組交流:這些生字中,哪幾個生字最難?你有什么好方法識記它們?把你識字的好方法介紹給大家。14.檢查反饋:學生開火車認讀“拔、拍、踢、跑、打、足”。設計意圖:識字教學,最終是為了讓學生能獨立識字。為了實現學生獨立、主動識字的目的,在這里采用“動起來”這一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在活動體驗中發(fā)現并掌握本課生字的特點,增強孩子自主識字的意識。

2.學生在兒歌中找出其他生字,一邊找,一邊說出它們的字音,然后和同桌交流,互相讀一讀,認一認。3.教師巡視,重點指導,認識新偏旁“火”。

4.小組合作檢查認讀情況,1名同學帶領組員進行檢查,把組員認讀有誤的字音糾正過來。

5.聽音接生字游戲。老師讀生字,學生聽音,然后迅速地從自己的生字卡片里找出這個字,并大聲說出這個生字。設計意圖:在語境中識字,生字不再是孤立的個體,而是一個有趣的生活場景。這一生動場景喚起了學生對生字的親切感,學生既知字音、認字形,又能借助語言環(huán)境解字義、明用法,提高識字的效率。

1.課件出示游戲名稱及規(guī)則。(拼圖識字游戲。有16個奧運小五環(huán),每一個五環(huán)后面藏著一個生字寶寶,翻開一個就請同學們認讀,16個生字認讀完之后,就會出現剛剛這些運動游戲。)2.學生進行游戲。設計意圖:低年級的學生平均每天要認識幾個甚至十幾個字,識字量增加了識字難度。此環(huán)節(jié)設計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點,創(chuàng)設了活潑有趣的教學情境,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增強識字的趣味性。

在操場上教學設計一等獎篇二

1、認識9個生字,認識“足字旁”、“提手旁”2個偏旁,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初步感知兒歌。

2、培養(yǎng)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及能力。

3、激發(fā)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教學重、難點

認識9個生字和2個偏旁,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詞語。

一、談話導入

二、朗讀、游戲結合,強化識字訓練

師出示課前準備好的籃球、足球、皮球等體育活動用品,引導學生說出它們的名稱,并叫幾名學生上臺示范用法。師相機課件出示“打球、拍皮球、踢足球”三個詞語,并指名讀,師生共同評議。

1.出示皮球,大家認識這是什么嗎?

師;這個可以開展哪個體育活動呢?請學生演示,這一過程叫什么生:拍皮球

師出示詞語卡片,(拍皮球) 2.出示籃球方法同上

3.出示足球方法同上這些都是什么?生:球

4.師:各種各樣的球給我們帶來了快樂,想不想看看其他學校的小朋友他們下課都干些什么嗎?(想)

那我們就一起去看看。閉上眼睛,等數到三再睜開。(師出示課文情境圖)看這是在哪兒

(出示課件2)

生:操場上

師:今天我們就去操場上去感受一下吧!(板書課題)師:齊讀課題

師:對,這就是在操場上,看,同學們玩得多熱鬧呀!請同學們說一說除了剛才學習的拍皮球.打球。踢足球這幾種運動,圖上還有什么體育活動。

(出示課件3)

師邊指學生邊回答

生:跳高,拔河。跑步你喜歡參加什么體育活動?

請同學作翻開52頁讀一讀,不會認的字借助拼音來讀誰會讀了,我能讀了,誰來試試看

(出示課件4)

師:去了拼音小朋友們還認得這些字嗎?我們來比一比看哪一位小朋友反應最快了

(出示課件5)

師:這些生字寶寶跳出來還會讀嗎?

(出示課件6)

師:我猜出來了,是不是“拔河”

是同學們認得準,演得像,合作得好,老師才猜出來了,師舉生字卡片“拔河”

學生讀兩遍,一起讀讀音,再來一遍誰愿意上來做猜詞語的人生:我猜出來了是不是跑步?最后一個你來,(踢足球)

生讀,帶大家讀,

師拿“足”字旁,問:“這是我們新學的偏旁,誰認識?”師:你們是怎么認識的?生答

師拿卡片“足”和足字旁進行對比,足字旁非常有禮貌,把腳一縮,把撇變成了豎,把捺就變成了提師帶讀:足字旁(出示課件7)

指名學生讀上面一排提手旁的詞語

齊讀下面一排的字

問:你們又發(fā)現了什么?生:都有足字旁

足字旁的字大多跟什么有聯系

跳高、跑步、踢足球都是以腳為主的活動,都帶有“足“。師:你還知道哪些字是扌。足字旁的字生:

同學們課外知識可真豐富生匯報

師:我是足字旁,誰是我的好朋友生和師組成“跳”、“跑”、“踢”

三、學習兒歌

(出示課件8)

師:誰愿意試試看指名讀、男女生賽讀

四、擴展活動

2、開火車讀字卡。

3、用“打、球、拔、拍、跳、高、跑、步、足”口頭組詞。

5、師:孩子們,音樂響起來了,下課的鈴聲也響起來了,今天老師真高興,從你們認真學習生字中老師得到了快樂,謝謝孩子們。就讓我們一起到操場上做作運動吧。

五、布置作業(yè)

回家把新學的兒歌讀給爸爸、媽媽聽。

把你喜歡的活動告訴爸爸媽媽,沒玩過的叫爸爸媽媽帶你和其他小朋友玩玩。

在操場上教學設計一等獎篇三

《操場上》以體育活動為主題,由一幅圖、六個詞語和一首兒歌組成。詞語都是體育活動的名稱,其中第一行的活動以手為主,詞語中的動詞都帶提手旁;第二行的活動以腳為主,動詞都帶足字旁。兒歌則描繪了下課后同學們在操場上活動的情景,告訴小朋友參加體育活動可以使我們的身體更健壯。

《操場上》是一篇組合性的課文,詞語讀起來瑯瑯上口,有了前面讀詞語的基礎后面的兒歌朗讀就顯得游刃有余了。本課生字在學生口語中頻繁出現,但受方言影響,可能說得不標準,教學時特別注意前后鼻音。

1、認讀本課的14個字,會寫“八”、“入”、“大”、“天”4個字,認識“足、口、讠、亻、扌”5個偏旁。

2、能聽讀兒歌,并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

3、能結合詞語圖畫為兒歌進行再創(chuàng)作,感受體育活動可以強身健體。

1、通過多種途徑復現生字,如當小老師,做游戲來鞏固。

2、聽讀兒歌來感受體育活動的有趣及參加體育活動可以使我們的身體更健壯。

1、生字教學應在熟讀詞語,兒歌后進行教學。

2、偏旁隨生字認識后要進行歸類,讓學生回憶學過的帶偏旁的字,以新換舊,逐步擴展。

3、兒歌先聽、再讀,訓練學生聽的能力。

1、大頭兒子人物像(可用其他卡通人物代替)

2、寫有六項活動的卡片,帶拼音,可以折疊。

3、籃子,寫有“打”、“跳”、“高”、“拔”、“拍”、“球”、“足”、“跑”、“步”的球形卡片。

第一課時

一、激趣引入,初識活動

1、今天天氣真不錯,大頭兒子(出示大頭兒子圖,也可以用其他卡通人物代替)在家里可閑不住了,決定去操場上玩,(師板書課題操場上,并寫好拼音),讓我們一起來拼拼讀讀。

2、在操場上我們可以參加很多活動,你能為大頭兒子出出主意嗎?

(卡通人物大頭兒子的出示,引發(fā)了孩子們的童趣;為大頭兒子出主意,激發(fā)了孩子們的小主人意識,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這一環(huán)節(jié)也是讓學生說話的一種訓練。)

3、大家說的活動可真多,大頭兒子都等不及要去看了。那我們趕緊將書本翻到52頁,去瞧瞧操場上都有哪些活動吧。

二、學習詞語,認識活動

2、(板貼詞卡),你認識哪些字,是從哪兒認識這些字的?并隨機表揚識字途徑。

(在教學中,有的學生對某個漢字已經熟識,教師應不失時機地利用這一點,故作好奇之心問:“真的,你讀讀看這是什么字?你說說看,你是從哪認識的?”并及時地予以熱烈的表揚:“你真是學習的有心人,大家就應該這樣,對我們生活周圍看到一些字多注意。”適時引導學生從生活中識字。)

在操場上教學設計一等獎篇四

教學設想突出學生的自主性,鼓勵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拓展練習時,考慮到本學科、本教材的安排序列,形成前后照應,使學生的學習前后貫通。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演一演、猜一猜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活動中學生的思想高度集中,不僅提高了課堂效率而且也在不知不覺中加強了對體育活動的了解為下一步的給詞語分分類、給生字找找共同點打下一定的基礎,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教學程序與策略

1、小朋友們,你最喜歡參加哪些體育活動?

2、你知道在平時還可以開展哪些活動?

3、這么多的體育活動在哪里可以熱熱鬧鬧地開展呢?

指名說——出示課題——自由讀課題——齊讀課題

球的種類真多啊,各種各樣的球可以怎么玩呢?誰愿意上來試一下?(生做拍、打、踢……各種玩球動作)

2、圖上的小朋友在玩哪些球類?(出示課文插圖)

(根據學生說的出示“打球”“拍皮球”“踢足球”等詞語;自由拼讀——指名讀——齊讀)

3、各種各樣的球給我們帶來了快樂???,操場上我們玩多帶勁兒呀(出示插圖)!

4、把拼音去掉讀一讀。

5、游戲:得小棒游戲——同桌互讀做得小棒的游戲:拼讀出一個同桌給他一根課前準備好的小棒)

6、四人小組一起動動腦筋,給這6個詞語分分類。

小組匯報說說自己小組分類的理由。

7、復習提手旁

單獨出示“打”“拔”“拍”,你發(fā)現它們有什么共同點?為什么?你怎么記住它的?

8、學習“足字旁”。

(1)單獨出示“跳”“跑”“踢”。仔細觀察這三個字,你發(fā)現了什么?你覺得我們用什么方法更容易記住它們。

(2)出示足字旁以及帶拼音的偏旁名稱。帶學生說兩遍。

(3)足字旁和“足”字一樣嗎?

9、游戲“猜猜我在干什么”

(1)一名學生背對屏幕,教師出示一個詞語,全班學生用動作演示,猜的學生說出詞語,并在六個詞語中指出這個詞,全班評,再認讀一遍(詞語:拔河、跑步)。

(2)老師拿出一個詞語,請小朋友們做做動作,請一位小朋友講臺上來猜猜大家是在干什么,然后從所有卡片里把那個詞語找出來讀一讀。

1、指導寫好豎撇和斜撇這兩種撇的筆畫。

2、比較”八““入”的異同。同:都是撇低捺高。異:“八”起筆分開,“入”起筆相連。

3、提醒學生撇捺張開的角度要大,底部要平,保證字體的端正。

4、教師范寫,學生描紅練寫。教師巡視,相機指導。

1、請小朋友們完成練習紙上的題目,看看這些表示動作的字能和哪幅圖搭配起來。(學生自己做,將帶圖片的電話、手、繩子、毽子、草和“打、拔、拍、跳、踢”連一連。)

2、老師這里還有一首體育運動的兒歌,我們一起來讀。

(出示:太陽公公微微笑,我和爸爸去晨跑,哥哥彎腰做早操,天天鍛煉身體好?。?/p>

在操場上教學設計一等獎篇五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一年級上冊第42—43頁。

1、能運用減法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減法的含義。

2、經歷學具操作與討論的過程,獲得解決“比多比少”的實際問題的思維方法并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3、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經歷學具操作與討論的過程,獲得解決“比多比少”的實際問題的方法。

用算式表示比多比少的問題,理解算式的含義。

自制課件一套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課余時間,你們在操場上都做什么游戲呀?有的小朋友玩”老鷹捉小雞”的游戲;有的小朋友跳跳繩,還有的小朋友玩扔沙包大家在課間做著豐富多彩的游戲,看!這些小朋友和他們的老師也正在做游戲呢。誰來說一說他們在什么游戲?(出示課件)哦!他們在”踢鍵子”呢???!多開心呀!

設計思考:本課的主題圖是孩子們熟悉的課間活動,色彩鮮艷的畫面一下吸引了學生,從孩子們熟悉的場景中開始一節(jié)課的學習。

二、觀察操作,探究新知

1、觀察數學信息

圖中隱藏著許多數學信息呢!你發(fā)現了嗎?小明發(fā)現老師有2人,同學有8人。小紅說他看見男生有3人,女生有5人。誰還有不同的發(fā)現?這個小朋友說,他看到一共有7個毽子。(課件出示相關信息)

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呢?

(設計思考:培養(yǎng)學生有序觀察的能力,根據具體情境提出問題,即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

2、加法問題

小英列的算式是2+8=10,

2表示有兩個老師,8表示有8個學生,2+8=10所以操場上一共有10個人,誰還有不同的數學問題?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小剛的問題?。ㄕn件出示一共有多少個學生?)

該怎樣解決呢?對!用3+5=8,男生有3人,女生有5人,一共有8人。

3、提出比多比少的問題

小麗的問題和他們的不一樣!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他的問題是學生比老師多幾人?這個問題很新穎,以前我們從來沒有遇到過,小麗真是個勤于思考的孩子。

4、該怎樣解決小麗提的問題呢?可以和你的同桌合作,借助我們的學具擺一擺來解決這個問題?。ㄍ篮献鲾[學具)

5、我們一起來看看淘氣是怎么擺的。(課件出示)用學具里的圖形來代表人數,8個三角代表學生。2個圓圈代表老師,怎樣擺更容易看出三角比圓多幾個?對,一個圓對著一個三角,最后三角比圓多出6個,所以學生比老師多6個人。

6、該怎樣用算式來表示呢?同學的8人減去老師的2人,得6人。8—2=6所以學生比老師多6人。

在這個算式中,8表示什么?2呢?6呢?同桌互相說說8—2=6表示什么意思?

7、學生比老師多幾人?還可以怎樣說?還可以說老師比學生少幾人?是的,雖然是兩種問法,但是含義相同,8—2=6既可以表示學生比老師多6人,也可以表示老師比學生少6人。

8、小紅也想提一個比多比少的問題,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她的問題是女同學比男同學多幾人?先用學具擺一擺,再試著寫出算式。

9、還有不同的數學問題嗎?笑笑提的數學問題是正在踢鍵子的比不踢鍵的多幾人?還可以怎樣說呢?對!還可以說不踢鍵的比正在踢鍵的少幾人?通過觀察我們發(fā)現有7個人正在踢毽子,有3個人沒有踢毽子,那正在踢毽的比不踢毽的多幾人呢?對!多4人,用算式7—3=4,所以正在踢毽的比不踢毽的多4人。

(設計思考:比多比少的問題較為抽象,因此,為讓學生有一個形象的基礎,借助擺學具,指導學生把實際問題轉化為學具操作,使學生在操作中理解問題的意義,探索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鞏固練習,運用提高

1、擺一擺,填一填。數學書43頁的第一題,請你先利用手中的學具擺一擺,再解決所提的問題。

2、看圖列算式。

3、數學書上43頁的第二題。

4、實踐活動:調查小組內男生、女生的人數,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并解決。

5、同桌兩個人合作擺學具,出一道比多比少的題。一個人提一個數學問題,并根據問題列式解答。(設計思考:練習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效地幫助學生鞏固了所學新知。)

四、課堂總結,情感升華通過今天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本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會解決了比多比少的問題!非常好!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這樣的問題,希望小朋友們有一雙會發(fā)現的眼睛,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好嗎?今天的課就上到這兒,下課!

在操場上教學設計一等獎篇六

目的:鞏固生字的認記。

準備:本課詞語卡片。

方法:

1.老師與學生合作進行游戲。請一名學生上臺,面向其他學生。老師面朝黑板,讀詞語,請學生根據老師讀的詞語做動作(比如“拔河”“跑步”“拍皮球”等)。臺下的學生邊看表演邊指出是手中哪張卡片上的詞語。接著,老師轉過身,出示所讀詞語,學生對照,看自己是否猜對。

2.最后,大家一起認讀黑板上的詞語卡片,并加上相應的動作。

目的: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給詞語歸類,發(fā)展思維。

準備:“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詞語卡片,同桌兩人一份。

方法:

1.同桌兩人分別把詞語讀正確。

2.把這些詞語中同類的.擺在一起,然后說一說為什么這樣擺。

3.歸類方法可以任選一種:

生組1:與“手”動作有關的為一類(打球、拔河、拍皮球),與“腳”動作有關的為一類(跳高、跑步、踢足球)。

生組2:由兩個字組成的詞語為一類(打球、拔河、跳高、跑步),由3個字組成的詞語為一類(拍皮球、踢足球)。

生組3:屬于球類運動的為一類(打球、拍皮球、踢足球),其他的為一類(拔河、跳高、跑步)。

在操場上教學設計一等獎篇七

1、會認”打、拔、拍”等12個生字,知道“扌”的字與手的動作有關,“足字旁”的字與腳的動作有關。

2、正確、流利地讀詞語、讀兒歌。

3、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活動的熱愛之情。

課件學生做字卡

會認生字,朗讀詞語和兒歌。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律動導入。

1、師,小朋友,豎起你的小耳朵仔細聽,師生聽音樂《一字歌》做律動。

2、師:小朋友,每當你聽到這熟悉的旋律,就知道我們要去什么地方?(生:操場上)那么現在我們就到操場上去看看,板書課題。

二、趣味識字,巧妙認讀。

1、師:操場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活動?(出示大圖生觀察。)

學生看圖說話:小朋友在。(鼓勵學生把話說完整。)

2、出示填空句讓學生練習說句子。

3、借助拼音和圖片識字。

(出示體育活動圖)師:這是什么活動?(打球)

出示戴著拼音的漢字,指名讀,男生讀,帶動作齊讀。

去掉拼音和圖片生認讀。(指名讀、女生讀、齊讀。)

一共六幅圖,逐一出示學習六個詞語: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

4、搶答詞語,練習說話。

逐一出示六個詞語,學生搶答,檢查識字。(搶答、開火車讀。)讓學生用詞語說話。

插課間律動(學生起立做。)

三、挑戰(zhàn)“美猴王”。(部首歸類識字)

1、師:你發(fā)現了什么?(出示:跳高、跑步、踢足球)那你知道“足字旁”的字與什么有關?(腳的動作)

2、火眼金睛對對碰。

出示六輛碰碰車,讓生組合識字:足字旁的字。

如足+朵=跺、足+臺=跆、足+各=路、足+夸=跨、足+交=跤……(學生往黑板上粘貼生字。)

3、了解會意字“足”的演變過程。

4、師:你發(fā)現了什么?(出示:打球、拔河、拍皮球)那你知道“提手旁”的字與什么有關?(手的動作)

5、你能像美猴王72變一樣“變”出帶有“提手旁”的字嗎?

學生“變”字,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字卡,拓展識字。(學生往黑板上粘貼生字。)

(及時評價學生,鼓勵他們用多種方法識字。)

6、游戲鞏固識字。(你來表演我來猜)

7、歸類總結:我們認識了兩個部首,分別是誰?與什么有關?

四、隨文識字。

1、學生自由讀兒歌、老師范讀、同桌合作讀、指名讀。

2、兒歌里還有哪些體育活動?

3、老師出示圖片介紹“鍛煉”這個詞語及“火字旁”。

4、師生合作讀詩歌。

五、總結收獲。

小朋友,今天我們來到操場上,認識了這么多的漢字,相信以后你在圖書館、超市里、大街上也一定會認識更多的字。小朋友,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在操場上教學設計一等獎篇八

《操場上》是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的一篇識字課。這是學生學完拼音后第一個識字單元的第4課。本課有一幅表現操場上熱鬧的圖,6個表示體育運動的詞語和一首兒歌。圖上畫了小學生在操場上所玩的大部他體育活動,兒歌概括了操場上活動的情形。告訴學生體育鍛煉可使身體更強壯,激發(fā)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

一年級學生年齡較小,大多數學生活潑好動,大膽且獨立,對事物具有用心樂觀的態(tài)度,有意注意的時間較短,好動、好玩是他們的天性,所以讓學生在動中學,學中動。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初步認識拍、球等9個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認識兩個偏旁扌、足。

3、激發(fā)學生堅持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

重點:初步認識拍、打、球等9個詞語能讀準字音,激發(fā)學生堅持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

一、導入:

1、小朋友們都明白只有多活動,才能身體棒,那么小朋友喜歡做游戲嗎?你們看老師給大家?guī)砹耸裁??(繩子)用這根繩子能夠做哪些游戲呢?小組幾個同學商量一下,每組想一個游戲。(學生想哪個游戲讓學生做哪個游戲)

二、在動中學,在學中動。

1、教師剛才大家做了跳高、拔河的游戲,那么小朋友們認不認識這兩個詞語呀?教師依次出示詞語(如果有個別學生已經認識了,那么請他說說自已是怎樣認識的,引導其他小朋友向他學習),學生猜讀,跟老師讀,指名讀,學生幾個同學一組合伙從自已的小卡片中依次找到這個詞語舉起來,全找正確后,不出聲,用自已的小眼睛仔細看,比一比誰最聰明,自已想辦法記住這個字。

2、學生看教師拿的小皮球,想這個皮球能夠怎樣玩?找一個小朋友做拍皮球的游戲,學習詞語拍皮球,邊做動作邊跟老師讀,再小組合作找卡片想辦法記字。

3、學生說一說除了剛才學習的幾種運動你在這一節(jié)課中還想學習什么?再觀察大屏幕里的圖畫《操場上》,這幅圖除了剛才我們所做的拔河、跳高,還有哪些活動,指名說,學生說一種運動就用電腦出示這個放大的圖片及漢字,并讓學生猜漢字的讀音,再用上邊的方法學習記漢字。

4、教師:剛才小朋友利用圖畫認字認得真好,那么離開圖畫小朋友該怎樣認字呢?學生:利用拼音自已讀一讀,指名讀、群眾讀。

5、教師:去掉拼音小朋友們還認得這些字嗎?我們來比一比看哪一組的小朋友反應最快了。先出示卡片讓學生認讀,可采用指名領讀、開火車讀,再利用課件,檢查學生認讀狀況,學生看一段錄像后立刻找出生字卡片舉起來,第一名的小組給予獎勵,再把卡片放到桌子上和小組里的同學一齊讀一讀。其他同學評一評。

6、組織學生站起來看老師手里的卡片不出聲做動作??茨膫€小朋友做的動作和卡片上的字一樣。最后將卡片貼在黑板上。

7、小朋友看剛才我們學的詞語中有的是用手做的動作,有的是用腳做的動作,那么請幾個小朋友互相幫忙互相合作找一找哪些是用手做的動作,哪些是用腳做的動作?并把結果擺一擺。指一個小朋友把他們組的結果貼在黑板上。師生一齊總結學習:扌、足。

三、學習兒歌:

1、小朋友們已經學會了6個詞語和兩個偏旁真了不起,那么你閉上眼回憶一下第一幅圖,電視出示這幅圖。

3、自已借助拼音先讀讀兒歌。

4、聽電腦中的小朋友讀。指名讀,其他小朋友評一評,群眾讀

5、小朋友自已當小導演,給兒歌加上動作。指名讀,其他學生評。

6、給兒歌起名字,自已讀一讀。并說說學了這一節(jié)課,小朋友最想干什么?邊背兒歌邊排隊到操場上活動。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5977409.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